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1474A -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1474A
TW201521474A TW103129552A TW103129552A TW201521474A TW 201521474 A TW201521474 A TW 201521474A TW 103129552 A TW103129552 A TW 103129552A TW 103129552 A TW103129552 A TW 103129552A TW 201521474 A TW201521474 A TW 2015214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control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4888B (zh
Inventor
Hideki Iwami
Tomoya Yamaura
Osamu Yoshimur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21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4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48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manipulating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manipulating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5Channel allocation; Bandwidth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4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monitoring of server load, available bandwidth, upstream requests
    • H04N21/2402Monitoring of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bandwidth 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4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monitoring of server load, available bandwidth, upstream requests
    • H04N21/2405Monitoring of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r processes of the server, e.g. server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 H04N21/25833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involving client hardware characteristics, e.g. manufacturer, processing or storage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進行適切的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資訊處理裝置,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利用無線通訊而予以接收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及控制部。無線通訊部,係和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控制部係基於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本技術係有關於資訊處理裝置。詳細而言,是有關於利用無線通訊而進行各種資訊之收授的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先前,利用無線通訊而進行各種資料之收授的無線通訊技術,已經存在。例如,在2個無線通訊裝置間藉由無線通訊而進行各種資料之收授的資訊交換裝置,已被提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78388號公報
若依據上述的先前技術,則即使不用有線線路連接仍可藉由無線通訊而在2個資訊處理裝置間進行各 種資料之收授。例如,可使基於從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所發送之影像資料的影像,被顯示在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的顯示部。
此處也想定了,例如,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是複數存在,令以從這些資訊處理裝置所發送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複數影像,被顯示在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的顯示部。在如此情況下,隨著其通訊狀況而進行適切的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是重要的。
本技術係有鑑於此種狀況而研發,目的在於進行適切的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本技術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而研發,其第1側面係為,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及其資訊處理方法以及令該當方法被電腦執行的程式,係屬於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利用無線通訊而予以接收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係和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部,係基於關於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關於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基於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資訊處理裝 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資訊處理裝置及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係可使用複數頻率頻道來進行無線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上記控制部,係基於關於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與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通訊有關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從上記複數頻率頻道之中設定1個頻率頻道的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基於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從前記複數頻率頻道之中設定1個頻率頻道。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基於將來自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串流一面切換上記複數頻率頻道一面測定到的上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設定上記1個頻率頻道之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基於將來自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串流一面切換複數頻率頻道一面測定到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設定1個頻率頻道。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被上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上記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上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將 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高速者之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被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高速者。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被上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上記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上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低速者之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被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低速者。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在將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切換成別的頻率頻道之前,進行限制可調性傳輸速率之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在將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切換成別的頻率頻道之前,限制可調性傳輸速率。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進行,令有關可否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的顯示資訊被顯示在顯示部之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令有關可否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的顯示資訊被顯示在顯示部。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在受理了表示不可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之意旨的使用者操作的情況下,進行頻率頻道的切換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在受理了表示不可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之意旨的使用者操作的情況下,切換頻率頻道。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無線通訊部,係以Wi-Fi Display規格所規定的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上記capability資訊之交換。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以Wi-Fi Display規格所規定的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capability資訊之交換。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capability資訊,係在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中的RTSP M3 Message中被交換。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capability資訊,係在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中的RTSP M3 Message中被交換。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是否為行動機器之資訊。藉此可以達成,將表示是否為行動機器之資訊予以使用之作用。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 式是否已被變更之資訊。藉此可以達成,將表示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是否已被變更之資訊予以使用之作用。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是否具備多重收訊分集機能之資訊。藉此可以達成,將表示是否具備多重收訊分集機能之資訊予以使用之作用。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在低消費電力模式是已被設定的情況下,則進行用來進行上記串流之間歇送訊或送訊停止所需之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在低消費電力模式是已被設定的情況下,則進行串流之間歇送訊或送訊停止。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使從上記資訊處理裝置被發送至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指令中,包含有傳輸速率之變更要求、及傳輸品質之變更要求的其中至少1者。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使從資訊處理裝置被發送至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指令中,包含有傳輸速率之變更要求、及傳輸品質之變更要求的其中至少1者。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使用HDCP會談會被維持之狀態的指令,來作為上記指令。藉此可以達成,將HDCP會談會被維持之狀態的指令予以使用之作用。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進行,用來從傳輸層指定所使用之實體層所需的控制。 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從傳輸層來指定所使用的實體層。
又,於該第1側面中,亦可為,上記控制部,係接收實體鏈結的切換資訊,進行令AVC/HEVC從I畫格被開始所需的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接收實體鏈結的切換資訊,令AVC/HEVC從I畫格被開始。
又,本技術之第2側面,係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及其資訊處理方法以及令該當方法被電腦執行的程式,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利用無線通訊而對其他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送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係和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部,係基於以關於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為基礎的來自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控制,來進行有關上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藉此,可以達成以下作用:基於以關於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為基礎的來自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控制,來進行有關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若依據本技術,則可達成能夠進行適切的可 調性傳輸速率控制的優異效果。此外,並非一定限定於這裡所記載的效果,亦可為本揭露中所記載之任一效果。
100‧‧‧通訊系統
101‧‧‧資訊傳達範圍
200‧‧‧資訊處理裝置
201‧‧‧資料送訊系
202‧‧‧線路控制系
210‧‧‧天線
220‧‧‧無線通訊部
230‧‧‧控制訊號收訊部
240‧‧‧控制部
250‧‧‧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
260‧‧‧影像‧聲音壓縮部
270‧‧‧串流送訊部
300‧‧‧資訊處理裝置
301‧‧‧線路控制系
302‧‧‧輸出入系
310‧‧‧天線
320‧‧‧無線通訊部
330‧‧‧串流收訊部
340‧‧‧影像‧聲音展開部
350‧‧‧影像‧聲音輸出部
351‧‧‧顯示部
352‧‧‧聲音輸出部
360‧‧‧使用者資訊取得部
361‧‧‧攝像部
370‧‧‧控制部
380‧‧‧控制訊號送訊部
390‧‧‧管理資訊保持部
391‧‧‧終端識別資訊
392‧‧‧頻率頻道
393‧‧‧電波傳播測定資訊
394‧‧‧機器資訊
395‧‧‧頻帶使用位準
396‧‧‧輸出形態
397‧‧‧待命/喚醒
398‧‧‧多重收訊分集支援
400‧‧‧資訊處理裝置
700‧‧‧通訊系統
701‧‧‧電波到達範圍
702‧‧‧電波到達範圍
703‧‧‧障礙物
710‧‧‧資訊處理裝置
711‧‧‧影像資料生成部
712‧‧‧SEI生成部
713‧‧‧NAL生成部
714‧‧‧PES生成部
715‧‧‧TS生成部
716‧‧‧RTP生成部
717‧‧‧封包生成部
718‧‧‧天線
719‧‧‧攝像部
720‧‧‧資訊處理裝置
721‧‧‧加密生成部
722‧‧‧封包生成部
723‧‧‧UDP生成部
724‧‧‧TCP生成部
725‧‧‧IP生成部
726‧‧‧無線封包生成部
727、728‧‧‧天線
730‧‧‧資訊處理裝置
731、732‧‧‧天線
733‧‧‧封包解碼部
734‧‧‧無線封包解碼部
735‧‧‧IP解碼部
736‧‧‧UDP解碼部
737‧‧‧TCP解碼部
738‧‧‧RTP解碼部
739‧‧‧TS解碼部
740‧‧‧加密解密部
741‧‧‧PES解碼部
742‧‧‧NAL解碼部
743‧‧‧影像資料解碼部
744‧‧‧SEI生成部
745‧‧‧顯示部
820‧‧‧訊源端機器
830‧‧‧接收端機器
900‧‧‧智慧型手機
901‧‧‧處理器
902‧‧‧記憶體
903‧‧‧儲存體
904‧‧‧外部連接介面
906‧‧‧相機
907‧‧‧感測器
908‧‧‧麥克風
909‧‧‧輸入裝置
910‧‧‧顯示裝置
911‧‧‧揚聲器
913‧‧‧無線通訊介面
914‧‧‧天線開關
915‧‧‧天線
917‧‧‧匯流排
918‧‧‧電池
919‧‧‧輔助控制器
920‧‧‧行車導航裝置
921‧‧‧處理器
922‧‧‧記憶體
924‧‧‧GPS模組
925‧‧‧感測器
926‧‧‧資料介面
927‧‧‧內容播放器
928‧‧‧記憶媒體介面
929‧‧‧輸入裝置
930‧‧‧顯示裝置
931‧‧‧揚聲器
933‧‧‧無線通訊介面
934‧‧‧天線開關
935‧‧‧天線
938‧‧‧電池
940‧‧‧車載系統
941‧‧‧車載網路
942‧‧‧車輛側模組
1000‧‧‧通訊系統
1010、1020、1030‧‧‧資訊處理裝置
1011~1013‧‧‧無線通訊部
1101‧‧‧應用程式記憶體
1102~1104‧‧‧記憶體
〔圖1〕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100的系統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3〕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4〕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的保持內容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5〕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影像的遷移例的圖示。
〔圖6〕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7〕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8〕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9〕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10〕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 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11〕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12〕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20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3〕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所做的資料傳輸速度控制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4〕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15〕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16〕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17〕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的系統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18〕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中所被使用之空間可調性及SNR可調性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19〕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中所被使用之使用了SHVC的串流傳輸量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20〕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中所被使用之使用SNR可調性來縮減資料傳輸速率之例 子的模式性圖示。
〔圖21〕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7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22〕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所做的頻率頻道設定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23〕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的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4〕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送訊處理中所被生成之封包的模式性圖示。
〔圖25〕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優先順位競爭存取控制方法之一例的圖示。
〔圖26〕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送訊處理之際的媒體資料之流向的模式性圖示。
〔圖27〕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送訊對象之無線封包之生成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28〕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生成之無線封包之收授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29〕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生成之PES之訊框格式之一例的圖示。
〔圖30〕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生成之無線封包之收授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31〕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 710所生成之無線封包之收授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32〕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1000的系統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33〕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的層間資料收授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34〕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的層間資料收授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35〕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的層間資料收授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36〕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的層間資料收授例的模式性圖示。
〔圖37〕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38〕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39〕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40〕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10所做的資料收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41〕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HDCP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42〕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HDCP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43〕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訊源端機器及 接收端機器間所被進行的金鑰交換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44〕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所被進行的金鑰交換處理例的程序圖。
〔圖45〕構成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的各資訊處理裝置之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46〕智慧型手機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47〕行車導航裝置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以下,說明用以實施本技術的形態(以下稱作實施形態)。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第1實施形態(基於使用者資訊或管理資訊而進行無線通訊相關控制之例子)
2.第2實施形態(進行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例子)
3.第3實施形態(進行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及變更,內容保護之設定的例子)
4.應用例
<1.第1實施形態> 〔通訊系統之構成例〕
圖1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100的系統構成例的區塊圖。
通訊系統100係具備:資訊處理裝置200、資 訊處理裝置300、資訊處理裝置400。又,通訊系統100係為,從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400之其中至少1者所發送之資料(例如,影像資料或聲音資料),是由資訊處理裝置300予以接收的通訊系統。
又,資訊處理裝置200、300、400,係為具備無線通訊機能的收送訊機器。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300、400,係為具備無線通訊機能的顯示裝置(例如個人電腦)或攜帶型的資訊處理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又,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300、400,係為符合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11或802.15、802.16、3GPP規格(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GSM(註冊商標)(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2、LTE(Long Term Evolution)、LTE-A(Advanced)等)的無線通訊裝置。然後,資訊處理裝置200、300、400,係可利用無線通訊機能而進行各種資訊之收授。
此處,作為一例,說明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或資訊處理裝置4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進行使用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之無線通訊之情形的例子。
作為該無線LAN,係可使用例如:Wi-Fi(Wireless Fidelity)Direct、TDLS(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隨意網路、網型網路。又,作為通訊系統100中所使用的近距離無線AV(Audio Visual)傳輸通訊,係可使用例如Wi-Fi CERTIFIED Miracast。此外,Wi-Fi CERTIFIED Miracast,係利用Wi-Fi Direct或TDLS之技術,將一方終端上所被再生之聲音或顯示影像發送至其他終端,在其他終端上可同樣地輸出該聲音、影像資料的鏡射技術。
又,在Wi-Fi CERTIFIED Miracast中,是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上實現UIBC(User Input Back Channel)。UIBC,係從一方終端往他方終端發送滑鼠或鍵盤等之輸入機器之操作資訊的技術。此外,亦可取代Wi-Fi CERTIFIED Miracast,改為適用其他遠端桌面軟體(例如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
此處,在Wi-Fi CERTIFIED Miracast中係規定,將影像(映像),例如使用H.264進行壓縮、解壓。又,例如,在Wi-Fi CERTIFIED Miracast中,係可在送訊側調整H.264。此外,不限於H.264,H.265(例如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SHVC(scalable video coding extensions of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或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4、JPEG(Joint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2000、線性基礎編解碼器等各式各樣的編解碼器,都可支援。此外,線性基礎編解碼器,係例如,把1掃描線以上予以集結而壓縮,或 把2掃描線以上分割成2×2以上之巨集區塊而進行壓縮、展開。作為線性基礎編解碼器係可採用例如:小波(Wavelet)轉換、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此外,亦可以非壓縮方式來發送或接收影像(映像)。
