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0477A - 放電燈 - Google Patents

放電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0477A
TW201830477A TW107112524A TW107112524A TW201830477A TW 201830477 A TW201830477 A TW 201830477A TW 107112524 A TW107112524 A TW 107112524A TW 107112524 A TW107112524 A TW 107112524A TW 201830477 A TW201830477 A TW 2018304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lamp
shaft portion
shaft
lamp
lamp hol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1470B (zh
Inventor
白数廣
青木保夫
小山元夫
菊池孝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0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1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14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6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of point-like light sources, e.g. incandescent or halogen lamps, with screw-threaded or bayonet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08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 G03F7/70016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by discharge lamp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808Construction details, e.g. housing, load-lock, seals or windows for passing light in or out of apparatus
    • G03F7/70833Mounting of optical systems, e.g. mounting of illumination system, projection system or stage systems on base-plate or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01J5/54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supported by a separate part, e.g. base
    • H01J5/56Shape of the separat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52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Means for circulating gas or vapour within the discharge space
    • H01J61/523Heating or cooling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lam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82Lamps with high-pressure unconstricted discharge having a cold pressure > 400 Torr
    • H01J61/822High-pressure mercury lamps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可輕易地在短時間對安裝機構裝設放電燈等之光源裝置。該光源裝置具有:放電燈(1),其係具有:形成發光部之玻璃管(25)及與其連結之燈座部(26);及安裝裝置(31),其係經由燈座部(26)而保持放電燈(1);燈座部(26)具有:凸緣部(26a),其係與安裝裝置(31)之定位板(50)抵接;及固定部(26h),其係施加將凸緣部(26a)擠壓於定位板(50)之擠壓力;安裝裝置(31)具有藉由壓縮線圈彈簧(44A)對固定部(26H)施力之固定用支臂(55A)。

Description

放電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放電燈、具有該放電燈之光源裝置、具有該光源裝置之曝光裝置、及該曝光裝置之製造方法。
用於製造各種裝置(微型元件、電子元件等)之微影製程中,為了將標線片(或光罩等)所形成之圖案轉印於塗布有抗蝕劑之晶圓(或玻璃板等)上,而使用步進機等批次曝光型(靜止曝光型)之投影曝光裝置,及掃描步進機等掃描曝光型之投影曝光裝置等的曝光裝置。此等曝光裝置中,先前係使用組合水銀燈等放電燈與聚光鏡而構成的曝光用之光源裝置,其放電燈經由特定之安裝機構而保持。
先前一種放電燈之安裝機構,係在放電燈之燈座上設有凸緣部及環狀之溝部,其溝部上卡合彈簧片之開口部,以其彈簧片將其凸緣部擠壓於托架而固定之機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機構於放電燈裝設時或更換時,需要鬆弛其彈簧片之卡夾機構,使其彈簧片之開口部可通過其燈座,而使其彈簧片滑動。此外,先前之放電燈的安裝機構之其他例,係在放電燈之燈座上設有定位銷等,將其燈座以特定之旋轉角,插入設於平板狀之安裝板的圓形開口部中,並藉由螺栓旋緊設於其開口部之切槽部,而固定其燈座的機構(如參照專利文獻2)。
此外,具有放電燈之先前的光源裝置中,亦有為了減輕發熱之影響,而具有冷卻機構的型式。先前之一種冷卻機構,係供給從放電燈之一方燈座的外面,經過燈泡部之外面,向另一方燈座之外面而冷卻的空氣之機構(如參照專利文獻3)。先前之冷卻機構的另外例,亦習知有在放電燈之燈座上設置環狀之溝部,經由其溝部及特定之送風管,而供給將燈泡部冷卻之空氣的機構(如參照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5571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4521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9-21312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11-28389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因為先前光源裝置中之放電燈的安裝機構,於裝設或更換放電燈時,需要鬆弛彈簧片之卡夾機構,使其彈簧片滑動,或是鬆弛安裝板之切槽部的卡夾,所以有放電燈裝設等時耗費時間的問題。此外,因為先前之安裝機構係將設於彈簧片之開口部的輪廓之一部分放在燈座之溝部,或是緊固安裝板之切槽部,來固定放電燈之燈座,所以有不易將固定其燈座之力設定於目標範圍內的問題。
此外,因為先前之光源裝置中的放電燈之冷卻機構,主要係在放電燈之燈泡部吹送冷風,所以有對燈座之冷卻作用小的問題。 有鑑於此種情況,本發明之第一目的為提供可輕易且短時間對安裝機構裝設放電燈等之光源裝置。
此外,本發明之第二目的為提供可以簡單之機構有效地進行放電燈之冷卻的光源裝置。 再者,本發明之目的亦為提供可適用於此種光源裝置之放電燈,及使用其光源裝置之曝光技術。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源裝置係具有:放電燈(1),其係具有:形成發光部之玻璃構件(25)及連結於該玻璃構件之燈座構件(26);及保持裝置(31),其係具有經由前述燈座構件而保持前述放電燈之保持構件(50、52);前述放電燈具有之燈座構件具有:抵接部(26a),其係與前述保持構件抵接,以限制前述保持構件,其發光部在第一方向上之位置;被施力部(26e~26h),其係被施加沿著前述第一方向,將其抵接部擠壓於前述保持構件之擠壓力;嵌合部(26b),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而與前述保持構件嵌合;及溝部(26d),其係設於前述嵌合部中,在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間構成自前述抵接部附近至前述被施力部之冷卻用媒介的流路;前述保持裝置具有:前述保持構件;施力構件(55A),其係在前述被施力部上施加前述擠壓力;切換機構(63),其係切換藉由前述施力構件將前述抵接部向前述保持構件之擠壓與該擠壓之解除;及媒介供給裝置(71),其係將用於冷卻前述燈座構件之媒介,經由溝部而供給至前述流路。
此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光源裝置係具有:放電燈(1),其係具有:形成發光部之玻璃構件(25)及連結於該玻璃構件之燈座構件(26);及保持裝置(31),其係具有經由前述燈座構件而保持前述放電燈之保持構件(50、52);前述放電燈具有之前述燈座構件具有:抵接部(26a),其係與前述保持構件抵接,以限制前述保持構件,前述發光部在第一方向上之位置;被施力部(26e~26h),其係被施加沿著前述第一方向,將前述抵接部擠壓於前述保持構件之擠壓力;限制部(26b1),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以限制前述保持構件,在與前述發光部之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之位置;及冷卻部(26b2),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被施力部之間,並在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間構成自抵接部附近至被施力部之冷卻用媒介的流路;前述保持裝置具有:前述保持構件;施力構件(55A),其係在前述被施力部上施加前述擠壓力;切換機構(63),其係切換藉由前述施力構件將前述抵接部向前述保持構件之擠壓與該擠壓之解除;及媒介供給裝置(71),其係將用於冷卻前述燈座構件之媒介,供給至前述流路。
其次,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放電燈(1)係具有:玻璃構件(25),其係形成發光部;及燈座構件(26),其係連結於該玻璃構件;前述放電燈經由前述燈座構件,可裝卸地保持於與該放電燈另外設置之保持構件(50、52),前述燈座構件具有:抵接部(26a),其係與前述保持構件抵接,以限制前述保持構件,前述發光部在第一方向上之位置;被施力部(26e~26h),其係被施加沿著前述第一方向,將前述抵接部擠壓於前述保持構件之擠壓力;嵌合部(26b),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而與前述保持構件嵌合;及溝部(26d),其係設於前述嵌合部中,在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間構成自前述抵接部附近至前述被施力部之冷卻用媒介的流路。
又,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放電燈係具有:玻璃構件(25),其係形成發光部;第一燈座構件(26),其係連結於該玻璃構件;及第二燈座構件(28),其係在與前述第一燈座構件不同之位置,連結於前述玻璃構件;前述放電燈經由前述第一燈座構件,可裝卸地保持於與該放電燈另外設置之保持構件(50、52),前述第一燈座構件具有:抵接部(26a),其係與前述保持構件抵接,以限制前述保持構件,前述發光部在第一方向上之位置;嵌合部(26b),其係對前述抵接部設於與前述玻璃構件沿著前述第一方向的相反側,而與前述保持構件嵌合;及溝部(26d),其係設於前述嵌合部中,在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間構成冷卻用媒介的流路;前述第二燈座構件具有流路(28f),其係流通冷卻前述第二燈座構件之冷卻用媒介。
此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放電燈(1),係藉由在彼此離開之第一及第二電極間放電而發光,且具有:第一燈座構件(26),其係與前述第一電極連接;及第二燈座構件(28),其係與前述第二電極連接;在其第一燈座構件中,形成冷卻其第一燈座構件之冷卻媒介流動的第一流路(26d),在其第二燈座構件中形成冷卻其第二燈座構件之冷卻媒介流動的第二流路(28f)。
