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9411A - 像素結構及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像素結構及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9411A
TW201909411A TW107127659A TW107127659A TW201909411A TW 201909411 A TW201909411 A TW 201909411A TW 107127659 A TW107127659 A TW 107127659A TW 107127659 A TW107127659 A TW 107127659A TW 201909411 A TW201909411 A TW 2019094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row
column
subpix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7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明星
孫佳瑤
李俊峰
高峰
呂東芸
王徐亮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77534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942726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77460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51148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9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41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65Improved aperture ratio, e.g. by size reduction of the pixel circuit, e.g. for improving the pixel density or the maximum displayabl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像素結構及驅動方法。所述像素結構包括以矩陣形式排布的多個重複單元,每一重複單元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且分別包括三個顏色不同的子像素的兩個子重複單元;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的2倍或2N/(N+1)倍;或者,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的2N/(N+1)倍。這樣,可將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中的(N+1)/N倍像素單元,進而提高顯示裝置的虛擬分辨率。

Description

像素結構及驅動方法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像素結構及所述像素結構的驅動方法。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是主動發光器件。與傳統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顯示方式相比,OLED顯示技術無需背光燈,具有自發光的特性。OLED採用較薄的有機材料膜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有機材料就會發光。因此OLED顯示幕能夠顯著節省電能,可以做得更輕更薄,比LCD顯示幕耐受更寬範圍的溫度變化,而且可視角度更大。OLED顯示幕有望成為繼LCD之後的下一代平板顯示技術,是目前平板顯示技術中受到關注最多的技術之一。
OLED顯示幕體的彩色化方法有許多種,現在較為成熟並已經成功量產的OLED彩色化技術主要是OLED蒸鍍技術,其採用傳統的RGB Stripe(RGB條狀)排列方式進行蒸鍍。其中畫面效果最好的是side-by-side(並置)的方式。side-by-side方式是在一個像素(Pixel)範圍內有紅、綠、藍(R、G、B)三個子像素(sub-pixel),每個子像素均呈四邊形,且各自具有獨立的有機發光器件,它是利用蒸鍍成膜技術透過高精細金屬掩膜板(Fine Metal Mask,FMM)在陣列(array)基板上相應的像素位置形成有機發光器件,所述高精細 金屬掩膜板通常簡稱為金屬掩膜板或蒸鍍掩膜板。製作高PPI(Pixel Per Inch,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目)的OLED顯示幕的技術重點在於精細及機械穩定性好的FMM以及像素(子像素)的排布方式。
圖1a為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如圖1a所示,該OLED顯示裝置採用像素並置的方式,每個像素單元Pixel包括R子像素區域101、G子像素區域103以及B子像素區域105,其中,R子像素區域101包括R發光區102以及R非發光區(未標號),G子像素區域103包括G發光區104以及G非發光區(未標號),B子像素區域105包括B發光區106以及B非發光區(未標號)。圖1a中所示R、G、B子像素和發光區面積分別相等,並且R、G、B子像素呈直線排列。業界通常將該種像素結構稱之為真實像素結構(Real像素結構)(Real RGB)。具體而言,在每個子像素區域的發光區中,包括陰極、陽極和電致發光層,其中,電致發光層位於陰極和陽極之間,用於產生預定顏色光線以實現顯示。在製備該顯示幕時,通常需要利用蒸鍍工藝以分別在對應顏色像素區域的發光區中形成對應顏色(紅色、綠色或藍色)的電致發光層。
圖1a所示的OLED顯示裝置通常採用圖1b所示FMM進行蒸鍍,該種FMM包括遮擋區107以及若干個蒸鍍開口108,同一列相鄰的兩個蒸鍍開口108之間的遮擋區稱之為連接橋(bridge)。為了避免蒸鍍時對子像素產生遮蔽效應,子像素與bridge間必須保持足夠的距離,這就導致子像素上下的長度縮小,而影響了每一個子像素的開口率。傳統的RGB並置像素排列方式,最高只能達到200~300PPI,難以實現高解析度的顯示效果。隨著使用者對OLED顯示裝置解析度的需求越來越高,這種RGB像素並置的 方式已不能滿足產品高PPI的設計要求。
圖2為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如圖2所示,每個像素單元僅有G子像素是獨用的,R和B子像素均是與相鄰的像素單元共用,例如,像素單元201和像素單元202共用R子像素。這種方式可以提高顯示幕的PPI,然而,這種排布方式中R和B子像素是由相鄰像素單元共用的,整個顯示效果可能存在畸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彩顯示。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像素結構及所述像素結構的驅動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像素結構,包括以矩陣形式排布的多個重複單元,每一所述重複單元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且分別包括三個顏色不同的子像素的兩個子重複單元;每一所述重複單元中的一個子重複單元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或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另一個子重複單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一子像素。由於每個重複單元中的兩個子重複單元的第三子像素相互錯開排布,在工藝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採用這種相鄰行的子像素錯位排布的結構,擴大了各相同子像素的開口之間可以利用的距離,可降低掩膜板製作工藝和蒸鍍工藝的難度,從而可以將像素單元的尺寸做的更小,有利於實現高分辨率顯示幕的製造。
所述像素結構中,每一重複單元中的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 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的2倍或2N/(N+1)倍;或者,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的2N/(N+1)倍。這樣,可將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中的(N+1)/N倍像素單元,進而提高顯示裝置的虛擬分辨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如上所述的像素結構的驅動方法,其中,N取值為2,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中的3/2倍像素單元,獲得所述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與真實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對應關係以及真實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並根據真實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所述對應關係確定所述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
30‧‧‧重複單元
31‧‧‧第一子重複單元
32‧‧‧第二子重複單元
101‧‧‧R子像素區域
102、304‧‧‧R發光區
103‧‧‧G子像素區域
104、302‧‧‧G發光區
105‧‧‧B子像素區域
106、306‧‧‧B發光區
107‧‧‧遮擋
108‧‧‧蒸鍍開口
201、202、P11、P12、P13、P21、P22、P23‧‧‧像素單元
301‧‧‧第一子像素
302‧‧‧G發光區
303‧‧‧第二子像素
304‧‧‧R發光區
305‧‧‧第三子像素
306‧‧‧B發光區
306’‧‧‧中心線
P1、P2‧‧‧重複單元
P0’、P11’、P12’、P13’、P14’、P21’、P22’、P23’、P24’‧‧‧基準像素單元
R11、R12、R13、R21、R22、R23、R11’、R12’、R13’、R14’、 R21’、R22’、R23’‧‧‧紅色子像素
G11、G12、G13、G21、G22、G23、G11’、G12’、G13’、G14’、G21’、G22’、G23’‧‧‧綠色子像素
B11、B12、B13、B21、B22、B23、B11’、B12’、B13’、B14’、B21’、B22’、B23’‧‧‧藍色子像素
G1、G2、G1’、G2’‧‧‧柵極線
S11、S12、S13、S21、S22、S23、S11’、S12’、S13’、S21’、S22’、S23’、S31’、S32’、S33’‧‧‧資料線
圖1a為現有技術中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1b對應圖1a的一種EMM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4為圖3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 圖。
圖7為圖6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14為圖13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等效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準像素單元連接柵極線和資料線的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像素單元連接柵極線和資料線的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像素單元連接柵極線和資料線的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等效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又一種等效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再一種等效示意圖。
圖2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24為圖23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
圖2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
圖26為圖25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
本申請的發明人研究發現,傳統的RGB像素排列方式已不能同時滿足產品的開口率和顯示效果的要求。因而,提出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結構,包括以矩陣形式排布的多個重複單元,每一所述重複單元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且分別包括三個顏色不同的子像素的兩個子重複單元,其中,一個子重複單元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或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另一個子重複單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一子像素。
