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2541A - 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2541A
TW201532541A TW103138631A TW103138631A TW201532541A TW 201532541 A TW201532541 A TW 201532541A TW 103138631 A TW103138631 A TW 103138631A TW 103138631 A TW103138631 A TW 103138631A TW 201532541 A TW201532541 A TW 2015325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claw
camera
posture
pu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8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0202B (zh
Inventor
Shigeru Akiyama
Tsuyoshi Asano
Tatsuya Nakagawa
Shigekazu Tada
Yoshihiro Miyamoto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32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2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2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8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一種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其可在短時間內檢查拉片形狀、拉片重量不同的滑動件是合格品還是不良品。所述滑動件檢查裝置使利用滑動件組裝機所組裝成的滑動件(6)的拉片(2)移位成無負荷姿勢及朝下的負荷姿勢,利用攝像機(38)對拉片(2)為各姿勢時的滑動件(6)進行拍攝,對所述拍攝出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檢測滑動件(6)的爪杆(3)的位置,將所述檢測出的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進行比較,若一致則設為合格品,若不一致則設為不良品。

Description

滑楔組裝機的滑楔檢查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該滑動件組裝機將滑動緊固件(slide fastener)用滑動件(slider)進行組裝,該滑動件檢查裝置對組裝完成的滑動件進行檢查。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滑動緊固件用滑動件。
所述滑動件是通過如下方式進行組裝,即,在主體上依次裝設拉片、爪杆、板簧、帽蓋(cover),且對帽蓋進行壓緊加工。
所述滑動件是具有自動鎖定功能的滑動件,若爪杆的鎖定爪為從主體的爪孔突出至鏈齒引導部(element guide portion)的鎖定姿勢,則爪杆的鎖定爪咬入至鏈齒(fastener element),借此,滑動件成為鎖定狀態。
若通過對拉片進行操作而使爪杆抵抗板簧的彈力進行移動,從而鎖定爪為從鏈齒引導部拔出的非鎖定姿勢,則爪杆的鎖定爪與鏈齒隔開,滑動件成為非鎖定狀態。
所述具有自動鎖定功能的滑動件是利用滑動件組裝機而組裝,因此有如下情况:因拉片、爪杆、板簧、帽蓋的任一個未 被裝設或者錯誤裝設等,而導致組裝完成的滑動件成為不具有自動鎖定功能的不良品。
因此,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有滑動件檢查裝置,對滑動件是合格品還是不良品進行檢查。
所述滑動件檢查裝置使滑動件的拉片上下搖動,利用偵測杆(lever)與偵測單元(unit)對所述拉片的上下搖動量進行偵測,通過該拉片的上下搖動量與合格品不同而偵測其為不良品。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9537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7-111905號公報
現有的滑動件檢查裝置是通過滑動件的拉片的上下搖動量與合格品不同而設為次品,因此,當對拉片的形狀、拉片的重量不同的滑動件進行檢查時,每次均需調整偵測棒(bar)的位置等,且所述調整耗費時間。
本發明是為了解决所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製成一種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可在短時間內檢查拉片形狀、拉片重量不同的滑動件是合格品還是次品。
本發明是一種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對利用滑動件組裝機所組裝成的滑動件進行檢查,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件6包括主體1、拉片2、爪杆3、板簧4及帽蓋5,所述主體1包括鏈齒引導部1a且在載置拉片2的主體1的上表面包括爪孔1e,該鏈齒引導部1a可供鏈齒插通,該爪孔1e連通於所述鏈齒引導部1a,所述爪杆3可跨及鎖定姿勢與非鎖定姿勢而移位地裝設於主體1,該鎖定姿勢下爪杆3的鎖定爪3a從主體1的爪孔1e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該非鎖定姿勢下爪杆3的鎖定爪3a從主體1的鏈齒引導部1a拔出,所述板簧4將所述爪杆3保持在鎖定姿勢,所述拉片2以如下方式裝設於主體1,即,在未對拉片2施加外力的無負荷狀態下,拉片2被保持成載置於主體1的上表面的無負荷姿勢,在對拉片2施加有朝下的外力的負荷狀態下,拉片2移位成朝下的負荷姿勢,所述滑動件6是當拉片2為所述無負荷姿勢時,所述爪杆3為鎖定姿勢,當拉片2為所述負荷姿勢時,所述爪杆3移位成非鎖定姿勢,外力施加元件,對所述拉片2施加朝下的外力及解除朝下的外力施加;及攝像機(camera)38,在所述拉片2為無負荷姿勢時、拉 片2從無負荷姿勢移位成負荷姿勢時、以及負荷姿勢的拉片2恢復為無負荷姿勢時,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且對由所述攝像機38所拍攝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進行檢測,將該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爪杆3的鎖定姿勢及爪杆3的非鎖定姿勢下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進行比較,基於比較結果而判定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
