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6424A - 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之Cu-Ni-Si系銅合金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之Cu-Ni-Si系銅合金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6424A
TW201326424A TW101143747A TW101143747A TW201326424A TW 201326424 A TW201326424 A TW 201326424A TW 101143747 A TW101143747 A TW 101143747A TW 101143747 A TW101143747 A TW 101143747A TW 201326424 A TW201326424 A TW 2013264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copper alloy
alloy sheet
based copper
carried o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3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1367B (zh
Inventor
Jun-Ichi Kumagai
Yoshio Abe
Akira Saito
Shuzo Umezu
Ryo Iino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Shind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Shindo Kk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Shind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26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6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1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13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22C9/04Alloys based on copper with zinc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22C9/06Alloys based on copper with nickel or cobalt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01B1/026Alloys based on copp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在維持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具有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剩餘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構成,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1.5×106~5.0×106個/mm2,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0.5×105~4.0×105個/mm2,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a/b為0.5~1.5,離表面未達10μm的厚度範圍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為0.03~0.4質量%。

Description

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之Cu-Ni-Si系銅合金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之Cu-Ni-Si系銅合金板及其製造方法。
Cu-Ni-Si系銅合金,雖難以兼具高強度、高導電性、優異的彎曲加工性,但一般而言具有優異的各種特性且較便宜,作為汽車之電連接用連接器、印刷電路基板的連接端子等之導電構件,為了提昇電連接特性等,大多採用在表面實施鍍敷處理者。最近,除了高強度及高導電率,還要求衝口(notching)後之90°彎曲等之嚴格的彎曲加工性。
此外,最近汽車引擎周邊所使用之電連接用連接器,為了確保高溫環境下之接觸可靠性,還要求對於潛變現象具有優異的耐久性(耐應力緩和性或熱潛變性),該潛變現象,會使接觸壓力隨著時間經過而降低。
此外,汽車之電連接用連接器、印刷電路基板的連接端子等之導電構件,大多是將銅或銅合金實施衝壓加工而製造出,衝壓模具是使用模具鋼、高速工具鋼等的鋼鐵材料。Cu-Ni-Si系銅合金等的時效硬化型銅基合金,大部分含有活性元素,比起一般使用的磷青銅,衝壓模具有顯著磨耗的傾向。當衝壓模具磨耗時,在被加工材之切斷面會發生毛邊、圓角而造成加工形狀惡化,且製造成本也會上 昇,因此要求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衝切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點,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衝壓加工性優異的銅合金,(1)組成:其必須添加元素為氧化物之標準生成自由能在常溫為-50 kJ/mol以下的元素,含量為0.1~5.0 mass%,剩餘部分為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2)層構造:具有厚度0.05~2.00μm之Cu層,從Cu層和銅基合金的界面朝內側1μm的地點之壓縮殘留應力為50 N/mm2以下。
專利文獻2揭示一種具有700 MPa以上的拉伸強度之高強度,具有良好的彎曲加工性且導電率高之卡遜(Corson)系銅合金板,在將Cu-Ni-Si系銅合金所構成之銅合金輥軋板實施精加工冷軋時,在最終溶體化處理前以95%以上的加工率實施精加工冷軋,在前述最終溶體化處理後以20%以下的加工率實施精加工冷軋,實施時效處理,使該銅合金板的平均結晶粒徑為10μm以下,該銅合金板依據SEM-EBSP法測定的結果,具有Cube方位{001}<100>的比例為50%以上之集合組織,且將該銅合金板組織使用300倍光學顯微鏡進行組織觀察時,無法觀察到層狀邊界。
專利文獻3揭示一種可抑制模具磨耗且衝切性優異的電子零件用材料,是在銅基合金基材上被覆S以外的成分合計量≦500 ppm、0.5≦S≦50 ppm、純度Cu≧99.90%、厚度:0.05~2.0μm的Cu層,該銅基合金基材含有0.1~5.0 mass%之氧化物標準生成自由能在25℃為-42 kJ/mol以下的元素。
