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4901B - 自行車輪圈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輪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4901B
TWI774901B TW107147313A TW107147313A TWI774901B TW I774901 B TWI774901 B TW I774901B TW 107147313 A TW107147313 A TW 107147313A TW 107147313 A TW107147313 A TW 107147313A TW I774901 B TWI774901 B TW I7749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rim
wall
annular base
base member
reinforc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7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2322A (zh
Inventor
Md 卡密斯 阿敏努丁 賓 羅斯
Original Assignee
馬來西亞商島野馬來西亞配件廠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馬來西亞商島野馬來西亞配件廠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馬來西亞商島野馬來西亞配件廠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4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490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03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5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being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2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8Rim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brak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12Appurtenances, e.g. lining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10/00Manufacturing methods
    • B60B2310/60Surfac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 B60B2310/616Coating with thin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10Metallic materials
    • B60B2360/104Alumin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30Synthetic materials
    • B60B2360/34Reinforced plastics
    • B60B2360/341Reinforced plastics with fibres
    • B60B2360/3416Carbone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自行車輪圈,其包括一環形基座構件及一第一加固構件。該環形基座構件包含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之一徑向內壁及一引導部分。該引導部分自該徑向內壁徑向向內突出。該第一加固構件沿該引導部分延伸以覆於該徑向內壁上,使得一光滑面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

Description

自行車輪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輪圈。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一環形金屬基座構件及一平滑內周邊之加固自行車輪圈。
騎自行車正成為一越來越流行之娛樂形式及一交通方式。再者,騎自行車已成為業餘人員及專業人員兩者之一非常流行之競技運動。無論自行車是否用於娛樂、交通或競賽,自行車工業不斷改良自行車之各種組件。已被廣泛重新設計之一組件係自行車車輪。自行車車輪經不斷重新設計以使設計強固、輕質及更符合空氣動力學以及使製造及組裝簡單。
當前可在市場上購得諸多不同類型之自行車車輪。大多數自行車車輪具有一輪轂、複數個輪輻及一環形輪圈。輪轂附接至自行車之車架之一部分用於相對旋轉。輪輻之內端耦合至輪轂且自輪轂向外延伸。環形輪圈耦合至輪輻之外端且具有用於將一充氣輪胎支撐於其上之一外部分。通常,自行車車輪之輪輻係細金屬鋼絲輪輻。輪轂之端通常具有用於將輪輻耦合至輪轂之凸緣。特定言之,孔提供於輪轂凸緣中。鋼絲輪輻通常使其內端彎曲且具有形成為一釘頭形狀之一凸緣。鋼絲輪輻之內端支撐於輪轂凸緣之一者中之一孔中。輪輻之外端通常具有用於嚙合輪輻帽之螺 紋,輪輻帽將鋼絲輪輻之外端固定於輪圈中之輪輻附接孔內。
近年來,自行車車輪已被設計成在輪圈與輪轂之間利用具有較高張力之輪輻來提供一更剛性車輪。當輪輻之張力變得非常高時,需要非常強固輪圈。讓與Shimano公司之美國專利第7,377,595號中揭示可容納高張力輪輻之一自行車輪圈之一實例。此專利之自行車輪圈包含複數個纖維加固樹脂及/或塑膠片層,其等在輪輻附接區域處使用額外加固件來加固環形輪圈以提供一強固輪圈。然而,如圖7中所展示,小隆起將形成於輪輻附接區域之各者處之環形輪圈之內表面上,其不太美觀且會使輪圈變厚。
鑑於上文,熟習技術者將自本發明明白,需要一種改良加固輪圈。本發明解決熟習技術者將自本發明明白之此技術需求以及其他需求。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種自行車輪圈包括一環形基座構件及一第一加固構件。該環形基座構件包含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之一徑向內壁及一引導部分。該引導部分自該徑向內壁徑向向內突出。該第一加固構件沿該引導部分延伸以覆於該徑向內壁上。
就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確保該第一加固構件在該引導部分內延伸且因此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以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一光滑面及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徑向內壁。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引導部分包含一第一引導壁及一第二引導壁。
