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4704A - 自行車輪圈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輪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4704A
TW201444704A TW102129361A TW102129361A TW201444704A TW 201444704 A TW201444704 A TW 201444704A TW 102129361 A TW102129361 A TW 102129361A TW 102129361 A TW102129361 A TW 102129361A TW 201444704 A TW201444704 A TW 2014447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rim
peripheral portion
radially
outer peripheral
inn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5652B (zh
Inventor
Yukinobu Shiotani
Takanori Kanehis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44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4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5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56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06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weight wheels, e.g. of strollers or wheel-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03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5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being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8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shape of h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2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5/00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 B60B5/02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made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7/00Wheel cover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for ornamenting, protecting, venting, or obscuring, wholly or in part, the wheel body, rim, hub, or tyre sidewall, e.g. wheel cover discs, wheel cover discs with cooling fins
    • B60B7/0006Wheel cover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for ornamenting, protecting, venting, or obscuring, wholly or in part, the wheel body, rim, hub, or tyre sidewall, e.g. wheel cover discs, wheel cover discs with cooling fins for cycle wheels or simi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7/00Wheel cover discs, rings, or the like, for ornamenting, protecting, venting, or obscuring, wholly or in part, the wheel body, rim, hub, or tyre sidewall, e.g. wheel cover discs, wheel cover discs with cooling fins
    • B60B7/01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vering only the wheel rim or the tyre sidewall, e.g. removable tyre sidewall trim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10/00Manufacturing methods
    • B60B2310/30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10Metall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10Metallic materials
    • B60B2360/104Alumin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30Synthetic materials
    • B60B2360/34Reinforced plastics
    • B60B2360/341Reinforced plastics with fibres
    • B60B2360/3416Carbon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30Synthetic materials
    • B60B2360/36Composit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10Reduction of
    • B60B2900/111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10Reduction of
    • B60B2900/113Production or maintenanc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30Increase in
    • B60B2900/311Rigidity or stiff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輪圈包含一徑向外周邊部分、一徑向內周邊部分、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及至少一中間構件。如在該自行車輪圈之一軸向方向上觀察,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在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一徑向方向傾斜之一第一方向上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安置在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

Description

自行車輪圈
本發明大致係關於自行車輪圈。更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關於提供其加強性之自行車輪圈。
目前在市場上可購得許多不同類型之自行車車輪。多數自行車車輪具有輪轂部分、複數個輻條及環形輪圈。輪轂部分附接至自行車之車框之一部分用於相對旋轉。輻條之內端耦合至輪轂部分且從輪轂部分向外延伸。環形輪圈耦合至輻條之外端且具有用於將充氣輪胎支撑在其上之外部分。
自行車輪圈持續經歷設計修改以使得其等更易於製造以及更堅固且更輕。
大致上,本揭示內容係關於具有徑向外周邊部分及徑向內周邊部分之自行車輪圈之不同特徵。鑑於已知技術之狀態,本揭示內容提出之一目標係提供自行車輪圈之加強性。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自行車輪圈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徑向內周邊部分、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及至少一中間構件。如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觀察,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在相對於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方向傾斜之第一方向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至少一中間構件安置在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 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使用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包含一對第一傾斜構件。第一傾斜構件相對於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態樣,使用根據第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如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觀察,第一傾斜構件相對於彼此對準。
根據本發明之第四態樣,使用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在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方向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之至少一筆直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第五態樣,使用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筆直構件包含一對筆直構件。筆直構件相對於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
