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7475A - 水性乳化液 - Google Patents

水性乳化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7475A
TW201527475A TW103144020A TW103144020A TW201527475A TW 201527475 A TW201527475 A TW 201527475A TW 103144020 A TW103144020 A TW 103144020A TW 103144020 A TW103144020 A TW 103144020A TW 201527475 A TW201527475 A TW 2015274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aqueous emulsion
group
acrylate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4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utsuko Higo
Fumiaki Matsuok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1527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747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2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0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J201/02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09J201/04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hal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J201/02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09J201/06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揭示之水性乳化液,係包含:含有選自聚合物(A)及聚合物(B)所成的群組之至少1種的聚合物(1)之聚合物成分、及光聚合起始劑或芳族聚異氰酸酯中之至少任一方。聚合物(A)係具有鍵結在主鏈上之羥基或羧基中的至少任一方之聚合物,聚合物(B)係具有鍵結在分子鏈上之羧基或羧酸酐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及氯原子之聚合物。

Description

水性乳化液
本發明係有關於水性乳化液。
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含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之皂化物的羧基改質樹脂、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的水性乳化液。專利文獻2中係揭示含烯烴系樹脂、及脂族聚異氰酸酯的水性乳化液。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2047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155379號公報
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水性乳化液,係於被接物的接著性並不充分。
因此本發明,係包含以下的發明。
[1]一種水性乳化液,其係包含:含有選自聚合物(A)及聚 合物(B)所成的群組之至少1種的聚合物(1)之聚合物成分、及光聚合起始劑或芳族聚異氰酸酯中之至少任意一方;前述聚合物(A)係具有主鏈、羥基或羧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前述主鏈係含有碳原子且包含沿前述主鏈的長方向以共價鍵鍵結同時並直列配置的原子群,前述羥基及前述羧基鍵結在前述原子群中之前述碳原子上,前述原子群中前述碳原子的原子比例為95%以上之聚合物;前述聚合物(B)係具有分子鏈、鍵結在前述分子鏈上的羧基或羧酸酐基中的至少一方、及氯原子,前述分子鏈含有碳原子且含有沿前述分子鏈的長方向以共軛鍵鍵結同時並直列配置的原子群,前述原子群中前述碳原子的原子比例為95%以上之聚合物。
[2]如[1]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1)之含量,相對該水性乳化液的全質量為0.1至10質量%。
[3]如[1]或[2]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含有前述光聚合起始劑。
[4]如[3]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1)之含量,相對前述光聚合起始劑1質量份為3至1000質量份。
[5]如[1]至[4]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1)含有前述聚合物(A)。
[6]如[5]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係含有2種以上之前述聚合物(A),且各前述聚合物(A)之構成單元不同。
[7]如[5]或[6]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A)具有2個以上位在前述主鏈之末端且鍵結在前述羥基或前 述羧基上的碳原子。
[8]如[5]至[7]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A)含有前述羧基。
[9]如[1]至[8]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1)含有前述聚合物(B)。
[10]如[1]至[9]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係含有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
[11]如[1]至[10]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係包含選自:下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下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硫代磷酸三(對異氰酸酯苯基)酯、由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前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的三聚異氰酸酯、由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前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的縮二脲、由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前述式(6)所示之三甲基丙烷加成物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
(式中,R1、R2及R3,各為獨立,表示烷基或芳基;n表示1或2;m表示2或3;r表示1或2;s表示0至2的整數;p表示0至100的整數。)
[12]如[11]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係包含選自: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前述式(6)所示 之化合物及前述硫代磷酸三(對異氰酸酯苯基)酯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
[13]如[11]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含有p為1至100的前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
[14]如[10]至[13]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的含量,相對於前述聚合物(1)100質量份為1至200質量份。
[15]如[1]至[14]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係更含有乙烯性不飽和單體。
[16]如[1]至[15]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係前述聚合物成分更含有聚胺甲酸酯。
[17]如[1]至[16]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其係更含有如下述式(B)所示之界面活性劑; (式中,n表示1至3之整數;m表示1至100之整數。)
[18]一種水系接著劑,其係含有如[1]至[17]之任一項中記載之水性乳化液。
[19]一種積層物,其係具備對向之一對被接物、及設置在前述被接物之間且含有由如[18]項中記載之水系接著劑所形成之層的接著層。
[20]一種積層物,其係具備對向之一對被接物、及設置在 前述被接物之間且含有藉由對如[18]項中記載之水系接著劑照射紫外線所形成之層的接著層。
[21]如[19]或[20]項中記載之積層物,其中一方之前述被接物含有纖維素材料,另一方之前述被接物含有塑料材料。
[22]如[19]或[20]項中記載之積層物,其中前述被接物中至少任意一方,含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若依本發明,可提供水性乳化液,其係用以得到可以充分強度與被接物接著的水系接著劑者。
1‧‧‧積層體
10‧‧‧接著層
21、22‧‧‧被接物
第1圖表示積層物之一實施形態的截面圖。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實施形態。本說明書中所載,總稱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為(甲基)丙烯酸,總稱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為(甲基)丙烯酸酯。
本實施形態中之水性乳化液,係包含:含水之水性溶劑、及聚合物成分。含聚合物成分之液滴可分散於水性溶劑中,含水性溶劑之液滴亦可分散於含聚合物成分之液體中。聚合物成分係含有選自:後述聚合物(A)及聚合物(B)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聚合物(以下稱為「聚合物(1)」。)。
聚合物(1)
水性乳化液中聚合物(1)之含量,可依聚合物(1)的種類、水性乳化液使用之目的、目的之性能等適當調整。由水性乳化液安定性、黏性、塗膜形成能力及接著性之觀點而言,聚合物(1)之含量,相對於水性乳化液的全質量,可為0.1至10質量%,亦可較1質量%為高,或可為2至9質量%。
由於相同之觀點,水性乳化液中所含之聚合物成分中聚合物(1)的比例,以5至100質量%、5至70質量%、或5至30質量%為佳。
聚合物(A)
聚合物(A)係含有包含碳原子的原子群之直線分子鏈作為主鏈。構成主鏈的原子群中碳原子的原子比例為95%以上。該比例可為97%以上、或99%以上。聚合物(A)除主鏈之分子鏈之外,亦可含有由複數之單體單元所構成的分支之基(pendant group)。
此處,構成主鏈之碳原子的原子比例,係相對於構成主鏈本身之原子數的碳原子數之比例,鍵結在構成主鏈本身之原子的氫原子等,並不包含構成主鏈本身之原子。構成主鏈本身之原子,換言之,為沿主鏈之長方向而以共價鍵鍵結同時並直列配置的原子群。在主鏈中加入非側基之環狀基(環烷二基基、亞芳基等)之時,構成該環狀基之環的原子,亦包含於前述原子群中。本說明書中,主鏈意指由前述原子群、及鍵結在前述原子群的氫原子所 成之構造,鍵結在主鏈末端之官能基(羧基、羥基等),並不包含於主鏈中。鍵結在前述原子群的氫原子以外之基,係稱為末端基、側基或分支之基。分支之基亦稱為側鏈。此外,在側基或分支之基中,沿其長方向以共軛鍵鍵結之下所配置的原子群中碳原子的原子之比例,亦可為95%以上。例如,在理想之聚乙烯之情形時,沿主鏈的長方向以共價鍵鍵結同時並直列配置的原子群均為碳原子,且該原子群中碳原子的原子比例為100%。
聚合物(A)係羥基或羧基之至少任意一方,直接鍵結於構成主鏈的碳原子(主鏈原子群中之碳原子)的聚合物。亦可以至少各2個位在主鏈末端的碳原子,直接鍵結於羥基或羧基之至少任意一方之基上。或可以各2個位在主鏈末端的碳原子,直接鍵結於羥基或羧基之至少任意一方之基上。聚合物(A)至少可具有羧基。聚合物(A)亦可為不具有氯原子之聚合物。
聚合物(A)可選自如:具有含芳基之主鏈的芳族聚合物、具有含芳基之側鏈的芳族聚合物、及脂族聚合物。其中,可為任意之無規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
具有含芳基之主鏈的芳族聚合物之例,可舉如:芳族聚醚、芳族聚醚酮、芳族聚醚醚酮、芳族聚醚碸、芳族聚酯、芳族聚酯、芳族聚醯胺、芳族聚醯亞胺、聚亞苯及酚樹脂等。
聚合物(A)亦可為主鏈及側鏈上不含芳基之 脂族聚合物。該脂族聚合物可安定地形成水性乳化液,同時,在由被接物所夾持而形成接著層時,可使接著層具優良之堅靭性。
脂族聚合物之例,可舉如:聚烯烴(聚烯烴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系樹脂)、聚乙烯(聚乙烯系樹脂)、及具有形成此類聚合物之碳-碳不飽和鍵的單體及與可與該單體共聚之單體的共聚物。
聚烯烴可選自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丁二烯之氫化物、聚異戊二烯、聚異戊二烯之氫化物、聚戊二烯及聚戊二烯之氫化物。
聚合物(A)之聚烯烴亦可含下述式(10)所示之構成單元或下述式(20)所示之構成單元之中至少任意一方。式(10)及式(20)中,R表示氫原子或-CH3
聚合物(A)中,式(10)及(20)所示之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構成聚合物(A)的全部構成單元,以80質量%以上、90質量%以上、或95質量%以上為佳。式(10)所示之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構成聚合物(A)的全部構成單元,通常以1質量%以上為佳、5質量%以上或10質量%以上亦可。式(10)所示之構成單元的含量,通常以40質量%以下為佳、35質量%以下或30質量%以下亦可。式(20) 所示之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構成聚合物(A)的全部構成單元,通常以60質量%以上為佳、5質量%以上或70質量%以上亦可。式(20)所示之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構成聚合物(A)的全部構成單元,通常,以99質量%以下為佳、95質量%以下或90質量%以下亦可。
在相對於構成聚合物(A)的全部構成單元,式(10)所示之構成單元的含量大(如40質量%以上)時,在水性乳化液形成接著層時會有減低接著層強度之情形。此類構造單元之比例,可以核磁共振分光法(NMR法)等有機分析法求得。
含有式(10)所示之構成單元或式(20)所示之構成單元中至少一方的聚合物(聚烯烴),可舉如:聚丁二烯之氫化物、聚異戊二烯之氫化物、以及以選自丁二烯及異戊二烯的至少1種單體與可與該單體共聚之單體的共聚物之氫化物等。
形成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單體之(甲基)丙烯酸酯,可為(甲基)丙烯酸與碳數1至10的醇之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可舉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及(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亦可為選自(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化合物。
聚(甲基)丙烯酸酯可選自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羥基甲酯及聚(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
聚乙烯可選自如:聚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烯酯之皂化物、聚氯乙烯及聚苯乙烯。
可與具有碳-碳不飽和鍵單體共聚的單體之例,可舉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丙烯腈、乙烯化合物及α-烯烴等。
具有碳-碳不飽和鍵單體與可與該單體共聚的單體之共聚物之例,可舉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等。(甲基)丙烯酸酯及順丁烯二酸酐等之具有酯基或酸酐基的單體與其他單體之共聚物,亦包含其皂化物及部分皂化物之類水解物及部分水解物。形成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之單體的(甲基)丙烯酸酯之例,可舉如形成聚(甲基)丙烯酸酯之單體所舉的相同之例。
構成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之源自乙烯之單體單元(構成單元)的物質量比,通常,以10至95莫耳%為佳,亦可為30至95莫耳%、或50至95莫耳%。來自(甲基)丙烯酸酯之單體單元(構成單元)的物質量比,通常,以1至50莫耳%為佳,亦可為4至35莫耳%。來自順丁烯二酸酐之單體單元(構成單元)的物質量比,通常,以0.01至10莫耳%為佳,亦可為1至10莫耳%。此等之物質量比,係以共聚物中全部單體單元之數為基準。此類共聚物,可在製造時,經由調整相對於原料單體之全使用量的各單體之使用量所獲得。
