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0709A - 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與鼓輪 - Google Patents

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與鼓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0709A
TW201620709A TW104131121A TW104131121A TW201620709A TW 201620709 A TW201620709 A TW 201620709A TW 104131121 A TW104131121 A TW 104131121A TW 104131121 A TW104131121 A TW 104131121A TW 201620709 A TW201620709 A TW 2016207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constricted
section
sections
t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7428B (zh
Inventor
葛瑞夫 馬汀 德
戴夫 帕普特
Original Assignee
Vmi荷蘭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NL20145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NL2014555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Vmi荷蘭公司 filed Critical Vmi荷蘭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0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7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74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44Drums for manufacturing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tyre components with cores or beads, e.g. carc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2030/201Manufacturing run-flat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6Accessories or details, e.g. membranes, transfer rings
    • B29D2030/2671Holding the layers, e.g. the webs or the plies, in position onto the drum
    • B29D2030/2692Holding the layers, e.g. the webs or the plies, in position onto the drum by using suction means, e.g. vacuum produc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之一鼓輪的步驟,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可徑向移動之一收縮表面,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相對於中心軸線將該等收縮表面自一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一收縮位置,在該收縮位置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小於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同時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與一第一輪胎層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及在該部分真空的影響下將該第一輪胎層收縮至處於該收縮位置中之該等收縮表面上。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用於上述方法的鼓輪。

Description

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與鼓輪
本發明係關於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與鼓輪。低壓安全胎具備在輪胎之側壁中的支撐構件以便在癟胎情況下增強側壁的剛性,以使得裝配有該等低壓安全胎的汽車可在爆胎或放氣之後繼續行駛。
EP 1 847 830 B1揭示用於製造輪胎毛坯的可變直徑組配鼓輪,該鼓輪具有具備軸向配置於意欲接納大厚度型材之區中的圓形圓柱形溝槽的鋪設表面,該等溝槽含有彈性周向體。當鼓輪移動至其最小直徑時,呈桿形式的機械構件支撐於周向止擋件上並徑向遠離凹槽之底部而移動彈性體,以便對準彈性體的徑向外表面與鼓輪的鋪設表面。鋪設表面現在實質上為用於接納內部層的調平面。隨著鼓輪移至第二較大直徑,圓柱形溝槽中的彈性體經允許以在周向彈性張力的作用下相對於凹槽之底部而變平。
WO 2013/079544 A1揭示類似於EP 1 847 830 B1之組配鼓輪的可變直徑組配鼓輪。組配鼓輪具有包括含有借助於推動構件徑向隔開凹槽之底部的彈性周向套筒之至少一個圓形凹槽的鋪設表面,推動構件可相對於可移動區段徑向移動,以便當鼓輪設定成第一定位直徑時對準套筒之 徑向外表面與接納表面,且推動構件當鼓輪經設定成大於該第一定位直徑之定位直徑時借助於彈性周向張力與凹槽之基底嚙合。
JP 2010-052181 A揭示製造低壓安全胎的方法,其中薄片狀內部襯墊橡膠圍繞鼓輪體之外部周邊表面捲繞。隨後,一條側面加強橡膠圍繞對應於內部襯墊之側壁的一對區域中之每一者捲繞以形成圓柱形產品。一對周向溝槽形成於外部周邊表面處。鼓輪體經擴展以便使圓柱形產品之以側面加強橡膠加強的一部分沉入至周向溝槽中。
在所有上述先前技術中,內部襯墊藉由組配鼓輪自第一直徑擴展至較大第二直徑而顯著拉伸,同時在溝槽處,內部襯墊經強制性地拉動至溝槽中。內部襯墊之拉伸可使內部襯墊變形並發生不可測地行為。此外,不規則處可出現在自相當大的拉伸至凹槽處之拉動的轉變中。此等不規則處可負面地影響內部襯墊及安置於該內部襯墊上的任何隨後輪胎層之均勻性。最後,不可保證內部襯墊完全被拉動至凹槽中,特別是在凹槽為不對稱或凹槽在其截面中具有尖銳或陡峭角的情況下。若內部襯墊並未被完全拉動至凹槽中,則周長的差可影響隨後層(諸如EP 1 847 830 B1中之大厚度的型材)的剪接之準確度。
本發明的目標為提供用於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替代方法及替代鼓輪,其中上述缺點中的至少一者減少。
根據第一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低壓安全胎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的一鼓輪的步驟,其中該鼓輪包含在該鼓輪 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可徑向移動之一收縮表面,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相對於該中心軸線移動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至該等收縮表面處於該第一直徑所在之一調平位置,及隨後配置圍繞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且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上方延伸的一第一輪胎層;相對於該中心軸線將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一收縮位置,在該收縮位置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同時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及在該部分真空的影響下將該第一輪胎層收縮至處於該收縮位置中之該等收縮表面上。
先前技術鼓輪(諸如EP 1 847 830 B1之可變直徑鼓輪)自第一直徑徑向向外擴展至第二較大直徑,同時支撐加強元件的物體經允許以在彈性張力的影響下相對於鼓輪中之溝槽變平。由於直徑擴展,整個輪胎層被拉伸,從而導致起皺及其他不規則處。儘管已知物體相對於鼓輪之圓周表面向內移動,但其不相對於鼓輪之中心軸線向內移動。實際上,EP 1 847 830 B1中之物體在擴展的第一部分期間初始地保持在相同徑向位置中並最終將連同圓周表面一起朝向較大第二直徑擴展。對比而言,本發明之方法中的鼓輪在該方法之上述步驟期間不擴展。實際上,僅收縮段相對於鼓輪之中心軸線收縮。
在收縮段處局部收縮第一輪胎層優於拉伸第一輪胎層之剩餘部分(如EP 1 847 830 B1中)的優勢為僅在收縮段之各別軸向位置處局部 收縮第一輪胎層可減少形成於第一輪胎層之剩餘部分中(特定言之,在自主圓周表面至收縮段之轉變處)的皺折或其他不規則處的風險。減少最終與胎體之一或多個其他輪胎層直接接觸的不規則處之數量增加該胎體的剪接準確度。藉由使用部分真空以將第一輪胎層抽吸或牽拉至收縮表面上,可改良第一輪胎層與處於收縮位置中之收縮表面之形狀的符合。此外,因為第一輪胎層通常已經拉伸處於第一直徑,因此第一輪胎層可在收縮期間發生更可預測地行為。對於第一輪胎層之收縮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輪胎層可僅被允許返回至其原始未經拉伸狀態。淨收縮量因此可顯著小於先前技術中將需要的額外拉伸量。
在具體實例中,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在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至該收縮位置的該移動期間保持處於該第一直徑。因此,藉由收縮影響的該第一輪胎層之部分可減少至僅在收縮段處的區域。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調平位置中與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或實質上相齊。該第一輪胎層因此可在該等收縮表面不影響剪接準確度的情況下施加及縫合於一調平圓周表面上。
在具體實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配置一第一加強條及一第二加強條的步驟。該加強條可增強最終製造的低壓安全胎之剛性或硬度。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實質上等於該各別加強條之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藉由在該等收縮表面處施加該等加強條,收縮可用以使該等加強條在該收縮距離內下沉或降低至該等加強條之徑向外部表面與在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處的第 一輪胎層實質上相齊所處的收縮位置中。
