TW201909768A - 簡易保護帽 - Google Patents

簡易保護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9768A
TW201909768A TW107120344A TW107120344A TW201909768A TW 201909768 A TW201909768 A TW 201909768A TW 107120344 A TW107120344 A TW 107120344A TW 107120344 A TW107120344 A TW 107120344A TW 201909768 A TW201909768 A TW 2019097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ap
spiral
simple protective
shaped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3938B (zh
Inventor
小松崎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泰已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泰已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泰已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9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938B/zh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簡易保護帽,該簡易保護帽在不使用時能夠折疊而不佔空間地保管、收納,並且在使用時能夠容易地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而迅速地佩戴,此外,還能夠作為緩衝墊等之地墊或救生圈等其他功能品來使用。 [解決手段]簡易保護帽具備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所構成的漩渦線狀部,前述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從具有預定之厚度的板狀之合成樹脂發泡材的中心附近朝向外側,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而成,且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將始端配置於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

Description

簡易保護帽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在不使用時能夠折疊而不佔空間地保管、收納,且在災害時等能夠迅速地佩戴來確實地保護使用者之頭部的簡易保護帽。
發明背景 以往,在作業時或災害時進行避難之時等,為了保護頭部免於由掉落物或障礙物所造成的撞擊,所使用的是強化塑膠製之大致半球狀的安全帽。然而,這種安全帽因為會佔空間,所以在不使用時的攜帶不便,若要準備所要使用的人數份量的話會使成本變高,除此之外,也變得需要因應於安全帽之大小的保管空間。特別是,在地震等之災害必須備置並保管多數個安全帽的情況下,即使設成重疊來保管,仍會變得需要相對較大的保管空間。因此,已有各種折疊型的安全帽之方案被提出並利用。另一方面,在災害時進行避難的情況下,因為無法攜帶大量物品,所以較理想的是在不作為安全帽使用時,能夠作為其他功能品來使用,但該等折疊型的安全帽絕大多數都是僅有頭部保護的功能,因而僅能夠作為安全帽來使用。
又,雖然自以往以來,容易保管、收納,且在不使用時也能夠作為座墊來使用之防災頭巾等的折疊型之頭部防護具已被利用,但與安全帽相比,在頭部的保護性能上仍較差。因此,也有下述使用了長條的緩衝材之簡易防護帽的方案被提出:既改善頭部的保護性能,並能夠進一步以折疊方式收納,且在災害時能夠容易地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來穿戴(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簡易防護帽是以將衝撃之吸收性優異的發泡聚氨酯片材切斷成長條,並捲曲成漩渦狀之構成作為帽體來使用。為了避免導致此捲曲的發泡聚氨酯片材散開,在捲曲末端附近會以鉚釘(rivet)來固定。又,鉚釘是將帶體與帽帶同時固定於帽體。該帶體是在對帽體的中央部附近進行推出而從扁平形狀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來穿戴時,防止形成漩渦狀之帽體的寬度窄的聚氨酯片材散開之情形。又,為了防止帶體的偏移,而在帽體的中央部附近也固定有帶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用新案登錄第3196499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如上述,雖然強化塑膠製的安全帽保護頭部的性能優異,但有下述缺點:成本高,在保管上變得需要較大的空間,且僅能作為用於頭部保護的安全帽來使用。又,關於防災頭巾等之折疊型的頭部防護具的情況,雖然因為能夠折疊收納,所以容易保管,但與強化塑膠製的安全帽相比較的話,保護性能較差。
