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7344B -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 Google Patents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7344B
TWI757344B TW106132922A TW106132922A TWI757344B TW I757344 B TWI757344 B TW I757344B TW 106132922 A TW106132922 A TW 106132922A TW 106132922 A TW106132922 A TW 106132922A TW I757344 B TWI757344 B TW I7573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imulation device
abdomen
electrode
main body
mus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2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8678A (zh
Inventor
松下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34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52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cutaneous muscle stimulation [T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84Garment electrodes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63B23/0205Abdom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76Array electrodes (including any electrode arrangement with more than one electrode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polar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A61N1/0496Patch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specific chemical compositions, e.g. hydrogel compositions, adhes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21Electromedical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03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motor muscles, e.g. for walking as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一種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能夠減少往身體裝戴的時間且能夠同時訓練腹直肌與腹斜肌。
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中具備:本體部20,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10b。裝戴面10b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本體部20係包含:正面部22,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32;以及一對伸出部26,係從正面部22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的側面電極部36。在正面部22之Y方向的側部中之將正面部22於X方向對分的位置設置有朝向Y方向凹陷的正面凹部23。

Description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作為用以訓練(training)肌肉的裝置之一例係有肌肉電性刺激裝置。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使電流流動至肌纖維以使肌肉緊張及鬆弛。藉此,可期待肌肉肥大。已有提出一種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安裝於腹部之正中央,主要刺激腹直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6644號公報。
本發明人係針對肌肉電性刺激裝置得到如下的認知。
在腹部存在有腹直肌或腹斜肌等複數個肌肉。腹直肌 係指在腹部正面上下走向的肌肉,腹斜肌係指在左右各自之側腹上下或傾斜走向的肌肉。為了平衡佳地訓練這些肌肉,可考慮對腹直肌與腹斜肌分別提供電性刺激。例如,在訓練腹直肌之後訓練一方之腹斜肌,進而之後訓練另一方之腹斜肌的情況下,訓練所需要的時間會變成三倍。當訓練時間變長時,有增加使用者之負擔的虞慮。
為了縮短訓練時間,亦可考慮準備三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並藉由該三個裝置同時訓練三個肌肉。但是,為了裝戴三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而要花較大的時間。又,亦得考慮第一個裝置會在裝戴第二個裝置或第三個裝置的期間脫落。再者,有難以用各別的控制器來分別操作三個裝置的可能性。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係對肌肉電性刺激裝置已認知從減少往身體裝戴裝置之時間的觀點來看存在有應予以改善的課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此種狀況而研創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往身體裝戴之時間且能夠同時訓練腹直肌與腹斜肌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一態樣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 戴面。裝戴面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本體部係包含:正面部,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以及一對伸出部,係從正面部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的側面電極部。在正面部之Y方向的側部中之將正面部於X方向對分的位置設置有朝向Y方向凹陷的正面凹部。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亦為肌肉電性刺激裝置。該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裝戴面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本體部係包含:正面部,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以及一對伸出部,係從正面部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的側面電極部。一對伸出部之Y方向的尺寸係設定為比正面部之Y方向的尺寸還小。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亦為肌肉電性刺激裝置。該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裝戴面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延伸;本體部係包含:正面部,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以及一對伸出部,係從正面部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的側面電極部。於本體部設置有:控制單元,用以對正 面電極部及一對側面電極部供給各個供給電壓。控制單元係以可切換獨立控制模式與同時控制模式的方式所構成,該獨立控制模式係獨立控制各個供給電壓,該同時控制模式係同時控制各個供給電壓。
再者,將以上的構成要素之任意組合、或本發明之構成要素或表現在方向、裝置、系統等之間彼此置換,此亦有效作為本發明之態樣。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往身體裝戴之時間且能夠同時訓練腹直肌與腹斜肌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2‧‧‧身體
3‧‧‧腹部
4‧‧‧腹直肌
5‧‧‧腹斜肌
10、60‧‧‧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10b‧‧‧裝戴面
10c‧‧‧外面部
12‧‧‧遙控裝置
14‧‧‧第一基材
14b‧‧‧開口
14e、15e‧‧‧外周邊緣
15‧‧‧第二基材
16‧‧‧覆蓋構件
16b‧‧‧片部
16c‧‧‧邊緣覆蓋部
20、62‧‧‧本體部
20g‧‧‧充電端子
20h‧‧‧電池
20j、20k‧‧‧開關部
22‧‧‧正面部
22b、22c、26、26c‧‧‧側部
23‧‧‧正面凹部
23b‧‧‧第一凹部
23c‧‧‧第二凹部
23g‧‧‧通氣孔
24g‧‧‧壁厚部
25‧‧‧交界凹部
25b‧‧‧第一交界凹部
25c‧‧‧第二交界凹部
26‧‧‧伸出部
26h‧‧‧安裝孔
30、70‧‧‧控制單元
30a‧‧‧控制部
30b‧‧‧通信部
30c‧‧‧肌膚偵測部
30d‧‧‧操作取得部
30e‧‧‧電性刺激控制部
30f‧‧‧模式控制部
30g‧‧‧充電控制部
30m‧‧‧外殼
