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2205A - 鉸鏈 - Google Patents

鉸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2205A
TW201712205A TW105129593A TW105129593A TW201712205A TW 201712205 A TW201712205 A TW 201712205A TW 105129593 A TW105129593 A TW 105129593A TW 105129593 A TW105129593 A TW 105129593A TW 201712205 A TW201712205 A TW 2017122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generating
side friction
mounting
shaft
hi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7342B (zh
Inventor
Kenta Naganuma
Original Assignee
Sugatsune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gatsune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gatsune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12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2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7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73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08Friction devic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087Friction devic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with substantially axial friction, e.g. friction dis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08Friction devic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082Friction devic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friction, e.g. cylindrical friction surfaces
    • E05D11/084Friction devic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friction, e.g. cylindrical friction surfaces the friction depending on direction of rotation or opening angle of the hin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2Hinges with pins with one pi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0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Stops; Val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1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容易組裝的鉸鏈,係於鉸鏈(3)的軸部件(30)不可旋轉地設置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可相對旋轉地設置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將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筒側摩擦發生部(47)收容於第一筒部(11),使連接凸部48從筒側摩擦發生部(47)朝徑向外側突出,使連接凸部(48)比第一筒部(11)朝徑向外側突出,使其與安裝部(22)固定。

Description

鉸鏈
本發明涉及將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可旋轉地連接起來的鉸鏈。尤其是涉及藉由旋轉時產生摩擦引起的旋轉阻力而可將第二部件相對第一部件保持於任意旋轉角度的轉矩鉸鏈。
一般而言,門、旋轉蓋等旋轉體藉鉸鏈可旋轉地安裝於框體或主體;有時要求將旋轉體保持於任意角度;轉矩鉸鏈正是回應這種要求者,旋轉體旋轉時產生摩擦引起的旋轉阻力。
譬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轉矩鉸鏈,具備二個葉片狀安裝部件、軸部件、二個摩擦發生部件。於各安裝部件一體設置有筒部。二個安裝部件的筒部排列於同一軸線上,且軸部件穿過此等筒部的內部。軸部件一端部固定於一個安裝部件的筒部。二個摩擦發生部件均大致為環形,有軸部件穿過其中心孔,且被收容於另一個安裝部件的筒部。二個摩擦發生部件的中軸側摩擦發生部件與軸部件一體旋轉。筒側摩擦發生部件與上述另一個安裝部件一體旋轉。藉由碟形彈簧的偏壓,二個摩擦發生部件相互壓接。藉由該壓接,二個安裝部件相對旋轉時於摩擦發生部件相互間有摩擦作用。藉此,可維持門等旋轉體與主體於任意相對旋轉角度。