根據本發明之第六態樣,使用根據第五態樣之自行車輪圈,如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觀察,筆直構件相對於彼此對準。
根據本發明之第七態樣,使用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輪圈,如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觀察,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在相對於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方向傾斜之第二方向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之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圓周安置為鄰近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至少一筆直構件圓周安置在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與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八態樣,使用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九態樣,使用根據第八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之軸向中間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軸向中間部分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態樣,使用根據第八態樣之自行車輪圈,如 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觀察,至少一中間構件與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對準。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一態樣,使用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跨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圓周延伸之至少一樑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二態樣,使用根據第十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包含一對第一傾斜構件。第一傾斜構件相對於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至少一樑構件包含一對樑構件。樑構件相對於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至少一中間構件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延伸於樑構件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三態樣,使用根據第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中間構件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延伸於樑構件之徑向中間部分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四態樣,使用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及至少一膜構件。如在自行車輪圈之軸向方向上觀察,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在相對於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方向傾斜之第二方向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圓周安置為鄰近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至少一膜構件覆蓋界定於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與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之間之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五態樣,使用根據第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覆蓋界定於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與至少一筆直構件之間或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與至少一筆直構件之間之區域之至少一膜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六態樣,使用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 徑向外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輪胎且徑向內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輻條。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七態樣,自行車輪圈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徑向內周邊部分、至少一中間構件及至少一側壁。至少一中間構件從徑向外周邊部分徑向延伸。至少一側壁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至少一側壁具有至少一開口。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八態樣,使用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之軸向中間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軸向中間部分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十九態樣,使用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覆蓋至少一開口之膜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態樣,使用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徑向外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輪胎且徑向內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輻條。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一態樣,使用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使得至少一中間構件將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連接。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二態樣,自行車輪圈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徑向內周邊部分;及至少一側壁。至少一側壁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至少一側壁具有至少一開口。藉由擠壓製程製造自行車輪圈。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三態樣,使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在擠壓製程之後形成至少一開口。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四態樣,使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藉由切割製程形成至少一開口。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五態樣,使用根據第二十四態樣之自行車 輪圈,用雷射切割機執行切割製程。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六態樣,使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安置在徑向外周邊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之至少一中間壁。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七態樣,使用根據第二十六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藉由在擠壓製程後用雷射切割機執行之切割製程形成至少一開口。在切割製程期間切割至少一中間壁。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八態樣,使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覆蓋至少一開口之膜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十九態樣,使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徑向外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輪胎且徑向內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輻條。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下文詳細描述中瞭解所揭示自行車輪圈之其他目標、特徵、態樣及優點,結合附圖進行之該描述揭示自行車運作裝置之一實施例。
10‧‧‧自行車車輪
12‧‧‧自行車輪圈
14‧‧‧中心輪
14a‧‧‧輪轂殼
14b‧‧‧輪轂軸
16‧‧‧輻條
18‧‧‧充氣輪胎
19‧‧‧空氣閥
20‧‧‧徑向外周邊部分
22‧‧‧第一外環形側部分
22a‧‧‧夾鉗部分
24‧‧‧第二外環形側部分
24a‧‧‧夾鉗部分
26‧‧‧外環形橋部
26a‧‧‧開口
28‧‧‧外軸向中間部分
30‧‧‧徑向內周邊部分