又,在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中係展示,資訊處理裝置200係把藉由攝像動作所生成之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當作送訊對象的例子。又,在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中係展示,資訊處理裝置400係將記憶部(例如硬碟)中所儲存之內容(例如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所成之內容),當作送訊對象的例子。此外,作為資訊處理裝置200,亦可使用搭載相機的電子機器(例如個人電腦、遊戲機、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又,作為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可使用具備顯示部的其他電子機器(例如攝像裝置、遊戲機、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又,亦可在資訊處理裝置400中設置連線分享機能,由資訊處理裝置400透過無線或有線網路而將保存在ISP(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中的內容加以取得然後作為送訊對象。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的藉由攝像動作所生成之影像資料係被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以該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影像11係被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所顯示。又,資訊處理裝置400的記憶部(例如硬碟)中所保存之內容係被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以該內容為基礎之影像12係被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所顯示。
如此,在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中,是將訊源側之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令作資訊處理裝置200、400,將接收側之資訊處理裝置(接收端機器)令作資訊處理裝置300,來展示例子。
又,在圖1中,資訊處理裝置300利用無線通訊而可直接通訊之範圍(以資訊處理裝置300為基準時的資訊傳達範圍(服務範圍)),以資訊傳達範圍101來表示。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構成例〕
圖2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此外,資訊處理裝置400的關於無線通訊之機能構成,係和資訊處理裝置200大略相同之構成。因此,在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中,僅針對資訊處理裝置200進行說明,省略資訊處理裝置400之說明。
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具備:天線210、無線通訊部220、控制訊號收訊部230、控制部240、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串流送訊部270。
無線通訊部220,係基於控制部240之控制,利用無線通訊,而和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透過天線210而進行各資訊(例如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之收送訊。例如,影像資料之送訊處理被進行時,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所生成之影像資料係 被影像‧聲音壓縮部260進行壓縮,該已被壓縮之影像資料(影像串流)係經由無線通訊部220而從天線210被發送。
又,無線通訊部220係可利用複數頻率頻道,而和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進行各資訊之收送訊。在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中係展示,無線通訊部220是具備可收送2.4GHz、5GHz、60GHz之3種類頻率頻道之機能的例子。如此,訊源端機器具備可收送複數頻率頻道之機能的情況下,接收端機器(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可控制讓各訊源端機器使用哪個頻率頻道。
控制訊號收訊部230,係從無線通訊部220所接收到的各資訊之中,取得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所發送的控制訊號(例如與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收授資訊),並將所取得之控制訊號,輸出至控制部240。
控制部240,係進行從資訊處理裝置200所發送之各資訊的相關控制。例如,控制部240,係基於控制訊號收訊部230所接收到的控制訊號,而對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及影像‧聲音壓縮部260進行控制。例如,控制部240係進行將送訊對象之影像資料的解析度或聲音之聲道數予以變更所需的控制,或將送訊對象之影像資料之影像領域予以變更所需的控制。亦即,控制部240,係基於控制訊號收訊部230所接收到的控制訊號,而進行送 訊對象之串流的傳輸控制。該傳輸控制係為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此外,關於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係在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做說明。又,關於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係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做說明。
又,控制部240,係亦可具備測定利用無線通訊而與接收端機器之間進行收送資料之際的電波傳播狀況(鏈結電波傳播狀況)之機能,將該測定結果(電波傳播測定資訊)發送至接收端機器。
此處,電波傳播測定資訊係例如:在判斷與接收端機器之線路品質,是否為能夠進行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之收送訊之品質之際所被使用的資訊。又,電波傳播測定資訊係在進行例如: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之際,會被使用。此外,關於電波傳播測定資訊,係參照圖4而詳細說明。此外,亦可取代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改為令控制部240計數同一封包之重送次數,根據該計數數,來進行串流之傳輸控制。
此處,資料傳輸速度,係主要意味著佔有通訊路的比率,包含了通訊速度及通訊容量之意思。又,解析度係定義成,例如影像資料的畫框(縱‧橫之像素數)、影像資料之位元速率(壓縮率)等之要素所構成的畫質之指標。又,作為畫質之指標,係可使用串流的吞吐 率。又,聲音之聲道數,係包含了單聲道(1.0ch)、立體聲(2.0ch)等之聲音的記錄再生方法之意思。又,聲音之聲道數,係定義成聲音資料之位元速率(壓縮率)或聲道數等之要素所構成的音質之指標。又,作為音質之指標,係可使用串流的吞吐率。
又,控制部240,係進行用來改善資料速率控制上無法穩定化之狀態所需的控制。例如,控制部240,係藉由和接收端機器(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資訊之收授,而掌握接收端機器的系統性能資訊。此處,系統性能資訊,係為例如接收端機器的關於系統之性能資訊。例如,系統性能資訊係為:可使用之頻率頻道、解析度、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又,系統性能資訊係為分別表示例如:加密方法的支援、SD(Standard Definition)/HD(High Definition)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之支援的資訊。例如,控制部240,係可隨應於接收端機器是否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而選擇使通訊系統100之系統全體的穩定度更加提升的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方法。
例如,控制部240,在與係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資訊收授之中,放入表示資訊處理裝置200是否為行動機器的資訊。例如,在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中,可以含有表示資訊處理裝置200是否為行動機器的資訊。又,資訊處理裝置300,係一旦掌握 了資訊處理裝置200是行動機器,則基於與其他連接之資訊處理裝置之關連,就可判斷為不需要令資訊處理裝置200動作。如此,判斷為不需要令資訊處理裝置200動作的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從資訊處理裝置300接收送訊停止指令。然後,控制部240係一旦掌握該送訊停止指令,則可使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串流送訊部270各個機能的電源,關閉一定時間。又,控制部240,係針對無線通訊部220也可令其變成間歇收訊(可從資訊處理裝置300接收指令之程度地定期啟動,其他時候則關閉電源的模式)。
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係基於控制部240之控制,生成輸出對象之資料(影像資料、聲音資料),並將所生成之資料,輸出至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例如,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係具備攝像部(未圖示)及聲音取得部(未圖示)。該攝像部(例如鏡頭、攝像元件、訊號處理電路),係拍攝被攝體而生成影像(影像資料)。又,聲音取得部(例如麥克風),係將該影像資料生成時的周圍聲音,加以取得。如此生成之資料,係變成往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送訊對象。
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係基於控制部240之控制,而將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所生成之資料(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予以壓縮(編碼)。然後,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係將該已被壓縮之資料(影像資料及聲音 資料),輸出至串流送訊部270。此情況下,控制部240係亦可基於訊源端機器或接收端機器是否為行動機器,來判斷是否令影像‧聲音壓縮部260進行資料壓縮及解壓縮。亦即,控制部240係亦可基於訊源端機器或接收端機器是否為行動機器,來判斷是否不進行Transcode而直接發送壓縮資料。例如,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係可在訊源端機器不是行動機器的情況下,將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所生成之資料不進行壓縮就輸出。此外,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係可藉由軟體所致之編碼之執行來實現,也可藉由硬體所致之編碼之執行來實現。又,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係如上述,是想定為編解碼器而發揮機能,但亦可處理非壓縮的影像或聲音。甚至,影像‧聲音壓縮部260係亦可成為可調式編解碼器而發揮機能。此處,可調式編解碼器,係意味著例如,可隨著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接收端機器)之解析度或網路環境等,而能適應自如的編解碼器。此外,關於可調式編解碼器,係在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詳細說明。
串流送訊部270,係基於控制部240之控制,進行將已被影像‧聲音壓縮部260所壓縮之資料(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當成串流而經由無線通訊部220而從天線210發送的送訊處理。
此外,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在上述各部以外,還可具備顯示部、聲音輸出部、操作受理部等,但關於這些係省略圖2中的圖示。又,雖然例示由資訊處理裝 置200生成送訊對象之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的例子,但資訊處理裝置200係亦可從外部裝置取得送訊對象之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係亦可從附帶麥克風的Web攝影機,取得送訊對象之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又,資訊處理裝置200,係亦可將無論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內部、外部的記憶裝置(例如硬碟)中所保存之內容(例如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所成之內容),當作送訊對象。此情況下,也想定該記憶裝置中所保存之內容是經過壓縮的內容的情形。此情況下,若該經過壓縮之內容,是以通訊系統100中所被採用之規格所定義的編碼方式而被壓縮的情況下,則亦可將該經過壓縮之內容不進行解碼(decode)就直接發送。
資訊處理裝置200的顯示部(未圖示),係例如,將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所生成之影像予以顯示的顯示部。此外,作為顯示部係可使用例如:有機EL(Electro Luminescence)、水晶LED(Light Emitting Diode)顯示器(Crystal LED Display)、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之顯示面板。
資訊處理裝置200的聲音輸出部(未圖示)係例如,將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所生成之聲音予以輸出的聲音輸出部(例如揚聲器)。此外,關於影像,係從送訊機器及收訊機器之雙方都可輸出,但關於聲音係僅從其中任一方輸出,較為理想。
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操作受理部(未圖 示),係受理使用者所進行之操作輸入的操作受理部,係為例如:鍵盤、滑鼠、遊戲墊、觸控墊、相機、麥克風。此外,關於操作受理部及顯示部,係可使用藉由讓使用者把其手指接觸或接近顯示面就可進行操作輸入的觸控面板而一體構成。
〔資訊處理裝置(收訊側)之構成例〕
圖3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
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具備:天線310、無線通訊部320、串流收訊部330、影像‧聲音展開部340、影像‧聲音輸出部350、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控制部370、控制訊號送訊部380、管理資訊保持部390。
無線通訊部320,係基於控制部370之控制,利用無線通訊,而和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間,透過天線310而進行各資訊(例如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之收送訊。例如,影像資料之收訊處理進行時,被天線310所接收到的影像資料,係經由無線通訊部320、串流收訊部330而被影像‧聲音展開部340所解壓(解碼)。然後,該已被解壓之影像資料係被供給至影像‧聲音輸出部350,相應於該已被解壓之影像資料的影像,會從影像‧聲音輸出部350被輸出。亦即,相應於該已被解壓之影像資料之影像,係被顯示部351所顯示。
又,無線通訊部320係可利用複數頻率頻 道,而和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間,進行各資訊之收送訊。在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中係展示,無線通訊部320是具備可收送2.4GHz、5GHz、60GHz之3種類頻率頻道之機能的例子。亦即,無線通訊部320係可進行:使用第1頻帶之通訊、和使用比第1頻帶的資料傳輸速度更高的第2頻帶之通訊。又,控制部370係控制,在與各訊源端機器之無線通訊中,使用複數頻率頻道之中的哪個頻率頻道。
此外,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之鏈結、和資訊處理裝置4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之鏈結係可設成同一頻率頻道,也可設成不同之頻率頻道。
又,在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中係展示,無線通訊部320是具備可收送2.4GHz、5GHz、60GHz之3種類頻率頻道之機能的例子,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無線通訊部320係可具備可收送訊其他頻率頻道、或者2或4以上之頻率頻道之機能。
串流收訊部330,係基於控制部370之控制,而從無線通訊部320所接收到的各資訊之中,接收與各訊源端機器收授的資訊及串流(例如影像串流、聲音串流)。然後,串流收訊部330係將所接收到的指令資訊輸出至控制部370,將所接收到的串流輸出至影像‧聲音展開部340及控制部370。
此處,與各訊源端機器收授之資訊,係為從訊源端機器(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所發送之資訊,例 如:含有資訊處理裝置300之系統性能資訊的取得要求。該系統性能資訊係為例如:可使用之頻率頻道、解析度、TCP、UDP、或加密方法的支援、SD/HD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之支援的資訊。
又,串流收訊部330,係亦可具備測定利用無線通訊而與接收端機器之間進行收送資料之際的電波傳播狀況(鏈結電波傳播狀況)之機能。然後,串流收訊部330係將該測定結果(電波傳播測定資訊)輸出至控制部370。此外,關於電波傳播測定資訊,係參照圖4而詳細說明。
影像‧聲音展開部340,係基於控制部370之控制,而將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所發送過來的串流(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予以解壓(解碼)。然後,影像‧聲音展開部340,係將該已被解壓之資料(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輸出至影像‧聲音輸出部350。此外,影像‧聲音展開部340,係可藉由軟體所致之解碼之執行來實現,也可藉由硬體所致之解碼之執行來實現。又,影像‧聲音展開部340,係如上述,是想定為編解碼器而發揮機能,但亦可處理非壓縮的影像或聲音。甚至,影像‧聲音展開部340係亦可成為可調式編解碼器而發揮機能。
影像‧聲音輸出部350係具備顯示部351及聲音輸出部352。
顯示部351係為,將以已被影像‧聲音展開 部340所解壓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各影像(例如圖1所示的影像11、12)予以顯示的顯示部。此外,作為顯示部351係可使用例如:有機EL面板、水晶LED顯示器、LCD面板等之顯示面板。此外,作為顯示部351,係亦可使用藉由讓使用者把其手指接觸或接近顯示面就可進行操作輸入的觸控面板。
聲音輸出部352係為,將以已被影像‧聲音解壓部340所解壓之聲音資料為基礎的各種聲音(顯示部351所被顯示之影像的相關之聲音等)予以輸出的聲音輸出部(例如揚聲器)。此處,作為聲音之輸出方法係可使用例如:僅被分配給主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會從揚聲器再生,而被分配給副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不會再生的方法。又,作為其他聲音之輸出方法係可使用例如:被分配給主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之音量為主,將被分配給副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之音量予以降低而再生的方法。此外,亦可使用這些以外的聲音之輸出方法。
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係用來取得關於使用者之資訊(使用者資訊),並將該取得到的使用者資訊,輸出至控制部370。例如,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係藉由從可讓使用者直接設定顯示方法之操作受理部(鍵盤、滑鼠、遙控器、遊戲墊、觸控面板)受理輸入,就可取得使用者資訊。此外,操作受理部係例如,用來指定顯示部351中所被顯示之影像中的任意領域所需的操作構件。又,例如,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係藉由從相機、麥克 風、各種感測器(例如陀螺儀感測器、感知人體的感測器)等這類可以掌握使用者意圖的裝置受理輸,就可取得使用者資訊。
例如,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係將在利用無線通訊而而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所接收到之串流為基礎的資訊是被從影像‧聲音輸出部350輸出之際的使用者動作所產生的使用者資訊,加以取得。該使用者資訊係例如,藉由關於顯示部351中所被顯示之影像的使用者動作所產生的使用者資訊。例如,使用者資訊,係為基於關於顯示部351中所被顯示之影像的使用者操作而被生成之資訊。
控制部370,係將串流收訊部330所取得到的各資訊,保持在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基於管理資訊保持部390所保持的管理資訊,來管理各訊源端機器。又,控制部370,係將從複數訊源端機器所發送之串流,進行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以使系統全體的穩定度提升。
例如,控制部370,係基於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所取得到的使用者資訊、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所保持的管理資訊,來進行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具體而言,控制部370係基於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所保持的管理資訊,針對每一訊 源端機器而生成用來進行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所需之控制訊號,將該已被生成之控制訊號,輸出至控制訊號送訊部380。例如,控制部370,係基於使用者資訊及管理資訊,而變更顯示部351中所被顯示之影像的解析度,生成用來向各訊源端機器要求與該解析度同等之送訊速率所需的控制訊號。又,例如,控制部370,係基於使用者資訊及管理資訊,而生成用來變更顯示部351中的影像之顯示領域所需的控制訊號。又,例如,控制部370,係基於使用者資訊及管理資訊,而生成用來變更顯示部351中的影像之尺寸所需的控制訊號。
又,例如,控制部370,係基於使用者資訊及管理資訊,而進行用來設定所使用之頻率頻道與解析度所需的控制。例如,控制部370,係針對無線通訊部320所具備的複數頻率頻道,每一訊源端機器地設定所使用的頻率頻道。又,控制部370,係在每一頻率頻道的消費電力模式是不同的情況下,係掌握各個模式,可以設定考慮到行動機器之消費電力的頻率頻道。亦即,控制部370係可將關於第1頻帶之第1消費電力模式、和關於資料傳輸速度高於第1頻帶的第2頻帶之第2消費電力模式,分別加以設定。
控制訊號送訊部380,係進行送訊處理,將從控制部370所輸出之控制訊號,透過無線通訊部320、天 線310,發送至其他無線通訊裝置。
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係為將用來管理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各訊源端機器所需之資訊(管理資訊)予以保持的表格。此外,關於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的保持內容,係參照圖4而詳細說明。
〔管理資訊保持部的保持內容例〕
圖4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的保持內容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
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係為將用來管理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各訊源端機器所需之資訊(管理資訊)予以保持的表格。例如,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係有終端識別資訊391、頻率頻道392、電波傳播測定資訊393、機器資訊394、頻帶使用位準395、輸出形態396、待命/喚醒397、多重收訊分集支援398,被建立關連而保持。
終端識別資訊391中係被儲存有,用來識別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所需的識別資訊。
頻率頻道392中係被儲存有,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所實際使用的頻率頻道。
電波傳播測定資訊393中係被儲存有,關於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 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此電波傳播測定資訊,係針對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每一訊源端機器,藉由串流收訊部330而被測定。
作為電波傳播測定資訊393係儲存了例如:PER(Packet Error Rate)、BER(BitError Rate)、封包的重送次數、吞吐率。又,作為電波傳播測定資訊393係儲存了例如:訊框遺失、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此處,亦可不是SIR而改為使用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此外,圖4所示之電波傳播測定資訊393係為一例,這些之中只要儲存其中至少1者即可,亦可由串流收訊部330測定其他電波傳播測定資訊而加以儲存。又,亦可將訊源端機器所測定到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加以取得而儲存。甚至,亦可由收訊側來判斷所收取的封包延遲,將關於該封包延遲之資訊,當作電波傳播測定資訊來使用。該封包延遲,係例如在錯誤發生時,藉由第2層的重送處理而使得對收訊側之傳輸發生延遲,因此是關於電波傳播的1個指標。甚至,封包延遲,係例如在被複數裝置共用無線頻帶的無線系統中,係為表示哪邊的鏈結特性有劣化的指標。
機器資訊394中係被儲存有,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之種別(訊源端機器的屬性)。例如,作為訊源端機器之種別,係儲存了行動機器、或桌上型機器之任一者。此外,作為訊源端 機器之種別,係可儲存插著電源使用之機器、或其以外之機器的任一者。又,作為訊源端機器之種別,係可儲存電池驅動之機器、或其以外之機器的任一者。
頻帶使用位準395中係被儲存有,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所致之頻帶的使用位準。作為頻帶使用位準,係可使用例如解析度或吞吐率。又,例如,頻帶使用位準中係可儲存使用中的吞吐率,也可準備預定之表格,將表示相當於該桌面之哪個範圍的號碼加以儲存而管理。
輸出形態396中係被儲存有,以從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所發送之串流為基礎之資料的輸出形態。例如,從訊源端機器所發送之串流為基礎的影像資料在顯示部351中的顯示形態(主影像、副影像),會被儲存。又,例如,從訊源端機器所發送之串流為基礎的聲音資料從聲音輸出部352之輸出形態(主聲音、副聲音),會被儲存。此外,亦可隨著顯示形態,而為不顯示副影像之形式。
待命/喚醒397中係被儲存有,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的模式(待命模式、喚醒模式)。此外,關於待命模式及喚醒模式,係參照圖6乃至圖8而詳細說明。
多重收訊分集支援398中係被儲存有,表示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是否支援多重收訊分集之資訊。此外,關於多重收訊分 集,係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詳細說明。
如此,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所保持的管理資訊,係為將用來識別其他資訊處理裝置所需之識別資訊(終端識別資訊391)與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建立關連而加以管理的資訊。又,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所保持的管理資訊,係作為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而至少含有:與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通訊相關的電波傳播測定之相關資訊(電波傳播測定資訊393)、和消費電力之相關資訊(待命/喚醒397)。又,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所保持的管理資訊,係作為關於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而至少含有用來顯示影像資訊所需之輸出形態的相關資訊(輸出形態396)。該輸出形態之相關資訊,係為例如,表示將影像資訊進行主顯示或副顯示的資訊。
〔影像之遷移例〕
圖5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影像的遷移例的圖示。
圖5的a中係圖示,將影像11當作主影像,將影像12當作副影像,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中顯示出影像11及影像12的顯示形態之一例。
圖5的b中係圖示,將影像11當作副影像,將影像12當作主影像,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中顯示出影像11及影像12的顯示形態之一例。
例如,想定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400之每一者,將標準的解析度之串流(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情形。在此情況下,如圖1所示,可以使得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影像11、和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400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影像12之各者的尺寸成為相同的方式,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上。此外,在此例中,雖然將所被給予之解析度和顯示領域定義為相同,但亦可對顯示部351追加尺度縮放機能,將影像11、影像12改變尺度而顯示在顯示部351上。但是,在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中,為了簡化說明,而是以不使用該機能為前提來進行說明。
又,關於影像11及影像12之各自的顯示形態,係亦可例如,將上次通訊時所被設定之顯示形態加以保持,隨著該顯示形態而將影像11及影像12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
又,亦可基於資訊處理裝置300所被連接之順序來決定影像11及影像12各自的顯示形態。例如,想定資訊處理裝置200是最先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在該連接後,資訊處理裝置400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情形。此情況下,將影像11當作主影像,將影像12當作副影像,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中顯示出影像11及影像12。亦即,亦可基於對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連接順序,而按照主影像、副影像之順序進行顯 示。
又想定,如圖5的a所示,將影像11當作主影像,將影像12當作副影像,在顯示部351中顯示出影像11及影像12的情況下,將影像12當作主影像的使用者資訊,係已被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所取得的情形。例如,視聽者藉由使用遙控器或手勢等之指標器而進行用來把影像12設成主影像所需之操作,使影像12變成主影像的使用者資訊,係被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所取得。此情況下,係如圖5的b所示,將影像12當作主影像,將影像11當作副影像,在顯示部351中顯示出影像11及影像12。又,關於顯示部351之顯示面中的影像11及影像12之顯示位置,也是基於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所取得之使用者資訊(例如手動操作、視線)而被決定。
〔通信例〕
圖6乃至圖8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此外,在圖6乃至圖8中係圖示了,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的通訊處理例。
又,在圖6乃至圖8中,係在構成資訊處理裝置200的各部之中,將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250、影像‧聲音壓縮部260及串流送訊部270圖示為資料送訊系201。又,將天線210、無線通訊部220、控制訊號收訊部230及控制部240係圖示為線路控制系202。
又,在圖6乃至圖8中,係在構成資訊處理裝置300的各部之中,將天線310、無線通訊部320、串流收訊部330、控制部370及控制訊號送訊部380圖示為線路控制系301。又,將影像‧聲音展開部340、影像‧聲音輸出部350及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圖示為輸出入系302。
