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5668A - 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5668A
TW201315668A TW101127775A TW101127775A TW201315668A TW 201315668 A TW201315668 A TW 201315668A TW 101127775 A TW101127775 A TW 101127775A TW 101127775 A TW101127775 A TW 101127775A TW 201315668 A TW201315668 A TW 2013156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ilm
processing
nip
guide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7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0626B (zh
Inventor
Satoru Yamamoto
Fumihiro Ishigami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62931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31566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1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5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0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06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parallel with the direction of fe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9/00Use of polyvinylalcohol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ldehydes, polyvinylketones or polyvinylket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9/04PVOH, i.e. polyvinyl alcoh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係至少包括有樹脂薄膜的處理步驟,包括有將上述經處理過的薄膜從處理槽內搬出之後,經由接續於由第1輥與第2輥所構成夾輥(nip roll)及上述夾輥而配置的導輥進行搬送的步驟,且上述導輥係該導輥頂部配置於較上述夾輥的第2輥頂部更靠上方之上方導輥。依照該方法所獲得的處理薄膜係可降低刮傷、凹陷發生等。

Description

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從樹脂薄膜製造該樹脂薄膜之處理薄膜的方法及其製造裝置。樹脂薄膜係配合處理對象,適當選擇各種領域中所使用物。其中,對處理薄膜要求沒有微細裂痕的各種處理薄膜、例如偏光件製造時,樹脂薄膜係使用例如聚乙烯醇系薄膜等,在偏光件製造步驟的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步驟、延伸步驟、洗淨步驟中至少任一處理步驟中,均可適用本發明。
其他,樹脂薄膜係使用諸如纖維素酯系樹脂等偏光件用透明保護薄膜等等各種光學薄膜,在皂化步驟、後續的水洗淨步驟處理中至少一項處理步驟中,均可適用本發明。含有偏光件等的光學薄膜係可使用於諸如:液晶顯示裝置、電激發光(EL)顯示裝置、電漿顯示器(PD)及場發射式顯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影像顯示裝置。
