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8819A - 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 - Google Patents

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8819A
TW201418819A TW102136829A TW102136829A TW201418819A TW 201418819 A TW201418819 A TW 201418819A TW 102136829 A TW102136829 A TW 102136829A TW 102136829 A TW102136829 A TW 102136829A TW 201418819 A TW201418819 A TW 2014188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diameter portion
lens barrel
outer diameter
camera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6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6326B (zh
Inventor
Yoshihiro Sekimoto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18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8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6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63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透鏡鏡筒(3)具備極大外徑部(3e)與最大外徑部(3a),最大外徑部(3a)設置於包含透鏡直徑最大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極大外徑部(3e)之一部分區域。藉此,可一面高精度地進行透鏡鏡筒之安裝,一面實現更小型化。

Description

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搭載於行動電話等電子機器之具備自動對焦功能,甚至進而具備手振修正功能之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者。於本發明中,在不利用螺紋實施對焦調整之相機模組中,可將因去除透鏡鏡筒之螺紋而產生之空間節省效果發揮到最大程度,且可以無螺紋來提高將透鏡鏡筒固定於透鏡座時之強度。
近年來的行動電話,於行動電話內裝有相機模組之機種占大半數。由於該等相機模組必須收納於行動電話內,故與數位相機相較,對小型及輕量化之要求更高。
在上述相機模組中,利用透鏡驅動裝置發揮自動對焦功能之類型者,搭載於行動電話等電子機器之例子亦逐漸增加。另外,於透鏡驅動裝置中,存在利用步進馬達之類型、利用壓電元件之類型、利用VCM(Voice Coil Motor:音圈馬達)之類型等各種類型,且已於市場上流通。
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自動對焦(AF)功能之相機模組變得理所當然之狀況下,手振修正功能作為下一具有特徵之功能而備受關注。手振修正功能雖在數位相機或電影中於世上被廣泛採用,但有尺寸方面之問題等,而採用在行動電話上之例較少。然而,可小型化之新穎之手振修正機構之構造之提案例亦在增加,可預測今後搭載有手振修正 功能之行動電話用相機模組將成為主流。
在具有自動對焦功能之相機模組中,作為用於實現小型化及低傾角化之有力技術,列舉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技術。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廢除設置於透鏡鏡筒及透鏡座兩者之對焦調整用之螺紋構造,來省略螺紋脊部分之空間之技術。
意即,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相機模組,如圖10所示,係具備AF功能之相機模組100。相機模組100包含光學部101、用於在光軸方向上驅動光學部101之透鏡驅動裝置102、及載置有透鏡驅動裝置102之攝像部103。攝像部103係由感測器蓋部104與基板105積層而構成。光學部101包含複數個攝像透鏡106與保持攝像透鏡106之透鏡鏡筒107。透鏡驅動裝置102係包含:透鏡座108,其保持透鏡鏡筒107,於光學部101之光軸方向上被驅動;上下2片板簧109a及109b,其於光學部101之光軸方向上以可動之方式支撐透鏡座108;AF線圈110,其一體固定於透鏡座108上;形成固定部之磁軛111;磁鐵112,其固定於磁軛111之內壁,在與AF線圈110之間使電磁力產生作用;蓋114,其以保護板簧109a等為目的而配置於磁軛111之頂面側;及配置於磁軛111之底面側,支撐透鏡驅動裝置102整體之基台115等。感測器蓋部104包含IR(紅外線)濾光片120、攝像元件121、及感測器蓋122等,且將攝像元件121載置於基板105上。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相機模組100中,於透鏡鏡筒107之外周及透鏡座108之內周皆未形成有螺紋。又,相機模組100係透鏡鏡筒107與感測器蓋122之頂面側碰觸而定位,即所謂的無對焦調整之構造。藉此,在相機模組100中,可實現螺紋脊部分之小型化。
又,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相機模組100中,說明透鏡鏡筒107之外周及透鏡座108之內周,係大致全體範圍皆直徑相同,換言之係平坦之圓筒形狀。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相機模組100雖具有自動對焦功能,但無對焦調整之構造亦可適用於除了自動對焦功能以外,進而具有手振修正功能之相機模組上。關於除了自動對焦功能以外還具備手振修正功能之相機模組中之無對焦調整之構造,將在專利文獻2中進行說明。其中,亦會提及透鏡鏡筒之外形並非平坦之圓筒形狀,而為帶狀且具有最大外徑部之階差構造。
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所謂透鏡鏡筒之「(帶狀之)最大外徑部」,為於透鏡鏡筒之高度方向(光學部之光軸方向)及寬度方向(與光學部之光軸垂直之方向)具有某種程度之厚度,且以包圍透鏡鏡筒之側面之方式設置之突起部分。又,在該最大外徑部中,透鏡鏡筒之寬度方向之透鏡鏡筒之外徑為最大。
此處,如專利文獻2所揭示般,就將透鏡鏡筒之外形設為階差構造之意義,參照圖11(a)及(b)進行說明。
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相機模組,如圖11(a)之要部剖面圖所示般,最大外徑部分並非存在於所有範圍而僅限於一部分,其他部分係稍微縮小半徑而形成。意即,圖11(a)所示之相機模組於透鏡鏡筒151中具有帶狀之最大外徑部151a。此處,將透鏡鏡筒151之最大外徑部151a之外徑設為DE,將最大外徑部151a之厚度設為H,將透鏡座152之圓筒內徑設為DI時,將透鏡座152相對於感測器蓋(虛擬感測器蓋153)表面之傾斜角θ以圖11(b)之θ1與θ2之差來表示,且設定為滿足下列算式:θ≦tan-1(H/DE)-cos-1(DI/√(DE 2+H2))。
意即,於一面使透鏡鏡筒151在透鏡座152之圓筒孔內滑動一面將其插入透鏡座152時,藉由將透鏡座152之圓筒孔之傾斜(傾角)抑制在特定之範圍內,透鏡鏡筒151就不會受該圓筒孔之傾斜影響,而可以感測器蓋(虛擬感測器蓋153)為基準來安裝透鏡鏡筒151。
換言之,若H之值過大,則透鏡座152之傾角之容許值便會變小,而難以進行高精度之透鏡座152之固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公開專利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0-134409號公報(2010年6月17日公開)」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專利公報「國際公開第2012/108247號(2012年8月16日國際公開)」
