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5568A - 控制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5568A
TW201435568A TW102144251A TW102144251A TW201435568A TW 201435568 A TW201435568 A TW 201435568A TW 102144251 A TW102144251 A TW 102144251A TW 102144251 A TW102144251 A TW 102144251A TW 201435568 A TW201435568 A TW 2014355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data
processor
recovery
tas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4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yoshi Haruki
Masaya Tarui
Koichi Fujisaki
Tetsuro Kimura
Tatsunori Kanai
Junichi Segawa
Satoshi Shirai
Yusuke Shirota
Akihiro Shibata
Shiyo Yoshimura
Haruhiko Toyam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35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556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task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28Monitoring task completion, e.g. by use of idle timers, stop commands or wait comma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根據一實施例,一種控制裝置包含一處理器設定單元、一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及一恢復處理單元。該處理器設定單元經組態以:在包含於一資訊處理系統中之複數個處理器當中識別連接至儲存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之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之一處理器,該複數個處理器之各者係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及回應於一恢復請求而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以將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各自與一或多個記憶體連接。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經組態以自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恢復資料。該恢復處理單元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該經讀取之恢復資料來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

Description

控制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基於及主張2013年2月28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3-039945號之優先權;該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整體而言係關於資訊處理裝置之電力節省。
相關技術中已知用於減小能夠執行一或多個處理程序之處理裝置(諸如伺服器)之電力消耗之技術。例如,在其中多個伺服器操作之一環境中,使用一種藉由使處理程序聚集至某些伺服器以增加停止操作之伺服器之數目而減小整體電力消耗之方法。
類似地,在包含多個處理器核心之一處理裝置中,使用一種藉由引起某些處理器核心執行處理程序以增加停止操作之處理器核心之數目而減小電力消耗之方法。
與此同時,亦已知一種用於以高速度暫停及恢復能夠執行一或多個處理程序之一處理裝置(例如,一嵌入式系統)同時減小該處理裝置中之電力消耗之技術。例如,存在一種用於藉由使用一非揮發性記憶體而以高速度暫停及恢復一嵌入式系統之方法。亦存在一種用於引起一揮發性記憶體運用啟用資料保持之最小電力操作及以高速度使一 系統休眠及恢復該系統之方法。
尚未充分達成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之一資訊處理系統之能源節省,該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各自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需要適於各資訊處理系統組態之電力節省。
實施例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用於適於各系統組態之電力節省之控制裝置。
根據一實施例,一控制裝置包含一處理器設定單元、一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及一恢復處理單元。該處理器設定單元經組態以:在包含於一資訊處理系統中之複數個處理器當中識別連接至儲存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之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之一處理器,該複數個處理器之各者係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及回應於一恢復請求而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以將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包含各自與一或多個記憶體連接之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經組態以自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恢復資料。該恢復處理單元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該經讀取之恢復資料而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
根據上文描述之控制裝置,可提供適於各系統組態之電力節省。
10‧‧‧伺服器群組
11‧‧‧伺服器
12‧‧‧伺服器
13‧‧‧伺服器
14‧‧‧伺服器
15‧‧‧伺服器/目標系統
16‧‧‧伺服器
17‧‧‧伺服器
18‧‧‧伺服器
109‧‧‧匯流排
110‧‧‧處理器
120‧‧‧處理器
130‧‧‧處理器
140‧‧‧處理器
170‧‧‧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
175‧‧‧操作資訊儲存單元
180‧‧‧目的資訊儲存單元
185‧‧‧恢復資料儲存單元
190‧‧‧系統資訊儲存單元
195‧‧‧任務資訊儲存單元
198‧‧‧儲存處理器管理單元
200‧‧‧控制裝置
201‧‧‧記憶體組態獲取單元
210‧‧‧休眠請求接收單元
215‧‧‧恢復資料計算器
220‧‧‧目的判定單元
225‧‧‧目的寫入單元
230‧‧‧恢復資料寫入單元
235‧‧‧記憶體設定單元
240‧‧‧休眠處理單元
260‧‧‧恢復請求接收單元
265‧‧‧處理器設定單元
270‧‧‧恢復資料讀取單元
275‧‧‧恢復處理單元
400‧‧‧控制裝置
415‧‧‧資料計算器
420‧‧‧目的判定單元
425‧‧‧目的寫入單元
430‧‧‧恢復資料寫入單元
465‧‧‧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
470‧‧‧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
475‧‧‧系統恢復處理單元
480‧‧‧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
485‧‧‧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
490‧‧‧任務恢復處理單元/系統恢復處理單元
600‧‧‧控制裝置
999-1至999-n‧‧‧任務
S1100‧‧‧步驟
S1101‧‧‧步驟
S1102‧‧‧步驟
S1103‧‧‧步驟
S1104‧‧‧步驟
S1105‧‧‧步驟
S1106‧‧‧步驟
S1107‧‧‧步驟
S1108‧‧‧步驟
S1109‧‧‧步驟
S1110‧‧‧步驟
S1111‧‧‧步驟
S1112‧‧‧步驟
S1113‧‧‧步驟
S1114‧‧‧步驟
S1600‧‧‧步驟
S1601‧‧‧步驟
S1602‧‧‧步驟
S1603‧‧‧步驟
S1604‧‧‧步驟
S1605‧‧‧步驟
S1606‧‧‧步驟
S1607‧‧‧步驟
S1608‧‧‧步驟
S1609‧‧‧步驟
S2100‧‧‧步驟
S2102‧‧‧步驟
S2103‧‧‧步驟
S2104‧‧‧步驟
S2105‧‧‧步驟
S2106‧‧‧步驟
S2107‧‧‧步驟
S2108‧‧‧步驟
S2109‧‧‧步驟
S2110‧‧‧步驟
S2111‧‧‧步驟
S2112‧‧‧步驟
S2113‧‧‧步驟
S2114‧‧‧步驟
S2600‧‧‧步驟
S2601‧‧‧步驟
S2602‧‧‧步驟
S2603‧‧‧步驟
S2604‧‧‧步驟
S2605‧‧‧步驟
S2606‧‧‧步驟
S2607‧‧‧步驟
S2608‧‧‧步驟
S2609‧‧‧步驟
S2610‧‧‧步驟
S2611‧‧‧步驟
S2612‧‧‧步驟
S2613‧‧‧步驟
S2614‧‧‧步驟
S2615‧‧‧步驟
S2616‧‧‧步驟
S2617‧‧‧步驟
S2618‧‧‧步驟
圖1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伺服器群組之一方塊圖;圖2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一伺服器之一例示性示意組態之一方塊圖;圖3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圖;圖4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儲存於一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 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表;圖5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儲存於一目的資訊儲存單元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表;圖6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接收一休眠請求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操作之一圖;圖7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接收一恢復請求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操作之一圖;圖8係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圖;圖9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儲存於一系統資訊儲存單元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表;圖10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儲存於一任務資訊儲存單元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表;圖11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之接收一休眠請求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操作之一圖;圖12係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接收一恢復請求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操作之一圖;圖13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圖;圖14係圖解說明根據一修改例之一伺服器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圖;圖15係圖解說明其中修改例中之記憶體為一揮發性記憶體之一伺服器之一例示性示意組態之一圖;圖16係圖解說明其中修改例中之記憶體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之一伺服器之一例示性示意組態之一圖;圖17係圖解說明根據修改例之儲存於一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中 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表;圖18係圖解說明根據修改例之一伺服器之一例示性示意組態之一圖,其中一記憶體係連接至一處理器;及圖19係圖解說明根據修改例之儲存於一伺服器之一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表,其中一記憶體係連接至一處理器。