又,雖然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簡易防護帽是能夠折疊成扁平來收納的構成,但在其製造上,已有下述問題點:為了將長條狀的發泡聚氨酯片材捲曲成漩渦狀,且避免導致已捲曲的發泡聚氨酯片材散開之情形,必須在捲曲末端附近以鉚釘來固定,此外,在對帽體的中央部附近進行推出而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來穿戴時,為了防止已被捲曲成漩渦狀的聚氨酯片材散開之情形,必須佩戴帶體,因此變得需要複數個零件,組裝作業也繁雜且費工耗時。
從而,本發明是用以解決以往技術的上述之問題點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簡易保護帽,該簡易保護帽在不使用時能夠折疊成平板狀而不佔空間地保管、收納,並且在使用時能夠容易地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而迅速地佩戴,此外,還能夠作為緩衝墊等的地墊或救生圈等的其他功能品來使用。
又,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需組裝作業,並能夠簡單且低價地製作的簡易保護帽。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依據本發明,簡易保護帽具備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所構成的漩渦線狀部,前述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從具有預定之厚度的板狀之合成樹脂發泡材的中心附近朝向外側,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而成,且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將始端配置於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
將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所構成的漩渦線狀部以將始端配置於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設置,藉此,在使用時於佩戴於頭部時可將發泡材之中央部的漩渦線狀部藉由頭部推出,而能夠變形成符合使用者之頭部的大小的立體的帽子形狀,其中該等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從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的中心附近朝向外側,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而成。又,因為在相當於頭頂部的部分設置有無切入線之一定面積的圓形部分,所以形成為除了能夠確實地保護頭頂部之外,還能夠順應於頭部的形狀來實現順暢的變形。此外,該簡易保護帽因為只要在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上,形成於厚度方向上貫通之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即可製作,所以不需要如以往地從複數個零件開始的組裝作業,而能夠以極簡單且低價的方式進行製作。
較理想的是,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以將始端等間隔地配置於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藉此,因為將漩渦線均等地配置於預定半徑的圓周上,所以能夠更加順應於頭部的形狀而實現順暢的變形。
較理想的是,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的條數是設成3條以上。藉由將漩渦狀切入線的條數設成3條以上,能夠在穿戴時順暢地從板狀變形成帽子狀,進而變得難以發生變形走樣(使螺旋狀地突出之狀態走樣之現象)。
較理想的是,漩渦狀切入線具有突起部,該突起部是被切入成朝該漩渦狀切入線的外周側或内周側突出。藉由在漩渦狀切入線設置突起部,可在形成於漩渦狀切入線之間的帶狀部之外側或内側的側面上形成突起溝,並在與該突起溝相向之帶狀部的内側或外側之側面上形成與突起溝嵌合的凹溝。因此,在以使用者的頭部將漩渦線狀部推出而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時,形成於帶狀部之側面的突起溝會一邊被相向的凹溝引導一邊朝上方移動,因此可形成不偏移,且整體來看平衡良好之到圓頂狀的變形。此外,在將帶狀部螺旋狀地往上方推出時,因為帶狀部的突起溝被卡止於相向的凹溝内,所以可產生抗扭阻力來抑制過度的變形,且能夠形成帶狀部的側面互相平衡良好地重疊之圓頂狀的帽子形狀。
較理想的是,具備有彎折部,該彎折部是在發泡材之外周端部的附近設置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而能夠將外周端部往單方向彎折。可以藉由在發泡材之外周端部的附近設置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來設置可將外周端部往單方向彎折的彎折部,而讓彎折部能夠保護使用者的耳朵及頸部。此外,此簡易保護帽因為只要形成:在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上於厚度方向上貫通的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及在外周端部的附近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就可製作,所以不需要如以往地從複數個零件開始的組裝作業,而能夠以極簡單且低價的方式進行製作。