發明背景
影像顯示裝置(特別係液晶顯示裝置)有使用諸如偏光件等光學薄膜。通常,上述偏光件係藉由將聚乙烯醇(PVA)薄膜施行染色‧單軸延伸而進行製作。若對PVA系薄膜施行單軸延伸,因為PVA分子上所吸附(染色)的雙色性物質會配向而成為偏光件。
為能獲得此種偏光件,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多種方 法提案。例如就偏光件的製造方法,有提案未配向的PVA薄膜於膨潤浴中進行膨潤後,使吸附碘或雙色性染料,更進一步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施行交聯、延伸等處理(專利文獻1、2)。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15370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341515號公報
發明概要
近年,液晶顯示裝置朝高性能化演進,且要求高檢視性。隨此現象,相關偏光板亦是就高檢視性且具穿透率、檢視性良好之事屬於非常重要。所以,針對偏光板相關偏光件及其透明保護薄膜任一者均要求不要阻礙檢視性。又,若偏光板有出現刮傷、凹陷(點裂痕),則在製品檢查時便成為不良品,導致製品的良率降低,就此而言亦非屬較佳。又,偏光板係偏光件與透明保護薄膜的積層體,通常係利用接著劑等使偏光件與透明保護薄膜相貼合,但若偏光件或其透明保護薄膜有刮傷、凹陷,便會導致由上述接著劑等進行的層間密接性呈不良。
在偏光板中導致檢視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有如:偏光件或其透明保護薄膜發生刮傷、凹陷。如上述,偏光件係使PVA薄膜等浸漬於染色液中等進行搬送並製造,另 一方面,透明保護薄膜係在貼合於偏光件之前,便在皂化處理與水洗淨處理浴中進行搬送。通常,施行該等處理時,隨生產速度的增加,在該等上所產生的刮傷與凹陷亦會有增加的傾向。又,在偏光件的製造中會有產生裂痕(裂痕缺陷)的問題。裂痕係因PVA薄膜表面接觸到輥且摩擦而產生的局部性凹凸缺陷。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至少包括有使長條狀樹脂薄膜接觸到處理槽內的處理液,一邊施行處理一邊進行搬送的處理步驟,而從上述樹脂薄膜製造該樹脂薄膜之處理薄膜的方法,滿足對處理薄膜所要求的特性,且能降低刮傷與凹陷之發生等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再者,目的在於提供:能降低刮傷與凹陷之發生等,且能減少裂痕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本發明者等為解決上述課題而深入鑽研,結果發現藉由以下所示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便可達成上述目的,遂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所相關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係至少包括有使長條狀樹脂薄膜接觸到處理槽內的處理液,一邊施行處理一邊進行搬送的處理步驟,而從上述樹脂薄膜製造該樹脂薄膜之處理薄膜者;其特徵在於:至少1個上述處理步驟係包括有從上述處理槽內搬出經該處理步驟而獲得的上述處理薄膜之後,利用由第1輥與第2輥(以處理薄膜的搬送方向為基準,將上游側設為第1 輥、將下游側設為第2輥)所構成夾輥(nip roll)、及接續於上述夾輥而配置的導輥進行搬送之步驟;且上述導輥係該導輥的頂部配置於較上述夾輥中的第2輥頂部更靠上方處的上方導輥。
上述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在上述上方導輥中設有朝該上方導輥表面的液供應手段。