又,在圖6乃至圖8中係圖示,首先,令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影像,成為副影像而被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51,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中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的例子。接著圖示,令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影像,成為主影像而被顯示在顯示部351,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中設定通常消費電力模式的例子。亦即,在圖6乃至圖8中係圖示,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連接設置例、和資訊處理裝置200中消費電力模式之遷移例。
首先,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源被打開時,作為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輸出形態(影像顯示形態、聲音輸出形態),上次的輸出形態(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源關閉時的輸出形態)會被設定(501)。又,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令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各訊源端機器的管理資訊,被保持在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示於圖4)。又,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如圖5所示,基於上次的輸出形態,令從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400所分別發送過來的2個 串流所對應之影像11、12,被顯示在顯示部351。
接著,想定使用者進行了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變更操作)的情形(502)。此情況下,該設定操作所涉及之控制訊號係被當成使用者資訊而被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所取得,該使用者資訊係被輸出至控制部370。然後,控制部370係基於該使用者資訊,來變更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示於圖4)中的保持內容(503、504)。例如,如圖5的b所示,想定用來把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影像11設成副影像所需的設定操作(變更操作)被進行的情況。此情況下,控制部370係將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的資訊處理裝置200之輸出形態396(示於圖4),變更成「副」(503、504)。
又,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定期或不定期(亦包含只有在開始時)地,將模式表要求(解析度/音質、低消費電力模式等之查詢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05、506)。該模式表要求,係用來要求資訊處理裝置300中所管理之各資訊(關於資訊處理裝置300的管理資訊,且為與資訊處理裝置200進行通訊上所使用之資訊(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所能顯示之解析度資訊等))的送訊。
一旦接收模式表要求(506),則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將相應於該模式表要求的指令資訊,予以發送(507、508)。該指令資訊,係由資訊處理裝置300,例如考慮電波傳播環境與顯示形態而相望對資訊處理裝置 200設定所需的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資訊。例如,指令資訊係為含有:解析度/音質之輸出形態資訊(例如主影像、副影像)、能否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製造商名、多重收訊分集機能之有無的資訊。又,例如,指令資訊係為含有:解析度/音質、影像.聲音編解碼器之種類、3D機能之有無、內容保護之有無、顯示機器的顯示尺寸、拓撲資訊、可使用之協定、這些協定的設定資訊(連接埠資訊等)、連接介面資訊(連接器形式等)、水平同步.垂直同步之位置、訊源端機器的性能優先順位要求資訊、可否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等之模式控制表回應、無線的送訊最大吞吐率或可收訊之最大吞吐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功率、電池殘量、電源供給資訊的資訊。又,這些各資訊係被包含在capability資訊之一部分。此處,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的解析度/音質之輸出形態資訊,係為例如表示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的資料之輸出形態是主還是副的資訊。又,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視點上,將有關於解析度/音質或低消費電力模式之設定的希望,以參數的方式而包含在指令資訊中加以發送。此外,資訊處理裝置300係亦可在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的各資訊以外,還將關於所有訊源端機器的各資訊,以指令資訊方式而加以發送。此時,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只選擇適合自裝置的資訊來使用。此外,若為符合Wi-Fi CERTIFIED Miracast的裝置,則支援被定義成RTSP Message的wfd-audio-codecs、wfd-video- formats、wfd-content-protection、wfd-displayedid、wfd-coupledsink、wfd-client-rtpports、wfd-I2C、wfd-uibccapability、wfd-connectortype、wfd-standby-resume-capability等,但於本指令中,所發送之訊息內容係不限定於此。
在接收到指令資訊時(508),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基於指令資訊,而將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資料的輸出形態是主還是副,加以特定。又,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基於指令資訊,來判斷資訊處理裝置300是否具備支援消費電力動作模式之機能。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表示要設定成該已被特定之輸出形態之意旨的模式設定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09、510)。此處,假設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資料的輸出形態,是被特定為副。又,假設資訊處理裝置300是具備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之機能。於是,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用來通知要設定成該已被特定之輸出形態(副)之意旨、和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之意旨所需的模式設定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09、510)。
此外,在此例中,雖然是展示基於指令資訊,而特定出是主影像還是副影像並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的例子,但亦可不把是主影像還是副影像當成判斷基準使用就直接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例如,藉由在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進行可進入低消費電力模式的許可旗標之 收授,就可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設定副模式來作為送訊模式(511)。藉此,在資料送訊系201中,用來顯示副影像所需的解析度、和用來輸出副聲音所需的音質,就被設定(512)。又,在線路控制系202中,低消費電力模式係被設定(513)。
此處,如此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的情況下,接收端機器及訊源端機器之雙方都必須要具備該機能。又,例如,行動機器(例如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係經常是以電池驅動而進行動作。因此,從自裝置送來的資料之輸出形態若非主要的情況下(副的情況),則盡量降低自裝置的電池消費,較為理想。於是,針對接收端機器中的輸出形態是被設定成副的訊源端機器,係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較為理想。再者,於設定處理(512)中,亦可設定成僅被分配給主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會從揚聲器再生,而被分配給副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不會再生。又,亦可設定成,被分配給主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之音量為主,將被分配給副影像之訊源端機器的聲音之音量予以降低而再生。
如此,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在輸出形態是被設定成副影像(副顯示)的情況下,進行用來對資訊處理裝置200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所需的控制。亦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根據基於串流而輸出影像資訊的顯示部351之輸出形態,來進行設定資 訊處理裝置200的消費電力模式之控制。
如此,低消費電力模式被設定的情況下(513),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開始間歇送訊(514乃至522)。
具體而言,資訊處理裝置200,係一定時間地停止送訊處理,令各部睡眠(514)。接下來,一旦經過一定時間(514),則資訊處理裝置200係為了進行送訊處理,而將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各部予以喚醒(WakeUp),向資訊處理裝置300進行送訊處理(515乃至520)。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用來確認資訊處理裝置300中是否發生任何變更(例如輸出形態之變更)所需的查詢訊息,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15、516)。
一旦接收查詢訊息(516),則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將用來通知是否有某種變更(例如輸出形態之變更)所需的回應訊息,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517、518)。此處,假設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中沒有發生變更(例如輸出形態之變更)。因此,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將用來通知沒有變更(例如輸出形態之變更)之意旨所需的回應訊息,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517、518)。
如此,接收到沒有變更(例如輸出形態之變更)之意旨的回應訊息時(518),於資訊處理裝置200 中就不需要進行設定之變更。因此,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用來輸出副影像及副聲音所需之串流,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19、520)。如此,一旦接收串流(520),則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將以所接收之串流為基礎之影像及聲音,予以輸出(521)。例如,如圖5的b所示,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串流為基礎的影像11,係以副影像的方式被顯示在顯示部351。
又,一旦送訊處理結束(519),則資訊處理裝置200係一定時間就停止送訊處理,令各部睡眠(522)。又,直到有來自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變更要求為止的期間,會持續進行間歇送訊。
此處,在間歇送訊中,會發生沒有從資訊處理裝置200發送串流的期間。因此,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在最後進行將從資訊處理裝置200所接收之串流所對應之影像進行內插而顯示的顯示處理,較為理想。然而,也要想定資訊處理裝置300不具備內插處理機能的情形。此情況下,係在睡眠期間中,無法將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的影像,顯示在顯示部351。因此,若資訊處理裝置300不具備內插處理機能,則亦可持續進行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的影像資料之送訊。例如,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的送訊對象之串流之中,將送訊停止時的最後之影像資料,保持在送訊緩衝區中。然後,在睡眠期間中,雖然令係資訊處理裝置200的影像處理停止,針對無線鏈結係持續進行送訊處理,持續進行該送訊緩衝區中所保持的影像資料 之送訊。
又,在睡眠期間中,亦可僅將從資訊處理裝置400所發送之串流所對應之影像,顯示在顯示部351。例如,可將從資訊處理裝置400所發送之串流所對應之影像,顯示在顯示部351的全面。
接著,展示使用者進行了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變更操作)的情形的例子。
使用者進行了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變更操作)時(531),如上述,控制部370係基於該設定操作所涉及之使用者資訊,而變更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示於圖4)中的保持內容(532、533)。例如,如圖5的a所示,想定用來把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影像資料為基礎的影像11設成主影像所需的設定操作(變更操作)被進行的情況。此情況下,控制部370係將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的資訊處理裝置200之輸出形態396(示於圖4),變更成「主」(532、533)。
此處,如上述,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中被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的情況下,想定資訊處理裝置200會變成睡眠。如此,資訊處理裝置200正在睡眠時,無法將使用者進行了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變更操作)之意旨,通知給資訊處理裝置200。
於是,使用者進行了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變更操作)(531),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示於圖4)中的保持內容有被變更的情況下(532、533),資訊處理 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設定變更觸發(534)。該變更觸發,係從資訊處理裝置200接收到查詢訊息時,用來將使用者進行過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變更操作)之意旨通知給資訊處理裝置200所需的觸發。藉由該變更觸發,會解除資訊處理裝置200變成Standby模式之狀態,將使用者進行過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變更操作)之意旨通知給資訊處理裝置200。
此處,想定資訊處理裝置200之各部會被喚醒,往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送訊處理被開始的情形。此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將Standby解除訊息,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535、536)。
一旦接收到Standby解除訊息(536),則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回應訊息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37、538)。
如此,藉由來自接收端機器的Standby模式解除要求(535乃至538),資訊處理裝置200就必須要查詢設定之狀況。因此,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模式表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39、540)。此模式表要求,係如上述,是用來要求資訊處理裝置300中所管理之各資訊(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管理資訊)的送訊。此外,上述各處理(535乃至538)中,亦可進行有變更(例如輸出形態之變更)之意旨的收授(例如各處理(515乃至518)中的對查詢訊息之回應訊息)。
一旦接收模式表要求(540),則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將相應於該模式表要求的指令資訊,予以發送(541、542)。此處,從資訊處理裝置300往資訊處理裝置200已經發送指令資訊的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就會已經取得該指令資訊中所含之資訊。因此,此處,資訊處理裝置300係亦可僅發送差分資訊,來作為相應於該模式表要求的指令資訊(541、542)。該差分資訊,係為變更所涉及之資訊,例如,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的解析度/音質之輸出形態資訊。
在接收到指令資訊時(542),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基於指令資訊,而將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資料的輸出形態是主還是副,加以特定。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表示要設定成該已被特定之輸出形態之意旨的模式設定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43、544)。此處,假設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資料的輸出形態,是被特定為主要。於是,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用來通知要設定成該已被特定之輸出形態(主)之意旨、和設定通常消費電力模式之意旨所需的模式設定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43、544)。此外,各處理(539乃至544),係若為符合Wi-Fi CERTIFIED Miracast的裝置時,亦可用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Capability Re-negotiation的情況下,處理(534)中關於輸出形態沒有變化之設定值,係不需要再度交涉。例如,可舉出wfd- displayedid、wfd-client-rtpports、wfd-I2C、wfd-connectortype等。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設定主模式來作為送訊模式(545)。藉此,在資料送訊系201中,用來顯示主影像所需的解析度、和用來輸出主聲音所需的音質,就被設定(546)。又,在線路控制系202中,係被設定通常消費電力模式(547)。
如此,通常消費電力模式被設定的情況下(547),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開始通常送訊處理(548、549)。亦即,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將用來輸出主影像及主聲音所需之串流,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48、549)。如此,一旦接收串流(549),則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將以所接收之串流為基礎之影像及聲音,予以輸出(550)。例如,如圖5的a所示,以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之串流為基礎的影像11,係以主影像的方式被顯示在顯示部351。
此外,在此例中係展示,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源打開時,顯示部351之顯示形態係設定上次之輸出形態(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源關閉時之輸出形態)的例子。但是,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源被打開時,亦可設定其他輸出形態。例如,亦可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源打開時,總是設定預設的輸出形態。或者,亦可基於資訊處理裝置300所被連接之順序,來決定顯示形態。
此外,在圖6乃至圖8中係展示,資訊處理 裝置200會查詢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設定資訊根據所接收到的參數資訊,設定送訊參數的例子。但是,資訊處理裝置200所欲設定之參數亦可委託給資訊處理裝置300來設定,在接收到資訊處理裝置300沒有問題之意旨的回應之時點上,進行設定。該例子示於圖9及圖10。
〔通信例〕
圖9乃至圖11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1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此外,圖9及圖10,係將圖6乃至圖8所示之通訊處理例之一部分予以變形而成。因此,在圖9及圖10中,關於和圖6乃至圖8所示之通訊處理例共通的部分,係標示同一符號,省略這些說明之一部分。又,圖11係將圖9所示之通訊處理例之一部分予以變形而成。因此,在圖11中,關於和圖9所示之通訊處理例共通的部分,係標示同一符號,省略這些說明之一部分。
圖9所示之各處理(561乃至564),係對應於圖6所示之各處理(501乃至504)。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將用來通知已被使用者所設定之輸出形態所需的模式狀態通知,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565、566)。該模式狀態通知係為,連同已被使用者所設定之輸出形態(例如主還是副),將資訊處理裝置200所能設定之解析度/音質、影像.聲音編解碼器之種類、3D機能之有無、內容 保護之有無、顯示機器的顯示尺寸、拓撲資訊、可使用之協定、這些協定的設定資訊(連接埠資訊等)、連接介面資訊(連接器形式等)、水平同步.垂直同步之位置、訊源端機器的性能優先順位要求資訊、可否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等之模式控制表回應、無線的送訊最大吞吐率或可收訊之最大吞吐率、CPU功率、電池殘量、電源供給資訊等予以通知所需的資訊。
如此,於資訊處理裝置300中使用者所致之輸出形態之設定操作剛被進行後,就可將用來通知該設定操作所涉及之輸出形態所需的模式狀態通知,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因此,可以縮短利用無線通訊而被連接之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的設定時間(變更時間)。
一旦接收到模式狀態通知(566),則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藉由所接收之模式狀態通知而被特定的狀態參數、和自裝置的狀態參數,進行比較。接著,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基於其比較結果,決定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接著,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用來通知該已被決定之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所需的模式設定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67、568)。
一旦接收到模式設定要求(568),則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判斷是否許可藉由所接收之模 式設定要求而被特定的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然後,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將用來通知該判斷結果所需的模式設定可否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569、570)。
一旦接收到模式設定可否指令(570),則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確認模式設定可否指令的內容。例如,在接收到許可資訊處理裝置200所發送之模式設定要求所涉及之設定內容之意旨的模式設定可否指令時,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設定副模式來作為送訊模式(571)。此外,圖9所示之各處理(571乃至574),係對應於圖6所示之各處理(511乃至514)。又,圖10所示之各處理(575乃至578),係對應於圖7所示之各處理(519乃至522)。
此外,在接收到不許可資訊處理裝置200所發送之模式設定要求所涉及之設定內容之意旨的模式設定可否指令時,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決定新的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然後,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用來通知該新被決定之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所需的模式設定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
圖10所示之各處理(581乃至583),係對應於圖7所示之各處理(531乃至533)。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將用來通知已被使用者所變更之輸出形態所需的模式狀態 變更通知,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584、585)。該模式狀態變更通知,係用來連同已被使用者所變更之輸出形態(例如主還是副),一併通知資訊處理裝置200所能設定之解析度/音質、可否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等所需的資訊。
一旦接收到模式狀態變更通知(585),則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決定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關於該設定內容之決定處理,係和上述的決定處理相同。接著,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將用來通知該已被決定之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所需的模式變更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586、587)。
一旦接收到模式變更要求(587),則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判斷是否許可藉由所接收之模式變更要求而被特定的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音質、消費電力模式)。然後,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將用來通知該判斷結果所需的模式設定可否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588、589)。
一旦接收到模式設定可否指令(589),則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確認模式設定可否指令的內容,設定送訊模式(590)。此外,關於該確認處理,係和上述的確認處理相同。又,圖10所示之各處理(590乃至595),係對應於圖8所示之各處理(545乃至550)。
此處,訊源端機器,係在進行副影像及主影像之切換時,亦可將用來掌握表示該切換之時序的資訊(例如掌握GOP(Group of Picture)之開頭的資訊或掌握Picture開頭的資訊)包含在串流中而發送。換言之,訊源端機器係在進行主顯示及副顯示之切換時,亦可將表示該切換之時序的資訊,發送至接收端機器。此情況下,接收到該串流的接收端機器,係可基於該表示時序之資訊,在適切的時序上,進行副影像及主影像之切換。亦即,訊源端機器的控制部,係在接收到實體鏈結的切換資訊時,可進行令AVC/HEVC從I畫格被開始所需的控制。如此,從令其從I畫格開始的環境係為,例如,FST所致之無線鏈結被變更的時序、或Switching Diversity被切換的時序。藉此,由於無線鏈結切換時會發生封包遺失,因此藉由從下一個起是傳輸I畫格,就可掩飾封包遺失。但是,必須要有接收切換資訊而能輸出I畫格的編解碼器。
此處,在圖6乃至圖10中,圖示了接收端機器上所被連接之訊源端機器的待命‧喚醒的控制例。但是,亦可基於接收端機器上所被連接之訊源端機器的待命‧喚醒,來控制接收端機器的待命‧喚醒。例如,接收端機器上所被連接之所有訊源端機器都變成待命的情況下,可控制接收端機器變成待命。又,接收端機器上所被連接之訊源端機器之其中至少1者是喚醒的情況下,則可將接收端機器控制成喚醒。
又,圖9所示之各處理(565乃至570)中, 處理(564)中已被保持之保持內容有被變更之事實是從接收端機器通知給訊源端機器,從訊源端機器發送模式表要求時的變形例,示於圖11。
如圖11所示,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將輸出形態已變更之事實(564)通知給資訊處理裝置200,並且為了催促從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模式設定要求之送訊,而發送模式狀態通知(565、566)。接收到該模式狀態通知的資訊處理裝置200,係若為可支援,則將表示認可模式狀態通知之意旨的模式狀態通知認可,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851、852)。
如此,模式狀態通知認可被發送後(851),各處理就被進行(853乃至858)。此外,該各處理(853乃至858),係對應於圖6所示之各處理(505乃至510)。如此,模式狀態通知認可被發送後(851),各處理就被進行(853乃至858),藉此,對於狀態變化(輸出形態之變更(564)),可適切進行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
此處,例如,在Wi-Fi CERTIFIED Miracast所準備的指令中,含有wfd-triggered-method的RTSPM5 Message,在現狀是被定義成,由資訊處理裝置200往資訊處理裝置300發送的指令。但是,若含有wfd-triggered-method的RTSPM5 Message是被擴充成由資訊處理裝置300往資訊處理裝置200發送的指令時,則含有 wfd-triggered-method的RTSPM5 Message會被資訊處理裝置200所接收,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可和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開始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亦即,可使用含有wfd-triggered-method的RTSPM5 Message來進行管理資訊的交換。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可進行控制,將Wi-Fi CERTIFIED Miracast規格所規定的含有wfd-triggered-method的RTSPM5 Message,當作在管理資訊有被變更時用來將該變更通知給資訊處理裝置200所需的指令,而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又,亦可在這些指令以外新定義其他指令,可獲得同等的效果。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可令從資訊處理裝置300被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指令中,包含有傳輸速率之變更要求、及傳輸品質之變更要求的其中至少1者而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作為該指令係可採用,例如,HDCP(本技術的第3實施形態中所示)會談會被維持之狀態的指令(例如M5的WFD-triggered-method或是其他M4以上的指令)。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動作例〕