特別,作為聚合物(A)之脂族聚合物,亦可為選自:聚丁二烯的氫化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乙酸乙烯酯的皂化物、及形成此類聚合物的單體與可與該單體共聚之單體的共聚物之至少1種。
或,作為聚合物(A)之脂族聚合物,亦可為聚氯化亞乙烯、聚環氧烷烴、脂族聚醚、脂族聚酯、或脂族聚醯胺。聚環氧烷烴可選自如: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
聚合物(A)換算為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通常,以1000以上為佳,亦可為2000以上、5000以上、10000以上。其重量平均分子量,通常,以100000以下為佳,亦可為20000以下。在重量平均分子量未達1000時,會有作為水系接著劑時接著強度減低之傾向,在重量平均分子量超過100000時會有使水性乳化液的安定性降低之傾向。該換算為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以膠體過濾層析(GPC)測定。
聚合物(A)之羥值,可為3mg KOH/g以上,亦可為10mg KOH/g以上、或50mg KOH/g以上。聚合物(A)之羥值,可為300mg KOH/g以下、200mg KOH/g以下、或100mg KOH/g以下。該羥值表示聚合物(A)具有之羥基之量,可依照JIS K-1557求出。
聚合物(A)之酸價,可為0.1mg KOH/g以上、1mg KOH/g以上、或5mg KOH/g以上。聚合物(A)之酸價可為50mg KOH/g以下、30mg KOH/g以下、或10mg KOH/g 以下。該酸價表示聚合物(A)具有之羧基之量,可依照日本工業規格K 0070求出。
聚合物(A)中碳-碳不飽和鍵之含量,可為5質量%以下、或2質量%以下。聚合物(A)為聚丁二烯之氫化物、聚異戊二烯之氫化物或聚戊二烯之氫化物時,相對於氫化前之碳-碳不飽和鍵氫化後之碳-碳單鍵的比例可為95%以上、或98%以上。氫化率可以測定碘價而求得。在碳-碳不飽和鍵之比例高時,會有接著層的耐熱性、耐濕性等低之情形。
包含於水性乳化液中之聚合物(A),可以1種,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聚合物(A)可為構成單元不同之2種以上的聚合物組合,亦可為構成單元不同之2種的聚合物組合。「構成單元不同」,係指形成構成聚合物構成單元的單體之種類不同。
具有羥基或羧基之至少任意一方的聚合物(A),係可藉由如下之步驟製得:就形成聚合物之主鏈之單體而言,羥基、藉由保護基所保護之羥基、或藉由氧化還原反應而成為羥基的羥基前驅物等基(以下,有時總括此等記載為「羥基等」);或,羧基、羧酸酐基(羧酸酐構造)、藉由保護基所保護之羧基、或藉由氧化還原反應而成為羧基的羧基前驅物等基(以下,有時總括此等記載為「羧基等」)的單體進行聚合,形成聚合物主鏈之步驟;及視須要而藉由脫保護反應、水解反應或氧化還原反應而生成羥基及/或羧基之步驟。
本說明書中羧酸酐基係指-C(=O)-O-C(=O)-所示之構造。
具有酯鍵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等聚合物的脫保護反應(水解反應)之例,可舉如:將該聚合物溶於苯或甲苯等之中,藉由鹼催化劑皂化之均一皂化法;及在將聚合物粒或粉末分散於低級醇等所得之分散液中使聚合物皂化之不均一皂化法。
聚醚、聚酯等,通常具有與含羥基之單體及羥基反應的反應基之單體的2種成分單體經過聚縮合或聚加成所得之構成聚合物的主鏈之末端的碳原子上將羥基導入的方法,係可例舉如將具有羥基之單體,以較具有可與羥基反應之反應基的單體過量地加入而聚合之方法等。
在聚醯胺、聚醯亞胺等未具有羥基的單體之聚合物時,可藉由包含例如:製造於末端具有反應基之聚合物、及之後具有可與羥基及前述反應基反應的反應基之單體與前述反應基反應的方法,製得末端含羥基之聚合物。
在位在聚酯、聚醯胺、聚醯亞胺等的主鏈之末端的碳原子上導入羧基的方法,可舉如:具有含羧基之單體或含羧酸酐基之單體,以較具有可與羧基或羧酸酐基反應之反應基的單體過量地加入而聚合之方法等。
在位在由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作為聚合性基的單體所製得之聚合物(如聚烯烴、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及具有形成此類聚合物的碳-碳不飽和鍵之單體與可 與該單體共聚合的單體之共聚物)的主鏈末端之碳原子上導入直接鍵結的羥基之方法,可舉例以含羥基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使單體聚合之方法。含羥基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例,可舉如:過氧化氫及過氧化甲基乙基酮等過氧化物、及β-偶氮雙(β-氰基)正丙醇及δ,δ-偶氮雙(δ-氰基)正戊醇等含羥基的重氮系化合物等。同時,亦可以硫代丙三醇等鏈轉移劑在聚合反應時共存而在末端導入羥基。若經由自由基聚合,特別可有效率地將羥基導入於末端。
在陰離子時,可以包含首先使用鈉、鋰等鹼金屬、或鹼金屬與多環芳族化合物之錯合物等作為聚合起始劑,而製造具有鍵結在末端的鹼金屬之活性聚合物(living polymer),其次,以單環氧化合物、聚環氧化合物、鹵代環氧化合物、甲醛等與該活性聚合物之末端反應的方法,以在聚合物之末端導入羥基。
具有直接鍵結在位在主鏈末端的碳原子上之羥基的聚合物(A),可藉由例如包含:生成具有含碳-碳不飽和鍵主鏈之聚合物;及使主鏈之碳-碳不飽和鍵經由臭氧或過錳酸等氧化而切斷,製造具有含位在主鏈末端的碳原子之羰基的聚合物;之後,再以氫化硼鈉等還原劑還原羰基的方法製造。
將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及聚戊二烯等之對具有碳-碳不飽和鍵的聚合物氫化方法,可例舉日本特開昭51-7139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等通常的方法。
在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 聚物之具有酸酐基之聚合物時,可藉由水解羧酸酐基,以導入鍵結在構成主鏈之碳原子的羧基。
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可以該技術領域中已知之方法,如使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及順丁烯二酸酐經過自由基聚合等聚合來製造。
製造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順丁烯二酸開環化合物之方法,可舉如在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溶於苯或甲苯等所獲得之溶液中添加水,再經鹼催化劑水解酸酐基的方法等。
聚合物(A)可容易地由市場取得。商品之例,可舉如:Melthene(註冊商標)H-6410M、H-6051、H-6960、H-6820及H-6822X(東曹公司),EVAL(註冊商標)L171B、F171B、H171B、E105B及G156B(Kuraray公司),Soarnol(註冊商標)D2908、DT2904、DC3212、DC3203、E3808、ET3803、A4412、AT4403、BX、16DX、D2908H4及A4412H4(日本合成化學工業公司),Soaresin(註冊商標)PG505(日本合成化學工業公司),NISSO(註冊商標)PB(日本曹達公司),POLYTAIL(註冊商標)H(三菱化學公司),EPOL(註冊商標)(出光興產公司),OREVAC(註冊商標)G 18211、OE808及OE825(Arkema公司),LOTADAR MAH2210、3200、P3 3200、3210、4210、6200、3410、3430及4720(Arkema公司),BONDINE(註冊商標)LX4110、HX8210、TX8030、HX8290、HX8410及AX8390(Arkema公司),OREVAC(註冊商標)T9314、T9318及G18211(Arkema公司),Umex(註冊商標) 2000(三洋化成工業公司),以及AUROREN(註冊商標)100S及200T(日本製紙化學公司)等。
聚合物(B)
聚合物(B)係具有含有含碳原子之原子群的直線分子鏈。構成分子鏈(或主鏈)的原子中碳原子的原子比例為95%以上。該比例亦可為97%以上、或99%以上。聚合物(B)中之分子鏈可僅含主鏈,亦可在主鏈之外,具有鍵結在主鏈且由複數之單體單元所構成的分支之基。構成聚合物(B)的分子鏈之原子中碳原子的原子之比例,可同樣地以相關聚合物(A)所說明,求出構成主鏈的原子中碳原子的原子比例。
構成聚合物(B)之主鏈的聚合物之例,可舉如:聚烯烴、聚乙烯及聚丙烯酸酯等。
聚合物(B)可選自如:酸改質氯化聚烯烴、氯丁二烯系樹脂及酸改質氯丁二烯系樹脂之至少1種。其中,聚合物(B)亦可為酸改質氯化聚烯烴。
酸改質氯化聚烯烴係具有:含有選自聚丙烯及丙烯-α-烯烴共聚物之至少1種聚烯烴鏈的主鏈;鍵結在該主鏈,並含有來自選自α,β-不飽和羧酸及其酸酐之至少1種單體的單體單元之分支基;及鍵結在主鏈或分支基中之至少任意一方的氯原子。酸改質氯化聚烯烴係藉由例如包含在選自聚丙烯及丙烯-α-烯烴共聚物之至少1種聚烯烴鏈的主鏈之聚合物上,使選自α,β-不飽和羧酸及其酸酐之至少1種單體經由接枝共聚合而獲得酸改質聚 烯烴;然後,再使該酸改質聚烯烴氯化的方法獲得。
丙烯-α-烯烴共聚物係含有以丙烯為主之單體單元的丙烯與α-烯烴的共聚物。α-烯烴可為碳原子數2或4至20的α-烯烴。碳原子數2或4至20的α-烯烴可為選自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六碳烯及4-甲基-1-戊烯所成之群組的至少1種。
構成酸改質氯化聚烯烴的α,β-不飽和羧酸及其酸酐,可為例如選自順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酐、反丁烯二酸、檸康酸、檸康酸酐、中康酸、依康酸、依康酸酐、烏頭酸、烏頭酸酐及腐植酸酐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其中,α,β-不飽和羧酸酐,亦可為順丁烯二酸酐、依康酸酐。
前述酸改質氯化聚烯烴中來自於α,β-不飽和羧酸及其酸酐的單體單元之含量可為0.6至10質量%。在該含量超過10質量%時,酸改質氯化聚烯烴之親水性會提高,降低由目的組成物所得之塗膜的耐水性。另一方面,在含量未達0.4質量%時,該酸改質氯化聚烯烴在水中之分散性會減低,有水性乳化液的製造變困難之傾向。
酸改質氯化聚烯烴之氯化,可藉由例如在氯系溶劑中溶解酸改質聚烯烴,於自由基產生劑存在下或不存在下,吹入氯氣的方法,即可進行。
氯丁二烯系樹脂係氯丁二烯之均聚物、或氯丁二烯與其他單體之共聚物。氯丁二烯係可藉由丁二烯 經過氯化所獲得之二氯丁烯經過脫鹽酸而合成。可與氯丁二烯共聚之其他單體,例如可選自異戊二烯、丁二烯、二氯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依康酸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就其他之單體而言,可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依康酸等之具有羧基之單體,以製得具有鍵結在主鏈上之羧基的氯丁二烯系樹脂。
酸改質氯丁二烯樹脂係具有上述氯丁二烯系樹脂之分子鏈、及含來自於選自鍵結在該分子鏈上之α,β-不飽和羧酸及其酸酐的至少1種單體之單體單元的分支基。酸改質氯丁二烯樹脂係可藉由例如包含在氯丁二烯樹脂上以選自α,β-不飽和羧酸及其酸酐的至少1種單體經過接枝共聚之方法來製得。α,β-不飽和羧酸及其酸酐係可舉如酸改質氯化聚烯烴之製造中所使用之相同者。
聚合物(B)中之氯原子之含有率,相對聚合物(B)的質量可為10質量%以上、未達45質量%。在該含有率未達10質量%時,有難以製造水性乳化液之傾向。在該含有率超過45質量%時,使用水性乳化液作為水性接著劑時會有使接著強度降低的情形。
聚合物(B)換算為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通常,為1000以上,亦可為2000以上、5000以上、或10000以上。聚合物(B)換算為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通常,為200000以下,亦可為100000以下。在重量平均分子量未達1000時,在使用水性乳化液作為水性接著 劑時會有使接著強度降低的傾向;在重量平均分子量超過200000時,會有降低對溶劑之溶解性而難以製造水性乳化液的傾向。該換算為聚苯乙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以膠體過濾層析(GPC)測定。
水性乳化液就聚合物(1)而言,可含1種聚合物(B),亦可含有2種以上聚合物(B)之組合。
就聚合物(B)而言,可使用依據商品及依照任意一般已知之方法所製造者。一般已知之方法,例如日本特開2007-31474號公報中所載之方法。商品之例,可舉如:HARDLEN(註冊商標)CY-9122P、CY-9124P、HM-21P、M-28P、F-2P、F-6P、F-69、13-LP、13-LLP、14-LWP、14-WL-P、15-LP、15-LLP、16-LP、DX-526P、DX-530P及BS-40(東洋紡公司);以及SUPERCHLON(註冊商標)803L、803MW、814HS、390S、HE-305、HE-505、HE-510、HE-515、HE-910、HE-915、HE-1070、HE-1200、HP-205、HP-215及HP-620(日本製紙化學公司)等。
聚合物(B)亦可以商品化之水性乳化液的形態取得。亦可使用商品化之溶劑系乳化液於水性溶劑中溶劑取代者而調製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
含有聚合物(B)的商品化之水性乳化液,可例舉如:HARDLEN(註冊商標)EW-5303、EH-801、EW-5504、EZ-1000及EZ-2000(東洋紡公司):SUPERCHLON(註冊商標)E-604、E-480T及E-415(日本製紙化學公司);SKYPRENE(註冊商標)GFL-820、GFL-890、GFL-280、LA-502、LA-660、 SL-360、SL-390、SL-590及SL-590(東曹公司);SHOPRENE(註冊商標)115、571、572、650、671A、750、SD78及SD77(昭和電工公司);以及DENKACHLOROPRENE(註冊商標)LA-50及LC-501(電氣化學工業公司)等。
含有聚合物(B)之商品化溶劑系乳化液之例,可舉如:HARDLEN(註冊商標)BS-40、CY-1132、FX-918、FX-923、F-225、163-LR、P-5528及P-400(東洋紡公司);以及SUPERCHLON(註冊商標)814B、360T、370M、2027MB、C、L-206、813A、803M、803MW、803LT、1026及803L(日本製紙化學公司)等。
光聚合起始劑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亦可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起始劑係指可藉由光之作用產生活性種的化合物,亦可為藉由光之作用而產生活性自由基的化合物。
聚合起始劑之例,可舉如:苯偶姻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苯烷基酮化合物、氧化醯基膦化合物、三化合物、錪鹽及鋶鹽等。
苯偶姻化合物之例,可舉如: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異丙基醚及苯偶姻異丁基醚等。
二苯甲酮化合物之例,可舉如: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隣苯甲醯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醯基-4’-甲基二苯基硫、3,3’,4,4’-四(過氧化第三丁基羰基)二苯甲酮及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等。
苯烷基酮化合物之例,可舉如:二乙氧基苯乙酮、2-甲基-2-N-嗎啉基(morpholino)-1-(4-甲基硫基苯基)丙烷-1-酮、2-苯甲基-2-二甲基胺基-1-(4-N-嗎啉基苯基)丁烷-1-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2-二苯基-2,2-二甲氧基乙烷-1-酮、2-羥基-2-甲基-1-[4-(2-羥基乙氧基)苯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及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烷-1-酮之寡聚物等。
氧化醯基膦化合物之例,可舉如:氧化-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及氧化二(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等。
化合物之例,可舉如:2,4-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2,4-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萘基)-1,3,5-三、2,4-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1,3,5-三、2,4-二(三氯甲基)-6-[2-(5-甲基呋喃-2-基)乙炔基]-1,3,5-三、2,4-二(三氯甲基)-6-[2-(呋喃-2-基)乙炔基]-1,3,5-三、2,4-二(三氯甲基)-6-[2-(4-二乙基胺基-2-甲基苯基)乙炔基]-1,3,5-三及2,4-二(三氯甲基)-6-[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炔基]-1,3,5-三等。