較理想的是,發泡材是形成為多角形狀,且在彎折部是以在對應於發泡材之各角部的位置,各自形成將前端部設得比根部更大之平面視角下楔形的突出部的方式來設置楔形切入線,半切線是分別設置於連結突出部之根部的兩側之楔狀切入線、與發泡材之端緣的位置。藉此,能夠將彎折部之使用時的彎折狀態及保管時的非彎折狀態各自確實地保持。
較理想的是,發泡材的厚度是形成為:在已佩戴於頭部的狀態下,將形成於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之間的複數個帶狀部之側面形成為相互重疊一部分並以無間隙地且螺旋狀的方式推出而變得可變形為圓頂狀。藉此,因為可將使用者的頭部無間隙地以帶狀部包覆,因此可確實地保護頭部。在此,所謂的「無間隙」是指沒有可從帶狀部之間清楚地看見使用者的頭部之程度的間隙,而為間隙極為狹窄的意思。
較理想的是,發泡材是從由發泡聚乙烯、發泡聚氨酯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發泡體所構成的群組中所選出之至少其中一種由發泡樹脂形成之獨立氣泡型的發泡體。藉此,能夠確保適度的緩衝性,且確實地保護頭部,並且亦可形成為折疊狀態並作為座墊或救生圈(浮具(float))來利用。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簡易保護帽是將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所構成的漩渦線狀部,以將始端配置於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設置,藉此,在災害時於佩戴於頭部時可將發泡材之中央部的漩渦線狀部藉由頭部來推出,而能夠變形成符合使用者之頭部的大小的立體的帽子形狀,其中該等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從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的中心附近朝向外側,並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而成。又,可以藉由在發泡材之外周端部的附近設置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來設置可將外周端部往單方向彎折的彎折部,而讓彎折部保護使用者的耳朵及頸部。又,簡易保護帽因為只要形成:在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上於厚度方向上貫通的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及在外周端部的附近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就可進行製作,所以不需要如以往地從複數個零件開始的組裝作業,而能夠以極簡單且低價的方式進行製作。此外,在不使用時,能夠立即形成板狀的狀態,能夠減少保管空間,且能夠具備攜帶性。
又,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以將始端等間隔地配置於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藉此,能夠使位於相當於頭頂部之部分的一定面積的圓形部分確實地保護頭部,並且順應於頭部的形狀來實現順暢的變形。
此外,藉由使用由發泡聚乙烯、發泡聚氨酯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發泡體的至少其中一種所形成之獨立氣泡型的發泡體,能夠確保適度的緩衝性,確實地保護頭部,並且亦可形成為折疊狀態並作為座墊或救生圈來利用。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來說明本發明之簡易保護帽的實施形態。
圖1是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100之構成(使用狀態),圖2是顯示簡易保護帽100之構成(折疊狀態)。圖3(a)是從簡易保護帽100之折疊狀態的上方來看的圖,(b)是從下方來看的圖,(c)是A-A線截面圖。圖4(a)是從簡易保護帽100之使用狀態的上方來看的圖,(b)是從下方來看的圖。圖5(a)是從簡易保護帽100之使用狀態的正面來看的圖,(b)是從側面來看的圖,(c)是圖4(a)中的B-B線截面圖。又,在圖1~圖5中,為了區別於厚度方向上貫通的切入線(漩渦狀切入線11及楔形切入線23),而將半切線21以虛線來顯示。
如圖1~圖5所示,本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0具備有:漩渦線狀部10,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所構成,該等漩渦狀切入線11是從具有預定之厚度的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1的中心附近朝向外側,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而成;及彎折部20,在發泡材之外周端部的附近設置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21,而能夠將外周端部朝單方向彎折。