圖12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20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在圖12中,首先展示,資訊處理裝置200將標準解析度的串流(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時的例子。此情況下,假設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中,係基於 該串流而進行輸出。
首先,控制部240係將模式表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步驟S901)。接下來,控制部240係判斷是否從資訊處理裝置300接收到指令資訊(步驟S902),若未接收到指令資訊,則,繼續進行監視。此外,亦可即使等待某一定時間仍無法接收指令資訊時則視為逾時,結束處理。例如,在Wi-Fi CERTIFIED Miracast中,係隨著狀況而設定有5秒至9秒的逾時時間。
若從資訊處理裝置300接收到指令資訊(步驟S902),則控制部240係表示基於所接收到的指令資訊而設定模式之意旨的模式設定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步驟S903)。
接下來,控制部240係基於所接收到的指令資訊來設定模式(步驟S904)。又,控制部240,係在用來提升解析度所需之變更要求有被包含在指令資訊中的情況下,則隨應於該變更要求,設定影像及聲音之解析度。又,控制部240,係在用來降低解析度所需之變更要求有被包含在指令資訊中的情況下,則隨應於該變更要求,來設定影像之解析度及聲音之音質。
接下來,控制部240係隨應於該設定而進行將串流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送訊處理(步驟S905)。
接著,控制部240係判斷低消費電力模式是否有被設定(步驟S906),若低消費電力模式未被設定 (亦即通常消費電力模式是被設定的情況),則前進至步驟S911。另一方面,若低消費電力模式有被設定(步驟S906),則控制部240係睡眠一定時間(步驟S907)。
接下來,控制部240係將查詢訊息,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步驟S908)。接下來,控制部240係判斷是否從資訊處理裝置300接收到回應訊息(步驟S909),若未接收到回應訊息,則,繼續進行監視。亦可即使等待某一定時間仍無法接收回應訊息時則視為逾時,結束處理。例如,在Wi-Fi CERTIFIED Miracast中,係隨著狀況而設定有5秒至9秒的逾時時間。
若從資訊處理裝置300接收到回應訊息(步驟S909),則控制部240係判斷該回應訊息中是否含有變更要求(步驟S910)。然後,若該回應訊息中含有變更要求(步驟S910),則回到步驟S901。
若該回應訊息中不含變更要求(步驟S910),則控制部240係判斷是否已接收到變更要求(步驟S911)。然後,若已接收到變更要求(步驟S911),則回到步驟S901。另一方面,若尚未接收到變更要求(步驟S911),則控制部240係判斷是否進行過送訊停止操作(步驟S912)。然後,若送訊停止操作有被進行過(步驟S912),則結束資料送訊處理之動作。另一方面,若送訊停止操作未被進行(步驟S912),則回到步驟S905。
〔資訊處理裝置(接收端機器)之動作例〕
圖13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所做的資料傳輸速度控制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在圖13中係圖示,在資訊處理裝置300接收到串流(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時,決定關於訊源端機器之設定內容(例如解析度、消費電力模式)的例子。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可隨著設成主影像所需的使用者資訊、或資訊處理裝置300及各訊源端機器間的鏈結電波傳播環境,而決定所使用的解析度或所使用的頻率頻道。
例如,想定在圖5的a所示之狀態下,用來選擇影像12所需的使用者操作有被進行。此情況下,令關於影像12的解析度提高,令影像11之解析度降低,較為理想。又,隨著時間的經過,基於各訊源端機器之鏈結電波傳播環境,來選擇對影像11及影像12而言最佳之解析度,較為理想。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在複數頻率頻道中,嘗試通過相當於該當吞吐率的資料,就可掌握電波傳播特性。又,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可先保持有,掌握複數頻率頻道每一者之理想吞吐率的表格。然後,資訊處理裝置300,係亦可基於同時使用的訊源端機器之數目與PER,而掌握所使用之頻率頻道的可利用資料傳輸速度,選擇對每一頻率頻道的最佳頻率頻道。
例如,控制部370係從管理資訊保持部390 取得管理資訊,從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取得使用者資訊(步驟S921)。接下來,控制部370係基於所被取得之管理資訊及使用者資訊,來決定輸出形態(步驟S922)。基於該已被決定之輸出形態,從複數訊源端機器之每一者所發送過來的2個串流所對應之影像,會被顯示在顯示部351中。
接下來,控制部370係判斷是否有會使管理資訊中所含之PER是閾值以下的訊源端機器存在(步驟S923)。若會使管理資訊中所含之PER是閾值以下的訊源端機器係為存在(步驟S923),則控制部370係決定用來提升該訊源端機器之解析度所需的變更要求(步驟S924)。此外,藉由以使用者資訊為基礎的輸出形態,對主影像分配較多資料傳輸速度的控制,會由控制部370進行之。該變更要求,係例如被包含在指令資訊(例如圖6所示之指令資訊)中而被發送至該訊源端機器。此外,亦可判斷在使該訊源端機器之解析度提升後的吞吐率是否為閾值以內,根據該判斷結果來控制串流的速率。
若會使管理資訊中所含之PER是閾值以下的訊源端機器並不存在(步驟S923),則控制部370係基於管理資訊,而判斷各訊源端機器的吞吐率是否為閾值以下(步驟S925)。亦即,判斷各鏈結之吞吐率是否在目前的頻率頻道中仍沒有問題(步驟S925)。
若各訊源端機器的吞吐率並非閾值以下(步驟S925),則回到步驟S921。另一方面,若各訊源端機 器的吞吐率是閾值以下(步驟S925),則控制部370係基於管理資訊,而判斷是否有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的訊源端機器存在(步驟S926)。
若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的訊源端機器係存在(步驟S926),則控制部370係針對該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的訊源端機器,決定用來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所需之變更要求(步驟S928)。該變更要求,係例如被包含在指令資訊(例如圖6所示之指令資訊)中而被發送至該訊源端機器。
若支援低消費電力模式的訊源端機器不存在(步驟S926),則控制部370係決定用來降低該訊源端機器(PER會是閾值以下之訊源端機器)之解析度所需的變更要求(步驟S927)。該變更要求,係例如被包含在指令資訊(例如圖6所示之指令資訊)中而被發送至該訊源端機器。
又,判斷收訊停止操作是否有被進行(步驟S929),若收訊停止操作有被進行,則結束資料傳輸速度控制處理之動作,若收訊停止操作未被進行,則回到步驟S921。此外,因低消費電力模式之設定而變成睡眠狀態的訊源端機器若存在,則連接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訊源端機器之數目會減少。此情況下,係亦可變更步驟S925中的吞吐率閾值。又,如此變更了吞吐率閾值後,亦可再執行相當於步驟S925的步驟。
如此,由接收端機器將線路環境做一定時間 訓練,將可進行穩定的映像通訊之解析度,通知給訊源端機器,可實現如此控制協定。此外,亦可設計成,由訊源端機器將線路環境做一定時間訓練,要求可進行穩定的映像通訊之解析度,由接收端機器來回應的控制協定。
如此,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基於管理資訊保持部390的管理資訊和使用者資訊取得部360所取得到的使用者資訊,就可進行從各訊源端機器所分別發送之2個串流的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
此外,亦可進行控制,使得從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400之各者所發送的2個串流的合計資料傳輸速度呈最小。例如,將該合計資料傳輸速度的最大容許值,設定至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然後,控制部370,係將用來降低位元速率所需之變更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200後,將從資訊處理裝置200及400之各者所發送的2個串流之位元速率,從串流收訊部330加以取得。接下來,控制部370,係計算所被取得之2個串流的合計資料傳輸速度。接下來,控制部370,係在不超過所被設定的最大容許值之範圍內,決定從資訊處理裝置400所發送之串流的位元速率,將用來提升該位元速率所需之變更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400。此外,即使設定最低位元速率仍PER大太而無法收容在同一頻率頻道的情況下,係亦可使用別的頻率頻道。又,亦可設計成,影像(主影像、副影像)停止一定時間 以上時,只要沒有發生來自使用者之操作(例如指標),就會使影像資料停止。
如此,若依據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則將從複數訊源端機器所發送之複數串流以1個接收端機器進行接收時,仍可隨應於使用者的操作‧狀況‧意圖,進行適切的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例如,可隨著使用者的操作‧狀況‧意圖,減少複數影像‧聲音串流的其中一部分的資料傳輸速度,增加剩餘之串流的資料傳輸速度。
又,例如,當接收端機器係接收複數串流並顯示時,可隨時隨著使用者的設定,將重要的影像‧聲音,以高品質加以鑑賞。又,針對非如此之影像‧聲音,則可將其資料傳輸速度自動地調整成最佳的頻率頻道、消費電力、傳輸速率。
此處,關於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所保持的管理資訊,例如,管理資訊的交換,係亦可使用Wi-FiCERTIFIED Miracast中所準備的指令。此情況下,可用Wi-Fi Display規格所規定的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此處,作為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係可舉出例如RFC5939或Wi-Fi CERTIFIED Miracast規格。但是,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係不被限定於此,定義成裝置性能資訊之收授。使用該Wi-Fi CERTIFIED Miracast規格指令的收授之通訊例,示於圖 14乃至圖16。
〔使用Wi-Fi CERTIFIED Miracast規格指令的收授之通訊例〕
圖14乃至圖16係本技術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在圖14乃至圖16中,圖示了使用RTSP協定的收授之通訊例。此外,訊源端機器820係對應於資訊處理裝置200、400,接收端機器830係對應於資訊處理裝置300。
首先,參照圖14來說明。例如,如圖14的虛線的矩形840內所示,可以使用從訊源端機器往接收端機器所發送的「RTSP M3 Request」(RTSP GET_PARAMETER Request)訊息、和回應其而從接收端機器往訊源端機器所發送的「RTSP M3 Response」(RTSP GET_PARAMETER Response)訊息。此交換處理係例如,對應於圖6所示之處理(505乃至508)、圖8所示之處理(539乃至542)。另一方面,亦可從訊源端機器往接收端機器適宜地發送。例如,亦可省略「RTSP M3 Request」(RTSP GET_PARAMETER Request)訊息、和「RTSP M3 Response」(RTSP GET_PARAMETER Response)訊息的交換,在從訊源端機器往接收端機器所發送的訊息中包含管理資訊,訊源端機器往接收端機器發送管理資訊,接收端機器係選擇資訊然後保持在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例如,進行內容保護設定時,在M3 Response後進行鏈結保護設定。因此,也有想要藉由只進行M4以上之訊息,就能一直確保曾經一度所被設定之鏈結的隱匿性,而進行通訊。
又,關於消費電力模式的相關資訊之收授,係可藉由使用RTSP協定之所定訊息來進行。例如,可以進行以下的(1)乃至(3)之3種類的管理資訊的交換。
(1)"往Standby模式之設定"
(2)"訊源端機器解除Standby模式時或訊源端機器解除接收端機器之Standby模式時"
(3)"接收端機器解除Standby模式時或接收端機器解除訊源端機器之Standby模式時"
首先,參照圖15來說明。例如,使用Wi-Fi CERTIFIED Miracast中所準備的指令時,在上述(1)"往Standby模式之設定"的交換中,可以使用從訊源端機器820往接收端機器830所發送的「RTSP M12 Request」(RTSP SET_PARAMETER(with WFD-standby))訊息、和回應其而從接收端機器830往訊源端機器820所發送的「RTSP M12 Response」(RTSP OK)訊息。另一方面,從接收端機器830往訊源端機器820的往Standby模式之設定也相同。
接著,參照圖16來說明。例如,上述的(2)"訊源端機器解除Standby模式時或訊源端機器解除接收端機器之Standby模式時",訊源端機器820係交換被發送至接收端機器830的「RTSP M5 Request」(RTSP SET_PARAMETER(Request(wfd-trigger-method:PLAY))訊息、和回應其而從接收端機器830往訊源端機器820所發送的「RTSP M5 Response」(RTSP OK)訊息。接收端機器830係可使用被發送至訊源端機器820的「RTSP M7 Request」(RTSP PLAY Request)訊息、和回應其而從訊源端機器820往接收端機器830所發送的「RTSP M7 Response」(RTSP OK)訊息。
又,例如,上述的(3)"接收端機器解除Standby模式時或接收端機器解除訊源端機器之Standby模式時"的交換時,接收端機器830係可使用被發送至訊源端機器820的「RTSP M7 Request」(RTSP PLAY Request)訊息、和回應其而從訊源端機器820往接收端機器830所發送的「RTSP M7 Response」(RTSP OK)訊息。這些交換,係例如,對應於圖7所示之處理(515乃至518)、圖7所示之處理(535乃至538)。
又,例如,圖9所示的處理(565乃至570)的交換,係可使用從接收端機器830往訊源端機器820所發送的「RTSP M12 Request」(RTSP SET_PARAMETER(with WFD-standby))訊息、和回應其而從訊源端機器820往接收端機器830所發送的「RTSP M12 Response」(RTSP OK)訊息。
甚至,例如,圖10所示的處理(584乃至589)的交換,係亦可使用從接收端機器830往訊源端機器820所發送的「RTSP M7 Request」(RTSP PLAY Request)訊息、和回應其而從訊源端機器820往接收端機器830所發送的「RTSP M7 Response」(RTSP OK)訊息。
如此,無線通訊部320係可將capability資訊之交換,以Wi-Fi Display規格所規定的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之。又,capability資訊,係例如在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中的RTSP M3 Message中被交換。
如此,例如,資訊處理裝置300的無線通訊部320,係與訊源端機器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資訊處理裝置300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的通訊。又,資訊處理裝置200的無線通訊部220,係與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資訊處理裝置300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的通訊。這些情況下,無線通訊部220、320係可將capability資訊的交換,以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之。
又,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基於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和與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通訊有關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使用方式,來進行與資訊處理裝置200的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 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又,雖然串流傳輸的方法係和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不同,但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亦可基於以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和與資訊處理裝置300之串流通訊有關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為基礎的來自資訊處理裝置300之控制,而進行與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控制、內容保護之設定控制)。
又,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基於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例如,表示是否為行動機器之資訊)而進行設定資訊處理裝置200中的消費電力模式之控制。此情況下,控制部370係可基於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和用來管理資訊處理裝置200所需的管理資訊,而進行對資訊處理裝置200設定低消費電力模式的控制。又,資訊處理裝置200的控制部240係基於以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為基礎的來自資訊處理裝置300之控制,來設定消費電力模式。此外,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將訊源端機器設置2台之拓撲的一例,但本技術係不限定於本技術之實施形態。例如,若為2台以上,則必須進行台數份的資料傳輸速度控制,狀態遷移會較多,因此控制會變難,但為有益。亦可支援2台以上之訊源端機器所連接的拓撲。
<2.第2實施形態>
在本技術的第2實施形態中,主要說明使用可調式編解碼器來進行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的例子。
但是,在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有障礙物侵入的情況下,針對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之傳輸速率控制之目標速率精度之粗細、傳輸速率控制方法,也加以說明。
〔關於在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有障礙物侵入的情況〕
例如,考慮有會使訊源端機器與接收端機器之連接環境變成不穩定的障礙物(例如人物)侵入的情況。例如,當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有人物遮蔽時,雖然是暫時性的,但連接環境會被瞬斷。該瞬斷時間,係隨著狀況而不同,但例如,可能會對應用程式之傳輸造成影響。例如,從訊源端機器往接收端機器的端點對端點之延遲時間為數十毫秒程度的情況下,該瞬斷時間恐怕會對應用程式之傳輸造成影響。
〔關於傳輸速率控制之目標速率精度的粗細〕
近年來,以TV會議為中心,為了從MCU(多地點連接)對複數場所發送相同影像、聲音之目的,而開始使用可調式編解碼器。可調式編解碼器相較於通常之編解碼器,Encoder/Decoder的硬體規模都比較大,可是在多點 傳播用途上,送訊側可以不必在意收訊側之顯示能力或解碼能力就進行送訊,具有如此優點。又,在收訊側也是,可以根據收訊之能力,自由選擇要進行顯示的解析度或時間的可調性,不需要所有收訊裝置都符合相同設定。
甚至,可調式編解碼器,係就技術性而言,在傳輸速率的高動態範圍之環境下,被認為是是較有效果的。例如,可以藉由一面以經由無線而被發送過來的封包來顯示可能生成的映像,一面將收訊特性通知給Encoder側以降低資料傳輸速率。可是,在實際用途上,收訊側之顯示裝置係為SD、HD、4K之解析度,因此,空間可調性/時間可調性,係要以數Mbps程度之粗細度來有效設定傳輸速率,是困難的。因此,一般是以1/2、1/4、1/16等之粗細度來設定資料傳輸速率削減。此外,在無線網路中的單點傳播之環境中,必須要將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可調性和空間可調性/時間可調性,在收訊側之損失不太明顯的範圍內進行調整。
〔關於傳輸速率控制方法〕
此處,考慮在以IEEE802.11ad為代表的60GHz之無線網路系統上使用可調式編解碼器的情況。
例如,在使用到IEEE802.11a/B/g/n的無線映像傳輸中,資料傳輸速率的動態範圍係不大(例如映像傳輸中無封包遺失的可容許之吞吐率是1Mbps至20Mbps的此種範圍),且還有鏈結間之電波干擾。因此,在網路形 成時,係藉由縮減Encode Rate,以控制成盡量不要使用無線頻寬為主。
可是,若使用60GHz之無線網路,則資料傳輸速率係最大為2Gbps以上,相較於2.4GHz帶/5GHz帶,在Beam Forming環境下可以進行空間分割,因此鏈結間之干擾也被減輕。亦即,存在於同一頻道內的其他網路所造成的干擾,會被減輕。例如,若1對2之網路使用1Gbps之傳輸速率時,則2台係可彼此不受干擾地,使用相當於500Mbps之傳輸速率。因此,也不需要無謂地降低映像‧聲音資料傳輸速率,可以用相當於500Mbps來發送映像‧聲音資料,關於收訊側之影像資料,係只要顯示到成功收訊之圖層為止的解析度即可。
又,亦可測定相當於500Mbps之錯誤率。例如,想定有干擾波侵入,突然導致傳輸速率降低到1/10左右的情況。如此情況下,為了使錯誤不會發生,而進行瞬間降低速率之控制時,通常,會從收訊側取得鏈結品質來作為回饋資訊,判斷鏈結品質。然而,在干擾波這類突然的傳輸速率削減中,無法掌握回饋資訊,送訊側也只能用送訊緩衝區量或送訊封包之重送次數等來應對。因此,必須要更高速地掌握電波傳播環境。又,一旦干擾波消失,鏈結品質變好,則將目前為止所降低的映像‧聲音資料傳輸速率予以提升而回到高品質的畫質,較為理想。然而,由於之前降低了傳輸速率,因此要提高傳輸速率到何種程度為止才好,並無法得知。此外,若使用60GHz的 無線網路,則由於傳輸速率為1Gbps的高速,因此即使進行500Mbps之影像傳輸,仍可將剩下之500Mbps轉用為錯誤測定。亦即,可一面進行影像傳輸,一面想定有相當於500Mbps之錯誤率。因此,在傳輸速率之差異較大的鏈結環境下,適切進行映像‧聲音資料之傳輸速率控制是很重要的。於是,在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展示了適切進行傳輸速率控制的例子。
〔通訊系統之構成例〕
圖17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的系統構成例的區塊圖。
通訊系統700之構成,係和圖1所示之通訊系統100之構成相同。因此,關於和圖1所示之通訊系統100共通的部分,係標示同一符號,省略這些說明之一部分。
但是,在圖17中,作為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波到達範圍(服務範圍),將2種類之不同的頻率頻道的電波到達範圍以點線的橢圓701、702來表示,這點是和圖1不同。例如,令第1頻率頻道為60GHz帶,將第1頻率頻道的電波到達範圍以橢圓701表示。又,令第2頻率頻道為2.4GHz帶,將第2頻率頻道的電波到達範圍以橢圓702表示。
此處,電波到達範圍701係意味著,例如,想定資訊處理裝置200、400可使用第1頻率頻道而對資 訊處理裝置300進行串流之傳輸的範圍(服務範圍)。又,電波到達範圍702係意味著,例如,想定資訊處理裝置200、400可使用第2頻率頻道而對資訊處理裝置300進行串流之傳輸的範圍(服務範圍)。
又,在圖17中,資訊處理裝置200係為行動機器,展示在資訊處理裝置200與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有障礙物(例如人物)703侵入時的例子。又,此處係說明,資訊處理裝置300及資訊處理裝置400正在進行串流之傳輸時,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進行連接處理的例子。
如上述,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存在於電波到達範圍701內,因此若有障礙物703存在,則可和資訊處理裝置300進行通常之連接。然而,如圖17所示,若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有障礙物703存在時,則由於障礙物703而會導致在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所收授之電波會吸收或反射。因此,不管是否存在於電波到達範圍701內,可料想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會被瞬斷,或者,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的資料傳輸速率會顯著降低。
此處,若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的瞬斷是暫時性的,則想定藉由60GHz所致之線路恢復手段等就能恢復該連接的案例(以下稱為案例1)。此外,作為連接回復手段,係可舉出例如:波束成形或波 束追蹤等之控制電波指向性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想定障礙物703把資訊處理裝置200的電波做全方向性遮斷,導致60GHz之線路被連續性切斷的案例(以下稱為案例2)。此案例2係為,和從電波到達範圍701移動至電波到達範圍702之案例相同的動作。又,無論案例1及案例2之何者,都會導致串流傳輸的映像紊亂。
於是,為了對應如圖17所示之連接環境,於案例2中,係在2個頻率頻道之中,選擇服務區域較廣的頻帶,較為理想。例如,在本技術的第2實施形態中係展示,在2個頻率頻道之中,使用服務區域較廣的第2頻率頻道(2.4GHz帶)的例子。
亦即,控制部370係在被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可基於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使用方式,進行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高速者之控制。此外,資訊處理裝置300之使用方式係為,例如:顯示部351之顯示形態、資訊處理裝置300之移動狀態。又,假設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之使用方式中,含有會使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間發生瞬斷的情形。又,控制部370係在被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可基於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使用方式,進行將所利 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低速者之控制。例如,為了在被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使用方式,設成更高速之資料傳輸速度,在正使用第2頻率頻道時,可支援將頻率頻道變更成第1頻率頻道。另一方面,為了變更成低速的資料傳輸速度,在正使用第1頻率頻道時,係可支援將頻率頻道變更成第2頻率頻道。此外,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中,不僅限於頻率頻道之切換,亦可採用其他方法。例如,可藉由變更頻寬,來進行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若舉一例,在802.11中係支援複數頻寬,有20MHz寬、40MHz寬、80MHz寬、160MHz寬等存在。若頻寬變得越大,則資料傳輸速度就變得越高速,因此於控制部370中,被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只要進行將頻寬加大、或縮窄的控制即可。如此,基於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使用方式、電波傳播環境,綜合地進行資訊處理裝置200的Capability設定,就可提高系統全體的穩定性。
又,於案例1中,亦可隨著資訊處理裝置200的瞬斷時間,而將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頻率頻道保持不變而維持連接,也可變更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頻率頻道。作 為是否維持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連接的判斷基準,係有例如控制電波指向性之控制的嘗試次數等。
又,於案例2中,資訊處理裝置200從電波到達範圍701移動到電波到達範圍702的情況下,亦可讓使用者指示,看是要切斷資訊處理裝置200而提升其他鏈結之畫質、音質,還是不切斷資訊處理裝置200而變更資訊處理裝置200的頻率頻道。例如,用來指示是否許可切斷資訊處理裝置200而提升其他鏈結之畫質、音質所需的彈出窗會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上,藉由該彈出窗就可讓使用者下達指示。又,亦可為,例如,亦可將是否讓該彈出窗被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200的顯示出現在資訊處理裝置300,在指示了要令該彈出窗被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200時,才令該彈出窗被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200。此情況下,係資訊處理裝置200之使用者就可進行指示。又,為了確保較穩定之鏈結,在連接處理之開始時,係與其選擇傳輸速度較快之通訊方式,不如先選擇傳輸速度較慢之通訊方式來開始通訊,較為理想。
例如,於該彈出窗中,若切斷是被許可時,則資訊處理裝置300係直到鏈結電波傳播狀況改善之前,都一直和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間進行用來停止串流送訊所需之處理。此情況下,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所被保持的資訊處理裝置200之管理資訊,會被刪除。
又,例如,於該彈出窗中,切斷未被許可的情況下,則資訊處理裝置300係進行用來變更資訊處理裝 置200之頻率頻道所需之處理。
如此,控制部370係亦可進行控制,令有關可否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的顯示資訊(例如彈出窗)被顯示在顯示部351。又,控制部370,係在受理了表示不可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之意旨的使用者操作時,則進行頻率頻道的切換控制。
例如,以資訊處理裝置4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鏈結而進行串流傳輸的狀況下,必須要對其他鏈結之串流傳輸不造成影響的方式來進行處理。因此,資訊處理裝置200的移動時序上與其讓使用者來做指示,不如事前設定好,較為理想。此情況下,藉由自動切換鏈結,會產生解析度之變化所致之畫質劣化,因此作為向使用者通知鏈結變更之狀態的方法,係亦可進行「2.4GHz」、「60GHz」等之顯示。
此處,也想定資訊處理裝置200頻繁地在電波到達範圍701、702中做移動的此種動作環境。於是,圖22係展示,將第1頻率頻道及第2頻率頻道做高速切換的例子。
〔影像壓縮例〕
接著展示,Encode Rate之動態範圍較大之環境下,仍可讓使用者不容易看出封包遺失的影像壓縮方法之一例。在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係將使用了可調式編解碼器的傳輸速率控制當作一例來展示。首先說明可調式編 解碼器。
〔空間可調性及SNR可調性之例子〕
圖18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中所被使用之空間可調性及SNR可調性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18的a中係圖示,空間可調性之一例的說明圖。具體而言,圖示了被可調式編碼的3個圖層L1、L2及L3。
圖層L1係為基礎圖層,圖層L2及L3係為增強圖層。又,圖層L2相對於圖層L1的空間解析度之比,係為2:1。又,圖層L3相對於圖層L1的空間解析度之比,係為4:1。即使如此解析度互異的情況下,圖層L1內的預測單位B1中所出現的運動,係在圖層L2之對應的預測單位B2及圖層L3內的對應之預測單位B3中同樣會出現的可能性很高。此係為空間可調性中的圖層間之運動的相關。
圖18的b中係圖示,SNR可調性之一例的說明圖。具體而言,圖示了被可調式編碼的3個圖層L1、L2及L3。
圖層L1係為基礎圖層,圖層L2及L3係為增強圖層。又,圖層L1、L2及L3之空間解析度係彼此相等。
然而,例如,圖層L1的最小量化尺度係為25,藉由正交轉換係數之量化,編碼串流之位元速率係被 抑制在2Mbps左右。另一方面,例如,圖層L2的最小量化尺度係為12,編碼串流之位元速率係為5Mbps左右。又,例如,圖層L3的最小量化尺度係為0,編碼串流之位元速率係為10Mbps左右。即使如此位元速率互異的情況下,圖層L1內的預測單位B1中所出現的運動,係在圖層L2之對應的預測單位B2及圖層L3內的對應之預測單位B3中同樣會出現的可能性很高。此係為SNR可調性中的圖層間之運動的相關。
