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0869A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0869A
TW201730869A TW105105146A TW105105146A TW201730869A TW 201730869 A TW201730869 A TW 201730869A TW 105105146 A TW105105146 A TW 105105146A TW 105105146 A TW105105146 A TW 105105146A TW 201730869 A TW201730869 A TW 2017308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ontrol
level
data
lin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9823B (zh
Inventor
奚鵬博
詹欣哲
蘇松宇
林勇旭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5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9823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27162.8A priority patent/CN10567927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9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982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0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86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種驅動電路於此揭露。驅動電路包含複數條第一控制線、複數條第二控制線、複數個第一開關以及複數個第二開關。第一控制線用以傳輸複數個第一控制訊號。第二控制線用以傳輸複數個第二控制訊號。第一開關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中相應之一者。第二開關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訊號中相應之一者。第一控制訊號於第一致能電壓與第一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第一開關。第二控制訊號於第二致能電壓與第二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第二開關。第二致能電壓異於第一致能電壓,第二禁能電壓異於第一禁能電壓。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具體來說,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主動式矩陣顯示裝置
近年來,隨著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的快速發展,多工器被應用在驅動電路當中,以減少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中所需的源極驅動單元數量。
然而,受限於多工器內的元件特性,對資料線的充電電流會隨著充電過程逐漸降低,使得顯示面板充電不足或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充電,進而影響面板整體均勻性。因此,如何改善顯示面板中的驅動電路,以提高多工器對資料線的充電品質,實為本領域內重要的研究議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揭示內容的一態樣為一種驅動電路。驅動電路包含複數條第一控制線、複數條第二控制線、複數個第一開關以及複數個第二開關。第一控制線用以傳輸複數個第一控制訊號。第二控制線用以傳輸複數個 第二控制訊號。第一開關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中相應之一者。第二開關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訊號中相應之一者。第一控制訊號於第一致能電壓與第一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第一開關。第二控制訊號於第二致能電壓與第二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第二開關。第二致能電壓異於第一致能電壓,第二禁能電壓異於第一禁能電壓。
本揭示內容的另一態樣為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含複數條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畫素陣列以及開關電路。資料線包含彼此間隔排列的複數條第一資料線以及複數條第二資料線。畫素陣列包含複數個畫素。畫素電性連接於掃描線相應之一者以及資料線相應之一者。開關電路電性連接於資料線,用以接收第一資料電壓與第二資料電壓,並根據第一資料電壓與第二資料電壓各自的極性切換開關電路中複數個第一控制訊號與複數個第二控制訊號的電壓準位。
綜上所述,本揭示內容透過於不同圖框中相應切換多工器接收之控制訊號的電壓準位,可以節省驅動電路所需的功率,並在維持對畫素充電效率的情況下使用單一電晶體製作多工器,降低驅動電路的整體成本。
100‧‧‧顯示裝置
120‧‧‧畫素陣列
130‧‧‧源極驅動器
140‧‧‧開關電路
142‧‧‧多工器模組
144‧‧‧控制模組
150‧‧‧閘極驅動器
160‧‧‧時序控制器
R1、G1、B1、R2、G2、B2‧‧‧畫素
DL1~DLm‧‧‧資料線
SL1~SLn‧‧‧掃描線
Vdata1~Vdatam‧‧‧資料電壓訊號
VSL1~VSLn‧‧‧掃描電壓訊號
CS‧‧‧開關控制訊號
CTR‧‧‧掃描控制訊號
CS1_R、CS1_G、CS1_B‧‧‧第一控制訊號
CS2_R、CS2_G、CS2_B‧‧‧第二控制訊號
Clk1~Clkn‧‧‧輸出時脈訊號
Data‧‧‧資料訊號
S1~S6‧‧‧資料電壓
SW1_R、SW1_G、SW1_B‧‧‧第一開關
SW2_R、SW2_G、SW2_B‧‧‧第二開關
F1、F2‧‧‧圖框
D1~Dn‧‧‧期間
P1、P2、P3‧‧‧次期間
LS11、LS12、LS21、LS22‧‧‧電位轉換單元
SW11、SW12、SW21、SW22‧‧‧控制切換單元
DS1~DS4‧‧‧訊號
POL‧‧‧極性反轉訊號
VGH1、VGH2、VGL1、VGL2‧‧‧參考電壓
CS_11、CS_12、CS_21、CS_22‧‧‧控制訊號