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故,每個像素單元包括顏色互不相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三個子像素的虛擬中心連線呈三角形。或者,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故,每個像素單元包括顏色互不相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兩個像素單元各自呈方形。
所述像素結構中,每個重複單元中的兩個子重複單元 的第三子像素相互錯開排布,在工藝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採用這種子像素錯位排布的結構,擴大了各相同子像素的開口之間可以利用的距離,可降低掩膜板製作工藝和蒸鍍工藝的難度,從而可以將像素單元的尺寸做的更小,有利於實現高解析度顯示幕的製造。同時,該像素結構中每個像素單元(pixel)由三種顏色(RGB三色)組成,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色顯示。並且,所述像素結構中列(行)上排布有三種顏色子像素,行(列)上排布有兩種顏色子像素,相比於某一方向上只分佈有一種顏色的子像素,這種排布方式行、列方向顯示較為均勻。
每一重複單元中兩個子重複單元例如是第一子重複單元和第二子重複單元,所述第一子重複單元和第二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時,每個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虛擬中心連線例如是按照如下方式呈三角形:
1)第一方向為行方向,第二方向為列方向,相應的,每個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排布在第一列、第三子像素排布在與所述第一列相鄰的第二列。具體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奇數列(第1、3、5…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偶數列(第2、4、6…列);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偶數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奇數列,在此對其不做特殊限定。
2)第一方向為列方向,第二方向為行方向,相應的,每個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排布在第一行、第三子像素排布在與所述第一行相鄰的第二行。具體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奇數列(第1、3、5…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偶數列(第2、4、6…列);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偶數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奇數列,在此對其不做特殊限定。
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時,在所述像素結構中,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如列方向)的中心距離Y1與其在第一方向(如行方向)的中心距離X1可以存在以下關係:
1)每個重複單元在列方向包含2個像素單元,同時,使所述像素結構行方向上的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M*(N+1)/N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以提高虛擬解析度,所以,Y1/2=N/(N+1)X1;即,Y1=2N/(N+1)X1;其中,N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也就是說,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Y1是其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X1的2N/(N+1)倍。
2)每個重複單元在列方向包含2個像素單元,同時,使行方向上的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M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無需壓縮),所以,Y1/2=X1;即,Y1=2X1;也就是說,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Y1是其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X1的2倍。
每一重複單元中兩個子重複單元例如是第一子重複單元和第二子重複單元,所述第一子重複單元和第二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時,每個像素單元中,第一 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虛擬中心連線例如是按照如下方式呈方形排布:
1)第一方向為行方向,第二方向為列方向,相應的,第一個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排布在第一列,第二個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排布在第二列。具體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奇數列(第1、3、5…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偶數列(第2、4、6…列);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偶數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奇數列,在此對其不做特殊限定。
2)第一方向為列方向,第二方向為行方向,相應的,第一個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排布在第一行,第二個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排布在第二行。具體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奇數列(第1、3、5…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偶數列(第2、4、6…列);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列為偶數列,相應的所述第二列為奇數列,在此對其不做特殊限定。
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時,在所述像素結構中,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如列方向)的中心距離Y1與其在第一方向(如行方向)的中心距離X1可以存在以下關係:每個重複單元中將2個像素單元分配給行方向,同時,使列方向上的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M*(N+1)/N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所以,X1/2=N/(N+1)Y1; 即,X1=2 N/(N+1)Y1;其中,N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也就是說,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X1是其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Y1的2N/(N+1)倍。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像素結構及其驅動方法作更詳細的說明。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圖4為圖3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方向(X方向)為行方向(橫向),第二方向(Y方向)為列方向(縱向)。為簡便,附圖中只表示出了OLED顯示裝置的一部分,實際產品中像素數量不限於此,像素單元的數量可依據實際顯示需要作相應的變化。本發明中所述第一行、第二行、第一列、第二列…均是為說明本發明而以圖中所示為參考標準的,並非指實際產品中的行和列。
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像素結構包括以矩陣形式排布的多個重複單元30,每一所述重複單元30包括沿第一方向(此處指X方向)相鄰設置的且分別包括三個顏色不同的子像素的第一子重複單元31和第二子重複單元32。所述第一子重複單元31包括沿第二方向(此處指Y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所述第二子重複單元3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子像素305、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每一重複單元30中的第一子重複單元31和第二子重複單元32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如圖3中的像素單元(1,1)及像素單元(2,1)所示,或者說,每一重複單元包括兩個所述像素單元。因而,每個像素單元包括顏色互不相同且虛擬中心連線呈 三角形的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如圖4中的三角形虛線框所示),每個像素單元是由RGB三色組成,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色顯示。
較佳的,同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排布結構相同,並且,每個像素單元沿行方向翻轉180度(自身左右翻轉)後的排布結構與同一列中相鄰的像素單元的排布結構相同。如此一來,像素單元可以更緊湊的排列,減少了像素間距,提高了PPI。
在此,將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單元記為像素單元(1,1),第一行第二列的像素單元記為像素單元(1,2),第二行第一列的像素單元記為像素單元(2,1),第二行第二列的像素單元記為像素單元(2,2),以此類推。如圖3所示,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單元(1,1)沿X向翻轉180度後的排布結構與Y向相鄰的像素單元即第二行第一列的像素單元(2,1)的排布結構相同。從而,同一重複單元30中的兩個像素單元,例如,像素單元(1,1)和像素單元(2,1)的第三子像素305相互錯開排布(像素單元(1,1)和像素單元(2,1)的第三子像素並未排布在一條直線上),因而,用以形成第三子像素的蒸鍍掩膜板(FMM)上的蒸鍍開口也是錯開排布的,可降低蒸鍍掩膜板製作工藝和蒸鍍工藝的難度。相較於Real像素結構中相鄰兩行像素單元中的子像素對齊排列的情形,在工藝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採用這種相鄰行的子像素錯位排布的結構,擴大了各相同子像素的開口之間可以利用的距離,從而可以將像素單元的尺寸做的更小,有利於實現高解析度顯示幕的製造。
所述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可以呈「品」字形、倒「品」字形、向左旋轉90度的「品」字 形或向右旋轉90度的「品」字形排布,也可以是大致呈「品」字形、倒「品」字形、向左旋轉90度的「品」字形或向右旋轉90度的「品」字形。圖3所示的排布結構中,奇數行的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呈向右旋轉90度的「品」字形排布,即,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排布在左側,第三子像素305排布在右側;偶數行的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呈向左旋轉90度的「品」字形排布,即,第三子像素305排布在左側,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排布在右側。
進一步的,同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第一子像素301排布在一條直線上,同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第二子像素303是排布在一條直線上,同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第三子像素305亦是排布在一條直線上。
