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7143A - 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 - Google Patents
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527143A TW201527143A TW103100173A TW103100173A TW201527143A TW 201527143 A TW201527143 A TW 201527143A TW 103100173 A TW103100173 A TW 103100173A TW 103100173 A TW103100173 A TW 103100173A TW 201527143 A TW201527143 A TW 20152714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section
- air
- air intake
- height
- intake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種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包括一進氣管路,其具有的第一端連接至座墊機構下方的空氣過濾單元,第二端延伸至車輛前蓋下方的置物空間。進氣管路的第二端設有進氣口,進氣口設置於該前蓋下方之置物空間後方及儀表板機構前方之間。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導氣構造,特別是指一種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
請參閱圖1繪示先前技術的多功能車輛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繪示先前技術的空氣濾清器設置示意圖。四輪車輛特別是多功能車輛(UV),由於多使用在較為險惡、需涉水而過或是路面高度落差極大的環境,因此對於車輛引擎的進氣管的位置需特別注意,避免有過多的沙塵、水分容易隨著氣流進入引擎,使引擎容易熄火、運轉的順暢度不佳,也讓引擎的使用壽命大幅減少。一般來說,多是將進氣管的進氣口12朝向上或設置在相對車輛較高處的方式,如設置於車輛座墊10處,或者在空氣濾清器11上多加設一前導氣罩,限制空氣進入空氣濾清器的流道,藉此阻隔沙塵、水分。
然而,當空氣濾清器11設置於車輛座墊10處為讓進氣口12能處於高處,多會設置於兩車輛座墊10之間,如此需犧牲車輛的乘坐空間。而車輛座墊10若被設計為長凳造型,空氣濾清器即需設置於長凳下方,如此易造成進氣口的高度不足。
有鑑於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揭露一種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將進氣口另行設置於車輛較高的部位,以保持進氣口高度。
本發明所揭露的進氣構造,其適用的四輪車輛包括一前蓋與一座墊機構。前蓋設置於四輪車輛的儀表板機構
前方,且前蓋下方具有一置物空間。一引擎部及其空氣過濾單元設置於座墊機構下方。進氣構造包括一進氣管路,進氣管路包括與空氣過濾單元相接的一第一端,與導入空氣的一第二端,第二端設有進氣口。其中,進氣管路的第二端延伸至前蓋下方的置物空間後方,第二端的進氣口設置於前蓋下方之置物空間後方及儀表板機構前方之間。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進氣口是被另行設置於與
空氣過濾單元不同的位置,而且設置於前蓋下方之置物空間後方及儀表板機構前方處之間,得以保持進氣口的高度,較能阻隔沙塵、水分進入空氣過濾單元。其次,空氣過濾單元可以配合座墊機構的設計,而配置於車輛座墊之間或是座墊底部,於設計與配置上亦較具有彈性。而且,當空氣過濾單元被設置於座墊底部時,亦能確實的增加車輛的乘坐空間。
10‧‧‧車輛座墊
11‧‧‧空氣濾清器
12‧‧‧進氣口
21‧‧‧前蓋
22‧‧‧座墊機構
23‧‧‧儀表板機構
24‧‧‧置物空間
25‧‧‧引擎部
26‧‧‧空氣過濾單元
27‧‧‧前輪
28‧‧‧空氣入口
30‧‧‧進氣管路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33‧‧‧進氣口
34a,34b‧‧‧洩水孔
35‧‧‧結合座
41‧‧‧前管段
43‧‧‧中管段
44‧‧‧尾管段
圖1繪示先前技術的多功能車輛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先前技術的空氣濾清器設置示意圖。
圖3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進氣構造的結構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進氣構造的設置示意圖。
茲配合圖式將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同時參閱圖3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進氣構造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4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進氣構造的設置示意圖。
此四輪車輛包括有一前蓋21與一座墊機構22。前蓋21設置於四輪車輛的儀表板機構23前方,而且前蓋21下方具有一置物空間24。座墊機構22下方設置有引擎部25與空氣過濾單元26。進氣構造包括一進氣管路30,進氣管路
30包括一第一端31以連接空氣過濾單元26,一第二端32以延伸至前蓋21下方的置物空間24後方。而延伸至前蓋21下方的第二端32設置有一進氣口33,進氣口33的位置是位在置物空間24後方及儀表板機構23前方處之間。
續請同時參閱圖3與圖4,進氣構造包括一洩水
孔34a,此洩水孔34a是設置於進氣管路30上高度最低的部位。就此例而言,進氣管路30依序包括前管段41、中管段43與尾管段44,其中以中管段43的高度是最低的。因此,洩水孔34a即被設置於此中管段43且開口朝下。
在習知一些實施例中,中管段43的前端高度可
設計為低於中管段43的後端高度,或者,中管段43的後端高度被設計為低於中管段43的前端高度。如圖3繪示,此實施例即是中管段43的後端高度被設計為低於中管段43的前端高度,傾斜角度約3度,因此洩水孔34a即被設置於此中管段43的後端。相類似的,中管段43的前端高度可設計為低於中管段43的後端高度時,洩水孔34a即被設置於此中管段43的前端;或者,中管段43的中端高度可設計為低於中管段43的兩端高度時,洩水孔34a即被設置於此中管段43的中端。
續請參閱圖3,空氣過濾單元26設置有與其一
體成型的空氣入口28,其連接至進氣管路30的第一端31。此實施例中,進氣管路30的第一端31是指尾管段44與空氣過濾單元26相連接的一連接端。在一些實施例中,空氣過濾單元26最底端設置有一洩水孔34b。在水分從空氣入口28進入空氣過濾單元26時,可以進行二次的排水。
續請參閱圖4,進氣口33位於車輛的兩前輪之
間,且設置的位置是高於兩前輪27的高度。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進氣口33外邊的一側可與一結合座35相結合,藉由結合座35與周邊組件、殼體及/或蓋體的結合,而使進氣口33固定於前蓋21下方。以及,進氣口33的開口是朝向車輛後方,而且。由於視角的關係,僅顯示進氣口33的設置位置
與開口方向。
續請參閱圖4,其繪示空氣過濾單元26設置於座墊機構22的下方,以有效的增加車輛的乘坐空間。