就根據第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引導部分內 之該第一加固構件之固持及對準。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一態樣或第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徑向內壁包含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
就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透過該等第一輪輻附接開口將輪輻有效附接至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徑向內壁。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引導部分沿該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之至少兩者延伸。
就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將輪輻有效附接至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徑向內壁且將該第一加固構件接納於該引導部分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四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引導部分完全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
就根據第五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引導部分內之該第一加固構件之固持及對準。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五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加固構件沿該引導部分延伸以覆於該徑向內壁上,使得一光滑面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
就根據第六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使該自行車輪圈具有一悅目外觀且可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徑向內壁及/或該等輪輻附接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六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加固構件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
就根據第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確保該環形基座構件由該第一加固構件周向覆蓋且可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徑向內壁及/或該等輪輻附接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加固構件沿該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之至少兩者延伸。
就根據第八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等輪輻對於該自行車輪圈之附接且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等輪輻附接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八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環形基座構件進一步包含一環形輪胎附接部分、一第一側壁部分及一第二側壁部分。該環形輪胎附接部分經調適以使一輪胎安裝於其上,且形成背向彼此之一對環形制動表面。該第一側壁部分及該第二側壁部分分別自該對環形制動表面向內延伸且分別連接至該徑向內壁。
就根據第九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將該輪胎接納於該自行車輪圈上且使用該等環形制動表面來達成制動功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九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加固構件,其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以覆於該第一加固構件上,使得一光滑面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
就根據第十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圍繞該輪圈之整個圓周有效增加該環形基座構件之厚度以對該輪圈提供加強剛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第九態樣之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加固構件,其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以覆於該第 一加固構件及該第一側壁部分及該第二側壁部分之至少部分上,使得一光滑面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
就根據第十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圍繞該輪圈之整個圓周有效增加該環形基座構件之厚度以對該輪圈提供加強剛性且產生一悅目外觀。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一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環形基座構件由一第一材料製成。該第一材料包括一金屬材料。
就根據第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提供一更剛性車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二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加固構件由不同於該第一材料之一第二材料製成。
就根據第十三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擴大可被選擇用於該環形基座構件及該第一加固構件之材料之範圍。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三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二材料包含至少樹脂材料。