專利文獻4揭示一種可保持拉伸強度700 MPa以上的高強度,異向性少且具有優異的彎曲加工性,具有優異的耐應力緩和特性之Cu-Ni-Si系銅合金板材及其製造方法,所使用的銅合金板材之組成,含有0.7~4.0質量%Ni和0.2~1.5質量%Si,剩餘部分為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設板面之{200}結晶面的X射線繞射強度為I{200}、設純銅標準粉末之{200}結晶面的X射線繞射強度為I0{200}時,具有滿足I{200}/I0{200}≧1.0的結晶配向,設板面之{422}結晶面的X射線繞射強度為I{422}時,具有滿足I{200}/I{422}≧15的結晶配向。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21361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15239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27442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0-275622號公報
先行技術文獻所揭示之Cu-Ni-Si系銅合金板,雖然彎曲加工性、耐應力緩和性、或剪切加工性十分優異,但針對在維持拉伸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具有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之Cu-Ni-Si系銅合金板,則尚未被充分的探討。
有鑑於上述事情,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Cu-Ni-Si系銅合金板,在維持拉伸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具有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適用於作為汽車的電連接用連接器、印刷電路基板的連接端子等之導電構件,並提供該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人等深入探討的結果發現,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剩餘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構成,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1.5×106~5.0×106個/mm2,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0.5×105~4.0×105個/mm2,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a/b為0.5~1.5,離表面未達10μm的厚度範圍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為0.03~0.4質量%,這樣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在維持拉伸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具有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
亦即,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特徵在於,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剩餘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構成,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1.5×106~5.0×106個/mm2,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 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0.5×105~4.0×105個/mm2,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a/b為0.5~1.5,離表面未達10μm的厚度範圍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為0.03~0.4質量%。
Ni及Si,藉由進行適當的熱處理,可形成主要為Ni2Si之金屬間化合物的微細粒子。結果可顯著增加合金強度同時使電傳導性提昇。
Ni以1.0~4.0質量%的範圍添加。若Ni未達1.0質量%,無法獲得充分的強度。若Ni超過4.0質量%,熱軋時會發生龜裂。
Si以0.2~0.9質量%的範圍添加。若Si未達0.2質量%,強度會降低。若Si超過4.0質量%,不僅無助於強度,且過剩的Si導致導電性降低。
使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1.5×106~5.0×106個/mm2,可維持強度。
該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未達1.5×106個/mm2或超過5.0×106個/mm2時,無法維持拉伸強度。
使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0.5×105~4.0×105個/mm2,能在維持導電率的狀態下提昇耐模具磨耗性。
該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未達0.5×105個/mm2或超過 4.0×105個/mm2時,無法期待其效果,特別是耐模具磨耗性變差。
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使a/b為0.5~1.5,可提昇耐模具磨耗性。
該a/b未達0.5或超過1.5時,無法期待耐模具磨耗性的提昇。
使離表面未達10μm的厚度範圍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為0.03~0.4質量%,可提昇剪切加工性。
該Si濃度未達0.03質量%、或超過0.4質量%時,無法期待剪切加工性的提昇。
此外,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含有Sn:0.2~0.8質量%、Zn:0.3~1.5質量%。
Sn及Zn具有改善強度及耐熱性的作用,再者Sn具有改善耐應力緩和性的作用,Zn具有改善焊接耐熱性的作用。Sn以0.2~0.8質量%、Zn以0.3~1.5質量%的範圍添加。若低於此範圍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若超過該範圍會使導電性降低。
此外,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含有Mg:0.001~0.2質量%。
Mg具有改善應力緩和特性及熱加工性的效果,未達0.001質量%時不具效果,超過0.2質量%時鑄造性(鑄件表面品質降低)、熱加工性、鍍層耐熱剝離性會降低。
此外,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含有Fe:0.007~0.25質量%、P:0.001~0.2質量%、C:0.0001~0.001質量%、Cr:0.001~0.3質量%、Zr:0.001~0.3質量%當中之1種或2種以上。
Fe具有讓熱軋性提昇(抑制表面龜裂、邊緣龜裂的發生)、使Ni和Si的析出化合物微細化、讓鍍層加熱密合性提昇的效果,其含量未達0.007%時,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另一方面,其含量超過0.25%時,熱軋性的提昇效果達飽和,且會對導電性發生不良影響,因此將其含量設定成0.007~0.25%。
P具有抑制彎曲加工所造成之彈性降低的效果,其含量未達0.001%時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另一方面,其含量超過0.2%時,焊料耐熱剝離性顯著降低,因此將其含量設定成0.001~0.2%。