根據一實施例,一控制裝置包含一處理器設定單元、一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及一恢復處理單元。該處理器設定單元經組態以:在包含於一資訊處理系統中之複數個處理器當中識別連接至儲存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之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之一處理器,該複數個處理器之各者係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及回應於一恢復請求而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以將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經組態以自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恢復資料。該恢復處理單元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該經讀取之恢復資料而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
第一實施例
圖1係圖解說明根據本實施例之一伺服器群組10之示意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如圖1中所圖解說明,該伺服器群組10包含伺服器11至18。圖1指示伺服器11至14當前正在操作,一伺服器15正在休眠且關閉其他伺服器之電源。本實施例中之目標系統為伺服器15。
圖2係圖解說明伺服器15之示意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該伺服器15為本實施例之目標系統。
該伺服器15包含四個處理器110、120、130及140,該等處理器經由一匯流排109彼此連接。該等處理器之各者係連接至四個記憶體。儘管在本實施例中該伺服器15包含四個處理器,然處理器之數目可為不少於兩個之任一數目。此外,儘管各處理器包含四個記憶體,然包 含於各處理器中之記憶體之數目可為不少於一個之任一數目。
處理器110與一處理器識別碼1相關聯。該處理器110係連接至一非揮發性記憶體111m、一非揮發性記憶體112m、一揮發性記憶體113d及一揮發性記憶體114d。
處理器120與一處理器識別碼2相關聯。該處理器120係連接至一非揮發性記憶體121m、一揮發性記憶體122d、一揮發性記憶體123d及一揮發性記憶體124d。
處理器130與一處理器識別碼3相關聯。該處理器130係連接至一非揮發性記憶體131m、一揮發性記憶體132d、一揮發性記憶體133d及一揮發性記憶體134d。
處理器140與一處理器識別碼4相關聯。該處理器140係連接至一揮發性記憶體141d、一揮發性記憶體142d、一揮發性記憶體143d及一揮發性記憶體144d。
本文中提及之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係指在未供應電力時能夠保持所儲存之資訊之記憶體當中可寫入資料之一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之實施例包含一MRAM(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及一FeRAM(鐵電隨機存取記憶體),但該非揮發性記憶體不限於此。另一方面,本文中提及之一揮發性記憶體係指在未供應電力時不可保持所儲存之資訊之一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之實例包含一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但該揮發性記憶體不限於此。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藉由該等處理器所使用之各種資料。
一處理裝置必須保持供應足以用於電力保持之電力以使一揮發性記憶體可保持資料。例如,設定成稱之為一自更新模式之一模式之一DRAM可以較小電力消耗保持資料。
此外,僅在各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正在操作時可存取該記憶體。例如,為了存取連接至處理器110之非揮發性記憶體111m中之資 料,該處理器110必須正在操作。
圖3係圖解說明伺服器15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方塊圖。藉由在一操作系統(OS)上執行程式而實現一控制裝置200,該操作系統(OS)為基本軟體。該控制裝置200具有多項功能。
本文中,可認為一單一OS在該伺服器15上運行,且一或多項任務(999-1至999-n)在該OS(該控制裝置200)上運行。
此外,圖2中表示,該伺服器15包含:在該伺服器15上運行之該OS,其中硬體包含於該伺服器15中;及在該OS(該控制裝置200)上運行之一或多項任務。
如圖3中所圖解說明,包含於該伺服器15中之硬體包含以下各者: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一操作資訊儲存單元175、一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及一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
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該操作資訊儲存單元175、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及該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由一或多個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揮發性記憶體)組成。
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儲存彼此相關聯之一處理器識別碼、一記憶體識別碼、及一記憶體類型,該處理器識別碼為一記憶體所連接之一處理器之一識別碼,該記憶體識別碼為該記憶體之一識別碼,且該記憶體類型指示該記憶體是非揮發性記憶體或是揮發性記憶體。一記憶體識別碼可為(例如)指示該記憶體之編號之一記憶體位置。儘管實施例中將描述其中一記憶體識別碼為一記憶體位置之實例,然可將記憶體位置理解為一記憶體識別碼。
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僅可儲存彼此相關聯之一處理器識別碼及一記憶體位置。
圖4係圖解說明儲存於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圖。在圖4之實例中,其中(例如)處理器識別碼為1、記憶體位 置為1且記憶體類型為非揮發性之一組合指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連接於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之處理器之記憶體位置1處。類似地,其中處理器識別碼為2、記憶體位置為2且記憶體類型為揮發性之一組合指示,一揮發性記憶體處於具有處理器識別碼2之處理器之記憶體位置2處。
該操作資訊儲存單元175儲存操作資訊,該操作資訊為藉由處理器執行之處理程序所需之資訊。操作資訊之實例包含待藉由一處理器執行之一程式本身及待藉由待執行之一程式處理之資料。
再參考圖3而繼續該描述。
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儲存一記憶體位置及一處理器識別碼,該記憶體位置指示儲存稍後將描述之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之位置,且該處理器識別碼指示儲存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所連接之一處理器。
該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儲存恢復資料。恢復資料係指一伺服器(系統)將一處理程序自休眠中恢復所需之資料。恢復資料之實例包含恢復所必需之一程式本身及待藉由一程式處理之資料。
圖5係圖解說明儲存於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圖。在圖5之實例中,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儲存彼此相關聯之處理器識別碼1及記憶體(該等記憶體連接至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之處理器)之記憶體位置1至4,且儲存彼此相關聯之處理器識別碼2及一記憶體(該記憶體連接至具有處理器識別碼2之處理器)之一記憶體位置1,該等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為其中儲存恢復資料之記憶體上之資訊。
再次參考圖3而繼續該描述。如圖3中所圖解說明,藉由在OS上執行一程式而實現控制裝置200。該控制裝置200包含以下各者:一記憶體組態獲取單元201、一休眠請求接收單元210、一恢復資料計算器215、一目的判定單元220、一目的寫入單元225、一恢復資料寫入單 元230、一記憶體設定單元235、一休眠處理單元240、一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一處理器設定單元265、一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及一恢復處理單元280。
該記憶體組態獲取單元201偵測包含於伺服器15中之一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及連接至該處理器之一或多個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及記憶體類型。該記憶體組態獲取單元201將所偵測之彼此相關聯的處理器識別碼、記憶體位置及記憶體類型寫入至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
該休眠請求接收單元210偵測來自一使用者或外部之一系統休眠請求。
該恢復資料計算器215自恢復資料計算恢復資料量。
例如,該恢復資料計算器215至少基於程式本身之量及藉由該等程式處理之資料量而計算恢復資料量。
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判定包含於該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中之一或多個記憶體(目的記憶體),該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基於儲存於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之各種資料及藉由該恢復資料計算器215判定之資料量而儲存恢復資料。該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可儲存除恢復資料外之資料。
例如,各種資料包含其中一處理器識別碼、記憶體位置及記憶體類型彼此相關聯之資料。
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判定一目的記憶體,該目的記憶體為至少儲存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例如,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可判定一目的記憶體,使得最小化使系統休眠所需之電力消耗及恢復系統所需之電力消耗。
為了儘可能減小用於系統恢復之電力,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優先考慮(give priority to that)待選擇為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 器將為相同處理器。然而,在此情況中,由於一揮發性記憶體可被選擇為目的記憶體,故將使用於系統休眠之電力消耗增加達對應於用以將資料保持於該揮發性記憶體中所消耗之電力之一量。
相比之下,為減小用於系統休眠之電力,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優先考慮待選擇為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之類型將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然而,在此情況中,將增加在系統恢復時應啟動之處理器之數目,且因此將增加在系統恢復時之電力消耗。
例如,在四個記憶體用作為圖2中之目的記憶體且選擇減小在系統恢復時之電力之條件下,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將非揮發性記憶體111m及112m與揮發性記憶體113d及114d判定為目的記憶體。
因此,在系統恢復時需要啟動之處理器將僅為處理器110。然而,由於待使用之該等記憶體之兩者為非揮發性記憶體,故必須供應電力至該等記憶體以用於在系統休眠時保持資料。
相比之下,在選擇減小在系統休眠時之電力之條件下,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將非揮發性記憶體111m、112m、121m及131m判定為目的記憶體。因此,在系統恢復時需要啟動之處理器將係處理器110、120及130。然而,由於待使用之記憶體全部為非揮發性記憶體,故在系統休眠時不必供應電力至記憶體。
該目的寫入單元225將經判定之儲存記憶體上的資訊寫入至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中。明確言之,該目的寫入單元225將彼此相關聯之經判定之目的記憶體的記憶體位置及該等目的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的處理器識別碼儲存至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中。
該目的寫入單元225將經判定之目的記憶體的記憶體位置及與儲存位置之記憶體位置相關聯的處理器識別碼發送至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