然而,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相機模組、及專利文獻2所說明之透鏡鏡筒之階差構造具有以下之問題點。
首先,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相機模組,在透鏡鏡筒之外壁不具有用於構成部分最大外徑部之階差構造本身,透鏡鏡筒之外形為平坦之圓筒構造。因此,如上述專利文獻2之說明般,在透鏡座中可容許之傾角之範圍變窄。其結果,便會產生因透鏡座之傾角而造成透鏡鏡筒被傾斜安裝之可能性較高之問題。
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2之例中,由於於透鏡鏡筒中設置階差構造,且將透鏡鏡筒之最大外徑部設為帶狀,故可擴大在透鏡座中傾角之容許範圍。
然而,專利文獻2中所說明之透鏡鏡筒之階差構造,為將帶狀之最大外徑部設置於接近透鏡鏡筒之頂面之部分。通常,保持於透鏡鏡筒之內部之複數個攝像透鏡,越為頂面側(被攝物體側)者,透鏡直徑越小。其結果,於專利文獻2中所說明之階差構造,使對應於透鏡直徑較小之部分之透鏡鏡筒部分具有所需以上之壁厚,來形成最大外徑部。意即,專利文獻2之帶狀之最大外徑部,將透鏡鏡筒之圓筒部分 之壁厚設為所需以上,以小型化之目的來看,變成缺點之部分。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一面高精度地進行透鏡鏡筒之安裝,一面實現更小型化之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
本發明之相機模組,為解決上述問題,其特徵為具備:光學部,其具備複數個攝像透鏡、與將該複數個攝像透鏡保持於內部之透鏡鏡筒;及透鏡驅動裝置,其具備於調整與上述透鏡鏡筒之相對位置之後將該透鏡鏡筒固定之透鏡座,並使該透鏡座與該透鏡鏡筒一體驅動;及攝像元件,其接收通過上述複數個攝像透鏡之光者;且上述透鏡鏡筒於未固定於上述透鏡座時,可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上述透鏡鏡筒係於上述光學部之光軸方向上延伸之圓筒形狀,並包含覆蓋透鏡直徑為第2大之上述攝像透鏡之外周之極大外徑部、與設置於上述極大外徑部之突起即最大外徑部,上述最大外徑部設置於包含透鏡直徑最大之上述攝像透鏡之外周之上述極大外徑部之一部分區域。
根據本發明之相機模組,可發揮一面高精度地進行透鏡鏡筒之安裝,一面實現更小型化之效果。
1‧‧‧光學部
2‧‧‧攝像透鏡
2m‧‧‧攝像透鏡
2m'‧‧‧攝像透鏡
2m"‧‧‧攝像透鏡
3‧‧‧透鏡鏡筒
3a‧‧‧最大外徑部
3b‧‧‧階差
3c‧‧‧刻槽
3e‧‧‧極大外徑部
4‧‧‧接著劑
10‧‧‧透鏡驅動裝置
11‧‧‧透鏡座
11a‧‧‧突起部
11b‧‧‧最小內徑部
11c‧‧‧階差
11e‧‧‧極小內徑部
12a‧‧‧AF彈簧
12b‧‧‧AF彈簧
13‧‧‧中間構件
14‧‧‧AF線圈
15‧‧‧永久磁鐵
16‧‧‧彈性導線
17‧‧‧蓋
17a‧‧‧開口
18‧‧‧OIS線圈
19‧‧‧基台
19a‧‧‧開口
20‧‧‧攝像部
21‧‧‧基板
22‧‧‧攝像元件
23‧‧‧感測器蓋
23a‧‧‧突起
23b‧‧‧開口
24‧‧‧玻璃基板
25‧‧‧接著劑
40‧‧‧相機模組
41‧‧‧相機模組
42‧‧‧相機模組
43‧‧‧相機模組
100‧‧‧相機模組
101‧‧‧光學部
102‧‧‧透鏡驅動裝置
103‧‧‧攝像部
104‧‧‧感測器蓋部
105‧‧‧基板
106‧‧‧攝像透鏡
107‧‧‧透鏡鏡筒
108‧‧‧透鏡座
109a‧‧‧板簧
109b‧‧‧板簧
110‧‧‧AF線圈
111‧‧‧磁軛
112‧‧‧磁鐵
114‧‧‧蓋
115‧‧‧基台
120‧‧‧IR濾光片
121‧‧‧攝像元件
122‧‧‧感測器蓋
151‧‧‧透鏡鏡筒
151a‧‧‧最大外徑部
152‧‧‧透鏡座
153‧‧‧偽感測器蓋
DE‧‧‧直徑
D1‧‧‧內徑
H‧‧‧寬度
S‧‧‧基準面
θ‧‧‧傾斜角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相機模組之實施之一形態者,且係特別用於使透鏡鏡筒及透鏡座之構造清楚之中央剖面圖。
圖2係顯示在圖1所示之相機模組中,因零件公差之關係,透鏡鏡筒與透鏡座之間產生空隙之狀態之中央剖面圖。
圖3係顯示圖2所示之相機模組之透鏡鏡筒及透鏡座之圖2所示之虛線橢圓附近之構造之放大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相機模組之實施之另一形態者,係顯示透鏡 座之形狀之變化例之中央剖面圖。
圖5係顯示圖4所示之相機模組之透鏡鏡筒及透鏡座之圖4所示之虛線橢圓附近之構造之放大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相機模組之實施之又另一形態者,係顯示透鏡鏡筒之外形之變化例之中央剖面圖。
圖7係顯示圖6所示之相機模組之透鏡鏡筒構造之俯視圖。
圖8係圖7所示之透鏡鏡筒之箭頭方向之側視圖。
圖9係顯示在圖4或圖6之相機模組中,於透鏡鏡筒與透鏡座之空隙中填充有接著劑之狀態,圖4及圖6所示之虛線橢圓附近之放大圖。
圖10係顯示先前之相機模組之構造之中央剖面圖。
圖11(a)、(b)係顯示先前之相機模組之透鏡鏡筒之構造,且為用於說明對傾角之想法之要部放大圖。
圖12係顯示本發明之相機模組之實施之另一形態者,係顯示透鏡座之形狀之變化例之中央剖面圖。
〔實施形態1〕
就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若基於圖1~圖3進行說明,則如以下所述。
另外,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之說明,雖假設為附手振修正功能之相機模組者,但並不限定於此。意即,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之構成,亦可適用於無手振修正功能之附自動對焦功能之相機模組上。
(相機模組之構成)
首先,就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之構成,基於圖1進行說明。此處,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者,且係特別用於使透鏡鏡筒及透鏡座之構造清楚之中央剖面圖。
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40,係用於附相機之行動電話等電子機器者。相機模組40係包含攝像部20、收納於蓋17內之光學部1、及驅動光學部1之透鏡驅動裝置10。另外,攝像部20係設置於相機模組40之下部之矩形之構件。蓋17係蓋於攝像部20之上方之箱狀之構件。蓋17於其頂面之中央部分中,形成有用於使設置於光學部1之攝像透鏡2(後述)露出之開口17a。
另外,為方便起見,在以下之說明中,關於相機模組40之上下,以光學部1側(即被攝物體側)作為相機模組40之上方,以攝像部20側(即攝像元件22側)作為相機模組40之下方來進行說明。
光學部1如圖1所示,包含複數個攝像透鏡2與將該複數個攝像透鏡2保持於內部之透鏡鏡筒3。
複數個攝像透鏡2包含透鏡直徑不同之複數個攝像透鏡。複數個攝像透鏡2,作為一例係包含具有最大透鏡直徑之攝像透鏡2m、具有第2大透鏡直徑之攝像透鏡2m'、及透鏡直徑最小之攝像透鏡2m"之3片攝像透鏡。於攝像透鏡2m表面配置有攝像透鏡2m',於攝像透鏡2m,表面則配置有攝像透鏡2m"。如此,複數個攝像透鏡2係具有以透鏡直徑從相機模組40之下方至上方依序變小之方式而配置之複數個攝像透鏡2m、攝像透鏡2m'、及攝像透鏡2m"。
另外,複數個攝像透鏡2之片數只要為複數片即可,並非限定於3片。複數個攝像透鏡2亦可包含2片攝像透鏡,或亦可包含4片以上之攝像透鏡。
又,於光學部1之周圍設置有透鏡座11,其藉由將透鏡鏡筒3利用接著劑4接著固定而將透鏡鏡筒3保持於內部。並且,透鏡驅動裝置10具備透鏡座11,且係用於驅動光學部1者。
透鏡鏡筒3於利用接著劑4與透鏡座11固定前,可沿著設置於透鏡座11內之圓柱形狀之開口部之延伸方向,在透鏡座11內滑動。並且, 於調整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相對位置後,利用接著劑4,將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固定。