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中,所述攝像機38可對帽蓋5的開口部5c至爪杆3的一部分3b進行拍攝,對由所述攝像機38所拍攝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實際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進行檢測,且將該實際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與爪杆3的鎖定姿勢及爪杆3的非鎖定姿勢下規定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進行比較。
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中,所述外力施加元件可包括:拉片按壓件41,將載置於主體1的上表面的無負荷姿勢的拉片2向下按壓,而使拉片2成為朝下的負荷姿勢;及移動機構,使所述拉片按壓件41移動。
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中,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可動體31及拉片按壓件41,所述可動體31跨及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而沿上下方向移動,所述拉片按壓件41安裝於可動體31,且拉片按壓件41與裝設於滑動件6的拉片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 當所述可動體31處於上方位置時,拉片按壓件41配置於比拉片2更靠上方,拉片按壓件41與拉片2隔開,當可動體31處於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時,拉片按壓件41與拉片2相接,當可動體31處於下方位置時,拉片按壓件41將拉片2向下按壓,且在可動體31處於所述中間位置時、處於所述下方位置時、以及從所述下方位置恢復為所述中間位置時,所述攝像機38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
如此,將主體1載放於進行間歇旋轉的轉臺(turntable)10,且依次裝設拉片2、爪杆3、具有板簧4的帽蓋5的滑動件組裝機中,當使轉臺10進行間歇旋轉時,可防止拉片2與拉片按壓件41相干涉。
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中,可在滑動件檢查裝置設置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該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對利用所述移動機構而移動的所述可動體31的所述中間位置及所述下方位置進行檢測,並輸出中間位置檢測信號及下方位置檢測信號,且利用所述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所輸出的中間位置檢測信號及下方位置檢測信號、以及在下方位置檢測信號之後輸出的中間位置檢測信號,使攝像機38分別進行拍攝動作。
如此,在可動體31處於中間位置時、處於下方位置時、以及恢復為中間位置時,可利用攝像機38高精度地對滑動件6進 行拍攝。
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中,可在所述可動體31安裝攝像機38及定位構件,該定位構件將攝像機38在上下方向定位,當可動體31處於所述上方位置時,攝像機38未被定位構件定位,攝像機38處於比滑動件6更上方的待機位置,當可動體31從所述上方位置移動至所述中間位置時,攝像機38被定位構件定位,攝像機38被定位在與滑動件6相向的拍攝位置,當可動體31從所述中間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動時,攝像機38利用定位構件而保持在拍攝位置,拉片按壓件41與可動體31一起向下方移動而將拉片2向下按壓。
如此,通過使可動體31移動而可使攝像機38移動,因此使該可動體31、攝像機38移動的構成簡單。
另外,在使用轉臺10的滑動件組裝機中,可防止滑動件6與攝像機38相干涉。
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中,可在所述可動體31上,可沿上下方向移動地安裝定位構件與攝像機安裝構件36,所述定位構件與攝像機安裝構件36利用彈簧而向下方移動,定位構件的下部及攝像機安裝構件36的下部比可動體31更向下方突出, 在所述攝像機安裝構件36的下部安裝攝像機38,若所述可動體31從上方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動,則所述定位構件及攝像機安裝構件36與可動體31一起向下方移動,當所述可動體31移動至中間位置時,攝像機38被定位構件定位,且攝像機38被定位在拍攝位置,當所述可動體31從中間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動時,所述彈簧伸長,所述定位構件、攝像機安裝構件36不會移動而將攝像機38保持在拍攝位置。
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中,所述滑動件6包括具有板簧4的帽蓋5,對所述攝像機38所拍攝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實際的板簧4的位置與厚度及實際的帽蓋5的高度分別進行檢測,將該實際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蓋5的高度與規定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蓋5的高度進行比較,參考比較結果而進行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的判定。
如此,可高精度地判定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
根據本發明,根據拍攝滑動件6所得的圖像對爪杆3的位置進行檢測,且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進行比較,借此,判定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因此,在拉片2的形狀、拉片2的重量不同的滑動件6的情况下,只變更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即可,所以可在短時間內檢查是合格品還是次品。
1‧‧‧主體
1a‧‧‧鏈牙引導部
1b‧‧‧上片
1c‧‧‧前方安裝部
1d‧‧‧後方安裝部
1e‧‧‧爪孔
2‧‧‧拉片
2a‧‧‧鏈環部
2b‧‧‧抓手部
2c‧‧‧樞軸
3‧‧‧爪杆
3a‧‧‧鎖定爪
3A‧‧‧檢查部分
3b‧‧‧爪杆3的從外部可見的一部分
4‧‧‧板簧
4A‧‧‧檢查部分
4B‧‧‧檢查部分
5‧‧‧帽蓋
5a‧‧‧外側面
5A‧‧‧檢查部分
5b‧‧‧內側面
5c‧‧‧開口部
6‧‧‧滑動件
6A‧‧‧基準位置
10‧‧‧轉臺
