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2236A -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 Google Patents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2236A
TW201842236A TW107108543A TW107108543A TW201842236A TW 201842236 A TW201842236 A TW 201842236A TW 107108543 A TW107108543 A TW 107108543A TW 107108543 A TW107108543 A TW 107108543A TW 201842236 A TW201842236 A TW 2018422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nozzle
liquid
resist
pl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8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0344B (zh
Inventor
藤方淳平
下山正
宮本龍
石本健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2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2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3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02Electroplating of selected surface areas
    • C25D5/022Electroplating of selected surface areas using mask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34Pretreatment of metallic surfaces to be electropl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8/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 C23C18/54Contact plating, i.e. electroless electrochemical p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01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of wafers, e.g. semiconductors or solar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21/08Rin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3/0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 C25D3/0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12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12Semiconductors
    • C25D7/123Semiconductors first coated with a seed layer or a conductive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207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omprising a chamber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process
    • H01L21/6723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omprising a chamber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proces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lating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1Barrier, adhesion or liner layers
    • H01L21/76871Layers specifically deposited to enhance or enable the nucleation of further layers, i.e. seed layers
    • H01L21/76873Layers specifically deposited to enhance or enable the nucleation of further layers, i.e. seed layers for electrop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8/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 C23C18/1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by reduction or substitution, e.g. electroless plating
    • C23C18/1601Process or apparatus
    • C23C18/1603Process or apparatus 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 C23C18/1605Process or apparatus 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by mas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8/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 C23C18/1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by reduction or substitution, e.g. electroless plating
    • C23C18/1601Process or apparatus
    • C23C18/1633Process of electroless plating
    • C23C18/1635Composition of the substrate
    • C23C18/1639Substrates other than metallic, e.g. inorganic or organic or non-conductive
    • C23C18/1642Substrates other than metallic, e.g. inorganic or organic or non-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8/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 C23C18/1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by reduction or substitution, e.g. electroless plating
    • C23C18/18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coated
    • C23C18/1803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coated of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or of a non-specific material surf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鍍覆方法和鍍覆裝置,抑制由於在抗蝕劑開口部中存在的氣泡和抗蝕劑殘渣所引起的鍍覆不良的產生。提供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的鍍覆方法。該鍍覆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對基板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噴射第一處理液而去除基板的抗蝕劑開口內的抗蝕劑殘渣;填充工序,使經過了去除工序的基板浸漬在第二處理液中而在基板的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第二處理液;以及鍍覆工序,對經過了液體填充工序的基板進行鍍覆。

Description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本發明涉及鍍覆方法和鍍覆裝置。
以往,在設置於半導體晶片等的表面上的微細的配線用槽、孔或者抗蝕劑開口部形成配線、或者在半導體晶片等的表面上形成與封裝的電極等電連接的凸起(突起狀電極)。作為形成該配線和凸起的方法,已知有例如電鍍法、蒸鍍法、印刷法、滾珠凸起法等,但多數情況下使用伴隨著半導體晶片的I/O數的增加、窄間距化,能夠實現微細化且性能比較穩定的電鍍法。
在電鍍法中,當在抗蝕劑開口部內殘留有氣泡時,不對氣泡部分進行鍍覆,而產生鍍覆不良。特別是在凸起等縱橫比較高的抗蝕劑開口部容易殘留氣泡。因此,為了避免鍍覆不良,需要加入鍍覆液以使得氣泡不會殘留在抗蝕劑開口部內。
以往,為了防止氣泡殘留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對基板進行親水處理,在鍍覆前進行所謂的預濕處理(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具體而言,在預濕處理中使基板浸漬在脫氣水中等,而使水充滿抗蝕劑開口部。當使在抗蝕劑開口部中充滿了水的基板浸漬在鍍覆液中時,在抗蝕劑開口部中充滿的水與鍍覆液進行置換,鍍覆液填充到抗蝕劑開口部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224944號公報
在鍍覆的基板上,在鍍覆處理的前一工序中塗布抗蝕劑,形成抗蝕劑開口部。此時,有時在抗蝕劑開口部的底部存在抗蝕劑的殘渣。在該情況下,即使能夠像上述那樣將基板浸漬在脫氣水等液體中而在抗蝕劑開口部中填充液體,也由於在抗蝕劑殘渣存在的部分沒有填充液體,因此產生鍍覆不良。因此,為了防止鍍覆不良,不僅需要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氣泡,還需要去除抗蝕劑殘渣。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於,抑制由於在抗蝕劑開口部中存在的氣泡和抗蝕劑殘渣所引起的鍍覆不良的產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提供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的鍍覆方法。該鍍覆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噴射第一處理液而去除所述基板的抗蝕劑開口內的抗蝕劑殘渣;填充工序,使經過了所述去除工序的所述基板浸漬在第二處理液中而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鍍覆工序,對經過了所述液體填充工序的所述基板進行鍍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式,提供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的鍍覆裝置。該鍍覆裝置具有: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該抗蝕劑殘渣去除 裝置具有噴射部而去除所述基板的抗蝕劑開口內的抗蝕劑殘渣,該噴射部具有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吹送第一處理液的噴嘴;液體填充裝置,該液體填充裝置使所述基板浸漬在第二處理液中而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鍍覆槽,該鍍覆槽對所述基板進行鍍覆。