此外,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放電燈具有:玻璃構件(25),其係形成發光部;及燈座構件(26),其係具有:抵接部(26a),其係連結於該玻璃構件之第一方向側,並延伸於與前述第一方向正交之第二方向;被施力部(26e~26h),其係被施加沿著前述第一方向之力;嵌合部(26b),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及溝部(26d),其係設於前述嵌合部中;前述燈座構件藉由施力於前述被施力部的第一方向之力,而與前述抵接部抵接,以限制前述發光部在前述第一方向上之位置,並且藉由與前述嵌合部嵌合,限制與前述第一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的位置,且可保持於在形成於前述保持構件與前述溝部之間的流路中供給冷卻用媒介之保持裝置(31)。
其次,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放電燈(1P),係具有:玻璃構件(25A),其係形成發光部;及燈座構件(26P),其係連結於該玻璃構件;且前述放電燈經由前述燈座構件可裝卸地保持於與該放電燈另外設置之保持構件(50、52),前述燈座構件具有:抵接部(26a),其係與前述保持構件抵接,以限制前述保持構件,前述發光部在第一方向上之位置;被施力部(26e~26h),其係被施加沿著前述第一方向,將前述抵接部擠壓於前述保持構件之擠壓力;嵌合部(26b),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而與前述保持構件嵌合;及流體路徑(26Pd),其係以通過前述嵌合部之內部,而成為設於前述抵接部附近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的冷卻用媒介之流路。
此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光源裝置,係具有: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放電燈;及保持裝置(31),其係具有經由前述燈座構件而保持前述放電燈之前述保持構件;且前述保持裝置具有:施力構件,其係在前述被施力部上施加前述擠壓力;及媒介供給裝置(71),其係將用於冷卻前述燈座構件之媒介供給至前述流體路徑。
此外,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放電燈,係具有:玻璃構件(25; 25A),其係形成發光部;及燈座構件(26; 26P),其係連結於該玻璃構件;且前述燈座構件在沿著平行於第一方向之第一軸,而自玻璃構件離開的方向上,依序具有:抵接部(26a),其係具有包含圓盤形狀之形狀,該圓盤形狀具有以前述第一軸為中心之第一半徑以上的半徑;嵌合部(26b),其係具有外接成圓柱形狀之形狀,該圓柱形狀具有比前述第一軸為中心之前述第一半徑小的第二半徑;小直徑部(26k),其係具有包含圓柱形狀之形狀,該圓柱形狀以前述第一軸為中心,而具有比前述第二半徑小的第三半徑;及被施力部(26g、26h),其係具有包含圓盤形狀之形狀,該圓盤形狀以前述第一軸為中心,而具有比前述第一半徑小,且比前述第三半徑大之第四半徑;並且在前述嵌合部之外周或其附近,具有用於使前述嵌合部與空氣之接觸面積增大的立體構造(26d; 26Pd)。
此外,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放電燈,係具有:玻璃構件(25; 25A),其係具有發光部,並以延伸於第一方向而形成;及第一燈座構件(26; 26P),其係在前述玻璃構件之前述第一方向側的端部,連結一個端部;且前述第一燈座構件具有:突出部(26a),其係突出於與前述第一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第一軸部(26b),其係設於前述突出部與前述第一燈座構件之另一端部之間,關於前述正交方向之外形形狀,比前述突出部之外形形狀小;第二軸部(26k),其係設於前述突出部與前述第一燈座構件之另一端部之間,關於前述正交方向之外形形狀比前述第一軸部小;第三軸部(26g; 26h),其係設於前述突出部與前述第一燈座構件之另一端部之間,關於前述正交方向之外形形狀比前述突出部之外形形狀小,且比前述第二軸部大;及冷卻部(26b2),其係設於前述第一軸部之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可與冷卻用媒介接觸。
又,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放電燈(1)係具有:玻璃構件(25),其係形成發光部;及燈座構件(26),其係連結於該玻璃構件;其放電燈經由前述燈座構件,可裝卸地保持於與該放電燈另外設置之保持構件(50、52),前述燈座構件具有:抵接部(26a),其係與前述保持構件抵接,以限制前述保持構件,前述發光部在第一方向上之位置;被施力部(26e~26h),其係被施加沿著前述第一方向,將前述抵接部擠壓於前述保持構件之擠壓力;嵌合部(26b),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而與前述保持構件嵌合;及冷卻部,其係設於前述抵接部與前述被施力部之間,並在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間構成自前述抵接部附近至前述被施力部之冷卻用媒介的流路。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之曝光裝置,係藉由自光源裝置發生之曝光之光,在感光基板上曝光圖案,且前述光源裝置具有本發明之光源裝置(30)。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之曝光裝置的製造方法,係藉由放電燈(1)之兩個電極間的放電而發生之光,在感光基板上曝光圖案之曝光裝置的製造方法,且具有以下步驟:在用於保持前述放電燈之保持裝置(31)上,經由對應於前述放電燈之兩個電極中的一方而設置之第一燈座構件(26),以裝設前述放電燈;在對應於前述放電燈之另一方電極而設置的第二燈座構件(28)上,連接電力電纜(33B);及在將裝設之前述放電燈的前述第一燈座構件裝設於前述保持裝置之狀態下冷卻。 另外,以上附加於本發明之特定元件的括弧內之符號,係對應於顯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之圖式中的構件,不過,各符號只不過係為了容易瞭解本發明,而例示本發明之元件,而並非將本發明限定於其實施例之構成。 (發明之效果)
採用本發明第一、第二或第三實施例之光源裝置,可輕易且短時間對保持裝置拆卸及裝設前述放電燈。此外,可以簡單之機構有效地進行放電燈之冷卻。 此外,本發明之放電燈可用作本發明第一、第二或第三實施例之光源裝置的放電燈。
以下,就本發明較佳之一種實施例,參照第一圖至第十圖作說明。
第一圖顯示具有本例之曝光光源30(光源裝置)的投影曝光裝置(曝光裝置),該第一圖中,由電弧放電型之水銀燈構成之放電燈1,係經由安裝裝置31(保持裝置),以絕緣狀態而固定於固定板29上。此外,放電燈1之陰極及陽極係經由具有撓曲性的電力電纜33A及33B,而連接於電源34,橢圓鏡2(聚光反射鏡)以包圍放電燈1之燈泡部,而固定於圖未顯示之托架上。放電燈1之燈泡部內的發光部,一個例子係配置於橢圓鏡2之第一焦點附近。包含:放電燈1、橢圓鏡2、安裝裝置31、電力電纜33A、電力電纜33B及電源34而構成曝光光源30(詳細內容於後述)。
自放電燈1射出之光束,藉由橢圓鏡2而會聚於第二焦點附近後,通過快門3之附近,成為發散光而入射於光程彎曲用之反射鏡4。快門3之關閉藉由快門驅動裝置3a來進行,快門驅動裝置3a藉由圖未顯示之快門控制系統來控制。本實施例一個例子,係後述之載台控制系統15按照統籌控制全體裝置之動作的主控制系統14之指令,來控制快門驅動裝置3a。
被反射鏡4反射之光束入射於干擾濾光器5,藉由干擾濾光器5,而僅選擇由特定亮線(如波長為365nm之i線)構成的曝光之光IL。另外,曝光之光IL除了i線之外,亦可使用g線、h線、或是此等之混合光等,或是水銀燈以外之燈的亮線等。其選擇之曝光之光IL入射於複眼微透鏡6(光學積分器),在配置於複眼微透鏡6之射出面的可變孔徑光闌7上形成多數個二次光源。通過可變孔徑光闌7之曝光之光IL,經過第一中繼透鏡8,而入射於標線片遮簾(可變視野光闌)9。標線片遮簾9之配置面與標線片R之圖案面實質地共軛,經由驅動裝置9a而設定標線片遮簾9之開口形狀,來限制在標線片R上之照明區域。此外,亦可構成以晶圓W步進時等,不需要之曝光之光不照射於晶圓W上,而載台控制系統15可經由驅動裝置9a開關標線片遮簾9。
通過標線片遮簾9之曝光之光IL經由第二中繼透鏡10、反射曝光之光IL之分色鏡11及聚光透鏡12,而照明標線片R之圖案面的圖案區域。包含:快門3、反射鏡4、干擾濾光器5、複眼微透鏡6、可變孔徑光闌7、中繼透鏡8、10、標線片遮簾9、分色鏡11及聚光透鏡12,而構成照明光學系統13。來自曝光光源30之光束經過照明光學系統13,作為曝光之光IL而照明標線片R(遮罩),標線片R之圖案區域內的圖案經由投影光學系統PL,以投影倍率β(β如為1/4、1/5等),而曝光於塗布有光抗蝕劑之晶圓W(感光基板)的一個照射區域上。以下,與投影光學系統PL之光軸AX平行地取Z軸,在垂直於Z軸之平面內,與第一圖之紙面平行地取X軸,與第一圖之紙面垂直地取Y軸作說明。
此時,標線片R在標線片基座(圖未顯示)上,保持於可在X方向、Y方向及Z軸周圍之旋轉方向微動的標線片載台RST上。標線片載台RST之位置,藉由在此固定之移動鏡17R上照射計測用雷射光束之雷射干擾儀18R,而高精度地計測,該計測值供給至載台控制系統15及主控制系統14。載台控制系統15依據前述計測值及來自主控制系統14之控制資訊,經由包含線性馬達等之驅動系統19R,來控制標線片載台RST之位置。
另外,晶圓W經由圖未顯示之晶圓保持器,而保持於晶圓載台WST上,晶圓載台WST在X方向及Y方向上自由移動地放置於晶圓基座(圖未顯示)上。晶圓載台WST之位置,藉由在此固定之移動鏡17W上照射計測用雷射光束之雷射干擾儀18W,而高精度地計測,該計測值供給至載台控制系統15及主控制系統14。載台控制系統15依據其計測值及來自主控制系統14之控制資訊,經由包含線性馬達等之驅動系統19W,來控制晶圓載台WST(晶圓W)之位置。
晶圓W曝光時,以步進及重複方式重複進行:藉由晶圓載台WST將晶圓W之各照射區域移動於投影光學系統PL之曝光場內的動作;及將來自曝光光源30之光束經由照明光學系統13照射於標線片R,將標線片R之圖案經由投影光學系統PL而曝光於晶圓W上之該照射區域的動作。藉此,標線片R之圖案影像轉印於晶圓W上之各照射區域。
另外,該曝光時,為了預先進行對準,而在標線片R之上方,設置用於檢測形成於標線片R之對準標記的位置之標線片對準顯微鏡20,在投影光學系統PL之側面設置用於檢測附設於晶圓W上之各照射區域的對準標記之位置的對準感測器21。此外,在晶圓載台WST上之晶圓W的附近,設置形成有對準感測器21等用之複數基準標記的基準標記構件22。標線片對準顯微鏡20及對準感測器21之檢測信號供給至對準信號處理系統16,對準信號處理系統16如藉由此等檢測信號之圖像處理,求出被檢測標記之排列座標,並將該排列座標之資訊供給至主控制系統14。主控制系統14依據前述排列座標之資訊,進行標線片R及晶圓W之對準。
其次,就構成本例之投影曝光裝置之曝光光源30的放電燈1及安裝裝置31的構成等,詳細作說明。 第二圖(A)係顯示第一圖之曝光光源30中的放電燈1之欠缺一部分之圖,該第二圖(A)中,放電燈1具有:玻璃管25,其係包含燈泡部25a,及夾著其而固定之大致對稱的圓筒狀之兩個棒狀部25b、25c;燈座部26,其係連結於一方之棒狀部25b的端部;及燈座部28,其係連結於朝向另一方之外側而階段性直徑變小的棒狀部25c之端部。用於形成發光部之陽極EL1及陰極EL2相對而固定於其燈泡部25a內,陰極EL2及陽極EL1分別連接於燈座部26及28,燈座部26及28係導電率及導熱率良好之金屬製者。燈座部26、玻璃管25及燈座部28配置於連結玻璃管25之棒狀部25b、25c的中心軸,而通過發光部之中心的一條直線上。平行於連結前述棒狀部25b、25c之中心軸的直線之方向,係放電燈1之長度方向L。
燈座部26及28基本上用作在陰極EL2及陽極EL1上,自第一圖之電源34,經由電力電纜33A及33B而供給電力的電力接受端子。此外,燈座部26亦用作保持玻璃管25(放電燈1)用之被保持部,燈座部26及28中均形成有用於冷卻自玻璃管25傳來之熱的供氣體流動之溝。
亦即,在連接於陰極EL2之燈座部26中,自棒狀部25b至開放端側,依序形成:具有棒狀部25b之外徑2倍程度的外徑之環狀的凸緣部26a(抵接部),具有比棒狀部25b之外徑稍大的外徑之圓柱狀的軸部26b(嵌合部(限制部)),外徑比軸部26b小之圓柱狀的小徑部26k,及外徑比軸部26b稍小,或是與軸部26b概略相同外形之圓柱狀的固定部26h,在軸部26b與小徑部26k之邊界部形成倒角部26e,在固定部26h之開放端側亦形成有倒角部26i。另外,圓柱狀之軸部26b的外形亦可為與棒狀部25b之外形大致相同外形。小徑部26k在軸部26b與固定部26h之間,藉由在與放電燈1之長度方向L交叉的方向設置凹部(階部)26f而形成。將放電燈1安裝於第一圖之安裝裝置31時,凸緣部26a抵接於對應之構件,成為用於在玻璃管25之發光部的長度方向L(第一方向)上定位的基準,軸部26b嵌合於對應之構件的開口,成為用於在與其發光部之長度方向L正交的面內定位之基準。此外,在固定部26h中,藉由凹部26f而形成有被擠壓面26g。被擠壓面26g係垂直於長度方向L之平面。將放電燈1以第一圖之安裝裝置31保持時,安裝裝置31側之施力機構的一部分構件插入凹部26f側,藉由其構件,而在被擠壓面26g上,沿著長度方向L向燈座部26之開放端側施加擠壓力。因此,由倒角部26e、凹部26f、被擠壓面26g及固定部26h,形成藉由其施力機構而施力之構件。
