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8919A - 樹脂成形裝置及樹脂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樹脂成形裝置及樹脂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8919A
TW201618919A TW104126195A TW104126195A TW201618919A TW 201618919 A TW201618919 A TW 201618919A TW 104126195 A TW104126195 A TW 104126195A TW 104126195 A TW104126195 A TW 104126195A TW 201618919 A TW201618919 A TW 2016189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electric motor
torque
brake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6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1118B (zh
Inventor
Fumio Takashima
Original Assignee
Tow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wa Corp filed Critical Tow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18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8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1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1118B/zh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成形裝置及樹脂成形方法。課題在於實現該裝置的小型化、低價格化、節能化,降低維持費。解決手段在於使用具有內置制動器以及為了完成使成形模具的模具表面之間相接觸的動作(合模)而充分必要的額定扭矩的電動馬達。電動馬達的瞬間最大扭矩為額定扭矩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內置制動器的保持扭矩為電動馬達的瞬間最大扭矩以上。在藉由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完成成形模具的合模之後,在藉由超過額定扭矩且在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短時間驅動扭矩並以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例如3秒鐘)實現了基於既定的合模壓的合模狀態後的狀態下,使內置制動器接通,使電動馬達斷開。藉由以既定的硬化時間使內置制動器持續接通以維持合模狀態,從而使流動性樹脂硬化。

Description

樹脂成形裝置及樹脂成形方法
本發明涉及藉由使充滿了成形模具的模腔的流動性樹脂硬化並形成硬化樹脂從而製造包含硬化樹脂的成形品的樹脂成形裝置及樹脂成形方法。
以往,使用電動機(electric motor;以下稱為“電動馬達”)作為用於對樹脂成形裝置所具有的相對置的成形模具進行合模和開模的動力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略)以藉由在對兩個金屬模具進行合模時將電動馬達的輸出扭矩限制為既定值,從而得到既定的合模壓力的方式來構成”。在樹脂成形裝置中,為了將電動馬達的旋轉軸的旋轉傳遞至成形模具(例如,上模具和下模具)之中的可移動模具(例如,下模具),設置有正時皮帶、滾珠螺桿和肘節連桿機構。電動馬達的旋轉軸的旋轉被依次傳遞至正時皮帶、滾珠螺桿和肘節連桿機構,使得下模具上升。在下模具的模具表面與上模具的模具表面被對模之後,電動馬達藉由一定的扭矩來按壓下模具。據此,維持有一定的合模壓的合模狀態將會持續。在本申請文件中“合模狀態”這一用語是指藉由為了防止樹脂毛邊的產生等而必要且充分高的既定的合模壓使得至少兩個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
在成形模具中,設置有充滿了由熱硬化性樹脂構成的流動性 樹脂的模腔。一邊保持在模腔中充滿有流動性樹脂的狀態,一邊藉由一定的合模壓來按壓下模具的模具表面與上模具的模具表面。下模具與上模具藉由內置在這些成形模具中的加熱器而被加熱至一定的溫度(例如,180℃)。藉由以既定的時間維持合模狀態,從而使加熱後的流動性樹脂硬化而形成硬化樹脂。藉由使電動馬達的旋轉軸旋轉,從而對成形模具進行開模。之後,取出具有在模腔中已硬化的硬化樹脂的成形品。在專利文獻2中,以樹脂成形裝置的一種即鑄模樹脂封裝裝置為物件,作為維持合模狀態的既定的時間,示出了“當樹脂注入完成時(略),為了使樹脂硬化,設置有以60~150秒保持該狀態的硬化時間(略)”。
專利文獻1:特開平11-147240號公報(參照段落[0003])
專利文獻2:特開平06-182803號公報(參照段落[0060])
根據專利文獻1和2中的記載可以理解,電動馬達將藉由一定的扭矩對成形模具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維持在既定的時間例如60~150秒之間。換言之,電動馬達在60~150秒之間被連續驅動。因此,在此期間電動馬達所產生的扭矩為額定扭矩(電動馬達以額定電壓.額定頻率連續輸出額定輸出時的扭矩)以下。在樹脂成形裝置中,為了防止樹脂毛邊的產生等而需要足夠高的合模壓。因此,為了儘量在60~150秒之間維持合模狀態,需要使用具有較大的額定扭矩的電動馬達。這會引起以下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由於具有較大的額定扭矩的電動馬達較大,因此難以使樹脂成形裝置小型化。第二個問題是由於具有較大的額定扭矩的電動馬達的價格較高,因此樹脂成形裝置的製造成本增大。第三個問題是由於需要在長 達60~150秒之間的合模狀態下,使用具有較大的額定扭矩的電動馬達,因此樹脂成形裝置的功耗增大。第四個問題是由於具有較大的額定扭矩的電機的功耗較大,因此無法實現樹脂成形裝置的節能化,且運行成本(用於對裝置進行維護‧管理‧運轉的費用,維持費用)增大。運行成本的增大會引起作為產品的成形品的製造成本價的上升。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以及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 (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產生超過所述額定扭矩且在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使用所述制動器來維持所述合模狀態;(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的,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 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以及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產生超過所述額定扭矩且在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切斷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的電力;(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 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有以下方式:所述瞬間最大扭矩為所述額定扭矩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有以下方式:所述保持扭矩為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上。