SW_R11、SW_G11、SW_B11、SW_R12、SW_G12、SW_B12、SW_R21、SW_G21、SW_B21、SW_R22、SW_G22、SW_B22‧‧‧開關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顯示裝置的 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第1圖中之多工器模組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掃描電壓訊號、第一控制訊號以及第二控制訊號的訊號波形關係圖。
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第1圖中之控制模組的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其他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第1圖中之多工器模組的示意圖。
第6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其他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第1圖中之多工器模組的示意圖。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以更好地理解本揭示內容的態樣,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此外,根據業界的標準及慣常做法,圖式僅以輔助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實際上各種特徵的尺寸可任意地增加或減少以便於說明。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進行說明以便於理解。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 描述本揭露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揭露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此外,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此外,本文中所使用之『及/或』,包含相關列舉項目中一或多個項目的任意一個以及其所有組合。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時,可指『電性連接』或『電性耦接』。『連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個元件間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動。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則該用語並非特別指稱或暗示次序或順位,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顯示裝置100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顯示裝置100包含掃描線SL1~SLn、資料線DL1~DLm、畫素陣列120、開關電路140、源極驅動器130、閘極驅動器150以及時序控制器160。
在部分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包含在資料線DL1~DLm和掃描線SL1~SLn之間排列為陣列的多個畫素R1、G1、B1、R2、G2、B2。每一畫素分別電性連接於掃描線SL1~SLn中相應之一者以及資料線DL1~DLm中相應之一者。值得注意的是,第1圖中畫素R1~B2的配置方式僅為例示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內容。各種不同畫素配置方 式亦在本揭示內容的考慮範圍之內。
在部分實施例中,畫素R1、G1、B1與畫素R2、G2、B2各自包含開關以及儲存電容。開關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相應的資料線DL1~DLm,用以接收資料電壓訊號Vdata1~Vdatam,開關的第二端電性連接於儲存電容的第一端,開關的控制端電性連接於相應的掃描線SL1~SLn,用以接收掃描電壓訊號VSL1~VSLn,使得開關根據掃描電壓訊號VSL1~VSLn選擇性地導通。儲存電容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至一參考電壓。如此一來,當掃描電壓訊號VSL1導通電性連接至掃描線SL1的畫素R1~B2中的開關時,資料線DL1上的資料電壓訊號Vdata1便可對畫素R1中的儲存電容進行充電,資料線DL2上的資料電壓訊號Vdata2便可對畫素G1中的儲存電容進行充電,資料線DL3上的資料電壓訊號Vdata3便可對畫素B1中的儲存電容進行充電,以此類推。
如第1圖所繪示,畫素R1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1、畫素G1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2、畫素B1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3、畫素R2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5、畫素G2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5、畫素B2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6。在部分實施例中,畫素R1、R2可為紅色畫素,畫素G1、G2可為綠色畫素,畫素B1、B2可為藍色畫素。相鄰的紅色畫素、綠色畫素以及藍色畫素構成一顯示單元。
在部分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採用行轉換(Column inversion)。資料線DL1~DLm中相鄰的兩者傳送之資料電壓訊號Vdata1~Vdatam極性相反。換言之,當資料線 DL1、DL3、DL5分別傳送正極性資料電壓至相應的畫素R1、G2、B1時,資料線DL2、DL4、DL6分別傳送負極性資料電壓至相應的畫素R2、G1、B2。另一方面,當資料線DL1、DL3、DL5分別傳送負極性資料電壓至相應的畫素R1、G2、B1時,資料線DL2、DL4、DL6分別傳送正極性資料電壓至相應的畫素R2、G1、B2。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圖框(frame)中,畫素R1、G2、B1以及畫素R2、G1、B2分別處於不同的極性。
在部分實施例中,源極驅動器130輸出複數個資料電壓S1、S2至開關電路140。值得注意的是,為便於說明,第1圖中僅繪示出兩個資料電壓,但本揭示內容並不以這些數量為限。