於上述另一個安裝部件的筒部周方向某一處形成有凹口部。於筒側摩擦發生部件形成有凸部且其朝徑向外側突出。該凸部插入上述凹口部。凹口部寬度與凸部寬度實質上相同,凸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面分別與凹口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面接觸。藉此,上述另一個安裝部件與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無間隙地相互傳遞轉矩。
《先前之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594135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上述專利文獻等以往此種鉸鏈,在組裝時需要使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凸部角度與筒部的凹口部角度嚴格地保持一致,而且,需要將凸部插入凹口的同時使軸部件穿過摩擦發生部件的中心孔,其組裝繁瑣。
鑒於上述情況,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容易組裝的鉸鏈。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為一種鉸鏈,係第二部件可相對第一部件繞軸線旋轉地連接的鉸鏈,其特徵在於,具備: 連接於上述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中的一個的軸部件; 具有與上述軸部件同軸的筒部、及從上述筒部朝徑向外側突出且固定於上述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中的另一個的安裝部的安裝部件; 不可旋轉地設置於上述軸部件的軸側摩擦發生部件; 以及 包含可相對旋轉地設置於上述軸部件的筒側摩擦發生部、及從上述筒側摩擦發生部朝徑向外側突出的連接凸部的筒側摩擦發生部件;   上述軸側摩擦發生部件以及上述筒側摩擦發生部,以相互被壓接狀態與上述軸部件的一部分一起被收容於上述筒部;   上述連接凸部比上述筒部朝徑向外側突出,與上述安裝部固定。
依該鉸鏈,於筒部的徑向外側固定連接凸部與安裝部即可,依此,可容易進行組裝。藉由連接凸部與安裝部的固定,筒側摩擦發生部件與筒部一體旋轉。進一步地,產生因軸側摩擦發生部件與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相互間的壓接引起的摩擦阻力。依此,可將第二部件相對第一部件保持於任意角度。
於上述筒部周方向的一側部,形成可使上述連接凸部於沿上述軸線的方向出入的凹口部為宜。可於連接凸部與凹口部之間設定間隙(clearance)。或者,可將凹口部的寬度設得比連接凸部中通過凹口部的部分的寬度大。故,可簡單地將連接凸部插入凹口部。無須準確地調和連接凸部對凹口部的角度。其後,將連接凸部與凹口部外側的安裝部固定。依此,可容易進行組裝。
較佳地,於上述安裝部形成與上述凹口部相連的嵌槽,且使其沿上述徑向延伸,藉由上述筒側摩擦發生部以收容於上述筒部的狀態被相對上述筒部旋轉,上述連接凸部可出入於上述嵌槽。
將上述連接凸部穿過凹口部且將筒側摩擦發生部收容於筒部後,藉由使筒側摩擦發生部件對筒部作相對旋轉,可將連接凸部嵌入嵌槽。依此,可限制連接凸部沿軸線方向移動,可阻止筒側摩擦發生部件從筒部拔出。再者,可使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相對筒部於軸向以及周方向定位,可提高組裝精度,且可容易進行連接凸部與安裝部的固定操作。
較佳地,於上述安裝部中與上述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中的另一個抵接之面形成有收容凹部,於上述收容凹部形成有上述嵌槽,上述連接凸部具有從上述筒側摩擦發生部朝徑向外側突出的突板部、及從上述突板部朝沿上述軸線的方向突出的固定板部,上述突板部收容於上述嵌槽,同時,上述固定板部收容於上述收容凹部且固定於上述安裝部。依此,可更加容易進行連接凸部的固定操作。再者,可將連接凸部收納於安裝部的內部,可確保鉸鏈美觀。
較佳地,上述鉸鏈具備將上述連接凸部與上述安裝部固定的緊固部件。依此,可確實地將筒側摩擦發生部件固定於安裝部。這樣一來,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連接凸部與凹口部之間可設定足夠的間隙或間隙,可確實地使組裝操作容易化。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容易地組裝鉸鏈。
以下依據圖式說明本發明一實施形態。
如圖12所示,收容裝置M具備框體1(第一部件)、旋轉蓋2(第二部件、旋轉體)、轉矩鉸鏈3(鉸鏈)。框體1的上面開口,於此設置有旋轉蓋2。轉矩鉸鏈3配置成跨於框體1與旋轉蓋2之間。旋轉蓋2藉由轉矩鉸鏈3被連接,可相對框體1繞水平軸線L旋轉。藉由旋轉蓋2的旋轉,收容裝置M被開閉。且,藉由轉矩鉸鏈3的功能,旋轉蓋2被保持相對框體1處於任意旋轉角度。
如圖3所示,轉矩鉸鏈3具備二個安裝部件10、20、軸部件30及摩擦發生手段40。如圖1以及圖2所示,第一安裝部件10(安裝部件)包括第一筒部11(筒部)和第一安裝部12(安裝部)。第一筒部11為與軸線L同軸的筒狀。第一筒部11兩端分別開口。第一筒部11中軸線方向的外側(圖1(a)中右側)的開口被蓋19封塞。
於第一筒部11的周面的一側部一體設置有第一安裝部12。第一安裝部12大致形成為平板狀,從第一筒部11朝徑向外側突出,且沿軸線L比第一筒部11朝後述第二筒部21側(圖1(a)中左側)伸出。如圖1所示,第一安裝部12包括第一筒部11側方的筒側方部分12a和朝第二安裝部件20側伸出的伸出部分12e。如圖12所示,第一安裝部12的內側面12b(圖1(b))與框體1抵接。進而,藉由螺釘等固定手段,第一安裝部12被固定於框體1。
如圖1所示,第二安裝部件20包括第二筒部21及第二安裝部22。第二筒部21為與軸線L同軸之筒狀。第二筒部21兩端分別開口。第二筒部21中軸線方向外側(圖1(a)中左側)的開口被蓋29封塞。第一筒部11和第二筒部21於同一軸線L上排列配置。