30‧‧‧基板架
40‧‧‧預濕槽
41‧‧‧處理槽
50‧‧‧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
51‧‧‧處理槽
60‧‧‧噴射部
63‧‧‧噴嘴
70‧‧‧第一噴嘴組
70-1‧‧‧第一噴嘴列
70-2‧‧‧第二噴嘴列
75‧‧‧第二噴嘴組
75-1‧‧‧第一噴嘴列
75-2‧‧‧第二噴嘴列
80‧‧‧液體填充裝置
81‧‧‧脫氣槽
84‧‧‧脫氣水循環裝置
90‧‧‧攪拌裝置
圖1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鍍覆裝置的整體配置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基板架的立體圖。
圖3是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4是圖3所示的噴射部的側視圖。
圖5是圖3所示的噴射部的俯視圖。
圖6是位於最下部的噴射部的俯視圖。
圖7是位於最上部的噴射部的俯視圖。
圖8A是示出噴射部的噴嘴的朝向的比較例的俯視圖。
圖8B是示出噴射部的噴嘴的朝向的比較例的俯視圖。
圖9A是示出噴射部的噴嘴的朝向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9B是示出噴射部的噴嘴的朝向的一個實施例的頂視圖。
圖10是示出噴射部的第一噴嘴組的噴嘴的排列的一個例子的局部俯視圖。
圖11是示出噴射部的第一噴嘴組的噴嘴的排列的另一個例子的局部俯視圖。
圖12A是用於示出去除基板上的抗蝕劑殘渣的步驟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2B是用於示出去除基板上的抗蝕劑殘渣的步驟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2C是用於示出去除基板上的抗蝕劑殘渣的步驟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2D是用於示出去除基板上的抗蝕劑殘渣的步驟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3是液體填充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4A是用於說明將基板浸漬在脫氣水中時的抗蝕劑開口部內的狀態的基板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4B是用於說明將基板浸漬在脫氣水中時的抗蝕劑開口部內的狀態的基板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4C是用於說明將基板浸漬在脫氣水中時的抗蝕劑開口部內的狀態的基板的概略側剖視圖。
圖15是示出其他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預濕槽的概略側剖視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以下所說明的附圖中,對同一或者相當的結構要素標注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的說明。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鍍覆裝置的整體配置圖。如圖1所示,該鍍覆裝置具有:2台盒工作臺102、使基板的定向面(定向平面)或凹口等的位置與規定的方向對齊的對準器 104、使鍍覆處理後的基板高速旋轉並進行乾燥的旋轉清洗乾燥機106。盒工作臺102搭載有盒100,該盒100對半導體晶片等基板進行收納。在旋轉清洗乾燥機106的附近設置有基板裝卸部120,該基板裝卸部120載置有基板架30而進行基板的裝卸。在這些單元100、104、106、120的中央配置有基板輸送裝置122,該基板輸送裝置122由在這些單元間輸送基板的輸送用機器人構成。
基板裝卸部120具有沿著軌道150在橫向上滑動自如的平板狀的載置板152。2個基板架30以水準狀態並排載置於該載置板152,在一個基板架30與基板輸送裝置122之間進行基板的交接。然後,載置板152在橫向上滑動,在另一方的基板架30與基板輸送裝置122之間進行基板的交接。
鍍覆裝置還具有儲料機124、預濕槽40、預浸槽128、第一清洗槽130a、鼓風槽132、第二清洗槽130b以及鍍覆槽110。在儲料機124中進行基板架30的保管和臨時暫放。在預濕槽40中,對基板進行親水處理。在預浸槽128中,對形成於基板的表面的種晶層等導電層的表面的氧化膜進行蝕刻去除。在第一清洗槽130a中,預浸後的基板與基板架30一同由清洗液(純水等)進行清洗。在鼓風槽132中進行清洗後的基板的脫液。在第二清洗槽130b中,鍍覆後的基板與基板架30一同由清洗液進行清洗。依次配置基板裝卸部120、儲料機124、預濕槽40、預浸槽128、第一清洗槽130a、鼓風槽132、第二清洗槽130b以及鍍覆槽110。
該鍍覆槽110例如構成為在溢流槽136的內部收納多個鍍覆室114。各鍍覆室114構成為在內部收納1個基板,使基板浸漬於在內部保持的鍍覆液中而對基板表面實施鍍銅等鍍覆。
鍍覆裝置具有採用了例如直線電機方式的基板架輸送裝置140,該基板架輸送裝置140位於該各設備的側方,而在該各設備之間使基板架30與基板一同輸送。該基板架輸送裝置140具有第一傳送裝置142和第二傳送裝置144。第一傳送裝置142構成為在基板裝卸部120、儲料機124、預濕槽40、預浸槽128、第一清洗槽130a以及鼓風槽132之間輸送基板。第二傳送裝置144構成為在第一清洗槽130a、第二清洗槽130b、鼓風槽132以及鍍覆槽110之間輸送基板。鍍覆裝置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傳送裝置144而僅具有第一傳送裝置142。
在溢流槽136的兩側配置有攪料槳驅動部160和攪料槳從動部162,該攪料槳驅動部160和攪料槳從動部162驅動位於各鍍覆室114的內部且對鍍覆室114內的鍍覆液進行攪拌的作為混合杆的攪料槳。
鍍覆裝置具有控制部145,該控制部145構成為對上述的鍍覆裝置的各部分的動作進行控制。控制部145例如具有:保存了使鍍覆裝置執行鍍覆工藝的規定的程式的電腦可讀記錄介質、以及執行記錄介質的程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控制部145能夠進行:例如預濕槽40中的後述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處理和液體填充處理、基板裝卸部120的裝卸動作控制、基板輸送裝置122的輸送控制、基板架輸送裝置140的輸送控制、以及鍍覆槽110中的鍍覆電流和鍍覆時間的控制等。另外,作為控制部145所具有的記錄介質,能夠採用軟碟、硬碟、儲存記憶體等磁性介質、CD、DVD等光學性介質、MO、MD等磁光介質等任意的記錄單元。
說明該鍍覆裝置所進行的一系列的鍍覆處理的一個例子。首先,利用基板輸送裝置122從搭載於盒工作臺102的盒100中取出1個基板, 向對準器104輸送基板。對準器104使定向面或凹口等的位置與規定的方向對齊。利用基板輸送裝置122將由該對準器104對齊了方向的基板輸送到基板裝卸部120。
在基板裝卸部120中,利用基板架輸送裝置140的第一傳送裝置142對收容在儲料機124內的基板架30進行2基同時把持,並輸送到基板裝卸部120。並且,將2基的基板架30同時地水準載置在基板裝卸部120的載置板152上。在該狀態下,基板輸送裝置122將基板輸送到各個基板架30,利用基板架30保持所輸送的基板。
接著,利用基板架輸送裝置140的第一傳送裝置142對保持著基板的基板架30進行2基同時把持,並輸送到預濕槽40中。接著,利用第一傳送裝置142將保持著在預濕槽40中處理後的基板的基板架30輸送到預浸槽128中,在預浸槽128中對基板上的氧化膜進行蝕刻。接著,將保持著該基板的基板架30輸送到第一清洗槽130a,利用收納在該第一清洗槽130a中的純水對基板的表面進行水洗。
保持著結束了水洗的基板的基板架30通過第二傳送裝置144而從第一清洗槽130a輸送到鍍覆槽110,收納在填滿了鍍覆液的鍍覆室114中。第二傳送裝置144依次重複進行上述的步驟,而將保持著基板的基板架30依次收納在鍍覆槽110的各個鍍覆室114中。
在各個鍍覆室114中,對鍍覆室114內的陽極(未圖示)與基板Wf之間施加鍍覆電壓,同時通過攪料槳驅動部160和攪料槳從動部162而使攪料槳與基板的表面平行地往復移動,從而對基板的表面進行鍍覆。
在結束了鍍覆之後,利用第二傳送裝置144對保持著鍍覆後的基板的基板架30進行2基同時把持,並輸送到第二清洗槽130b,浸漬於收容在第二清洗槽130b中的純水而對基板的表面進行純水清洗。接著,通過第二傳送裝置144將基板架30輸送到鼓風槽132,通過空氣的吹送等而去除附著在基板架30上的水滴。然後,通過第一傳送裝置142將基板架30輸送到基板裝卸部120。
在基板裝卸部120中,通過基板輸送裝置122而從基板架30取出處理後的基板,輸送到旋轉清洗乾燥機106。旋轉清洗乾燥機106通過高速旋轉而使鍍覆處理後的基板高速旋轉並進行乾燥。乾燥後的基板通過基板輸送裝置122而返回到盒100。
接著,對圖1所示的基板架30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圖2是圖1所示的基板架30的立體圖。如圖2所示,基板架30具有:由例如氯乙烯製成的矩形平板狀的第一保持部件35、以及經由鉸鏈33而開閉自如地安裝於該第一保持部件35的第二保持部件36。在基板架30的第一保持部件35的大致中央部設置有用於對基板進行保持的保持面38。並且,在第一保持部件35的保持面38的外周,沿著保持面38的周圍等間隔地設置有具有向內方突出的突出部的倒L字狀的夾具37。
基板架30的第一保持部件35的端部連結有一對大致T字狀的手狀部39,該手狀部39是對基板架30進行輸送或者進行懸掛支承時的支承部。在圖1所示的儲料機124內,通過將手狀部39鉤掛在儲料機124的周壁上表面,而對基板架30進行垂直地懸掛支承。並且,利用第一傳送裝置142或者第二傳送裝置144對該懸掛支承的基板架30的手狀部39進行把持而輸送 基板架30。另外,在預濕槽40、預浸槽128、第一清洗槽130a、第二清洗槽130b、鼓風槽132以及鍍覆槽110內,基板架30也經由手狀部39而懸掛支承於它們的周壁。
並且,在手狀部39中設置有用於與外部的電源連接的未圖示的外部接點。該外部接點經由多個配線而與設置於保持面38的外周的多個中繼接點(未圖示)電連接。
第二保持部件36具有:固定於鉸鏈33的基部31、以及固定於基部31的環狀的密封支架32。用於將密封支架32向第一保持部件35按壓並進行固定的壓環34旋轉自如地裝配於第二保持部件36的密封支架32。壓環34在其外周部具有向外方突出的多個突條部34a。突條部34a的上表面和夾具37的內方突出部的下表面具有沿著旋轉方向彼此向相反方向傾斜的錐面。
在保持基板時,首先,在打開第二保持部件36的狀態下將基板載置在第一保持部件35的保持面38上,關閉第二保持部件36而利用第一保持部件35和第二保持部件36夾入基板。接著,使壓環34順時針旋轉,而使壓環34的突條部34a滑入到夾具37的內方突出部的內部(下側)。由此,經由分別設置於壓環34和夾具37的錐面,而將第一保持部件35和第二保持部件36彼此緊固並進行鎖定而保持基板。所保持的基板的被鍍覆面露出到外部。在解除基板的保持時,在對第一保持部件35和第二保持部件36進行鎖定的狀態下,使壓環34逆時針旋轉。由此,從倒L字狀的夾具37拆下壓環34的突條部34a,而解除基板的保持。
接著,對圖1所示的預濕槽40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如上所述,在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的情況下,需要在抗蝕劑開口部內 填充液體。除此之外,當在抗蝕劑開口部記憶體在抗蝕劑殘渣的情況下,還需要去除抗蝕劑殘渣。因此,本實施方式的預濕槽40具有:用於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以及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液體的液體填充裝置。