在替代具體實例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小於該各別加強條之該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該等加強條因此可相對於該第一輪胎層稍微突出,藉此允許該等加強條(例如)藉由壓力輪安全地壓入至藉由該等收縮表面形成的空腔中。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的該配置之前移動至該收縮位置。因此,該第一輪胎層可在該部分真空的影響下靠近至該等收縮表面上,而不受該等加強條的存在阻礙。
在替代具體實例中,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在該等收縮表面移動至該收縮位置之前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配置。當預期將該等加強條安置於已收縮的收縮表面上將可能使空氣截留於該第一輪胎層與該等加強條之間的袋中時,此具體實例可特別適用。在該第一輪胎層仍保持調平的同時將該等加強條置放於該第一輪胎層上可減少氣穴的數量。
在具體實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圍繞該第一輪胎層、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配置一或多個其他輪胎層以用於形成一胎體的步驟,在該胎體中,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在該徑向方向上配置於該第一輪胎層與該一或多個其他輪胎層之間。該等加強條因此可形成該胎體之一整合部分以增強輪胎或低壓安全胎的剛性或硬度。
在具體實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圍繞該一或多個其他輪胎層配置一第一胎圈及一第二胎圈的步驟,其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 段軸向定位於該第一胎圈與該第二胎圈之間,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成形軸向定位於該第一胎圈與該第二胎圈之間的該胎體之部分的步驟。在其較佳具體實例中,該成形包含在該第一收縮段與該第二收縮段之間提供一成形段及在該成形段中產生一過壓以用於使該胎體之該部分在該第一胎圈與該第二胎圈之間軸向地充氣的步驟。低壓安全胎的胎體因此可於相同鼓輪處建構並形成。該鼓輪因此可被視為單級或單一級鼓輪。
在具體實例中,該成形段、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以流體連通方式配置,其中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之該步驟包含在該成形段中產生一部分真空及允許該成形段中之該部分真空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自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抽取空氣。該成形段因此可用以形成與該等收縮段連通的一部分真空。有利地,該成形段可用於以過壓成形及用於在該等收縮段處以該部分真空收縮。
根據第二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卡車輪胎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的一構建鼓輪的步驟,其中該鼓輪包含在該鼓輪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可徑向移動之一收縮表面,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相對於該中心軸線移動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至該等收縮表面處於該第一直徑所在之一調平位置;及相對於該中心軸線將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一收縮位置,在該收縮位置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 周。
收縮表面可在相對於該構建鼓輪之該圓周表面的一凹陷位置中接納輪胎組件。當在圍繞該構建鼓輪施加該等輪胎組件之後,其他輪胎組件必須圍繞該構建鼓輪而施加、縫合及/或剪接時,此可特別適用。此等其他輪胎組件可接著施加至該構建鼓輪如同其表面為平坦的。
在具體實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構建鼓輪配置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的步驟。側壁通常在將體簾布層施加至構建鼓輪之前施加至構建鼓輪。因此,使側壁相對於構建鼓輪的圓周表面凹進可改良隨後施加之體簾布層的準確度。
在具體實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之間圍繞該構建鼓輪配置一內部襯墊的步驟,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凹陷,以使得該等側壁與該內部襯墊齊平或實質上齊平。體簾布層因此可於實質上平坦的表面上施加至該構建鼓輪。
較佳地,該等收縮表面係在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構建鼓輪的該配置之前移動至該收縮位置。該等側壁因此可圍繞該構建鼓輪而施加、剪接及/或縫合於該凹陷位置中。
根據第三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低壓安全胎的鼓輪,其包含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其中該鼓輪具備在該鼓輪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一收縮表面, 該收縮表面在該收縮表面與該鼓輪在該第一直徑處之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所在的一調平位置與一收縮位置之間可移動,在該收縮位置中,該收縮表面相對於該中心軸線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該鼓輪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的一收縮位置,其中該鼓輪經配置以用於接納圍繞該主圓周表面且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上方延伸的一第一輪胎層,其中該鼓輪進一步具備操作地連接至該等收縮段以用於在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的一空氣泵裝置。
此再次具有僅在該等收縮段之各別軸向位置處局部收縮該第一輪胎層的優勢,其可減少皺折或其他不規則處形成的風險。類似於該方法,部分真空的使用可改良該第一輪胎層與處於該收縮位置中的該等收縮表面之形狀的符合。最後,因為該第一輪胎層通常已經拉伸處於該第一直徑,因此該第一輪胎層可在收縮期間發生更可預測地行為。
在具體實例中,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經配置以在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至該收縮位置的該移動期間保持處於該第一直徑。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調平位置中與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或實質上相齊。因此,藉由收縮影響的該第一輪胎層之部分可減少至僅在該等收縮段處的區域。
在具體實例中,該鼓輪經配置以用於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接納一第一加強條及一第二加強條,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實質上等於該各別加強條之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藉由在該等收縮表面處 接納該等加強條,收縮可用以使該等加強條在該收縮距離內下沉或降低至該等加強條之徑向外部表面與在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處的該第一輪胎層實質上相齊所處的收縮位置中。
在替代具體實例中,該鼓輪經配置以用於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接納一第一加強條及一第二加強條,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小於該各別加強條之該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該等加強條因此可相對於該第一輪胎層稍微突出,藉此允許該等加強條(例如)藉由壓力輪安全地壓入至藉由該等收縮表面形成的空腔中。
較佳地,處於該收縮位置中的該等收縮表面之截面形狀實質上對應於組合第一輪胎層及各別加強條的截面形狀。匹配該等收縮表面之形狀與該等加強條之形狀進一步增加該等加強條相對於處於該收縮位置的該第一輪胎層的均勻性或調平。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收縮表面在其面向該第一輪胎層之側處具備經配置以在該第一輪胎層與該等收縮表面之間產生排氣空間以允許空氣自該第一輪胎層與該等收縮表面之間抽取的排氣元件。該等排氣元件因此進一步改良該空氣泵裝置自該第一輪胎層與該等收縮表面之間抽取空氣的能力。
在具體實例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段中之每一者處具備一第一密封部分,其中該等第一密封部分中之每一者經配置以在該軸向方向上在該各別收縮段之末端中之一者處以一密封方式鄰接該第一輪胎層。該第一密封部分可防止空氣在該部分真空已產生之後重新進入該等收縮段,藉 此改良該部分真空的有效性。
在具體實例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段中之每一者處具備一第二密封部分,其中該等第二密封部分中之每一者經配置以在與該各別第一密封部分相反之軸向方向上在該各別收縮段之末端處以一密封方式鄰接該第一輪胎層。該第二密封部分可與該第一密封部分協作而防止空氣在該部分真空產生之後重新進入該等收縮段,藉此改良該部分真空的有效性。
在具體實例中,該空氣泵裝置操作地連接至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以用於在該等收縮表面、該第一輪胎層及該等各別收縮段之該第一密封部分及該第二密封部分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第一密封部分或該等第二密封部分具備用於將該空氣泵裝置操作地連接至在該等收縮表面、該第一輪胎層、該各別收縮段之該第一密封部分及該第二密封部分之間的區域的流體連接。該等流體連接允許空氣自該等區域經由該等密封部分中之一者抽取。