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有以下方式:所述電動合模時間為0.5秒鐘以上且3秒鐘以下。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有以下方式:所述制動器為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中的內置制動器。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有以下方式:對所述成形品進行成形的方式為射出成形、轉注成形或壓縮成形之中的任意一種。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具有以下方式,具備:材料接收模組,至少對作為所述流動性樹脂的原料的樹脂材料進行接收;以及成形模組,至少具有所述成形模具、所述模具開閉機構和所述電動馬達,所述成形模組可相對於所述材料接收模組裝卸,所述成形模組可相對於其他的成形模組裝卸。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使用樹脂成形裝置,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的,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方法包括:準備電源、制動器和控制部的步驟,所述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所述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所述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及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的步驟:(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的步驟;(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產生超過所述額定扭矩且在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的步驟;(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 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的步驟;(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使用所述制動器來維持所述合模狀態的步驟;(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的步驟;(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的步驟;(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的步驟;(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的步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使用樹脂成形裝置,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的,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方法包括:準備電源、制動器和控制部的步驟,所述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 力,所述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所述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及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的步驟:(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的步驟;(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產生超過所述額定扭矩且在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的步驟;(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的步驟;(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切斷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的電力的步驟;(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的步驟;(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的步驟;(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的步驟;(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 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的步驟。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具有以下方式:所述瞬間最大扭矩為額定扭矩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具有以下方式:所述保持扭矩為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上。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具有以下方式:所述電動合模時間為0.5秒鐘以上且3秒鐘以下。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具有以下方式:所述制動器為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中的內置制動器。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具有以下方式:對所述成形品進行成形的方式為射出成形、轉注成形或壓縮成形之中的任意一種。
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具有以下方式,包括:準備材料接收模組的步驟,所述材料接收模組至少對作為所述流動性樹脂的原料的樹脂材料進行接收;以及準備成形模組的步驟,所述成形模組至少具有所述成形模具、所述模具開閉機構和所述電動馬達,所述成形模組可相對於其他的成形模組裝卸。
在完成了藉由電動馬達產生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來使成形模具的模具表面之間相接觸的動作之後,藉由產生超過額定扭矩且在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短時間驅動扭矩,從而以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來維持基於既定的合模壓的合模狀態。在開始進行維持合模狀態的動作之後,使內置 制動器進行動作。在開始進行內置制動器的動作之後,對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產生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在開始進行內置制動器的動作之後,也可以切斷對電動馬達施加的驅動電壓。藉由以既定的保持時間使內置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以該保持時間來維持合模狀態。據此,能夠使用具有相比於為了維持基於既定的合模壓的合模狀態而必要的額定扭矩較小的額定扭矩,換言之,能夠使用具有為了完成使成形模具的模具表面之間相接觸的動作而必要且充分的額定扭矩的電動馬達。據此,第一:能夠實現電動馬達小型化、低價格化及節能化。第二:由於能夠實現電動馬達小型化、低價格化及節能化,因此能夠實現樹脂成形裝置的小型化、低價格化及節能化。第三:由於一邊以既定的保持時間使內置制動器進行動作,一邊對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產生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以維持合模狀態,因此能夠實現合模狀態下的樹脂成形裝置的節能化,進而藉由切斷對電動馬達施加的驅動電壓並維持合模狀態,從而能夠進一步實現合模狀態下的樹脂成形裝置的節能化。第四:由於藉由使樹脂成形裝置節能化從而能夠降低樹脂成形裝置的運行成本,因此能夠降低成形品的製造成本價。