其中,像素單元中的每個子像素均包括發光區(顯示區)和非發光區(非顯示區),每個子像素的發光區中包括陰極、陽極和電致發光層(有機發射層),所述電致發光層位於陰極和陽極之間,用於產生預定顏色光線以實現顯示。通常需要利用三次蒸鍍工藝以分別在對應顏色像素區域的發光區中形成對應顏色(如紅色、綠色或藍色)的電致發光層,當然,如果形狀和排布相同,也可以通過偏位元等方式採用同一掩膜板實現多種顏色的電致發光層蒸鍍。
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由紅(R)色子像素、綠(G)色子像素和藍(B)色子像素組成。即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為紅(R)色子像素、綠(G)色子像素和藍(B)色子像素中之 一,第二子像素為紅(R)色子像素、綠(G)色子像素和藍(B)色子像素中之一,第三子像素為紅(R)色子像素、綠(G)色子像素和藍(B)色子像素中之一,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顏色均不同。例如,圖3所示的排布結構中,第一子像素301為綠色(G)子像素,第二子像素303為紅色(R)子像素,第三子像素305為藍色(B)子像素。相應的,第一子像素301包括G發光區302以及G非發光區,並且包括用於發射綠光的有機發射層;第二子像素303包括R發光區304以及R非發光區,並且包括用於發射紅光的有機發射層;第三子像素305包括B發光區306以及B非發光區,並且包括用於發射藍光的有機發射層。
較佳地,為了延長OLED的壽命,在同一像素單元中,藍色子像素的面積大於紅色子像素和綠色子像素的面積,這是因為用於製作藍色子像素的藍色發光材料的壽命一般最短,因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的壽命主要取決於藍色子像素的壽命,在達到相同顯示亮度的條件下,藍色子像素的尺寸增大時,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可以減小,通過減小流過藍色子像素的電流密度,可以延長藍色子像素的壽命,進而延長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的壽命。
圖3中,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的形狀和面積較佳為相等,且鏡像對稱分佈,每個像素單元中,第三子像素305沿行方向延伸的中心線與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的邊界線重合,這樣,有利於減少像素間距,並使得RGB子像素分佈均勻,具有較佳的顯示效果。具體可參考圖3,第三子像素305沿行方向延伸的中心線306’(該中心線306’將第三子像素305均分為兩份且該中心線306’沿行方向延伸)與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 子像素303的邊界線重合。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同一像素單元內的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共用一條邊,該共用的邊即為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的邊界線,但應理解,此處的「邊界」或「邊界線」並不限定為實體的「邊界」或「邊界線」,而可以是指兩個像素或子像素之間虛擬的「邊界」或「邊界線」。圖3中,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的形狀均為長方形,第三子像素305的形狀為正方形,且所述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沿其短邊延伸方向排列,第三子像素305的發光區306的邊長(高度)為第一子像素301的發光區302的短邊長度和第二子像素303的發光區304的短邊長度的2倍。
但應理解的是,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以及第三子像素305的形狀並不局限於矩形,還可以是矩形之外的其它四邊形,或者是三角形、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等多邊形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實際應用中,還可以在上述形狀的基礎上對局部做一些變形,例如,四邊形的四個角做成圓角,呈現一定的弧度。同時,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的面積也可以不相等,第三子像素305的面積也並不限制為第一子像素301或第二子像素303面積的2倍,可以根據配色要求來相應調整各個子像素的形狀和/或面積。例如,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3面積可以均不相同,第三子像素305(藍色子像素)大於第一子像素301(綠色子像素)的面積,第一子像素301(綠色子像素)的面積大於第二子像素303(紅色子像素)的面積;或者,如圖5所示,第三子像素305(藍色子像素)等於第一子像素301(綠色子像素)的面積,且第三子像素305(藍色子像素)和第一子像素301(綠色子像素)均大 於第二子像素303(紅色子像素)的面積,即第二子像素303(紅色子像素)的面積最小。
在所述像素結構中,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Y方向或列方向)的中心距離Y1與其在第一方向(X方向或行方向)的中心距離X1可以存在以下關係:Y1=2N/(N+1)X1,或者,Y1=2X1,或者,X1/2=N/(N+1)Y1,N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例如,參考圖3,第三子像素305(藍色子像素)在第二方向(Y方向或列方向)的中心距離Y1是其在第一方向(X方向或行方向)的中心距離X1的4/3倍。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圖7為圖6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該像素結構與圖3所示像素結構的區別之處在於,其是將圖3所示的像素結構整體水準翻轉180度。其中,所述第一子重複單元31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此處是指Y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子像素305、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所述第二子重複單元32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具體的,奇數行的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呈向左旋轉90度的「品」字形排布,即,第三子像素305排布在左側,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排布在右側;偶數行的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呈向右旋轉90度的「品」字形排布,即,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排布在左側,第三子像素305排布在右側。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該像素結構與圖3所示像素結構的區別之處在於,同 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交錯排布。具體的,同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第一子像素301並不是呈直線排列,同時,同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第二子像素303也不是呈直線排列,而是,同一行中所有像素單元的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交錯排布在一條直線上。例如,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單元(1,1)的第一子像素301、第一行第二列的像素單元(1,2)的第二子像素303、第一行第三列的像素單元(1,3)的第一子像素301…依次排布在一條直線上。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該像素結構與圖3所示像素結構的區別之處在於,其是將圖3所示的OLED顯示裝置旋轉90度,使得行與列進行了互換,若仍將X方向稱之為行方向(橫向),Y方向稱之為列方向(縱向),那麼,可以理解為,同一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排布在一行,第三子像素305排布在另一行。同一列中像素單元的排布結構相同,較佳的,每個像素單元沿列方向翻轉(上下翻轉)後的排布結構與同一行中相鄰的像素單元的排布結構相同。例如,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單元(1,1)以其中心點沿列方向翻轉180度後的排布結構與同一行中相鄰列的像素單元即第一行第二列的像素單元(1,2)的排布結構相同。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該像素結構與圖3所示像素結構的區別之處在於,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Y1與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X1存在以下關係:Y1=2X1。這種情況下,無需採用壓縮演算法,直接1:1顯示即可。其中,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及 其發光區)的形狀均為正方形,第三子像素305(及其發光區)的形狀為長方形,像素單元整體呈正方形,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沿第三子像素305的長邊延伸方向排列。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圖12為圖11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所述像素結構包括以矩陣形式排布的多個重複單元30,每一所述重複單元30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且分別包括三個顏色不同的子像素的第一子重複單元31和第二子重複單元32。所述第一子重複單元31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子像素303、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三子像素305。所述第二子重複單元3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子像素305、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一子像素301。每一所述重複單元30中的第一子重複單元31和第二子重複單元32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因而,每個像素單元包括顏色互不相同且虛擬中心連線呈三角形的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
如圖11和圖12所示,該像素結構與圖3所示像素結構的區別之處在於,每個重複單元中,其中一個子重複單元的第三子像素305沿行方向延伸的中心線並不與另一個子重複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的邊界線重合,例如,第一子重複單元31中的第三子像素305沿行方向延伸的中心線並不與第二子重複單元32中的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的邊界線重合,而是,第一子重複單元31中的第三子像素305與第二子重複單元32中第一子像素301對齊排布。每個重複單元中的第一子重複單元31和第二子重複單元32錯開一個子像素的距離。
其中,第一子像素301(及其發光區)、第二子像素303(及其發光區)、第三子像素305(及其發光區)的形狀可以為正方形,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的虛擬中心連線可以為等腰三角形。即,每個重複單元中的一個像素單元整體呈L形,另一個像素單元整體呈倒L形。較佳的,第一子像素301(及其發光區)、第二子像素303(及其發光區)、第三子像素305(及其發光區)的面積相同,這樣,相同顏色的子像素的排布位置呈相同的規律,且各像素的大小也相同,即顏色不同的三種子像素的排布規律相同,這樣在製備不同顏色的子像素時就可以採用同一個金屬掩膜板,從而減少了金屬掩膜板的製作數量。