就根據第十四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等輪輻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且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等輪輻附接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四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二材料包含至少塑膠。
就根據第十五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等輪輻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且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等輪輻附接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第十三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二材料包含至少碳纖維加固塑膠(CFRP)。
就根據第十六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等輪輻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且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之該等輪輻附接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第十態樣至第十六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二加固構件由不同於該第一材料之一第三材料製成。
就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擴大可被選擇用於該環形基座構件及該第二加固構件之材料之範圍。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三材料包含至少樹脂材料。
就根據第十八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等輪輻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且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三材料包含至少碳纖維加固塑膠(CFRP)。
就根據第十九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等輪輻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且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態樣,根據第十態樣至第十八態樣之任一者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二加固構件呈預浸片之形式。
就根據第二十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可改良該等輪輻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且加強該環形基座構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一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加固構件包含分別對應於該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 之複數個第二輪輻附接開口。
就根據第二十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該等輪輻可透過該第一加固構件有效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二態樣,根據第二十一態樣之自行車輪圈經構形使得該第二加固構件包含分別對應於該複數個第二輪輻附接開口之複數個第三輪輻附接開口。
就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自行車輪圈而言,該等輪輻可透過該第一加固構件及該第二加固構件有效附接至該自行車輪圈。
10:自行車
12:前自行車車輪
14:後自行車車輪
16:自行車車架
18a:環形輪圈
18b:環形輪圈
19a:充氣輪胎
19b:充氣輪胎
20a:中心輪轂
20b:中心輪轂
21a:輪輻
21b:輪輻
22:環形基座構件
24:第一加固構件
24a:光滑面
24b:第二輪輻附接開口
26:徑向內壁
26a:第一輪輻附接開口
28:引導部分
28a:第一引導壁
28b:第二引導壁
30:環形輪胎附接部分
30a:環形制動表面
30b:環形制動表面
30c:環形連接區段
30d:U形輪胎接納凹槽
30e:環形肋
30f:環形肋
32:第一側壁部分
34:第二側壁部分
36:第二加固構件
36a:光滑面
36b:第三輪輻附接開口
將藉由參考結合附圖之以下詳細描述來輕易獲得本發明及其諸多伴隨優點之一更完全瞭解且較佳理解本發明及其諸多伴隨優點。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一前自行車車輪及一後自行車車輪之一自行車之一側視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圖1中所繪示之前輪之一側視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圖1中所繪示之後輪之一側視圖。
圖4係展示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輪圈之一橫截面的自行車輪圈之一部分透視圖。
圖5係展示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輪圈之一橫截面的自行車輪圈之另一部分透視圖。
圖6係展示具有覆於第一加固構件上之一第二加固構件之自行車輪圈之一橫截面的自行車輪圈之一部分透視圖。
圖7係一習知自行車輪圈之一部分視圖。
現將參考圖式來解釋本發明之選定實施例。熟習技術者將自本發明明白,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以下描述僅供說明且不用於限制由附屬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界定之本發明。
首先參考圖1,其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一前自行車車輪12及一後自行車車輪14之一自行車10。自行車車輪12及14依一習知方式附接至一自行車車架16。由於自行車10之部件在本技術中已為人所熟知,所以除與本發明相關之部件之外,本文將不詳細討論或繪示自行車10之部件。換言之,本文將僅詳細討論及繪示與自行車車輪12及14相關之部件。再者,本文可或可不繪示之各種習知自行車部件(諸如制動器、額外鏈輪、變速器等等)可結合本發明使用。