32‧‧‧正面電極部
32a、36a‧‧‧配置區域
32b、32c‧‧‧電極群
32d至32j‧‧‧分割電極
36‧‧‧側面電極部
36b、36d‧‧‧第一電極
36c、36e‧‧‧第二電極
37‧‧‧引線部
37b至37g‧‧‧配線
37h、37j‧‧‧彎曲部
38‧‧‧受電端子部
38b至38e、72b至72e‧‧‧端子
42‧‧‧皮帶連結部
42h‧‧‧孔部
42k‧‧‧角管構件
50‧‧‧皮帶構件
50b‧‧‧第一皮帶構件
50c‧‧‧第二皮帶構件
50e‧‧‧翻折部
51b、51c、51d‧‧‧黏扣
64‧‧‧裝卸機構
68‧‧‧磁性構件
70‧‧‧控制單元
72‧‧‧供電端子部
76‧‧‧磁鐵
82‧‧‧膠體襯墊
100‧‧‧訓練系統
L1‧‧‧直線
M1、M2‧‧‧對分線
T1、T2‧‧‧經過時間
V1‧‧‧第一電壓
V2‧‧‧第二電壓
圖1係顯示使用第一實施形態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的訓練系統(training system)之示意圖。
圖2係顯示圖1的訓練系統之功能構成的方塊圖。
圖3係圖1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前視圖。
圖4係圖1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俯視圖。
圖5係圖1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後視圖。
圖6係顯示圖1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引線(lead)部的配置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7係顯示圖1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電極部的配置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8係顯示圖1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皮帶(belt)構件之一例的俯視圖。
圖9係顯示圖1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10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前視圖。
圖11係顯示圖10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構成的方塊圖。
圖12係示意性地顯示圖10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之裝戴機構之周邊的側視圖。
以下,將較佳之實施形態作為基礎,一邊參照各個圖式一邊說明本發明。在實施形態及變化例中係在相同或同等之構成要素、構件附記相同符號,且適當省略重複的說明。又,各個圖式中的構件之尺寸係為了容易理解起見而適當放大、縮小來顯示。又,在各個圖式中用以說明實施形態方面不重要的構件之一部分係省略顯示。
又,雖然包含第一、第二等之序數的用語係為了說明多樣的構成要素而所用,但是該用語僅有在為了從其他的構成要素中區別一個構成要素之目的而所用,而非藉由該用語來限定構成要素。
[第一實施形態]
參照圖1至圖9來說明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圖1係顯示使用第一實施形態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的訓練系統100之示意圖。圖2係顯示使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的訓練系統100之功能構成的方塊圖。在圖1中,(a)係顯示從正面觀察身體2的狀態,(b)係顯示從左側面觀察身體2的狀態,(c)係顯示從背面觀察身體2的狀態。訓練系統100係具備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及遙控裝置(remote control device)12。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裝戴於使用者之腹部3。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對腹部3之肌肉提供電性刺激。又,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偵測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動作狀況,並將該偵測結果利用無線或有線輸出至遙控裝置12。
遙控裝置12係指藉由使用者所操作的各種終端。遙控裝置12例如亦可為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平板型終端(tablet type terminal)、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遙控裝置12係按照使用者之操作來控制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動作。遙控裝置12係從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接收動作狀況之偵測結果。作為一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亦可藉由Bluetooth(藍芽)(註冊商標)或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度)(註冊商標)等的無線通信,將裝置資訊發送至遙控裝置12,且從遙控裝置12接收操作資訊。
遙控裝置12係基於從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所取得的 動作狀況,來對其觸控面板(touch panel)進行預定之顯示。使用者係可藉由觀察遙控裝置12之觸控面板的顯示來辨識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動作狀況。遙控裝置12係可藉由遙控裝置12的觸控面板來偵測使用者之操作。使用者係可藉由用手指輕輕地按一次觸控面板的輕敲操作(tap operation)、或用手指一邊按觸控面板一邊往一定方向移動的滑動操作(swipe operation)等,來輸入預定之觸控操作(touch operation)。遙控裝置12係可基於使用者之觸控操作來生成操作資訊並發送至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
如圖1所示,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裝戴於身體2之腹部3來使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具有在已裝戴時沿著腹部3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10b。裝戴面10b係朝向圍繞腹部3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再者,X方向及Y方向只不過是定義裝戴面10b之面方向,裝戴面10b亦可包含朝向傾斜於Y方向之方向延伸的部分。又,雖然在圖1中並未表記,但是將與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為Z方向。Z方向係正交於裝戴面10b。
在圖1之例中,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以裝戴面10b之Y方向沿著身體2之長邊方向,且裝戴面10b之X方向繞腹部3之周圍的方式所裝戴。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較佳是使後面所述的本體部20之正面凹部對位於通過肚臍(未 圖示)的Y方向之直線L1來裝戴。以下,有時將Y方向表記為上方向或下方向,將Z方向表記為厚度方向。此種方向之表記並非是限制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使用姿勢,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能在任意的姿勢下使用。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包含本體部20及皮帶構件50。本體部20係繞腹部3之正面側,皮帶構件50係從本體部20之一端沿著圓周方向繞腹部3之背面側來連結於本體部20之另一端。皮帶構件50係指將本體部20牽引至作為被裝戴部的腹部3側之牽引構件(drawing member)。有關皮帶構件50將於後述。
本體部20係包含正面部22、一對伸出部26、控制單元30及皮帶連結部42。正面部22係裝戴於腹部3之正面。於正面部22設置有以沿著X方向使電流流動至腹直肌4的方式所構成的正面電極部。一對伸出部26係從正面部22在圓周方向朝向兩側延伸。分別於一對伸出部26設置有以沿著圓周方向使電流流動至腹斜肌5的方式所構成的側面電極部。控制單元30係指對正面電極部與側面電極部供給肌肉刺激用之電壓的電子單元。皮帶連結部42係指將二個皮帶構件50連結於本體部20的構件。正面電極部與側面電極部係指對被裝戴部供給肌肉刺激用之電壓的片(sheet)狀之電極。該片狀之電極係可藉由印刷銀膏(silver paste)等之導電材料來形成,或藉由蝕刻來形成。
圖3係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前視圖。圖4係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俯視圖。圖5係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後視圖。圖6係顯示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引線部37的配置之一例的後視圖。圖7係顯示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電極部的配置之一例的後視圖。圖3至圖7係展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並正面觀察各部分之裝戴面10b的示意圖。如圖3至圖7所示,在已展開的狀態下,與身體2之圓周方向對應的X方向及與身體2之上下方向對應的Y方向係如箭頭X、Y般地顯示成直線狀。