C具有讓衝切加工性提昇,使Ni和Si的析出化合物微細化而讓合金強度提昇的效果,其含量未達0.0001%時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另一方面,超過0.001%時,會對熱加工性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將其含量設定成0.0001~0.001%。
Cr及Zr的效果,除了與C的親和力強而容易讓Cu 合金中含有C以外,能讓Ni及Si的析出化合物更加微細化而使合金強度提昇,利用其本身的析出能使強度進一步提昇,其含量未達0.001%時,無法獲得合金的強度提昇效果,超過0.3%時,會生成Cr及/或Zr之較大析出物,使鍍敷性變差,衝切加工性也變差,再者會使熱加工性變差,因此將其等的含量分別設定成0.001~0.3%。
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依序包含熱軋、冷軋、溶體化處理、時效處理、最終冷軋、去應力退火的步驟製造前述Cu-Ni-Si系銅合金板時,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溶體化處理前之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溶體化處理於800~900℃實施60~120秒,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
藉由將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的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可生成粗大析出物粒子;藉由將溶體化處理前的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利用強軋使析出物粒子成為容易再固溶的狀態;藉由將溶體化處理於800~900℃實施60~120秒,能讓粗大析出物粒子以外的析出物粒子儘量固溶,而使(1)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成為1.5×106~5.0×106個/mm2,(2)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成為0.5×105~4.0×105個/mm2,(3)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 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a/b成為0.5~1.5。如此,在維持拉伸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可獲得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
若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溶體化處理前的冷軋之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及總輥軋率、溶體化處理條件當中之任一者脫離前述數值範圍,其銅合金組織無法同時滿足(1)、(2)、(3)。
溶體化處理前的冷軋,在隔著退火處理等進行複數次冷軋後再進行溶體化處理的情況,是指該溶體化處理前的最後冷軋。
再者,藉由將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使離表面未達10μm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成為0.03~0.4質量%。如此可獲得優異的剪切加工性。
若時效處理條件在前述範圍外,離表面未達10μm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無法落入前述範圍內。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在維持拉伸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具有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之Cu-Ni-Si系銅合金板及其製造方法。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
[銅基合金板的成分組成]
(1)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組成係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剩餘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構成。
Ni及Si,藉由進行適當的熱處理,可形成主要為Ni2Si之金屬間化合物的微細粒子。結果使合金強度顯著增加同時使電傳導性提昇。
Ni以1.0~4.0質量%的範圍添加。若Ni未達1.0質量%,無法獲得充分的強度。若Ni超過4.0質量%,熱軋時會發生龜裂。
Si以0.2~0.9質量%的範圍添加。若Si未達0.2質量%,強度會降低。若Si超過4.0質量%,不僅無助於強度,且過剩的Si導致導電性降低。
(2)再者,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係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0.2~0.8質量%Sn、0.3~1.5質量%Zn。
Sn及Zn具有改善強度及耐熱性的作用,再者Sn具有改善耐應力緩和性的作用,Zn具有改善焊接耐熱性的作用。Sn以0.2~0.8質量%、Zn以0.3~1.5質量%的範圍添加。若低於此範圍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若超過該範圍會使導電性降低。
(3)再者,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係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0.001~0.2質量%Mg,或是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0.2~0.8質量%Sn、0.3~1.5質量%Zn、0.001~0.2質量%Mg。
Mg具有改善應力緩和特性及熱加工性的效果,未達0.001質量%時不具效果,超過0.2質量%時鑄造性(鑄件表面品質降低)、熱加工性、鍍層耐熱剝離性會降低。
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除了(1)或(2)或(3)成分,還含有Fe:0.007~0.25質量%、P:0.001~0.2質量%、C:0.0001~0.001質量%、Cr:0.001~0.3質量%、Zr:0.001~0.3質量%當中之1種或2種以上。
Fe具有讓熱軋性提昇(抑制表面龜裂、邊緣龜裂的發生)、使Ni和Si的析出化合物微細化、讓鍍層加熱密合性提昇的效果,其含量未達0.007%時,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另一方面,其含量超過0.25%時,熱軋性的提昇效果達飽和,且會對導電性發生不良影響,因此將其含量設定成0.007~0.25%。
P具有抑制彎曲加工所造成之彈性降低的效果,其含量未達0.001%時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另一方面,其含量超過0.2%時,焊料耐熱剝離性顯著降低,因此將其含量設定成0.001~0.2%。
