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1918A - 電極構件 - Google Patents

電極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1918A
TW201701918A TW105105969A TW105105969A TW201701918A TW 201701918 A TW201701918 A TW 201701918A TW 105105969 A TW105105969 A TW 105105969A TW 105105969 A TW105105969 A TW 105105969A TW 201701918 A TW201701918 A TW 2017019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s
notch portion
electrode member
no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5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4555B (zh
Inventor
Tsuyoshi Matsushita
Original Assignee
Mt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542596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70191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t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t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01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1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5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03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motor muscles, e.g. for walking as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52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cutaneous muscle stimulation [T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61N1/36034Control systems specified by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用在肌肉電刺激裝置之電極構件,係可以對腹筋等的肌肉給予有效果的刺激。 電極構件(300),係用在抵接到皮膚對肌肉賦予電刺激之肌肉電刺激裝置裝置(1)。電極構件(300),具備:片狀的基材(33)、以及形成在基材(33)之複數個電極(311~323)。於基材(33)的左右的側方外緣(33c、33d)分別設有開口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171~174)。基材(33),具有藉由缺口部(171~174)而區劃成之複數個基部(331~343)。複數個電極(311~323),係被形成在複數個基部(331~343)之任何一個。

Description

電極構件
本發明有關用在肌肉電刺激裝置的電極構件。
作為利用電脈衝然後對肌肉給予刺激之肌肉刺激裝置,於專利文獻1,揭示出構成有具備:內建電源之主體部、以及從主體部做延伸設置之一對的電極;利用把一對的電極貼附到人體的方式,電脈衝流到人體然後給予肌肉刺激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新型登錄第3158303號專利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構成中,只不 過是具備對肌肉給予刺激之一對電極。為此,在腹部中央中,對腹筋給予有效果擴及到廣範圍的刺激方面,是有改良的餘地。
本發明係有鑑於相關的背景而為之的創作,提供一種用在肌肉電刺激裝置之電極構件,係可以對腹筋等的肌肉給予有效果的刺激。
本發明之其中一樣態,是一種用在肌肉電刺激裝置之電極構件,係抵接到皮膚而對肌肉賦予電刺激;其特徵為:具備:片狀的基材、以及形成在該基材之複數個電極;於上述基材的左右的側方外緣分別設有開口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上述基材,具有藉由上述缺口部而區劃成之複數個基部;上述複數個電極,係被形成在上述複數個基部之任何一個。
人的腹筋是延伸在身高方向之2條腹直肌所構成。接著,2條腹直肌係藉由腱劃(tendinous intersection)在與身高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區分,每個腹直 肌形成3~4個區劃。接著,於上述電極構件,於左右的側方外緣分別設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在以該缺口部所被區劃的基部形成有電極。為此,具備上述電極構件之肌肉電刺激裝置,係貼附到腹部而把各電極對應到腹直肌之4個以上的區劃,而變得容易安裝。為此,在各電極所對應的區劃中,介隔著電極,對各個運動點(存在於表皮上之對連繫到肌肉的神經容易通電之處)容易賦予電刺激。其結果,對各區劃的肌肉可以賦予有效果的電刺激。經此,可以發揮對腹直肌的肌肉運動(收縮及弛緩)之其他的血流促進、腹直肌的肥大及促進代謝的效果
更進一步,於上述電極構件的基材,如上述般在左右的側方外緣分別形成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經此,電極構件係在使用中,隨著人的腹部的動作,基材變得容易變形的緣故,可以防止在使用中的電極構件從皮膚面剝離、或具備該電極構件之肌肉電刺激裝置從皮膚面脫落。而且,利用缺口部,可以減低在具備該電極構件之肌肉電刺激裝置與皮膚面之間所產生的汗或濕氣的停留。也藉此,防止在使用中的電極構件從皮膚面剝離、或該肌肉電刺激裝置從皮膚面脫落。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用在肌肉電刺激裝置之電極構件,係可以對肌肉等的肌肉給予有效果的刺激。
1‧‧‧肌肉電刺激裝置
10‧‧‧主體部
10a‧‧‧中心線
171~176‧‧‧缺口部
20‧‧‧電源部
30‧‧‧電極部
300‧‧‧電極構件
31‧‧‧第1電極群
32‧‧‧第2電極群
33‧‧‧基材
35‧‧‧膠體襯墊
301‧‧‧上側電極對
302‧‧‧中央電極對
303‧‧‧下側電極對
40‧‧‧控制部
50‧‧‧操作部
[圖1]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前視圖。
[圖2]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後視圖。
[圖3]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側視圖。
[圖4]圖1中的IV-IV線位置剖面一部分放大圖。
[圖5]說明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使用樣態的示意圖。
[圖6]表示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構成的方塊圖。
[圖7]表示從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所輸出的基本波形的圖。
[圖8]表示實施例1中的從肌肉電刺激裝置所輸出的電壓變化的圖。
[圖9]說明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主動作的流程圖。
[圖10]說明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第1中斷處理的流程圖。
[圖11]說明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第2中斷處理的流程圖。
[圖12]說明實施例1中的肌肉電刺激裝置的第3中斷處理的流程圖。
上述肌肉電刺激裝置,係例如可以安裝到人 的腹部來使用,其中,主體部位置到人之其若干程度上側,同時,主體部的中心線與人的中心軸平行。
上述缺口部,理想上位置在上述複數個電極中相互地相鄰的電極之間。該情況下,形成有電極的基部藉由缺口部被確實地劃分的緣故,對使用者而言可以容易辨識從各個的電極所賦予的電刺激。
理想上於上述基部,在其中一方的面形成上述電極,在另一方的面形成支撐上述基部的支撐部。該情況下,藉由該支撐部支撐形成在基材的電極的緣故,電極被補強而可以防止電極的破損等。
理想上於上述基部,具有導電性及黏著性之凝膠狀的墊,是貼附成覆蓋上述電極。於該情況下,利用墊的黏著性,可以把具備該電極構件的肌肉電刺激裝置貼附到腹部,同時,可以利用墊的導電性讓電流流到皮膚面來對肌肉賦予電刺激。更進一步,經由可以交換上述墊的方式,在隨著使用而黏著力下降、破損、或顯著髒污的情況等之下,可以適宜交換該墊。而且,於每個指定期間(例如,1個月、2個月等)也可以把使用完畢的墊換成新品。
上述缺口部係理想上分別開口在左右方向。該情況下,在把具備該電極構件的肌肉電刺激裝置使用到腹部之際,容易使藉由缺口部而被區劃出的複數個基部,對應到腹部的腹直肌的各區劃。為此,可以有效率地對腹直肌的各區劃賦予電刺激。而且,經由藉由缺口部所被區 劃出的複數個基部,為配合腹直肌的區劃的配置的形狀的話可被使用者辨識的方式,可以想起腹部繃緊而被腹筋分隔的意象。經此,得到了用於成為腹筋所分隔而繃緊的腹部的意象訓練的效果。
上述缺口部,係理想上包含:形成在上述基材的右側方外緣的第1缺口部及第2缺口部、以及形成在上述基材的左側方外緣的第3缺口部及第4缺口部;上述第1缺口部與上述第3缺口部開口成相互地面對面,同時,上述第2缺口部與上述第4缺口部開口成相互地面對面。在該情況下,基材變得容易沿第1缺口部及第3缺口部彎曲,同時,容易沿第2缺口部及第4缺口部彎曲。其結果,隨著電極構件所抵接的皮膚面的動作,基材容易變形的緣故,更進一步防止電極的剝離。
