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3126A -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 Google Patents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3126A
TW201723126A TW105129820A TW105129820A TW201723126A TW 201723126 A TW201723126 A TW 201723126A TW 105129820 A TW105129820 A TW 105129820A TW 105129820 A TW105129820 A TW 105129820A TW 201723126 A TW201723126 A TW 2017231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acrylate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aru Hirano
Sou Miyata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3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312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8C8-(meth)acrylate, e.g. isooctyl (meth)acrylate or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18C13or longer chain (meth)acrylate, e.g. stear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係包含(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增黏樹脂(B),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100質量份而含有增黏樹脂(B)5~100質量份,(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以25~90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構成單位,該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具有碳數10~24之分枝烷基。

Description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黏著劑組成物及該黏著劑組成物之黏著片。
以往,作為黏著劑係可使用丙烯酸系、聚矽氧系、橡膠系、胺基甲酸酯系等各種的黏著劑。此等之中,丙烯酸系黏著劑係透明性、耐熱性、耐溶劑性等優異,故使用於光學用途、電子用途、一般產業用途等之廣泛領域。一般而言,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係將源自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之構成單位作為主成分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使用。
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所使用之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為了確保優異之黏著性能,一般而言,使用丁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烷基的碳數比較小者。
又,以往,為了附予丙烯酸系黏著劑各種的機能或是性能,亦檢討使用烷基之碳數比較大的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參照專利文獻1、2)。例如,專利文獻1 中,為了將丙烯酸系黏著劑為低介電率者,使用具有碳數10~24之分枝烷基之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另一方面,以往,已知橡膠系黏著劑中僅為橡膠成分,不易充分確保黏著性,故除了橡膠成分又加入萜烯系樹脂等之增黏樹脂。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2953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5-134866號公報
然而,聚乙烯、聚丙烯等之聚烯烴系樹脂被廣泛地使用於各種的領域,被要求藉由黏著劑以高的黏著力接著於其他之構件。但是,聚烯烴系樹脂之極性比較低,故不易藉由丙烯酸系黏著劑以高的黏著力接著其於他之構件。
又,丙烯酸系黏著劑使用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則該極性下降,故亦考量到與聚烯烴系樹脂之接著性提升。但是,使用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無論被著物之種類,不易提高黏著性能,對於聚烯烴系樹脂之接著性亦不易提昇。
再者,為了提高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黏著性能,亦考量 到如同橡膠系黏著劑而摻合增黏樹脂,但是丙烯酸系樹脂不易相溶於增黏樹脂,使黏著劑白濁,故不易確保黏著劑之透明性。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而提出,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即使被著物為聚烯烴系樹脂等之難接著性被著物,使對於被著物之黏著性提升同時,亦為可確保透明性的黏著劑組成物。
本發明者們深入研究之結果,發現使源自分枝之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構成單位包含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同時,藉由摻合指定量之增黏樹脂於黏著劑,藉此提昇對於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難接著性被著物的黏著性,亦可確保透明性,以完成以下之本發明。本發明係提供以下之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1)一種黏著劑組成物,其係包含(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增黏樹脂(B),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100質量份而含有增黏樹脂(B)5~100質量份,(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以25~90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構成單位,該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具有碳數10~24之分枝烷基。