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自該目的寫入單元225接收該等目的記 憶體的記憶體位置及與該等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相關聯的處理器識別碼。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將待儲存以用於系統恢復之恢復資料儲存至由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判定之該等目的記憶體中。明確言之,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自該操作資訊儲存單元175讀出操作資訊之外的恢復資料,且基於所接收之目的記憶體的記憶體位置及與儲存位置之記憶體位置相關聯的處理器識別碼來將恢復資料儲存至該等目的記憶體中。
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將有關於該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之記憶體組態資訊(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及與儲存位置之記憶體位置相關聯的處理器識別碼)發送至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
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自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接收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及與儲存位置之記憶體位置相關聯的處理器識別碼。
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基於所接收之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及與儲存位置之記憶體位置相關聯之處理器識別碼而自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獲取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判定之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類型,且根據該等記憶體類型而設定該等記憶體。
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將目的記憶體設定為能夠節省電力及保持資料之一狀態。例如,若一DRAM(其為一揮發性記憶體)用作為一目的記憶體,則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將該DRAM設定成一自更新模式。若一非揮發性記憶體用作為一目的記憶體,則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切斷該記憶體之電源。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亦供電給未選擇為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
接著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將一系統休眠請求發送至該休眠處理單元240。
該休眠處理單元240接收該系統休眠請求。該休眠處理單元240亦將記憶體設定為能夠在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及該目的資訊儲 存單元180節省電力及保持資料之一狀態。該休眠處理單元240進一步停止供應電力至包含於目標系統15中之全部組件(惟一恢復處理程序所必需之目的記憶體、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及接收一恢復請求所必需之模組除外)。
接收一恢復請求所必需之模組為一處理器(開機處理器)及一記憶體(開機記憶體),控制裝置200實施於該處理器(開機處理器)中,且該記憶體(開機記憶體)儲存接收一恢復請求所必需之編碼及資料。
該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偵測一恢復請求。更明確言之,該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自伺服器15之內部或外部接收一中斷通知(指示將發生一中斷之一信號)。
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讀出儲存於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中之一處理器識別碼且啟動與該經讀取之處理器識別碼相關聯之處理器。
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將讀取恢復資料之一請求發送至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
收到讀取恢復資料之該請求之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讀出儲存於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中之一處理器識別碼,自該經讀取之處理器識別碼識別目的記憶體及記憶體位置,且自該經識別之目的記憶體(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讀出恢復資料。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將經讀取之恢復資料發送至一恢復處理單元275。
該恢復處理單元275藉由使用藉由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讀出之恢復資料而恢復該系統且恢復任務。該恢復處理單元275可藉由使用藉由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讀出之恢復資料而僅恢復該系統。
可藉由除該等處理器外之一裝置執行藉由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處理器設定單元265、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恢復處理單元275執行之處理程序,或該等處理器之一者可經組態以接收恢復請求。在實施例中,經啟動以執行恢復處理程序之該處理器將稱作為一開機處 理器。
圖6係圖解說明收到用於使系統休眠之一請求之伺服器15之操作程序之一實例之一順序圖。例如,一伺服器管理者藉由使用內部或外部中斷或類似物對伺服器15通知該休眠請求以使該伺服器15休眠。接著休眠請求接收單元210接收該休眠請求(步驟S1100)。
收到該休眠請求之該休眠請求接收單元210將一計算請求發送至恢復資料計算器215(步驟S1101)。
該恢復資料計算器215讀出恢復系統所必需之恢復資料且計算恢復資料之資料量(步驟S1102)。
接著該恢復資料計算器215將該資料量(其為計算結果)發送至目的判定單元220(步驟S1103)。
該目的判定單元220自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獲取記憶體組態資訊(步驟S1104)。
隨後,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基於所獲取之記憶體組態資訊及來自該恢復資料計算器215之計算結果而判定一目的記憶體(步驟S1105),該目的記憶體為將儲存資料至其中之一記憶體。
接著該目的判定單元220將該經判定之目的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該目的記憶體上之記憶體組態資訊外之該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發送至目的寫入單元225(步驟S1106)。
該目的寫入單元225將自該目的判定單元220通知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寫入至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中(步驟S1107)。
接著該目的寫入單元225將處理器識別碼及該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發送至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步驟S1108)。
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將恢復資料寫入至記憶體(包含於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中之一記憶體)中(步驟S1109),該恢復資料與藉由該目的寫入單元225通知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該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相 關聯。
接著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將處理器識別碼及該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發送至記憶體設定單元235(步驟S1110)。
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自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獲取記憶體組態資訊(步驟S1111),該記憶體組態資訊與藉由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230通知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該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相關聯。
隨後,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執行一處理程序以用於將資料保持於該目的記憶體中(步驟S1112)。
接著該記憶體設定單元235請求休眠處理單元240以使系統休眠(步驟S1113)。
收到用於使系統休眠之請求之該休眠處理單元240造成系統進入至休眠中(步驟S1114)。在本實施例中,系統之休眠係指其中伺服器15繼續供應電力至接收一系統恢復請求所必需之組件且停止供應電力至包含於該伺服器15中之其他裝置之一狀態。明確言之,該伺服器15僅繼續供應電力至儲存用於儲存資料所必需之恢復資料之揮發性記憶體及接收系統恢復所必需之一系統恢復請求之模組,且停止供應電力至其他組件(諸如處理器、非揮發性記憶體及裝置)。例如(如圖5中所圖解說明),當目的記憶體經判定時,伺服器15僅供應電力至目的記憶體外之揮發性記憶體113d及114d。因此,該休眠處理單元240停止供應電力至包含於伺服器15中之大部分組件。圖7係圖解說明收到一系統恢復請求之伺服器15之操作程序之一實例之一順序圖。例如,一伺服器管理者藉由使用外部中斷或恢復該伺服器15之類似物而對該伺服器15通知該恢復請求。接著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接收此恢復請求(步驟S1600)。
收到該恢復請求之該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將該恢復請求發送至處理器設定單元265(步驟S1601)。
若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為不可讀/不可寫,則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執行設定以用於自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讀出資料(未圖解說明)。若記憶體區域為一揮發性記憶體,則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自自更新模式改變為可讀模式(未圖解說明)。若記憶體區域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則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開啟至該記憶體區域之電力供應,使得該非揮發性記憶體變得可讀(未圖解說明)。隨後,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自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獲取讀取記憶體(該記憶體儲存恢復資料)所必需之處理器識別碼(步驟S1602)。
隨後,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啟動與所獲取之處理器識別碼相關聯之處理器(步驟S1603)。例如(在圖5中),啟動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之處理器110及具有處理器識別碼2之處理器120。
接著該處理器設定單元265將讀取恢復資料之一請求發送至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步驟S1604)。
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自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獲取目的記憶體上之資訊(步驟S1605)。
隨後,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執行設定以用於自目的記憶體讀出資料(步驟S1606)。例如,若待自其讀取資料之記憶體為一MRAM,則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開啟至該記憶體之電力供應,使得可讀取資料。若待自其讀取資料之記憶體為一DRAM,則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自自更新模式改變為正常模式,使得可讀取資料。
