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0788A - 標籤機 - Google Patents
標籤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30788A TW201630788A TW105116364A TW105116364A TW201630788A TW 201630788 A TW201630788 A TW 201630788A TW 105116364 A TW105116364 A TW 105116364A TW 105116364 A TW105116364 A TW 105116364A TW 201630788 A TW201630788 A TW 20163078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ing
- disposed
- substrate
- label
- label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標籤機,包括基板、組裝件、承紙軸、驅動模組、貼標模組、脫籤板片、捲收軸及取像裝置。組裝件設置於基板的一側;承紙軸設置於基板上,且貼附有標籤紙的標籤底紙裝設在承紙軸上;驅動模組及貼標模組設置於基板;而脫籤板片、承紙軸與捲收軸設置於基板的同側;捲收軸適於捲收標籤底紙,且受驅動模組控制;取像裝置設置於基板上以擷取影像並調整標籤機的位置和朝向,其中標籤機藉由組裝件而組裝於機器手臂上,而標籤底紙繞過脫籤板片,當驅動模組驅使捲收軸捲動,貼標模組於靠近脫籤板片處擷取繞經過脫籤板片而自標籤底紙突起的標籤紙。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標籤機,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結構配置不同於習知的標籤機,此標籤機特別適合應用於裝設在機器手臂以執行全自動標籤黏貼。
早期,貼標籤是以人工使用手指將標籤由標籤底紙上剝離,再貼附於待貼物品的表面,例如:玻璃瓶、保特瓶、電路板或是其他需要標籤以標識的物品。以人工的方式操作,不僅耗時費力,且並不符合經濟效益。為了提高使用手指逐一將標籤從標籤底紙上剝離的效率,有業者研發出電動的剝標籤機,其先將一捲連續的標籤捲裝設進剝標機內。該剝標機可利用機構轉動時,將標籤捲的前端標籤和標籤底紙部分分離。多數的剝標機讓前端或前排的標籤約80%與標籤底紙分離,以利人工使用手指拿取標籤。這種剝標機減少了大量使用手指操作讓完全黏貼在標籤底紙上的標籤脫離的時間。然而,還是需要使用手將該從剝標機上拿取下來的標籤黏貼在待貼物品上。該剝標機僅能協助人工將標籤從標籤底紙上剝除下來,但並無法執行將標籤貼附於待貼物品上的動作。此外,市面上還缺乏可手持並執行脫標籤和黏貼標籤的整合功能標籤機。
另有業者研發出以機械動力帶動標籤底紙以自動在待貼物品貼上標籤的自動貼標籤機。然而,現有的自動貼標籤機往往體積龐大、造價高昂、僅適合黏貼規則形狀物品、標籤貼合時的對準機制效果不佳,僅能黏貼在物品最外緣邊界。如需連續黏貼,還需要輸送帶配合移動待貼標籤物品。使用貼標機進行連續和自動黏貼標籤的新趨勢為:使用機器手臂和剝標機兩種設備共同執行貼標籤的動作,其作法為在機器手臂的終端效果器位置上裝設一個氣壓吸盤,先指揮機器手臂的氣壓吸盤移動到一部鄰近的剝標機上吸取一張已經大部分被剝離標籤底紙的標籤,機器手臂再移動該帶有標籤的氣壓吸盤到擬貼上標籤的待貼物品上,再往前施壓完成黏貼動作。這種作法雖可實現高度自動化,主要的缺點是機器手臂每執行黏貼一張標籤就必須讓機器手臂往返移動於剝標機和待貼物品間一次,無法在待貼標籤物品上連續執行貼標籤,不但浪費時間,也浪費能源。產業界常見使用的機器手臂包含多軸關節式機器手臂、多軸平行機器手臂、和單或多軸直線式機器手臂。
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配置不同於習知的標籤機,且其適合裝設於機器手臂以執行連續全自動貼標籤動作。
本發明的一種標籤機,包括基板、組裝件、承紙軸、驅動模組、貼標模組、脫籤板片、捲收軸以及取像裝置。組裝件設置於基板的一側,供將基板組裝於機器手臂上;承紙軸設置於基板上,且貼附有多個標籤紙的標籤底紙適於裝設在承紙軸上;驅動模組設置於基板上;貼標模組設置於基板;而脫籤板片、承紙軸與捲收軸設置於基板的同側;捲收軸適於捲收標籤底紙,且受驅動模組控制;取像裝置設置於所述基板上,用以擷取待貼物品的影像,以調整所述標籤機的位置和朝向,其中標籤機藉由組裝件而組裝於機器手臂上,而標籤底紙繞過脫籤板片,且當驅動模組驅使捲收軸捲動,貼標模組於靠近脫籤板片處擷取繞經過脫籤板片而自標籤底紙突起的標籤紙。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橫移裝置,所述橫移裝置推移貼標模組的方向垂直於貼標模組的脫籤方向,以使貼標模組與脫籤板片產生部分交疊面積。橫移裝置包括氣壓缸以及施壓塊,其中施壓塊與氣壓缸連接,且氣壓缸施力推移施壓塊以帶動貼標模組移動以與脫籤板片產生部分交疊面積。橫移裝置可更包括彈簧,設置於施壓塊與貼標模組之間,且彈簧適於在氣壓缸停止施力時藉由其彈性恢復力推移施壓塊回復至原位。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組裝件具有多個組裝結構,而標籤機藉由組裝孔以與機器手臂組裝在一起,其中組裝結構為組裝孔。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驅動模組包括:設置於基板的第一表面的馬達;設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一對轉動軸,其中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位於基板的相對側,且其中一轉動軸與馬達連接,而其中另一轉動軸與設置於第二表面的捲收軸連接;套設轉動軸的環形皮帶,以使受馬達帶動的轉動軸帶動與捲收軸連接的轉動軸轉動。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驅動模組包括設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的馬達,且馬達與設置於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捲收軸連接。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脫籤板片的前緣為斜面或弧面,且自遠離承紙軸的方向至靠近承紙軸的方向向上傾斜。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標模組包括設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的氣缸;以及連接於氣缸以受氣缸驅動以進行直線運行的貼籤單元。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標模組更包括連接於氣缸並與氣缸位於基板的同側的定位塊,以受氣缸驅動以進行直線運行;以及驅動桿,固定於定位塊並穿過基板與貼籤單元連接,以帶動貼籤單元隨著定位塊的移動而移動。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標模組更包括一對軌道,設置於第二表面,且沿著基板的缺口的相對兩側設置,而驅動桿於缺口中移動。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貼籤單元包括第一基座,設置於基板的第一表面,連接於驅動桿,且隨著驅動桿的移動而移動;第二基座,崁合於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具有上部及下部;以及貼籤頭,抵靠於第二基座的前端,並連接於橫移裝置,且橫移裝置做動時,帶動貼籤頭可於第二基座的上部及下部之間的距離移動,以使貼籤頭與脫籤板片產生部分交疊面積。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籤單元更包括:一對調整件,調整件的其中一個穿過第一基座的部分而嵌入第二基座,以使第二基座藉由調整件可相對第一基座移動,且第二基座的移動方向垂直於第一基座受驅動桿帶動而移動的方向,而調整件的其中另一個穿過第一基座以調整第一基座於驅動桿的軸向上相對於基板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籤頭包括:抵接塊,連接於橫移裝置,並抵靠於第二基座的前端;貼籤塊,設置於抵接塊的前方;至少一對彈性件,設置於貼籤塊以及抵接塊之間。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標模組樞接於基板,且可於第一表面上轉動。