(本體部)
本體部20亦可具備層結構。作為一例,本體部20係包含第一基材14、第二基材15及覆蓋構件16。第一基材14係指裝戴於身體2的構件,且在展開時呈現平坦的片狀。於第一基材14之背面設置有接觸於腹部3的裝戴面10b。第一基材14係具有使正面電極部32與側面電極部36露出於裝戴面10b側的開口14b。第一基材14亦可將複數個構件組合在一起所構成。本例之第一基材14係由與正面部22對應的部分以及與一對伸出部26對應的部分構成為一體。本例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比起不具有第一基材14的情況更可提高引線部37之耐久性。
第二基材15係指支撐正面電極部32、側面電極部36 及引線部37的構件,且在展開時呈現平坦的片狀。第二基材15亦可將複數個構件組合在一起所構成。本例之第二基材15係由與正面部22對應的部分以及與一對伸出部26對應的部分構成為一體。於第二基材15之背面設置有正面電極部32與側面電極部36。正面電極部32與側面電極部36例如是可藉由印刷銀膏等之導電材料所形成。正面電極部32及側面電極部36亦可藉由蝕刻所形成。於第二基材15設置有電性連接於正面電極部32及側面電極部36的引線部37。引線部37例如是可藉由印刷銀膏等之導電材料所形成。引線部37亦可藉由蝕刻所形成。有時引線部37係被稱為配線圖案。
覆蓋構件16係指積層於第二基材15中之第一基材14的相反側的構件。覆蓋構件16係包含:片狀之片部16b,係在展開時為平坦;以及邊緣覆蓋(edge cover)部16c,係從片部16b之外緣在厚度方向(Z方向)朝向第二基材15側伸出。於覆蓋構件16的片部16b之外面部10c設置有控制單元30。覆蓋構件16亦可將複數個構件組合在一起所構成。本例之覆蓋構件16係以一體地覆蓋正面部22與一對伸出部26的方式所構成。
當將第一基材14及第二基材15形成較薄時,第一基材14的外周邊緣14e以及第二基材15的外周邊緣15e亦會變薄。得考慮在已將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裝戴於身體2 的狀態下,外周邊緣14e、15e會接觸於身體,而給使用者帶來不舒適的觸感。因此,本例之覆蓋構件16係具有覆蓋第一基材14的外周邊緣14e以及第二基材15的外周邊緣15e之邊緣覆蓋部16c。在此情況下,由於邊緣覆蓋部16c覆蓋著外周邊緣14e、15e,因此本體部20與身體2之接觸面積會變寬而可改善帶給使用者的觸感。本例之邊緣覆蓋部16c係形成為包圍外周邊緣14e、15e的帶狀。本例之覆蓋構件16係比起不具有邊緣覆蓋部16c的情況更可提高剛性。又,當將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裝戴於身體2時,有外周邊緣14e、15e深入於肌膚的可能性。藉由設置邊緣覆蓋部16c,可抑制此時帶給肌膚之刺激或疼痛。
第一基材14及第二基材15之素材只要是具備絕緣性與能夠捲繞於身體2之程度的可撓性的材料就沒有特別的限制。本例之第一基材14及第二基材15係由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系之樹脂等的彈性體(elastomer)所形成。覆蓋構件16之素材只要是具備絕緣性與能夠捲繞於身體2之程度的可撓性的材料就沒有特別的限制。作為一例,覆蓋構件16係可由比第一基材14及第二基材15還硬的樹脂材料所形成。本例之覆蓋構件16係由矽氧(silicone)樹脂等之彈性體所形成。在此情況下,覆蓋構件16係能夠保護第一基材14及第二基材15,抑制藉由處理所致的受傷,且對本體部20提供適度的剛性。藉由矽氧樹脂製的覆蓋構件16,可從腹部3之正面覆蓋至側腹 為止。藉由使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體溫能傳遞至矽氧樹脂且蓄熱於該矽氧樹脂。因此,在使用中能溫和地感受,且能期待藉由溫熱功效來改善血液流動。
(正面部)
正面部22係裝戴於與腹部3之正面側的腹直肌4對應的位置。於正面部22設置有以沿著圓周方向使電流流動至腹直肌4之方式所構成的正面電極部32。正面部22係朝向X方向及Y方向延伸並薄薄地形成於Z方向。正面部22係具有在正面觀察下具有Y方向之尺寸Y1以及X方向之尺寸X2之實質上視為矩形狀的形狀。以下,在本說明書中,在實質上視為矩形狀的形狀中係包含具備一對之對邊的形狀,該一對之對邊係具有全長之30%以上的長度。正面部22之長邊方向係沿著X方向所配置。
得考慮會藉由訓練中的出汗使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與腹部3之間悶熱。因此,於本例之正面部22設置有複數個(例如四個)通氣孔23g。如圖3所示,通氣孔23g係避開電極與引線部,且設置於包圍控制單元30的位置。在此情況下,比起不具有通氣孔的構成,更能緩和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與腹部3之間的悶熱。又,藉由設置通氣孔23g,提升正面部22之可撓性。藉由改變通氣孔23g之數目或配置,可調整正面部22之可撓性。
作為一例,正面部22係相對於控制單元30對稱地形成於X方向及Y方向。
(正面凹部)
從容易裝戴的觀點來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較佳是可容易判別正面部22之X方向的中心位置。因此,本例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在正面部22之中心位置設置有正面凹部23。正面凹部23係位在正面部22之Y方向的側部22b、22c,並設置於將正面部22於X方向對分的位置。圖3係顯示將正面部22於X方向對分的對分線M1以及將正面部22沿著Y方向對分的對分線M2。正面凹部23係朝向Y方向凹陷。本例之正面凹部23係包含有設置於Y方向之兩側的側部22b、22c的第一凹部23b與第二凹部23c。
正面凹部23係除了視覺以外較佳是能夠藉由指尖之觸覺來識別中心位置。因此,本例之正面凹部23係具有可勾住指尖之程度的X方向的間隙。當正面凹部23過淺時,恐有使中心位置之識別性降低之虞。從此觀點來看,本例之正面凹部23的深度亦可設定在能夠容納指尖之末節之1/4的大小。
(交界凹部)
在多數的情況下,腹部3之周面係由變化複雜的曲面 所構成。因此,當將本體部20裝戴於腹部3時,如圖1所示,伸出部26係在已對正面部22扭轉的狀態下裝戴於腹部3。當伸出部26不易扭轉時,發生於正面部22與伸出部26之間的扭轉力矩(twisting moment)會變大,而往腹部3的裝戴感則會降低。因此,在本例中的本體部20之Y方向的側部係在正面部22與一對伸出部26之交界部分設置有朝向Y方向內側凹陷的交界凹部25。在此情況下,比起不設置交界凹部25的情況更容易使伸出部26扭轉,且能提升往腹部3的裝戴感。
本例之交界凹部25係包含有設置於Y方向之兩側的側部26b、26c的第一交界凹部25b與第二交界凹部25c。在此情況下,比起不設置一方之交界凹部的情況更能容易扭轉伸出部26,且能更進一步提升往腹部3的裝戴感。交界凹部25係具有越朝內深處就越接近對分線M1的形狀。換句話說,交界凹部25係傾斜於X方向所形成。在此情況下,由於比起不設置傾斜的情況更能使扭轉之變形區域朝向X方向擴大,所以可使藉由扭轉所致的應力分散於X方向。如圖7所示,離第一交界凹部25b與第二交界凹部25c之Y方向最近的部分之Y方向的尺寸Y4係比後面所述的尺寸Y5還大,且比後面所述的尺寸Y2還小。
(引線部)
如圖6所示,本例之引線部37係設置於第二基材15 之背面15b。引線部37係包含配線37b、配線37c、配線37d、配線37e、配線37f、配線37g、彎曲部37h及彎曲部37j。配線37b係電性連接端子38b與電極群32b。配線37c係電性連接端子38c與電極群32c。配線37d係電性連接端子38d與第一電極36b。配線37e係電性連接端子38e與第二電極36c。配線37f係電性連接端子38d與第一電極36d。配線37g係電性連接端子38e與第二電極36e。彎曲部37h係對應正面凹部23所設置。彎曲部37j係對應交界凹部25所設置。
當設置有正面凹部23時,得考慮在該部分引線部37會過於接近第二基材15之外周邊緣。因此,本例之引線部37係具有與正面凹部23對應而朝向Y方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部37h。藉由具有彎曲部37h,可將正面凹部23形成為所期望的形狀。
當設置有正面凹部23時,應力會集中於設置有本體部20之正面凹部23的部分,恐有在該部分發生裂痕(crack)等的不良情形之虞。因此,在本例中係在設置有本體部20之正面凹部23的部分設置有已形成為壁厚的壁厚部24g。壁厚部24g之形狀係可按照所期望之耐久性藉由模擬(simulation)所設定。
當設置有交界凹部25時,得考慮在該部分引線部37 會過於接近第二基材15之外周邊緣。因此,本例之引線部37係具有與交界凹部25對應而朝向Y方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部37j。藉由具有彎曲部37j,可將交界凹部25形成為所期望的形狀。
當設置有交界凹部25時,應力會集中於設置有本體部20之交界凹部25的部分,恐有在該部分發生裂痕等的不良情形之虞。因此,在本例中係在設置有本體部20之交界凹部25的部分設置有已形成為壁厚的壁厚部25g。壁厚部25g之形狀係可按照所期望之耐久性藉由模擬所設定。在本例中,在沿著Z方向之面所切斷的壁厚部25g之剖面係從交界凹部25之邊緣朝向上方豎起以形成頂部,且具有從頂部朝向內側慢慢地使壁厚變薄的形狀。
(正面電極部)
如圖7所示,正面電極部32係配置於具有X方向之尺寸X3以及Y方向之尺寸Y3的配置區域32a。正面電極部32亦可包含沿著X方向分離達至距離X6所配置的複數個電極。距離X6亦可對應於腹直肌4之寬度所設定。本例之正面電極部32係包含有於與腹部3之圓周方向對應的X方向分離所配置的一對電極群32b、32c。電極群32b、32c係沿著X方向分離達至距離X6所配置。特別是,電極群32b、32c係於X方向分離所配置。
電極群32b係包含有等間隔地排列於Y方向的複數個(例如各三個)分割電極32d、32e、32f。電極群32c係包含有等間隔地排列於Y方向的複數個(例如各三個)分割電極32g、32h、32j。作為一例,本例之正面電極部32的各個分割電極之X方向的尺寸X5係比Y方向之尺寸Y6還大,尺寸Y6係比各個分割電極之間的距離Y7還大。作為一例,正面電極部32之各個電極係具有實質上視為矩形狀的形狀。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已裝戴於腹部3時,一對電極群32b、32c係配置於與腹直肌4對應的區域,且使圓周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4。本例中的一對電極群32b、32c之各個分割電極係對應於藉由腹直肌4之各個腱劃(tendinous intersection)所分開的區劃所配置。