圖3是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如圖所示,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具有處理槽51(相當於第一處理槽的一個例子)、溢流槽52以及噴射部60。處理槽51構成為鉛直地收容保持著基板Wf的基板架30。噴射部60與基板架30對置地配置在處理槽51內,具有向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被鍍覆面)吹送第一處理液的噴嘴。溢流槽52構成為與處理槽51相鄰地配置,接收從處理槽51溢出的第一處理液。另外,作為噴射部60向基板Wf噴射的第一處理液,例如能夠採用純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等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以及它們中的任意組合等。在本實施方式中,關於作為第一處理液使用了純水的例子進行說明。
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還具有:與噴射部60流體連通的第一供給管54;與處理槽51流體連通的第二供給管55;與處理槽51流體連通的第一排出管56;以及與溢流槽52流體連通的第二排出管57。第一供給管54和第二供給管55與純水供給源53流體連通。在第一供給管54中設置有用於進行第一供給管54的開閉的第一供給閥54a。在第二供給管55中設置有用於進行第二供給管55的開閉的第二供給閥55a。在第一排出管56中設置有用於進行第一排出管56的開閉的第一排出閥56a。
第一供給管54構成為在噴射部60向基板Wf噴射純水時從純水供給源53向噴射部60供給純水。第二供給管55構成為向處理槽51供給純水等液體,由此能夠使基板Wf浸漬在液體中。第一排出管56構成為排出從噴射部60噴射到基板Wf上的純水。第二排出管57構成為排出由溢流槽52接收的純水。
從噴射部60噴射到基板Wf上的純水能夠進入到抗蝕劑開口部內,並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具有例如致動器等未圖示的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使噴射部60在鉛直方向上沿著基板Wf的面相對移動。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通過使噴射部60在鉛直方向上往復移動,而利用噴射部60的噴嘴在基板Wf上掃掠。此時,優選為噴射部60向基板Wf的所有的抗蝕劑開口部噴射純水。換言之,優選為使來自噴射部60的純水與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整個面碰撞。由此,能夠在基板Wf的被鍍覆面的整個面上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整個面”是指從基板架30露出的基板Wf的面的整個面。
來自噴射部60的純水能夠滯留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某個程度的純水。另一方面,當增高來自噴射部60的純水的壓力以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時,捲入到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氣泡變多。然而,該氣泡能夠由後述的液體填充裝置去除。優選為來自噴射部60的純水以0.05MPa以上且0.45MPa以下的壓力進行噴射。由此,能夠更可靠地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在以小於0.05MPa的壓力進行噴射的情況下,純水的壓力較弱,有可能無法去除抗蝕劑殘渣。並且,在以超過0.45MPa的壓力 進行噴射的情況下,捲入到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氣泡變多,後述的液體填充裝置中的處理時間變長。
並且,優選為來自噴射部60的純水以2.5m/秒以上且15.0m/秒以下的流速、並且以10L/分以上20L/分以下的流量進行噴射。通過使純水的流速處於上述範圍內,能夠減少捲入到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氣泡,能夠縮短後述的液體填充裝置中的處理時間。並且,通過使純水的流量處於上述範圍內,能高效地去除抗蝕劑殘渣。因此,通過使純水的流速和流量處於上述範圍內,能夠縮短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和後述的液體填充裝置中的處理時間這雙方。
在圖3所示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中,構成為噴射部60在鉛直方向上往復移動,但不限於此,也可以通過致動器等移動機構而使基板架30在鉛直方向上往復移動。即,噴射部60和基板架30只要相對移動即可,由此能夠向基板Wf整個面噴射純水,在整個面的範圍內去除抗蝕劑殘渣。因此,例如也可以使噴射部60和基板架30雙方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往復移動。在該情況下,能夠減小噴射部60的掃掠行程和基板架30的移動行程。並且,在不存在鍍覆裝置的設置空間的制約的情況下,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也可以構成為使噴射部60和/或基板架30在水準方向上往復移動。
並且,在圖3所示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中,基板架30鉛直地收納在處理槽51中,但不限於此,也可以使基板架30例如水準地收納在處理槽51中。在該情況下,噴射部60也能夠以與基板Wf對置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像本實施方式那樣對基板架30進行鉛直地配置的情況下,噴射到基板Wf上的純水由於重力而向下方流動。因此,能夠減少滯留在基板Wf的表面 上的純水的量,因此能夠抑制由於滯留在基板Wf的表面上的純水(水膜)而使噴射部60的抗蝕劑殘渣去除效率降低。
圖4是圖3所示的噴射部60的側視圖。並且,圖5是圖3所示的噴射部60的俯視圖。在圖4和圖5中,為了方便說明,顯示基板Wf,示出從噴嘴63分別噴射純水的狀態。如圖4和圖5所示,噴射部60具有:噴出純水的多個噴嘴63、安裝有噴嘴63的大致板狀的主體部61、以及用於向噴嘴63供給純水的配管部62。在主體部61的內部設置有未圖示的配管,該配管用於將來自配管部62的純水分配給各噴嘴63。
如圖5所示,噴射部60具有在鉛直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70和第二噴嘴組75。第一噴嘴組70和第二噴嘴組75具有在水準方向(寬度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噴嘴63。並且,第一噴嘴組70具有在水準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噴嘴列70-1和第二噴嘴列70-2。第一噴嘴列70-1和第二噴嘴列70-2在上下方向上相鄰配置。同樣,第二噴嘴組75具有在水準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噴嘴列75-1和第二噴嘴列75-2。第一噴嘴列75-1和第二噴嘴列75-2在上下方向上相鄰配置。
構成第一噴嘴組70和第二噴嘴組75的多個噴嘴63分別能夠以規定的寬度噴射純水。因此,第一噴嘴列70-1、第二噴嘴列70-2、第一噴嘴列75-1以及第二噴嘴列75-2構成為能夠在基板Wf的寬度方向(圖5中左右方向)的整個區域中噴射純水。因此,例如在第一噴嘴列70-1或者第一噴嘴列75-1的噴嘴63中的一個堵塞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使噴射部60沿著基板Wf的面在鉛直方向上往復移動,而由第二噴嘴列70-2或者第二噴嘴列75-2的噴嘴63在基板的寬度方向上的整個區域中噴射純水。即,在本實施方式中, 由於第一噴嘴組70和第二噴嘴組75分別具有2列的噴嘴列,因此即使任意列的噴嘴63產生故障,也能夠避免沒有對基板Wf噴射純水的情況,能夠提高噴射部60的可靠性。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噴射部60具有在鉛直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70和第二噴嘴組75,因此能夠減小使噴射部60在鉛直方向上往復移動時的行程。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噴嘴組70的第一噴嘴列70-1由20個噴嘴63構成,第二噴嘴列70-2由21個噴嘴63構成。如圖5所示,第一噴嘴列70-1的噴嘴63各自的水準方向的位置與第二噴嘴列70-2的相鄰的2個噴嘴63的中間位置對應。即,第一噴嘴組70的噴嘴63以錯位排列的方式配置。同樣,第二噴嘴組75的第二噴嘴列75-1由20個噴嘴63構成,第二噴嘴列75-2由21個噴嘴63構成。如圖5所示,第二噴嘴列75-1的噴嘴63各自的水準方向的位置與第二噴嘴列75-2的相鄰的2個噴嘴63的中間位置對應。即,第二噴嘴組75的噴嘴63以錯位排列的方式配置。通過像這樣使噴嘴63以錯位排列的方式配置,能夠在基板Wf的寬度方向(圖5中左右方向)上更均勻地噴射純水。
如圖4所示,噴嘴63以噴嘴口63a相對於與基板Wf的被鍍覆面垂直的方向傾斜的方式設置於噴射部60。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噴嘴組70的噴嘴63以噴嘴口63a相對於水平面朝上約5°的方式設置於噴射部60。並且,第二噴嘴組75的噴嘴63以噴嘴口63a相對於水平面朝下約5°的方式設置於噴射部60。像與圖2關聯說明的那樣,基板架30利用第一保持部件35和第二保持部件36夾入並保持基板Wf。因此,在構成第二保持部件36的壓環34與基板Wf之間存在高低差,在基板Wf的被鍍覆面上會存在由於壓環34而成 為陰影的部分。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噴嘴口63a相對於與基板Wf的被鍍覆面垂直的方向傾斜,因此對於這樣的基板Wf的被鍍覆面的作為陰影的部分,噴射也能夠直接到達。而且,能夠在基板Wf整個面上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同時進行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噴射和來自第二噴嘴組75的噴射的情況下,從第一噴嘴組70噴射到基板Wf的表面的純水由於重力而向下方流動,在基板Wf的表面上形成水膜。於是,變為第二噴嘴組75向由於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噴射而形成的水膜上噴射純水,因此很難使純水直接到達基板Wf的抗蝕劑開口部,來自第二噴嘴組75的噴射對於抗蝕劑殘渣的去除效率有可能降低。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利用噴射部60向基板Wf噴射純水時,優選為在不同的時機進行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噴射和來自第二噴嘴組75的噴射。由此,能夠降低各個噴嘴組的噴射時的水膜的影響。
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第一噴嘴組70的噴嘴63相對於水平面朝上,第二噴嘴組75的噴嘴63相對於水平面朝下。因此,在噴射部60向上方移動時,從位於上方的第一噴嘴組70的噴嘴63噴射純水,在噴射部60向下方移動時,優選從位於下方的第二噴嘴組75的噴嘴63噴射純水。同樣,優選在基板架30相對於噴射部60移動的情況下,在基板架30向上方移動時,從位於下方的第二噴嘴組70的噴嘴63噴射純水,在基板架30向下方移動時,從位於上方的第一噴嘴組70的噴嘴噴射純水。換言之,優選從第一噴嘴組70和第二噴嘴組75中的位於噴射部60的相對移動的行進方向 的前頭側的噴嘴組噴射純水。由此,能夠降低各個噴嘴組的噴射時的水膜的影響,並且能夠使噴射直接到達上述的基板Wf的被鍍覆面的作為陰影的部分。