光聚合起始劑亦可使用商品化者。商品化之光聚合起始劑之例,可舉如:Irgacure(註冊商標)907、184、651、819、250、2959、127、754及369(BASF日本公司);SEIKUOL(註冊商標)BZ、Z及BEE(精工化學公司);Kayacure(註冊商標)BP100(日本化藥公司):Kayacure-UVI-6992(Dow日本公司製造);Adekaoptomer-SP-152及 SP-170(ADEKA公司);TAZ-A及TAZ-PP(Siber Hegner日本公司);TAZ-104(三和化學公司);以及Darocur(註冊商標)1173及MBF(BASF日本公司)等。
此類光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
組合之具體例,可舉如:Irgacure(註冊商標)500(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二苯甲酮=50/50%)、Irgacure(註冊商標)1700(氧化二(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2-羥基-2-甲基苯基丙烷-1-酮=25/75%)及Irgacure(註冊商標)1800(氧化二(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5/75%)(BASF日本公司)等。
相對於光聚合起始劑1質量份,聚合物(1)的含量,由安定性、反應性及臭氣之觀點而言,可為較2質量份多,亦可為3至1000質量份、3至500質量份、或4至100質量份。
芳族聚異氰酸酯
本實施形態中之水性乳化液,亦可含芳族聚異氰酸酯。含有芳族聚異氰酸酯時,可使由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所獲得之接著層的耐熱性更提高。
芳族聚異氰酸酯係指具有芳環、及2個以上鍵結在芳環的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之意。芳族聚異氰酸酯之例,可舉如:1,5-萘二異氰酸酯、2,4-甲氧基苯基二異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聯伸苯二異氰酸酯、聯鄰甲苯胺二異氰酸酯、4,4’-聯伸苯二異氰酸酯、三(對異氰酸酯苯基) 硫基磷酸酯、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3,3’-二甲基-4,4-聯伸苯二異氰酸酯、下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下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由下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之異氰尿酸酯、由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之縮二脲、及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式(6)所示之化合物的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等。此等可單獨,亦可組合。
式中,R1、R2及R3,各為獨立,表示烷基或芳基。n表示1或2。m表示2或3。r表示1或2。s表示0至2之整數。p表示0至100之整數。
水性乳化液係就芳族異氰酸酯而言,可為選自:式(5)所示之化合物、式(6)所示之化合物及三(對異氰酸酯苯基)硫基磷酸酯、由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的三聚異氰酸酯、由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的縮二脲、及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式(6)所示之化合物的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或式(5)所示之化合物、式(6)所示之化合物及三(對異氰酸酯苯基)硫基磷酸酯的至少1種。
就R1、R2及R3所示之烷基而言,可例舉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等碳數1至20的烷基。R1、R2 及R3所示之芳基方面,可例舉如:苯基、聯苯等碳數6至18的芳基。R1亦可為甲基。R2及R3亦可為氫原子。
n亦可為1,m亦可為2。r亦可為1,s亦可為0。p亦可為1至100。
以式(5)所示之化合物,可舉如:1,3-亞苯基二異氰酸酯、2,4-亞甲苯基二異氰酸酯(TDI)、2,6-亞甲苯基二異氰酸酯(TDI)等。式(6)所示之化合物方面,可舉如: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MDI)、二苯基甲基甲烷二異氰酸酯、4,4-聯伸苯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4,4-聯伸苯二異氰酸酯、四烷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聚亞甲基聚亞苯異氰酸酯等。式(5)或式(6)所示之化合物可為選自:2,4-亞甲苯基二異氰酸酯(TDI)、2,6-亞甲苯基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MDI)及如下述式(7)所示之聚亞甲基聚亞苯基異氰酸酯之化合物。
式中,t表示1至100之整數。
如式(7)所示之聚亞甲基聚亞苯基異氰酸酯,可為25℃下之黏度為20至7500mPa.s左右之聚合度。該黏度亦可為130至600mPa.s。
此類芳族聚聚異氰酸酯係可由市場取得。
芳族聚異氰酸酯之含量,相對於聚合物(1)100質量份,通常為1至200質量份,亦可為5至100 質量份、10至50質量份、或10至30質量份。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
本實施形態中之水性乳化液,亦可含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由水性乳化液之臭氣等之觀點而言,水性乳化液亦可不含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所使用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例,可舉如:單官能性單體、二官能性單體、及多官能性單體等。
單官能性單體(單官能聚合性稀釋劑)之例,可舉如:雜環式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己內醯胺等N-乙烯-含氮雜環化合物、及嗎福林(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氫呋喃酯等雜環之(甲基)丙烯酸酯)、N-乙烯基甲醯胺、N-乙烯基乙醯胺、(甲基)丙烯酸二烷基胺基乙酯(如:(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胺基乙酯、N,N’-二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烷氧基(聚)烷二醇酯(如:(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烯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聚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烷基苯甲氧基甲酯(如:(甲基)丙烯酸壬基苯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甲氧基(聚)烷二醇酯(如:(甲基)丙烯酸苯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甲氧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烷酯(如:(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異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環烷酯(如:(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 酸芳烷酯(如:(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含交聯環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異莰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二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烷酯、(甲基)丙烯酸三環癸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異莰氧基乙酯)、含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基氧丙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2-羥基乙基苯二甲酸、3-丙烯醯氧基丙三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戊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醯氧基磷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環己酯、新戊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ε-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酸式磷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含鹵素(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
二官能性單體(二官能聚合性稀釋劑)之例,可舉如:2,2-二甲基-3-羥基丙基-2,2-二甲基-3-羥基丙酸酯之二(甲基)丙烯酸酯、(聚氧)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六亞甲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戊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之環氧烷(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加成物之二(甲基)丙烯酸酯(如:2,2-二(2-羥基乙氧基苯基)丙烷之二(甲基)丙烯酸酯)、含交聯環烴基之二(甲基)丙烯酸酯(如:三環癸烷二羥甲基之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二烯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官能性環氧樹脂之(甲基)丙烯酸加成物(如:2,2-二(環氧丙基氧苯基)丙烷之(甲基)丙烯酸加成物)。
多官能性單體(多官能聚合性稀釋劑)之例,可舉如: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氧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醯氧基)三聚異氰酸酯、三(2-羥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之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基丙基)三聚異氰酸酯之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三苯六甲酸、三烯丙基三聚異氰酸酯。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可單獨,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此類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中,可為選自碳數5至10之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碳數4至20之非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亦可為選自碳數5至10之水溶性(甲基)丙烯酸酯及碳數4至20之非水溶性(甲基)丙烯酸酯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含量,相對於聚合物(1) 100質量份,通常為0.1至2500質量份,亦可為1至1000質量份、或1至150質量份。
聚胺甲酸酯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聚合物成分亦可含聚胺甲酸酯成分。聚胺甲酸酯係可以聚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多元醇化合物、或再依需要而與其他化合物反應製得。該反應係可例舉如管線法、預聚合物混合法、酮亞胺法、熱熔分散法等方法。再者,本說明書中之聚胺甲酸酯係不滿足前述聚合物(A)及聚合物(B)相關之要件者。
該聚胺甲酸酯可任意為水溶性或非水溶性,惟以非水溶性者較佳。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係可舉通常聚胺甲酸酯之製造中所使用之於分子內含有2個以上的異氰酸酯基之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例,可舉如:1,4-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2,2,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3-異氰酸酯甲基-3,5,5-三甲基環己基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基-2,4-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基-2,6-二異氰酸酯、二亞甲苯基二異氰酸酯(XDI)、1,3-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四甲基二亞甲苯基二異氰酸酯、反環己烷-1,4-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等脂族二異氰酸酯;2,4-甲亞苯基二異氰酸酯(TDI)、2,6-甲亞苯基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MDI)、1,5’-環烷二異氰酸酯、三聯甲苯胺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基甲烷二異氰 酸酯、四烷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4,4’-二苯甲基二異氰酸酯、1,3-亞苯基二異氰酸酯等芳族二異氰酸酯;離胺酸酯三異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1,6,11-十一碳烷三異氰酸酯、4,4-異氰酸酯甲基辛烷-1,8-異氰酸酯、1,3,6-六亞甲基三異氰酸酯、二環戊烷三異氰酸酯、三羥甲基丙烷與甲亞苯基二異氰酸酯之加成物、三羥甲基丙烷與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加成物等三異氰酸酯。此等可單獨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使用。
多元醇化合物係可例舉如:通常之聚胺甲酸酯之製造中所使用之於分子內含2個以上之羥基的化合物。多元醇化合物之例,可舉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丙三醇等多元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亞甲基醚二醇等聚醚多元醇;己二酸、癸二酸、依康酸、順丁烯二酸酐、對苯二甲酸、異苯二甲酸、反丁烯二酸、琥珀酸、草酸、丙二酸、戊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等二羧酸與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9-壬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3-丙二醇、三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丙三醇等多元醇化合物製得之聚酯多元醇;聚己內酯多元醇、聚β-甲基-δ-戊內酯等聚內酯系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或其氫化物、聚碳酸酯多元醇、聚硫醚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
聚胺甲酸酯係為提高在水中之分散安定 性,以於分子內含有親水性基較佳。於分子內含有親水性基之聚胺甲酸酯,稱為離子聚合物構造,其本身具有界面活性能力。因此,有易於在水中分散之傾向,在聚胺甲酸酯之水性乳化液中又有增加單體乳化聚合所得之水性乳化液之耐水性的傾向。
親水性基之例,可為例如:硫醯基、羧基等陰離子性基,亦可為硫醯基。其係由於有更提高使單體乳化聚合所得之水性乳化液之耐水性的傾向。陰離子性基,通常可以中和劑中和。中和劑之例,可舉如:三乙基胺、三乙醇胺等3級胺化合物;氫氧化鈉等無機鹼化合物;銨等。