〔使用了SHVC(scalable video coding extensions of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的串流傳輸量之例子〕
圖19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中所被使用之使用了SHVC的串流傳輸量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
如圖19所示,想定將相當於HD之高品質映像以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進行影像壓縮而變成相當於100Mbps的畫質。針對該畫質,例如,若使用空間可調性,則在SHVC中,會被可調式編碼成相當於Base Layer之25Mbps、和相當於Enhanced Layer之100Mbps。
例如,只要接收端機器能夠接收相當於Base Layer之25Mbps則映像顯示就能成立,然後藉由接收相當於Enhanced Layer之100Mbps,就能變成高畫質。
又,在資料傳輸速率控制的觀點上,還想更 縮減資料傳輸速率時,則可藉由採用時間可調性,就可再變成1/2或1/4。
例如,想定原始影像是60fps,而應用程式可容許到30fps為止的情形。此情況下,係如圖19所示,針對HD100Mbps之影像,藉由採用空間可調性和時間可調性,可以將資料傳輸速率縮減到13Mbps(100Mbps×(1/2)×(1/4))為止。
〔使用SNR可調性來縮減資料傳輸速率的例子〕
圖20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700中所被使用之使用SNR可調性來縮減資料傳輸速率之例子的模式性圖示。具體而言,圖示了使用SNR可調性而將資料傳輸速率從1000Mbps縮減到125Mbps為止的例子。
此處,作為圖2及圖3所示之無線通訊部220、320,想定是使用60GHz的情形。此情況下,HD100Mbps之10倍之1000Mbps,係藉由採用1/2時間可調性、和1/4時間可調性,就可將資料傳輸速率縮減到500Mbps、250Mbps為止。例如,接收端機器所接收到的資料傳輸速率若為250Mbps以上則映像就不會停止。因此,例如,在收訊側上,若無法接收1000Mbps但可接收到500Mbps為止的情況下,接收端機器之顯示畫質係可輸出500Mbps之高品質的映像。
又,想定將可接收到500Mbps為止之事實,從接收端機器通知給訊源端機器,訊源端機器以SNR可 調性把資料傳輸速率削減到500Mbps為止的情形。此情況下,係可將與以1000Mbps為目標而編碼的映像相較雖然SNR降低、但fps沒有劣化之映像,在收訊側上無縫地做切換而再生。
此外,在圖19及圖20中,為了說明方面,而表示簡易之數值來說明,但這些各數值係為一例,其他數值之情況下也可同樣適用。又,在圖20中,雖然將資料傳輸速率之縮減幅度例示為2階段,但針對3階段以上之情況也可適用。例如,像是3階段以上,段數越為增加,則可越為縮減最低資料傳輸速率,可使資料傳輸速率之動態範圍變廣。甚至,從低傳輸速率回到高傳輸速率時也是,從500Mbps之資料傳輸速率變成以1000Mbps之資料傳輸速率進行通訊,掌握來自收訊之資訊處理裝置的收訊傳輸速率。藉此,可使封包遺失較難看出,可設定最佳的SNR。
〔管理資訊之取得例〕
圖21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構成通訊系統700之各裝置間的通訊處理例的程序圖。在圖21中係圖示,資訊處理裝置300將有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400之各者的管理資訊加以取得的例子。
圖21所示之各處理(801乃至806),各處理(807乃至812),係對應於圖6所示之各處理(505乃至510)。
此外,在圖21中,圖示了與本技術的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管理資訊之取得例,但亦可用其他方法來取得關於各資訊處理裝置的管理資訊。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動作例〕
圖22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300所做的頻率頻道設定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在圖22中係圖示了,資訊處理裝置300是與資訊處理裝置200之間進行進行鏈結(第1鏈結)之連接,與資訊處理裝置400之間進行進行鏈結(第2鏈結)之連接之情形的例子。又,在圖22中係圖示,在處理程序開始的時點上,第1鏈結係使用第1頻率頻道來進行內容傳輸,第2鏈結係使用第2頻率頻道來進行內容傳輸為例子。又,在圖22中係圖示,判斷2個頻率頻道之雙方的資料傳輸速度有沒有問題,一面意識到其他鏈結的資料傳輸速度狀態,一面高速切換2個頻率頻道的連接設定之一例。此外,在圖22中,為了方便,表示令第1鏈結為60GHz,第2鏈結為2.4GHz而開始動作的例子。又,想定該2個頻率頻道的資料傳輸速度係為10倍以上,因此在圖22所示的例子中,假定2.4GHz的資料傳輸速率為100Mbps,60GHz的資料傳輸速率為1Gbps來說明。
首先,控制部370係取得第1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200)的管理資訊(步驟S951)。接著, 控制部370係取得第2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400)的管理資訊(步驟S952)。這些各管理資訊,係被保持在管理資訊保持部390中。又,至於管理資訊的取得方法,係示於圖21。
接下來,控制部370,係考慮顯示設定(顯示面的影像之顯示位置、尺寸等)而決定各鏈結(第1鏈結及第2鏈結)之資料傳輸速率(步驟S953)。
又,亦可使用圖4所示之各參數,來決定各鏈結(第1鏈結及第2鏈結)之資料傳輸速率。例如,可為考慮到主影像及副影像之面積的設定值,來決定各鏈結(第1鏈結及第2鏈結)之資料傳輸速率。
此處,展示主影像、副影像與資料傳輸速率之關係。例如,將主影像想定為是副影像之N倍的面積。此情況下,可將利用60GHz時的主影像之資料傳輸速率,設成1Gbps×(N/(N+1))。又,可將利用2.4GHz時的主影像之資料傳輸速率,設成100Mbps×(N/(N+1))。
又,可將利用60GHz時的副影像之資料傳輸速率,設成1Gbps×(1/(N+1))。又,可將利用2.4GHz時的副影像之資料傳輸速率,設成100Mbps×(1/(N+1))。
接下來,控制部370,係判斷資訊處理裝置300上所被連接之各訊源端機器是否為不穩定(步驟954)。此處,所謂訊源端機器不穩定的情況,係意味著 例如,顯示部351中所被顯示之影像有紊亂之情形。然後,若所有的訊源端機器均非不穩定(步驟S954),則回到步驟S951。
又,若有任一訊源端機器為不穩定(步驟S954),則基於不穩定之訊源端機器(對象訊源端機器)之鏈結的穩定度進行判斷(步驟S955)。例如,控制部370係判斷該訊源端機器的PER是否為閾值以上(步驟S955)。然後,若該訊源端機器的PER未滿閾值(步驟S955),則可以判斷成該訊源端機器之鏈結為穩定,因此結束頻率頻道設定處理之動作。
此外,在此例中,雖然在鏈結穩定度判斷之際是使用PER來作為指標,但亦可使用其他指標。例如,BER、RSSI、PER、封包的重送次數、吞吐率、訊框遺失、SIR等都亦可當成指標來使用,來判斷鏈結之穩定度。甚至,亦可由收訊側來判斷所收取的封包延遲,將關於該封包延遲之資訊,當作電波傳播測定資訊來使用。該封包延遲,係例如在錯誤發生時,藉由第2層的重送處理而使得對收訊側之傳輸發生延遲,因此是關於電波傳播的1個指標。甚至,封包延遲,係例如在被複數裝置共用無線頻帶的無線系統中,係為表示哪邊的鏈結特性有劣化的指標。
若該訊源端機器的PER為閾值以上(步驟S955),則控制部370係確認不穩定之鏈結(步驟S956)。亦即,控制部370係判斷該訊源端機器是否為第 1訊源端機器(步驟S956)。然後,掌握與該訊源端機器目前正在使用之頻率頻道不同的頻率頻道的空閒狀況(步驟S957、S958)。
例如,若該訊源端機器是第2訊源端機器的情況下(步驟S956),則掌握與第2訊源端機器目前正在使用之頻率頻道不同的頻率頻道的空閒狀況(步驟S957)。又,若該訊源端機器是第1訊源端機器的情況下(步驟S956),則掌握與第1訊源端機器目前正在使用之頻率頻道不同的頻率頻道的空閒狀況(步驟S958)。
此處,在圖22中係圖示,主影像與副影像是相同面積時(N=1)的例子。又,係圖示了,第1訊源係為頻率頻道是60GHz,資料傳輸速率是1Gbps,第2訊源係為頻率頻道是2.4GHz,訊源之資料傳輸速率是100Mbps時的例子。
例如,變更第2訊源時(步驟S956),第1鏈結係頻率頻道維持60GHz,而將資料傳輸速率從1Gbps降低成500Mbps(步驟S957)。又,將第2鏈結之頻率頻道從2.4GHz變更成60GHz,將資料傳輸速率從100Mbps變更成500Mbps(步驟S957)。如此,將第2鏈結之頻率頻道從2.4GHz變更成60GHz時,60GHz就變成需要2鏈結份(第1鏈結及第2鏈結)。此處,例如,想定60GHz之資料傳輸速率最大為1Gbps,主影像與副影像之面積為相同的情形。此情況下,主影像與副影像需要相同之傳輸速度。又,此情況下,為了以2個鏈結(第1 鏈結及第2鏈結)進行傳輸,作為資料傳輸速率需要設定500Mbps(1Gbps/2)。因此,將第2鏈結之頻率頻道從2.4GHz變更成60GHz時,係將資料傳輸速率從100Mbps變更成500Mbps(步驟S957)。
又,例如,變更第1訊源時(步驟S956),第1鏈結係將頻率頻道從60GHz變更成2.4GHz,將資料傳輸速度從1Gbps降低到50Mbps為止(步驟S958)。又,第2鏈結係為,頻率頻道係維持2.4GHz不變,將資料傳輸速率從100Mbps降低成50Mbps(步驟S958)。此外,將第2鏈結之頻率頻道維持2.4GHz不變,把資料傳輸速率從100Mbps降低成500Mbps的理由,係和第2鏈結之頻率頻道從2.4GHz變更成60GHz時(步驟S957)相同。
如此,掌握資料傳輸速度之空閒狀況後(步驟S957、S958),控制部370係針對不穩定的鏈結,將頻率頻道與Encode Rate之變更資訊,通知給對象訊源端機器(步驟S959)。
接下來,控制部370係判斷是否從發送出該變更資訊的對象訊源端機器接收到設定要求(步驟S960),若未接收到設定要求,則繼續進行監視。另一方面,若有收到該設定要求(步驟S960),則控制部370係將針對該設定要求的回應,發送至該對象訊源端機器(步驟S961)。對應於該設定要求之回應發送後,訊源端機器係設定Encode Rate。亦即,對象訊源端機器,係 針對每一個所使用的頻率頻道,考慮網路連接台數,為了控制影像或聲音等之串流生成,而設定Encode Rate。
但是,本技術之實施形態,係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用60GHz與2.4GHz生成個別之吞吐率的串流,令其一面同步而一面切換。例如,此種處理,係可使用低延遲編解碼器就能實現。
接下來,控制部370係隨著通訊狀況,關於究竟是60GHz的特性較好,還是2.4GHz的特性較佳,會參照各資訊,來決定所使用的頻率頻道或Encode Rate(步驟S962)。此處,所被參照的各資訊,係為例如:PER、資料傳輸速率、穩定度等之資訊、或圖4所示之管理資訊。
接下來,控制部370係從60GHz及2.4GHz之中,選擇出穩定的頻率頻道(步驟S963)。然後,控制部370係將使用該已被選擇之頻率頻道來進行串流傳輸所需的要求,發送至對象訊源端機器(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步驟S963)。藉此,就會選擇穩定的鏈結,進行穩定的串流之通訊。
此外,亦可隨著訊源端機器是否為行動機器來變更各閾值。藉此,若訊源端機器是行動機器時,則可使切換容易發生而實現穩定地傳輸。
此處,頻率頻道變更對象之訊源端機器(對象訊源端機器)是行動機器的情況下,若同時使用2個頻率頻道,則電池容易消耗。於是,資訊處理裝置200係亦 可根據從資訊處理裝置300所接收到的資訊來判斷。為了進行該判斷,必須要在來自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資訊(例如圖6所示之指令資訊)中,含有關於資訊處理裝置300上所連接之所有訊源端機器的鏈結之資訊,讓資訊處理裝置200取得這些各資訊。然後,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可基於如此所被取得之關於所有訊源端機器的資訊,選擇穩定的頻率。又,資訊處理裝置200,係可進行不會對其他鏈結造成影響的判斷。又,亦可將表示資訊處理裝置200是行動機器的管理資訊,事前就通知給資訊處理裝置300,將串流之傳輸為穩定的頻率頻道,基於系統全體的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資訊,由資訊處理裝置300來判斷。
如此,資訊處理裝置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可使用複數頻率頻道來進行無線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又,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基於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和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300之使用方式,來進行用來從複數頻率頻道之中把1個頻率頻道針對資訊處理裝置200進行設定所需的控制。又,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可根據關於資訊處理裝置200之capability資訊、和使緩衝區之待機時間自動變成一定(Time To Live機能)而在該一定時間後從不穩定的鏈結用送訊緩衝區中刪除串流資料之機能、藉由重送次數等來判斷鏈結變成不穩定之機能、和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從複數頻率頻道 之中設定較穩定之1個頻率頻道所需之控制。這些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370,係可進行控制,將來自資訊處理裝置200的串流一面切換複數頻率頻道一面基於所被測定到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而設定1個頻率頻道。
如此,在本技術的第2實施形態中,將從複數訊源端機器所發送之影像集結成1個來顯示的接收端機器(例如多視點監視器)中,可使從各個訊源端機器所被發送之影像,被適切地顯示。例如,針對動態範圍較大的資料傳輸速率,可隨著接收端機器的顯示形態或連接形態來設定可調式編解碼器的目標速率,可進行傳輸速率之粗細度較為細緻的資料傳輸速率控制。例如,可使用SNR可調性、空間可調性、時間可調性,來進行資料傳輸速率控制。
此外,在本技術的第2實施形態中,雖然令第1頻率頻道為60GHz帶,第2頻率頻道為2.4GHz帶而使用的例子,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令第1頻率頻道為5GHz帶,令第2頻率頻道為2.4GHz帶而使用之。
又,在本技術的第2實施形態中,雖然展示了使用2種類頻率頻道的例子,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針對使用其他2種類之頻率頻道的情況(例如LTE-A與2.4GHz、或LTE-A與60GHz),也是可以適用。又,例如,針對使用3種類以上之頻率頻道的情況,也能適用。例如,針對使用2.4GHz、5GHz及60GHz之3種類的頻 率頻道的資訊處理裝置,也可適用。又,在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展示了第1鏈結與第2鏈結是使用同一頻率的例子。但是,亦可為,在2.4GHz、5GHz及60GHz下,使資訊處理裝置300具備AP(Access Point)、PCP或GO(Group Owner)之機能,令資訊處理裝置300執行基於這些任一機能的動作。又,亦可令資訊處理裝置200與資訊處理裝置400成為GO而動作,令資訊處理裝置300成為Client而動作。
〔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的封包之收授例〕
接著,針對訊源端機器(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及接收端機器(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間收授封包的例,參照圖式來詳細說明。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構成例〕
圖23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的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此外,資訊處理裝置710,係為訊源端機器之一例,對應於圖17所示之資訊處理裝置200、400。又,在圖23中,在資訊處理裝置710之構成之中,僅圖示關於資料送訊的構成,其他構成之圖示及說明係省略。
圖24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送訊處理中所被生成之封包的模式性圖示。針對這些各封包,係參照圖23來詳細說明。
資訊處理裝置710係具備:影像資料生成部711、SEI(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生成部712、NAL(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生成部713、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生成部714、TS(Transport Stream)生成部715、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生成部716、天線718。這些各部,係被控制部(對應於圖2所示之控制部240)所控制。
又,資訊處理裝置710係為,取得攝像部719所生成之影像資料,並將該影像資料利用無線通訊而予以發送的資訊送訊裝置(訊源端機器)之一例。此外,攝像部719係為例如,拍攝被攝體而生成影像資料攝像裝置,例如,係為數位靜態相機或數位視訊攝影機(例如攝影機一體型錄影機)。此外,在圖23中,雖然圖示在資訊處理裝置710之外部設置攝像部719的例子,但亦可在資訊處理裝置710之內部設置攝像部719。
影像資料生成部711,係針對從攝像部719所供給之影像資料(高畫格速率之影像資料)進行各種影像處理,生成送訊對象之影像資料。例如,影像資料生成部711,係將從攝像部719所供給之影像資料(高畫格速率之影像資料),以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方式進行編碼。然後,影像資料生成部711,係該已被編碼之影像資料(編碼資料),供給至NAL生成部713。又,影像資料生成部711,係將目前之編碼對象之控制資訊,供給至SEI生成部712。
SEI生成部712,係生成SEI,將已被生成之SEI供給至各部。例如,SEI生成部712係生成,從影像資料生成部711所供給之控制資訊、編碼單位、針對影像資料之送訊目標(接收端機器)的控制資訊。例如,SEI生成部712,係生成AVC方式用之SEI,將該已被生成之AVC方式用之SEI,供給至NAL生成部713。又,SEI生成部712,係生成控制資訊旗標,該已被生成之控制資訊旗標,供給至TS生成部715及RTP生成部716。
NAL生成部713,係對從影像資料生成部711所供給之影像資料(編碼資料)、或從SEI生成部712所供給之SEI等,附加NAL標頭。亦即,NAL生成部713,係生成已被壓縮之影像資料、SEI等之NAL單元。如此,NAL生成部713,係成為送訊資料生成部而發揮機能,從已被生成之NAL單元生成AU(存取單元)來作為送訊資料而供給至PES生成部714。此外,NAL生成部713所生成之NAL單元之一例,示於圖24之最上段。
PES生成部714,係將從NAL生成部713所供給之AU予以PES封包化,將該PES封包化所得之PES封包,供給至TS生成部715。此外,PES生成部714所生成之PES封包之一例,示於圖24之上面數來第2段。
TS生成部715,係將含有從PES生成部714所供給之PES封包、從SEI生成部712所供給之顯示控制資訊旗標的資料等予以TS封包化,生成TS封包。然後,TS生成部715,係將該TS封包予以多工化而生成 TS,將該已被生成之TS,供給至RTP生成部716。此外,TS生成部715所生成之TS封包之一例,示於圖24之上面數來第3段。
RTP生成部716,係將從TS生成部715所供給之TS生成為RTP封包,將已被生成之RTP封包供給至封包生成部717。此外,RTP生成部716所生成之RTP封包之一例,示於圖24之最下段。
封包生成部717,係附加UDP標頭或TCP標頭、IP(Internet Protocol)標頭,並且生成進行無線傳輸所需之無線封包(IEEE802.11封包)。然後,封包生成部717,係將該已被生成之無線封包,供給至天線718。
又,封包生成部717,係設定所被無線送訊之封包之優先度。藉此,資訊處理裝置710,係即使在無線傳播環境發生變化時,仍可將重要度高的封包,發送至其他資訊處理裝置(接收端機器)。關於該優先度之設定方法,係參照圖25而詳細說明。
天線718,係為身為傳輸部而發揮機能的天線,將從封包生成部717所供給之無線封包,使用電波而發送至其他資訊處理裝置(接收端機器)。
〔優先順位競爭存取控制例〕
圖25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優先順位競爭存取控制方法之一例的圖示。此外,圖25所示之優先順位競爭存取控制方式,係為符合 IEEE802.11e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優先順位競爭存取控制方式。又,該優先順位競爭存取控制方式,係稱為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在EDCA中,係隨著應發送之資料的存取類別(以下稱為AC)中所記載之優先順位(存取類別0乃至7),而對送訊後退之時序,設定差異。又,對開始送訊的AIFS(Arbitration Inter Frame Space)之設定值,設定差異。然後,若經過了AIFS而沒有其他通訊被開始,則可發送資料。亦即,優先順位高的存取類別之資料,係以較短AIFS之設定而被發送,優先順位低的存取類別之資料,係以較長AIFS之設定而被發送。
如此進行送訊的情況下,欲發送優先順位低之資料的資訊處理裝置,係在該AIFS設定時間內,會因為其他優先順位高之資料的通訊,而使送訊稍等。亦即,儲存著送訊之優先順位高之資料的資訊處理裝置事被容許優先向無線媒體發送資料的存取控制方法。
在圖25中係圖示,存取類別0係為優先順位最高,而一路設定優先順位到存取類別7為止的例子。優先順位最高的存取類別0之資料係在AIFS〔0〕之經過後,就可送訊。優先順位次高的存取類別1之資料係在AIFS〔1〕=AIFS〔0〕+後退1單位(後退時槽1個的份量)之經過後,就可送訊。
以下也同樣地,存取類別2之資料係在AIFS〔2〕=AIFS〔0〕+後退2單位之經過後就可送訊,存取 類別3之資料係在AIFS〔3〕=AIFS〔0〕+後退3單位之經過後就可送訊。又,存取類別4之資料係在AIFS〔4〕=AIFS〔0〕+後退4單位之經過後就可送訊,存取類別5之資料係在AIFS〔5〕=AIFS〔0〕+後退5單位之經過後就可送訊。又,存取類別6之資料係在AIFS〔6〕=AIFS〔0〕+後退6單位之經過後就可送訊,存取類別7之資料係在AIFS〔7〕=AIFS〔0〕+後退7單位之經過後就可送訊。
〔EDCA之優先度設定例〕
接著說明,針對影像資料生成部711或NAL生成部713所生成之NAL,使用複數PES來進行封包種別,針對該每一種別進行EDCA之優先度設定的方法。
圖26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送訊處理之際的媒體資料之流向的模式性圖示。
圖27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做的送訊對象之無線封包之生成例的模式性圖示。具體而言,在圖27之最下段係圖示,從SVC(Scalable Video Coding)所生成之Base Layer之無線封包之生成例。又,在圖27之中段係圖示,從SVC所生成之Enhanced Layer之無線封包之生成例。又,在圖27之最上段係圖示,被聲音編解碼器所編碼之聲音資料之無線封包之生成例。
如圖27所示,從SVC所生成之Base Layer和Enhanced Layer,和被聲音編解碼器所編碼的聲音資料,係被映射到個別的PES。又,PES生成部714,係針對各個PES,將複數封包進行多工化,TS生成部715係分割成TS封包。此外,圖27所示之H.222,係為TS封包生成之後的規格,但亦可用其他生成方法。
RTP生成部716,係將TS生成部715所生成之TS封包變成RTP封包而進行多工化之處理。然後,封包生成部717,係將該RTP封包變成IP封包。又,封包生成部717,係進行對該IP封包中的IP標頭之TOS(Type of Service)欄位寫入優先度資訊的寫入處理。藉由該寫入處理,在生成無線封包的處理中,可從IP封包中的IP標頭之TOS欄位,將優先度資訊通知給封包生成部717之EDCA機能。藉此,於無線傳輸中,可高機率地發送高優先度之封包。
〔無線封包之處理例〕
接著說明,進行資訊處理裝置710所生成之無線封包之收授時的處理方法。
〔每一PES的序號所致之排序處理例〕
圖28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生成之無線封包之收授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在圖28之左側係模式性圖示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裝 置710)之處理內容,在圖28之右側係模式性圖示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之處理內容。
圖29係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生成之PES之訊框格式之一例的圖示。
圖28中係圖示,隨著電波傳播環境,無線物理層處理之重送處理所致之封包之收訊順序,係和從資訊處理裝置710之RTP生成部716輸出之時點不同的例子。
在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之MAC層中,通常會動作以使得在同一PES內的封包順序變成正常。另一方面,即使在同一串流中,關於PES間之封包順序,係仍不被保證。因此,在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中,會進行使得PES間之封包順序變回原狀的排序處理(序號所致之排序處理(ReOrder處理))。又,也必須要進行,先分配PES然後將送訊之優先順序還原給NAL生成部713所需之排序處理(序號所致之排序處理)。
這些排序處理(序號所致之排序處理),係可使用RTP封包之序號欄位中的號碼、或PES封包之DTS資訊(例如圖29所示之符號770內之資訊),來判斷順序。
〔QoS傳輸時的收送訊之收授例(每一PES進行Buffering的例子)〕
圖30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 所生成之無線封包之收授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在圖30之左側係模式性圖示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裝置710)之處理內容,在圖30之右側係模式性圖示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之處理內容。
在圖28中,雖然例示僅進行一次排序處理(序號所致之排序處理)的例子,但在圖30中係展示,排序處理(序號所致之排序處理)不是進行一次,而是階段性進行的處理方法。
此處,為了進行圖30所示之處理,在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中,每一PES地具備PES管理用之保存領域。如此,藉由每一PES地具備PES管理用之保存領域,在對保存領域之寫入時點上,各封包會被寫入至對應的各保存領域,因此可還原PES間之封包順序。因此,例如,在PES間之封包順序有被替換過的這類情況下,可自然地還原PES間之封包順序。又,從各保存領域進行讀出處理,傳輸至Decoder的情況下,係從PES封包之DTS標頭(例如圖29所示之符號770內之資訊)來判斷讀出順序或時刻,較為理想。
〔在收送訊間收授控制封包的例子〕
圖31本技術之第2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710所生成之無線封包之收授之一例的模式性圖示。在圖31之左側係模式性圖示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裝置710)之處理內容,在圖31之右側係模式性圖示收訊 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之處理內容。
在圖31中係圖示,在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與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之間,在移動到下個PES之前,追加了從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往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發送收訊確認(Acknoledge)封包之處理的例子。
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進行PES封包之解碼處理時,在同一PES內會先把封包順序還原然後接收封包。因此,在同一PES封包全部接收到的時序上,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向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發送收訊確認(Acknoledge)封包。
接收到收訊確認(Acknoledge)封包的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係開始優先度降低1個的PES之送訊。此外,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將用來發送優先度最高之PES所需之一定時間,預先予以保持。因此,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在該一定時間經過後仍沒有發送最低優先度之封包的狀態下,將其以後之封包從送訊緩衝區中全數刪除,從優先度最高之PES起開始送訊處理。
例如,SVC方式之無線映像傳輸之情況下,係可將一定時間定義成,影像資料之Base Layer送訊間隔。然後,在到了可發送Base Layer之時刻的時序上,可停止Enhanced Layer或聲音資料之送訊,優先進行Base Layer之送訊處理。
又,例如,AVC方式之無線映像傳輸之情況下,係可將一定時間定義成,影像資料之I圖像送訊間 隔。然後,在到了可發送I圖像之時刻的時序上,可停止P圖像或B圖像之送訊,優先進行I圖像之送訊處理。
<3.第3實施形態>
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主要說明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方法及其變更方法、內容保護設定方法。
〔關於拓撲多頻帶操作環境下的多重收訊分集之設定方法及其變更方法〕
例如,毫波帶下的通訊(例如60GHz),係可確保較廣的頻寬。因此,可使資料傳輸速率非常高速地進行傳輸。又,由於波長短,因此可以縮小搭載機器(含天線)之尺寸。
但是,毫波帶下之通訊,係因降雨或大氣造成的衰減較大。於是,係有像是Beam Forming等,使得天線具有指向性,來增長距離的技術存在。但是,在像是人所致之遮斷等,這類無法確保鏈結的環境下,毫波帶之特徵的高速資料傳輸速率就無法確保。於是,有藉由在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中具備複數無線通訊部(收訊部),以進行避免遮斷的方法。此種技術稱為多重收訊分集。
例如,想定令複數影像(例如主影像、副影像)被顯示在大型之1台監視器的此種使用形態。在此種使用形態中,由於監視器是大畫面,因此藉由使用上述之技術(多重收訊分集),可使得複數無線通訊部的設置場 所之間隔(設置間隔)加長,因此可更為提高效果。
但是,即使在此種使用形態的情況下,要將複數訊源端機器之中的哪個鏈結設定成多重收訊分集等,仍需要考慮全體之拓撲來進行設定。因此,例如,將複數訊源端機器總結成1個而顯示在監視器的系統中,要如何設定多重收訊分集,並如何進行切換,是重要的。
〔關於拓撲多頻帶操作環境下的內容保護設定方法〕
接著考慮內容保護設定方法。例如,也把以IEEE802.11ad為代表的60GHz之無線網路系統加入,想定多頻帶操作環境下需要鏈結控制的情形。此情況下,針對被接收端機器所顯示的複數影像,控制要將哪個顯示場所以哪個頻帶進行操作的控制方法,是很重要的。又,在事前準備多重收訊分集這類迴避鏈結的拓撲中,用來設定內容保護所需之控制方法(亦含其切替方法)是很重要的。
於是,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展示了針對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之通訊進行適切控制的例子。
〔通訊系統之構成例〕
圖32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1000的系統構成例的區塊圖。
通訊系統1000係具備:資訊處理裝置1010、 資訊處理裝置1020、資訊處理裝置1030。此外,通訊系統1000,係對應於圖1所示之通訊系統100。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對應於身為接收端機器的資訊處理裝置300,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對應於身為訊源端機器的資訊處理裝置200,資訊處理裝置1030係對應於身為訊源端機器的資訊處理裝置400。因此,以下係省略關於和通訊系統100共通之部分的部分說明。
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說明主影像之顯示面積大於副影像時候的例子。此情況下,由於主影像的解析度大於副影像,因此關於主影像係進行高品質映像傳輸,關於副影像係進行標準畫質映像傳輸,較為理想。
又,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係展示,可將2.4GHz、5GHz、60GHz之3種類之頻率頻道之中的複數頻率頻道同時加以利用的可並行操作之資訊處理裝置的使用例。
例如,為了將主影像做高品質映像傳輸,可進行高速資料傳輸速率的通訊方式之選擇係為必要。於是,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係展示,使用符合以60GHz為代表之IEEE802.11ad規格的無線通訊部(例如圖32所示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的例子。另一方面,在將副影像進行標準畫質映像傳輸時,係使用2.4GHz或5GHz之無線通訊部(例如圖32所示之無線通訊部1013)。
此處,使用於主影像的IEEE802.11ad,係由 於最大可進行數Gbps之高速傳輸,因此解析度係不限於HD甚至可進行4K傳輸,適合高品質映像傳輸。然而,如上述,由於IEEE802.11ad係採用使天線具有指向性而增長距離的技術,因此也想定因為人所致之遮斷等,導致無法確保鏈結的這類環境。於是,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係展示,在這類環境下,適切設定多重收訊分集的例(適切對應於拓撲變化之例子)。