上述基材,係理想上構成為在通過上述第1缺口部和上述第3缺口部之第1假想直線、與通過上述第2缺口部和上述第4缺口部之第2假想直線之間安裝上述肌肉電刺激裝置的主體部。該情況下,經由把安裝了該基材的肌肉電刺激裝置安裝到人的腹部來做使用,其主體部位置到人之其若干程度上側,同時,主體部的中心線與人的中心軸平行的方式,更進一步容易使各電極對應到腹直肌的各區劃。
上述基材,係理想上在上述缺口部的內部,形成貫通在上述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孔。在該情況下,可以從該孔,於穿戴中把在與人體之間所產生的汗或濕氣等朝 外部自然地排出。為此,可以減輕長時間穿戴之際的不舒適感,可以容易地持續長時間穿戴。而且,可以在穿戴著安裝了該電極構件的肌肉電刺激裝置來進行日常的活動之這樣的樣態下使用。
上述複數個電極,係理想上包含6個以上的電極。該情況下,變成更進一步容易使各電極對應到腹直肌的各區劃。
[實施例] (實施例1)
使用圖1~圖12說明,具備了上述電極構件肌肉電刺激裝置(以下,簡稱為「EMS裝置」。)的實施例。
本例的電極構件300,係用在抵接到皮膚對肌肉賦予電刺激之EMS裝置1。
電極構件300,具備:片狀的基材33、以及形成在基材33之複數個電極311~323。
於基材33的左右的側方外緣33c、33d分別設有開口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171~174。
基材33,具有藉由缺口部171~174而區劃成之複數個基部331~343。
複數個電極311~323,係被形成在複數個基部331~343之任何一個。
接著,本例的EMS裝置1,係如圖1~圖6 所表示,具備:主體部10、電源部20、電極部30、控制部40及操作部50。
如圖4所表示,電源部20被收納在主體部10。
電極部30是利用電極構件300所構成,如圖6所表示,構成為從電源部20供給電力。
控制部40,係控制朝電極部30的電力供給。
操作部50,係構成為可以改變控制部40的控制樣態。
接著,EMS裝置1,係如圖5所表示,構成為使電極部40抵接到人2的腹部3而對該腹部3賦予電刺激。
如圖2所表示,電極部30,具備:第1電極群31以及第2電極群32。
基材33,具有:形成第1電極群31之第1基部330、以及形成第2電極群32之第2基部340。
第1電極群31,係如圖5所表示,從主體部10伸出,使得在安裝到腹部3的正中央時,比起平行於人2的身高方向Y並通過主體部10的中心的中心線10a更位置在人2的右手側X1。
第2電極群32,係如圖5所表示,從主體部10伸出,使得在安裝到腹部3的正中央時,比起中心線10a更位置在人2的左手側X2。
在第1電極群31與第2電極群32之間介隔著人2構成可以通電。
接著,第1電極群31與第2電極群32係含有合計4 個以上的電極。
尚且,本例的EMS裝置1,係如圖5所表示,構成為可以安裝到人2的腹部3來使用。有關以下的EMS裝置1的構成的說明,方便上,如圖5所表示,以穿戴了EMS裝置1的狀態作為基準,來表示方向。亦即,把人2的身長的縱長方向稱為身高方向Y,把從身高方向Y中的腳部朝向頭部的方向稱為上側Y1,把從頭部朝向腳部的方向稱為下側Y2。而且,面向人2的正面,把從與身高方向Y平行並通過肚臍3a之人2的中心軸2a朝人2的右手5a側的方向作為右方向X1(也稱為右手方向X1),把從中心軸2a朝人2的左手5b側的方向作為左方向X2(也稱為左手方向X2)。接著,右方向X1與左方向X2合稱為左右方向X。尚且,這些的表示是為了方便上,實際穿戴EMS裝置1之際的方向並不限定如圖5所示之樣態者。
以下,詳述有關EMS裝置1。
如圖1所表示,主體部10設在EMS裝置1的中央。如圖1及圖3所表示,主體部10成為略圓盤狀。如圖4所表示,主體部10係利用如下所構成:收納後述的電源部20及控制部40之殼體11、以及被安裝到殼體11而形成EMS裝置1的外殻之外殻形成體12。殼體11為ABS製。外殻形成體12為矽製。殼體11係利用以下所構成:成為凹狀的第1殼體111、以及被安裝到第1殼體111且在與第1殼體111之間形成有收納控制部40的收納部13 之第2殼體112。沿第2殼體112的外緣所立設的肋112a,係嵌合到第1殼體111的外緣部111a的內側而把第2殼體112接合到第1殼體111。
於第1殼體111,如圖1所表示,形成有形成後述的操作部50的一部分之第1旋臂51a及第2旋臂51b。第1旋臂51a及第2旋臂51b,乃是挖除第1殼體111中與第2殼體112為相反側的壁的一部分而形成懸臂樑的狀態。第1旋臂51a與第2旋臂51b,係從身高方向Y的上側朝向下側,以此順序做配列。
如圖4所表示,外殻形成體12被安裝在第1殼體111中與第2殼體112為相反側。接著,如圖1所表示,外殻形成體12覆蓋兩旋臂51a、51b。外殻形成體12中,在第1旋臂51a的正上方突出形成有記號「+」,在第2旋臂51b的正上方突出形成有記號「-」,形成有形成後述的操作部50的一部分之操作面54。
如圖4所表示,於在第1殼體111與第2殼體112之間所形成的收納部13,收納有形成控制部40(參閱圖6)的控制基板41。控制基板41為印刷基板,在控制基板41設有未圖示配線圖案與電子零件42等,形成控制電路。而且,在控制基板41,電性連接有表面安裝型的小型的揚聲器43。
於收納部13,雖未圖示但也收納有形成操作部50之切換機構。切換機構52為觸動開關,具備可以壓下的切換部。切換機構52被電性連接到控制部40。切換 機構係分別被配設在形成在第1殼體111的第1旋臂51a及第2旋臂51b的正下方。經此,透過覆蓋第1殼體111的外殻形成體12的操作面54從外部按壓第1旋臂51a的話,利用懸臂樑狀態的第1旋臂51a的撓曲的方式,變成壓下切換機構的切換部。接著,解除操作面54中的按壓的話,利用懸臂樑狀態的第1旋臂51a的復原力的方式,第1旋臂51a回到原來的位置。第2旋臂51b也同樣構成進行按壓及按壓的解除。
如圖4所表示,於第2殼體112,形成有保持構成電源部20的電池21之電池支撐部14。經此,於主體部10內建有電源部20。電池21是可以交換,在本例,作為電池21,採用小型且薄型的錢幣型電池(鋰離子電池CR2032,標稱電壓3.0V)。尚且,取代該電池21,可以採用標稱電壓為3.0~5.0V的電池。
於保持上述電池21的電池支撐部14,安裝有可以裝卸之防止電池21的脫落之蓋15。蓋15,係形成比電池21還大一圈的圓盤狀,在其外周圍鑲嵌有密封蓋15與第2殼體112之間的O型環16。電池21,係介隔著未圖示的引線電性連接到控制部40。如圖2所表示,於第2殼體112,等間隔複數形成有從蓋15的外周圍延伸成放射狀之線狀的溝113。
如圖4所表示,於第2殼體112,形成有突出到肋112a的外側之凸緣部112b。在凸緣部112b與第1殼體111的外緣部111a之間,介隔著未圖示的防水用兩面 密封,挾持著片狀的基材33。基材33為PET製。如圖2所表示,基材33,係擴展在EMS裝置1中與外殻形成體12側的面(表側面)為相反側的面(背側面33a)之全域。
如圖1~圖3所表示,在主體部10的周圍配置伸出部120。如圖3所表示,伸出部120係利用如下所構成:從外殻形成體12的外周圍端緣所伸出的支撐部121、以及如圖4所表示之被挾持在凸緣部112b與第1殼體111的外緣部111a之間的基材33。如圖3所表示,基材33中的表側面33b,係藉由支撐部121被覆蓋。而且,基材33與支撐部121,係藉由未圖示的3M公司製的黏著膠帶及矽接著處理劑來接合。
如圖2所表示,電極部30,具備:第1電極群31以及第2電極群32。第1電極群31,係如圖5所表示,從主體部10伸出,使得在安裝到腹部3時,比起中心線10a更位置在人2的右手側X1。第2電極群32,係如圖5所表示,從主體部10伸出,使得在安裝到腹部3時,比起中心線10a更位置在人2的左手側X2。第1電極群31方面,含有右側電極311~313;第2電極群32方面,含有左側電極321~323。
各電極311~313、321~323係全都被形成為角落部帶有圓弧之略長方形。接著,各電極311~313、321~323的縱長方向(例如,第3右側電極313中以符號w所表示的方向),為大致沿著左右方向X。在本例, 各電極311~313、321~323係全都形成相同的形狀。各電極311~313、321~323的形狀,例如,縱長方向的長度為w、窄短方向的長度為h時,可以把h/w定為0.40~0.95,較佳為0.50~0.80,在本例,h/w為0.55。
如圖2所表示,在各電極311~313、321~323的內側,形成指定大小的六角形之非形成電極部34隔開有指定間隔,而被形成有複數個。而且,於各右側電極311、312、313,分別形成有從主體部10抽出,用於連接到控制部40的引線部311a、312a、323a。同樣,於各左側電極321、322、323,分別形成有從主體部10抽出,用於連接到控制部40的引線部321a、322a、323a。 於各引線部311a~313a、321a~323a,施以矽塗布,使得無法與外部導通。而且,各電極311~313、321~323中,也於連繫到引線部311a~313a、321a~323a的部分與其附近區域(圖2中,以符號C所表示的斜線區域),施以矽塗布,使得無法與外部導通。各右側電極311~313係相互地並聯連接,各左側電極321~323也相互地並聯連接。
如圖2所表示,電極部30被形成在基材33的背側面33a。經此,電極部30係與主體部10被整體地形成。電極部30,係把含有銀糊的導電性墨水印刷到基材33的背側面33a而形成。含有在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合計4個以上的電極311~313、321~323。在本例,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分別含有相同數目 的電極311~313、321~323,其數目分別為3個。亦即,在第1電極群31,具備第1右側電極311、第2右側電極312及第3右側電極313。在複數個第2電極群32,具備第1左側電極321、第2左側電極322及第3左側電極323。接著,基材33中,把形成第1右側電極311、第2右側電極312及第3右側電極313的部分分別作為第1右側基部331、第2右側基部332及第3右側基部333,把形成第1左側電極321、第2左側電極322及第3左側電極323的部分,分別作為第1左側基部341、第2左側基部342及第3左側基部343。
接著,於各電極311~313、321~323,貼附有膠體襯墊35(積水化成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水凝膠(ST-gel)」、型號SR-RA240/100)。膠體襯墊35具有導電性,各電極311~313、321~323係介隔著膠體襯墊35而可以對腹部3(參閱圖5)通電。而且,膠體襯墊35具有高的黏著性,介隔著膠體襯墊35,EMS裝置1得以安裝到腹部3。
