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4774A - 輸送至大腸之膠囊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輸送至大腸之膠囊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4774A
TW201424774A TW102117501A TW102117501A TW201424774A TW 201424774 A TW201424774 A TW 201424774A TW 102117501 A TW102117501 A TW 102117501A TW 102117501 A TW102117501 A TW 102117501A TW 201424774 A TW201424774 A TW 2014247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capsule
chitosan
layer
ze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7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4824B (zh
Inventor
Yuki Takemoto
Tsuyoshi Minemura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 Phar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 Pharma Inc filed Critical Nisshin Pharma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24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4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4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48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4891Coated capsules; Multilayered drug free capsule sh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5Bifido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2Antidiarrhoe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使活性成分不致於胃或小腸中喪失而到達大腸,且可於大腸中使該活性成分迅速釋出的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系統。本發明為一種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其含有:內包大腸益生菌、海藻酸及鈣鹽之膠囊;被覆該膠囊之含幾丁聚糖層;與被覆該含幾丁聚糖層之含腸溶性基材層;該含幾丁聚糖層中之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該膠囊質量,為0.5質量%~8.0質量%。

Description

輸送至大腸之膠囊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含有大腸益生菌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習知以來,已嘗試藉由服用有益之微生物調配之醫藥品製劑、保健食品、健康輔助食品等,以發揮健康機能。雙叉乳酸桿菌或乳酸菌等益生腸內細菌,已知係於腸內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的增殖,改善腸內之細菌叢及腸內環境,具有整腸作用等各種保健效果。含有此等菌之活菌的口服醫藥品製劑或優格等各種食品已被市售。然而,在口服攝取活菌的情況,在通過胃或小腸時,活菌大多因胃酸或膽汁酸等消化液而失活。因此,為了使有效量之活菌到達屬於作用部位的大腸,必須大量地口服攝取活菌。
在防止因消化液所造成之活菌失活的目的下,已開發有經物理性保護之含活菌的口服製劑。然而,若保護過於堅固,則所服用之活菌通過大腸而被排泄,故仍然無法得到充分效果。因此,需要一種使對大腸有益之活菌不在胃或小腸發生失活、可維持存活而到達作用部位之大腸,且可使到達大腸之活菌於此適當釋出的輸送至大腸的系統。
專利文獻1及2中,提案有一種藉幾丁聚糖被膜所被覆之含活性成分的輸送至大腸之系統製劑。由於幾丁聚糖屬於被大腸之 微生物所同化的物質,故在該製劑到達大腸時,被覆活性成分之幾丁聚糖被膜於此被分解,釋出內包的活性成分。然而,由於幾丁聚糖對酸具有溶解性,故幾丁聚糖被膜亦被胃酸所分解。因此,上述輸送至大腸之系統製劑中,係藉由於幾丁聚糖被膜上進一步塗覆耐酸性被膜,以防止幾丁聚糖被膜被胃酸分解。作為耐酸性被膜之材料,專利文獻1及2中記載有麥膠蛋白、玉米蛋白等之醇溶蛋白蛋白質、油脂類、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陰離子型丙烯酸樹脂、羥丙甲基纖維素醋酸丁二酸酯、羥丙甲基纖維素酞酸酯等纖維素衍生物等。
然而,即使是上述之具有耐酸性被膜的製劑,在通過胃到達小腸時,耐酸性皮膜仍崩散而露出幾丁聚糖被膜。由於在幾丁聚糖被膜通常存在多數之細孔,故在露出了幾丁聚糖被膜之製劑通過小腸的期間,腸液等水分由該細孔侵入至製劑內部,使活性成分之一部分失活或流出。若增厚幾丁聚糖被膜,雖可某程度解決此問題,但較厚之幾丁聚糖被膜於製造時耗費時間與勞力,且在處理時容易破損,故不佳。再者,幾丁聚糖由於具有吸水性強、容易保持水分的的性質,故越增厚幾丁聚糖被膜,則在腸內等水分較多之環境,幾丁聚糖被膜吸水而膨潤,故製劑構造變脆、容易崩散。
海藻酸、及海藻酸鉀、海藻酸銨、海藻酸鈣、海藻酸鈉等海藻酸鹽,係作為錠劑之賦形劑或崩散劑、及增黏劑、凝膠化劑、分散劑等而使用於醫藥品或食品之製造。專利文獻3及4中,提案有由含有明膠、洋菜、果膠、膠類、海藻酸等多糖類的薄膜所構成的腸溶性膠囊。然而,此等雖於胃不崩散,但屬於以在小腸進行崩散為目的而製造者,並非用於將物質輸送至大腸而製造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公平08-01374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0-32464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9-18502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9-196961號公報
因此,期待一種可在胃及小腸中防止水分侵入、活性成分不致在胃或小腸發生失活或流出,而可到達大腸,且在大腸中其活性成分可迅速釋出的輸送至大腸之系統。
本發明者等人經潛心研究,結果發現,藉由將活性成分與海藻酸及鈣鹽一起內包於膠囊,將內包活性成分之膠囊表面藉由被覆具有特定厚度之含幾丁聚糖的層,進而於其上被覆含腸溶性基材的層,則具有薄且在胃或腸中不易崩散之含幾丁聚糖被膜、可獲得不致失去活性成分而將其輸送至大腸的組成物。本發明者等人又發現,藉由該組成物,可依維持菌數之狀態將大腸益生菌輸送至大腸並釋出。