所述像素結構中,列方向上分佈有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RGB三色),行方向上分佈有兩種子像素(RG或GB或BR兩色),相比於某一方向上只分佈有一種顏色的子像素,這種排布方式行、列方向顯示較為均勻。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OLED顯示裝置的像素排布示意圖,圖14為圖13中一個重複單元的示意圖。如圖13和圖14所示,該像素結構與圖11所示像素結構的區別之處在於,所述第一子重複單元31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所述第二子重複單元3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子像素305、第一子像素301和第二子像素303。第一子重複單元31中的第三子像素305與第二子重複單元32中第二子像素303對齊排布,且第二子重複單元32中的第三子像素305與第一子重複單元32中第一子像素305對齊排布。每個重複單元中的第一子重複單元31和第二子重複單元32 相互對齊排列。
在一個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301(及其發光區)、第二子像素303(及其發光區)、第三子像素305(及其發光區)的形狀可以為正方形,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3和第三子像素305的虛擬中心連線可以為等腰三角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像素結構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變形,例如旋轉90度、180度、270度等,以及,各子像素的形狀和面積可以進行適當的變形,還例如,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位置可相互調換等,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以上介紹了本發明實施例的幾種像素結構,其中,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第二方向(如Y方向)的中心距離Y1與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第一方向(如X方向)的中心距離X1存在以下關係:Y1=2X1,或者,Y1=2N/(N+1)X1;其中,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例如,當N=2時,Y1=4/3X1;例如,當N=1時,Y1=X1
或者,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第二方向(Y方向)的中心距離Y1與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的中心距離X1存在以下關係:X1/2=N/(N+1)Y1;即,X1=2N/(N+1)Y1;其中,N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也就是說,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X1是其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Y1的2N/(N+1)倍。
基於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像素結構,本發明還提供了相 應的像素結構驅動方法,以將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中的(N+1)/N倍像素單元,進而提高顯示裝置的虛擬解析度。
例如,當N=2時,行方向上的2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3M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即,每個重複單元在Y方向具有2個像素單元,X方向具有1個像素單元,同時將X方向解析度壓縮至2/3。
那麼,X和Y方向的pitch存在以下關係:Y1/2=2/3X1,即,Y1=4/3X1
通常,圖像的顯示資訊都是以真實像素結構為基準的,因此,將這種圖像資訊輸入到本實施例的像素結構中進行圖像顯示之前,需要對顯示資訊進行轉換,將真實像素結構中的像素亮度分配到本實施例的像素結構中,這時真實像素結構的像素與本實施例的像素結構中的像素單元有一對應的關係。本實施例中,一種方式是,將真實像素結構劃分為若干基準像素單元組,每個基準像素單元組包括兩行三列共六個基準像素單元,每個基準像素單元包括三個並置排列且顏色互不相同的子像素,並獲得基準像素單元組中子像素的亮度。以及,將所述像素結構劃分為若干目標像素單元組,每個目標像素單元組包括兩個重複單元(即兩行兩列共四個目標像素單元),再根據基準像素單元組中子像素的亮度確定目標像素單元組中子像素的亮度,使一個目標像素單元組的顯示效果等效於一個基準像素單元組的顯示效果。以此,通過像素結構中的兩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三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例如,行 方向上共780個像素單元可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1280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提高虛擬解析度。
參考圖15(a),一個基準像素單元組中,包括兩行三列共六個基準像素單元P11’、P12’、P13’、P21’、P22’、P23’,每個基準像素單元包括三個並置排列的子像素,基準像素單元P11’、P12’、P13’中的子像素排列在一行上,基準像素單元P21’、P22’、P23’的子像素排列在另一行上。
為敘述方便,基準像素單元組P0’中,將第一行第一列的基準像素單元P11’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11’,綠色子像素記為G11’,藍色子像素記為B11’;將第一行第二列的基準像素單元P12’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12’,綠色子像素記為G12’,藍色子像素記為B12’;將第二行第一列的基準像素單元P21’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21’,綠色子像素記為G21’,藍色子像素記為B21’;將第二行第二列的基準像素單元P22’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22’,綠色子像素記為G22’,藍色子像素記為B22’,以此類推。
參考圖15(b),目標像素單元組中,包括兩個重複單元P1、P2,重複單元P1包括兩個像素單元P11、P21,重複單元P2包括兩個像素單元P12、P22。像素單元P11、P12並置排列在同一行,像素單元P21、P22並置排列在同一行。像素單元P11、P12、P21、P22各自包括顏色互不相同且虛擬中心連線呈三角形的三個子像素。
為敘述方便,目標像素單元組P0中,將基準像素單元P11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11,綠色子像素記為G11,藍色子像 素記為B11;將基準像素單元P12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12,綠色子像素記為G12,藍色子像素記為B12;將基準像素單元P21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21,綠色子像素記為G21,藍色子像素記為B21;將基準像素單元P22中的紅色子像素記為R22,綠色子像素記為G22,藍色子像素記為B22。
如圖15(a)和圖16所示,基準像素單元P11’受柵極線G1’和資料線S11’、S12’、S13’控制,基準像素單元P12’受柵極線G1’和資料線S21’、S22’、S23’控制,基準像素單元P13’受柵極線G1’和資料線S31’、S32’、S33’控制,基準像素單元P21’受柵極線G2’和資料線S11’、S12’、S13’控制,基準像素單元P22’受柵極線G2’和資料線S21’、S22’、S23’控制,基準像素單元P23’受柵極線G2’和資料線S31’、S32’、S33’控制,可以看出,六個基準像素單元P11’、P12’、P13’、P21’、P22’、P23’均為長方形構造。
如圖15(b)、圖17和圖18所示,目標像素單元P11受柵極線G1和資料線S11、S12、S13控制,目標像素單元P12受柵極線G1和資料線S21、S22、S23控制,目標像素單元P21受柵極線G2和資料線S11、S12、S13控制,目標像素單元P22受柵極線G2和資料線S21、S22、S23控制。例如是以如下兩種方式實現:參考圖17,一種方式可以是,R11、G11、B11、R12、G12、B12受柵極線G1和資料線S11、S12、S13、S21、S22、S23控制,B21、G21、R21、B22、G22、R22受柵極線G2和資料線S11、S12、S13、S21、S22、S23控制。
參考圖18,另一種方式可以是,R11、G11、B11、 R12、G12、B12受柵極線G1和資料線S11、S12、S13、S21、S22、S23控制,B21、R21、G21、B22、R22、G22受柵極線G2和資料線S11、S12、S13、S21、S22、S23控制。
由於目標像素單元組中四個像素單元需承擔基準像素單元組中六個像素單元的亮度,即,將基準像素單元組中行方向上相鄰的三個基準像素單元合併成目標像素單元組中兩個像素單元進行顯示,以實現2對3的顯示效果。故,確定所述基準像素單元組中每一子像素的亮度後,需要將其分配到目標基準像素單元中。例如,可採用如下分配方式:將中間列的像素單元P12’、P22’的亮度均分為兩份,奇數行的目標像素單元P11、P1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1’、P13’的亮度以及基準像素單元P12’一半的亮度,偶數行的目標像素單元P21、P2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1’、P23’的亮度以及P22’一半的亮度。
以圖15(a)中基準像素單元P12’的子像素B12’為例,可分配一半亮度至相鄰的目標像素單元P11的子像素B11進行顯示。
具體的亮度分配方式如下:
1)奇數行中,L11r=L’11r
L11g=L’11g
L11b=L’11b+L’12b/2
L12r=L’13r+L’12r/2
L12g=L’13g+L’12g/2
L12b=L’13b
其中,L11r、L11g、L11b、L12r、L12g、L12b是指目標像素單元組中子像素R11、G11、B11、R12、G12、B12的亮度值;L’11r、L’11g、L’11b、L’12r、L’12g、L’12b、L’13r、L’13g、L’13b是指基準像素單元組中子像素R11’、G11’、B11’、R12’、G12’、B12’、R13’、G13’、B13’的亮度值。
2)偶數行中L21r=L’21r+L’22r/2
L21g=L’21g+L’22g/2
L21b=L’21b
L22r=L’23r
L22g=L’23g
L22b=L’23b+L’22b/2
其中,L21r、L21g、L21b、L22r、L22g、L22b是指目標像素單元組中子像素R21、G21、B21、R22、G22、B22的亮度值;L’21r、L’21g、L’21b、L’22r、L’22g、L’22b、L’23r、L’23g、L’23b是指基準像素單元組中子像素R21’、G21’、B21’、R22’、G22’、B22’、R23’、G23’、B23’的亮度值。
上述公式均是對亮度的計算,亮度值Lum與灰階值Gray的關係如下:Lum=(Gray/255)2.2
為節省運算時間,可採用灰階值查表的方式。
當N=2時,Y1=4/3X1,還可採用另外一種驅動方法,以使行方向上的2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3M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
即,將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中的3/2倍像素單元時,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實現像素借用: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三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3*i-1)/2列和第m行第(3*i+1)/2列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j列的第二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3*j/2-1)列和第m行第3*j/2列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j列的第一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3*j/2-1)列和第m行第3*j/2列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一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3*i-1)/2列和第n行第(3*i+1)/2列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二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3*i-1)/2列和第n行第(3*i+1)/2列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j列的第三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3*j/2-1)列和第n行第3*j/2列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其中,m和i為奇數,n和j為偶數。