膠體襯墊35,係如圖2所表示,具有比起各電極311~313、321~323還大一圈的形狀,且個別覆蓋各電極311~313、321~323。膠體襯墊35可以交換的緣故,膠體襯墊35係在隨著使用而黏著力下降、破損、或顯著髒污的情況等之下,可以適宜交換。而且,於每個指定期間(例如,1個月、2個月等)也可以把使用完畢的膠體襯墊35換成新品。
如圖2所表示,第1右側電極311、第2右側電極312及第3右側電極313,係全都從主體部10伸出,使得比起平行於人2(參閱圖5)的身高方向Y並通過主體部10的中心的中心線10a更位置在人2的右手側X1(第1區域S1)。接著,第1右側電極311、第2右側電極312及第3右側電極313,係沿身高方向Y從上側往下側以這樣的順序配列。
另一方面,第1左側電極321、第2左側電極322及第3左側電極323,係從主體部10伸出,使得比起中心線10a更位置在人2的左手側X2(第2區域S2)。接著,第1左側電極321、第2左側電極322及第3左側電極323,也沿身高方向Y從上側往下側以這樣的順序配列。
接著,如圖2所表示,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係構成為安裝到腹部3(參閱圖5)時,以中心線10a為基準位置在線對稱處。亦即,構成為安裝到腹部3時,以中心線10a為基準,第1右側電極311及第1左側電極321位置在線對稱處,第2右側電極312及第2左側電極322位置在線對稱處,第3右側電極313及第3左側電極323位置在線對稱處。
而且,如圖2所表示,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係構成為,安裝到腹部3(參閱圖5)時,在身高方向Y上,形成有:各個第1電極群31及上述第2電極群32中利用位置在最上側的第1右側電極311與第 1左側電極321所構成之一對上側電極對301、位置在最下側的第3右側電極313與第3左側電極323所構成之一對下側電極對303、以及利用位置在上側電極對301與下側電極對303之間之一對的第2右側電極312與第2左側電極322所構成之中央電極對302。經此,上側電極對301、中央電極對302及下側電極對303,係沿身高方向Y從上側往下側以這樣的順序配列。
接著,中央電極對302,係比起上側電極對301及下側電極對303,更突出到從主體部10所延伸出的方向(左右方向X)。亦即,安裝到腹部3時,構成中央電極對302之第2右側電極312,係比起構成上側電極對301之第1右側電極311及構成下側電極對303之第3右側電極313,更突出到右方向X1。同樣,構成中央電極對302之第2左側電極322,係比起構成上側電極對301之第1左側電極321及構成下側電極對303之第3左側電極323,更突出到左方向X2。
而且,如圖2所表示,上側電極對301係傾斜成V字形狀,使得越往延展方向越位置在上側。接著,如上述,各電極311~313、321~323為相同的大小。另一方面,電極部30的基材33中的各右側基部331~333係比起各右側電極311~313還大,各左側基部341~343係比起各左側電極321~323還大。
而且,如圖2所表示,上側電極對301,係比起下側電極對302,更突出到從主體部10所延伸出的方 向(左右方向X)。亦即,安裝到腹部3時,構成上側電極對301之第1右側電極311,係比起構成下側電極對303之第3右側電極313,更突出到右方向X1。同樣,構成上側電極對301之第1左側電極321,係比起構成下側電極對303之第3左側電極323,更突出到左方向X2。
接著,如圖2所表示,第1右側基部331的下方外緣部331a膨出在右方向X1,第1左側基部341的下方外緣部341a膨出在左方向X2。
而且,第2右側基部332的中央外緣部332a係若干程度膨出在右方向X1,第2左側基部342的中央外緣部342a係若干程度膨出在左方向X2。
更進一步,第3右側基部333的上方外緣部333a膨出在右方向X1,第3右側基部333的下方外緣部333b膨出在下方向(Y方向中的下側方向)。而且,第3左側基部343的上方外緣部343a膨出在左方向X2,第3左側基部343的下方外緣部343b膨出在下方向。
以如上述般決定基材33中的各基部331~333、341~343的方式,如圖1所表示,從正面側看EMS裝置1時,看到上側電極對301、中央電極對302及下側電極對303之各個的大小為相異,同時,看到對腹部3中的腹直肌4的區劃4a(參閱圖5)的形狀予以模仿之形狀。經此,可以給使用者有EMS裝置1適當對腹直肌4的各區劃4a的刺激的印象,可以期待使用者中提高對EMS裝置1的使用的動機之效果。更進一步,經由可以辨 識成相關的形狀的方式,可以令使用者想起腹部繃緊被腹筋分隔的意象。經此,經由使用EMS裝置1,可以得到用於作為腹筋所分隔而繃緊之腹部3的意象訓練的效果。(提升意象訓練所致之運動效果係一般廣為習知。)
而且,如圖2所表示,右側電極群31及左側電極群32中在相互地相鄰的電極311~313、321~323之間,形成有朝主體部10開口之缺口部171~174。在本例,缺口部171~174,包含:相互面對面地開口之第1缺口部171及第2缺口部172、以及相互面對面地開口之第3缺口部及第4缺口部。接著在第1右側電極311與第2右側電極312之間形成第1缺口部171,在第1左側電極321與第2左側電極322之間形成第2缺口部172,在第2右側電極312與第3右側電極313之間形成第3缺口部173,在第2左側電極322與第3左側電極323之間形成第4缺口部174。更進一步在本例,在第1左側電極321與第1右側電極311之間形成第5缺口部175,在第3右側電極313與第3左側電極323之間形成第6缺口部176。因此,在本例,在總計6個地方形成缺口部171~176。更進一步,在主體部10的周圍,在4個地方形成貫通孔18。
接著,如圖1所表示,基材33係藉由第1缺口部171及第3缺口部3,被區劃成第1右側基部331、第2右側基部332及第3右側基部333。更進一步,基材33係藉由第2缺口部172及第4缺口部4,被區劃成第1 左側基部341、第2左側基部342及第3左側基部343。
在本例的電極構件300,如圖1所表示,第1缺口部171與第2缺口部172位置在第1假想直線M1上,第3缺口部173與第4缺口部174位置在第2假想直線M2上。接著,基材33係構成為,在第1假想直線M1、與通過第3缺口部173和第4缺口部174的第2假想直線M2之間,安裝EMS裝置1的主體部10。
接著,有關本例的EMS裝置1的構成,使用方塊圖說明之。
如圖6所表示,EMS裝置1,係在主體部10的內部,除了電源部20、控制部40、操作部50,更具備有皮膚檢知部402及電池電壓檢測部406。
皮膚檢知部402,係檢知電極部30是否接觸到皮膚。詳細方面,皮膚檢知部402,係電性連接到電極部30,檢測第1電極群31與第2電極群32之間的阻抗值。接著,比較檢測出的值與預先設定的閾值,當檢測出的值比閾值還小時,檢知到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接觸到皮膚。
電池電壓檢測部406,係檢知電源部20中的電池21的電壓,判定檢知到的電源部20中的電池21的電池電壓V是否比指定的閾值Vm還低。在本例,電池21的標稱電壓V0為3.0V,閾值Vm為2.1V。
如圖6所表示,在電源部20,除了電池21,更具備有把電池21的電力供給到電極部30之供電部 22。而且,在控制部40,具備有:輸出調整部401、電源關閉計數器403、定時器404、輸出模式切換部405及輸出模式記憶部405a。輸出調整部401係調整電極部30中的輸出電壓(輸出位準)。在本例,最大輸出電壓為40V,設定成輸出位準每下降1,100%輸出電壓就下降2.0V。輸出位準設定成從位準1到位準15之15階段。
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係計測從接受計數開始訊號開始的經過時間。定時器404,係計測從接受輸出開始訊號開始的經過時間。輸出模式切換部405,係把電極部30中的輸出模式切換到1輸出模式、第2輸出模式及第3輸出模式之任何一個。在輸出模式記憶部405a,記憶有第1輸出模式、第2輸出模式及第3輸出模式。
接著,說明電極部30中的輸出模式。
首先,在輸出模式記憶部405a,記憶有圖7(a)~(e)所表示之5個基本波形B1~B5。各基本波形B1~B5,係利用如下所構成:把利用脈衝寬度100μs的雙極性波所構成的電訊號以100μs間隔做5次輸出之總計1ms的刺激步驟P、以及不輸出該電訊號之指定時間的刺激停止步驟R1~R5。經由把相關的基本波形B1~B5以指定的組合在指定期間反覆輸出的方式,輸出有刺激步驟P在指定的週期所輸出的叢發波。在本例,刺激步驟P中的電訊號的電壓值最大為+40V或是-40V。
如圖7(a)所表示,基本波形B1(2Hz),係利用如下所構成:1ms的刺激步驟P、以及499ms的刺 激停止步驟R1。亦即,基本波形B1(2Hz),為刺激步驟P以2Hz的頻率做輸出者。
而且,如圖7(b)所表示,基本波形B2(4Hz),係利用如下所構成:1ms的刺激步驟P、以及249ms的刺激停止步驟R2。亦即,基本波形B2(4Hz),為刺激步驟P以4Hz的頻率做輸出者。
而且,如圖7(c)所表示,基本波形B3(8Hz),係利用如下所構成:1ms的刺激步驟P、以及124ms的刺激停止步驟R3。亦即,基本波形B3(8Hz),為刺激步驟P以8Hz的頻率做輸出者。
而且,如圖7(d)所表示,基本波形B4(16Hz),係利用如下所構成:1ms的刺激步驟P、以及61.5ms的刺激停止步驟R4。亦即,基本波形B4(16Hz),為刺激步驟P以16Hz的頻率做輸出者。
而且,如圖7(e)所表示,基本波形B5(20Hz),係利用如下所構成:1ms的刺激步驟P、以及49ms的刺激停止步驟R4。亦即,基本波形B5(20Hz),為刺激步驟P以20Hz的頻率做輸出者。
亦即,各基本波形B1~B5,係具有共通的刺激步驟P,同時,刺激停止步驟R1~R5的長度為相異。經此,各基本波形B1~B5中的刺激步驟P的出現頻度,係如上述,分別設定成指定的週期。
接著,記憶在輸出模式記憶部405a的第1~第3輸出模式,係把上述的基本波形B1~B5以指定的樣 態做組合所形成。首先,如表1所表示,第1輸出模式,乃是依序進行下述的第1狀態~第4狀態而所構成之暖機模式者。各狀態的條件如以下所述。
(1)在第1狀態,以基本波形B1(2Hz)進行期間20秒、100%的輸出。尚且,如圖8所表示,第1狀態中的開始5秒期間進行把輸出電壓從0%徐徐地增大到100%之所謂的軟啟動。
(2)在第2狀態,以基本波形B2(4Hz)進行期間20秒、100%的輸出。
(3)在第3狀態,以基本波形B3(8Hz)進行期間10秒、100%的輸出。
(4)在第4狀態,以基本波形B4(16Hz)進行期間10秒、100%的輸出。
接著,第1輸出模式的持續期間(亦即,第1狀態~第4狀態的持續期間的總計)為期間1分鐘。在相關的第1輸出模式下,構成為基本波形的頻率從2Hz到16Hz階段性提高的緣故,所以把第1輸出模式稱為暖機模式。