在部分實施例中,閘極驅動器150輸出掃描電壓訊號VSL1~VSLn輸出至對應的掃描線SL1~SLn,進而導通對應畫素R1~B2中的開關。舉例而言,在掃描電壓訊號VSL1的致能期間,電性連接至掃描線SL1的畫素R1~B2中的開關將導通,而在掃描電壓訊號VSL2的致能期間,電性連接至掃描線SL2的畫素R1~B2中的開關將導通,以此類推。
在部分實施例中,時序控制器160電性耦接源極驅動器130、開關電路140、以及閘極驅動器150,以控制源極驅動器130、開關電路140、以及閘極驅動器150的運作。
具體而言,在部分實施例中,時序控制器160輸出至少一時脈訊號Clk1~Clkn與資料訊號Data至源極驅動器130,使得源極驅動器130根據時脈訊號Clk1~Clkn與 資料訊號Data輸出資料電壓S1、S2至開關電路140。
在部分實施例中,開關電路140包含多工器模組142以及控制模組144。多工器模組142電性連接於源極驅動器130以及資料線DL1~DLm,用以提供資料電壓訊號Vdata1~Vdatam以驅動畫素陣列120中的畫素R1~B2。具體來說,多工器模組142自源極驅動器130接收資料電壓S1、S2,並根據複數個控制訊號CS1_R~CS2_B將資料電壓S1、S2選擇性地傳輸至相應的資料線DL1~DLm。
控制模組144電性連接於時序控制器160,用以自時序控制器160接收開關控制訊號CS,並根據開關控制訊號CS輸出複數個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以及複數個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至多工器模組142,以控制多工器模組142的操作。此外,在部分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44更用以輸出掃描控制訊號CTR至閘極驅動器150,以控制閘極驅動器150輸出掃描電壓訊號VSL1~VSLn。
在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中,開關電路140根據資料電壓S1與資料電壓S2各自的極性切換開關電路140中控制模組144輸出之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的電壓準位以及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的電壓準位。為便於說明起見,多工器模組142的具體結構以及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與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控制多工器模組142的操作方式將搭配第2圖與第3圖進行說明。請參考第2圖。第2圖 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第1圖中之多工器模組142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在部分實施例中,多工器模組142包含複數條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複數條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複數個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複數個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
如第2圖中所繪示,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分別用以傳輸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分別用以傳輸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
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的控制端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以接收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相似地,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的控制端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以接收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
如此一來,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便可根據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選擇性地導通,以提供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1、DL3、DL5中相應之一者。相似地,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便可根據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選擇性地導通,以提供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2、DL4、DL6中相應之一者。在部分實施例中,資料電壓S1、S2在同一圖框(frame)中為相異極性的資料電壓。換言之,當資料電壓S1為正極性時,資料電壓S2為 負極性,而當資料電壓S1為負極性時,資料電壓S2為正極性。如此一來,畫素陣列120便可實現行轉換,使得相鄰兩資料線上的畫素分別處於不同的極性。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掃描電壓訊號VSL1~VSLn、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B以及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B的訊號波形關係圖。
如第3圖所示。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於第一致能電壓與第一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相似地,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於第二致能電壓與第二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其中第二致能電壓異於第一致能電壓,第二禁能電壓異於第一禁能電壓。
具體來說,在第3圖所繪示的實施例中,於圖框F1中,掃描線SL1~SLn上的掃描電壓訊號VSL1~VSLn分別於期間D1~Dn處於致能期間,進而使相應列之畫素內的開關導通。舉例來說,於期間D1內,掃描電壓訊號VSL1導通掃描線SL1上相應的畫素R1、G1、B1、R2、G2、B2。
