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2791A - 除塵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塵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2791A
TW201442791A TW102116135A TW102116135A TW201442791A TW 201442791 A TW201442791 A TW 201442791A TW 102116135 A TW102116135 A TW 102116135A TW 102116135 A TW102116135 A TW 102116135A TW 201442791 A TW201442791 A TW 2014427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p surface
passages
air
top wall
remo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6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Thun Lin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16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42791A/zh
Priority to US14/040,499 priority patent/US912827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42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279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鏡筒除塵裝置,其包括載盤、上蓋及吹氣頭。載盤開設承載鏡筒的凹槽,凹槽底部設有與鏡筒貫通的通孔。上蓋包括本體部及進氣管。本體部包括平行相背的頂壁及底壁、垂直連接頂壁及底壁的側壁、進氣通道、導氣通道及出氣通道。進氣管垂直頂壁用於放置吹氣頭。導氣通道縱橫交錯地分佈於頂壁與底壁之間且彼此貫通。進氣通道位於導氣通道及頂壁之間,其一端與至少一個導氣通道貫通,另一端與進氣管連通。出氣通道位於導氣通道及底壁之間,其一端與一個導氣通道貫通,另一端從底壁暴露。上蓋能夠固設於載盤上使出氣通道與凹槽對準。

Description

除塵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除塵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對鏡筒進行清潔的除塵裝置。
鏡頭模組通常包括鏡筒以及收容於該鏡筒內的鏡片、間隔環、紅外截止濾光片(Infrared Ray cut, IR-cut)等。在將該鏡片、該間隔環以及該紅外截止濾光片組裝進該鏡筒內時,若鏡筒中存在毛屑、微粒或者灰塵等雜質,則組裝過程中的振動容易使這些雜質掉落在該鏡片、該間隔環以及該紅外截止濾光片上,最終影響該鏡頭模組的成像品質。因此,在組裝該鏡片、該間隔環及該紅外截止濾光片進該鏡筒內之前,需要對該鏡筒的內部進行除塵。
目前的除塵方法係工作人員一只手拿著鏡筒另一只手拿著高壓氣槍對鏡筒進行吹氣。由於鏡筒尺寸比較小,人手拿住清潔作業會比較困難,每一鏡筒之取放時間會相應增加,導至除塵效率低。而且,以人手拿住鏡筒之方式進行清潔,容易形成交叉污染。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除塵效率及避免交叉污染的除塵裝置。
一種除塵裝置,其用於對複數鏡筒進行除塵。該除塵裝置包括一個載盤、一個上蓋以及一個吹氣頭。該載盤開設有用於承載該複數鏡筒的複數凹槽,每個凹槽的底部均開設有一個與對應鏡筒內部貫通的通孔。該上蓋包括一個本體部以及一個進氣管。該本體部包括頂壁、與該頂壁平行相背的底壁、垂直連接該頂壁及該底壁的側壁、進氣通道、複數導氣通道以及複數出氣通道。該進氣管垂直該頂壁向遠離該底壁的方向延伸並與用於放置該吹氣頭。該複數導氣通道縱橫交錯地分佈於該頂壁與該底壁之間且彼此貫通,該側壁遮蔽住該複數導氣通道。該進氣通道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及該頂壁之間。該進氣通道的一端與該複數導氣通道中的至少一個導氣通道貫通,另一端與該進氣管連通。該複數出氣通道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及該底壁之間,每個出氣通道的一端與該複數導氣通道中的一個導氣通道貫通,另一端從該底壁暴露。該上蓋能夠固設於該載盤上以使該複數出氣通道與該複數凹槽對準。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的除塵裝置利用吹氣頭對進氣管內吹氣,並利用進氣通道、導氣通道及出氣通道將氣體導向承載於該複數凹槽內的鏡筒內部,從而將鏡筒內部的毛屑、微粒或者灰塵等雜質從對應的通孔中吹落,不僅可以實現對複數鏡筒同時進行除塵,提高除塵效率,還能避免人手參與而產生的交叉污染。
100...除塵裝置
10...載盤
12...上端
120...第一階梯部
122...第一階梯面
124...第二階梯面
126...第三階梯面