(2)如上述(1)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為以下之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1)中,R1為氫原子或甲基,R2、R3係各自獨立為直鏈或分枝之碳數4~18之烷基。
(3)如上述(2)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R2、R3皆為直鏈烷基。
(4)如上述(1)~(3)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以9.9~55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2)之構成單位,該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2)具有直鏈或分枝之碳數4~9之烷基。
(5)如上述(1)~(4)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以0.1~20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含官能基單體(a3)之構成單位,該含官能基單體(a3)具有反應性官能基。
(6)如上述(1)~(5)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0~800,000。
(7)如上述(1)~(6)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70~5℃。
(8)如上述(1)~(7)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增黏樹 脂(B)為選自由脂環族飽和烴樹脂、萜烯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及脂肪族系烴樹脂所成群之至少一種。
(9)如上述(1)~(8)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更含有交聯劑。
(10)一種黏著片,其係具備由如上述(1)~(9)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
使對於聚烯烴系樹脂等之難接著性被著物之黏著性提升同時,提供可確保透明性的黏著劑組成物。
用以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對於本發明使用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
又,以下之記載中,「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以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測定之聚苯乙烯換算的值,具體而言之,係依據記載於實施例之方法測定之值。
又,本說明書之記載中,例如「(甲基)丙烯酸酯」係指使用作為表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之雙方的語,對於其他之類似用語亦相同。
<黏著劑組成物>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係包含(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增黏樹脂(B)。以下,對於此等各成分詳細地說明。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 ((a1)成分)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含有具有碳數10~24之分枝烷基之源自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構成單位。
本發明中具有共聚合物(A)為源自上述(a1)成分之構成單位,且黏著劑組成物藉由含有增黏樹脂(B),使對於黏著劑組成物之難接著性被著物的黏著性提升同時,可確保透明性。
又,本發明中以25~90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a1)成分之構成單位於共聚合物(A)中。源自(a1)成分之構成單位於共聚合物(A)中未達為25質量%,則共聚合物(A)不可低極性化,與增黏樹脂(B)之相溶性為不佳。因此,不易確保黏著劑組成物之透明性。另一方面,源自(a1)成分之構成單位比90質量%較多,則共聚合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Tg)上昇,黏著力降低。
由相溶性及黏著力之觀點看來,源自(a1)成分之構成單位之共聚合物(A)中,35~80質量%為佳,40~75質量為較佳%。
又,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長鎖烷基之碳數未達10,則極性為高,與增黏樹脂(B)之相溶性不佳,不易確保黏著劑組成物之透明性。另一方面,(a1)成分之長鎖烷基的碳數比24較大,則取得不易,再者,黏 著劑組成物之黏著力亦不易提高。
(a1)成分之烷基之碳數係由與增黏樹脂(B)之相溶性提高的觀點看來,14~24為佳,16~24較佳。
具體而言之,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係以以下之式(1)表示之化合物為佳。
式(1)中,R1係氫原子或是甲基,R2、R3係各自獨立為直鏈或是分枝之碳數4~18之烷基。
(a1)成分係藉由具有如式(1)般之由R2、R3所成之2個分枝鏈,確保黏著劑組成物之適度的黏著力同時,與共聚合物(A)與增黏樹脂(B)之相溶性為容易良好。
式(1)中,R2、R3為了易於確保相溶性及黏著力,具有直鏈烷基或是接近直鏈的構造之烷基為佳,其中,任一者皆為直鏈烷基較佳。又,具有接近直鏈的構造之烷基係指可舉例如於直鏈之烴鏈設置1個之分枝甲基的構造。
又,式(1)之化合物中R2、R3係有任一程度之長為佳,該碳數係6~16為佳,6~12為較佳。
再者,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係由再提高相溶性之觀點來看,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為佳。
作為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較佳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2-己基癸基(甲基)丙烯酸酯、2-癸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式(1)中R2、R3之任一者為碳數6~12之直鏈烷基者,但是此等之中,2-癸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為較佳,2-癸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為最佳。