1‧‧‧樹脂封裝裝置(樹脂成形裝置)
2‧‧‧成形模組
3‧‧‧底座
4‧‧‧下架座
5‧‧‧拉桿
6‧‧‧上架座
7‧‧‧可移動座
8‧‧‧上模具
9‧‧‧下模具
10‧‧‧成形模具
11‧‧‧模腔
12‧‧‧流動性樹脂
13‧‧‧下側安裝板
14‧‧‧上側安裝板
15‧‧‧連桿機構(模具開閉機構)
16‧‧‧滾珠螺桿
17‧‧‧滾珠螺母
18‧‧‧皮帶輪
19‧‧‧電動馬達
20‧‧‧內置制動器
21‧‧‧旋轉軸
22‧‧‧皮帶輪
23‧‧‧正時皮帶
24‧‧‧電源
25‧‧‧安培計
26‧‧‧控制部
27‧‧‧封裝前基板
28‧‧‧電路基板
29‧‧‧晶片
30‧‧‧封裝後基板(成形品)
31‧‧‧硬化樹脂
32‧‧‧材料接收模組
33‧‧‧遞交模組
34‧‧‧基板材料接收部
35‧‧‧樹脂材料接收部
36‧‧‧材料移送機構
37‧‧‧樹脂材料
38‧‧‧X方向導軌
39‧‧‧主運送機構
40‧‧‧Y方向導軌
41‧‧‧副運送機構
42‧‧‧成形品移送機構
43‧‧‧儲料匣
44‧‧‧真空泵(減壓源)
圖1是示出被設置于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的成形模組在剛開始進行合模之後的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圖2是示出圖1所示的成形模組在完成合模之後使用電動馬達並藉由電動馬達產生超過額定扭矩且在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短時間驅動扭矩來實 現基於既定的合模壓的合模狀態的步驟的概略側視圖。
圖3是示出圖1所示的成形模組使用電動馬達的內置制動器來維持合模狀態的步驟的概略側視圖。
圖4是示出圖1所示的成形模組剛開始進行開模之後的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圖5是示出假設將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除去了上模具側的部件後的概略俯視圖。
在被設置于作為樹脂成形裝置的一種的樹脂封裝裝置1的成形模組2中,使用具有為了完成成形模具10的合模而必要且充分的額定扭矩Tr及內置制動器20的電動馬達19。電動馬達19的瞬間最大扭矩Tmax為電動馬達19的額定扭矩Tr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內置制動器20的保持扭矩Th為電動馬達19的瞬間最大扭矩Tmax以上。藉由電動馬達19的額定扭矩Tr以下的扭矩來完成使成形模具10的模具表面之間相接觸的動作。之後,藉由超過額定扭矩Tr且在瞬間最大扭矩Tmax以下的扭矩(在本申請文件中稱為“短時間驅動扭矩”)來以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T維持基於既定的合模壓的合模狀態。在開始進行藉由短時間驅動扭矩來維持合模狀態的動作之後,使內置制動器20動作(接通)。在開始進行內置制動器20的動作之後,將施加到電動馬達19的驅動電壓切斷(使電動馬達斷開)。藉由以既定的硬化時間使內置制動器20動作,從而在斷開電動馬達後的狀態下以既定的硬化時間維持合模狀態。
(實施例1)
下面,參照圖1~圖4,對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裝置的實施例1進行描述。作為樹脂成形裝置的例子,對於用於使用成形模具來對封裝樹脂進行成形的樹脂封裝裝置進行描述,所述封裝樹脂對安裝在印刷電路板等電路基板(circuit board)上的半導體晶片等晶片狀電子部件(以下稱為“晶片”)進行覆蓋。在該樹脂封裝裝置中,採用壓縮成形作為樹脂成形的方式。
參照圖1,對設置于樹脂封裝裝置1的成形模組2進行描述。成形模組2具有底座3。在底座3上固定有下架座4。在下架座4的四角,朝向上方固定有4根拉桿5。在4根拉桿5的上部,固定有與下架座4相對置的上架座6。在下架座4與上架座6之間,與下架座4和上架座6相對置的可移動座7以可升降的方式被嵌入到4根拉桿5中。
在上架座6的下表面上固定有上模具8,在可移動座7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下模具9。上模具8與下模具9合併構成一組成形模具10(以下僅稱為“成形模具10”)。在上模具8和下模具9中設置有加熱器(未圖示)。在下模具9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模腔11。存在於模腔11的內部的流動性樹脂12在上模具8與下模具9合模後的狀態下,藉由一邊被加壓一邊被加熱從而硬化。據此,包含有流動性樹脂12硬化而形成的硬化樹脂的成形品被成形。
在下架座4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下側安裝板13。在可移動座7的下表面上固定有上側安裝板14。連桿機構15以能夠在下側安裝板13與上側安裝板14之間伸縮的方式被固定於下側安裝板13和上側安裝板14。在上側安裝板14的下部設置有凹部和軸承(均未圖示),在該軸承中固定 有滾珠螺桿16的端部。在滾珠螺桿16中嵌入有安裝於連桿機構15的滾珠螺母17。在滾珠螺桿16的下部固定有皮帶輪18。連桿機構15為將滾珠螺桿16的旋轉運動轉換為上側安裝板14的升降運動來傳遞的模具開閉機構。
在底座3上固定有電動馬達19。電動馬達19具有由電磁式制動器構成的內置制動器20。在電動馬達19的旋轉軸21上固定有皮帶輪22。在皮帶輪18和皮帶輪22上架設有正時皮帶23。藉由這些結構,當電動馬達19的旋轉軸21旋轉時,該旋轉被依次傳遞至皮帶輪22、正時皮帶23、皮帶輪18、滾珠螺桿16。當滾珠螺桿16旋轉時,滾珠螺母17進行升降。伴隨著滾珠螺母17升降,經由連桿機構15,上側安裝板14、可移動座7和下模具9會一體升降。
在電動馬達19和內置制動器20上連接有作為樹脂封裝裝置1整體的電力源的電源24(電源24與內置制動器20之間的佈線未圖示)。在電源24與電動馬達19之間連接有安培計25。安培計25顯示被供給到電動馬達19的電流值。在安培計25中圖示出的粗線段表示安培計25的指針。圖1中的安培計25是為了說明電動馬達19所產生的扭矩而被圖示的。在樹脂封裝裝置1中也可以不設置安培計25。
電動馬達19所產生的扭矩與供給到電動馬達19的電流成比例。基於此,能夠將電動馬達19產生的扭矩作為安培計25所顯示的電流值來進行把握。在安培計25的刻度盤中明示了與電動馬達19的額定扭矩相對應的額定電流RC(rated current)以及與電動馬達19的瞬間最大扭矩Tmax相對應的瞬間最大電流MAX。圖1所示的安培計25具有假設瞬間最大電流MAX的值為額定電流RC的值的三倍時的刻度盤。
樹脂封裝裝置1具有控制部26。藉由包含在控制部26中的控制用驅動器的信號,至少對電動馬達19的轉速、扭矩和內置制動器20的動作進行控制。
在上模具8的下表面上,藉由吸附、夾緊等眾所周知的方法固定有封裝前基板27。封裝前基板27具有電路基板28和在其上安裝的晶片29。
下面,對電動馬達19進行描述。電動馬達19例如為AC伺服電動機。內置制動器20為電磁式制動器,較理想為如下所示構成。內置制動器20因電力被切斷而進行動作(接通)以使旋轉軸21不動。內置制動器20能夠因電力被供給而停止動作(圖1中藉由“BRK/OFF”(“/”表示換行)這樣的用語來表示)以使旋轉軸21旋轉。