作為一例,正面電極部32係相對於控制單元30對稱地配置於X方向及Y方向。特別是,正面電極部32係相對於將正面電極部32之配置區域32a於X方向對分的直線配置成線對稱。正面電極部32亦可相對於對分線M1配置成線對稱。特別是,本例之正面電極部32係相對於將正面電極部32之配置區域32a沿著Y方向對分的直線配置成線對稱。正面電極部32亦可相對於對分線M2配置成線對稱。
在將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裝戴於腹部3來使用時,在正面電極部32與腹部3之間配置有膠體襯墊(gel pad)82(參 照圖5)。膠體襯墊82係具備黏著性。膠體襯墊82係藉由膠體襯墊82的黏著力來完成確保身體與各個電極之間的導通的任務。膠體襯墊82係貼附於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各個電極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在已貼附膠體襯墊82的狀態下裝戴於腹部3。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藉由膠體襯墊82之黏著性來支撐於腹部3。
膠體襯墊82亦可逐個貼附於正面電極部32之各個分割電極。在本例中,如圖5所示,膠體襯墊82係具有集中覆蓋複數個分割電極的形狀。換句話說,膠體襯墊82係以針對電極群32b、32c之各個電極群逐個貼附的方式所構成。在此情況下,比起逐個設置於各個分割電極的情況,更可減少裝戴膠體襯墊82的時間。
(側面電極部)
如圖7所示,側面電極部36係配置於具有X方向之尺寸X7以及Y方向之尺寸Y5的配置區域36a。側面電極部36亦可包含沿著X方向分離達至距離X9所配置的複數個電極。距離X9亦可對應於腹斜肌5之寬度所設定。本例之側面電極部36係包含有已於X方向分離的第一電極36b、36d及第二電極36c、36e。特別是,第一電極36b、36d及第二電極36c、36e係於與腹部3之圓周方向對應的X方向分離所配置。在總括第一電極36b、36d及第二電極36c、36e時係表記為各個側面電極。第一電極36b與第二 電極36c係於X方向分離達至距離X9地配置於一方之伸出部26。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已裝戴於腹部3時,第一電極36b與第二電極36c係於與圓周方向對應的X方向配置於腹斜肌5,且使與圓周方向對應的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5。
第一電極36d與第二電極36e係於X方向分離地配置於另一方之伸出部26。在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已裝戴於腹部3時,第一電極36d與第二電極36e係於與圓周方向對應的X方向配置於腹斜肌5,且使與圓周方向對應的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5。作為一例,本例的側面電極部36之各個側面電極中之Y方向的尺寸X5係比X方向的尺寸X8還大。作為一例,本例的側面電極部36之各個側面電極係具有實質上視為矩形狀的形狀。各個電極部之形狀及配置亦可按照身體之曲面以沿著該曲面之方式來設定。例如,在腹直肌4中,在腹圍較大的情況下,因腹直肌4之曲面會朝向外方突出並變形成弓形狀,故而各個電極部之形狀或配置亦可沿著弓形狀之曲面的方式來設定。
作為一例,側面電極部36係相對於控制單元30對稱地配置於X方向及Y方向。特別是,側面電極部36係相對於將正面電極部32之配置區域32a於X方向對分的直線配置成線對稱。側面電極部36亦可相對於對分線M1配置成線對稱。特別是,本例之側面電極部36係相對於將正面 電極部32之配置區域32a於Y方向對分的直線配置成線對稱。側面電極部36亦可相對於對分線M2配置成線對稱。
在將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裝戴於腹部3時,在側面電極部36與腹部3之間配置有膠體襯墊82。作為一例,如圖5所示,能將逐個覆蓋各個側面電極的形狀之膠體襯墊82逐個貼附於各個側面電極來使用。
(伸出部)
一對伸出部26係裝戴於與腹部3之側面的腹斜肌5對應的位置。各個伸出部26係設置有使電流流動至腹斜肌5的側面電極部36。伸出部26係朝向X方向及Y方向延伸並薄薄地形成於Z方向。伸出部26係在正面觀察下具有長邊方向沿著X方向所配置之實質上視為矩形狀的形狀。
作為一例,本例的伸出部26之Y方向的尺寸Y2係比正面部22之Y方向的尺寸Y1還小。正面部22與各個伸出部26之交界亦可形成為階梯形狀。作為一例,本例之伸出部26係具有實質上視為矩形狀的形狀,且X方向之尺寸X4係比Y方向之尺寸Y2還大。作為一例,本例的一對伸出部26之Y方向的尺寸Y2係比正面電極部的配置區域32a之Y方向的尺寸Y3還小。於一方之伸出部26設置有側面電極部36,該側面電極部36係具有於X方向分離所配置的第一電極36b以及第二電極36c。作為一例,本例 的一對伸出部26之Y方向的尺寸Y2係比第一電極36b以及第二電極36c之X方向的距離X9還小。在圖7之例中,Y方向之各個尺寸及距離係具有距離Y7<尺寸Y6<尺寸Y4<尺寸Y5<尺寸Y2<尺寸Y1之關係。在圖7之例中,X方向之各個尺寸及距離係具有尺寸X8<尺寸X5<距離X6<距離X9<尺寸X7<尺寸X3<尺寸X4<尺寸X2之關係。
由於腹圍依人而異,因此得考慮從腹部3之正面至腹斜肌5的距離會依個人而大為不同。因此,當作為第一電極36b與第二電極36c之分離距離的距離X9過小時,有腹斜肌5之電流所流動的範圍變窄的可能性。因此,在本例中,第一電極36b與第二電極36c之間的距離X9係設定為比電極群32b與電極群32c之間的距離X6還大。在此情況下,腹斜肌5之電流所流動的範圍會比距離X9小於距離X6的情況還變寬。
由於腹圍依人而異,因此得考慮與肌肉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範圍會依個人而大為不同。因此,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各個電極係以使圓周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4及腹斜肌5的方式所配置。換句話說,各個電極係可使電流流動至與這些肌肉之延伸方向概略正交的方向。在此情況下,比起使電流流動至肌肉之延伸方向的情況,還可期待對較寬之範圍的肌肉提供刺激。
又,由於各個電極係於與伸出部26之扭轉方向概略正交的方向分離所配置,所以比起配置於扭轉方向的情況,更可使電極穩定地接觸於身體。
可藉由施加於正面電極部32與側面電極部36的電壓之極性,來設定流動至腹直肌4的電流之方向以及流動至腹斜肌5的電流之方向。流動至腹直肌4的電流之方向既可為與流動至腹斜肌5的電流相同的方向亦可為相反方向。在本例中,以流動至腹直肌4的電流與流動至腹斜肌5的電流為逆向流動的方式來設定施加於正面電極部32與側面電極部36的電壓之極性。
(控制部)
其次針對控制單元30加以說明。雖然圖2所示的控制單元30及後面所述的控制單元70之各個方塊係在硬體(hardware)方面可利用以電腦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為首的元件或機械裝置來實現,而在軟體方面能藉由電腦程式(computer program)等來實現,但是在此係描繪藉由這些之聯繫所實現的功能方塊。從而,這些功能方塊係可藉由硬體、軟體之組合並以各種形式來實現,此可為觸及本說明書的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理解。
控制單元30係包含收容於外殼(housing)30m內的控制部30a、開關部20j、20k、充電端子20g及電池20h。外殼30m係設置於本體部20之中央,且構成控制單元30的外殼。外殼30m係可由各種樹脂材料所形成。開關部20j、20k係設置於控制單元30之正面。開關部有時表記為SW部。開關部20j、20k係偵測已被按下操作的情形並將偵測結果輸出至控制部30a。開關部20j、20k亦可包含例如在非操作時閉合(close)而在已被按下操作時變化至開啟(open)的電性接點。在本例的開關部20j之表面係顯示有正(plus)的記號,在本例的開關部20k之表面係顯示有負(minus)的記號。
電池20h係電性連接於控制部30a,且對控制部30a供給電力。雖然電池20h亦可為一次電池,但是在本例中係採用能夠重複充電的鋰離子(lithium ion)電池。雖然電池20h亦能夠交換,但是在本例中係採用內建型式。充電端子20g係接收用以對電池20h充電的電力並輸出至控制部30a。雖然充電端子20g係可使用各種連接器,但是在本例中係採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註冊商標)規格的連接器。充電端子20g例如是設置於控制單元30之底面。電池20h係能藉由在充電端子20g所接收到的電力來充電。電池20h亦可構成藉由無線(wireless)充電等之非接觸式的充電系統來充電。
控制部30a係包含通信部30b、肌膚偵測部30c、操作取得部30d、電性刺激控制部30e、充電控制部30g及模式(mode)控制部30f。通信部30b係可將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動作狀況發送至遙控裝置12。遙控裝置12係顯示從通信部30b所取得的動作狀況。通信部30b係接收基於輸入至遙控裝置12的觸控操作所得的操作資訊。控制部30a係按照透過通信部30b所取得的操作資訊來控制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動作。
操作取得部30d係從開關部20j、20k取得操作之偵測結果。操作取得部30d係偵測與各個開關部之電阻值相應的電壓,在偵測電壓為臨限值以上時判定開關部已被按下操作,在偵測電壓未滿臨限值時判定開關部並未被操作。控制部30a係按照各個開關部之按下狀況的組合、或按下時間的長度等來決定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控制方法。
在已進行藉由遙控裝置12所為之操作的情況下,亦可禁止開關部20j、20k之操作。本例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即便是在已進行藉由遙控裝置12所為之操作的狀態下,仍容許藉由開關部20j、20k所為之操作。在此情況下,即便是在藉由使用者位於遠離遙控裝置12的位置而無法操作遙控裝置12的情況下,仍可藉由開關部20j、20k來操作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