如圖2所示,於第二筒部21周面的一側部一體設置有第二安裝部22。第二安裝部22大致為平板狀,從第二筒部21朝徑向外側突出,且沿軸線L比第二筒部21朝第一筒部11側(圖1(a)中右側)伸出。如圖12所示,第二安裝部22藉由螺釘等固定手段固定於旋轉蓋2。
如圖7以及圖10所示,於第一安裝部件10中第一筒部11周方向的一側部形成有凹口部13。凹口部13到達至第一筒部11中朝向第二筒部21側(圖10中右側) 的端面11e。凹口部13的寬度方向沿著第一筒部11周方向。凹口部13的寬度方向的一端部13a(圖7中下端部)處於第一筒部11與第一安裝部12的連續部分內。具體地,凹口部13的寬度方向的一端部13a處於通過後述角部15e而與軸線L平行的虛擬線上。凹口部13的寬度方向的另一端部13e(圖7中上端部)處於第一筒部11的內側部(圖7中左側部)附近。凹口部13的寬度尺寸W13 為第一筒部11之譬如8分之1周~6分之1周左右。
如圖1(a)以及圖2(a)所示,於第一安裝部12的表側面中央部形成有隆起部17。隆起部17從正面觀察為四邊形,配置成從第一安裝部12朝表側(圖1(a)中紙面表側)隆起且從筒側方部分12a跨越至伸出部分12e。
如圖1(b)以及圖2(b)所示,於第一安裝部12的內側面12b形成有四邊形狀的收容凹部14。收容凹部14恰好設置於隆起部17內側,從筒側方部分12a跨越至伸出部分12e。如圖10所示,筒側方部分12a中的收容凹部14與凹口部13相連,進而與第一筒部11內部相連。伸出部分12e中的收容凹部14到達至隆起部17之朝向軸線L一側(圖10中上側) 的端面17e。
如圖10所示,於第一安裝部12還形成有二個(多個)嵌槽16A、16B(限制部)。此等嵌槽16A、16B設置於筒側方部分12a中的收容凹部14,且恰好配置於隆起部17內側。各嵌槽16A、16B,沿著與軸線L正交之面,依此,從收容凹部14深深地置入隆起部17內部且沿第一安裝部12的寬度方向即第一安裝部件10的一徑向(圖10中上下)直線伸展。嵌槽16A、16B的第一筒部11側(徑向內側、圖10中上側) 的端部16c貫通第一筒部11的周壁,與第一筒部11內部相連。嵌槽16A、16B之與第一筒部11相反一側(圖10中下側) 的端面16d和收容凹部14之與第一筒部11相反一側(圖10中下側) 的端面14d於同一平面連續。
如圖5以及圖10所示,二個嵌槽16A、16B於沿著軸線L的方向(圖5中左右)相互略微離開,平行排列配置。第一嵌槽16A配置於接近伸出部分12e一側(圖5中左側、圖10中右側)。第二嵌槽16B配置於遠離伸出部分12e一側(圖5中右側、圖10中左側)。
第一嵌槽16A中伸出部分12e側(圖5中左側、圖10中右側) 的側面配置於大致與第一筒部11的端面11e相同的平面上。如圖10所示,第二嵌槽16B中與第一嵌槽16A相反一側(圖10中左側)的側面與凹口部13的內端緣13b相連且處於同一平面。
如圖10所示,二個嵌槽16A、16B相互間形成有隔壁15。隔壁15為沿著與軸線L正交之面的平板狀,沿第一安裝部12的寬度方向直線伸展。隔壁15中第一筒部11側(徑向內側、圖10中上側) 的端部15a,面向第一筒部11的內部,依此,構成第一筒部11周壁的一部分。隔壁15中內側(圖10中紙面側) 的緣部與上述端部15a的角部15e界定了凹口部13的一端部13e。
於伸出部分12e中的收容凹部14形成有內螺紋孔18。內螺紋孔18配置於比嵌槽16A靠第二安裝部件20一側(圖10中右側)。
如圖4(a)以及圖5所示,軸部件30具有圓柱軸部分31及平鍵軸部分32,沿軸線L直線延伸。圓柱軸部分31配置於第二筒部21側(圖4(a)中左側),平鍵軸部分32配置於第一筒部11側(圖4(a)中右側)。
如圖5以及圖6所示,圓柱軸部分31為截面呈正圓形的圓柱形狀。該圓柱軸部分31收容於第二筒部21。圓柱軸部分31中軸向外側(圖5中左側)的端部藉由彈性環23防止拔出。
如圖5以及圖6所示,第二筒部21內周與圓柱軸部分31外周之間設置有圓筒形狀單向單元5。圓柱軸部分31藉單向單元5與第二安裝部件20連接。進而,軸部件30藉單向單元5以及第二安裝部件20與旋轉蓋2(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的一個部件)連接。單向單元5,於旋轉蓋2朝開方向旋轉時,藉由不使第二安裝部件20與軸部件30之間傳遞轉矩,允許第二安裝部件20自由旋轉。另一方面,旋轉蓋2朝閉方向旋轉時,藉由使第二安裝部件20與軸部件30之間傳遞轉矩,阻止第二安裝部件20對軸部件30作相對旋轉。
如圖5以及圖7所示,於平鍵軸部分32外周部形成有一對平鍵部32b、32b。各平鍵部32b為平面狀,沿整個平鍵軸部分32延伸。一對平鍵部32b、32b相互間於周方向離開180度。平鍵軸部分32的截面形狀為橢圓形或長圓形。平鍵軸部分32內部形成有內螺紋孔32c。內螺紋孔32c沿軸線L延伸,到達至平鍵軸部分32的軸向外側(圖5中右側)的端面。
如圖5所示,平鍵軸部分32外周設置有摩擦發生手段40。如圖3所示,摩擦發生手段40具備一個或多個(在此為三個)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一個或多個(在此為二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一個或多個(在此為四個)摩擦板43、一個或多個(在此為三個)碟形彈簧44、墊圈45及調節部件46。包括此等摩擦發生部件41、42等的摩擦發生手段40與平鍵軸部分32(軸部件30的一部分)一起收容於第一筒部11內部。而且,藉由摩擦發生部件41、42相互壓接,有旋轉阻力產生,可將旋轉蓋2保持於任意打開角度。
如圖3所示,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形成為環形平板狀。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的材質為不銹鋼、鋼鐵等金屬。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的中心孔41c為橢圓形或長圓形。如圖5所示,藉由平鍵軸部分32穿過該中心孔41c,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不得相對軸部件30旋轉。