接著,對噴射部60的鉛直方向的往復移動的行程進行說明。圖6是位於最下部的噴射部60的俯視圖。圖7是位於最上部的噴射部60的俯視圖。在圖6和圖7中,為了方便說明,顯示基板Wf。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基板Wf的形成了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大致整個面的區域中,以使噴射部60的噴嘴63的掃掠次數相同的方式設定噴射部60的行程。具體而言,以使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第一噴嘴列70-1和第二噴嘴列70-2以及第二噴嘴組75的第一噴嘴列75-1和第二噴嘴列75-2中的例如2個噴嘴列的噴射到達基板Wf的表面的方式設定噴射部60的行程。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在噴射部60位於最下部時,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第一噴嘴列70-1的噴嘴63的純水噴射到比基板Wf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線CL1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第二噴嘴列70-2、第二噴嘴組75的第一噴嘴列75-1以及第二噴嘴列75-2的噴嘴63的純水噴射到比中心線CL1靠下方的位置。並且,如圖7所示,在噴射部60位於最上部時,來自第二噴嘴組75的第二噴嘴列75-2的噴嘴63的純水噴射到比基板Wf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線CL1靠下方的位置。另一方面,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第一噴嘴列70-1和第二噴嘴列70-2、第二噴嘴組75的第一噴嘴列75-1的噴嘴63的純水噴射到比中心線CL1靠上方的位置。由此,例如從第一噴嘴組70的第二噴嘴列70-2和第二噴嘴組75的第一噴嘴列75-1將純水噴射到基板Wf的中心線CL1上。
要想使相對於基板Wf的被鍍覆面的噴射量均勻化,例如還考慮使具有1個噴嘴列的噴射部60在基板Wf的被鍍覆面的整個區域中掃掠同一次數。然而,在該情況下,噴射部60的行程變大,抗蝕劑殘渣的去除處理需要時間。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噴射部60按照圖6和圖7所示的行程在鉛直方向上往復移動,而使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第一噴嘴列70-1和第二噴嘴列70-2以及第二噴嘴組75的第一噴嘴列75-1和第二噴嘴列75-2的噴射中的2個列的噴射到達基板Wf的被鍍覆面的大致整個區域。由此,能夠減小噴射部60的行程,並且使相對於基板Wf的被鍍覆面的噴射量均勻化。但是,在不存在鍍覆裝置的設置空間的制約且允許上下行程變大的情況下等,也可以使噴射部60僅具有1個噴嘴列。
接著,對相鄰的噴嘴63彼此之間的朝向進行說明。圖8A是示出噴射部60的噴嘴63的朝向的比較例的俯視圖。圖8B是示出噴射部60的噴嘴63的朝向的比較例的頂視圖。如圖8A所示,噴嘴63的噴嘴口63a具有狹縫形狀。在該比較例中,相鄰的噴嘴63的噴嘴口63a都設置為噴嘴口63a的長度方向為水準。在相鄰的噴嘴63的朝向像圖8A所示那樣配置的情況下,如圖8B所示,產生從噴嘴63噴射的純水S1彼此干涉的部分S2,有可能無法對基板Wf進行適當地噴射。
圖9A是示出噴射部60的噴嘴63的朝向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9B是示出噴射部60的噴嘴63的朝向的一個實施例的頂視圖。在圖9A所示的例中,相鄰的噴嘴63的噴嘴口63a以噴嘴口63a的長度方向相對於水準面具有彼此相同的角度的方式傾斜。在相鄰的噴嘴63的朝向像圖9A所示那 樣配置的情況下,如圖9B所示,從噴嘴63噴射的純水S1不彼此接觸,能夠防止噴嘴63的干涉。
圖10是示出噴射部60的第一噴嘴組70的噴嘴63的排列的一個例子的局部俯視圖。在圖10所示的該例中,比寬度方向的中心線CL2靠圖中左側的噴嘴63以噴嘴口63a的中心線CL2側(圖中右側)下降的方式以規定的角度(約5°)傾斜。與此相對,比寬度方向的中心線CL2靠圖中右側的噴嘴63以噴嘴口63a的中心線CL2側(圖中左側)下降的方式以規定的角度(約5°)傾斜。位於第二噴嘴列70-2的中心線CL2上的噴嘴63被配置為噴嘴口63a的長度方向水準。在圖10的例中,來自位於第二噴嘴列70-2的中心線CL2上的噴嘴63的噴射會與來自相鄰的噴嘴63的噴射干涉。
圖11是示出噴射部60的第一噴嘴組70的噴嘴63的排列的另一個例子的局部俯視圖。在圖11所示的該例中,第一噴嘴列70-1的噴嘴63以噴嘴口63a的圖中右側下降的方式以規定的角度(約5°)傾斜。並且,第二噴嘴列70-2的噴嘴63以噴嘴口63a的圖中左側下降的方式以規定的角度(約5°)傾斜。在圖11的例中,能夠防止來自第一噴嘴組70的所有的噴嘴63的噴射與來自其他的噴嘴的噴射干涉。
如圖9A至圖11所示,在構成第一噴嘴組70和第二噴嘴組75的多個噴嘴63具有狹縫形狀的噴嘴口63a的情況下,優選為多個噴嘴63的噴嘴口63a被定向為不會與來自沿水準方向相鄰的其他的噴嘴63的噴射干涉。由此,能夠提高對於基板Wf的噴射的均勻性。另外,噴嘴口63a的形狀能夠採用任意的形狀。在噴嘴口63a的形狀不是狹縫形狀的情況下,也優選為以不與來自其他的噴嘴63的噴射干涉的方式對噴嘴口63a進行定向。
接著,關於在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中去除基板Wf上的抗蝕劑殘渣的步驟進行說明。圖12A至圖12D是用於示出去除基板Wf上的抗蝕劑殘渣的步驟的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的概略側剖視圖。如圖12A所示,在保持著基板Wf的基板架30沒有收納在處理槽51中時,僅將第一排出閥56a打開,將其他的閥關閉。
如圖12B所示,優選為在將基板架30收納在處理槽51中時,打開第一供給閥54a,預先開始進行來自噴射部60的噴嘴63的純水的噴射。接著,在從噴嘴63進行噴射的狀態下,將基板Wf鉛直地收納在處理槽51內。此時,由於預先開始進行來自噴射部60的噴射,因此在將基板Wf收納在處理槽51中的同時,向基板Wf噴射純水。因此,與在完成了基板Wf在處理槽51中的收納之後開始進行噴射的情況相比,能夠縮短處理時間。
在將基板Wf收納在處理槽51中後,如圖12C所示,使噴射部60在鉛直上下方向上往復移動,而向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前面噴射純水。由此,去除基板Wf的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來自積存在處理槽51內的噴射部60的純水從第一排出管56排出。在停止了來自噴射部60的純水的噴射之後,像圖12D所示那樣從處理槽51取出基板Wf。在對於其他的基板Wf進行抗蝕劑殘渣的去除的情況下,能夠重複進行圖12A至圖12D所示的處理。
接著,關於構成預濕槽40的液體填充裝置進行詳細說明。圖13是液體填充裝置的概略側剖視圖。液體填充裝置80構成為在由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處理後的基板Wf的抗蝕劑開口部中填充第二處理液。液體填充裝置80所處理的第二處理液例如能夠採用與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所處理的第一 處理液不同的液體。具體而言,作為第二處理液,例如能夠採用脫氣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等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以及它們中的任意組合等。在本實施方式中,關於作為第二處理液使用了脫氣水的例子進行說明。
如圖所示,液體填充裝置80具有:脫氣槽81(相當於第二處理槽的一個例子)、溢流槽82、溶解氧測量儀83、以及脫氣水循環裝置84(相當於循環裝置的一個例子)。脫氣槽81構成為保持脫氣水且收容保持著基板Wf的基板架。溢流槽82構成為與脫氣槽81相鄰配置且接收從脫氣槽81溢出的脫氣水。溶解氧測量儀83構成為對脫氣槽81內的脫氣水的溶解氧濃度進行測量。脫氣水循環裝置84構成為使脫氣槽81內的脫氣水循環。液體填充裝置80還可以具有對脫氣槽81內的脫氣水進行攪拌的攪拌裝置90。並且,液體填充裝置80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具有在脫氣水中的將脫氣水吹送到基板Wf的水中噴嘴。
脫氣水循環裝置84具有將溢流槽82和脫氣槽81流體連通的循環管路89。並且,脫氣水循環裝置84在循環管路89上具有泵85、脫氣單元86、篩檢程式87。泵85構成為使脫氣水從溢流槽82移送到脫氣槽81。脫氣單元86與真空源88連接,進行循環管路89中的脫氣水的脫氣處理。篩檢程式87去除在循環管路89中的脫氣水中包含的雜質。
當在液體填充裝置80中使脫氣水循環時,首先,脫氣水循環裝置84使泵起動而從脫氣槽81的下方供給脫氣水。由此,脫氣水從脫氣槽81 溢出,流入到溢流槽82。換言之,從脫氣槽81的上方向溢流槽82排出脫氣水。接著,流入到溢流槽82的脫氣水從溢流槽82的下方排出,在脫氣單元86中脫氣,由篩檢程式87去除雜質,並返回脫氣槽81。這樣,使脫氣槽81內的脫氣水循環。脫氣水循環裝置84使脫氣水在溢流槽82與脫氣槽81之間循環,並且還進行脫氣水的脫氣,因此能夠將脫氣槽81中的脫氣水的溶解氧濃度維持在規定值以下。
液體填充裝置80對通過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而去除了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的基板Wf進行處理。具體而言,液體填充裝置80通過使保持著去除了抗蝕劑殘渣的基板Wf的基板架30浸漬在脫氣槽81內的脫氣水中,能夠去除基板Wf的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氣泡。
基板Wf也可以在鉛直方向上浸漬在脫氣水中,但優選為基板Wf以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朝向上方且基板Wf傾斜的方式配置在脫氣槽內。圖14A至圖14C是用於說明將基板Wf浸漬在脫氣水中時的抗蝕劑開口部內的狀態的基板Wf的概略側剖視圖。如圖14A所示,在基板Wf的上方的表面上形成抗蝕劑圖案RP1,由此形成抗蝕劑開口部OP1。並且,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OP1的面朝向上方且基板Wf傾斜。
當像圖14A所示那樣基板Wf在傾斜的狀態下逐漸浸漬到脫氣水DW1中時,脫氣水DW1一邊吸收抗蝕劑開口部OP1內的氣體或者氣泡一邊填充到抗蝕劑開口部OP1內(參照圖14B和圖14C)。通過使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OP1的面朝向上方且使基板Wf傾斜,而容易在抗蝕劑開口部OP1內填充脫氣水。
在使基板Wf浸漬到脫氣水DW1中時,也可以通過未圖示的驅動裝置而對基板Wf施加衝擊或者振動。通過該衝擊或者振動,而使抗蝕劑開口部OP1內的氣泡容易從基板Wf分離,容易在抗蝕劑開口部OP1內填充脫氣水DW1。並且,在像圖13所示那樣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具有攪拌裝置90的情況下,通過對基板Wf的表面附近的脫氣水DW1進行攪拌,而使與基板Wf表面接觸的脫氣水DW1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夠提高液體向抗蝕劑開口部OP1內填充的填充效率。此外,通過像圖13所示那樣由脫氣水循環裝置84使脫氣槽81內的脫氣水循環,而使與基板Wf表面接觸的脫氣水DW1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夠提高液體向抗蝕劑開口部OP1內填充的填充效率。並且,在液體填充裝置80具有將脫氣水DW1吹送到基板Wf的水中噴嘴的情況下,通過在水中將脫氣水DW1吹送到基板Wf,而使與基板Wf表面接觸的脫氣水DW1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夠提高在抗蝕劑開口部OP1內液體的填充效率。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鍍覆裝置具有預濕槽40,該預濕槽40具有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和液體填充裝置80。因此,即使是在抗蝕劑開口部OP1記憶體在抗蝕劑殘渣的基板Wf,也能夠在去除了抗蝕劑殘渣之後,填充抗蝕劑開口部OP1內的液體。而且,能夠抑制由於氣泡和抗蝕劑殘渣所引起的鍍覆不良的產生。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中,關於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與液體填充裝置80是獨立的裝置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一體構成這些裝置。圖15是示出其他的實施方式的預濕槽40的概略側剖視圖。該預濕槽40包含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和液體填充裝置這雙方。如圖所示,該預濕槽40具有處理槽41、噴射罩42、噴射部60、旋轉機構43以及轉動接頭44。