3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
3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
36‧‧‧內環形橋部
36a‧‧‧輻條開口
36c‧‧‧凹部
36d‧‧‧支撐部
38‧‧‧內軸向中間部分
42‧‧‧第一傾斜構件
42a‧‧‧第一傾斜構件
42b‧‧‧第一傾斜構件
43a‧‧‧第一外端
43b‧‧‧第一外端
43c‧‧‧第一內端
43d‧‧‧第一內端
44‧‧‧第二傾斜構件
44a‧‧‧第二傾斜構件
44b‧‧‧第二傾斜構件
45a‧‧‧第二外端
45b‧‧‧第二外端
45c‧‧‧第二內端
45d‧‧‧第二內端
46a‧‧‧第一側壁
46b‧‧‧第二側壁
48a‧‧‧第一開口
48b‧‧‧第二開口
50‧‧‧中間構件
62a‧‧‧第一傾斜構件
62b‧‧‧第一傾斜構件
64a‧‧‧第二傾斜構件
64b‧‧‧第二傾斜構件
80‧‧‧膜構件
80a‧‧‧膜構件
80b‧‧‧膜構件
82‧‧‧長形金屬構件
82a‧‧‧圓周端
82b‧‧‧圓周端
84‧‧‧雷射切割機
90‧‧‧筆直構件
92a‧‧‧第一筆直構件
92b‧‧‧第一筆直構件
94a‧‧‧第二筆直構件
94b‧‧‧第二筆直構件
100a‧‧‧第一樑構件
100b‧‧‧第二樑構件
101a‧‧‧徑向中間部分
101b‧‧‧徑向中間部分
112‧‧‧自行車輪圈
142‧‧‧第一傾斜構件
142a‧‧‧第一傾斜構件
142b‧‧‧第一傾斜構件
144‧‧‧第二傾斜構件
144a‧‧‧第二傾斜構件
144b‧‧‧第二傾斜構件
146a‧‧‧第一側壁
146b‧‧‧第二側壁
148a‧‧‧第一開口
148b‧‧‧第二開口
150‧‧‧中間構件
152‧‧‧第一中間部分
154‧‧‧第二中間部分
156‧‧‧第三中間部分
180‧‧‧膜構件
180a‧‧‧膜構件
180b‧‧‧膜構件
212‧‧‧自行車輪圈
246a‧‧‧第一側壁
246b‧‧‧第二側壁
248a‧‧‧第一開口
248b‧‧‧第二開口
250‧‧‧中間構件
250a‧‧‧開口
A‧‧‧軸向方向
A1‧‧‧第一角度
A1'‧‧‧第一角度
A2‧‧‧第二角度
A2'‧‧‧第二角度
B‧‧‧箭頭
C‧‧‧中心旋轉軸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H‧‧‧徑向高度
I‧‧‧間隔
R1‧‧‧徑向方向
R2‧‧‧徑向方向
R13‧‧‧徑向方向
W‧‧‧側向寬度
現參考形成本原始揭示內容之一部分之附圖:圖1係配備根據第一所繪示實施例之自行車輪圈之自行車車輪之側視圖;圖2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圖3係圖2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透視圖;圖4係圖3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又一放大、部分透視圖,其繪示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截面;圖5係如從圖3之箭頭B觀察之圖3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又另一放大、部分透視圖,其繪示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截面;圖6係圖2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其中膜 構件覆蓋由第一傾斜構件及第二傾斜構件所界定之開口;圖7係圖2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其中一膜構件覆蓋由第一傾斜構件及第二傾斜構件所界定之開口;圖8係顯示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車輪之自行車輪圈之製程之流程圖;圖9係繪示經擠壓用於製造自行車輪圈之長形金屬構件之示意圖;圖10係在經折彎成圈後如圖11中所繪示形成之長形金屬構件之側視圖;圖11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其中第一傾斜構件之各者具有拱形;圖12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其中第一傾斜構件之各者具有波形;圖13係根據第二所繪示實施例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圖14係圖13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透視圖;圖15係圖13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又一放大、部分透視圖,其繪示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截面;圖16係圖13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其中膜構件覆蓋由第一傾斜構件、第二傾斜構件及筆直構件所界定之開口;圖17係圖13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又一放大、部分透視圖,其中內環形橋部進一步具有凹部,其繪示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截面;圖18係根據第三所繪示實施例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側視圖;圖19係圖18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放大、部分透視圖;及 圖20係圖18中所繪示之自行車輪圈之又一放大、部分透視圖,其繪示自行車輪圈之徑向截面。
現將參考附圖說明所選實施例。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下文實施例描述僅提供用於闡釋且非用於限制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之等效物定義之本發明之目的。
首先參考圖1,根據第一實施例繪示自行車車輪10。自行車車輪10基本上包含自行車輪圈12、中心輪轂14、複數個輻條16及充氣輪胎18。如圖1中所見,自行車輪圈12係設計為圍繞由中心輪轂14之輪轂軸14b形成之中心旋轉軸C旋轉之環形構件。下文將更詳細說明自行車輪圈12。
中心輪轂14包含經由一對軸承單元(未繪示)可旋轉地安裝在輪轂軸14b上之輪轂殼14a。中心輪轂14可為可結合自行車輪圈12使用之任意類型之自行車輪轂。換言之,中心輪轂14之精確構造對於自行車車輪10之構造無關緊要。因此,本文中將不進一步詳細討論及/或闡釋中心輪轂14。此外,雖然繪示前輪轂,但是自行車輪圈12亦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結合後輪轂使用以形成後輪。
輻條16以習知方式將自行車輪圈12及中心輪轂14互連在一起。輻條16之精確構造對於自行車車輪10之構造無關緊要。輻條16可為任意類型之輻條或其他類型之連接裝置(例如,金屬輻條、複合物輻條、碟狀連接構件等)。因此,本文中將不詳細討論及/或闡釋輻條16。在第一所繪示實施例中,輻條16係金屬、徑向張力輻條。輻條16將中心輪轂14連接至自行車輪圈12,輻條16之各者之一端或兩端具有輻條接頭。在第一所繪示實施例中,舉例而言,如圖1中所見,十六個徑向輻條16在等距分隔之圓周位置上耦合至自行車輪圈12。或者,輻條16中之八個輻條將從自行車輪圈12之中心延伸至中心輪轂14之一 側,而其他八個輻條16將從自行車輪圈12之中心延伸至中心輪轂14之另一側。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中瞭解自行車輪圈12可經修改以適應不同輻條配置(例如,所有皆為正切輻條、一些為正切輻條及一些為徑向輻條等)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此外,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如果需要及/或期望,自行車輪圈12可經修改以適應少於或多於十六個輻條。在任何情況中,輻條16較佳地以圓周分隔配置耦合至自行車輪圈12。
充氣輪胎18以習知方式固定至自行車輪圈12之外表面。
現參考圖1至圖5,現將詳細說明自行車輪圈12。自行車輪圈12由諸如鋁或鋁合金之適當金屬材料形成。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到自行車輪圈12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由纖維加強塑膠(FRP)或具有碳纖維之樹脂形成。
參考圖1,自行車輪圈12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複數個第一傾斜構件42(例如,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及複數個中間構件50(例如,至少一中間構件)。在此所繪示之實施例中,自行車輪圈12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第二傾斜構件44(例如,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如下文詳細討論,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第一傾斜構件42、第二傾斜構件44及中間構件50經整合形成為單件、整體構件。
徑向外周邊部分20經組態以安裝充氣輪胎18(例如,輪胎)。如圖4及圖5中最佳所示,徑向外周邊部分20具有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及延伸於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與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之間之外環形橋部26。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分別具有用於保持充氣輪胎18之夾鉗部分22a及24a。外環形橋部26係凹的且橫向彎曲以形成用於將充氣輪胎18附接其上之環形輪胎接合結構。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第一外環形側部分 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及外環形橋部26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經組態以適應無內胎輪胎。外環形橋部26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包含用於以習知方式接達及或安裝輻條16之開口26a。或者,外環形橋部26可無任何開口,除用於安裝空氣閥19之外部單個空氣閥安裝開口(見圖1)外。外環形橋部26進一步包含中間構件50所連接之外軸向中間部分28(例如,徑向外周邊部分20之軸向中間部分)。如圖4及圖5中所示,外軸向中間部分28沿著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定位在外環形橋部26之中間,該軸向方向A係沿著由中心輪轂14之輪轂軸14b形成之中心旋轉軸C。
