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3737A -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3737A
TW201443737A TW103105755A TW103105755A TW201443737A TW 201443737 A TW201443737 A TW 201443737A TW 103105755 A TW103105755 A TW 103105755A TW 103105755 A TW103105755 A TW 103105755A TW 201443737 A TW201443737 A TW 2014437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panel
meth
acrylate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5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1041B (zh
Inventor
Masaya Nakayama
Kazuhiro Hasegawa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3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3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1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10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Abstract

本發明是有關於觸控面板(100)及顯示裝置(108)。藉由成為第1電極(18A)或第2電極(18B)的銀細線(20)彼此交叉而形成的微胞(22A)或微胞(22B)形成具有交叉角度α為鈍角的對角、與交叉角度β為銳角的對角的平行四邊形(適宜的是菱形)形狀。於第1電極(18A)或第2電極(18B)的至少任意一個中,配置有於140℃、1 Hz下的損耗係數tanδ為0.13以上,且於25℃、1 Hz下的儲藏彈性模數為8.9×104 Pa以下的黏著劑(OCA)(30)。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進一步更詳細而言是有關於包含含有如下微胞的電極的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上述微胞藉由銀細線彼此交叉而形成平行四邊形形狀。
觸控面板包含感測器,上述感測器用以在觸控面板的表面受到物體(例如手指)的按壓時,檢測其按壓位置。於該感測器中包含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電極及第2電極。眾所周知,於該些第1電極與第2電極之間隔著絕緣層。
該些第1電極及第2電極包含藉由使金屬細線彼此相互正交地交叉而形成的網眼(參照日本專利特表2011-517355號公報)。藉由交叉的金屬細線而圍繞的空間亦被稱為微胞。金屬細線彼此正交地交叉,因此微胞形成正方形形狀。另外,作為金屬細線,自兼顧導電性、成本、色調等考慮,多使用銀(Ag)細線。
至於如上所述而構成的包含第1電極的第1電極層、或包含第2電極的第2電極層,如日本專利特開2011-074308號公報所記載那樣,藉由光學黏著劑(OCA)而貼附於顯示裝置或基板、 光學薄片等上。第1電極層或第2電極層相對於作為基材之絕緣層而言為凸,因此於絕緣層與第1電極層或第2電極層中形成階差。對於OCA,要求不管有無該階差,皆可將絕緣層與第1電極層或第2電極層之雙方良好地包覆(階差追從性良好)。
於將日本專利特表2011-517355號公報中記載的銀網眼透明電極用於觸控面板中的情況下,為了使網眼可見性(visibility)或透射率等良好,且藉由減低疊紋(moire)而使觸控面板高畫質化,有效的是使微胞間距變小,或使銀細線的寬度方向尺寸變小,或者相對於液晶顯示器等的畫素排列而傾斜地配置銀細線,使微胞形狀成為具有銳角的角度的菱形或平行四邊形。
然而,於具有菱形或平行四邊形(上述菱形或平行四邊形具有銳角的角度)的微胞形狀的銀網眼透明導電膜上貼合OCA時,OCA並未充分地進入至微胞的銳角部,產生所謂的滲入不良,因此產生如下的新的課題:於銳角部並未接著OCA而產生間隙。
其結果,水自微胞的銳角部的間隙浸入而引起離子遷移(ion migration),可知其是第1電極層或第2電極層的電阻值變化、或產生短路的不良狀況的原因。最近,為了使觸控面板的可見性提高,使銀細線的寬度方向尺寸盡可能的小,發現在將銀細線的寬度方向尺寸設為4μm以下時,出現由於此種離子遷移所造成的不良狀況。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觸控面板,上述觸控面板採用 向微胞的銳角部的滲入良好的OCA,因此可避免於銀細線中產生離子遷移。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在於提供包含上述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上述目的可藉由以下[1]的構成而達成。
[1]一種觸控面板,其是包含介隔絕緣層而對向的第1電極層與第2電極層的觸控面板,其特徵在於:於上述第1電極層中,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電極沿相對於上述第1方向而言正交的第2方向多個並聯,於上述第2電極層中,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電極沿上述第1方向多個並聯,上述第1電極或上述第2電極的至少任意一個包含由寬度方向尺寸為4μm以下的銀細線所形成的網眼,上述網眼包含多個藉由上述銀細線彼此交叉而形成的微胞,上述微胞的至少1個形成平行四邊形形狀,上述平行四邊形形狀具有藉由上述銀細線彼此交叉而形成的交叉角度為鈍角的對角、與銳角的對角,於包含上述網眼的上述第1電極或上述第2電極的至少任意一個及上述絕緣層中,配置有於140℃、1Hz下的損耗係數(loss factor)tanδ為0.13以上,且於25℃、1Hz下的儲藏彈性模數(storage elastic modulus)為8.9×104Pa以下的黏著劑。
於該觸控面板中採用具有規定物性的黏著劑(OCA)。該OCA 向銳角部的滲入性優異,良好地包覆使微胞形成具有銳角的平行四邊形形狀的上述電極,因此於該電極與OCA之間難以產生間隙。因此,可避免於兩者之間進入水分。因此,可防止形成銀細線的銀產生離子遷移。
特別是在可見性特別優異的銀細線的寬度方向尺寸為2μm以下時,存在銀細線(電極)的電阻值由於離子遷移而明顯變化的傾向,藉由上述使用OCA的本發明,即使在以此種極細的線而形成電極的情況下,亦可防止電極的電阻值變化。
[2]較佳的是在形成平行四邊形形狀的微胞的銳角的對角中,銀細線彼此的交叉角度為70°以下。
[3]而且,較佳的是形成平行四邊形形狀的微胞為菱形形狀。
[4]另外,較佳的是鄰接的微胞彼此的間隔、換而言之微胞間距為300μm以下。
[5]較佳的是銀細線的寬度方向尺寸為2μm以下。
[6]黏著劑的適宜的具體例可列舉包含下述(A)~(C)所示的成分者:(A):玻璃轉移點Tg為25℃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其中,烷基具有4個~18個碳原子),(B):玻璃轉移點Tg超過25℃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酯,(C):選自(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未經取代的(甲基)丙烯醯胺、N-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具有脲官能基的單體、內醯胺官能基、三級胺、脂環式胺、 芳香族胺、及具有該些組合的單體的群組的單體。
[7]於黏著劑中亦可包含含有酚系化合物的遷移抑制劑。
[8]第1電極或第2電極中的包含網眼的電極可藉由微觸印刷圖案化法或銀鹽法而形成。
而且,本發明是包含上述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根據本發明,使用顯示規定物性的黏著劑,因此在觸控面板中可避免在形成可見性優異的電極的銀細線的銀中產生離子遷移,可抑制電極的電阻值變化,且可提供可見性優異的觸控面板。
根據隨附的圖式與協同的下文的適宜的實施方式例的說明,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可變得更明確。