在具體實例中,該鼓輪具備在該軸向方向上在該第一收縮段與該第二收縮段之間的一成形段,其中該空氣泵裝置操作地連接至該成形段,其中該成形段與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以流體連通方式配置。在較佳具體實例中,該等流體連接以流體連通方式將該成形段連接至在該等各別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以及該第一密封部分及該第二密封部分之間的區域。該成形段因此可用以形成與該等收縮段連通的一部分真空。有利地,該成形段可用於以過壓成形及在該等收縮段處以該部分真空收縮兩者。
在具體實例中,該空氣泵裝置包含經配置以交替地抽取空氣 或供應空氣的一可逆空氣泵,或其中該空氣泵裝置包含用於供應及抽取空氣的多個空氣泵。該空氣泵裝置因此可用於成形及收縮兩者。
在具體實例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係藉由分別圍繞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徑向外部以彈性張力延伸的一第一密封構件及一第二密封構件分別形成。該等密封構件中的彈性張力確保該等密封構件在該等各別收縮段處圍繞該鼓輪緊密地配置。因此,可改良該等各別收縮段相對於該第一輪胎層的密封。
在其較佳具體實例中,該第一密封構件及該第二密封構件分別圍繞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徑向外部均勻拉伸。此可改良該等密封構件在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至該收縮位置的該移動期間在圓周方向上之收縮的均勻性。
在具體實例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分別具備多個第一支撐板及多個第二支撐板,該多個第一支撐板及該多個第二支撐板在圓周方向上圍繞該等各別收縮段均勻分佈且在內部徑向地配置且相對於各別收縮表面徑向可移動以用於在該調平位置及該收縮位置中支撐該等各別收縮表面。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第一支撐板及該等第二支撐板經配置為在該徑向方向上在用於在該調平位置中支撐該各別收縮表面的一第一狀態與用於在該收縮位置中支撐該各別收縮表面的一第二狀態之間彈性地可撓。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第一支撐板及該等第二支撐板經配置以藉由一致動器自該第二狀態移動至該第一狀態。該等支撐板因此可主動地 移動至該第一狀態並保持在該第一狀態中,藉此安全地支撐處於該調平位置中之收縮表面。
在具體實例中,該等第一支撐板及該等第二支撐板經偏置以自該第一狀態返回至該第二狀態,較佳地,其中該第二狀態為該等第一支撐板及該等第二支撐板的自然狀態。該等支撐板因此可經允許而在不使用外部致動器的情況下返回至該第二狀態。結合該等彈性密封構件,該等收縮表面將趨向於遵循該等支撐板的徑向向內移動。
在具體實例中,該多個第一支撐板及該多個第二支撐板中之每一支撐板具備在該鼓輪之圓周方向中面向直接相鄰支撐板的縱向邊緣,其中該等縱向邊緣在該支撐板之該第一狀態中凹入以允許該等支撐板在該第二狀態中以該較小第二直徑彼此接近。此減少在該較小第二直徑處的該等支撐板之間干擾的機會。
在具體實例中,該多個第一支撐板及該多個第二支撐板中之每一支撐板減弱以改變該支撐板在自該第一狀態至該第二狀態之該返回移動期間的行為。較佳地,該支撐板在該鼓輪之該軸向方向上沿其長度在不對稱位置處減弱,以在該第二狀態中提供該支撐板之一不對稱形狀。因此,可達成多平面或不對稱截面形狀,以容納類似形狀的加強條。
根據第四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卡車輪胎的鼓輪,其包含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其中該鼓輪具備在該鼓輪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一收縮表面,該收縮表面在該收縮表面與該鼓輪在該第一直徑處之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所在 的一調平位置與一收縮位置之間可移動,在該收縮位置中,該收縮表面相對於該中心軸線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該鼓輪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的一收縮位置。
此再次具有該等收縮表面可在相對於該構建鼓輪之該圓周表面的凹陷位置中接納輪胎組件的優勢。當在圍繞該構建鼓輪施加該等輪胎組件之後,其他輪胎組件必須圍繞該構建鼓輪而施加、縫合及/或剪接時,此可特別適用。此等其他輪胎組件可接著施加至該構建鼓輪如同其表面為平坦的。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具體實例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各具備在平行於該中心軸線之一方向上彼此鄰近地置放的多個型材區段,其中該多個型材區段經配置以在徑向方向上在所有該等型材區段自該中心軸線延伸直至相同徑向距離的一調平位置與該等型材區段徑向向內個別地移動以形成一非調平支撐型材以在該收縮位置中支撐該收縮表面的一回縮位置之間個別地可移動。該支撐型材可視型材區段之數目而高度可組態。該等支撐型材可為對稱或不對稱、光滑或陡峭、具有更陡或更尖銳角,或上述特性之組合。特別是,高度可組態之收縮段可用以支撐或容納除加強條以外的輪胎組件(例如,側壁)。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具體實例中,每一收縮段具備一或多個環,其中每一環具備用於根據該等個別型材區段在該非調平支撐型材內之各別徑向位置來阻止該等個別型材區段之徑向向內移動的多個阻止表面。該等型材區段因此可全部具有在徑向方向上的相同長度及/或 實質上相同,而支撐型材係藉由該等環界定。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具體實例中,該等環係可移除地接納於該等各別收縮段中。因此,該等環可容易地由具有不同階梯式阻止表面之其他環替換,藉此獲得不同支撐型材。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具體實例中,該等環整合至該等收縮段。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替代具體實例中,每一收縮段包含具一平坦圓周底部之一收縮腔室,該收縮腔室用於接納該多個型材區段,其中該多個型材區段包含根據該等型材區段在該非調平支撐型材內之各別徑向位置而在徑向方向上具有不同長度的至少兩個型材區段。因此,不需要環,因為支撐型材可以該等型材區段之不等徑向高度界定。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的另一替代具體實例中,每一收縮段具備用於根據該等個別型材區段在該非調平支撐型材內之徑向位置來阻止該等個別型材區段之徑向向內移動的多個個別可調整阻止元件。此具體實例提供更高位準的可組態性,因為該多個型材區段中之每一者之徑向位置可經個別地設定以改變支撐型材,而無需替換該等各別收縮段的型材區段、環或其他組件。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具體實例中,該多個型材區段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徑向延伸槽,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用於將該多個型材區段徑向向外移動至該調平位置的一徑向可移動致動器區段,其中該致動器區段具備一調平軸,該調平軸延伸穿過該各別收縮段之所有該多個型材區段之該等槽且與該等槽嚙合,以將所有該等已嚙合型材區段移動至該 調平位置。該多個型材區段因此可藉由單一致動器區段直接移動至調平位置。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具體實例中,該多個型材區段具備相互嚙合之凸輪及凹陷,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用於將該多個型材區段徑向向外移動至該調平位置的一徑向可移動致動器區段,其中該致動器區段具備一調平軸,該調平軸經配置以與直接鄰近於該致動器區段之該等型材區段之該等凸輪及/或該等凹陷嚙合,以將該等直接嚙合型材區段移動至該調平位置,其中該各別收縮段之該多個型材區段的剩餘部分經配置以藉由該等凸輪與該等凹陷之該嚙合而間接嚙合以移動至該調平位置。該多個型材區段因此可藉由單一致動器區段而間接移動至調平位置。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或第四態樣之具體實例中,該致動器區段包含充當該多個型材區段中之一者的一主體,其中該各別收縮段包含用於根據該主體在該支撐型材內之位置來限制該主體在徑向向內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一可調整阻止器。該致動器區段之該主體之徑向高度因此可經設定成匹配或補充支撐型材,使得該主體形成該支撐型材之一部分。
在本發明的第三態樣之具體實例中,該鼓輪具備用於分別鎖定一第一胎圈及一第二胎圈的一第一胎圈鎖定段及一第二胎圈鎖定段,其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在該軸向方向上分別配置於該第一胎圈鎖定段與該第二胎圈鎖定段之間。較佳地,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經配置以分別直接鄰近於該第一胎圈鎖定段及該第二胎圈鎖定段。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因此可分別在其各別收縮段處軸向地接納在該第一胎圈及該第二胎圈內部。
在任何可能情況下,可個別地應用本說明書中所描述及展示之各種態樣及特徵。此等個別態樣(特別是,所附相關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之態樣及特徵)可為分案專利申請案的主題。
1‧‧‧鼓輪
2‧‧‧鼓輪軸
3‧‧‧主圓周表面
4‧‧‧中心成形段
9‧‧‧胎體
20‧‧‧鼓輪軸
40‧‧‧空氣泵裝置
51‧‧‧胎圈鎖定段
52‧‧‧胎圈鎖定段
53‧‧‧夾持體
54‧‧‧第一附接元件
55‧‧‧第一密封部分
61‧‧‧第一收縮段
62‧‧‧第二收縮段
63‧‧‧收縮區段
64‧‧‧第二附接元件
65‧‧‧密封部分
67‧‧‧收縮腔室
71‧‧‧第一密封構件
72‧‧‧第二密封構件
73‧‧‧環形收縮表面
74‧‧‧第一末端
75‧‧‧第二末端
80‧‧‧致動器區段
81‧‧‧第一支撐板
82‧‧‧第二支撐板
83‧‧‧縱向側面
84‧‧‧縱向側面
85‧‧‧末端
86‧‧‧末端
91‧‧‧內部襯墊
92‧‧‧一或多個體簾布層
93‧‧‧第一胎圈
94‧‧‧第二胎圈
95‧‧‧內部部分
96‧‧‧外部部分
97‧‧‧外部部分
98‧‧‧加強條
99‧‧‧加強條
166‧‧‧管槽
181‧‧‧第一支撐板
261‧‧‧替代收縮段
267‧‧‧收縮腔室
268‧‧‧楔
269‧‧‧氣壓缸
280‧‧‧替代致動器區段
281‧‧‧主體
282‧‧‧調平軸
283‧‧‧型材區段
284‧‧‧型材區段
285‧‧‧槽
286‧‧‧膨脹環
287‧‧‧膨脹環
288‧‧‧阻止表面
289‧‧‧阻止表面
361‧‧‧收縮段
367‧‧‧收縮腔室
380‧‧‧致動器區段
382‧‧‧調平軸
383‧‧‧型材區段
384‧‧‧型材區段
385‧‧‧嚙合之凸輪及凹陷