128...凹槽
129...通孔
14...下端
20...上蓋
22...本體部
220...頂壁
222...底壁
2220...第二階梯部
2222...第四階梯面
2224...第五階梯面
2226...第六階梯面
223...側壁
224...進氣通道
226...導氣通道
228...出氣通道
24...進氣管
30...吹氣頭
40...鏡筒
圖1係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除塵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圖1中的除塵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係圖1中的除塵裝置的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4係圖1中的除塵裝置的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5係圖1中的除塵裝置的載盤承載鏡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6係利用圖1中的除塵裝置對鏡筒進行除塵時的剖面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將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除塵裝置100,其用於對複數鏡筒40(圖5示)同時進行除塵。該除塵裝置100包括一個載盤10、一個上蓋20以及一個吹氣頭30。
請參閱圖2,該載盤10呈長方體結構,其包括一個上端12以及一個下端14。該上端12與該下端14分別位於該載盤10相背的兩側,且該上端12與該下端14平行。該上端12上設有一個第一階梯部120。該第一階梯部120包括一個第一階梯面122、一個第二階梯面124以及一個第三階梯面126。該第一階梯面122呈矩形,且該第一階梯面122上開設有複數凹槽128。該複數凹槽128呈矩陣排列。每個凹槽128的底部均開設有一個貫穿該下端14的通孔129。本實施方式中,該複數凹槽128呈5×10矩陣排列,且通孔129為圓形。該第二階梯面124環繞該第一階梯面122且高於該第一階梯面122。該第三階梯面126環繞該第二階梯面124且高於該第二階梯面124。
請結合圖2至圖4,該上蓋20包括包括一個本體部22以及一個進氣管24。該本體部22呈長方體結構,其包括一個頂壁220、一個底壁222、四個側壁223、一個進氣通道224、複數導氣通道226以及複數出氣通道228。
該頂壁220與該底壁222分別位於該本體部22的相背兩側,且該頂壁220與該底壁222平行。該四個側壁223彼此首尾垂直連接,且該四個側壁223均垂直連接該頂壁220及該底壁222。該進氣管24垂直該頂壁220向遠離該底壁222的方向延伸,且該進氣管24為圓柱體結構。
該進氣通道224、該複數導氣通道226以及該複數出氣通道228為開設於該本體部22內部的孔。具體地,該複數導氣通道226縱橫交錯地分佈於該頂壁220與該底壁222之間且彼此貫通,該複數導氣通道226被隱藏於該本體部22內部,即該複數導氣通道226不從該頂壁220、該底壁222及該四個側壁223暴露。該進氣通道224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226及該頂壁220之間,該進氣通道224的一端與該複數導氣通道226中的至少一個導氣通道226貫通,另一端與該進氣管24連通。該複數出氣通道228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226及該底壁222之間,每個出氣通道228的一端與該複數導氣通道226中的一個導氣通道226貫通,另一端從該底壁222暴露。本實施方式中,該複數導氣通道226為5×10根縱橫交錯地分佈,該複數出氣通道228呈5×10矩陣排列,且該複數出氣通道228分別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226相互貫通處。
該底壁222上設有一個第二階梯部2220。該第二階梯部2220包括一個第四階梯面2222、一個第五階梯面2224以及一個第六階梯面2226。該複數出氣通道228貫穿該第四階梯面2222,且該第四階梯面2222呈矩形。該第五階梯面2224環繞該第四階梯面2222且較該第四階梯面2222更接近該頂壁220。該第六階梯面2226環繞該第五階梯面2224且較該第五階梯面2224更接近該頂壁220。
可以理解的係,該本體部22與該載盤10並不侷限於本實施方式中為長方體結構,還可以係該本體部22與該載盤10均為圓柱體結構。
該吹氣頭30大致為圓柱體形狀,該吹氣頭30裝設於該進氣管24內。該吹氣頭30用於向該進氣管24內吹氣。
組裝時,該吹氣頭30裝設於該進氣管24內後該上蓋20藉由卡合方式固設於該載盤10上。具體地,該第六階梯面2226與該第三階梯面126抵觸並完全貼合,該第五階梯面2224與該第二階梯面124抵觸並完全貼合,該第四階梯面2222與該第一階梯面122抵觸並完全貼合。此時,該複數出氣通道228與該複數凹槽128中的通孔129對準。可以理解,該上蓋20還可以藉由膠合方式固設於該載盤10上。