10A‧‧‧第1導電薄片
10B‧‧‧第2導電薄片
12‧‧‧積層導電薄片
14A‧‧‧第1透明基體(絕緣層)
14B‧‧‧第2透明基體
16A‧‧‧第1導電部(第1電極層)
16B‧‧‧第2導電部(第2電極層)
18A‧‧‧第1導電圖案(第1電極)
18B‧‧‧第2導電圖案(第2電極)
20‧‧‧銀細線
22A,22B‧‧‧微胞
30,62‧‧‧OCA(黏著劑)
40a‧‧‧第1接線部
40b‧‧‧第2接線部
42a‧‧‧第1端子配線圖案
42b‧‧‧第2端子配線圖案
50,52,72,78,84‧‧‧PET基板
54‧‧‧陽極
56‧‧‧陰極
58,60,76‧‧‧導電薄片
64‧‧‧V模式評價用基材
66‧‧‧直流電源
68‧‧‧負極
70‧‧‧正極
74‧‧‧虛設電極
80‧‧‧H模式評價用基材
82‧‧‧玻璃基板
86‧‧‧白化評價試驗用基材
100‧‧‧觸控面板
102‧‧‧感測器本體
106‧‧‧保護層
108‧‧‧顯示裝置
110‧‧‧顯示面板
110a‧‧‧顯示畫面
112‧‧‧感測器部
114‧‧‧端子配線部
116a‧‧‧第1端子
116b‧‧‧第2端子
A‧‧‧重疊部分
W‧‧‧寬度方向尺寸(線寬)
α、β‧‧‧角度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觸控面板的主要部分分解透視圖。
圖2是構成上述觸控面板的積層導電薄片的主要部分分解透視圖。
圖3是上述積層導電薄片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4是表示上述積層導電薄片中所形成的第1電極的微胞的概略平面圖。
圖5是與圖3不同的形態的積層導電薄片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6是V模式評價用基材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7是V模式評價用基材的概略平面圖。
圖8是H模式評價用基材的概略平面圖。
圖9是H模式評價用基材的概略縱剖面圖。
圖10是白化評價試驗用基材的概略側面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列舉適宜的實施方式,參照隨附圖式而加以詳細說明。另外,於本說明書中表示數值範圍的「~」以包含其前後所記載的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含義而使用。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觸控面板100的主要部分分解透視圖。該觸控面板100包含感測器本體102、與未圖示的控制電路(IC電路等)。
感測器本體102包含積層有第1導電薄片10A與第2導電薄片10B而構成的積層導電薄片12、於第1導電薄片10A上所積層的保護層106。感測器本體102(積層導電薄片12及保護層106)配置於例如液晶顯示器等顯示裝置108的顯示面板110上。於自上表面觀看時,感測器本體102包含:配置於與顯示面板110的顯示畫面110a對應的區域的觸控位置的感測器部112、配置於與顯示面板110的外周部分對應的區域的端子配線部114(所謂邊框)。
積層導電薄片12如圖2所示那樣積層第1導電薄片10A與第2導電薄片10B而構成。
第1導電薄片10A包含形成於作為絕緣層的第1透明基 體14A(參照圖3)的一主面上的作為第1電極層的第1導電部16A。第2導電薄片10B亦同樣地如圖2及圖3所示那樣包含形成於作為絕緣層的第2透明基體14B(參照圖3)的一主面上的第2導電部16B(第2電極層)。
其中,第1透明基體14A及第2透明基體14B的厚度較佳的是50μm~350μm以下,更佳的是80μm~250μm,特佳的是100μm~200μm。
第1透明基體14A及第2透明基體14B可列舉塑膠膜、塑膠板、玻璃板等。
上述塑膠膜及塑膠板的原料例如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聚酯類;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等聚烯烴類;乙烯系樹脂;其他可使用聚碳酸酯(PC)、聚醯胺、聚醯亞胺、丙烯酸樹脂、三乙酸纖維素(TAC)等。
第1透明基體14A及第2透明基體14B較佳的是PET(熔點:258℃)、PEN(熔點:269℃)、PE(熔點:135℃)、PP(熔點:163℃)、聚苯乙烯(熔點:230℃)、聚氯乙烯(熔點:180℃)、聚偏二氯乙烯(熔點:212℃)或TAC(熔點:290℃)等熔點為約290℃以下的塑膠膜、或塑膠板,特別是自透光性或加工性等觀點考慮,較佳的是PET。積層導電薄片12中所使用的第1導電薄片10A及第2導電薄片10B這樣的導電性膜要求透明性,因此較佳的是第1透明基體14A及第2透明基體14B的透明度高。
其中一個的第1導電部16A如圖2所示那樣包含分別於第1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帶狀的第1導電圖案18A(第1電極)。該些多個第1導電圖案18A沿第2方向(與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排列。
各第1導電圖案18A可藉由銀細線20彼此交叉而形成。隨著該交叉而形成由銀細線20所圍繞的空間(開口部)、亦即微胞22A。
在這種情況下,微胞22A的至少1個如圖4所示那樣是平行四邊形,特佳的是形成4邊的長度相等的菱形形狀。銀細線20的寬度方向尺寸(線寬)W設定為4μm以下,更佳的是設定為2μm以下。藉此而改善銀細線20的導電圖案的疊紋及銀細線外觀,可見性變良好。另外,為了確保觸控面板100的檢測感度,較佳的是銀細線20的寬度方向尺寸W為0.5μm以上。
而且,於圖4所示的菱形微胞22A中,具有2個鈍角與2個銳角。當然,處於對角關係的鈍角的交叉角度α是超過90°的同一角度,銳角的交叉角度β是不足90°的同一角度。
銳角的交叉角度β較佳的是70°以下。在這種情況下,可有效地減低疊紋。但是,在β過小的情況下亦變得容易產生疊紋。為了避免此現象,較佳的是將β設為30°~70°的範圍內,更佳的是設為45°~70°的範圍內。
另外,在鄰接的微胞22A彼此的間隔、亦即微胞間距(鄰接微胞的重心間距離)較佳的是300μm以下。在這種情況下,亦 可有效地減低疊紋及銀細線外觀。
如圖2所示,各第1導電圖案18A的其中一個端部介隔第1接線部40a與銀細線20的第1端子配線圖案42a電性連接。
另一方面,形成於構成第2導電薄片10B的第2透明基體14B(參照圖3)的一主面上的第2導電部16B,如圖2所示那樣包含分別於第2方向(y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帶狀第2導電圖案18B(第2電極)。該些多個第2導電圖案18B沿第1方向(x方向)排列。亦即,於積層導電薄片12中,如圖3所示那樣,介隔作為絕緣層的第1透明基體14A,第1導電圖案18A與第2導電圖案18B對向。
各第2導電圖案18B均與上述同樣地藉由銀細線20彼此交叉而形成。隨著該交叉,形成由銀細線20所圍繞的微胞22B。
在這種情況下,微胞22B的至少1個與微胞22A同樣地為平行四邊形,特佳的是形成4邊的長度相等的菱形形狀(參照圖4)。微胞22B中的銀細線20的寬度方向尺寸W、交叉角度β、微胞間距等的較佳的數值範圍與微胞22A相同,因此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各第2導電圖案18B的其中一個端部介隔第2接線部40b而與銀細線20的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電性連接。
觸控面板100中所應用的第1導電薄片10A如圖2所示那樣,於與感測器部112對應的部分排列有上述許多第1導電圖案18A,於端子配線部114排列有自各第1接線部40a導出的銀 細線20的多個第1端子配線圖案42a。
於圖1的例子中,第1導電薄片10A的外形自上表面觀看則具有長方形狀,感測器部112的外形亦具有長方形狀。於端子配線部114中,於第1導電薄片10A的其中一個長邊側的周緣部,於其長度方向中央部分,於上述其中一個長邊的長度方向排列形成有多個第1端子116a。而且,沿感測器部112的其中一個長邊(離第1導電薄片10A的其中一個長邊最近的長邊:y方向),多個第1接線部40a排列為直線狀。自各第1接線部40a導出的第1端子配線圖案42a向第1導電薄片10A的其中一個長邊的大致中央部引繞,分別與對應的第1端子116a電性連接。
因此,感測器部112中的與其中一個長邊的兩側對應的各第1接線部40a上所連接的第1端子配線圖案42a變得以大致相同的長度引繞。藉此可抑制局部的訊號傳輸的延遲。其帶來響應速度的高速化。
於第2導電薄片10B中,如圖2所示那樣,於與感測器部112對應的部分排列有許多第2導電圖案18B,於端子配線部114排列有自各第2接線部40b導出的多個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