隨後,該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自目的記憶體(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讀出恢復資料(步驟S1607)。
接著該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將恢復資料發送至恢復處理單元275(步驟S1608)。
若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為不可讀/不可寫,則該恢復處理單元275設定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以容許讀取/寫入資料(未圖解說明), 該資料用於準備用於停止系統之處理程序。若待設定之記憶體為一揮發性記憶體,則該恢復處理單元275自自更新模式改變為可讀/可寫模式(未圖解說明)。若待設定之記憶體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則該恢復處理單元275開啟至該記憶體之電力供應,使得該非揮發性記憶體變得可讀/可寫(未圖解說明)。該恢復處理單元275亦藉由使用藉由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通知之恢復資料而恢復系統及任務之執行(步驟S1609)。在步驟S1609中,該恢復處理單元275可藉由使用藉由該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通知之恢復資料而僅恢復系統。
根據本實施例(如上文描述),將恢復資料儲存至一記憶體中容許系統以高速度恢復。此外,由於計算恢復系統所必需之恢復資料,且根據計算之結果而判定待用於恢復之處理器及記憶體,故可最小化恢復系統所必需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之數目。換言之,根據本實施例,可減小使系統休眠或恢復系統所必需之伺服器15之電力消耗,且可以高速度使系統休眠及恢復系統。
第二實施例
儘管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並未彼此區別恢復系統所必需之資料與恢復任務所必需之資料,然第二實施例中彼此區別恢復系統所必需之資料及恢復任務所必需之資料。下文中將描述具體細節。將藉由相同元件符號指定與第一實施例中之部分相同之部分,且視情況將不重複與第一實施例中之部分相同之部分之描述。
圖8係圖解說明伺服器15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方塊圖。藉由在OS上執行一程式而實現一控制裝置400。
本文中,可認為一單一OS在一處理器100上運行,且該OS處理一或多項任務(999-1至999-n)。此外,圖8中表示,該伺服器15包含:在該伺服器15上運行之該控制裝置400,其中硬體包含於該伺服器15中;及待藉由該控制裝置400處理之一或多項任務。
如圖8中所圖解說明,包含於該伺服器15中之硬體包含以下各者:一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操作資訊儲存單元175、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一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及一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該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儲存一處理器識別碼及一記憶體位置,該處理器識別碼及該記憶體位置指示儲存稍後將描述之系統恢復資料之記憶體及該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
圖9圖解說明儲存於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圖。在圖9之實例中,將處理器識別碼1及記憶體位置1至3儲存為儲存系統恢復資料之記憶體。
再參考圖8而繼續該描述。該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儲存一處理器識別碼及一記憶體位置,該處理器識別碼及該記憶體位置指示儲存稍後將描述之任務恢復資料之記憶體及該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
圖10係圖解說明儲存於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中之資料之一實例之一圖。在圖10之實例中,將處理器識別碼2與一記憶體位置1及處理器識別碼3與一記憶體位置1儲存為儲存任務恢復資料之記憶體及該等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
再次參考圖8而繼續該描述。如圖8中所圖解說明,該控制裝置400包含以下各者:記憶體組態獲取單元201、休眠請求接收單元210、一資料計算器415、一目的判定單元420、一目的寫入單元425、記憶體設定單元235、休眠處理單元240、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一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一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一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75、一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一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及一任務恢復處理單元490。
該資料計算器415計算系統恢復必須儲存之系統恢復資料之位置。該資料計算器415亦自任務恢復必須儲存之恢復任務資料計算任務恢復應保持之資料量。例如,該資料計算器415至少基於程式本身 之量及藉由該等程式處理之資料量而計算恢復資料量。
該目的判定單元420自儲存於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之資料及藉由恢復資料計算器215計算之任務恢復資料之位置而判定一或多個任務資料目的記憶體,該一或多個任務資料目的記憶體為包含於儲存任務恢復資料之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中之記憶體。該目的判定單元420亦基於儲存於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之資料及藉由恢復資料計算器215計算之系統恢復資料之資料量而判定一或多個系統資料目的記憶體,該一或多個系統資料目的記憶體為包含於儲存系統恢復資料之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中之記憶體。儲存於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之資料之實例包含彼此相關聯之處理器識別碼與記憶體位置及記憶體類型。
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判定一任務資料目的記憶體及一系統資料目的記憶體,使得最小化使系統休眠所需之電力消耗及恢復系統所需之電力消耗。為了判定目的記憶體,可取決於資料是用於恢復系統之系統恢復資料或是用於恢復一任務之任務恢復資料而判定位置。
對於包含複數個處理器之一伺服器,考量將待執行之任務指派至各自處理器。在任務恢復資料儲存於包含於某一處理器中之一記憶體中的條件下,必須將待休眠之一任務自執行該任務之處理器複製至記憶體,該任務應作為任務恢復資料而儲存於該處理器中。此外,為了恢復一任務,必需將該任務自儲存任務恢復資料的記憶體複製至包含於執行該任務之處理器中的記憶體。因此,藉由將用於恢復任務的資料保持在包含於執行該任務之處理器中的記憶體中,可減小複製所需的時間及電力消耗。相比之下,由於在無恢復系統之系統恢復資料的情況下不可恢復系統,故將該資料收集至某一位置,使得可減小恢復系統所需的電力消耗。
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可判定一記憶體,該記憶體連接至某一處理 器作為一系統資料目的記憶體。
例如,假定其中一處理器102執行一任務1且一處理器103執行一任務2之一情況。在此一系統中,將恢復系統所必需之系統恢復資料收集至連接至某一處理器(在此實例中為一處理器101)之記憶體(處理器識別碼1、記憶體位置1至3)(如圖9中所圖解說明)。因此,系統恢復應恢復之處理器僅處理器101,且因此可減小恢復系統所必需之處理器的數目。
該目的判定單元420亦可判定一非揮發性記憶體,該非揮發性記憶體連接至執行一任務的處理器作為一任務資料目的記憶體。
例如,為了恢復一任務,決定將恢復任務1所必需之資料放置至記憶體(處理器識別碼2、記憶體位置1)中,該記憶體包含於處理器102中且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且將恢復任務2所必需之資料放置至一記憶體(處理器識別碼3、記憶體位置1)中,該記憶體包含於處理器103中且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如圖10中所圖解說明)。因此,恢復任務應啟動之處理器為處理器102及處理器103。然而,由於在恢復任務之後亦使用此等處理器,故即使啟動該等處理器以恢復任務,仍認為啟動處理器以用於恢復任務的成本確實係小於複製一記憶體的成本。
該目的寫入單元425將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判定之目的記憶體上之資訊(處理器識別碼、記憶體位置)寫入至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中。該目的寫入單元425亦將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判定之目的記憶體上之資訊(處理器識別碼、記憶體位置)寫入至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中。
一恢復資料寫入單元430將系統恢復及任務恢復應儲存之系統恢復資料及任務恢復資料儲存至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判定之目的記憶體中。更明確言之,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430自操作資訊儲存單元175讀出操作資訊外之系統恢復資料及任務恢復資料,且將系統恢復 資料及任務恢復資料儲存至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判定之目的記憶體中。
該休眠處理單元240停止供應電力至包含於目標系統15中之全部組件(惟接收一恢復請求所必需之記憶體及模組除外)。
該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接收一恢復請求。更明確言之,該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自伺服器15之內部或外部接收一中斷通知(指示將發生一中斷之一信號)。
該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讀出儲存於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中之處理器,且啟動系統恢復所必需之處理器。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基於儲存於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中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位置而讀出系統恢復資料。該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75藉由使用藉由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讀出之系統恢復資料而恢復系統。
該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讀出儲存於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中之處理器識別碼,且啟動任務恢復所必需之處理器。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基於儲存於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中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位置而讀出任務恢復資料。該任務恢復處理單元490藉由使用藉由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讀出之任務恢復資料而恢復任務之執行。
圖11係圖解說明收到用於使系統休眠之一請求之伺服器15之操作程序之一實例之一順序圖。例如,一伺服器管理者藉由使用內部或外部中斷或類似物對伺服器15通知休眠請求以使該伺服器15休眠。接著休眠請求接收單元210接收該休眠請求(步驟S2100)。收到該休眠請求之該休眠請求接收單元210將一計算請求發送至資料計算器415(步驟S2101)。該資料計算器415計算系統恢復應儲存之系統恢復資料之資料量(步驟S2102)。隨後,該資料計算器415計算任務恢復應儲存之任務恢復資料之位置及量(步驟S2103)。接著該資料計算器415將計算結果發送至目的判定單元420(步驟S2104)。