((a1)成分以外之其他單體成分)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上述(a1)成分、與(a1)成分以外之單體成分的共聚合物。如此,藉由於共聚合物(A)含有源自(a1)成分以外之其他單體成分之構成單位,容易附予共聚合物(A)作為黏著劑之必要的性能及機能。具體而言之,可導入可與交聯劑反應的反應性官能基於共聚合物(A)中、調整共聚合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
作為共聚合物(A)之其他單體成分係含有具有直鏈或是分枝之碳數4~9之烷基的源自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2)之構成單位為佳。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藉由具有源自(a2)成分之構成單位,調整玻璃轉移溫度於適度的範圍,且容易於黏著劑組成物中賦予黏著性。
作為具體的(a2)成分係可舉例如n-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異丁基(甲基)丙烯酸酯、t-丁基(甲基)丙烯酸酯、n-戊基(甲基)丙烯酸酯、n-己基(甲基)丙烯酸酯、n-庚基(甲基)丙烯酸酯、n-辛基(甲基)丙烯酸酯、異辛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n-壬基(甲基)丙烯酸 酯、異壬基(甲基)丙烯酸酯,此等之中,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為佳。
源自(a2)成分之構成單位係於共聚合物(A)中,含有9.9~55質量%為佳。藉由將(a2)成分為這般範圍之量,亦確保共聚合物(A)與增黏樹脂(B)之相溶性同時,易於對黏著劑組成物附予適度的黏著力。
為了將相溶性及黏著力成為更佳,源自(a2)成分之構成單位於共聚合物(A)中,15~52質量%為較佳,18~50質量%為更佳。
如上所述,共聚合物(A)係具有反應性官能基為佳。(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藉由具有反應性官能基,與後述之交聯劑(C)反應,可於黏著劑附予高的凝聚力。作為反應性官能基係可舉例如使用可與後述之交聯劑(C)反應者,具體而言之,羥基、羧基、環氧基。此等之中,羥基、羧基為佳,羥基為較佳。
更具體而言之,共聚合物(A)係含有具有反應性官能基之源自含有官能基之單體(a3)之構成單位者為佳。含有官能基之單體(a3)係具有乙烯性雙鍵,共聚合上述(a1)成分及(a2)成分之單體。
作為具體的(a3)成分係可舉例如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3-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 酸、馬來酸、衣康酸、檸康酸等之乙烯性不飽和羧酸;縮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β-甲基縮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4-環氧環己基)、3-環氧環-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有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等之中,含有各種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為佳,其中,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為更佳。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中,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為佳,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為特別佳。
源自(a3)成分之構成單位係於共聚合物(A)中,含有0.1~20質量%為佳。若為0.1質量%以上,則藉由經後述之交聯劑(C)交聯,黏著劑組成物之交聯密度為高,不易產生凝聚破壞。又,若為20質量%以下,防止共聚合物(A)之極性為高,與增黏樹脂(B)之相溶性為良好。源自(a3)成分之構成單位,由相溶性及交聯密度之觀點看來,共聚合物(A)中,2~15質量%為佳,4~12質量%為較佳。
本發明中共聚合物(A)係具有源自上述(a2)及(a3)成分之構成單位之至少任一者一方為佳,但是具有雙方為較佳。又,作為共聚合物(A)中與成分(a1)共聚合之其他單體成分係僅可使用上述(a2)或是(a3)成分或該雙方,但是不逃脫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內,可使用上述之(a2)、(a3)成分以外之單體成分。
作為這般的單體成分,舉例為上述(a1)(a2)成分以外之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具有碳數1~3之烷基之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環烷基之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一般,使用(a2)、(a3)成分以外之其他單體成分時,源自其單體成分之構成單位為共聚合物(A)中之20質量%以下,10質量%以下為佳,較佳為5質量%以下。
又,共聚合物(A)具有之反應性官能基之一部分係可鍵結例如能量聚合性化合物等之各種化合物。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該玻璃轉移溫度(Tg)為-70~5℃為佳。藉由玻璃轉移溫度(Tg)為該範圍,黏著劑組成物,容易確保於常溫中適度的黏著性。又,為了更佳提升黏著劑組成物之黏著性能,玻璃轉移溫度(Tg)係-60~-5℃為佳、-55~-10℃為較佳。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係經由Fox之式而求得之理論值。
又,(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該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0~800,000為佳。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00,000以下,則黏著劑組成物之黏彈性不過度高,對於被著物之可濕性為佳,容易確保黏著力。又,藉由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0以上,黏著劑組成物之凝聚力為良好。