亦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其含有:內包大腸益生菌、海藻酸及鈣鹽之膠囊;被覆該膠囊之含幾丁聚糖層;與被覆該含幾丁聚糖層之含腸溶性基材層;該含幾丁聚糖層中之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該膠囊質量,為0.5質量%~8.0質量%。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上述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由於內包益生菌之膠囊被含幾丁聚糖層及含腸溶性基材層所被覆,進而於膠囊內與益生菌一起含有海藻酸及鈣鹽,故於胃或小腸中不崩散,使膠囊內所含之益生菌不失活或流出,而可輸送至大腸屬於輸送至大腸之系統。再者,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係於大腸中迅速被分解而釋出膠囊內之益生菌。因此,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有益於改善腸內之細菌叢及腸內環境。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係含有:內包大腸益生菌、海藻酸及鈣鹽的膠囊;被覆該膠囊的含幾丁聚糖層;與被覆該含幾丁聚糖層的含腸溶性基材層。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係在口服攝取的情況,藉含腸溶性基材層保護而免於胃酸破壞,故可防止膠囊內部之大腸益生菌因胃酸而失活的情形。在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由胃移動至小腸時,含腸溶性基材層因小腸消化液而溶解,露出含幾丁聚糖層。然而,本發明之組成物中,係藉由該含幾丁聚糖層、與在膠囊內部具有海藻酸及鈣鹽,而防止膠囊因小腸之消化液或其他水分而膨潤、崩散的情形,且保護膠囊內部之大腸益生菌而免於在小腸失活或流出。最終於大腸中,含幾丁聚糖層與膠囊被生存於大腸中之微生物所同化而崩散,膠囊內部之大腸益生菌被釋出至大腸。膠囊內部之大腸益生菌由於被保護而免於在胃或腸中失活或流出,故可依保持 高菌數及生物活性之狀態在大腸中釋出。即使膠囊內部之大腸益生菌為活菌,仍可於維持高活菌數之下輸送至大腸。因此,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有益於腸內細菌叢之改善、腸內環境之改善、或整腸。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係含有內包大腸益生菌的膠囊。作為該膠囊所含之大腸益生菌,若為於大腸中發揮對生物體較佳機能的菌即可。作為該大腸益生菌之例子,益生腸內細菌可列舉例如,雙叉乳酸桿菌、乳酸菌、納豆菌等。
作為上述雙叉乳酸桿菌,若為對人體造成有益作用者則無特別限制,可配合目的而適當選擇。作為雙叉乳酸桿菌之例子,可列舉例如嗜熱雙叉乳酸桿菌(Bifidobacterium Thermophilum)、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分岐雙叉乳酸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短雙叉乳酸桿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青春雙叉乳酸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嬰兒雙叉乳酸桿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動物雙叉乳酸桿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假長雙叉乳酸桿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等之屬於雙叉乳酸桿菌屬的菌。此等之中,較佳為可利用作為食品之菌的龍根菌(B.longum)、分岐雙叉乳酸桿菌(B.bifidum)、及短雙叉乳酸桿菌(B.breve)。上述雙叉乳酸桿菌可單獨使用任一種,亦可併用任2種以上。
作為上述乳酸菌,若為對人體造成有益作用者則無特別限制,可配合目的而適當選擇。作為乳酸菌之較佳例,係乳酸菌屬或鏈球菌屬的菌,可列舉例如加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嗜酸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凱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酸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及植物乳酸菌、例如乳酸菌RIE 株等。上述乳酸菌可單獨使用任一種,亦可併用任2種以上。
作為上述納豆菌,若為對人體造成有益作用者則無特別限制,可配合目的而適當選擇。作為納豆菌之較佳例,來自市售納豆的納豆菌,以及市售之納豆菌,可列舉例如高橋菌(高橋祐藏研究所製,山形)、成瀨菌(成瀨醱酵化學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東京)、宮城野菌(宮城野納豆製造所有限公司製,仙台)、朝日菌(朝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東京)、日東菌(日東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京都)、目黑菌(目黑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大阪)等。上述納豆菌可單獨使用任一種,亦可併用任2種以上。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所含之大腸益生菌,較佳係含有選自上述列舉之雙叉乳酸桿菌、乳酸菌及納豆菌的至少1種,更佳係含有選自上述列舉之雙叉乳酸桿菌的至少1種,進而更佳係選自上述列舉之雙叉乳酸桿菌的至少1種。本發明之組成物中所含之大腸益生菌,可為活菌、死菌、其等之菌破碎物、及其等之混合物,較佳為含有活菌。該大腸益生菌更佳係依活菌狀態填充至本發明組成物中,在被輸送至大腸時仍維持高活菌數。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所含之上述膠囊中,係與上述大腸益生菌一起含有海藻酸及鈣鹽。該海藻酸係與膠囊內部之水分及鈣反應而凝膠化,在膠囊之內壁側與大腸益生菌之周圍形成壁。因此,若於膠囊內含有海藻酸與鈣鹽,則即使在胃液、腸液等外部液體通過含幾丁聚糖層而侵入至膠囊內部時,仍可將膠囊之膨潤、崩散或大腸益生菌之死滅或流出抑制在最小限度,又可保護菌而免於消化液破壞、防止菌之失活。
作為上述海藻酸,可從由海藻酸、海藻酸鹽及海藻酸酯 所組成群中選擇至少1種。作為該海藻酸鹽,可列舉海藻酸鈉、海藻酸鉀等1價鹽;海藻酸錳等2價鹽;海藻酸銨等鹼性鹽。作為該海藻酸的酯,可列舉海藻酸丙二醇酯等。上述之中,由凝膠化之性能或凝膠之性質的觀點而言,較佳為海藻酸鹽,更佳為海藻酸鈉。
作為上述鈣鹽,若為被容許添加至食品或醫藥中的鈣鹽即可,可列舉例如從由檸檬酸鈣、硫酸鈣、乳酸鈣、碳酸鈣、氯化鈣及磷酸鈣所組成群中選擇至少1種。其中較佳為碳酸鈣。
上述填充於膠囊中之海藻酸的量,較佳為於膠囊填充物中為0.1質量%~20質量%、更佳為1質量%~6質量%。或者,上述膠囊中之海藻酸的含量,係相對於膠囊中之大腸益生菌、或含有其之液狀物或固形物之總質量,較佳為0.1質量%~20質量%、更佳為1質量%~6質量%。上述膠囊中之鈣鹽的量,較佳為於膠囊填充物中為0.02質量%~8質量%、更佳為0.05質量%~3質量%。或者,上述膠囊中之鈣鹽的含量,係相對於海藻酸100質量%,較佳為2質量%~40質量%、更佳為5質量%~35質量%。海藻酸及鈣鹽可分別填充於上述膠囊中,亦可將使海藻酸及鈣鹽依上述比例事先混合的混合粉體填充於上述膠囊中。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作為內包大腸益生菌的膠囊,可列舉通常用於製造醫藥品或食品的膠囊,例如硬膠囊、軟膠囊、無縫膠囊等。
上述膠囊較佳係由以習知所通用之明膠、或使來自動物或植物之纖維素改質而得的纖維素衍生物作為材料的基材所製造。作為該纖維素衍生物,可列舉例如烷基纖維素(例如甲基纖維素等)、羥烷基纖維素(例如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等)、羥烷 基烷基纖維素(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乙基纖維素等)等。此等之中,較佳為羥烷基烷基纖維素,進而由作為膠囊之強度優越的觀點及在大腸內迅速溶解的觀點而言,更佳為HPMC。上述基材材料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上述膠囊可配合內容物之量等而作成所需的形狀及尺寸。作為該膠囊之尺寸,可列舉例如一般使用之00號、0號、1號、2號、3號、4號、5號等尺寸;作為形狀,可列舉長楕圓型、橄欖球型、球形等,但並不限定於此等。