具體而言,假設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具備3個無線通訊部1011乃至1013。如上述,無線通訊部1011、1012,係為符合以60GHz為代表之IEEE802.11ad規格的無線通訊部。又,假設無線通訊部1013係為2.4GHz或5GHz之無線通訊部。
如此,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係將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介面(60GHz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具備2個。亦即,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具備,用來進行利用多重收訊分集之收訊所需之複數收訊部(60GHz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然後,利用多重收訊分集時,係使用該複數收訊部(60GHz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藉此,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10及無線通訊部1011間(點線1015所示)中有障礙物侵入,導致發生鏈結切斷的這類情況下,仍可使鏈結迴避至資訊處理裝置1010及無線通訊部1012間(點線1016所示)。亦即,可使資訊處理裝置1010及資訊處理裝置1020間之映像傳輸不會中斷。
如此,從資訊處理裝置1020往資訊處理裝置1010進行利用多重收訊分集之送訊時,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將要發送給無線通訊部1011的影像資料相同之影像資料予以複製然後向無線通訊部1012進行封包送訊。
又,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可將藉由無線通訊部1011所接收之影像資料中所遺失的封包,從無線通訊部1012所接收到的影像資料進行補插。藉由進行如此補插,就可使其極度近似於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發送之影像資料。又,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基於該實施過捕插處理之影像資料而生成主影像,顯示於顯示部。
又,資訊處理裝置1030,係可和無線通訊部1013連接,將影像資料發送至無線通訊部1013。此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基於無線通訊部1013所接收到之影像資料,來生成副影像並顯示於顯示部。
如此,例如,當資訊處理裝置1020向資訊處理裝置1010將主影像進行高品質映像傳輸時,可將資訊處理裝置1010及資訊處理裝置1020間之連接設成1對2(點線1015、1016所示)。又,例如,當資訊處理裝置1030向資訊處理裝置1010將副影像進行標準畫質映像傳輸時,可將資訊處理裝置1010及資訊處理裝置1030間之連接設成1對1(點線1018所示)。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的層間之收授例〕
圖33乃至36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 裝置1020的層間資料收授例的模式性圖示。在圖33乃至36中係圖示,資訊處理裝置1020中所具備之記憶體1101乃至1104間之資料之收授例。
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係為資訊處理裝置1020中所具備之應用程式記憶體。又,記憶體1102、1103,係為60GHz之無線通訊部220(示於圖2)之2個埠中所具備之記憶體,記憶體1104係為2.4GHz或5GHz之無線通訊部220之埠中所具備之記憶體。
〔訊源端機器為GO(Group Owner)、接收端機器為Client之例子〕
圖33及圖34中係圖示,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為GO,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為Client時之例子。又,在圖33及圖34中係圖示,因主影像及副影像之變更而變更拓撲之例。此外,以下所示之各例,係即使將GO置換成AP,將Client置換成Station,仍可成立。又,在圖33及圖34中係圖示,因主影像及副影像之變更而變更拓撲之例子,圖33係圖示一面切換多重收訊分集而一面決定要往哪一方送訊的切替控制手法,圖34係圖示如上述的將送訊封包予以複製的控制手法。首先說明切換控制手法。
〔在連接至60GHz之2個無線通訊部的狀態下進行鏈結之切換控制的例子〕
首先,參照圖33,說明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是連接至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60GHz之2個無線通訊部之狀態下進行鏈結之切換控制的例子。
首先,假設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藉由2.4GHz或5GHz之無線通訊部220而發送資料(1111)。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2.4GHz或5GHz),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3(2.4GHz或5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進行。例如,如圖32之點線1017所示般地進行資料送訊。此情況下,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副影像被變更成主影像的時候,係從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將拓撲切換通知,發送給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
如此,從副影像變更成主影像,從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有拓撲切換通知被發送的情況下,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開始60GHz之無線通訊部220所致之資料送訊。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60GHz),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開始。此情況下,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在連接著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 1011、1012(60GHz)的狀態下,一面依序切換鏈結一面進行資料送訊(1112、1113)。例如,一面切換圖32之點線1015、1016而一面進行資料送訊。
如此,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在連接著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的狀態下,可進行切換控制,因此可迅速進行鏈結之切換。
此外,也想定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之任一者都無法進行資料送訊的情況(兩方都中斷的情況)。如此情況下,係可藉由往無線通訊部1013(2.4GHz或5GHz)的IP傳輸,來做fallback。
又,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主影像被變更成副影像的時候,係從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將拓撲切換通知,發送給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
如此,從主影像變更成副影像,從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有拓撲切換通知被發送的情況下,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開始2.4GHz或5GHz之無線通訊部220所致之資料送訊。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2.4GHz或5GHz),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3(2.4GHz或5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開始(1114)。例如,如圖32之點線1017所示 般地進行資料送訊。
〔對60GHz之2個無線通訊部同時進行送訊的例子〕
接著,參照圖34,說明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是對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60GHz之2個無線通訊部同時進行送訊的例子。
此外,從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把拓撲切換通知發送至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為止的處理(1115,拓撲切換通知),係和圖33所示之例子相同,因此省略此處之說明。
如此,從副影像變更成主影像,從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有拓撲切換通知被發送的情況下,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開始60GHz之無線通訊部220所致之資料送訊。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60GHz),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開始。此情況下,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向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同時進行資料送訊(1116、1117)。例如,如圖32之點線1015、1016所示,資料送訊係被同時進行。
如此,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由於是向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 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同時進行資料送訊,因此可不考慮傳輸特性,就進行送訊處理。
此外,針對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之任一者都無法進行資料送訊的情況,係和圖33所示之例子同樣地,可藉由對無線通訊部1013之IP傳輸而進行fallback。
又,關於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主影像被變更成副影像的情況,係和圖33所示之例子相同,因此省略此處之說明。此外,為了判斷是單方還是雙方之鏈結被切斷,亦可具備送訊緩衝區之積存殘量確認機能。又,為了更為自動地控制送訊緩衝區之待機時間,亦可將經過一定時間以上者予以刪除,基於該刪除數,來判斷切斷或不穩定之鏈結。
〔接收端機器為GO、訊源端機器為Client之例子〕
圖35及圖36中係圖示,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為GO,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為Client時之例子。此處,接收端機器為GO的情況下,Client之訊源端機器係無法連接至接收端機器之2個無線通訊部。於是,在圖35及圖36中係圖示,對60GHz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進行資料送訊時,進行鏈結之切換控制的例子。
首先,參照圖35,說明訊源端機器(資訊處 理裝置1020)是對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60GHz之2個無線通訊部進行資料送訊的例子。
首先,假設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藉由2.4GHz或5GHz之無線通訊部220而發送資料(1121)。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2.4GHz或5GHz),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3(2.4GHz或5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進行。例如,如圖32之點線1017所示般地進行資料送訊。此情況下,假設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副影像被變更成主影像。
如此,從副影像變更成主影像,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開始60GHz之無線通訊部220所致之資料送訊(1122、1123)。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60GHz),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開始(1122、1123)。此情況下,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在連接著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之間,一面進行60GHz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所致之切換,一面進行資料送訊(1122、1123)。例如,一面切換圖32之點線1015、1016而一面進行資料送訊。
如此,在圖35所示之例子中,2.4GHz/5GHz 或60GHz都是由於接收端機器為GO,因此在從副影像變更成主影像時,可減少狀態遷移。又,往主影像之切換後,不必變更使用頻率,且不必進行掃描,因此可縮短GO之切換時間。
又,想定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主影像被變更成副影像的情形。如此,從主影像變更成副影像,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開始2.4GHz或5GHz之無線通訊部220所致之資料送訊(1124)。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2.4GHz或5GHz),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3(2.4GHz或5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開始(1124)。例如,如圖32之點線1017所示般地進行資料送訊。
接著,參照圖36,說明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是對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60GHz之2個無線通訊部進行資料送訊的例子。
此外,關於從副影像變更成主影像為止之處理(1125),係和圖35所示之例相同,因此省略此處之說明。
如此,從副影像變更成主影像,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開始60GHz之無線通訊部220所致之資料送訊(1126、1128)。亦即,假設從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無線通訊部220(60GHz), 往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60GHz)的資料送訊,係被開始(1126、1128)。此處,在圖36所示之例子中,假設2.4GHz或5GHz、和60GHz,是可以Transparent而做連接。此情況下,在60GHz之鏈結之切換中,會進行往2.4GHz或5GHz之Fallback(1127)。如此,藉由在60GHz之鏈結之切換中,往2.4GHz或5GHz進行Fallback,即使在GO之切換時間較長的情況下,仍可不令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顯示部351停止影像而做顯示。
又,在圖36所示之例子中,和圖35所示之例子同樣地,2.4GHz/5GHz或60GHz都是由於接收端機器為GO,因此在從副影像變更成主影像時,可減少狀態遷移。
又,關於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顯示部351上所被顯示之主影像被變更成副影像的情況,係和圖35所示之例子相同,因此省略此處之說明。
如此,在圖33乃至圖36所示之例子中,說明了訊源端機器、接收端機器係為GO、Client時的例子。但是,即使訊源端機器、接收端機器是PCP、STA(Station)的情況下,仍可適用圖33乃至圖36所示之例子。又,亦可從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往記憶體1103、記憶體1104同時進行送訊。例如,如參照圖20所說明,從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往記憶體1103之鏈結、和從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往記憶體1104之鏈結的2個鏈結之情況 下,傳輸速率係不同。因此,如圖19所示,亦可將Enhanced Layer從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分配給記憶體1103,將Base Layer從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分配給記憶體1104,而同時進行送訊。又,進行同時送訊之際,亦可在複製後進行映像壓縮處理,將壓縮率低之映像從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發送至記憶體1103,將壓縮率高之映像從應用程式記憶體1101發送至記憶體1104。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動作例〕
圖37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此外,該處理程序係表示,對應於圖36的資料送訊處理之一例。
首先,假設資訊處理裝置1010(訊源端機器)上所被顯示之影像是從副影像被變更成主影像(步驟S2051)。此情況下,係以60GHz之鏈結開始動作,往IP # 1L2記憶體1102發送封包(步驟S2052)。接下來,判斷IP # 1L2記憶體1102之60GHz之鏈結是否為不穩定(步驟S2053),若穩定則前進至步驟S2057。
若IP # 1L2記憶體1102之60GHz之鏈結為不穩定(步驟S2053),則確認2.4GHz或5GHz之鏈結之吞吐率(步驟S2054)。接下來,把視訊速率降低至該吞吐率為止(步驟S2055)。接下來,切斷IP # 1L2記憶體1102之鏈結(步驟S2056)。
接下來,與IP # 2L2記憶體1103之鏈結做連接(步驟S2057)。接下來,判斷IP # 2L2記憶體1103之60GHz之鏈結是否為不穩定(步驟S2058),若不穩定則回到步驟S2052。亦即,直到60GHz之某個鏈結穩定為止,一直重新連接而持續進行測試。
若IP # 2L2記憶體1103之60GHz之鏈結呈穩定(步驟S2058),則往IP # 2L2記憶體1103發送封包(步驟S2059)。接下來,測定60GHz之鏈結之吞吐率(步驟S2060)。接下來,資料傳輸係從2.4GHz或5GHz,變更成IP # 2L2記憶體1103之60GHz之鏈結(步驟S2061)。接下來,將視訊速率提高到該測定所求出之吞吐率為止(步驟S2062)。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動作例〕
接著說明,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動作例。此處係展示,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為GO,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為Client時之例子。
又,此處,係作為與符合以60GHz為代表之IEEE802.11ad規格的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之間所被進行的資料送訊處理之動作例,說明以下2種類((a)及(b))之動作例。
(a)每一鏈結設定個別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位址時之動作例。此外,MAC位址,係為用來識別利用無線通訊進行通訊之裝置所需之識別資訊之一 例。
(b)將MLME(MAC Layer Management Entity)設成單一,無論鏈結數多少,都只看得到1個MAC位址時之動作例。
首先,參照圖38,說明(a)每一鏈結設定個別之MAC位址時之動作例。此外,關於此情況下的內容保護之設定(Link Content Protection Setup),係參照圖41乃至圖44而詳細說明。
圖38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此外,圖38所示之處理程序,係為圖12所示之處理程序之變形例。因此,關於和圖12所示之處理程序共通之處理程序,係省略部分說明。又,在圖38所示之處理程序中係如上述,是圖示了與符合以60GHz為代表之IEEE802.11ad規格的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之間所被進行的資料送訊處理之例子。
最初之各處理(步驟S971乃至S975),係對應於圖12所示之各處理(步驟S901乃至S905)。但是,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與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之間,進行資料送訊處理。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與1個無線通訊部(例如無線通訊部1011)之間進行各處理(步驟S971乃至S975)之後,與其他無線通訊部(例如無線通訊部1012)之間進行各處理(步驟S971乃至S975)。
又,在步驟S975中,亦可不進行串流送訊,改為進行令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和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之映像‧聲音傳輸設定結束的處理。亦即,步驟S975係意味著串流送訊準備完成的狀態。
此處,訊源端機器,係在發送需要內容保護之資訊源時,係以M3(RTSP Request)的方式,要求WFD_content_protection。然後,訊源端機器,係一旦接收針對該要求而可以用RTSP Response加以對應之資訊,則進行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system)2.2之加密。
若串流送訊準備完成(步驟S975),則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進行與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1之內容加密相關的金鑰生成‧金鑰交換(步驟S976)。如此,藉由進行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與接收端機器之1個無線通訊部(無線通訊部1011)之內容加密相關之金鑰生成‧金鑰交換,就可提高無線鏈結之隱匿性。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進行與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2之內容加密相關的金鑰生成‧金鑰交換(步驟S977)。如此,藉由進行訊源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20)與接收端機器之其他無線通訊部(無線通訊部1012)之內容加密相關之金鑰生成‧金鑰交換,就可提高無線鏈結之隱匿性。
如此,在圖32所示之例中,每一鏈結之RTT(往返時間)有可能不同,因此每一鏈結地進行內容加密。此外,作為進行內容加密的方式,係可使用HDCP或DTCP(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IP等。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對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進行多重收訊分集設定要求(多重收訊Diversity設定要求)(步驟S978)。亦即,訊源端機器係向接收端機器之2個無線通訊部,發送多重收訊分集設定要求(步驟S978)。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判斷是否從資訊處理裝置1010接收到多重收訊分集設定要求回應(步驟S979),若未接收到,則繼續進行該監視。
又,若有從資訊處理裝置1010接收到多重收訊分集設定要求回應(步驟S979),則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進行多重收訊分集設定之準備。該準備完成後,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將多重收訊分集設定模式設定結束要求,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步驟S980)。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判斷是否從資訊處理裝置1010接收到多重收訊分集設定模式設定結束要求回應(步驟S981),若未接收到,則繼續進行該監視。
若有從接收端機器接收到多重收訊分集設定模式設定結束要求回應(步驟S981),則可判斷為在訊 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的多重收訊分集設定係結束。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為了多重收訊分集用而將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予以複製然後開始封包送訊(步驟S982)。亦即,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將相同之資料(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對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無線通訊部1011、1012進行封包送訊(步驟S982)。
此處,想定在資料之送訊處理之中途,拓撲發生變更的情形(例如變更中央通道之訊源端機器的情形)。若如此拓撲發生變更(步驟S983),則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會有頻率頻道變更、多重收訊分集設定拓撲變更,因此回到步驟S974(Re-Negotiation處理)。另一方面,若拓撲未變更(步驟S983),則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判斷是否進行過送訊停止操作(步驟S984)。然後,若送訊停止操作有被進行過(步驟S984),則結束資料送訊處理之動作。另一方面,若送訊停止操作未被進行(步驟S984),則回到步驟S983。
接著,參照圖39,說明將(b)MLME設成單一,無論鏈結數為何,都只會看到1個MAC位址時之動作例。
圖39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資料送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此外,圖39所示之處理程序,係為圖38所示之處理程序之變形例。因此,關於和圖38所示之處理程序共通之處理程序,係標示同一符號並省略這些的部分說明。
若串流送訊準備完成(步驟S975),則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與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間,藉由對應於1個MAC位址的內容加密,而進行金鑰生成‧金鑰交換(步驟S985)。藉此,可提高無線鏈結之隱匿性。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20,係開始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之封包送訊(步驟S986)。此外,關於其以後之各處理(步驟S978乃至S982),係作為比MLME還要下層之處理,進行和圖38所示之各處理(步驟S978乃至S982)相同樣之處理。
〔資訊處理裝置(接收端機器)之動作例〕
接著說明,收訊側的接收端機器(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動作例。
圖40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10所做的資料收訊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此外,在圖40所示之處理程序中係如上述,是圖示了使用符合以60GHz為代表之IEEE802.11ad規格的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的資料收訊處理之例子。
首先,一旦接收到模式表要求(步驟S2001),則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向發送出該模式表要求的訊源端機器,發送指令資訊(步驟S2002)。例如,向資訊處理裝置1020發送指令資訊。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判斷是否從發送出指令資訊的訊源端機器接收到模式設定資訊(步驟 S2003),若未接收到模式設定資訊,則繼續進行監視。
又,若有從訊源端機器接收到模式設定資訊(步驟S2003),則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結束與該訊源端機器的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傳輸的相關之設定。此處,如上述,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使用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來進行資料收訊處理。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針對1個無線通訊部(例如無線通訊部1011)進行了各處理(步驟S2001乃至S2003)後,針對其他無線通訊部(例如無線通訊部1012)也進行這些各處理。
如此,藉由各處理(步驟S2001乃至S2003)而針對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進行了連接設定的情況下,係架構出連接至2個GO(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的拓撲。現狀下,存在有1個Station連接至2個AP的機能,因此令GO/Client間也實現同等之機能。如此,拓撲被架構之後,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使用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來接收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步驟S2004)。
此處,資訊處理裝置1010在訊源端機器與之間利用多重收訊分集進行通訊時,係與訊源端機器之間進行關於內容加密的金鑰生成‧金鑰交換、關於多重收訊分集設定的資訊之交換等。例如,進行對應於圖38所示之步驟S976乃至S981的各處理。但是,在圖40中,關於這些各處理的圖示及說明係省略。
在接收到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時(步驟 S2004),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針對所接收到的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進行補插處理(步驟S2005)。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針對無法藉由1個無線通訊部(例如無線通訊部1011)而接收的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使用藉由其他無線通訊部(例如無線通訊部1012)所接收到的資料來進行補插處理。此外,亦可連同補插處理,一併進行排序處理(ReOrder‧Duplicate封包刪除)。例如,可讓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具備收訊用之共通緩衝區,進行排序處理。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基於所接收到之資料,取得鏈結特性資訊(步驟S2006)。此處,鏈結特性資訊,係為例如,圖4所示之電波傳播測定資訊393中所儲存的各資訊。例如,鏈結特性資訊係為:PER、BER、封包之重送次數、吞吐率、訊框遺失、SIR、RSSI、SINR(例如取代SIR而使用)等。如此,藉由掌握鏈結特性資訊,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向訊源端機器回送訊息時,可判斷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之中哪個路徑比較穩定。
又,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亦可將該已被取得之鏈結特性資訊,發送至訊源端機器(步驟S2007)。亦即,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將該已被取得之鏈結特性資訊進行比較以確保返回路徑(步驟S2007)。
接下來,資訊處理裝置1010,係基於所接收到之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開始影像顯示及聲音輸出(步 驟S2008)。