下面結合圖19詳細介紹這種驅動方法。
1)奇數行中
按照資料線(source line)順序依次為子像素RGBRGB…,RGB為一個像素單元,通過子像素的借用實現兩個像素單元對三個像素單元的表示。即,兩個目標像素單元P11、P12等效為三個基準像素單元P11’、P12’、P13’。
結合圖19所示,具體亮度分配方式如下:目標像素單元P11中,紅色子像素R1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1’中紅色子像素R11’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1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1’中綠色子像素G11’的亮度,藍色子像素B1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1’中藍色子像素B11’和基準像素單元P12’中藍色子像素B12’的亮度;目標像素單元P12中,紅色子像素R1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2’中紅色子像素R12’和基準像素單元P13’中紅色子像素R13’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1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2’中綠色子像素G12’和基準像素單元P13’中綠色子像素G13’的亮度,藍色子像素B1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3’中藍色子像素B13’的亮度。
當奇數行中,目標像素單元中某一子像素承擔基準像素單元中對應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還需要考慮這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分配係數。假設,基準像素單元中一個子像素的亮度為L1,另一個子像素的亮度為L2,那麼該目標像素單元中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可以為:Lum’=L1*L1/(L1+L2)+L2*L2/(L1+L2)。
具體的,奇數行有借用關係的子像素的處理方式例如是: 對於藍色子像素,L1=LumB(m,(3*i-1)/2);L2=LumB(m,(3*i+1)/2);當L1和L2均等於0時,LumB(m,i)’=0;當L1或L2不等於0時,LumB(m,i)’=L1*L1/(L1+L2)+L2*L2/(L1+L2);對於紅色子像素,L1=LumR(m,(3*j/2-1));L2=LumR(m,3*j/2);當L1和L2均等於0時,LumR(m,j)’=0;當L1或L2不等於0時,LumR(m,j)’=L1*L1/(L1+L2)+L2*L2(L1+L2);對於綠色子像素,L1=LumG(m,(3*j/2-1));L2=LumG(m,3*j/2);當L1和L2均等於0時,LumG(m,j)’=0;當L1或L2不等於0時,LumG(m,j)’=L1*L1/(L1+L2)+L2*L2(L1+L2);其中,m表示行數,i和j表示列數,m和i為奇數,j為偶數,L1和L2為基準像素單元中的亮度值,具體的,LumB(m,(3*i-1)/2)為第m行第(3*i-1)/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B(m,(3*i+1)/2)為第m行第(3*i+1)/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R(m,(3*j/2-1))為第m行第(3*j/2-1)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R(m,3*j/2) 為第m行第3*j/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G(m,(3*j/2-1))為第m行第(3*j/2-1)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G(m,3*j/2)為第m行第3*j/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B(m,i)’為第m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R(m,i)’為第m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G(m,i)’為第m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
2)偶數行中
如圖19所示,按照資料線(source line)順序依次為子像素BRGBRG…,BRG為一個像素單元,通過子像素的借用實現兩個像素單元對三個像素單元的表示。即,兩個目標像素單元P21、P22等效為三個基準像素單元P21’、P22’、P23’。
對於偶數行,每個重複單元中,在重複單元的一個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承擔相鄰的兩個基準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的亮度,第二子像素承擔相鄰的兩個基準像素單元中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第三子像素承一個基準像素單元中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另一個像素單元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承擔基準像素單元中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第三子像素承擔相鄰的兩個基準像素單元中第三子像素的亮度。
具體分配方式如下:目標像素單元P21中,藍色子像素B2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1’中藍色子像素B21’的亮度,紅色子像素R2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1’中紅色子像素R21’和基準像素單元P22’中紅色子像素R22’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2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1’中 綠色子像素G21’和基準像素單元P22’中綠色子像素G22’的亮度;目標像素單元P22中,藍色子像素B2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2’中藍色子像素B22’和基準像素單元P23’中藍色子像素B23’的亮度,紅色子像素R2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3’中紅色子像素R23’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2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3’中綠色子像素G23’的亮度。
當偶數行中,目標像素單元中某一子像素承擔基準像素單元中對應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還需要考慮這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分配係數。假設,基準像素單元中一個子像素的亮度為L1,另一個子像素的亮度為L2,那麼該目標像素單元的亮度值Lum’可以為:Lum’=L1*L1/(L1+L2)+L2*L2/(L1+L2)。
具體的,偶數行有借用關係的子像素的處理方式例如是:對於紅色子像素,L1=LumR(n,(3*i-1)/2);L2=LumR(n,(3*i+1)/2);當L1和L2均等於0時,LumR(n,i)’=0;當L1或L2不等於0時,LumR(n,i)’=L1*L1/(L1+L2)+L2*L2(L1+L2);對於綠色子像素,L1=LumG(n,(3*i-1)/2);L2=LumG(n,(3*i+1)/2);當L1和L2均等於0時,LumG(n,i)’=0; 當L1或L2不等於0時,LumG(n,i)’=L1*L1/(L1+L2)+L2*L2(L1+L2);對於藍色子像素,L1=LumB(n,(3*j/2-1));L2=LumB(n,3*j/2);當L1和L2均等於0時,LumB(n,j)’=0;當L1或L2不等於0時,LumB(n,j)’=L1*L1/(L1+L2)+L2*L2(L1+L2);其中,n表示行數,i和j表示列數,n為偶數,i為奇數,j為偶數,L1和L2表示基準像素單元中的亮度值,具體的,LumR(n,(3*i-1)/2)為第n行第(3*i-1)/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R(n,(3*i+1)/2)為第n行第(3*i+1)/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G(n,(3*i-1)/2)第n行第(3*i-1)/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G(n,(3*i+1)/2)為第n行第(3*i+1)/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B(n,(3*j/2-1))為第n行第(3*j/2-1)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G LumB(n,3*j/2)為第n行第3*j/2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R(n,i)’表示第n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G(n,i)’表示第n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umB(n,j)’表示第n行第j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
當然,目標像素單元中某一子像素承擔基準像素單元中對應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也可以直接採用這兩個子像素的亮度的最大值或者平均值進行顯示,還以採用如下方式進行顯示: Lum=L1*x+L2*y;其中,x+y=1。
例如,x=0.3,y=0.7。
針對上述像素結構,本實施例又提供一種像素結構驅動方法,每個重複單元在Y方向具有2個像素單元,X方向具有1個像素單元,同時,使行方向上的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2M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即,將X方向像素單元的數目壓縮至1/2。
那麼,N=1,X和Y方向的pitch存在以下關係:Y1/2=X1/2,即,Y1=X1
如此,可將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中的2倍像素單元,提高虛擬解析度。
子像素間借用關係如下:當i=1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二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當2iW/2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二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2i-2)列和第m行第(2i-1)列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當i=1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一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當2iW/2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一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2i-2)列和第m行第(2i-1)列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 當1iW/2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三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2i-1)列和第m行第2i列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當i=1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三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當2iW/2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三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2i-2)列和第n行第(2i-1)列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當1iW/2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二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2i-1)列和第n行第2i列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當1iW/2時,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一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2i-1)列和第n行第2i列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其中,m和i為奇數,n為偶數,I=W/2,真實像素結構共有W列×H行個像素單元,所述像素結構共有I列×H行個像素單元。