又,(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80,000~500,000為較佳,更佳為120,000~450,000。
[增黏樹脂(B)]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進一步含有增黏樹脂(B)。藉由黏著劑組成物加入於(A)成分,具有(B)成分,對於難接著性被著物之黏著性為良好。作為增黏樹脂(B)係可使用作為黏著賦予劑之公知的各種樹脂,但是較佳為使用例如脂環族飽和烴樹脂、萜烯系樹脂、苯乙烯樹脂、及脂肪族系烴樹脂中所選擇出之至少1種,更佳為使用脂環族飽和烴樹脂、萜烯系樹脂、及苯乙烯樹脂中所選擇出之至少1種。此等增黏樹脂與共聚合物(A)之相溶性為良好。因此,對於難接著性被著物之黏著力為良好同時,黏著劑組成物之透明性易於提高。
作為增黏樹脂(B)所使用之脂環族飽和烴樹脂係可舉例將石油樹脂氫添加處理之樹脂等。作為脂環族飽和烴樹脂之較詳細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將芳香族系石油樹脂氫化者,作為市面上販售商品係具有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lcon」系列等。
作為萜烯系樹脂係可舉例將α-蒎烯、β-蒎烯、雙戊烯、d-檸檬烯等之萜烯單體聚合之萜烯樹脂及該氫化物、萜烯苯酚樹脂及該氫化物、芳香族改性萜烯樹脂及該氫化物。作為萜烯系樹脂之市面上販售商品係可舉例Yasuhara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之「YSResin」系列、「YS Polystar」系列、「Crealon」系列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Tamanol」系列等。
一般,作為苯乙烯樹脂係可使用作為黏著賦予劑所使 用之苯乙烯樹脂,可舉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之苯乙烯單體之聚合物或是共聚合物等。作為苯乙烯樹脂之具體例係可舉例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之「FTR8000」系列等。
作為脂肪族系烴樹脂係可舉例如丁烯、異丁烯、丁二烯、1,3-戊二烯等之C4及/或是C5之烯烴、將二烯烴等作為主成分之聚合物或是該氫化物等。此等之中,將1,3-戊二烯作為主成分之聚合者為佳。具體而言之,可舉例1,3-戊二烯為5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上為佳,較佳為聚合包含90質量%以上者。脂肪族系烴樹脂,除了脂肪族烴以外之成分,例如可以源自脂肪族烴之構成單位以下之質量%,具有源自芳香族烴之構成單位。具有作為脂肪族系烴樹脂之具體例係可舉例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之「Quintone100系列」等。
黏著賦予劑係可將上述所例舉之黏著賦予劑單獨使用1種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
上述之增黏樹脂之中,由黏著力與透明性較良好之觀點看來,各種萜烯系樹脂之氫化物、脂環族飽和烴樹脂、苯乙烯樹脂為更佳,脂環族飽和烴樹脂為最佳。
又,增黏樹脂(B)之軟化點,90~140℃為佳、100~135℃為較佳。藉由(B)成分之軟化點為此等範圍,容易發揮作為黏著賦予劑之機能。又,軟化點係意指依據JIS K 2207為基準測定之值。
黏著劑組成物中,增黏樹脂(B)係對於(甲基) 丙烯酸系共聚物(A)100質量份而言,含有5~100質量份。增黏樹脂(B)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外,則對於共聚合物(A)之相溶性為良好同時,不易得到黏著性等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必要之性能。由相溶性及黏著性更良好之觀點看來,增黏樹脂(B)之含量係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100質量份而言,10~80質量份為佳,較佳為15~60質量份。
[交聯劑(C)]
除了上述(A)及(B)成分之外,黏著劑組成物進一步含有交聯劑(C)為佳。共聚合物(A)係藉由經交聯劑(C)交聯,黏著劑組成物之凝聚力為高,不易產生凝聚破壞。一般,共聚合物(A)係於源自(a3)成分之反應性官能基中,藉由交聯劑(C)反應交聯。
作為交聯劑(C)係可舉例有機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有機多元環氧化合物、有機多元亞胺化合物、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等。
有機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係可舉例芳香族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脂肪族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及此等有機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三聚物、異三聚氰酸物、加成物、或使有機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多元醇化合物反應所得之末端異氰酸酯胺基甲酸乙酯預聚物等之各種衍生物。
作為有機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係可舉例2,4- 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2,6-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1,3-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1,4-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2,4’-二異氰酸酯、3-甲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之芳香族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2,4’-二異氰酸酯、賴胺酸異氰酸酯等之脂肪族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及由此等所得之上述舉例之衍生物等。
又,作為加成物之具體例係可舉例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蓖麻油等之含有低分子活性氫化合物之加成物,例如可舉例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等。