請一並參閱圖4至圖6,該除塵裝置100對該鏡筒40進行除塵時,首先,複數鏡筒40承載於該複數凹槽128內,儘管圖形中顯示只有一個鏡筒40,可以理解的係,該複數凹槽128中每個凹槽128內均裝設有鏡筒40。然後,該上蓋20通過卡合方式固設在該載盤10上。最後,該吹氣頭30向該進氣管24內吹氣,氣體依次經過相互連通的進氣通道224、導氣通道226及出氣通道228之後吹向每個鏡筒40的內部,從而將每個鏡筒40內部的毛屑、微粒或者灰塵等雜質吹落至對應通孔129以排出該載盤10之外。
該除塵裝置100利用吹氣頭30對進氣管24內吹氣,並利用進氣通道224、導氣通道226及出氣通道228將氣體導向承載於該複數凹槽128內的鏡筒40內部,從而將鏡筒40內部的毛屑、微粒或者灰塵等雜質從對應的通孔129中吹落,不僅可以實現對複數鏡筒40同時進行除塵,提高除塵效率,還能避免人手參與而產生的交叉污染。另外,由於該第六階梯面2226與該第三階梯面126抵觸並完全貼合,該第五階梯面2224與該第二階梯面124抵觸並完全貼合,該第四階梯面2222與該第一階梯面122抵觸並完全貼合,氣體僅能從對應的通孔129吹出而不會從該除塵裝置100的其他地方露出,使氣體的利用率高,除塵效率提高。而且,從一個鏡筒40內部吹出的毛屑、微粒或者灰塵等雜質不會進入相鄰的鏡筒40內,保證了除塵品質。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爰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除塵裝置
10...載盤
122...第一階梯面
124...第二階梯面
126...第三階梯面
128...凹槽
129...通孔
20...上蓋
220...頂壁
222...底壁
2222...第四階梯面
2224...第五階梯面
2226...第六階梯面
224...進氣通道
226...導氣通道
228...出氣通道
24...進氣管
30...吹氣頭

Claims (8)

  1. 一種除塵裝置,其用於對複數鏡筒進行除塵,該除塵裝置包括一個載盤、一個上蓋以及一個吹氣頭,其改進在於,該載盤開設有用於承載該複數鏡筒的複數凹槽,每個凹槽的底部均開設有一個與對應的鏡筒的內部貫通的通孔,該上蓋包括一個本體部以及一個進氣管,該本體部包括頂壁、與該頂壁平行相背的底壁、垂直連接該頂壁及該底壁的側壁、進氣通道、複數導氣通道以及複數出氣通道,該進氣管垂直該頂壁向遠離該底壁的方向延伸並與用於放置該吹氣頭,該複數導氣通道縱橫交錯地分佈於該頂壁與該底壁之間且彼此貫通,該側壁遮蔽住該複數導氣通道,該進氣通道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及該頂壁之間,該進氣通道的一端與該複數導氣通道中的至少一個導氣通道貫通,另一端與該進氣管連通,該複數出氣通道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及該底壁之間,每個出氣通道的一端與該複數導氣通道中的一個導氣通道貫通,另一端從該底壁暴露,該上蓋能夠固設於該載盤上以使該複數出氣通道與該複數凹槽對準。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該複數凹槽呈矩陣排列,該複數出氣通道呈矩陣排列。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該複數出氣通道分別位於該複數導氣通道相互貫通處。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該上蓋藉由卡合方式或者膠合方式固設於該載盤上。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該載盤包括上端及與該上端相背的下端,該上端上設有第一階梯部,該第一階梯部包括第一階梯面、第二階梯面以及第三階梯面,該複數凹槽開設於該第一階梯面上,該第二階梯面環繞該第一階梯面且高於該第一階梯面,該第三階梯面環繞該第二階梯面且高於該第二階梯面,該底壁上設有第二階梯部,該第二階梯部包括第四階梯面、第五階梯面以及第六階梯面,該複數出氣通道貫穿該第四階梯面,該第五階梯面環繞該第四階梯面且較該第四階梯面更接近該頂壁,該第六階梯面環繞該第五階梯面且較該第五階梯面更接近該頂壁,該第六階梯面能夠與該第三階梯面抵觸,該第五階梯面能夠與該第二階梯面抵觸,該第四階梯面能夠與該第一階梯面抵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該複數出氣通道與該複數凹槽中的該通孔分別對準。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該本體部呈長方體狀,該載盤呈長方體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該本體部呈圓柱體狀,該載盤呈圓柱體狀。
TW102116135A 2013-05-07 2013-05-07 除塵裝置 TW201442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6135A TW201442791A (zh) 2013-05-07 2013-05-07 除塵裝置
US14/040,499 US9128278B2 (en) 2013-05-07 2013-09-27 Dust clean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6135A TW201442791A (zh) 2013-05-07 2013-05-07 除塵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2791A true TW201442791A (zh) 2014-11-16