下面結合圖20詳細介紹這種驅動方法。
1)奇數行中
如圖20所示,按照資料線(source line)順序依次為子像素RGBRGB…,RGB為一個像素單元,通過子像素的借用實現一個像素單元對兩個像素單元的顯示。
具體分配方式如下:目標像素單元P11中,紅色子像素R11承擔基準像素 單元P11’中紅色子像素R11’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1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1’中綠色子像素G11’的亮度,藍色子像素B1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1’中藍色子像素B11’和基準像素單元P12’中藍色子像素B12’的亮度;目標像素單元P12中,紅色子像素R1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2’中紅色子像素R12’和基準像素單元P13’中紅色子像素R13’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1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2’中綠色子像素G12’和基準像素單元P13’中綠色子像素G13’的亮度,藍色子像素B1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13’中藍色子像素B13’以及基準像素單元P14’中藍色子像素B14’的亮度;以此類推,完成奇數行中子像素的借用。
由於奇數行中目標像素單元的某一子像素承擔基準像素單元中對應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還需要考慮這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分配係數,一種方式是,奇數行有借用關係的子像素的處理方式是取承擔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具體如下:
其中,m表示行數,i表示列數,m為奇數,資料登錄解析度為W×H(例如1280*640),LR(m,i)為第m行第i列的目標像 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G(m,i)為第m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B(m,i)為第m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 umR (m,i)為第m行第i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 umG(m,i)為第m行第i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 umB(m,i)為第m行第i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中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
2)偶數行中
如圖20所示,按照資料線(source line)順序依次為子像素BRGBRG…,RGB為一個像素單元,通過子像素的借用實現一個像素單元對兩個像素單元的顯示。
具體分配方式如下:目標像素單元P21中,藍色子像素B2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1’中藍色子像素B21’的亮度,紅色子像素R2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1’中紅色子像素R21’和基準像素單元P22’中紅色子像素R22’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21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1’中綠色子像素G21’和基準像素單元P22’中綠色子像素G22’的亮度;目標像素單元P22中,藍色子像素B2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2’中藍色子像素B22’以及基準像素單元P23’中藍色子像素B23’的亮度,紅色子像素R2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3’中紅色子像素R23’和基準像素單元P24’中紅色子像素R24’的亮度,綠色子像素G22承擔基準像素單元P23’中綠色子像素G23’和基準像素單元P24’中綠色子像素G24’的亮度;以此類推,完成偶數行中子像素的借用。
同樣,由於偶數行中目標像素單元的某一子像素承擔基準像素單元中對應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還需要考慮這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分配係數,一種方式是,奇數行有借用關係的子像素的處理方式是取承擔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具體如下:
其中,n表示行數,i表示列數,n為偶數,資料登錄解析度為W×H(例如1280*640),LB(n,i)為第n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藍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R(n,i)為第n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紅色子像素的亮度值,LG(n,i)為第n行第i列的目標像素單元中的綠色子像素的亮度值。
當N=1時,Y1=X1,還可採用另外一種驅動方法,以使行方向上的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2M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結合圖21所示,可以採用如下兩種驅動方式:
1)所述像素結構中的像素單元只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一半的子像素的亮度,另一半的子像素省略不顯示,例如,將圖21(a)中帶虛線框的子像素省略不顯示,即,將基準像素單元P11’中的藍色子像素B11’、基準像素單元P21’中的紅色子像素R21’和綠色子像素G21’、基準像素單元P12’中的紅色子像素R12’和綠 色子像素G12’、基準像素單元P22’中的藍色子像素B22’、基準像素單元P13’中的藍色子像素B13’、基準像素單元P23’中的紅色子像素R23’和綠色子像素G23’、基準像素單元P14’中的紅色子像素R14’和綠色子像素G14’、基準像素單元P24’中的藍色子像素B24’省略不顯示。從而,實現1對2的顯示效果。
2)將圖21(a)中帶虛線框的子像素進行第一比例亮度顯示,不帶虛線框的部分進行第二比例亮度顯示,所述第二比例與第一比例不相等,例如,所述第二比例大於第一比例,例如,所述第一比例為30%,第二比例為70%。這樣,即可保證橫向相鄰列的亮度差異,也可使單點的顯示不過於失真。當然,第一比例和第二比例也可以相等,即亮度顯示比例也可以對半劃分,這樣相鄰兩列亮度相同易模糊顯示細節,當然在高PPI顯示的情況下,仍可獲得不錯的顯示效果。
如圖22所示,OLED顯示幕中,可由驅動晶片(Drive IC)計算基準像素單元中每個子像素的亮度值(即原始圖像資料),並利用上述方法獲得處理後的圖像資料,進而控制目標像素單元中的子像素以基準像素單元組中對應顏色的子像素的處理後的亮度值顯示,實現M個像素單元對真實像素結構中M*(N+1)/N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
以上是以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列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每個像素單元包括顏色互不相同且虛擬中心連線呈三角形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方向(行方向)上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M*N(N+1)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為例進行的說明。但應理解,所述兩個子重 複單元也可以構成沿第一方向(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第二方向(列方向)上一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N+1)/N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例如,如圖23和圖24所示,其中,X1=Y1,即N=1,即,列方向上M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M*(N+1)/N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再例如,如圖25和圖26所示,其中,X1=4/3 Y1,即N=2,即,列方向上2個像素單元實現真實像素結構中3個像素單元的顯示效果。列方向上像素進行壓縮時的驅動方法與上文描述的行方向上像素進行壓縮時的驅動方法原理類似,本領域技術人員結合上文的記載可以知曉如何進行驅動,在此不再贅述。
可知,對於以上介紹的任何一種驅動方法,當所述像素結構中的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需要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可以採用如下任一種方式實現借用:
1)選取所述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的最大值或平均值進行顯示。
2)Lum=L1*L1/(L1+L2)+L2*L2/(L1+L2);其中,Lum為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L1和L2為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值。
3)Lum=L1*x+L2*y;x+y=1;其中,Lum為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L1和L2為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值。
綜上,本發明基於上述像素結構,提出了一種與之匹配的像素驅動方法,將傳統的真實像素結構進行壓縮,由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M個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中的M*(N+1)/N像素單元,提高了虛擬解析度。該像素驅動方法尤其適用於高PPI像素結構(PPI為300以上),實驗表明,顯示幕PPI越高的情況下該像素結構及其驅動方法的效果越好。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OLED顯示裝置,包括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像素結構,該顯示裝置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顯示器、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框、導航儀等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產品或部件。對於該顯示裝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均為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贅述,也不應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制。該顯示裝置的實施可以參見上述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的實施例,重複之處不再贅述。該像素結構中每個像素行可以連接一條柵極線,每個像素列可以連接一條資料線,由於該像素結構中奇數行和偶數行相同顏色的子像素的發光區相互錯開排列,因而資料線和/柵極線可呈彎折狀。