較佳係於上述膠囊中填充上述大腸益生菌的活菌。又較佳係將上述大腸益生菌之活菌填充於上述膠囊中後,於膠囊內使該菌進一步增殖。在填充於上述膠囊時之大腸益生菌的形態,若為可填充於膠囊內之形態則無特別限制,可配合菌之種類或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的使用目的而適當選擇。例如,大腸益生菌可依懸浮於適當培養基之液狀物、乾燥粉末、混合該乾燥粉末與硬化油脂等而得的固形物等之形態,填充至上述膠囊。大腸益生菌對膠囊的填充步驟,係配合大腸益生菌之形態及膠囊種類,由從業者選擇適當方法即可。
在應內包之大腸益生菌為對高溫呈較弱性之菌的情況或容易失活之菌的情況,若採用硬膠囊,則可在溫度條件等較溫和的條件下製造膠囊,故較佳。硬膠囊係藉由使由上述基材所製造之體部與蓋部嵌合而製造。該體部及蓋部可依一般硬膠囊之製造方法進行製造。例如,該體部及蓋部可藉由於上述纖維素衍生物之水溶液中,浸入成形為體部及蓋部之形狀的金屬製銷,使纖維素衍生物水溶液附著於表面後,將銷由液體拉出、使其乾燥而製造。
在將大腸益生菌填充於上述硬膠囊時,可將大腸益生菌填充於該膠囊的體部。作為填充方法,可列舉例如將含有大腸益生菌之液狀物注入或滴下至膠囊之體部中的方法、一邊振動給料機一邊使粉末狀之大腸益生菌落入膠囊之體部的方法等,但並不限定於此等。大腸益生菌對膠囊內的填充,可使用公知之膠囊填充機、例如全自動膠囊填充機(例如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LIQFIL super 40型)、全自動膠囊密封機(例如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HICAPSEAL 40型)等實施。於填充有大腸益生菌的膠囊,嵌合蓋部,藉此可得到內包大腸益生菌的硬膠囊。
於上述膠囊之嵌合部,亦可進一步施行帶式封合。作為帶式封合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制,可由公知物中適當選擇,可列舉例如明膠、纖維素衍生物、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等。作為該纖維素衍生物,可列舉上述列舉的膠囊基材的材料。帶式封合較佳係由與進行密封之硬膠囊之材料相同的材料所製造。對膠囊施行帶式封合的步驟,依一般方法進行即可。例如,將上述帶式封合材料之水溶液塗佈於硬膠囊之體部與蓋部的嵌合部,使其乾燥,藉此可形成帶式封合。帶式封合係在對膠囊以含幾丁聚糖層進行塗覆時,防止塗覆劑由嵌合部侵入至膠囊內部,且使膠囊嵌合部平滑化,容易形成薄且均等厚度之含幾丁聚糖被膜。然而,帶式封合依需要進行即可,若嵌合或被膜形成已有效,則不一定必須進行。
上述填充於膠囊之大腸益生菌的量,配合該填充於膠囊時之菌的形態、膠囊之尺寸等而適當變更即可。該填充於膠囊之大腸益生菌的量較佳係於膠囊填充物中為3質量%~90質量%、更佳為10質量%~60質量%。若大腸益生菌之填充量過少,則本發明之用於輸送 至大腸之組成物的腸內環境改善效果或整腸效果降低。另一方面,若大腸益生菌之填充量過多,則腸內細菌叢之平衡破壞,有發生腹瀉等副作用之虞。或者,在大腸益生菌為乾燥粉末的情況,填充於膠囊時之大腸益生菌濃度,較佳為1×106cfu/g以上、更佳為1×1010cfu/g以上。又,cfu係表示菌落形成單體。在大腸益生菌為培養基懸浮物等之液狀物形態的情況,若菌濃度過高,則因液狀物之黏度變高而不易填充於膠囊,故較佳係在依較低之菌濃度與培養基一起填充至膠囊後,於膠囊內使菌增殖至所需濃度。液狀物中之大腸益生菌濃度,較佳為1x106cfu/g以上、更佳為1x109cfu/g~1x1012cfu/g。
視需要,上述膠囊中亦可進一步含有其他成分。作為其他成分,可列舉:在將大腸益生菌作成液狀物時所使用的菌懸浮用的培養基;在將大腸益生菌作成固形物時所使用的硬化油脂;在使大腸益生菌成為乾燥粉末時所使用的乳糖、澱粉、乾燥馬鈴薯澱粉等之研製劑;紅藻膠、洋菜、果膠、阿拉伯膠、微粒氧化矽、微結晶纖維素、鐵鹽、半纖維素、明膠、三仙膠、酪蛋白、酪蛋白鈉、酪蛋白鈣、酪蛋白鉀、酪蛋白鎂、乳蛋白、乳蛋白胜肽類、乳蛋白消化物、聚三葡萄糖、結冷膠、乳鐵蛋白、植物油脂、硬化油脂類、糖類、乳清、麥芽糊精、羧甲纖維素鈉、α化澱粉、加工澱粉等水分活性低或使水分活性降低的成分;以及寡糖、水溶性食物纖維、水不溶性食物纖維等有益於改善腸內環境的其他有效成分。上述列舉之其他成分,可單獨使用任1種,亦可併用任2種以上。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係將內包有依上述步驟所得之大腸益生菌、與海藻酸及鈣鹽的膠囊,藉含幾丁聚糖層進行被覆,接著將被覆有含幾丁聚糖層之膠囊,進一步藉含腸溶性基材 層進行被覆,而予以製造。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含有活性成分之膠囊係由含幾丁聚糖層所被覆。
上述含幾丁聚糖層所含之幾丁聚糖的脫乙醯化度或分子量等之性狀並無限制,但若脫乙醯化度為60莫耳%以上,則由塗覆溶液調製時之對酸溶液的溶解性及造膜性的觀點而言,屬較佳。該含幾丁聚糖層(乾燥物)中之幾丁聚糖含量,可於總質量中為25質量%以上、較佳為25質量%~85質量%、進而較佳為35質量%~80質量%。
上述含幾丁聚糖層較佳係含有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層(以下亦稱為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若該含幾丁聚糖層為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則因含有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之兩者,而顯示與習知製劑等所使用之幾丁聚糖被膜同樣良好的大腸崩散性,另一方面,與習知之幾丁聚糖被膜相比造膜性提升,並具有更高之耐水性,可防止因腸內之吸水而造成本發明組成物的膨潤或崩散。
玉米蛋白(Zein)係由玉米所萃取之非水溶性蛋白質,別名為玉米醇溶蛋白。經精製之玉米蛋白通常為白色~淡黃色之粉末。玉米蛋白幾乎不溶於水或乙醇,但於含水乙醇或丙酮中容易溶解,又於強鹼性區域或藉由蛋白分解酵素之作用而溶解。玉米蛋白係安全性高,大多被使用作為食品或醫藥品之添加物。玉米蛋白雖已被使用於習知之幾丁聚糖塗覆製劑中,但一般係作為胃酸耐性被膜而另外塗覆於幾丁聚糖塗覆層的上層(例如專利文獻1),並未被添加至屬於大腸溶性層的含幾丁聚糖層中。
上述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中之玉米蛋白的含量,係相對於幾丁聚糖100質量份,可為0.5質量份~100質量份、較佳為5質量份~80質量份。若玉米蛋白之含量少於上述量,則造膜性降低,又所得 被膜之耐水性降低而容易崩散。另一方面,在玉米蛋白含量多於上述量的情況,所得的幾丁聚糖膜變得過硬而崩散性變差。
上述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係可將上述幾丁聚糖、或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依公知方法溶解於液體中而調製塗覆溶液,使所得塗覆溶液附著於膠囊表面,接著使其乾燥而形成。幾丁聚糖可溶解於酸性水溶液中。作為與該酸性水溶液共存的酸,可列舉無機酸及有機酸,但由於無機酸與幾丁聚糖間之相互作用較強,故較佳為有機酸。作為有機酸並無特別限制,由在常壓下具有充分之揮發性的觀點而言,可列舉甲酸、乙酸、乳酸、磺胺酸、丙酸及三氯乙酸作為較佳例。此等之中,由廉價、容易處理、且即使殘留於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中仍對人體影響較少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乙酸。該酸性水溶液之pH為3.5~6.5之範圍即可。若該酸性水溶液之pH未滿3.5,則酸殘留於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中,而有所得被膜之耐水性降低的情形。另一方面,若該溶液之pH高於6.5,則幾丁聚糖之溶解性降低。