徑向內周邊部分30經組態以安裝輻條16。如圖4及圖5中最佳所示,徑向內周邊部分30包含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及延伸於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與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之間之內環形橋部36。內環形橋部36具有對應於輻條16之數量之複數個輻條開口36a及用於以習知方式附接空氣閥19(見圖1)之內部單個空氣閥安裝開口(未繪示)。輻條開口36a安置在內環形橋部36中的等距分隔圓周位置上。由於自行車輪圈之輻條開口及閥門安裝開口之組態及配置係衆所周知且取决於自行車輪圈之目的而不同,故本文中將不討論及/或闡釋輻條開口及閥門安裝開口之組態及配置。內環形橋部36進一步包含中間構件50所連接之內軸向中間部分38(例如,徑向內周邊部分之軸向中間部分)。如圖3至圖5中所示,內軸向中間部分38沿著軸向方向A定位在內環形橋部36之中間。
如圖1至圖3中所見,如在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一傾斜構件42在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2之徑向方向R1傾斜之第一方向D1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見圖3)。
如圖2至圖5中所見,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傾斜構件42之 各者包含一對第一傾斜構件42a及42b。第一傾斜構件42a及42b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如在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一傾斜構件42a及42b亦相對於彼此對準。
特定言之,如圖2、圖4及圖5中所示,第一傾斜構件42a及42b分別具有第一外端43a及43b及第一內端43c及43d。第一外端43a及43b分別接觸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而第一內端43c及43d分別接觸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及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如圖2及圖3中所示,第一傾斜構件42a及42b分別在第一方向D1上徑向及筆直延伸且分別按相對於徑向方向R1之第一角度A1圍繞中心旋轉軸C在圖2之逆時針方向上傾斜。在此,如圖2中觀察,徑向方向R1定義為從中心旋轉軸C徑向延伸穿過第一內端43c、43d之徑向方向。特定言之,第一傾斜構件42a及42b相對於徑向方向R1傾斜使得第一外端43a及43b在圖2中之逆時針方向上在與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上之徑向方向R1之虛相交圓周分隔之位置上分別連接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
再次參考圖2至圖5,如在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二傾斜構件44在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2之徑向方向R2傾斜之第二方向D2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特定言之,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傾斜構件44之各者包含一對第二傾斜構件44a及44b。第二傾斜構件44a及44b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如在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二傾斜構件44a及44b亦相對於彼此對準。
如圖2、圖4及圖5中所示,第二傾斜構件44a及44b分別具有第二外端45a及45b及第二內端45c及45d。第二外端45a及45b分別接觸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而第二內端45c及45d分別接觸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及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如圖2及圖3中所示, 第二傾斜構件44a及44b分別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且分別按相對於徑向方向R2之第二角度A2圍繞中心旋轉軸C在圖2之順時針方向上傾斜。在此,徑向方向R2定義為如圖2中觀察從中心旋轉軸C徑向延伸穿過第二內端45c及45d之徑向方向。特定言之,第二傾斜構件44a及44b相對於徑向方向R2傾斜使得第二外端45a及45b在圖2中之順時針方向上在與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上之徑向方向R2之虛相交圓周分隔之位置上分別連接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及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
在此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及與徑向方向R1之間之第一角度A1及第二方向D2與徑向方向R2之間之第二角度A2實質相同。但是,當然,自行車輪圈12可經組態使得第一角度A1及第二角度A2彼此不同。
如圖1至圖5中所示,第二傾斜構件44圓周安置為鄰近第一傾斜構件42。特定言之,複數個第一傾斜構件42a及42b及複數個第二傾斜構件44a及44b交替地按預定間隔圍繞自行車輪圈12之整個圓周安置。
如圖1至圖5中所示,中間構件50安置在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中間構件50加強自行車輪圈12。在此所繪示之實施例中,中間構件50之各者具有實質平坦及方形形狀。中間構件50圍繞自行車輪圈12之整個圓周安置,其具有間隔I以避開輻條開口36a及內部單個空氣閥安裝開口(未繪示)。
特定言之,中間構件50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此外,中間構件50從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延伸。中間構件50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使得中間構件50將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連接。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中間構件50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之外軸向中間部分28(例如,軸向中間部分)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內軸向中間 部分38(例如,軸向中間部分)之間。特定言之,如圖4及圖5中最佳所示,中間構件50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使得中間構件50接觸徑向外周邊部分20之外軸向中間部分28及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內軸向中間部分38兩者。
在此所繪示之實施例中,自行車輪圈12亦可說明如下。特定言之,自行車輪圈12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中間構件50(例如,至少一中間壁)及一對第一側壁46a及第二側壁46b(例如,至少一側壁)。第一側壁46a及第二側壁46b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且第一側壁46a及第二壁46b具有複數個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例如,至少一開口)。
更具體言之,包含第一開口48a之第一側壁46a由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第一傾斜構件42a及第二傾斜構件44a形成。因此,第一開口48a由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第一傾斜構件42a及第二傾斜構件44a界定。同樣地,包含第二開口48b之第二側壁46b由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第一傾斜構件42b及第二傾斜構件44b形成。因此,第二開口48b由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第一傾斜構件42b及第二傾斜構件44b界定。如圖2中所示,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之各者為帶有四個邊角之方形形狀。
參考圖6及圖7,較佳或視需要,自行車輪圈12進一步包含覆蓋界定於第一傾斜構件42與第二傾斜構件44之間之區域之至少一膜構件80(80a及80b)(例如,至少一膜構件)。換言之,自行車輪圈12進一步包含覆蓋第一開口48a及/或第二開口48b(例如,至少一開口)之至少一膜構件80(80a及80b)(例如,膜構件)。膜構件80係由諸如塑膠、碳或如鋁之金屬之材料構成之薄膜。膜構件80改良自行車車輪10之空氣動力效能。
如圖6中所示,自行車輪圈12較佳包含複數個單獨膜構件80a,其等之各者覆蓋第一開口48a之各者及第二開口48b之各者(見圖5)。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可能僅第一側壁46a之第一開口48a或第二側壁46b之第二開口48b被膜構件80a覆蓋。
或者,如圖7中所示,一整合膜構件80b可覆蓋複數個第一開口48a或第二開口48b。特定言之,自行車輪圈12可具有兩個整合膜構件80b,其等分別覆蓋第一側壁46a之所有第一開口48a及第二側壁46b之所有第二開口48b。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整合膜構件80b之一者可能僅可覆蓋第一側壁46a之所有第一開口48a或第二側壁46b之所有第二開口48b。此外,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膜構件80a及80b可僅覆蓋第一側壁46a之第一開口48a之一部分及/或第二側壁46b之第二開口48b之一部分。