10a‧‧‧收容凹部
10b‧‧‧拉片支承台
11‧‧‧組裝機本體
12‧‧‧圓盤
13‧‧‧主體載放體
14‧‧‧平板
20‧‧‧主體供給裝置
21‧‧‧拉片供給裝置
22‧‧‧爪杆供給裝置
23‧‧‧帽蓋供給裝置
24‧‧‧帽蓋壓緊裝置
25‧‧‧滑動件檢查裝置
26‧‧‧滑動件排出裝置
30‧‧‧安裝構件
30a‧‧‧引導件
31‧‧‧可動體
32‧‧‧氣缸(移動源)
32a‧‧‧可動杆(活塞杆)
33‧‧‧杆體
34‧‧‧平板
35‧‧‧攝像機安裝構件
36‧‧‧照明安裝構件
37‧‧‧拉伸彈簧
38‧‧‧攝像機
39‧‧‧照明
40‧‧‧止動件
41‧‧‧拉片按壓件
50‧‧‧作動杆
50a‧‧‧卡止片
51‧‧‧氣缸
52‧‧‧鈎形片
60‧‧‧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
61‧‧‧檢測塊
62‧‧‧托架
63‧‧‧第一感測器
64‧‧‧第二感測器
H1‧‧‧距離
H2‧‧‧距離
圖1是利用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進行組裝的滑動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組裝成的滑動件的縱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概略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的側視圖。
圖5是圖4中的在主體裝設有拉片的部分的放大俯視圖。
圖6是圖4中的拉片為無負荷狀態的滑動件的放大側視圖。
圖7是圖4中的拉片為負荷狀態的滑動件的放大側視圖。
圖8是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部分的放大側視圖。
圖9是圖8的右側視正面圖。
圖10是利用攝像機對拉片為無負荷狀態的滑動件進行拍攝所得的圖像。
圖11是利用攝像機對拉片為負荷狀態的滑動件進行拍攝所得的圖像。
如圖1所示,利用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進行組裝的滑動件包括主體1、拉片2、爪杆3、板簧4以及帽蓋5。利用滑動件組裝機在主體1上依次裝設拉片2、爪杆3,且將安裝有板簧4 的帽蓋5以覆蓋爪杆3的方式裝設於主體1之後,將所述帽蓋5對主體1壓緊,借此,組裝圖2所示的滑動件。
主體1具有可供鏈齒插通的鏈齒引導部1a,並且在上片1b具有前方安裝部1c、後方安裝部1d及向鏈齒引導部1a開口的爪孔1e。
拉片2在前後方向一側具有鏈環(ring)部2a,並且在前後方向另一側具有抓手部2b。拉片2以如下方式裝設:使鏈環部2a的樞軸2c位於主體1的前方安裝部1c與後方安裝部1d之間而載置於主體1的上片1b上。
爪杆3以如下方式裝設:在主體1的前方安裝部1c與後方安裝部1d之間,跨越拉片2的樞軸2c,且使爪杆3的鎖定爪3a從爪孔1e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
板簧4預先安裝於帽蓋5,且以如下方式安裝:以橫跨的方式載置於前方安裝部1c、後方安裝部1d。
帽蓋5以如下方式安裝:嵌合於前方安裝部1c、後方安裝部1d而裝設在主體1的上片1b上,且通過將帽蓋5的左右兩側面壓緊,而固定於前方安裝部1c、後方安裝部1d。
如圖2所示,多個零件組裝而成的滑動件6若為未對拉片2施加外力的無負荷狀態,則板簧4與爪杆3相接,將爪杆3利用板簧4保持在鎖定姿勢,該鎖定姿勢下使鎖定爪3a從爪孔1e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從而鎖定爪3a咬入至未圖示的鏈齒,借此,滑動件6成為鎖定狀態,不會沿鏈齒移動。
無負荷狀態的拉片2為如下的無負荷姿勢:樞軸2c與爪杆3相接,拉片2載置於主體1的上片1b(即,上表面)。
通過用手抓著拉片2的抓手部2b將其向滑動件6的移動方向拉拽,拉片2的樞軸2c會向上方移動,而爪杆3使板簧4變形,且爪杆3向上方搖動,從而爪杆3成為非鎖定姿勢,該非鎖定姿勢下鎖定爪3a從鏈齒引導部1a拔出。借此,滑動件6成為沿鏈齒移動自如的非鎖定狀態。
通過手放開拉片2的抓手部2b,爪杆3利用板簧4的彈力而恢復為圖2所示的鎖定姿勢,從而滑動件6成為鎖定狀態。
即,所述滑動件6是具有自動鎖定功能的滑動件。
如圖3中概略性所示,本發明的滑動件組裝機是在作為旋轉盤的轉臺10的周圍,沿轉臺10的旋轉方向隔開間隔而安裝有以下裝置:零件供給裝置,例如為主體供給裝置20、拉片供給裝置21、爪杆供給裝置22及帽蓋供給裝置23;帽蓋壓緊裝置24;滑動件檢查裝置25;及滑動件排出裝置26,所述轉臺10每隔規定角度地沿箭頭方向進行間歇旋轉。
轉臺10為圓盤狀,在其周緣部沿旋轉方向以等間隔具有多個主體支撑部,所述主體支撑部例如為收容凹部10a,支撑滑動件的主體1使之無法移動。
所述滑動件組裝機以如下方式組裝滑動件。
使轉臺10間歇旋轉而使一個收容凹部10a與主體供給裝置20相向,從所述主體供給裝置20供給主體1將其載放於收容 凹部10a。
之後,通過轉臺10的旋轉而使載放有主體1的收容凹部10a與拉片供給裝置21相向,利用該拉片供給裝置21供給拉片2將其裝設於主體1。
以下同樣地,利用爪杆供給裝置22供給爪杆3將其裝設於主體1,利用帽蓋供給裝置23供給安裝有板簧4的帽蓋5將其裝設於主體1。
然後,利用帽蓋壓緊裝置24將帽蓋5對主體1壓緊而組裝完成,製成滑動件。
利用滑動件檢查裝置25對該組裝完成的滑動件進行檢測,利用滑動件排出裝置26從轉臺10的收容凹部10a分選排出至未圖示的合格品收集部與次品收集部。
如圖4所示,轉臺10包括圓盤12及多個主體載放體13,所述圓盤12繞縱軸旋轉自如地安裝於組裝機本體11,所述多個主體載放體13在該圓盤12的周圍沿周向隔開間隔而安裝,各主體載放體13以在上表面及外周側面開口的方式具有收容凹部10a,在所述收容凹部10a中將主體1以無法移動的方式嵌入而載放,且該收容凹部10a成為轉臺10的主體支撑部。
在各主體載放體13的收容凹部10a的外周附近,安裝有拉片支承台10b。
圖4中,為了易於理解,而圖示有兩個主體載放體13,但實際上如圖3所示,安裝有三個以上的主體載放體13。
另外,也可將圓盤12與主體載放體13設為一體。
如圖4的左側及圖5所示,主體1嵌入至收容凹部10a而載放。
在該載放完的主體1上,將拉片2以鏈環部2a與前方安裝部1c嵌合的方式載置於上片1b(上表面),且以抓手部2b比主體1及主體載放體13更向外周側伸出的方式裝設。
因為如此裝設拉片2,所以有拉片2因抓手部2b的重量而從主體1下落的情况,因此,設置拉片支承台10b,使拉片2的抓手部2b與該拉片支承台10b相接而使拉片2不會從主體1下落。
如圖2所示,組裝完成的滑動件6是包括主體1、拉片2、爪杆3、板簧4及帽蓋5的滑動件。如圖4的右側及圖6所示,若為未對拉片2施加外力的無負荷狀態,則拉片2在如上所述載置於主體1的上表面的無負荷姿勢下為大致水平,此姿勢下拉片2的抓手部2b比主體1、帽蓋5更向外周側伸出。
若拉片2為載置於主體1的無負荷姿勢,則拉片2的一面或其一部分與主體1的上片1b相接,且爪杆3的鎖定爪3a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從而爪杆3為鎖定姿勢。
當施加朝下的外力將拉片2的抓手部2b向下按壓,而拉片2為負荷狀態時,如圖7所示,拉片2成為朝下的負荷姿勢,該姿勢下以與主體1的上表面相接的部分為支點而抓手部2b向下移動,鏈環部2a向上移動。即,與抓著拉片2的抓手部2b並進 行拉拽時同樣地,成為朝下的負荷姿勢,該姿勢下拉片2的樞軸2c向上移動。