上述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上述夾輥與上述上方導輥較佳係配置成:設相對於連結上述夾輥之第1輥與第2輥各中心點的假想線之假想垂線方向為0°時,由該假想垂線、上述夾輥及表示以上述上方導輥搬送的處理薄膜方向之假想搬送線所形成的角度係未滿0~90°。
上述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相對於搬出上述處理薄膜的夾輥,在上述處理槽中配置有將上述樹脂薄膜搬入上述處理槽中的其他夾輥;利用該等夾輥的圓周速率差,可將長條狀樹脂薄膜一邊朝長邊方向延伸一邊進行。
上述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頗適用於上述樹脂薄膜經施行處理步驟而獲得處理薄膜係屬於光學薄膜的情況。
上述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係上述樹脂薄膜係聚乙烯醇系薄膜,適於製造屬於處理薄膜的偏光件之情況。此情況,上述處理步驟係至少包括有: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步驟、延伸步驟及洗淨步驟,且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步驟、延伸步驟及洗淨步驟中至少任一步驟,係包括有:將所獲得之處理薄膜從處理槽內搬出之後,經由上述夾輥與接續於上述夾輥而配置的上方導輥進行搬送之步驟。
再者,本發明所相關的處理薄膜之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具備有一個處理槽,該處理槽係充滿供用以對樹脂薄膜施行任意處理用的處理液;在上述處理槽中設有供用以在該處理槽中,將經處理過的處理薄膜從該處理槽內搬出後進行搬送用,由第1輥與第2輥(以處理薄膜搬送方向為基準,將上游側設為第1輥、將下游側設為第2輥)構成的夾輥、及接續於該夾輥而配置的導輥,且上述導輥係該導輥頂部配置於較上述夾輥的第2輥頂部更靠上方的上方導輥。
上述製造裝置中,可設有朝該上方導輥表面的液供應手段。
上述製造裝置中,上述夾輥與上述上方導輥較佳係配置成:設相對於連結上述夾輥之第1輥與第2輥各中心點的假想線之假想垂線方向為0°時,由該假想垂線、上述夾輥及表示以上述上方導輥搬送的處理薄膜方向之假想搬送線所形成的角度係未滿0~90°。
上述製造裝置中,相對於搬出上述處理薄膜的夾輥,可在上述處理槽中配置將上述樹脂薄膜搬入上述處理槽中的其他夾輥。
通常,藉由使連續搬送的樹脂薄膜(例如PVA系薄膜)接觸處理液施行處理步驟而獲得的處理薄膜,在被從具處理液的處理槽內搬出之後,便利用夾輥一邊瀝乾一邊進行搬送。在處理薄膜上發生刮傷、凹陷的原因,可認為 係在該處理薄膜與夾輥之間隨流體(處理液)會有微細異物一起侵入,因該異物被夾輥所夾帶導致出現刮傷、凹陷。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設計有接續於上述夾輥之後於較上述夾輥更靠上方處設置的上方導輥。上述上方導輥的頂部係配置於上述夾輥的下游側第2輥之頂部更靠上側。依此,藉由接續於夾輥而設置上方導輥,通過夾輥間進行搬送的處理薄膜,於通過夾輥間之後能在幾乎不會接觸到夾輥情況下,被導引於上方導輥。因而,判斷可抑制因異物被夾輥夾帶而造成產生刮傷、凹陷。
再者,本發明之製造方法,通過夾輥進行搬送的處理薄膜,在通過夾輥間之後幾乎不會接觸到夾輥。因而,判斷可抑制經瀝乾的處理薄膜表面接觸到夾輥並因摩擦而產生的裂痕情形。另一方面,通過夾輥的處理薄膜係利用上方導輥進行搬送,但若上方導輥呈乾燥,反而會有因與處理薄膜間之摩擦而發生裂痕的可能性。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藉由設計對上方導輥表面的液供應手段,便可在上方導輥的表面上形成薄液膜。結果,處理薄膜的乾燥狀態獲改善,判斷能更有效抑制裂痕。
藉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從屬於樹脂薄膜的PVA系薄膜,製造光學特性呈面內均勻性優異的處理薄膜(偏光件等光學薄膜)。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處理步驟的實施一形態概念圖。