388‧‧‧底部
389‧‧‧底部
461‧‧‧收縮段
462‧‧‧收縮段
467‧‧‧收縮腔室
483‧‧‧型材區段
484‧‧‧型材區段
485‧‧‧嚙合之凸輪及凹陷
488‧‧‧階梯式阻止表面
489‧‧‧階梯式阻止表面
561‧‧‧收縮段
583‧‧‧型材區段
584‧‧‧型材區段
585‧‧‧嚙合之凸輪及凹陷
588‧‧‧阻止元件
589‧‧‧阻止元件
600‧‧‧螺母
601‧‧‧側壁
602‧‧‧側壁
A‧‧‧軸向方向
D1‧‧‧第一直徑
D2‧‧‧第二直徑
K‧‧‧摺疊線
L‧‧‧摺疊線
R‧‧‧徑向(向外)方向
S‧‧‧中心旋轉軸線
V‧‧‧部分真空
X‧‧‧徑向向內方向
Z‧‧‧收縮距離
將基於所附示意圖式中所展示之例示性具體實例闡明本發明,其中:圖1A至圖1F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例的具有收縮段及成形段的用於製造低壓安全胎之鼓輪,及使用該鼓輪製造低壓安全胎的方法之步驟;圖2A展示根據圖1A中之圓II A的收縮段中之一者之細節;圖2B展示根據圖1B中之圓圈II B的收縮段中之一者之細節;圖3A及圖3B展示與圖2A及圖2B中相同的細節,又具有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具體實例的替代收縮段;圖4展示與圖2B中相同的細節,又具有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具體實例之另一替代收縮段;圖5A及圖5B展示根據圖2A及圖2B的收縮段之細節的兩個具體實例;圖6A展示根據圖1A中之線VI A-VI A的鼓輪的部分截面;圖6B展示根據圖6A中之圓VI B的鼓輪的截面之細節;圖7獨立地展示根據圖1A之收縮段中之一者之密封構件;圖8展示如圖7中所示的密封構件的替代密封構件;圖9A及圖9B展示與圖1A及圖1B中相同的鼓輪,又具有方法之步驟的替代次序; 圖10A及圖10B展示與圖2A及圖2B中相同的細節,又具有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具體實例之另一高度可組態收縮段;圖11展示根據圖10A及圖10B之收縮段之可組態部分的側視圖;圖12A及圖12B、圖13A及圖13B以及圖14A及圖14B分別展示根據圖10A及圖10B、根據本發明之第五具體實例、第六具體實例及第七具體實例的高度可組態收縮段之另外替代例;且圖15展示根據本發明第八具體實例之具有收縮段及成形段的用於製造具有側壁之輪胎的鼓輪。
圖1A至圖1F展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具體實例的製造輪胎,特別是自撐式輪胎或低壓安全胎的鼓輪1,特別是單級或單一級鼓輪1。
如圖1E及圖1F中所示,根據本發明之低壓安全胎包含具有呈內部襯墊91形式之至少第一輪胎層及呈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形式之其他輪胎層的封裝的胎體9。胎圈93、94將內部襯墊91及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的封裝分成在胎圈93、94之間的內部部分95及在胎圈93、94外部的兩個外部部分96、97。在胎體9成形期間,內部部分95經充氣成環面形形狀,而外部部分96、97圍繞胎圈93、94對折於內部部分95上。低壓安全胎進一步包含在內部部分95處、在胎圈93、94處或靠近胎圈93、94插入於內部襯墊91與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之間的加強條98、99,特別是低壓安全條。在胎體9成形之後,加強條98、99在低壓安全胎之內部部分95處鄰近於胎圈93、94而定位,自胎圈93、94在低壓安全胎之徑向方向上延伸以增強在該徑向方向上低壓安全胎之側壁的剛性。
如圖1A中所示,製造上述低壓安全胎的鼓輪1包含界定鼓輪1之中心旋轉軸線S及軸向方向A的中心鼓輪軸2。鼓輪1進一步具有圍繞中心軸線S同心地延伸的圓柱形主圓周表面3。主圓周表面3藉由多個鼓輪區段(例如24個,未圖示且本身已知)形成,鼓輪區段可在向外引導徑向方向R上相對於鼓輪1的中心軸線S移動以在該徑向方向R上擴展並縮小鼓輪1的主圓周表面3的直徑。如圖1A中所示,主圓周表面3經配置用於接納及直接支撐用於低壓安全輪胎之內部襯墊91。在如圖1A中所示之情形中,主圓周表面3係以稍微大於內部襯墊91之天然周長的第一周長或直徑D1配置,藉此使內部襯墊91待圍繞鼓輪1之主圓周表面3而稍微拉伸。內部襯墊91的拉伸較佳地小於其天然周長之1%。
鼓輪1進一步包含中心成形段4及與成形段4操作地連接的空氣泵裝置40。空氣泵裝置40具備一或多個用於供應空氣至成形段4以產生使胎體9充氣或成形之過壓W(如圖1F中所示)並用於自成形段4中移除或抽取空氣以產生成形段4中之負壓或部分真空V(如圖1B中所示)的空氣泵(未圖示)。較佳地,部分真空V具有小於環境大氣壓至少0.1巴的負壓。在此例示性具體實例中,空氣泵裝置40係在鼓輪軸2中或處配置。替代性地,空氣泵裝置40亦可經提供於鼓輪1外部,同時經由合適之導管操作地連接至成形段4。
鼓輪1具備在軸向方向A上隔開的兩個胎圈鎖定段51、52,一者在成形段4之每一側,因此成形段4在兩者之間。胎圈鎖定段51、52經配置用於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相對於胎體9鎖定或夾持低壓安全胎之第一胎圈93及第二胎圈94。當相對於胎體9鎖定胎圈93、94時,在胎圈93、 94之間的內部部分95自外部部分96、97密封且可被充氣。如圖1F中所示,胎圈鎖定段51、52可在鼓輪1之軸向方向A上朝向彼此及成形段4移動,以在該充氣期間促進胎體9之內部部分95的成形或形成。最終,胎體9之在成形段4的外部在軸向方向A上超出各別胎圈93、94定位的兩個外部部分96、97藉由球囊或向上轉動臂(未圖示且本身已知)相對於充氣成形內部部分95向上翻(在圖1F中以箭頭T示意性地指示)。
如圖1A中所示,鼓輪1進一步具備在胎圈鎖定段51、52之在軸向方向A上面朝成形段4的各別側處,分別鄰近於第一胎圈鎖定段51及第二胎圈鎖定段52的第一收縮段61及第二收縮段62。因此,第一收縮段61及第二收縮段62在胎體9之內部部分95處延伸。較佳地,收縮段61、62與其各別胎圈鎖定段51、52一起與鼓輪軸2整合或通常支撐於鼓輪軸2上,以便在胎體9成形期間協調其各別胎圈鎖定段51、52在鼓輪1之軸向方向A上移動。
如圖1A中所示,鼓輪1包含分別圍繞各別胎圈鎖定段51、52及收縮段61、62周向延伸以在胎圈段51、52與其各別收縮段61、62之間提供密封的第一套筒或密封構件71及第二套筒或密封構件72。密封構件71、72由彈性或可撓性材料製成。密封構件71、72之周長小於胎圈鎖定段51、52及收縮段61、62的周長。密封構件71、72在其圍繞胎圈鎖定段51、52及收縮段61、62施加時經均勻拉伸至第一直徑D1。由於均勻拉伸,密封構件71、72圍繞胎圈鎖定段51、52及收縮段61、62而經預先加壓或緊密地施加且在允許如此進行時將趨向於朝向其較小天然直徑均勻縮小或收縮。
在圖7中,更詳細地展示第一密封構件71。第一密封構件71與第二密封構件72鏡面對稱。第一密封構件71的周長之一部分已示意性地隱藏以顯示第一密封構件71之截面。實際上,第一密封構件71為完全環形。第一密封構件71包含環形收縮表面73,該環形收縮表面在軸向方向A中之一該末端處藉由用於連接至第一胎圈鎖定段51之第一末端74(在此實例中呈第一異形胎環形式)定界,且在軸向方向A中之對置末端處藉由用於連接至第一收縮段61之第二末端75(在此實例中呈第二異形胎環形式)定界。如圖1A中所示,在密封構件71、72下方,第一收縮段61及第二收縮段62具備在自如圖1A中所示之調平位置轉變至如圖1B中所示之縮小或收縮位置期間分別用於支撐、成形及/或引導各別密封構件71、72的多個第一支撐板81及多個第二支撐板82。在收縮位置中,密封構件71、72相對於密封構件71、72在調平位置中之原始位置徑向向內移動。
圖2A更詳細地展示第一胎圈鎖定段51,其與第二胎圈鎖定段52鏡面對稱。第一胎圈鎖定段51包含在鼓輪1之圓周方向中圍繞鼓輪軸2均勻分佈以形成夾持體53之環的多個夾持體53。在圖2A中,僅展示夾持體53中之一者。夾持體53可在鼓輪1之徑向方向R上移動以在鼓輪1之徑向方向R上相對於胎圈93推動內部襯墊91及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以相對於胎體9鎖定該胎圈93。每一夾持體53具備用於接納第一密封構件71之第一末端73之在此例示性具體實例中呈異形溝道形式的第一附接元件54。每一夾持體53進一步包含在第一附接元件54之在鼓輪1之軸向A中背對成形段4的側面處鄰近於第一附接元件54的第一密封部分55。第一密封部分55經配置用於直接鄰接或接觸鄰近於第一密封構件71之內部襯墊 91。
圖2A進一步更詳細展示第一收縮段61,其與第二收縮段62鏡面對稱。第一收縮段61包含在鼓輪1之圓周方向中圍繞鼓輪軸2均勻分佈以形成收縮區段63之環的多個收縮區段63。圖2A中僅展示一個收縮區段63。收縮區段63安裝於鼓輪軸2上以便可在鼓輪1之軸向方向A中移動。在此例示性具體實例中,第一胎圈鎖定段51之夾持體53支撐於收縮區段63上使得第一胎圈鎖定段51及第一收縮段61可在鼓輪1之軸向方向A中協調移動。每一收縮區段63具備用於接納第一密封構件71之第二末端75之在此例示性具體實例中呈異形溝道形式的第二附接元件64。
每一收縮區段63進一步包含在第二附接元件64之在鼓輪1之軸向A中面朝成形段4的側面處鄰近於第二附接元件64的第二密封部分65。第二密封部分65經配置用於直接鄰接或接觸鄰近於第一密封構件71之內部襯墊91。如圖2B及圖6A中所示,在第二密封部分65中或在第二密封部分65處,每一收縮區段63具備用於允許在軸向方向A中在第二密封部分65之兩側之間經由第二密封部分65或沿第二密封部分65的流體連通(特別是空氣連通)的流體連接66,流體連接在此例示性具體實例中呈凹槽形式。流體連接66將成形段4連接至第二密封部分65之與成形段4軸向對置的側面。
如圖4中所示,流體連接66可替代性地經提供為整合至第二密封部分65之管槽166。在此例示性具體實例中,整合的管槽166源自成形段4且直接鄰近於第一密封構件71之收縮表面73而流出。替代性地,整合管槽166可源自空氣泵裝置40之另一源位置,例如直接來自鼓輪軸20。
每一收縮區段63具備允許第一收縮段61自如圖2A中所示之調平位置收縮至如圖2B中所示之收縮位置的收縮腔室67。收縮腔室67具備用於嚙合或固持收縮腔室67中之第一支撐板81之末端的凸輪或凸耳87、88。
支撐板81、82較佳地由已被給定天然未加壓形狀之彈性材料製成。支撐板81、82之未加壓形狀實質上對應於加強條98、99之(反)輪廓。在如圖2B中所示之收縮位置中,允許支撐板81、82返回至其天然未加壓形狀。支撐板81、82安裝於收縮腔室67中以便在如圖2A中所示的在調平位置中之撓曲狀態與如圖2B中所示的在收縮位置中之自然狀態之間有彈性地可撓。特別是支撐板81、82之在軸向方向A中的末端85、86係藉由收縮腔室67之凸輪或凸耳87、88嚙合或固持,以使得末端85、86經固定以抵抗相對於收縮段63在徑向方向R上的移動。同時,支撐板81、82之在末端85、86之間的本體在徑向方向R上在在平行於鼓輪1之徑向方向R的收縮距離Z內彈性地可撓。
支撐板81、82在徑向方向R上的撓曲係藉由在鼓輪1之圓周方向上均勻分佈的多個致動器區段80驅動。致動器區段80係藉由驅動器致動以在平行於徑向方向R之徑向向內方向X中移動。在此實例中,驅動器為藉由經氣動驅動以經由氣壓腔室或缸69在平行於鼓輪1之軸向方向A的楔方向Y上來回移動的楔68形成的氣壓驅動器。楔68經由氣壓缸69的衝程可藉由合適限制性方式(例如,藉由添加軸(未圖示)至在離開氣壓缸69的楔方向Y中延伸的楔68)調整及/或限制,其中在氣壓缸69的外部,軸具備可調整阻止器(例如,螺母)。替代性地,可在氣壓缸69內部提供 間隔元件(未圖示)以限制該氣壓缸69的範圍。在徑向向外方向R上向上主動地強迫致動器區段80以主動地撓曲支撐板81至在調平位置中之撓曲狀態,而回縮楔68允許致動器區段80在第一支撐板81朝向其在收縮位置中之自然狀態或形狀的偏壓下在返回移動X中移動。