作為有機多元環氧化合物之具體的例係可舉例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N,N,N’,N’-四縮水甘油基-m-苯二甲基二胺、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醚、1,6-己烷二醇二縮水甘油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二縮水甘油基醚、二縮水甘油基吖吮、二縮水甘油基胺等。
作為有機多元亞胺化合物之具體的例係可舉例N,N’-二苯基甲烷-4,4’-雙(1-吖丙啶羧基醯胺)、三羥甲基丙烷-三-β-吖丙啶丙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β-吖丙啶丙酸酯及N,N’-甲苯-2,4-雙(1-吖丙啶羧基醯胺)三乙亞胺基三嗪等。
作為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之具體的例係可舉例三-n-丁氧基乙基乙醯乙酸酯鋯、二-n-丁氧基雙(乙基乙醯乙酸酯)鋯、n-丁氧基參(乙基乙醯乙酸酯)鋯、肆(n-丙基乙醯乙酸酯)鋯、肆(乙醯基乙醯乙酸酯)鋯、肆(乙基乙醯乙酸酯)鋯等之鋯螯合物系交聯劑;二異丙氧基‧雙(乙基乙醯乙酸酯)鈦、二異丙氧基‧雙(乙醯基乙酸酯)鈦、二異丙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鈦等之鈦螯合物系交聯劑;二異丙氧基乙基乙醯乙酸酯鋁、二異丙氧基乙醯基丙酮酸酯鋁、異丙氧基雙(乙基乙醯乙酸酯)鋁、異丙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酸酯)鋁、參(乙基乙醯乙酸酯)鋁、參(乙醯基丙酮酸酯)鋁、單乙醯基丙酮酸酯‧雙(乙基乙醯乙酸酯)鋁等之鋁螯合物系交聯劑等。交聯劑(C)係可單獨使用上述舉例之交聯劑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又,交聯劑(C)即使於上述之中,容易與增黏樹脂(B)之相溶性為良好,故有機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為佳,脂肪族多元異氰酸酯化合物及該衍生物為較佳。
黏著劑組成物中,交聯劑(C)係對於共聚合物(A)100質量份而言,含有0.1~20質量份為佳。藉由交聯劑(C)含有0.1質量份以上,黏著劑組成物之凝聚力為高,防止產生凝聚破壞等。又,為20質量份以下,防止交聯密度過高、黏著性降低。
由此等之觀點看來,交聯劑(C)之含量係對於共聚合物(A)100質量份而言,0.5~12質量份為較佳、1~6質量份為更佳。
黏著劑組成物係可舉例可含有上述(A)~(C)成分以外之成分,例如,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界面活性劑、軟化劑、填充劑、顏料、染料、抗老化劑、增黏劑、消泡劑、防腐劑等之各種添加劑。
又,黏著劑組成物中,成分(A)、(B)及(C)之合計含量係對於黏著劑組成物全量而言,70~100質量%為佳,較佳為80~100質量%,更佳為90~100質量%。又,黏著劑組成物全量係指如後述之有機溶劑般,去除作為黏著劑所使用之前所除去之稀釋液,為黏著劑組成物(即,固體成分)之質量。
<黏著片>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係可藉由接著於各種被著物之任何一種形態使用,例如使用於黏著片中。作為黏著片係可舉例備有經由上述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的黏著片。黏著劑層之厚度係依據其用途而相異,但是一般為2~250μm,10~100μm為佳。
又,具體而言之,黏著片係於基材與基材之至少一方之面備有黏著劑層。
作為黏著片所使用之基材係可支撐黏著劑層即可並不限定,可舉例樹脂薄膜、紙基材、布基材等。
樹脂薄膜係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等之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樹脂等之聚酯樹脂、乙酸酯樹脂、 ABS樹脂、聚苯乙烯樹脂、氯乙烯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醯胺樹脂等之合成樹脂薄膜、於此等之薄膜實施鋁等之金屬蒸鍍者等。
紙基材係可舉例上等紙、塗層紙、浸漬紙、合成紙等。作為布基材係可舉例不織布等。
基材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但是一般為5~500μm之範圍,但是由容易取得之方面看來,10~300μm為佳。
黏著劑層係可於基材之表面直接形成,但是亦可藉由底塗層等其他之層形成。
黏著片中,於設置於基材上之上述黏著劑層上,可進一步貼著剝離材。藉由使用剝離材,將黏著片貼附於被著物為止,保護黏著劑層。
作為剝離材可使用將剝離片基材之一方之面經由剝離劑剝離處理之剝離片。作為剝離片基材可使用與上述黏著片之基材相同之樹脂薄膜、紙基材、布基材等。又,作為剝離劑可使用聚矽氧系剝離劑、氟系剝離劑、醇酸系剝離劑、聚烯烴系剝離劑、橡膠系剝離劑等。
(黏著片之製造方法)
作為黏著片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於上述之黏著劑組成物中加入有機溶劑,調製黏著劑組成物之溶液。因此,於剝離材之剝離處理面上,以公知之方法塗佈黏著劑組成物之溶液,且形成塗膜,加熱該塗膜,進行乾燥,形成黏著劑層,可將該黏著劑層貼合於基材來製造。
又,將黏著劑組成物之溶液塗佈於基材之一方之面後,進行加熱、乾燥,可形成黏著劑層。於基材之一方之面形成黏著劑層後,可於黏著劑層之上,進一步貼合剝離材。
作為上述有機溶劑係可舉例甲苯、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等。又,作為黏著劑組成物之溶液的固體成分濃度係例如為10~80質量%左右即可。又,黏著劑組成物所含有之交聯劑(C)係可經由上述乾燥時之加熱交聯或可經由乾燥後之風乾等交聯或可藉由此等雙方交聯。
作為黏著劑組成物之塗佈方法係可舉例如旋塗法、噴塗法、棒塗佈法、刮刀塗佈法、輥塗佈法、輥刀塗佈法、片塗佈法、模具塗佈法、凹版印刷塗佈法等。
(兩面黏著片)
黏著片係可為兩面黏著片。兩面黏著片係備有兩面黏著片之芯材所成之基材、與於基材之兩面各自設置之黏著劑層。兩面黏著片中,可於黏著劑層之任一者一方或是雙方貼著剝離材。兩面黏著片中芯材(基材)及剝離材係可使用與上述之基材及剝離材相同者。
兩面黏著片中,雙方之黏著劑層可由上述之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以任一者一方為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其他方可由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以外之黏著劑所形成。其他方之黏著劑層經由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以外之黏著劑所形成時,將一方之黏著劑層貼附於難接 著性被著物,將其他方之黏著劑層貼附於難接著性被著物以外之被著物即可。
兩面黏著片之製造方法,並不特別限制,例如於2片之剝離材各自之剝離處理面上形成黏著劑層,將此等黏著劑層可各自貼合於基材(芯材)之兩面來製造。於剝離材之上形成黏著劑層之方法係如上述所述。
(無基材兩面黏著片)