第二圖(B)係沿著第二圖(A)之放電燈1的B-B線之剖面圖,如該第二圖(B)所示,在凸緣部26a中,一個例子係以90°之間隔形成有兩處之開口27A、27B(定位部)。藉由在該開口27A、27B中插入第一圖之安裝裝置31側對應的兩個插銷70A、70B(參照第四圖),來進行放電燈1在沿著長度方向L之軸周圍的定位。亦即,對安裝裝置31,決定以放電燈1之長度方向為中心的旋轉角。此外,放電燈1有發光功率等不同之複數種類,每個不同種類之開口27A、27B的數量及/或角度等不同。因此,其開口數量係1個或複數個。具體而言,與第二圖(B)不同種類之放電燈的凸緣部26a中,如第二(C)圖所示,如以90°之間隔,在三處形成開口27A、27B、27C,並在對應之安裝裝置上形成有三個插銷。藉此,確實防止在投影曝光裝置之曝光光源的安裝裝置中安裝了與規格不同之放電燈。
回到第二圖(A),在從軸部26b外面之凸緣部26a的附近至倒角部26e(凹部26f)之部分,在與長度方向L平行之軸周圍螺旋狀地形成有溝部26d。在該溝部26d中,自後述之送風裝置71(參照第九圖)送出用於冷卻燈座部26之氣體(冷卻用媒介),藉此,即使在玻璃管25發生之熱傳導至燈座部26,仍可有效冷卻燈座部26,結果亦進行玻璃管25之冷卻。此外,溝部26d與第二圖(B)之開口27A、27B的位置關係,係以在開口27A、27B中插入第一圖之安裝裝置31對應的插銷之狀態下,自送風裝置71(參照第九圖)對溝部26d有效供給冷卻後之氣體而設定。
在該陰極EL2側之燈座部26中,於軸部26b與固定部26h之間形成有凹部26f。亦即,因為在軸部26b與固定部26h之間,設有與長度方向L正交之面的剖面積比軸部26b小的小徑部26k,所以可輕易插入第一圖之安裝裝置31的施力機構之一部分。 此時,軸部26b及小徑部26k分別具有以平行於長度方向L之軸為中心的圓形剖面,其小徑部26k之圓形剖面的直徑應為軸部26b之圓形剖面的直徑之1/2以下(如1/3程度)。藉此,可將其施力機構之一部分大幅插入凹部26f,而可將被擠壓面26g以較大之力輕易地施力於燈座部26之開放端側。
此外,因為溝部26d通過倒角部26e而連通於凹部26f,所以可沿著長度方向L而順利地流動冷卻用氣體。此時,因為溝部26d螺旋狀地形成於軸部26b之表面,所以可藉由其冷卻用之氣體有效地冷卻整個軸部26b(燈座部26)。另外,亦可取代螺旋狀之溝部26d,而如後述地,在軸部26b之表面,大致沿著長度方向L而直線狀地設置複數溝部,而在此等複數溝部中流動冷卻用之氣體。
此外,將包含玻璃管25及燈座部26、28之放電燈1全體在長度方向L之長度設為LT1,將藉由安裝裝置31而保持之燈座部26在長度方向L之長度設為LT2時,長度LT2如以下公式所示,應為長度LT1之1/5以上,且1/4以下(一個例子如為LT1之0.22倍程度)。 LT1/5≦LT2≦LT1/4 …(1) 藉由長度LT2為公式(1)之下限值以上,可將放電燈1經由燈座部26,以充分之力穩定地以第一圖之安裝裝置31保持,並且可提高燈座部26之冷卻效果。再者,藉由長度LT2為公式(1)之上限值以下,容易將放電燈1之全體長度及重量限定於容許範圍內。另外,另一方自由端側之燈座部28在長度方向L之長度LT3,如為長度LT1之1/8以上,且1/5以下(一個例子如長為LT1之0.15倍程度)。
此外,在燈座部26之軸部26b的表面,與第一圖之安裝裝置31的對應之構件的開口嵌合(接觸)之部分的面積,應比形成於軸部26b之溝部26d的面積寬。這表示在第二圖(A)中,長度方向L上之軸部26b的表面(凸部)之寬度M1,如以下所示,比溝部26d之寬度M2大。藉此,可提高在溝部26d中流入冷卻用氣體之冷卻效果,且可提高對軸部26b之保持力。
M1>M2 …(2) 更實用上,在軸部26b之表面,與對應之構件開口嵌合的部分之面積,應比溝部26d之面積的兩倍寬(一個例子例如為三倍程度)。這表示下列公式成立。藉此,可進一步提高對軸部26b之保持力,且亦可獲得較高之冷卻效果。
M1>2‧M2 …(3) 另外,第二圖(A)之連接於陽極EL1的燈座部28,自棒狀部25c側至開放端側,依序具有:外徑比棒狀部25c之最大直徑稍大之薄的環狀部28h;具有與環狀部28h大致相同外徑,或是比環狀部28h小之外徑的圓柱狀之軸部28c;及隔著少許空間28d覆蓋軸部28c之開放端側之面,且嵌合於軸部28c之圓筒狀的護蓋部28b。再者,在圓筒狀之護蓋部28b中,形成有其外徑為軸部28c之1/3程度的圓筒狀之端子部28a。在軸部28c之表面,自開放端側至環狀部28h,在平行於長度方向L之軸周圍螺旋狀地形成有溝部28f。在環狀部28h與軸部28c之間形成有凹部28g,軸部28c之溝部28f連通於該凹部28g。 此外,在端子部28a之內部形成有連通端子部28之外部與護蓋部28b之內部,亦即空間28d的流通孔28e。圓筒狀之護蓋部28b由導電率及導熱率良好之金屬而形成。
燈座部28之端子部28a上連接第八圖所示之電力電纜33B。在電力電纜33B中,除了連接於陽極EL1之電力線之外,亦收納有用於通過流通孔28e供給冷卻後之氣體(冷卻用媒介)於溝部28f的配管。如此,因為電力電纜33B除了電力之外,係為了供給冷卻後之氣體而使用,所以亦可稱為用力電纜,端子部28a亦可稱為用力接受端子。因為電力電纜33B及端子部28a分別使用於接受(供給)電力及冷卻後氣體,所以,可緊密地形成燈座部28及電力電纜33B。
第二圖(A)中,自電力電纜33B供給至端子部28a內之流通孔28e的冷卻用氣體,流入由燈座部28之軸部28c的表面之溝部28f與護蓋部28b所形成之流路內後,從軸部28c與環狀部28h間之凹部28g排出外側。此時,因為溝部28f(流路)係螺旋狀,所以可有效冷卻整個燈座部28。另外,在燈座部28中,亦可取代溝部28f,而在軸部28c之表面形成與長度方向L大致平行地設置之複數溝部,而在此等溝部中供給冷卻用之氣體。
另外,假設僅在陰極EL2用之燈座部26的溝部26d中供給冷卻用之氣體,即可充分地進行燈座部26及玻璃管25之冷卻的情況下,亦可不必在陽極EL1用之燈座部28中形成流入冷卻用之氣體的流路。再者,亦可在放電燈1中,將連接於被安裝裝置31保持之燈座部26的電極作為陽極,將連接於自由端側之燈座部28的電極作為陰極。
其次,第三圖顯示第一圖之曝光光源30的安裝裝置31之構成,第四圖係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的平面圖,第五圖係沿著第三圖之A-A線的剖面圖,第六圖係沿著第三圖之B-B線的剖面圖。第三圖中,在大致正方形平板狀之陶瓷製的絕緣板32之表面,於複數部位使用螺栓35,而固定薄的平板狀之底板36。此時,預先在底板36之表面的三個部位,將圓柱狀之導引構件37A、37B、37C(參照第五圖),藉由自背面螺合之螺栓39A而固定於底板36上。因為在絕緣板32之表面形成有收納螺栓39A之凹部32a,所以,可使底板36密合於絕緣板32之表面而固定。在底板36之四個角落形成用於通過螺栓40的開口36a,絕緣板32通過其開口36a,在四個部位藉由螺栓40(參照第五圖)而固定於固定板29上。藉由該構成,對固定板29係在絕緣狀態下固定安裝裝置31。
此外,如第五圖所示,在底板36左側之兩個部位的角落固定剖面形狀為L字型之框架46A、46B,在底板36右側之兩個部位的角落,平板狀之面板47A、47B突出於右側而固定,面板47A、47B之右端部以平板狀之面板47C而連結。在框架46A、46B及面板47A、47B之上,如第四圖所示,固定有大致正方形之平板狀,且在中央形成有大的圓形開口45a(參照第三圖)之上板45。在上板45中亦形成有用於通過三個部位之導引構件37A~37C的頂端部之三個小開口。
第三圖中,於上板45之上面,以覆蓋開口45a,而藉由螺栓51固定環狀之定位板50,在定位板50之底面,例如在四個部位藉由螺栓53而固定有大致圓筒狀之圓筒構件52的凸緣部。在定位板50之上面50a,放置第二圖(A)之放電燈1的燈座部26之凸緣部26a,在定位板50之中央的圓形開口50b及其之後的圓筒構件52之內面,嵌合其燈座部26之軸部26b。因此,定位板50及圓筒構件52成為用於一體地保持放電燈1之燈座部26的構件。將沿著圓筒構件52中心軸之方向,稱為放電燈1之移動方向D。
此外,以連通定位板50之開口50b與其側面而形成通氣孔50c,並連結有用於在通氣孔50c中,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冷卻後之氣體的撓曲性高之配管73的端子。進一步在定位板50之上面50a,如第四圖所示,以對應於第二圖(B)之放電燈1的凸緣部26a之開口27A、27B來配置,而固定有插銷70A、70B。藉此,可在定位板50上,始終以相同角度位置放置放電燈1之凸緣部26a。
第三圖中,定位板50、上板45及框架46A、46B為了彼此電性導通,且提高散熱效果,而由導電率及導熱率良好之金屬形成,在框架46A上,經由螺栓55而固定有電力電纜33A。藉由在定位板50上,以第二圖(A)之燈座部26的凸緣部26a接觸而保持放電燈1,而經由電力電纜33A、框架46A、上板45及定位板50供給電力至燈座部26。同樣地,圓筒構件52亦係導熱率良好之金屬製者。
再者,在上板45上固定定位板50(連結有圓筒構件52)時,係預先以包圍圓筒構件52之杯狀,可沿著移動方向D移動在中央具有開口之移動構件41的狀態下配置。移動構件41係自上板45側至底板36側,依序連結:接近圓筒構件52而配置之環狀部41a;對移動方向D,底板36側在外側具有打開大致5°程度之圓錐的側面狀之內面(傾斜面)的傾斜部41b;在比傾斜部41b更外側,具有打開40°程度之圓錐的側面狀之內面(傾斜面)的收納部41c;及以比環狀部41a大之環狀,在三個部位形成用於通過導引構件37A~37C(參照第五圖)之開口的驅動部41d而形成。在環狀部41a之上端,如第五圖所示,以將其與面板47A、47B大致平行地夾著,而在兩個部位固定有小平板狀之昇降構件48A、48B。
此外,第五圖中,於移動構件41之驅動部41d中,以覆蓋等角度間隔而設置之三個部位的開口,而藉由螺栓43固定連結構件42A、42B、42C,並在連結構件42A~42C之貫穿孔中分別插通導引構件37A~37C。 如第四圖所示,在上板45之上面,以覆蓋包圍定位板50而配置之三個部位之開口,而使用螺栓39C,固定大致倒U字型之止動具38A、38B、38C,在止動具38A~38C之中央,分別使用螺栓39B,而固定第五圖之導引構件37A~37C的頂端。進一步在止動具38A~38C與連結構件42A~42C之間,分別以覆蓋導引構件37A~37C,而裝設有壓縮線圈彈簧44A、44B、44C(參照第五圖)。結果,在移動構件41之驅動部41d中,經由三個部位之連結構件42A~42C,藉由壓縮線圈彈簧44A~44C沿著移動方向D,而在底板36側始終施加擠壓力F1。因此,在固定於移動構件41之環狀部41a的昇降構件48A、48B上,只要不藉由後述之切換用鏈結機構63施加向上板45側之驅動力,則移動構件41沿著圓筒構件52而移動至底板36側。
此外,第三圖中,在圓筒構件52之側面的上板45與底板36之大致中間位置,以與導引構件37A~37C相同角度形成有三個部位之矩形的窗部52a、52b、52c(參照第五圖)。再者,於圓筒構件52之下端部,以與窗部52a~52c相同角度,而形成三個部位之凸部52d、52e、52f,凸部52d~52f上分別固定有可在軸56之周圍旋轉而大致L字型的固定用支臂55A、55B、55C(參照第六圖)。固定用支臂55A~55C中,分別代表性地如線圈彈簧62A所示,對圓筒構件52始終賦予向外側旋轉之小的力矩。
第七圖(A)係第三圖之固定用支臂55A之平面剖面圖,第七圖(B)係其固定用支臂55A之前視圖,構成固定用支臂55A之框架57的一端,可在以軸56為中心的旋轉中心A之周圍旋轉,在框架57之另一端經由旋轉軸60而固定滾筒61,框架57中間的彎曲部中,經由小型軸承58而固定有滾筒59。因此,滾筒59及61均可旋轉,且藉由將固定用支臂55A在軸56之逆時針周圍旋轉,滾筒61施力於固定對象面(本例中為第二圖(A)之放電燈1的燈座部26之被擠壓面26g)。
第三圖之狀態,係移動構件41沿著圓筒構件52,而在最接近上板45之位置,固定用支臂55A~55C之彎曲部的滾筒59施力於移動構件41之收納部41c,滾筒61移動於圓筒構件52之窗部52a~52c的外側。因此,第二圖(A)之放電燈1的燈座部26之軸部26b及固定部26h,可沿著定位板50之開口50b及圓筒構件52的內面,而在移動方向D上自由移動。
第九圖顯示自第三圖之狀態,使移動構件41沿著圓筒構件52下降至最接近底板36的位置之狀態的一個例子,該第九圖中,固定用支臂55A(其他固定用支臂55B、55C亦同)之滾筒59接觸於移動構件41之傾斜部41b,而施力於圓筒構件52之內側。結果,在固定用支臂55A上,於軸56之逆時針周圍賦予力矩,固定用支臂55A之另一端側的滾筒61通過圓筒構件52之窗部52a,而插入內側。第九圖之狀態,因為在圓筒構件52內嵌合有放電燈1之燈座部26的軸部26b及固定部26h,所以固定用支臂55A之滾筒61插入燈座部26之凹部26f內,進一步接觸於固定部26h上面之被擠壓面26g。在該狀態下,因為壓縮線圈彈簧44A、44B等之擠壓力,經由移動構件41及固定用支臂55A而施加於被擠壓面26g(燈座部26)上,所以燈座部26之凸緣部26a壓緊於安裝裝置31之定位板50的上面50a,燈座部26進而放電燈1藉由安裝裝置31而穩定地保持。因此,固定用支臂55A~55C構成在燈座部26(固定部26h)上,對底板36側賦予擠壓力之構件的一部分。
此處,說明為了解除固定用支臂55A~55C對燈座部26(固定部26h)之擠壓力,而將移動構件41之昇降構件48A、48B提昇於上板45側之切換用鏈接機構63的構成。 第三圖中,在面板47C之大致中央固定由絕緣材料構成之旋轉槓桿部64,在面板47C之內側的旋轉槓桿部64之頂端,連結可在與移動方向D正交之驅動方向E上移動的活動桿65,在活動桿65之頂端固定有平面觀察大致為U字型的分歧構件66。本例的一個例子,係藉由操作者以手動旋轉旋轉槓桿部64,活動桿65與其連動而在驅動方向E上移動。另外,移動活動桿65之機構不拘,如亦可不使用旋轉槓桿部64,而由操作者直接操作延長之活動桿65。此外,驅動方向E亦可不與移動方向D正交,如亦可為與移動方向D大致平行。
