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0294A -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 Google Patents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0294A
TW201730294A TW105105603A TW105105603A TW201730294A TW 201730294 A TW201730294 A TW 201730294A TW 105105603 A TW105105603 A TW 105105603A TW 105105603 A TW105105603 A TW 105105603A TW 201730294 A TW201730294 A TW 2017302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ink
pattern
line
width
groov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5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3748B (zh
Inventor
林世明
鍾昇峰
石正宜
張淑怡
魏煜杰
陸蘇財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5105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3748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26984.4A priority patent/CN107116892B/zh
Priority to JP2016111896A priority patent/JP6402140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3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374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0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2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10Forme cylinders
    • B41F13/11Gravure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0Intaglio printing ; Gravur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50Printing press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218Conductive tr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Parts Pri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種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其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圖案化線路層。圖案化線路層設置於基板上並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線路圖案以及一第二線路圖案。圖案化線路層為一體成型,其中第一線路圖案及第二線路圖案的一材料粒徑相同,且第一線路圖案的一第一寬度大於第二線路圖案的一第二寬度。一種用以製造此種線路結構的線路印刷裝置以及線路印刷方法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印刷裝置、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隨著數位化工業的急速發展,線路板(Wired Board)在數位產品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舉凡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以及數位相機等產品內皆有線路板的存在,因此可以說線路板早已充斥在我們生活週遭的產品之中。由於現今線路板已朝大排版及高佈線密度的設計趨勢發展,使得不管是印刷線路板或構裝載板皆同樣具有高佈線密度及線寬細小的特徵。
在金屬細線印刷技術上,與其他常見細線印刷技術相比,卷對卷的凹版印刷製程相對容易達成極細線寬印刷與優良印刷品質,且為一次印刷(one-step printing),具有較高之生產速度,是其中一種具量產競爭潛力的印刷方式。然而,用以列印不同線寬之凹版所需之凹版印刷油墨的流變特性及材料粒徑大小各不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若一片凹版上同時存在了兩種不同線寬的線路溝槽,則要達到一次印刷是相當困難的,因而使一次印刷難以推向量產。
本揭露提供一種線路印刷裝置及線路印刷方法,其可使用相同材料粒徑的導電油墨而印刷出具有兩種不同線寬的線路結構。
本揭露提供一種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其線路圖案可具有至少兩種不同的線寬。
本揭露的一種線路印刷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印刷滾筒,其中印刷滾筒包括一溝紋圖案。溝紋圖案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溝紋圖案以及一第二溝紋圖案,其中第一溝紋圖案的一第一寬度大於第二溝紋圖案的一第二寬度。接著,令印刷滾筒沿一印刷方向在一基板上滾動。隨著印刷滾筒沿印刷方向移動並依據溝紋圖案選擇性地將一第一導電油墨、一第二導電油墨及將第一導電油墨及第二導電油墨調和後的一第三導電油墨噴或塗於溝紋圖案上,其中第一導電油墨與第二導電油墨中的一固態材料以及一溶劑材料相同,且溶劑材料在第二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大於溶劑材料在第一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接著,將溝紋圖案內的第一導電油墨、第二導電油墨及第三導電油墨轉印於基板上。