在本實施形態中,發泡材1是採用板狀的發泡聚乙烯來形成為四角形狀。該發泡材1的厚度是被設計成:在佩戴於頭部的狀態下,可將形成於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之間的複數個帶狀部之側面30a形成為相互重疊一部分並以無間隙且螺旋狀的方式推出而變得可變形成圓頂狀,且宜為例如20mm~80mm,較理想的是30mm~60mm。在發泡材1的厚度比20mm更小時,在佩戴時漩渦線狀部10被頭部推出而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時,會使形成於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之間的複數個帶狀部之側面30a無法相互重疊一部分,而有產生間隙,降低保護性之疑慮。又,在厚度比80mm更大時,會因為變得難以順暢地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且保護帽本身的體積或重量也增加,而有使用者的活動受到妨礙之疑慮。發泡聚乙烯因為除了柔軟且容易彎曲,緩衝性、可撓性、耐候性、隔熱性、及加工性等優異以外,還有摩擦係數低,能夠帶來對立體形狀之順暢的變形,所以作為簡易保護帽100的材料是最適合的。再者,在發泡材1中亦可使用發泡聚乙烯以外之下述周知的發泡樹脂材料:發泡聚烯烴、發泡聚氨酯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發泡體等。又,從做成使對發泡材1内部的吸水變困難,進而在不作為保護帽來使用時也能夠作為救生圈而發揮功能的觀點來看,宜為獨立氣泡型的發泡材。
漩渦線狀部10是由設置於發泡材1之大致中央部的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所形成。在此,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是例如使用湯姆森刀刃等並與後述之半切線21等同時被形成。漩渦狀切入線11宜設置3條以上,較理想的是設置5條以上,特別理想的是設置7條以上。在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8條漩渦狀切入線11。藉此,在穿戴時能夠順暢地從板狀變形成帽子狀。在漩渦狀切入線11的數量比3條更少時,會有下述情況:穿戴時於形成帽體時難以變形,且對頭部的服貼性降低。又,該等漩渦狀切入線11是以將始端等間隔地配置於發泡材1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例如30mm~50mm)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藉由將漩渦狀切入線11的始端配置於發泡材1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能夠在相當於頭頂部的部分設置沒有切入線之一定面積的圓形部分,而形成為能夠確實地保護頭頂部,並能夠形成接近於頭部之形狀的圓頂狀。又,藉由將漩渦狀切入線11的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能夠在穿戴時實現作為帽體並成為充分之深度(戴上深度)的變形。另一方面,若將終端設成是從始端起不超過360度的位置時,會使穿戴時之作為帽體的深度變得不充分,易使戴上深度變淺,而變得難以順暢地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且作為穿戴時之帽體的深度變得不充分,易使戴上深度變淺,因而降低穿戴時的安定性及保護性能。又,2條漩渦狀切入線11間的間隔宜設成5mm~20mm。在2條漩渦狀切入線11間的間隔比5mm更小時,因為會使形成於其間的帶狀部30變薄,所以會有強度降低、衝撃緩衝効果降低的疑慮。另一方面,在2條漩渦狀切入線11間的間隔比20mm更大時,會在穿戴時於形成帽體時變得難以進行順暢的變形,且降低對頭部的服貼性。再者,雖然漩渦狀切入線11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將線與線之間的距離以等間隔來配置,但也能夠配置成隨著朝向終端方向而逐漸地變寬。又,雖然在本實施形態中,8條漩渦狀切入線11是相同的形狀,但亦可設成各自不同的線形狀。此外,漩渦狀切入線11也可以是橫波狀地設成蛇行狀形狀。
彎折部20是形成於發泡材1的各角部。該等彎折部20是在發泡材1之各角部的附近設置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21,而將其外端部形成為可往單方向(下方)彎折的三角形狀。又,將於厚度方向上貫通之楔形切入線23設置成形成平面視角下楔形之突出部22,該楔形之突出部22是在對應於發泡材1之各角部的位置各自將前端部設得比根部更大之突出部,半切線21是各自設置於連結突出部22之根部的兩側之楔狀切入線23、與發泡材1之端緣的位置。亦即,彎折部20是藉由設置楔形切入線23、及其兩側的半切線21而形成。對應於半切線21的未切斷部分(未切斷而殘留的連結部)是作為彎折的鉸鏈而發揮功能。又,藉由設置突出部22,能夠將彎折部20的彎折狀態及非彎折狀態(折疊狀態)各自確實地保持。再者,突出部22的形狀及大小並非限定於此。
如圖1所示,在穿戴簡易保護帽100時,是將漩渦線狀部10往比頭部更上方推出,以形成帽體。又,4個彎折部20當中,是將3個彎折部20往下方彎折,作為保護雙耳及頸部的部分,並將1個彎折部20不彎折地作為帽子的帽簷來利用。像這樣,能夠以藉由漩渦線狀部10所形成的帽體部來確實地保護頭部,且能夠以彎折部20來覆蓋並保護耳朵及頸部。