第五圖中,一個例子係支撐旋轉槓桿部64之面板47A~47C均由絕緣材料而形成。而後,在分歧構件66之兩個部位的頂端部,經由軸66A、66B,可旋轉地連結細長之鏈接構件67A、67B的一端,在鏈接構件67A、67B之另一端,可旋轉地連結滾筒69A、69B,在固定於移動構件41上端之環狀部41a的昇降構件48A、48B,可自底面側接觸滾筒69A、69B。再者,於面板47A、47B之上部,經由軸68C、68D,而可旋轉地固定細長之鏈接構件68A、68B的一端,鏈接構件68A、68B之另一端經由軸67C、67D,而連結於鏈接構件67A、67B之中間位置(鏈接構件之一端部與另一端部間之位置)(參照第三圖)。如此,包含:旋轉槓桿部64、活動桿65、分歧構件66、鏈接構件67A、67B、鏈接構件68A、68B及滾筒69A、69B,而構成切換用鏈接機構63。
另外,為了確實防止移動構件41與切換用鏈接機構63之鏈接機構的機械性干擾,如第五圖所示,亦可刪除由移動構件41之收納部41c及驅動部41d的虛線所包圍之兩個部位的端部147A及148B。 第十圖(A)及第十圖(B)相當於第三圖中,顯示切換用鏈接機構63之近方位的鏈接構件67B、68B等之圖,且顯示在安裝裝置31上保持有放電燈1之燈座部26的狀態,如第十圖(A)所示,操作旋轉槓桿部64,將活動桿65沿著驅動方向E而移動至右端部的狀態下,鏈接構件67B(第五圖之鏈接構件67A亦同)與活動桿65大致平行,移動構件41沿著移動方向D而下降至最下端。結果,第三圖之固定用支臂55A的滾筒61將燈座部26之固定部26h向下方施力,而穩定地保持燈座部26。
另外,如第十圖(B)所示,操作旋轉槓桿部64,在活動桿65上賦予作用力F3,而沿著驅動方向E移動至左端部的狀態下,藉由鏈接構件68B之旋轉,鏈接構件67B之頂端部的滾筒69B(第五圖之滾筒69A亦同)上昇,藉此,昇降構件48B及移動構件41上昇。結果,如第三圖所示,因為固定用支臂55A藉由線圈彈簧62A向外側旋轉至接觸於收納部41c,滾筒61移動至圓筒構件52之窗部52a之外,所以,自圓筒構件52抽出燈座部26之固定部26h,而可將放電燈1自安裝裝置31取下。
如此,藉由使用第五圖之切換用鏈接機構63,可輕易地切換對安裝裝置31固定與解除放電燈1之燈座部26。另外,除了切換用鏈接機構63之外,還可使用使第三圖之移動構件41沿著移動方向D而上昇的任意機構。如亦可使用在第五圖之鏈接構件68A、68B的頂端部直接固定滾筒69A、69B,藉由操作者旋轉鏈接構件68A、68B,而使移動構件41之昇降構件48A、48B上昇的機構。
如上述,本例之安裝裝置31包含:包含第三圖~第六圖所示之絕緣板32、底板36、上板45、框架46A、46B及面板47A~47C的框架機構;包含定位板50及圓筒構件52,而保持放電燈1之燈座部26的構件;用於在燈座部26之固定部26h上賦予擠壓力之固定用支臂55A~55C;包含:移動構件41、導引構件37A~37C、連結構件42A~42C、線圈彈簧62A等及壓縮線圈彈簧44A~44C(彈性構件),而在固定用支臂55A~55C上賦予作用力之機構;用於解除該機構對固定用支臂55A~55C之作用力的切換用鏈接機構63;第八圖之燈座部28側的電力電纜33B;在電力電纜33B上供給冷卻後之氣體的氣體供給裝置(圖未顯示);第三圖之配管73;及在配管73上供給冷卻後之氣體的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而構成。
第九圖中,送風裝置71具有:將自進氣口72引入之氣體(如空氣)進行除塵的過濾器部71a,冷卻自過濾器部71a供給之氣體的冷卻部71b,及將自冷卻部71b供給之氣體以特定流量供給至配管73側的送風部71c。另外,如亦可在圓筒構件52之外面設置溫度感測器,並依據該溫度感測器之計測結果,控制冷卻部71b中之設定溫度。
其次,參照第八圖~第十圖,說明將本例之第二圖(A)之放電燈1裝卸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的動作之一個例子。 第八圖係顯示將放電燈1裝設於安裝裝置31的狀態圖,第九圖係顯示第八圖中之放電燈1之燈座部26及安裝裝置31的放大圖,第十圖(A)及第十圖(B)係對應於第三圖,而顯示切換用鏈接機構63之動作圖。
首先,在安裝裝置31上裝設放電燈1時,如第十圖(B)所示(該步驟,未在安裝裝置31上裝設燈座部26),操作者操作切換用鏈接機構63,藉由作用力F3推上滾筒69B,並經由昇降構件48B而使移動構件41上昇至上板45側,而自圓筒構件52之窗部52a抽出固定用支臂55A(第六圖其他之固定用支臂55B、55C亦同)之頂端部(第三圖之滾筒61)。在該狀態下,操作者使第二圖(A)之放電燈1的燈座部26之固定部26h及軸部26b嵌合於定位板50之開口及圓筒構件52之內面。此時,因為在燈座部26上,如第二圖(A)所示地形成有倒角部26i及26e,所以,可將固定部26h及軸部26b順利地插入定位板50之開口及圓筒構件52之內面。
其次,如第十圖(A)所示,操作者操作切換用鏈接機構63,而使滾筒69B下降時,移動構件41藉由壓縮線圈彈簧44A(及第五圖之壓縮線圈彈簧44B、44C)的擠壓力F1而施力於底板36側。此時,如第三圖所示,固定用支臂55A之滾筒59自移動構件41之收納部41c移動至傾斜部41b,藉由擠壓力F1,而在固定用支臂55A上作用以軸56為中心之逆時針旋轉的力矩。而後,如第八圖所示,固定用支臂55A之滾筒61通過圓筒構件52之窗部52a,而插入燈座部26之凹部26f側,再者,滾筒61將燈座部26之被擠壓面26g施力於底板36側。在該狀態下,沿著圓筒構件52內面之燈座部26的移動方向D與放電燈1之長度方向一致。而後,在燈座部26之凸緣部26a密合於定位板50之上面50a,燈座部26之軸部26b嵌合於定位板50之開口50b及圓筒構件52之內面的狀態下,放電燈1藉由安裝裝置31而穩定地保持。
第八圖中,進一步在另一方之燈座部28的端子部28a上連結撓曲性高之電力電纜33B。自電力電纜33B供給電力至端子部28a,並且經由電力電纜33B內之配管,而供給冷卻後之氣體於燈座部28之溝部28f與護蓋部28b之間的流路。供給之氣體經由形成於軸部28c與環狀部28h間的凹部28g而排氣,來有效地冷卻燈座部28。
此外,以安裝裝置31保持之燈座部26上,經由電力電纜33A、框架46A、上板45及定位板50而供給電力,而在玻璃管25內進行發光。再者,如放大第八圖重要部分之第九圖所示,自送風裝置71經由配管73,而供給冷卻後之氣體至定位板50之通氣孔50c。供給之氣體如以箭頭74A、74B、74C所示,經過通氣孔50c、燈座部26之溝部26d與圓筒構件52間之流路及凹部26f,而排氣於圓筒構件52之窗部52a(及其他兩個部位之窗部)之外。藉此,有效冷卻燈座部26及玻璃管25。
其次,如為了更換放電燈1,而自第八圖之安裝裝置31取下放電燈1的情況下,如第十圖(B)所示,操作者操作切換用鏈接機構63,經由滾筒69B及升降構件48B,而使移動構件41上昇至上板45側,將固定用支臂55A之頂端部(第三圖之滾筒61)移動至圓筒構件52之窗部52a之外。之後,操作者藉由自定位板50及圓筒構件52抽出燈座部26,可自安裝裝置31輕易地取下放電燈1。
如此,採用本例之放電燈1及安裝裝置31的曝光光源30,僅藉由切換用鏈接機構63解除藉由固定用支臂55A~55C對放電燈1之燈座部26的固定部26h之擠壓,可輕易地在短時間對安裝裝置31取下及裝設放電燈1。此外,只須藉由切換用鏈接機構63開始藉由其固定用支臂55A~55C對固定部26h向燈座部26之移動方向D(與放電燈1之長度方向L相等)的擠壓,放電燈1藉由壓縮線圈彈簧44A~44C之作用力而限制的大致一定之擠壓力,擠壓於定位板50而固定。因此,藉由調整其壓縮線圈彈簧44A~44C之彈簧常數等,可輕易地將放電燈1固定於安裝裝置31時之擠壓力設定於目標範圍內。
此外,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冷卻用之氣體至燈座部26之溝部26d時,因為其氣體係沿著燈座部26之表面而流入固定部26h側,所以可以簡單之機構有效地進行放電燈1之冷卻。 此外,本例之安裝裝置31如第九圖所示,具有:移動構件41,其係具有傾斜部41b,該傾斜部具有對移動方向D傾斜之內面(傾斜面),壓縮線圈彈簧44A~44C之彈性力作用,而沿著移動方向D移動;及固定用支臂55A~55C,其係與傾斜部41b之內面抵接,將移動構件41之移動方向D的移動轉換成向燈座部26之凹部26f的插入方向之移動,而將頂端之滾筒61插入凹部26f;因為藉由固定用支臂55A而在被擠壓面26g上施力,所以可輕易地在燈座部26上賦予移動方向D之擠壓力。
另外,在移動構件41上賦予擠壓力F1的構件,除了壓縮線圈彈簧44A~44C之外,亦可使用拉伸線圈彈簧或彈簧片等。此外,因為固定用支臂55A~55C係以等角度間隔而在燈座部26之周圍配置複數個(此處為三個),所以可以均一之力將燈座部26保持於安裝裝置31上。另外,如亦可僅以1個固定用支臂55A來固定燈座部26。
另外,第八圖中,本例之燈座部28側的電力電纜33B中,並列地收納有電力供給用之電纜與供給冷卻後之氣體的配管。但是,其電力電纜33B亦可使用以導入電力與冷卻用氣體之導體所形成之具有柔軟性的管狀電纜。藉此,可簡化電力電纜33B之構成。
其次,說明使用具有上述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之放電燈1及安裝裝置31的曝光光源,作為第一圖之投影曝光裝置的曝光光源30時之製造方法或是使用方法(運轉方法)的一個例子。 其製造方法之一個例子,係藉由在第一圖之放電燈1的兩個電極間放電而發生之光,在晶圓W上曝光標線片R之圖案影像的投影曝光裝置之製造方法,且具有:步驟S1,其係在用於保持放電燈1之第八圖所示的安裝裝置31中,經由放電燈1之一方燈座部26而裝設放電燈1;步驟S2,其係在放電燈1之另一方燈座部28的端子部28a上連接電力電纜33B(用力電纜);及步驟S3,其係在使如此裝設之放電燈1的燈座部26裝設於安裝裝置31的狀態下實施冷卻。藉此,可有效地冷卻放電燈1。
此時,其步驟S1可進一步包含:步驟S11,其係在安裝裝置31之定位板50的開口50b及圓筒構件52之內面插入燈座部26之一部分(軸部26b及固定部26h);步驟S12,其係對插入安裝裝置31之燈座部26施加用於保持放電燈1的擠壓力(保持力);及步驟S13,其係在安裝裝置31之圓筒構件52與燈座部26的溝部26d之間形成冷卻用氣體之流路。
再者,其步驟S3可包含步驟31,其係在其步驟S13所形成之流路中,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冷卻用氣體。如此,藉由在大致密閉之流路中流入冷卻用氣體,可更有效地冷卻燈座部26。 此外,亦可進一步包含步驟S4,其係將連接電力電纜33B之燈座部28,藉由經由電力電纜33B而供給之冷卻用液體來冷卻。藉此,燈座部28亦被冷卻,進而亦可有效地冷卻放電燈1之玻璃管25。
其次,參照第十一圖~第十八圖,說明本發明之放電燈的實施例之其他各種例子。以下說明之各種放電燈,亦分別可輕易地裝卸於第三圖及第四圖之安裝裝置31,並且依需要,可將固定之力輕易地設定於目標範圍內。將此等放電燈裝設於安裝裝置31而構成的光源,可用作第一圖之曝光裝置的曝光光源30。此外,第十一圖(A)~第十一圖(D)、第十二圖(A)~第十二圖(D)、第十三圖(A)~第十三圖(C)、第十四圖(A)、第十四圖(B)及第十五圖(A)、第十五圖(B)所示之放電燈1A~10O,均係在形成於其一方燈座部之軸部表面的溝部(或其表面本身)與對應之第三圖的安裝裝置31之圓筒構件52間的流路中流入冷卻用媒介(氣體或液體)者,第十五圖(C)、第十五圖(D)所示之放電燈1P, 、1Q,係以通過其一方燈座部之軸部的內部,而在設於凸緣部附近與固定部(被施力部)間之流體路徑中流入冷卻用媒介者,第十八圖(A)、第十八圖(B)所示之放電燈1AA、1AB,係在其一方燈座部中區分:作為嵌合部之功能的部分,與冷卻用媒介接觸之部分者。以下,第十一圖~第十八圖中,在對應於第二圖(A)及第二圖(B)之部分註記相同或類似符號,並省略或簡化其詳細之說明。
首先,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係以在長度方向夾著包含內部形成發光部之燈泡部25a的玻璃管25A,而固定分別連接用於形成其發光部之陰極及陽極(圖未顯示)的燈座部26A及28而構成,一方之燈座部26A藉由第三(A)圖之安裝裝置31固定。另外,其玻璃管25A之棒狀部25Ab、25Ac的階差形狀,與第二圖(A)之放電燈1的玻璃管25之棒狀部25b、25c少許不同,不過發光之照明光的波長及輸出大致相同。
此外,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的燈座部26A,與第二圖(A)之燈座部26不同之處為:形成於其軸部26b(嵌合部)之溝部26Ad,係與第二圖(A)之燈座部26的溝部26d逆旋轉之螺旋狀地(如螺絲用之溝狀地)形成,及在其軸部26b之頂端形成有與凹部26f大致相同剖面形狀之圓柱狀的頂端部26j。溝部26Ad之凸緣部26a(抵接部)側的起點與開口27B之位置關係,在將燈座部26A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係設定成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冷卻用媒介)流入溝部26Ad的起點。藉此,有效冷卻燈座部26A進而放電燈1A。
其次,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以燈座部26B及28夾著玻璃管25A而構成,在燈座部26B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形成環狀之切口部26c(溝部),該切口部26c中連通溝部26Ad。結果,將放電燈1B之燈座部26B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溝部26Ad之起點與開口27B之位置關係無關,而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係經由切口部26c而流入溝部26Ad。藉此,溝部26Ad之加工容易。