如第3圖所示,在期間D1中,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分別於次期間P1、P2、P3導通。相似地,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亦分別於次期間P1、P2、P3導通。換言之,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之相位互不相同,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 CS2_B之相位互不相同。
具體來說,於期間D1之次期間P1時,多工器模組142內的開關SW1_R、SW2_R導通,使得多工器模組142分別根據資料電壓S1、S2輸出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1、DL4上的畫素R1、R2。接著,於期間D1之次期間P2時,多工器模組142內的開關SW1_G、SW2_G導通,使得多工器模組142分別根據資料電壓S1、S2輸出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5、DL2上的畫素G2、G1。接著,於期間D1之次期間P3時,多工器模組142內的開關SW1_B、SW2_B導通,使得多工器模組142分別根據資料電壓S1、S2輸出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3、DL6上的畫素B1、B2。
相似地,於掃描線SL2~SLn導通之期間D2~Dn內,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與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亦分別於不同的次期間P1、P2、P3導通,。
值得注意的是,於圖框F1中,提供至畫素R1、G2、B1之資料電壓S1為負極性、提供至畫素R2、G1、B2之資料電壓S2為正極性。因此,控制模組144可根據資料電壓S1、S2電壓極性的不同分別輸出具有不同高準位的第一致能電壓、第二致能電壓,以及不同低準位的第一禁能電壓與第二禁能電壓。舉例來說,在部分實施例中,於圖框F1中資料線DL2、DL4、DL6上相應的畫素處於正極性,第二致能電壓具有第一準位(如:14.5V),第二禁能電壓具有第二準位(如:-1.5V)。
此外,於圖框F1中資料線DL1、DL3、DL5上上相應的畫素處於負極性,第一致能電壓具有相異於第一準位之第三準位(如:8V),第一禁能電壓具有相異於第二準位之第四準位(如:-8V)。
相對地,在下一個圖框F2中,由於行轉換,提供至畫素R1、G2、B1之資料電壓S1從負極性轉換為正極性、提供至畫素R2、G1、B2之資料電壓S2從正極性轉換為負極性。此時,資料線DL1、DL3、DL5上相應的畫素處於正極性,第一致能電壓具有第一準位(如:14.5V),第一禁能電壓具有第二準位(如:-1.5V)。
此外,於圖框F2中資料線DL2、DL4、DL6上相應的畫素處於負極性,第二致能電壓具有第三準位(如:8V),第二禁能電壓具有第四準位(如:-8V)。
隨著資料電壓極性的不同,流經多工器模組142內的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與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的工作電壓並不相同。因此,提供不同電壓準位的致能電壓至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與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可平衡多工器模組142對不同資料線DL1~DLm上進行充電之效率。
舉例來說,在部分實施例中,當電壓範圍於約5V~約0V之間的正極性資料電壓經由第一開關SW1_R、SW1_B、SW1_G輸出至資料線DL1、DL3、DL5時,於第一開關SW1_R、SW1_B、SW1_G導通的致能期間內,閘極電壓為約14.5V。因此,閘源極電壓最大值可為約14.5V,最小 為約9.5V。此時,電壓範圍於0V~-5V之間的負極性資料電壓經由第二開關SW2_R、SW2_B、SW2_G輸出至資料線DL2、DL4、DL6,於第二開關SW2_R、SW2_B、SW2_G導通的致能期間內,閘極電壓為約8V。因此,閘源極電壓最大值可為約13V,最小為約8V。如此一來,多工器模組142提供的驅動電流便可大致維持在相近的水平,進而平衡地對資料線DL1~DLm進行充電。
具體來說,於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44設置第一準位高於第三準位,第二準位高於第四準位。如此一來,對於提供高極性之資料電壓的畫素,控制模組144可提供較高的電壓準位。藉此,在較短的訊號導通時間(即:次期間P1~P3)內,仍能確保根據資料電壓S1、S2提供至資料線DL1~DLm的驅動電流之大小,以縮短多工器模組142提供資料電壓訊號Vdata1~Vdatam對畫素陣列120中的各個畫素進行充電所需的時間,提高顯示裝置100的驅動效率。相對地,對於提供負極性之資料電壓的畫素,控制模組144可提供較低準位的控制訊號,以減少開關電路140的功率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第3圖中所繪示的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的數量與相位僅為示例。在不同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44可配合多工器模組的設置調整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的數量與相位。
此外,前述實施例中所提及的電壓數值僅為示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內容。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準 位、第二準位、第三準位以及第四準位的數值大小皆可依實際需求調整。舉例來說,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準位可為約8V,第二準位可為約1V,第三準位可為3V,第四準位可為約-6V。如此一來,對於約5V~約-5V的資料電壓,不論資料線DL1~DLm處於正極性或是負極性,閘源極間電壓於致能期間可維持在約3V以上,於禁能期間可維持在約-1V,以維持開關的正常操作。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第1圖中之控制模組144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控制模組144電性連接於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以及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用以根據極性反轉訊號POL輸出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以及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