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提出的像素結構及其驅動方法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應理解,上述描述僅是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範圍的任何限定,本發明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揭示內容做的任何變更、修飾,均屬於請求項的保護範圍。而且,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漸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Claims (10)

  1. 一種像素結構,包括以矩陣形式排布的多個重複單元,每一所述重複單元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且分別包括三個顏色不同的子像素的兩個子重複單元;每一所述重複單元中的一個子重複單元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或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另一個子重複單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一子像素;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的2倍或2N/(N+1)倍;或者,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的2N/(N+1)倍;其中,N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2. 如請求項1之像素結構,其中,所述兩個子重複單元構成沿第二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像素單元時,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的1倍或4/3倍,或者任意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在第一方向的中心距離是其在第二方向的中心距離的1倍或4/3倍。
  3. 如請求項1之像素結構,其中,所述子重複單元中的一個像素單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翻轉180度後的排布結構與另一個像素單元相同;和/或在單個像素單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總尺寸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三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
  4. 如請求項1之像素結構,其中: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像素單元中的第一子像素排布在一條直線上,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像素單元中的第二子像素排布在另一條直線上;或者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像素單元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交替排布在一條直線上。
  5. 如請求項1之像素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分別為綠色子像素、紅色子像素和藍色子像素,且在單個像素單元中,所述藍色子像素的面積大於所述紅色子像素和綠色子像素的面積。
  6. 一種如請求項1之像素結構的驅動方法,其中,N取值為2,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像素結構中某一方向上的像素單元等效為真實像素結構(Real像素結構)中的3/2倍像素單元,獲得所述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與真實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對應關係以及真實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並根據真實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所述對應關係確定所述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包括:將所述真實像素結構劃分為若干基準像素單元組,每個所述基準像素單元組包括兩行三列共六個基準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基準像素單元包括三個並置排列且顏色互不相同的子像素,並獲得所述真實像素結構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將所述像素結構劃分為若干目標像素單元組,每個所述目標像素單元組包括兩行兩列共四個目標像素單元,每一所述目標像素單元組對應一個所述基準像素單元組; 其中,所述基準像素單元組中第二列的基準像素單元的亮度均分,第一行第一列和第一行第二列的目標像素單元承擔第一行第一列和第一行第三列的基準像素單元的亮度以及第一行第二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一半的亮度,第二行第一列和第二行第二列的目標像素單元承擔第二行第一列和第二行第三列的基準像素單元的亮度以及第二行第二列的基準像素單元一半的亮度。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i列的第三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3*i-1)/2列和第m行第(3*i+1)/2列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j列的第二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3*j/2-1)列和第m行第3*j/2列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j列的第一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m行第(3*j/2-1)列和第m行第3*j/2列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一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3*i-1)/2列和第n行第(3*i+1)/2列的第一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i列的第二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3*i-1)/2列和第n行第(3*i+1)/2列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所述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j列的第三子像素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第n行第(3*j/2-1)列和第n行第3*j/2列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其中,m和i為奇數,n和j為偶數。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當所述像素結構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需要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存在關係Lum=L1*L1/(L1+L2)+L2*L2/(L1+L2); 其中,Lum為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L1和L2為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值;或者存在關係Lum=L1*x+L2*y;其中,x+y=1;Lum為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L1和L2為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值。
  10.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當所述像素結構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需要承擔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時,選取所述真實像素結構中對應顏色的兩個子像素的亮度的最大值或平均值進行顯示。
TW107127659A 2017-08-31 2018-08-08 像素結構及驅動方法 TW2019094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710774606.4 2017-08-31
??201710776295.5 2017-08-31
CN201710775349.6A CN109427265B (zh) 2017-08-31 2017-08-31 像素驱动方法
CN201710776295 2017-08-31
??201710775349.6 2017-08-31
CN201710774606.4A CN108511480A (zh) 2017-08-31 2017-08-31 像素结构以及ole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9411A true TW201909411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52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7659A TW201909411A (zh) 2017-08-31 2018-08-08 像素結構及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2432B1 (zh)
EP (1) EP3678182A4 (zh)
JP (1) JP7015324B2 (zh)
KR (1) KR102466271B1 (zh)
TW (1) TW201909411A (zh)
WO (1) WO201904207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0135A (zh) * 2019-09-30 2019-1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504179A (zh) * 2023-06-27 2023-07-28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复用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显示屏控制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43544B1 (en) * 2016-12-28 2022-06-15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Method for a display device
JP7045951B2 (ja) * 2018-07-20 2022-04-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7171323B2 (ja) * 2018-09-05 2022-11-15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801946B (zh) * 2019-01-30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64652B (zh) * 2022-07-08 2022-12-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486738B (zh) * 2023-06-19 2023-09-19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复用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显示屏控制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5688A (ja) * 1989-08-16 1991-03-29 Sharp Corp 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
JPH03233593A (ja) 1990-02-09 1991-10-17 Toshiba Corp 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
JPH0772826A (ja) * 1993-01-22 1995-03-17 Nec Home Electron Ltd 液晶表示装置
FR2742910B1 (fr) * 1995-12-22 1998-04-17 Thomson Multimedia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dressage d'un ecran matriciel