圖2係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相關處理步驟的夾輥與上方導輥的配置角度一形態概念圖。
圖3係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偏光件之製造方法的實施一形態概念圖。
圖4係習知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偏光件之製造方法概念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圖1所示係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的處理步驟。圖1所示係樹脂薄膜W、呈水平方向配置的一對第1輥R1與第2輥R2(以處理薄膜搬送方向為基準,將上游側設為第1輥R1、下游側設為第2輥R2)構成的夾輥R1、R2、上方導輥G、以及具有處理液X的處理槽Y之實施一形態。利用夾輥R1、R2,從處理槽Y中搬出的處理薄膜W'被瀝乾。圖1中,被搬入於處理槽Y中的樹脂薄膜W,在處理液X中經由2支導輥g進行搬送。處理液X中的導輥g支數、配置係可適當決定。另外,處理液X中的最終導輥g與夾輥R1、R2間之配置關係並無特別的限制,就從使從處理薄膜W'表面上利用瀝乾而被刮落的處理液X、與異物能順暢掉落的觀點,較佳係如圖1所示,依從最終導輥g搬出的處理薄膜在垂直方向上朝夾輥R1、R2搬送的方式,配置最終導輥g。
夾輥的第1輥R1與第2輥R2,就從能從處理薄膜W'表面上瀝乾處理液X與異物的觀點,較佳係如圖1所示呈 水平方向配置。如圖1所示,藉由夾輥R1、R2呈水平方向配置,因為處理薄膜係依縱向通過夾輥R1、R2,因而進行瀝乾時,處理液X容易與異物一起掉落,俾可減少夾輥R1、R2所夾帶的異物絕對量。
另一方面,夾輥的第1輥R1與第2輥R2亦可依其中任一一輥位於較另一輥更高位置的方式,呈非水平方向配置。當第1輥R1與第2輥R2呈非水平方向配置時,通常較佳係第1輥R1配置於較高於第2輥R2的位置處。又,第1輥R1與第2輥R2亦可呈垂直方向配置。當第1輥R1與第2輥R2呈垂直方向配置時,下側的輥便屬於第2輥R2。當第1輥R1與第2輥R2呈非水平方向配置時,亦是如圖1所示,較佳係將最終導輥g配置呈從最終導輥g搬出的處理薄膜,被朝夾輥R1、R2在垂直方向上搬送狀態。
上方導輥G係接續於夾輥R1、R2之後設計。又,上方導輥G的頂部b係配置於較上述夾輥R1、R2的第2輥R2之頂部a更靠上側。依此,藉由相對於第2輥R2配置上方導輥G,便可減少通過夾輥R1、R2的處理薄膜W'與夾輥R1、R2間之接觸。
上方導輥G的頂部b係在配置於較上述夾輥R1、R2的第2輥R2之頂部a更靠上側的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制。圖1中,在第2輥R2的略上方設置上方導輥G。裝置全體的處理步驟流動方向係如圖1所示,以從左側朝右側方向的情況為基準,上方導輥G的設置係可配置於較第2輥R2更靠左側,亦可配置於較第1輥R1更靠右側。就從生產性的 觀點,上方導輥G的設置較佳係配置於第2輥R2的垂直方向或右側。
另外,上方導輥G較佳係導輥G的頂部b配置於較夾輥R1、R2的第2輥R2之頂部a更靠上方,但導輥G的底部c亦可非配置於較第2輥R2的頂部a更靠上方。但是,導輥G的底部c較佳係配置於較第2輥R2的頂部a更靠上方。
圖2所示係相關上述夾輥R1、R2與上述上方導輥G的配置較佳態樣一例。如圖2所示,上方導輥G較佳係配置於第2輥R2的垂直方向或下游側。具體而言,較佳係相對於連結夾輥R1、R2的第1輥R1與第2輥R2之各中心點s1、s2的假想線v1,將其假想垂線v2的方向設為0°,配置成由該假想垂線v2、以及表示由上述夾輥與上述上方導輥G進行搬送的處理薄膜W'方向之假想搬送線v3,所形成角度A未滿0~90°狀態。上述角度A越小越佳,較佳係75°以下、更佳係60°以下、特佳係30°以下、最佳係0°。圖2中,上方導輥G1係依上述角度A為0°配置,上方導輥G2係依上述角度A為30°配置,上方導輥G3的上述角度A為60°的配置、上方導輥G4的上述角度A為75°的配置。