具體來說,在部分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44包含電位轉換單元LS11、LS12、LS21、LS22以及控制切換單元SW11、SW12、SW21、SW22。具體來說,電位轉換單元LS11~LS22可透過各種電平位移器(level-shifter)以及多工器(MUX)實現,控制切換單元SW11~SW22可由各種電晶體開關實現。
如第4圖所示,電位轉換單元LS11~LS22電性連接於時序控制器160,其中電位轉換單元LS11用以接收參考電壓VGH1、參考電壓VGL1以及開關控制訊號CS並相應輸出訊號DS1。訊號DS1具有第一準位之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二準位之第一禁能電壓。電位轉換單元LS12用 以接收參考電壓VGH2、參考電壓VGL2以及開關控制訊號CS並相應輸出訊號DS2。訊號DS2具有第三準位之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四準位之第一禁能電壓。在部分實施例中,電位轉換單元LS11~LS22任一者可同時接收參考電壓VGH1、VGH2與參考電壓VGL1、VGL2,並據以輸出掃描控制訊號CTR。
控制切換單元SW11電性連接於電位轉換單元LS11與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之間,控制切換單元SW11的控制端接收極性反轉訊號POL。控制切換單元SW12電性連接於電位轉換單元LS12與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之間,控制切換單元SW12的控制端接收與極性反轉訊號POL互補之極性反轉訊號。藉此,控制模組144可根據極性反轉訊號POL控制控制切換單元SW11、SW12的啟閉以輸出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
相似地,電位轉換單元LS21亦用以接收參考電壓VGH1、參考電壓VGL1以及開關控制訊號CS並相應輸出訊號DS3。訊號DS3具有第一準位之第二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二準位之第二禁能電壓。電位轉換單元LS22用以接收參考電壓VGH2、參考電壓VGL2以及開關控制訊號CS並相應輸出訊號DS4。訊號DS4具有第三準位之第二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四準位之第二禁能電壓。
控制切換單元SW21電性連接於電位轉換單元LS21與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之間,控制切 換單元SW21的控制端接收與極性反轉訊號POL互補的極性反轉訊號。控制切換單元SW22電性連接於電位轉換單元LS22與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之間,控制切換單元SW22的控制端接收極性反轉訊號POL。藉此,控制模組144可根據極性反轉訊號POL控制控制切換單元SW21、SW22的啟閉以輸出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
具體來說,當極性反轉訊號POL代表資料電壓S1為正極性資料電壓,資料電壓S2為負極性資料電壓時,控制切換單元SW11導通、控制切換單元SW12關斷,使得控制模組144輸出具有第一準位(如:14.5V)之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二準位(如:-1.5V)之第一禁能電壓的訊號DS1至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此外,控制切換單元SW22導通、控制切換單元SW21關斷,使得控制模組144輸出具有第三準位(如:8V)之第二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四準位(如:-8V)之第二禁能電壓的訊號DS4至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
另一方面,當極性反轉訊號POL代表資料電壓S1為負極性資料電壓,資料電壓S2為正極性資料電壓時,控制切換單元SW11關斷、控制切換單元SW12導通,使得控制模組144輸出具有第三準位(如:8V)之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四準位(如:-8V)之第一禁能電壓的訊號DS2至第一控制線CL1_R、CL1_G、CL1_B。控制切換單元SW22關斷、控制切換單元SW21導通,使得控制模組144輸出具 有第一準位(如:14.5V)之第二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第二準位(如:-1.5V)之第二禁能電壓的訊號DS3至第二控制線CL2_R、CL2_G、CL2_B。
如此一來,控制模組144便可輸出如第3圖中所繪示之第一控制訊號CS1_R、CS1_G、CS1_B以及第二控制訊號CS2_R、CS2_G、CS2_B至多工器模組142,以控制多工器模組142中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與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的啟閉,實現開關電路140的操作。藉此,顯示裝置100便可透過時序控制器160、源極驅動器130、閘極驅動器150、以及開關電路140的協同操作驅動畫素陣列120中的各個畫素。
值得注意的是,第2圖所示的多工器模組142僅為本揭示內容可能的實施方式之一,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內容。請參考第5圖。第5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其他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多工器模組142的示意圖。與第2圖相比,在第5圖所繪示的多工器模組124中,開關SW_R11、SW_G11、SW_B11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CS_11以控制其啟閉,開關SW_R12、SW_G12、SW_B12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CS_12以控制其啟閉,開關SW_R21、SW_G21、SW_B21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CS_21以控制其啟閉,開關SW_R22、SW_G22、SW_B22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CS_22以控制其啟閉。資料電壓S1根據開關SW_R11、SW_B12的啟閉選擇性地提供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1、DL3,資料電壓S2根據開關SW_G21、SW_R22的啟閉選擇性地提供 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2、DL4。