本揭露的一種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圖案化線路層。圖案化線路層設置於基板上,並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線路圖案以及一第二線路圖案。圖案化線路層為一體成型,其中第一線路圖案及第二線路圖案的一材料粒徑相同,且第一線路圖案的一第一寬度大於第二線路圖案的一第二寬度。
本揭露的一種線路印刷裝置包括一印刷滾筒、一供墨單元以及一控制單元。印刷滾筒包括一印刷表面以及一溝紋圖案。溝紋圖案設置於印刷表面上並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溝紋圖案以及一第二溝紋圖案,其中第一溝紋圖案的一第一寬度大於第二溝紋圖案的一第二寬度,印刷滾筒適於沿一印刷方向滾動。供墨單元可移動地設置於印刷滾筒上方,並包括一第一供料槽、一第二供料槽、一調和器以及一出料單元。第一供料槽容置一第一導電油墨。第二供料槽容置一第二導電油墨,其中第一導電油墨與第二導電油墨的一固態材料及一溶劑材料相同,且溶劑材料在第二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大於溶劑材料在第一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調和器連接第一供料槽及第二供料槽,並適於將第一導電油墨及第二導電油墨調和成一第三導電油墨。出料單元連接調和器以噴或塗第一導電油墨、第二導電油墨或第三導電油墨。控制單元耦接供墨單元以依據溝紋圖案控制供墨單元移動並經出料單元噴或塗第一導電油墨、第二導電油墨或第三導電油墨於溝紋圖案上。
為讓本揭露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揭露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而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並且,在下列各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採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
圖1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印刷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2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印刷裝置的示意圖。圖3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印刷裝置印刷線路的情境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3,本實施例的線路印刷裝置100可用以印刷出一線路結構,其包括一印刷滾筒110、一供墨單元120以及一控制單元140。印刷滾筒110適於如圖2所示之沿一印刷方向D1滾動,並可如圖3所示包括一印刷表面112以及一溝紋圖案114,其中,溝紋圖案114設置於印刷表面112上並包括一第一溝紋圖案114a以及一第二溝紋圖案114b,其中,第一溝紋圖案114a及第二溝紋圖案114b彼此連接,且第一溝紋圖案114a的一第一寬度W1大於第二溝紋圖案114b的一第二寬度W2。舉例而言,第一寬度W1實質上約可介於20微米(μm)至100微米之間,而第二寬度W2實質上約可介於1微米至10微米之間,當然,本實施例僅用以舉例說明,本揭露並不具體限制溝紋圖案的寬度範圍。
圖4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溝紋圖案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請參照圖4,詳細而言,溝紋圖案114更可包括一過渡溝紋圖案114c,連接於第一溝紋圖案114a及第二溝紋圖案114b之間。過渡溝紋圖案114c包括相對的第一端E1以及第二端E2,第一端E1連接第一溝紋圖案114a,第二端E2連接第二溝紋圖案114b,且過渡溝紋圖案114c的第三寬度W3介於第一寬度W1與第二寬度W2之間。更進一步而言,過渡溝紋圖案114c的第三寬度W3可由第一端E1往第二端E2減小。
在本實施例中,供墨單元120如圖2所示之可移動地設置於印刷滾筒110上方。詳細而言,供墨單元120除了可隨著印刷滾筒110而沿印刷方向D1移動之外,亦可沿著垂直於印刷方向D1的供墨方向D2移動。供墨單元120可如圖3所示包括一第一供料槽122、一第二供料槽124、一調和器126以及一出料單元128。第一供料槽122容置一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供料槽124容置一第二導電油墨I2,其中第一導電油墨I1與第二導電油墨I2的固態材料及溶劑材料相同,且溶劑材料在第二導電油墨I2中的重量百分比大於溶劑材料在第一導電油墨I1中的重量百分比。也就是說,第一導電油墨I1中固態材料的成分與第二導電油墨I2中固態材料的成分相同,且第一導電油墨I1中溶劑材料的成分與第二導電油墨I2中溶劑材料的成分也相同,惟第二導電油墨I2中的溶劑材料所佔的比例較大。
舉例而言,第一導電油墨I1及第二導電油墨I2的材料相同,其固態材料可包括銀或銅,且其固態材料的粒徑皆相同。更進一步而言,第一導電油墨I1及第二導電油墨I2中的固態材料的粒徑實質上約可介於0.2微米至1微米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供料槽122所容置的第一導電油墨I1可為較濃稠或是未經稀釋過的導電油墨,而第二供料槽124所容置的第二導電油墨I2則可為經過溶劑材料所稀釋的導電油墨。舉例來說,溶劑材料在第二導電油墨I2中的重量百分比與溶劑材料在第一導電油墨I1中的重量百分比約可相差2.5~5wt%,當然,本實施例僅用以舉例說明,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承上述,調和器126連接第一供料槽122及第二供料槽124,並經配置以將較濃稠的第一導電油墨I1及較稀釋的第二導電油墨I2調和成一第三導電油墨I3。在本實施例中,調和器126可包括一攪拌單元、一加熱單元、一振動單元、一氣壓控制單元或其任意組合,以透過攪拌、加熱、振動等方式來調和第一導電油墨I1及第二導電油墨I2。出料單元128連接調和器126,以將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調和過後的第三導電油墨I3噴或塗於印刷滾筒110上。控制單元140耦接供墨單元120,以依據印刷滾筒110的溝紋圖案114來控制供墨單元120移動,並透過出料單元128將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噴或塗佈於溝紋圖案114上。