由於玉米蛋白難以溶解於水中,故作成含有有機溶媒之溶液而使處理變得容易。在製作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用之塗覆液時,較佳係於上述所調製之幾丁聚糖酸性水溶液中添加有機溶媒,使玉米蛋白溶解於其中。或,亦可在水/乙醇溶液中溶解玉米蛋白後,混合幾丁聚糖溶解液。又,若於含有幾丁聚糖之酸性溶液中添加有機溶媒,則因酸之揮發性提高,故容易在被膜形成步驟中去除酸,又可降低被膜之乾燥溫度,故對膠囊內部之大腸益生菌之生存而言較佳。作為該有機溶媒,可列舉甲醇、乙醇等醇類、丙酮等酮類、乙醇類,由與幾丁聚糖間之相互作用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乙醇。
所調製之含有幾丁聚糖或、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中,幾丁聚糖之濃度為該溶液之總質量的0.05質量%~12質量%左右即可,較佳為1質量%~5質量%左右。該溶液中之玉米蛋白的濃度,為該溶液之總質量的0.01質量%~12質量%左右即可,較佳為0.1質量%~5質量%左右,或相對於幾丁聚糖100質量份可為0.5質量份~100質量份、較佳為5質量份~80質量份。該溶液中之乙醇的濃度,係該溶液之總質量的40質量%~90質量%、較佳為50質量%~80質量%。該塗覆溶液之黏度較佳係於室溫狀態下為5~500mPa‧s。本說明書中之黏度,係依據C型黏度計(由TOKIMEC INC等可購入)所測定之值。
視需要,上述含有幾丁聚糖、或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中,可進一步含有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中可含有的其他成分。作為該其他成分,可列舉造膜性基材、填充材、可塑劑等,但並不限定於此等。若於該塗覆溶液中添加造膜性基材,則更容易形成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的被膜。較佳係該基材除了造膜性之外尚具有乳化力。作為具有造膜性及乳化力的基材,係水溶性纖維素,可列舉例如烷基纖維素(例如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等)、羥烷基纖維素(例如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等)、羥烷基烷基纖維素(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乙基纖維素等)等;聚三葡萄糖、阿拉伯膠、紅藻膠、微粒氧化矽、微結晶纖維素、半纖維素、洋菜、明膠、三仙膠、酪蛋白、乳蛋白質、寡糖、麥芽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澱粉、α化澱粉、加工澱粉、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啶酮(PVP)、玉米纖維、關華豆膠及果膠等凝膠化劑、增黏劑或水溶性多糖類等。該塗覆溶液中之造膜性基材的含量,係相對於該溶液中之幾丁聚糖100質量,可為0.1質量份~100質量份。
作為填充材,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滑石、沉澱碳酸鈣、二氧化矽、微結晶纖維素、還原麥芽糖、皂土、碳數10以上之有機酸之金屬鹽等。該塗覆溶液中之填充材的含量,係相對於該溶液中之幾丁聚糖100質量份,可為0.06質量份~60質量份。
作為可塑劑,可列舉甘油、二甘油、二乙二醇、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甘露糖醇等多元醇,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卵磷脂衍生物、有機酸單甘油酯、中鏈脂肪酸三甘油酯、蔗糖酯等。該塗覆溶液中之可塑劑的含量,係相對於該溶液中之幾丁聚糖100質量份,可為0.05質量份~100質量份。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被覆含有大腸益生菌之膠囊的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係將上述含有幾丁聚糖、或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藉塗佈、噴霧、浸漬等手段,使其附著於該膠囊表面,接著使其乾燥而可形成。或者,在軟膠囊之被膜形成時,將含有幾丁聚糖、或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組成物一起調配、乾燥,藉此可製造含幾丁聚糖膜、或含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膜。
膠囊之被覆可使用通常使用之塗覆裝置,例如通氣式塗覆裝置(例如POWERX COATER,POWERX股份有限公司製)、流動層造粒塗覆裝置(例如Flow coater,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離心轉動造粒塗覆裝置(例如CF GRANULATOR,GRANUREX,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複合型造粒塗覆裝置(例如Spiraflow,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糖衣薄膜塗覆裝置(例如Hicoater,Aqua coater;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等進行。其細節係於上述裝置內一邊使含有大腸益生菌之膠囊流動,一邊使乾燥空氣進行給氣及排氣,使用 噴霧器等於該膠囊表面噴霧含有幾丁聚糖、或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其後使其乾燥以去除酸,藉此於該膠囊表面可形成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
作為使用上述裝置的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之形成(塗覆)步驟中的給氣溫度,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40~90℃。若該給氣溫度未滿40℃,則無法充分去除酸,故對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的被膜未能充分賦予耐水性。另一方面,若該給氣溫度超過90℃,則於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層-玉米蛋白層發生著色、變形等外觀上的問題,或對膠囊內之大腸益生菌造成過度之熱負荷,故不佳。使用上述裝置之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形成步驟中的排氣溫度,若為30℃~85℃即可,可配合塗覆溶液之組成等而適當選擇。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之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的厚度,係換算為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中之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含有內容物之膠囊的質量,為0.5質量%以上、較佳為0.5質量%~8.0質量%、更佳為0.8質量%~6.0質量%、進而更佳0.8質量%~4.0質量%。在幾丁聚糖質量為相當於未滿膠囊質量之0.5質量%時,由於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較薄,故於小腸內含腸溶性基材層崩散時、不久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亦發生崩散,而有含大腸益生菌之膠囊無法輸送至大腸的情形。另一方面,在幾丁聚糖質量超過膠囊質量之8.0質量%時,由於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之形成耗費時間,膠囊內之大腸益生菌被長時間加熱,故不佳。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係於上述含幾丁 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上,進而形成有含腸溶性基材層之被膜。該含腸溶性基材層之材料,若為具有耐酸性且不易於胃發生溶解、但於小腸溶解的材料、即所謂腸溶性基材,則無特別限定。作為該腸溶性基材之例子,可列舉羧甲基乙基纖維素(CMEC)、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酞酸酯(HPMCP)、玉米蛋白、醇蟲膠、水性蟲膠等。此等之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玉米蛋白、HPMCP及醇蟲膠因防止水侵入至膠囊內部的效果較高,故較佳。