若拉片2為負荷姿勢,則拉片2的一面或其一部分與主體1的上片1b相接,且爪杆3的卡止爪3a從鏈齒引導部1a拔出,從而爪杆3為非鎖定姿勢。
如圖2所示,從側面看時拉片2的厚度從抓手部2b到鏈環部2a均相同,但並不限於此,拉片2也可為厚度從抓手部2b到鏈環部2a不同的形態或具有凹凸的形態等。
對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的檢查進行說明。
當在未對滑動件6的拉片2施加外力的無負荷狀態下時,拉片2如圖6所示,在載置於主體1的上表面的無負荷姿勢下,爪杆3未接觸於板簧4,且爪杆3的鎖定爪3a從主體1的爪孔1e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從而爪杆3為鎖定姿勢。
當從圖6的狀態對拉片2的抓手部2b施加朝下的外力而將拉片2向下按壓,使拉片2成為負荷狀態時,如圖7所示,拉片2成為朝下的負荷姿勢。借此,拉片2的樞軸2c向上方移動,爪杆3接觸於板簧4而使板簧4向上方變形且向上方移動,並且鎖定爪3a從主體1的鏈齒引導部1a拔出,從而爪杆3為非鎖定姿勢。
若從圖7的狀態解除按壓拉片2的抓手部2b的朝下的外力施加,板簧4會恢復為原本的狀態,爪杆3的鎖定爪3a會突出至主體1的鏈齒引導部1a,從而爪杆3成為鎖定姿勢。
如此,若當使拉片2成為無負荷狀態、負荷狀態、無負荷狀態時,爪杆3會成為鎖定姿勢、非鎖定姿勢、鎖定狀態,滑動件便為合格品。
當如上所述使拉片2成為無負荷狀態、負荷狀態、無負荷狀態時,爪杆3並未成為鎖定姿勢、非鎖定姿勢、鎖定狀態的滑動件為次品。
如圖6及圖7所示,滑動件6的爪杆3的鎖定爪3a從外部不可見,因此,從外部無法看見該鎖定爪3a是突出至主體1的鏈齒引導部1a還是拔出,而無法確認爪杆3是鎖定姿勢還是非鎖定姿勢。
本發明中,帽蓋5如圖1所示為朝下的U字狀,且在左右兩側面具有開口部5c,該開口部5c向下表面開口,因為在帽蓋5與主體1的上片1b(上表面)之間具有開口,所以著眼於通過所述開口從外部可見鎖定姿勢的爪杆3及非鎖定姿勢的爪杆3的一部分的情况,利用該爪杆3的從外部可見的一部分的位置來對鎖定爪3a是突出至主體1的鏈齒引導部1a的鎖定姿勢還是拔出的非鎖定姿勢進行判斷,而檢查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
即,本發明進行爪杆位置檢查。
若滑動件6為合格品,則當如圖6所示爪杆3為鎖定姿勢時,爪杆3的從外部可見的一部分3b在較低的位置,當如圖7所示爪杆3為非鎖定姿勢時,爪杆3的從外部可見的一部分3b在較高的位置,因此,預先規定合格品的滑動件6的爪杆3為鎖定 姿勢及爪杆3為非鎖定姿勢時的所述爪杆3的一部分3b的規定位置,當實際上檢查滑動件6時,對爪杆3的一部分3b的實際位置進行檢測,若該檢測位置與規定位置一致則為合格品,若不一致便為次品。
本發明不僅對滑動件6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進行檢測,且對滑動件6的帽蓋5的高度、板簧4的位置及厚度進行檢測,若與規定高度、規定位置、規定厚度一致則為合格品,若不一致便為次品。
即,本發明進行帽蓋高度檢查、板簧位置檢查、板簧厚度檢查。
在所述說明中,所謂一致、不一致包含如下情况:規定容許範圍,若在該容許範圍內則為一致,若超出容許範圍則為不一致。
滑動件6的爪杆位置檢查、帽蓋高度檢查、板簧位置檢查、板簧厚度檢查難以通過目測來實施,因此,本發明利用攝像機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基於拍攝出的圖像來檢查位置、高度。
參照圖8、圖9對滑動件檢查裝置25進行說明。
組裝機本體11包括平板(plate)14,該平板14比圓盤12位於更靠上方且不會旋轉。
安裝於平板14的安裝構件30包括引導件30a,且沿該引導件30a在上下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有可動體31,該上下方向即接近滑動件6的方向及遠離滑動件6的方向。
在安裝構件30上安裝有氣缸(cylinder)32,該氣缸32的可動杆(活塞杆(piston rod))32a連結於可動體31。
通過使該氣缸32的可動杆32a進行伸縮動作,而使可動體31在上下方向移動。可動體31是作為使後述的拉片按壓件41移動的移動機構。
在可動體31上,沿上下方向移動自如地安裝有作為定位構件的左右一對杆體33。所述左右一對杆體33在轉臺10的旋轉方向即左右方向兩側相隔開,且固定於平板34,該平板34比可動體31的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
在平板34的左右兩側,朝向下方安裝有攝像機安裝構件35與照明安裝構件36。
跨及平板34與可動體31而安裝拉伸彈簧(spring)37,借此,使平板34與可動體31的上表面相接,且使一對杆體33及攝像機安裝構件35、照明安裝構件36比可動體31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
在攝像機安裝構件35的下部,以如下方式安裝有攝像機38,即,該攝像機38比主體載放體13更向左右一側伸出,且朝向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的一側面。
在照明安裝構件36的下部,以如下方式安裝有照明39,即,該照明39比主體載放13更向左右另一側伸出,且朝向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的另一側面。
左右一對杆體33比可動體31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 且與主體載放體13的上表面上的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的兩側方相向。在各杆體33的下部,以可調整高度的方式安裝有螺釘等止動件(stopper)40。若該止動件40接觸於主體載放體13的上表面,則攝像機38、照明39在上下方向被定位成與滑動件6在左右方向上相向。
即,具有止動件40的杆體33是定位構件,將攝像機38、照明39定位成與滑動件6在左右方向上一致為同一高度。
在可動體31上,以如下方式安裝有拉片按壓件41,即,該拉片按壓件41與滑動件6的拉片2的抓手部2b在上下方向上相向。
所述拉片按壓件41與可動體31一體地上下移動。因此,拉片按壓件41是作為外力施加元件,將拉片2向下方按壓及解除按壓,而對拉片2施加朝下的外力及解除朝下的外力施加。
接下來,對滑動件6的檢查動作進行說明。
當未進行檢查動作時,使氣缸32的可動杆32a進行縮短動作而使可動體31處於圖8、圖9所示的上方位置。
當可動體31在上方位置時,平板34與可動體31的上表面相接,攝像機38、照明39及止動件40在比主體載放體13的上表面更上方的待機位置,從而當轉臺10進行間歇旋轉時不會與滑動件6相干涉。
拉片按壓件41比攝像機38、照明39、止動件40位於更上方。
當開始檢查時,將照明39點燈,並且使氣缸32的可動杆32a進行伸長動作而使可動體31從上方位置向下方移動,從而使一對杆體33及攝像機38、照明39與可動體31一起向下方移動。