為在分子內導入親水性基,製造聚胺甲酸酯時,可使用以下之化合物。此類化合物之例,可舉如:於分子內含來自聚乙二醇的構造單元等非離子性親水性基,且,具有1個以上之硫醯基、羧基、羥基、一級胺基(-NH2)、二級胺基(=NH2)等與異氰酸酯基具有反應性的活性氫之化合物(以下,有時稱為「含親水性基化合物」)。
含親水性基化合物之例,可舉如:3,4-二胺基丁烷磺酸、3,6二胺基-2-二甲苯磺酸、2,6二胺基苯磺酸、N-(2-胺基乙基)-2-胺基乙基磺酸等含磺酸化合物;2,2-二羥甲基乳酸、2,2-二羥甲基丙酸、2,2-二羥甲基戊酸等含羧酸化合物。此等可單獨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使用。
在以聚胺甲酸酯製造水性乳化液時,視須要而以鏈延伸、調節分子量等為目的,亦可併用與含親水 性基化合物不同之化合物、且於分子內含有可與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的活性氫之化合物。該類化合物之例,可舉如:乙二胺、1,4-丁烷二胺、1,6-己烷二胺等多元胺化合物;三乙醇胺等含三級胺多元醇類之甲醇、乙醇、丁醇等單元醇類等。
聚胺甲酸酯方面亦可直接使用商品化之聚胺甲酸酯水性乳化液、商品化之水溶性胺甲酸酯。舉例如使聚胺甲酸酯分散或溶解於水中之聚胺甲酸酯分散液(或聚胺甲酸酯水溶液)。聚胺甲酸酯分散液中聚胺甲酸酯樹脂之含量,通常可為10至70質量%,亦可為20至60質量%、30至60質量%、或30至55質量%。
聚胺甲酸酯分散液亦可再含有未含異氰酸酯反應基之有機溶劑,例如乙酸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N-甲基吡咯烷酮。
聚胺甲酸酯亦可使用商品化者。商品化之水溶性胺甲酸酯之例,可舉如:DISPERCOLL(註冊商標)U-42、U-53、U-54、U-56、KA-8481、KA-8584、KA-8755、KA-8756及KA-8766(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HYDRAN(註冊商標)HW-111、HW-311、HW-333、HW-350、HW-337、HW-374、AP-20、AP-60LM及AP-80(DIC公司);UPRENE(註冊商標)UXA-306、UXA-307、PERMARIN UA-150、PERMARIN UA-200、PERMARIN UA-300、PERMARIN UA-310及UCOAT UWS-145(三洋化成工業公司);SUPERFLEX(註冊商標)107M、110、126、130、150、160、210、300、361、370、 410、420、460、500M、700、750、820及860(第一工業製藥公司);以及ADEKA BONTIGHTER(註冊商標)HUX-401、HUX-420A、HUX-380、HUX-561、HUX-210、HUX-822、HUX-895及HUX-830(ADEKA公司)。
聚胺甲酸酯之含量,相對於聚合物(1)100質量份,通常為5至3000質量份,亦可為10至2400質量份、40至1000質量份、或50至500質量份。
界面活性劑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亦可含作用為乳化劑的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方面可為任意之陽離子性、陰離子性、兩性及非離子性,亦可為陰離子性或非離子性,亦可為非離子性。
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之例,可舉如:高級醇之硫酸酯鹽、高級烷基磺酸鹽、高級羧酸鹽、烷基苯磺酸鹽、聚環氧乙烷烷基硫酸酯鹽、聚環氧乙烷烷基苯基醚硫酸酯鹽及乙烯基磺酸琥珀酸酯等。
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之例,可舉如:十二碳烷基三甲基銨鹽及十六碳烷基三甲基銨鹽等烷基銨鹽、十六碳烷基吡啶鹽及癸基吡啶鹽等烷基吡啶鹽、環氧烷三烷基銨鹽、二環氧烷二烷基銨鹽、烯丙基三烷基銨鹽及二烯丙基二烷基銨鹽等。
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之例,可舉如:聚環氧乙烷丙烯醚等聚環氧乙烷烷醚、聚環氧乙烷烷基苯基醚、聚乙二醇脂酸酯、聚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聚環氧乙烷脂 酸醯胺、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共聚物等具環氧乙烷構造之化合物及聚環氧乙烷山梨醇酐脂酸酯等山梨醇酐衍生物等。
界面活性劑之例,可舉如:月桂基甜菜鹼及氧化月桂基二甲基胺等。
其中,界面活性劑亦可含有下述式(11)所示之化合物、或下述式(B)所示之化合物。
式中,X表示氫原子或-SO3M(M為氫原子、NH4或鹼金屬)。n表示1至3之整數。m表示1至100之整數。式(11)中之X,亦可為氫原子、-SO3H或SO3NH4。M所示之鹼金屬,可為鈉。
界面活性劑可單獨,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其中,式(11)所示之化合物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
組合式(11)所示之化合物2種以上時之組合,只要組合n、m或X之任一者不同者即可。亦可以X不同者組合。具體上可選擇如:X為氫原子與-SO3H之組合、氫原子與-SO3NH4之組合、-SO3H與-SO3NH4之組合。其中,亦可選擇氫原子與SO3NH4之組合。
界面活性劑可容易地由市場獲得。式(11)所示之界面活性劑之例,可舉如:LATEMUL(註冊商標)AD-25(花王公司);如下述式(A)所示之LATEMUL(註冊商標)E-1000A(花王公司)及如下述式(B)所示之NOIGEN(註冊商 標)EA-177(第一工業製藥公司)等。商品之界面活性劑之例,可舉如:Newcol 714(日本乳化劑公司)等。
式中,n表示1至3的整數。m表示1至100的整數。
界面活性劑之含量,通常,相對於聚合物(1)100質量份,可為0.1至150質量份,亦可為1至100質量份、或10至50質量份。
水性溶劑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含有之水性溶劑可含有水。水通常可使用自來水或去離子水。
其他成分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在不損及水性乳化液所欲之特性的範圍下,亦可視需要而含有:交聯劑;有機溶劑;其他樹脂;鹼性化合物;酚系安定劑、亞磷酸鹽系安定劑、胺系安定劑、醯胺系安定劑、抗老化劑、耐風化安定劑、防沉澱劑、抗氧化劑、熱安定劑及光安定劑等安定劑;搖溶劑、增黏劑、分散物、消泡劑、黏度調整劑、耐風化劑、顏料、顏料分散劑、抗帶電劑、滑動劑、晶核劑、抗燃劑、油劑、染料及硬化劑等添加劑;氧化鈦(金紅石型)及氧化 鋅等過渡金屬化合物;碳黑等顏料;玻璃纖維、碳纖維、鈦酸鉀纖維、矽灰石、碳酸鈣、硫酸鈣、滑石、玻璃鱗片、硫酸鋇、黏土、高嶺土、微粉氧化矽、雲母、矽酸鈣、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鋁及矽藻土等無機、有機填充劑等任意成分。水性乳化液,在使安定性更高上,亦可含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鈉、羧甲基纖維素及羥乙基纖維素等水溶性樹脂。
交聯劑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亦可含有交聯劑。然而,本說明書中之交聯劑係設為不包含上述芳族聚異氰酸酯。
藉由含有交聯劑,可使接著性、接著層之耐水性及接著層之耐溶劑性等特性更為提高。
交聯劑之例,可舉如:環氧化合物、脂族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吖丙啶化合物、碳二醯亞胺化合物、活性羥甲基化合物、活性烷氧基甲基化合物、金屬螯合劑等。
交聯劑可由選自脂族聚異氰酸酯化合物、碳二醯亞胺化合物、及含噁唑啉基化合物而獲得。交聯劑可為水性(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者。此類交聯劑可單獨,亦可組合使用。
脂族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例,可舉如: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及其寡聚物或聚合物等。
脂族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商品之具體例,可舉如: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製造之Smidur(註冊商標)N3200、N3300、N3400、N3600、N3900、S-304、S-305、XP-2655、 XP-2487及XP-2547;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製造之Desmodur(註冊商標)N3100、N3300、N3400、N3600、N3900、S-304、S-305、XP-2655、XP-2487、XP-254及DA-L;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製造之Bayhydur(註冊商標)304及XP2655;BASF公司製造之BASONAT(註冊商標)PLR8878及HW-100;武田藥品工業公司製造之TAKENATE(註冊商標)WD720、WD725及WD730;旭化成工業公司製造之DURANATE(註冊商標)WB40-100、WB40-80D及WX-1741。
作為交聯劑的碳二醯亞胺化合物之商品化之例,可舉如:日清紡化學公司:CARBODILITE(SV-02、V-02、V-02-L、V-04、E-01、E-02)。
交聯劑之含量,相對於水性乳化液100質量份,通常為0.1至20質量份,亦可為0.1至10質量份。
有機溶劑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可含有機溶劑,亦可不含有。有機溶劑之例,可舉如:甲苯及二甲苯等芳族烴;己烷等脂族烴;乙酸乙酯及乙酸丁酯等酯;甲基乙基酮及甲基異丁基酮等酮;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及正丁醇等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及丙二醇等二醇系溶劑;甲基賽璐蘇、賽璐蘇、丁基賽璐蘇、二噁烷、MTBE(甲基第三丁基醚)及丁基卡必醇等賽璐蘇系溶劑;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三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及3-甲氧基-3-甲基-1-丁醇等二醇系溶劑;及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PMA(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乙酸酯 及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等二醇酯系溶劑等。此等可單獨,亦可組合。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含有機溶劑時,其含量,相對於聚合物(1)100質量份,通常,為0.01至30質量份,亦可為0.01至10質量份。
其他樹脂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就聚合物成分而言,亦可含有聚合物(1)及上述聚胺甲酸酯以外的樹脂。其他樹脂之例,可舉如:乙烯-乙烯酯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氯化乙烯、聚氯化亞乙烯、苯乙烯-順丁二烯酸樹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樹脂、苯乙烯-丁二烯樹脂、丁二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樹脂、聚(甲基)丙烯腈樹脂、(甲基)丙烯醯胺樹脂、聚酯樹脂、改質尼龍樹脂、胺甲酸酯樹脂、聚丙烯酸樹脂、酚樹脂、矽氧烷樹脂、環氧樹脂等。
乙烯-乙烯酯樹脂係指含有乙烯單元及乙烯酯單元之共聚物。乙烯酯單元之例,可舉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三甲基乙酸乙烯酯、碳數8至10的3級羧酸之乙烯酯及稱為新癸酸(versatic acid)乙烯酯(如Shell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Veova(註冊商標)10)等烷基酸乙烯酯等。乙烯酯單元中亦可選擇乙酸乙烯酯。乙烯酯單元在使用乙酸乙烯酯時,共聚物即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簡稱為「EVA」)。
乙烯-乙烯酯樹脂除乙烯單元、乙烯酯單元之外亦可含有可與其共聚的單體單元。就此類單體單元而言,可例舉 氯化乙烯等鹵化乙烯、含少量醯胺基等官能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酯等。
乙烯-乙烯酯樹脂共聚物之乳化液,通常,可藉由前述構成乙烯單元及乙烯酯單元的單體乳化聚合而製造。乙烯-乙烯酯樹脂共聚物之乳化液之例,可使用如:SUMIKAFLEX(註冊商標)201HQ、303HQ、355HQ、400HQ、401HQ、408HQ、410HQ、450HQ、455HQ、456HQ、460HQ、465HQ、467HQ、7400HQ、470HQ、478HQ、510HQ、520HQ、710、752、755、SDX-5100、801HQ、808HQ、830、850HQ、900HL及3950(以上,為住友化學公司製造);Vanflex OM-4000及OM-4200(以上,為Kuraray公司製造);Polysol(註冊商標)EVA AD-2、AD-3、AD-4、AD-5、AD-51、AD-56、AD-59及P-900(以上,為昭和高分子公司製造);DENKA EVA TEX(註冊商標)#20、#30、#40M、#60、#81及#82(以上,為電氣化學工業公司製造)等商品化的乙烯-乙烯酯共聚物之水性乳化液。
就其他之樹脂而言,可舉如具有黏著樹脂或作為增黏劑功能之樹脂。此類樹脂之例,可舉如:松脂類、松系樹脂、碳數5之石油蒸餾物聚合的石油系樹脂及其氫化樹脂、碳數9之石油蒸餾物聚合的石油系樹脂及其氫化樹脂、其他之石油系樹脂、薰草酮樹脂及茚樹脂等。具體之例,可舉如:松脂、聚合松脂、歧化松脂、氫化松脂、順丁烯二酸化松脂、反丁烯二酸化松脂及其丙三醇酯、新戊四醇酯、甲基酯、三乙二醇酯、酚改質物及其酯化物 等之松脂類;松聚合物、松酚、β-蒎烯聚合物、芳族改質松聚合物、α-蒎烯聚合物、松系氫化樹脂等松系樹脂;碳數5之石油蒸餾物聚合的石油系樹脂、碳數9之石油蒸餾物聚合的石油系樹脂及其氫化樹脂;順丁烯二酸改質物及反丁烯二酸改質物等石油系樹脂等。
其他之樹脂可單獨亦可組合含2種以上。其他之樹脂亦可容易地由市場而得到。該松系樹脂之商品,可舉如:Yasuhara化學公司:YS Resin PX/PXN、YS Polyster、Mighty Ace、及YS Resin TO/TR及Clearon P/M/K;荒川化學工業公司:TAMANOL 830L/901;及日本Terpene化學公司:Terutac 80等。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含其他樹脂時,其含量,相對於聚合物(1)100質量份,通常為0.1至2000質量份,亦可為100至2000質量份、或1000至2000質量份。其他之樹脂,可以乳化液之狀態與聚合物(1)混合,亦可與聚合物(1)共同乳化而為水性乳化液。
鹼性化合物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亦可含鹼性化合物。
鹼性化合物可為可中和羧基者之鹼性化合物,例如:氨、有機胺化合物及金屬氫氧化物等。鹼性化合物亦可為氨或有機胺化合物。特別,可選擇沸點為200℃以下之有機胺化合物。沸點200℃以下之有機胺化合物,就藉由一般之乾燥而容易蒸發之點、及以水性乳化液形成塗膜時,可維持及提高塗膜之耐水性、耐鹼性的傾向。
有機胺化合物之例,可舉如:三乙基胺、N,N-二甲基乙醇胺、胺基乙醇胺、N-甲基-N,N-二乙醇胺、異丙基胺、亞胺基二丙基胺、乙基胺、二乙基胺、3-乙氧基丙基胺、3-二乙基胺基丙基胺、第二丁基胺、丙基胺、甲基胺基丙基胺、3-甲氧基丙基胺、單乙醇胺、嗎福林、N-甲基嗎福林及N-乙基嗎福林等。亦可選擇N,N-二甲基乙醇胺。
金屬氧化物之例,可舉如:氫氧化鋰、氫氧化鉀及氫氧化鈉等。
鹼性化合物可容易地由市場取得。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含有鹼性化合物時,其含量通常相對於聚合物(1)100質量份,為0.1至30質量份,亦可為1至20質量份、或2至10質量份。
增黏劑
為調整水性乳化液的黏性,可使用增黏劑。增黏劑之商品可舉如:ADEKA NOL(註冊商標)UH-140S、UH-420、UH-438、UH-450VF、UH-462、UH-472、UH-526、UH-530、UH-540、UH-541VF、UH-550、UH-752及UH-756VF(ADEKA公司);及SN Thickener 920、922、924、926、929-S、A-801、A-806、A-812、A-813、A-818、621N、636、601、603、612、613、615、618、621N、630、634、636及4050(SAN NOPCO公司)等。
分散劑
為改善被接物的濕潤性,可使用分散劑。分散劑商品 化之商品可舉如:ADEKACOL(註冊商標)W-193、W-287、W-288及W-304(ADEKA公司);BYK-333、BYK-345、BYK-346、BYK-347、BYK-348、BYK--349及BYK-378(BYK公司);Nopco Wet 50、SN-WET 366及Nopco 38-C(SAN NOPCO公司);及SN Dispersant 5468、5034、5027、5040及5020(SAN NOPCO公司)等。