如此,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控制部(對應於圖3所示之控制部370),係基於關於訊源端機器的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訊源端機器與之通訊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使用方式,進行用來設定關於訊源端機器的串流之多重收訊分集所需之控制。此處,當訊源端機器(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20)是利用多重收訊分集來發送串流的情況下,複數鏈結之中即使有1個以上之不穩定鏈結,仍不會對其他鏈結造成影響,較為理想。於是,訊源端機器之控制部(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控制部(對應於圖2所示之控制部240)),係進行送訊串流之緩衝區鏈結管理。然後,訊源端機器之控制部,係亦可使緩衝區之待機時間自動變成一定(Time To Live機能),該一定時間後從不穩定的鏈結用送訊緩衝區中刪除串流資料。又,訊源端機器之控制部,係在基於重送次數等而確認到鏈結呈不穩定的時序上,主動地從緩衝區中刪除不穩定鏈結用送訊緩衝區。藉此,就不會被不穩定的鏈結所影響,而使串流之多重收訊分集動作。
又,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控制部,係在訊源端機器是利用多重收訊分集來發送串流的情況下,進行用來使得複數收訊部同時送訊的第1動作、和一面切換複數收訊部一面使各收訊部依序送訊的第2動作之任一者被進行所需的控制。又,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控制部,係在訊源端機器是利用多重收訊分集來發送串流的情況下,進 行用來使得將識別資訊(例如MAC位址)對涉及複數收訊部之複數鏈結之每一者進行設定的第1動作、和無論鏈結之數量為何都僅設定1個該識別資訊的第2動作之任一者被進行所需的控制。又,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控制部,係進行用來設定在該第1動作及該第2動作下不同之內容保護所需之控制。
又,資訊處理裝置1020之控制部(對應於圖2所示之控制部240),係基於關於資訊處理裝置1020的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接收端機器與之通訊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以接收端機器之使用方式為基礎之來自接收端機器的控制,進行用來設定關於接收端機器的串流之多重收訊分集所需之控制。
此外,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主影像之顯示面積比副影像大時利用多重收訊分集的例子,但其他情況(顯示面積之大小以外之情況)下亦可利用多重收訊分集。例如,當將使用者所指定的顯示影像以高品質影像進行顯示時,可以利用多重收訊分集。
又,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雖然展示在利用多重收訊分集時,是使用60GHz之資料傳輸方式的例子,但亦可使用其他資料傳輸方式。例如,在5GHz下,也有以IEEE802.11ac為代表之高速資料傳輸方式存在,因此亦可使用該高速資料傳輸方式。又,亦可使用Wi-Fi以外之無線方式。
又,在圖38中雖然圖示,於步驟S976及 S977之各處理中,針對每一鏈結個別進行內容加密的例子,但鏈結不限定於60GHz。例如,即使令訊源端機器與接收端機器之1個無線通訊部為60GHz,將該訊源端機器與該接收端機器之其他無線通訊部設成2.4GHz或5GHz的情況下,仍可適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
又,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作為2個無線通訊部1011、1012之處理方法,展示了定義(a)及(b)之2種類之動作,針對(a)及(b)之任一者,都是每一鏈結地生成相同封包而進行傳輸的例子。但是,不只限於生成封包,亦可不使用複數鏈結,而是選擇其中特性較佳的1鏈結,向該鏈結傳輸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例如,可將接收到封包時的PER等之特性資訊,從接收端機器回送至訊源端機器,讓訊源端機器選擇特性佳的鏈結來進行傳輸。如此,藉由讓訊源端機器選擇特性佳的鏈結來進行傳輸,就可降低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雙方的消費電力。
〔多重收訊分集中的HDCP之例子〕
如上述,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可藉由利用多重收訊分集而設定可有2個鏈結連接的環境。於是,以下係展示,可有2個鏈結連接之環境下,使用HDCP時的例子。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動作例〕
圖41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HDCP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此外,在該處理程序中係展示,對應於圖38的HDCP處理之一例。
首先,每一HDCP-protected Interface Port獨立地執行認證協定(步驟S2011乃至S2015)。具體而言,係判斷今後所使用之Interface Port是否為規定數以內(步驟S2011)。亦即,判斷躍點數(傳輸次數)是否為規定數以內(步驟S2011)。
若Interface Port是規定數以內(步驟S2011),則針對所有的Interface Port,判斷認證處理是否已經結束(步驟S2012)。例如,若每一Interface Port的各處理(步驟S2013乃至S2015)都結束,則將Port數+1而判定是否在規定數以內。
然後,針對所有的Interface Port,若認證處理尚未結束(步驟S2012),則Interface Port的AKE(Authentication and Key Exchange)程序會被實施(步驟S2013)。此外,關於AKE,係參照圖43而詳細說明。接下來,Interface Port之Paring會被實施(步驟S2014)。此外,關於Paring,係參照圖43而詳細說明。接下來,Interface Port之Locality Check會被實施(步驟S2015)。此外,關於Locality Check,係參照圖44而詳細說明。
又,針對所有的Interface Port若認證處理都 已結束(步驟S2012),則判斷會談金鑰是否可以共通(步驟S2016)。亦即,判斷是否可以每一Interface Port地再生會談金鑰(步驟S2016)。該判斷係例如,基於送訊對象之內容所關連到的附隨資訊(詮釋資訊)而被進行。
若會談金鑰可共通(步驟S2016),則設定Multicast Key(步驟S2017)。藉此,Multicast Key就在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被收授。此外,例如,若Multicast Key沒問題,則不複製原始內容就進行多重收訊分集的情況,是被想定成較方便。
又,若會談金鑰無法共通(步驟S2016),則設定Unicast Key(步驟S2018)。亦即,若Multicast Key不被許可(步驟S2016),則一一生成Unicast Key(步驟S2018)。藉此,Unicast Key就在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被收授。
接下來,針對所有的Interface Port,判斷認證處理(HDCP-protected Interface Port之認證程序)是否已結束(步驟S2019)。然後,針對所有的Interface Port,若認證處理尚未結束(步驟S2019),則Interface Port的SKE(Session Key Exchange)會被實施(步驟S2020)。此外,關於SKE,係參照圖44而詳細說明。
又,針對所有的Interface Port若認證處理都已結束(步驟S2019),則映像‧聲音傳輸就被開始(步驟S2021)。
接下來,判斷目前所連接之鏈結是否不穩定(步驟S2022)。然後,若目前所連接之鏈結為不穩定(步驟S2022),進行往別的鏈結之變更(步驟S2023)。另一方面,若目前所連接之鏈結並非不穩定(步驟S2022),則結束HDCP處理之動作。
〔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之動作例〕
接著展示,在有2個鏈結可連接之環境下,使每一鏈結的內容保護方式(Version)共通化的例子。
圖42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資訊處理裝置1020所做的HDCP處理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此外,在該處理程序中係展示,對應於圖39的HDCP處理之一例。亦即,圖示了在多重收訊分集中的同一頻帶下的關於內容保護的處理之一例。
首先,判斷2個鏈結之HDCP Version是否一致(步驟S2031)。若該Version為一致(步驟S2031),則以該Version進行加密。另一方面,若該Version不一致(步驟S2031),則以較低版本進行加密。因此,2個鏈結之HDCP Version之中,會對合於較低Version(步驟S2032)。
接下來,判斷2個鏈結之頻率是否為同一頻率(步驟S2033)。例如,判斷2.4GHz、5GHz帶、60GHz帶等之頻率頻帶是否相同,針對同一頻帶之不同頻道,係於該處理中使其對合。
若2個鏈結之頻率係為同一頻率(步驟S2033),則判斷是否複數頻道被同時連接(步驟S2034)。然後,若為複數頻道是被同時連接(步驟S2034),則設定Multicast Key(步驟S2035)。藉此,Multicast Key就在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被收授。另一方面,若不是複數頻道被同時連接(步驟S2034),則設定Unicast Key(步驟S2036)。藉此,Unicast Key就在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被收授。
如此,2個鏈結都結束內容保護之交訊,鏈結已被加密,因此開始映像‧聲音傳輸(步驟S2037)。
接下來,判斷目前所連接之鏈結是否不穩定(步驟S2038)。然後,若目前所連接之鏈結為不穩定(步驟S2038),進行往別的鏈結之變更(步驟S2039)。另一方面,若目前所連接之鏈結並非不穩定(步驟S2038),則結束HDCP處理之動作。
又,若2個鏈結之頻率非同一頻率(步驟S2033),則在使用別的頻帶來作為另一方鏈結的情況下,判斷內容保護是否可複數2鏈結份(步驟S2040)。該判斷係例如,基於送訊對象之內容所關連到的附隨資訊(詮釋資訊)而被進行。
此處,例如,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雖然展示,將封包複製2個鏈結份而對各無線通訊部同時傳輸的例子,但若該頻帶是另一者時,則無法使用第1個鏈結中所測定到的Locallity Check結果。因此,這樣的處理 就有需要。
若無法複製2鏈結份(步驟S2040),則在所使用的鏈結之內容保護中,使用最新之Version(步驟S2042)。另一方面,若可複製2鏈結份(步驟S2040),則對每個鏈結,設定Unicast Key(步驟S2041,S2042)。此外,於圖42所示之處理程序中,例如,送訊側之裝置金鑰、收訊側之裝置金鑰係為1個即可,但共通秘密金鑰或會談金鑰係亦可隨著每一鏈結而不同。
〔關於HDCP之鏈結加密的金鑰交換例〕
接著展示,關於HDCP之鏈結加密的金鑰交換之處理例。
圖43及圖44係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訊源端機器及接收端機器間所被進行的金鑰交換處理例的程序圖。
此處,進行鏈結之加密時,係用以下的(1)乃至(4)之程序進行金鑰交換。
(1)Authentication and Key Exchange(AKE)
(2)Pairing
(3)Locality Check
(4)Session Key Exchange(SKE)
於是,以下係參照圖43及圖44,沿用上述(1)乃至(4)之程序來展示金鑰交換處理例。
〔關於AKE、Pairing〕
關於這些,係參照圖43來說明。此外,圖43的a中係圖示不保存128位元主金鑰(km)時之例子,圖43之b中係圖示保存128位元主金鑰(km)時之例子。
AKE,係認證協定的最初之步驟。HDCP送訊機(裝置A),係即使之前已經完成認證交換,仍會隨時啟動認證。
HDCP送訊機,係作為認證啟動訊息AKE_Init之一部分而將新的64位元之擬似亂數值(rtx),發送至HDCP收訊機(裝置B)(751)。藉此,啟動新的HDCP會談之認證。
接下來,HDCP送訊機,係將含有REPEATER的AKE_Send_Cert與certrx值,從HDCP收訊機予以接收(752)。此外,REPEATER,係表示已被連接之HDCP收訊機是否為HDCP Repeater。
此處,參照圖43的a,展示不保存128位元主金鑰(km)時之例子。
HDCP送訊機,係使用Kpubdcp來確認憑證之簽章。該簽章確認之失敗係為認證之失敗,HDCP送訊機中止認證協定。又,HDCP送訊機,係生成128位元主金鑰(km),將AKE_No_Stored_km訊息發送至HDCP收訊機(753)。
接下來,HDCP送訊機,係將含有64位元之 擬似亂數值(rrx)的AKE_Send_rrx訊息,從HDCP收訊機予以接收(754)。又,HDCP送訊機,係將含有256位元之H’的AKE_Send_H_prime訊息,從HDCP收訊機予以接收(755)。該訊息,係必須要在對HDCP收訊機之Ekpub(km)(AKE_No_Stored_km)之傳輸後1秒以內被接收才行。
接著,參照圖43之b,展示保存128位元主金鑰(km)時之例子。
HDCP送訊機,係將具有128位元之Ekh(km)和與HDCP收訊機之Receiver ID相關連之128位元m的AKE_Stored_km訊息,發送至HDCP收訊機(757)。
接下來,HDCP送訊機,係將含有64位元之擬似亂數值(rrx)的AKE_Send_rrx訊息,從HDCP收訊機予以接收(758)。又,HDCP送訊機,係將含有256位元之H’的AKE_Send_H_prime訊息,從HDCP收訊機予以接收(759)。該訊息,係必須要在對HDCP收訊機之AKE_Stored_km之傳輸後200mS以內被接收才行。
若訊息無法在200mS以內被收訊、或H與H’不一致,則判斷為認證失敗,認證協定就被中止。
〔關於Pairing〕
為了加快AKE處理,配對係必須要在具有AKE之HDCP送訊機和HDCP收訊機間被並行實施才行。
〔關於Locality Check〕
關於Locality Check,係參照圖44的a來說明。
HDCP送訊機,係生成64bit nounce亂數之r_n,將暫時的64位元擬似亂數r_n,發送至下行串流之HDCP收訊機而啟動之(761)。此情況下,HDCP送訊機,係配合暫時的64位元擬似亂數r_n之送訊而開始Timer。
HDCP收訊機,係使用所接收到之暫時的64位元擬似亂數r_n,計算L’=HMAC-SHA256(r_n,k_d XOR r_rx)。然後,HDCP收訊機,係將LC_Send_L_prime訊息,發送至HDCP送訊機(762)。
HDCP送訊機,係在接收到LC_Send_L_prime訊息之際(762),將L以和右方之L’相同的式子加以計算,與所接收到之L’進行核對。然後,若不一致,則HDCP送訊機係判斷為本地性確認失敗。
〔關於SKE〕
關於Session Key Exchange(SKE),係參照圖44的b來說明。
會談金鑰交換(SKE),係在本地性確認成功後,被HDCP送訊機所啟動。
HDCP送訊機,係將128bit擬似亂數之ession key k_S予以HW生成,並將64bit擬似亂數之r_iv予以 HW生成。又,HDCP送訊機,係使用slide#6之區塊,以ctr=2的方式將128bit之dkey_2予以HW生成。又,HDCP送訊機,係將k_S以dkey_2進行加密(E_dkey(k_S)=k_S XOR(dkey_2 XOR r_rx))。
然後,HDCP送訊機,係作為SKE_Send_Eks訊息之一部分,將已被加密之會談金鑰E_dkey(k_s)和r_iv,發送至HDCP收訊機(763)。又,HDCP送訊機,係將已被加密之會談金鑰發送至HDCP收訊機,在已被加密之會談金鑰之傳輸後200mS使HDCP加密成為可能。
又,HDCP收訊機,係使用slide#6之區塊,以ctr=2的方式將128bit之dkey_2予以生成。又,HDCP收訊機,係將k_S予以解碼(k_S=E_dkey(k_S)OR(dkey_2 XOR r_rx))。
已被會談金鑰ks所加密之內容,係在HDCP送訊機與HDCP收訊機間被開始傳輸(764)。
此處,HDCP加密,係只有在AKE、本地性確認、SKE過程之成功結束後,才為可能。
此外,HDCP送訊機係亦可支援,藉由複數HDCP-protected介面埠而與HDCP收訊機同時連接。又,亦可使所有的HDCP-protected介面埠,都共用相同的會談金鑰與riv(3.8 Uniqueness of ks and rtx)。
可是,HDCP送訊機係必須要,使已被連接之各台HDCP收訊機都確保不同的km和rtx值。
如此,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控制部(對應於 圖3所示之控制部370),係基於關於訊源端機器的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訊源端機器與之通訊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使用方式,進行用來設定關於訊源端機器的串流之內容保護所需之控制。此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控制部,係在利用多重收訊分集的串流之送訊中所被使用之複數頻率頻道之每一者所使用的內容保護之版本有所不同的情況下,進行用來設定這些版本之中較低版本所涉及之內容保護所需之控制。又,資訊處理裝置1010之控制部(對應於圖3所示之控制部370),係亦可基於有關訊源端機器的管理資訊(示於圖4),進行用來選擇該訊源端機器之HDCP之設定方法所需之控制。
〔通訊系統之構成例〕
圖45係構成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的通訊系統的各資訊處理裝置之機能構成例的區塊圖。在圖45中,作為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訊源端機器)係圖示資訊處理裝置720,作為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接收端機器)係圖示資訊處理裝置730。
此外,資訊處理裝置720,係為圖23所示之資訊處理裝置710之一部分予以變形而成者。因此,和資訊處理裝置710共通之部分,係標示同一符號而省略這些的部分說明。
又,構成資訊處理裝置730之各部(天線731 乃至SEI生成部744),係對應於構成資訊處理裝置720之各部(天線728乃至影像資料生成部711)。例如,構成資訊處理裝置730之各生成部(影像資料生成部711乃至無線封包生成部726),係對應於構成資訊處理裝置720之各解碼部(影像資料解碼部743乃至無線封包解碼部734)。因此,關於資訊處理裝置730,係省略其說明。
又,顯示部745,係例如,基於已被影像資料解碼部743所解碼之影像資料來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此外,作為顯示部745係可使用例如:有機EL顯示器、水晶LED顯示器、LCD等之顯示面板。此外,在圖45中,雖然圖示在資訊處理裝置730之外部設置顯示部745的例子,但亦可在資訊處理裝置730之內部設置顯示部745。
在圖45中係圖示,封包生成部722支援2個無線方式的例子(對2.4GHz/5GHz/60GHz設定1個IP位址的例子)。亦即,在圖45中係圖示,對2.4GHz/5GHz設定1個IP位址,對60GHz設定1個IP位址的例子以外之方式之一例。此外,圖45所示之例子,係對應於圖39所示之例子。
資訊處理裝置720係具備:加密生成部721、封包生成部722、天線727、728。這些各部,係被控制部(對應於圖2所示之控制部240)所控制。又,封包生成部722係具備:UDP生成部723、TCP生成部724、IP生成部725、無線封包生成部726。又,對無線封包生成部 726,係連接有2個天線727及天線728。此處,假設天線727係對應於60GHz,天線728係對應於2.4GHz或5GHz之天線。
如此,有2個天線727及天線728被構成的情況下,仍可將到IP生成部725為止之各處理,以1區塊的方式加以把握。又,無線封包生成部726係支援2個頻率頻道。
此種構成,係在IEEE802.11ad中,被定義成為FST(Fast Session Transfer)之Transparent機能。又,比IP生成部725還上位之階層,係可以不掌握2個天線727及天線728之特性就進行無線映像傳輸。
此外,關於無線封包生成部726之切換判斷之細節,在IEEE802.11ad中沒有記載。因此,例如,可基於PER、BER、封包之重送次數、吞吐率等來判斷。又,例如,亦可基於訊框遺失、SIR、RSSI等來判斷,也可取代SIR改用SINR來為之。
此處,想定在任一方之無線線路是已被連接之環境下,傳輸需要內容保護之影像資料的情形。此處係想定透過天線727進行連接的情形來說明。此外,天線727及天線728之連接順序係無限定,哪一方先連接都無妨。又,傳輸需要內容保護之影像資料的時點上,無論哪個無線回線是被連接均無妨。
加密生成部721,係和圖41所示之例子同樣地,針對透過天線727進行連接的無線線路,係只進行1 次加密處理。藉由該加密處理,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720、和收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730之間就結束金鑰交換,可發送已被該金鑰所加密之影像資料。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無線線路從天線727變更成天線728時仍為,在IP生成部725之埠被切斷以前之期間,都可持續使用該已被金鑰交換的金鑰。
另一方面,在無線封包生成部726之處理中,IP生成部725的上層係無法掌握在實體層(第1層)中是使用60GHz、還是使用2.4GHz或5GHz。如上述,在60GHz、和2.4GHz或5GHz之間,串流傳輸頻帶會有10倍左右的差異,因此2.4GHz或5GHz使用時係必須要提高影像資料之壓縮率。於是,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會進行控制,從無線封包生成部726往影像資料生成部711(或是SEI生成部712),將頻道變更資訊或現狀所被設定之頻道,即時進行通知。亦即,資訊處理裝置720之控制部(對應於圖2所示之控制部240)係進行,用以將複數頻率頻道之中被使用於串流之傳輸的頻率頻道的相關資訊,通知給比涉及IP封包生成之階層更上位之階層所需之控制。
又,例如,SEI生成部712所生成之資訊,雖然資料傳輸速度是較低,但要求穩定性。因此,針對SEI生成部712所生成之資訊,係與其使用60GHz不如使用2.4GHz或5GHz來發送,較為理想。於是,無線封包生成部726,係為了把SEI生成部712所生成之資訊以穩定度 高的頻率頻道進行傳輸,而會使用IP封包中的IP標頭之TOS(Type of Service)欄位。亦即,無線封包生成部726係進行,在IP封包中的IP標頭之TOS欄位中寫入頻率頻道設定資訊的寫入處理。藉由該寫入處理,在生成無線封包的處理中,可根據IP封包中的IP標頭之TOS欄位,設定有反映出上層之意圖的頻率頻道。亦即,資訊處理裝置720之控制部(對應於圖2所示之控制部240)係進行,用以將串流之傳輸中所被使用之頻率頻道之設定的相關之設定資訊,寫入至IP封包中的IP標頭之TOP欄位所需之控制。藉此,可從傳輸層來指定所使用的實體層。亦即,資訊處理裝置720之控制部(對應於圖2所示之控制部240),係可進行用來從傳輸層指定所使用之實體層所需之控制。
此外,本技術之實施形態,係不限定於圖45所示之例子。例如,在圖45中,雖然圖示對無線封包生成部726只有連接2個天線之例子,但天線根數係不受對應頻帶所限制。例如,使用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方式的IEEE802.11n/ac進行傳輸時,係在1個頻道上利用複數根天線。又,亦可不只2個頻率頻道,還搭載Bluetooth(註冊商標)或LTE這類與公眾線路連接之協定。
又,在圖45中雖然圖示IP生成部725是設定1個IP位址的例子,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定1個MAC位址,也可設定其他固定ID。
又,在圖45中雖然圖示,無線封包生成部726,係為了把SEI生成部712所生成之資訊以穩定度高的頻率頻道進行傳輸,而會使用IP標頭之TOS欄位,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即使使用FST(Fast Session Transfer)之Transparent機能時,仍可以TCP封包和UDP封包來設定頻率頻道。又,亦可藉由連接埠來設定頻率頻道,在封包標頭之一部分設置頻率設定欄位。
又,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作為進行內容保護處理之拓撲,是想定圖35、圖36來說明,但並非限定於此。原本,如圖33、圖34所示,將內容保護在1:N(N為2以上)這種多重收訊環境下進行處理,是比較有利的。例如,進行內容送訊的資訊處理裝置,是具備AP、PCP或GO機能的拓撲環境,較為理想。例如,送訊側之資訊處理裝置1020身為GO而運作時,無線通訊部1011與無線通訊部1012係可身為Client而連接,這是即使在使用Non-Concurrent裝置的情況下也能架構的拓撲。雖然會依存於裝置,但也會有1台資訊處理裝置只能連接1台GO的裝置,因此在該情況下,係以如圖33、圖34所示之拓撲來進行內容保護處理。
又,亦可基於訊源端機器或接收端機器是否為行動機器,來判斷是否設定一面切換一面送訊(Switching Diversity),還是設定多重收訊分集。亦即,亦可判斷是僅使用1個PHY來減少消費電力,還是使用多重PHY。又,若為行動機器,則在副影像之時亦可 Pause。
如此,在本技術之第3實施形態中,係可隨著連接形態,針對需要高品質映像傳輸的鏈結,為了提高堅固耐性而可是切地設定或切換多重收訊分集。如此,藉由控制該設定或該切換,就可穩定接收高品質映像。又,在事前準備多重收訊分集這類迴避鏈結的拓撲中,可適切設定或切換內容保護。如此,藉由控制該設定或該切換,即使關於需要內容保護之映像,也可進行提高堅固耐性的通訊。
又,若依據本技術的實施形態,則在以來自複數訊源端機器之串流為基礎而進行輸出的接收端機器中,藉由進行串流的解析度調整或送訊停止、頻率頻道之變更等,就可消除不必要的消費電力。藉此,可實現適合行動機器的通訊。又,可提升頻率頻道的頻帶利用效率,實現高強固性的通訊。
亦即,藉由管理複數鏈結的接收端機器進行排程,就可降低行動機器的電池消費。又,可使用複數頻率頻道的行動機器僅使用1個頻率頻道的方式,進行系統全體的排程。又,即使在需要切換頻率頻道之差異的拓撲中,也可隨著機器資訊(例如是否為行動機器)而容易發生切換而實現穩定的傳輸。又,即使在頻率頻道有差異的情況下,仍可適切進行各資訊(管理資訊、使用者資訊)之收授。此外,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將訊源端機器設置2台的2個鏈結存在之拓撲的一例,但並非限定於 此。例如,若為2台以上,則必須進行關於台數份之鏈結的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狀態遷移會較多,因此控制會變難,但為有益。例如,在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中,亦可對2台以上之訊源端機器所連接的拓撲做適用。
又,將從複數訊源端機器所被發送之影像予以顯示的接收端機器(例如顯示器)中,可使從各台訊源端機器所被發送之影像,被適切地顯示。例如,藉由進行從各台訊源端機器所被發送之影像之堅固耐性(多重收訊分集)設定,可使各影像被適切地顯示。又,例如,藉由進行內容保護設定、動態範圍大之無線層或多頻帶操作中的串流之傳輸控制(例如資料傳輸速度控制、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可使各影像被適切地顯示。
亦即,例如,對複數訊源端機器總結成1個的監視器(例如80吋這類大畫面之監視器、或把小監視器複數集合而成的監視器)做連接時,可隨著各拓撲來進行適切的設定。
此外,針對具備無線通訊機能的其他裝置,也可適用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例如,針對具備無線通訊機能的攝像裝置(例如數位靜態相機、數位視訊攝影機(例如攝影機一體型錄影機))也可適用本技術的實施形態。又,例如,針對具備無線通訊機能的顯示裝置(例如電視機、投影機、個人電腦)或攜帶型的資訊處理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也可適用本技術的實施形態。
<4.應用例>
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可應用於各種產品。例如,資訊處理裝置200、300、400等係亦可被實現成為智慧型手機、平板PC(Personal Computer)、筆記型PC、攜帶型遊戲終端或是數位相機等之行動終端、電視受像機、印表機、數位掃描器或是網路儲存裝置等之固定端子、或行車導航裝置等之車載終端。又,資訊處理裝置200、300、400等,係亦可被實現成為智慧型計測器、自動販賣機、遠端監視裝置或POS(Point Of Sale)終端等之進行M2M(Machine To Machine)通訊的終端(亦稱(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終端)。甚至,資訊處理裝置200、300、400等亦可為被搭載於這些終端的無線通訊模組(例如以1個晶片所構成的積體電路模組)。
〔4-1.第1應用例〕
圖46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智慧型手機900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智慧型手機900係具備: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體903、外部連接介面904、攝影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無線通訊介面913、天線開關914、天線915、匯流排917、電池918及輔助控制器919。
處理器901係可為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SoC(System on Chip),控制智慧型手機900的應用層及其他層之機能。記憶體902係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ROM(Read Only Memory),記憶著被處理器90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儲存體903係可含有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等之記憶媒體。外部連接介面904係亦可為,用來將記憶卡或USB(Universal Serial Bus)裝置等外接裝置連接至智慧型手機900所需的介面。
攝影機906係具有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之攝像元件,生成攝像影像。感測器907係可含有,例如:測位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及加速度感測器等之感測器群。麥克風908係將輸入至智慧型手機900的聲音,轉換成聲音訊號。輸入裝置909係含有例如:偵測對顯示裝置910之畫面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鍵墊、鍵盤、按鈕或開關等,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10係具有液晶顯示器(LCD)或有激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等之畫面,將智慧型手機900的輸出影像予以顯示。揚聲器911係將從智慧型手機900所輸出之聲音訊號,轉換成聲音。
無線通訊介面913係支援IEEE802.11a、11b、11g、11n、11ac及11ad等無線LAN標準之其中1者以上,執行無線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13,係在基礎建設模式下,可與其他裝置透過無線LAN存取點而通訊。 又,無線通訊介面913係在隨意模式下,可和其他裝置直接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13,典型而言,係可含有基頻處理器、RF(Radio Frequency)電路及功率放大器等。無線通訊介面913係可為,記憶通訊控制程式的記憶體、執行該當程式的處理器及關連電路所集成的單晶片模組。無線通訊介面913,係除了無線LAN方式以外,亦還可支援近距離無線通訊方式、近接無線通訊方式或蜂巢網通訊方式等其他種類之無線通訊方式。天線開關914,係在無線通訊介面913中所含之複數電路(例如不同無線通訊方式所用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15的連接。天線915,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接收及發送無線通訊介面913之無線訊號。
此外,不限定於圖46之例子,智慧型手機900係亦可具備複數天線(例如無線LAN用之天線及近接無線通訊方式用之天線等)。此情況下,天線開關914係可從智慧型手機900之構成中省略。
匯流排917,係將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體903、外部連接介面904、攝影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無線通訊介面913及輔助控制器919,彼此連接。電池918,係透過圖中虛線部分圖示的供電線,而向圖46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之各區塊,供給電力。輔助控制器919,係例如於睡眠模式下,令智慧型手機900的必要之 最低限度的機能進行動作。
於圖46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中,使用圖2、圖3所說明過的無線通訊部220、320、控制部240、370等,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13中。又,這些機能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中。
〔4-2.第2應用例〕
圖47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行車導航裝置920係具備:處理器921、記憶體922、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模組924、感測器925、資料介面926、內容播放器927、記憶媒體介面928、輸入裝置929、顯示裝置930、揚聲器931、無線通訊介面933、天線開關934、天線935及電池938。
處理器921係可為例如CPU或SoC,控制行車導航裝置920的導航機能及其他機能。記憶體92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被處理器92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
GPS模組924係使用接收自GPS衛星的GPS訊號,來測定行車導航裝置920的位置(例如緯度、經度及高度)。感測器925係可含有,例如: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及氣壓感測器等之感測器群。資料介面926,係例如透過未圖示之端子而連接至車載網路941,取得車 速資料等車輛側所生成之資料。