在製造上述之簡易保護帽100時,對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1,只使用用於形成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半切線21及楔形切入線23之具備湯姆森刀刃的湯姆森模來進行壓製加工。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0具備有:漩渦線狀部10,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所構成,該等漩渦狀切入線11是從具有預定之厚度的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1的中心附近朝向外側,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而成;及彎折部20,在發泡材1之外周端部的附近設置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21,而能夠將外周端部往單方向(下方)彎折。
藉此,災害時於佩戴於頭部時,能夠將發泡材之中央部的漩渦線狀部10以頭部迅速地推出而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又,彎折部20能夠保護耳朵及頸部。又,因為只要在板狀的合成樹脂發泡材1上形成:於厚度方向上貫通的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及在外周端部的附近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21,就可得到,所以不需要如以往地從複數個零件開始的組裝作業,而能夠以極簡單且低價的方式進行製造。此外,在不使用時,能夠立即形成板狀的狀態,而變得能夠減少保管空間,且能夠具備攜帶性。
又,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是以將始端等間隔地配置於發泡材1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藉此,能夠使位於相當於頭頂部之部分的一定面積的圓形部分確實地保護頭部,並能順應於頭部的形狀來實現順暢的變形。
又,發泡材1是形成為多角形狀,且在彎折部20是以在對應於發泡材1之各角部的位置各自形成將前端部設得比根部更大之平面視角下楔形的突出部22的方式而設置有楔形切入線23,半切線21是各自設置於連結突出部22之根部的兩側之楔狀切入線23、與發泡材1之端緣的位置,藉此,能夠將彎折部20的彎折狀態及非彎折狀態(折疊狀態)各自確實地保持。
發泡材1是由柔軟且易於彎曲的發泡聚乙烯、發泡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發泡體當中,至少其中一種發泡樹脂體所形成,藉此,能夠實現順暢的變形,確保適度的緩衝性以在災害時確實地保護頭部,並且也能夠形成為折疊狀態並作為座墊或救生圈(浮具)來利用。
又,發泡材1亦可設成二層以上的積層構造,亦可使構成各層之發泡材的硬度等之物性或材質、外殻形狀不同。例如,積層硬度不同的發泡材,將接觸於頭之側設成柔軟的發泡材,並將保護具外側設成堅硬的發泡材,藉此,能夠做成兼具頭部的保護與佩戴感之簡易保護帽。
又,亦可在佩戴時突出之側(成為保護帽的外側之側)的發泡材1的表面上,以積層有樹脂薄膜或片材(包含板材)的狀態來形成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積層的樹脂薄膜或片材,可選擇具有不會顯著阻礙佩戴時的突出變形的程度之硬度或可撓性、變形性者。藉由設成這種構成,在佩戴時會順應於頭部的形狀而實現順暢的變形,並且能夠得到對頭部之保護性更加優異的簡易保護帽100。
又,亦可在穿戴時突出之側(成為保護帽的外側之側)的發泡材1之表面上,以積層有布材的狀態來形成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藉由以積層有布材的狀態來形成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能夠補強發泡材1的表面,並能夠藉由適用難燃性的布材而對發泡體的表面賦與對於火星等之暫時性的耐火性。又,亦可在發泡材1上形成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之後,將佩戴時突出之側(成為保護帽的外側之側)的表面,以沿著佩戴時的帽子形狀(圓頂形狀)地具有伸縮性的布材來覆蓋,在非伸縮性之布材的情況下,亦可將中央部設成凸起狀地突出的形狀。
又,為了提高發泡材1的難燃性,以適用難燃性的合成樹脂發泡材為較理想。又,作為其他方法,亦可進行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1的切入加工或彎折部20的半切加工,並在已變形成佩戴之形態的發泡體1的表面上施行難燃性材料的塗佈。
再者,雖然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0中,已說明了發泡材1是形成為四角形狀的例子,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設成三角形狀或六角形狀。此外,亦可設成圓形或楕圓形。
又,雖然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0中,說明了突出部22的形狀是形成為楔形的例子,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只要是能夠各自保持彎折部20之彎折狀態及非彎折狀態(折疊狀態)的形狀即可。