相似地,資料電壓S3根據開關SW_G11、SW_R12的啟閉選擇性地提供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5、DL7,資料電壓S4根據開關SW_B21、SW_G22的啟閉選擇性地提供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6、DL8。資料電壓S5根據開關SW_B11、SW_G12的啟閉選擇性地提供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9、DL11,資料電壓S6根據開關SW_R21、SW_B22的啟閉選擇性地提供驅動電流至資料線DL10、DL12。當資料電壓S1、S3、S5處於正極性時,資料電壓S2、S4、S6處於負極性。當資料電壓S1、S3、S5處於負極性時,資料電壓S2、S4、S6處於正極性。
如此一來,第5圖所繪示的多工器模組142,可將六組資料電壓S1~S6提供的驅動電流分配至12條資料線DL1~DL12。換言之,本揭示內容不同實施例中,可自由調整在一個期間D1~Dn內要分割多少個次期間。在第2圖所示的多工器模組142中,一個期間分為三個次期間,並根據六個控制訊號的切換操作將資料電壓S1提供的驅動電流分別輸出至資料線DL1、DL3、DL5,資料電壓S2提供的驅動電流分別輸出至資料線DL2、DL4、DL6,以此類推。另一方面,在第5圖所示的多工器模組142中,一個期間分為兩個次期間,並根據四個控制訊號的切換操作將資料電壓S1提供的驅動電流分別輸出至資料線DL1、DL3,資料電壓S2提供的驅動電流分別輸出至資料線DL2、DL4,以此類推。
請參考第6圖。第6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另外部分 實施例所繪示的多工器模組142的示意圖。與第2圖相比,在第5圖所繪示的多工器模組124中,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與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皆由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PMOS)實現。相對地,在第2圖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與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皆由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NMOS)實作。
換言之,在部分實施例中,多工器模組142的第一開關SW1_R、SW1_G、SW1_B與第二開關SW2_R、SW2_G、SW2_B係以同型的N型或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實作。由於本揭示內容各個實施例中開關電路140在圖框與圖框之間進行極性轉換時,透過調整致能電壓與禁能電壓的電壓準位維持充電效率。藉此,本揭示內容中多工器模組142內的開關可用N型或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取代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在不犧牲充電效率的情況下降低多工器的製程成本。
綜上所述,本揭示內容透過應用上述實施例,於不同圖框中相應切換多工器接收之控制訊號的電壓準位,可以節省驅動電路所需的功率,並在維持對畫素充電效率的情況下簡化多工器的製程,降低驅動電路的整體成本。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VSL1~VSLn‧‧‧掃描電壓訊號
CS1_R、CS1_G、CS1_B‧‧‧第一控制訊號
CS2_R、CS2_G、CS2_B‧‧‧第二控制訊號
F1、F2‧‧‧圖框
D1~Dn‧‧‧期間
P1、P2、P3‧‧‧次期間

Claims (10)

  1. 一種驅動電路,包含:複數條第一控制線,用以傳輸複數個第一控制訊號;複數條第二控制線,用以傳輸複數個第二控制訊號;複數個第一開關,該些第一開關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該些第一控制訊號中相應之一者;以及複數個第二開關,該些第二開關的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該些第二控制訊號中相應之一者;其中該些第一控制訊號於一第一致能電壓與一第一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該些第一開關,該些第二控制訊號於一第二致能電壓與一第二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該些第二開關,該第二致能電壓異於該第一致能電壓,該第二禁能電壓異於該第一禁能電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驅動電路,該驅動電路用以驅動一畫素陣列中的複數個畫素,其中該些第一開關的一第一端彼此電性連接,該些第一開關的一第二端分別電性連接於複數條第一資料線中相應之一者,當該些第一資料線上相應的該些畫素處於正極性時,該第一致能電壓具有一第一準位,該第一禁能電壓具有一第二準位,當該些第一資料線上相應的該些畫素處於負極性時,該第一致能電壓具有相異於該第一準位之一第三準位,該第一禁能電壓具有相異於該第二準位之一第四準位。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驅動電路,其中該些第二開關的一第一端彼此電性連接,該些第二開關的一第二端分別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二資料線中相應之一者,當該些第二資料線上相應的該些畫素處於正極性時,該第二致能電壓具有該第一準位,該第二禁能電壓具有該第二準位,當該些第二資料線上相應的該些畫素處於負極性時,該第二致能電壓具有相異於該第三準位,該第二禁能電壓具有該第四準位。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驅動電路,更包含:一控制模組,包含:一第一電位轉換單元,用以接收一第一參考電壓、一第二參考電壓以及一開關控制訊號,並相應輸出具有該第一準位之該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該第二準位之該第一禁能電壓;一第二電位轉換單元,用以接收一第三參考電壓、一第四參考電壓以及該開關控制訊號並相應輸出具有該第三準位之該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該第四準位之該第一禁能電壓;一第一控制切換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位轉換單元與該些第一控制線之間;以及一第二控制切換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位轉換單元與該些第一控制線之間;其中該控制模組根據一極性反轉訊號控制該第一控 制切換單元與該第二控制切換單元的啟閉以輸出該些第一控制訊號。
