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6701A - 定位滑台 - Google Patents

定位滑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6701A
TW201716701A TW104137434A TW104137434A TW201716701A TW 201716701 A TW201716701 A TW 201716701A TW 104137434 A TW104137434 A TW 104137434A TW 104137434 A TW104137434 A TW 104137434A TW 201716701 A TW201716701 A TW 2017167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ositioning slide
frame
uni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7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1118B (zh
Inventor
王薪穰
Original Assignee
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37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11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6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6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118B/zh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定位滑台包含一框架,一防塵單元,一滑座,以及一驅動單元。該框架之一表面形成有一開口,該框架具有一與該開口連通之容置空間。該防塵單元包含一撓性帶;以及一磁力模組設置於該撓性帶。該滑座包含一第一座體設置於該框架及該防塵單元之間;一第二座體連接於該第一座體;以及一磁力元件設置於該第一座體,該磁力元件與該磁力模組相排斥。該驅動單元連接於該滑座驅使該滑座沿該開口之長度方向移動。透過磁力單元與磁力模組的相排斥設計,可抑制摩擦粉塵的產生。

Description

定位滑台
本發明係相關於一種定位滑台,尤指一種可減少零件摩擦以抑制粉塵產生的定位滑台。
定位滑台被廣泛地應用於精密工業的傳動系統,尤其是應用於對環境粉塵量有高度要求之工作場合中,例如半導體產業之無塵室。一般而言,定位滑台包含有框架、滑座以及驅動單元。滑座可被驅動單元驅動以沿著框架上之導引槽移動。為了防塵需求,定位滑台會另設置有防塵帶。防塵帶的一部分會覆蓋於滑座的上方,而防塵帶的其餘部分會覆蓋導引槽。防塵帶可避免滑座相對框架移動時所產生的粉塵落至工作環境中,亦可以避免工作場合中的粉塵進入框架中而影響驅動單元的運作。然而,在習知定位滑台的設計中,當滑座移動以頂起防塵帶時,滑座會和防塵帶摩擦,進而產生粉塵,因此習知定位滑台的防塵效率不佳。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少零件摩擦以抑制粉塵產生的定位滑台,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本發明定位滑台包含一框架,一防塵單元,一滑座,以及一驅動單元。該框架之一表面形成有一開口,該框架具有一與該開口連通之容置空間。該防塵單元包含一撓性帶;以及一磁力模組設置於該撓性帶。該滑座包含一第一座體設置於該框架及該防塵單元之間;一第二座體連接於該第一座體;以及一磁力元件設置於該第一座體,該磁力元件與該磁力模組相排斥。該驅動單元連接於該滑座,驅使該滑座沿該開口之長度方向移動。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定位滑台另包含至少一金屬條,設置於該框架且對應於該磁力模組,該至少一金屬條是由磁性金屬材料製成。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定位滑台另包含一蓋體,覆蓋該滑座,其中該防塵單元是穿過該蓋體及該滑座之間的空隙,其中該蓋體形成有至少一通孔及一固定孔,該第一座體包含至少一連接部穿過該通孔,該定位滑台另包含一固定元件穿過該固定孔並固定於該第一座體,以將該蓋體固定於該滑座。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座體形成有供該磁力元件設置之一容置槽。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磁力元件外露於第一座體並朝向該防塵單元。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撓性帶包含一第一帶體以及一第二帶體,該磁力模組是設置於該第一帶體以及該第二帶體之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磁力模組包含複數個磁力條,沿該撓性帶之長度方向設置於該撓性帶。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磁力模組包含複數個磁力條,沿垂直於該撓性帶之長度方向的方向設置於該撓性帶。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磁力模組是完全覆蓋於該撓性帶之一表面。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座體的兩端分別形成有傾斜面,該些傾斜面和該第一座體的底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定位滑台可於滑座移動時利用防塵單元的磁力模組和滑座上的磁力元件之間的排斥力將防塵單元抬升,以減少滑座和防塵單元之間的摩擦,進而抑制粉塵的產生。因此本發明定位滑台具有較佳的防塵效率。
請同時參考第1圖及第2圖。第1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外部結構的示意圖,第2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定位滑台100包含一框架110、一防塵單元120、一滑座130以及一驅動單元140。
框架110之一表面(例如上表面)形成有一狹長形開口160,該框架110具有一與該開口160連通之容置空間S。