又,雖然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0中,說明了將楔形之突出部22的横方向之寬度形成得比較大的例子,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將突出部22的横方向之寬度設得較小,此時,半切線21的長度會變得比較長,而能夠提升彎折的耐久性,並且能夠將彎折部20的面積變大,而更加安全地保護耳朵及頸部。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0中,亦可在不形成楔形的突出部22的情形下只形成僅由半切線21所構成的彎折部20。又,形成彎折部20的位置並非限定於角部,只要是在發泡材之外周端部的附近即可,例如亦可沿各邊來形成。
另外,雖然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0中,是設成具備有彎折部20的構成,但亦可設成沒有彎折部20的構成。又,亦可設成適當安裝成為帽帶之類的帶體等的零件之構成。
接著,參照圖6~圖8,針對第二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1來說明。如圖6所示,簡易保護帽101的漩渦線狀部10已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2所形成時,在本實施形態的漩渦狀切入線12中,是以一定間隔設置有複數個突起部12a,且該等複數個突起部12a被切入成以倒V字形方式朝漩渦線之外周側突出。藉由設置該突起部12a,而在帶狀部之外周側的側面30a將突起溝30b於發泡材1的厚度方向上連續形成,並在與該突起溝30b相向之帶狀部的内周面形成與突起溝30b正好嵌合的V字溝。因此,在穿戴時,亦即,在以使用者的頭部將漩渦線狀部10推出來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時,形成於帶狀部之側面30a的突起溝30b會因為一邊在相向的V字溝内被引導一邊朝上方移動,因而可形成在移動上不偏移,且整體來看平衡良好之到圓頂狀的變形。並且,此時,雖然將帶狀部30螺旋狀地往上方推出,但因為帶狀部的突起溝30b被卡止於相向的V字溝内,所以可產生抗扭阻力來抑制過度的變形,因而能夠形成帶狀部之側面30a互相平衡良好地重疊之圓頂狀的帽子形狀。
圖6所示的漩渦狀切入線12是每1條切入線具有9個突起部12a,且將各漩渦狀切入線12的突起部12a從漩渦狀線部10的中心附近以大致45度的角度放射狀地配置於大致同一直線上。藉此,可將使用時之對圓頂狀的變形安定而形成。
再者,設置於漩渦狀切入線之突起部的形狀、個數及配置位置並不限定於圖6及圖7所示者,只要可具備有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功能,亦可是任何的形狀、個數及配置位置。作為一例,亦可為如圖8所示的漩渦線狀部10,而為每1條切入線13具備1個突起部13a之構成。又,形成突起部12a的方向並不受限於漩渦狀切入線12的外周側,亦可在漩渦狀切入線12的内周側,也可以設成外周側與内周側的組合。
有關於本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101的其他構成及簡易保護帽101的製造之說明,與上述之第一實施形態的情況同樣,且其作用效果也是同樣。
接著,參照圖9~圖11,針對第三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2進行說明。如圖9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簡易保護帽102的發泡材1’是使用板狀的發泡聚乙烯,並形成為大致圓形之外周的一部分朝外側伸長的形狀(水滴型形狀)。漩渦線狀部10是設置於該發泡材1’之大致圓形部分的大致中央部,從發泡材1’的大致圓形部分朝外側伸長的部分是設置作為帽子的帽簷部40。在圖6中,雖然構成漩渦狀線部10的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12,是在第二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具有突起部12a的漩渦狀切入線12,但亦可是在第一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不具有突起部12a的漩渦狀切入線11。在發泡材1’之漩渦狀線部10的外周附近,設置有用於安裝帽帶51的帽帶用切入線50。在使用時,是如圖10所示地將帽帶51預先安裝於帽帶用切入線50,而能夠在以使用者的頭部將簡易保護帽102的漩渦線狀部10朝上方推出而變形成立體的帽子形狀後,藉由繫緊帽帶51的帶體,以防止簡易保護帽102的脫落。
在本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2中,因為不具有在上述之第一及第二實施形態中所設置的彎折部20,因此是較小型的形狀,且能夠不佔空間地管理使用。再者,雖然作為本實施形態中的發泡材1’的形狀,在圖9中所例示的是「水滴型形狀」,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是圓形狀、三角形或四角形等的多角形狀等。
又,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形態的簡易保護帽102中,也可以設成下述構造:在發泡材1’之帽簷部40以外的周緣部,設置保護使用者的耳朵或頸部的覆蓋部60。覆蓋部60是設置於簡易保護帽102的底面側(頭部佩戴側),且為了不妨礙漩渦狀線部10及帽帶用切入線50的功能,是藉由在未設置這些的發泡材1’的周緣部積層發泡體塊等而形成。藉由設置覆蓋部60,除了可保護使用者的耳朵及頸部以外,也讓佩戴時的安定性提升。