  5.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複數條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該些資料線包含彼此間隔排列的複數條第一資料線以及複數條第二資料線;一畫素陣列,包含複數個畫素,該些畫素電性連接於該些掃描線相應之一者以及該些資料線相應之一者;以及一開關電路,電性連接於該些資料線,用以接收一第一資料電壓與一第二資料電壓,並根據該第一資料電壓與該第二資料電壓各自的極性切換該開關電路中複數個第一控制訊號與複數個第二控制訊號的電壓準位。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開關電路包含:複數條第一控制線,用以傳輸該些第一控制訊號;複數條第二控制線,用以傳輸該些第二控制訊號;複數個第一開關,該些第一開關用以根據該些第一控制訊號選擇性地導通,以提供該第一資料電壓至該些第一資料線中相應之一者;以及複數個第二開關,該些第二開關用以根據該些第 二控制訊號選擇性地導通,以提供該第二資料電壓至該些第二資料線中相應之一者,其中該第二資料電壓與該第一資料電壓極性相異;其中該些第一控制訊號於一第一致能電壓與一第一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該些第一開關,該些第二控制訊號於一第二致能電壓與一第二禁能電壓之間切換,以導通該些第二開關,該第二致能電壓異於該第一致能電壓,該第二禁能電壓異於該第一禁能電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開關電路更包含: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於該些第一控制線以及該些第二控制線,用以根據一極性反轉訊號輸出該些第一控制訊號以及該些第二控制訊號;其中當該極性反轉訊號代表該第一資料電壓為正極性資料電壓時,該控制模組輸出具有一第一準位之該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一第二準位之該第一禁能電壓至該些第一控制線,並輸出具有相異於該第一準位之一第三準位之該第二致能電壓以及具有相異於該第二準位之一第四準位之該第二禁能電壓至該些第二控制線。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極性反轉訊號代表該第二資料電壓為正極性資料電壓時,該控制模組輸出具有該第三準位之該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 有該第四準位之該第一禁能電壓至該些第一控制線,並輸出具有該第一準位之該第二致能電壓以及具有該第二準位之該第二禁能電壓至該些第二控制線。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時序控制器,用以輸出一開關控制訊號至該開關電路;其中該控制模組包含:一第一電位轉換單元,用以接收一第一參考電壓、一第二參考電壓以及該開關控制訊號並相應輸出具有該第一準位之該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該第二準位之該第一禁能電壓;一第二電位轉換單元,用以接收一第三參考電壓、一第四參考電壓以及該開關控制訊號並相應輸出具有該第三準位之該第一致能電壓以及具有該第四準位之該第一禁能電壓;一第一控制切換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位轉換單元與該些第一控制線之間;以及一第二控制切換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位轉換單元與該些第一控制線之間;該控制模組根據該極性反轉訊號控制該第一控制切換單元與該第二控制切換單元的啟閉以輸出該些第一控制訊號。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 第一控制訊號之相位互不相同,以提供該第一資料電壓至該些第一資料線,該些第二控制訊號之相位互不相同,以提供該第二資料電壓至該些第二資料線。
TW105105146A 2016-02-22 2016-02-22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TWI5798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5146A TWI579823B (zh) 2016-02-22 2016-02-22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CN201610227162.8A CN105679272B (zh) 2016-02-22 2016-04-1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5146A TWI579823B (zh) 2016-02-22 2016-02-22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9823B TWI579823B (zh) 2017-04-21
TW201730869A true TW201730869A (zh) 2017-09-01

Family

ID=5630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5146A TWI579823B (zh) 2016-02-22 2016-02-22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9272B (zh)
TW (1) TWI5798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0822A (zh) * 2018-10-16 2019-03-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电平转换电路及显示面板驱动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8680A (zh) * 2018-06-25 2018-10-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8550342A (zh) * 2018-07-02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8806586B (zh) * 2018-08-30 2021-06-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968588B (zh) * 2020-07-31 2022-05-03 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复用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0398A (zh) * 2008-02-15 2009-08-19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电路