膜構件80a及80b分別藉由粘合、密封或本領域已知之其他手段附著至第一側壁46a及第二側壁46b(見圖5)以覆蓋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膜構件80a及80b從自行車輪圈12之外部軸向地分別覆蓋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或者,膜構件80a及80b可從自行車輪圈12之內部軸向地分別覆蓋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
現參考圖8至圖10,現將討論圖1之自行車車輪10之自行車輪圈12之製程。首先,在步驟S1中,藉由擠壓製程製造自行車輪圈12。如上所討論,自行車輪圈12之材料可為舉例而言,鋁或鋁合金。如圖9中所示,材料被擠壓成長形金屬構件82,自行車輪圈12之基本總體形狀無諸如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之開口且無中間構件50之間隔I。接下來,長形金屬構件82被切割為所要預定長度用於製造所要直徑之自行車輪圈12。隨後,將長形金屬構件82折彎或變圓以形成圈。如圖10中所示,在使長形金屬構件82變圓後,長形金屬構件82形成為 環形。隨後,將長形金屬構件82之圓周端82a及82b接合在一起。
接下來,在擠壓製程後形成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特定言之,在步驟S2中,藉由切割製程形成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此外,在切割製程期間切割中間構件50(例如,中間壁)。換言之,長形金屬構件82經切割以形成中間構件50之間隔I。用雷射切割機執行切割製程。舉例而言,再次參考圖10,使用雷射切割機84且雷射切割機84發射之雷射光束被吸收至長形金屬構件82中以形成包含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之任何開口及中間構件50之間隔I。因此,獲得如圖1至圖5中所示之自行車輪圈12。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根據需要及/或期望用諸如本領域已知之機械形成操作之其他方式執行切割製程。在切割製程後,膜構件80較佳附著至第一側壁46a及第二側壁46b之兩者或第一側壁46a或第二側壁46b以覆蓋第一開口48a及/或第二開口48b。
在上文繪示之此實施例中,如從圖2之正面觀察,第一傾斜構件42及第二傾斜構件44之各者具有筆直形狀。但是,熟習自行車領域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根據需要及/或期望第一傾斜構件42及第二傾斜構件44可具有不同形狀。舉例而言,如圖11及圖12中所示,第一傾斜構件62a及62b及第二傾斜構件64a及64b可具有拱形或波形。特定言之,如從圖11之正面觀察,第一傾斜構件62a及62b及第二傾斜構件64a及64b之各者可具有拱形。此外,如從圖12之正面觀察,第一傾斜構件62a及62b及第二傾斜構件62a及62b之各者可具有波形。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傾斜(slant)」不僅涵蓋筆直/線性組態,而且涵蓋拱形/彎曲/波形組態,只要此等組態相對於基線傾斜。
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如從圖2之正面觀察,第一傾斜構件42及第二傾斜構件44之各者具有筆直形狀,其具有相同側向寬度W。但是,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根據需要及/或期望 側向寬度W可更小或更大。
如上說明,自行車輪圈12具有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之中間構件50。因此,使用此配置,可提供具有改良加強性之自行車輪圈12。
第二實施例
現參考圖13至圖15,現將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之自行車輪圈112。自行車輪圈112基本上與自行車輪圈12相同,除舉例而言,如下文說明,自行車輪圈112包含複數個筆直構件90及複數個中間構件150外。
鑑於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間之相似性,與第一實施例之部件相同之第二實施例之部件將被賦予與第一實施例之部件相同之參考數字。在任何情況中,為簡明起見,可省略與第一實施例之部件實質相同之第二實施例之部件之描述。但是,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第一實施例之描述及闡釋亦適用於此第二實施例,除如本文討論及/或闡釋外。
自行車輪圈112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複數個第一傾斜構件142(例如,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複數個第二傾斜構件144(例如,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複數個筆直構件90(至少一筆直構件)及複數個中間構件150(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第一傾斜構件142、第二傾斜構件144、筆直構件90及中間構件150經整合形成為單件、整體構件。
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傾斜構件142基本上與第一傾斜構件42相同,除第一方向D1與徑向方向R1之間之第一角度外。此外,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傾斜構件144基本上與第二傾斜構件44相同,除第二方向D2與徑向方向R2之間之第二角度外。但是,當然,此等第一角度及第二角度可與第一所繪示實施例之第一傾斜構件42及 第二傾斜構件44之相應角度相同。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如圖13中所示,如從圖13之正面觀察,一對第一傾斜構件142a及142b按相對於徑向方向R1之第一角度A1'圍繞中心旋轉軸C在圖13之逆時針方向上傾斜,其中第一角度A1'大於第一角度A1。同樣地,如從圖13之正面觀察,一對第二傾斜構件144a及144b按相對於徑向方向R2之第二角度A2'圍繞中心旋轉軸C在圖13之順時針方向上傾斜,其中第二角度A2'大於第二角度A2。為簡明起見,將省略有關第一傾斜構件142及第二傾斜構件144之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3及圖14中所示,筆直構件90在自行車輪圈112之徑向方向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此外,筆直構件90圓周安置在傾斜構件142與第二傾斜構件144之間。
筆直構件90包含一對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例如,一對筆直構件)。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12之軸向方向A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此外,如在自行車輪圈1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相對於彼此對準。
特定言之,如圖13及圖14中所示,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相對於中心旋轉軸C在徑向方向R13上徑向及筆直延伸,使得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接觸徑向外周邊部分20及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兩者。此外,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圓周安置在第一傾斜構件142與經圓周安置為鄰近第一傾斜構件142之第二傾斜構件144之間。更具體言之,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圓周安置在第一傾斜構件142與第二傾斜構件144之間。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如從圖13之正面觀察,第一傾斜構件142圓周安置在相對於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之逆時針側上,而第二傾斜構件144圓周安置在相對於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之順時針側上。
如圖13及圖14中所示,筆直構件90進一步包含一對第二筆直構件94a及94b。第二筆直構件94a及94b基本上與第一筆直構件92a及92b 相同。第二筆直構件94a及94b圓周安置在第二傾斜構件144與第一傾斜構件142之間。如從圖13之正面觀察,第二傾斜構件144圓周安置在相對於第二筆直構件94a及94b之逆時針側上,而第一傾斜構件142圓周安置在相對於第二筆直構件94a及94b之順時針側上。
如在自行車輪圈1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中間構件150基本上與中間構件50相同,除中間構件150與第一傾斜構件142對準外。在此所繪示之第二實施例中,如在自行車輪圈1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中間構件150進一步與第二傾斜構件144及筆直構件90對準。
特定言之,如圖13至圖15中所示,中間構件150具有第一中間部分152、第二中間部分154及第三中間部分156。如從圖13之正面觀察,第一中間部分152按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12之徑向方向R1之第一角度A1'在逆時針方向上傾斜。因此,如在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一中間部分152與第一傾斜構件142對準。如從圖13之正面觀察,第二中間部分154按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12之徑向方向R2之第二角度A2'在順時針方向上傾斜。因此,如在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二中間部分152與第二傾斜構件144對準。如在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三中間部分156在自行車輪圈112之徑向方向上徑向延伸且與筆直傾斜構件94a及94b對準。在此所繪示之第二實施例中,如在軸向方向A上觀察,未安置與第一筆直傾斜構件92a及92b對準之任何中間部分用於提供輻條開口36a(見圖3)及內部單個空氣閥安裝開口(未繪示)(見圖1)。
在此所繪示之第二實施例中,自行車輪圈112亦可說明如下。特定言之,自行車輪圈112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中間構件150(例如,中間壁)、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之一對第一側壁146a及第二側壁146b。此外,第一側壁146a及第二側壁146b分別具有複數個第一開口148a及複數個第二開口148b。