防塵單元120是對應於狹長形開口160,用以覆蓋於開口160及滑座130上,防塵單元120在本實施例中為金屬材質之可彎折帶體(亦可為塑膠或其他材質),防塵單元120固定在框架110鄰近於開口160之兩端處,遮擋外部物質透過開口160進入框架內,或避免框架110內的粉塵從開口160流出,防塵單元120能依開口160尺寸作搭配設計,如開口160之寬度增加即提高防塵單元120之寬度,讓防塵單元120能夠確實地遮蓋開口160。
滑座130包含一第一座體132,一第二座體133,以及一磁力元件134。第一座體132是設置於框架110及防塵單元130之間。第一座體132的前後兩端分別形成有傾斜面C,且傾斜面C和第一座體132的底面B之間的夾角為銳角。第二座體133設於該容置空間S並且連接於第一座體132,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座體132與該第二座體133係透過開口160而相互連接,該第一座體132與該第二座體133可透過螺絲鎖固連接,另外,該第一座體132與該第二座體133亦可為一體成型。第一座體132及第二座體133分別設置於開口160的上下兩側。磁力元件134是設置於第一座體132上,該磁力元件134與該磁力模組126相排斥(磁極相異),第一座體132於鄰近中央處形成有供磁力元件134設置之容置槽136,本實施例之磁力元件134外露於第一座體132並朝向防塵單元120,在其他實施方式亦可將磁力元件120埋設於第一座體132內部,又或者設有多個磁力元件120等。
驅動單元140是設置於框架110內,連接於該第二座體133,該驅動單元240能透過該第二座體133而驅使該滑座130沿該開口160之長度方向移動,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驅動單元140可包含滾珠螺桿及馬達,透過馬達對於滾珠螺桿的帶動,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驅動單元140亦可以利用其他方式驅動滑座130,舉例來說,驅動單元140亦可以利用流體壓力傳動元件或皮帶傳動元件來驅動滑座130。
另外,本發明定位滑台可另包含一蓋體150,用以覆蓋滑座130,而防塵單元120可穿過蓋體150及滑座130之間的空隙,蓋體150可增加密封防塵效果,可與滑座130作搭配的結合設計,本實施例之蓋體150係固定於第一座體132並同時將第一座體132的上半部完全遮蓋,使第一座體132位於蓋體150與框架110之間。
承上,請同時參考第4圖及第5圖。第4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蓋體和滑座的分解示意圖。第5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蓋體和滑座的組合示意圖。如圖所示,蓋體150上形成有複數個通孔152及固定孔154,通孔152及固定孔154皆分布於蓋體150兩側,並且固定孔154位於同側之二通孔152之間,而第一座體132包含複數個連接部133對應於蓋體150的通孔152。當蓋體150和滑座130組合時,第一座體132的連接部133會穿過蓋體150上相對應的通孔152。另外,本發明定位滑台可另包含固定元件170(例如螺絲)穿過蓋體150上的固定孔154並固定於第一座體132,如此可將蓋體150固定於滑座130。此外,在其他實施方式可將通孔152與連接部133作互換,又或者蓋體150與第一座體132以其他方式作結合(如卡扣、黏貼或磁力吸附等)。
請參考第3圖,並一併參考第1圖及第2圖。第3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防塵單元覆蓋開口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防塵單元120包含一撓性帶121,以及一磁力模組126。磁力模組126是設置於撓性帶121。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撓性帶121包含一第一帶體122以及一第二帶體124,且磁力模組126是設置於第一帶體122以及第二帶體124之間,以避免磁力模組126於滑座130移動時和滑座130接觸並受到摩擦,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撓性帶121亦可僅包含一帶體。撓性帶121可以是由磁性金屬材料(例如鐵、鈷、鎳)所製成。另外,第3圖顯示的是磁力模組126的第一實施例,在磁力模組126的第一實施例中,磁力模組126是完全覆蓋於撓性帶121之一表面。
當驅動單元140驅動滑座130沿開口160之長度方向移動時,防塵單元120的一部分會覆蓋於滑座130之第一座體132的上方,而防塵單元120的其餘部分會覆蓋開口160,確保滑座130在移動時,框架110的內部空間和外界環境隔離。防塵單元120除了可以避免滑座130相對框架110移動時所產生的粉塵落至工作環境中,亦可以避免工作場合中的粉塵進入框架110的容置空間S中而影響驅動單元140的運作。
本創作之特點在於,當驅動單元140驅動滑座130沿開口160之長度方向移動時,第一座體132前後兩端的傾斜面C會將防塵單元120抬起,且防塵單元120位於滑座130上方的部分會因磁力模組126和磁力元件134之間的排斥力被進一步抬升,進而減少滑座130和防塵單元120之間的接觸面積;
更明確地說,本創作透過磁力元件134的設計,使得滑座130與防塵單元120兩者之間形成相互排斥效果,使兩者具有往相反方向移動趨勢,滑座130能以非接觸的方式將防塵單元120抬起,如此,當滑座130移動時,滑座130和防塵單元120之間的接觸磨擦會大幅減少(如傾斜面C與防塵單元120的接觸摩擦),亦表示,因滑座130和防塵單元120之間的磨擦而產生粉塵的機會將會大幅降低。因此,本發明定位滑台可以減少零件之間的摩擦以有效率地抑制粉塵的產生。
另一方面,為增加防塵單元之貼附效果,本實施例中,定位滑台100另包含二磁力條112,沿開口160的左右兩側設置於框架110,且對應於磁力模組126,磁力條112和磁力模組126會相吸引。如此防塵單元120可以利用磁力將撓性帶121吸附於框架110以覆蓋開口160。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磁力條112亦可以被由磁性金屬材料(例如鐵、鈷、鎳)製成的金屬條所取代。如此防塵單元120亦可以利用磁力將撓性帶121吸附於框架110以覆蓋導引槽160。