如圖1所示,於端子配線部114中,於第2導電薄片10B的其中一個長邊側的周緣部,於其長度方向中央部分,於上述其中一個長邊的長度方向排列形成有多個第2端子116b。而且,沿感測器部112的其中一個短邊(離第2導電薄片10B的其中一個短邊最近的短邊:x方向),多個第2接線部40b(例如第奇數個 第2接線部40b)排列為直線狀,沿感測器部112的另一個短邊(離第2導電薄片10B的另一個短邊最近的短邊:x方向),多個第2接線部40b(例如第偶數個第2接線部40b)排列為直線狀。
多個第2導電圖案18B中,例如第奇數個第2導電圖案18B分別與對應的第奇數個第2接線部40b連接,第偶數個第2導電圖案18B分別與對應的第偶數個第2接線部40b連接。自第奇數個第2接線部40b導出的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以及自第偶數個第2接線部40b導出的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向第2導電薄片10B的其中一個長邊的大致中央部引繞,分別與對應的第2端子116b電性連接。因此,例如第1個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與第2個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以大致相同的長度引繞,以下同樣地第2n-1個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與第2n個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分別以大致相同的長度引繞。如上所述,於第2導電薄片10B的其中一個長邊的長度方向中央部分形成第2端子116b,由此可與上述同樣地抑制局部的訊號傳輸的延遲。此亦有助於使響應速度高速化。
另外,可使第1端子配線圖案42a的導出形態與上述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相同,相反亦可使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的導出形態與上述第1端子配線圖案42a相同。
而且,在將該積層導電薄片12用作觸控面板100的情況下,於第1導電薄片10A上形成保護層106,將自第1導電薄片10A的許多第1導電圖案18A導出的第1端子配線圖案42a、 自第2導電薄片10B的許多第2導電圖案18B導出的第2端子配線圖案42b例如連接於控制掃描的控制電路上。
作為觸控位置的檢測方式,可較佳地採用本身電容方式或相互電容方式。亦即,若為本身電容方式,則對於第1導電圖案18A順次供給用以檢測觸控位置的電壓訊號,對第2導電圖案18B順次供給用以檢測觸控位置的電壓訊號。由於指尖與保護層106的上表面接觸或接近,與觸控位置對向的第1導電圖案18A及第2導電圖案18B與GND(接地)間的電容增加,因此來自該第1導電圖案18A及第2導電圖案18B的傳輸訊號的波形成為與來自其他導電圖案的傳輸訊號的波形不同的波形。因此,於控制電路中,基於自第1導電圖案18A及第2導電圖案18B所供給的傳輸訊號而計算觸控位置。
另一方面,於相互電容方式的情況下,例如對第1導電圖案18A順次供給用以檢測觸控位置的電壓訊號,對第2導電圖案18B順次進行感測(傳輸訊號的檢測)。由於指尖與保護層106的上表面接觸或接近,對於與觸控位置對向的第1導電圖案18A與第2導電圖案18B之間的寄生電容並聯地施加手指的雜散電容(stray capacitance),因此來自該第2導電圖案18B的傳輸訊號的波形成為與來自其他第2導電圖案18B的傳輸訊號的波形不同的波形。因此,於控制電路中,基於供給電壓訊號的第1導電圖案18A的順序、與所供給的來自第2導電圖案18B的傳輸訊號而計算觸控位置。
藉由採用此種本身電容方式或相互電容方式的觸控位置的檢測方法,即使於保護層106的上表面同時接觸或接近2個指尖,亦可檢測各觸控位置。另外,作為與投影型靜電電容方式的檢測電路相關的先前技術文獻,存在有美國專利第4,582,95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4,686,33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4,733,22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5,374,787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5,543,588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030,860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4/0155871號說明書等。
至於第1導電圖案18A及第2導電圖案18B,為了獲得線寬窄的圖案,可適宜地藉由微觸印刷圖案化法或銀鹽法而形成。為了反覆獲得大量的無規圖案,更佳的是不使用消耗的標記(stamp)的銀鹽法。
所謂微觸印刷圖案化法是利用微觸印刷法而獲得線寬狹窄的圖案的方法。此處,微觸印刷法是使用具有彈力性的聚二甲基矽氧烷的標記,將硫醇溶液作為墨水而與金屬基材接觸,製作單分子膜的圖案的方法(懷特塞茲(Whitesedes)著、參考「應用化學國際版(Angew.Chem.Int.Ed.)」,1998年第37卷第550頁)。
微觸印刷圖案化法的代表性製程例如如下所示。亦即,首先於基材上塗佈金屬(例如於PET基材上濺鍍塗佈銀)。
其次,單分子膜的罩幕(masking)是使用微觸印刷法而衝壓(stamping)於塗佈有金屬的基材上。其後,將罩幕下的圖案除去,藉由蝕刻將塗佈於基材上的金屬除去。
關於以上者,其具體的作業等在日本專利特表2012-519329號公報的段落[0104]中有所詳述。
另一方面,銀鹽法是藉由對包含含感光性銀鹽的層的感光材料進行曝光、顯影而獲得成為網狀的銀細線20的圖案。其具體的作業等在日本專利特開2009-4348號公報的段落[0163]~段落[0241]中有所詳述。
此處,如圖3所示那樣,藉由於第2導電薄片10B的上端面(亦即,第2導電圖案18B及第2透明基體14B上)、及第1導電薄片10A的上端面(亦即,第1導電圖案18A及第1透明基體14A上)貼附作為黏著劑的OCA 30作為黏著片而進行配置。
該OCA 30是於140℃、1Hz下的損耗係數tanδ為0.13以上者。另外,損耗係數可藉由損耗彈性模數(loss elastic modulus)與儲藏彈性模數的比而求出。亦即,下述的式(1)成立。
損耗係數(tanδ)=損耗彈性模數/儲藏彈性模數...(1)
而且,OCA 30的於25℃、1Hz下的儲藏彈性模數為8.9×104Pa以下。
此種動態黏彈性(dynamic viscoelasticity)特性自向微胞的銳角部滲入、對凹凸形狀面的追隨性(階差追從性)的觀點而言重要。
作為應力緩和性的指標的tanδ若為0.13以上,則OCA 30變得應力緩和性優異,追從微胞的銳角形狀,OCA 30滲入至微胞的銳角部。更佳的tanδ為0.15以上,進一步更佳的是0.20以上。另一方面,若tanδ的值過度變大,則存在OCA 30的高溫下的接著性降低的傾向。為了避免此現象,較佳的是將tanδ設為0.60以下。
而且,儲藏彈性模數是進行貼合時變形的OCA 30的殘留應力(初始殘留應力)的指標。若該值為8.9×104Pa以下,則可使對凹凸形狀面的追隨性(階差追從性)良好。例如,即使在介隔OCA 30而與具有1μm左右的凹凸形狀面的銳角的微胞形狀圖案的銀細線貼合的情況下,亦可完全地滲入至微胞的銳角部,防止來自外部氣體的水的浸入,因此變得可抑制離子遷移。更佳的儲藏彈性模數為8.0×104Pa以下。
另一方面,若儲藏彈性模數變小,則存在OCA 30的接著性降低的傾向。為了避免此現象,較佳的是將儲藏彈性模數設為2.5×104Pa以上。
特佳的OCA 30的動態黏彈性特性是tanδ為0.20以上、0.60以下,且儲藏彈性模數為2.5×104Pa以上、8.0×104Pa以下。藉由設定為該範圍,可強化微胞的銳角部的OCA 30的滲入性、對凹凸形狀面的追隨性(階差追從性)及接著性,可進一步強化防止離子遷移的效果。
作為具有此種物性的OCA 30,自兼顧防止離子遷移的效果與防止白化的方面而言,較佳的是包含下述(A)~(C)所 表示的成分者。
(A):玻璃轉移點Tg為25℃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其中,烷基具有4個~18個碳原子)
(B):玻璃轉移點Tg超過25℃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酯