詳細而言,線路印刷裝置100更可如圖1所示之包括一刮刀模組130,其設置於印刷滾筒110上並與印刷表面112接觸,以在印刷滾筒110沿印刷方向D1滾動時,可順勢滑過印刷表面112而將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均勻地塗佈於溝紋圖案114內。進一步來說,刮刀模組130可如圖1所示之包括一第一刮刀132以及一第二刮刀134,其中,第一刮刀132位於供墨單元120與第二刮刀134之間,以將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塗佈於溝紋圖案114內,而第二刮刀134經配置以刮除位在溝紋圖案114以外的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
圖5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印刷滾筒的俯視示意圖。圖6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印刷滾筒塗佈導電油墨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5及圖6,如上述之配置,利用前述的線路印刷裝置100來印刷線路的方法可例如先提供前述的印刷滾筒110,並令此印刷滾筒110沿印刷方向D1在一基板上滾動。隨著印刷滾筒110沿印刷方向D1移動,控制單元140會依據印刷滾筒110沿印刷方向D1滾動的滾動速率以及溝紋圖案114的分佈位置來控制供墨單元120的移動速率或移動軌跡。舉例而言,圖5的細虛線區域可為欲轉印於基板上的區域,其上分佈有溝紋圖案114,控制單元140便可依據印刷滾筒110的滾動速率及溝紋圖案114的分佈位置來控制供墨單元120的沿著如圖5中箭頭的方向移動,以將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噴或塗於溝紋圖案114上。
須說明的是,圖5中的粗虛線可為供墨單元120僅移動而不供墨的路線。並且,控制單元140可依據溝紋圖案114的寬度來控制供墨單元120噴或塗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於溝紋圖案114上。舉例來說,基板(如圖5中的細虛線所框圍的範圍)的邊緣區域的線路寬度較粗,故控制單元140可控制供墨單元120將第一導電油墨I1噴或塗於位在基板邊緣區域的溝紋圖案114上。基板的中央區域的線路寬度較細,故控制單元140可控制供墨單元120將第二導電油墨I2噴或塗於位在基板中央區域的溝紋圖案114上。
之後,第一刮刀132平順地劃過印刷滾筒110的印刷表面112,以將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如圖6所示之均勻地塗佈於印刷表面112上及溝紋圖案114內,之後,第二刮刀134再劃過印刷表面112,以刮除位在溝紋圖案114以外的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如此,隨著印刷滾筒110沿印刷方向D1在基板上滾動,即可將溝紋圖案114內的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轉印於基板上,以於基板上印刷形成對應於溝紋圖案114的線路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40是依據印刷滾筒110上的溝紋圖案114的寬度而選擇性地將第一導電油墨I1、第二導電油墨I2或第三導電油墨I3噴或塗於溝紋圖案114上。舉例而言,控制單元140可選擇將較濃稠的第一導電油墨I1噴或塗佈於寬度較寬的第一溝紋圖案114a上,將調和過的第三導電油墨I3噴或塗於寬度介於中間的過渡溝紋圖案114c上,並將較稀的第二導電油墨I2或是調和較多第二導電油墨I2的第三導電油墨I3噴或塗佈於寬度較窄的第二溝紋圖案114b上。當然,本實施例僅用以舉例說明,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40亦可將調和第一導電油墨I1的比例較多的第三導電油墨I3噴塗於寬度較寬的第一溝紋圖案114a上,可將調和第二導電油墨I2的比例較多的第三導電油墨I3噴塗於寬度較窄的第二溝紋圖案114b上。控制單元140可依據溝紋圖案114的寬度來控制第一導電油墨I1的提供量及第二導電油墨I2的一提供量,以調和提供的第一導電油墨I1及第二導電油墨I2而使出料單元128可噴或塗佈濃稠度適當的第三導電油墨I3,簡單來說,第二導電油墨I2的提供量隨著溝紋圖案114的寬度減小而增加。如此,線路印刷裝置100便可利用連接於第一溝紋圖案114a及第二溝紋圖案114b之間的過渡溝紋圖案114c而順暢地將導電油墨的調和至適當的濃稠度。
圖7至圖9是習知的供墨單元及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所提供的導電油墨的流變特性與印刷品質變化示意圖,其中,圖7及圖8的縱軸是導電油墨所印刷出來的線寬,而圖9的縱軸則是導電油墨的電阻值,圖7至圖9的橫軸則代表印刷的張數。在此須說明的是,圖7是導電油墨用於印刷寬度較寬的線路(例如位在基板的邊緣區域的線路)時所實際印刷出來的線寬。在本實施例中,預定列印線寬約介於24微米至30微米之間。由圖7可知,隨著印刷張數的增加,導電油墨中的溶劑逐漸蒸發而導致濃稠度提升,因此,習知中僅使用原始導電油墨所印刷出來的線寬會隨著印刷張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小,並逐漸低於預定列印線寬的要求。反觀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120所提供的導電油墨,由於其可透過與較稀的第二導電油墨I2做調和來控制其濃稠度及流變特性,因此,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120所印刷出來的線寬不會隨著印刷張數的增加而有明顯的改變。因此,本實施例的線路印刷裝置100可有效維持印刷品質的穩定性。
相似地,圖8是導電油墨用於印刷寬度較窄的線路(例如位在基板的中央區域的觸控線路)時所實際印刷出來的線寬。在本實施例中,預定列印線寬約介於4微米至6微米之間。由圖8可知,習知中僅使用原始導電油墨所印刷出來的線寬同樣會隨著印刷張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小,並逐漸低於預定列印線寬的要求。反觀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120所提供的導電油墨,由於其可透過與較稀的第二導電油墨I2調和來控制其濃稠度及流變特性,故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120所印刷出來的線寬不會隨著印刷張數的增加而有明顯的改變。此外,由圖9可知,隨著印刷張數的增加,習知的導電油墨所印刷出來線路之電阻也會隨之大幅增加,反觀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120所印刷出的線路之電阻表現則十分穩定。因此,本實施例的線路印刷裝置100不論是印刷寬線路或是細線路皆有穩定且良好的印刷品質及電性表現。