如圖2B中所示,第一支撐板81具有具有實質上恆定半徑之曲率。第一支撐板81在其自然狀態中均勻彎曲或折彎。第一支撐板81跨越其在對置末端85、86之間的長度具有實質上均勻硬度或可撓性且在撓曲至在如圖2A中所示的調平位置中之撓曲狀態中之後有彈性地撓曲回至如圖2B中所示的收縮位置中。在本發明的替代具體實例中,如圖3A及圖3B中所示,提供在沿其在對置末端85、86之間的長度之某些位置處減弱的替代第一支撐板181。在此實例中,替代第一支撐板181藉由提供摺疊線K、L在兩個位置處減弱,藉此在其撓曲回至如圖3B中所示的收縮位置中期間在替代第一支撐板181之曲率或半徑方面強加更突然的轉變。在具有戰略上選擇的摺疊線K、L情況下,加強條98、99之替代截面形狀可經調節,例如不對稱、截短或多平面。
圖10A及圖10B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具體實例的替代高度可組態收縮段261。
替代收縮段261替換如圖2A及圖2B中所示之收縮段61。替代收縮段261以與如圖2A及圖2B中所示之收縮段61相同的方式與胎圈鎖定段51協作。
替代收縮段261不同於上述收縮段61,因為其不包含在密封構件71下方的支撐板,當密封構件71自如圖10A中所示之調平位置收 縮至如圖10B中所示之收縮位置時支撐板界定密封構件71之收縮表面73的形狀。
實際上,如圖10A中所示,替代收縮段261具備收縮腔室267及在該收縮腔室267中接納的多個徑向可調整型材區段283、284。該多個型材區段283、284在鼓輪軸2之軸向方向A上彼此鄰近置放並經配置以個別地回縮或在收縮腔室267內在徑向向內方向X上朝向如圖10B中所示之個別回縮位置向內移動。在其各別回縮位置中,該多個型材區段283、284形成用於支撐在如圖10B中所示的收縮位置中的密封構件71之收縮表面73的高度可組態非調平支撐型材。類似於支撐板81,該多個型材區段283、284係在如圖11中所示之鼓輪的圓周方向上分佈。
為設定或組態該多個型材區段283、284之各別回縮位置,收縮段261具備在該多個型材區段283、284之徑向內部延伸的一或多個膨脹環286、287。每一膨脹環286、287具備階梯式阻止表面288、289,其中阻止表面288、289中之每一者在徑向向內方向X中直接與該多個型材區段283、284中之一者對置配置以用於阻止在特定於支撐型材內之該各別型材區段283、284的回縮位置中的該各別型材區段283、284。每一回縮徑向位置因此藉由型材區段283、284與膨脹環286、287的鄰接而界定。膨脹環286、287可由具有對應於不同支撐型材之不同階梯式阻止表面288、289的其他膨脹環286、287替代。
如圖10A及圖10B中所示,型材區段283、284以兩個群組在鼓輪軸2之軸向方向A上配置於替代致動器區段280的相對側。藉由非常類似於圖2A及圖2B中之楔68的楔268在徑向向外方向R上徑向向外強 迫致動器區段280。當楔268在致動器區段280下方部分遠離移動時,允許致動器區段280在徑向向內方向X上向內移動。致動器區段280具備在平行於型材區段283、284之徑向方向R上延伸並主要類似於型材區段起作用的主體281,及自主體281之兩側平行於鼓輪軸2之軸向方向A朝向型材區段283、284之兩個群組突出的調平軸282。如圖10A、圖10B及圖11中所示,型材區段283、284中之每一者經提供用於接納調平軸282的槽285。槽285在徑向方向R上足夠長以允許各別型材區段283、284自如圖10A中所示之調平位置移動至如圖10B中所示之回縮位置。在各別槽285上方的型材區段283、284的高度對於所有型材區段283、284係相同的,且此外等於在調平軸282上方的致動器區段280之主體281的高度。
致動器區段280相對於鼓輪軸2之徑向高度或距離在圖10B之回縮位置中藉由在氣壓缸269中提供可調整阻止器(例如螺母600)而限制,藉此可調整地限制該氣壓缸269內的楔268之範圍,及因此限制致動器區段280之主體281在徑向向內方向X上的移動範圍。致動器區段280之回縮位置經設定成在致動器區段280之軸向位置處匹配支撐型材。
致動器區段280經配置以當楔268在致動器區段280下方移動時被在徑向方向R上徑向向外強迫。當致動器區段280徑向向外移動時,調平軸282穿過型材區段283、284的各別槽285移動並最終同時接觸所有型材區段283、284,藉此提昇型材區段283、284至單一彼此調平徑向高度或位置,其此外與致動器區段280之頂部調平。因此,型材區段283、284連同致動器區段280現在形成用於在如圖10A中所示之調平位置中支撐密封構件71之收縮表面73的實質上調平之型材。
當允許致動器區段280在徑向向內方向X上向內返回時,調平軸282向內移動至徑向向內方向X中。型材區段283、284經允許連同調平軸282一起向下移動,直至型材區段283、284在膨脹環286、287處個別地與其各別阻止表面288、289鄰接。在其各別回縮位置中,型材區段283、284延伸直至相對於鼓輪軸2之不等徑向高度或距離或處於相對於鼓輪軸2之不等徑向高度或距離。特別是,當停置於阻止表面288、289上時,型材區段283、284之徑向距離對應於待藉由該等型材區段283、284形成的所要支撐型材。
圖12A及圖12B、圖13A及圖13B以及圖14A及圖14B展示分別根據本發明之第五具體實例、第六具體實例及第七具體實例的高度可組態收縮段361、461、561的另外具體實例。
如圖12A及圖12B中所示,根據第五具體實例的高度可組態收縮段361不同於如圖10A及圖10B中所示之收縮段,因為膨脹環不存在。實際上,收縮腔室367的底部388、389在鼓輪軸2之軸向方向A中為平坦的或實質上平坦的且型材區段383、384已在徑向方向R上給定個別長度。因此,當具有不同長度之兩個型材區段383、384與收縮腔室367之平坦底部388、389鄰接時,具有不同長度的型材區段383、384在徑向向外方向R上在對應於支撐型材內的該等型材區段383、384之徑向高度的不同長度內徑向向外延伸。在此具體實例中,改變支撐型材涉及以不同長度之型材區段替代型材區段383、384中之一或多者。在此具體實例中,最接近於致動器區段380之型材區段383、384係藉由調平軸382直接致動。然而,調平軸382不延伸穿過所有相鄰型材區段383、384中的槽。實際上,鄰近 定位的型材區段383、384係藉由相互嚙合之凸輪及凹陷385藉由其鄰近型材區段383、384間接致動。
如圖13A及圖13B中所示,根據第六具體實例的高度可組態收縮段461不同於如圖10A及圖10B中所示的高度可組態收縮段,因為膨脹環整合於收縮段461之收縮區段263中。因此,階梯式阻止表面488、489直接在收縮腔室467之底部處提供。再次,型材區段483、484經由嚙合之凸輪及凹陷485間接致動。
如圖14A及圖14B中所示,根據第七具體實例的高度可組態收縮段561不同於如圖10A及圖10B中所示之高度可組態收縮段,因為膨脹環之階梯式阻止表面由個別地可調整阻止元件588、589(例如,呈高度可調整螺桿或螺栓之形式)替換或由其形成。因為阻止元件588、589中之每一者可個別地設定成修正徑向高度,因此此具體實例在無需替換諸如膨脹環或型材區段583、584之部分的情況下高度可組態。再次,型材區段583、584經由嚙合之凸輪及凹陷585間接致動。
替代性地,如圖12A及圖12B、圖13A及圖13B以及圖14A及圖14B中所示的型材區段383、384;483、484;583、584可具備與圖10A、圖10B及圖11中所示相同的藉由如圖10A、圖10B及圖11中所示之致動器260移動的槽。
上述高度可組態收縮段261、361、461、561可用於在各種高度可調整支撐型材頂部支撐收縮段中之密封構件71。支撐型材可為對稱或不對稱、光滑或陡峭、具有更陡或更尖銳角,或上述特性之組合。特別是,高度可組態收縮段261、361、461、561可用以根據允許容納除加強條 以外的輪胎組件(例如,如圖15中所示之側壁601、602)的支撐型材支撐密封構件71。
如圖6A中之截面中所示,每一致動器區段80經成形為圓形區段並支撐多個第一支撐板81。如圖5A中所示,第一支撐板81具有直線或線性縱向側面83、84。因此,在如圖6A中所示之情形中,第一支撐板81在鼓輪1之圓周方向上稍微隔開,允許第一支撐板81收縮至第一收縮段61處之較小周長並防止在該收縮期間第一支撐板81之間的干擾。實際上,可如圖5B中所示,提供替代第一支撐板281,其具備凹入縱向側面283、284。凹入縱向側面283、284界定沙漏形狀,其中心適合於在收縮位置中的替代第一支撐板281的較小直徑。因此,替代第一支撐板281可較接近置放在一起,使得在收縮位置中,替代第一支撐板281在其凹入縱向側面283、284處鄰接並形成實質上或有效閉合圓周表面。
參看圖1A至圖1F,現將更詳細地描述製造具有上述鼓輪1之低壓安全胎的方法。儘管以下描述僅指根據圖1至圖9之收縮段61、62,但方法之步驟亦分別適用於如圖10A及圖10B、圖12A及圖12B、圖13A及圖13B以及圖14A及圖14B中所示的替代收縮段261、361、461、561。
如圖1A中所示,支撐板81、82已經主動地移動至調平位置中,以用於提供用於接納內部襯墊91之調平圓周表面。在圖1A中,內部襯墊91圍繞鼓輪1之主圓周表面3而施加且隨後被剪接。鼓輪1之鼓輪區段(未圖示)已稍微擴展至稍微大於經剪接內部襯墊91之原始直徑的第一直徑D1。因此,經剪接內部襯墊91(例如)在其直徑之0.5%至1%的範圍內經稍微拉伸。內部襯墊91延伸跨越胎圈鎖定段51、52、收縮段61、62 及成形段4而延伸。支撐板81、82藉由其各別致動器主動地撓曲至調平位置中,在調平位置中支撐於該等支撐板81、82上的收縮表面73與在第一直徑D1處的鼓輪1之主圓周表面3調平。各別胎圈鎖定段51、52及各別收縮段61、62的第一密封部分55及第二密封部分65在密封構件71、72之兩個軸向末端74、75處緊密地鄰接內部襯墊91。
圖1B展示其中空氣泵裝置40之真空泵(未圖示)已經啟動以自成形段4中抽取空氣的情形。在成形段4中產生部分真空V。如圖2A及圖2B中所示,楔68經氣動回縮以允許致動器區段80在徑向向內方向X上徑向向內移動。當支撐板81、82經允許以移動至其天然形狀中時(或當型材區段283、284;383、384;483、484;583、584回縮至其各別回縮位置時),各別密封構件71、72之收縮表面73在密封構件71、72中之彈性張力的影響下在徑向向內方向X上遵循支撐板81、82(或藉由型材區段283、284;383、384;483、484;583、584形成的支撐型材)。當內部襯墊91經稍微拉伸時,其將至少部分遵循收縮表面73。當內部襯墊91最終開始與收縮表面73分隔時,空氣將進入中間空間中。然而,如圖2B中所示,部分真空V亦經由流體連接66自各別收縮表面73與內部襯墊91之間的區域中吸取空氣。因此,兩者之間的任何空氣自內部襯墊91與各別收縮表面73之間的中間空間中快速、迅即或即刻抽出。在收縮表面73之兩側74、75的密封部分55、65防止空氣重新進入區域。因此,內部襯墊91在負壓或部分真空V的影響下被拉動或吸入於收縮表面73上。
當收縮表面73遵循支撐板81、82(或藉由型材區段283、284;383、384、483、484;583、584形成的支撐型材)時,鼓輪1之周長 局部減少或降低收縮距離Z至小於第一周長或直徑D1之第二周長或直徑D2,準備接納加強條98、99。支撐板81、82(或藉由型材區段283、284;383、384;483、484;583、584形成的支撐型材)及支撐於其上的收縮表面73當與圖1A中之情形相比時現在較接近於鼓輪1之中心軸線S,同時鼓輪1的主圓周表面3之第一直徑D1保持相同。內部襯墊91藉由部分真空吸入於收縮表面73上且已主動地收縮較佳超出其天然周長至如圖2B中所示之在第二直徑D2處的收縮位置中。支撐板81、82之收縮距離Z(或藉由型材區段283、284;383、384;483、484;583、584形成的支撐型材之收縮距離Z)與加強條98、99之在鼓輪1之徑向方向R上的厚度有關,以使得加強條98、99可容納於實質上在鼓輪1之主圓周表面3的第一直徑D1內的內部襯墊91中的周向凹痕、腔室、溝槽或凹陷中。加強條98、99完全容納於凹痕中或在凹痕外部的內部襯墊91之剩餘部分上方稍微突出。當在凹痕外部的內部襯墊91上方突出時,加強條98、99可藉由外部壓力構件(例如壓力輪或縫合輪)安全地壓入至凹痕中。