又,設置於透鏡驅動裝置10之下方之攝像部20係具備基板21、攝像元件22、感測器蓋23、及玻璃基板24。攝像元件22係接收通過設置於光學部1之複數個攝像透鏡2之光,並將所接收之光進行光電轉換者,且係被載置於基板21上。又,感測器蓋23及玻璃基板24係覆蓋並保護攝像元件22,特別係受光部(未圖示)者。該等之基板21、攝像元件22、感測器蓋23、及玻璃基板24,係自相機模組40之下部依該順序積層於光學部1(更具體而言,為包含複數個攝像透鏡2之組合透鏡)之光軸方向上。
透鏡座11如上述般係藉由接著劑4而固定有光學部1之透鏡鏡筒3的透鏡驅動裝置10部分。又,透鏡座11利用上下2片AF(自動對焦)彈簧12a及12b,以於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上可動之方式由中間構件13所支撐。並且,於透鏡座11之外周部分,固定有AF線圈14。於中間構件13上,固定有AF驅動用之永久磁鐵與手振修正用之永久磁鐵,在本實施形態中,固定有將該等2種之永久磁鐵共通化之兼用之永久磁鐵15。
又,於透鏡座11之下部中形成有突起部11a。該突起部11a在向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之可動範圍之無限遠側之機械端(同可動範圍中攝像元件22側之基準位置),與中間構件13抵接。中間構件13係利用4條彈性導線16(圖示有2條),以於與光學部1之光軸垂直之2軸方向上可動之方式受後述之固定部支撐。藉此,中間構件13、永久磁鐵15、AF彈簧12a及12b、透鏡座11、AF線圈14、透鏡鏡筒3、及攝像透鏡2係於與光學部1之光軸垂直之方向上一體被驅動。
上述固定部係包含蓋17、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光學手振修正機構)線圈18、及基台19等。基台19之中央部分形成有開口19a。 並且,在組裝光學部1之狀態下,透鏡鏡筒3之一部分進入開口19a中。意即,由於難以充分擴大從透鏡鏡筒3之下端面至攝像元件22之受光部之距離(後焦環),故多為成為如此構成之情況。
此時,若不將透鏡鏡筒3與基台19之間之空隙設為適當之值,則在受到落下衝擊等造成透鏡座11位移之情形,會有透鏡鏡筒3與基台19碰撞,使巨大之衝擊力施加於透鏡鏡筒3上之虞。因此,將透鏡鏡筒3與基台19之空隙之大小設定為即使在透鏡座11產生最大位移之情形,透鏡鏡筒3亦不會直接與基台19抵接。
其次,感測器蓋23係搭載透鏡驅動裝置10之攝像部20之構件。感測器蓋23以設置於下部之突起23a之前端為基準面S,該基準面S與攝像元件22抵接。並且,感測器蓋23以覆蓋攝像元件22之整體之方式載置於攝像元件22上。於感測器蓋23之攝像透鏡2側形成有開口23b。該開口23b被具備紅外線截止功能之玻璃基板24蓋住。
攝像元件22搭載於基板21上。於基板21與感測器蓋23之間,雖有因公差而產生微小空隙之情形,但以藉由接著劑25封住該空隙之狀態下,將基板21與感測器蓋23接著固定。
在本實施形態中,透鏡鏡筒3及透鏡座11兩者中均未形成有螺紋。並且,在透鏡座11位於無限遠側之機械端之狀態下,將透鏡鏡筒3以位於特定之位置之方式固定。於透鏡鏡筒3與感測器蓋23之間,形成有至少10μm左右之空隙。藉由於透鏡鏡筒3與感測器蓋23之間形成空隙,即使在於與光學部1之光軸垂直之方向上驅動透鏡鏡筒3之情形,透鏡鏡筒3與感測器蓋23亦不會接觸,而可實現穩定之手振修正動作。又,亦可藉此解決因摩擦造成之異物產生之問題。
如此,相機模組40可解釋為具備:光學部1,其具備複數個攝像透鏡2、與將複數個攝像透鏡2保持於內部之透鏡鏡筒3;及透鏡座11,其固定有透鏡鏡筒3;且具備:透鏡驅動裝置10,其使透鏡座11 與透鏡鏡筒3一體驅動;及攝像元件22,其接收通過複數個攝像透鏡2之光。
(相機模組之AF功能及手振修正功能)
在具有上述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40中,為了調整焦點而使光學部1於光軸方向上進退移動之情形,相機模組40如下述般動作。意即,按照來自搭載相機模組40之行動電話或數位相機等之控制部(未圖示)之驅動指示,電流於透鏡驅動裝置10之AF線圈14中流通。藉此,藉由於AF線圈14中流通之電流與從永久磁鐵15產生之磁場起作用,來產生使AF線圈14於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上移動之推力。其結果,經由AF彈簧12a及12b、以及透鏡座11,光學部1於光軸方向上進退移動。如此,可對光學部1進行自動對焦(AF)控制。意即,AF線圈14、永久磁鐵15、AF彈簧12a及12b、以及透鏡座11,係具有作為自動對焦機構之功能。
又,在相機模組40中,利用OIS使光學部1於與光軸垂直之方向上一體驅動之情形,相機模組40係如下述般動作。意即,按照來自搭載相機模組40之行動電話或數位相機等之控制部(未圖示)之驅動指示,電流於透鏡驅動裝置10之OIS線圈18中流通。藉此,藉由於OIS線圈18中流通之電流與從永久磁鐵15產生之磁場起作用,產生使OIS線圈18於與光學部1之光軸垂直之方向上移動之推力。其結果,經由彈性導線16、中間構件13、AF彈簧12a及12b、以及透鏡座11,光學部1於與光軸垂直之方向上進退移動。如此,可對光學部1進行手振修正控制。意即,OIS線圈18、永久磁鐵15、彈性導線16、中間構件13、AF彈簧12a及12b、以及透鏡座11,係具有作為手振修正機構之功能。
(將光學部安裝於透鏡座上之安裝位置)
接著,就將包含攝像透鏡2及透鏡鏡筒3之光學部1,安裝於透鏡 驅動裝置10之透鏡座11上之安裝位置進行說明。
將攝像透鏡2安裝於透鏡座11上之安裝位置,較理想的是以在無限遠側之機械端之位置上對焦之方式,來設定與攝像元件22之受光部之距離。
然而,拍攝透鏡2與透鏡鏡筒3相對之安裝位置、及感測器蓋23之厚度等存在公差,在構成相機模組40之各構件單位中無論如何都存在安裝位置之偏差。因此,在不進行對焦調整,而進行各構件之定位之情形,各構件之安裝位置中殘存有誤差。即使存在如此之誤差,在相機模組40中,仍需要在透鏡驅動裝置10之衝程範圍內,找到對焦位置。因此,需要以攝像透鏡2位於從對焦位置之設計值之中心稍微偏向攝像元件22側之位置之方式,將透鏡鏡筒3安裝於透鏡座11上。此時,將向攝像元件22側偏移之量稱為無窮大。由於若將無窮大設定得較大,則透鏡驅動裝置10之衝程亦會變大同樣程度,故需要將無窮大限於所需之最小限度。
若將上述各種公差累積,則以25μm左右之無窮大為適當,由於無窮大之值受到零件之製造公差及組裝公差影響,故較理想的是設定為符合實態之最小限度之值。在相機模組40中,使用充分提高對於厚度之精度之感測器蓋23,使基準面S與攝像元件22直接碰觸,而將透鏡鏡筒3相對於感測器蓋23之上表面(透鏡驅動製造10之下表面)高精度地定位。藉此,亦可說實現了25μm左右之較小之無窮大。
此處,在圖1中,作為將透鏡鏡筒3安裝於較相對於無限遠之被攝物體之對焦位置僅偏向攝像元件22側25μm之位置,且在該狀態下於感測器蓋23與透鏡鏡筒3之間存在空隙者,進行以下之說明。
另外,將透鏡鏡筒3定位於透鏡座11後,利用接著劑4予以固定。為防止接著劑4流出至不必要之部分,而將包含透鏡座11上塗佈接著劑4之位置之壁(在圖1中為透鏡座11之內壁)之頂部,較透鏡鏡筒3上 塗佈接著劑4之位置構成更高。作為該構成之具體例,亦可為使透鏡座11之該壁向相機模組40之頂面側充分延伸之構成,或亦可為於透鏡鏡筒3側設置接著劑4塗佈用之刻槽等構成。
又,使包含透鏡座11上塗佈接著劑4之位置之壁向頂面側延伸之情形,不用使透鏡座11之壁之整個周圍延伸,可僅使實際上塗佈接著劑4之位置延伸。接著劑4通常塗佈於透鏡鏡筒3之外周附近之4個點左右。透鏡座11之壁非整個周圍而僅一部分延伸之情形,有該壁之強度變弱之虞。透鏡座11之壁之強度較弱之情形,受到相機模組40之落下衝擊等而衝擊力直接施加於該壁時,有耐受性不足之虞。因此,為防衝擊力直接施加於透鏡座11之壁,較理想的是在透鏡座11之可動範圍內,以該壁與蓋17不會碰撞之方式來設定兩者之空隙。
(相機模組之製造方法)
接著,就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40之製造方法,進行簡單說明。
相機模組40如上述般,於透鏡鏡筒3之外周未設置有螺紋,且透鏡鏡筒3可在為收納並保持透鏡鏡筒3而設置於透鏡座11之圓筒狀之孔之內部滑動。因此,需要以透鏡鏡筒3成為所期望之高度之方式,將透鏡鏡筒3定位於透鏡座11。
透鏡鏡筒3之高度定位係使用治具(未圖示)進行即可。在將透鏡驅動裝置10安裝於攝像部20前之階段,將透鏡驅動裝置10搭載於治具上,在以治具決定透鏡鏡筒3之高度位置之狀態下,將透鏡鏡筒3接著固定於透鏡座11上。之後,取下治具,將固定有透鏡鏡筒3之透鏡驅動裝置10搭載於攝像部20。