水性乳化液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可以公知之方法等通常之方法製造。舉例如可以聚合物(1)分散於水性介質中之後以乳化法(如強制乳化法、自己乳化法、轉相乳化法等)製造水性乳化液。
具體地,可例舉如以下之方法。
(I)在反應器中,加入聚合物(1)及溶劑,並加熱攪拌,將聚合物(1)溶於溶劑中。再加入水及/或溶劑、及任意之界面活性劑,並加熱攪拌,再加入任意水及/或溶劑並加以攪拌,之後,使其冷卻回復常溫後,再添加光聚合起始劑及/或芳族聚異氰酸酯、及任意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或聚胺甲酸酯,並加以攪拌的方法。光聚合起始劑、芳族聚異氰酸酯、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聚胺甲酸酯,亦可成為溶解於有機溶劑之溶液而添加。
(II)在混拌機中,加入聚合物(1),並加熱攪拌、熔融,然後加入水及/或溶劑、及界面活性劑,再加熱攪拌,進一步加入水及/或溶劑並加以攪拌,之後,使其冷卻返回至常溫後,再添加光聚合起始劑及/或芳族聚異氰酸酯、以及任 意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或聚胺甲酸酯,並加以攪拌的方法。光聚合起始劑、芳族聚異氰酸酯、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聚胺甲酸酯,亦可以溶於有機溶劑後添加。
前述(I)之製造方法的反應容器之例,可舉如具備可加熱之加熱裝置、及可對內容物施加剪切力等的攪拌機之容器(如密閉及/或耐壓容器)等。
攪拌機方面,可利用一般者。就具備攪拌機的耐壓容器而言,可例舉如附攪拌機的耐壓雙重釜等。攪拌可以常壓或減壓任一者進行。攪拌機之轉速,通常為50至1000rpm左右。視其需要,隨水性乳化液之分散/攪拌而進行,亦可提高轉速。
加熱溫度通常為50至200℃,亦可為60至150℃、或70至100℃。
攪拌之後,亦可由所製得的水性乳化液餾去溶劑。此處之餾去方法,可舉該技術範疇中一般已知的方法。溜去溶劑的壓力條件通常為0.001至1MPa左右,亦可為0.001至0.5MPa左右。
前述(II)的製造方法中,混拌器之例,可舉如:輥磨機、揉拌機、押出機、油墨輥(ink roll)及密閉式混拌機等。特別,可使用機箱內具螺桿1支或2支以上的押出機或多軸押出機。
以押出機攪拌的方法之例,可舉如:將熔融之聚合物(1)及任意之界面活性劑混合,再連續從壓出機的進料口或供應口供給,將其加熱熔融混拌,並由設於押 出機的壓縮區、計量區及脫氣區之至少1個供應口,供給水,再以螺桿混拌後,由模頭連續押出的方法等。
在水性乳化液之製造中,上述聚合物(1)、溶劑、界面活性劑、水、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以外之其他成分,可在任意之時點適當地添加。
水性乳化液之製造中,界面活性劑的使用量,只要為聚合物(1)之乳化所需要的充分之量即可。界面活性劑過多時,亦可由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分離去除過多之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之分離去除,可藉由例如離心分離機、平均細孔徑較水性乳化液平均粒徑更小的細孔之過濾濾器(例如具有0.05至0.5μm的平均細孔徑之精密過濾膜)或超過濾膜等進行。
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亦可加以冷卻。經由冷卻,可獲得由微細分散質所構成之水性乳化液。冷卻係不以急冷,而可以常溫下放置等和緩地進行。經過如此操作,可在冷卻過程中不使樹脂等凝聚,而獲得微細且均質之水性乳化液。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中分散質之平均粒徑,以個數基準,通常為10μm以下,亦可為0.01至10μm、0.01至2μm、或0.01至1μm。在上述範圍內時,靜置安定性良好。
此處個數基準之平均粒徑,係以個數基準相當於累計粒徑分布之值為50%的粒徑,體積基準中位直徑,係指以體積基準相當於累計粒徑分布之值為50%的粒徑。本說明 書中,平均粒徑除非特別限定,意指以個數基準測定的中位直徑之值。
前述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可以HORIBA製作所製造、雷射繞射粒徑測定儀LA-950V2測定。
水性乳化液之使用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可使用為水系接著劑。本實施形態含有水性乳化液之水系接著劑,可使用在膜、片、構造材料、建築材料、汽車零件、電器/電子製品、包裝材料、布料及鞋類等之材料(以下,有時表示為被接物。)之接著上。
被接物之例,可舉如:含木材、合板、中密度纖維板(MDF)、塑合板、纖維板等木質系材料的成型品;含有棉布、含棉纖維、麻布、嫘縈等纖維素材料的成型品;含有聚乙烯(主成分為來自於乙烯的單體單元之聚烯烴)、聚丙烯(主成分為來自於丙烯的單體單元之聚烯烴)、聚苯乙烯(主成分為來自於苯乙烯的單體單元之聚烯烴)等之聚烯烴、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聚酯、聚醚、聚氯乙烯、聚胺甲酸酯、發泡聚胺甲酸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發泡EVA、尼龍6、尼龍66等聚醯胺系樹脂或其發泡體等塑料材料的成型品;聚胺甲酸酯系、聚醯胺系及聚胺基酸系的合成皮;玻璃、陶磁器等含陶磁材料的成型品;及含鐵、不銹鋼、銅、鋁等金屬材料的成型品等。此等亦可為多種成分所構成之複合材料。被接物亦可為滑石、氧化矽 或活性碳等無機填充劑及碳纖維等與塑料材料之混拌成形品。
其中,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亦可使用在含有纖維素系材料之成型品與含有塑料材料之成型品的接著、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含棉纖維、尼龍樹脂、聚烯烴及合成皮等之接著。
聚胺甲酸酯係指藉由胺甲酸酯鍵結所構成的高分子,通常,可經由醇(-OH)與異氰酸酯(-NCO)反應製得。同時發泡胺甲酸酯係指經由異氰酸酯與水反應而產生之二氧化碳或氟氯烷(freon)等揮發性溶劑所發泡之聚胺甲酸酯。在汽車內部裝璜用方面,可使用半硬質聚胺甲酸酯,在塗料方面可使用硬質聚胺甲酸酯。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係乙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之物,依乙酸乙烯酯之含有率等而性質不同。如此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亦包含各種之乙酸乙烯酯含有率及形狀(膜、墊、纖維、發泡狀體)。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亦可為含有聚烯烴等聚合物者。聚烯烴可選自: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聚丙烯及聚乙烯。
含棉纖維可為棉100%之纖維,亦可為棉與其他天然纖維及/或化學纖維之混紡纖維。其他之天然纖維之例,可舉如:羊毛、絹絲及麻等。化學纖維之例,可舉如:合成纖維(如:聚酯系、尼龍等聚醯胺系纖維)、半合成纖維(乙酸酯等纖維素系、普羅米克斯(Promix)等蛋白質系纖維)、再生纖維(嫘縈、酮胺嫘縈(Cupro)、複纖纖維素 (Polynosic)等纖維素系纖維)及無機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等。
含棉纖維之形狀之例,可舉如:紡織品、編織品、不織布、編織布、呢布、膜或墊狀等。
尼龍樹脂係所謂聚醯胺系樹脂,為經由醯胺鍵所構成之聚合物。具體之例,可舉如:尼龍6、尼龍6,6、尼龍4,6、尼龍11及尼龍12等。尼龍樹脂可為膜、墊、纖維或發泡體狀等任意之形狀。
聚烯烴係使烯烴聚合的熱塑性樹脂,可例舉如:具有碳數2至20之來自α-烯烴之構造單元,同質聚合物及共聚物。
碳數2至20的α-烯烴之例,可舉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及乙烯基環己烷等。聚烯烴亦可含有來自乙烯及/或丙烯的單體單元。
具有碳數2至20之來自α-烯烴之單體單元的共聚物,可為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同質聚合物,亦可為: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等α-烯烴系共聚物或其改質共聚物、α-烯烴與可共聚單體之共聚物或其改質共聚物、或其等之2種以上的混合物。與可共聚合之單體的共 聚物中,可共聚之單體及α-烯烴,可各別單獨,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
聚乙烯係依照其分子量等之差異,存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直鏈低密度聚乙烯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具有各種特性者。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的被接物之聚乙烯,包含其等之任意者。
聚丙烯係丙烯的聚合物之熱塑性樹脂。依立體規律性之不同,係存在:同排(isotactic)聚丙烯、間規聚丙烯及雜排聚丙烯等。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的被接物之聚丙烯,包含其等之任意者。
合成皮係包含狹義之合成皮及人工皮之兩者。
亦即,可為以天然或合成底布等塗布合成樹脂所製得之合成皮,亦可為以微纖維等之底布(通常,為不織布)含浸於合成樹脂所製得之人工皮,或者,以微纖維等之底布(通常,為不織布)含浸於合成樹脂,並再塗布合成樹脂所製得之人工皮。此類合成樹脂之例,可舉如:聚胺甲酸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及聚胺基酸系樹脂等。合成樹脂,亦可為聚胺甲酸酯系樹脂。合成皮之形狀之例,可舉如各種:膜、片或墊狀等。可選擇膜及片狀之合成皮。
其中,在運動鞋、皮鞋、上班鞋等男鞋、女鞋、及工業用之工作鞋等鞋類中,作為接著鞋幫、中底、外底等構成材料(被接物)之接著劑方面,可使用本實施形 態之水性乳化液。
此類被接物之表面,可為平滑者,亦可具有凹凸。
第1圖所示之截面圖,係以含有本實施形態之水性乳化液的水系接著劑所得之積層體之一例。第1圖之積層體1,具備設置在對向之一對被接物21、22、及被接物21、22之間之接著層10。換言之,第1圖之積層體1,係接著被接物21、22,使接著層10夾於被接物21、22之間的積層體,亦即以被接物、接著層、及被接物之順序所積層之積層體。接著層10係由含有本實施形態之水系乳化液之水系接著層所形成的層。接著層10亦可以含有由其他接著劑所形成的層之複數層所構成。
其他之接著劑之例,可舉如:聚胺甲酸酯、橡膠系接著劑、聚丙烯酸接著劑及環氧接著劑等。
聚胺甲酸酯係藉由胺甲酸酯鍵所構成之高分子,可使用商品化之聚胺甲酸酯。商品化之聚胺甲酸酯之例,可舉如:NIPPOLAN(註冊商標)3110、3116、3016、3113、3124、3126、3230(日本Polyurethane工業公司)。商品化之水溶性胺甲酸酯之例,可舉如:DISPERCOLL(註冊商標)U-42、U-53、U-54、U-56、KA-8481、KA-8584、KA-8755、KA-8756及KA-8766(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HYDRAN(註冊商標)HW-111、HW-311、HW-333、HW-350、HW-337、HW-374、AP-20、AP-60LM及AP-80(DIC公司);UPRENE(註冊商標)UXA-306、UXA-307、PERMARIN UA-150、PERMARIN UA-200、PERMARIN UA-300、PERMARIN UA-310及U-Coat UWS-145(三洋化成工業公司);SUPERFLEX(註冊商標)107M、110、126、130、150、160、210、300、361、370、410、420、460、500M、700、750、820及860(第一工業製藥公司);及ADEKA BONTIGHTER(註冊商標)HUX-401、HUX-420A、HUX-380、HUX-561、HUX-210、HUX-822、HUX-895及HUX-830(ADEKA公司)。
橡膠系接著劑之例,可舉如:天然橡膠、氯丁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橡膠(SBR)、異丁烯橡膠、丁基橡膠、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橡膠(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橡膠(SBS)、丁二烯-丙烯腈共聚橡膠(NBR)、及丁二烯橡膠(BR)等含橡膠成分之接著劑。此等,可以1種單獨,或者,以2種以上併用。接著劑除此類橡膠成分之外,亦可含松脂樹脂、松萜樹脂、石油樹脂等賦接著樹脂。
丙烯酸接著劑之例,可舉如:黏著成分為含有丙烯酸烷酯及/或甲基丙烯酸烷酯、與可與其共聚合的官能基之單體成分的共聚物之接著劑。該共聚物亦可經由異氰酸酯系交聯劑、螯合劑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等交聯。
丙烯酸烷酯之例,可舉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異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月桂酯等。甲基 丙烯酸烷酯之例,可舉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月桂酯等。
可與丙烯酸烷酯及/或甲基丙烯酸烷酯共聚的官能基單體成分之例,可舉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依康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等α,β-不飽和羧酸、丙烯酸羥基乙酯、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羥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取代或未取代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環氧丙基酯、丙烯腈等。
環氧接著劑包含通常使用為環氧樹脂系接著劑之成分而平均每1分子含有1或其以上的環氧基之化合物(環氧樹脂)。特別可使用之環氧樹脂之例,可舉如:由雙酚A與表氯醇所製得之環氧樹脂、由雙酚F與表氯醇或氫化雙酚A與表氯醇所製得之聚環氧丙基醚。其他,亦可使用:噁唑啶酮改質環氧樹脂、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多官能酚型環氧樹脂、各種鹵化環氧樹脂、環氧丙基酯型環氧樹脂、聚二醇型環氧樹脂、環脂族環氧樹脂等。次類環氧樹脂可以單獨,或者以2種以上混合使用。
聚胺甲酸酯、橡膠系接著劑、聚丙烯酸接 著劑及環氧接著劑,可為水系、溶劑系及熱熔等之接著劑形態。再藉由進行加熱乾燥及電磁波處理,去除水或溶劑等,即可製得由此類接著劑所形成之層。
其他接著劑,亦可含有上述聚胺甲酸酯等接著劑以外之樹脂、添加劑。
亦可含有其他之接著劑之樹脂,可舉如:聚烯烴系樹脂、聚氯乙烯(PVC)、聚亞乙烯、聚苯乙烯(PS)、聚乙酸乙烯酯(PVAc)、聚四氟乙烯(PTF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BS樹脂)、AS樹脂等聚合物及共聚物以及改質聚合物及改質化合物。
其他之接著劑,亦可含有發揮黏著樹脂或增黏劑功能的樹脂。此類樹脂之例,可舉如:松脂類、松系樹脂、碳數5之石油蒸餾物聚合的石油系樹脂及其氫化樹脂、碳數9之石油蒸餾物聚合的石油系樹脂及其氫化樹脂、其他之石油系樹脂、薰草酮樹脂及茚樹脂、聚胺甲酸酯樹脂。
亦可含有其他之接著劑之添加劑,可舉如:界面活性劑、光聚合起始劑、光安定劑、紫外線硬化性寡聚物、螢光增白劑、塗平劑、鹼性化合物、有機溶劑、交聯劑、光增感劑、其他之樹脂、酚系安定劑,亞磷酸酯系安定劑,胺系安定劑,醯胺系安定劑,抗老化劑、耐風化安定劑、抗沉降劑、抗氧化劑、熱安定劑、搖溶劑、增黏劑、消泡劑、黏度調整劑、耐風化劑、顏料分散劑、抗帶電劑、滑動劑、晶核劑、抗燃劑、油劑、染料、硬化劑;氧化鈦(金紅石型)及氧化鋅等過渡金屬化合物;碳黑等顏 料;玻璃纖維、碳纖維、鈦酸鉀纖維、矽灰石、碳酸鈣、硫酸鈣、滑石、玻璃鱗片、硫酸鋇、黏土、高嶺土、微粉氧化矽、雲母、矽酸鈣、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鋁及矽藻土等無機或有機填充劑等。
製造積層體1之方法之例,可舉如在被接物21、22之一方或雙方,特別在雙方上形成水系接著劑塗膜,再以所得之塗膜(接著層)夾於被接物之間而接著的方法。
接著時,亦可加壓或加熱。塗膜形成方法之例,可舉如在被接物的一方或雙方之表面上塗布本實施形態之水系接著劑,該塗膜並視其需須要加以乾燥之後,再視其需要照射紫外線的方法。本實施形態之水系接著劑含有光聚合起始劑時,可照射紫外線。
亦即,製造將照射紫外線之接著層夾持於被接物之間的積層體的方法,係於被接物之一方或雙方,更佳係在雙方上塗布水系接著劑,再視其需要加以乾燥後,經由對所塗布之水系接著劑照射紫外線以形成塗膜,將所得之塗膜(接著層)夾持於被接物之間而接著的方法。
塗布的方法之例,可舉如:凹版-輥塗布、逆向輥塗布、棒塗布、繞線棒塗布、噴嘴塗布、氣動刮刀塗布、淋幕式平塗塗布、噴塗塗布、含浸塗布、刷塗塗布及刮刀塗布等方法。
乾燥方法之例,可舉如:自然乾燥、風乾等非加熱乾燥、熱風循環型之烘箱處理等方法。乾燥係可 視基材之特性、本發明之水性乳化液的組成等而適當地調整。乾燥之溫度通常為30至150℃,亦可為40至85℃。乾燥時間通常為1秒至1小時,亦可為5秒至30分鐘、或5秒至10分鐘。