在作為有關暖機模式的第1輸出模式中,隨著叢發波的頻率從2Hz到16Hz階段性提高而肌肉的運動頻度也提高,該肌肉或身體逐漸加熱。經此,可以防止產生急遽的血壓上升、該肌肉中的暫時性的缺氧等。而且,經由徐徐加熱該肌肉的方式,血流量增加該肌肉的柔軟性提高。經此,後續的訓練模式中,可以更進一步得到因肌肉的刺激所致之效果。而且,藉由先進行訓練模式後再進行該暖機模式的方式,使用者可以適度地習慣刺激的緣故,提升了體感。
接著,如表2所表示,第2輸出模式,乃是依序進行下述的第1狀態~第4狀態而所構成之訓練模式者。各狀態的條件如以下所述。
(1)在第1狀態,以基本波形B5(20Hz)進行期間3秒、100%的輸出後,保持2秒不輸出。該狀態反覆進行5分鐘。
(2)在第2狀態,以基本波形B5(20Hz)進行期間3秒、100%的輸出後,以基本波形B2(4Hz)進行期間2秒、100%的輸出。該狀態反覆進行5分鐘。
(3)在第3狀態,以基本波形B5(20Hz)進行期間4秒、100%的輸出後,以基本波形B2(4Hz)進行期間2秒、100%的輸出。該狀態反覆進行5分鐘。
(4)在第4狀態,以基本波形B5(20Hz)進行期間5秒、100%的輸出後,以基本波形B2(4Hz)進行期間2秒、100%的輸出。該狀態反覆進行5分鐘。
尚且,如圖8所表示,在第2輸出模式中,第1狀態~第4狀態中的各個之開始5秒期間,進行把輸出電壓從0%徐徐地增大到100%之所謂的軟啟動。
接著,第2輸出模式的持續期間為期間20分鐘。在相關的第2輸出模式下,指定期間內保持頻率20Hz的基本波形B5後,指定期間內保持不輸出或是頻率4Hz的基本波形B2的緣故,對有效刺激肌肉方面是優異的。為此,把第2輸出模式稱為訓練模式。
接著,如表3所表示,第3輸出模式,乃是依序進行下述的第1狀態~第4狀態而所構成之冷卻模式者。各狀態的條件如以下所述。
(1)在第1狀態,以基本波形B4(16Hz)進行期間10秒的輸出。
(2)在第2狀態,以基本波形B3(8Hz)進行期間10秒的輸出。
(3)在第3狀態,以基本波形B2(4Hz)進行期間20秒的輸出。
(4)在第4狀態,以基本波形B1(2Hz)進行期間20秒的輸出。
尚且,在第3輸出模式,各狀態中的輸出,係如圖8所表示,在第1狀態開始時為100%,徐徐地減少到在第4狀態結束時為50%。
接著,第3輸出模式的持續期間為期間1分鐘。在相關的第3輸出模式下,構成為基本波形的頻率從16Hz到2Hz階段性降低的緣故,所以把第3輸出模式稱為冷卻模式。
在作為有關冷卻模式的第3輸出模式中,隨著叢發波的頻率從16Hz到2Hz階段性降低而肌肉的運動頻度下降,該加熱著的肌肉或身體也逐漸冷卻。接著,先行的訓練模式中,把在肌肉所產生的疲勞物質從該肌肉積極地排出,可以防止在該肌肉過度殘留疲勞物質。
如以上所述,連續第1輸出模式(暖機模式)、第2輸出模式(訓練模式)及第3輸出模式(冷卻模式)而進行的情況下的總計時間為22分鐘。尚且,在 本例,如圖8所表示,在第1輸出模式與第2輸出模式之間、及第2輸出模式中的各狀態之間之總計4個地方,分別設有期間2秒的休止期間。為此,包含該休止期間之全部行程的總計時間為22分8秒。
接著,以下詳述有關本例的EMS裝置1中的使用樣態。
說明有關於圖9所表示之主動作流程S100。在主動作流程S100,首先,把操作面54的「+」壓下2秒鐘(S101)。經此,開啟EMS裝置1的電源,EMS裝置1被啟動的同時,通知已被啟動之通知音(「嗶」),係利用揚聲器43來發出(S102)。之後,EMS裝置1,係變成輸出待機狀態且輸出位準為0的同時,操作部50的輸入被無效化(S103)
接著,利用皮膚檢知部402,檢知皮膚是否接觸到電極部30(S104)。藉由皮膚檢知部402,在檢知到皮膚接觸到電極部30的情況(S104的Yes)下,有效化操作部50(S105)。接著,利用操作部50,輸入輸出位準(S106)。輸出位準的輸入,係從操作部50的操作面54來進行。每壓下操作部50的操作面54的「+」,輸出位準加大1位準,每壓下操作面54的「-」,輸出位準減小1位準。一旦輸出位準被設定,從控制部40往定時器404發送輸出開始訊號,於定時器404開始計測(S107)。而且,輸出位準的操作係在使用時間中(從操作部50的有效化後到電源關閉為止)的任何時候皆可。
從定時器404的計測開始時(經過時間0)一直到經過時間1分為止之間,把電極部30中的輸出模式作為第1輸出模式(暖機模式)(S108)。一旦經過時間達1分鐘,利用輸出模式切換部405,把電極部30中的輸出模式切換到第2輸出模式(訓練模式),保持經過時間一直到21分鐘為止的期間20分鐘(S109)。一旦經過時間達21分鐘,利用輸出模式切換部405,把電極部30中的輸出模式切換到第3輸出模式(冷卻模式),保持經過時間一直到22分鐘為止的期間1分鐘(S110)。一旦經過時間達22分鐘,結束定時器404的計測(S111)。接著,停止EMS裝置1(S112)。如此,經由進行S108到S111,第1輸出模式(暖機模式)、第2輸出模式(訓練模式)及第3輸出模式(冷卻模式)進行1套次後,結束。
另一方面,藉由皮膚檢知部402,在判定皮膚尚未接觸到電極部30的情況(S104的No)下,通知待要旨的通知音(「嗶、嗶、嗶」),係利用揚聲器43來發出(S113)。接著,從控制部40往電源關閉計數器403發送計數開始訊號,開始電源關閉計數器403的經過時間的計測(S114)。
接著利用皮膚檢知部402,檢知皮膚是否接觸到電極部30(S115)。藉由皮膚檢知部402,在檢知到皮膚接觸到電極部30的情況下,回到上述的步驟S103,成為輸出待機狀態(S115的Yes)。另一方面,藉由皮膚檢 知部402,在判定皮膚尚未接觸到電極部30的情況(S115的No)下,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是否超過2分鐘(S116)。在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尚未超過2分鐘的情況(S116的No)下,再度返回S115,利用皮膚檢知部402,檢知皮膚是否接觸到電極部30。另一方面,S116中,在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超過2分鐘的情況(S116的Yes)下,關閉EMS裝置1的電源(S117)。
接著,說明有關插入在上述的主動作流程S100中的S105~S110之間做優先處理之中斷處理。如圖10所表示,作為第1中斷處理,進行皮膚檢測中斷處理S200。皮膚檢測中斷處理S200,係在使用途中電極從人體脫離了的情況下,作為自動地關閉電源而被使用著。在皮膚檢測中斷處理S200中,首先,利用皮膚檢知部402,檢知皮膚是否接觸到電極部30(S201)。藉由皮膚檢知部402,在檢知到皮膚接觸到電極部30的情況(S201的Yes)下,回到主動作流程S100中的原來的流程。另一方面,藉由皮膚檢知部402,在判定皮尚未接觸到電極部30的情況(S201的No)下,通知該要旨的通知音(「嗶、嗶、嗶」),係利用揚聲器43來發出(S202)。接著,從控制部40往電源關閉計數器403發送計數開始訊號,電源關閉計數器403開始經過時間的計測(S203)。
接著利用皮膚檢知部402,檢知皮膚是否接觸 到電極部30(S204)。藉由皮膚檢知部402,在檢知到皮膚接觸著電極部30的情況下,回到主動作流程S100的步驟S103(S204的Yes)。另一方面,藉由皮膚檢知部402,在判定皮膚尚未接觸到電極部30的情況(S204的No)下,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是否超過2分鐘(S205)。在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尚未超過2分鐘的情況(S205的No)下,再度返回S204,利用皮膚檢知部402,檢知皮膚是否接觸到電極部30。另一方面,S205中,在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超過2分鐘的情況(S205的Yes)下,關閉EMS裝置1的電源(S206)。
接著,如圖11所表示,說明有關插入在上述的主動作流程S100中的S105~S110之間做優先處理之第2中斷處理,也就是電池電壓下降處理S300。電池電壓下降處理S300,乃是在電池21的電池電壓下降的情況下自動關閉電源的功能者。經此,使用者可以容易知道有必要去處理電池交換之情況等。首先,利用電池電壓檢測部406,判定檢知出的電源部20中的電池21的電池電壓V是否比指定的閾值Vm還低(S301)。在判定電池電壓V沒有比指定的閾值Vm還低的情況(S301的No)下,回到主動作流程S100中的原來的流程。另一方面,在判定電池電壓V比指定的閾值Vm還低的情況下,通知該要旨的通知音(「嗶、嗶、嗶」),係利用揚聲器43來發出(S302)。接著,從控制部40往電源關閉計數器403發 送計數開始訊號,開始電源關閉計數器403的經過時間的計測(S303)。
接著,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是否超過2分鐘(S304)。在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尚未超過2分鐘的情況(S304的No)下,再度回到S304。在判定電源關閉計數器403中的經過時間超過2分鐘的情況(S304的Yes)下,關閉EMS裝置1的電源(S305)。
接著,如圖12所表示,說明有關插入在上述的主動作流程S100中的S105~S110之間做優先處理之第3中斷處理,也就是中斷處理S400。首先,利用控制部50,判定壓下操作部50中的操作面54的「-」按鈕的時間是否為2秒以上(S401)。在判定壓下「-」按鈕的時間不為2秒以上的情況(S401的No)下,回到主動作流程S100中的原來的流程。另一方面,在判定壓下「-」按鈕的時間為2秒以上的情況(S401的Yes)下,通知關閉EMS裝置1的電源並結束的要旨之通知音(「嗶」),利用揚聲器43來發出(S402)。接著,關閉電源(S403)。
以下,詳述有關具備本例的電極構件300之EMS裝置1的作用效果。
本例的電極構件300,係於左右的側方外緣33c、33d設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171~174,在以缺口部171~174所被區劃的基部331~343形成有電極311~ 323。為此,具備本例的電極構件300之EMS裝置1,係貼附到腹部3而把各電極311~313、321~323對應到4個以上的區劃,而變得容易安裝。為此,在各電極311~313、321~323所對應的區劃中,介隔著電極311~313、321~323,對各個運動點(存在於表皮上之對連繫到肌肉的神經容易通電之處)容易賦予電刺激。其結果,對各區劃4a的肌肉可以賦予有效果的電刺激。經此,可以發揮對腹直肌的肌肉運動(收縮及弛緩)之其他的血流促進、腹直肌的肥大及促進代謝的效果