其次,第十一圖(C)之放電燈1C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C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形成環狀之切口部26Cc,以連通該切口部26Cc與凹部26f(階部),而在軸部26b之表面,與玻璃管25A之長度方向L平行地形成有複數之溝部26Cd。結果,將放電燈1C之燈座部26C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冷卻用媒介),係經由切口部26Cc及溝部26Cd而流入凹部26f側。藉此,有效冷卻放電燈1C。
其次,第十一圖(D)之放電燈1D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D之凸緣部26Da中設置溝部D1,在軸部26b之表面,沿著長度方向L,而形成以平行於長度方向L之軸為中心的複數環狀之切口部26Dk,在此等切口部26Dk間之軸部26b上,交互地如以180°不同之間隔形成溝部D2。結果,將放電燈1D之燈座部26D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經由溝部D1、切口部26Dk及溝部D2而流經軸部26b之表面,並且自溝部D1而排出於玻璃管25A側。藉此,有效冷卻燈座部26D及玻璃管25A進而放電燈1D。
其次,第十二圖(A)之放電燈1E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E之軸部26b的表面,沿著長度方向L,而形成以平行於長度方向L之軸為中心的複數環狀之切口部26Ek(橫溝),此等切口部26Ek間之軸部26b作用為複數之散熱用葉片。結果,將放電燈1E之燈座部26E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經由切口部26Ek而流經軸部26b之表面,有效冷卻放電燈1E。
其次,第十二圖(B)之放電燈1F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F之軸部26b的表面,沿著長度方向L,而形成以平行於長度方向L之軸為中心的複數環狀之切口部26Fk,在此等切口部26Fk之間,於軸部26b之90°間隔的四個部位分別形成有溝部G1、G2、G3(圖未顯示第四個溝部)。將放電燈1F之燈座部26F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經由切口部26Fk及溝部F1等,流經軸部26b之表面而流入凹部26f側,所以有效冷卻放電燈1F。
其次,第十二圖(C)之放電燈1G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G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形成切口部26c,以連通於該切口部26c,而在軸部26b之表面,旋轉方向不同之兩個螺旋狀的溝部26d及26Gd交叉而形成。 其次,第十二圖(D)之放電燈1H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H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形成切口部26c,以連通於該切口部26c,而在軸部26b之表面,多條螺絲狀(本例為兩條螺絲)狀地形成螺旋狀之複數平行的溝部26Hd。此等放電燈1G(或1H),因為冷卻後之氣體沿著兩個溝部26d、26Gd(或複數之溝部26Hd)流動,所以冷卻效果特優。
其次,第十三圖(A)之放電燈1I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其燈座部26I之軸部26b的頂端部藉由第三圖之固定用支臂55A而施力的部分中,被擠壓面26Ig對垂直於玻璃管25A之長度方向的平面緩慢地傾斜;及與被擠壓面26Ig一起夾著固定部26h之倒角部26Ii,與被擠壓面26Ig大致對稱地緩慢傾斜。將其放電燈1I之燈座部26I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有時可提高對被擠壓面26Ig之來自固定用支臂55A等的作用力。此種情況下,可更穩定地保持放電燈1I。
另外,第十三圖(B)之放電燈1J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其燈座部26J之被擠壓面26Jg與第十三圖(A)之被擠壓面26Ig反方向傾斜,固定部26h係碗型。藉由第三圖之固定用支臂55A等之支撐方法等,將其放電燈1J之燈座部26J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有時可提高對被擠壓面26Jg之來自固定用支臂55A等的作用力。此種情況下,亦可更穩定地保持放電燈1J。
此外,第十三圖(C)之放電燈1K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其燈座部26K之固定部26Kh的形狀較小。藉此,有時可縮小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的構成。 其次,第十四圖(A)之放電燈1L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L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形成切口部26c,以連通於該切口部26c,而在軸部26b之表面,交叉形成旋轉方向不同之兩個多條螺絲(如兩條螺絲等)之螺旋狀的複數溝部26Ld及26Hd。
另外,第十四圖(B)之放電燈1M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M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形成切口部26c,以連通於該切口部26c,而在軸部26b之表面,多條螺絲(如兩條螺絲)狀之螺旋狀的複數平行之溝部26Ld,與多條螺絲(如三條螺絲)狀,且長間距之螺旋狀的複數平行之溝部26Md交叉地形成。採用此等放電燈1L及1M,因為冷卻用媒介流動之溝部增加,所以冷卻效果特優。
其次,第十五圖(A)之放電燈1N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N之軸部26b的頂端部之藉由第三圖之固定用支臂55A等而施力的部分中,設有三個部位之固定部26h1、26h2、26h3。將前述放電燈1N之燈座部26N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因為第六圖之三個部位之固定用支臂55A~55C分別將固定部26h1~26h3在長度方向上施力,所以將放電燈1N穩定地保持於安裝裝置31。此種情況下,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等比較,可減輕燈座部26N之重量。
另外,第十五圖(B)之放電燈1O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不同之處為:其燈座部26O之軸部26b的表面,除了矩形狀之多數個凸部26n之外,係形成凹部26m。如沿著第十五圖(B)之A-A線的剖面圖之第十六圖(A)所示,在燈座部26O之軸部26b的凸部26n之間成為溝部。結果,將放電燈1O之燈座部26O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流經其軸部26b之凸部26n間的溝部而有效冷卻放電燈1O。此時,藉由減少凸部26n數量,可降低流通阻力,更適於欲增加供給之氣體流量的狀況。
其次,第十五圖(C)之放電燈1P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P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本例在接近凸緣部26a之位置)形成環狀之切口部26Pc(溝部),以連通於該切口部26Pc,而通過軸部26b之內部,且自凸緣部26a(切口部26Pc)至凹部26f,而在長度方向L平行地設置由複數貫穿孔構成之流體路徑26Pd(本例係已經形成)。各流體路徑26Pd分別具有:連通於切口部26Pc之開口P1,及連通於凹部26f(倒角部26e)之開口P2。如沿著第十五圖(C)之B-B線的剖面圖之第十六圖(B)所示,在燈座部26P之軸部26b中,複數流體路徑26Pd大致在同一圓周上配置。結果,將放電燈1P之燈座部26P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因為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係經由切口部26Pc及複數流體路徑26Pd,流經軸部26b之內部而流入凹部26f側,所以有效地冷卻放電燈1P。
另外,第十五圖(D)之放電燈1Q與第十一圖(B)之放電燈1B不同之處為:在其燈座部26Q之軸部26b的凸緣部26a附近之內部形成環狀之切口部26Rc(參照第十七圖),以連通於該切口部26Rc,而通過軸部26b之內部,且自凸緣部26a附近至凹部26f,而螺旋狀地設置流體路徑26Qd(本例係已經形成)。流體路徑26Qd之一端(經由切口部26Rc)連通於在凸緣部26a附近之軸部26b的表面設置之開口Q1,流體路徑26Qd之另一端連通於在凹部26f(倒角部26e)中設置之開口Q2。如沿著第十五圖(D)之C-C線的剖面圖之第十六圖(C)所示,流體路徑26Qd圍繞燈座部26Q之軸部26b的內部。結果,將放電燈1Q之燈座部26Q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因為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係經由開口Q1、軸部26b之內部的流體路徑26Qd及開口Q2而流入凹部26f側,所以有效地冷卻放電燈1Q。
另外,製造第十五圖(D)之放電燈1Q的燈座部26Q之情況下,一個例子如第十七圖所示,只須對具有在外側面形成有切口部26Rc及螺旋狀之流體路徑26Qd的軸部26Rb,與比該軸部剖面形狀稍小的固定部26Rh的棒狀主燈座部26R之外面,使圓筒狀且在上端附近形成有開口Q1之副燈座部26S嵌合後,如一個例子,只須使燈座部26R及26S熔敷即可。另外固定方法亦可使用螺絲固定及接合。 另外,流體路徑26Qd亦可形成於副燈座部26S之內側面,而非燈座部26Q之外側面。
其次,具有第十八圖(A)之燈座部26AA的放電燈1AA不同之處為:對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的軸部26b,具有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的剖面形狀彼此不同之兩個部分。亦即,如第十八圖(A)所示,在放電燈1AA之燈座部26AA中形成有:長度方向之長度比第十一圖(A)之軸部26b短之作為嵌合部的軸部分26b1,及在至其下部之小徑部26k之間,直徑比軸部分26b1(在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的外形形狀)小的圓柱狀之桿部26b2。
在長度方向之桿部26b2的長度比軸部分26b1之長度要長,再者,桿部26b2之表面積比軸部分26b之表面積寬。 同時,將燈座部26AA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冷卻用媒介),以流入作為冷卻部而作用之桿部26b2的表面,而通氣孔50c在桿部26b2中,與軸部分26b1之附近相對而配置。而後,自通氣孔50c供給之氣體,自桿部26b2之軸部分26b1側向小徑部26k流動。將本實施例之放電燈1AA裝設於安裝裝置31情況下,只須預先調整成通氣孔50c之位置與桿部26b2相對即可。另外,本實施例,自通氣孔50c供給之氣體雖不直接與軸部分26b1接觸,但是,可經由桿部26b2而冷卻軸部分26b1。其他構成與第十一圖(A)之放電燈1A相同。
結果,將放電燈1AA之燈座部26AA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時,可藉由短之軸部分26b1進行放電燈1AA之定位,並且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供給至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之冷卻後氣體(冷卻用媒介)送風至燈座部26AA之桿部26b2的表面。藉此,有效地冷卻燈座部26AA進而放電燈1AA。 另外,如第十八圖(B)之放電燈1AB的燈座部26AB所示,亦可在軸部26b之下方的桿部26b2之表面形成螺旋狀之溝部26Ad。藉此,因為桿部26b2與氣體之接觸面積變大,所以對燈座部26AB之冷卻效果變大。
第十八圖(A)之燈座部26AA中,亦可相同地形成桿部26b2之直徑與小徑部26f之直徑。 此外,在桿部26b2之表面,當然亦可適用形成於第十一圖(A)~第11(D)圖、第十二圖(A)~第十二圖(D)、第十四圖(A)、第十四圖(B)及第十五圖(A)、第十五圖(B)之軸部26b的立體構造。 第十八圖(A)、第十八圖(B)之放電燈1AA、1AB,即使在嵌合於安裝裝置31之圓筒構件52的部分(軸部分26b1)未形成溝,仍可藉由送風於桿部26b2之表面的氣體而有效地冷卻。