綜上所述之,乃僅記載本發明為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手段之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專利實施之範圍。即凡與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文義相符,或依本發明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26‧‧‧空氣過濾單元
28‧‧‧空氣入口
30‧‧‧進氣管路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33‧‧‧進氣口
34a,34b‧‧‧洩水孔
35‧‧‧結合座
41‧‧‧前管段
43‧‧‧中管段
44‧‧‧尾管段
Claims (9)
- 一種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該四輪車輛包括有一前蓋與一座墊機構,該前蓋設置於該四輪車輛的儀表板機構前方,且該前蓋下方具有一置物空間,一引擎部及一空氣過濾單元設置於該座墊機構下方,該進氣構造包括一進氣管路,該進氣管路包括與該空氣過濾單元相接的一第一端,與導入空氣的一第二端,該第二端設有進氣口,其特徵在於:該進氣管路的第二端延伸至該前蓋下方的置物空間後方,該第二端的進氣口係設於該前蓋下方之置物空間後方與該儀表板機構前方之間。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進氣構造,其中,該進氣口位於該車輛的兩前輪之間,且高於該兩前輪的高度,以及該進氣口朝向該車輛後方開口,且該進氣口的一側設置有結合座。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進氣構造,其中,一洩水孔設置於該進氣管路上高度最低的部位。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進氣構造,其中,該空氣過濾單元設置有與其一體成型的空氣入口,其與該進氣管路的第一端相連接。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進氣構造,其中,該進氣管路依序設置有前管段、中管段與尾管段,一洩水孔設置於該中管段上,高度最低的部位。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進氣構造,其中,該中管段的前端高度低於該中管段的後端高度,該洩水孔設置於該中管段的前端。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進氣構造,其中,該中管段的後端高度低於該中管段的前端高度,該洩水孔設置於該中管段的後端。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進氣構造,其中,該中管段的中端高度低於該中管段的兩端高度,該洩水孔設置於該中管段的中端。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進氣構造,其中,該空氣過濾單元最底端設置有一洩水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00173A TWI615292B (zh) | 2014-01-03 | 2014-01-03 | 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00173A TWI615292B (zh) | 2014-01-03 | 2014-01-03 | 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7143A true TW201527143A (zh) | 2015-07-16 |
TWI615292B TWI615292B (zh) | 2018-02-21 |
Family
ID=5419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00173A TWI615292B (zh) | 2014-01-03 | 2014-01-03 | 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1529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46215A (ja) * | 2004-08-05 | 2006-02-16 | Suzuki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吸気系構造 |
CN102705117B (zh) * | 2012-06-12 | 2013-12-11 | 江苏友谊汽车有限公司 | 后置发动机的进气净化装置 |
-
2014
- 2014-01-03 TW TW103100173A patent/TWI615292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15292B (zh) | 2018-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433348A (zh) | 界面空氣過濾器及組件 | |
JP4626815B2 (ja) |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
US8960348B2 (en) | Four-wheeled vehicle | |
CN105283663B (zh) | 自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 | |
TWM424398U (en) | Air inlet mechanism of four-wheel vehicle | |
WO2020248548A1 (zh) | 全地形车 | |
CN103174561A (zh) | 一种车辆的进气道总成 | |
JP2015074439A (ja) | 自動車のエアクリーナ | |
JP4737069B2 (ja) | キャニスタ構造 | |
TWI615292B (zh) | 四輪車輛的進氣構造 | |
US20080314669A1 (en) | Motorcycle airbox with flow-enhancing shape | |
JP3537817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 |
CN206812749U (zh) | 一种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 | |
CN101424233A (zh) | 一种空滤器 | |
CN106930872A (zh) | 一种进气道总成 | |
CN207212534U (zh) | 空气滤清器 | |
CN205059442U (zh) | 含净化装置的汽车扶手箱 | |
CN218117926U (zh) | 一种汽车用侧面进气式进气管结构 | |
TWM587690U (zh) | 機車引擎之空氣濾清器 | |
KR20150090385A (ko) | 공기 청정기의 필터유닛 | |
CN206942904U (zh) | 车用高位进气道 | |
CN206942901U (zh) | 汽车空气过滤器清洁装置 | |
CN103874859B (zh) | 用于侧通道压缩机的空气过滤器附件 | |
CN209426568U (zh) | 发动机和cvt总成及车辆 | |
CN207111268U (zh) | 一种设在空气滤清器进气端的旋流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