C具有讓衝切加工性提昇,使Ni和Si的析出化合物 微細化而讓合金強度提昇的效果,其含量未達0.0001%時無法獲得期望的效果,另一方面,超過0.001%時,會對熱加工性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將其含量設定成0.0001~0.001%。
Cr及Zr的效果,除了與C的親和力強而容易讓Cu合金中含有C以外,能讓Ni及Si的析出化合物更加微細化而使合金強度提昇,利用其本身的析出能使強度進一步提昇,其含量未達0.001%時,無法獲得合金的強度提昇效果,超過0.3%時,會生成Cr及/或Zr之較大析出物,使鍍敷性變差,衝切加工性也變差,再者會使熱加工性變差,因此將其等的含量分別設定成0.001~0.3%。
而且,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1.5×106~5.0×106個/mm2,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0.5×105~4.0×105個/mm2,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a/b為0.5~1.5,離表面未達10μm的厚度範圍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為0.03~0.4質量%。
[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Si濃度]
在本發明,銅合金板的表面、表面層、比表面層更下 方的部分之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μm2,是如下述般求出。
作為前處理,將10mm×10mm×0.3mm的試料於10%硫酸中浸漬10分鐘後,水洗,藉由吹氣將水除去後,使用日立先端科技公司製平面切削(離子切削)裝置,以加速電壓5kV、入射角5°、照射時間1小時的條件實施表面處理。
接著,使用日立先端科技公司製電解放射型電子顯微鏡S-4800,以2萬倍觀察試料的表面,計算100μm2中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100μm2中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換算成個數/mm2。改變測定部位將該測定實施10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各種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
接著,觀察表面層(從表面起算,在厚度方向其深度到板厚整體20%的地點)、比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計算100μm2中之粒徑為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換算成個數/mm2。改變測定部位,將該測定實施10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各種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
根據這些結果,設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設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求出a/b。
在本發明,離表面未達10μm之厚度範圍的結晶組織中,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是如下述般求出。
使用日本電子公司製穿透型電子顯微鏡JEM-2010F,以5萬倍觀察,試料之輥軋方向垂直剖面之比表面深8μm的地點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改變測定部位將該測定實施10次,取其平均值作為Si濃度。
[銅基合金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藉由依序包含熱軋、冷軋、溶體化處理、時效處理、最終冷軋、去應力退火的步驟製造前述Cu-Ni-Si系銅合金板時,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溶體化處理前之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溶體化處理於800~900℃實施60~120秒,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
藉由將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的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可生成粗大析出物粒子;藉由將溶體化處理前的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利用強軋使析出物粒子成為容易再固溶的狀態;藉由將溶體化處理於800~900℃實施60~120秒,能讓粗大析出物粒子以外的析出物粒子儘量固溶,而使(1)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成為1.5×106~5.0×106個/mm2,(2)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成為0.5×105~4.0×105個/mm2,(3)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 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a/b成為0.5~1.5。如此,在維持拉伸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可獲得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
若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溶體化處理前的冷軋之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及總輥軋率、溶體化處理條件當中之任一者脫離前述數值範圍,銅合金組織無法同時滿足(1)、(2)、(3)。
再者,藉由將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使離表面未達10μm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成為0.03~0.4質量%。如此可獲得優異的剪切加工性。
若時效處理條件在前述範圍外,離輥軋兩表面未達10μm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無法落入前述範圍內。
作為具體製造方法的一例為以下的方法。
首先,以構成本發明之Cu-Ni-Si系銅合金板的方式調配材料,使用還原性零圍之低頻熔煉爐進行熔煉鑄造而獲得銅合金鑄塊。接著,將該銅合金鑄塊加熱至900~980℃後,實施熱軋成為適當厚度的熱軋板,將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設定成350~450℃,將該熱軋板水冷後對兩面實施適度地面切削。
接著,以輥軋率60~90%實施冷軋,製作成適度厚度的冷軋板後,以於710~750℃保持7~15秒的條件實施連續退火,進行酸洗、表面研磨後,將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 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製作成適度厚度的冷軋薄板。