JP2004252273A (ja) * 2003-02-21 2004-09-09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回路装置
JP5441312B2 (ja) * 2007-02-09 2014-03-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20080225212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Ong Hiap L Pixel designs for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542398B1 (ko) * 2008-12-19 2015-08-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165587A (ja) * 2009-01-16 2010-07-29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686174A1 (en) 2009-12-01 2011-06-01 Ignis Innovation Inc High reslution pixel architecture
EP2538402A4 (en) 2010-02-18 2013-08-28 Sharp Kk DISPLAY DEVICE
KR20110129531A (ko) 2010-05-26 2011-12-0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의 화소배열구조
KR101193636B1 (ko) 2010-07-26 2012-10-24 대우버스(주) 스포일러 일체형 프런트 어퍼 패널
DE102011053000B4 (de) * 2010-08-27 2017-08-1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te Vorrichtung
KR101257734B1 (ko) * 2010-09-08 2013-04-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US9583034B2 (en) * 2010-10-15 2017-02-28 Lg Display Co., Ltd. Sub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KR101328979B1 (ko) * 2011-06-30 2013-1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615332B1 (ko) 2012-03-06 2016-04-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화소 배열 구조
US8994056B2 (en) 2012-07-13 2015-03-31 Intematix Corporation LED-based large area display
KR102006875B1 (ko) * 2012-10-05 2019-08-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시인성 평가 방법
TWI559524B (zh) 2013-01-15 2016-1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US9614191B2 (en) 2013-01-17 2017-04-04 Kateeva, Inc. 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123927B (zh) * 2013-01-24 2015-05-06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oled显示屏的像素结构及其金属掩膜板
CN203260585U (zh) 2013-01-24 2013-10-30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oled显示屏的像素结构及其金属掩膜板及oled显示屏
KR102182953B1 (ko) 2013-11-26 2020-1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2141542B1 (ko) * 2013-12-31 2020-09-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3886825B (zh) 2014-02-21 2016-02-1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903524B (zh) * 2014-03-25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
CN103943032B (zh) * 2014-04-01 2016-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37202B (zh) 2014-06-12 2017-08-0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器件及其子像素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4166259B (zh) * 2014-07-30 2017-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448951B (zh) 2014-08-29 2019-01-2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
CN104319283B (zh) 2014-10-27 2016-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332486A (zh) * 2014-10-29 2015-02-0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Oled像素排列结构
CN105552099A (zh) 2014-10-29 2016-05-0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oled像素排列结构
CN104299561B (zh) 2014-10-31 2017-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
CN105118424B (zh) * 2014-12-05 2017-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模块及方法、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465714B (zh) 2014-12-30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TWI598662B (zh) 2015-01-12 2017-09-1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4505015B (zh) 2015-01-13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85726B (zh) 2015-03-25 2017-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結構
CN104680948B (zh) 2015-03-31 2018-0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835832A (zh) 2015-05-18 2015-08-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装置、掩模板
CN105137641B (zh) 2015-08-28 2018-10-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5044954B (zh) * 2015-08-28 2018-04-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显示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5139764B (zh) 2015-09-23 2018-02-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6023819B (zh) 2016-05-27 2019-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8010934B (zh) 2016-10-31 2024-01-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形成方法、oled显示面板以及蒸镀掩膜版
CN206322697U (zh) * 2016-11-21 2017-07-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CN108091667A (zh) 2016-11-21 2018-05-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0135A (zh) * 2019-09-30 2019-1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504179A (zh) * 2023-06-27 2023-07-28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复用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显示屏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6504179B (zh) * 2023-06-27 2023-09-19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复用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显示屏控制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20482A (ja) 2020-07-09
US20210335906A1 (en) 2021-10-28
EP3678182A4 (en) 2020-09-02
KR102466271B1 (ko) 2022-11-14
EP3678182A1 (en) 2020-07-08
KR20190131581A (ko) 2019-11-26
WO2019042072A1 (zh) 2019-03-07
JP7015324B2 (ja) 2022-02-02
US11152432B1 (en)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5324B2 (ja) ピクセル構造、oled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07731870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结构及包含其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TWI676165B (zh) 像素結構及包含所述像素結構的顯示面板
CN10971302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US9542885B2 (en)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71555B2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659408B (zh) 像素結構驅動方法
CN108511480A (zh) 像素结构以及oled显示装置
TWI698013B (zh) 像素陣列、顯示面板及電子裝置
CN206322697U (zh) 像素结构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US11302750B2 (en) Pixel structur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TWI693451B (zh) 畫素結構、顯示面板及顯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08091667A (zh) 像素结构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CN109524449B (zh)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160827A1 (zh) 像素阵列、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膜板
WO2019042048A1 (zh) 像素结构、掩膜版及显示装置
JP2024518858A (ja) 画素配列構造、メタルマスク板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CN109427265B (zh) 像素驱动方法
CN109427291B (zh) 像素结构驱动方法
US11195882B2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