更進一步,於電極構件300的基材33,左右的側方外緣33c、33d分別設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171~174。經此,電極構件300係在使用中,隨著人2的腹部3的動作,電極變得容易變形的緣故,可以防止在使用中的電極構件300從皮膚面剝離、或具備電極構件300之EMS裝置1從皮膚面脫落。而且,利用缺口部171~174,可以減低在該EMS裝置1與皮膚面之間所產生的汗或濕氣的停留。也藉此,防止在使用中的電極構件300從皮膚面剝離、或該EMS裝置1從皮膚面脫落。
而且,在把本例的EMS裝置1安裝到腹部3時,第1電極群31與第2電極群32包挾主體部10,排列在人2的左右方向X。為此,在主體部10的左右賦予同等的電刺激,可以很均勻地刺激腹筋(腹直肌4)。
而且,在本例的電極構件300,缺口部171~174係位置在複數個電極311~323中相互相鄰的電極之 間。經此,形成有電極311~323的基部331~343藉由缺口部171~174被確實地劃分的緣故,對使用者而言可以容易辨識從各個的電極311~323所賦予的電刺激。
而且,在本例的電極構件300中,於基部33,在其中一方的面也就是背面33a形成有複數個電極311~323,在另一方的面也就是表側面33b形成有支撐基部33之支撐部121。經此,藉由該支撐部121支撐形成在基材33的電極311~323的緣故,電極311~323被補強而可以防止電極311~323的破損等。
而且,在本例的電極構件300中,缺口部171~174分別開口在左右方向X。經此,在把具備電極構件300的EMS裝置1使用到腹部3之際,容易使藉由缺口部171~174而被區劃出的複數個基部331~343,對應到腹部3的腹直肌4的各區劃4a。為此,可以有效率地對腹直肌4的各區劃4a賦予電刺激。而且,經由藉由缺口部171~174所被區劃出的複數個基部331~343,為配合腹直肌4的區劃4a的配置的形狀的話可被使用者辨識的方式,可以想起腹部3繃緊而被腹筋分隔的意象。經此,得到了用於成為腹筋所分隔而繃緊的腹部3的意象訓練的效果。
而且,在本例的電極構件300,缺口部171~174係理想上包含:形成在基材33的右側方外緣33c的第1缺口部171及第2缺口部172、以及形成在基材33的左側方外緣33d的第3缺口部173及第4缺口部174; 第1缺口部171與第3缺口部173開口成相互地面對面,同時,第2缺口部172與第4缺口部174開口成相互地面對面。經此,基材33變得容易沿第1缺口部171及第3缺口部173彎曲,同時,容易沿第2缺口部172及第4缺口部174彎曲。其結果,隨著腹部3的動作,基材33容易變形的緣故,更進一步防止電極311~323的剝離。
而且,在本例的電極構件300,基材33係構成為,在通過第1缺口部171和第3缺口部173的第1假想直線M1、與通過第2缺口部172和第4缺口部174的第2假想直線M2之間,安裝EMS裝置1的主體部10。經此,經由把安裝了基材33的EMS裝置1安裝到人2的腹部3來使用,其主體部10位置到人2的肚臍的若干程度上側,同時,主體部10的中心線10a與人2的中心軸2a平行的方式,更進一步容易使各電極311~323對應到腹直肌4的各區劃4a。
而且,在本例的電極構件300,基材33,係在缺口部171~174的內部,形成有貫通在基材33的厚度方向Z的孔18。經此,可以從孔18,於穿戴中把在與人2之間所產生的汗或濕氣等朝外部自然地排出。為此,可以減輕長時間穿戴之際的不舒適感,可以容易地持續長時間穿戴。而且,可以在穿戴安裝了該電極構件300的EMS裝置1來進行日常的活動之這樣的樣態下使用。
尚且,上述電極構件300中,基材33也可以被分割成複數個。例如,基部33被分割成包含第1右側 基部331、第2右側基部332及第3右側基部333之第1區域S1(參閱圖1、圖2)、以及包含第1左側基部341、第2左側基部342及第3左側基部343之第2區域S2(參閱圖1、圖2),電極構件300也可以利用2個分割構件來構成。該情況下,可以在使用時把分割構件分別安裝到主體部10來使用。
而且,在本例的EMS裝置1,電源部20被收納到主體部10的緣故,沒有必要從外部供給電力,變成無線。為此,使用性良好,同時,也可以使用在沒有外部電源的場所。
而且,在本例,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係經由從主體部10伸出而形成的方式,設成與主體部10整體化。因此,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係在以主體部10為基準相互保持特定的位置關係之狀態下貼附到腹部3。亦即,在本例,第1右側電極311位置在主體部10的右方向X1側中的上側。第2右側電極312位置在主體部10的右方向X1側中的中央側。第3右側電極313位置在主體部10的右方向X1側中的下側。第1左側電極321位置在主體部10的左方向X2側中的上側。第2左側電極322位置在主體部10的左方向X2側中的中央側。第3左側電極323位置在主體部10的左方向X2側中的下側。經此,光就安裝到人2的腹部3,主體部10位置到人2的肚臍3a的若干程度上側,同時,主體部10的中心線10a與人2的中心軸2a平行那樣,可以容易地把 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對應到腹筋(腹直肌4)中的4個以上的區劃4a來安裝。為此,成為使用性良好的EMS裝置1。
而且,在本例,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分別含有相同數目的電極311~313、321~323。經此,可以防止從電極部30介隔著人體而流動的電流產生偏倚,可以對腹直肌4中的各電極311~313、321~323所對應的區劃4a的肌肉賦予很均勻的電刺激。
而且,在本例,被包含在第1電極群31的右側電極311~313與被包含在第2電極群32的左側電極321~323安裝到腹部3時,構成以中心線10a為基準位置成線對稱。經此,在把EMS裝置1安裝到腹部3之際,光就安裝到人2的腹部3,主體部10的中心線10a與人2的中心軸2a平行那樣,可以把被包含在第1電極群31的右側電極311~313及被包含在第2電極群32的左側電極321~323沿左右一對的腹直肌4做配置。為此,可以對腹直肌4中的各電極311~313、321~323所對應的區劃4a的肌肉賦予很均勻的電刺激。
電極構件300,係含有6個以上的電極者為佳,在本例是含有6個的電極311~323。經此,變成更進一步容易使各電極311~323對應到腹直肌4的各區劃4a。
而且,在本例,第1電極群32包含有在安裝到腹部3時構成配列在身高方向Y之複數個右側電極311 ~313,同時,第2電極群32包含有在安裝到腹部3時構成配列在身高方向Y之複數個左側電極321~323。經此,光就安裝到人2的腹部3,主體部10的中心線10a與人2的中心軸2a平行那樣,在左右一對的腹直肌4的每一個中,在人2的身高方向Y被區分出的區劃4a的肌肉的每一個,可以從各電極311~313、321~323賦予很均勻的電刺激。
而且,在本例,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分別含有3個的電極311~313、321~323。經此,光就安裝到人2的腹部3,主體部10的中心線10a與人2的中心軸2a平行那樣,在被腹直肌4區劃成6個以上的腹部3中,各電極311、312、313、321、322、323對應到6個區劃4a做配置的緣故,可以對該區劃4a的肌肉賦予更有效果的電刺激。
而且,在本例,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係構成為,安裝到腹部3時,在人2的身高方向Y上,形成有:各個第1電極群31及第2電極群32中位置在最上側之一對上側電極對301、位置在最下側之一對下側電極對303、以及位置在上述上側電極對301與上述下側電極對303之間之一對中央電極對302。接著,中央電極對302,係比起上側電極對301及下側電極對303,更突出到從主體部10所延伸出的方向(亦即,左右方向X)。經此,光就安裝到人2的腹部3,主體部10的中心線10a與人2的中心軸2a平行那樣,在被腹直肌4區劃 成6個以上的腹部3中,可以把各電極311、312、313、321、322、323更確實對應到6個區劃4a做配置的緣故,可以對該區劃4a的肌肉賦予更有效果的電刺激。
而且,在本例,上側電極對301比起下側電極對303更突出到從主體部10所延伸出的方向(亦即,左右方向X)。經此,在被腹直肌4區劃成6個以上的腹部3中,光就安裝到人2的腹部3,主體部10的中心線10a與人2的中心軸2a平行那樣,可以使各電極311、312、313、321、322、323更確實地對應到6個區劃4a做配置。為此,可以對該區劃4a的肌肉賦予更有效果的電刺激。
在本例,各電極311~313、321~323係全都被形成為角落部帶有圓弧之略長方形。接著,各電極311~313、321~323的縱長方向,為大致沿著左右方向X。經此,各電極311~313、321~323,係擴展在該各電極311~313、321~323所延伸出的方向的緣故,可以更擴展能賦予電刺激的範圍,對擴展在比較廣範圍的腹直肌可以賦予有效果的電刺激。
而且,在本例,各電極311~313、321~323係全都形成相同的形狀。經此,可以防止介隔著各電極311~313、321~323而流動的電流的偏倚,可以對腹直肌4賦予很均勻的電刺激。
而且,在本例,於第2殼體112形成有溝113。溝113,係從蓋15的外周圍放射狀地延伸成線狀的 緣故,可以把在主體部10與腹部3之間所產生的汗導到主體部10的外側。經此,在主體部10與腹部3之間可以抑制汗或濕氣。更進一步,在主體部10的周圍形成有貫通孔18。為此,把藉由溝113導到主體部10的外側的汗透過貫通孔18容易從EMS裝置1與腹部3之間排出。
尚且,電源部20方面,取代錢幣型電池,可以採用鈕扣電池等的小型的電池。而且,取代錢幣型電池等的一次電池,也可以內建可充電的二次電池。作為相關的電池的充電手段,可以具備可與外部電源連接的供電用的端子,也可以具備使用電磁感應之非接觸型的供電部。該情況下,可以反覆使用該電池的緣故,與使用非充電型的電池的情況相比,可以削減消耗品。
而且,作為電池21可以採用標稱電壓為3.0~5.0V者,在本例,採用3.0V的電池21。因為在EMS裝置1所具備的電子零件42、揚聲器43等的驅動電壓一致的緣故,為了驅動這些電子零件42、43,沒有必要另外具備降壓電路或升壓電路。經此,對小型化有貢獻。
尚且,取代在本例所使用的上述的膠體襯墊35,也可以使用在膠體襯墊35的內部設有比該膠體襯墊35的形成材料其導電性更高的導電材料者。例如,也可以使用在利用該膠體襯墊35的形成材料所構成的2層的導電層之間設有上述導電材料以構成3層構造的複合膠體襯墊。在該情況下,即便縮小電極的面積,電刺激也難以過度集中的緣故,可以得到與本例的情況同等之使用時的 體感。