在上述收縮期間內部襯墊91與收縮表面73之間的互動應足以允許空氣自內部襯墊91與收縮表面73之間抽取。然而,為進一步增強或改良內部襯墊91與收縮表面73之間的部分真空的抽取,如圖8中所示,可提供替代密封構件171,其具備替代收縮表面173。替代收縮表面173在替代收縮表面173之徑向向外面向側面上具備多個排氣元件176,特別是呈突起(諸如肋或脊)或凹陷(諸如溝槽)形式。排氣元件176確保替代收縮表面173與內部襯墊91充分隔開以允許空氣自內部襯墊91與替代收縮表面173之間的排氣空間抽取。
在圖1C中,展示其中加強條98、99已置於在各別收縮段61、62之各別軸向位置處在內部襯墊91中產生的凹痕或凹陷中的情形。應注意加強條98、99之徑向外部表面實質上與在收縮段61、62之外部的內部襯墊91齊平。
圖1D展示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如何圍繞內部襯墊91及收縮段61、62處之加強條98、99周向置放以形成胎體9。特別是,可觀察到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可配置於實質上平坦或調平狀態中,而不管收縮段61、62處加強條98、99的存在。因此,可防止導致一或多個體簾布層之不精確剪接的周長的變化。
圖1E進一步展示環形胎圈93、94在各別胎圈鎖定段51、52之各別軸向位置處圍繞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的周向性安置。
圖1F展示成形胎體9的隨後步驟。胎圈鎖定段51、52已在徑向方向R上相對於主直徑D1稍微擴展以將一或多個體簾布層92壓至胎圈93、94上。胎圈93、94現在自外部部分96、97密封胎體9之內部部分95,以使得內部部分95可被充氣。空氣泵裝置40現在經操作以在成形段4中產生過壓W以充氣內部部分95。隨後,胎體9之外部部分96、97可相對於成形內部部分95向上翻T。
圖9A及圖9B又以相關於圖1A及圖IB的步驟的替代次序展示上述鼓輪1。在圖1A及圖1B中,收縮表面73在於收縮表面73處圍繞內部襯墊91配置第一加強條98及第二加強條99(參見圖1C)之前移動至收縮位置。在根據圖9A及圖9B的替代方法步驟中,第一加強條98及第二加強條99在收縮表面73移動至收縮位置之前在收縮表面73處圍繞內部襯 墊91而配置。步驟的此替代定序可減少在加強條98、99與內部襯墊91之間形成的氣穴的數量。特別是,可觀察到加強條98、99在內部襯墊91仍實質上平坦時置放於內部襯墊91上。內部襯墊91隨後被靠近至收縮表面73上至收縮位置,同時加強條98、99連同內部襯墊91一起移動至收縮位置。
當胎體9建構及成形於相同鼓輪1上時,根據本發明之鼓輪1被視為單一級或單級鼓輪1。
應理解,上文描述經包括以說明較佳具體實例之操作且並不意謂限制本發明之範圍。自上文論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將由本發明之範圍涵蓋的許多變化。
舉例而言,圖15展示在為(例如)用於構建卡車輪胎的雙級或多級輪胎構建程序之一部分的平坦構建鼓輪600中具有與圖10A、圖10B、圖11、圖12A、圖12B、圖13A、圖13B及圖14A、圖14B中所示相同的個別可調整型材區段的高度可組態收縮段261、361、461、561及262、362、462、562的實施(圖15中僅示意性地展示)。
圖15的平坦構建鼓輪600用以製備待轉移至用於成形該胎體的單獨形成鼓輪(未圖示)的胎體封裝。如圖15中所示意性地展示,平坦構建鼓輪600具備上述高度可組態收縮段261、361、461、561中之兩者,該兩者在軸向方向A中配置於內部襯墊91之外側以用於接納各別側壁601、602。自此具體實例不存在胎圈鎖定段51、52,因為胎圈僅首次在形成鼓輪處施加至胎體封裝,形成鼓輪係在雙級或多級輪胎構建程序之單獨級處。類似地,平坦構建鼓輪600並不具備成形段4且因此不具備用於在回縮狀態中抽吸在型材區段上之側壁601、602的真空構件。因此,亦無需如 圖1至圖14中所示的密封構件71、72。密封構件71、72可視需要用以使藉由型材區段形成的支撐型材平滑。然而,型材區段亦可與側壁601、602直接接觸,藉此形成根據本發明之收縮表面。
型材區段相對於平坦建構鼓輪600之圓周表面3的第一直徑D1僅回縮至如圖15中所示之狀態,其後側壁601、602經施加或接納於藉由回縮型材區段產生的凹痕或凹陷中。側壁601、602隨後經剪接及/或縫合。體簾布層603圍繞側壁601、602及內部襯墊91周向地施加以完成胎體封裝。凹陷側壁601、602與內部襯墊91齊平,使得體簾布層603可施加至構建鼓輪600、圍繞構建鼓輪600剪接及/或縫合,如同底層表面完全平坦。此大大改良剪接及/或縫合的準確度。
總而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造低壓安全胎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之一鼓輪的步驟,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可徑向移動之一收縮表面,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相對於該中心軸線將該等收縮表面自一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一收縮位置,在該收縮位置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同時在第一收縮段及第二收縮段處在收縮表面與內部襯墊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及在該部分真空的影響下將內部襯墊收縮至處於該收縮位置中之收縮表面上。本發明亦關於一種用於上述方法的鼓輪。
1‧‧‧鼓輪
3‧‧‧主圓周表面
4‧‧‧中心成形段
20‧‧‧鼓輪軸
40‧‧‧空氣泵裝置
51‧‧‧胎圈鎖定段
52‧‧‧胎圈鎖定段
61‧‧‧第一收縮段
62‧‧‧第二收縮段
71‧‧‧第一密封構件
72‧‧‧第二密封構件
81‧‧‧第一支撐板
82‧‧‧第二支撐板
91‧‧‧內部襯墊
95‧‧‧內部部分
96‧‧‧外部部分
97‧‧‧外部部分
D1‧‧‧第一直徑
D2‧‧‧第二直徑
II B‧‧‧圓圈
R‧‧‧徑向(向外)方向
S‧‧‧中心旋轉軸線
X‧‧‧徑向向內方向
Z‧‧‧收縮距離

Claims (50)

  1. 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低壓安全胎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的一鼓輪的步驟,其中該鼓輪包含在該鼓輪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可徑向移動之一收縮表面,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相對於該中心軸線移動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至該等收縮表面處於該第一直徑所在之一調平位置,及隨後配置圍繞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且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上方延伸的一第一輪胎層;相對於該中心軸線將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一收縮位置,在該收縮位置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同時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及在該部分真空的影響下將該第一輪胎層收縮至處於該收縮位置中之該等收縮表面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在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至該收縮位置的該移動期間保持處於該第一直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調平位置中與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或實質上相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配置一第 一加強條及一第二加強條的步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實質上等於該各別加強條之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小於該各別加強條之該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的該配置之前移動至該收縮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在該等收縮表面移動至該收縮位置之前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圍繞該第一輪胎層、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配置一或多個其他輪胎層以用於形成一胎體的步驟,在該胎體中,該第一加強條及該第二加強條在該徑向方向上配置於該第一輪胎層與該一或多個其他輪胎層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圍繞該一或多個其他輪胎層配置一第一胎圈及一第二胎圈的步驟,其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軸向定位於該第一胎圈與該第二胎圈之間,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成形軸向定位於該第一胎圈與該第二胎圈之間的該胎體之部分的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成形包含在該第一收縮段與該 第二收縮段之間提供一成形段及在該成形段中產生一過壓以用於使該胎體之該部分在該第一胎圈與該第二胎圈之間軸向地充氣的步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成形段、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以流體連通方式配置,其中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之該步驟包含在該成形段中產生一部分真空及允許該成形段中之該部分真空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自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抽取空氣。