接著,將該等冷軋薄板於800~900℃實施60~120秒的溶體化處理後,於400~500℃實施7~14小時的時效處理,進行酸洗處理,進一步以加工率10~30%實施最終冷軋,按照需要實施去應力退火。
實施例
以成為表1所示成分的方式調配材料,使用還原性雰圍之低頻熔煉爐熔煉後進行鑄造,製造出厚度80mm、寬度200mm、長度800mm之銅合金鑄塊。將該銅合金鑄塊加熱至900~980℃後,如表1所示般,改變熱軋之最終道次結束後的冷卻開始溫度而實施熱軋,製作出厚度11mm的熱軋板,將該熱軋板水冷後對兩面進行0.5mm面切削。接著,以輥軋率87%實施冷軋而製作出冷軋薄板後,以於710~750℃保持7~15秒的條件實施連續退火後,進行酸洗、表面研磨,進一步如表1所示般,改變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總輥軋率而實施冷軋,製作成厚度0.3mm的冷軋薄板。
將該冷軋板如表1所示般,改變溫度、時間而實施溶體化處理,接下來如表1所示般,改變溫度、時間而實施時效處理,經酸洗處理後,實施最終冷軋,製作成實施例1~11及比較例1~9之銅合金薄板。
接著,對於從各銅合金薄板獲得的試料,測定銅合金板之表面、表面層、比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μm2、離表面未達10μm的厚度範圍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質量%)。
銅合金板之表面、表面層、比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μm2是如下述般求出。
作為前處理,將10mm×10mm×0.3mm的試料於10%硫酸中浸漬10分鐘後,水洗,藉由吹氣將水除去後,使用日立先端科技公司製平面切削(離子切削)裝置,以加速電壓5kV、入射角5°、照射時間1小時的條件實施表面處理。
接著,使用日立先端科技公司製電解放射型電子顯微鏡S-4800,以2萬倍觀察試料的表面,計算100μm2中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100μm2中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換算成個數/mm2。改變測定部位將該測定實施10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各種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
接著,觀察表面層(從表面起算,在厚度方向其深度到板厚整體20%的地點)、比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計算100μm2中之粒徑為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換算成個數/mm2
改變測定部位,將該測定實施10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各種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
根據這些結果,設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 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設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求出a/b。
離表面未達10μm之厚度範圍的結晶組織中,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是如下述般求出。
使用日本電子公司製穿透型電子顯微鏡JEM-2010F,以5萬倍觀察,試料之輥軋方向垂直剖面之比表面深8μm的地點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改變測定部位將該測定實施10次,取其平均值作為Si濃度。
其等的結果如表2所示。
接著,對於從各銅合金薄板獲得的試料,測定拉伸強度、導電率、剪切加工性、耐模具磨耗性。
拉伸強度是使用JIS5號試驗片進行測定。
導電率是根據JIS-H0505進行測定。
模具磨耗性,是依據日本伸銅協會技術標準JCBA T310之試驗方法,使用Instron日本公司製4204型萬能材料試驗機,衝頭形狀是使用直徑10mm 之圓形、間隙設定成5%、剪切速度設定成25mm/min,實施剪切加工試驗而測定剪切應力,算出剪切抵抗率(材料的剪切應力/材料的拉伸強度)。剪切抵抗率越低者,可推定耐模具磨耗性提昇。
剪切加工性,是根據材料剪切時之毛邊長度進行評價,依據日本伸銅協會技術標準JCBA T310的試驗方法,使用Instron日本公司製4204型萬能材料試驗機,衝頭形 狀是使用直徑10mm 之圓形、間隙設定成5%、剪切速度設定成25mm/min,實施剪切加工試驗。毛邊長度,是測定衝切後的試驗片之圓周方向隔90°的4部位之毛邊長度,取其平均值作為毛邊長度。
其等的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這些結果可知,實施例之本發明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在維持拉伸強度、導電率的狀態下具有優異的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
以上雖是針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製造方法作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記載,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趣旨之範圍可施加各種變更。
本發明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可作為汽車之電連接用連接器、印刷電路基板之連接端子等的導電構件來利用。

Claims (9)

  1. 一種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特徵在於,含有1.0~4.0質量%Ni、0.2~0.9質量%Si,剩餘部分由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構成,表面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1.5×106~5.0×106個/mm2,表面之粒徑超過10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0.5×105~4.0×105個/mm2,當表面層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a個/mm2、比前述表面層更下方的部分之粒徑20~80nm的Ni-Si析出物粒子個數為b個/mm2的情況,該表面層從表面起算的厚度佔全板厚度20%,a/b為0.5~1.5,離表面未達10μm的厚度範圍之結晶粒內所固溶的Si濃度為0.03~0.4質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中,進一步含有Sn:0.2~0.8質量%、Zn:0.3~1.5質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中,進一步含有Mg:0.001~0.2質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中,進一步含有Fe:0.007~0.25質量%、P:0.001~0.2質量%、C:0.0001~0.001質量%、Cr:0.001~0.3質量%、 Zr:0.001~0.3質量%當中之1種或2種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其中,進一步含有Fe:0.007~0.25質量%、P:0.001~0.2質量%、C:0.0001~0.001質量%、Cr:0.001~0.3質量%、Zr:0.001~0.3質量%當中之1種或2種以上。