如圖8以及圖9所示,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一體地具有筒側摩擦發生部47和連接凸部48。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材質為不銹鋼、鋼鐵等金屬。
筒側摩擦發生部47形成為環形平板狀。筒側摩擦發生部47的中心孔47c為正圓形。如圖5以及圖7所示,平鍵軸部分32穿過該該中心孔47c。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可對軸部件30繞軸線L作相對旋轉。
如圖8(a)以及圖9(a)所示,各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筒側摩擦發生部47的周方向的一側設置有連接凸部48。連接凸部48從筒側摩擦發生部47朝徑向外側突出。連接凸部48包括突板部48a和固定板部48b,為L形。突板部48a為從筒側摩擦發生部47直接延續下來的長方形平板狀。突板部48a的長度方向沿筒側摩擦發生部47中某一徑向延伸。突板部48a的寬度方向朝向與筒側摩擦發生部47中上述徑向正交的周方向。
如圖8(a)以及圖9(a)所示,各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突板部48a寬度方向一側(該圖中下側) 的端縁設置有固定板部48b。如圖8(c)以及圖9(c)所示,固定板部48b為與突板部48a寬度方向正交的四邊形板狀。
如圖3所示,二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42沿軸線L排列配置。如圖8以及圖9所示,此等二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42的連接凸部48、48相互間於形狀以及大小有所不同。以下對此等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加以相互區別時,將接近於第二筒部21一側(圖3中左側)所配置的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標號記作「42A」,將遠離第二筒部21一側(圖3中右側)所配置的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標號記作「42B」。
如圖8以及圖9所示,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的突板部48a的寬度尺寸(圖9(a)中上下方向的尺寸)比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的突板部48的寬度尺寸(圖8(a)中上下方向的尺寸)大,相差為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的厚度。為此,如圖7所示,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中筒側摩擦發生部47與連接凸部48的連續部分48c的寬度W48c 比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該圖中細三點鏈線)中該部分的寬度大。再者,上述連續部分48c的寬度W48c 比凹口部13的寬度W13 略小(W13 >W48c )。其差(W13 -W48c )為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的連接凸部48嵌入第一安裝部件10時繞軸線L周方向的最小間隙。
如圖8(c)所示,於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的固定板部48b形成有貫通孔48d。貫通孔48d為長孔形狀。貫通孔48d的長徑朝向與軸線L平行的方向(該圖中上下)。
如圖9(c)所示,於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的固定板部48b形成有貫通孔48e。貫通孔48e為正圓形。
如圖11(a)~圖11(b)所示,於鉸鏈3組裝階段,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連接凸部48可沿軸線L出入於凹口部13。如圖7的二點劃線所示,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的連接凸部48,藉由相對第一安裝部12偏斜,可通過凹口部13的端部13e與隔壁15的角部15e之間插入至比隔壁15還靠凹口部13的內端緣13b側。再者,如圖11(b)~圖11(c)所示,連接凸部48,於插入到了凹口部13內側(該圖中左側)的位置,可對第一安裝部件10繞軸線L作角度調節或相對旋轉。伴隨該相對旋轉,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42B的連接凸部48、48的突板部48a、48a可出入於各自對應的嵌槽16A、16B。
如圖7所示,於鉸鏈3組裝後狀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連接凸部48,通過嵌槽16A、16B中與第一筒部11內部的連續端部16c,比第一筒部11還向徑向外側突出。如圖4(b)以及圖5所示,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的突板部48a嵌入第一嵌槽16A(限制部)。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的突板部48a嵌入第二嵌槽16B(限制部)。依此,連接凸部48相對第一筒部11沿軸線L移動被限制。
如圖6所示,進一步地,於鉸鏈3組裝後狀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的固定板部48b與第一安裝部12平行。而且,二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42B的固定板部48b、48b相互重合。具體地,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B的固定板部48b重合於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的固定板部48b的內側(圖6中左側)。此等固定板部48b、48b以重合狀態收容於收容凹部14。