在本實施例中,當藉由為了防止樹脂毛邊的產生等而必要且充分高的既定的合模壓對下模具9與上模具8進行合模時,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產生與瞬間最大扭矩Tmax相同值的扭矩、或者超過額定扭矩Tr且小於瞬間最大扭矩Tmax並接近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值的扭矩。換言之,當實現合模狀態時,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產生與瞬間最大扭矩Tmax相同值的扭矩、或者超過額定扭矩Tr且小於瞬間最大扭矩Tmax並接近該值的值的扭矩。
以如上述所示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為前提,對電動馬達19中的額定扭矩Tr、瞬間最大扭矩Tmax和內置制動器20的保持扭矩Th之間的兩個關係進行描述。
作為第一個關係,較理想為電動馬達19的瞬間最大扭矩 Tmax為電動馬達19的額定扭矩Tr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2TrTmax3Tr)。
對確定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下限值的情況進行描述。不採用瞬間最大扭矩Tmax小於額定扭矩Tr的二倍的理由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當藉由必要且充分高的合模壓對下模具9與上模具8進行合模時,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產生與瞬間最大扭矩Tmax相同值的扭矩、或者超過額定扭矩Tr且小於瞬間最大扭矩Tmax並盡可能接近該值的值的扭矩。當瞬間最大扭矩Tmax小於額定扭矩Tr的二倍時,電動馬達19的額定扭矩Tr與為了實現合模狀態並加以維持而必要的扭矩之間的差會減小。換言之,為了實現並維持合模狀態而必要的扭矩相對於額定扭矩Tr的倍率(>1)減小並接近1。因此,由於需要將電動馬達19的額定扭矩Tr設為在一定程度上較大的值,因此電動馬達19小型化的效果被削減。
例如,作為瞬間最大扭矩Tmax和額定扭矩Tr的值(均設為無名數),對分別具有120和40的第一電動馬達與分別具有120和80的第二電動馬達進行比較。在該例子中可以明確出,作為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值需要120時,第二電動馬達相比第一電動馬達更大。
對確定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上限值的情況進行描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明以下四點內容。第一:當使用具有超過額定扭矩Tr的三倍的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電動馬達19時,與藉由較高的合模壓進行合模時所要求的必要且充分的扭矩相比,瞬間最大扭矩Tmax為在一定程度上較大的值。換言之,由於使用關於瞬間最大扭矩Tmax具有過度品質的電動馬達19,因此並不理想。第二:如後所述,較理想為內置制動器20的保持扭矩Th為電動馬達19的瞬間最大扭距Tmax以上(TmaxTh)。據此,在 具有超過額定扭矩Tr的三倍的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電動19中,需要較大的內置制動器20。這可能會妨礙電動馬達19的小型化。第三:若從使用電動馬達19的方式來考慮,則難以假設瞬間最大扭矩Tamx超過額定扭矩Tr的三倍的情況。因此,難以獲得瞬間最大扭矩Tamx超過額定扭矩Tr的三倍的電動馬達19。第四:具有超過額定扭矩Tr的三倍的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電動馬達19很昂貴。根據這四點內容,較理想為將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上限值設為額定扭矩Tr的三倍。
作為第二個關係,如前所述,較理想為內置制動器20的保持扭矩Th為電動馬達19的瞬間最大扭距Tmax以上(TmaxTh)。在本實施例中,當藉由必要且充分高的既定的合模壓對下模具9與上模具8進行合模時(實現合模狀態時),有可能出現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產生與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值相同的值的情況。考慮這種情況時,為了使用內置制動器20來維持合模狀態,較理想為內置制動器20的保持扭矩Th的下限值為與電動馬達19的瞬間最大扭矩Tmax相等的值或大於該值的值。因此,較理想為保持扭矩Th為瞬間最大扭矩Tamx以上。
參照圖1~圖4,對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成形方法(樹脂封裝方法)進行描述。下面,對進行壓縮成形的情況進行描述。在這種情況下,在對成形模具10進行合模後的狀態下,使由充滿於模腔11的熱硬化性樹脂構成的流動性樹脂12(參照圖1~圖3)硬化而形成硬化樹脂。流動性樹脂12可以為藉由固體狀樹脂或膠狀樹脂被加熱而熔融從而生成的熔融樹脂,也可以為在常溫下呈現液狀的樹脂(液狀樹脂)。
首先,如圖1所示,作為完成使由下模具9的上表面與上模 具8的下表面構成的模具表面之間相接觸的動作(在本申請文件中稱為“成形模10的合模”)的步驟即第一步驟,控制部26如下所示對電動馬達19進行控制。將額定電流RC以下的電流從電源24供給到電動馬達19。據此,電動馬達19產生額定扭矩Tr以下的扭矩並使旋轉軸21沿一個方向旋轉。使電動馬達19的旋轉軸21的旋轉依次傳遞至皮帶輪22、正時皮帶23、皮帶輪18、滾珠螺桿16。使滾珠螺桿16沿一個方向旋轉,以使滾珠螺母17上升。藉由使滾珠螺母17上升,從而經由連桿機構15使上側安裝板14、可移動座7和下模具9一體上升。
接著,繼續圖1所示的狀態,對電動馬達19供給額定電流RC以下的電流並使下模具9上升。據此,完成了成形模具10的合模。從開始使下模具9上升直到完成合模,控制部26藉由額定電流RC以下的電流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藉由使下模具9上升,從而將晶片28浸入到流動性樹脂12中。藉由完成合模來完成將晶片28浸入到流動性樹脂12中的動作(參照圖2)。
接著,當成形模具10的合模完成時,控制部26例如藉由增加被供給到電動馬達19的電流的值,從而檢測出合模已完成。
接著,如圖2所示,作為實現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的步驟即第二步驟,控制部26如下所示對電動馬達19進行控制。控制部26以短時間即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T對電動馬達19供給短時間驅動信號,該短時間驅動信號用於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產生為額定扭矩Tr以上的二倍以上且瞬間最大扭矩Tmax以下的短時間驅動扭矩。接收了短時間驅動信號的電動馬達19以電動合模時間T,產生為額定扭矩Tr的 二倍以上且瞬間最大扭矩Tmax以下的短時間驅動扭矩。據此,藉由既定的合模壓按壓下模具9與上模具8,實現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對流動性樹脂12一邊進行加熱一邊藉由既定的合模壓進行加壓。在該第二步驟中,藉由以電動合模時間T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從而產生的短時間驅動扭矩對應於既定的合模壓而預先設定。
接著,如圖3所示,作為包括維持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的步驟的第三步驟,檢測出已實現了合模狀態的控制部26如下所示對電動馬達19和內置制動器20進行控制。第一:在藉由較高的合模壓進行合模的電動合模時間T內,藉由將制動器動作信號供給到內置制動器20,從而將為了使旋轉軸21能夠旋轉而供給的電力切斷。據此,使內置制動器20進行動作(接通)。內置制動器20將旋轉軸21鎖定(使旋轉軸21無法旋轉),以維持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
第二:在電動合模時間T內,在使內置制動器20進行動作之後,將額定電流RC以下的電流供給到電動馬達19。從實現節能化的觀點來看,更較理想為在電動合模時間T內,在使內置制動器20進行動作之後,將施加到電動馬達19的驅動電壓切斷(斷開電動馬達19)。圖3中的安培計25示出切斷了對電動馬達19施加的驅動電壓的情況。