在本例,第2輸出模式(訓練模式),係根據在上述的表2所表示之第1狀態~第4狀態來實行。取而代之,也可以在在與本例為同等的第1狀態~第4狀態中,在第2狀態與第3狀態之間,實行在表4所表示的第2a狀態,在第3狀態與第4狀態之間,實行在表4所表示的第3a狀態。
如表4所表示,第2a狀態及第3a狀態係進行如下。
(2a)在第2a狀態,以基本波形B2(4Hz)進行期間10秒、100%的輸出後,以基本波形B3(8Hz)進行期間10秒、100%的輸出,更進一步在之後,以基本波形B4(16Hz)進行期間10秒、100%的輸出。
(3a)在第3a狀態,以基本波形B2(4Hz)進行期 間10秒、100%的輸出後,以基本波形B3(8Hz)進行期間10秒、100%的輸出,更進一步在之後,以基本波形B4(16Hz)進行期間10秒、100%的輸出。
尚且,在該變形例,與本例的第2輸出模式(參閱表2)相比,是追加了第2a狀態及第3a狀態的緣故,連續在表4所表示的第1輸出模式(暖機模式)、第2輸出模式(訓練模式)及第3輸出模式(冷卻模式)而進行的情況下的總計時間為23分鐘。
在第2a狀態,係構成為基本波形的頻率從4Hz到16Hz階段性提高的緣故,從第2a狀態切換到第3狀態時的頻率變化變得平滑。同樣,從第3a狀態切換到第4狀態時的頻率變化也變得平滑。接著,在該變形例,相對於本例的情況,經由加上第2a狀態及第3a狀態,第2輸出模式(訓練模式)中的電刺激的圖案有大的變化。其結果,可以防止使用者對該電刺激的習慣所致之體感的下降,可以更有效果地對腹直肌刺激。尚且,在如此設定了第2輸出模式(訓練模式)之該變形例中,也發揮與本例同等的作用效果。
尚且,在本例,對連繫到引線部311a~323a及引線部311a~323a之各電極311~313、321~323的一部分(圖2中,以符號C所表示的斜線區域)施以矽塗布。經此,可以防止在引線部311a~323a、311a~323a之狹小的區域因電荷集中所致之通電時的疼痛的發生。
而且,作為變形例,各電極311~313、321~ 323中,也可以把施以上述矽塗布的區域,比起以符號C所表示的斜線區域,更進一步,從引線部311a~323a、311a~323a擴展到各電極311~313、321~323的中央附近。也在該情況下,膠體襯墊35可以使用與本例相同的形狀者。根據如此,各電極311~313、321~323中作為實質上的電極而發揮功能的區域,為相互地離隔的緣故,在被賦予電刺激的場所,變得更容易擴展到左右方向X。其結果,使用者容易辨識到電刺激被賦予到腹部3之更寬廣的範圍,提升了使用感。
尚且,相關的變形例中,各電極311~313、321~323的形狀(包含被施以矽塗布的區域的電極整體的形狀)與本例為相同的緣故,可以把該各電極311~313、321~323的形狀的外形,作為把膠體襯墊35貼附到指定的位置時的導引件的緣故,膠體襯墊35的貼附變得容易。
尚且,在本例,構成為把6個的電極311~313、321~323的每一個對應到腹直肌4的每一個的區劃4a,來可以對6個的區劃4a賦予電刺激,但可取代的是,也可以是電極部30具備4個的電極,同時該電極橫跨複數個區劃4a。而且,也可以構成為:電極部30具備8個的電極,同時該電極的每一個對應到腹直肌4的區劃4a的每一個,可以對8個的區劃4a賦予電刺激者。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例,可以提供一種用在EMS裝置1之電極構件300,係可以對腹筋等的肌肉給予 有效果的刺激。
1‧‧‧肌肉電刺激裝置
10‧‧‧主體部
10a‧‧‧中心線
15‧‧‧蓋
18‧‧‧貫通孔
30‧‧‧電極部
300‧‧‧電極構件
31‧‧‧第1電極群
32‧‧‧第2電極群
33‧‧‧基材
33a‧‧‧背側面
33c‧‧‧側方外緣
34‧‧‧電極部
35‧‧‧膠體襯墊
112‧‧‧第2殼體
113‧‧‧溝
171~176‧‧‧缺口部
301‧‧‧上側電極對
302‧‧‧中央電極對
303‧‧‧下側電極對
311、312、313‧‧‧右側電極
311a、312a、313a‧‧‧引線部
321、322、323‧‧‧左側電極
321a、322a、323a‧‧‧引線部
331‧‧‧第1右側基部
331a‧‧‧下方外緣部
332‧‧‧第2右側基部
332a‧‧‧中央外緣部
333‧‧‧第3右側基部
333a‧‧‧上方外緣部
333b‧‧‧下方外緣部
341‧‧‧第1左側基部
341a‧‧‧下方外緣部
342a‧‧‧中央外緣部
343‧‧‧第3左側基部
343a‧‧‧上方外緣部
343b‧‧‧下方外緣部
C‧‧‧斜線區域
S1‧‧‧第1區域
S2‧‧‧第2區域
X‧‧‧左右方向
X1‧‧‧右手側
X2‧‧‧左手側
Y‧‧‧身高方向
Y1‧‧‧上側
Y2‧‧‧下側

Claims (10)

  1. 一種用在肌肉電刺激裝置之電極構件,係抵接到皮膚而對肌肉賦予電刺激;其特徵為:具備:片狀的基材、以及形成在該基材之複數個電極;於上述基材的左右的側方外緣分別設有開口有2個以上的缺口部;上述基材,具有藉由上述缺口部而區劃成之複數個基部;上述複數個電極,係被形成在上述複數個基部之任何一個。
  2. 如請求項1之電極構件,其中,上述缺口部,位置在上述複數個電極中相互地相鄰的電極之間。
  3. 如請求項2之電極構件,其中,於上述基部,在其中一方的面形成上述電極,在另一方的面形成支撐上述基部的支撐部。
  4. 如請求項3之電極構件,其中,於上述基部,具有導電性及黏著性之凝膠狀的墊,是貼附成覆蓋上述電極。
  5. 如請求項4之電極構件,其中,上述缺口部係分別開口在左右方向。
  6. 如請求項5之電極構件,其中,上述缺口部,係包含:形成在上述基材的右側方外緣 的第1缺口部及第2缺口部、以及形成在上述基材的左側方外緣的第3缺口部及第4缺口部;上述第1缺口部與上述第3缺口部開口成相互地面對面,同時,上述第2缺口部與上述第4缺口部開口成相互地面對面。
  7. 如請求項6之電極構件,其中,上述基材,係構成為在通過上述第1缺口部和上述第3缺口部之第1假想直線、與通過上述第2缺口部和上述第4缺口部之第2假想直線之間安裝上述肌肉電刺激裝置的主體部。
  8. 如請求項7之電極構件,其中,上述基材,係在比上述缺口部更內部的位置,形成貫通在上述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孔。
  9. 如請求項1之電極構件,其中,上述複數個電極,係包含6個以上的電極。
  10. 如請求項8之電極構件,其中,上述複數個電極,係包含6個以上的電極。
TW105105969A 2015-02-27 2016-02-26 電極構件 TWI7145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9009 2015-02-27
JP2015039009 2015-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1918A true TW201701918A (zh) 2017-01-16
TWI714555B TWI714555B (zh) 2021-01-01

Family

ID=55425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5969A TWI714555B (zh) 2015-02-27 2016-02-26 電極構件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6925B2 (zh)
EP (1) EP3263173A4 (zh)
JP (7) JPWO2016135996A1 (zh)
KR (3) KR102612767B1 (zh)
CN (3) CN107551399B (zh)
AU (1) AU2015384447A1 (zh)
CA (1) CA2977913A1 (zh)
RU (1) RU2691312C2 (zh)
SG (1) SG11201706459UA (zh)
TW (1) TWI714555B (zh)
WO (1) WO20161359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344B (zh) * 2017-04-27 2022-03-11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13534B3 (de) 2012-07-05 2013-09-19 Tobias Sokolowski Vorrichtung für repetitive Nervenstimulation zum Abbau von Fettgewebe mittels induktiver Magnetfelder
AU2015384447A1 (en) * 2015-02-27 2017-08-24 Mtg Co., Ltd.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US11491342B2 (en) 2015-07-01 2022-11-08 Btl Medical Solutions A.S. Magnetic stimul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herapeutic treatments
US20180001107A1 (en) 2016-07-01 2018-01-04 Btl Holdings Limited Aesthetic method of biological structure treatment by magnetic field
US10695575B1 (en) 2016-05-10 2020-06-30 Btl Medical Technologies S.R.O. Aesthetic method of biological structure treatment by magnetic field
KR101628804B1 (ko) * 2016-04-25 2016-06-09 (주)비제이글로벌 근육 운동용 저주파 자극기
US11247039B2 (en) 2016-05-03 2022-02-15 Btl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A.S. Device including RF source of energy and vacuum system
US11464993B2 (en) 2016-05-03 2022-10-11 Btl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A.S. Device including RF source of energy and vacuum system