進一步,貫通孔48d、48e相互於固定板部48b的厚度方向(圖6中左右)重合。螺栓構成的緊固部件49通過此等貫通孔48d、48e擰入內螺紋孔18。依此,固定板部48b以及連接凸部48於比第一筒部11還靠徑向外側之處與第一安裝部12固定。進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相對第一安裝部件10以繞軸線L的給定相對角度固定。
如圖4(a)所示,多個(三個)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和多個(二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沿軸線L交替嵌入平鍵軸部分32。相鄰的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與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之間有環形摩擦板43存在。摩擦板43的材質以磷青銅等構成。藉摩擦板43,可防止或抑制摩擦發生部件41、42的磨耗。
平鍵軸部分32中與圓柱軸部分相反一側(圖4(a)中右側)的端部設置有多個(三個)碟形彈簧44(偏壓手段)。碟形彈簧44為環形。三個碟形彈簧44沿軸線L重疊。再者,螺栓構成的調節部件46通過墊圈45的中心孔擰入軸部件30的內螺紋孔32c。藉由端側(圖4(a)中右端側)的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與墊圈45(按壓部件)夾住碟形彈簧44。再者,藉由擰入調節部件46,碟形彈簧44被壓縮,相鄰的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與摩擦板43相互間、以及相鄰的摩擦板43與筒側摩擦發生部47相互間被牢固地擠壓。即,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與筒側摩擦發生部47藉由摩擦板43間接地相互壓接。依此,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欲對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作相對旋轉時,於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與摩擦板43之間、以及/或者摩擦板43與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之間出現摩擦阻力。
轉矩鉸鏈3組裝方式如下。
如圖11(a)所示,首先,將單向單元5以及軸部件30插入第二安裝部件20的第二筒部21。且,將摩擦發生手段40安裝於軸部件30的平鍵軸部分32。藉由往平鍵軸部分32的端部擰入調節部件46,可防止摩擦發生手段40從平鍵軸部分32脫落。進一步,藉由調節部件46的擰入力以及/或者碟形彈簧44的偏壓力,摩擦發生部件41、42相互間藉摩擦板43壓接。再者,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42B相互間的相對角度被保持為給定角度,此等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42B的連接凸部48、48被保持於相互重合的狀態。
接著,如圖11(a)~圖11(b)所示,藉由使帶摩擦發生手段40的平鍵軸部分32與第一安裝部件10於同一軸線L上對峙且使之相互接近,將帶摩擦發生手段40的平鍵軸部分32插入第一筒部11。此時,因連接凸部48與凹口部13之間有足夠的間隙,故只要將連接凸部48對第一安裝部件10配合於某種程度的角度,即可於不與第一筒部11以及第一安裝部12發生干擾的情況下簡單地將連接凸部48插入凹口部13。無須相對第一安裝部件10對連接凸部48作嚴格的角度調節。故可做到組裝容易化。
接著,如圖11(c)所示,藉由使第二安裝部件20與第一安裝部件10相對旋轉,將二個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A、42B的突板部48a、48a分別嵌入嵌槽16A、16B,且將固定板部48b、48b收容於收容凹部14。依此,連接凸部48、48沿軸線L移動被限制。故可防止摩擦發生手段40從第一安裝部件10拔出。進而可防止安裝部件10、20相互脫落。
接著,將緊固部件49穿過貫通孔48d、48e而擰入內螺紋孔18。藉由將貫通孔48d設為長孔,即使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以及摩擦板43等有製造誤差,亦可確實使貫通孔48d、48e相互一致,可確實使緊固部件49穿過貫通孔48d、48e。藉由將緊固部件49擰入內螺紋孔18,固定板部48b、48b被固定於第一安裝部12。藉由預先將突板部48a、48a嵌入嵌槽16A、16B,可容易進行緊固部件49的擰入。進一步地,可正確地將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定位、固定於第一安裝部件10。若此,可簡單地組裝轉矩鉸鏈3。藉由將摩擦發生手段40與軸部件30一起收容於第一筒部11內,可確保轉矩鉸鏈3的美觀。