黏著片係可為無基材兩面黏著片。無基材兩面黏著片係不具有芯材之兩面黏著片,且剝離材被貼著於黏著劑層之兩面所成之黏著片。無基材兩面黏著片被使用之時,剝離材之雙方由黏著劑層剝離,經由黏著劑層單體,接著2個之被著物。
作為無基材兩面黏著片所使用之剝離材係可使用與上述之剝離片相同者,對於一方之剝離材之黏著劑層的剝離力,與對於其他方之剝離材的黏著劑層的剝離力相異,控制剝離材之剝離力為佳。
無基材兩面黏著片之製造方法,並不特別限制,例如2個之剝離材中,於任一者之剝離材之剝離處理面上形成黏著劑層,可藉由於該黏著劑層貼合殘餘之剝離材來形成。對於剝離材上之黏著劑層之形成係可藉由公知之方法進行即可。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係可使用對於各種被著物接著,但是較佳為使用對於聚丙烯、聚乙烯 等之聚烯烴系樹脂、聚四氟乙烯等之氟系樹脂等之難接著性被著物者。以往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係對於此等難接著性被著物而言,黏著力為不易提高,依據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可提升黏著力。
又,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並不特別限定,但是適合使用於具有透明性之被著物。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及該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的透明性變高,故此等可不損害被著物之透明性而被使用。又,作為被著物,並不特別限定,可舉例具有透明性之板狀構件、透明樹脂薄膜等。
本發明之黏著劑組成物為如上所述,形成於黏著片之黏著劑層時,對於該黏著劑層之聚丙烯板之黏著力係1N/25mm以上為佳。對於聚丙烯板之黏著力以成為1N/25mm以上,即使被著物為難接著性者,被著物與黏著劑層之接著性為良好。為了使對於難接著性被著物之接著性更提昇,上述黏著力係1.5N/25mm以上為佳,2.5N/25mm以上為較佳。
又,黏著力,並不特別限定於該上限,一般為20N/25mm以下所成者,較佳為13N/25mm以下。
又,黏著力之測定方法係依據JIS Z0237:2000,以剝離平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分測定者。
又,本發明之黏著組成物係如上所述,於黏著片之黏著劑層形成時,該黏著片之霧度(Haze)值為10%以下所成者為佳。黏著片之霧度值為10%以下,則透明性 為高,即使貼附於透明性之高的被著物,幾乎不損害該被著物之透明性。霧度值係為了提高透明性,較佳為8%以下、更佳為5%以下。又、霧度值係越低越佳,實用而言之,為0.5%以上即可。
又,霧度值係可設置剝離材於黏著片時,除去該剝離材之值。又,霧度值係依據JIS K 7105測定之值。
[實施例]
以下,依據實施例,更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依據此等之例不被限制。
本發明中具體的測定方法、評估方法係如以下所述。
[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平均分子量(Mn)]
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平均分子量(Mn)係使用凝膠滲透層析裝置(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HLC-8020),以下述之條件進行測定,且使用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測定之值。
(測定條件)
‧柱:將「TSK guard column HXL-H」「TSK gel GMHXL(×2)」「TSK gel G2000HXL」(任一者為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依序連結者
‧柱溫度:40℃
‧展開溶劑:四氫呋喃
‧流速:1.0mL/min
[霧度評估]
將以實施例及比較例得到之黏著片,切出各自為5cm平方,使剝離片剝離者作為試驗片,使用霧度測量器(日本電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DH2000」),依據JIS K7136:2000,測定初期霧度值(%)。又,霧度值係算出3點之平均者。
[黏著力評估]
將以實施例及比較例得到之黏著片,切成各自為25mm×200mm,將剝離片剝離者,於23℃、50%RH(相對溼度)之環境下,貼附聚丙烯板作為試驗樣本。於相同環境下放置24小時,貼附後24小時後,依據JIS Z0237:2000,經由180°剝離法,以拉伸速度300mm/分,測定黏著力。
[實施例1] [黏著劑組成物之調製]
摻合將2-癸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DTDMA)、與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2EHA)、與2-羥基乙基丙烯酸酯(HEA),以質量比70/20/10之比例聚合得到之(甲基)丙烯 酸系共聚物(重量平均分子量:183,800、溶劑:甲苯、固體成分濃度:50質量%)100質量份(固體成分比)、與作為黏著賦予劑之脂環族飽和烴樹脂(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AlconP-125」、軟化點:125℃、固體成分濃度:50質量%)50質量份(固體成分比)、與作為交聯劑之脂肪族異氰酸酯系交聯劑(ASAHIKASEI CHEMICAL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TPA-100」)2.7質量份(固體成分比),再進一步加入甲苯,均勻攪拌,調製固體成分濃度40質量%之黏著劑組成物之溶液。
[黏著片之製作]
將上述黏著劑組成物之溶液,於作為基材之PET薄膜(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DiafoilT100」、厚度50μm)上,塗佈乾燥後之厚度為25μm這樣的方式,形成塗佈膜,使該塗佈膜以100℃乾燥1分鐘。接者,表面被聚矽氧烷剝離處理,貼附基材為PET薄膜之剝離片(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SP-PET381130」、厚度38μm)之剝離處理面側,製作黏著片。於23℃、50%RH之環境下,放置(風乾)14天以上,使黏著劑組成物充分地交聯,得到實施例1之黏著片。
[實施例2~15、比較例1~11]
除了變更記載於表1之所述成分以外,製作與實施例1相同之黏著片。關於表1之各成分之簡稱,如下述。
(1)(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
DTDMA:2-癸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DTDA:2-癸基十四烷基丙烯酸酯
2HDA:2-己基癸基丙烯酸酯