當可動體31從上方位置下降且移動至規定的中間位置時,安裝於一對杆體33的止動件40與主體載放13的上表面相接。借此,攝像機38被定位在與滑動件6的帽蓋5部分的一側面相向的拍攝位置,並且照明39被定位在與滑動件6的另一側面的帽蓋5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位置,從而在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一側配置有攝像機38,在另一側配置有照明39。
此時,如圖6的虛擬綫所示,拉片按壓件41與拉片2的抓手部2b相接,但不會將抓手部2b向下按壓。
即,當可動體31在中間位置時,滑動件6的拉片2為無負荷姿勢,即,拉片2以無負荷狀態載置於主體1的上表面。
所述說明中,中間位置可為以下任一位置: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之間的靠上方位置的位置、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之間的靠下方位置的位置、及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的中央位置。即,所謂中間位置是指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之間的位置。
當可動體31從上方位置下降至規定的中間位置,而攝像機38與照明39配置於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時,利用攝像機38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
如圖10所示,在所拍攝出的圖像上,滑動件6的帽蓋5部分中,比帽蓋5的外側面5a更外側部分及比內側面5b更內側 部分變亮,帽蓋5、爪杆3的可見的部分3b及板簧4變暗。即,因為光對滑動件6的另一側面進行照射,且利用攝像機38從滑動件6的一側面進行拍攝,所以成為此種圖像。
另外,因拉片2為大致水平,所以拉片2的鏈環部2a不會造成妨礙,而可良好地對爪杆3的一部分3b、板簧4、帽蓋5進行拍攝。
通過利用未圖示的圖像處理裝置對所述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檢測爪杆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例如,預先在主體1規定基準位置6A,根據從該基準位置6A到檢查部分3A的距離H1而對爪杆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進行檢測。
將該檢測出的爪體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預先設定的爪體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比較而進行判定。
若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不一致,則爪杆3的鎖定爪3a未突出至鏈齒引導1a,因此判定爪杆3並非鎖定姿勢。
若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一致,則爪杆3的鎖定爪3a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因此判定爪杆3為鎖定姿勢。
借此,可檢查當使拉片2為無負荷狀態時,爪杆3是否有鎖定姿勢。
通過對圖10所示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帽蓋5的高 度進行檢測。例如,將帽蓋5的外側面5a的前後方向兩側的檢查部分5A、檢查部分5A的位置作為距基準位置6A的距離而檢測出,借此,設為帽蓋5的高度。
將該檢測出的帽蓋5的檢查部分5A、檢查部分5A的位置(實際的帽蓋5的高度)與預先設定的帽蓋5的檢查部分5A、檢查部分5A的位置(規定的帽蓋5的高度)比較而進行判定。
若實際的帽蓋5的高度與規定的帽蓋的高度一致,則判斷帽蓋5正確地裝設於主體1,若不一致,則判定帽蓋5未被正確地裝設。
例如,當主體1與帽蓋5之間隔著异物時,實際的帽蓋5的高度變得高於規定的帽蓋5的高度。
另外,若帽蓋5的前後方向的高度相同,則判斷帽蓋5是以水平姿勢安裝,當帽蓋5的前後方向的高度不同時,則判定帽蓋5是以向前後方向傾斜的姿勢安裝。
通過對圖10所示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板簧4的位置進行檢測。例如,將板簧4的前後方向兩側的檢查部分4A、檢查部分4A的位置作為距基準位置6A的距離而檢測出。
將該檢測出的板簧4的檢查部分4A、檢查部分4A的位置(實際的板簧的位置)與預先規定的板簧4的檢查部分4A、檢查部分4A的位置(規定的板簧4的位置)比較而進行判定。
若實際的板簧4的位置與規定的板簧4的位置一致,則判定板簧4被正確地裝設,若不一致,則判定板簧4未被正確地 裝設。
例如,若板簧4未載置於主體1的前方安裝部1c、後方安裝部1d中的一安裝部或兩安裝部,則板簧4的位置相對於規定的位置向下方偏移,若前方安裝部1c、後方安裝部1d與板簧4之間隔著异物,則板簧4的位置變得高於規定的位置。
通過對圖10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板簧4的厚度進行檢測。例如,對板簧4的前後方向中間的檢查部分4B的厚度進行檢測。
將該檢測出的板簧4的檢查部分4B的厚度(實際的板簧4的厚度)與預先規定的板簧4的檢查部分4B的厚度(規定的板簧4的厚度)比較而進行判定。
若實際的板簧4的厚度與規定的板簧4的厚度一致,則判定板簧4在所述板簧4的寬度方向上為水平,若不一致,則判定板簧4在寬度方向上傾斜。
若從所述止動件40與主體載放體13的上表面相接的狀態,使氣缸32的可動杆32a進一步進行伸長動作,則一面使拉伸彈簧37伸長,一面使可動體31從規定的中間位置進一步向下方移動,該規定的中間位置是可動體31從上方位置下降到的位置,且在該位置下攝像機38與照明39配置於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借此,拉片按壓件41將拉片2的抓手部2b向下按壓,但因為止動件40與主體載放13的上表面相接,一對杆體33不會向下方移動,所以攝像機38、照明39保持在所述拍攝位置。
然後,當可動體31移動至規定的下方位置時,利用拉片按壓件41將拉片2向下按壓,而使拉片2成為被施加有朝下的外力的負荷狀態,從而拉片2成為圖7所示的朝下的負荷姿勢。
此時,因為拉片支承台10b會造成妨礙,所以如圖7所示,使拉片支承台10b向下方移動。
例如圖8、圖9所示,在拉片支承台10b上連結作動杆50,利用設於組裝機本體11的氣缸51使鈎形片52向下方移動而卡止於作動杆50的卡止片50a,從而使拉片支承台10b向下方移動。
當可動體31處於下方位置時,利用攝像機38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
所述圖像如圖11所示。
因為拉片2為朝下的負荷姿勢,所以拉片2的鏈環部2a不會造成妨礙,而可良好地進行拍攝。
通過對圖11所示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與所述同樣地,將爪杆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作為距基準位置6A的距離H2而檢測出。