其次,第二圖、第十一圖~第十六圖及第十八圖之放電燈1及放電燈1A~1Q,係具有:形成發光部之玻璃管25(或25A),與連結於該玻璃管之燈座部26(或26A~26Q)之放電燈,前述燈座部亦可說是在沿著與長度方向L(第一方向)平行之第一軸,而自前述玻璃管離開之方向,依序具有:將前述第一軸作為中心,具有包含具有第一半徑(設為R1)以上半徑之圓盤形狀之形狀的凸緣部26a(或26Da);及將前述第一軸作為中心,具有外接成具有比前述半徑R1小之第二半徑(設為R2)之圓柱形狀的形狀之軸部26b。再者,此等放電燈亦可說是具有:將前述第一軸作為中心,具有包含具有比前述半徑R2小之第三半徑(設為R3)的圓柱形狀之形狀的小徑部26k;及將前述第一軸作為中心,成為具有包含具有比前述半徑R1小,且比前述半徑R3大之第四半徑(設為R4)之圓盤形狀的形狀之施力對象的部分(包含:被擠壓面26g(26Ig等)及固定部26h(26h1~26h3等)之部分);並且在前述軸部26b之外周或附近,具有作為用於增大軸部26b與空氣(周圍氣體)之接觸面積的立體性構造之溝部26d等(或流體路徑26Pd、26Qd等)。
此時,藉由自第九圖之送風裝置71,經由第三圖之定位板50的通氣孔50c,而在前述立體性構造之周圍或內部供給冷卻後之氣體(或液體),可有效冷卻前述軸部26b進而放電燈。 此時,所謂凸緣部26a等及成為施力對象之部分具有包含圓盤形狀之形狀,係指亦可此等外面之至少一部分內接成圓盤形狀,並且在此等內部形成有貫穿孔(包含螺絲孔)或開放孔等。此外,所謂前述軸部26b外接成其圓柱形狀,係指軸部26b之形狀對前述圓柱形狀,在前述半徑方向不溢出之形狀,且軸部26b之外形端(外側面)在複數部位接觸於前述圓柱形狀之側面。此外,所謂前述立體性構造使前述軸部26b與空氣之接觸面積增大,係指前述軸部26b與空氣之接觸面積比具有前述半徑R2之圓柱形狀的側面大。此時,前述立體性構造係設於前述軸部26b內之流體路徑26Pd、26Qd時,所謂前述立體性構造使前述軸部26b與空氣之接觸面積增大,係指前述軸部26b之側面的面積與前述流體路徑26Pd、26Qd之內面的面積之和,比具有前述半徑R2之圓柱形狀的側面之面積大。
此外,在前述立體性構造係第二圖(A)之螺旋狀的溝部26d、第十一圖(C)之縱方向的溝部26Cd、第十五圖(B)多數凸部26n等,設於軸部26b外周之凹凸形狀的情況下,其加工容易。 此外,在立體性構造係第十五圖(C)、第十五圖(D)之流體路徑26Pd、26Qd等設於軸部26b之內部的流體路徑之情況下,增大放電燈1P、1Q之燈座部26P、26Q的軸部26b,與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的圓筒構件52之接觸面積,而可更穩定地保持燈座部26P、26Q,並且亦可有效地進行放電燈1P、1Q的冷卻。
此外,如第十五圖(C)、第十五圖(D)所示,在軸部26b之凸緣部26a附近的外側面及軸部26b在小徑部26k側之端部附近,分別形成有連通於流體路徑26Pd、26Qd的開口P1、Q1及開口P2及Q2之情況下,可有效冷卻自凸緣部26a至凹部26f之軸部26b的大致全體。 另外,上述之立體性構造於安裝裝置31上裝設有放電燈時,亦可說是冷卻用媒介(如氣體)接觸之冷卻部。該冷卻部不限於立體性構造,而如第十八圖(A)之桿部26b2,包含以比作為嵌合部之軸部分26b1的直徑小之直徑而形成,且具有緩坡表面者。
再者,第二圖、第十一圖~第十六圖及第十八圖之放電燈1及放電燈1A~1Q,係具有:延伸於長度方向而形成之玻璃管25(或25A);及在玻璃管之長度方向側的端部,連結一端部之燈座部26(或26A~26Q)的放電燈。再者,設於燈座部之凸緣部26a,可說是在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突出而形成。此外,嵌合部26b設於凸緣部26a與燈座部26之開放端(由於將連結於玻璃管之端部定義為一端部,因此,此處亦可說是另一端部)之間,關於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的外形形狀,可說是具有比凸緣部26a之外形形狀小的形狀。另外,本實施例關於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凸緣部之外形形狀係圓形,此外,嵌合部26b之外形形狀亦係圓形。
此外,小徑部26k設於凸緣部26a與燈座部26之開放端之間,可說是關於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的外形形狀,具有比嵌合部26b小之形狀。此外,固定部26h設於凸緣部26a與燈座部26之開放端之間,可說是關於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的外形形狀具有比凸緣部26a之外形形狀小,且比小徑部26k大之形狀。此外,上述實施例之投影曝光裝置可藉由將由曝光光源、複數透鏡等構成之照明光學系統及投影光學系統插入曝光裝置本體,進行光學調整,將包含多數個機械零件之標線片載台及晶圓載台安裝於曝光裝置本體,連接配線及配管,進一步進行綜合調整(電氣調整、動作確認等)而製造。另外,其投影曝光裝置之製造須在管理溫度及潔淨度之潔淨室內進行。
採用本實施例,只須藉由安裝裝置(保持裝置)31之切換用鏈接機構(切換機構)63,解除其固定用支臂(施力構件)對前述放電燈之固定部(被施力部)26h之擠壓,即可輕易地在短時間進行對前述安裝裝置31取下及裝設前述放電燈。此外,只須藉由前述切換用鏈接機構63開始前述固定用支臂對前述固定部26h向前述第一方向的擠壓,即可輕易地將前述放電燈,以與目標範圍內之大致一定的擠壓力固定於前述安裝裝置31。此外,自前述氣體供給裝置供給媒介時,因為前述媒介沿著前述燈座構件的表面而流入前述固定部26h側,所以可以簡單之機構有效地進行放電燈之冷卻。
另外,使用上述實施例之曝光裝置來製造半導體裝置等之微型元件時,微型元件如第十九圖所示,係經過:進行微型元件之功能、性能設計的步驟201,依據該設計步驟來製作光罩(標線片)之步驟202,製造裝置基底之基板的步驟203,包含:藉由前述實施例之投影曝光裝置(曝光裝置),將光(標線片)之圖案曝光於基板上的製程、將曝光之基板予以顯像之製程、顯像之基板的加熱(硬化)及蝕刻製程等的基板處理步驟204,裝置組合步驟(包含:切割製程、接合製程、封裝製程等之加工製程)205與檢查步驟206等來製造。
另外,本發明之光源裝置除了上述步進及重複方式之投影曝光裝置(步進機等)之外,亦可適用於步進及掃描方式之掃描曝光型的投影曝光裝置(掃描步進機等)的曝光光源。此外,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亦可適用於國際公開第99/49504號案、國際公開第2004/019128號案等所揭示之浸液型曝光裝置的曝光光源。此外,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亦可適用於不使用投影光學系統之鄰近方式或接觸方式之曝光裝置的光源裝置或是曝光裝置以外之機器的光源。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係使用形成有轉印用之圖案的標線片(光罩),不過除了該標線片之外,如美國專利第6, 778, 257號案說明書所揭示,亦可使用依據須曝光之圖案的電子資料,而形成透過圖案或反射圖案之電子光罩。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於半導體裝置製造用之曝光裝置,亦可適用於用來製造包含液晶顯示元件及電漿顯示器等之顯示器,而將元件圖案轉印於玻璃板上之曝光裝置;將用於製造薄膜磁頭之元件圖案轉印於陶瓷晶圓上之曝光裝置;與用於製造攝像元件(CCD等)、有機EL、微型機器、MEMS(微型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及DNA晶片等的曝光裝置等。此外,除了半導體元件等微型元件之外,為了製造光曝光裝置及EUV曝光裝置等使用之遮罩,而在玻璃基板或矽晶圓等上轉印電路圖案之曝光裝置,亦可適用本發明。
此外,如可將第十三圖(A)、第十三圖(B)、第十三圖(C)之固定部26h的被擠壓面之形狀適用於其他各放電燈。 如此,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之範圍內可取得各種構成。此外,包含: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圖式及摘要之2006年9月1日提出之日本特願2006-237252、2007年1月15日提出之日本特願2007-006462及2007年5月11日提出之日本特願2007-127451的全部揭示內容,全部照樣引用而納入本專利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採用本發明之光源裝置,可輕易地在短時間進行對保持裝置(安裝機構)裝設放電燈等。此外,因為可以簡單之機構有效地進行放電燈之冷卻,所以適合於曝光裝置之曝光光源等。
1‧‧‧放電燈
1A~1Q‧‧‧放電燈
2‧‧‧橢圓鏡
25‧‧‧玻璃管
25A‧‧‧玻璃管
25a‧‧‧燈泡部
25b‧‧‧棒狀部
26‧‧‧燈座部
26A~26Q‧‧‧燈座部
26a‧‧‧凸緣部
26b‧‧‧軸部
26d‧‧‧溝部
26f‧‧‧凹部
26h‧‧‧固定部
26Pd‧‧‧流體路徑
28‧‧‧燈座部
28b‧‧‧護蓋部
29‧‧‧固定板
30‧‧‧曝光光源
31‧‧‧安裝裝置
32‧‧‧絕緣板
33A‧‧‧電力電纜
33B‧‧‧電力電纜
34‧‧‧電源
36‧‧‧底板
37A~37C‧‧‧導引構件
41‧‧‧移動構件
42A~42C‧‧‧連結構件
44A~44C‧‧‧壓縮線圈彈簧
45‧‧‧上板
46A‧‧‧框架
46B‧‧‧框架
47A~47C‧‧‧面板
48A‧‧‧昇降構件
48B‧‧‧昇降構件
50‧‧‧定位板
52‧‧‧圓筒構件
55A~55C‧‧‧固定用支臂
63‧‧‧切換用鏈接機構
64‧‧‧旋轉槓桿部
67A‧‧‧鏈接構件
67B‧‧‧鏈接構件
69A‧‧‧滾筒
69B‧‧‧滾筒
70A‧‧‧插銷
70B‧‧‧插銷
71‧‧‧送風裝置
73‧‧‧配管
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之投影曝光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第二圖(A)係顯示第一圖中之放電燈1的欠缺一部分之圖,第二圖(B)係沿著第二圖(A)之B-B線的剖面圖,第二(C)圖係顯示第二圖(B)之另外構成例之圖。 第三圖係顯示第一圖中之安裝裝置31的欠缺一部分之圖。 第四圖係顯示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的重要部分平面圖。 第五圖係沿著第三圖之A-A線的剖面圖。 第六圖係省略沿著第三圖之B-B線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第七圖(A)係自上方觀察第三圖中之固定用支臂55A的放大剖面圖,第七圖(B)係放大其固定用支臂55A而顯示之前視圖。 第八圖係顯示將第二圖(A)之放電燈1裝設於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的狀態之欠缺一部分之圖。 第九圖係放大第八圖之放電燈1的燈座部26及安裝裝置31之部分而顯示之欠缺一部分之圖。 第十圖(A)係顯示在第三圖之安裝裝置31中,藉由切換用連桿機構63而使移動構件41下降的狀態圖,第十圖(B)係顯示藉由切換用連桿機構63而使移動構件41上昇之狀態圖。 第十一圖(A)、第十一圖(B)、第十一圖(C)及第十一圖(D)係分別顯示本發明之放電燈的另一實施例之欠缺一部分之圖。 第十二圖(A)、第十二圖(B)、第十二圖(C)及第十二圖(D)係分別顯示本發明之放電燈的又一實施例之欠缺一部分之圖。 第十三圖(A)、第十三圖(B)及第十三圖(C)係分別顯示本發明之放電燈的又一實施例之圖。 第十四圖(A)及第十四圖(B)係分別顯示本發明之放電燈的又另一實施例之欠缺一部分之圖。 第十五圖(A)、第十五圖(B)、第十五圖(C)及第十五圖(D)係分別顯示本發明之放電燈的又一實施例之圖。 第十六圖(A)係沿著第十五圖(B)之A-A線的剖面圖,第十六圖(B)係沿著第十五圖(C)之B-B線的剖面圖,第十六圖(C)係沿著第十五圖(D)之C-C線的剖面圖。 第十七圖係顯示第十五圖(D)所示之放電燈一種製造方法的重要部分立體圖。 第十八圖(A)及第十八圖(B)係分別顯示本發明之放電燈的又一實施例之圖。 第十九圖係顯示微型元件一種製程之流程圖。

Claims (10)

  1. 一種放電燈,其裝設於具備保持部之光源裝置,該放電燈具有: 玻璃構件,其覆蓋陽極及陰極,該陽極及該陰極配置成在第一方向相對;及 第1部分,其配置於前述玻璃構件在前述第一方向上之一方之端部側,形成有一部分插入前述保持部的樣子; 前述第1部分具備: 凸緣部,其在將前述放電燈裝設於前述光源裝置時,抵接前述保持部之插入口,規定相對前述光源裝置之前述放電燈在前述第一方向之位置;及 軸部,其配置於在前述第一方向就前述凸緣部而言前述陰極之相反側,通過前述插入口,插入前述保持部之內部; 前述凸緣部具有定位部,該定位部規定相對前述光源裝置之前述放電燈在前述第一方向上軸線周圍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前述凸緣部具有受電部,該受電部接受從前述光源裝置供給且傳達至前述陰極的電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前述定位部包含形成於前述凸緣部之開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於前述凸緣部之外周部彼此不同之位置形成有複數個前述定位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形成於前述凸緣部之外周部的前述複數個定位部,設於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非對稱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前述軸部具有氣體能流通的第1開口,該軸部設有流路而使從前述第1開口流入前述軸部之內部的氣體流往前述第一方向上與前述陰極相反之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前述軸部具有: 第1軸部,其配置於前述第一方向上,且位於就前述凸緣部而言前述陰極之相反側,該第1軸部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之第二方向上之大小比前述凸緣部之大小更小;及 第2軸部,其配置於前述第一方向上,且位於就前述第1軸部而言前述凸緣部之相反側,該第2軸部在前述第二方向上之大小比前述凸緣部及前述第1軸部之大小更小; 前述第1開口設於前述第1軸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前述第1軸部之前述第一方向上之長度比前述第2軸部之前述第一方向上之長度更長。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前述軸部更具有第3軸部,該第3軸部配置於前述第一方向,且位於就前述第2軸部而言前述第1軸部之相反側,該第3軸部在前述第二方向上之大小比前述凸緣部之大小更小,且比前述第2軸部之大小更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放電燈,其中,前述軸部具備第2開口,該第2開口將從前述第1開口引入且流經前述流路的氣體,排出至由前述第1軸部、前述第2軸部及前述第3軸部所形成之凹部。