肌膚偵測部30c係偵測電極是否已接觸於肌膚。肌膚偵測部30c係檢測電極群32b與電極群32c之間的電阻值,且在所檢測出的電阻值未滿臨限值時判定電極已接觸於肌膚,在所檢測出的電阻值為臨限值以上時判定電極並未接觸於肌膚。
電性刺激控制部30e係當藉由肌膚偵測部30c偵測出電極已接觸於肌膚時,以預定之動作時間(例如20分鐘)、預定之週期,將與所設定之輸出電壓相應的電力供給至電極。換句話說,在該動作時間對使用者之腹部3提供電性刺激。輸出電壓係可藉由操作遙控裝置12或開關部20j、20k來變更。在此例之電性刺激控制部30e中,在開關部20j每次被按下時輸出電壓會上升,且在開關部20k每次被按下時輸出電壓會降低。
充電控制部30g係控制在充電端子20g所接受的充電用之電力並供給至電池20h。充電控制部30g係按照電池20h之充電率來控制供給至電池20h的電流之大小。例如,在充電率較低的情況下係增大供給至電池20h的電流,在充電率較高的情況下係減小供給至電池20h的電流。充電控制部30g係在充電率之放大幅度相對於已充電之電荷量較小的情況下,當作電池之故障而停止充電。
(模式控制部)
控制單元30係可控制供給至正面電極部32的第一電壓V1以及供給至一對側面電極部36的第二電壓V2。控制單元30係具有:獨立控制模式,係獨立控制第一電壓V1及第二電壓V2;以及同時控制模式,係同時控制第一電壓V1及第二電壓V2。
在獨立控制模式中,可在想增減腹直肌4與腹斜肌5之一方的刺激的情況下,選擇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之一方來控制。例如,在獨立控制模式中,可在固定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之一方的狀態下增減另一方。在獨立控制模式中,可在將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之一方固定於零的狀態下增減另一方。
在同時控制模式中,可在想要使腹直肌4之刺激與腹斜肌5之刺激連動來增減的情況下,使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連動來控制。例如,在同時控制模式中,可同時增減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在同時控制模式中,可在同電壓的狀態下同時增減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在同時控制模式中,可在有電壓差的狀態下同時增減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
模式控制部30f係進行切換獨立控制模式與同時控制模式的控制。電性刺激控制部30e係可藉由遙控裝置12或開關部20j、20k之操作來切換獨立控制模式與同時控制模 式。當切換至同時控制模式時,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會連動來增減。當切換至獨立控制模式時,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之一方會被固定,而僅有另一方被增減。
(皮帶連結部)
亦可在一對伸出部26設置有連結部,該連結部係安裝在使本體部20沿著腹部3之周圍的狀態下用以固定本體部20的構件。於本例中設置有用以連結皮帶構件50的一對皮帶連結部42,該皮帶構件50係用以繞腹部3將本體部20裝戴於腹部3。作為皮帶連結部係可採用基於各種原理所製造的構成。本例之皮帶連結部42係包含角管狀之角管構件42k,該角管構件42k係包圍使皮帶構件50穿通的孔部42h。角管構件42k係在正面觀察下呈現長邊方向朝向Y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狀,且在中央設置有Y方向較長的大致矩形狀之孔部42h。角管構件42k例如亦可由樹脂材料所形成。皮帶連結部42例如亦可由樹脂材料所形成。一對角管構件42k係嵌入於安裝孔26h而安裝,該安裝孔26h係形成於在伸出部26之X方向離正面部22較遠之側的端部。
(皮帶構件)
圖8係顯示已連結於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皮帶構件50之一例的俯視圖。皮帶構件50係從一對皮帶連結部42 之一方通過腹部3之背面側架設於一對皮帶連結部42之另一方。作為皮帶構件係可採用藉由繩狀或帶狀等各種構成所製造的皮帶構件。本例之皮帶構件50係帶狀之構件。
皮帶構件50係包含有第一皮帶構件50b及第二皮帶構件50c。第二皮帶構件50c係在已通過一方之皮帶連結部42之孔部42h的狀態下翻折,且藉由黏扣(hook-and-loop fastener)51b來連結第二皮帶構件50c之兩端部。第二皮帶構件50c亦可形成為比第一皮帶構件50b還短。
第一皮帶構件50b之一方的端部係在已通過另一方之皮帶連結部42之孔部42h的狀態下翻折,且藉由黏扣51c連結於第一皮帶構件50b之中間部。第一皮帶構件50b之另一方的端部係為了進行長度調整而被翻折以形成翻折部50e,並且藉由黏扣51d連結於第一皮帶構件50b之其他的中間部。
翻折部50e係可藉由黏扣51e連結於第二皮帶構件50c。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在翻折部50e已從第二皮帶構件50c離開的狀態下,沿著使用者之腹部3的周圍所裝戴。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在已沿著腹部3之周圍裝戴的狀態下,藉由將翻折部50e連結於第二皮帶構件50c來裝戴於腹部3。藉由變更翻折部50e之翻折位置,可容易調整圓周方向之長度。
說明如以上所構成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動作。圖9係顯示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圖9係顯示在使用者已將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裝戴於腹部3的狀態下使電源接通(ON),且在開始往腹部3進行電性刺激之後直至結束為止的處理S100。
當開始處理時,控制部30a係判定開關部20j是否已被按下(步驟S102)。在開關部20j未被按下的情況下(步驟S102之「否」),控制部30a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2之開端,且重複執行步驟S102。在開關部20j已被按下的情況下(步驟S102之「是」),控制部30a係判定是否已經過預定之經過時間T1(步驟S104)。
在未經過經過時間T1的情況下(步驟S104之「否」),控制部30a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2之開端,且重複執行步驟S102至S104。在已經過經過時間T1的情況下(步驟S104之「是」),控制部30a係移行至步驟S106。步驟S104中的經過時間T1係可按照所期望之規範來設定。本例之經過時間T1係設定為2秒。換句話說,使用者係可藉由將開關部20j按下2秒來使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電源成為接通。
在步驟S106中,控制部30a係判定電極是否已接觸於 肌膚(步驟S106)。在電極並未接觸於肌膚的情況下(步驟S106之「否」),控制部30a係在待機預定之待機時間之後使處理回到步驟S106之開端。
在電極已接觸於肌膚的情況下(步驟S106之「是」),控制部30a係開始對使用者之腹部3賦予電性刺激(步驟S108)。在該步驟中,電性刺激控制部30e係對正面電極部32及側面電極部36之至少一方供給以預定之週期變化的電力。
已執行步驟S108後的控制部30a係判定是否已經過預定之經過時間T2(步驟S110)。步驟S110中的經過時間T2係可按照所期望之訓練時間來設定。本例之經過時間T2係設定在20分鐘。換句話說,使用者係可繼續訓練直至經過20分鐘為止。在未經過經過時間T2的情況下(步驟S110之「否」),控制部30a係判定電極是否已接觸於肌膚(步驟S112)。
在電極已接觸於肌膚的情況下(步驟S112之「是」),控制部30a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8之開端,且繼續電性刺激之賦予。在電極並未接觸於肌膚的情況下(步驟S112之「否」),控制部30a係停止電性刺激之賦予並結束處理S100。換句話說,即便是在未經過經過時間T2的情況下,控制部30a仍會在電極已從身體2離開時結束電性刺激之 賦予。在已經過經過時間T2的情況下(步驟S110之「是」),控制部30a係停止電性刺激之賦予並結束處理S100。
處理S100只不過是一例,亦可對該處理追加其他的處理,或刪除、變更步驟,或替換步驟之順序。
說明如以上所構成之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之作用、功效。
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係具備本體部20,該本體部20係具有沿著腹部3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10b;裝戴面10b係朝向圍繞腹部3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本體部20係包含:正面部22,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4的正面電極部32;以及一對伸出部26,係從正面部22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5的側面電極部36;在正面部22之Y方向的側部22b、22c中之將正面部22於X方向對分的位置設置有朝向Y方向凹陷的正面凹部23。依據該構成,由於在本體部20包含正面部22與伸出部26,故而能夠同時鍛鍊腹直肌4與腹斜肌5,且可減少裝戴的時間。藉由具有正面凹部23,由於除了視覺以外還可藉由指尖之觸覺來識別本體部20之中心位置,故而可容易對位於身體2之適當位置。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於本體部20設置有電性連接於正面電極部32或側面電極部36的引線部37,引線部37係包含對應於正面凹部23而在Y方向朝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部37h。依據該構成,藉由具有彎曲部37h,能適當地保持引線部37與第二基材15的外周邊緣之間的距離,且可實現所期望形狀之正面凹部23。