  6. 一種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是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依序包含熱軋、冷軋、溶體化處理、時效處理、最終冷軋、去應力退火的步驟製造前述Cu-Ni-Si系銅合金板時,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溶體化處理前之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溶體化處理於800~900℃實施60~120秒,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
  7. 一種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是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依序包含熱軋、冷軋、溶體化處理、時效處理、最終冷軋、去應力退火的步驟製造前述Cu-Ni-Si系銅合金板時,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溶體化處理前之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溶體化處理於800~ 900℃實施60~120秒,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
  8. 一種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是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依序包含熱軋、冷軋、溶體化處理、時效處理、最終冷軋、去應力退火的步驟製造前述Cu-Ni-Si系銅合金板時,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溶體化處理前之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溶體化處理於800~900℃實施60~120秒,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
  9. 一種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是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耐模具磨耗性及剪切加工性良好的Cu-Ni-Si系銅合金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依序包含熱軋、冷軋、溶體化處理、時效處理、最終冷軋、去應力退火的步驟製造前述Cu-Ni-Si系銅合金板時,熱軋最終道次結束後之冷卻開始溫度於350~450℃實施,溶體化處理前之冷軋以每1道次的平均輥軋率為15~30%、總輥軋率為70%以上實施,溶體化處理於800~900℃實施60~120秒,時效處理於400~500℃實施7~14小時。
TW101143747A 2011-12-22 2012-11-22 Cu-Ni-Si type copper alloy sheet having good mold resistance and shearing workabilit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41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9851 WO2013094061A1 (ja) 2011-12-22 2011-12-22 耐金型磨耗性及びせん断加工性が良好なCu-Ni-Si系銅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6424A true TW201326424A (zh) 2013-07-01
TWI541367B TWI541367B (zh) 2016-07-11

Family

ID=4848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3747A TWI541367B (zh) 2011-12-22 2012-11-22 Cu-Ni-Si type copper alloy sheet having good mold resistance and shearing workabilit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3405B2 (zh)
EP (1) EP2796577B1 (zh)
JP (1) JP5189708B1 (zh)
KR (1) KR101803797B1 (zh)
CN (1) CN104011236B (zh)
TW (1) TWI541367B (zh)
WO (1) WO20130940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4063B1 (ko) * 2013-01-22 2013-06-12 한국기계연구원 배향된 석출물을 가지는 금속복합재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448745A (zh) * 2015-12-01 2016-03-30 赵雅珺 一种引线框架的制作方法
JP6355672B2 (ja) * 2016-03-31 2018-07-11 Jx金属株式会社 Cu−Ni−Si系銅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70277B2 (ja) * 2017-09-14 2020-03-18 Jx金属株式会社 金型摩耗性に優れたCu−Ni−Si系銅合金
CN108220670B (zh) * 2018-01-11 2020-01-21 中北大学 一种Cu-Ni-Si-Mg合金板带铸轧方法及铸轧设备
CN108285988B (zh) * 2018-01-31 2019-10-18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析出强化型铜合金及其应用
JP7195054B2 (ja) * 2018-03-09 2022-12-23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147673A (ja) * 2020-03-19 2021-09-27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Cu−Ni−Si系銅合金板、めっき皮膜付Cu−Ni−Si系銅合金板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4157B2 (ja) 1992-03-30 2002-10-15 三菱伸銅株式会社 スタンピング金型を摩耗させることの少ない銅合金条材
JP3797736B2 (ja) * 1997-02-10 2006-07-1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剪断加工性に優れる高強度銅合金
JP4423054B2 (ja) 2004-01-30 2010-03-03 日鉱金属株式会社 プレス打抜き性に優れた電子部品用素材