如此,相機模組40在將透鏡鏡筒3固定於透鏡座11前,透鏡鏡筒3可在透鏡座11內部滑動。
(透鏡鏡筒及透鏡座之構造)
如上所述,透鏡鏡筒3在固定前之階段可相對於透鏡座11滑動。然而,於滑動時成為引導部分之位置係限定於一部分。其位置如圖11中說明過地,並非設置於透鏡鏡筒3之頂面附近,而設置於具有最大透鏡直徑之攝像透鏡2m之外周(相同高度)。意即,透鏡鏡筒3為在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上延伸之圓筒形狀之側面設置有突起之形狀,且至少具備覆蓋透鏡直徑第2大之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極大外徑部3e、與設置於極大外徑部3e之突起(例如,帶狀之)即最大外徑部3a。換言之,透鏡鏡筒3之側壁中,極大外徑部3e係與透鏡座11之內壁對向。 並且,具有於極大外徑部3e之下部設置有最大外徑部3a,且於上部設置有直徑較最大外徑部3a稍小之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之階差構造之外形。此乃保持於透鏡鏡筒3之內部之複數個攝像透鏡2,如圖1所示般,越為頂面側(被攝物體側)者通常透鏡直徑越小之緣故。
為保持攝像透鏡2m而構成最小限度之壁厚之透鏡鏡筒3之情形下,於攝像透鏡2m之外周,透鏡鏡筒3之外徑成為最大。在圖11所示之例中,無法避免要設置較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透鏡鏡筒3之外徑,具有更大之外徑之帶狀之最大外徑部。因此,隨著透鏡鏡筒之形狀而形成之空間變得過大且多餘,而造成透鏡鏡筒具有多餘之壁厚。
相對於此,在相機模組40中,具有覆蓋複數個攝像透鏡2之各者之側面即外周之透鏡鏡筒3。透鏡鏡筒3以配合複數個攝像透鏡2之外徑之大小而外徑變大之方式,於側壁具有突起之部分。
透鏡鏡筒3之側壁中,覆蓋外徑最小之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部分,為外徑最小之部分。
透鏡鏡筒3之側壁中,覆蓋外徑第2大之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部分,為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且係外徑第2大之部分。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為包圍攝像透鏡2m'之外周,且於透鏡鏡筒3之圓周方向延伸之帶狀之突起。換言之,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為極大外 徑部3e中與透鏡座11之內壁對向之部分,且係未設置有最大外徑部3a之部分。
透鏡鏡筒3之側壁中,包圍外徑最大之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部分,為設置有最大外徑部3a之極大外徑部3e之下方部分。該最大外徑部3a,為透鏡鏡筒3之側壁中外徑最大之部分。最大外徑部3a為包圍攝像透鏡2m之外周,且於透鏡鏡筒3之圓周方向延伸之帶狀之突起。
藉由於攝像透鏡2m部分之外周設置最大外徑部3a,與未設置最大外徑部3a之情形相比,可使透鏡鏡筒3之側壁中,未覆蓋外徑最大之攝像透鏡2m之外周,而覆蓋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極大外徑部3e上方部分之壁厚變薄。因此,可減少多餘之空間及透鏡鏡筒3之壁厚,而實現相機模組40之小型化。
此處,假設藉由雖具備極大外徑部3e,但不具備突起即最大外徑部3a,而成為圓筒形狀之透鏡鏡筒3之情形,將攝像透鏡2m之外徑加上可設想之最小之透鏡鏡筒3之壁厚之值,便成為透鏡鏡筒3之外徑之最小值。
另一方面,於極大外徑部3e設置帶狀等之突起即最大外徑部3a之本實施形態之透鏡鏡筒3之情形,當然最大外徑部3a以外之透鏡鏡筒3之外徑,小於最大外徑部3a之透鏡鏡筒3之外徑。
反過來說,於攝像透鏡2m之外周不設置最大外徑部3a之上述圓筒形狀之透鏡鏡筒3之情形,最大外徑部3a之外徑會大於上述圓筒形狀之透鏡鏡筒3之外徑之最小值。
相對於此,在具備本實施形態之透鏡鏡筒3之相機模組40中,於透鏡鏡筒3上設置有沿著攝像透鏡2m之外周延伸之帶狀之突起即最大外徑部3a。藉此,由於即使使透鏡鏡筒3中極大外徑部3e之部分之直徑變小,於外周設置極大外徑部3e之攝像透鏡2之外徑亦較小,故無須過度使透鏡鏡筒3之壁厚變薄。
意即,以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透鏡鏡筒3之外徑作為基準來思考之情形,在圖11所示之例中,需要設置直徑大於其之最大外徑部,在相機模組40中,設置直徑與其相同之最大外徑部即可。
然而,只要設置最大外徑部3a之範圍為極大外徑部3e之一部分,且最低限度包含攝像透鏡2m之外周的話,就沒問題。亦可超出至透鏡直徑並非最大之攝像透鏡2之外周來設置最大外徑部3a。又,關於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透鏡鏡筒3之外壁之最大外徑部3a之占有範圍,需要為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範圍以上,若少於該範圍,則有透鏡鏡筒3壁薄為容許值以外之虞,而不理想。
意即,最大外徑部3a係設置於包含複數個攝像透鏡2中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極大外徑部3a之一部分之區域中。
接著,針對圖1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因構件公差之關係而造成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空隙變大之狀態,使用圖2及圖3進行說明。
圖2雖係與圖1同等之中央剖面圖,但顯示透鏡鏡筒3之外徑因構件公差之關係而稍微變小之情形。當然,亦可假設為透鏡座11之內徑稍微變大之情形。
在圖2所示之例中,於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形成空隙,若從相機模組40之頂面側觀察,則成為可從該空隙看到感測器蓋23之狀態。例如,異物等沿著透鏡座11之內壁從相機模組40之頂面側侵入之情形,造成該異物等通過該空隙落下至感測器蓋23上之風險增大。落下至感測器蓋23上之異物等,有進而移動至玻璃基板24上之可能性,而映入攝像圖像。
使用圖3,再追加一些說明。圖3係在圖2之相機模組40中,顯示透鏡鏡筒3及透鏡座11之構造之要部(圖2所示之虛線橢圓附近)放大圖。
圖3所示之2根箭頭符號中,以透鏡鏡筒3側之箭頭符號所表示之 沿著透鏡鏡筒3之外壁落下之異物等,被由極大外徑部3e及最大外徑部3a構成之階差3b擋住之可能性高。另一方面,以透鏡座11側之箭頭符號所表示之沿著透鏡座11之內壁落下之異物等,穿透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之空隙之風險變高。
〔實施形態2〕
使用圖4及圖5說明降低上述圖3所示之風險之構造。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者,且係顯示相對於圖1之透鏡座之變化例之中央剖面圖。圖5係顯示在圖4之相機模組中,透鏡鏡筒及透鏡座之構造之要部(圖4所示之虛線橢圓附近)放大圖。
圖4所示之相機模組41與圖1所示之相機模組40之不同點,為於透鏡座11之孔側亦設置階差構造之方面。意即,相機模組41之透鏡座11具備最小內徑部11b、與其內徑比最小內徑部11b大之極小內徑部11e。亦可以說最小內徑部11b相當於透鏡鏡筒3在透鏡座11之內部滑動時最大外徑部3a所接觸之部分。
此處,透鏡鏡筒3之最大外徑部3a與透鏡座11之最小內徑部11b,在相機模組41之高度方向(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並未重疊。又,最大外徑部3a與最小內徑部11b所形成之空隙形狀,為高度方向之空隙較小,且於中央形成較大空隙之空間之構造。
如圖5之箭頭符號所示,沿著透鏡鏡筒3之外壁落下之異物等,被透鏡鏡筒3之階差3b擋住之可能性高。另一方面,於透鏡座11之內壁,設置由最小內徑部11b及極小內徑部11e所構成之階差11c,沿著透鏡座11之內壁落下之異物等,會變成實際上在透鏡鏡筒3之外壁側落下,而可降低異物等落下至感測器蓋23上之風險。