CN101308642B (zh) * 2008-05-21 2011-10-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窄边化驱动架构的平面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CN101685594B (zh) * 2008-09-25 2013-04-17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矩阵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1826311B (zh) * 2009-03-06 2012-08-29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可加长充电时间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1789213A (zh) * 2010-03-30 2010-07-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电路以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04318907B (zh) * 2014-10-14 2017-10-2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电路与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0822A (zh) * 2018-10-16 2019-03-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电平转换电路及显示面板驱动控制方法
TWI680394B (zh) * 2018-10-16 2019-1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壓準位轉換電路及顯示面板驅動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9272B (zh) 2017-12-22
CN105679272A (zh) 2016-06-15
TWI579823B (zh) 2017-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9823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電路
US8031093B2 (en) Reduced component digital to analog decoder and method
US7304628B2 (en) Display device, driver circuit therefor, and method of driving same
JP5253434B2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
US6100868A (en) High density column drivers for an active matrix display
US6191779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riv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A conver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H10153986A (ja) 表示装置
KR100531417B1 (ko) 액정패널의 구동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2004021163A (ja) 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CN108154861B (zh) 一种削角电压产生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292837A (ja) 表示装置
US11749189B2 (en) Charge sharing circuit with two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units, charge sharing method, display driv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82425B2 (en) Sourc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JP4016184B2 (ja) データ処理回路、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KR20060105490A (ko) 샘플 홀드 회로 및 반도체 장치
CN109102782B (zh) 栅极驱动电路以及使用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JP2001255857A (ja) 駆動回路
TWI682219B (zh) 液晶顯示控制裝置
KR10061150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소스 구동회로 및 소스구동 방법
US20050024317A1 (en) Display device
JP4189427B2 (ja) 表示装置用駆動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CN1117102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284842B1 (ko) 반도체 집적 회로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230124102A1 (en) Driving method and driving device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202320041A (zh) 源極驅動裝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