將該檢測出的爪杆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即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預先規定的爪杆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即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比較而進行判定。
若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一致,則判定為爪杆3的鎖定爪3a從鏈齒引導部1a拔出,爪杆3為非鎖 定姿勢,若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不一致,則判定為爪杆3的鎖定爪3a未從鏈齒引導部1a拔出,爪杆23不為非鎖定姿勢。
借此,可檢查當使拉片2為負荷狀態時,爪杆3是否為非鎖定姿勢。
通過對圖11所示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與所述同樣地對帽蓋5的實際的高度進行檢測。
將該檢測出的帽蓋5的實際高度與規定的帽蓋5的規定高度比較而進行判定。
若實際的帽蓋5的高度與規定的帽蓋5的高度一致,則判定為帽蓋5被牢固地壓緊於主體1而不會移動,若不一致,則判定為帽蓋5的壓緊不牢固或並未壓緊,會因拉片2而向上方移動。
若在可動體31處於規定的下方位置之後,使氣缸32的可動杆32a進行縮短動作而使可動體31向上方移動,則拉片按壓件41與可動體31一起向上方移動,借此,拉片按壓件41與拉片2的抓手部2b隔開。
而且,通過使氣缸32的可動杆32a進一步進行縮短動作,而使拉伸彈簧37收縮,從而一對杆體33、攝像機38、照明39與可動體31一起向上方移動而處於所述上方位置。
如此,使可動體31從規定的下方位置向上方移動而處於規定的中間位置時,利用攝像機38再次對主體1進行拍攝。
所述圖像與圖10所示的圖像相同,對該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爪杆3的檢查部分3A的位置、板簧4的檢查部分4A的位置、檢查部分4B的厚度進行檢測,將這些位置、厚度分別與規定的位置、寬度比較而進行判定。
借此,可檢查當使拉片2從負荷狀態成為無負荷狀態時,爪杆3是否為鎖定姿勢。
若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一致,則判定為爪杆3利用板簧4而恢復為原本的狀態,鎖定爪3a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從而爪杆3為鎖定姿勢,若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不一致,則判定為因板簧4的彈性不夠或未裝設板簧4等,而爪體3的鎖定爪3a未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從而爪杆3不為鎖定姿勢。
根據實際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與規定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的一致、不一致,以所述方式進行判定。
如上所述,進行拉片2為無負荷狀態時的檢查、拉片2為負荷狀態時的檢查、及拉片2從負荷狀態成為無負荷狀態時的檢查,將在以上檢查中均判斷為正確地被裝設的滑動件6設為合格品,在以上檢查中即便僅有一次判斷為未正確地被裝設也將該滑動件6設為次品。
為了如上所述配合可動體31處於規定的中間位置的時間及處於規定的下方位置的時間,利用攝像機38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而如圖8、圖9所示,設置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對可動 體31的中間位置、下方位置進行檢測,利用該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的檢測信號使攝像機38進行拍攝動作,例如使快門(shutter)進行動作,借此,可配合可動體31處於中間位置的時間及處於下方位置的時間,利用攝像機38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
如圖8及圖9所占,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包括:檢測塊61,安裝於可動體31;及第一感測器(sensor)63、第二感測器64,在上下方向上隔開地設於托架(bracket)62,且通過對檢測塊61進行檢測而輸出檢測信號,該托架62安裝於安裝構件30。
而且,當可動體31處於中間位置時,第一感測器63檢測到檢測塊61,並輸出中間位置檢測信號。當可動體31處於下方位置時,第二感測器63檢測到檢測塊61,並輸出下方位置檢測信號。
第一感測器63的中間位置檢測信號及第二感測器64的下方位置檢測信號被輸入至未圖示的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當被輸入第一感測器63的檢測信號及第二感測器64的檢測信號時,輸出攝像機38的拍攝信號,從而攝像機38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
借此,當可動體31處於中間位置時,可利用攝像機38高精度地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並且當可動體31處於下方位置時,可利用攝像機38高精度地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
在所述實施方式中,使用電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攝像機作為攝像機38,且使用發光二極管燈(LED lamp)作為照明39,但並不限於此,可使用各種攝像機、照明。
所述實施方式中,將攝像機38與照明39相向地設於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的兩側,但也可將攝像機38與照明39設於滑動件6的左右方向的同一側,或者也可不設置照明39。
另外,以上是使攝像機38跨及比滑動件6更靠上方的上方位置和與滑動件6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拍攝位置而上下移動,但也可將攝像機38固定於拍攝位置,或者也可使攝像機38在左右方向或前後方向上跨及待機位置與拍攝位置而移動。
另外,也可不對板簧4的位置、厚度與帽蓋5的高度中的兩者或一者進行檢測。
1‧‧‧主體
2‧‧‧拉片
2b‧‧‧抓手部
5‧‧‧帽蓋
6‧‧‧滑動件
10‧‧‧轉臺
10a‧‧‧收容凹部
10b‧‧‧拉片支承台
11‧‧‧組裝機本體
12‧‧‧圓盤
13‧‧‧主體載放體
14‧‧‧平板
25‧‧‧滑動件檢查裝置
30‧‧‧安裝構件
30a‧‧‧引導件
31‧‧‧可動體
32‧‧‧氣缸(移動源)
32a‧‧‧可動杆(活塞杆)
33‧‧‧杆體
34‧‧‧平板
35‧‧‧攝像機安裝構件
36‧‧‧照明安裝構件
37‧‧‧拉伸彈簧
38‧‧‧攝像機