水性乳化液之塗布、及乾燥,可各進行1次,亦可進行2次以上。其時,塗布方法及乾燥方法,可各以相同之方法組合,亦可以不同之方法組合。
紫外線光源之例,可舉如:金屬鹵素燈、高壓汞燈、超高壓汞燈、低壓汞燈、氙氣燈、碳弧燈、雷射等。照射量以累計照射量通常為20至2000mJ/cm2,亦可為100至1500mJ/cm2
塗布水系接著劑之前,被接物表面上亦可施以底塗處理。底塗處理之例,可舉如:噴砂處理、藥品處理、脫脂處理、火燄處理、酸化處理、蒸氣處理、電暈放電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電漿處理、離子處理、及錨塗層之形成處理等。
特別,在含棉纖維等可吸收水的基材等時,底塗處理係可以塗布水系接著劑、進行乾燥處理。水系接著劑之塗布及乾燥,可以上述方法進行。底塗處理中所使用之水系接著劑,可以1種,亦可以2種以上組合。同時,被接物雙方中可為相同者,亦可為不同者。
塗膜(接著層)之厚度(或,由本實施形態之水系接著劑所形成之層的厚度),通常為0.01至300μm,亦可為0.01至200μm。
將形成於被接物之塗膜夾持於被接物間並接著時進行加熱處理之情形,可設為被接物及由塗膜所構成之接著層不改質的溫度範圍。因此,加熱溫度可為120℃以下、或可為100℃以下。加熱處理,可以:熱風循環型烘箱處理、紅外線處理、遠紅外線加熱器處理及微波處理等進行。在加壓處理時之壓力,可為100g/cm2以上,且,未達被接物的形狀變形之壓力。
在進行被接物的貼合後,對於使所得之被接物、接著層及被接物依序積層之積層體,進行上述乾燥及加熱處理、及加壓處理。
實施例
以下表示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例中之份及%,除非特別聲明,意指質量基準。
不揮發成分濃度,係以依照JIS K-6828之方法測定。
分散質之平均粒徑係以HORIBA製作製造、雷射繞射粒徑測定儀LA-950V2所測定之值。測定值除非特別聲明,係以個數基準所測定之中位直徑之值。
<製造例1>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循環冷凝管之圓底燒瓶之反應容器中,加入甲苯200份、聚合物A1(EVA部分皂化物,Melthene(註冊商標)H-6410M,東曹公司製造,羥值:121mg-KOH/g)50份、聚合物A2(乙烯-丙烯酸乙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BONDINE(註冊商標)HX8290,Arkema公司,重量平均分子量74000,酸價:3.2mg-KOH/g))50份, 並在80℃下攪拌,使聚合物A1、A2溶於甲苯中。於所得之溶液中,以10分鐘滴入:LATEMUL(註冊商標)E-1000A(30%水溶液,花王公司)15.2份、NOIGEN(註冊商標)EA-177(第一工業製藥公司)5.0份、及正丙醇5份之混合液。再攪拌5分鐘之後,加入二甲基乙醇胺5份,又再攪拌5分鐘而製得混合液。
其次,將攪拌機更換為TK ROBOMIX(PRIMIX公司製造),在所得之混合液以分散漿葉攪拌之下,同時並以30分鐘滴入正丙醇100份、及離子交換水100份之混合液。在混合物可確認出流動性之時點,再將攪拌漿葉更換為均質混合機,並於攪拌之下滴入離子交換水300份,可獲得乳白色之水性乳化液。
將所得之水性乳化液投入梨形瓶,並以真空抽氣機進行減壓餾去,以200網目尼龍網過濾,可製得含有聚合物A1及共聚物A2之水性乳化液(E-1)。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E-1)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1μm,非揮發成分濃度為38%。
<製造例2至4>
使用表1所示之質量份之聚合物及界面活性劑,與<製造例1>同樣地操作製得水性乳化液(E-2)。
表1中之聚合物及界面活性劑如下。
聚合物A1:EVA部份皂化物(Melthene H6410M,東曹公司製造,羥值:121mg-KOH/g)
聚合物A2:乙烯-丙烯酸乙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BONDINE(註冊商標)HX8290,Arkema公司,重量平均分子量74000,酸價:3.2mg-KOH/g)
界面活性劑1:LATEMUL(註冊商標)E-1000A,30%水溶液,花王公司
界面活性劑2:NOIGEN(註冊商標)EA-177,第一工業製藥公司
<實施例1至8>
以表2-1所示之質量份之水性乳化液(以不揮發成分之質量份記載)、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光聚合起始劑及分散劑混合,進一步,加入水以使混合物之不揮發成分濃度成為10質量%,並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製得含本實施形態水性乳化液之水系接著劑(F1)至(F8)。
表2-1中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如下。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1:丙烯酸異莰酯,Aldrich藥品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2:丙烯酸-2-乙基己酯(特級藥品),關東化學公司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3:丙烯酸-4-羥基丁酯(特級藥品),東京化成公司
光聚合起始劑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特級藥品), 東京化成公司
光聚合起始劑2:4-甲基二苯甲酮(特級藥品),東京化成公司
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
<製造例3>
先將水性乳化液(E-2)、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異氰酸酯(Desmodur(註冊商標)N3300,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及增黏劑(ADEKA NOL(註冊商標)UH-756VF,ADEKA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100份:200份:10份:6份:0.6份之方式混合,製得水性乳化液(E-100)。
<製造例4>
將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及增黏劑(ADEKA NOL(註冊商標)UH-756VF,ADEKA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100份:15份:5份:0.3份之方式混合而製得水性乳化液(E-101)。不揮發成分濃度為56%。
<實施例9>
將水系接著劑(F1)以毛刷塗布在M-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之發泡體)上(塗布量:乾燥後重量約10g/m2),並於50℃下乾燥10分鐘,以輸送帶式UV照射裝置(EYE GRAPHICS公司製造,Eye Grandage ECS-4011GX),照射紫外線,製得具有由水系接著劑(F1)所形成之第1層接著層的M-EVA(A)。紫外線照射之條件如下。
燈管:高壓汞燈
燈管功率:3kW
燈管高度:110mm
輸送帶速度:300m/min
累計光量:1100mJ/cm2(紫外線累計光量計UVICURE PLUS II,UV-A測定值,Fusion UV Systems Japan K.K.公司)
其次,將水性乳化液(E-100)以毛刷塗布於M-EVA(A)第1層之接著層(M-EVA塗布量:乾燥後重量約70g/m2),並於80℃下在烘箱乾燥5分鐘,製得具有由水系乳化液所形成之第2層接著層的M-EVA(B)。
接著,分別在片狀軟質氯乙烯、及M-EVA(B)之第2層的接著層以毛刷塗布水性乳化液(E-101),,並於80℃下在烘箱乾燥5分鐘。然後,將所得之軟質聚氯乙烯及M-EVA(B)之由水性乳化液(E-101)所形成之接著層之面間予以貼合,並以手壓著,之後以沖壓機以0.1MPa壓接60秒。藉此操作,可得到含有軟質聚氯乙烯、經照射紫外線之接著層及M-EVA,且此等依序積層所得之積層體(1)。
再將所製得之積層體(1)於室溫下靜置24小時,然後,使用抗拉試驗機(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Autograph),以剝離速度50mm/分鐘、剝離角度180°、室溫下,測定剝離強度以評量積層體中M-EVA與軟質氯化乙烯 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2-2所示。
A:剝離強度70N/吋以上。
C:剝離強度未達70N/吋。
<實施例10至16>
除將實施例9之水系接著劑(F1)變換為任意水系接著劑(F2)至(F8)以外,以如實施例9同樣操作製得積層體(2)至(8)。
與實施例9同樣地,評量積層體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2-2所示。
結果所有積層體(1)至(8),均顯示70N/吋以上相當高之剝離強度。
<製造例5>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循環冷凝管之圓底燒瓶之反 應容器中,加入甲苯200份、共聚物(聚合物(A))之聚合物A3(兩末端含羥基之聚烯烴寡聚物、聚醚(註冊商標)H,三菱化學公司,碘價:1.3gI/100g,羥值:45至50mg-KOH/g,重量平均分子量:11000)100份,並在90℃下攪拌,使聚合物A3溶於甲苯中。於所得之溶液中,以10分鐘中滴入LATEMUL(註冊商標)E-1000A(30%水溶液,花王公司)12份、NOIGEN(註冊商標)EA-177(第一工業製藥公司)4份、及正丙醇5份之混合液。進而攪拌5分鐘之後,再加入二甲基乙醇胺5份,又再攪拌5分鐘而製得混合液。
其次,將攪拌機更換為TK ROBOMIX(PRIMIX公司製造),在所得之混合液以分散漿葉攪拌之下,以30分鐘滴入正丙醇100份、及離子交換水100份之混合液。在可確定混合物之流動性之時點,再將攪拌漿葉更換為均質混合機,並於攪拌之下滴入離子交換水300份,即可獲得乳白色之水性乳化液。
將所得之分散物投入梨形瓶,並以真空抽氣機進行減壓餾去,以200網目尼龍網過濾,可製得含聚合物A3之水性乳化液(E-3)。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E-3)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2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實施例17至21>
以表3-1所示質量份之水系接著劑(以不揮發成分之質量份記載。)、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光聚合起始劑、分散劑及交聯劑混合,進而,加入水以使不揮發成分濃度成為10質量%,並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製得含有本發 明水性乳化液之水系接著劑(F9)至(F13)。
表3-1中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如下。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1:丙烯酸異莰酯,Aldrich藥品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2:丙烯酸-2-乙基己酯(特級藥品),關東化學公司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3:丙烯酸-4-羥基丁酯(特級藥品),東京化成公司
光聚合起始劑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
光聚合起始劑2:4-甲基二苯甲酮
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
交聯劑:Smidur N3300,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製造例6>
將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及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100份:40份:5份之方式混合而製得水性乳化液(E-102)。
<實施例22>
將水系接著劑(F9)以毛刷塗布在M-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之發泡體)上(塗布量:乾燥後重量約10g/m2),並於50℃下乾燥10分鐘,之後以輸送帶式UV照射裝置(Eye Grandage ECS-4011GX,EYE GRAPHICS公司製造),照射紫外線,製得具有由水系接著劑(F9)所形成之第1層接著層的M-EVA(C)。紫外線照射之條件如下。
燈管:高壓汞燈
燈管功率:3kW
燈管高度:110mm
輸送帶速度:300m/min
累計光量:1100mJ/cm2(紫外線累計光量計UVICURE PLUS II,UV-A測定值,Fusion UV Systems Japan K.K.公司)
其次,將水性乳化液(E-100)使用毛刷塗布M-EVA(C)第1層之接著層(M-EVA塗布量:乾燥後重量約70g/m2),塗布之水系乳化液以80℃下約5分鐘在烘箱乾燥,製得具有由水系乳化液(E-100)所形成之第2層接著層的 M-EVA(D)。
接著,在軟質氯乙烯、及M-EVA(D)之第2層之接著層分別將水性乳化液(E-101)以毛刷塗布,並以80℃下5分鐘在烘箱乾燥。然後,將所得之軟質聚氯乙烯及M-EVA(D)之由水性乳化液(E-101)所形成之接著層之面間予以貼合,並以手壓接,進一步再以沖壓機以0.1MPa壓接60秒。藉由此操作,可得具有軟質聚氯化乙烯、經照射紫外線之接著層及M-EVA,且依此等順序積層之積層體(9)。
將所製得之積層體(9)於室溫下靜置24小時,然後,再使用抗拉試驗機(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Autograph),以剝離速度50mm/分鐘、剝離角度180°、室溫下,藉測定剝離強度以評量積層體中M-EVA與軟質氯化乙烯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3-2所示。
A:剝離強度70N/吋以上。
C:剝離強度未達70N/吋。
<實施例23至26>
除將實施例22之水系接著劑(F9)變換為水系接著劑(F10)至(F13)之任一者,將水性乳化液(E-100)變換為水性乳化液(E-102)以外,與實施例22同樣操作而製得積層體(10)至(13)。
與實施例22同樣地,評量積層體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3-2所示。
結果所有積層體(9)至(13),均顯示70N/吋以上相當高之剝離強度。
<製造例7>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循環冷凝管之圓底燒瓶之反應容器中,加入甲苯200份、作為共聚物(聚合物(A))之共聚物A2(乙烯-丙烯酸乙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BONDINE(註冊商標)HX8290,Arkema公司,重量平均分子量74000,酸價:3.2mg-KOH/g)100份,並以90℃保溫、攪拌,使共聚物A2溶解於甲苯中。於所得之溶液中,以10分鐘中滴入作為界面活性劑之LATEMUL(註冊商標)E-1000A(30%水溶液,花王公司)0.34份、NOIGEN(註冊商標)EA-177(第一工業製藥公司)0.1份、及異丙醇5份之混合液,之後再攪拌5分鐘。於所得之溶液中,加入二甲基乙醇胺4份,並攪拌5分鐘,得到混合液。
其次,將攪拌機更換為具備攪拌漿葉之TK ROBOMIX(PRIMIX公司製造),在混合液攪拌之下,以30分鐘滴入正丙醇100份、及離子交換水100份之混合液。在可確定所得之反應混合物的流動性之時點,再將攪拌漿葉更換為均質混合機,並於攪拌之下滴入離子交換水300份,獲得乳白色之溶液。
將所得之溶液投入於梨形瓶中,並以真空抽氣機進行減壓濃縮,以200網目尼龍網過濾,製得水性乳化液(E-4)。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E-4)的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2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42%。
<製造例8>
使表4-1所示質量份之共聚物及界面活性劑混合,與<製造例7>同樣地操作而製得水性乳化液(E-5)。
表4-1中之共聚物及界面活性劑如下。
共聚物A3:於兩末端具有羥基之聚烯烴寡聚物、聚醚(註冊商標)H,三菱化學公司,碘價:1.3gI/100g,羥值:45至50mg-KOH/g,重量平均分子量:11000)
界面活性劑1:LATEMUL(註冊商標)E-1000A(30%水溶液),花王公司
界面活性劑2:NOIGEN(註冊商標)EA-177,第一工業製藥公司
<製造例9、10>
將表4-2所示質量份之水性乳化液(E-4)、水性乳化液(E-5)(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增黏劑、分散劑及交聯劑混合,並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製得水性乳化液(E-103)及(E-104)。
表4-2中之增黏劑、分散劑、交聯劑如下。
增黏劑:ADEKA NOL(註冊商標)UH-756VF,ADEKA公司
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
交聯劑: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實施例27至45>