處理槽41構成為對保持著基板Wf的基板架30進行收容。處理槽41在其側部具有開口41a。在開口41a中氣密地安裝有大致杯狀的噴射罩42。在噴射罩42的與基板架30對置的端部的上方設置有切口42a。噴射部60的一部分通過開口41a而位於處理槽41的外部。噴射部60與噴射罩42之間通過機械密封等進行密封,防止噴射罩42內的純水或者脫氣水漏出到處理槽41的外部。
噴射部60的主體部61形成為大致圓盤狀,位於噴射罩42的內部。在主體部61的與基板Wf對置的面上設置有多個噴嘴63。噴嘴63以能夠在基板Wf的直徑的全長範圍中噴射純水的方式進行配置。
旋轉機構43具有例如馬達和齒輪,與位於處理槽41的外部的噴射部60的一部分卡合,而使噴射部60的主體部61沿著基板Wf的周向旋轉。噴射部60經由轉動接頭44而與未圖示的液體供給源連接。該液體供給源向噴射部60供給純水或者脫氣水。
在利用該預濕槽40去除抗蝕劑開口部的抗蝕劑殘渣時,首先,將基板架30收納在處理槽41內。此時,基板架30與噴射罩42的端部隔開規定的距離而配置。從未圖示的液體供給源向噴射部60供給純水,從噴嘴63向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噴射純水。旋轉機構43使噴射部60沿著基板Wf的周向旋轉。由此,能夠使來自噴射部60的純水與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整個面碰撞。而且,能夠在基板Wf整個面中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噴射到基板Wf的純水積存在處理槽41內,通過未圖示的排出部而排出到處理槽41的外部。
在抗蝕劑開口部的抗蝕劑殘渣的去除結束之後,進行液體填充處理。首先,使基板架30接近噴射罩42,而如圖15所示,使噴射罩42的端部與基板架30抵接。由此,通過噴射罩42和基板架30而形成封閉空間。在該狀態下,從未圖示的液體供給源將脫氣水供給到噴射部60,從噴嘴63向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噴射脫氣水。噴射到基板Wf的脫氣水積存在由噴射罩42和基板架30形成的封閉空間內,通過持續進行噴射而使封閉空間內充滿脫氣水。由此,脫氣水接觸到基板Wf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前面,而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脫氣水。另外,通過繼續進行從噴射部60供給脫氣水,而使積存在封閉空間內的脫氣水從切口42a溢出並流入到處理槽41中。流入到處理槽41內的脫氣水通過未圖示的排出部而排出到處理槽41的外部。
如圖15所示,該實施方式的預濕槽40在單一的處理槽41中能夠進行抗蝕劑殘渣去除處理和液體填充處理。因此,與將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50和液體填充裝置80設置於獨立的槽的情況相比,能夠降低預濕槽40的佔用空間。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上述發明的實施方式用於使本發明的理解變得容易,並沒有限定本發明。本發明能夠在沒有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進行變更、改良,當然本發明中包含其等價形態。並且,在能夠解決上述的課題的至少一部分的範圍或者實現效果的至少一部分的範圍中,能夠進行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中記載的各結構要素的任意組合、或者省略。例如,在以上的說明中,作為鍍覆裝置的一個例子使用了電解鍍覆裝置,但不限於此,能夠將本發明還應用於進行預濕處理的無電解鍍覆裝置。
以下記載了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幾個方式。
根據第一方式,提供鍍覆方法,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該鍍覆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噴射第一處理液而去除所述基板的抗蝕劑開口內的抗蝕劑殘渣;填充工序,使經過了所述去除工序的所述基板浸漬在第二處理液中而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鍍覆工序,對經過了所述液體填充工序的所述基板進行鍍覆。
根據第一方式,即使是在抗蝕劑開口部記憶體在抗蝕劑殘渣的基板,也能夠在去除了抗蝕劑殘渣之後,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液體。因此,能夠抑制由於氣泡和抗蝕劑殘渣所引起的鍍覆不良的產生。
根據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整個面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
根據第二方式,由於對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整面噴射第一處理液,因此能夠去除在基板上形成的所有的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另外,“基板的形成有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整面”是指在基板保持在基板架上的情況下從基板架露出的基板的面的整面。
根據協力廠商式,在第二方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使噴嘴在所述基板上掃掠的工序。根據協力廠商式,能夠通過較少的噴嘴向基板整面噴射第一處理液。
根據第四方式,在協力廠商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噴嘴具有在鉛直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和第二噴嘴組,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 有如下的工序:在不同的時機對在鉛直方向上配置的所述基板進行來自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射和來自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射。
根據第四方式,由於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和第二噴嘴組,因此能夠減小使噴嘴沿著基板表面掃掠時的行程,能夠減小裝置尺寸。並且,由於在不同的時機進行來自第一噴嘴組的噴射和來自第二噴嘴組的噴射,因此能夠降低各個噴嘴組的噴射時的水膜的影響。
根據第五方式,在第四方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從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中所述噴嘴的行進方向的前頭側的噴嘴組對所述基板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
根據第六方式,在第五方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第一噴嘴組與所述第二噴嘴組相比在鉛直方向上位於上方,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使構成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上方傾斜而進行噴射;以及使構成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下方傾斜而進行噴射。根據第六方式,能夠降低各個噴嘴組的噴射時的水膜的影響,並且使噴射直接到達基板的被鍍覆面的作為陰影的部分。
根據第七方式,在第二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使所述基板相對於噴嘴移動的工序。根據第七方式,能夠通過較少的噴嘴向基板整面噴射第一處理液。並且,在噴嘴自身也在基板上掃掠的情況下,能夠減小噴嘴的掃掠和基板的移動的行程。
根據第八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使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傾斜而進行噴射。
在基板保持在基板架上的情況下,有時由於基板架而在基板的被鍍覆面上形成作為陰影的部分。根據第八方式,由於噴嘴口相對於與基板的被鍍覆面垂直的方向傾斜,因此對於這樣的基板的被鍍覆面的作為陰影的部分,也能夠使噴射直接到達。而且,能夠在基板的整面上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
根據第九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將所述基板鉛直配置的工序。根據第九方式,由於噴射到基板上的第一處理液由於重力而向下方流動。因此,能夠減少滯留在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一處理液的量,能夠抑制由於滯留在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一處理液(水膜)而使抗蝕劑殘渣去除效率降低的情況。
根據第十方式,在第九方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從配置在第一處理槽內的噴嘴噴射第一處理液;以及在從所述噴嘴進行噴射的狀態下將所述基板鉛直地收納在所述第一處理槽內。根據第十方式,由於在將基板收納在處理槽中之前預先開始進行從噴嘴的噴射,因此能夠在將基板收納在處理槽中的同時,向基板噴射第一處理液。因此,與在完成了基板在處理槽中的收納之後開始進行噴射的情況相比,能夠縮短處理時間。
根據第十一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二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以0.05MPa以上且0.45MPa以下的壓力噴 射所述第一處理液的工序。根據第九方式,能夠更可靠地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
根據第十二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三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以2.5m/秒以上且15.0m/秒以下的流速、並且以10L/分以上20L/分以下的流量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的工序。根據第十二方式,通過使第一處理液的流速處於上述範圍內,能夠減少捲入到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氣泡,能夠縮短液體填充工序中的處理時間。並且,通過使第一處理液的流量處於上述範圍內,能夠高效地去除抗蝕劑殘渣。因此,通過使第一處理液的流速和流量處於上述範圍內,能夠縮短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和液體填充工序中的處理時間這雙方。