2EHA: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
HEA:2-羥基乙基丙烯酸酯
4HBA: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
BA:n-丁基丙烯酸酯
(2)增黏樹脂(B)
Alcon P-125: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AlconP-125」、軟化點:125℃、固體成分濃度:50質量%、脂環族飽和烴樹脂
Crealon K100:Yasuhara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Crealon K100」、軟化點:100℃、固體成分濃度:50質量%、芳香族改性萜烯樹脂氫化物
Crealon M115:Yasuhara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CrealonM115」、軟化點:115℃、固體成分濃度:50質量%、芳香族改性萜烯樹脂氫化物
K125:Yasuhara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YS Polystar K125」、軟化點:125℃、萜烯苯酚樹脂
FTR8100: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FTR8100」、軟化點:100℃、固體成分濃度:50質量 %、苯乙烯單體單獨聚合物
M100: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Quintone M100」、軟化點:95℃、脂肪族系烴樹脂
R100: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Quintone R100」、軟化點:96℃、脂肪族系烴樹脂
DX390N: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Quintone DX390N」、軟化點:93.5℃、脂肪族系烴樹脂
A100: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Quintone A100」、軟化點:100℃、脂肪族系烴樹脂
(3)交聯劑
TPA-100:ASAHIKASEI CHEMICAL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TPA-100」、脂肪族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表1]
※質量份係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100質量份而言之質量份。
※比較例1、11中黏著力係凝聚破壞時之值。
由以上之表1之結果可明瞭,實施例1~15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以指定之比例含有源自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構成單位,且黏著劑組成物含有指定量之增黏樹脂(B),故(A)成分與(B)成分之相溶性為良好、黏著劑層之透明性為良好。再者,對於難接著性被著物之黏著力亦為十分高。
相對於此,雖然比較例1、11中黏著劑組成物含有(B)成分,但聚合物(A)中源自(a1)成分之構成單位之量為少或是不含有源自(a1)成分之構成單位,故(A)成分與(B)成分之相溶性惡化,無法確保黏著劑層之透明性。
又,比較例2~10中黏著劑組成物不含有增黏樹脂(B),故無法充分地確保對於黏著劑層之難接著性被著物的黏著力。

Claims (10)

  1. 一種黏著劑組成物,其係包含(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增黏樹脂(B),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100質量份而含有增黏樹脂(B)5~100質量份,(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以25~90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之構成單位,該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具有碳數10~24之分枝烷基。
  2. 如請求項1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長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1)為以下之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1)中,R1為氫原子或甲基,R2、R3係各自獨立為直鏈或分枝之碳數4~18之烷基。
  3. 如請求項2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R2、R3皆為直鏈烷基。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以9.9~55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2)之構成單位,該烷基(甲基)丙烯酸酯(a2)具有直鏈或分枝之碳數4~9之烷基。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係以0.1~20質量%之比例含有源自含官能基單體(a3)之構成單位,該含官能基單體(a3)具有反應性官能基。
  6. 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0~800,000。
  7.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70~5℃。
  8. 如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增黏樹脂(B)為選自由脂環族飽和烴樹脂、萜烯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及脂肪族系烴樹脂所成群之至少一種。
  9. 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更含有交聯劑。
  10. 一種黏著片,其係具備由如請求項1~9中任一項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
TW105129820A 2015-09-14 2016-09-13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TW2017231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1170 2015-09-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126A true TW201723126A (zh) 2017-07-01