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於本體部20中之設置有正面凹部23之部分設置有形成為壁厚的壁厚部24g。依據此構成,能提升正面凹部23的強度,並能降低裂痕等的不良情形之發生,且可提升耐久性。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一對伸出部26之Y方向的尺寸係設定為比正面部22之Y方向的尺寸還小。依據該構成,由於可縮窄伸出部26之寬度,故而能夠將伸出部26收容在肋骨與骨盤之間之沒有骨頭的範圍,且可使電流有效地流動至腹斜肌5。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正面電極部32係包含於X方向分離達至距離X6所配置的電極群32b與電極群32c;側面電極部36係包含於X方向分離達至距離X9所配置的第一電極36b與第二電極36c;距離X9係設定為比距離X6還大。依據該構成,由於比距離X9小於距離X6的情況更能增寬腹斜肌5之電流所流動的範圍, 所以可有效地訓練腹斜肌5。又,藉由擴大電極間距離,可期待電流流動較深,且有效地刺激肌肉。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施加於正面電極部32及側面電極部36的電壓之極性係以流動至腹直肌4的電流與流動至腹斜肌5的電流為逆向流動之方式所設定。依據該構成,比起這些電流之方向為相同的情況,更可減少流動至正面電極部32中之靠側面電極部36側的電極與側面電極部36中之靠正面電極部32側的電極之間的無效電流。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於本體部20之Y方向的側部中之前述正面部22與一對伸出部26之間的各個交界部設置有朝向Y方向凹陷的交界凹部25。依據該構成,比起不設置交界凹部25的情況,更可容易扭轉伸出部26,並可提升往腹部3的裝戴感。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本體部20係具有電性連接於側面電極部36的引線部37,引線部37係包含對應於交界凹部25而在Y方向朝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部37j。依據該構成,藉由具有彎曲部37j,能適當地保持引線部37與第二基材15的外周邊緣之間的距離,且可實現所期望形狀之交界凹部25。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於本體部20中之設置有交界凹部25的部分設置有已形成為壁厚的壁厚部25g。依據該構成,可提升交界凹部25之強度,減低交界凹部25之裂痕等的不良情形之發生,且可提升對伸出部26之扭轉的耐久性。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本體部係包含第一基材14、第二基材15及覆蓋構件16;第一基材14係具有使正面電極部32與側面電極部36露出的開口14b;於第二基材15設置有正面電極部32與側面電極部36;覆蓋構件16係積層於第二基材15中之第一基材14的相反側,用以一體地覆蓋正面部22與一對伸出部26。依據該構成,比起不具有第一基材14的情況更可提升引線部37之耐久性。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第一基材14及第二基材15係由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系之樹脂所形成,覆蓋構件16係由比第二基材15還硬的樹脂材料所形成。依據該構成,比起覆蓋構件過軟的情況更可對本體部20賦予所期望之剛性,且只要將正面部22定位,伸出部26之位置亦能大致固定,並可提升往腹部3的裝戴容易性。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覆蓋構件 16係具有覆蓋第一基材14及第二基材15的外周邊緣14e、15e之邊緣覆蓋部16e。依據該構成,由於邊緣覆蓋部16c係覆蓋外周邊緣14e、15e,所以可增寬本體部20與身體2之間的接觸面積,且可提升裝戴的觸感。比起不具有邊緣覆蓋部16c的情況更可提升本體部20之剛性。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於一對伸出部26設置有皮帶連結部42,該皮帶連結部42係安裝用以在使本體部20沿著腹部3之周圍的狀態下固定本體部20的皮帶構件50。依據該構成,比起不設置皮帶連結部42的情況更可容易連結皮帶構件50。藉由通過腹部3之背面側的方式來配置已連結於伸出部26的皮帶構件50,可抑制側面電極部36從腹部3浮起。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於本體部20設置有對正面電極部32及一對側面電極部36供給各個供給電壓的控制單元30,控制單元30係以切換獨立控制模式與同時控制模式的方式所構成,該獨立控制模式係獨立控制各個供給電壓,該同時控制模式係同時控制各個供給電壓。依據該構成,可使用獨立控制模式來增減腹直肌4與腹斜肌5之一方的訓練強度,且使用同時控制模式來連動訓練腹直肌4與腹斜肌5。換句話說,可按照使用者之狀況來設定更適當的訓練強度。
[第二實施形態]
參照圖10至圖12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在第二實施形態之圖式及說明中,在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或同等之構成要素、構件上附記相同符號。適當省略與第一實施形態重複的說明,且針對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的構成做重點式說明。
在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中,雖然已針對控制單元30一體地連結於本體部20之例加以說明,但是本發明未被限定於該構成。例如,本體部亦可不具備控制單元,控制單元亦可構成為作為不同個體的裝置。控制單元亦可構成為能夠裝卸於設置在本體部的裝卸機構。
圖10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之本體部62的前視圖。圖11係顯示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之構成的方塊圖。圖12係示意性地顯示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之裝戴機構64之周邊的側視圖。圖12係顯示能夠裝戴於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的控制單元70之一例。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係未於本體部62具備控制單元,而是具備裝戴機構64及受電端子部38。控制單元70係構成為作為與本體部62不同個體的裝置,且藉由裝戴機構64安裝於本體部62。控制單元70係具備供電端子部72。在控制單元70已安裝於本體部62時,供電端子部72係與受電端子部38接觸,並對受電端子部38供給電性刺激用之電力。
第二實施形態的本體部62係對應於第一實施形態的本體部20,且具備除了控制單元30以外之全部的構成與特徵。控制單元70係對正面電極部32及一對側面電極部36供給電壓。控制單元70係對應於第一實施形態的控制單元30,且具備控制單元30之全部的構成與特徵。
(裝戴機構)
本體部62係具備裝戴機構64及受電端子部38。裝戴機構64係指用以將控制單元70能夠裝卸地裝戴於本體部62的機構。雖然裝卸機構64亦可為使用工具進行裝卸的構成,但是較佳是不使用工具而是能藉由人工來裝卸控制單元70。本體部62係可採用通用之扣件(fastener)等基於各種原理所製造的連結機構作為裝卸機構64。作為能夠採用的裝卸機構64之一例,可列舉使用磁性吸引力的機構、包含鉤(hook)與卡合於鉤的凹部的機構、包含公螺紋與母螺紋的機構、包含黏扣的機構、包含子母扣(snap button)的機構等。
在本例之裝卸機構64中,控制單元70係具備磁鐵(magnet)76,本體部62係具備與磁鐵76之磁極磁性相吸的磁性構件68。藉由磁鐵76之磁極與磁性構件68的磁性吸引力,控制單元70係被保持於本體部62。在使超過磁鐵76之吸引力之力作用於控制單元70時,控制單元70會從 本體部62脫落。圖12中的(a)係顯示未裝戴有控制單元70之狀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圖12中的(b)係顯示已裝戴有控制單元70之狀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
(受電端子部)
受電端子部38係包含有於圓周方向排列於本體部62之中央附近的四個端子38b、38c、38d、38e。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端子38b、38c係連接於電極群32b、32c,端子38d係連接於第一電極36b、36d,端子38e係連接於第二電極36c、36e。為了電極面之防鏽,端子38b、38c、38d、38e亦可施予貴金屬鍍覆等的表面處理。為了使與供電端子部72之接觸壓力穩定化,受電端子部38亦可具備彈簧性。
(供電端子部)
供電端子部72係包含有配置於與受電端子部38之端子38b、38c、38d、38e對應之位置的端子72b、72c、72d、72e。端子72b、72c、72d、72e例如亦可具備彈簧性。端子72b、72c、72d、72e係將電性刺激用之電力供給至端子38b、38c、38d、38e。
如以上所構成之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係在已裝戴控制單元70時,與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同樣地動作。
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係達成與第一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10同樣的作用、功效。此外,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係達成以下的作用、功效。
在第二實施形態的肌肉電性刺激裝置60中,於本體部62設置有用以能夠裝卸地裝戴控制單元70的裝卸機構64,該控制單元70係對正面電極部32及一對側面電極部36供給電壓。依據該構成,藉由一個控制單元,可切換種類不同的本體部來使用。又,在本體部已故障的情況下,可僅交換本體部。因此,比起無法交換控制單元的情況還經濟且有利於省資源。