根據第十三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二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對所述第二處理液進行攪拌的工序。根據第十三方式,通過對第二處理液進行攪拌,而使與基板表面接觸的第二處理液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夠提高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液體的填充效率。
根據第十四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三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對所述基板施加衝擊或者振動的工序。根據第十四方式,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氣泡容易從基板分離,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容易填充第二處理液。
根據第十五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四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從收納了所述基板的第二處理槽的下方供給所述第二處理液;從所述第二處理槽的上方排出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使所述第二處理槽內的所述第二處理液循環。根據第十五方式,通過使第二 處理槽內的第二處理液循環,而使與基板表面接觸的第二處理液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夠提高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液體的填充效率。
根據第十六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五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以使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朝向上方且所述基板傾斜的方式在第二處理槽內配置所述基板。根據第十六方式,容易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脫氣水。
根據第十七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六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第一處理液是與所述第二處理液不同的液體。
根據第十八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七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第一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純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等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根據第十九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八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方法中,所述第二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脫氣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等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根據第二十方式,提供一種鍍覆裝置,該鍍覆裝置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該鍍覆裝置具有: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該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具有噴射部且去除所述基板的抗蝕劑開口內的抗蝕劑殘渣,該噴 射部具有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吹送第一處理液的噴嘴;液體填充裝置,該液體填充裝置使所述基板浸漬在第二處理液中而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鍍覆槽,該鍍覆槽對所述基板進行鍍覆。
根據第二十方式,即使是在抗蝕劑開口部記憶體在抗蝕劑殘渣的基板,也能夠在去除了抗蝕劑殘渣之後,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液體。因此,能夠抑制由於氣泡和抗蝕劑殘渣所引起的鍍覆不良的產生。
根據第二十一方式,在第二十方式的鍍覆裝置中具有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使所述噴射部和所述基板中的至少一個移動以使所述噴射部沿著所述基板的面相對移動。根據第二十方式,能夠通過較少的噴嘴向基板整面噴射純水。並且,在噴射部和基板雙方移動的情況下,能夠減小噴嘴的掃掠和基板的移動的行程。
根據第二十二方式,在第二十一方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噴射部具有在鉛直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和第二噴嘴組,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包含在水準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噴嘴。
根據第二十二方式,由於噴射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和第二噴嘴組,因此通過使噴射部沿著基板的面在上下方向上往復移動,能夠向基板整面噴射第一處理液。並且,能夠減小使噴嘴沿著基板表面掃掠時的行程,能夠減小裝置尺寸。
根據第二十三方式,在第二十二方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分別具有在水準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噴嘴列和第二噴嘴列,所述第一噴嘴列與所述第二噴嘴列在上下方向上相鄰配置。根據第二十三 方式,由於第一噴嘴組和第二噴嘴組分別具有2列的噴嘴列,因此即使任意一方的列的噴嘴產生故障,也能夠避免沒有向基板噴射第一處理液的情況,能夠提高噴射部的可靠性。
根據第二十四方式,在第二十二方式或者第二十三方式的鍍覆裝置中,構成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多個噴嘴具有狹縫形狀的噴嘴口,所述多個噴嘴中的至少一個噴嘴口被定向為不與來自在水準方向上相鄰的其他噴嘴的噴射干涉。根據第二十四方式,由於相鄰的噴嘴之間的噴射不干涉,因此能夠提高對基板的噴射的均勻性。
根據第二十五方式,在第二十二方式至第二十四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噴射部構成為在不同的時機對在鉛直方向上配置的所述基板進行來自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射和來自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射。根據第二十五方式,由於在不同的時機進行來自第一噴嘴組的噴射和來自第二噴嘴組的噴射,因此能夠降低各個噴嘴組的噴射時的水膜的影響。
根據第二十六方式,在第二十五方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噴射部構成為從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中所述噴射部的行進方向的前頭側的噴嘴組對所述基板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
根據第二十七方式,在第二十六方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第一噴嘴組與所述第二噴嘴組相比在鉛直方向上位於上方,構成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嘴以該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上方傾斜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噴射部,構成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嘴以該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下方傾斜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噴射部。根據第二十七方式,能夠降低各個噴嘴組 的噴射時的水膜的影響,並且使噴射直接到達基板的被鍍覆面的作為陰影的部分。
根據第二十八方式,在第二十方式至第二十七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噴嘴的噴嘴口以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傾斜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噴射部。
在基板保持在基板架上的情況下,有時由於基板架而在基板的被鍍覆面上形成作為陰影的部分。根據第二十方式,由於噴嘴口相對於與基板的被鍍覆面垂直的方向傾斜,因此對於這樣的基板的被鍍覆面的作為陰影的部分,也能夠使噴射直接到達。而且,能夠在基板的整面上去除抗蝕劑開口部內的抗蝕劑殘渣。
根據第二十九方式,在第二十方式至第二十八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具有第一處理槽,該第一處理槽在鉛直方向上收納所述基板。根據第二十九方式,由於基板在鉛直方向上進行收納,因此噴射到基板上的第一處理液由於重力而向下方流動。因此,能夠減少滯留在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一處理液的量,因此能夠抑制由於滯留在基板的表面上的第一處理液(水膜)而使抗蝕劑殘渣去除效率降低的情況。
根據第三十方式,在第二十方式至第二十九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液體填充裝置具有對所述第二處理液進行攪拌的攪拌裝置。根據第三十方式,通過對第二處理液進行攪拌,而使與基板表面接觸的第二處理液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夠提高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第二處理液的填充效率。
根據第三十一方式,在第二十方式至第三十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液體填充裝置具有:第二處理槽,該第二處理槽收納所述基 板;以及循環裝置,該循環裝置使所述第二處理槽內的所述第二處理液循環。根據第三十一方式,通過使第二處理槽內的第二處理液循環,而使與基板表面接觸的第二處理液的流量增加,因此能夠提高在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第二處理液的填充率。
根據第三十二方式,在第二十方式至第三十一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第一處理液是與所述第二處理液不同的液體。