具備了轉矩鉸鏈3的收容裝置M中,打開旋轉蓋2時,單向單元5與第二安裝部件20之間沒有轉矩傳遞。為此,可幾乎無阻力地轉動旋轉蓋2。關閉旋轉蓋2時,單向單元5與第二安裝部件20之間有轉矩傳遞,第二安裝部件20與軸部件30變成不可相對旋轉。為此,軸部件30有相對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轉動的趨勢。依此,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與摩擦板43之間、以及/或者摩擦板43與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之間有摩擦阻力作用。藉由該摩擦阻力,可使旋轉蓋2以任意角度靜止。藉由以緊固部件49固定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與第一安裝部件10,可做到旋轉蓋2開閉操作時不產生間隙。故可確實地以任意角度使旋轉蓋2停止。藉由對調節部件46的擰入量作調節,可增減上述摩擦阻力的大小。藉由給旋轉蓋2施加上述摩擦阻力以上的閉方向轉矩,可關閉旋轉蓋2。
本發明不僅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只要不脫離發明構思,可作種種變更。
譬如,安裝部件10的筒部11未必要形成凹口部13。亦可藉由連接凸部48從筒部11的軸向端部開口朝筒部11外部突出且比筒部11向徑向外側突出來與安裝部12固定。
安裝部件10的筒部11與安裝部12做成相互獨立者亦可,則其後以螺釘緊固或焊接等結合即可。
安裝部件20亦可省略。軸部件30的圓柱軸部分31直接與旋轉蓋2(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的一個)連接亦可。
藉由將連接凸部48夾持於安裝部22與框體1(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的另一個)之間來相對安裝部22固定連接凸部48亦可。緊固部件49亦可省略。
碟形彈簧44等偏壓手段亦可省略。亦可藉由僅緊固調節部件46來於摩擦發生部件41、42相互間產生摩擦力。
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數量不限於三個,亦可為一個或二個、甚或四個以上。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數量不限於二個,亦可為一個或三個以上。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數量亦可多於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數量。筒側摩擦發生部件42數量亦可與軸側摩擦發生部件41數量相同。
摩擦發生部件41、42相互間亦可不藉由摩擦板43而直接相互壓接。摩擦板43亦可省略。
亦可將安裝部件10固定於框體1(第一部件),安裝部件20固定於旋轉蓋2(第二部件)。
單向單元5亦可省略。亦可藉由摩擦發生手段40於旋轉蓋2開時和閉時產生摩擦阻力。亦可藉由摩擦發生手段40於旋轉蓋2開時產生摩擦阻力,而於閉時則無摩擦阻力。
第二部件亦可為門。軸線L並非限於為水平,亦可為鉛直、傾斜。
鉸鏈3適用物件並非限於收容裝置M,亦可為筆記本電腦等。《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譬如可適用於收納用具之旋轉蓋或門的鉸鏈。
1‧‧‧框體(第一部件) 2‧‧‧旋轉蓋(第二部件) 3‧‧‧轉矩鉸鏈(鉸鏈) 10‧‧‧第一安裝部件(安裝部件) 11‧‧‧第一筒部/筒部 11e‧‧‧端面 12‧‧‧第一安裝部(安裝部) 12a‧‧‧筒側方部分 12b‧‧‧內側面 12e‧‧‧伸出部分 13‧‧‧凹口部 13a、13e‧‧‧端部 13b‧‧‧內端緣 14‧‧‧收容凹部 14d、16d‧‧‧端面 15‧‧‧隔壁 15a‧‧‧端部 15e‧‧‧角部 16A、16B‧‧‧嵌槽(限制部) 16c‧‧‧連續端部 17‧‧‧隆起部 17e‧‧‧端面 18‧‧‧內螺紋孔 19‧‧‧蓋 20‧‧‧第二安裝部件 21‧‧‧第二筒部 22‧‧‧第二安裝部 23‧‧‧彈性環 29‧‧‧蓋 30‧‧‧軸部件 31‧‧‧圓柱軸部分 32‧‧‧平鍵軸部分 32b‧‧‧平鍵部 32c‧‧‧內螺紋孔 40‧‧‧發生手段 41‧‧‧軸側摩擦發生部件 41c、47c‧‧‧中心孔 42(42A、42B)‧‧‧筒側摩擦發生部件 43‧‧‧摩擦板 44‧‧‧碟形彈簧 45‧‧‧墊圈 46‧‧‧調節部件 47‧‧‧筒側摩擦發生部 48‧‧‧連接凸部 48a‧‧‧突板部 48b‧‧‧固定板部 48c‧‧‧連續部分 48d、48e‧‧‧貫通孔 49‧‧‧緊固部件 5‧‧‧單向單元 L‧‧‧軸線 M‧‧‧收容裝置
圖1(a)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鉸鏈於二個安裝部件的安裝部相互間成180度角度(收容裝置的閉狀態)下從表側(呈現於收容裝置外側之側)觀察的主視圖;圖1(b)為從內側(受收容裝置的框體及旋轉蓋連動之側)觀察圖1(a)狀態之鉸鏈的後視圖;   圖2(a)為從表側觀察圖1(a)狀態之鉸鏈的立體圖;圖2(b)為從內側觀察圖1(a)狀態之鉸鏈的立體圖;圖2(c)為於安裝部相互平行對峙之角度(收容裝置之全開狀態)下從第二安裝部件側觀察上述鉸鏈的立體圖;圖2(d)為從第一安裝部件側觀察圖2(c)狀態之鉸鏈的立體圖;   圖3為上述鉸鏈的立體分解圖; 圖4(a)為沿圖1(a)中IVa-IVa線之上述鉸鏈的仰視剖視圖;圖4(b)為沿圖1(a)中IVb-IVb線之上述鉸鏈的仰視剖視圖;   圖5為沿圖6中V-V線之上述鉸鏈的主剖視圖;   圖6為沿圖5中VI-VI線之上述鉸鏈的側面剖視圖;   圖7為沿圖5中VII-VII線之上述鉸鏈的側面剖視圖; 圖8(a)為從沿軸線之方向觀察上述鉸鏈之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側視圖;圖8(b)為沿圖8(a)中VIIlb-VIIlb線之上述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主視圖;圖8(c)為沿圖8(a)中VIIlc-VIIlc線之上述第一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仰視圖; 圖9(a)為從沿軸線之方向觀察上述鉸鏈之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側視圖;圖9(b)為沿圖9(a)中IXb-IXb線之上述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主視圖;圖9(c)為沿圖9(a)中IXc-IXc線之上述第二筒側摩擦發生部件的仰視圖;   圖10為從內側觀察上述鉸鏈之第一安裝部件的立體圖;   圖11表示上述鉸鏈組裝情況,其中圖11(a)為使安裝了軸部件以及摩擦發生手段的第二安裝部件與第一安裝部件相互對峙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1(b)為上述第二安裝部件所安裝之軸部件以及摩擦發生手段插入於第一安裝部件之筒部後之狀態的立體圖;圖(c)為將筒側摩擦發生部件固定於第一安裝部件後之狀態或者組裝結束後狀態的立體圖;以及   圖12(a)為以關閉了旋轉蓋的狀態表示含上述鉸鏈之收容裝置的立體圖;圖12(b) 為以打開了旋轉蓋的狀態表示上述收容裝置的立體圖。