視需要,上述含腸溶性基材層亦可進一步含有上述腸溶性基材以外的其他成分。作為該其他成分,在不損及含腸溶性基材層之耐酸性之前提下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水不溶性之添加劑。作為該水不溶性之添加劑,可列舉滑石、皂土、碳數10以上之有機酸的金屬鹽等。
上述含腸溶性基材層之被膜可依與上述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相同的步驟予以形成。亦即,將含有腸溶性基材之塗覆溶液,藉塗佈、噴霧、浸漬等手段,使其附著於被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被覆的膠囊的表面,接著使其乾燥,藉此可形成含腸溶性基材層。該含有腸溶性基材之塗覆溶液中之腸溶性基材的濃度,較佳為該溶液總質量之0.1質量%~12質量%。腸溶性基材溶液的黏度,係於室溫下,較佳為10mPa‧s~500mPa‧s左右。層之形成可使用上述通常使用之塗覆裝置。層形成步驟中之塗覆裝置的給氣溫度較佳為30℃~80℃,排氣溫度較佳為30℃~80℃。該給氣溫度若未滿30℃,則乾燥效率變低而塗覆之時間變長,故不佳。另一方面,若該給氣溫度過高,則對膠囊內之大腸益生菌造成過度的熱負荷,故不佳。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之含腸溶性基材層的厚度,可配合所被覆之膠囊的形狀、尺寸、質量等而適當選擇。例如,含腸溶性基材層之厚度係換算為該層中之腸溶性基材的質量,相對於含有內容物之膠囊的質量,較佳為0.5質量%~10.0質量、更佳為%0.5質量%~7.0質量%、進而更佳為0.8質量%~5質量%。在含腸溶性基材層之厚度為相當於腸未滿溶性基材0.5質量%時,由於較薄之含腸溶性基材層於小腸內迅速崩散,故有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亦於小腸內發生崩散、含有大腸益生菌之膠囊未能送達至大腸的情形。另一方面,在含腸溶性基材層之厚度為相當於超過腸溶性基材10.0質量%時,由於含腸溶性基材層之形成時耗費時間、膠囊內之大腸益生菌被長時間加熱,故不佳。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中,除了上述含有大腸益生菌、海藻酸及鈣鹽的膠囊、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與含腸溶性基材層之外,亦可進一步於該含腸溶性基材層上,具有以蜜蠟、棕櫚蠟等為基材的被覆層。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可保護膠囊內部之成分免於在小腸發生失活、流出,使其於大腸釋出。因此,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除了上述大腸益生菌以外,亦可適用於將容易於小腸發生失活的有效成分、或容易在小腸被吸收而不易到達大腸的有效成分輸送至大腸。作為此種有效成分,可列舉例如維他命C、維他命B1、B2、B6、B12、菸鹼酸、葉酸等水溶性維他命,以在大腸被釋出為目的的藥理成分、及此等的組合。該有效成分可依此等之單獨、或與上述大腸益生菌一起應用至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因此,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亦可於膠囊內取代上述大腸益生 菌、或與上述大腸益生菌一起含有上述有效成分。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為口服投藥用組成物。較佳係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為口服投藥之、用於改善動物腸內環境或動物整腸的組成物。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亦可添加至食品或飼料中而提供,或可作為醫藥品或補給品而提供。例如,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可為腸內環境改善或整腸用之醫藥品或補給品。該腸內環境改善或整腸用之組成物、醫藥品或補給品,係依上述步驟,將內包大腸益生菌、海藻酸及鈣鹽的膠囊藉由含幾丁聚糖層或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被覆,接著於其上藉含腸溶性基材層進行被覆,藉此可予以製造。或者,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可用於製造腸內環境改善或整腸用之醫藥品或補給品。
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醫藥品或補給品,係口服投藥至動物,改善該動物之腸內細菌叢或腸內環境,或對該動物具有整腸作用。作為給予本發明之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的動物,可列舉人類或非人類動物,作為非人類動物,可列舉非人類的靈長類、牛、豬、羊、山羊、犬、貓、囓齒類等。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
<參考例1>含大腸益生菌之膠囊
(膠囊No.1)
將雙叉乳酸桿菌之活菌粉末(森永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森永雙叉乳酸桿菌粉末)520g,以乾燥馬鈴薯澱粉(松谷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製)550g、乳蛋白(日本新藥股份有限公司製)390g、海藻酸鈉(喜美克股份有限公司製)30g、碳酸鈣(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10g均勻研製、混合,作成膠囊填充用之粉末。
作為填充含菌粉末之硬膠囊,係使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膠囊(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Quali-V(R)-N、3號,膠囊質量:46mg)。
於膠囊填充機(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LIQFIL super 40型),安裝上述含雙叉乳酸桿菌粉末與硬膠囊,於硬膠囊內填充含雙叉乳酸桿菌粉末230mg。每1膠囊之雙叉乳酸桿菌濃度為1.1×1010cfu/g。
(膠囊No.2)
將雙叉乳酸桿菌之活菌粉末(森永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森永雙叉乳酸桿菌粉末)520g,以乾燥馬鈴薯澱粉(松谷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940g、海藻酸鈉(喜美克股份有限公司製)30g、碳酸鈣(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10g均勻研製、混合,作成膠囊填充用之粉末。