特定言之,如圖15中最佳所示,第一側壁146a及第二側壁146b基本上與第一側壁46a及第二側壁46b相同,除第一側壁146a及第二側壁146b進一步由筆直構件90形成外。同樣地,第一開口148a及第二開口148b基本上與第一開口48a及第二開口48b相同,除第一開口148a及第二開口148b進一步由筆直構件90界定且第一開口148a及第二開口148b之各者為具有帶三個邊角之三角形外。
特定言之,第一側壁146a由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第一傾斜構件142a、第二傾斜構件144a、第一筆直構件92a及第二筆直構件94a形成。因此,第一開口148a由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第一傾斜構件142a或第二傾斜構件144a及第一筆直構件92a或第二筆直構件94a界定。同樣地,第二側壁146b由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第一傾斜構件142b、第二傾斜構件144b、第一筆直構件92b及第二筆直構件94a形成。因此,第二開口148b由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第一傾斜構件142b或第二傾斜構件144b及第一筆直構件92b或第二筆直構件94b界定。
如圖16中所示,自行車輪圈112較佳地或視需要進一步包含覆蓋界定於第一傾斜構件142與筆直構件90之間或第二傾斜構件144與筆直構件90之間之區域之至少一膜構件180(180a及180b)(例如,至少一膜構件)。換言之,自行車輪圈112進一步包含覆蓋側壁146a之第一開口148a及側壁146b之第二開口148b之至少一膜構件180(180a及180b)(例如,至少一膜構件)(見圖15)。至少一膜構件180基本上與至少一膜構件80相同,除膜構件180覆蓋第一開口148a及第二開口148b外。因此,為簡明起見,將省略至少一膜構件180之詳細描述。
在此所繪示之第二實施例中,如圖15中所示,內環形橋部36具有預定徑向高度H。但是,如圖17中所示,內環形橋部36進一步具有 凹部36c及支撐部36d。特定言之,支撐部36d具有預定徑向高度H且由中間構件150連接。凹部36c在相對於支撑部36d之徑向向內方向上內凹。
自行車輪圈112之製程基本上與自行車輪圈12之製程相同,除筆直構件90亦在切割製程期間形成且形成中間構件150使得如在切割製程期間在自行車輪圈1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中間構件150與第一傾斜構件142、第二傾斜構件144及筆直構件90對準外。因此,為簡明起見,將省略自行車輪圈112之製程之詳細描述。
如上說明,自行車輪圈112具有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之中間構件150。因此,使用此配置,可提供具有改良加強性之自行車輪圈112。
第三實施例
現參考圖18至圖20,現將說明根據第三實施例之自行車輪圈212。自行車輪圈212基本上與自行車輪圈112相同,除舉例而言,如下文說明,自行車輪圈212進一步包含一對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及延伸於第一樑構件100a與第二樑構件100b之間之中間構件250外。
鑑於第二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之間之相似性,與第二實施例之部件相同之第三實施例之部件將被賦予與第二實施例之部件相同之參考數字。在任何情況中,為簡明起見,可省略與第二實施例之部件實質相同之第三實施例之部件之描述。但是,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第一實施例之描述及闡釋亦適用於此第三實施例,除如本文討論及/或闡釋外。
自行車輪圈212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第一傾斜構件142、第二傾斜構件144及筆直構件90。在此所繪示之第三實施例中,自行車輪圈212進一步包含至少一樑構件100及中間構件 250。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第一傾斜構件142、第二傾斜構件144、筆直構件90、至少一樑構件100及中間構件250經整合形成為單件、整體構件。
如圖18至圖20中所示,至少一樑構件100跨第一傾斜構件142(例如,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圓周延伸。至少一樑構件100包含一對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例如,一對樑構件),且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2之軸向方向A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此外,如在自行車輪圈212之軸向方向A上觀察,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相對於彼此對準。
特定言之,如圖20中最佳所示,第一樑構件100a跨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與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之間之第一傾斜構件142a、第一筆直構件92a、第二傾斜構件144a及第二筆直構件94a圓周延伸。同樣地,第二樑構件100b跨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與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之間之第一傾斜構件142b、第一筆直構件92b、第二傾斜構件144b及第二筆直構件94b圓周延伸。較佳地,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圍繞自行車輪圈12之整個圓周安置。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可部分圍繞自行車輪圈12之整個圓周安置。如圖20中所示,第一樑構件100a包含沿著自行車輪圈212之徑向方向定位在第一樑構件100a中間之徑向中間部分101a。同樣地,第二樑構件100b包含沿著自行車輪圈212之徑向方向定位在第二樑構件100b中間之徑向中間部分101b。
中間構件250(例如,至少一中間構件)在自行車輪圈212之軸向方向A上延伸於第一樑構件100a與第二樑構件100b之間。較佳地,中間構件250接觸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特定言之,如圖20中最佳所示,中間構件250延伸於自行車輪圈212之軸向方向A上在第一樑構件100a之徑向中間部分101a與第二樑構件100b之徑向中間部分 101b(例如,樑構件之徑向中間部分)之間使得中間構件250接觸徑向中間部分101a及徑向中間部分101b兩者。在所繪示之第三實施例中,中間構件250較佳接觸徑向中間部分101a及徑向中間部分101b兩者。中間構件250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包含用於以習知方式接達及或安裝輻條16之開口250a。或者,中間構件250可無任何開口,除用於安裝空氣閥19之外部單個空氣閥安裝開口(見圖1)外。
自行車輪圈212亦可說明如下。特定言之,自行車輪圈212包含徑向外周邊部分20、徑向內周邊部分30、中間構件250、及徑向延伸於徑向外周邊部分20與徑向內周邊部分30之間之一對第一側壁246a及第二側壁246b。第一側壁246a及第二側壁246b分別具有複數個第一開口248a及複數個第二開口248b。
如圖20中所示,第一側壁246a及第二側壁246b基本上與第一側壁146a及第二側壁146b相同,除第一側壁246a及第二側壁246b進一步由樑構件100形成外。同樣地,第一開口248a及第二開口248b基本上與第一開口148a及第二開口148b相同,除第一開口248a及第二開口248b進一步由樑構件100界定外。此外,第一側壁246a及第二側壁246b基本上與第一側壁146a及第二側壁146b相同,除第一開口248a及第二開口248b之各者為具有帶三個邊角之三角形或帶四個邊角之方形外。
特定言之,第一側壁246a由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第一傾斜構件142a、第二傾斜構件144a、第一筆直構件92a及第二筆直構件94a及第一樑構件100a形成。因此,第一開口148a由第一外環形側部分2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32、第一傾斜構件142a或第二傾斜構件144a、第一筆直構件92a或第二傾斜構件94a及第一樑構件100a界定。同樣地,第二側壁246b由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第一傾斜構件142b、第二傾斜構件144b、第一筆直構件92b、第二筆直構件94b及第二樑構件100b形成。因此,第二開口148b 由第二外環形側部分2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34、第一傾斜構件142b或第二傾斜構件144b、第一筆直構件92b或第二筆直構件94b及第二樑構件100b界定。
自行車輪圈212較佳或視需要進一步包含覆蓋第一開口248a及/或第二開口248b之至少一膜構件。至少一膜構件基本上與至少一膜構件180相同,除膜構件覆蓋第一開口248a及第二開口248b外。因此,為簡明起見,將省略至少一膜構件之詳細描述。
自行車輪圈212之製程基本上與自行車輪圈112之製程相同,除帶具有藉由擠壓製程擠壓之中間構件250之自行車輪圈212之基本總體形狀之長形金屬構件與自行車輪圈12之基本總體形狀不同且在切割製程期間進一步形成至少一樑構件100外。因此,為簡明起見,將省略自行車輪圈212之製程之詳細描述。
如上說明,自行車輪圈212具有第一樑構件100a及第二樑構件100b及徑向延伸於第一樑構件100a與第二樑構件100b之間之中間構件250。因此,使用此配置,可提供具有改良加強性之自行車輪圈212。
在理解本發明之範疇時,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包括」及其派生詞旨在作為指定所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之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敘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之存在之開放性術語。上述內容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詞,諸如術語「包含」、「具有」及其等之派生詞。