該目的判定單元420自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獲取記憶體組態資訊(步驟S2105)。隨後,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基於所獲取之記憶體組態資訊及來自該資料計算器之任務恢復資料上之計算結果而判定一任務恢復目的記憶體(步驟S2106),該任務恢復目的記憶體為任務恢復資料將儲存至其中之一記憶體。該目的判定單元420亦基於所獲取之記憶體組態資訊及來自該資料計算器之系統恢復資料上之計算結果而判定一系統恢復目的記憶體(步驟S2107),該系統恢復目的記憶體為系統恢復資料將儲存至其中之一記憶體。接著該目的判定單元420將經判定之目的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及任務恢復目的記憶體及系統恢復目的記憶體上記憶體組態資訊外之目的記憶體之記憶體位置發送至目的寫入單元425(步驟S2108)。
該目的寫入單元425將用於儲存任務恢復資料之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寫入至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中(步驟S2109),該處理器識別碼及該記憶體位置係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420通知。隨後,該目的寫入單元425將用於儲存系統恢復資料之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寫入至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中(步驟S2110),該處理器識別碼及該記憶體位置係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420通知。接著該目的寫入單元425將連接至系統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及任務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之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發送至恢復資料寫入單元430中(步驟S2111)。
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430將任務恢復資料寫入至藉由該目的寫入單元425通知之任務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位置中(步驟S2112)。隨後,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430將系統恢復資料寫入至藉由該目的寫入單元425通知之系統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位置中(步驟S2113)。接著,該恢復資料寫入單元430針對任務恢復資料及系統恢復資料之各自目的記憶體而將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 及記憶體位置發送至記憶體設定單元235(步驟S2114)。
由於步驟S2114及後續步驟中之處理與圖6中之步驟S1110及後續步驟中之處理相同,故將不重複其詳細描述。
因此,伺服器15僅繼續供應電力至儲存資料所必需之組件(明確言之,儲存系統恢復資料及任務恢復資料之揮發性記憶體)及系統恢復所必需之模組(明確言之,接收一系統恢復請求之模組),且伺服器15不供應電力至其他組件(諸如處理器、非揮發性記憶體及裝置)。
圖12係圖解說明收到一系統恢復請求之伺服器15之操作程序之一實例之一順序圖。例如,一伺服器管理者藉由使用外部中斷或類似物將恢復請求發送至伺服器15以恢復該伺服器15。接著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接收此恢復請求(步驟S2600)。收到該恢復請求之該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將該恢復請求發送至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步驟S2601)。
若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為不可讀/不可寫,則該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執行設定以用於自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讀出資料(未圖解說明)。若記憶體區域為一揮發性記憶體,則該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從自更新模式改變為可讀模式(未圖解說明)。若記憶體區域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則該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開啟至該記憶體區域之電力供應,使得該非揮發性記憶體變得可讀(未圖解說明)。隨後,該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自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獲取讀取記憶體(該記憶體儲存系統恢復資料)所必需之處理器識別碼(步驟S2602)。隨後,該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啟動具有所獲取之處理器識別碼之處理器(步驟S2603)。接著該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465請求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讀取系統恢復資料(步驟S2604)。
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自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獲取系統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上之資訊(步驟S2605),該系統恢復資料目的記 憶體儲存系統恢復資料。隨後,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執行設定以用於自該系統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讀出系統恢復資料。例如,若待自其讀取資料之記憶體為一MRAM,則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開啟至該記憶體之電力供應,使得可讀取資料。若待自其讀取資料之記憶體為一DRAM,則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自自更新模式改變為正常模式,使得可讀取資料(步驟S2606)。隨後,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自該系統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讀出系統恢復資料(步驟S2607)。此時,伺服器15供應電力至系統執行所必需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但不供應電力至任務執行所必需之處理器及記憶體。
接著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將系統恢復資料發送至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75(步驟S2608)。
該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75藉由使用藉由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70通知之系統恢復資料而恢復系統(步驟S2609)。隨後,該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75對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通知任務恢復請求(步驟S2610)。
若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為不可讀/不可寫,則該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執行設定以用於自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讀出資料(未圖解說明)。若記憶體區域為一揮發性記憶體,則該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自自更新模式改變為可讀模式(未圖解說明)。若記憶體區域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則該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開啟至該記憶體區域之電力供應,使得該非揮發性記憶體變得可讀(未圖解說明)。隨後,該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自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獲取讀取記憶體(該記憶體儲存任務恢復資料)所必需之處理器識別碼(步驟S2611)。隨後,該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啟動具有所獲取之處理器識別碼之處理器(步驟S2612)。接著該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480將讀取任務恢復資料之一請求發送至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步驟S2613)。
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自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獲取任務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上之資訊(步驟S2614),該任務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儲存任務恢復資料。隨後,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執行設定以用於自該任務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讀出資料(步驟S2615)。例如,若待自其讀取資料之記憶體為一MRAM,則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開啟至該記憶體之電力供應,使得可讀取資料。若待自其讀取資料之記憶體為一DRAM,則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自自更新模式改變為正常模式,使得可讀取資料。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自該任務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讀出任務恢復資料(步驟S2616)。接著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將任務恢復資料發送至任務恢復處理單元490(步驟S2617)。
若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為不可讀/不可寫,則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90設定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以容許讀取/寫入資料(未圖解說明),該資料用於準備用於停止系統之處理程序。若待設定之記憶體為一揮發性記憶體,則該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90自自更新模式改變為可讀/可寫模式(未圖解說明)。若待設定之記憶體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則該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90開啟至該記憶體之電力供應,使得該非揮發性記憶體變得可讀/可寫(未圖解說明)。該系統恢復處理單元490亦藉由使用藉由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485通知之任務恢復資料而恢復任務(步驟S2618)。此時,伺服器15供應電力至系統執行及任務執行所必需之處理器及記憶體。
根據本實施例(如上文所描述),個別管理恢復系統所必需之資料及恢復任務所必需之資料容許以高速恢復系統及任務。由於計算恢復系統所必需之恢復資料之資料量,且根據計算之結果而判定待用於恢復之處理器及記憶體,故可最小化恢復系統所必需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之數目。此外,由於連接至執行一任務之處理器的記憶體係用於恢復 該任務所必需之資料,故可避免系統恢復中不必要的記憶體複製。換言之,根據本實施例,可減小使系統休眠或恢復系統及以高速度使系統休眠及恢復系統所必需之伺服器15之電力消耗。
第三實施例
儘管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在相同處理裝置內執行一系統及任務之休眠及恢復,然在第三實施例中,當一系統及任務在一處理裝置處休眠時,可藉由使用所產生之恢復資料在另一處理裝置上恢復該系統及該等任務。下文中將描述具體細節。將藉由相同元件符號指定與第一實施例中之部分相同之部分,且視情況將不重複與第一實施例中之部分相同之部分之描述。