以上之說明係假設將透鏡鏡筒3,從相機模組41之頂面側(被攝物體側)插入透鏡座11,即所謂之前插入構造者。因此,將透鏡座11之最小內徑部11b之內徑,設定為大於透鏡鏡筒3之最大外徑部3a之外 徑。因此,雖如上述般與相機模組40相比,異物等落下至感測器蓋23上之風險降低,但同樣為從相機模組41之頂面側可看到感測器蓋23之狀態。
如此,相機模組41係將透鏡鏡筒3從被攝物體側插入透鏡座11之相機模組,而最小內徑部11b之內徑亦可大於最大外徑部3a之外徑。亦即,與光軸平行之最小內徑部11b之側面及最大外徑部3a之側面,可配置為俯視時,最小內徑部11b之側面位於外側。
然而,若假設將透鏡鏡筒3從攝像元件22側插入透鏡座11,即所謂之後插入構造,則可將最小內徑部11b之內徑設定為小於最大外徑部3a之外徑。於如此之直徑關係實現之情形,自相機模組41之頂面側,無法從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之空隙看到感測器蓋23,而可進一步減低異物等落下之風險。因此,可說是更理想之實施形態。另外,採用後插入構造插入透鏡鏡筒3之時點,當然為將透鏡驅動裝置10搭載於攝像部20前之階段。從下方插入透鏡鏡筒3後,將透鏡驅動裝置10搭載於上述治具上,決定透鏡鏡筒3之高度位置,將透鏡鏡筒3固定於透鏡座11上,取下治具後,將透鏡驅動裝置10搭載於攝像部20上。
如此,相機模組41係將透鏡鏡筒3從攝像元件22側插入透鏡座11之相機模組,最小內徑部11b之內徑亦可小於最大外徑部3a之外徑。意即,與光軸平行之最小內徑部11b之側面及最大外徑部3a之側面,可配置為俯視時,最小內徑部11b之側面位於內側。
相機模組41之各構成,係適合將最小內徑部11b設置於不與最大外徑部3a對向之位置之情形之例。
〔實施形態3〕
使用圖6~圖8,就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者,且係顯示與圖4之顯示透 鏡鏡筒相對之變化例之中央剖面圖。圖7係顯示圖6之透鏡鏡筒之構造之俯視圖。圖8係從箭頭方向觀察圖7之透鏡鏡筒之側視圖。
在圖4所示之相機模組41中,特別是假設為前插入構造之情形,透鏡鏡筒3之最大外徑部3a之外徑,會小於透鏡座11之最小內徑部11b之內徑。若考慮到構件之尺寸公差,則將透鏡鏡筒3插入透鏡座11後之狀態之相機模組之向寬度方向(與光學部1之光軸垂直之方向)之位移之自由度,較圖2所示之狀態更大之可能性高。此乃因最大外徑部3a與最小內徑部11b無重疊部分而產生。
因此,如圖6所示,在最大外徑部3a與最小內徑部11b之間,設置些許重疊部即可。在最大外徑部3a與最小內徑部11b之間具有重疊部之相機模組42,可較相機模組41降低將透鏡鏡筒3插入透鏡座11後之狀態之相機模組之向寬度方向之位移之自由度。
為設置重疊部,相機模組42之透鏡鏡筒3之外形形狀,係採用如圖7及圖8所示般之構造。透鏡鏡筒3之外壁之無法與最小內徑部11b對向之部分(例如,大致為下半部分),係於透鏡鏡筒3之外周整體具有最大外徑部3a。另一方面,透鏡鏡筒3之外壁之可與最小內徑部11b對向之部分(例如,大致為上半部分),形成有將最大外徑部3a於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上刻出之複數個刻槽3c。並且,設置於透鏡鏡筒3之外壁之可與最小內徑部11b對向之部分之最大外徑部3a之部分,會成為與最小內徑部11b之重疊部分。即使不設置刻槽3c,仍可達成降低將透鏡鏡筒3插入透鏡座11後之狀態之相機模組之向寬度方向之位移之自由度之目的本身。但是,藉由設置刻槽3c,可使刻槽3c作為針對接著劑4之接著劑積存處而發揮功能,而可提高利用接著劑4之接著強度。
如此,透鏡鏡筒3亦可於最大外徑部3a之與最小內徑部11b對向之部分,形成有刻槽3c。
相機模組42之構成,係適合將最小內徑部11b設置於與最大外徑 部3a之一部分或全部對向之位置之情形之例。
〔實施形態4〕
使用圖9,就第4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9係顯示在圖4或圖6之相機模組中,於透鏡鏡筒與透鏡座之空隙中填充有接著劑之狀態下,圖4及圖6所示之虛線橢圓附近之放大圖。
藉由將接著劑4塗佈於透鏡鏡筒3之頂面側之一部分,而可將透鏡鏡筒3固定於透鏡座11上。此處,將接著劑4亦填充於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空隙,強度會提高。然而,比起單純填充於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空隙,以接著劑4不會在與透鏡鏡筒3或透鏡座11之界面剝離之方式進行填充更為理想。
如圖9所示,填充於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空隙之接著劑4,以成為彎曲構造之方式構成空隙之形狀,藉此接著劑4成為彎曲之狀態,而接著劑4發揮楔之作用。例如此情形,尤其是為使透鏡鏡筒3向上方完全脫離,需要有切斷接著劑4本身左右之強度之力,而可降低接著劑4剝離之風險。
如此,將透鏡鏡筒3接著於透鏡座11之接著劑4,可在彎曲之狀態下,填充於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之空隙中。
(關於透鏡座之傾角之考察)
就因設置刻槽3c等,而從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來看,透鏡鏡筒3之最大外徑部3a與透鏡座11之最小內徑部11b之重疊部分為局部設置之意義,來進行說明。
以治具為基準限制透鏡鏡筒3之安裝高度及傾斜。反過來說,即使用於將透鏡鏡筒3安裝於透鏡座11之圓筒孔(內壁)傾斜,只要該傾斜在容許範圍內,透鏡鏡筒3就不受該傾斜之影響,仍可實現靜傾角較小之相機模組。就如此之透鏡座11之傾角之容許界限進行說明。由 於基本上相對於圖11之例,僅透鏡鏡筒3之最大外徑部3a之位置不同,故數式上之說明相同。
將最大外徑部3a之直徑設為DE,將最大外徑部3a與最小內徑部11b之重疊部分之寬度(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設為H,將透鏡座11之內徑(孔徑)設為DI。與圖11(b)相同之θ1,使用DE及H,以θ 1=tan-1(H/DE)表示。
若將DE設為5mm,將H設為0.5mm,則θ1成為5.71deg。透鏡座11之傾角通常不會達到5.71deg,透鏡座11之傾角θ與θ1之大小關係,如圖11(b)所示般,其差θ2成為θ 2=cos-1(DI/√(DE 2+H2))。因此,透鏡座11之容許傾角θ成為θθ 1-θ 2=tan-1(H/DE)-cos-1(DI/√(DE 2+H2))。
透鏡座11之傾角為該範圍之情形,由於不須根據透鏡座11之傾角來加上透鏡鏡筒3之傾角,而可以治具為基準,來固定透鏡鏡筒3,故可實現低靜傾角之相機模組。例如,若將DI設為5.005mm,則θ2=5.11deg,θ=0.6deg成為容許值。
另外,透鏡鏡筒3及透鏡座11為如相機模組41般之構成之情形,應考慮到的空隙為接近頂面側與接近攝像元件側之2個部位之較細之空隙。考慮兩者之空隙中較小之一者即可。意即,頂面側之空隙較小之情形,將最小內徑部11b之內徑(孔徑)設為DI,將與其對向之部分之透鏡鏡筒3之外徑設為DE,將兩者之壁接近而存在之部分之寬度(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設為H即可。又,攝像元件22側之空隙較小之情形,將最大外徑部3a之外徑設為DE,將與其對向之部分之透鏡座11之 內徑設為DI,將兩者之壁接近而存在之部分之寬度(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設為H即可。
(最大外徑部之理想之形狀)
最大外徑部3a之形狀較理想為如圖1所示般之形狀。
意即,關於光學部1之光軸方向,透鏡鏡筒3之外壁之最大外徑部3a之占有範圍,係包含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範圍之全部,且比同外周之範圍稍大。並且,如圖1所示,使與相機模組40之寬度方向(與光學部1之光軸垂直之方向)之壁厚相同之壁厚,亦殘留於階差3b(參照圖3)之頂面側。若過度增大頂面側之壁厚,則階差3b之光軸方向之寬度或過大,在相機模組40中可容許之傾角之範圍會變窄。
〔實施形態5〕
使用圖12,對第5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2係實施形態5之相機模組43之中央剖面圖。圖12所示之相機模組43,具備圖1所示之相機模組40之透鏡座11之變化例即透鏡座11。