此外,應瞭解雖然本文中術語「第一」及「第二」可用於描述各種組件,但是此等組件不得受限於此等術語。此等術語僅用於區分一組件與另一組件。因此,舉例而言,上述第一組件可被稱作第二組件且反之亦然而不脫離本發明之教示。此外,術語「部件」、「區段」、「部分」、「構件」或「元件」在用作單數時可具有單個部件或複數個部件之雙重含義。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附接」涵蓋藉由將元件直接附至另一元件而將一元件直接固定至另一元件之組態;藉由將元件附至(諸)中間構件,該(等)中間構件接著附至另一元件而將元件間接固定至另一元件之組態;及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整合,即一元件係實質另一元件之部分之組態。此定義亦適用於類似含義之詞,舉例而言,「接合」、「連接」、「耦合」、「安裝」、「粘合」、「固定」及其等之派生詞。最後,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諸如「實質上」、「大約」及「約」之程度術語意指修飾術語之偏差量使得最終結果不會顯著變化。
雖然已僅選擇所選實施例闡釋本發明,但是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從本揭示內容瞭解可在本文中進行各種改變及修改而不脫離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定義之本發明之範疇。舉例而言,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改變各種組件之大小、形狀、位置或定向,只要其等不實質偏離其等之所要功能。繪示為彼此直接連接或接觸之組件可具有安置在其等之間之中間結構,除非另有明確規定。一個元件之功能可由兩個元件執行且反之亦然,除非另有具體規定。一個實施例之結構及功能可在另一實施例中採用。在特定實施例中不必然同時提供所有優點。與先前技術不同之每個特徵單獨或結合其他特徵亦應被視作申請人對其他發明之單獨描述,包含此(等)特徵具體體現之結構及/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上述描述僅提供用於闡釋且非用於限制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之等效物定義之本發明之目的。
12‧‧‧自行車輪圈
20‧‧‧徑向外周邊部分
22‧‧‧第一外環形側部分
22a‧‧‧夾鉗部分
24‧‧‧第二外環形側部分
24a‧‧‧夾鉗部分
26‧‧‧外環形橋部
26a‧‧‧開口
28‧‧‧外軸向中間部分
30‧‧‧徑向內周邊部分
32‧‧‧第一內環形側部分
34‧‧‧第二內環形側部分
36‧‧‧內環形橋部
36a‧‧‧輻條開口
38‧‧‧內軸向中間部分
42‧‧‧第一傾斜構件
42a‧‧‧第一傾斜構件
43a‧‧‧第一外端
43c‧‧‧第一內端
44‧‧‧第二傾斜構件
44a‧‧‧第二傾斜構件
45a‧‧‧第二外端
45c‧‧‧第二內端
46a‧‧‧第一側壁
48a‧‧‧第一開口
50‧‧‧中間構件
I‧‧‧間隔

Claims (29)

  1. 一種自行車輪圈,其包括:一徑向外周邊部分;一徑向內周邊部分;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如在該自行車輪圈之一軸向方向上觀察,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在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一徑向方向傾斜之一第一方向上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及至少一中間構件,其安置在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包含一對第一傾斜構件,其中該等第一傾斜構件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
  3. 如請求項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如在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上觀察,該等第一傾斜構件相對於彼此對準。
  4.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筆直構件,其在該自行車輪圈之該徑向方向上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
  5.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筆直構件包含一對筆直構件,其中該等筆直構件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
  6. 如請求項5之自行車輪圈,其中:如在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上觀察,該等筆直構件相對 於彼此對準。
  7.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如在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上觀察,其在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徑向方向傾斜之一第二方向上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經圓周安置為鄰近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該至少一筆直構件經圓周安置在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與該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之間。
  8.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
  9. 如請求項8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之一軸向中間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一軸向中間部分之間。
  10. 如請求項8之自行車輪圈,其中:如在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上觀察,該至少一中間構件與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對準。
  11.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樑構件,其跨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圓周延伸。
  12.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包含一對第一傾斜構件,其中該等第一傾斜構件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該至少一樑構件包含一對樑構件,其中該等樑構件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安置為相對於彼此正對,且 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延伸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上在該等樑構件之間。
  13.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延伸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上在該等樑構件之徑向中間部分之間。
  14.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如在該自行車輪圈之該軸向方向上觀察,其在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該徑向方向傾斜之一第二方向上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經圓周安置為鄰近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及至少一膜構件,其覆蓋界定於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與該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之間之一區域。
  15. 如請求項7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膜構件,其覆蓋界定於該至少一第一傾斜構件與該至少一筆直構件之間或該至少一第二傾斜構件與該至少一筆直構件之間之一區域。
  16.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徑向外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一輪胎,且該徑向內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一輻條。
  17. 一種自行車輪圈,其包括:一徑向外周邊部分;一徑向內周邊部分;至少一中間構件,其從該徑向外周邊部分徑向延伸;及至少一側壁,其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其中該至少一側壁具有至少一開口。
  18. 如請求項17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之一軸向中間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一軸向中間部分之間。
  19. 如請求項17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一膜構件,其覆蓋該至少一開口。
  20. 如請求項17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徑向外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一輪胎,且該徑向內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一輻條。
  21. 如請求項17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使得該至少一中間構件將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連接。
  22. 一種自行車輪圈,其包括:一徑向外周邊部分;一徑向內周邊部分;及至少一側壁,其徑向延伸於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部分之間,該至少一側壁具有至少一開口,藉由擠壓製程製造該自行車輪圈。
  23.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在該擠壓製程後形成該至少一開口。