圖1係在上方導輥G中設有液供應手段Q。利用液供應手段Q對上方導輥G的表面供應各種液體,可有效率佳在上方導輥G表面上形成薄液膜,俾可可有效率地抑制處理薄膜W'上發生裂痕。上述液供應手段Q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例如:受液皿、無揚塵氈、噴嘴等,利用該等液供應手段Q可進行各種液體的供應。上述液體係可例如:水、或者 與在各處理槽中所使用者為同樣的處理液。
再者,圖1中,對應於從處理槽Y中搬出處理薄膜W'的夾輥R1、R2,可在處理槽Y中配置將樹脂薄膜W搬入於處理槽Y中的夾輥R1、R2。圖1中並無圖示搬入於處理槽Y中的夾輥。如上述,當在處理槽Y中配置搬入樹脂薄膜的夾輥R1、R2、與搬出處理薄膜的夾輥R1、R2時,利用該等的圓周速率差,便可將樹脂薄膜W一邊朝長邊方向延伸一邊進行。通常在上述處理步驟中有施行延伸時,在樹脂薄膜W遊走方向上,依相較於配置於前方的夾輥R1、R2之圓周速率,配置於後方的夾輥R1、R2之圓周速率較快速的方式,分別控制各夾輥R1、R2的圓周速率差。
再者,圖1雖無圖示,在夾輥R1、R2的前後可設有針對上述處理薄膜W'的單面側或雙面之瀝乾手段。瀝乾手段係可例如:瀝乾滾筒、瀝乾棒、刮刀、氣刀等。特別較佳係旋轉式瀝乾滾筒、非接觸式氣刀。瀝乾手段的配置係就抑制刮傷與凹陷發生的觀點,較佳係配置於上述處理薄膜'接觸到夾輥R1、R2之前。
上述樹脂薄膜W的搬送速度(mm/min)通常較佳係0.1~30m/min範圍內、更佳係1~15mm/min範圍內。藉由將搬送速度設為0.1mm/min以上,便可提升從樹脂薄膜W的處理薄膜W'(例如偏光件)生產性。另一方面,藉由將搬送速度設為30m/min以下,便可減輕處理液X因剪切而產生對流情形。
上述處理槽Y中,充滿著供用以對樹脂薄膜W施 行任意處理用的處理液(容後詳述)。上述樹脂薄膜W係藉由浸漬便可接觸於處理液X。上述樹脂薄膜W係利用處理液X施行處理,可獲得處理薄膜W'。
再者,處理液X的黏度較佳係100mPa‧s以下、更佳係50mPa‧s以下、特佳係10mPa‧s以下。藉由將處理液X的黏度設定於100mPa‧s以下,便可減輕樹脂薄膜W與處理液間的摩擦。結果,可抑制因接觸到處理液X的樹脂薄膜W之搬送,而引發的處理液流動,俾可降低處理不均的發生。
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所使用樹脂薄膜,係可使用各種樹脂材料。樹脂材料係配合各種用途可適當選擇使用。樹脂材料係就在可見光區域中具有透光性者,頗適用於光學薄膜等用途。
透光性樹脂係可例如透光性水溶性樹脂。使用透光性水溶性樹脂的樹脂薄膜,例如PVA系薄膜便頗適用於偏光件之製造。PVA系薄膜係使用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聚乙烯醇的衍生物係可例如聚乙烯甲醛、聚乙烯縮醛等,其他尚可例如經乙烯、丙烯等烯烴;或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不飽和羧酸的烷基酯;或丙烯醯胺等改質過者。聚乙烯醇的聚合度較佳係100~10000程度、更佳係1000~10000。皂化度一般係使用80~100莫耳%程度者。
除上述之外,PVA系薄膜係可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聚乙烯醇的脫水處理物、聚氯乙烯的脫鹽酸處理物等多烯系定 向薄膜等等。
上述PVA系薄膜中亦可含有諸如可塑劑、界面活性劑等添加劑。可塑劑係可例如多元醇及其縮合物等,例如:丙三醇、二丙三醇、三丙三醇、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可塑劑等的使用量並無特別的限制,較佳係設為聚乙烯醇系薄膜中的20重量%以下。
再者,透光性水溶性樹脂係可例如:聚乙烯吡咯啶酮系樹脂、直鏈澱粉系樹脂等。
上述樹脂薄膜W的厚度係可配合用途適當決定。樹脂薄膜W的厚度通常係使用10~300μm程度、較佳係20~100μm。上述樹脂薄膜W的薄膜寬度較佳係100~4000mm範圍內、更佳係500~3500mm範圍內。