將表5-1及5-2所示之質量份之水性乳化液(E-5)、增黏劑、分散劑及芳族聚異氰酸酯混合,再以水調製以使所得之混合物之不揮發成分成為10質量%,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可製得含本發明水性乳化液的水系接著劑(F14)至(F32)。
表5-1中之增黏劑、分散劑、芳族聚異氰酸酯如下。
增黏劑:ADEKA NOL(註冊商標)UH-756VF,ADEKA公司
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
芳族聚異氰酸酯1:Smidur(註冊商標)44V10(黏度:130mPa.s(2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芳族聚異氰酸酯2:Smidur(註冊商標)44V20(黏度:200mPa.s(2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芳族聚異氰酸酯3:MILLIONATE(註冊商標)MR-200(黏度:150至250mPa.s(25℃),日本Polyurethane工業公司
芳族聚異氰酸酯4:SBU(註冊商標)ISOCYANATE J243(黏度:25mPa.s(2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芳族聚異氰酸酯5:Coronate T-100,日本Polyurethane工業公司
芳族聚異氰酸酯6:MILLIONATE MT(日本Polyurethane工業公司)之40質量%甲苯溶液
芳族聚異氰酸酯7:MILLIONATE MT-F(日本Polyurethane工業公司)之40質量%甲苯溶液
芳族聚異氰酸酯8:餾去(使用真空抽氣機)Desmodur(註冊商標)RFE(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之乙酸乙酯之後,再溶於甲苯所調製,係芳族聚異氰酸酯之40質量%甲苯溶液
<比較例1至12>
將以表5-3所示質量份之水性乳化液(E-5)(不揮發成分比)、增黏劑、分散劑及脂族聚異氰酸酯混合,以水調製所得混合物之不揮發成分成為10%之後,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製得水系接著劑(F33)至(F44)。
表5-3中之增黏劑、分散劑、脂族聚異氰酸酯如下。
增黏劑:ADEKA NOL(註冊商標)UH-756VF,ADEKA公司
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
脂族聚異氰酸酯1:Smidur(註冊商標)N3300,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脂族聚異氰酸酯2:Desmodur(註冊商標)N3400,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脂族聚異氰酸酯3:Desmodur(註冊商標)DA-L,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脂族聚異氰酸酯4:Bayhydur(註冊商標)30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脂族聚異氰酸酯5: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實施例46>
將水系接著劑(F14)以毛刷塗布(塗布量:不揮發成分質量約5g/m2)在M-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之發泡體)上,並於80℃下乾燥,製得具有由水系接著劑(F14)所形成之第1層接著層的M-EVA(E)。之後,將水性乳化液(E-103)使用玻璃棒塗布(非揮發成分質量約55g/m2)在M-EVA(E)第1層之接著層上,並於70℃之烘箱中乾燥,製得具有由水性乳化液(E-103)所形成之第2層接著層的M-EVA(F)。然後,以水性乳化液(E-104)分別在片狀軟質聚氯乙烯、及M-EVA(F)第2層之接著層以玻璃棒塗布(軟質聚氯乙烯塗布量:不揮發成分質量約55g/m2,M-EVA(F)塗布量:不揮發成分質量約55g/m2),並於70℃之烘箱中乾燥。將所得之軟質聚氯乙烯及M-EVA(F)之由水系接著劑(E-104)所形成之接著層之面間予以貼合,並以手壓接。藉由此操作,即可得具有軟質聚氯乙烯、接著層及M-EVA,且依此順序積層所得之積層體(14)。
將所製得之積層體(14)於室溫下靜置24小時,然後,使用抗拉試驗機(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Autograph),以剝離速度50mm/分鐘、剝離角度180°、室溫下,測定剝離強度以評量積層體中之M-EVA與軟質氯乙烯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6-1所示。
A:剝離強度70N/吋以上。
C:剝離強度未達70N/吋。
將所製得之積層體(14)於室溫下靜置24小 時,然後,使用抗拉試驗機(東洋精製機公司製造,Strograph T),以設定槽內溫度為60℃、剝離速度50mm/分鐘、剝離角度180°下,測定積層體中M-EVA與軟質氯乙烯之剝離強度,以評量接著層之耐熱性。其結果如表6-1所示。
A:剝離強度70N/吋以上。
C:剝離強度未達70N/吋。
<實施例47至66、比較例13至26>
除將實施例46之水系接著劑(F14)變換為水系接著劑(F15)至(F44)之任一者,同時,使水系接著劑(F15)至(F44)的乾燥溫度設為80℃或90℃以外,與實施例46同樣地操作,製得積層體(15)至(48)。
與實施例46同樣地操作,評量積層體之接著性及接著層的耐熱性。其結果如表6-1、表6-2或表6-3所示。
結果所有積層體(14)至(34),均顯示相當高之剝離強度。
<實施例67至87、比較例27至40>
先變換為軟質聚氯化乙烯,再於棉100%之帆布上塗布(塗布量:不揮發成分質量約130g/m2)水性乳化液(E-104),以80℃乾燥20分鐘,製得具有由水系乳化液(E-104)所形成之接著層的棉布-A。除使用棉布-A以外,與實施例20同樣地操作,製得具有棉布、接著層及M-EVA,且依此順 序積層所得之積層體(49)至(83)。
除使水系接著劑(F14)至(F44)的乾燥溫度設為80℃或90℃以外,與實施例46同樣地操作,並評量積層體之接著性及接著層的耐熱性。其結果如表7-1、表7-2或表7-3所示。
結果所有積層體(49)至(69),均顯示相當高之剝離強度。
<製造例11>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循環冷凝管之圓底燒瓶之反應容器中,加入作為溶劑之甲苯200份、共聚物(聚合物(B))之聚合物B1(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F-6P,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含量:2.5質量%,氯含量:20質量%,重量平均分子量:50000)100份,並在90℃下攪拌,使聚合物B1溶於甲苯中。其次,再添加作為界面活性劑之LATEMUL(註冊商標)E-1000A(30%水溶液,花王公司)16.8份、NOIGEN(註冊商標)EA-177(第一工業製藥公司)5份、異丙醇5份之混合液。然後,將攪拌機更換為TK ROBOMIX(PRIMIX公司製造),並將本反應之混合物以分散漿葉攪拌,保溫在90℃之下,以10分鐘中滴入異丙醇100份、離子交換水100份之混合液。在可確定反應混合物的流動性之時點,將攪拌漿葉更換為均質混合機,進一步於攪拌之下滴入離子交換水300份,可獲得乳白色之分散物。然後再攪拌5分鐘之後,使分散物冷卻至 室溫,並在以均質混合機攪拌之下投入二甲基乙醇胺0.8份,再攪拌5分鐘。
將所得之分散物投入於梨形瓶中,並以真空抽氣機進行減壓餾去,在不揮發成分濃度超過30%時,加入水以使非揮發成分濃度成為30%,以200網目尼龍網過濾,可製得含有聚合物B1及界面活性劑之水性乳化液(E-6)。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E-6)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2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2>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循環冷凝管之圓底燒瓶之反應容器中,加入共聚物(聚合物(B))之聚合物B1(HARDLEN(註冊商標)F-6P,東洋紡公司)100份、四氫呋喃190份、NOIGEN(註冊商標)DKS NL-180(第一工業製藥公司)20份,並攪拌、加熱至65℃。其次,再加入離子交換水300份、二甲基乙醇胺2份,並攪拌2小時,可製得淡黃色之分散物。將所得之分散物投入於梨形瓶中,以真空抽氣機進行減壓餾去,在不揮發成分濃度超過30%時,加入水以使不揮發成分濃度成為30%,製得分散物之濃縮液。所製得之濃縮液以200網目尼龍網過濾,製得含有聚合物B1及界面活性劑之水性乳化液(E-7)。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E-7)之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2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3>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循環冷凝管之圓底燒瓶之反 應容器中,加入甲苯200份、作為聚合物(B)之聚合物B2(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HM-21P,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含量:1.6質量%,氯含量:21質量%,重量平均分子量:45000)100份,並在90℃下攪拌,使聚合物B2溶於甲苯中。其次,再加入Newcol 714(日本乳化劑公司)20份及正丙醇5份之混合液,製得混合溶液。然後,將攪拌機更換為TK ROBOMIX(PRIMIX公司製造),該混合溶液並以該攪拌機之分散漿葉攪拌,於保溫在90℃之下,以10分鐘將正丙醇100份與離子交換水100份之混合液滴入於該混合溶液中。在可確定混合溶液的流動性之時點,將攪拌漿葉更換為均質混合機,進一步於攪拌之下滴入離子交換水300份,獲得乳白色之分散物。然後攪拌5分鐘之後,使分散物冷卻至室溫,並在以均質混合機攪拌之下投入二甲基乙醇胺0.8份,再攪拌5分鐘。
將所得之分散物投入於梨形瓶中,並以真空抽氣機進行減壓餾去,在不揮發成分濃度超過30%時,加入水以使不揮發成分濃度成為30%,可得分散物之濃縮液。所製得之濃縮液以200網目尼龍網過濾,製得含有聚合物B2及界面活性劑之水性乳化液(E-8)。所製得之水性乳化液(E-8)之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3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4>
除將聚合物B1變換為聚合物B3(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 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CY-9122P,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含量:1.6質量%,氯含量:22質量%,重量平均分子量:65000)以外,與製造例11同樣地操作,製得水性乳化液(E-9)。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2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5>
除將聚合物B1變換為聚合物B4(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F-2P,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含量:1.7質量%,氯含量:20質量%,重量平均分子量:68000)以外,與製造例11同樣地操作,製得水性乳化液(E-10)。該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1.0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6>
除將聚合物B1變換為聚合物B5(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EW-8511,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之氯含量:17質量%)之水以真空抽氣機於70℃下減壓餾去所得之聚合物)以外,與製造例11同樣地操作,製得水性乳化液(E-11)。該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3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7>
除將聚合物B1變換為聚合物B6(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EW-5303,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之順丁烯二酸酐含量:2.5質量%,氯含量:17質量%,重量平均分子量:50000)之水以真 空抽氣機於70℃下減壓餾去所得之聚合物)以外,與製造例11同樣地操作,製得水性乳化液(E-12)。該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2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8>
除將聚合物B1變換為聚合物B7(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EW-5515,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之氯含量:14質量%)之水以真空抽氣機於70℃下減壓餾去所得之聚合物)以外,與製造例11同樣地操作,製得水性乳化液(E-13)。該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6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19>
除將聚合物B1變換為聚合物B8(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EW-5513-4,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之氯含量:12質量%)之水以真空抽氣機於70℃下減壓餾去所得之聚合物)以外,與製造例11同樣地操作,製得水性乳化液(E-14)。該分散質之平均粒徑(個數基準)為0.2μm,不揮發成分濃度為30%。
<製造例20>
將聚合物B6(HARDLEN(註冊商標)EW-5303,東洋紡公司)、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及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60份:40份:10份之方式混合,並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而製得水性乳化液(E-15)。不揮發成分濃度為 43%。
<製造例21>
將聚合物B9(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HARDLEN(註冊商標)EH-801,東洋紡公司,順丁烯二酸酐改質氯化聚烯烴之順丁烯二酸酐含量:1.6質量%,氯含量:16質量%,重量平均分子量:45000)、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及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60份:40份:10份混合,並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而製得水性乳化液(E-16)。不揮發成分濃度為43%。
<製造例22>
將水性乳化液(E-7)、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及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60份:40份:10份之方式混合,並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而製得水性乳化液(E-17)。不揮發成分濃度為43%。
<製造例23>
將水性乳化液(E-8)、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及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60份:40份:10份之方式混合,並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而製得水性乳化液(E-18)。不 揮發成分濃度為43%。
<實施例88至106>
將以表8-1及表8-2所示之質量份之水性乳化液(以不揮發成分之質量份記載。)、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光聚合起始劑及分散劑混合,進一步加入水以使混合物之不揮發成分濃度成為20質量%,以Three-One Motor攪拌機攪拌,製得含有本發明之水性乳化液之水系接著劑F45至F63。
表8-1及2中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如以下。
乙烯性不飽和單體1:丙烯酸異莰酯(Aldrich藥品)
光聚合起始劑1:2-羥基-2-乙基苯丙酮(東京化成公司,特級藥品)
光聚合起始劑2:2,2-二乙氧基苯乙酮(東京化成公司,特級藥品)