39‧‧‧照明
40‧‧‧止動件
41‧‧‧拉片按壓件
50‧‧‧作動杆
50a‧‧‧卡止片
51‧‧‧氣缸
52‧‧‧鈎形片
60‧‧‧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
61‧‧‧檢測塊
62‧‧‧托架
63‧‧‧第一感測器
64‧‧‧第二感測器

Claims (8)

  1. 一種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對利用滑動件組裝機所組裝成的滑動件進行檢查,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件(6)包括主體(1)、拉片(2)、爪杆(3)、板簧(4)及帽蓋(5),所述主體(1)包括鏈齒引導部(1a)且在載置拉片(2)的主體(1)的上表面包括爪孔(1e),所述鏈齒引導部(1a)可供鏈齒插通,所述爪孔(1e)連通於所述鏈齒引導部(1a),所述爪杆(3)以能夠跨及鎖定姿勢與非鎖定姿勢而移位的方式裝設於主體(1),所述鎖定姿勢下爪杆(3)的鎖定爪(3a)從主體(1)的爪孔(1e)突出至鏈齒引導部(1a),所述非鎖定姿勢下爪杆(3)的鎖定爪(3a)從主體(1)的鏈齒引導部(1a)拔出,所述板簧(4)將所述爪杆(3)保持在鎖定姿勢,所述拉片(2)以如下方式裝設於主體(1),即,在未對拉片(2)施加外力的無負荷狀態下,拉片(2)被保持成載置於主體(1)的上表面的無負荷姿勢,在對拉片(2)施加有朝下的外力的負荷狀態下,拉片(2)移位成朝下的負荷姿勢,所述滑動件(6)是當拉片(2)為所述無負荷姿勢時,所述爪杆(3)為鎖定姿勢,當拉片(2)為所述負荷姿勢時,所述爪杆(3)移位成非鎖定姿勢,外力施加元件,對所述拉片(2)施加朝下的外力及解除朝下 的外力施加;及攝像機(38),在所述拉片(2)為無負荷姿勢時、拉片(2)從無負荷姿勢移位成負荷姿勢時、以及負荷姿勢的拉片(2)恢復為無負荷姿勢時,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且對由所述攝像機(38)所拍攝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進行檢測,將所述實際的爪杆(3)的位置、與爪杆3的鎖定姿勢及爪杆3的非鎖定姿勢下規定的爪杆(3)的位置進行比較,基於比較結果而判定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其中所述攝像機(38)對帽蓋(5)的開口部(5c)至爪杆(3)的一部分(3b)進行拍攝,對由所述攝像機(38)所拍攝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對實際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進行檢測,且將所述實際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與爪杆(3)的鎖定姿勢及爪杆(3)的非鎖定姿勢下規定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進行比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其中所述外力施加元件包括:拉片按壓件(41),將載置於主體(1)的上表面的無負荷姿勢的拉片(2)向下按壓,而使拉片(2)成為朝下的負荷姿勢;及移動機構,使所述拉片按壓件(41)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 裝置,其中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可動體(31)及拉片按壓件(41),所述可動體(31)跨及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而沿上下方向移動,所述拉片按壓件(41)安裝於可動體(31),且拉片按壓件(41)與裝設於滑動件(6)的拉片(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當所述可動體(31)處於上方位置時,拉片按壓件(41)配置於比拉片(2)更靠上方,拉片按壓件(41)與拉片(2)隔開,當可動體(31)處於上方位置與下方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時,拉片按壓件(41)與拉片(2)相接,當可動體(31)處於下方位置時,拉片按壓件(41)將拉片(2)向下按壓,且在可動體(31)處於所述中間位置時、處於所述下方位置時、以及從所述下方位置恢復為所述中間位置時,所述攝像機(38)對滑動件(6)進行拍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其中,在滑動件檢查裝置設置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所述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對利用所述移動機構而移動的所述可動體(31)的所述中間位置及所述下方位置進行檢測,並輸出中間位置檢測信號及下方位置檢測信號,且利用所述可動體位置檢測元件(60)所輸出的中間位置檢測信號及下方位置檢測信號、以及在下方位置檢測信號之後輸出的中間位置檢測信號,使攝像機(38)分別進行拍攝動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其中,在所述可動體(31)安裝攝像機(38)及定位構件, 所述定位構件將攝像機(38)在上下方向定位,當可動體(31)處於所述上方位置時,攝像機(38)未被定位構件定位,攝像機(38)處於比滑動件(6)更上方的待機位置,當可動體(31)從所述上方位置移動至所述中間位置時,攝像機(38)被定位構件定位,且攝像機(38)被定位在與滑動件(6)相向的拍攝位置,當可動體(31)從所述中間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動時,攝像機(38)利用定位構件而保持在拍攝位置,拉片按壓件(41)與可動體(31)一起向下方移動而將拉片(2)向下按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其中,在所述可動體(31)上,可沿上下方向移動地安裝定位構件與攝像機安裝構件(36),所述定位構件與攝像機安裝構件(36)利用彈簧而向下方移動,定位構件的下部及攝像機安裝構件(36)的下部比可動體(31)更向下方突出,在所述攝像機安裝構件(36)的下部,安裝攝像機(38),若所述可動體(31)從上方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動,則所述定位構件及攝像機安裝構件(36)與可動體(31)一起向下方移動,當所述可動體(31)移動至中間位置時,攝像機(38)被定位構件定位,攝像機(38)被定位在拍攝位置,當所述可動體(31)從中間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動時,所述彈簧伸長,所述定位構件、攝像機安裝構件(36)不會移動而將攝 像機(38)保持在拍攝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其中所述滑動件(6)包括具有板簧(4)的帽蓋(5),對所述攝像機(38)所拍攝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而分別對實際的板簧(4)的位置與厚度及實際的帽蓋(5)的高度進行檢測,將所述實際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蓋(5)的高度與規定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蓋(5)的高度進行比較,參考比較結果而進行滑動件(6)的合格品、次品的判定。