上述樹脂薄膜W係例如當偏光件製造時所使用的PVA系薄膜時,其厚度例如較佳係15~110μm範圍內、更佳係38~110μm範圍內、特佳係50~100μm範圍內、最佳係60~80μm範圍內。若PVA系薄膜的厚度未滿15μm,則PVA系薄膜的機械強度過低,較難均勻的延伸,當製造偏光件時,容易發生色斑。另一方面,若PVA系薄膜的厚度超過110μm,則無法獲得充分地膨潤,因而偏光件的色斑容易被強調,故非屬較佳。
相關本發明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實施一態樣,針對藉由對樹脂薄膜施行處理步驟而獲得光學薄膜的情況,參照圖式進行以下說明。圖3所示係本發明的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件之製造方法一例的概念圖。偏光件 之製造方法係包括有:膨潤步驟A、染色步驟B、交聯步驟C、延伸步驟D、及洗淨步驟E。圖3所示係對從捲筒輥繞出的樹脂薄膜(PVA系薄膜)W,依序施行膨潤步驟A、染色步驟B、交聯步驟C、延伸步驟D、洗淨步驟E,最後施行乾燥步驟F而製造偏光件的情況。
圖3所示係從饋送輥R,經由在各處理槽Y中所配置的夾輥R1、R2搬送著樹脂薄膜W。在乾燥步驟F的後方,設有處理薄膜W'的捲取輥R'。樹脂薄膜W係在各處理槽Y中被處理後,便成為處理薄膜且被搬出。另外,夾輥R1、R2係在各處理槽Y的後部上方部呈水平方向配置。在膨潤步驟A的前部上方,夾輥R1、R2朝垂直方向配置。又,在各處理槽Y(但,洗淨步驟E的處理槽Y除外)中配置的夾輥R1、R2上部,配置有上方導輥G。另外,圖3中,在膨潤步驟A與染色步驟B、染色步驟B與交聯步驟C、交聯步驟C與延伸步驟D、以及延伸步驟D與洗淨步驟E之間所配置的夾輥R1、R2,兼具後方的夾輥與前方的夾輥。
圖3中,在膨潤步驟A、染色步驟B、交聯步驟C、延伸步驟D、及洗淨步驟E中,於各處理槽Y中使用配合各步驟的處理液X。圖3中,膨潤步驟A、染色步驟B、交聯步驟C、延伸步驟D的各處理槽Y之處理步驟,係相對於夾輥R1、R2配置上方導輥G,相關本發明夾輥R1、R2與上方導輥G的配置,只要在至少任一處理槽Y中有施行處理步驟便可。所以,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配置有夾輥R1、R2與上方導輥G的處理步驟,在包括有膨潤步驟A、染色步 驟B、交聯步驟C、延伸步驟D、及洗淨步驟E的偏光件之製造方法中,在任一步驟中均可適用,亦可2以上的步驟、甚至所有步驟均使用。又,圖3中,各處理槽Y的夾輥R1、R2與上方導輥G之配置係依略相同的角度與高度配置,但上方導輥G的配置係可配合各處理槽Y進行設計。
另外,圖4所示係習知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偏光件之製造方法的概念圖。圖4所示係圖3的膨潤步驟A、染色步驟B、交聯步驟C、延伸步驟D及洗淨步驟E中,在各處理槽Y的後方配置夾輥R1、R2,但未配置上方導輥G的情況。
上述膨潤步驟A係使作為捲筒薄膜的PVA系薄膜接觸到膨潤液(處理液)的步驟。藉由施行該步驟,PVA系薄膜便被水洗,俾可洗淨PVA系薄膜表面的髒污、抗結塊劑,且藉由使PVA系薄膜膨潤,便可防止諸如染色斑等不均勻性發生。
上述膨潤液係可使用例如水。又,膨潤液中亦可適當添加諸如丙三醇、碘化鉀等。添加的濃度係當丙三醇的情況較佳為5重量%以下,當碘化鉀的情況較佳為10重量%以下。膨潤液的溫度較佳係20~45℃範圍、更佳係25~40℃範圍內、特佳係30~35℃範圍內。又,與膨潤液間的接觸時間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20~300秒鐘、更佳係30~200秒鐘、特佳係30~120秒鐘。
膨潤步驟A中可適當地延伸。上述延伸倍率係相對於PVA系薄膜的原長,通常設為6.5倍以下。就從光學特 性的點,上述延伸倍率較佳係設為1.2~6.5倍、更佳係2~6.3倍、特佳係3~6.1倍。膨潤步驟A中,藉由施行延伸,便可將在膨潤步驟A後所施行延伸步驟D的延伸控制為較小,俾可控制成薄膜不會發生延伸斷裂狀態。另一方面,若膨潤步驟A中的延伸倍率變大,則延伸步驟中的延伸倍率會變為過小,特別係在交聯步驟C之後才施行延伸步驟D時,就從光學特性的觀點非屬較佳。