(C):選自(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未經取代的(甲基)丙烯醯胺、N-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具有脲官能基的單體、內醯胺官能基、三級胺、脂環式胺、芳香族胺、及具有該些組合的單體的群組的單體
作為(A)成分,亦即烷基的碳數為4~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自單獨以該(A)成分賦予OCA 30充分的黏著性(柔軟性)的觀點考慮,較佳的是包含1種或多種單體的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為25℃以下。具體而言,可使用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為25℃以下的單體,例如: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異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異肉豆蔻基酯、(甲基)丙烯酸異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辛基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基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該些的混合物。
作為該些中較佳的(A)成分,自於熱聚合及光聚合的任意的聚合方法中均具有優異的聚合性的方面考慮為丙烯酸烷基酯,具體而言包括: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2-乙 基己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異壬酯、丙烯酸異癸酯、丙烯酸月桂基酯、丙烯酸異肉豆蔻基酯、丙烯酸異十六烷基酯、丙烯酸-2-辛基癸酯、丙烯酸異硬脂基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等。而且,自黏著性的觀點考慮,特佳的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
此處,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是藉由JIS K 7121而測定的值。亦即,若將加熱熔解的聚合物在某條件下加以冷卻則經過過冷液體而成為玻璃狀態,表示該狀態變化時的溫度。
其次,作為(B)成分、亦即玻璃轉移點Tg超過25℃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酯,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直鏈或分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4-第三丁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等(甲基)丙烯酸脂環烷基酯等。該些中特佳的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
其次,(C)成分是使OCA 30的凝聚力提高,賦予接著性的成分。亦即,於觸控面板100中,特別是防止高溫下的發泡、剝落。
此種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T-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T-辛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醯 胺、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雙丙酮丙烯醯胺等經取代的丙烯醯胺、N-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己內醯胺等乙烯系單體等。該些中特佳的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
OCA 30的tanδ及儲藏彈性模數可藉由適宜變更上述各單體成分的種類、分子量、組成而調整。例如,若使用較多的(C)成分,則可使儲藏彈性模數變高,若使(A)成分及(B)成分的量變多,則可使儲藏彈性模數降低。而且,若提高包含(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單體的共聚物的分子量,則存在儲藏彈性模數變高的傾向。一般情況下,特別是自兼顧防止離子遷移的效果與防止白化的方面而言,較佳的是設為(A)成分為45重量份~95重量份、(B)成分為20重量份~50重量份、(C)成分為1重量份~40重量份的比例。
而且,OCA 30的tanδ亦可藉由後述的交聯劑的量而調整。具體而言,若使交聯劑量增加則tanδ的值變小,若使交聯劑量減少則tanδ的值變大。
具有上述物性的OCA 30的向微胞的銳角部的滲入性、凹階差追從性及接著性良好。因此,良好地包覆第1導電圖案18A及第2導電圖案18B,因此於OCA 30與該些第1導電圖案18A及第2導電圖案18B之間難以產生間隙。
因此,於第1導電圖案18A或第2導電圖案18B與OCA 30之間難以進入水分。因此,難以產生銀的遷移,因此即使在如 上所述那樣微胞間距小、且銀細線20的寬度方向尺寸W小、且微胞22A、微胞22B形成具有銳角部的菱形形狀的情況下,亦可有效地防止銀細線20的電阻值變化、或斷線。
於OCA 30中亦可進一步含有包含酚系化合物的遷移抑制劑。在這種情況下,可進一步防止產生銀的遷移。
所謂酚系化合物是表示於分子中包含苯酚基的化合物。該化合物藉由將銀離子還原為金屬銀而抑制離子遷移。
酚系化合物較佳的是氧化還原電位(redox potential)為0.40V~1.30V者,其中於離子遷移抑制能力更優異的方面而言,更佳的是0.50V~1.20V,進一步更佳的是0.55V~1.1V,特佳的是0.55V~1.0V。於還原性化合物的氧化還原電位不足0.40V或超過1.30V的情況下,離子遷移抑制能力差。
酚系化合物的種類並無特別限制,於離子遷移抑制能力更優異的方面而言,較佳的是氧化還原電位為0.1V~1.0V者,更佳的是0.1V~0.9V者,進一步更佳的是0.15V~0.7V者。
氧化還原電位可藉由眾多文獻中所記載的方法而測定,於本發明中,將藉由以下方法而測定的值定義為氧化還原電位。
亦即,對還原性化合物1mM、作為支援電解質的四丁基過氯酸銨0.1M的二甲基甲醯胺(DMF)溶液進行5分鐘的Ar起泡(bubbling)後,藉由恆電位器(potentiostat)(BAS股份有限公司的ALS-604A)進行循環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測定。 測定於工作電極(working electrode)使用玻璃石墨(Glassy Carbon)、相對電極使用Pt、參考電極使用飽和甘汞電極時的氧化還原電位。
酚系化合物的適宜的具體例可列舉以下的式(1)~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1)中,R11~R15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羥基、或亦可包含雜原子的碳數為1~20的烴基。
作為烴基的適宜例,例如可列舉-O-R31。R31表示亦可包含雜原子的碳數為1~20的烴基。在具有多個-O-R31的情況下,該些可相同亦可不同。
作為烴基的碳數,於與絕緣樹脂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更優異的方面而言,較佳的是1~12,更佳的是1~10。
作為烴基,更具體而言可列舉脂肪族烴基、芳香族烴基、或該些組合而成的基。脂肪族烴基可為直鏈狀、支鏈狀、環 狀的任意者。
而且,R11~R15的各基的分子量的合計為21以上。其中較佳的是35以上。另外,上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的是1000以下,更佳的是500以下,進一步更佳的是300以下。
而且,R11~R15亦可任意2個相互鍵結而形成環。例如,如R11與R12、R12與R13、R13與R14、或R14與R15等這樣鄰接的2個基可各自鍵結而形成環。所形成的環的種類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5員環~6員環結構。
式(2)中,R16~R23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羥基、或亦可包含雜原子的碳數為1~20的烴基。