藉由以既定的時間(例如,60~150秒鐘)繼續著斷開電動馬達19且與此並行接通內置制動器20的狀態,從而以既定的時間維持合模狀態。據此,維持將晶片28浸入到流動性樹脂12中的狀態。該既定的時間為由熱硬化性樹脂構成的流動性樹脂12硬化所必要的硬化時間。經過硬化時間,流動性樹脂12硬化而形成硬化樹脂。
在第三步驟中,如果被構成為在內置制動器20中電源被切斷時旋轉軸21不動,則在維持合模狀態的既定的時間的期間內用於接通內置制動器20的電流為0(零)。進而,施加到電動馬達19的電流為額定電流RC以下的值或0。據此,在以既定的時間維持合模狀態的第三步驟中,能夠削減施加到電動馬達19的電流或者使之為0。
接著,如圖4所示,作為包括對成形模具10進行開模的步驟的第四步驟,存儲了既定的硬化時間(例如,60~150秒鐘)的控制部26如下所示對電動馬達19和內置制動器20進行控制。控制部26檢測出既定的硬化時間接近結束時,在從其結束起追溯了既定的準備時間(例如,3秒鐘)後的時點,使電動馬達19被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產生額定扭矩Tr以下的扭矩。據此,電動馬達19支撐下模具9。檢測出經過了既定的硬化時間的控制部26在維持電動馬達19支撐下模具9的狀態下使內置制動器20的動作停止(斷開內置制動器20)。控制部26藉由使電動馬達19沿另一個方向旋轉,從而使下模具9下降。據此,對下模具9與上模8具進行開模。較理想地,控制部26一邊對電動馬達19所產生的扭矩進行控制,一邊使電動馬達19沿另一個方向旋轉。在完成開模之後,使用運送機構(未圖示),從下模具9與上模具8之間取出作為成形品的封裝後基板30。封裝後基板30具有電路基板28、晶片29和硬化樹脂31。
在第二步驟中對於供給到電動馬達19的電流進行描述。在完成成形模具10的合模之後,以電動合模時間T對電動馬達19供給超過額定電流RC的電流且瞬間最大電流MAX以下的電流。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藉由必要且充分高的合模壓對下模具9和上模具8進行合模來實現合模 狀態。為了得到較高的合模壓,較理想地,對電動馬達19供給與瞬間最大電流MAX相同值的電流、或者超過額定電流RC且小於瞬間最大電流MAX並接近該值的值的電流來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藉由如此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從而使電動馬達19產生與瞬間最大扭矩Tmax的值相同值的扭矩、或者超過額定扭矩Tr且小於瞬間最大扭矩Tmax並接近該值的值的扭矩以作為短時間驅動扭矩。
被驅動的電動馬達19以電動合模時間T產生超過額定扭矩Tr且瞬間最大扭矩Tmax以下的短時間驅動扭矩。據此,藉由為了防止樹脂毛邊的產生等而必要且充分高的既定的合模壓來對下模具9與上模具8進行合模,從而實現合模狀態。較理想地,藉由較高的合模壓進行合模的電動合模時間T為0.5秒鐘以上且3秒鐘以下。更理想地,電動合模時間T為0.5秒鐘以上且2秒鐘以下。
較理想地,在第二步驟中,電動馬達19所產生的短時間驅動扭矩的值均滿足以下兩點。第一:短時間驅動扭矩的值為額定扭矩Tr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第二:短時間驅動扭矩的值為與瞬間最大扭矩Tmax相同的值的扭矩、或者超過額定扭矩Tr且小於瞬間最大扭矩Tmax並盡可能接近該值。
在上述的第二和第三步驟中,對藉由較高的合模壓進行合模的電動合模時間T進行描述。將電動合模時間T設定為0.5秒鐘以上且3秒鐘以下,較理想為設定為0.5秒鐘以上且1.5秒鐘以下。將時間T設定為0.5秒鐘以上的理由在於控制部20在檢測出合模完成之後,直到使內置制動器20進行動作以藉由保持扭矩Th來維持合模狀態為止,最短只要0.5秒鐘 就足夠了。將時間T設定為3秒鐘以下的理由在於能夠以瞬間最大扭矩Tmax使電動馬達19進行動作的時間作為電動馬達19的標準而言最短被設定為3秒鐘左右。較理想為將時間T設定為1.5秒鐘以下的理由在於以額定扭矩Tr的二倍以上且瞬間最大扭矩Tmax以下的短時間驅動扭矩使電動馬達19進行動作的時間較理想為較短者。
根據本實施例,在完成成形模具10的合模之後,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在電動合模時間T的期間內產生短時間驅動扭矩。具體而言,在作為電動合模時間T的0.5秒鐘以上且3秒鐘以下,較理想為0.5秒鐘以上且1.5秒鐘以下的期間,電動馬達19產生短時間驅動扭矩。短時間驅動扭矩為超過額定扭矩Tr且在瞬間最大扭矩Tmax以下。瞬間最大扭矩Tmax較理想為電動馬達19的額定扭矩Tr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藉由接通內置制動器20來維持據此實現的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在接通內置制動器20之後,將額定電流RC以下的電流供給到電動馬達19。在接通內置制動器20之後,也可以斷開電動馬達19。藉由繼續接通內置制動器20,從而以既定的硬化時間來維持合模狀態。
根據這些,能夠使用具有額定扭矩Tr的電動馬達19,該額定扭矩Tr大幅小於為了實現基於既定的合模壓的合模狀態並加以維持而必要的額定扭矩。換言之,能夠使用具有僅為了完成成形模具10的合模(使由下模具9的上表面與上模具8的下表面構成的模具表面之間相接觸的動作)而必要且充分的額定扭矩Tr的電動馬達19。與為了維持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而必要的扭矩相比較,僅為了完成成形模具10的合模而必要且充分的額定扭矩Tr大幅減小。據此,第一:能夠實現電動馬達19小型化、 低價格化及節能化。第二:由於能夠實現電動馬達小型化、低價格化及節能化,因此能夠實現樹脂封裝裝置1的小型化、低價格化及節能化。藉由使用具有內置制動器20的電動馬達19,從而能夠使樹脂封裝裝置1進一步小型化。第三:一邊使內置制動器20以既定的保持時間進行動作,一邊對電動馬達19進行驅動以使電動馬達19產生小於額定扭矩Tr的扭矩,或者切斷對電動馬達19施加的驅動電壓來維持合模狀態。因此,在合模狀態下能夠實現樹脂成形裝置1的節能化。第四:由於能夠實現樹脂封裝裝置1的節能化,因此能夠降低樹脂封裝裝置1的運行成本(維持費)。因此,能夠降低封裝後基板30(成形品)的製造成本價。
(實施例2)
參照圖5對本發明所涉及的樹脂封裝裝置進行描述。如圖5所示,樹脂封裝裝置1具有一個材料接收模組32、四個成形模組2和一個遞交模組33。進而,樹脂封裝裝置1具有分別以樹脂封裝裝置1整體為物件來供給電力的電源24及對各結構要素進行控制的控制部26。
材料接收模組32與圖5中的最左側的成形模組2相互可安裝且可分離。相鄰的成形模組2之間相互可安裝且可分離。圖5中的最右側的成形模組2與遞交模組33相互可安裝且可分離。對上述的結構要素進行安裝時的定位是藉由定位用孔和定位銷等眾所周知的手段來進行的。安裝是藉由由使用了螺栓和螺母的螺旋夾具等構成的眾所周知的手段來進行的。
材料接收模組32具有基板材料接收部34、樹脂材料接收部35和材料移送機構36。基板材料接收部34從樹脂封裝裝置1的外部接收封 裝前基板27。樹脂材料接收部35從樹脂封裝裝置1的外部接收由固體狀樹脂構成的樹脂材料37。圖5示出粒狀樹脂作為樹脂材料37。
在樹脂封裝裝置1中從材料接收模組32經由四個成形模組2直到遞交模組33,沿X方向設置有X方向導軌38。在X方向導軌38中以能夠沿X方向移動的方式設置有主運送機構39。在主運送機構39中沿Y方向設置有Y方向導軌40。在Y方向導軌40中以能夠沿Y方向移動的方式設置有主運送機構39所具有的副運送機構41。副運送機構41在上部收容封裝前基板27,在下部收容樹脂材料37,並在一個成形模組2中的X方向導軌38的上方與下模具9中的模腔11的上方之間往返。副運送機構41將封裝前基板27供給到上模具(未圖示)的下表面,將樹脂材料37供給到下模具9的模腔11。
在本實施例中,由主運送機構39和副運送機構41構成的運送機構對封裝前基板27及安裝于封裝前基板27的晶片29(參照圖1)被樹脂封裝而成形後的成形品即封裝後基板30這雙方進行運送。根據該結構,由於由主運送機構39和副運送機構41構成的運送機構共用運入機構和運出機構,因此樹脂封裝裝置1的結構被簡單化。