作為填充含菌粉末之硬膠囊,係使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膠囊(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Quali-V(R)-N、3號,膠囊質量:46mg)。
於膠囊填充機(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LIQFIL super 40型),安裝上述含雙叉乳酸桿菌粉末與硬膠囊,於硬膠囊內填充含雙叉乳酸桿菌粉末230mg。每1膠囊之雙叉乳酸桿菌濃度為1.1×1010cfu/g。
(膠囊No.3)
將雙叉乳酸桿菌之活菌粉末(森永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森永雙叉乳酸桿菌粉末)520g,以乾燥馬鈴薯澱粉(松谷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980g均勻研製、混合,作成膠囊填充用之粉末。
作為填充含菌粉末之硬膠囊,係使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膠囊(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Quali-V(R)-N、3號,膠囊質量:46mg)。
於膠囊填充機(Qualicaps股份有限公司製,LIQFIL super 40型),安裝上述含雙叉乳酸桿菌粉末與硬膠囊,於硬膠囊內填充含雙叉乳酸桿菌粉末230mg。每1膠囊之雙叉乳酸桿菌濃度為1.1×1010cfu/g。
<參考例2>塗覆溶液
(溶液No.1:含幾丁聚糖-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
於純化水中加入醋酸以調製pH約4的酸性水。於此酸性水中,溶解脫乙醯化度為80莫耳%以上的幾丁聚糖(Flonac C:日本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製)。於所得之幾丁聚糖溶解液中,添加甘油(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接著加入乙醇,再添加玉米蛋白(小林Zein DP(小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製))。依幾丁聚糖之最終濃度為2.5質量%、玉米蛋白之最終濃度為0.5質量%的方式藉純化水進行調整,調製含有幾丁聚糖與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
(溶液No.2:含幾丁聚糖塗覆溶液)
與參考例2同樣地進行,但未添加乙醇及玉米蛋白,將甘油脂肪酸酯(阪本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十甘油單酯)依相對於幾丁聚糖100質量份、成為50質量份之方法予以添加,調製含幾丁聚糖塗覆溶液。
(溶液No.3:含幾丁聚糖塗覆溶液)
與參考例2同樣地進行,但未添加乙醇及玉米蛋白,調製含有幾 丁聚糖的塗覆溶液。
(溶液No.4:含幾丁聚糖及海藻酸鈉的塗覆溶液)
與參考例2同樣地進行,但未添加乙醇及玉米蛋白,將海藻酸鈉(喜美克股份有限公司製)依相對於幾丁聚糖100質量份、成為0.5質量份之方法予以添加,調製含幾丁聚糖及海藻酸鈉的塗覆溶液。
<製造例1~3>
將參考例1所製造之含大腸益生菌膠囊No.1~3,使用由表1記載之組成而調製之溶液No.1(含幾丁聚糖與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藉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予以被覆。被覆係使用薄膜塗覆裝置Hicoater Mini型鍋(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塗覆裝置之乾燥溫度設為一定(65℃)而進行。依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膠囊質量成為1.4質量%的方式,形成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抽出所製造之膠囊的一部分,調查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的組成。
接著,對被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所被覆之膠囊,進而藉屬於腸溶性基材的蟲膠予以被覆(相對於膠囊質量,為約1.2質量%)。於所得膠囊之表面,微量塗佈棕櫚蠟,製造多重塗覆膠囊。
<製造例4~6>
將參考例1所製造之含大腸益生菌膠囊No.1~3,使用由表1記載之組成而調製之溶液No.2(含幾丁聚糖塗覆溶液),藉含幾丁聚糖層予以被覆。被覆係使用薄膜塗覆裝置Hicoater Mini型鍋(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塗覆裝置之乾燥溫度設為一定(80℃)而進行。依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膠囊質量成為1.7質量%的方式,形成幾丁聚糖層。 抽出所製造之膠囊的一部分,調查幾丁聚糖層的組成。
接著,對被幾丁聚糖層所被覆之膠囊,進而藉屬於腸溶性基材的蟲膠予以被覆(相對於膠囊質量,為約1.2質量%)。於所得膠囊之表面,微量塗佈棕櫚蠟,製造多重塗覆膠囊。
<製造例7~9>
將參考例1所製造之含大腸益生菌膠囊No.1~3,使用由表1記載之組成而調製之溶液No.3(含幾丁聚糖塗覆溶液),藉含幾丁聚糖層予以被覆。被覆係使用薄膜塗覆裝置Hicoater Mini型鍋(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塗覆裝置之乾燥溫度設為一定(80℃)而進行。依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膠囊質量成為1.7質量%的方式,形成含幾丁聚糖層。抽出所製造之膠囊的一部分,調查幾丁聚糖層的組成。
接著,對被幾丁聚糖層所被覆之膠囊,進而藉屬於腸溶性基材的蟲膠予以被覆(相對於膠囊質量,為約1.2質量%)。於所得膠囊之表面,微量塗佈棕櫚蠟,製造多重塗覆膠囊。
<製造例10>
將參考例3所製造之含大腸益生菌膠囊No.3,使用由表1記載之組成而調製之溶液No.4(含海藻酸鹽及幾丁聚糖的塗覆溶液),藉含幾丁聚糖層予以被覆。被覆係使用薄膜塗覆裝置Hicoater Mini型鍋(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塗覆裝置之乾燥溫度設為一定(80℃)而進行。依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膠囊質量成為1.7質量%的方式,形成含幾丁聚糖層。抽出所製造之膠囊的一部分,調查幾丁聚糖層的組成。
接著,對被幾丁聚糖層所被覆之膠囊,進而藉屬於腸溶性基材的蟲膠予以被覆(相對於膠囊質量,為約1.2質量%)。於所得膠囊之表面,微量塗佈棕櫚蠟,製造多重塗覆膠囊。
<製造例11>
除了將幾丁聚糖質量設為相對於膠囊質量、成為0.5質量%以外,其餘依與製造例7相同之步驟,藉含幾丁聚糖層及蟲膠被覆含大腸益生菌膠囊No.1,製造多重塗覆膠囊。
<製造例12>
除了將幾丁聚糖質量設為約0.4質量%以外,其餘依與製造例7相同的步驟,以含幾丁聚糖層被覆含大腸益生菌膠囊No.1。於所得膠囊表面,實施玉米蛋白被覆(相對於膠囊質量,為約0.3質量%)。用於玉米蛋白被覆之玉米蛋白溶液,係將玉米蛋白(小林Zein DP(小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製)依成為6質量%濃度之方式溶解於60%乙醇溶液中,相對於玉米蛋白、添加30質量%之作為可塑劑的甘油(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而調製。接著,將藉幾丁聚糖層與玉米蛋白層所被覆的膠囊,進而以屬於腸溶性基材之蟲膠予以被覆(相對於膠囊,為約1.2質量%)。於所得膠囊之表面,微量塗佈棕櫚蠟,製造多重塗覆膠囊。