下表1呈現了習知的原始導電油墨與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120所提供的導電油墨的黏稠度變化。由表1可知,習知的原始導電油墨的黏滯性每小時會增加54.7%,而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120所提供的導電油墨的黏滯性每小時僅略微增加8.9%。因此,本實施例的線路印刷裝置100確實可有效控制其導電油墨的流變特性及印刷品質。 表1
因此,本實施例的控制單元140可依據溝紋圖案114的寬度而自由調配適當濃度的導電油墨來進行印刷,因而可避免導電油墨太濃稠而導致油墨提早乾燥於溝紋圖案114內而導致斷線或線形不均勻的問題,亦可避免導電油墨過稀而使印刷線寬過寬產生短路的問題,更可避免因為油墨容易溢流而導致的印刷瑕疵。因此,本揭露確實可有效達到一次性印刷,簡化線路印刷的製程步驟,更可有效提升線路的製程良率及印刷品質。
圖10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結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圖11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0及圖11,以上述的印刷方法所製造的線路結構200可如圖10所示包括一基板210以及一圖案化線路層220。圖案化線路層220設置於基板210上,並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線路圖案222以及一第二線路圖案224。圖案化線路層220為一體成型,也就是說,圖案化線路層220是透過印刷滾輪110一次性的轉印而形成,其中,第一線路圖案222及第二線路圖案224的材料相同,且材料的粒徑亦相同。具體而言,第一線路圖案222及第二線路圖案224的材料粒徑實質上約可介於0.2微米至1微米之間。並且,第一線路圖案222與第二線路圖案224分別對應於前述的第一溝紋圖案114a與第二溝紋圖案114b,因此,第一線路圖案222的第一寬度W1亦大於第二線路圖案224的第二寬度W2。
此外,由於本實施例用於印刷較粗線路及較細線路的導電油墨之材料粒徑皆相同,因此,本實施例所印刷出來的線路結構之表面粗糙度也可較為平滑。具體來說。第一線路圖案222的表面粗糙度實質上約可介於1.5微米至3微米之間,而第二線第二線路圖案的表面粗糙度實質上約可小於或等於1微米。
詳細而言,圖案化線路層220更包括一過渡線路圖案226,連接於第一線路圖案222及第二線路圖案224之間。過渡線路圖案226與第一線路圖案222及第二線路圖案224的材料及其材料粒徑相同。並且,過渡線路圖案226包括相對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連接第一線路圖案222,第二端連接第二線路圖案224,且過渡線路圖案226的寬度由第一端往第二端減小,且過渡線路圖案226的最小寬度大於或等於第二寬度W2,過渡線路圖案226的最大寬度小於或等於第二寬度W2。此外,過渡線路圖案226的表面粗糙度實質上約可介於1微米至1.5微米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線路圖案224可如圖10所示之包括多個網格電極,其可例如作為基板210的中央區域R2的觸控線路,而第一線路圖案222則設置於基板210的周緣區域R1並連接第二線路圖案224,以作為基板的周緣區域R1的連接線路。過渡線路圖案226則連接於第一線路圖案222與第二線路圖案224之間。此外,由圖11可知,圖案化線路層220的線路寬度是由第一線路圖案222、過渡線路圖案226與第二線路圖案224而逐漸減小,並且,由第一線路圖案222、第二線路圖案224以及過渡線路圖案226的剖面可知,第一線路圖案222、第二線路圖案224以及過渡線路圖案226的頂面與其對應的側面的相接處皆呈導角(圓弧狀),而第一線路圖案222、第二線路圖案224以及過渡線路圖案226的底面與其對應的側面的夾角則皆為銳角。
綜上所述,本揭露的線路印刷裝置及線路印刷方法可依據印刷滾輪上的溝紋圖案的寬度而自由調配適當濃度的導電油墨以進行印刷,因此,可透過一次性印刷製程而印刷出的具有至少兩種不同線寬的線路結構。並且,本揭露的線路結構可避免導電油墨太濃稠而導致斷線或線形不均勻的問題,亦可避免導電油墨過稀而使印刷線寬過寬產生短路的問題,更可避免因為油墨容易溢流而導致的印刷瑕疵。因此,本揭露確實可有效達到一次性印刷,簡化線路印刷的製程步驟,更可有效提升線路的製程良率及印刷品質。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揭露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線路印刷裝置
110‧‧‧印刷滾筒
112‧‧‧印刷表面
114‧‧‧溝紋圖案
114a‧‧‧第一溝紋圖案
114b‧‧‧第二溝紋圖案
114c‧‧‧過渡溝紋圖案
120‧‧‧供墨單元
122‧‧‧第一供料槽
124‧‧‧第二供料槽
126‧‧‧調和器
128‧‧‧出料單元
140‧‧‧控制單元
130‧‧‧刮刀模組
132‧‧‧第一刮刀
134‧‧‧第二刮刀
200‧‧‧線路結構
210‧‧‧基板
220‧‧‧圖案化線路層
222‧‧‧第一線路圖案
224‧‧‧第二線路圖案
226‧‧‧過渡線路圖案
D1‧‧‧印刷方向
D2‧‧‧供墨方向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I1‧‧‧第一導電油墨
I2‧‧‧第二導電油墨
I3‧‧‧第三導電油墨
R2‧‧‧中央區域
R1‧‧‧周緣區域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二寬度
圖1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印刷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印刷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印刷裝置印刷線路的情境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溝紋圖案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印刷滾筒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印刷滾筒塗佈導電油墨的俯視示意圖。 圖7至圖9是習知的供墨單元及本實施例的供墨單元所提供的導電油墨的流變特性與印刷品質變化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結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揭露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線路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110‧‧‧印刷滾筒