TW107112524A 2006-09-01 2007-08-31 Discharge lamp TWI661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7252 2006-09-01
JP2006237252 2006-09-01
JP2007006462 2007-01-15
JP2007-006462 2007-01-15
JP2007127451 2007-05-11
JP2007-127451 2007-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0477A true TW201830477A (zh) 2018-08-16
TWI661470B TWI661470B (zh) 2019-06-01

Family

ID=3913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265A TWI625763B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光源裝置、曝光裝置、及曝光裝置之製造方法
TW96132475A TWI467633B (zh) 2006-09-01 2007-08-31 A discharge lamp, a light source device, an exposure apparatus, and an exposure apparatus
TW107112524A TWI661470B (zh) 2006-09-01 2007-08-31 Discharge lamp
TW109125100A TW202044341A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
TW108113495A TWI703617B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
TW101146813A TW201324584A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光源裝置、曝光裝置、及曝光裝置之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265A TWI625763B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光源裝置、曝光裝置、及曝光裝置之製造方法
TW96132475A TWI467633B (zh) 2006-09-01 2007-08-31 A discharge lamp, a light source device, an exposure apparatus, and an exposure apparatu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5100A TW202044341A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
TW108113495A TWI703617B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
TW101146813A TW201324584A (zh) 2006-09-01 2007-08-31 放電燈、光源裝置、曝光裝置、及曝光裝置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531093B2 (zh)
EP (1) EP2096658B1 (zh)
JP (16) JP5055632B2 (zh)
KR (15) KR101748733B1 (zh)
CN (2) CN102518954B (zh)
TW (6) TWI625763B (zh)
WO (1) WO20080267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8733B1 (ko) * 2006-09-01 2017-06-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방전램프, 광원장치, 노광장치 및 노광장치의 제조방법
TWI461856B (zh) * 2008-09-24 2014-11-21 Univ Ming Chi Technology With a precise alignment of the tilt exposure mechanism
TW201015230A (en) 2008-10-03 2010-04-16 Univ Nat Chiao Tung Immersion inclined lithography apparatus and tank thereof
DE102009021524B3 (de) * 2009-05-15 2010-11-11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mit Kühlelement
US8878908B2 (en) 2009-07-02 2014-11-04 Sony Corporation 3-D auto-convergence camera
JP5387633B2 (ja) 2011-08-05 2014-01-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放電管及び該放電管を備えた発光装置
CN102854953B (zh) * 2012-08-27 2016-08-24 无锡市福曼科技有限公司 显卡冷却装置上部盖板的固定结构
JP6029387B2 (ja) * 2012-08-30 2016-11-24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放電ランプ着脱機構
JP6253891B2 (ja) * 2013-04-12 2017-12-27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放電ランプ、及び放電ランプの給電部材に対する取り付け方法
DE102013215983A1 (de) 2013-08-13 2015-02-19 Osram Gmbh Entladungslampe mit Kühlsockel
US9433070B2 (en) 2013-12-13 2016-08-30 Kla-Tencor Corporation Plasma cell with floating flange
WO2015147327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源装置、放電ラ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露光装置
JP6381346B2 (ja) * 2014-08-05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111268A (ja) * 2014-12-09 2016-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照明光学系、露光装置、並びに物品の製造方法
JP6473999B2 (ja) 2015-06-01 2019-02-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タイラス
DE102016102187B3 (de) * 2016-02-09 2017-08-10 Heraeus Noblelight Gmbh Vorrichtung für die Behandlung eines Substrats mit UV-Strahlung und Verwendung der Vorrichtung
KR101958299B1 (ko) 2017-08-18 2019-03-15 한국전력공사 반사파 처리 장치
JP7278185B2 (ja) 2019-09-17 202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ランプ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22060004A (ja) * 2020-10-02 2022-04-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物品製造方法
JP2022162413A (ja) * 2021-04-12 202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ランプ、光源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物品製造方法
KR20230055882A (ko) 2021-10-19 2023-04-26 오신희 파이프렁을 구성한 케이블트레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59468A (zh) * 1929-06-25 1931-10-22 Siemens & Halske Aktiengesellschaft
US2520262A (en) * 1947-06-18 1950-08-29 Hartford Nat Bank & Trust Co Cooler of discharge tubes
JPS5875704A (ja) * 1981-10-30 1983-05-07 株式会社湘南工作所 高出力探照灯におけるランプ及び反射鏡の空冷装置
JPS59103361U (ja) * 1982-12-28 1984-07-11 京立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S60154435A (ja) 1984-01-24 1985-08-14 Nec Corp 超高圧水銀ランプ用ハウジング
JPS61294753A (ja) * 1985-06-24 1986-12-25 Nippon Kogaku Kk <Nikon> シヨ−トア−ク型放電ランプ装置
JPH0220265U (zh) * 1988-07-26 1990-02-09
JPH0731146Y2 (ja) * 1989-08-17 1995-07-19 日本分光株式会社 光源用冷却ホルダ
DE69032484D1 (de) 1989-10-27 1998-08-20 Arch Dev Corp Zusammensetzungen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förderung der immunopotentiation
JPH0432154A (ja) * 1990-05-25 1992-02-04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装置
JPH04105453U (ja) * 1991-02-22 1992-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高輝度ランプの構造
JPH0528968A (ja) * 1991-07-18 1993-02-05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装置
JP3090506B2 (ja) 1991-08-05 2000-09-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印刷図柄を有する発泡シ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576953Y2 (ja) * 1991-10-25 1998-07-2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灯
DE9206314U1 (zh) * 1992-05-11 1992-07-02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8000 Muenchen, De