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標模組更包括:定位塊,連接於氣缸並位於基板的側緣,適於受氣缸驅動以進行直線運行;第一基座,固定於定位塊上;以及貼籤頭,設置於第一基座前端。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貼籤頭包括:抵接塊,連接於第一基座;貼籤塊,設置於抵接塊的前方;以及彈性件,內藏於抵接塊內,且彈性件提供彈性給貼籤塊。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真空產生器及連通管,真空產生器設置於基板上且藉由連通管連接至貼標模組,以使貼標模組產生吸力,吸取自標籤底紙突起的標籤紙。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吹氣件,對應脫籤板片及貼標模組設置,以將自標籤底紙突起的標籤紙吹向貼標模組。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列印模組,鄰近承紙軸而設置於基板上。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壓紙單元,設置於基板並位於脫籤板片上,且壓紙單元的平面平行於貼籤板片,壓紙單元包括:頂板;壓紙板片,具有多個具有置放孔,設置於頂板下;多個鋼珠,位於頂板及壓紙板片之間,且放置於置放孔中,且經由置放孔暴露於外;以及多個彈簧,對應位於鋼珠及頂板之間,以藉由彈簧的彈性恢復力對經過壓紙單元及脫籤板片之間的標籤底紙上的標籤紙均勻施壓。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感測器,設置於壓紙單元旁,其中感測器用以感測鋼珠的高度,以確認標籤紙的厚度。感測器可以是穿過頂板以從壓紙板片及脫籤板片之間感測鋼珠的高度;或者,感測器也可以是自壓紙板片及脫籤板片之間感測標籤紙高度,而不經過間接感測鋼珠高度的過程。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外殼,設置於基板未設置有捲收軸的第二表面,以遮蔽第二表面。外殼包括主殼以及滑蓋,滑蓋具有開口,其中在主殼自第二表面拆卸下來時,滑蓋仍固定於第二表面。
在本發明之標籤機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直徑變化感測器,設置於捲收軸旁,直徑變化感測器具有多個感測單元,感測單元對稱排列,而直徑變化感測器的對稱中心偏移於捲收軸的軸心。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標籤機可經由組裝件而組裝於機器手臂上以執行全自動標籤黏貼。此外,亦對標籤機的部件配置重新規劃,因此本發明之標籤機的配置結構方式與習知標籤機的結構配置方式不同,而可以達成使結構配置緊湊進而有效縮減標籤機的體積。此外,亦藉由橫移裝置的配設而可以提升標籤貼合時的準確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下面將參照所附圖式以更全面地敍述本發明的各實施例。本發明的各實施例也可表現為許多不同的形態,而不應理解為侷限於本文所列舉的實施例。確切地講,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使揭露的內容更透徹更完整,且將各實施例之概念全面傳達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這些圖式中,為清楚起見,各層或各區域的厚度可能被放大。此外,由於元件眾多,因此各個段落中的元件並不一定會全部標示在該段落或對應段落所述及被參看的圖式中,本領域人員應可由本案中的其他相關圖式找到相對應的元件及其元件標號。
容易理解的是,當提到一元件“連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時,此元件可直接連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也可能存在著介入元件。相反,當提到一元件“直接連接”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時,則不存在介入元件。在整個圖式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本文中所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相關列舉項的任意及全部組合。其他用來表述各元件或各層之間關係的詞語應按相同方式來理解(例如,“介於……之間”相對於“直接介於……之間”、“與……相鄰”相對於“與……直接相鄰”、“位於……上”相對於“直接位於……上”)。
附帶說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如“第一”、“第二”等來敍述各元件、構件或部件,但這些術語並非對這些元件、構件或部件的限定,只是用來區分一個元件、構件或部件與另一元件、構件或部件。在不脫離各實施例之教示的前提下,下文所提及的第一元件、構件或部件也可稱為第二元件、構件或部件。
為了便於敍述,本文會使用與空間有關的術語(如“在…下方”、“在…下面”、“下面的”、“在…上方”、“上面的”等等)來敍述如圖所示的一個元件或結構特徵相對於其他元件或結構特徵的關係。對於正在使用或正在操作的裝置或設備而言,與空間有關的術語除了包含如圖所示的方位外,也包含不同的方位。舉例而言,若將圖式中的裝置或設備翻轉,則原本位於其他元件或結構特徵“下面”或“下方”的元件將變成位於其他元件或結構特徵的“上方”。因此,作為示範的術語“下方”等相對位置概念取決於元件與基準點之間的相對位置,且按相同方式來理解本文所用的與空間有關的解說詞。
除非另行註解或說明,否則本文中所用的全部術語(包括技術及科學術語)的含義都與本發明之實施例所屬之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普遍理解的含義相同。更容易理解的是,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理解為其含義與先前技術中這些術語的含義相同,而不應理解得理想化或過於正式,除非本文有此明確規定。 [第一實施例]
圖1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標籤機一特定視角的示意圖、圖1B為圖1A的後側視圖,而圖2為圖1A的右側視圖,且圖3為圖1A的左側視圖。請同時參考圖1A、圖1B、圖2及圖3,標籤機100包括基板110、組裝件112、承紙軸120、驅動模組130、貼標模組140以及脫籤板片150,其中所述基板110為具有足夠強度的金屬基板或是複合材料基板以負載組裝於其上的各種元件或部件,且所述基板110可藉由組裝件112裝設在可以固定標籤機100的其他移動裝置上,例如是一部多軸關節式機器手臂、多軸平行機器手臂、和單或多軸直線式機器手臂等等,其中定義基板110執行貼標籤動作的側端為前側,而相反於執行貼標籤動作的側端為後側。組裝件112可以裝設在標籤機100的後側處,以作為與機器手臂(未繪示)組裝在一起的接合介面裝置,如圖1B示。組裝件112例如具有多個組裝結構112a,且這些組裝結構112a例如為組裝孔,以方便地使基板110經由組裝孔組裝至多種機器手臂的鎖合介面(未繪示)上。當然,組裝件112也可以是經由結構的互相配合而組裝到機器手臂上。上述的組裝件112的構造細節和相對於基板110的位置可依照需求決定,並不受本實施例的描述而限制位置,且其組裝結構也可依照需求而選用,例如鎖合螺絲,而相對應的機器手臂的鎖合介面可對應設置組裝孔。
請繼續參考圖1A、圖2及圖3,承紙軸120、驅動模組130及貼標模組140皆設置在基板110上,且承紙軸120位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0a,以使捲繞成一綑的標籤底紙200可以裝設在此承紙軸120上,且令標籤底紙200的一末端202纏繞於捲收軸137上,其中捲收軸137是藉由驅動模組130的其中一個轉動軸136穿過基板110以與設置於第一表面110a的捲收軸137連接,而設置於第一表面110a的馬達132連接設置在第二表面110b的轉動軸134,因此當馬達132運轉時,轉動軸134會轉動,而藉由套設在轉動軸134、136上的環形皮帶138會帶動轉動軸136轉動,因此經由轉動軸136的轉動會使捲收軸137拉動成綑的標籤底紙200,讓原本黏附在標籤底紙200上的一張張標籤紙210(如圖6示)在經過脫籤板片150且逐漸與標籤底紙200脫離時,貼標模組140取用所述標籤紙210並將標籤紙210貼附在待貼物品300(如圖10示)上。必須說明的是當標籤底紙200尚未經過剝除標籤紙210的動作前,該標籤底紙200上方貼有一層標籤紙210,且每一張標籤紙210大致上以相同的間距排列於標籤底紙200上;但經過剝除標籤紙210的動作後,該標籤底紙200上即不再包含標籤紙210。剝除標籤紙210的動作容後再敘。