  24.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藉由切割製程形成該至少一開口。
  25. 如請求項24之自行車輪圈,其中:用雷射切割機執行該切割製程。
  26.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中間壁,其安置在該徑向外周邊部分與該徑向內周邊 部分之間。
  27.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藉由在該擠壓製程後用雷射切割機執行之切割製程形成該至少一開口,且在該切割製程期間切割該至少一中間壁。
  28.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一膜構件,其覆蓋該至少一開口。
  29.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徑向外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一輪胎,且該徑向內周邊部分經組態以安裝一輻條。
TW102129361A 2013-05-23 2013-08-15 自行車輪圈 TWI5556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900,797 US10059145B2 (en) 2013-05-23 2013-05-23 Bicycle ri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4704A true TW201444704A (zh) 2014-12-01
TWI555652B TWI555652B (zh) 2016-11-01

Family

ID=5186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361A TWI555652B (zh) 2013-05-23 2013-08-15 自行車輪圈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059145B2 (zh)
CN (2) CN107471909B (zh)
DE (1) DE102014106814A1 (zh)
TW (1) TWI5556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59145B2 (en) * 2013-05-23 2018-08-28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DE102015103508A1 (de) 2015-03-10 2016-09-15 Dt Swiss Ag Felge für ein Mountainbike
DE102016104419B4 (de) * 2016-03-10 2021-02-11 Alex Global Technology, Inc. Fahrradfelge in Leichtbauweis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US10259262B2 (en) * 2017-01-20 2019-04-16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US10875355B2 (en) * 2017-12-28 2020-12-29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and bicycle rim
FR3078922A1 (fr) * 2018-03-19 2019-09-20 Psa Automobiles Sa Roue structurelle de vehicule a effet aerodynamique et vehicule comprenant une telle roue
US11584155B2 (en) * 2018-10-10 2023-02-21 Sram, Llc Composite bicycle rim
US11660909B2 (en) 2019-12-11 2023-05-30 Sram, Llc Tire retaining feature for a bicycle ri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44203C2 (de) * 1982-11-30 1986-11-20 ASV Stübbe GmbH & Co KG, 4973 Vlotho Kunststoffrad aus Felge, Speichen und Radnabe
DE4444044C2 (de) * 1994-12-10 2001-11-08 Josef Hasberg Felgenrad für Fahrräder u. dgl.
US6850565B2 (en) * 1998-12-18 2005-02-01 Intel Corporation Real time bit rate control system
US7828101B2 (en) * 2002-12-03 2010-11-09 Radtke Jeffrey L Self-propelled wheel for bicycles and similar vehicles
ITBO20030223A1 (it) * 2003-04-16 2004-10-17 Vuelta Internat Spa Cerchione autoventilante, particolarmente per biciclette
ATE400453T1 (de) * 2003-08-11 2008-07-15 Campagnolo Srl Fahrradfelge aus verbundwerkstoff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DE102004047264B4 (de) 2004-09-24 2007-01-04 Friebel, Moritz, Dr. Speichenlaufrad mit gewichtsminimierter und aerodynamisch optimierter Hohlkammerfelge
US20060273654A1 (en) * 2005-06-03 2006-12-07 Tung-Kuei Lien Bicycle wheel rim
EP1795370B1 (en) 2005-12-09 2009-03-25 Prince Sports, Inc. Wheel having multiple tube frame structure.
US20070278848A1 (en) * 2006-06-06 2007-12-06 Alex Global Technology, Inc. Wheel rim
US7717446B2 (en) * 2006-11-21 2010-05-18 Pt Motion Works, Inc. Self-propelled vehicle propelled by an elliptical drive train
JP2008127001A (ja) * 2006-11-24 2008-06-05 Asuka Japan:Kk 自転車用車輪に於ける回転増幅機構
US7377595B1 (en) * 2007-02-28 2008-05-27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CN201056134Y (zh) * 2007-06-08 2008-05-07 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 一种自行车车胎
DE102009054243A1 (de) * 2009-11-21 2011-05-26 Ronal Ag Bauteil mit Oberflächenbesch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Bauteils
EP2403658A1 (de) * 2009-11-21 2012-01-11 Ronal AG Fahrzeugradkomponenten, einschliesslich fahrzeugräder, mit oberflächenbesch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olchen fahrzeugradkomponenten
DE102010034500A1 (de) * 2010-08-16 2012-02-16 Moritz Friebel Kombinations-Drahtreifenfelge für Fahrradspeichenlaufräder mit Leichtmetallprofilgerüst und Verbundwerkstoffverkleidung
JP2012077838A (ja) * 2010-10-01 2012-04-19 Chuo Motor Wheel Co Ltd 車両用ホイール
GB201101417D0 (en) * 2011-01-27 2011-03-16 Katsanis Dimitrios Improvements in bicycle wheels
US10059145B2 (en) * 2013-05-23 2018-08-28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1909B (zh) 2020-09-04
CN107471909A (zh) 2017-12-15
TWI555652B (zh) 2016-11-01
US20140346849A1 (en) 2014-11-27
CN104175798A (zh) 2014-12-03
US10300737B2 (en) 2019-05-28
US20170072738A1 (en) 2017-03-16
CN104175798B (zh) 2017-08-29
DE102014106814A1 (de) 2014-11-27
US10059145B2 (en)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5652B (zh) 自行車輪圈
US9421818B2 (en) Bicycle hub and bicycle wheel
TWI680910B (zh) 自行車後鏈輪總成
TWI485076B (zh) 自行車輪緣
EP1726457B1 (en) Bicycle hub
TWI551475B (zh) 自行車輪圈
TWI492860B (zh) 自行車車輪輪緣結構
JP2005014892A (ja) 自転車用リム
US8297711B2 (en) Circular bicycle rim
JP3711346B2 (ja) 自転車用リム
JP3305298B2 (ja) 自転車用リム、及び自転車用ホイール組立体
JP3305299B2 (ja) 自転車用リム、及び自転車用ホイール組立体
US20120212038A1 (en) Bicycle rim
JP2006510546A (ja) 自転車用車輪
US8449044B2 (en) Bicycle rim
US6443532B1 (en) Spoked wheel assembly for a bicycle
TWI774901B (zh) 自行車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