TW103138631A 2013-11-11 2014-11-07 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 TWI510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80372 WO2015068294A1 (ja) 2013-11-11 2013-11-11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スライダー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2541A true TW201532541A (zh) 2015-09-01
TWI510202B TWI510202B (zh) 2015-12-01

Family

ID=5304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8631A TWI510202B (zh) 2013-11-11 2014-11-07 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2521B (zh)
TW (1) TWI510202B (zh)
WO (1) WO20150682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0295B (zh) * 2017-09-07 2021-06-08 Ykk株式会社 拉头罩的嵌塞检查装置
CN110179216B (zh) * 2018-02-23 2022-10-18 Ykk株式会社 拉链牙链带制造装置
CN112444197B (zh) * 2019-08-28 2022-06-14 Ykk株式会社 拉头检查装置
CN110390677B (zh) * 2019-09-17 2020-01-07 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滑动自匹配的缺陷定位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1811B2 (ja) * 1980-12-20 1984-12-1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フアスナ−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501076B2 (ja) * 1993-04-09 1996-05-29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自動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JPH07111905A (ja) * 1993-10-19 1995-05-02 Ykk Kk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きスライダーの検査装置
JP5008518B2 (ja) * 2007-10-12 2012-08-22 Ykk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03196925B (zh) * 2013-03-27 2015-10-28 广东顺德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摄像识别检测拉头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0202B (zh) 2015-12-01
WO2015068294A1 (ja) 2015-05-14
CN104582521B (zh) 2017-05-31
CN104582521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7637B (zh) 拉鏈用拉鏈拉頭的檢查裝置
TWI510202B (zh) 滑動件組裝機的滑動件檢查裝置
CN103945215B (zh) 用于相机模块的测试座
TWI535645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s handling devices, electronic components testing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the test method
TWI542296B (zh) 拉鏈頭組裝機的拉鏈頭檢查裝置
EP1584976A1 (en) Camera with pop-up flash unit
JP2013175347A (ja) コネクタの嵌合状態を検査する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並びにコネクタを有する電気機器の組立方法
JP2020153732A (ja) 電子部品搬送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検査装置
CN211347978U (zh) 一种陶瓷阀芯视觉自动检测系统
CN210221454U (zh) 镜头全周外观检查装置
KR20170065391A (ko) 양방향 카메라모듈용 필터 검사장비
KR101195183B1 (ko) 부품 실장 상태 검사 장치
US8019214B2 (en) Camera accessory coupling apparatus
JPS5951811B2 (ja) フアスナ−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TWI492720B (zh) 拉鍊頭組裝機的完成品檢查裝置
TW201932793A (zh) 電子零件搬送裝置及電子零件檢查裝置
TWM503038U (zh) 具有校正功能的饋紙式掃描裝置
TWI551236B (zh) 拉鏈頭組裝機的鎖針裝配裝置
KR101444254B1 (ko) 카메라모듈 검사장치
JP2730054B2 (ja) 電子部品検査装置
JP2009229303A (ja) 自動検査装置
KR100926451B1 (ko) 손떨림 보정 모듈 성능평가장치
CA3083728A1 (en) Dimension measurement device
CN220541979U (zh) 电子元件的引脚检测装置
JP2014185878A (ja) 取付状態判定装置及び取付状態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