於本實施例中,脫籤板片150設置於貼標模組140旁;或更準確地說,在貼標模組140未進行貼標動作時,本實施例的脫籤板片150位在貼標模組140的下方,且脫籤板片150相較於承紙軸120是位在基板110的前側(而相較來說,承紙軸120是位在基板110的後側)。此處的前、後的概念是以貼標模組140進行貼標動作時,貼標模組140向待貼物品300(繪示於圖10)靠近以進行貼標的移動方向是往前,而貼標模組140將標籤紙210貼附於待貼物品300上之後回到原本位置的移動方向是往後。本實施例的脫籤板片150的前緣152為斜面或弧面,且自遠離承紙軸120的方向至靠近承紙軸120的方向向上傾斜,以方便繞經脫籤板片150的標籤底紙200上的標籤紙210自標籤底紙200脫離。
詳細而言,上述的驅動模組130包括馬達132、轉動軸134、136以及環形皮帶138。馬達132設置於第一表面110a上,而轉動軸134、136設置於所述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0b,其中轉動軸134與馬達132連接,而環形皮帶138套設於轉動軸134、136上,以使受所述馬達132帶動的轉動軸134帶動另一個轉動軸136轉動,進而帶動捲收軸137對標籤紙210(標示於圖6)已經剝離的標籤底紙200進行捲收(如圖2示)。藉由將轉動軸134、136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0b,可以減少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0a上所配置的元件的數量,進而讓必須要設置於第一表面110a的元件有更餘裕的空間可以調整其設置位置。在另外一種實施方式中,馬達132可以設置在第二表面110b,且馬達軸可直接帶動捲收軸137轉動,而不需設置轉動軸134、轉動軸136和環形皮帶138。
圖4為圖1A之標籤機的上視示意圖,其中為了方便說明,因此省略了一些元件。請同時參考圖1A、圖3及圖4,貼標模組140設置於所述承紙軸120旁,且本實施例的貼標模組140包括氣缸142、定位塊144、驅動桿146以及貼籤單元148。氣缸142及定位塊144皆設置於所述第二表面110b,而定位塊144與氣缸142連接,因此定位塊144受氣缸142驅動而可於第二表面110b上直線運行。驅動桿146固定於所述定位塊144,且穿過基板110以與貼籤單元148連接,以使固定於驅動桿146的貼籤單元148會隨著定位塊144受氣缸142推移的移動而移動。氣缸142需外接氣壓源124,其中氣缸142的做動原理應為本領域人員可知的技藝,因此本文不另外敘述。
基板110可具有缺口110c,而驅動桿146即是穿過缺口110c以與在基板110另一側的貼籤單元148連接;也就是說,驅動桿146的軸向方向垂直於定位塊144的移動方向,因此驅動桿146是容置於缺口110c內並可在缺口110c中移動。附帶一提,為了避免讀者誤會缺口110c的標號指代脫籤頭1482,因此圖2中的缺口110c的標號箭頭指向缺口110c的側壁處。
貼標模組140可更包括設置於第二表面110b的一對軌道149,且軌道149沿著基板110的缺口110c的相對兩側設置。詳細而言,軌道149可以是由設置在第二表面110b上的一對桿件而形成,且桿件穿過定位塊144,因此在定位塊144受氣缸142驅動而運行的時候,定位塊144可以藉由桿件而有更為平滑且順暢的直線運動。
貼籤單元148包括第一基座1481、第二基座1484以及貼籤頭1482,第一基座1481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0a,連接於所述驅動桿146,且隨著所述驅動桿146的移動而移動;第二基座1484崁合於第一基座1481,且第二基座1484具有上部1484a以及下部1484b,其中上部1484a與下部1484b之間具有間距;而貼籤頭1482抵靠於第二基座1484的前端,並連接於橫移裝置153。藉由橫移裝置153的設置,可使貼籤單元148能夠有朝向基板110的下方的往復運動。橫移裝置153的詳細構件及做動方式將詳述於後。於本實施例中,貼籤頭1482包括抵靠在第二基座1484且連接於橫移裝置153的抵接塊1482a、位於抵接塊1482a前方的貼籤塊1482b以及連接於抵接塊1482a以及貼籤塊1482b之間的彈性件1482c。抵接塊1482a可以是與施壓塊154整合為一體或為利用結構配合的方式崁合在一起,而此彈性件1482c可以是彈簧、泡棉或是其他具彈性變形能力的物件。彈性件1482c的變形能力可以在貼籤單元148將標籤紙210(如圖10示)貼合於待貼物品300(如圖10示)上時提供緩衝效果,進而讓貼籤單元148的力均勻地施加在待貼物品300上,以讓標籤紙210(如圖10示)能夠牢靠地貼附在待貼物品300(如圖10示)上。
圖5A及圖5B為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以及兩個調整件的不同視角的組裝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5A及圖5B,第一基座1481可具有延伸的部分,而貼籤單元148(標示於圖1A)更包括一對調整件1485a、1485b,其中調整件1485a穿過所述第一基座1481的延伸的部分而嵌入所述第二基座1484,因此藉由所述調整件1485a,可使所述第二基座1484相對所述第一基座1481移動,且所述第二基座1484的移動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一基座1481的移動方向(其中以圖2來看,第二基座1484是上下移動而第一基座1481受驅動桿146帶動而左右移動)。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基座1481受驅動桿146帶動而移動的方向、第二基座1484的移動方向以及驅動桿146的軸向方向兩兩互相垂直。
而調整件1485b的設置,使得穿設於驅動桿146的第一基座1481可以藉由調整件1485b的調整而改變第一基座1481於驅動桿146上的位置,意即,可以藉由調整調整件1485b而使貼籤頭1482有相對於靠近基板110或遠離基板110的移動。簡單來說,即是調整件1485b可以讓第一基座1481在驅動桿146的軸向上移動。
附帶一提,第一基座1481可具有呈梯形的凹槽1486,而第二基座1484可具有對應於凹槽1486的形狀及尺寸的凸塊1487,且經由凸塊1487與凹槽1486的相嵌合,可以限定第二基座1484與第一基座1481只能沿著凹槽1486的長度方向相對移動,而可以在不需要其他額外的部件的條件之下限定第二基座1484無法相對第一基座1481有轉動或相對凹槽1486的非長度方向的移動。凹槽1486與凸塊1487的形狀並不受本實施例而限制,可依照實際的設計需求而改變。此外,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以達到限制第二基座1484與第一基座1481只能在一固定方向上相對移動的目的。
圖6~圖9為標籤紙210於板件150處逐漸脫離標籤底紙200且由貼籤單元148的貼籤頭1482取用標籤紙210的示意圖,其中為了圖示簡潔,因此僅簡單示出了氣缸142以及貼籤單元148的部分部件。該領域人員在不脫離或不違反設置驅動模組130以及貼標模組140之目的的情況下,可以依據實際需求改變驅動模組130及貼標模組140中所選用的元件以及這些元件的相關設置及做動關係,並不受本說明書中的實施方式所侷限。此外,上述的驅動模組130以及貼標模組140可以是由個別的電路來驅動。
請同時參考圖1A、圖2、圖3及圖6,在使用本實施例的標籤機100時,先將捲成綑的標籤底紙200對應插置於承紙軸120,其中標籤底紙200上貼附有大致以固定間隔排列的標籤紙210,且為了避免標籤底紙200在受帶動而轉動時會因為慣性力而自承紙軸120上脫落,因此可使用固定在承紙軸120相對遠離基板110的末端的外蓋122以將標籤底紙200固定在承紙軸120上。
將標籤底紙200的末端202繞經脫籤板片150後,固定在捲收軸137上。馬達132運行時,與馬達132直接連接的轉動軸134轉動,經由環形皮帶138帶動另一個轉動軸136同步轉動,與第二表面110b上的轉動軸136同軸連接但位於第一表面110a的捲收軸137將旋轉捲收回上面的標籤底紙200,造成輸出標籤紙210的動作。為了防止標籤底紙200會被設置在基板110上的其他元件干涉,可以在基板110上的適當位置設置限位元件160,例如限位桿件,而讓標籤底紙200繞行限位元件160後穿過脫籤板件150,最後於捲收軸137處捲繞。也可以是以設置限位通道的方式以達到讓輸出的標籤底紙200會沿著指定軌跡輸送標籤紙210。順帶說明,將標籤底紙200的末端202纏繞固定在捲收軸137上是為了提供標籤底紙200的張力,方便將標籤紙210自標籤底紙200上剝除的作業,也方便標籤紙210被取下後的標籤底紙200的捲收。於實際操作中,也可以不將標籤底紙200的末端202纏繞在捲收軸137上進行自動捲收而改採其他形式的自動化機構執行。