3‧‧‧轉矩鉸鏈(鉸鏈)
10‧‧‧第一安裝部件(安裝部件)
11‧‧‧第一筒部(筒部)
12‧‧‧第一安裝部(安裝部)
13‧‧‧凹口部
14‧‧‧收容凹部
16A‧‧‧嵌槽(限制部)
20‧‧‧第二安裝部件
21‧‧‧第二筒部
22‧‧‧第二安裝部
40‧‧‧發生手段
42(42A、42B)‧‧‧筒側摩擦發生部件
46‧‧‧調節部件
48‧‧‧連接凸部
48a‧‧‧突板部
48b‧‧‧固定板部
49‧‧‧緊固部件
L‧‧‧軸線

Claims (5)

  1. 一種鉸鏈,係一第二部件可相對一第一部件繞軸線旋轉地連接的鉸鏈,其特徵在於,具備: 連接於所述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中的一個 的軸部件;   具有與所述軸部件同軸的筒部、及從所述筒部朝徑向外側突出且固定於所述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中的另一個的安裝部的安裝部件;   不可旋轉地設置於所述軸部件的軸側摩擦發生部件; 以及   包含可相對旋轉地設置於所述軸部件的筒側摩擦發生部、及從所述筒側摩擦發生部朝徑向外側突出的連接凸部的筒側摩擦發生部件;    所述軸側摩擦發生部件以及所述筒側摩擦發生部,於相互被壓接狀態與所述軸部件的一部分一起被收容於所述筒部;以及    所述連接凸部比所述筒部朝徑向外側突出,與所述安裝部固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鉸鏈,其中,於所述筒部周方向的一側部,形成可使所述連接凸部於沿所述軸線的方向出入的凹口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鉸鏈,其中,於所述安裝部形成與所述凹口部相連的嵌槽,且使其沿所述徑向延伸,藉由所述筒側摩擦發生部以收容於所述筒部的狀態被相對所述筒部旋轉,所述連接凸部可出入於所述嵌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鉸鏈,其中,於所述安裝部中與所述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中的另一個抵接之面形成有收容凹部,於所述收容凹部形成有所述嵌槽,所述連接凸部具有從所述筒側摩擦發生部朝徑向外側突出的突板部、及從所述突板部朝沿所述軸線的方向突出的固定板部,所述突板部收容於所述嵌槽,同時,所述固定板部收容於所述收容凹部且固定於所述安裝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鉸鏈,其中,具備將所述連接凸部與所述安裝部固定的緊固部件。
TW105129593A 2015-09-24 2016-09-12 Hinge TWI6273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6354 2015-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2205A true TW201712205A (zh) 2017-04-01
TWI627342B TWI627342B (zh) 2018-06-21

Family

ID=58385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593A TWI627342B (zh) 2015-09-24 2016-09-12 Hing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3358B2 (zh)
JP (1) JP6208916B2 (zh)
CN (1) CN107923433B (zh)
DE (1) DE112016004339B4 (zh)
TW (1) TWI627342B (zh)
WO (1) WO2017051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0034B (zh) * 2020-02-19 2022-07-22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转轴模块、电子装置支架及电子装置
CN111795061B (zh) * 2020-07-22 2023-10-13 大桥精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及其与箱体的配合结构
JPWO2022138091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US11697956B1 (en) * 2022-06-01 2023-07-11 Fositek Corporation Hi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468A (en) * 1888-05-29 Mirror-pivot
US325493A (en) * 1885-09-01 Spring-friction mirror-pivot
US608459A (en) * 1898-08-02 Charles w
US684074A (en) * 1901-06-25 1901-10-08 Valentine Charles Luppert Friction-hinge.