圖13係圖解說明伺服器15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方塊圖。因此,圖13係圖解說明一控制裝置600及包含於伺服器15中之硬體之一方塊圖。藉由在OS上執行一程式而實現該控制裝置600。本文中,可認為一單一OS在該伺服器15上運行,且一或多項任務(999-1至999-n)在該OS上運行。此外,圖13中表示,該伺服器15包含:在該伺服器15上運行之OS,其中硬體包含於該伺服器15中;及在該OS上運行之一或多項任務。
如圖13中所圖解說明,包含於該伺服器15中之硬體包含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及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該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儲存彼此相關聯之一處理器識別碼、一記憶體位置及一記憶體類型,該記憶體位置指示記憶體之編號,且該記憶體類型指示記憶體是非揮發性記憶體或是揮發性記憶體。該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儲存一處理器及一記憶體位置,該處理器及該記憶體位置指示儲存稍後將描述之恢復資料之記憶體。該控制裝置600包含以下各者:恢復請求接收單元260、處理器設定單元265、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及恢復處理單元280。
根據本實施例(如上文所描述),藉由使用在一處理裝置處產生之恢復資料而在另一處理裝置處恢復一系統及任務,從而容許類似於第一實施例般以高速度恢復系統同時節省電力。
修改例
儘管已描述特定實施例,然僅已經由實例之方式呈現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且該等實施例並非旨在顯示本發明之範疇。實際上,可以多種其他形式體現本文中描述之新穎裝置及程式;此外,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之情況下,可進行呈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程式之形式之各種省略、置換及改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等效物旨在涵蓋將落於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內之此等形式或修改。
例如,儘管在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將用於啟動一處理器及指示記憶體(待自該記憶體讀取恢復資料)之位置之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儲存於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之相同區域中,然可個別儲存用以啟動處理器之處理器識別碼。圖14係圖解說明目標系統(伺服器)15之例示性硬體及軟體組態之一圖,其中個別儲存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一儲存處理器管理單元198儲存一處理器,儲存恢復資料之一目的記憶體連接至該處理器。
此外,儘管在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中,處理器識別碼及記憶體位置用以識別儲存恢復資料之一目的記憶體,然可使用任何其他方法,只要可識別儲存恢復資料之記憶體。此外。可使用除使用處理器識別碼外之任何其他方法,只要可識別儲存恢復資料之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
例如,儘管在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混合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揮發性記憶體,然連接至一伺服器之記憶體可全部為揮發性記憶體(如圖15中所圖解說明),連接至一伺服器之記憶體可全部為非揮發性記憶體(如圖16中所圖解說明)。在此情況中,儲存於記憶體組態儲存 單元170中之記憶體組態資訊僅包含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位置(如圖17中所圖解說明)。此外,目的判定單元220將相同處理器中之記憶體選擇為恢復資料之儲存位置。此係因為該等記憶體均為相同類型,從而不需要考量非揮發性記憶體與揮發性記憶體之間不同之資料保持特性。類似地,儘管在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混合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揮發性記憶體,然該等記憶體可全部為非揮發性記憶體。類似地,在此情況中,儲存於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之記憶體組態資訊僅包含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及記憶體位置(如圖17中所圖解說明)。此外,目的判定單元220將相同處理器中之記憶體選擇為恢復資料之儲存位置。
儘管在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將四個記憶體連接至一個處理器,然該組態可為(例如)一個記憶體連接至一個處理器之此組態(如圖18中所圖解說明)。在此情況中,儲存於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中之記憶體組態資訊僅包含記憶體所連接之處理器及記憶體類型(如圖19中所圖解說明)。此外,目的判定單元220將非揮發性記憶體選擇為恢復資料之儲存位置。此係因為僅一個記憶體連接至一處理器,且不可選擇連接至相同處理器之另一記憶體,從而不需要考量該等記憶體是否連接至相同處理器。
此外,儘管在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中,處理器100包含一個處理器及四個記憶體,然組態不限於此,且該處理器100可包含(例如)兩個處理器,該兩個處理器之各者包含八個記憶體。
此外,儘管在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中,必要時將以下各者設定為可讀/可寫: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及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然設定不限於此,且可在伺服器15接收一系統恢復請求時之一時間執行設定。或者,可在該等組件之任一者需要為可讀/可寫時執行設定。若設定之影響顯著,則 在系統休眠期間記憶體可保持可讀/可寫。
此外,在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中,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170、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恢復資料儲存單元185、系統資訊儲存單元190、任務資訊儲存單元195、目的記憶體、系統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任務恢復資料目的記憶體可呈一個記憶體之形式或可呈不同記憶體之形式。
在一個記憶體之形式中,在結束使用記憶體時執行記憶體之設定以用於電力節省。例如,在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在目的記憶體為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1及處理器識別碼與記憶體位置2之記憶體,且目的資訊儲存單元為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1之條件下,記憶體設定單元235設定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2之記憶體,且休眠處理單元240設定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1之記憶體。在其他儲存單元處於相同記憶體中時類似設定記憶體。
此外,當在休眠之後使用記憶體時,執行一記憶體之設定以用於自一儲存單元讀取資料/寫入資料至一儲存單元。例如,在上文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中,在目的記憶體為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1及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2之記憶體,且目的資訊儲存單元180為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2之一記憶體之條件下,處理器設定單元265設定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2之記憶體,且恢復資料讀取單元270設定具有處理器識別碼1與記憶體位置1之記憶體。在其他儲存單元處於相同記憶體中時類似設定記憶體。
因此,若儲存單元處於相同記憶體中,則在系統待休眠時可在結束使用記憶體之後立刻設定該記憶體,且在系統待恢復時可在使用該記憶體之前設定該記憶體。
下文將描述其中上文描述之實施例具有有利效應之情況。為了 有效節省包含多個伺服器之一系統之能源,伺服器及處理器核心之休眠係不足夠的。多個伺服器之一些伺服器在電力節省方面休眠(閒置備用),而其他伺服器正在操作(活性備用),以便可在另一伺服器上之負載在保持回應時間方面增加時立即操作。在此活性備用狀態中,即使在使用習知技術時該等伺服器亦在操作中,此導致大電力消耗。David Meisner等人之「PowerNap:Eliminating Server Idle Power」(ACM ASPLOS 2009)提出用於使在操作中之伺服器之數目減小為儘可能小之手段,但仍需要處於活性備用狀態中之伺服器且不可節省此等伺服器之電力。Anil Rao之「SeaMicro Technology Overview」(http://www.seamicro.com/sites/default/files/SM_TO01_64_v2.5.pdf,2012)提出一種限制操作之處理器核心及記憶體之方法,該方法節省在操作中之伺服器之電力,但不可應用於處於活性備用狀態中之伺服器。在此等情況中,根據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之本發明可節省更多電力。
可以可藉由一電腦執行之程式之一形式將實施例中描述之技術儲存至一儲存媒體(諸如一磁碟(一軟碟(註冊商標)、一硬碟等)、一光碟(一CD-ROM、一DVD等)、一磁光碟(MO)或一半導體記憶體)中,且以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銷售。
該儲存媒體可呈儲存之任何形式,只要該儲存媒體作為一電腦程式產品能夠儲存程式且可由一電腦讀取。
此外,根據安裝於一電腦中之一程式在該電腦上運行之一操作系統(OS)可執行用於實現該等實施例之一些或全部處理程序,該程式來自一儲存媒體、中介軟體(MW)(諸如資料庫管理軟體及網路軟體)、虛擬環境(諸如經組態以管理多個OS之一虛擬機監視器)、或類似物。
此外,根據該等實施例之儲存媒體不限於獨立於一電腦之一媒 體,而是包含一儲存媒體,該儲存媒體下載經由一LAN或網際網路傳輸之程式且儲存或暫時儲存所下載之程式。
此外,儲存媒體之數目不限於一個,而是根據本發明之儲存媒體亦可包含多個儲存媒體,其中執行根據該等實施例之處理程序,且該等媒體可具有任何組態。
注意,根據該等實施例之電腦基於儲存於儲存媒體中之程式執行該等實施例中之處理程序,且可具有任何組態,該電腦可呈其中經由一網路連接多個裝置之一裝置之形式(諸如一個人電腦或一系統)。
此外,根據該等實施例之電腦不限於一個人電腦,而是亦可包含包含於一資訊處理裝置、一微電腦等中之一算術處理裝置,且該電腦大體上係關於能夠使用程式實現根據本發明之功能之設備及裝置。
儘管已描述某些實施例,然僅已經由實例之方式呈現此等實施例,且該等實施例並非旨在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實際上,可以多種形式體現本文中描述之新穎實施例;此外,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之情況下,可進行呈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之形式之各種省略、置換及改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等效物旨在涵蓋落於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內之此等形式或修改。
15‧‧‧伺服器/目標系統
170‧‧‧記憶體組態儲存單元
175‧‧‧操作資訊儲存單元
180‧‧‧目的資訊儲存單元
185‧‧‧恢復資料儲存單元
200‧‧‧控制裝置
201‧‧‧記憶體組態獲取單元
210‧‧‧休眠請求接收單元
215‧‧‧恢復資料計算器
220‧‧‧目的判定單元
225‧‧‧目的寫入單元
230‧‧‧恢復資料寫入單元
235‧‧‧記憶體設定單元
240‧‧‧休眠處理單元
260‧‧‧恢復請求接收單元
265‧‧‧處理器設定單元
270‧‧‧恢復資料讀取單元
275‧‧‧恢復處理單元
999-1至999-n‧‧‧任務

Claims (16)

  1. 一種控制裝置,其包括:一處理器設定單元,其經組態以:在包含於一資訊處理系統中之複數個處理器當中識別連接至儲存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之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之一處理器,該複數個處理器之各者係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及回應於一恢復請求而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以將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一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其經組態以自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恢復資料;及一恢復處理單元,其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該經讀取之恢復資料來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