<試驗例1>
(殘存醋酸量‧膜強度試驗)
將所得之各膠囊之一部分溶解,藉由利用Inertsil ODS-4之HPLC,依相對於另外準備之醋酸標準溶液的波峰面積比,求得殘存醋酸量。又,藉由加壓式測定器(Minebea股份有限公司製,負重測定器),依膠囊破裂之壓力測定膠囊之膜強度。
(崩散試驗)
調查製造例1~12之多重塗覆膠囊於胃、小腸、大腸的崩散性。崩散試驗係使用各膠囊各6個,利用日本藥典之崩散試驗裝置進行。
將膠囊依無輔助盤的條件,於pH1.2溶液(胃假設液)中使其上下運動60分鐘,去除崩散之膠囊,接著於pH6.8溶液(小腸假設液)中使其上下運動120分鐘,去除崩散之膠囊,其後,依使用輔助盤之條件,於pH3.5溶液(大腸假設液)中使其上下運動120分鐘。依下述評價基準,以3階段判定各溶液中之膠囊的崩散性。
-評價基準-(於胃假設液、小腸假設液中的崩散性)
A:6個全部維持形狀,未見到膨潤或崩散等之變形(適合)
B:6個中有膨潤或變形,但崩散累計為2個以內(適合)
C:6個中累計3個以上崩散(不適合)
-評價基準-(於大腸假設液中的崩散性)
A:6個全部被試驗,全部於大腸假設液中崩散(適合)
B:6個中有5個以上被試驗,全部於大腸假設液中崩散(適合)
C:6個中有5個以上被試驗,仍有未崩散之膠囊(不適合)
無法實施:6個中僅有4個以下可試驗(不適合)
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於製造例1~2、4~5、7~8之膠囊內含有海藻酸與鈣鹽、且被含幾丁聚糖層所被覆的膠囊,係膜強度高,又於胃或小腸之假設液中的崩散耐性高,但另一方面,於大腸假設液中則良好地崩散。進而,由含有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之層所被覆的製造例1~2的膠囊,係更加提升於胃或小腸之假設液中的崩散耐性,又酸於含幾丁聚糖層的殘存量減少。於膠囊內不含海藻酸與鈣鹽之製造例3、6、9,係於胃及小腸假設液中的崩散耐性降低,於大腸假設液試驗前即崩散之膠囊較多。製造例3之膠囊,係於後述之試驗例2中,顯現了於小腸假設液中液侵入至膠囊內。
含有海藻酸之由幾丁聚糖層所被覆的製造例10的膠囊,係於小腸假設液中膠囊崩散,可知無法將膠囊內之物質輸送至大腸。
若幾丁聚糖層之厚度變薄,則在胃或小腸假設液中之膠囊崩散耐性降低。進而,若幾丁聚糖層之厚度相對於膠囊為未滿0.5質量%,則在大腸假設液試驗前膠囊即崩散(製造例11~12)。
<試驗例2>
使用製造例1、3、4、6、7及9之多重塗覆膠囊,調查胃假設液浸漬後之膠囊內雙叉乳酸桿菌的殘存活菌數。於pH1.2之胃假設液中,與試驗例1同樣地進行60分鐘崩散試驗,針對未崩散而殘留之膠囊,計測內部之雙叉乳酸桿菌的殘存菌數。殘存菌數係將由膠囊所取出之內容粉末懸浮於稀釋液中,藉無菌地稀釋法予以稀釋為既定濃度後,將此菌液接種在屬於厭氣性培養基的BL洋菜培養基的表面並厭氣培養,計算菌數。
進而,針對製造例1及3之膠囊,於pH1.2之胃假設液中進行60分鐘崩散試驗後,於pH6.8之小腸假設液中進行120分鐘崩散試驗,同樣地計測菌數。
結果示於表3。於膠囊內含有海藻酸與鈣鹽且由含幾丁聚糖層所被覆的製造例1、4、7的膠囊,係具有耐水性、耐酸性,雙叉乳酸桿菌之殘存亦較高。於膠囊內填充海藻酸與鈣鹽、且由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所被覆的製造例1,活菌數幾乎未減少。於具有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被覆的膠囊內未含有海藻酸與鈣鹽的製造例3的膠囊,雖於胃假設液之試驗後仍保持高活菌數,但在小腸假設液之試驗後,活菌數大幅降低。
<試驗例3>
使用參考例1之含大腸益生菌膠囊(膠囊No.1)的膠囊,針對玉米蛋白之添加量進行確認。使用依表4記載之組成而調製的含幾丁聚糖-玉米蛋白的塗覆溶液,藉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予以被覆。被覆係使用薄膜塗覆裝置Hicoater Mini型鍋(FREUND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塗覆裝置之乾燥溫度設為一定(65℃)而進行。依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膠囊質量成為約1.4質量%的方式形成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接著,將由幾丁聚糖-玉米蛋白層所被覆之膠囊進而藉屬於耐酸性基材的蟲膠予以被覆(相對於膠囊質量,為約1.2質量%)。於所得膠囊之表面微量塗佈棕櫚蠟,製造多重塗覆膠囊。依與試驗例1相同之步驟評價所製造之各膠囊。結果示於表5。再者,製造例18由於在塗覆溶液中發生沉澱物,故未實施試驗。
<試驗例4>
使用參考例1之含大腸益生菌膠囊(膠囊No.1)的膠囊,確認含幾丁聚糖層之厚度對膠囊崩散性所造成的影響。除了將含幾丁聚糖層中之幾丁聚糖質量相對於膠囊質量設為表6記載的值以外,依與製造例7相同的步驟藉含幾丁聚糖層與蟲膠被覆含大腸益生菌膠囊No.1,製造多重塗覆膠囊。將所製造之各膠囊依與試驗例1相同的步驟進行評價。結果示於表7。再者,表6、7中再次揭示製造例7及製造例11的例子。
若含幾丁聚糖層變厚,則於胃及小腸假設液中的崩散耐性提升。另一方面,隨著含幾丁聚糖層之厚度增加,層形成時之乾燥時間增長。尤其是製造例19由於乾燥耗時,故有因加熱而造成膠囊內之雙叉乳酸桿菌之殘存率降低的疑虞。

Claims (12)

  1. 一種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其含有:內包大腸益生菌、海藻酸及鈣鹽之膠囊;被覆該膠囊之含幾丁聚糖層;與被覆該含幾丁聚糖層之含腸溶性基材層;該含幾丁聚糖層中之幾丁聚糖質量係相對於該膠囊質量,為0.5質量%~8.0質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上述含幾丁聚糖層係含有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組成物,其中,於上述含有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層中,該玉米蛋白之含量係相對於該幾丁聚糖100質量份,為0.5質量份~100質量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上述海藻酸係從由海藻酸、海藻酸鹽及海藻酸之酯所組成群中選擇之至少1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上述膠囊所內包之海藻酸的量,為該膠囊內之填充物中的0.1質量%~20質量%,且該膠囊所內包之該鈣鹽的量,係相對於該海藻酸100質量份,為2質量份~40質量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其中,上述含腸溶性基材層之量,係以該層中之腸溶性基材的質量換算計,相對於上述膠囊質量,為0.5質量%~10.0質量%。
  7. 一種用於輸送至大腸之組成物的製造方法,係包括下述步驟者:準備內包大腸益生菌、海藻酸及鈣鹽的膠囊;藉含幾丁聚糖層被覆該膠囊;及對由該含幾丁聚糖層所被覆之膠囊,進一步藉含腸溶性基材層予以被覆; 該含幾丁聚糖層中之幾丁聚糖質量,係相對於該膠囊質量,為0.5質量%~8.0質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含幾丁聚糖層係含有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含有幾丁聚糖及玉米蛋白的層中,該玉米蛋白之含量係相對於該幾丁聚糖100質量份,為0.5質量份~100質量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海藻酸係從由海藻酸、海藻酸鹽及海藻酸之酯所組成群中選擇之至少1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膠囊所內包之海藻酸的量,為該膠囊內之填充物中的0.1質量%~20質量%,且該膠囊所內包之該鈣鹽的量,係相對於該海藻酸100質量份,為2質量份~40質量份。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含腸溶性基材層之量,係以該層中之腸溶性基材的質量換算計,相對於上述膠囊質量,為0.5質量%~10.0質量%。