R16~R23所表示的烴基的適宜範圍與上述R11~R15所表示的烴基的適宜範圍同義。
而且,R16~R23的各基的分子量的合計為24以上。其中,較佳的是35以上。另外,上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的是1000以下,更佳的是500以下,進一步更佳的是300以下。而且,R16~R23亦可任意2個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R24表示氫原子或亦可包含雜原子的碳數為1~20的烴基。
式(3)中,R25~R28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羥基、或亦可包含雜原子的碳數為1~20的烴基。
R25~R28所表示的烴基的適宜範圍與上述R11~R15所表示的烴基的適宜範圍同義。
而且,R25~R28的各基的分子量的合計為40以上。其中,較佳的是50以上。另外,上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的是1000以下,更佳的是500以下,進一步更佳的是300以下。
而且,R25~R28亦可任意2個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L表示亦可具有雜原子的2價或3價的烴基、-S-、或該些組合而成的基。於與絕緣樹脂的相容性更優異的方面而言,2價烴基的碳數較佳的是1~12,更佳的是1~10。
m表示2或3的整數。
式(1)中的R13、式(2)中的R18及R21的適宜形態可列舉式(4)所表示的基。
式(4)*-CH2-R34
R34表示氫原子或碳數為1~19的烴基。於與絕緣樹脂的相容性更優異的方面而言,R34所表示的烴基的碳數較佳的是1~12,更佳的是1~10。*表示鍵結位置。
作為酚系化合物的適宜形態,於離子遷移抑制能力更優異的方面而言,可列舉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5)中,R50及R51各自獨立表示氫原子、羥基、亦可包含氧原子的脂肪族烴基、亦可包含氧原子的芳香族烴基。其中,於離子遷移抑制能力更優異的方面而言,較佳的是至少R50及R51的任意一個是包含三級或四級碳原子的烷基。
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中所含的碳原子數並無特別限制,更佳的是1個~20個。特佳的是R50是碳原子數為1個~5個的烷基、R51是碳原子數為10個~20個的烷基。
而且,R50及R51的各基中所含的烴基的分子量的合計較佳的是30以上,更佳的是50以上。若碳原子的合計數為該範圍,則銀的離子遷移抑制能力進一步提高。
酚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以下化合物。
於OCA 30中,可包含酚系化合物作為遷移抑制劑,除此以外,或者包含具有巰基(-SH基)的雜環化合物(含有SH基的雜環化合物)代替酚系化合物作為遷移抑制劑。該雜環化合物藉由巰基及雜環部所含的雜原子而捕獲銀離子,抑制離子遷移。
雜環化合物是具有至少一個雜原子的環狀化合物。所謂雜原子是表示碳原子及氫原子以外的原子。雜原子僅僅表示形成雜環的環系統的構成部分的原子,並不表示相對於環系統而言位於外部,或由於至少一個非共軛單鍵而自環系統分離,或環系統的進一步的取代基的一部分的原子。雜原子數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的是10個以下,更佳的是6個以下,特佳的是4個以下。
可使用滿足該些主要條件的任意含有SH基的雜環化合物,但雜原子較佳的是氮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硒原子、碲原子、磷原子、矽原子或硼原子,更佳的是氮原子、硫原子或氧原子,特佳的是氮原子或硫原子。
雜環的環員數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的是4員環~10員環,更佳的是5員環~9員環,進一步更佳的是5員環~6員環。
作為雜環,可為芳香族及非芳香族的任意者,較佳的是芳香族雜環。
雜環的構成可為單環及縮環的任意者,較佳的是單環或包含2個芳香環的雜環。
該些雜環具體而言可列舉吡咯環、噻吩環、呋喃環、咪唑環、吡唑環、噻唑環、異噻唑環、噁唑環、異噁唑環、吡啶環、吡嗪環、嘧啶環、噠嗪環、吲哚嗪(indolizine)環、三唑環、噁二唑環、噻二唑環、三氮雜茚環、四氮雜茚環、五氮雜茚環、六氮雜茚環、嘌呤環、四唑環、吡唑并三唑環、吡咯并三唑環、及於該些上進行了苯并縮環的吲哚環、苯并呋喃環、苯并噻吩環、異苯并呋喃環、喹嗪(quinolizine)環、喹啉環、酞嗪(phthalazine)環、喹噁啉環、異喹啉環、咔唑環、啡啶環、啡啉環、吖啶環、苯并三唑環、及該些的部分或全部飽和的吡咯啶環、吡咯啉環、咪唑啉環等,但並不限定於該些。
含有SH基的雜環化合物具有巰基。巰基富有與銀生成共價鍵的反應性。該巰基鍵結於上述雜環部上。
含有SH基的雜環化合物中的巰基的量並無特別限制,於含有SH基的雜環化合物在絕緣樹脂中的分散性更良好的方面而言,巰基的原子量總量於化合物總分子量中所佔的比例較佳的是50%以下,特佳的是40%以下。
另外,巰基可僅僅為一個,亦可包含多個。
含有SH基的雜環化合物亦可具有巰基以外的取代基。此種取代基例如可列舉鹵素原子、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氰基、羥基、硝基、羧基、烷氧基、芳氧基、矽烷氧基、醯氧基、胺甲醯基氧基、烷氧基羰氧基、芳氧基羰氧基、胺基、銨基、醯基胺基、胺基羰基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芳氧基羰基胺基、胺磺醯基胺基、烷基磺醯基胺基及芳基磺醯基胺基、巰基、烷硫基、芳硫基、胺磺醯基、磺酸基、烷基亞磺醯基及芳基亞磺醯基、烷基磺醯基及芳基磺醯基、醯基、芳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胺甲醯基、醯亞胺基、膦基、氧膦(phosphinyl)基、氧膦基氧基、氧膦基胺基、膦醯基、矽烷基、肼基、脲基、硼酸基(-B(OH)2)、磷酸根基(phosphato)(-OPO(OH)2)、硫酸根基(-OSO3H)等。
本發明並不特別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積層導電薄片12可以如圖2及圖3所示那樣,於第1透明基體14A的一主面上形成第1導電部16A,於第2透明基體14B的一主面上形成第2導電部16B而進行積層,亦可如圖5所示那樣,於第1透明基體14A的一主面上形成第1導電部 16A,於第1透明基體14A的其他主面上形成第2導電部16B。在這種情況下,成為第2透明基體14B並不存在,於第2導電部16B上積層有第1透明基體14A,於第1透明基體14A上積層有第1導電部16A的形態。
而且,於第1導電薄片10A與第2導電薄片10B之間亦可存在其他層,在以成為第1導電部16A與第2導電部16B保持絕緣的狀態的方式而隔著絕緣層的形態的情況下,該些亦可對向配置。
另外,微胞22A、微胞22B並不限定於菱形形狀,亦可為平行四邊形。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在微胞22A、微胞22B中,銀細線20的交叉角度亦存在鈍角的對角與銳角的對角。
[實施例1]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更具體的說明。另外,以下的實施例中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處理內容、處理順序等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的主旨則可適宜變更。因此,本發明的範圍並不由以下所示的具體例而限定性地解釋。
[OCA]
依照表1的記載,秤量各主成分、及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的Irgacure 651(日本汽巴股份有限公司(Ciba Japan K.K.)製造的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的商標。以下表記為「Irg 651」)0.04質量份而在玻璃容器中加以充分混合,藉由氮氣將溶氧置換後,用低壓水銀燈照射紫外線數分鐘而使其部分性聚合,獲得黏度為 1500cP左右的黏性液體。於所得的組成物加入追加的聚合起始劑(Irg 651)0.15質量份而進行充分攪拌。對該混合物進行真空消泡後,以乾燥後的膜厚成為100μm厚的方式塗佈於進行了剝離處理的50μm厚的聚酯膜(剝離膜)上,為了除去阻礙聚合的氧而進一步覆蓋上述剝離膜,自兩個面照射低壓水銀燈約4分鐘,獲得透明黏著片。依照下述方法測定所得的薄片的tanδ、儲藏彈性模數。將測定結果表示於表1中。