根據第三十三方式,在第二十方式至第三十二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第一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純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等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根據第三十四方式,在第二十方式至第三十三方式中的任意的鍍覆裝置中,所述第二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脫氣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等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Claims (34)

  1. 一種鍍覆方法,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具有如下的工序: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噴射第一處理液,而去除所述基板的抗蝕劑開口內的抗蝕劑殘渣;填充工序,使經過了所述去除工序的所述基板浸漬在第二處理液中,而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鍍覆工序,對經過了所述液體填充工序的所述基板進行鍍覆。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的整個面,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使噴嘴在所述基板上掃掠的工序。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噴嘴具有在鉛直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和第二噴嘴組,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在不同的時機對在鉛直方向上配置的所述基板進行來自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射和來自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射。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從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中所述噴嘴的行進方向的前頭側的噴嘴組,對所述基板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噴嘴組與所述第二噴嘴組相比在鉛直方向上位於上方,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使構成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上方傾斜而進行噴射;以及使構成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下方傾斜而進行噴射。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使所述基板相對於噴嘴移動的工序。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使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傾斜而進行噴射。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將所述基板鉛直配置的工序。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從配置在第一處理槽內的噴嘴噴射第一處理液;以及在從所述噴嘴進行噴射的狀態下,將所述基板鉛直地收納在所述第一處理槽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以0.05MPa以上且0.45MPa以下的壓力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的工序。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工序具有以2.5m/秒以上且15.0m/秒以下的流速、並且以10L/分以上且20L/分以下的流量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的工序。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對所述第二處理液進行攪拌的工序。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對所述基板施加衝擊或者振動的工序。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從收納了所述基板的第二處理槽的下方供給所述第二處理液;從所述第二處理槽的上方排出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使所述第二處理槽內的所述第二處理液循環。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液體填充工序具有如下的工序:以使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朝向上方且所述基板傾斜的方式,在第二處理槽內配置所述基板。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處理液是與所述第二處理液不同的液體。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純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1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覆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脫氣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20. 一種鍍覆裝置,對具有抗蝕劑開口部的基板進行鍍覆,其具有: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其具有噴射部而去除所述基板的抗蝕劑開口內的抗蝕劑殘渣,該噴射部具有對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吹送第一處理液的噴嘴;液體填充裝置,使所述基板浸漬在第二處理液中而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抗蝕劑開口部內填充所述第二處理液;以及鍍覆槽,該鍍覆槽對所述基板進行鍍覆。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具有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使所述噴射部和所述基板中的至少一個移動以使所述噴射部沿著所述基板的面相對移動。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噴射部具有在鉛直上下方向上分開的第一噴嘴組和第二噴嘴組,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包含在水準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噴嘴。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分別具有在水準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噴嘴列和第二噴嘴列,所述第一噴嘴列與所述第二噴嘴列在上下方向上相鄰配置。
  24. 如請求項22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 構成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多個噴嘴,具有狹縫形狀的噴嘴口,所述多個噴嘴中的至少一個噴嘴口,被定向為不與來自在水準方向上相鄰的其他噴嘴的噴射干涉。
  25. 如請求項22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噴射部構成為在不同的時機對在鉛直方向上配置的所述基板進行來自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射和來自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射。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噴射部構成為從所述第一噴嘴組和所述第二噴嘴組中所述噴射部的行進方向的前頭側的噴嘴組對所述基板噴射所述第一處理液。
  27. 如請求項26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噴嘴組與所述第二噴嘴組相比在鉛直方向上位於上方,構成所述第一噴嘴組的噴嘴以該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上方傾斜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噴射部,構成所述第二噴嘴組的噴嘴以該噴嘴的噴嘴口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向下方傾斜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噴射部。
  28.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噴嘴的噴嘴口以相對於與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抗蝕劑開口部的面垂直的方向傾斜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噴射部。
  29.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抗蝕劑殘渣去除裝置具有第一處理槽,該第一處理槽在鉛直方向上收納所述基板。
  30.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液體填充裝置具有對所述第二處理液進行攪拌的攪拌裝置。
  3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液體填充裝置具有:第二處理槽,該第二處理槽收納所述基板;以及循環裝置,該循環裝置使所述第二處理槽內的所述第二處理液循環。
  32.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處理液是與所述第二處理液不同的液體。
  33.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純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34.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鍍覆裝置,其中所述第二處理液由如下物質製成:脫氣水、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純水、硫酸、包含表面活性劑和檸檬酸中的任意一種的硫酸、包含CO2離子的離子水、包含來自聚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包含來自含有氨基的亞烷基二醇組的化合物的液體、甲磺酸、或者以上物質的任意組合。
TW107108543A 2017-03-31 2018-03-14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TWI750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1160A JP6857531B2 (ja) 2017-03-31 2017-03-31 めっき方法及びめっき装置
JP2017-071160 2017-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236A true TW201842236A (zh) 2018-12-01