一般而言,本發明依相同方式應用於自行車車輪12及14兩者。另外,自行車車輪12及14之一些部件係相同的或功能相同(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完全相同)。為了簡單及方便起見,自行車車輪12及14之相同部件及功能相同部件將被給予相同元件符號。參考圖2,前自行車車輪12基本上包含具有一充氣輪胎19a之一環形輪圈18a、一中心輪轂20a及延伸於中心輪轂20a與環形輪圈18a之間的複數個輪輻21a。類似地,後自行車車輪14基本上包含具有一充氣輪胎19b之一環形輪圈18b、一中心輪轂20b及延伸於中心輪轂20b與環形輪圈18b之間的複數個輪輻21b。
參考圖2,輪圈18a係經設計以圍繞前自行車車輪12之一中心軸線旋轉之一環形構件。換言之,輪圈18a實質上呈圓形,如側視圖(圖2)中所見。同樣地,輪圈18b係經設計以圍繞後自行車車輪14之一中心軸 線旋轉之一環形構件。換言之,輪圈18b實質上呈圓形,如側視圖(圖3)中所見。鑑於輪圈18a及18b之類似構造,本文將僅詳細討論及繪示前自行車車輪12之輪圈18a。熟習技術者將自本發明明白,本文所討論及繪示之輪圈18a之構造適用於輪圈18b之構造。
如圖4中所展示,自行車輪圈18a基本上包含一環形基座構件22及應用於環形基座構件22之一第一加固構件24。環形基座構件22包含一徑向內壁26及一引導部分28。引導部分28圍繞環形基座構件22周向延伸且自徑向內壁26徑向向內突出。第一加固構件24沿引導部分28延伸以覆於徑向內壁26上,使得一光滑面24a圍繞環形基座構件22之一內周邊形成,如圖5中所展示。
在本實施例中,引導部分28包含一第一引導壁28a及與第一引導壁28a對置之一第二引導壁28b。第一引導壁28a及第二引導壁28b自徑向內壁26徑向向內突出並終止於自由端。徑向內壁26包含用於接納輪輻21a之一端之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引導部分28沿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之至少兩者延伸。在本實施例中,引導部分28完全圍繞環形基座構件22周向延伸且因此沿所有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延伸。
第一加固構件24亦沿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之至少兩者延伸。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中所展示,第一加固構件24完全圍繞環形基座構件22周向延伸且因此沿所有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延伸。第一加固構件24包含複數個第二輪輻附接開口24b。第二輪輻附接開口24b之各者分別對應於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之各者。較佳地,在本實施例中,接納於引導部分28中之第一加固構件24具有(但不限於)約7.5mm之一寬度及約1.2mm之一高度。
環形基座構件22由實質上剛性之一第一材料構造,該第一 材料可為本技術中所熟知之一材料。例如,環形基座構件22可由諸如鍍鋼、不鏽鋼、鋁、鎂或鈦之任何適合金屬材料構造。環形基座構件22基本上包含經調適以使輪胎19a安裝於其上之一環形輪胎附接部分30、一第一側壁部分32及與第一側壁部分32對置之一第二側壁部分34。環形輪胎附接部分30形成背向彼此之一對環形制動表面30a、30b。第一側壁部分32及第二側壁部分34分別自環形制動表面對30a、30b向內延伸。第一側壁部分32及第二側壁部分34分別連接至徑向內壁26。環形輪胎附接部分30包含一環形連接區段30c,其連接環形制動表面30a、30b,使得一環形中空區域由第一側壁部分32及一第二側壁部分34、環形制動表面30a、30b之一部分、徑向內壁26及環形連接區段30c界限。因此,環形基座構件22係一管狀構件。
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圍繞徑向內壁26之圓周之一最內部分均勻間隔以將輪輻21a接納於其內,如自圖1及圖5所最佳理解。環形輪胎附接部分30係環形基座構件22之一外環形部分,其經構形及配置以使輪胎19a依一習知方式安裝於其上。環形輪胎附接部分30形成一實質上U形輪胎接納凹槽30d,如圖4及圖5中之橫截面中所見。環形制動表面30a、30b之各者在其自由端處形成一環形肋30e、30f以依一習知方式保持輪胎之胎唇。環形制動表面30a、30b向外背向垂直於環形連接區段30c之一中心面以接合習知輪圈制動器。較佳地,在本實施例中,環形肋30e、30f之間的距離係(但不限於)約17mm,環形制動表面30a、30b之間的距離係(但不限於)約22.4mm,且U形輪胎接納凹槽30d具有(但不限於)約20mm之一內寬。
如圖6中所展示,自行車輪圈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加固構件 36。第二加固構件36較佳地附接至環形基座構件22,使得第二加固構件36圍繞環形基座構件22周向延伸以覆於第一加固構件24上。因此,一光滑面36a圍繞環形基座構件22之內周邊形成。較佳地,第二加固構件36亦覆於第一側壁部分32及第二側壁部分34之至少部分上。此外,第二加固構件36覆蓋第一加固構件24之光滑面24a(圖4)、第一引導壁28a(圖4)、及第二引導壁28b(圖4)。如圖6所示,一間隙形成於第二加固構件36與第一引導壁28a及第二引導壁28b之每一者之自由端之間。第一加固構件24及第二加固構件36圍繞輪圈18a之整個圓周有效增加環形基座構件22之厚度以對輪圈18a提供加強剛性。第二加固構件36包含複數個第三輪輻附接開口36b。第三輪輻附接開口36b分別對應於第二輪輻附接開口24b,使得輪輻21a透過第一輪輻附接開口26a、第二輪輻附接開口24b及第三輪輻附接開口36b附接至自行車輪圈18a。較佳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加固構件36具有(但不限於)0.19mm之一厚度。
第一加固構件24由一第二材料製成。第二材料不同於環形基座構件22之第一材料。例如,第二材料可包含至少樹脂、塑膠、碳纖維加固塑膠(CFRP)或其等之組合。
第二加固構件36由一第三材料製成。第三材料亦不同於環形基座構件22之第一材料。例如,第三材料可包含至少樹脂、塑膠、碳纖維加固塑膠(CFRP)或其等之組合。第二加固構件36較佳地呈由一熱固性樹脂或一熱塑性樹脂浸漬之連續加固纖維之薄片(其通常稱為預浸片)之形式。預浸片在室溫處係一柔軟材料。然而,當加熱預浸片時,樹脂變得低黏度。在冷卻片材之後,預浸片之樹脂變得非常硬。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預浸片包含碳纖維或由一環氧樹脂浸漬之一玻璃纖維。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預浸片可包含幾乎任何加固纖維及可實施本發明之幾乎任何基質樹脂。預浸片之厚度及表面光潔度可經變動以適應車輪之期望要求。
自行車領域之熟習技術者將自本發明明白,上述實施例之結構可至少部分彼此組合。