在圖1所示之相機模組40中,用於將透鏡鏡筒3固定於透鏡座11之接著劑4,以與透鏡座11接觸之方式,利用塗佈等配置於透鏡鏡筒3之頂面側之凹陷部分(連接透鏡鏡筒3之側壁中包圍攝像透鏡2m"之外周之部分之側面、與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之側面之傾斜面)。以接著強度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的是將接著劑4配置為不僅塗佈於透鏡鏡筒3之頂面側之上述凹陷部分,亦注入至透鏡鏡筒3之側面與透鏡座11之空隙等。
然而,雖亦取決於使用之接著劑4之黏度,但僅於透鏡鏡筒3之頂面側之上述凹陷部分塗佈接著劑4的話,會有接著劑4未浸透至透鏡鏡筒3之側面(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與透鏡座11之空隙之可能性。
因此,雖希望積極地將接著劑4塗佈於透鏡鏡筒3之上述側面與 透鏡座11之空隙,但因圖1所示之透鏡鏡筒3及透鏡座11之形狀,透鏡鏡筒3之上述側面與透鏡座11之空隙較小,而難以使用於塗佈接著劑4之噴嘴進入空隙中,即使係不直接將噴嘴插入空隙,而從配置於空隙附近之噴嘴注入接著劑4之情形,仍有因空隙較窄而接著劑4難以浸透至空隙深處之問題。
因此,在圖12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相機模組43中,將透鏡座11之最小內徑部11b設置於與透鏡鏡筒3之最大外徑部3a之上方部分對向之位置。
並且,透鏡座11之內壁中,下方部分係藉由設置最小內徑部11b而成為於內側突起之小徑部分。透鏡座11之內壁中,上方部分係因以直徑較下方之部分更向外側擴大之方式來設置階差,而成為內徑比最小內徑部11b大之大徑部分(極小內徑部)。
此外,將透鏡鏡筒3中之小徑部分即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與透鏡座11之上方部分即大徑部分,以對向之方式配置。
因此,由透鏡鏡筒3之極大外徑部3e之上方部分之側面、與透鏡座11之內壁中之上方部分來形成凹部。該凹部之底部係由最大外徑部3a之上方部分與極大外徑部3e之階差、及透鏡座11之最小內徑部11b與透鏡座11之內壁中之上方部分之階差而構成。
藉由如此構成上述凹部,可增大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頂面側之空隙,而易使接著劑4塗佈用之噴嘴進入或接近空隙(上述凹部),使得所塗佈之接著劑4亦易浸透至空隙。
另外,關於使用圖3所說明之問題,在圖12所示之相機模組43中,由於於透鏡座11側亦設置階差,故沿著透鏡座11之內壁落下之異物被該階差擋住之可能性提高。
如此,在圖12所示之相機模組43中,可防止異物通過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之空隙。
在圖12所示之相機模組43中,於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之空隙中易塗佈接著劑4。因此,藉由將接著劑4塗佈於透鏡鏡筒3之周圍全周,可容易地防止異物藉由通過透鏡鏡筒3與透鏡座11之間之空隙向相機模組43之內部落下而侵入。
〔總結〕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為解決上述問題,其特徵為具備:光學部,其具備複數個攝像透鏡、與將該複數個攝像透鏡保持於內部之透鏡鏡筒;透鏡驅動裝置,其具備於調整與上述透鏡鏡筒之相對位置之後固定該透鏡鏡筒之透鏡座,並使該透鏡座與該透鏡鏡筒一體驅動;及攝像元件,其接收通過上述複數個攝像透鏡之光者;且上述透鏡鏡筒於未固定於上述透鏡座時,可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上述透鏡鏡筒係於上述光學部之光軸方向上延伸之圓筒形狀,並具備覆蓋透鏡直徑為第2大之上述攝像透鏡之外周之極大外徑部、與設置於上述極大外徑部之突起即最大外徑部,上述最大外徑部設置於包含透鏡直徑最大之上述攝像透鏡之外周之上述極大外徑部之一部分區域。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在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周,配置有透鏡鏡筒之最大外徑部,故可消除多餘之空間,而實現相機模組之小型化。
假設具備極大外徑部而不具備最大外徑部之透鏡鏡筒之情形,將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徑,加上可設想之最小之透鏡鏡筒之壁厚之值,便成為透鏡鏡筒之外徑之最小值。另一方面,於極大外徑部設置帶狀等之突起即最大外徑部之情形,當然最大外徑部以外之透鏡鏡筒之外徑,小於最大外徑部之透鏡鏡筒之外徑。反過來說,於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周不設置最大外徑部之情形,最大外徑部之外徑會大於上述透鏡鏡筒之外徑之最小值。
相對於此,根據上述構成,於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周設置有最大外徑部。藉此,由於即使使極大外徑部之部分之直徑變小,於外周設置極大外徑部之攝像透鏡之外徑亦較小,故無須過度使透鏡鏡筒之壁厚變薄。
意即,以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周之透鏡鏡筒之外徑作為基準之情形,在先前技術中,需要設置直徑大於其之最大外徑部,在本發明中,設置直徑與其相同之最大外徑部即可。
然而,只要設置最大外徑部之範圍為極大外徑部之一部分,且最低限度包含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周的話,就沒問題。亦可超出至透鏡直徑並非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周來設置最大外徑部。又,關於光學部之光軸方向,透鏡鏡筒之外壁之最大外徑部之占有範圍,需要為透鏡直徑最大之攝像透鏡之外周之範圍以上,若少於該範圍,則有透鏡鏡筒壁薄為容許值以外之虞,而不理想。
結果,根據上述構成,發揮可一面高精度地進行透鏡鏡筒之安裝,一面實現更小型化之效果。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之上述透鏡座,具備上述透鏡鏡筒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時,上述最大外徑部所接觸之最小內徑部、與內徑較上述最小內徑部大之極小內徑部,且上述最小內徑部較好為設置於與上述最大外徑部對向之位置。
再者,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中,上述透鏡鏡筒之上述極大外徑部中與上述透鏡座對向且未設置有上述最大外徑部之部分,與上述透鏡座之上述極小內徑部較好為對向配置。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可增大上述透鏡鏡筒之上述極大外徑部中與上述透鏡座對向且未設置有上述最大外徑部之部分、與上述透鏡座之上述極小內徑部之間之空隙之寬度,而易於該空隙中配置接著劑,故可使接著之強度提高。再者,還可防止異物侵入。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之上述透鏡座,係具備上述透鏡鏡筒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時,上述最大外徑部所接觸之最小內徑部、與內徑比上述最小內徑部大之極小內徑部,且上述最小內徑部較好為設置於不與上述最大外徑部對向之位置。
根據上述構成,透鏡座與透鏡鏡筒之間之空隙之剖面形狀成為彎曲之階差形狀。因此,自相機模組之頂面側無法直接看到同底面側,萬一異物等從頂面側侵入之情形,一般亦不易發生直接落下至保護攝像元件之玻璃基板(紅外線截止玻璃)面上之情況。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係將上述透鏡鏡筒從被攝物體側插入上述透鏡座之相機模組,上述最小內徑部之內徑較好為大於上述最大外徑部之外徑。
根據上述構成,雖為所謂之前插入構造,但可使透鏡座與透鏡鏡筒之間之空隙之剖面形狀成為彎曲之階差形狀,而可降低異物等落下之風險。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係將上述透鏡鏡筒從上述攝像元件之側插入上述透鏡座之相機模組,上述最小內徑部之內徑較好為小於上述最大外徑部之外徑。