內容播放器927,係將被插入至記憶媒體介面928的記憶媒體(例如CD或DVD)中所記憶的內容,予以再生。輸入裝置929係含有例如:偵測對顯示裝置930之畫面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按鈕或開關等,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30係具有LCD或OLED顯示器等之畫面,顯示導航機能或所被再生之內容的影像。揚聲器931係將導航機能或所被再生之內容的聲音,予以輸出。
無線通訊介面933係支援IEEE802.11a、11b、11g、11n、11ac及11ad等無線LAN標準之其中1者以上,執行無線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33,係在基礎建設模式下,可與其他裝置透過無線LAN存取點而通訊。又,無線通訊介面933係在隨意模式下,可和其他裝置直接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33,典型而言,係可含有基頻處理器、RF電路及功率放大器等。無線通訊介面933係可為,記憶通訊控制程式的記憶體、執行該當程式的處理器及關連電路所集成的單晶片模組。無線通訊介面933,係除了無線LAN方式以外,亦還可支援近距離無線通訊方式、近接無線通訊方式或蜂巢網通訊方式等其他種類之無線通訊方式。天線開關934,係在無線通訊介面933中所含之複數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35的連接。天線935,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接收及發送無線通訊介面933之無線訊號。
此外,不限定於圖47之例子,行車導航裝置920係亦可具備複數天線。此種情況下,天線開關934係可從行車導航裝置920的構成中省略。
電池938,係透過圖中虛線部分圖示的供電線,而向圖47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之各區塊,供給電力。又,電池938係積存著從車輛側供給的電力。
於圖47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中,使用圖2、圖3所說明過的無線通訊部220、320、控制部240、370等,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33中。又,這些機能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處理器921中。
又,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被實現成含有上述行車導航裝置920的1個以上之區塊、和車載網路941、車輛側模組942的車載系統(或車輛)940。車輛側模組942,係生成車速、引擎轉速或故障資訊等之車輛側資料,將所生成之資料,輸出至車載網路941。
此外,上述的實施形態係例示用以將本技術予以實現化所需之一例,實施形態中的事項、和申請專利範圍中的發明特定事項,係分別具有對應關係。同樣地,申請專利範圍中的發明特定事項、和標示和其同一名稱的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中的事項,係分別具有對應關係。但是,本技術係不限定於實施形態,在不脫離其宗旨的範圍內,可對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形而加以實現。
又,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處理程序,係可視為具有這些一連串程序的方法,又,亦可視為,用 來使電腦執行這些一連串程序所需的程式乃至於記憶該程式的記錄媒體。作為該記錄媒體,係可使用例如CD(Compact Disc)、MD(Mini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記憶卡、藍光碟片(Blu-ray(註冊商標)Disc)等。
此外,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僅為例示並非限定,又,亦可還有其他的效果。
此外,本技術係亦可視為如下之構成。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利用無線通訊而予以接收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係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部,係基於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2)
如前記(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資訊處理裝置及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係可使用複數頻率頻道來進行無線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 前記控制部,係基於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與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通訊有關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從前記複數頻率頻道之中設定1個頻率頻道之控制。
(3)
如前記(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將來自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串流一面切換前記複數頻率頻道一面測定到的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設定前記1個頻率頻道之控制。
(4)
如前記(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被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前記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高速者之控制。
(5)
如前記(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被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前記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低速者之控制。
(6)
如前記(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將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切換成別的頻率頻道之前,進行限制可調性傳輸速率之控制。
(7)
如前記(2)至(6)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進行,令有關可否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的顯示資訊被顯示在顯示部之控制。
(8)
如前記(2)至(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受理了表示不可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之意旨的使用者操作的情況下,進行頻率頻道的切換控制。
(9)
如前記(1)至(8)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無線通訊部,係以Wi-Fi Display規格所規定的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前記capability資訊之交換。
(10)
如前記(9)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在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中的RTSP M3 Message中被交換。
(11)
如前記(1)至(10)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 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是否為行動機器之資訊。
(12)
如前記(1)至(11)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是否已被變更之資訊。
(13)
如前記(1)至(12)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是否具備多重收訊分集機能之資訊。
(14)
如前記(1)至(13)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低消費電力模式是已被設定的情況下,則進行用來進行前記串流之間歇送訊或送訊停止所需之控制。
(15)
如前記(1)至(14)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使從前記資訊處理裝置被發送至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指令中,包含有傳輸速率之變更要求、及傳輸品質之變更要求的其中至少1者。
(16)
如前記(15)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使用HDCP會談會被維持之狀態的指令,來作為前記指令。
(17)
如前記(1)至(16)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用來從傳輸層指定所使用之實體層所需的控制。
(18)
如前記(1)至(1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接收實體鏈結的切換資訊,進行令AVC/HEVC從I畫格被開始所需的控制。
(19)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利用無線通訊而對其他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送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係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部,係基於以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為基礎的來自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控制,來進行有關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20)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利用無線通訊而予以接收所需的資訊處理方法,其係具備: 無線通訊程序,係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程序,係基於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200‧‧‧資訊處理裝置
210‧‧‧天線
220‧‧‧無線通訊部
230‧‧‧控制訊號收訊部
240‧‧‧控制部
250‧‧‧影像‧聲音訊號生成部
260‧‧‧影像‧聲音壓縮部
270‧‧‧串流送訊部

Claims (20)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利用無線通訊而予以接收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係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部,係基於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資訊處理裝置及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係可使用複數頻率頻道來進行無線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前記控制部,係基於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與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通訊有關的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從前記複數頻率頻道之中設定1個頻率頻道之控制。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將來自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串流一面切換前記複數頻率頻道一面測定到的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行設定前記1個頻率頻道之控制。
  4.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被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前記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高速者之控制。
  5.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被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所特定之通訊品質發生劣化而必須限制前記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之際,基於前記電波傳播測定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進行將所利用之頻率頻道變更成資料傳輸速度較低速者之控制。
  6.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將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切換成別的頻率頻道之前,進行限制可調性傳輸速率之控制。
  7.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進行,令有關可否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的顯示資訊被顯示在顯示部之控制。
  8.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受理了表示不可切斷正在利用之頻率頻道之意旨的使用者操作的情況下,進行頻率頻道的切換控制。
  9.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無線通訊部,係以Wi-Fi Display規格所規定的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來進行前記 capability資訊之交換。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在capability negotiation或capability re-negotiation中的RTSP M3 Message中被交換。
  11.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是否為行動機器之資訊。
  1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是否已被變更之資訊。
  1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capability資訊係含有,表示是否具備多重收訊分集機能之資訊。
  1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低消費電力模式是已被設定的情況下,則進行用來進行前記串流之間歇送訊或送訊停止所需之控制。
  15.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使從前記資訊處理裝置被發送至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指令中,包含有傳輸速率之變更要求、及傳輸品質之變更要求的其中至少1者。
  16.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使用HDCP會談會被維持之狀態的指令,來作為前記指令。
  17.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用來從傳輸層指定所使用之實體層所需的 控制。
  18.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接收實體鏈結的切換資訊,進行令AVC/HEVC從I畫格被開始所需的控制。
  19.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利用無線通訊而對其他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送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係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部,係基於以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為基礎的來自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控制,來進行有關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20.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係將用來輸出影像資訊所需之串流,從其他資訊處理裝置利用無線通訊而予以接收所需的資訊處理方法,其係具備:無線通訊程序,係和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間,進行用來交換關於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所需之通訊;和控制程序,係基於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之capability資訊、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之使用方式,來進 行關於前記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的串流之可調性傳輸速率控制。
TW103129552A 2013-09-05 2014-08-27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WI654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4520 2013-09-05
JP2013184520A JP2015053565A (ja) 2013-09-05 2013-09-05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474A true TW201521474A (zh) 2015-06-01
TWI654888B TWI654888B (zh) 2019-03-21

Family

ID=5262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552A TWI654888B (zh) 2013-09-05 2014-08-27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9069B2 (zh)
EP (1) EP3043566A4 (zh)
JP (1) JP2015053565A (zh)
CN (1) CN105493508B (zh)
SG (1) SG11201601366PA (zh)
TW (1) TWI654888B (zh)
WO (1) WO201503376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548B (zh) * 2015-06-24 2020-08-11 美商英特爾公司 感測器裝置及方法
US10979900B2 (en) 2015-03-17 2021-04-1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WI743036B (zh) * 2015-06-09 2021-10-2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裝置、通訊方法及電腦程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2536B2 (en) 2004-06-04 2021-04-06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media presentation at multiple recipients
JP6294062B2 (ja) * 2013-12-02 2018-03-14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JP6516480B2 (ja) * 2015-01-19 2019-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方法
WO2016159076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動画像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動画像配信方法
WO2016158772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動画像配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動画像配信方法
JP6440826B2 (ja) 2015-04-08 2018-12-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受信装置、画像送信装置、画像受信方法、画像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31930B (zh) * 2015-04-09 2021-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通信系统、图像发送装置、图像发送方法和记录介质
DE112015006263T5 (de) 2015-04-09 2017-11-23 Olympus Corporation Bildkommunikationssystem, Bildempfangsvorrichtung, Bildsendevorrichtung, Bildempfangsverfahren, Bildsendeverfahren und Programm
JP2016220149A (ja) * 2015-05-25 2016-1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00829B (zh) * 2015-06-29 2019-07-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内容截取方法及装置
KR102380322B1 (ko) * 2015-09-30 2022-03-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무선 통신 수행 방법
US9756385B1 (en) 2016-02-16 2017-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ent
GB2547442B (en) * 2016-02-17 2022-01-12 V Nova Int Ltd Physical adapter, signal processing equipment,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CN106454981B (zh) * 2016-08-31 2019-10-11 天津远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跳频方法、通讯设备及随机跳频系统
US10349259B2 (en) * 2016-09-23 2019-07-09 Apple Inc. Broadcasting a device st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80278947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292045B2 (en) * 2017-08-24 2019-05-14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obtaining device
US10993274B2 (en) 2018-03-30 2021-04-27 Apple Inc. Pairing devices by proxy
US11297369B2 (en) * 2018-03-30 2022-04-05 Apple Inc. Remotely controlling playback devices
US10783929B2 (en) 2018-03-30 2020-09-22 Apple Inc. Managing playback groups
CN112204995A (zh) * 2018-06-11 2021-0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终端以及设施设备控制系统
WO2020208882A1 (ja) * 2019-04-12 2020-10-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0636232B (zh) * 2019-09-05 2020-06-23 北方工业大学 视频播放内容选择系统及方法
US11094580B2 (en) 2019-10-01 2021-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fabricate fully aligned via with reduced contact resistance
US20210288781A1 (en) * 2020-03-16 2021-09-16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210123927A (ko) * 2020-04-06 2021-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디바이스
WO2021227075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控制方法、系统、芯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59432A1 (ja) * 2021-06-09 2022-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6639B2 (ja) * 1992-05-01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US5537150A (en) 1992-05-01 1996-07-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JP3743796B2 (ja) * 2000-06-20 2006-02-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WO2007144956A1 (ja) * 2006-06-16 2007-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KR100893863B1 (ko) * 2006-09-05 2009-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링크 적응적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JP2008278388A (ja) 2007-05-07 2008-11-13 Sony Corp 情報交換装置および情報交換方法
JP4990067B2 (ja) * 2007-08-22 2012-08-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US7895629B1 (en) 2007-11-07 2011-02-22 At&T Mobility Ii Llc Video service buffer management in a mobile rate control enabled network
JP5106275B2 (ja) 2008-06-30 2012-12-2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281853B2 (ja) * 2008-09-05 2013-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CN101729874B (zh) * 2008-10-20 2013-06-19 清华大学 一种可分级视频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289997B2 (en) * 2009-02-02 2012-10-16 Novara Technology, LLC Bandwidth sharing in a distributed wireless client application using inverse multiplexing termination
JP5428695B2 (ja) * 2009-09-16 2014-02-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動作可能無線基地局装置
US9071395B2 (en) 2009-11-06 2015-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frequency band us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supporting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US8374100B2 (en) 2009-12-24 2013-02-1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band rate scaling
WO2012004944A1 (ja) * 2010-07-06 2012-0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装置
US20120327851A1 (en) * 2011-05-27 2012-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tdls) for establishing basic service set
US8817722B2 (en) 2011-06-07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emptive direct link channel switching
CN103155547B (zh) * 2011-08-10 2017-04-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能够以高帧率记录逐行图片的记录介质、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记录方法
US11089343B2 (en) * 2012-01-11 2021-08-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apability advertisement,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for video coding and decoding
US8396983B1 (en) 2012-03-13 2013-03-12 Google Inc. Predictive adaptive media streami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9900B2 (en) 2015-03-17 2021-04-1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WI743036B (zh) * 2015-06-09 2021-10-2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裝置、通訊方法及電腦程式
TWI701548B (zh) * 2015-06-24 2020-08-11 美商英特爾公司 感測器裝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601366PA (en) 2016-03-30
EP3043566A1 (en) 2016-07-13
US10869069B2 (en) 2020-12-15
CN105493508A (zh) 2016-04-13
WO2015033763A1 (ja) 2015-03-12
US20160198198A1 (en) 2016-07-07
TWI654888B (zh) 2019-03-21
CN105493508B (zh) 2020-05-05
JP2015053565A (ja) 2015-03-19
EP3043566A4 (en)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4888B (z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U201431629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17208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WI637644B (z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80567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97990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08506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49920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