遞交模組33具有運送封裝後基板30的成形品移送機構42和收容封裝後基板30的儲料匣43。進而,遞交模組33具有真空泵44。真空泵44為以樹脂封裝裝置1整體為物件而用於對封裝前基板27、封裝後基板30等進行吸附的減壓源。真空泵44也可以被設置在材料接收模組32中。
真空泵44還被用作為用於對上模具8與下模具9之間的空間即包括模腔11的外部空氣切斷空間進行吸引的減壓源。外部空氣切斷空 間在樹脂材料37被供給到模腔11中之後直到成形模具10的合模完成期間,在上模具8與下模具9之間的空間即包括模腔11的空間中形成。具體而言,使用密封部件來使上模具8與下模具9之間的空間即包括模腔11的空間成為與外部空氣切斷的狀態。藉由對外部空氣切斷空間進行吸引,從而抑制了圖4所示的硬化樹脂31中的氣泡(Void)的產生。作為減壓源,還可以使用藉由真空泵44吸引並具有大容量的減壓櫃。
根據本實施例,能夠分別在四個成形模組2中,使用具有僅為了完成成形模具10的合模而必要且充分的額定扭矩Tr的電動馬達19。與為了維持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而必要的扭矩相比較,僅為了完成成形模10的合模而必要且充分的額定扭矩Tr大幅減小。據此,能夠使具有四個成形模組2的樹脂封裝裝置1作為整體而小型化、低價格化及節能化。特別地,能夠降低設置有多個樹脂封裝裝置1並進行樹脂封裝步驟(樹脂成形步驟)的工廠中的功耗。關於這點,本發明滿足了促進節能化這一社會性需求。進而,藉由使樹脂封裝裝置1整體節能化,從而能夠抑制樹脂封裝裝置1的運行成本的增大,因此能夠降低作為成形品的封裝後基板30的製造成本價。
進而,根據本實施例,四個成形模組2之中相鄰的成形模組2之間相互可安裝且可分離。據此,能夠按照需求的增大來增加成形模組2,能夠按照需求的減少來減少成形模組2。例如,當工廠A所在區域內的特定的產品的需求增大時,從佈局於需求未增大的區域內的工廠B所具有的樹脂封裝裝置1中分離出被使用於該特定的產品的生產的成形模組2。將分離出的成形模組2運送至工廠A,並將運送來的成形模組2增設到工廠A 所具有的樹脂封裝裝置1中。據此,能夠應對在工廠A所在區域中增大的需求。因此,根據本實施例,實現了能夠靈活應對需求的增減的樹脂封裝裝置1。
作為樹脂封裝裝置1,可以採用以下的變形例。在第一變形例中,將材料接收模組32和遞交模組33合併,並將合併後的一個接收/遞交模組配置在樹脂封裝裝置1的一端(圖5中左端或右端)。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一個或多個成形模組2露出于樹脂封裝裝置1的另一端(圖5中右端或左端),因此易於進行成形模組2的安裝和分離。
在第二變形例中,將材料接收模組32和成形模組2合併,並將合併後的一個接收/成形模組配置在樹脂封裝裝置1的一端(圖5中左端或右端)。在這種情況下,在接收/成形模組中安裝一個成形模組2或者依次安裝多個成形模組2。在位於另一端(圖5中右端或左端)的成形模組2中安裝遞交模組33,來構成樹脂封裝裝置1。
在第三變形例中,在樹脂封裝裝置1中,將主運送機構39和副運送機構41設為運入機構,除了該運入機構之外還具備運出機構。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運入機構與運出機構獨立地進行動作,因此在樹脂封裝裝置1中成形動作的效率提高。
並不限於上述的變形例,在樹脂封裝裝置1中,只要被構成為相鄰的成形模組2之間相互可安裝且可分離即可。能夠以如此構成的樹脂封裝裝置1為物件來適用本發明。
作為適用了本發明的樹脂成形的方式,對壓縮成形進行了描述。並不限於此,作為樹脂成形的方式,可以採用轉注成形、射出成形等。 能夠以需要將合模狀態維持一定的時間的樹脂成形的方式為物件來適用本發明。
作為被使用在樹脂封裝裝置1(樹脂成形裝置)中的成形模具10,還可以採用在上模具8與下模具9中添加中間模具的結構。進而,作為成形模具10,還可以使用在水平方向或傾斜方向上相對置的至少兩個模具。
充滿了模腔11的流動性樹脂12(參照圖1)並不限於熱硬化性樹脂,也可以為熱可塑性樹脂。流動性樹脂12還可以為粉狀、粒狀、片狀等固體狀樹脂,也可以為在常溫下呈現膠狀的樹脂(膠狀樹脂),還可以為在常溫下呈現液狀的樹脂(液狀樹脂)。這些對於從樹脂封裝裝置1的外部供給的樹脂材料37(參照圖5)而言也是相同的。
作為使成形模組2中的可移動模具(下模具9)升降的機構,採用了使用四根拉桿5的機構。代替於此,還可以採用所謂的保持框架機構(例如,參照特開2007-281368號公報)。進而,模具開閉機構並不限定於連桿機構15。例如,還可以採用圖1所示的滾珠螺母17被安裝在相當於上側安裝板14的部件中的所謂的直動式的模具開閉機構。
作為具有為了維持成形模具10的合模狀態而必要的保持扭矩的制動器,使用了電動馬達19所具有的內置制動器20。代替於此,還可以使用與電動馬達19不同而另外設置的外帶的制動器。外帶的制動器被設置在從電動馬達19到由連桿機構15等構成的模具開閉機構之間的結構要素(包括電動馬達19的旋轉軸21自身)中。例如,將外帶的制動器配置在底座3的內部,該制動器使得旋轉軸21或滾珠螺桿16可旋轉或不可旋轉。藉 由該結構,可獲得與之前所說明的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作為成形品的封裝後基板30(參照圖4)並不限定於半導體晶片等晶片29被樹脂封裝而成的封裝後基板。圖4所示的晶片29還可以為除了半導體晶片以外的晶片,例如電容器、熱敏電阻等晶片。電路基板28並不限定於印刷電路板等電路基板(circuit board)。電路基板還可以為矽晶片等半導體晶片,也可以為陶瓷基板(ceramic substrate),還可以為金屬制的引線框(lead frame)。
所生產的成形品並不限於封裝後基板30(參照圖4),還可以為除了涉及電子部件、半導體的成形品之外的一般性的成形品。例如,藉由樹脂成形來製造透鏡、光學模組、導光板等光學部件時,以及製造一般性的樹脂成形品時等均能夠適用本發明。換言之,在之前的說明中對於樹脂封裝裝置1所描述的內容在以一般性的樹脂成形裝置為物件的情況下也適用。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範圍內,可按照需要,任意且適當組合而進行變更,或選擇性地採用。

Claims (16)

  1. 一種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的,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以及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產生超過所述額定扭矩且在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 (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使用所述制動器來維持所述合模狀態;(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
  2. 一種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的,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以及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超過所述額定扭矩產生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切斷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的電力;(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樹脂成形裝置,其中,所述瞬間最大扭矩為所述額定扭矩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樹脂成形裝置,其中, 所述保持扭矩為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樹脂成形裝置,其中,所述電動合模時間為0.5秒鐘以上且3秒鐘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樹脂成形裝置,其中,所述制動器為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中的內置制動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樹脂成形裝置,其中,對所述成形品進行成形的方式為射出成形、轉注成形或壓縮成形之中的任意一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樹脂成形裝置,其中,具備:材料接收模組,至少對作為所述流動性樹脂的原料的樹脂材料進行接收;以及成形模組,至少具有所述成形模具、所述模具開閉機構和所述電動馬達,所述成形模組可相對於所述材料接收模組裝卸,所述成形模組可相對於其他的成形模組裝卸。