[儲藏彈性模數及tanδ(損耗正切,loss tangent)(動態黏彈性特性)的測定方法]
(樣本的製成)
藉由7.9mmΦ的切刀(bear blade)對積層有以上述方法所製作的透明黏著片的約3mm厚的薄片進行沖裁(punch)而獲得圓柱狀的樣本。
(測定)
動態黏彈性特性使用美國流變科學(Rheometric Scientific)公司製造的高級流變擴展系統(Advanced Rheometric Expansion System,ARES)。樣本固定用夾具使用7.9mmΦ的平行板,將藉由上述方法而製作的樣本配置於板之間,調整張力。動態黏彈性特性的測定在空氣中進行,於剪切模式、頻率為1.0Hz下,於-50℃~200℃下以5℃/min的升溫速度進行測定,求出25℃之儲藏彈性模數G'(Pa)、及140℃之tanδ(損耗正切)。
將主成分、起始劑或交聯劑、遷移抑制劑的各具體的物質名與其調配比例、損耗係數tanδ及儲藏彈性模數匯總表示於表1中。
而且,2EHA、IOA、BA、ICA、IBXA、AA、DAAM、V#190、HEA、HPA分別表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十六烷基酯、丙烯酸異莰酯、丙烯酸、雙丙酮丙烯醯胺、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而且,Irg 651、V-65是日本巴斯夫公司製造、 和光純藥公司製造的聚合起始劑,HDDA(1,6-己二醇丙烯酸酯)、L-45(異氰酸酯系)是交聯劑。
另外,化合物a是DL-α-生育酚,其還原電位為0.56V。而且,化合物b、化合物c分別是結構式以下述式(6)、式(7)所表示的物質,各自的還原電位為1.09V、1.17V。
[評價用基材的製作1-V模式]
於圖6所示的PET基板50、PET基板52上,分別依照日本專利特表2012-519329號公報的段落[0104]中所記載的順序,藉由微觸印刷圖案化法對銀細線進行圖案化而形成長條的網狀的陽極54、陰極56,製作導電薄片58、導電薄片60。微胞為菱形形狀。
而且,對於導電薄片58的一主面(形成有陰極56的面)塗佈100μm的表1中所示的合成例No.1~合成例No.24的任意的OCA 62後,如圖7所示那樣,於陰極56與陽極54相互正交之狀態下使其對向,於OCA 62上載置導電薄片60。藉此獲得V模式評價用基材64。另外,於陰極56、陽極54上分別電性連接直流電源66(電壓為15V)的負極68、正極70。
陽極54與陰極56的交叉位置的重疊部分A(以粗實線圍繞的部分)的面積為9mm2
[評價用基材的製作2-H模式]
於圖8所示的PET基板72上,依照日本專利特表2012-519329號公報的段落[0104]中所記載的順序,藉由微觸印刷圖案化法對銀細線進行圖案化而形成長條且互相平行地並聯配置的網狀的陽極54、虛設電極74及陰極56,製作導電薄片76。微胞為菱形形狀。而且,陽極54及陰極56的寬度方向尺寸為3mm、虛設電極74的寬度方向尺寸為2mm、陽極54與虛設電極74之間的間隙(clearance)(空間間隔)、及虛設電極74與陰極56之間的間隙(空間間隔)為50μm。
而且,對於該導電薄片76的一主面(形成有陽極54、虛設電極74及陰極56的面),如圖9所示那樣貼合表1中的合成例No.1~合成例No.24的任意的100μm厚的OCA 62後,於該OCA 62上載置PET基板78。藉此獲得H模式評價用基材80。與V模式評價用基材64同樣地在陰極56、陽極54上分別電性連接直流電源66(電壓為15V)的負極68、正極70。
另外,於上述的例中,藉由微觸印刷圖案化法而製作評價用基材,亦可藉由銀鹽法而製作。亦即,後述的實施例36是除了藉由銀鹽法而製作網狀電極以外,與實施例30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者。
[評價1-銀的遷移]
關於V模式評價用基材64,藉由陰極56與陽極54之間的電阻值變化而評價銀的遷移程度。具體而言,於80℃、相對濕度為85%、1個大氣壓的環境下測定該電阻值降低至1×105Ω的時間,將40小時以上的情況評價為良好(A),將30小時以上且不足40小時的情況評價為許可範圍(B),將不足30小時的情況評價為不足(C)。
另一方面,於H模式評價用基材80中,藉由陽極54的電阻變化率評價銀的遷移程度。亦即,測定將H模式評價用基材80於80℃、相對濕度為85%、1個大氣壓的環境下進行驅動經過100小時時的陽極54的電阻變化率,將自初始的電阻變化率不足5%的情況評價為良好(A),將5%以上且不足10%的情況評價為 許可範圍(B),將10%以上的情況評價為不足(C)。
[評價2-可見性]
對H模式評價用基材80進行依照上述而進行100小時驅動後的電極的關於可見性的官能評價。亦即,將由於隨著線變粗、交點變粗、或產生樹枝狀結晶(dendrite)而造成的電極形狀變化而看到銀細線的情況評價為不良(C),將變得稍微看到銀細線的情況評價為許可範圍(B),將未看到銀細線的情況評價為良好(A)。
[評價3-白化]
如圖10所示那樣,於玻璃基板82的一主面上,介隔表1的合成例No.1~合成例No.24的任意OCA 62,載置厚度為50μm的PET基板84,藉此獲得白化評價試驗用基材86。其後,於65℃、相對濕度為95%的環境下暴露72小時,進一步暴露於23℃、相對濕度為50%的環境下,測定霧度達到3%以下的時間。該測定中使用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公司製造的HR-100。
另外,霧度(%)是將如上所述而所得的透明雙面黏著片的其中一個單面上的剝離PET膜剝去,將顯示黏著性的其中一個表面貼合於光學PET膜(東麗公司製造的COSMOSHINE)上,將另一個剝離PET膜剝去而貼合於玻璃(道康寧公司製造的EAGLE XG)上,於50℃、5個大氣壓的條件下暴露30分鐘後,於25℃、50%的條件下靜置24小時後,使用東京電色公司製造的霧度計MODEL TC-H3而進行測定。
而且,將霧度達到3%以下的時間不足6小時的情況評價為良好(A),將處於6小時~12小時的範圍內的情況評價為許可範圍(B),將超過12小時的情況評價為不良(C)。
[評價結果]
將以上評價結果與菱形形狀的微胞的銳角的角度、微胞間距、線寬、所使用的OCA 62的合成例No.及物性值一同作為實施例1~實施例18及比較例1~比較例3而總括表示於表2中。根據該表2可知:藉由採用微胞為菱形且線寬為4μm以下的網狀電極、與損耗係數(tanδ)為0.13以上且儲藏彈性模數為8.9×104Pa以下的OCA 62,可獲得防止產生遷移,且可見性優異的觸控面板。
可知特別是在OCA 62為包含下述(A)~(C)所示的成分者的合成No.19、合成No.20、合成No.21的情況下,白化特性亦優異。
(A):玻璃轉移點Tg為25℃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其中,烷基具有4個~18個碳原子)
(B):玻璃轉移點Tg超過25℃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酯
(C):選自(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未經取代的(甲基)丙烯醯胺、N-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具有脲官能基的單體、內醯胺官能基、三級胺、脂環式胺、芳香族胺、及具有該些組合的單體的群組的單體
而且,使用合成例No.20或合成例No.8的OCA 62,另一方面對菱形形狀的微胞的銳角的角度、微胞間距、線寬等加以各種變更而進行上述評價。首先,將僅僅變更角度的情況的評價結果作為實施例19~實施例22而表示於表3中。根據該表3可知:微胞的銳角的角度在30°~70°的範圍中,亦可獲得遷移、可見性及白化均良好或處於許可範圍的觸控面板。
其次,表4是僅僅變更微胞間距的情況(實施例23~實施例26)的評價結果,表5是僅僅變更線寬的情況(實施例27~實施例29)的評價結果。根據該些表4及表5可知:在可見性優異的微胞間距為300μm以下的範圍中,且在可見性優異的線寬為2μm以下的範圍中,亦可獲得遷移、可見性及白化良好或處於許 可範圍的觸控面板。
在表6中表示使用在OCA 62中進一步含有包含酚系化合物的遷移抑制劑者,對銳角的角度、微胞間距、線寬加以各種變更的實施例30~實施例36的評價結果。根據該表6可知:藉由使用含有包含酚系化合物的遷移抑制劑的OCA 62,可獲得特別是遷移防止效果高、且可見性優異的觸控面板。
最後,根據實施例36可知:即使在藉由銀鹽法而形成網狀電極的情況下,亦可獲得與藉由微觸印刷圖案化法而形成者同樣的效果。
10A‧‧‧第1導電薄片
10B‧‧‧第2導電薄片
12‧‧‧積層導電薄片
14A‧‧‧第1透明基體(絕緣層)