US5465025A (en) * 1993-05-10 1995-11-07 Litetronics International, Inc. Lamp with removable base and replaceable bulb capsule
DE19517516A1 (de) * 1995-05-12 1996-11-14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Zweiseitig gesockelte elektrische Lampe mit bevorzugter Betriebslage und Fassung sowie Sockel und Sockelhülse für eine derartige Lampe
JP3189661B2 (ja) 1996-02-05 2001-07-1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H1055713A (ja) 1996-08-08 1998-02-24 Ushio Inc 紫外線照射装置
US5721465A (en) * 1996-08-23 1998-02-24 Ilc Technology, Inc. Xenon arc lamp with improved reflector cooling
JPH10106498A (ja) * 1996-09-26 1998-04-2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高圧放電ランプ,ランプ装置,点灯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HUP9701338A3 (en) * 1997-08-01 1999-12-28 Gen Electric Co Cleveland Neck of plastic house and threhded head for compact fluorescent tubes and operating units of compact fluorescent tubes
AU2747999A (en) 1998-03-26 1999-10-18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exposure method and system
JP3517583B2 (ja) * 1998-03-27 2004-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デバイス製造方法及び放電灯
JP2000075496A (ja) 1998-08-31 2000-03-14 Canon Inc 冷却機構を有する光源、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露光装置
JP2000181075A (ja) * 1998-12-11 2000-06-30 Ushio Inc 露光装置におけるランプ点灯制御方法
CA2267674C (en) * 1999-03-31 2010-03-30 Ima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oling an arc lamp
JP3606149B2 (ja) * 2000-02-01 2005-01-0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4386555B2 (ja) * 2000-08-30 2009-12-16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放電灯およびその冷却方法
JP2002140978A (ja) * 2000-10-31 2002-05-17 Orc Mfg Co Ltd 放電ランプ
US6591701B2 (en) * 2000-12-29 2003-07-15 Suga Test Instruments Co., Ltd. Weathering test apparatus having a long-arc type air-cooled vertical metal halide lamp
JP3671869B2 (ja) 2001-06-11 2005-07-1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ショートアーク型放電ランプ
JP3669292B2 (ja) * 2001-06-14 2005-07-0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ショートアーク型放電ランプ
JP2003017003A (ja) 2001-07-04 2003-01-17 Canon Inc ランプおよび光源装置
TW529172B (en) 2001-07-24 2003-04-21 Asml Netherlands Bv Imaging apparatus
JP4522024B2 (ja) 2001-07-27 2010-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水銀ランプ、照明装置及び露光装置
JP2003059454A (ja) * 2001-08-20 2003-02-28 Ushio Inc ショートアーク型放電ランプ
JP2003297228A (ja) * 2002-03-29 2003-10-17 Orc Mfg Co Ltd ショートアーク型放電灯および光源装置
WO2004019128A2 (en) 2002-08-23 2004-03-04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lithography and expos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same
JP2004119053A (ja) 2002-09-24 2004-04-15 Canon Inc 光源装置及び露光装置
US6692309B1 (en) * 2003-03-28 2004-02-17 Light Sources, Inc. Mercury vapor lamp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4348109A (ja) * 2003-04-28 2004-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20050095946A1 (en) 2003-11-05 2005-05-05 Fridrich Elmer G. Mounting light source filament tubes and arc tubes in lamps
JP4640090B2 (ja) 2005-10-04 2011-03-02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用ホルダー、および放電ランプ保持機構
JP3124444U (ja) * 2006-06-06 2006-08-17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光源装置
JP2007335106A (ja) * 2006-06-12 2007-12-27 Nikon Corp 光源装置、放電ランプ、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KR101748733B1 (ko) * 2006-09-01 2017-06-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방전램프, 광원장치, 노광장치 및 노광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7728495B2 (en) * 2007-08-01 2010-06-01 Osram Sylvania Inc. HID lamp with frit seal thermal contr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25315B2 (ja) 2017-11-08
KR101865527B1 (ko) 2018-06-07
JP2012256600A (ja) 2012-12-27
TW200814147A (en) 2008-03-16
JP2010199091A (ja) 2010-09-09
KR20160009104A (ko) 2016-01-25
JP5055632B2 (ja) 2012-10-24
JP5177454B2 (ja) 2013-04-03
TW202044341A (zh) 2020-12-01
TWI562196B (zh) 2016-12-11
JP2021140189A (ja) 2021-09-16
CN102518954A (zh) 2012-06-27
JP6264427B2 (ja) 2018-01-24
KR101834805B1 (ko) 2018-03-06
KR101858552B1 (ko) 2018-05-17
JP2020102464A (ja) 2020-07-02
JP5818043B2 (ja) 2015-11-18
JP2010232183A (ja) 2010-10-14
CN101512712B (zh) 2011-12-07
CN101512712A (zh) 2009-08-19
KR20170070282A (ko) 2017-06-21
US8704431B2 (en) 2014-04-22
TW201324584A (zh) 2013-06-16
KR20180055910A (ko) 2018-05-25
KR101624948B1 (ko) 2016-05-27
KR102157236B1 (ko) 2020-09-17
TWI661470B (zh) 2019-06-01
KR101812308B1 (ko) 2017-12-26
KR102025418B1 (ko) 2019-09-25
KR20180110218A (ko) 2018-10-08
KR20150038734A (ko) 2015-04-08
KR101904954B1 (ko) 2018-10-08
KR20170039767A (ko) 2017-04-11
KR20190110155A (ko) 2019-09-27
JP2017054821A (ja) 2017-03-16
JP6493458B2 (ja) 2019-04-03
KR101580421B1 (ko) 2015-12-24
JP6687143B2 (ja) 2020-04-22
KR20200108926A (ko) 2020-09-21
TWI625763B (zh) 2018-06-01
KR101685858B1 (ko) 2016-12-12
KR20170039766A (ko) 2017-04-11
US8531093B2 (en) 2013-09-10
KR20160142899A (ko) 2016-12-13
KR101748733B1 (ko) 2017-06-19
JP5267821B2 (ja) 2013-08-21
KR20210101330A (ko) 2021-08-18
KR102288690B1 (ko) 2021-08-11
JP2014179340A (ja) 2014-09-25
KR101778704B1 (ko) 2017-09-14
TW201941264A (zh) 2019-10-16
JP2017204477A (ja) 2017-11-16
JP2017107883A (ja) 2017-06-15
JPWO2008026709A1 (ja) 2010-01-21
US20080218049A1 (en) 2008-09-11
JP5115588B2 (ja) 2013-01-09
JP6897838B2 (ja) 2021-07-07
JP2016021414A (ja) 2016-02-04
EP2096658B1 (en) 2012-12-26
EP2096658A4 (en) 2010-11-17
KR20140090225A (ko) 2014-07-16
JP2016192415A (ja) 2016-11-10
JP2010245048A (ja) 2010-10-28
KR20090049563A (ko) 2009-05-18
EP2096658A1 (en) 2009-09-02
JP2012253045A (ja) 2012-12-20
KR20160143888A (ko) 2016-12-14
TW201730926A (zh) 2017-09-01
KR20170143030A (ko) 2017-12-28
TWI703617B (zh) 2020-09-01
JP2017224626A (ja) 2017-12-21
US20120248960A1 (en) 2012-10-04
WO2008026709A1 (fr) 2008-03-06
TWI467633B (zh) 2015-01-01
JP5553089B2 (ja) 2014-07-16
JP6036952B2 (ja) 2016-11-30
JP5360279B2 (ja) 2013-12-04
JP2019110137A (ja) 2019-07-04
CN102518954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1470B (zh) Discharge 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