請同時參考圖6及圖7A、7B,在標籤底紙200受帶動不斷地前行的情況下,藉由脫籤板片150的前緣152是弧面或是斜面的設計,標籤底紙200於脫籤板片150的轉折處受捲收軸137的轉動而反向拉回時,標籤紙210並不會隨著標籤底紙200被拉回,而是隨著標籤底紙200的被捲收,標籤紙210會持續(往上)前進並逐漸脫離標籤底紙200。
請同時參考圖1A、圖2、圖5A、圖7A以及圖7B,第二基座1484上還設置有橫移裝置153,此橫移裝置153包含氣壓缸155、施壓塊154以及彈性件156,此氣壓缸155設置於第二基座1484且透過連通管172與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0a的電磁閥相連接,並經由電路控制電磁閥作用,進而使得氣缸142內高壓氣進入氣壓缸155,讓氣壓缸155對位在第二基座1484的上部1484a及下部1484b之間的施壓塊154施予向下的力,促使施壓塊154離開第二基座1484的上部1484a且朝向第二基座1484的下部1484b靠近且進而擠壓例如為壓縮彈簧的彈性件156,而施壓塊154的向下移動帶動貼籤頭1482向下移動以使標籤紙210能夠全部被包容於貼籤頭1482的貼籤塊1482b的內部。
更詳細來說,通常會將貼籤頭1482和脫籤板片150緊密排列並保持很小的間距,以使吸住標籤紙210的貼籤頭1482往前推動時不會碰到脫籤板片150。如此,標籤紙210被貼籤頭1482吸住時,大部分的標籤紙210將吸附在貼籤頭1482上,但是小部分還黏在標籤底紙200上的標籤紙210部分將保持留在貼籤頭1482外部。如此,當貼籤頭1482往前直推完成黏貼標籤紙210動作時,該部分露在貼籤頭1482的貼籤塊1482b的外部的標籤紙210的部分將會衝撞脫籤板片150而翻起,並因當貼籤頭1482碰觸物件時,該部分外露的標籤紙210將無法受到後方貼籤頭1482的推力而無法有效達成黏貼作用。橫移裝置153的作用即是使用氣壓克服設置在第二基座1484的下部1484b以及施壓塊154之間的彈性件156的彈性力,將貼籤頭1482以朝向圖示的下方推移以靠近脫籤板片150,且貼籤頭1482的範圍與脫籤板片150可些微交疊(或更甚至與脫籤板片150完全重合,依照實際需求設計),如此,貼籤頭1482可到達整張標籤紙210的後方,以使標籤紙210可完全位在貼籤頭1482的範圍內。當貼籤頭1482利用真空吸住整張標籤紙210後,將氣缸142的氣壓源關閉,設置在第二基座1484的下部1484a以及施壓塊154之間的例如為壓縮彈簧的彈性件156的彈性恢復力將推動貼籤頭1482回到與脫籤板片150無交疊的原始位置。這時整張標籤紙210完全吸附在貼籤頭1482前方(如圖9示),當貼籤頭1482被往前推動執行貼籤動作時,該整張標籤紙210將可當接觸物件後持續受到貼籤頭1482的推力而完成全面積的有效黏貼。
請同時參考圖1A、圖5A及圖7B,特別的是,藉由穿過第一基座1481的延伸的部分而嵌入第二基座1484的調整件1485a可以對貼籤頭1482相對於脫籤板片150的前緣152的高度進行人工方式的微調,以使標籤紙210可以完全地、準確地位於貼籤頭1482的範圍內,而避免標籤紙210的邊緣突出於貼籤頭1482之外的可能性。雖然本實施例的調整件1485a、1485b為螺絲,但並不以此為限,可依照實際需求選用適當的元件替換。
請同時參考圖3及圖8,標籤機100更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二表面110b的真空產生器170,而所述貼籤頭1482的貼籤塊1482b的表面具有開孔1482d,且連通管172連接於所述真空產生器170與所述貼籤塊1482b的開孔1482d之間。為了讓標籤紙210逐漸脫離標籤底紙200時,貼籤頭1482能夠良好地取得標籤紙210,可使真空產生器170產生吸氣的作用,而藉由吸氣的方式將逐漸脫離標籤底紙200的標籤紙210被吸附於貼籤頭1482,且之後,貼標模組140會被往上移動以確保貼籤頭1482的往前移動不會與脫籤板片150形成干涉,如圖9示。
圖10為標籤機將標籤壓貼於待貼物品300上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0,氣缸142作動而使貼標模組140的貼籤頭1482往前移動,且在貼籤頭1482抵靠住待貼物品300且氣缸142持續提供推移力量推移貼籤頭1482時,設置在抵接塊1482a以及貼籤塊1482b之間的彈性件1482c的彈性變形能夠緩衝氣缸142持續提供的推移力量,避免施加過大的力量於待貼物品300(如圖10示)上。
另外,還可以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0a上設置取像裝置180(繪示於圖1A),此取像裝置180,可以是一部相機,可讓貼標機100在遠端控制下執行貼標籤動作。該取像裝置180用來擷取包含待貼物品300在內的影像,可傳送給遠端操作人員,藉以依據取像裝置180的捕捉的影像內容來遙控調整標籤機100的位置和朝向,藉以控制貼籤頭1482到達面對待貼物件300的位置,以利將標籤紙210貼在正確的位置上。當貼標機100裝置於機器手臂上,該取像裝置180可用來當作視覺來源,以執行視覺為基礎的伺服控制(Visual Servoing),讓機器手臂可根據待貼物品300在取像裝置180所擷取影像上呈現的影像資訊,藉控制技術全自動地移動機器手臂終端效果器的位置和方向,進而讓標籤機100上的貼籤頭1482精準地移動到待貼物品正前方,再執行貼標動作。藉此取像裝置180和視覺為基伺服控制技術,可讓裝設此貼標機100在機器手臂能夠執行全自動找尋待貼物品300並執行貼標籤的動作。這種全自主式貼標籤方式可以免除必須將待貼標籤物件精準擺放在特定待貼位置的成本和時間,也是智慧自動化的具體實現。
圖11~圖14為標籤機設置有吹氣件的示意圖。請依序參考圖11~圖14,本實施例之標籤機100可包括對應所述脫籤板片150及所述貼標模組140(標示於圖1A)設置的吹氣件190,此吹氣件190可以是獨立設置在基板110之外或者也可以是整合於基板110的元件,例如是吹氣管。
請參考圖15,本標籤機100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0a的兩個限位元件160間可更設有列印模組195,此列印模組195可對標籤紙210進行即時列印後再使該即時印上資訊的標籤紙210於特定時機貼附於待貼物品300上。小型列印裝置屬習知技術,本文不再詳細敘述。 [第二實施例]
圖16~圖1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標籤機的示意圖。請依序參考圖16~圖19,在本實施例中,脫籤板片150設置在基板110的下端側,且貼籤單元148’是以樞接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基板110,而在貼籤單元148’的貼籤頭1482取得標籤紙210之後,貼籤單元148’可於所述第一表面110a上轉動約90度,然後氣缸142作動以進行將標籤紙210貼附在待貼物品300上的步驟。在元件的位置有經過適當的設計而氣缸142與貼籤單元148’的轉動不會與其他元件互相干擾的情況下,氣缸142與貼籤單元148’可以設置在基板110的同一側。當然,基於其他的考量,例如標籤機整體的體積小型化的考量,也可以是將氣缸142與貼籤單元148’設置在不同側。另外,氣缸142與貼籤單元148’可以是一起轉動或是不一起轉動的設置,例如是使貼籤單元148’轉動到達定位後,再經由氣缸142的推動而進行貼標籤的動作。附帶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中也同樣有設置橫移裝置153(示於圖2),其也是用以推移貼籤單元148’使其貼籤頭1482與脫籤板片150形成部分交疊面積。
本實施例的標籤機的其他元件設置方式及作動方式與上述實施例類似,因此不再另外說明。 [第三實施例]
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第二實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標號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下只針對不同之處詳加說明。簡單來說,本實施例的模組、元件或部件的設置架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設置架構不同,即,設置在基板上的模組、元件或部件的設置位置有所不同。而因應某些模組、元件或部件的增加或改變設置的位置,一些元件便可以省去不用。而雖然結構設置不同,但是本實施例的標籤機100’的作動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作動相類似,因此以下省略相類似的作動的說明。