US1610404A (en) * 1925-08-19 1926-12-14 Winfrey Edgar Major Doorcheck
JP2880729B2 (ja) * 1989-06-23 1999-04-12 株式会社東芝 小型電子機器
US4986507A (en) * 1989-09-08 1991-01-22 Arthur Chiang Free positioning tilt unit
US5075929A (en) * 1990-07-02 1991-12-3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inge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apparatus
US5406678A (en) * 1993-07-22 1995-04-18 General Clutch Corporation Friction hinge
JP3316072B2 (ja) * 1994-02-04 2002-08-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軸受け具
JPH1026128A (ja) 1996-07-10 1998-01-27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チルトヒンジ
JPH10294573A (ja) * 1997-04-21 1998-11-04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開閉体の開閉装置
EP1388629A1 (en) * 2002-08-05 2004-02-11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 Co.,Ltd. Automatic homing rotary hinge
JP2005054867A (ja) * 2003-08-01 2005-03-03 Nhk Spring Co Ltd ヒンジ装置
JP4397225B2 (ja) 2003-12-04 2010-01-13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
TWM270579U (en) * 2004-11-26 2005-07-11 Fih Co Ltd Cover restricting mechanism
JP4594135B2 (ja) 2005-03-09 2010-12-08 株式会社ニシムラ 摩擦トルク丁番
TWM282226U (en) * 2005-07-27 2005-12-01 Shin Zu Shing Co Ltd Pivot
JP4541412B2 (ja) 2005-08-22 2010-09-08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
TWM292719U (en) * 2005-12-21 2006-06-21 Lian Hong Art Co Ltd Pivot device with auxiliary support
US7533448B2 (en) * 2005-12-27 2009-05-19 Jr-Jiun Chern Hinge
ATE542974T1 (de) * 2006-03-08 2012-02-15 Reell Prec Mfg Corp Scherkraftmechanismus mit vernetztem thermoplast
US7451523B2 (en) * 2006-04-07 2008-11-18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TWI331503B (en) * 2006-07-11 2010-10-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ivot mechanism and elect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M328517U (en) * 2007-06-01 2008-03-11 Jarllytec Co Ltd Anti-shake rotation shaft structure
CN201060432Y (zh) * 2007-07-06 2008-05-14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手提电脑扩充座的枢纽器
US7661176B2 (en) * 2007-07-24 2010-02-16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assembly
US7584524B2 (en) * 2007-07-25 2009-09-08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for a notebook extension pad
US7520025B2 (en) * 2007-07-31 2009-04-21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for a notebook extension pad
US20090144936A1 (en) * 2007-12-11 2009-06-11 Jr-Jiun Chern Hinge Assembly
US7607202B1 (en) * 2008-05-17 2009-10-27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with multiple strength-enhanced resilient flat washers
CN201246403Y (zh) * 2008-05-30 2009-05-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枢纽器
US20100281653A1 (en) * 2008-08-19 2010-11-11 Zong-Ying Lin Bidirectional Hinge
CN101684839B (zh) * 2008-09-25 2013-06-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CN201351676Y (zh) * 2008-12-10 2009-11-25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枢纽器
JP2011058607A (ja) 2009-09-14 2011-03-24 Strawberry Corporation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8245356B2 (en) * 2010-03-26 2012-08-21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with spacers
US9046127B2 (en) * 2012-10-17 2015-06-02 Suprajit Engineering Ltd. Lever shifter control cable assembly
US20140310915A1 (en) * 2013-04-17 2014-10-23 Marine Town Inc. Holding hinge assembly
CN104141679A (zh) * 2013-05-07 2014-11-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枢轴结构
US20150309539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Housing Synchronization with Differential Torque Hinge
US9206633B1 (en) * 2015-01-23 2015-12-08 LEECO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inge structure
TWI618847B (zh) * 2016-12-13 2018-03-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433B (zh) 2020-09-04
TWI627342B (zh) 2018-06-21
DE112016004339B4 (de) 2019-02-07
DE112016004339T5 (de) 2018-06-07
US20180274274A1 (en) 2018-09-27
WO2017051673A1 (ja) 2017-03-30
CN107923433A (zh) 2018-04-17
US10533358B2 (en) 2020-01-14
JP6208916B2 (ja) 2017-10-04
JPWO2017051673A1 (ja) 2017-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12205A (zh) 鉸鏈
US9915086B2 (en) Triaxial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104381B2 (en) Biaxial hinge
JP2013249855A5 (zh)
US9109652B2 (en) Selection of components of a disc brake and disc brake
WO2010092640A1 (ja) ヒンジ機構
TWI609619B (zh) 雙軸鉸鏈及使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TWI588374B (zh) 雙軸鉸鏈及應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TW201536154A (zh) 雙軸鉸鏈及應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JP5570525B2 (ja) ヒンジ装置
JP4141249B2 (ja) 一時角度設定機能付ヒンジ装置
TW201500661A (zh) 樞接結構及使用該樞接結構的掀蓋式設備
TW201538864A (zh) 鉸鏈裝置及情報終端機
WO2019179385A1 (zh) 一种低扭矩摩擦铰链
TWM577966U (zh) Pivot device
US20190086836A1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having opening and shutter
AU2010302209B2 (en) Rotary damper
JP5372808B2 (ja) 埋設型ドアヒンジ及びドア装置
JP6894035B1 (ja) 積層バネ式トルクヒンジおよび積層バネ式トルクヒンジの製造方法
JP2007085469A (ja) ヒンジ機構
CN110573762B (zh) 阻尼器
JP7073515B2 (ja) 計時器のケースの開閉システム
KR101165153B1 (ko) 힌지어셈블리
JP4795980B2 (ja) 回動体の回動制御装置
JP2008309242A (ja) チルトヒン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