根據上述構成,可使透鏡座與透鏡鏡筒之間之空隙之剖面形狀成為彎曲之階差形狀。此外,由於與前插入構造相比可擴大階差,故可進一步降低異物等落下之風險。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之上述透鏡座,係具備上述透鏡鏡筒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時,上述最大外徑部所接觸之最小內徑部、與內徑比上述最小內徑部大之極小內徑部,且上述最小內徑部較好為設置於與上述最大外徑部之一部分對向之位置。
根據上述構成,可使透鏡鏡筒之最大外徑部與透鏡座之最小內徑部局部重疊,而可提高將透鏡鏡筒嵌入透鏡座時之定位中心位置之 精度。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之上述透鏡鏡筒,較好為於上述最大外徑部之與上述最小內徑部對向之部分形成有刻槽。
根據上述構成,可使刻槽部分作為接著劑積存處而發揮功能,且可使透鏡座與透鏡鏡筒之空隙之剖面形狀形成彎曲之階差形狀。結果,可一面提高接著強度,一面降低異物等落下之風險。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相機模組,係進而具備接著上述透鏡座與上述透鏡鏡筒之接著劑,上述接著劑較好為在彎曲之狀態下,填充於上述透鏡鏡筒與上述透鏡座之間之空隙。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不僅使透鏡座與透鏡鏡筒之空隙之剖面形狀成為彎曲之階差形狀,亦於階差形狀之該空隙中填充接著劑,故可提高接著強度。
再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電子機器之特徵,為具備本發明之任一態樣之相機模組。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於透鏡直徑之最大攝像透鏡之外周配置有透鏡鏡筒之最大外徑部,故可消除多餘空間,而實現相機模組之小型化,進而實現電子機器之小型化。
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者,在技術方案所示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適宜組合於不同之實施形態所分別揭示之技術機構而獲得之實施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進而,藉由組合各實施形態所分別揭示之技術機構,而可形成新的技術特徵。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適合利用在搭載於包含行動終端等之通訊機器在內之各種電子機器之相機模組。又,相機模組亦可適用於具備自動對焦功能,甚至進而具備手振修正功能之相機模組,或不具有該等功能之一般之相機模組上。
1‧‧‧光學部
2‧‧‧攝像透鏡
2m‧‧‧攝像透鏡
2m'‧‧‧攝像透鏡
2m"‧‧‧攝像透鏡
3‧‧‧透鏡鏡筒
3a‧‧‧最大外徑部
3e‧‧‧極大外徑部
4‧‧‧接著劑
10‧‧‧透鏡驅動裝置
11‧‧‧透鏡座
11a‧‧‧突起部
12a‧‧‧AF彈簧
12b‧‧‧AF彈簧
13‧‧‧中間構件
14‧‧‧AF線圈
15‧‧‧永久磁鐵
16‧‧‧彈性導線
17‧‧‧蓋
17a‧‧‧開口
18‧‧‧OIS線圈
19‧‧‧基台
19a‧‧‧開口
20‧‧‧攝像部
21‧‧‧基板
22‧‧‧攝像元件
23‧‧‧感測器蓋
23a‧‧‧突起
23b‧‧‧開口
24‧‧‧玻璃基板
25‧‧‧接著劑
40‧‧‧相機模組
S‧‧‧基準面

Claims (10)

  1. 一種相機模組,其特徵為包含:光學部,其包含複數個攝像透鏡、與將該複數個攝像透鏡保持於內部之透鏡鏡筒;透鏡驅動裝置,其包含於調整與上述透鏡鏡筒之相對位置之後固定該透鏡鏡筒之透鏡座,並使該透鏡座與該透鏡鏡筒一體驅動;及攝像元件,其接收通過上述複數個攝像透鏡之光者;且上述透鏡鏡筒於未固定於上述透鏡座時,可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上述透鏡鏡筒係於上述光學部之光軸方向上延伸之圓筒形狀,並包含覆蓋透鏡直徑為第2大之上述攝像透鏡之外周之極大外徑部;及設置於上述極大外徑部之突起即最大外徑部;上述最大外徑部設置於包含透鏡直徑最大之上述攝像透鏡之外周之上述極大外徑部之一部分區域。
  2. 如請求項1之相機模組,其中上述透鏡座包含:當上述透鏡鏡筒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時,上述最大外徑部所接觸之最小內徑部;及內徑比上述最小內徑部大之極小內徑部;且上述最小內徑部設置於與上述最大外徑部對向之位置。
  3. 如請求項2之相機模組,其中上述透鏡鏡筒之上述極大外徑部中與上述透鏡座對向且未設置上述最大外徑部之部分,與上述透鏡座之上述極小內徑部對 向配置。
  4. 如請求項1之相機模組,其中上述透鏡座包含:當上述透鏡鏡筒在上述透鏡座之內部滑動時,上述最大外徑部所接觸之最小內徑部;及內徑比上述最小內徑部大之極小內徑部;且上述最小內徑部設置於不與上述最大外徑部對向之位置。
  5. 如請求項4之相機模組,其係將上述透鏡鏡筒從被攝物體側插入上述透鏡座者,且上述最小內徑部之內徑大於上述最大外徑部之外徑。
  6. 如請求項4之相機模組,其係將上述透鏡鏡筒從上述攝像元件側插入上述透鏡座者,且上述最小內徑部之內徑小於上述最大外徑部之外徑。
  7. 如請求項2之相機模組,其中上述最小內徑部設置於與上述最大外徑部之一部分對向之位置。
  8. 如請求項7之相機模組,其中上述透鏡鏡筒於上述最大外徑部之與上述最小內徑部對向之部分形成有刻槽。
  9. 如請求項8之相機模組,其進而包含將上述透鏡座與上述透鏡鏡筒接著之接著劑;且上述接著劑係在彎曲之狀態下,填充於上述透鏡鏡筒與上述透鏡座之間之空隙。
  10. 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徵為包含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相機模組。
TW102136829A 2012-10-12 2013-10-11 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 TWI5063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7413 2012-10-12
JP2013132049 2013-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819A true TW201418819A (zh) 2014-05-16
TWI506326B TWI506326B (zh) 2015-11-01

Family

ID=5047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6829A TWI506326B (zh) 2012-10-12 2013-10-11 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19851B2 (zh)
JP (1) JP6067731B2 (zh)
CN (1) CN104620148B (zh)
TW (1) TWI506326B (zh)
WO (1) WO20140578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1999A (zh) * 2015-02-13 2016-08-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7606B2 (en) * 2014-06-10 2016-10-11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Wafer level stepped sensor holder
CN108267910B (zh) * 2017-01-04 2024-05-3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CN116908987A (zh) 2017-05-12 2023-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CN108989630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KR102468417B1 (ko) 2017-09-12 2022-11-1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카메라 모듈 및 단말기