交聯劑1:Desmo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
交聯劑2:CARBODILITE(註冊商標)V-04(日清紡化學公司)
分散劑1: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
分散劑2:BYK(註冊商標)-349,BYK日本公司
<製造例24>
將水性乳化液(E-9)、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100份:100份:20份:20份之方式混合,製得水性乳化液(E-105)。不揮發成分濃度為45%。
<製造例25>
將聚胺甲酸酯乳化液(DISPERCOLL(註冊商標)U-54,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異氰酸酯(Bayhydur(註冊商標)XP2655,住化Bayer Urethane公司)、分散劑(Nopco Wet 50,SAN NOPCO公司)以不揮發成分比成為100份:15份:5份之方式混合,製得水性乳化液(E-106)。不揮發成分濃度為56%。
<實施例107>
將水系接著劑(F45)以毛刷塗布(塗布量:乾燥後重量 約10g/m2)在M-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之發泡體)上,並於50℃下乾燥10分鐘,使用輸送帶式UV照射裝置(EYE GRAPHICS公司製造,Eye Grandage ECS-4011GX),照射紫外線,製得具有由水系接著劑(F45)所形成之第1層接著層的M-EVA(G)。紫外線照射之條件如下。
燈管:高壓汞燈
燈管功率:3kW
燈管高度:110mm
輸送帶速度:300m/min
累計光量:1100mJ/cm2(紫外線累計光量計UVICURE PLUS II,UV-A測定值,Fusion UV Systems Japan K.K.公司)
其次,將水性乳化液(E-105)使用毛刷塗布(M-EVA塗布量:乾燥後重量約70g/m2)在M-EVA(G)之第1層之接著層,並以70℃在烘箱乾燥5分鐘,製得具有由水系乳化液(E-105)所形成之第2層的接著層之M-EVA(H)。
接著,分別在軟質氯化乙烯成形品、及M-EVA(H)之第2層之接著層以毛刷塗布以水性乳化液(E-106),並以70℃在烘箱乾燥5分鐘。然後,將所得之軟質聚氯化乙烯及M-EVA(H)之由水性乳化液(E-106)所形成之接著層之面間予以貼合,並以手壓接,進一步以沖壓機以0.1MPa壓接10秒。藉由此操作,得到具有軟質聚氯乙烯、經照射紫外線之接著層及M-EVA,且依此順序積層之積層體(84)。
將所製得之積層體(84)於室溫下靜置24小時,然後,使用抗拉試驗機(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 Autograph),以剝離速度50mm/分鐘、剝離角度180°、室溫下,藉由測定剝離強度,以評量積層體中之M-EVA與軟質氯乙烯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8-3所示。
A:剝離強度70N/吋以上。
C:剝離強度未達70N/吋。
<實施例108至122>
除將實施例107之水系接著劑(F45)變換為水系接著劑(F46)至(F60)之任一者以外,與實施例107同樣地操作,製得積層體(85)至(99)。
與實施例107同樣地操作,評量積層體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8-3所示。
<實施例123>
將水系接著劑(F61)以毛刷塗布(塗布量:乾燥後重量約10g/m2)在M-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之發泡體)上,並於50℃下乾燥10分鐘,使用輸送帶式UV照射裝置(EYE GRAPHICS公司製造,Eye randage ECS-4011GX),照射紫外線,製得具有由水系接著劑(F61)所形成之第1層接著層的M-EVA(G)。紫外線照射之條件如下。
燈管:高壓汞燈
燈管功率:3kW
燈管高度:110mm
輸送帶速度:300m/min
累計光量:1100mJ/cm2(紫外線累計光量計UVICURE PLUS II,UV-A測定值,Fusion UV Systems Japan K.K.公司)
其次,將水性乳化液(E-106)使用毛刷分別塗布於軟質氯化乙烯之成形品、及M-EVA(H)之第1層之接著層,並以70℃在烘箱乾燥5分鐘。然後,將所得之軟質聚氯乙烯及M-EVA(H)之由水性乳化液(E-106)所形成之接著層之面間予以貼合,並以手壓接,進一步,以沖壓機以0.1MPa壓接10秒。藉由此操作,得到具有軟質聚氯乙烯、照射紫外線之接著層及M-EVA,且依此順序積層之積層體(100)。
<實施例124、125>
除將實施例123之水系接著劑(F61)變換為水系接著劑(F62)或(F63)之任一者以外,與實施例123同樣地操作,製得積層體(101)及(102)。
與實施例123同樣地操作,評量積層體之接著性。其結果如表8-3所示。
結果所有積層體(84)至(102),均顯示70N/吋以上相當高之剝離強度。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水性乳化液,可使用於以充分強度接著被接物。
1‧‧‧積層體
10‧‧‧接著層
21、22‧‧‧被接物

Claims (22)

  1. 一種水性乳化液,其係包含:含有選自聚合物(A)及聚合物(B)所成的群組之至少1種的聚合物(1)之聚合物成分、及光聚合起始劑或芳族聚異氰酸酯中之至少任一者;且前述聚合物(A)係具有主鏈、羥基或羧基中的至少任一者,前述主鏈含有碳原子且含有沿著前述主鏈的長方向以共價鍵鍵結同時並直列配置的原子群,前述羥基及前述羧基鍵結在前述原子群中之前述碳原子上,且前述原子群中之前述碳原子的原子比例為95%以上之聚合物;前述聚合物(B)係具有分子鏈、鍵結在前述分子鏈上的羧基或羧酸酐基中至少一者、及氯原子,前述分子鏈係含有碳原子且含有沿前述分子鏈的長方向以共價鍵鍵結同時並直列配置的原子群,前述原子群中之前述碳原子的原子比例為95%以上之聚合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1)之含量,相對該水性乳化液的全質量為0.1至10質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含有前述光聚合起始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1)之含量,相對前述光聚合起始劑1質量份為3至1000質量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含有前述聚合物(A)作為前述聚合物(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係含有2種以上之前述聚合物(A),且各前述聚合物(A)係構成單元相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A)係具有2個以上位在前述主鏈之末端且鍵結在前述羥基或前述羧基上的碳原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A)具有前述羧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含有前述聚合物(B)作為前述聚合物(1)。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含有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係包含選自:下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下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硫代磷酸三(對異氰酸酯苯)酯、由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前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的三聚異氰酸酯、及由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前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所形成的縮二脲、由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或前述式(6)所示之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 (式中,R1、R2及R3,各為獨立,表示烷基或芳基;n表示1或2;m表示2或3;r表示1或2;s表示0至2的整數;p表示0至100的整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係包含選自:前述式(5)所示之化合物、前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及前述硫代磷酸三(對異氰酸酯苯基)酯所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含有p為1至100的前述式(6)所示之化合物。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至13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芳族聚異氰酸酯的含量,相對前述聚合物(1)100質量份為1至200質量份。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係更含有乙烯性不飽和單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前述聚合物成分更含有聚胺甲酸酯。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6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其中更含有如下述式(B)所示之界面活性劑, (式中,n表示1至3之整數;m表示1至100之整數)。
  18. 一種水系接著劑,其係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水性乳化液。
  19. 一種積層物,其係具備:對向之一對被接物、及設置在前述被接物之間且具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水系接著劑所形成之層的接著層。
  20. 一種積層物,其係具備:對向之一對被接物、及設置在前述被接物之間且具有藉由對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水系接著劑照射紫外線所形成之層的接著層。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或20項所述之積層物,其中一方之前述被接物含有纖維素材料,另一方之前述被接物含有塑料材料。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或20項所述之積層物,其中前述被接物中至少任一方含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TW103144020A 2013-12-17 2014-12-17 水性乳化液 TW2015274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9855A JP2017036342A (ja) 2013-12-17 2013-12-17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7475A true TW201527475A (zh) 2015-07-16

Family

ID=53402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4020A TW201527475A (zh) 2013-12-17 2014-12-17 水性乳化液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36342A (zh)
TW (1) TW201527475A (zh)
WO (1) WO20150935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0973A (zh) * 2015-08-27 2018-04-17 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表面改性用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5256B (zh) * 2022-11-18 2024-01-26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丙烯酸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拆卸结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6562A (ja) * 1999-02-04 2000-08-15 Sumitomo Chem Co Ltd 水性ビニルウレタン接着剤
JP2001253926A (ja) * 2000-03-13 2001-09-18 Kuraray Co Ltd 組成物および接着剤
JP2003128940A (ja) * 2001-10-24 2003-05-08 Toyobo Co Ltd 光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方法
JP2006052245A (ja) * 2004-08-10 2006-02-23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水性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および接着剤
JP4864687B2 (ja) * 2006-12-25 2012-02-01 株式会社クラレ 水性分散液組成物および接着剤
JP2008156483A (ja) * 2006-12-25 2008-07-10 Kuraray Co Ltd 水系分散液組成物および接着剤
JP2013136195A (ja) * 2011-12-28 2013-07-1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0973A (zh) * 2015-08-27 2018-04-17 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表面改性用组合物
CN107920973B (zh) * 2015-08-27 2021-05-07 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表面改性用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93517A1 (ja) 2015-06-25
JP2017036342A (ja)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5560B2 (ja) 履物構成部材用プライマー、その製造方法、履物構成部材、および履物
KR102302377B1 (ko) 수성 분산체 및 적층체
TWI639620B (zh) Modified polyolefin resin
TW201604225A (zh) 水性乳液以及塗膜、硬化物及積層體
TW201522386A (zh) 改質丙烯.α-烯烴共聚合體與其製造方法、含有其之塗佈材、成形用樹脂組成物及熱熔性組成物
TW201606002A (zh) 水性乳液以及塗膜、硬化物及積層體
TW201606001A (zh) 水性乳液以及塗膜、硬化物及積層體
JP2009046568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の水系乳化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169478A1 (ja)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塗膜の形成方法及び塗膜
TW201527475A (zh) 水性乳化液
JP2018126947A (ja) 積層体
TW201335301A (zh) 水性接著劑
WO2012169483A1 (ja)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TWI771334B (zh) 分散液
JP2008069254A (ja) 水性接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JP4838528B2 (ja) ラミネート用水性接着剤
JP2013151142A (ja) 積層構造
EP4023683A1 (en) Modified polyolefin resin, and dispersion composition
JP2014125586A (ja) 水性接着剤
JP2020122166A (ja)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並びに塗膜、硬化物及び積層体
JP2014125585A (ja) 水性接着剤
JP2013151141A (ja)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WO2013099800A1 (ja)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TW202300616A (zh) 聚烯烴系黏接劑組成物及疊層體
JP2013151140A (ja)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