圖20A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標籤機的示意圖,而圖20B為圖20A的分解示意圖。圖21為圖20A之標籤機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圖22為圖21的右側示圖,且為了讓圖示簡潔易懂,圖22中省略了部分的元件。
請同時參考圖20A、圖21及圖22,驅動模組130包括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0b的馬達132,且馬達132直接穿過基板110以與設置在第一表面110a的捲收軸137相連。因此,相較於前述第一實施例而言,本實施例可不需要使用環形皮帶138(如圖3所示)。附帶一提的是,更可以於對應承紙軸120處設置一個馬達(未繪示),且使承紙軸120與該馬達相連,因此可由控制系統(未繪示)同時驅動連接承紙軸120的馬達及連接捲收軸137的馬達132,以讓捲收軸137與承紙軸120可以同步轉動,這雙馬達設計對提供足夠的扭力來克服標籤底紙200回收時所受到的阻力很有幫助。
又,請同時參考圖1A及圖21。前述第一實施例的外蓋122製作為蓋體狀(如圖1A示),但本實施例的外蓋122是製作成一片板片,而為板片的外蓋122可以同時套設於第一表面110a上的所有桿件120、137、160上,如圖21示。為了減少標籤機100的整體重量,可更鏤空外蓋122(如圖21示)。
此外,本實施例的貼標模組140’也與前述實施例不同。請參考圖20A,前述第一實施例中的脫籤板片150是以豎直的方式設置,而相對應地貼標模組140設置在基板110上且以向左的方向移動以進行貼標(以圖6~圖14為例說明),而本實施例的脫籤板片150是水平地設置,而設置於基板110旁的貼標模組140’是以向下的方向進行貼標。詳細地說,第一實施例中的貼標模組140包括設置於基板110上的氣缸142、定位塊144、驅動桿146、包含第一基座1481與第二基座1484、貼籤頭1482等結構的貼籤單元148、148’,不僅結構相對複雜,且占據基板110上的多數空間。
反觀本實施例,貼標模組140’設置在基板110的側邊,且經由橫移裝置153’以能夠與脫籤板片150形成重疊的區域,進而使所擷取的標籤紙210(標示於圖6)能夠完全地位在貼籤頭1482的貼籤塊1482b的區域內,因此更可以騰出基板110上的空間。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橫移裝置153’包括施壓塊154’以及氣缸155’,而貼標模組140’固定在施壓塊154’上且位在基板110的側緣。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直接使用氣缸155’控制施壓塊154’的往復運動,而省略了彈性件156(如圖5A示)的使用。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還有,本實施例的貼標模組140’包括定位塊116、第一基座1481’以及貼籤頭1482,其中省略了第二基座1484的使用。定位塊116藉由施壓塊154’而固定至氣缸155’以位在基板110的側緣,而本實施例的第一基座1481’直接使用氣缸取代,且貼籤頭1482連接至第一基座1481’。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是,本實施例的貼籤頭1482也同樣具備貼籤塊1482b、彈性件1482c以及抵接件1482a,其中抵接件1482a連接至為氣缸的第一基座1481’,而彈性件1482c內藏於抵接件1482a中,且彈性件1482c同樣也可以在氣缸1481’驅動貼籤頭1482將標籤紙210(如圖10示)貼附於待貼物品300(如圖10示)時緩衝為氣缸的第一基座1481’持續施加的力量。相比於前述貼籤單元148、148’的複雜結構,本實施例的貼標模組140’直接使用氣缸1481’取代前述第一實施例的複雜結構(如定位塊144、驅動桿146、第一基座1481與第二基座1484、調整件1485a、1485b、氣壓缸155等元件的使用,示於圖3),所以本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不僅節省了元件的種類及使用數量,更因為少了這些元件的使用,可減少元件做動時的摩擦力而更省力,且貼籤頭1482可提供更均勻的力量以將標籤紙210貼附於待貼物品300(如圖10示)上。附帶一提,為了標籤機100’的美觀,可利用其他結構將彈性件1482c內藏起來(例如長方殼體,未標示),但同樣可以達到藉由彈性件1482c的彈性變形以緩衝氣缸1481’提供的推移力量,避免貼附標籤紙210時施加過大的力量於待貼物品300(如圖10示)上。
特別的是,藉由橫移裝置153’的設置,可以驅動氣缸155’做動以帶動藉由定位塊116設置在施壓塊154’上的貼標模組140’到達脫籤板片150的內緣(即貼籤塊1482b至少有部分與脫籤板片150重合)以擷取標籤紙210(標示於圖6)後,再移動至貼標位置後,為氣缸的第一基座1481’再驅動設置於其前方的貼籤頭1482進行貼標。
附帶一提,由於本實施例的脫籤板片150是水平地設置,而設置於基板110旁的貼標模組140’是以向下的方向進行貼標,因此可以將呈管狀的吹氣件190設置在脫籤板片150的前方,如圖21示。如此一來,可以相較於前述實施例更近的距離及更佳的位置對標籤紙210吹氣,輔助標籤紙210準確地被標籤頭1482擷取。
圖23A為壓紙單元及感測器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1及圖23,本實施例的標籤機100’更設置有壓紙單元185,此壓紙單元185也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0a處,並位在脫籤板片150的上方。壓紙單元185包括具有多個置放孔185a的壓紙板片185b、放置於置放孔185a中的鋼珠185c以及設置於鋼珠185c及頂板185d之間的彈性件185e,位於頂板185d與壓紙板片185b之間的鋼珠185c受到彈性件185e的施壓而會經由置放孔185a而被暴露出來。壓紙單元185用以在貼附有標籤紙210(標示於圖10)的標籤底紙200(標示於圖1A)經過壓紙單元185及脫籤板片150之間時藉由彈性件185e而使鋼珠185c對標籤底紙200和施和標籤紙210提供足夠的正壓力,但同時讓標籤紙210和標籤底紙200在壓力下進行水平移動時減少部分摩擦力。而為了因應標籤底紙200上貼附有標籤紙210所以高度不一,因此頂板185d與壓紙板片185b之間具有可供鋼珠185c受到標籤紙210的推擠而稍微向上移動的餘裕空間。
此外,可更於壓紙單元185處設置感測器186,此感測器186可以是穿過頂板185d深入於頂板185d以及壓紙板片185b之間的空間中,且偵測器186位於鋼珠185c的正上方,以偵測鋼珠185c於置放孔185a內的高度。藉由鋼珠185c與感測器186的配合,由於標籤底紙200(標示於圖6)受到捲收軸137的帶動而捲收且經過壓紙元件185時,鋼珠185c相對於只有標籤底紙200(標示於圖6)處以及標籤底紙200(標示於圖6)上貼附有標籤紙210(標示於圖6)處會有高度變化,因此可以經過鋼珠185c的高度來量測出標籤底紙200上是否貼附有標籤紙210,以確切地偵測到標籤底紙200(標示於圖6)上的標籤紙210(標示於圖6)通過脫籤板片150的精準位置。簡單來說,由於標籤紙210是大致以相同的間隔配置在標籤底紙200上,所以鋼珠185c的高度在壓在只有標籤底紙200處上時會較低,;而在鋼珠185c接觸到標籤底紙200所載負於其上的標籤紙210時,鋼珠185c的高度會因被標籤紙210抬起而升高。
在如圖23B所繪示的實施方式中,感測器186也可以是穿過頂板185d深入於頂板185d以及壓紙板片185b之間的空間中直接量測下方標籤紙210的高度,而沒有經過間接量測鋼珠185c的高度。但須說明的是,多數基於光學原理的感測器186如直接量測標籤紙210相對於標籤底紙200的表面高度,常因標籤紙210表面不同部位的色彩和印刷材質關係,而產生量測誤差。因此,感測器186對鋼珠185c進行感測可取代感測器186直接對標籤紙210進行量測,進而獲得更為穩定的數據。