14B‧‧‧第2透明基體
18A‧‧‧第1導電圖案(第1電極)
18B‧‧‧第2導電圖案(第2電極)
20‧‧‧銀細線
30‧‧‧OCA(黏著劑)
106‧‧‧保護層

Claims (9)

  1. 一種觸控面板(100),其是包含隔著絕緣層(14A)而對向的第1電極層(16A)與第2電極層(16B)的觸控面板(100),其特徵在於:於上述第1電極層(16A)中,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電極(18A)沿相對於上述第1方向而言正交的第2方向多個並聯,於上述第2電極層(16B)中,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電極(18B)沿上述第1方向多個並聯,上述第1電極(18A)或上述第2電極(18B)的至少任意一個包含由寬度方向尺寸為4μm以下的銀細線(20)所形成的網眼,上述網眼包含多個藉由上述銀細線(20)彼此交叉而形成的微胞(22A、22B),上述微胞(22A、22B)的至少1個形成平行四邊形形狀,上述平行四邊形形狀具有藉由上述銀細線(20)彼此交叉而形成的交叉角度為鈍角的對角、與銳角的對角,於包含上述網眼的上述第1電極(18A)或上述第2電極(18B)的至少任意一個及上述絕緣層(14A)中,配置有於140℃、1Hz下的損耗係數tanδ為0.13以上,且於25℃、1Hz下的儲藏彈性模數為8.9×104Pa以下的黏著劑(3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其中,於形成平行四邊形形狀的上述微胞(22A、22B)的上述銳角的對角中,上述銀細線(20)彼此的交叉角度為70°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其中,形成平行四邊形形狀的上述微胞(22A、22B)為菱形形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其中,微胞間距為300μm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其中,上述銀細線(20)的寬度方向尺寸為2μm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其中,上述黏著劑(30)包含下述(A)~(C)所示的成分:(A):玻璃轉移點Tg為25℃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其中,烷基具有4個~18個碳原子),(B):玻璃轉移點Tg超過25℃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酯,(C):選自(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未經取代的(甲基)丙烯醯胺、N-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醯胺、具有脲官能基的單體、內醯胺官能基、三級胺、脂環式胺、芳香族胺、及具有該些組合的單體的群組的單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其中,上述黏著劑(30)進一步包含含有酚系化合物的遷移抑制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其中,包含上述網眼的上述第1電極(18A)或上述第2電極(18B)的至少任意一個是藉由微觸印刷圖案化法或銀鹽法而形成者。
  9. 一種顯示裝置(108),其特徵在於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100)。
TW103105755A 2013-03-26 2014-02-21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TWI601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4316A JP5805127B2 (ja) 2013-03-26 2013-03-26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3737A true TW201443737A (zh) 2014-11-16
TWI601041B TWI601041B (zh) 2017-10-01

Family

ID=51623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5755A TWI601041B (zh) 2013-03-26 2014-02-21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95863B2 (zh)
JP (1) JP5805127B2 (zh)
CN (1) CN105074636B (zh)
TW (1) TWI601041B (zh)
WO (1) WO20141563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1902A (zh) * 2018-07-24 2020-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1769B2 (en) 2014-11-25 2018-02-13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JP2016126480A (ja) * 2014-12-26 2016-07-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CN104656987A (zh) * 2015-01-21 2015-05-27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金属网格的透明导电结构
WO2016136971A1 (ja) * 2015-02-27 2016-09-0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タッチセンサ用配線体、タッチセンサ用配線基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JP6090537B1 (ja) * 2015-04-21 2017-03-08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6116773B1 (ja) * 2015-10-07 2017-04-19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層間充填材料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積層体
JP6116771B1 (ja) * 2015-10-07 2017-04-19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層間充填材料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積層体
US20170269728A1 (en) * 2016-03-15 2017-09-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hombic mesh electrode matrix having periodic electrodes
WO2018029750A1 (ja) * 2016-08-08 2018-02-15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WO2018047608A1 (ja) * 2016-09-08 2018-03-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アンテナ、指紋認証部、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6888077B2 (ja) 2017-03-06 2021-06-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2419557B1 (ko) * 2017-08-28 2022-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375801B (zh) * 2018-09-27 2021-06-22 广西中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贴合方法