  2. 一種控制裝置,其包括:一處理器設定單元,其經組態以識別連接至儲存用於恢復一資訊處理系統之恢復資料及藉由該資訊處理系統來執行之一任務之一記憶體之一處理器,及回應於一恢復請求而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以將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各自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一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其經組態以自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恢復資料;及一恢復處理單元,其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該經讀取之恢復資料來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及該任務。
  3. 如請求項2之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目的判定單元,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判定儲存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及該任務之該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
  4. 如請求項3之裝置,其中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判定用於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使得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所必需之處理器的數目是最小的。
  5. 如請求項3之裝置,其中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判定用於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使得儘可能使用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作為該記憶體。
  6. 如請求項3之裝置,其中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將連接至一已有許多非揮發性記憶體連接至其之處理器之一記憶體判定為用於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
  7. 如請求項3之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記憶體設定單元,該記憶體設定單元經組態以將該目的判定單元從該等記憶體當中判定之一類型為揮發性的記憶體設定成一自更新模式,且暫停供應電力至其他記憶體。
  8. 一種控制裝置,其包括:一目的判定單元,其經組態以回應於用於使一資訊處理系統休眠之一休眠請求而判定儲存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之恢復資料及由該資訊處理系統執行之一任務之一記憶體,該資訊處理系統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各自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一恢復資料寫入單元,其經組態以將該恢復資料儲存至該經判定之記憶體中;一處理器設定單元,其經組態以識別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所連接之一處理器,且回應於一重新啟動請求而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以將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一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其經組態以自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恢復資料;及 一恢復處理單元,其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該經讀取之恢復資料來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及該任務。
  9. 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判定用於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使得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所必需之處理器之數目為最小的。
  10. 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判定用於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使得儘可能使用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作為該記憶體。
  11. 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將連接至一已有許多非揮發性記憶體連接至其之處理器之一記憶體判定為用於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
  12. 如請求項8之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記憶體設定單元,該記憶體設定單元經組態以將由該目的判定單元從該等記憶體當中判定之一類型為揮發性的記憶體設定成一自更新模式,且暫停供應電力至其他記憶體。
  13. 一種控制裝置,其包括:一目的判定單元,其經組態以回應於一資訊處理系統之休眠之一原因而判定儲存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之系統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且判定儲存用於恢復由該資訊處理系統執行之一任務之任務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該資訊處理系統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各自連接至一或多個記憶體;一恢復資料寫入單元,其經組態以將該系統恢復資料寫入至用於儲存該系統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中,且將該任務恢復資料寫入至用於儲存該任務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中;一系統處理器設定單元,其經組態以在發生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之一原因時,僅啟動連接至儲存該系統恢復資料 之該記憶體之一處理器以用於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一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其經組態以自由該目的判定單元判定之儲存該系統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系統恢復資料;一系統恢復處理單元,其經組態以藉由使用由該系統恢復資料讀取單元讀取之該系統恢復資料來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一任務處理器設定單元,其經組態以在由該系統恢復處理單元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之後識別連接至由該目的判定單元判定之儲存用於恢復一任務之任務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之一處理器,且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一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其經組態以自藉由該目的判定單元判定之儲存該任務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任務恢復資料;及一任務恢復處理單元,其經組態以藉由使用由該任務恢復資料讀取單元讀取之該任務恢復資料來恢復該任務。
  14. 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目的判定單元經組態以將在其他記憶體之前已連接至在系統休眠之前執行該任務之該處理器之一記憶體判定為用於儲存該任務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
  15. 如請求項13之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記憶體設定單元,該記憶體設定單元經組態以將由該目的判定單元從該等記憶體當中判定之一類型為非揮發性的記憶體設定成一自更新模式,且暫停供應電力至該等其他記憶體。
  16. 一種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含有由一電腦執行之一程式,該程式使該電腦執行以下步驟:識別連接至儲存用於恢復一資訊處理系統之恢復資料之一記憶體之一處理器,及回應於一恢復請求而啟動該經識別之處理器以將該資訊處理系統自休眠中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包含兩 個或兩個以上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各自與一或多個記憶體連接;自儲存該恢復資料之該記憶體讀取該恢復資料;及藉由使用該經讀取之恢復資料來恢復該資訊處理系統。
TW102144251A 2013-02-28 2013-12-03 控制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TW2014355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9945A JP6087662B2 (ja) 2013-02-28 2013-02-28 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5568A true TW201435568A (zh) 2014-09-16

Family

ID=5138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4251A TW201435568A (zh) 2013-02-28 2013-12-03 控制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04350B2 (zh)
JP (1) JP6087662B2 (zh)
CN (1) CN104020834A (zh)
TW (1) TW2014355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332B (zh) * 2019-05-27 2021-06-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系統與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4203B2 (ja) 2013-02-28 2016-12-27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71647B2 (ja) 2013-02-28 2017-02-01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動作状態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16941B2 (ja) 2013-02-28 2017-04-1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5064676A (ja) 2013-09-24 2015-04-0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65008B2 (ja) * 2013-09-25 2017-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メモリ制御装置、メモリ制御方法、情報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84891B2 (ja) 2014-03-12 2017-08-23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半導体チップ、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46544B2 (ja) * 2015-06-03 2018-1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JP6557333B2 (ja) * 2015-06-03 2019-08-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CN107015847A (zh) * 2016-01-28 2017-08-04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US11610151B2 (en) * 2017-06-06 2023-03-21 Nec Corpor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2015258B (zh) * 2019-05-31 2022-07-1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系统与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0521B1 (en) * 1998-09-10 2001-05-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Sleep mode transition between processors sharing an instruction set and an address space