有關於本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102的其他構成及簡易保護帽102的製造之說明,與上述之第一及第二實施形態的情況同樣,且其作用效果也是同樣。
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的實施形態,而是將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宗旨之範圍內的各種已進行設計變更的形態都包含在技術性範圍的發明。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在作業時或災害時於進行避難時等用於保護頭部避免由掉落物或障礙物所造成的撞擊而利用,在不使用時能夠折疊成小型來保管、收納,且也能夠作為地墊或救生圈來使用。
1、1’‧‧‧發泡材
10‧‧‧漩渦線狀部
11、12、13‧‧‧漩渦狀切入線
12a、13a‧‧‧突起部
20‧‧‧彎折部
21‧‧‧半切線
22‧‧‧突出部
23‧‧‧楔形切入線
30‧‧‧帶狀部
30a‧‧‧帶狀部之側面
30b‧‧‧帶狀部的突起溝
40‧‧‧帽簷部
50‧‧‧帽帶用切入線
51‧‧‧帽帶
60‧‧‧覆蓋部
100、101、102‧‧‧簡易保護帽
A-A、B-B‧‧‧截面線
圖1是概要地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之構成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圖2是概要地顯示圖1之簡易保護帽的構成之折疊狀態的立體圖。 圖3是圖1之簡易保護帽的折疊狀態的平面圖(從上側來看的圖)、底面圖(從下側來看的圖)及A-A線截面圖。 圖4是圖1之簡易保護帽的使用狀態的平面圖(從上側來看的圖)及底面圖(從下側來看的圖)。 圖5是圖1之簡易保護帽的使用狀態的正面圖、側面圖及B-B線截面圖。 圖6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之折疊狀態的平面圖(從上側來看的圖)及使用狀態的正面圖。 圖7是圖6之簡易保護帽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圖8是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的其他例之折疊狀態的平面圖(漩渦狀切入線的其他型式)。 圖9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之折疊狀態的平面圖(從上側來看的圖)及使用狀態的側面圖。 圖10是圖9之簡易保護帽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圖11是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中的簡易保護帽的其他例之使用狀態的正面圖及側面圖。

Claims (8)

  1. 一種簡易保護帽,其特徵在於: 具備: 由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所構成的漩渦線狀部,前述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從具有預定之厚度的板狀之合成樹脂發泡材的中心附近朝向外側,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而成, 前述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將始端配置於前述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前述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
  2. 如請求項1之簡易保護帽,其中前述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是以將始端等間隔地配置於前述發泡材的中央部距離中心預定半徑的圓周上,並將終端配置於從前述始端起超過360度的位置,而作為超過一層的漩渦線來形成。
  3. 如請求項1或2之簡易保護帽,其中前述漩渦狀切入線的條數為3條以上。
  4. 如請求項1或2之簡易保護帽,其中前述漩渦狀切入線具有突起部,前述突起部是被切入成朝該漩渦狀切入線的外周側或内周側突出。
  5. 如請求項1或2之簡易保護帽,其具備有彎折部,前述彎折部是在前述發泡材之外周端部的附近設置至少一部分於厚度方向上不貫通的半切線,而能夠將外周端部往單方向彎折。
  6. 如請求項5之簡易保護帽,其中前述發泡材是形成為多角形狀, 且在前述彎折部是以在對應於前述發泡材之各角部的位置,各自形成將前端部設得比根部更大之平面視角下楔形的突出部的方式來設置楔形切入線, 前述半切線是分別設置於連結前述突出部之根部的兩側之前述楔狀切入線、與前述發泡材之端緣的位置。
  7. 如請求項1或2之簡易保護帽,其中前述發泡材的厚度是形成為:在已佩戴於頭部的狀態下,將形成於前述複數個漩渦狀切入線之間的複數個帶狀部之側面形成為相互重疊一部分並以無間隙且螺旋狀的方式推出,而變得可變形為圓頂狀。
  8. 如請求項1或2之簡易保護帽,其中前述發泡材是從由發泡聚乙烯、發泡聚氨酯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發泡體所構成的群組中所選出之至少其中一種由發泡樹脂形成之獨立氣泡型的發泡材。