JP4584692B2 (ja) 2004-11-30 2010-11-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銅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86658B2 (ja) 2005-03-30 2011-05-25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プレス打抜き性に優れた電子部品用素材
JP4556842B2 (ja) 2005-10-27 2010-10-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剪断加工性に優れる高強度銅合金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56841B2 (ja) 2005-10-27 2010-10-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る高強度銅合金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02766B2 (ja) 2006-03-01 2012-08-15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銅合金板材および製造法
JP4006467B1 (ja) 2006-09-22 2007-11-1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高強度、高導電率および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銅合金
JP4006460B1 (ja) 2006-05-26 2007-11-1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高強度、高導電率および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銅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67999B2 (ja) * 2008-03-31 2013-12-11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電子材料用Cu−Ni−Si系合金
JP4563495B1 (ja) 2009-04-27 2010-10-13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48763B2 (ja) 2009-12-02 2014-03-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合金材料
JP5281031B2 (ja) * 2010-03-31 2013-09-04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Cu−Ni−Si系合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236A (zh) 2014-08-27
CN104011236B (zh) 2016-03-16
TWI541367B (zh) 2016-07-11
JP5189708B1 (ja) 2013-04-24
EP2796577A4 (en) 2015-12-02
US10253405B2 (en) 2019-04-09
KR101803797B1 (ko) 2017-12-04
US20150000803A1 (en) 2015-01-01
EP2796577B1 (en) 2018-05-02
EP2796577A1 (en) 2014-10-29
JPWO2013094061A1 (ja) 2015-04-27
KR20140107276A (ko) 2014-09-04
WO2013094061A1 (ja)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1367B (zh) Cu-Ni-Si type copper alloy sheet having good mold resistance and shearing workabilit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81398B (zh) Cu-Ni-Si alloy for electronic materials
JP5281031B2 (ja)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Cu−Ni−Si系合金
TWI421354B (zh) High strength titanium copper pla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2126731B1 (ko) 구리합금 판재 및 구리합금 판재의 제조 방법
WO2012121109A1 (ja) Cu-Ni-Si系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08191B (zh) 铜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WO2012004868A1 (ja) 深絞り加工性に優れたCu-Ni-Si系銅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00095476A (ko) 도전성 스프링재에 사용되는 Cu-Ni-Si 계 합금
JP5619389B2 (ja) 銅合金材料
JP2011162848A (ja) 強度異方性が小さく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銅合金
TWI429768B (zh) Cu-Co-Si based copper alloy fo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338710B1 (ko) Ni-Si-Co 계 구리 합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088741B2 (ja) プレス時の金型耐摩耗性に優れた銅合金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2053790A1 (ja)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銅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端子・コネクタ
WO2010016428A1 (ja) 電気・電子部品用銅合金材
WO2011152104A1 (ja) Cu-Co-Si系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9764A (ja) 銅合金
JP2006016629A (ja) BadWayの曲げ加工性が優れたCu−Ni−Si系銅合金条
TWI510654B (zh) Cu-Zn-Sn-Ni-P alloy
JP5827530B2 (ja) 優れたばね限界値及び耐応力緩和性を有するせん断加工性が良好なCu−Ni−Si系銅合金板
JP2008001937A (ja) 端子・コネクタ用銅合金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714185A (zh) 電子零件用Cu-Co-Ni-Si合金
JP2011046970A (ja) 銅合金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88745B2 (ja) Snめっき付Cu−Ni−Si系銅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