WO2020255816A1 (ja) * 2019-06-19 2020-12-24 Nissha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WO2022051291A2 (en) 2020-09-02 2022-03-10 Ankh Life Sciences Limited Inhibition of dyrk1a kinase
US11327619B2 (en) * 2020-09-22 2022-05-10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screen device with non-orthogonal electr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97200B1 (ko) 2008-02-28 2014-05-20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저 가시성 도체를 구비한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TWI490303B (zh) * 2008-12-01 2015-07-0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Wafer adhesive tape and wafer processing methods
US20100156811A1 (en) * 2008-12-22 2010-06-24 Ding Hua Long New pattern design for a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JP2011074308A (ja) 2009-10-01 2011-04-14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透明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含む画像表示装置
JP5740124B2 (ja) * 2010-09-29 2015-06-2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03384870B (zh) * 2011-02-18 2016-06-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和触控面板
JPWO2012141131A1 (ja) * 2011-04-11 2014-07-28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JP5808966B2 (ja) * 2011-07-11 2015-1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5779535B2 (ja) * 2012-03-30 2015-09-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イルム、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及び導電性フイルムのパターンの決定方法
US20140041999A1 (en) * 2012-08-13 2014-02-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CN202854787U (zh) * 2012-10-15 2013-04-03 深圳市帝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单面双层菱形结构电容式触摸屏
JP2014191445A (ja) * 2013-03-26 2014-10-06 Fujifilm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1902A (zh) * 2018-07-24 2020-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US11251383B2 (en) 2018-07-24 2022-02-1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785832B2 (en) 2018-07-24 2023-10-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18932A1 (en) 2016-01-21
JP5805127B2 (ja) 2015-11-04
US9395863B2 (en) 2016-07-19
WO2014156364A1 (ja) 2014-10-02
TWI601041B (zh) 2017-10-01
CN105074636A (zh) 2015-11-18
CN105074636B (zh) 2016-11-09
JP2014191441A (ja) 2014-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1041B (zh)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CN10592999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10888B (zh) 双面粘合片、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层叠体
CN107852823B (zh) 配线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4342044B (zh) 表面保护膜及贴合有该表面保护膜的光学部件
CN103492516A (zh) 粘合剂、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CN103582685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CN103619977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WO2016140131A1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粘着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体、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CN104011160A (zh) 粘合剂、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TWI607353B (zh)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KR101444374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박막형 방수필름
CN103038305B (zh) 结晶性金属氧化物导电膜用粘合剂以及使用该粘合剂的结晶性金属氧化物导电膜用粘合片
KR20190088396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927684A (zh) 粘结膜的制造方法、粘结剂组合物和粘结膜
JP2010189605A5 (zh)
CN103703089B (zh) 用于电子纸显示装置的介电结合膜
JP2014205837A (ja)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光学積層体
WO2019143065A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208791542U (zh) 一种防静电亚克力保护膜
JP2007321131A (ja) 導電性高分子膜、電極基板およびスイッチ
JP6424180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205774274U (zh) 一种抗静电抗磁防刮高透保护膜
WO2019124933A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6301131U (zh) 柔性电子纸触摸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