TW102117501A 2012-12-21 2013-05-17 A capsule for delivery to a large intestin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848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9945 2012-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4774A true TW201424774A (zh) 2014-07-01
TWI584824B TWI584824B (zh) 2017-06-01

Family

ID=5097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7501A TWI584824B (zh) 2012-12-21 2013-05-17 A capsule for delivery to a large intestin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588078B2 (zh)
KR (1) KR20150100682A (zh)
CN (1) CN104968356A (zh)
TW (1) TWI584824B (zh)
WO (1) WO20140976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7963B2 (ja) * 2016-02-25 2019-01-23 日清ファルマ株式会社 大腸デリバリーカプセル製剤
BR112020008194A2 (pt) * 2017-11-03 2020-10-06 Dsm Ip Assets B.V. sistema de entrega inovador
WO2019142799A1 (ja) * 2018-01-18 2019-07-25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潰瘍性大腸炎治療カプセル剤
JPWO2020251039A1 (zh) 2019-06-14 2020-12-17
JP2021014422A (ja) * 2019-07-11 2021-02-12 日清ファルマ株式会社 便性改善剤
JP2021014421A (ja) * 2019-07-11 2021-02-12 日清ファルマ株式会社 Qol改善剤
CN112295514B (zh) * 2020-10-29 2023-04-0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核壳结构微胶囊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JP6944036B1 (ja) * 2020-11-05 2021-10-06 株式会社ファンケル ハードカプセル製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20175A (ja) * 1983-05-28 1984-12-11 Furointo Sangyo Kk 健康食品のコ−テイング方法
JPH0764723B2 (ja) * 1986-10-15 1995-07-12 鐘紡株式会社 腸溶性製剤の製造法
JP2000063289A (ja) * 1998-08-20 2000-02-29 Morinaga Milk Ind Co Ltd 生理活性物質含有製剤
CA2378265C (en) * 1999-08-09 2007-11-20 Dainipp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Solid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chitosan powd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496616B2 (ja) * 2009-11-18 2014-05-21 フロイント産業株式会社 大腸ドラッグ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製剤
JP5087167B2 (ja) * 2010-12-28 2012-11-28 フロイント産業株式会社 ビフィズス菌大腸デリバリーカプ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02401B1 (ja) * 2012-03-30 2012-12-19 森下仁丹株式会社 大腸特異崩壊性カプセ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88078B2 (ja) 2014-09-10
KR20150100682A (ko) 2015-09-02
TWI584824B (zh) 2017-06-01
WO2014097664A1 (ja) 2014-06-26
CN104968356A (zh) 2015-10-07
JP2014139200A (ja) 2014-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4824B (zh) A capsule for delivery to a large intestin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860596B2 (ja) プロバイオティクス生物及び/又は治療剤の標的化胃腸管デリバリー
EP2667858B1 (en) Protection of microbial cells from acidic degradation
KR102557219B1 (ko) 박테리아 조성물
TWI543780B (zh) 雙叉乳酸桿菌大腸遞送膠囊及其製造方法
AU2012210575A1 (en) Protection of microbial cells from acidic degradation
JP6062802B2 (ja) キトサン含有組成物及びキトサン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JP5997034B2 (ja) キトサン含有組成物及びキトサン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KR20020063978A (ko) 장용성 유산균 미세과립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457963B2 (ja) 大腸デリバリーカプセル製剤
WO2021152869A1 (ja) 腸溶性組成物、該腸溶性組成物を含む飲食品、該腸溶性組成物の崩壊時間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該腸溶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957280B2 (ja) 大腸デリバリーシームレスカプセル製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40869B2 (ja) 腸内環境改善有核錠製剤及びハードカプセル製剤
JP5907796B2 (ja) 腸内環境改善食品
JP5496432B1 (ja) 大腸送達カプ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527639A (ja) 生物療法製品を含む剤形
US11426353B2 (en) Composite coating for an active agent
JP2021014421A (ja) Qol改善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