Family

ID=5828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820A TW201723126A (zh) 2015-09-14 2016-09-13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04633B2 (zh)
TW (1) TW201723126A (zh)
WO (1) WO20170475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5541B2 (ja) * 2015-09-25 2019-08-2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565540B2 (ja) * 2015-09-25 2019-08-2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838814B2 (ja) * 2015-11-06 2021-03-0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剤組成物、剥離シート及び粘着体
JP6562279B2 (ja) * 2017-07-27 2019-08-21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7048467B2 (ja) * 2018-09-19 2022-04-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油面用粘着シート
JP7271169B2 (ja) * 2018-12-27 2023-05-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6994689B2 (ja) * 2019-12-18 2022-01-14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15803408B (zh) * 2021-03-22 2023-07-14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粘合带、电子设备部件或车载设备部件的固定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或车载设备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3420A (ja) * 2002-08-29 2004-05-20 Sanyo Chem Ind Ltd 粘着剤組成物
US8137807B2 (en) * 2010-03-26 2012-03-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derived from 2-alkyl alkanols
WO2013048735A1 (en) * 2011-09-26 2013-04-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with (meth)acrylic-based elastomeric materials prepared using (2-isopropyl-5-methyl)hexyl (meth)acrylate
EP2573150A1 (en) * 2011-09-26 2013-03-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films with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comprising (meth)acrylate esters of 2-alkyl alkanols
IN2014CN02145A (zh) * 2011-09-26 2015-05-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EP2735595A1 (en) * 2012-11-23 2014-05-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47548A1 (ja) 2017-09-14
JP6204633B2 (ja) 2017-09-27
WO2017047548A1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3126A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JP7171473B2 (ja) 補強フィルム
TWI617641B (zh) 感溫性黏著劑
TWI565775B (zh) 黏著劑及黏著片
JP6152319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TWI692513B (zh) 多基材適應性拉除型黏合劑產物、黏合劑組成物、以及總成
JP7175622B2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US8420164B2 (en) Solid type rubber-bas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thereof
JP2015165023A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KR102626979B1 (ko) 감온성 점착 시트 및 적층체
KR20150112871A (ko) 감온성 점착제
JP7185479B2 (ja) 樹脂組成物、樹脂層、および積層シート
JP2023101668A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物品
WO2022059408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に用いる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655512B1 (ko) 감온성 점착제, 감온성 점착 시트 및 감온성 점착 테이프
TW201619333A (zh) 觸控面板用黏著劑組成物、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JP7166052B2 (ja) 粘着シート
TWI740022B (zh) 感溫性黏著劑
JP7125259B2 (ja) 粘着シート
JP2020183452A (ja) 粘着シート
JP6125157B2 (ja) 粘着シート
JP2015193688A (ja) 薬液処理用保護シート
TW201807147A (zh) 感溫性黏著劑
JPH04161477A (ja) 感圧接着剤組成物
JP2005263963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剤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