TWI750344B TWI750344B (zh) 2021-12-21

Family

ID=6367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8543A TWI750344B (zh) 2017-03-31 2018-03-14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865492B2 (zh)
JP (1) JP6857531B2 (zh)
KR (1) KR102394138B1 (zh)
CN (1) CN108691000A (zh)
TW (1) TWI7503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2135B (zh) * 2020-12-31 2022-04-21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鍍覆裝置、預濕處理方法及清洗處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8078B (zh) * 2017-12-29 2023-11-17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清洗车轮装置
EP3811400A4 (en) * 2018-06-20 2022-03-23 Veeco Instruments In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A SELF-CLEANING WET TREATMENT PROCESS
US10908428B2 (en) * 2018-09-25 2021-02-02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Multiple-device system with multiple power and data configurations
JP7034880B2 (ja) * 2018-10-05 2022-03-14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洗浄装置、これを備えためっき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CN110682062A (zh) * 2019-10-16 2020-01-14 浙江创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防腐填充式压死边工艺
JP2021108321A (ja) * 2019-12-27 2021-07-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印刷配線板及び印刷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CN112185857A (zh) * 2020-09-29 2021-01-05 王健 一种晶圆电镀前处理用摇摆喷淋工艺
WO2022254485A1 (ja) 2021-05-31 2022-12-08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プリウェット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プリウェッ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5975C2 (de) * 1989-08-05 1994-02-03 Schering Ag Anordnung zur Spülung von in einer galvanischen Anlage behandelten Bauteilen
JPH06151397A (ja) * 1992-11-09 1994-05-31 Ryoden Semiconductor Syst Eng Kk ウエハ洗浄装置
JP2000003942A (ja) * 1998-06-16 2000-01-07 Seiko Epson Corp Tabテープ基板のメッキ方法
KR100804714B1 (ko) * 2000-03-17 2008-02-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바라 세이사꾸쇼 도금장치 및 방법
US6551487B1 (en) * 2001-05-31 2003-04-22 Novellus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ed-angle wafer immersion
US6624060B2 (en) * 2002-01-12 2003-09-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treating a substrate prior to electroplating
KR100454505B1 (ko) * 2002-08-23 2004-10-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경사형 전극링을 갖는 전기 도금 장치
JP4111846B2 (ja) * 2003-03-05 2008-07-0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めっき装置
US20060141157A1 (en) * 2003-05-27 2006-06-29 Masahiko Sekimoto Plating apparatus and plating method
JP2004353004A (ja) * 2003-05-27 2004-12-16 Ebara Corp めっき装置
JP2005244130A (ja) * 2004-02-27 2005-09-08 Ses Co Ltd 基板処理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US20100126849A1 (en) * 2008-11-24 2010-05-27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3d nanostructure electrode for electrochemical battery and capacitor
US8962085B2 (en) * 2009-06-17 2015-02-24 Novellus Systems, Inc. Wetting pretreatment for enhanced damascene metal filling
KR101242348B1 (ko) * 2010-11-30 2013-03-14 주식회사 케이씨텍 기판 도금 장치
JP2012224944A (ja) 2011-04-08 2012-11-15 Ebara Corp 電気めっき方法
JP6092653B2 (ja) * 2012-02-27 2017-03-08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基板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US10714436B2 (en) * 2012-12-12 2020-07-14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across a redistribution layer
US9613833B2 (en) * 2013-02-20 2017-04-04 Novellus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etting pretreatment for through resist metal plat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2135B (zh) * 2020-12-31 2022-04-21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鍍覆裝置、預濕處理方法及清洗處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65492B2 (en) 2020-12-15
US20180282892A1 (en) 2018-10-04
KR20180111509A (ko) 2018-10-11
JP6857531B2 (ja) 2021-04-14
JP2018174217A (ja) 2018-11-08
TWI750344B (zh) 2021-12-21
US11447885B2 (en) 2022-09-20
CN108691000A (zh) 2018-10-23
US20210062354A1 (en) 2021-03-04
KR102394138B1 (ko) 202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42236A (zh)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TWI498451B (zh) 鍍覆裝置
US804828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lating a substrate
JP4434948B2 (ja)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US9190311B2 (en) Liquid arm cleaning unit for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3305886A (zh) 用于润湿预处理以进行贯通抗蚀剂金属电镀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64736A1 (en) Development processing device
US2011010841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lating a substrate
US20070158202A1 (en) Pl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lating solution
JP2017188665A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US20240050992A1 (en) Pre-wet module, deaerated liquid circulation system, and pre-wet method
CN100436643C (zh) 镀覆装置
KR101624029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토출 헤드 대기 방법
JP2019085613A (ja) 前処理装置、これを備えためっき装置、及び前処理方法
JP7008863B1 (ja) プリウェットモジュール、脱気液循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リウェット方法
KR102467233B1 (ko) 도금 장치 및 린스 처리 방법
JP2006117966A (ja)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KR20210098846A (ko) 건조 장치,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홀더의 건조 방법
KR0164605B1 (ko) 액체공급장치
JP2020204062A (ja) めっき方法、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する不揮発性の記憶媒体
JP2004162129A (ja)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JP3103542U (ja) メッキ液攪拌装置
KR20050116194A (ko) 반도체 웨이퍼의 세정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