  9. 一種樹脂成形方法,使用樹脂成形裝置,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的,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 方法包括:準備電源、制動器和控制部的步驟,所述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所述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所述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及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的步驟:(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的步驟;(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產生超過所述額定扭矩且在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的步驟;(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的步驟;(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使用所述制動器來維持所述合模狀態的步驟;(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的步驟;(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 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的步驟;(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的步驟;(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的步驟。
  10. 一種樹脂成形方法,使用樹脂成形裝置,所述樹脂成形裝置具備:成形模具,至少具有一個模具和與所述一個模具相對置的另一個模具;模具開閉機構,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電動馬達,與所述模具開閉機構相連,是為了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合模而設置的,具有額定扭矩和瞬間最大扭矩;以及模腔,被設置在所述成形模具中,充滿了所述模腔的流動性樹脂在所述成形模具被合模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從而生成硬化樹脂,對包含所述硬化樹脂的成形品進行成形,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成形方法包括:準備電源、制動器和控制部的步驟,所述電源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電力,所述制動器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到所述模具開閉機構之間並具有保持扭矩,所述控制部至少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及所述控制部對所述電源、所述電動馬達和所述制動器進行控制以執行以下的動作的步驟:(1)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合模的步驟;(2)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合模完成之後,藉由所述電動馬達產生超過所述額定扭矩且在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下的扭矩即短時間合模扭矩,從而實 現所述成形模具藉由既定的合模壓來進行合模的合模狀態,並維持既定的電動合模時間的步驟;(3)在所述合模狀態實現之後且在所述電動合模時間之內,藉由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從而維持所述合模狀態的步驟;(4)在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切斷對所述電動馬達供給的電力的步驟;(5)藉由在實現所述合模狀態之後將所述合模狀態維持既定的硬化時間,從而使所述流動性樹脂硬化而生成所述硬化樹脂的步驟;(6)藉由對所述電動馬達進行驅動以使所述電動馬達在相比於所述硬化時間所經過的時點在既定的準備時間之前產生所述額定扭矩以下的扭矩,從而支撐所述成形模具的步驟;(7)在所述硬化時間經過之後,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的步驟;(8)在停止使所述制動器進行動作之後,藉由使所述電動馬達旋轉,從而對所述成形模具進行開模的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的樹脂成形方法,其中,所述瞬間最大扭矩為所述額定扭矩的二倍以上且三倍以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的樹脂成形方法,其中,所述保持扭矩為所述瞬間最大扭矩以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的樹脂成形方法,其中,所述電動合模時間為0.5秒鐘以上且3秒鐘以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的樹脂成形方法,其中,所述制動器為被設置在所述電動馬達中的內置制動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的樹脂成形方法,其中,對所述成形品進行成形的方式為射出成形、轉注成形或壓縮成形之中的任意一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的樹脂成形方法,其中,包括:準備材料接收模組的步驟,所述材料接收模組至少對作為所述流動性樹脂的原料的樹脂材料進行接收;以及準備成形模組的步驟,所述成形模組至少具有所述成形模具、所述模具開閉機構和所述電動馬達,所述成形模組可相對於其他的成形模組裝卸。
TW104126195A 2014-09-30 2015-08-12 Resin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sin forming method TWI541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9939A JP6612024B2 (ja) 2014-09-30 2014-09-30 樹脂成形装置、樹脂成形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8919A true TW201618919A (zh) 2016-06-01
TWI541118B TWI541118B (zh) 2016-07-11

Family

ID=5559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6195A TWI541118B (zh) 2014-09-30 2015-08-12 Resin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sin form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12024B2 (zh)
KR (1) KR20160038720A (zh)
CN (1) CN105459298B (zh)