  13. 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卡車輪胎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的一構建鼓輪的步驟,其中該鼓輪包含在該鼓輪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可徑向移動之一收縮表面,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相對於該中心軸線移動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至該等收縮表面處於該第一直徑所在之一調平位置;及相對於該中心軸線將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一收縮位置,在該收縮位置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構建鼓輪配置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的步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側壁 與該第二側壁之間圍繞該構建鼓輪配置一內部襯墊的步驟,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凹陷,以使得該等側壁與該內部襯墊齊平或實質上齊平。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收縮表面係在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構建鼓輪的該配置之前移動至該收縮位置。
  17. 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低壓安全胎的鼓輪,其包含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其中該鼓輪具備在該鼓輪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一收縮表面,該收縮表面在該收縮表面與該鼓輪在該第一直徑處之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所在的一調平位置與一收縮位置之間可移動,在該收縮位置中,該收縮表面相對於該中心軸線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該鼓輪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的一收縮位置,其中該鼓輪經配置以用於接納圍繞該主圓周表面且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處在該等收縮表面上方延伸的一第一輪胎層,其中該鼓輪進一步具備操作地連接至該等收縮段以用於在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的一空氣泵裝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鼓輪之該主圓周表面經配置以在該等收縮表面自該調平位置至該收縮位置的該移動期間保持處於該第一直徑。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調平位置中與 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或實質上相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鼓輪經配置以用於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接納一第一加強條及一第二加強條,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實質上等於該各別加強條之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鼓輪經配置以用於分別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圍繞該第一輪胎層接納一第一加強條及一第二加強條,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該收縮位置中相對於該調平位置在小於該各別加強條之該厚度之一收縮距離內凹陷。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鼓輪,其中處於該收縮位置中之該等收縮表面的截面形狀實質上對應於組合之該第一輪胎層及該各別加強條的截面形狀。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等收縮表面在其面向該第一輪胎層之側處具備經配置以在該第一輪胎層與該等收縮表面之間產生排氣空間以允許空氣自該第一輪胎層與該等收縮表面之間抽取的排氣元件。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段中之每一者處具備一第一密封部分,其中該等第一密封部分中之每一者經配置以在該軸向方向上在該各別收縮段之末端中之一者處以一密封方式鄰接該第一輪胎層。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鼓輪,其中該鼓輪在該等收縮段中之每一者 處具備一第二密封部分,其中該等第二密封部分中之每一者經配置以在與該各別第一密封部分相反之軸向方向上在該各別收縮段之末端處以一密封方式鄰接該第一輪胎層。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鼓輪,其中該空氣泵裝置操作地連接至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以用於在該等收縮表面、該第一輪胎層及該等各別收縮段之該第一密封部分及該第二密封部分之間產生一部分真空。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鼓輪,其中該等第一密封部分或該等第二密封部分具備用於將該空氣泵裝置操作地連接至在該等收縮表面、該第一輪胎層、該各別收縮段之該第一密封部分及該第二密封部分之間的區域的流體連接。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鼓輪具備在該軸向方向上在該第一收縮段與該第二收縮段之間的一成形段,其中該空氣泵裝置操作地連接至該成形段,其中該成形段與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以流體連通方式配置。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鼓輪,其中該等第一密封部分或該等第二密封部分具備用於操作地連接該空氣泵裝置至在該等收縮表面、該第一輪胎層、該各別收縮段之該第一密封部分及該第二密封部分之間的區域的流體連接,其中該等流體連接以流體連通方式將該成形段連接至在該等各別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與該第一輪胎層以及該第一密封部分及該第二密封部分之間的區域。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空氣泵裝置包含經配置以交替 地抽取空氣或供應空氣之一可逆空氣泵,或其中該空氣泵裝置包含用於供應及抽取空氣的多個空氣泵。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分別藉由分別圍繞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徑向外部以彈性張力延伸的一第一密封構件及一第二密封構件形成。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鼓輪,其中該第一密封構件及該第二密封構件分別圍繞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徑向外部均勻拉伸。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分別具備多個第一支撐板及多個第二支撐板,該多個第一支撐板及該多個第二支撐板在圓周方向上圍繞該等各別收縮段均勻分佈且在內部徑向地配置且相對於該等各別收縮表面徑向可移動以用於在該調平位置及該收縮位置中支撐該等各別收縮表面。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鼓輪,其中該第一支撐板及該第二支撐板經配置為在該徑向方向上在用於在該調平位置中支撐該各別收縮表面的一第一狀態與用於在該收縮位置中支撐該各別收縮表面的一第二狀態之間彈性地可撓。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鼓輪,其中該第一支撐板及該第二支撐板經配置以藉由一致動器自該第二狀態移動至該第一狀態。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鼓輪,其中該第一支撐板及該第二支撐板經偏置以自該第一狀態返回至該第二狀態,較佳地,其中該第二狀態為該第一支撐板及該第二支撐板的自然狀態。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鼓輪,其中該多個第一支撐板及該多個第二 支撐板中之每一支撐板具備在該鼓輪之圓周方向中面向直接相鄰支撐板的縱向邊緣,其中該等縱向邊緣在該支撐板之該第一狀態中凹入以允許該等支撐板在該第二狀態中以該較小第二直徑彼此接近。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鼓輪,其中該多個第一支撐板及該多個第二支撐板中之每一支撐板減弱以改變該支撐板在自該第一狀態至該第二狀態之該返回移動期間的行為。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鼓輪,其中該支撐板在該鼓輪之該軸向方向上沿其長度在不對稱位置處減弱,以在該第二狀態中提供該支撐板之一不對稱形狀。