112‧‧‧印刷表面
114‧‧‧溝紋圖案
114a‧‧‧第一溝紋圖案
114b‧‧‧第二溝紋圖案
114c‧‧‧過渡溝紋圖案
120‧‧‧供墨單元
122‧‧‧第一供料槽
124‧‧‧第二供料槽
126‧‧‧調和器
128‧‧‧出料單元
222‧‧‧第一線路圖案
224‧‧‧第二線路圖案
226‧‧‧過渡線路圖案
I1‧‧‧第一導電油墨
I2‧‧‧第二導電油墨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二寬度

Claims (27)

  1. 一種線路印刷方法,包括: 提供一印刷滾筒,其中該印刷滾筒包括一溝紋圖案,該溝紋圖案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溝紋圖案以及一第二溝紋圖案,其中該第一溝紋圖案的一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二溝紋圖案的一第二寬度; 令該印刷滾筒沿一印刷方向在一基板上滾動; 隨著該印刷滾筒沿該印刷方向移動並依據該溝紋圖案選擇性地將一第一導電油墨、一第二導電油墨或由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所調和成的一第三導電油墨噴或塗於該溝紋圖案上,其中該第一導電油墨與該第二導電油墨中的一固態材料以及一溶劑材料相同,且該溶劑材料在該第二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大於該溶劑材料在該第一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以及 將該溝紋圖案內的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或該第三導電油墨轉印於該基板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依據該溝紋圖案的寬度選擇性地將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及該第三導電油墨噴或塗於該溝紋圖案上的步驟更包括: 將該第一導電油墨噴或塗於該第一溝紋圖案上,將該第二導電油墨或該第三導電油墨噴或塗於該第二溝紋圖案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該溶劑材料在該第二導電油墨中的該重量百分比與該溶劑材料在該第一導電油墨中的該重量百分比相差2.5~5wt%。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調和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的方法包括攪拌、加熱及/或振動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依據該溝紋圖案的寬度選擇性地將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及該第三導電油墨噴或塗於該溝紋圖案上的步驟更包括: 依據該印刷滾筒的一滾動速率以及該溝紋圖案的一分佈位置控制噴或塗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及該第三導電油墨的一出料單元的一移動速率或一移動軌跡。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更包括: 移除該印刷滾筒上位在該溝紋圖案以外的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及該第三導電油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該第一寬度實質上介於20微米至100微米之間,該第二寬度實質上介於1微米至10微米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中的該固態材料的粒徑相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中的該固態材料的粒徑實質上介於0.2微米至1微米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該溝紋圖案更包括一過渡溝紋圖案,連接於該第一溝紋圖案及該第二溝紋圖案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該過渡溝紋圖案包括相對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溝紋圖案,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溝紋圖案,且該過渡溝紋圖案的一寬度由該第一端往該第二端減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依據該溝紋圖案的寬度選擇性地將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及該第三導電油墨噴或塗於該溝紋圖案上的步驟更包括: 將該第三導電油墨噴或塗於該過渡溝紋圖案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調和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的方法更包括: 依據該溝紋圖案的寬度控制該第一導電油墨的一提供量以及該第二導電油墨的一提供量,以調和提供的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線路印刷方法,其中該第二導電油墨的該提供量隨著該溝紋圖案的寬度減小而增加。