TW (1) TWI5411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43953A1 (en) * 2017-02-24 2018-08-30 Towa Corporation Resin-molding device, resin-mold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molded product
TWI815188B (zh) * 2020-11-27 2023-09-11 南韓商吉佳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脫模裝置及利用其的圖案基板生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5787B (zh) * 2017-03-22 2018-09-11 首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壓裁機構
JP7034700B2 (ja) * 2017-12-21 2022-03-14 Towa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製造方法
CN109342490A (zh) * 2018-11-29 2019-02-15 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化时间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
JP7034961B2 (ja) * 2019-01-30 2022-03-14 Towa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14318954B (zh) * 2021-12-31 2024-01-3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成型模具的合模方法以及成型装置
CN116175877B (zh) * 2023-03-17 2023-11-17 河北雁翎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接头的注塑压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918A (ja) * 1986-06-27 1988-01-11 Fanuc Ltd ラチエツト機構を備えた型締め装置
JP2932136B2 (ja) * 1993-07-22 1999-08-09 トー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樹脂封止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H1012644A (ja) * 1996-06-20 1998-01-16 Rohm Co Ltd 電子部品の樹脂封止部成形方法
JP4791851B2 (ja) * 2006-02-24 2011-10-12 Towa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樹脂封止成形装置
JP2011083956A (ja) * 2009-10-15 2011-04-28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電動型締装置
CN102416692A (zh) * 2011-10-31 2012-04-18 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注塑机快速开合模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43953A1 (en) * 2017-02-24 2018-08-30 Towa Corporation Resin-molding device, resin-mold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molded product
TWI687297B (zh) * 2017-02-24 2020-03-11 日商東和股份有限公司 樹脂成形裝置,樹脂成形系統,及用於製造樹脂成形產品的方法
TWI815188B (zh) * 2020-11-27 2023-09-11 南韓商吉佳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脫模裝置及利用其的圖案基板生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38720A (ko) 2016-04-07
CN105459298B (zh) 2018-02-06
TWI541118B (zh) 2016-07-11
JP6612024B2 (ja) 2019-11-27
JP2016068386A (ja) 2016-05-09
CN105459298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1118B (zh) Resin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sin forming method
JP5824765B2 (ja) 樹脂モールド方法及び樹脂モールド装置並びに供給ハンドラ
CN105984081B (zh) 树脂密封装置以及树脂密封方法
JP2016068386A5 (zh)
CN105643840B (zh) 模制品制造系统和模制品制造方法
JP6525580B2 (ja)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方法
JP6804410B2 (ja) 搬送機構、樹脂成形装置、成形対象物の成形型への受け渡し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560498B2 (ja) 樹脂封止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101743A5 (zh)
JP7084349B2 (ja)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861609B2 (ja)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06157051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樹脂封止成形装置
JP2017209845A (ja) 圧縮成形装置、樹脂封止品製造装置、圧縮成形方法、及び樹脂封止品の製造方法
JP5055225B2 (ja) 樹脂封止装置及び樹脂封止方法
TW201739015A (zh) 樹脂封裝裝置及樹脂封裝方法
JP2932136B2 (ja) 電子部品の樹脂封止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2011143730A (ja) 電子部品の樹脂封止成形装置
TW201927514A (zh) 樹脂成型裝置及樹脂成型品的製造方法
KR20200132664A (ko) 성형형, 수지 성형 장치 및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JP2006156796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樹脂封止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7084348B2 (ja)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18138374A (ja) 樹脂成形装置、樹脂成形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08953820U (zh) 一种贴合机用可标记定位装置
CN212147208U (zh) 一种用于cob封装led显示单元的封装模压机
CN103117233B (zh) 旋转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