需補充說明的是,為增進磁性效果,可進一步改變磁力模組的結構或設置方式;如請參考第6圖,第6圖是本發明磁力模組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磁力模組126可包含複數個磁力條(例如橡膠磁鐵條),沿撓性帶121之長度方向設置於撓性帶121。又或者,請參考第7圖。第7圖是本發明磁力模組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磁力模組126可包含複數個磁力條(例如橡膠磁鐵條),沿垂直於撓性帶121之長度方向的方向設置於撓性帶121。在上述實施例中,磁力模組126的配置只是舉例說明,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磁力模組126可沿其他方向設置於撓性帶121,且磁力模組126之形狀可相異於上述實施例。
亦可改變磁力元件的結構或設置方式;如請參考第8圖,第8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磁力元件134可設置於第一座體132的中央,以對磁力模組126提供排斥力。請參考第9圖。第9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磁力元件134可從第一座體132的中央延伸至第一座體132的兩側,以對磁力模組126提供排斥力。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10圖所示,磁力元件134可包含兩磁力條沿撓性帶121之長度方向分別設置於第一座體132的兩側,以對磁力模組126提供排斥力。請參考第11圖。第11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11圖所示,磁力元件134可包含複數個磁力條沿撓性帶121之長度方向間隔地設置於第一座體132,以對磁力模組126提供排斥力。在上述實施例中,磁力元件134的配置只是舉例說明,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磁力元件134可沿其他方向設置於第一座體132,且磁力元件134之形狀可相異於上述實施例。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防塵單元120是被設置於框架110的外表面以覆蓋開口,但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防塵單元亦可以被設置於框架的內表面以覆蓋開口。舉例來說,請參考第12圖,第12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另一實施例之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如第12圖所示,本發明定位滑台的防塵單元220是被設置於框架210的內表面以覆蓋開口。相對應地,為了使防塵單元220能在滑座230移動時被抬起,滑座230的第一座體232是設置於容置空間S。滑座230的第二座體233連接於第一座體232且位於框架210及蓋體250之間。再者,第一座體232內可形成有一空隙,以允許防塵單元220被抬起後穿過第一座體232的空隙。相似地,防塵單元220的磁力模組和磁力元件234的配置亦可以於滑座230移動時減少滑座230和防塵單元220之間的摩擦,進而抑制粉塵的產生。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定位滑台可於滑座移動時利用防塵單元的磁力模組和滑座上的磁力元件之間的排斥力將防塵單元抬升,以減少滑座和防塵單元之間的摩擦,進而抑制粉塵的產生,因此本發明定位滑台具有較佳的防塵效果;再者,由於滑座與防塵單元兩者之摩擦阻力減少,相對能減少驅動單元的動力消耗,並改善以往防塵單元對滑座移動所造成的干擾,使本創作之定位滑台在使用時,能夠更為省力以及達到快速移動的精準定位,此為習用設備所無法達到之功效,極具進步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定位滑台
110‧‧‧框架
112‧‧‧磁力條
120‧‧‧防塵單元
121‧‧‧撓性帶
122‧‧‧第一帶體
124‧‧‧第二帶體
126‧‧‧磁力模組   
130‧‧‧滑座
132‧‧‧第一座體
133‧‧‧第二座體
134‧‧‧磁力元件
136‧‧‧容置槽
140‧‧‧驅動單元
150‧‧‧蓋體
160‧‧‧開口
170‧‧‧固定元件
210‧‧‧框架
220‧‧‧防塵單元
230‧‧‧滑座
232‧‧‧第一座體
233‧‧‧第二座體
234‧‧‧磁力元件
240‧‧‧驅動單元
250‧‧‧蓋體
B‧‧‧第一座體的底面
C‧‧‧第一座體的傾斜面
S‧‧‧容置空間
第1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外部結構的示意圖。 第2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內部結構的示意圖。 第3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防塵單元覆蓋開口的示意圖。 第4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蓋體和滑座的分解示意圖。 第5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蓋體和滑座的組合示意圖。 第6圖是本發明磁力模組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7圖是本發明磁力模組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8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9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0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1圖是本發明磁力元件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2圖是本發明定位滑台之另一實施例之內部結構的示意圖。
110‧‧‧框架
120‧‧‧防塵單元
130‧‧‧滑座
132‧‧‧第一座體
133‧‧‧第二座體
134‧‧‧磁力元件
136‧‧‧容置槽
140‧‧‧驅動單元
150‧‧‧蓋體
B‧‧‧第一座體的底面
C‧‧‧第一座體的傾斜面