Family

ID=51863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6135A TW201442791A (zh) 2013-05-07 2013-05-07 除塵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128278B2 (zh)
TW (1) TW20144279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4129B (zh) * 2015-10-28 2018-04-0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片除尘平放机构
CN106501929A (zh) * 2017-01-16 2017-03-1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镜头除尘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7486B (zh) * 2007-06-20 2011-09-28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除尘装置
CN101839800B (zh) * 2009-03-17 2013-06-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固持装置
TWI538747B (zh) * 2010-08-30 2016-06-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鏡片除膠裝置及鏡片除膠方法
TWI486288B (zh) * 2011-05-06 2015-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承載裝置
TWI497145B (zh) * 2011-09-14 2015-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組裝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TWI538748B (zh) * 2011-11-16 2016-06-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除塵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31441A1 (en) 2014-11-13
US9128278B2 (en) 2015-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7124B2 (en) Clamp apparatus, substrate carry-in/out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8462495B1 (en) Disk drive carrier and disk drive enclosure cooling system
WO2012023798A2 (ko) 레이저 가공용 스테이지
TWI538748B (zh) 鏡頭除塵裝置
CN107552978A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风系统及激光切割机
US20080313848A1 (en) Dust eliminator
TW201442791A (zh) 除塵裝置
CN212350795U (zh) 定位治具及激光切割装置
WO2022127271A1 (zh) 盖板承载装置、盖板清洗装置和盖板的清洗方法
JP2010264584A (ja) ワークピースの無接触保持方法及び無接触保持装置
KR102133967B1 (ko) 에어증폭 및 비산방지 구조를 갖는 레이져 가공 스캐너 헤드용 석션박스
KR20130080806A (ko) 광원 장치
US20110258807A1 (en) Lens cleaner
CN103116207B (zh) 镜头除尘装置
CN204913076U (zh) 一种激光加工除尘装置
CN213671024U (zh) 异物消除工装和加工系统
TWI235085B (en) Substrate cleaning device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facility
US20140120825A1 (en) Room and container data center in the room
KR20160051470A (ko) 분진 제거장치
WO2016002066A1 (ja) 対象物の移動装置
TW201507956A (zh) 吸取裝置
JP2009030899A (ja) 薄板処理装置及びクリーン薄板処理システム
CN213946233U (zh) 一种通过吸附固定电路板的结构及固定装置
TW201539077A (zh) 吸附式定位裝置及光學鏡片的吸附定位方法
KR101487960B1 (ko) 집진기능이 있는 스피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