JP4281421B2 (ja) 2003-06-06 2009-06-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616586B2 (ja) * 2004-06-30 2011-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メモリ初期化制御装置
CN2840170Y (zh) 2005-03-15 2006-11-22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使微处理器进入休眠模式的控制电路
US7409570B2 (en) * 2005-05-10 2008-08-05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Multiprocessor system for decrypting and resuming execution of an executing program after transferring the program code between two processors via a shared main memory upon occurrence of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CN100397302C (zh) 2006-01-17 2008-06-25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处理单元的省电方法及系统
JP5207792B2 (ja) * 2008-02-19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598144B2 (ja) 2010-08-04 2014-10-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959323B2 (en) * 2010-10-27 2015-02-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te restarting client logical partition on a target virtual input/output server using hibernation data in a cluster awar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JP2012203583A (ja) 2011-03-24 2012-10-22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18139B2 (ja) 2011-03-24 2013-10-16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84401B2 (ja) 2011-03-24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動作切替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40335B2 (ja) 2011-03-24 2013-11-13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3065150A (ja) 2011-09-16 2013-04-11 Toshiba Corp キャッシュメモリ装置、プロセッサ、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5674611B2 (ja) 2011-09-22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74613B2 (ja) 2011-09-22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77467B2 (ja) 2011-09-22 2015-09-09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01587B1 (ko) * 2011-12-13 2018-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연성 실시간 운영체제의 실시간성을 확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3149093A (ja) 2012-01-19 2013-08-01 Toshiba Corp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665777B2 (ja) 2012-01-20 2015-02-04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18672A (ja) 2012-03-14 2013-10-24 Toshiba Corp 状態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6113538B2 (ja) 2012-03-23 2017-04-12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8977879B2 (en) * 2012-03-30 2015-03-1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a multi-stage hibernate and resume process
JP5677376B2 (ja) 2012-07-06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メモリ制御装置、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ボード
JP2014016782A (ja) 2012-07-09 2014-01-30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87852B2 (ja) 2012-09-07 2015-09-30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96110B2 (ja) 2012-09-19 2015-04-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源システム、電源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02637B2 (ja) 2012-09-21 2015-10-2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02401A (ja) 2012-11-20 2014-06-05 Toshiba Corp 制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9170971B2 (en) * 2012-12-26 2015-10-27 Iii Holdings 2, Llc Fabric discovery for a cluster of nodes
JP6071647B2 (ja) 2013-02-28 2017-02-01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動作状態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54203B2 (ja) 2013-02-28 2016-12-27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235345A (ja) 2013-06-03 2014-12-15 株式会社東芝 音声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332B (zh) * 2019-05-27 2021-06-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系統與控制方法
US11334143B2 (en) 2019-05-27 2022-05-17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wherein a microprocessor configured to set a plurality of memories into a self-refresh mode and a main processor in a standby m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0834A (zh) 2014-09-03
JP2014167760A (ja) 2014-09-11
US20140245045A1 (en) 2014-08-28
JP6087662B2 (ja) 2017-03-01
US9904350B2 (en) 201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35568A (zh) 控制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EP3210093B1 (en) Configurable volatile memory data save triggers
EP2495655B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opera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839841B2 (ja) スナップショット再起動方法
US8909946B2 (en) Efficient power management of a system with virtual machines
US201500064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ckpointing and restarting container status
US20200174823A1 (en) Stat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machine, and smart terminal thereof
US6430687B1 (en) Boot sequence for a network computer including prioritized scheduling of boot code retrieval
US8539483B2 (en) Compu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rupting machine operation
TWI585675B (zh) 磁碟驅動器速度管理方法與系統及其相關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存取媒體
US20070282929A1 (en) Computer system for managing backup of storage apparatus and backup method of the computer system
US20110029797A1 (en) Managing memory power usage
US9229729B2 (en) Initializing processor cores in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US2014001314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809253B2 (en) Managing ephemeral storage on a computing node
US20190370103A1 (en) Watchdog timer hierarchy
WO2014008653A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a device between hibernat mode and wake-up
CN110262888B (zh) 任务调度方法和装置及计算节点执行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TW201546612A (zh) 使用狀態資訊回復系統之技術
JP2019510284A (ja) 不揮発性メモリとしての揮発性メモリの使用
TW201423400A (zh) 用於超管理器系統之針對雙直列記憶體模組節能的系統與方法
CN102929761A (zh) 一种应对崩溃性错误的系统及方法
CN109426563B (zh) 一种进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48365B (zh) 一种控制模块、方法及微控制器芯片
TW541453B (en) Power saving device for computer and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