CN109510925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TWM558365U (zh) * 2017-12-18 2018-04-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鏡頭結構
JP6641415B2 (ja) * 2018-05-01 2020-02-05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1752067B (zh) * 2019-03-28 2022-08-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7105451B2 (ja) * 2020-01-21 2022-07-25 株式会社精工技研 レンズユニット
KR102380310B1 (ko) * 2020-08-26 2022-03-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2463A (ja) * 2000-08-18 2002-02-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対物レンズユニット
JP4444858B2 (ja) * 2005-02-28 2010-03-31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07018085A1 (ja) * 2005-08-08 2007-02-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組立方法
US20070086769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e taking apparatus
TWI364619B (en) * 2005-10-28 2012-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module and digital camera module therewith
TWI366730B (en) * 2005-10-28 2012-06-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module and digital camera module therewith
JP2009134292A (ja) * 2007-11-07 2009-06-18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EP2239610A1 (en) * 2008-01-30 2010-10-13 Seiko Instruments Inc. Driv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644812B (zh) * 2008-08-08 2012-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
JP5295875B2 (ja) 2008-11-06 2013-09-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並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レンズ位置決め方法
JP2010271582A (ja) * 2009-05-22 2010-12-02 Hitachi Maxell Ltd 駆動装置、レンズ部品、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611533B2 (ja) * 2009-03-26 2014-10-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における撮像レンズの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位置決め方法
JP2011039462A (ja) * 2009-08-18 2011-02-24 Sony Corp レンズ鏡筒、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撮像装置
JP2012002982A (ja) * 2010-06-16 2012-01-0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駆動装置、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5037719B1 (ja) 2011-02-10 201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1999A (zh) * 2015-02-13 2016-08-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57859A1 (ja) 2016-09-05
CN104620148B (zh) 2017-04-05
WO2014057859A1 (ja) 2014-04-17
CN104620148A (zh) 2015-05-13
TWI506326B (zh) 2015-11-01
US9219851B2 (en) 2015-12-22
JP6067731B2 (ja) 2017-01-25
US20150271372A1 (en)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6326B (zh) 相機模組及電子機器
JP5037719B1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TWI443443B (zh) 相機模組
JP6138969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4098813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I654460B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425305B (zh) 照相模組
CN111670408B (zh)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TWI707170B (zh) 鏡頭驅動裝置、照相機模組以及照相機搭載裝置
US1034896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amera module
CN106462028B (zh) 相机模块以及相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KR20090117613A (ko) 카메라 모듈
JP2013003574A (ja) 映像撮像装置
JP200819731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201804195A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及配備相機的裝置
JP6207955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551207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1511065B1 (ko) 렌즈 구동용 엑츄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렌즈 조립체
JP4262769B1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撮像機器、及び電子機器
CN118285112A (zh) 相机装置
KR20220005300A (ko) 카메라 모듈용 액추에이터
JP2017156596A (ja) レン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