請繼續參考圖20A,標籤機100’還包括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0b上的外殼192,此外殼192用以遮蔽第二表面110b以及設置在第二表面110b上的元件。外殼192的設置可以有效減少積塵於內部元件的狀況,也可避免設置在第二表面110b上的元件作動時使用者或他人的手誤伸入而受傷的工安問題。所述外殼192包括可彼此分離的主殼193以及滑蓋194,其中滑蓋194具有開口194a,且用以連接氣缸155’及為氣缸的第一基座1481’或貼籤塊1482b的多條連通管172或其他的電線經過開口194a以收束於開口194a中。附帶一提,當主殼193自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0b上拆卸下來時,滑蓋194可以自主殼193脫離且仍然固定在第二表面110b上,其中滑蓋194可以利用卡勾、結構緊配或是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二表面110b,而通過開口194a的連通管172或其他的電線可能從滑蓋194的下方提供支撐力給滑蓋194,以使如懸臂般設置在第二表面110b上的滑蓋194不致掉落。另外,還可以在主殼193上設置風扇196,以藉由風扇196加速外殼192內部散熱。
圖24為圖21的前視圖,其中省略了外蓋122以使圖示清楚。請同時參考圖21及圖24,更可在捲收軸137旁設置一個直徑變化感測器198,此直徑變化感測器198具有8個感測單元1981~1988,且感測單元1981~1988例如是對稱排列。而須注意的是,雖然感測單元1981~1988是對稱排列的,但感測單元1981~1988的偵測順序並非是成對地感測到所捲收後的標籤底紙202(示於圖1)的直徑的增加程度,而是依序感測。
更詳細地說,本實施例中的直徑變化感測器198具有對稱中心A1,且此對稱中心A1偏移於捲收軸137的軸心C1。如圖24所示,即是直徑變化感測器198的對稱中心A1與捲收軸137的軸心C1並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而是直徑變化感測器198的對稱中心A1在第一方向D1上低於(或高於)捲收軸137的軸心C1。以本實施例來說,8個感測單元1981~1988隨著捲收軸137上所捲收的標籤底紙200的直徑逐漸增大而依照感測單元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的順序逐一感測到標籤底紙200的末端202的捲收直徑的變化,因此更為精確地偵測標籤底紙200的末端202於捲收軸137上的捲收程度。捲收軸137已捲收的標籤底紙200的直徑,將影響馬達132轉動捲收軸137一定角度時能將標籤底紙回收的距離。因為每個標籤紙210的長度一定,因此當已回收標籤底紙200捲繞在捲收軸137上的直徑越來越大時,馬達132必須持續減少旋轉角以達成回收標籤底紙200相同距離的任務。直徑變化感測器198的解析度越高,就能夠更精準地調整馬達132旋轉角。因為每個感測單元1981~1988有一定的體積,為了任兩個感測單元1981~1988不會彼此碰撞,上述感測單元1981~1988的上下依序交錯排列,係能提高最大解析度的有效作法。
雖然本實施例是以8個感測單元1981~1988舉例說明,但感測單元的使用數量並不受限制,本領域人員在經由本發明的發明內容而可以在不違反發明精神的情況下依照實際需求改變感測單元的使用數量及可能實施的方式,且更可能將此直徑變化感測器198應用在需要量測物件的直徑變化的其他領域。
本發明並不受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的描述而限制,本領域具普通知識者由本說明書由淺入深的內容而可將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中所舉例的模組、元件或部件依照需求而選用並且加以組合。或者,更可能在不違反本發明精神的情況下,依循本說明書的內容而能夠選用其他可能替代的元件以達成相同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標籤機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1.本發明的標籤機提供了一種元件設置架構不同於習知的標籤機內的元件設置架構,因此本發明的標籤機相較於習知的標籤機具有更為緊湊的架構且更小的整體體積。 2.有效地整合將標籤紙從標籤底紙上剝除的剝標機功能和吸標及貼標的動作,使其適合裝設於多種機器手臂末端以執行連續全自動貼標籤動作。 3.貼籤頭的位置可以對應標籤紙從標籤底紙上逐漸脫離的位置而調整,進而提升貼籤頭與標籤紙的對位準確率。 4.此外,真空產生器以及吹氣件的設置,可以利用吸氣或吹氣或是同時吸氣以及吹氣的方式促使標籤紙附在貼籤頭上。 5.藉由直徑變化感測器的對稱中心不與捲收軸的軸心對齊的設置,使得感測單元由內而外依序且更為精準地感測到被捲收的標籤底紙的直徑變化。 6.脫籤板片上對應設置壓紙單元,以使其上貼附有標籤紙的標籤底紙在經過脫籤板片及壓紙單元時,受到均勻的壓力,也可減少標籤底紙和標籤紙移動時的摩擦力。此外,壓紙單元上使用感測器量測壓在標籤紙上的鋼珠的高度,可免除感測器受到標籤紙印刷表面的影響,而獲得較穩定的量測數據。 7.外殼的滑蓋可以在主殼自基板上拆卸下來後仍固定在基板上,保持收束經過滑蓋的開口的管線的狀態。 8.外蓋可製作為板片狀,因此可同時限制繞過桿件上的標籤底紙,避免標籤底紙的偏移。 9.外殼的滑蓋可在主殼從基板上拆卸下來時,仍將穿過滑蓋的連通管或其他的電線保持收束。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標籤機
110‧‧‧基板
110a‧‧‧第一表面
110b‧‧‧第二表面
110c‧‧‧缺口
112‧‧‧組裝件
112a‧‧‧組裝結構
116‧‧‧定位塊
120‧‧‧承紙軸/桿件
122‧‧‧外蓋
124‧‧‧氣壓源
130‧‧‧驅動模組
132‧‧‧馬達
134、136‧‧‧轉動軸
137‧‧‧捲收軸/桿件
138‧‧‧環形皮帶
140、140’‧‧‧貼標模組
142、1481’‧‧‧氣缸
144‧‧‧定位塊
146‧‧‧驅動桿
148、148’‧‧‧貼籤單元
1481、1481’‧‧‧第一基座
1482‧‧‧貼籤頭
1482a‧‧‧抵接塊
1482b‧‧‧貼籤塊
1482c‧‧‧彈性件
1482d‧‧‧開孔
1484‧‧‧第二基座
1484a‧‧‧上部
1484b‧‧‧下部
1485a、1485b‧‧‧調整件
1486‧‧‧凹槽
1487‧‧‧凸塊
149‧‧‧軌道
150‧‧‧脫籤板片
152‧‧‧前緣
153、153’‧‧‧橫移裝置
154‧‧‧施壓塊
155‧‧‧氣缸
156‧‧‧彈性件
160‧‧‧限位元件/桿件
170‧‧‧真空產生器
172‧‧‧連通管
180‧‧‧取像裝置
185‧‧‧壓紙單元
185a‧‧‧置放孔
185b‧‧‧壓紙板片
185c‧‧‧鋼珠
185d‧‧‧頂板
185e‧‧‧彈性件
186‧‧‧感測器
190‧‧‧吹氣件
192‧‧‧外殼
193‧‧‧主殼
194‧‧‧滑蓋
194a‧‧‧開口
195‧‧‧列印模組
196‧‧‧風扇
198‧‧‧直徑變化感測器
1981~1988‧‧‧感測單元
200‧‧‧標籤底紙
202‧‧‧標籤底紙的末端
210‧‧‧標籤紙
300‧‧‧待貼物品
D1‧‧‧第一方向
C1‧‧‧捲收軸的軸心
A1‧‧‧對稱中心
110‧‧‧基板
110a‧‧‧第一表面
110b‧‧‧第二表面
110c‧‧‧缺口
112‧‧‧組裝件
112a‧‧‧組裝結構
116‧‧‧定位塊
120‧‧‧承紙軸/桿件
122‧‧‧外蓋
124‧‧‧氣壓源
130‧‧‧驅動模組
132‧‧‧馬達
134、136‧‧‧轉動軸
137‧‧‧捲收軸/桿件
138‧‧‧環形皮帶
140、140’‧‧‧貼標模組
142、1481’‧‧‧氣缸
144‧‧‧定位塊
146‧‧‧驅動桿
148、148’‧‧‧貼籤單元
1481、1481’‧‧‧第一基座
1482‧‧‧貼籤頭
1482a‧‧‧抵接塊
1482b‧‧‧貼籤塊
1482c‧‧‧彈性件
1482d‧‧‧開孔
1484‧‧‧第二基座
1484a‧‧‧上部
1484b‧‧‧下部
1485a、1485b‧‧‧調整件
1486‧‧‧凹槽
1487‧‧‧凸塊
149‧‧‧軌道
150‧‧‧脫籤板片
152‧‧‧前緣
153、153’‧‧‧橫移裝置
154‧‧‧施壓塊
155‧‧‧氣缸
156‧‧‧彈性件
160‧‧‧限位元件/桿件
170‧‧‧真空產生器
172‧‧‧連通管
180‧‧‧取像裝置
185‧‧‧壓紙單元
185a‧‧‧置放孔
185b‧‧‧壓紙板片
185c‧‧‧鋼珠
185d‧‧‧頂板
185e‧‧‧彈性件
186‧‧‧感測器
190‧‧‧吹氣件
192‧‧‧外殼
193‧‧‧主殼
194‧‧‧滑蓋
194a‧‧‧開口
195‧‧‧列印模組
196‧‧‧風扇
198‧‧‧直徑變化感測器
1981~1988‧‧‧感測單元
200‧‧‧標籤底紙
202‧‧‧標籤底紙的末端
210‧‧‧標籤紙
300‧‧‧待貼物品
D1‧‧‧第一方向
C1‧‧‧捲收軸的軸心
A1‧‧‧對稱中心