以上,已將各個實施形態作為基礎加以說明。這些實施形態為例示,能夠在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化及變更,且此種變化例及變更亦落在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此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理解。從而,本說明書中之描述及圖式非為限定而是應視為例證來處理。
以下,針對變化例加以說明。在變化例之圖式及說明中,在與實施形態相同或同等之構成要素、構件係附記相同符號。適當省略與實施形態重複的說明,且針對與實施 形態不同的構成做重點式說明。
(第一變化例)
在各個實施形態中,雖然已針對使用皮帶構件50將肌肉電性刺激裝置裝戴於腹部3之例加以說明,但是未被限定於此。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亦可使用膠體襯墊之黏著力來裝戴於腹部3。
(第二變化例)
在各個實施形態中,雖然已針對遙控裝置12具備能夠顯示及能夠觸控操作的觸控面板之例加以說明,但是未被限定於此。遙控裝置12亦可基於觸控面板以外之顯示裝置所顯示的影像,藉由觸控面板以外的操作裝置來操作輸入。作為此種顯示手段係可列舉液晶顯示裝置,作為操作手段係可列舉鍵盤(keyboard)等的鍵形開關(keyswitch)。
依據上述之各個變化例,能達成與各個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功效。
上面所述的各個實施形態彼此及各個實施形態與變化例之任意的組合亦有用於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藉由組合所衍生之新的實施形態係兼具所組合的實施形態及變化例各自的功效。
10‧‧‧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10b‧‧‧裝戴面
10c‧‧‧外面部
14‧‧‧第一基材
14b‧‧‧開口
20‧‧‧本體部
22‧‧‧正面部
23‧‧‧正面凹部
23b‧‧‧第一凹部
23c‧‧‧第二凹部
25‧‧‧交界凹部
25b‧‧‧第一交界凹部
25c‧‧‧第二交界凹部
26‧‧‧伸出部
32‧‧‧正面電極部
32b、32c‧‧‧電極群
32d至32j‧‧‧分割電極
36‧‧‧側面電極部
36b、36d‧‧‧第一電極
36c、36e‧‧‧第二電極
42‧‧‧皮帶連結部
50‧‧‧皮帶構件
82‧‧‧膠體襯墊
M1、M2‧‧‧對分線

Claims (7)

  1. 一種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前述裝戴面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前述本體部係包含:正面部,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以及一對伸出部,係從前述正面部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的複數個側面電極部;前述複數個側面電極部係配置於將前述正面部於Y方向對分之直線上。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其中在前述本體部設置有連結部,前述連結部係安裝在使前述本體部沿著腹部之周圍的狀態下用以固定前述本體部的構件。
  3. 一種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 前述裝戴面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前述本體部係包含:正面部,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以及一對伸出部,係從前述正面部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的複數個側面電極部;前述一對伸出部之Y方向的尺寸係設定為比前述正面部之Y方向的尺寸還小;前述複數個側面電極部係配置於將前述正面部於Y方向對分之直線上。
  4. 一種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前述裝戴面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以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前述本體部係包含:正面部,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以及一對伸出部,係從前述正面部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 的側面電極部;在前述本體部之Y方向的側部中之前述正面部與前述一對伸出部之間的各個交界部設置有朝向Y方向凹陷的交界凹部。
  5. 如請求項1至4所記載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其中前述本體部係包含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及覆蓋構件;前述第一基材係具有使前述正面電極部與前述側面電極部露出的開口;於前述第二基材設置有前述正面電極部與前述側面電極部;前述覆蓋構件係積層於前述第二基材中之前述第一基材的相反側,且一體地覆蓋前述正面部與前述一對伸出部。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肌肉電性刺激裝置,其中前述覆蓋構件係具有:邊緣覆蓋部,用以覆蓋前述第一基材及前述第二基材之外周邊緣。
  7. 一種肌肉電性刺激裝置,係具備:本體部,係具有沿著腹部之周圍所裝戴的裝戴面;前述裝戴面係朝向圍繞腹部的X方向延伸;前述本體部係包含: 正面部,係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直肌的正面電極部;以及一對伸出部,係從前述正面部朝向X方向之兩側伸出,且具有用以使X方向之電流流動至腹斜肌的複數個側面電極部;於前述本體部設置有:控制單元,用以對前述正面電極部及前述一對側面電極部供給各個供給電壓;前述控制單元係以可切換獨立控制模式與同時控制模式的方式所構成,前述獨立控制模式係獨立控制前述各個供給電壓,前述同時控制模式係同時控制前述各個供給電壓;前述複數個側面電極部係配置於將前述正面部於Y方向對分之直線上。
TW106132922A 2017-04-27 2017-09-26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TWI757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8039A JP2018183480A (ja) 2017-04-27 2017-04-27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2017-088039 2017-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678A TW201838678A (zh) 2018-11-01
TWI757344B true TWI757344B (zh) 2022-03-11

Family

ID=59969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2922A TWI757344B (zh) 2017-04-27 2017-09-26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11492A1 (zh)
EP (1) EP3395398B1 (zh)
JP (2) JP2018183480A (zh)
KR (2) KR20180120556A (zh)
CN (2) CN208990055U (zh)
HK (1) HK1257121A1 (zh)
RU (1) RU2749168C2 (zh)
SG (1) SG10201707751TA (zh)
TW (1) TWI757344B (zh)
WO (1) WO20181983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47358S1 (en) * 2017-03-31 2019-04-30 Mtg Co., Ltd. Training apparatus
USD846133S1 (en) * 2017-03-31 2019-04-16 Mtg Co., Ltd. Training apparatus
US20190308065A1 (en) * 2018-04-10 2019-10-10 Donna Hossner Abdominal exercise system and method
USD940341S1 (en) * 2018-04-25 2022-01-04 Wei Lin Muscle training gear
JP7140646B2 (ja) * 2018-11-20 2022-09-21 株式会社 Mtg トレーニング方法
JP7233287B2 (ja) * 2019-04-05 2023-03-06 Tbc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US11911603B2 (en) 2020-01-06 2024-02-27 Katalyst Interactive Inc.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 (EMS) suit with electrode arrangement that prevents transthoracic electrical current
USD952865S1 (en) * 2020-01-06 2022-05-24 Katalyst Inc. Set of electrodes for an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 (EMS) suit
ES2951418T3 (es) * 2020-01-15 2023-10-20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Co Ltd Instrumento de fisioterapia blando y procedimiento de uso del mismo