US11534619B2 (en) 2016-05-10 2022-12-27 Btl Medical Solutions A.S. Aesthetic method of biological structure treatment by magnetic field
US10583287B2 (en) 2016-05-23 2020-03-10 Btl Medical Technologies S.R.O.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ssue treatment
US10556122B1 (en) 2016-07-01 2020-02-11 Btl Medical Technologies S.R.O. Aesthetic method of biological structure treatment by magnetic field
KR101671216B1 (ko) * 2016-09-12 2016-11-01 배병호 저주파 전기 자극기
JP7116458B2 (ja) * 2016-09-27 2022-08-10 株式会社大木工藝 筋肉鍛錬装置および治療器
CN106540373A (zh) * 2016-12-07 2017-03-29 深圳市晶科辉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缓解疼痛和锻炼肌肉的导电垫片
USD847358S1 (en) * 2017-03-31 2019-04-30 Mtg Co., Ltd. Training apparatus
USD846133S1 (en) * 2017-03-31 2019-04-16 Mtg Co., Ltd. Training apparatus
JP7152845B2 (ja) * 2017-04-27 2022-10-13 株式会社 Mtg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CN107185108A (zh) * 2017-07-18 2017-09-22 莫海燕 促进肌肤修复再生长紧致瘦身方法及其修复再生长紧致瘦身仪器
KR20200112882A (ko) * 2018-01-31 2020-10-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엠티지 근육 전기 자극 장치
CN108392736A (zh) * 2018-04-13 2018-08-14 郑州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装置及方法
USD940341S1 (en) * 2018-04-25 2022-01-04 Wei Lin Muscle training gear
JP6713155B2 (ja) * 2018-07-10 2020-06-24 B−by−C株式会社 美顔器具、および美顔ユニット
US20220047863A1 (en) * 2018-09-11 2022-02-17 Ai Silk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timulator
CN109498988A (zh) * 2018-11-26 2019-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体屏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721400B (zh) * 2019-01-04 2022-08-09 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臂用的肌肉刺激装置
USD909591S1 (en) * 2019-03-14 2021-02-02 Shenzhen Kizoku Life Technology Co., Ltd. Belly massager
JP2020156559A (ja) * 2019-03-25 2020-10-01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美容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0156558A (ja) * 2019-03-25 2020-10-01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美容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A3116569C (en) 2019-04-11 2023-08-15 Btl Medical Technologies S.R.O.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esthetic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structures by radiofrequency and magnetic energy
KR102312311B1 (ko) * 2019-06-03 2021-10-12 김종민 안면 마스크
CN111558138B (zh) * 2019-09-30 2022-11-22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及其电极组件
KR102098056B1 (ko) * 2019-10-24 2020-04-07 주식회사 신성아이씨티 전기자극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RU200325U1 (ru) * 2020-01-28 2020-10-16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ПК "Альмате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ъя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импульсов при транслингвальной нейростимуляции
US11878167B2 (en) 2020-05-04 2024-01-23 Btl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A.S.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attended treatment of a patient
CA3173876A1 (en) 2020-05-04 2021-11-11 Tomas SCHWARZ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attended treatment of a patient
KR102367866B1 (ko) * 2020-07-02 2022-02-25 주식회사 루트로닉 Ems 전극 패드
KR102247097B1 (ko) * 2020-09-16 2021-05-03 링크렙 주식회사 고주파를 이용한 온열 찜질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2022098235A (ja) * 2020-12-21 2022-07-01 B-by-C株式会社 美顔器具、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3209473B (zh) * 2021-04-30 2024-04-19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按摩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刺激按摩仪
US11896816B2 (en) 2021-11-03 2024-02-13 Btl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A.S.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attended treatment of a patient
CN114733065A (zh) * 2022-03-24 2022-07-12 广东博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刺激肌肉训练设备
CN115837120B (zh) * 2022-12-26 2024-04-09 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贴片、电极贴片的制造方法及肿瘤电场治疗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9183Y2 (zh) * 1975-07-26 1979-09-18
US4387723A (en) * 1980-12-09 1983-06-14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neuromuscular block in a patient
JP3158303B2 (ja) 1992-03-31 2001-04-23 信菱電機株式会社 布団等の乾燥機
GB9211085D0 (en) 1992-05-23 1992-07-08 Tippey Keith 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JPH07136286A (ja) * 1993-11-19 1995-05-30 Omron Corp 低周波治療器及びその導子
US5423874A (en) 1994-03-24 1995-06-13 D'alerta; Mario Patch for applying pain reducing electrical energy to the body
JPH09182805A (ja) * 1995-12-28 1997-07-15 Advance Co Ltd 筋肉増強用電気刺激装置
ES2222515T3 (es) 1996-06-13 2005-02-01 The Victori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Estimulacion de musculos.