圖1A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標籤機的示意圖。 圖1B為圖1A之標籤機具有組裝件的示意圖。 圖2為圖1A的右側視圖。 圖3為圖1A的左側視圖。 圖4為圖1A之標籤機的上視示意圖。 圖5A及圖5B為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以及兩個調整件的不同視角的組裝示意圖。 圖6~圖9為標籤紙於板件處逐漸脫離標籤底紙且由貼籤單元的貼籤頭取用標籤的示意圖。 圖10為標籤機將標籤壓貼於待貼物品上的示意圖。 圖11~圖14為標籤機設置有吹氣件的示意圖。 圖15為標籤機中整合有列印裝置的示意圖。 圖16~圖19為又一實施例之標籤機的示意圖。 圖20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標籤機的示意圖。 圖20B為圖20A的分解示意圖。 圖21為圖20A之標籤機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22為圖21的右側示圖。 圖23A及圖23B為壓紙單元及設置在不同位置的感測器的示意圖。 圖24為圖21的前視圖。
100‧‧‧標籤機
110‧‧‧基板
112‧‧‧組裝件
112a‧‧‧組裝結構
120‧‧‧承紙軸
122‧‧‧外蓋
130‧‧‧驅動模組
132‧‧‧馬達
137‧‧‧捲收軸
140‧‧‧貼標模組
200‧‧‧標籤底紙
Claims (28)
- 一種標籤機,包括: 基板; 組裝件,裝設於所述基板的一側,供將所述基板組裝於機器手臂; 承紙軸,設置於所述基板上,貼附有多個標籤紙的標籤底紙適於裝設在所述承紙軸上; 驅動模組,設置於所述基板上; 貼標模組,設置於所述基板; 脫籤板片,設置於所述基板上,並位於所述貼標模組進行脫籤動作時的做動路徑旁; 捲收軸,設置於所述基板上,與所述脫籤板片和所述承紙軸設置於於所述基板的同側,適於捲收標籤底紙,並受所述驅動模組控制;以及 取像裝置,設置於所述基板上,用以擷取待貼物品的影像,以調整所述標籤機的位置和朝向, 其中所述標籤機藉由所述組裝件而組裝於所述機器手臂上,而所述標籤底紙繞過所述脫籤板片,且當所述驅動模組驅使所述捲收軸捲動,所述貼標模組於靠近所述脫籤板片處擷取繞經過所述脫籤板片而自所述標籤底紙突起的所述標籤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橫移裝置,所述橫移裝置推移所述貼標模組的方向垂直於所述貼標模組的脫籤方向,以使所述貼標模組與所述脫籤板片產生部分交疊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橫移裝置包括: 氣壓缸;以及 施壓塊,與所述氣壓缸連接,其中所述氣壓缸施力推移所述施壓塊,以帶動所述貼標模組移動以與所述脫籤板片產生部分交疊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橫移裝置更包括彈簧,設置於所述施壓塊與所述貼標模組之間,且所述彈簧適於在所述氣壓缸停止施力時藉由其彈性恢復力推移所述施壓塊回復至原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組裝件具有多個組裝結構,而所述標籤機藉由所述組裝孔以與所述機器手臂組裝在一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組裝結構為組裝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驅動模組包括: 馬達,設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一對轉動軸,設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位於所述基板的相對側,且所述轉動軸的其中之一與所述馬達連接,而所述轉動軸的其中另一與設置於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捲收軸連接; 環形皮帶,套設所述轉動軸,以使受所述馬達帶動的所述轉動軸帶動與所述捲收軸連接的所述轉動軸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驅動模組包括: 馬達,設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且與設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所述捲收軸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脫籤板片的前緣為斜面或弧面,且自遠離所述承紙軸的方向至靠近所述承紙軸的方向向上傾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標模組包括: 氣缸,設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以及 貼籤單元,連接於所述氣缸,以受所述氣缸驅動以進行直線運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標模組更包括: 定位塊,連接於所述氣缸並與所述氣缸位於所述基板的同側,以受所述氣缸驅動以進行直線運行;以及 驅動桿,固定於所述定位塊並穿過所述基板與所述貼籤單元連接,以帶動所述貼籤單元隨著所述定位塊的移動而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標模組更包括一對軌道,設置於所述第二表面,且沿著所述基板的缺口的相對兩側設置,而所述驅動桿於所述缺口中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籤單元包括: 第一基座,設置於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連接於所述驅動桿,且隨著所述驅動桿的移動而移動; 第二基座,崁合於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具有上部及下部;以及 貼籤頭,抵靠於所述第二基座的前端,並連接於所述橫移裝置, 且所述橫移裝置做動時,帶動所述貼籤頭可於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上部及所述下部之間的距離移動,以使所述貼籤頭與所述脫籤板片產生部分交疊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籤單元更包括: 一對調整件,所述調整件的其中一個穿過所述第一基座的部分而嵌入所述第二基座,以使所述第二基座藉由所述調整件可相對所述第一基座移動,且所述第二基座的移動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一基座受所述驅動桿帶動而移動的方向,而所述調整件的其中另一個穿過所述第一基座以調整所述第一基座於所述驅動桿的軸向上相對於所述基板的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籤頭包括: 抵接塊,連接於所述橫移裝置,並抵靠於所述第二基座的前端; 貼籤塊,設置於所述抵接塊的前方; 至少一對彈性件,設置於所述貼籤塊以及所述抵接塊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標模組樞接於所述基板,且可於所述第一表面上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標模組更包括: 定位塊,連接於所述氣缸並位於所述基板的側緣,適於受所述氣缸驅動以進行直線運行; 第一基座,固定於所述定位塊上;以及 貼籤頭,設置於所述第一基座前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貼籤頭包括: 抵接塊,連接於所述第一基座; 貼籤塊,設置於所述抵接塊的前方;以及 彈性件,內藏於所述抵接塊內,且所述彈性件提供彈性給所述貼籤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真空產生器及連通管,所述真空產生器設置於所述基板上且藉由所述連通管連接至所述貼標模組,以使所述貼標模組產生吸力,吸取自所述標籤底紙突起的所述標籤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吹氣件,對應所述脫籤板片及所述貼標模組設置,以將自所述標籤底紙突起的所述標籤紙吹向所述貼標模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列印模組,鄰近所述承紙軸而設置於所述基板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壓紙單元,設置於所述基板並位於所述脫籤板片上,且所述壓紙單元的平面平行於所述貼籤板片,所述壓紙單元包括: 