在本申請案中,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意欲為開放式術語,其特指存在所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此概念亦適用於類似含義之用語,例如術語「具有」、「包含」及其衍生詞。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附接」可涵蓋其中藉由將一元件直接附裝至另一元件來將該元件直接附接至該另一元件之構形、其中經由一(或若干)中間構件將元件間接附接至另一元件之構形及其中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整合(即,一元件本質上係另一元件之部分)之構形。此概念亦適用於類似含義之用語,例如「結合」、「連接」、「耦合」、「安裝」、「接合」、「固定」及其衍生詞。
以單數形式使用之術語「構件」、「區段」、「部分」、「部件」及「元件」可具有一單一部分或複數個部分之雙重含義。
本申請案中所列舉之序數(諸如「第一」及「第二」)僅為識別符,且不具有例如一特定順序或其類似者之任何其他含義。例如,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不隱含存在「第二元件」,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不隱含存在「第一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對」除涵蓋其中元件對具有相同形狀或結構之構形之外,亦可涵蓋其中元件對具有彼此不同形狀或結構之構形。
最後,如本文所使用,諸如「實質上」、「約」及「近似」 之程度術語意謂未使最終結果明顯改變之經修飾術語之合理偏差量。
顯而易見,可鑑於上述教示來進行本發明之諸多修改及變動。因此,應瞭解,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依除本文具體所描述之方式之外之其他方式實踐本發明。
22‧‧‧環形基座構件
24‧‧‧第一加固構件
24a‧‧‧光滑面
24b‧‧‧第二輪輻附接開口
26‧‧‧徑向內壁
26a‧‧‧第一輪輻附接開口
28‧‧‧引導部分
28a‧‧‧第一引導壁
28b‧‧‧第二引導壁
30‧‧‧環形輪胎附接部分
30a‧‧‧環形制動表面
30b‧‧‧環形制動表面
30c‧‧‧環形連接區段
30d‧‧‧U形輪胎接納凹槽
30e‧‧‧環形肋
30f‧‧‧環形肋
32‧‧‧第一側壁部分
34‧‧‧第二側壁部分

Claims (17)

  1. 一種自行車輪圈,其包括:一環形基座構件,其包含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之一徑向內壁及一引導部分,該引導部分自該徑向內壁徑向向內突出;及一第一加固構件,其沿該引導部分延伸以覆於該徑向內壁上,其中該徑向內壁包含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其中該第一加固構件係由一第二材料製成,該第二材料包括至少樹脂、塑膠、碳纖維加固塑膠(CFRP)、或其組合。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引導部分包含一第一引導壁及一第二引導壁。
  3.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引導部分沿該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之至少兩者延伸。
  4.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引導部分完全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
  5.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第一加固構件沿該引導部分延伸以覆於該徑向內壁上,使得一光滑面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
  6.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第一加固構件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
  7.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第一加固構件沿該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之至少兩者延伸。
  8.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環形基座構件進一步包含:一環形輪胎附接部分,其經調適以使一輪胎安裝於其上,該環形輪胎附接部分形成背向彼此之一對環形制動表面;及一第一側壁部分及一第二側壁部分,其等分別自該對環形制動表面向內延伸,該第一側壁部分及該第二側壁部分分別連接至該徑向內壁。
  9.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加固構件,其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以覆於該第一加固構件上,使得一光滑面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
  10. 如請求項8之自行車輪圈,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加固構件,其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以覆於該第一加固構件及該第一側壁部分及該第二側壁部分之至少部分上,使得一光滑面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之一內周邊形成。
  11.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環形基座構件由包括一金屬材料之一第一材料製成。
  12. 如請求項9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環形基座構件由包括一金屬材料之一第一材料製成,該第二加固構件由不同於該第一材料之一第三材料製成。
  13. 如請求項12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第三材料包含至少樹脂材料。
  14. 如請求項9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第二加固構件呈預浸片之形式。
  15.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第一加固構件包含分別對應於該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之複數個第二輪輻附接開口。
  16. 如請求項15之自行車輪圈,其中該第二加固構件包含分別對應於該複數個第二輪輻附接開口之複數個第三輪輻附接開口。
  17. 一種自行車輪圈,其包括:一環形基座構件,其包含圍繞該環形基座構件周向延伸之一徑向內 壁及一引導部分,該引導部分包括一第一引導壁及一第二引導壁,該第一引導壁及該第二引導壁自該徑向內壁徑向向內突出並終止於自由端;一第一加固構件,其沿該引導部分延伸以覆於該徑向內壁上;及一第二加固構件,覆蓋該第一加固構件之一光滑面、及該引導部分之該第一引導壁及該第二引導壁,其中一間隙形成於該第二加固構件與該第一引導壁及該第二引導壁之每一者之自由端之間,其中該徑向內壁包含複數個第一輪輻附接開口。