  40. 一種製造一輪胎,特別是一卡車輪胎的鼓輪,其包含一中心軸線及圍繞該中心軸線以一第一直徑同心地延伸之一主圓周表面,其中該鼓輪具備在該鼓輪之軸向方向上處於隔開位置處的一第一收縮段及一第二收縮段,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一收縮表面,該收縮表面在該收縮表面與該鼓輪在該第一直徑處之該主圓周表面相齊所在的一調平位置與一收縮位置之間可移動,在該收縮位置中,該收縮表面相對於該中心軸線自該調平位置徑向向內移動至該鼓輪在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之該等收縮表面處具有具小於該第一直徑之一第二直徑之一圓周的一收縮位置。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各具備在平行於該中心軸線之一方向上彼此鄰近地置放的多個型材區段,其中該多個型材區段經配置以在徑向方向上在所有該等型材區段自該中心軸線延伸直至相同徑向距離的一調平位置與該等型材區段徑 向向內個別地移動以形成一非調平支撐型材以在該收縮位置中支撐該收縮表面的一回縮位置之間個別地可移動。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鼓輪,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一或多個環,其中每一環具備用於根據該等個別型材區段在該非調平支撐型材內之各別徑向位置來阻止該等個別型材區段之徑向向內移動的多個阻止表面。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鼓輪,其中該等環係可移除地接納於該等各別收縮段中。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鼓輪,其中該等環整合至該等收縮段。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鼓輪,其中每一收縮段包含具一平坦圓周底部之一收縮腔室,該收縮腔室用於接納該多個型材區段,其中該多個型材區段包含根據該等型材區段在該非調平支撐型材內之各別徑向位置而在該徑向方向上具有不同長度的至少兩個型材區段。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鼓輪,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用於根據該等個別型材區段在該非調平支撐型材內之徑向位置來阻止該等個別型材區段之徑向向內移動的多個個別可調整阻止元件。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鼓輪,其中該多個型材區段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徑向延伸槽,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用於將該多個型材區段徑向向外移動至該調平位置的一徑向可移動致動器區段,其中該致動器區段具備一調平軸,該調平軸延伸穿過該各別收縮段之所有該多個型材區段之該等槽且與該等槽嚙合,以將所有該等已嚙合型材區段移動至該調平位置。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鼓輪,其中該多個型材區段具備相互嚙合之凸輪及凹陷,其中每一收縮段具備用於將該多個型材區段徑向向外移動至該調平位置的一徑向可移動致動器區段,其中該致動器區段具備一調平軸,該調平軸經配置以與直接鄰近於該致動器區段之該等型材區段之該等凸輪及/或該等凹陷嚙合,以將該等直接嚙合型材區段移動至該調平位置,其中該各別收縮段之該多個型材區段的剩餘部分經配置以藉由該等凸輪與該等凹陷之該嚙合而間接嚙合以移動至該調平位置。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之鼓輪,其中該致動器區段包含充當該多個型材區段中之一者的一主體,其中該各別收縮段包含用於根據該主體在該支撐型材內之位置來限制該主體在徑向向內方向上之移動範圍的一可調整阻止器。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鼓輪,其中該鼓輪具備用於分別鎖定一第一胎圈及一第二胎圈的一第一胎圈鎖定段及一第二胎圈鎖定段,其中該第一收縮段及該第二收縮段在該軸向方向上分別配置於該第一胎圈鎖定段與該第二胎圈鎖定段之間。
TW104131121A 2014-10-13 2015-09-21 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與鼓輪 TWI677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13627 2014-10-13
NL2013627 2014-10-13
NL2014555 2015-03-31
NL2014555A NL2014555B1 (en) 2014-10-13 2015-03-31 Method and drum for manufacturing a tyre, in particular a run-flat ty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0709A true TW201620709A (zh) 2016-06-16
TWI677428B TWI677428B (zh) 2019-11-21

Family

ID=5439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121A TWI677428B (zh) 2014-10-13 2015-09-21 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與鼓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677428B (zh)
WO (1) WO20160605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2809B (zh) * 2019-07-01 2024-08-20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成型鼓
CN110920114A (zh) * 2019-12-27 2020-03-27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成型鼓
CN111469460A (zh) * 2020-05-15 2020-07-31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成型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6804A (en) * 1989-05-05 1990-12-1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Expandable tire building drum
DE19742035C1 (de) * 1997-09-24 1999-04-08 Continental Ag Verfahren und Trommel als Vorrichtung zum Aufbau eines Reifenrohlinges
JP4603736B2 (ja) * 2001-09-06 2010-12-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EP1512524B1 (de) * 2003-09-05 2006-08-09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Reifenkarkasse
JP2005238654A (ja) * 2004-02-26 2005-09-0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4402534B2 (ja) * 2004-07-21 2010-01-2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成型装置およびそれの使用方法
DE102004036516A1 (de) * 2004-07-28 2006-03-23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bau einer Reifenkarkasse eines Reifenrohlings
FR2900093B1 (fr) * 2006-04-21 2008-07-04 Michelin Soc Tech Perfectionnement d'un tambour d'assemblage destine a la fabrication des pneumatiques autoporteurs.
KR101364664B1 (ko) * 2007-02-15 2014-02-19 피렐리 타이어 소시에떼 퍼 아찌오니 타이어 제조를 위한 공정 및 장치
JP4616905B2 (ja) 2008-08-26 2011-01-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成形ドラム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FR2983118B1 (fr) 2011-11-30 2014-01-17 Michelin Soc Tech Tambour d'assemblage mixte a diametre variable destine a la fabrication d'un pneumatique comportant des gorges occultab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60560A1 (en) 2016-04-21
TWI677428B (zh)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2281B2 (ja) タイヤ、特に、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ドラム
KR20140060281A (ko) 멀티-피스 밀봉 슬리브
CN108215261B (zh) 轮胎成型机的轮胎成型方法
JP6395508B2 (ja) タイヤを組み立てる方法
CN105451978B (zh) 用于构造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处理和设备以及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CN104416935B (zh) 轮胎成型鼓
JPH0752275A (ja) タイヤ製造ドラム上でのタイヤ構成材の組み立て方法、タイヤ製造ドラム、およ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250328B2 (ja) 交換可能な幅部材を備えたスリーブレスのタイヤ組立ドラム
TWI677428B (zh) 製造輪胎,特別是低壓安全胎的方法與鼓輪
ITTO20070465A1 (it) Tamburo di formatura di pneumatici
JP4234922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BR102018067446A2 (pt) Um método de construção de pneus
JP6484107B2 (ja) 生タイヤの形成方法
BR102018067445A2 (pt) Método de construir um pneu
JP4166081B2 (ja) タイヤ中間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ES2262859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neumatico para ruedas de vehiculo.
US20200269533A1 (en) Drum for building and shaping a tire carcass
ES2262871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neumaticos para ruedas de vehiculos.
CN107650403A (zh) 用于轮胎成型鼓的中心层组件
CN109421305A (zh)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成型装置
JPH0156662B2 (zh)
JP2022047318A (ja) バンド部材の成形方法
JP2007283709A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39015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ドラム
JP2006035479A (ja) 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