TW107120344A 2017-07-26 2018-06-13 簡易保護帽 TWI703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4930 2017-07-26
JP2017-144930 2017-07-26
JP2017223584A JP6940071B2 (ja) 2017-07-26 2017-11-21 簡易保護帽
JP2017-223584 2017-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9768A true TW201909768A (zh) 2019-03-16
TWI703938B TWI703938B (zh) 2020-09-11

Family

ID=6547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0344A TWI703938B (zh) 2017-07-26 2018-06-13 簡易保護帽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40071B2 (zh)
TW (1) TWI7039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2439B1 (ja) * 2019-03-06 2019-12-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切削加工された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7624U (zh) * 1985-02-15 1986-08-27
GB8814827D0 (en) * 1988-06-22 1988-07-27 Caple I Planar article
US5611098A (en) * 1995-02-03 1997-03-18 Skibik; John Combination students organizer, seat cushion and lap desk
JP4194004B2 (ja) * 1999-01-06 2008-12-10 株式会社TanaーX 縁止折固定構造体
JP5222613B2 (ja) * 2008-04-09 2013-06-26 一雄 原澤 折り畳み式洋傘に用いられる伸縮シャフト機構
CN202697844U (zh) * 2012-07-16 2013-01-30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折叠式安全帽
JP3180600U (ja) * 2012-10-15 2012-12-27 株式会社アライヴ 多機能クッション
CN203073028U (zh) * 2013-01-09 2013-07-24 赖荣丰 帽体的结构
TWM456708U (zh) * 2013-03-12 2013-07-11 cai-hua Wu 帽子
JP6336896B2 (ja) * 2014-11-28 2018-06-06 賢太郎 堀尾 頭部被覆部材
JP3196499U (ja) * 2014-12-31 2015-03-12 株式会社満点商会 簡易保護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40071B2 (ja) 2021-09-22
JP2019026997A (ja) 2019-02-21
TWI703938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9100B2 (en) Helmet with external shock wave dampening panels
JP4129821B2 (ja) 衝撃に対して背骨を保護するための自在連結された構造
US8776273B2 (en) Safety hat system
US10433610B2 (en) Mechanical-waves attenuating protective headgear
EP2964041B1 (en) Article of headwear
WO2010082537A1 (ja) アンダーキャップ
US20160000167A1 (en) Impact Protection Assembly
EP2918184B1 (en) Helmet
TW201909768A (zh) 簡易保護帽
CN115515450A (zh) 具有冲击防护材料的安全帽
KR20060089967A (ko) 안전모용 내피 및 이를 구비한 안전모
KR102118712B1 (ko) 간이 보호 모자
KR20210150257A (ko) 안전모
EP3566600B1 (en) Helmet with foam layer having an array of holes
JP3237909U (ja) 遮熱具
GB2557748A (en) Helmet
JP6257679B2 (ja) エルボガード
JP7340748B1 (ja) 冷却具
JP5782306B2 (ja) ヘルメットの帽体カバー
JP2021055236A (ja) 遮熱具
JP7037822B2 (ja) ヘルメット
CN2335409Y (zh) 安全帽内套
JP6927575B2 (ja) 被服用芯材
WO2023148465A1 (en) Energy absorbing system
JP5887850B2 (ja) ヘルメ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