JPH1057506A (ja) * 1996-08-20 1998-03-03 Masami Matsumoto 痩身促進電気刺激方法
AU3496099A (en) * 1998-04-17 1999-11-08 Stryker Instruments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CA2359903C (en) * 1999-01-11 2013-03-12 Bmr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mited An electro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
US6445955B1 (en) * 1999-07-08 2002-09-03 Stephen A. Michelson Miniature wireles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uro or muscular-stimulation unit
JP4337012B2 (ja) * 1999-07-14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気刺激装置及び電気刺激を用いた力触覚呈示装置
JP2001271203A (ja) 2000-03-24 2001-10-02 Ya Man Ltd パルス健康器
JP2001293097A (ja) 2000-04-17 2001-10-23 Seiji Nochida 低周波治療装置
EP1359974A2 (en) * 2001-01-16 2003-11-12 B.M.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a muscle of a subject
JP2002345979A (ja) * 2001-05-28 2002-12-03 Ya Man Ltd パルス健康器
JP2003019216A (ja) 2001-07-10 2003-01-21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腹筋・背筋強化訓練装置
DE20200685U1 (de) * 2001-08-17 2002-03-28 Hoeven Martin V D Vorrichtung zur Elektrostimulation von Muskeln
US7072721B1 (en) * 2002-11-01 2006-07-04 Cecilio Trent Electrode vest f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abdomen and back
KR20050044092A (ko) * 2003-11-07 2005-05-12 안종기 저주파 전기자극신호 발생방법 및 장치
RU45629U1 (ru) * 2005-02-15 2005-05-27 Смурыгин 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ъемной комплексной электротерапии внутренних органов и тканей, в частности, нефроптоза и нефросклероза
GB0505940D0 (en) * 2005-03-23 2005-04-27 Bmr Res & Dev Ltd Muscle stim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6271689A (ja) 2005-03-29 2006-10-12 Terumo Corp 刺激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536636A (ja) * 2005-04-19 2008-09-11 コンペックス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背中及び腹部の筋肉に対して電極による刺激を実施する装置
CN101272829A (zh) * 2005-08-12 2008-09-24 沃皮耶斯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腹肌自训练便携装置
JP4910652B2 (ja) * 2006-11-20 2012-04-04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低周波治療器
JP5128166B2 (ja) 2007-04-17 2013-01-23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電極パッド
US8260439B2 (en) * 2007-11-16 2012-09-04 Ethicon, Inc. Nerve stimulation patches and methods for stimulating selected nerves
JP2009142624A (ja) 2007-11-22 2009-07-02 Hoomaa Ion Kenkyusho:Kk 電気刺激装置
DE102007057808B4 (de) * 2007-11-30 2010-04-08 A.F. Textil Gmbh Bekleidungsstück zur Elektrostimulation
JP5041345B2 (ja) 2008-09-05 2012-10-03 株式会社テクノリンク 生体刺激装置
TW201031384A (en) * 2009-02-25 2010-09-01 Micro Star Int Co Ltd A portable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CN201640564U (zh) * 2009-03-26 2010-11-24 富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腰带
US9675802B2 (en) 2009-07-10 2017-06-13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Dubl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the lower back and abdominal muscles
JP3158303U (ja) 2010-01-12 2010-03-25 翰沃生電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電子低周波パルス粘着パッド
JP5497460B2 (ja) * 2010-01-14 2014-05-21 ミナト医科学株式会社 筋疲労をきたしにくい電気刺激装置
US8938303B1 (en) 2010-06-01 2015-01-20 Brandie Matsen Restless leg therapeutic device
WO2012125425A2 (en) * 2011-03-11 2012-09-20 Proteus Biomedical, Inc. Wearable personal body associated device with various physical configurations
CN202069771U (zh) * 2011-05-12 2011-12-14 高峰 医用腹带
KR101064327B1 (ko) * 2011-05-25 2011-09-14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심부 근육용 전기 자극 기능을 구비한 보장구
US9314622B2 (en) 2011-10-28 2016-04-19 Good Samaritan Hospital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walking and other locomotion functions
WO2013106644A1 (en) 2012-01-13 2013-07-18 Modular Therapeutx, Llc Portable ten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5918554B2 (ja) * 2012-01-31 2016-05-1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生体刺激電極
CN202665969U (zh) * 2012-04-25 2013-01-16 丁诗林 一种腹背电针刺热疗保健器
GB2502133B (en) 2012-05-17 2018-06-27 Applied Microcurrent Tech Limited Treatment or therapeutic apparatus
US9468753B2 (en) * 2012-06-14 2016-10-18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imulating motor units
CN202961520U (zh) * 2012-12-11 2013-06-05 橡果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运动带
US9630013B2 (en) * 2013-03-01 2017-04-25 Empi,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ntrol of noninvasive electrotherapy
CN104287102A (zh) * 2013-07-17 2015-01-21 刘介霖 机能性内裤
AU2015384447A1 (en) * 2015-02-27 2017-08-24 Mtg Co., Ltd.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JP2016163663A (ja) 2015-03-06 2016-09-08 株式会社 Mtg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344B (zh) * 2017-04-27 2022-03-11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1399B (zh) 2021-05-25
CN107405482A (zh) 2017-11-28
JP2017213434A (ja) 2017-12-07
RU2017132855A (ru) 2019-03-28
CA2977913A1 (en) 2016-09-01
EP3263173A4 (en) 2019-02-20
KR20230014855A (ko) 2023-01-30
EP3263173A1 (en) 2018-01-03
KR102489476B1 (ko) 2023-01-18
JP2020116417A (ja) 2020-08-06
JP6648910B2 (ja) 2020-02-14
JP6987919B2 (ja) 2022-01-05
CN107551399A (zh) 2018-01-09
RU2691312C2 (ru) 2019-06-11
JP2024019555A (ja) 2024-02-09
RU2017132855A3 (zh) 2019-03-28
KR102612767B1 (ko) 2023-12-13
JP7405816B2 (ja) 2023-12-26
US10806925B2 (en) 2020-10-20
CN205073521U (zh) 2016-03-09
JP2022019887A (ja) 2022-01-27
JP2018015638A (ja) 2018-02-01
SG11201706459UA (en) 2017-09-28
KR20170122226A (ko) 2017-11-03
JP2018130576A (ja) 2018-08-23
AU2015384447A1 (en) 2017-08-24
JP6367510B1 (ja) 2018-08-01
JPWO2016135996A1 (ja) 2017-12-07
WO2016135996A1 (ja) 2016-09-01
JP6586138B2 (ja) 2019-10-02
TWI714555B (zh) 2021-01-01
KR20170118944A (ko) 2017-10-25
US20180296831A1 (en)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01918A (zh) 電極構件
TWI659761B (zh) 肌肉電刺激裝置
TWI728973B (zh) 肌肉電氣刺激裝置
JP2017006644A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2016202796A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6517079B2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2016202409A (ja) 筋肉電気刺激気装置
JP5976977B1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2017006215A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CN205434693U (zh) 腹肌用电刺激装置
JP6476063B2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WO2022130958A1 (ja) 電気刺激治療器
TWM620536U (zh) 一種具有多功能美容及理療之手套裝置
JP2016209508A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TWM620535U (zh) 一種具有多功能美容及理療之指套裝置
KR20230000457U (ko) 미용 및 물리 치료 기능을 구비하는 멀티 기능의 핑거 코트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