TW107147313A 2018-01-26 2018-12-27 自行車輪圈 TWI774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1739.1 2018-01-26
DE102018101739.1A DE102018101739A1 (de) 2018-01-26 2018-01-26 Fahrradfelge
??102018101739.1 2018-0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322A TW201932322A (zh) 2019-08-16
TWI774901B true TWI774901B (zh) 2022-08-21

Family

ID=6722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7313A TWI774901B (zh) 2018-01-26 2018-12-27 自行車輪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102018101739A1 (zh)
TW (1) TWI7749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2989A1 (en) * 2004-02-02 2005-08-11 Velocity Bicycle Accessories P Wheel rim
DE102007052674A1 (de) * 2006-11-03 2008-07-24 Shimano Inc., Sakai Fahrradfelge
CN201559479U (zh) * 2009-12-23 2010-08-25 唐山亨利车料有限公司 铝合金自行车车圈
TW201309495A (zh) * 2011-08-19 2013-03-01 Wei-Ping Lin 自行車之輪圈結構
CN103568702A (zh) * 2012-08-04 2014-02-12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北抛五金加工厂 铝合金自行车车圈
TWM483883U (zh) * 2011-08-19 2014-08-11 Wei-Ping Lin 自行車之輪圈結構
TWM507355U (zh) * 2015-04-17 2015-08-21 Alex Global Technology Inc 自行車輕量化高強度輪圈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5901A (ja) * 1984-11-21 1986-06-13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複合補強自転車用リム
DE29917618U1 (de) * 1999-10-06 2000-02-03 Alex Machine Ind Co Fahrradfelge mit einem Felgenkörper mit einem H-förmigen Querschnitt
US7377595B1 (en) 2007-02-28 2008-05-27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DE102007033719B4 (de) * 2007-07-19 2013-01-24 Shimano Inc. Fahrradfelge
DE102007041091B4 (de) * 2007-08-30 2012-08-23 Shimano Inc. Fahrradfelge
DE202012104719U1 (de) * 2012-12-05 2013-01-29 Kunshan Henry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ahrradfelge aus Aluminium und Kohlefaser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2989A1 (en) * 2004-02-02 2005-08-11 Velocity Bicycle Accessories P Wheel rim
DE102007052674A1 (de) * 2006-11-03 2008-07-24 Shimano Inc., Sakai Fahrradfelge
CN201559479U (zh) * 2009-12-23 2010-08-25 唐山亨利车料有限公司 铝合金自行车车圈
TW201309495A (zh) * 2011-08-19 2013-03-01 Wei-Ping Lin 自行車之輪圈結構
TWM483883U (zh) * 2011-08-19 2014-08-11 Wei-Ping Lin 自行車之輪圈結構
CN103568702A (zh) * 2012-08-04 2014-02-12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北抛五金加工厂 铝合金自行车车圈
TWM507355U (zh) * 2015-04-17 2015-08-21 Alex Global Technology Inc 自行車輕量化高強度輪圈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01739A1 (de) 2019-08-01
TW201932322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4994B2 (en) Bicycle rim reinforced with a continuously extending resin material
JP3526274B2 (ja) 自転車用ハブ
US7331639B2 (en) Bicycle rim
US9403578B1 (en)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US7377595B1 (en) Bicycle rim
US7306292B2 (en) Bicycle hub
TWI555652B (zh) 自行車輪圈
US7360847B2 (en) Bicycle hub
JP2000198301A (ja) 自転車用の車輪アセンブリ、リムアセンブリ、リム及びスポ―ク並びに補強部材
US8297711B2 (en) Circular bicycle rim
TW201311475A (zh) 複合式腳踏車輪
US6588853B2 (en) Bicycle rim
JP3314044B2 (ja) スポーク・リムアセンブリ、自転車リム及び自転車スポーク
US20130099556A1 (en) Bicycle wheel rim structure
JP3305298B2 (ja) 自転車用リム、及び自転車用ホイール組立体
JP3305299B2 (ja) 自転車用リム、及び自転車用ホイール組立体
TWI406778B (zh) 自行車輪緣
TWI774901B (zh) 自行車輪圈
US6752469B1 (en) Composite wheel assembly
TWI796412B (zh) 自行車輪圈及其製造方法
US20180207979A1 (en) Bicycle ri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