頂板; 壓紙板片,具有多個具有置放孔,設置於所述頂板下; 多個鋼珠,位於所述頂板及所述壓紙板片之間,且放置於所述置放孔中,且經由所述置放孔暴露於外;以及 多個彈簧,對應位於所述鋼珠及所述頂板之間,以藉由所述彈簧的彈性恢復力對經過所述壓紙單元及所述脫籤板片之間的所述標籤底紙上的所述標籤紙均勻施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感測器,設置於所述壓紙單元旁,其中所述感測器用以感測所述鋼珠的高度,以確認所述標籤紙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感測器穿過所述頂板以從所述壓紙板片及所述脫籤板片之間感測所述鋼珠的高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標籤機,其中所述感測器自所述壓紙板片及所述脫籤板片之間感測所述標籤紙的高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外殼,設置於所述基板未設置有所述捲收軸的第二表面,以遮蔽所述第二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標籤機,所述外殼包括主殼以及滑蓋,所述滑蓋具有開口, 其中在所述主殼自所述第二表面拆卸下來時,所述滑蓋仍固定於所述第二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標籤機,更包括直徑變化感測器,設置於所述捲收軸旁,所述直徑變化感測器具有多個感測單元,所述感測單元對稱排列,而所述直徑變化感測器的對稱中心偏移於所述捲收軸的軸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16364A TWI590991B (zh) | 2014-07-30 | 2015-07-15 | 標籤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6337 | 2014-07-30 | ||
TW105116364A TWI590991B (zh) | 2014-07-30 | 2015-07-15 | 標籤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0788A true TW201630788A (zh) | 2016-09-01 |
TWI590991B TWI590991B (zh) | 2017-07-11 |
Family
ID=5744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6364A TWI590991B (zh) | 2014-07-30 | 2015-07-15 | 標籤機 |
TW105116365A TWI601667B (zh) | 2014-07-30 | 2015-07-15 | 標籤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6365A TWI601667B (zh) | 2014-07-30 | 2015-07-15 | 標籤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2) | TWI59099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6883A (zh) * | 2019-02-02 | 2019-04-12 | 杭州爱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剥纸机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87349B (zh) * | 2018-01-02 | 2020-03-11 | 鈦準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 半自動複合式貼標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6221B1 (en) * | 1999-08-06 | 2001-08-21 | Koch Suppl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abels |
CN202987651U (zh) * | 2012-11-09 | 2013-06-12 | 上海科道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打印贴标机 |
TWM448453U (zh) * | 2012-11-09 | 2013-03-11 | Yen Hon Technology Co Ltd | 小型自動貼標籤機 |
TWM464409U (zh) * | 2013-05-23 | 2013-11-01 | Mu-Chin Chuang | 貼標籤機 |
-
2015
- 2015-07-15 TW TW105116364A patent/TWI59099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7-15 TW TW105116365A patent/TWI60166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6883A (zh) * | 2019-02-02 | 2019-04-12 | 杭州爱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剥纸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90991B (zh) | 2017-07-11 |
TW201637944A (zh) | 2016-11-01 |
TWI601667B (zh) | 2017-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57030B (zh) | 標籤機 | |
CN108190167B (zh) | 卡片贴标装置 | |
US6080250A (en) | Device for preparing and applying label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
CN203902959U (zh) | 自动贴标签机 | |
CN211766549U (zh) | 一种自助贴膜机 | |
KR101400676B1 (ko) | 필름 부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부착 방법 | |
CN105197327A (zh) | 自动贴标签机 | |
JP2009057102A (ja) | シール貼着装置 | |
CN110386497A (zh) | 一种粘性贴片贴装生产线 | |
TWI601667B (zh) | 標籤機 | |
CN109103126B (zh) | 贴片装置及粘贴方法 | |
TW201835994A (zh) | 薄片貼附裝置及貼附方法 | |
CN110092054A (zh) | 转盘式自动粘贴设备 | |
CN213139370U (zh) | 一种自动贴标机 | |
CN108945687A (zh) | 一种多功能自动贴标机 | |
CN109606779B (zh) | 铝片封装机 | |
JP2008285285A (ja) | 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 |
CN109552720B (zh) | 自动上下料贴标机 | |
TWI623985B (zh) | Sheet sticking device and sheet sticking method | |
JP2013229604A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2023038508A (ja) | ラベル貼付装置 | |
CN110371417A (zh) | 一种自动贴麦拉设备及自动贴麦拉方法 | |
JP6924670B2 (ja) |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シート供給方法 | |
JP2010274973A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 |
CN210882963U (zh) | 一种自动贴麦拉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