  15. 一種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包括: 一基板;以及 一圖案化線路層,設置於該基板上,並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線路圖案以及一第二線路圖案,該圖案化線路層為一體成型,其中該第一線路圖案及該第二線路圖案的一材料粒徑相同,且該第一線路圖案的一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二線路圖案的一第二寬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第一寬度實質上介於20微米(μm)至100微米之間,該第二寬度實質上介於1微米至10微米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第一線路圖案及該第二線路圖案的材料相同。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材料粒徑實質上介於0.2微米至1微米之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第一線路圖案的一表面粗糙度實質上介於1.5微米至3微米之間,該第二線路圖案的一表面粗糙度實質上小於或等於1微米。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圖案化線路層更包括一過渡線路圖案,連接於該第一線路圖案及該第二線路圖案之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過渡線路圖案與該第一線路圖案及該第二線路圖案的材料及其材料粒徑相同。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過渡線路圖案包括相對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線路圖案,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線路圖案,且該過渡線路圖案的一寬度由該第一端往該第二端減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過渡線路圖案的一表面粗糙度實質上介於1微米至1.5微米之間。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過渡線路圖案的一最小寬度大於或等於該第二寬度且該過渡線路圖案的一最大寬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二寬度。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第一線路圖案、該第二線路圖案以及該過渡線路圖案的剖面中,該第一線路圖案、該第二線路圖案以及該過渡線路圖案的頂面分別與其對應的側面的相接處皆為導角,該第一線路圖案、該第二線路圖案以及該過渡線路圖案的底面與其對應的側面的夾角皆為銳角。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線路結構,其中該第二線路圖案包括多個網格電極,該第一線路圖案設置於該基板的一周緣區域並連接該第二線路圖案。
  27. 一種線路印刷裝置,包括: 一印刷滾筒,包括一印刷表面以及一溝紋圖案,該溝紋圖案設置於該印刷表面上並包括彼此連接的一第一溝紋圖案以及一第二溝紋圖案,其中該第一溝紋圖案的一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二溝紋圖案的一第二寬度,該印刷滾筒適於沿一印刷方向滾動; 一供墨單元,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印刷滾筒上方並包括: 一第一供料槽,容置一第一導電油墨; 一第二供料槽,容置一第二導電油墨,其中該第一導電油墨與該第二導電油墨的一固態材料及一溶劑材料相同,且該溶劑材料在該第二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大於該溶劑材料在該第一導電油墨中的一重量百分比; 一調和器,連接該第一供料槽及該第二供料槽,並經配置以將該第一導電油墨及該第二導電油墨調和成一第三導電油墨;以及 一出料單元,連接該調和器以噴或塗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或該第三導電油墨;以及 一控制單元,耦接該供墨單元以依據該溝紋圖案控制該供墨單元移動並經該出料單元噴或塗該第一導電油墨、該第二導電油墨或該第三導電油墨於該溝紋圖案上。
TW105105603A 2016-02-25 2016-02-25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TWI583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5603A TWI583748B (zh) 2016-02-25 2016-02-25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CN201610226984.4A CN107116892B (zh) 2016-02-25 2016-04-13 线路印刷装置、线路印刷方法及线路结构
JP2016111896A JP6402140B2 (ja) 2016-02-25 2016-06-03 回路印刷装置、回路印刷方法及び印刷方法で製造した回路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5603A TWI583748B (zh) 2016-02-25 2016-02-25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3748B TWI583748B (zh) 2017-05-21
TW201730294A true TW201730294A (zh) 2017-09-01

Family

ID=5936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5603A TWI583748B (zh) 2016-02-25 2016-02-25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02140B2 (zh)
CN (1) CN107116892B (zh)
TW (1) TWI583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1317A (zh) * 2017-12-29 2018-07-10 上海量子绘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凹版印刷工艺的线路板的制备方法
CN111182741B (zh) * 2018-11-09 2021-08-20 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497A (ja) * 1998-02-27 1999-09-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パターンの形成された基板
JP4699225B2 (ja) * 2006-01-31 2011-06-08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メタライズドセラミックス基板の製造方法、該方法により製造したメタライズドセラミックス基板、およびパッケージ