FI3851156T3 (fi) * 2020-01-15 2024-09-12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Co Ltd Naamiotyyppinen kauneudenhoitoväline
CN113877059A (zh) * 2020-07-03 2022-01-04 何浩明 具有调整机构以使贴片单元贴合人体的衣物结构
CN113181001B (zh) * 2021-04-20 2022-05-13 深圳德佳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产后腹直肌训练装置
USD984655S1 (en) * 2021-08-11 2023-04-25 Jian Zhu Electronic muscle stimulator
WO2024086004A2 (en) * 2022-07-28 2024-04-25 Zansor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dermally stimulating a mus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531990A (ja) * 2009-07-10 2012-12-13 ユニバーシティ・カレッジ・ダブリン,ナショナル・ユニバーシティ・オブ・アイルランド,ダブリン 腰部の筋肉及び腹筋を刺激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1701918A (zh) * 2015-02-27 2017-01-16 Mtg Co Ltd 電極構件
TW201707749A (zh) * 2015-04-24 2017-03-01 Mtg Co Ltd 肌肉電氣刺激裝置
JP3209197U (ja) * 2016-12-08 2017-03-09 Tbc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3833A (en) * 1980-07-18 1982-02-08 Hitachi Ltd Pressure sensor
ATE160509T1 (de) * 1992-12-23 1997-12-15 Vupiesse Italia Sas Gürtel mit einer stütze zur einstellung von elektroden
RU2045287C1 (ru) * 1994-03-23 1995-10-10 В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Чудин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иостимуляции
JP3209197B2 (ja) * 1998-07-03 2001-09-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文字認識装置及び文字認識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GB2359758B (en) * 1999-01-11 2002-05-15 Bmr Res & Dev Ltd An electro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
US6445955B1 (en) * 1999-07-08 2002-09-03 Stephen A. Michelson Miniature wireles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uro or muscular-stimulation unit
US6341237B1 (en) * 1999-10-25 2002-01-22 Arthur F. Hurtado Device for administrating electro-muscle stimulation and method of use
JP4057558B2 (ja) * 2004-06-09 2008-03-05 伊藤超短波株式会社 筋肉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EP1874398A4 (en) * 2005-04-19 2008-08-20 Compex Medical Sa DEVIC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LECTRODE STIMULATION OF BACK AND BELLY MUSCLES
CA2749828C (en) * 2009-01-26 2016-02-23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Dubl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pelvic floor muscles
FR2948008B1 (fr) * 2009-07-17 2011-07-22 Luc Guillarme Appareil d'evaluation de la capacite musculaire de la sangle abdominale d'un sujet
DE102011103322A1 (de) * 2010-07-27 2012-10-11 Amin Koka Bauchmuskeltrainingsgerät mit Zeitsteuerung
GB2504984A (en) * 2012-08-16 2014-02-19 Quest Ion Pte Ltd Toning belt
JP2016202796A (ja) * 2015-04-28 2016-12-08 株式会社 Mtg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2016202409A (ja) * 2015-04-17 2016-12-08 株式会社 Mtg 筋肉電気刺激気装置
JP2017006644A (ja) 2015-06-17 2017-01-12 株式会社 Mtg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6782401B2 (ja) * 2016-01-22 2020-11-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刺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531990A (ja) * 2009-07-10 2012-12-13 ユニバーシティ・カレッジ・ダブリン,ナショナル・ユニバーシティ・オブ・アイルランド,ダブリン 腰部の筋肉及び腹筋を刺激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1701918A (zh) * 2015-02-27 2017-01-16 Mtg Co Ltd 電極構件
TW201707749A (zh) * 2015-04-24 2017-03-01 Mtg Co Ltd 肌肉電氣刺激裝置
JP3209197U (ja) * 2016-12-08 2017-03-09 Tbc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15583B1 (ko) 2023-12-20
KR20230029723A (ko) 2023-03-03
JP2018183480A (ja) 2018-11-22
EP3395398B1 (en) 2021-09-22
RU2749168C2 (ru) 2021-06-07
RU2017133189A3 (zh) 2020-12-22
RU2017133189A (ru) 2019-03-25
HK1257121A1 (zh) 2019-10-11
JP7242799B2 (ja) 2023-03-20
KR20180120556A (ko) 2018-11-06
CN208990055U (zh) 2019-06-18
EP3395398A1 (en) 2018-10-31
US20180311492A1 (en) 2018-11-01
WO2018198394A1 (ja) 2018-11-01
TW201838678A (zh) 2018-11-01
SG10201707751TA (en) 2018-11-29
JP2022002740A (ja) 2022-01-11
CN108785853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7344B (zh) 肌肉電性刺激裝置
JP7152845B2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6987919B2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6168600B2 (ja) 電極体接続構造
JP6714330B2 (ja) 心肺蘇生術補助装置
JP6517079B2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JP2018183479A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筋肉電気刺激装置の使用方法
JP3171499U (ja) 点電極シート
GB2519743B (en) Microcurrent electric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or apparatus
JP7573390B2 (ja) 電気刺激装置
JP2017189268A (ja) 低周波治療器
JP2017006215A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KR20230021355A (ko) 고탄성체 아암을 이용한 다기능 전기자극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372938B1 (ko) 요실금 및 생리통 치료를 위한 인지 방식의 미세전류 자극 장치
JP2023097670A (ja) 動作制御装置及び物理療法用装置
JP2021083450A (ja) 低周波マッサー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