S‧‧‧容置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定位滑台,包含: 一框架,該框架之一表面形成有一開口,該框架具有一與該開口連通之容置空間; 一防塵單元,包含: 一撓性帶;以及 一磁力模組,設置於該撓性帶; 一滑座,包含: 一第一座體,設置於該框架及該防塵單元之間; 一第二座體,連接於該第一座體;以及 一磁力元件,設置於該第一座體,該磁力元件與該磁力模組相排斥;以及 一驅動單元,連接於該滑座,驅使該滑座沿該開口之長度方向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另包含至少一金屬條,設置於該框架且對應於該磁力模組,該至少一金屬條是由磁性金屬材料製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另包含一蓋體,覆蓋該滑座,其中該防塵單元是穿過該蓋體及該滑座之間的空隙,其中該蓋體形成有至少一通孔及一固定孔,該第一座體包含至少一連接部穿過該通孔,該定位滑台另包含一固定元件穿過該固定孔並固定於該第一座體,以將該蓋體固定於該滑座。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其中該第一座體形成有供該磁力元件設置之一容置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其中該磁力元件外露於第一座體並朝向該防塵單元。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其中該撓性帶包含一第一帶體以及一第二帶體,該磁力模組是設置於該第一帶體以及該第二帶體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其中該磁力模組包含複數個磁力條,沿該撓性帶之長度方向設置於該撓性帶。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其中該磁力模組包含複數個磁力條,沿垂直於該撓性帶之長度方向的方向設置於該撓性帶。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其中該磁力模組是完全覆蓋於該撓性帶之一表面。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位滑台,其中該第一座體的兩端分別形成有傾斜面,該些傾斜面和該第一座體的底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TW104137434A 2015-11-13 2015-11-13 定位滑台 TWI611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7434A TWI611118B (zh) 2015-11-13 2015-11-13 定位滑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7434A TWI611118B (zh) 2015-11-13 2015-11-13 定位滑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6701A true TW201716701A (zh) 2017-05-16
TWI611118B TWI611118B (zh) 2018-01-11

Family

ID=59366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7434A TWI611118B (zh) 2015-11-13 2015-11-13 定位滑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11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1134B (zh) * 2018-08-20 2020-01-01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發塵線性模組
CN110878796B (zh) * 2018-09-05 2021-09-03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发尘线性模块
US10935075B2 (en) 2018-10-22 2021-03-02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Low dust linear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0627B (zh) * 2014-01-14 2016-04-21 東佑達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滑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1118B (zh)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627B (zh) 滑台
JP4945620B2 (ja) 直線ロボットにおける密閉バンドの結合構造
TWI611118B (zh) 定位滑台
TW201715158A (zh) 線性模組
TWI669183B (zh) 滑台裝置
US20150184730A1 (en) Single axis robot
TW201700875A (zh) 直動式引導裝置
JP2000197304A (ja) アクチュエ―タ
TWI611119B (zh) 定位滑台
US10935075B2 (en) Low dust linear module
KR101163105B1 (ko) 리니어 액추에이터
TWI452002B (zh) 搬運裝置
KR20110122517A (ko) 방수 기능이 있는 리니어 모터 스테이지.
TWM550353U (zh) 防塵帶壓件結構
JP5866837B2 (ja) テーブル装置
TWI681134B (zh) 低發塵線性模組
JP4273716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TWM481780U (zh) 滑台
JP2013167345A (ja) 直動テーブル装置
TWM523016U (zh) 滑台裝置及其滑動單元
TWM498643U (zh) 具防塵導引裝置之線性模組
CN110878796B (zh) 低发尘线性模块
TW201922076A (zh) 運動導引裝置
TWI589385B (zh) 皮帶式線性傳動模組
TWM523015U (zh) 滑台裝置及其滑動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