JP5120866B2 (ja) * 2006-03-31 2013-01-16 Dic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
JP2009143090A (ja) * 2007-12-13 2009-07-02 Fujimori Kogyo Co Ltd 微細線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微細線パターン形成用のグラビア輪転印刷機
JP2010123815A (ja) * 2008-11-20 2010-06-0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印刷用基材
CN102131337B (zh) * 2010-01-15 2013-03-20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线路板及其制程
CN201655793U (zh) * 2010-03-05 2010-11-2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电路板
CN102487578A (zh) * 2010-12-03 2012-06-06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JP6047895B2 (ja) * 2012-03-13 2016-12-2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印刷配線基材の製造方法
CN103379726A (zh) * 2012-04-17 2013-10-30 景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路积层板的复层线路结构
JP2014144621A (ja) * 2013-01-30 2014-08-14 Kyocera Corp 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回路パターンの印刷方法
JP5508565B1 (ja) * 2013-03-28 2014-06-0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156316A1 (ja) * 2014-04-08 2015-10-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体及び配線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6892A (zh) 2017-09-01
JP6402140B2 (ja) 2018-10-10
JP2017152668A (ja) 2017-08-31
TWI583748B (zh) 2017-05-21
CN107116892B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48131A1 (en) Conductive ink for letterpress reverse printing
TWI583748B (zh) 線路印刷裝置、線路印刷方法以及以印刷方法製造的線路結構
TW201438534A (zh) 間接凹版印刷方法、間接凹版印刷裝置及凹版
KR20100035626A (ko) 오프셋 인쇄용 클리쉐 및 이를 이용해 제조된 제품
JP2014125635A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用組成物および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
JP2007062079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及び太陽電池素子
JP5970798B2 (ja) 基材への塗布方法
US11254158B2 (en) Blank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blanket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568593B (zh) 圖案輥、圖案形成之方法以及包含其之印刷裝置
CN104411502B (zh) 凹版胶印印刷用凹版和印刷线路板
JP2015193722A (ja) 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セラミック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5223813A (ja) 印刷版、印刷装置、印刷法、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KR20130076366A (ko) 금속 나노 입자를 함유한 전도성 고분자 전극 형성 방법 및 에칭액
JP2016072442A (ja) 印刷回路、配線基板及び印刷版
JP6181608B2 (ja) 焼成方法
CN104837638A (zh) 用于胶版印刷的毯及使用该毯制造的精细图案
JP2014128925A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
CN205133758U (zh) 镀敷装置
JP2015160397A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配線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006110917A (ja) グラビア印刷用版、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グラビア印刷装置
JP4239926B2 (ja) グラビアロール、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12918077B (zh) 凹版印刷版和使用该凹版印刷版的凹版印刷装置
JP2008184501A (ja) 印刷用インキ及びこのインキ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電極並びにこの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8293904A (ja) 凹版オフセット印刷用導電ペースト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極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4128926A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