上述染色步驟B係藉由使上述PVA系薄膜接觸到含有碘或雙色性染料的染色液(處理液),俾使上述碘或雙色性染料被吸附於PVA系薄膜中的步驟。染色步驟B係可與延伸步驟D一起實施。
上述染色液係可使用將碘溶解於溶劑中的溶液。上述溶劑一般係使用水,亦可更進一步添加與水具有相溶性的有機溶劑。碘的濃度較佳係0.01~10重量%範圍、更佳係0.02~7重量%範圍、特佳係0.025~5重量%。又,為更進一步提升染色效率,較佳係更進一步添加碘化物。該碘化物係可例如:碘化鉀、碘化鋰、碘化鈉、碘化鋅、碘化鋁、碘化鉛、碘化銅、碘化鋇、碘化鈣、碘化錫、碘化鈦等。該等碘化物的添加比例係在上述染色浴中,較佳佔0.010~10重量%、更佳佔0.10~5重量%。該等之中,較佳係添加碘化鉀,碘與碘化鉀的比例(重量比)較佳係設為1:5~1:100範圍、更佳係設為1:6~1:80範圍、特佳係設為1:7~1:70範圍。
在與上述染色液間之接觸時間並無特別的限 定,通常較佳係10~200秒範圍內、更佳係15~150秒範圍內、特佳係20~130秒範圍內。又,染色液的溫度較佳係5~42℃範圍內、更佳係10~35℃範圍內、特佳係12~30℃範圍內。
上述交聯步驟C係例如使PVA系薄膜接觸於含有交聯劑的交聯液(處理液)而進行交聯的步驟。交聯步驟C的順序並無特別的限制。交聯步驟C係能與延伸步驟D一起實施。交聯步驟C係可複數次實施。上述交聯劑係可使用習知公知物質。例如:硼酸、硼砂等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該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或亦可併用2種以上。
上述交聯液係可使用將上述交聯劑溶解於溶劑中的溶液。上述溶劑係可使用例如水,亦可更進一步含有與水具相溶性的有機溶劑。上述溶液的交聯劑濃度並無特別的限定,較佳係1~10重量%範圍、更佳係2~6重量%範圍內。
上述交聯液中,就從在偏光件的面內能獲得均勻光學特性的觀點,亦可添加碘化物。該碘化物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例如:碘化鉀、碘化鋰、碘化鈉、碘化鋅、碘化鋁、碘化鉛、碘化銅、碘化鋇、碘化鈣、碘化錫、碘化鈦等。又,碘化物的含量較佳係0.05~15重量%範圍內、更佳係0.5~8重量%範圍內。上述所例示的碘化物係可單獨使用1種、或併用2種以上。併用2種以上的情況,較佳係硼酸與碘化鉀的組合。硼酸與碘化鉀的比例(重量比)較佳係1:0.1~1:3.5範圍、更佳係1:0.5~1:2.5範圍。
上述交聯液的溫度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20~70℃範圍內、更佳係20~40℃範圍內。又,與PVA系薄 膜的接觸時間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5~400秒鐘範圍內、更佳係50~300秒鐘範圍內、特佳係150~250秒鐘範圍內。
上述延伸步驟D通常係藉由施行單軸延伸而實施。該延伸方法係可一併施行染色步驟B、交聯步驟C。單軸延伸係如上述,利用在處理槽Y的前後方所配置夾輥的圓周速率差便可實施。延伸一般係例如在施行染色步驟B之後才施行延伸。又,可與交聯步驟C一起施行延伸。
延伸步驟D中,總延伸倍率係相對於PVA系薄膜原長,依總延伸倍率成為2~6.5倍範圍的方式實施。較佳係2.5~6.3倍、更佳係3~6.1倍。即,上述總延伸倍率係指除延伸步驟D之外,當在後述膨潤步驟A等之中有施行延伸時,該等步驟中包括延伸在內的累積延伸倍率。總延伸倍率係經考慮膨潤步驟A等的延伸倍率之後適當決定。若總延伸倍率偏低,則配向嫌不足,不易獲得高光學特性(偏光度)的偏光件。另一方面,若總延伸倍率過高,則容易發生延伸斷裂,且偏光件會變為過薄,有導致後續步驟的加工性降低之可能性。
延伸步驟D所使用的處理液中可含有碘化化合物。當該處理液中含有碘化化合物時,碘化化合物濃度較佳係使用0.1~10重量%程度、更佳係使用0.2~5重量%。
上述處理浴的溫度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20~70℃範圍內、更佳係20~40℃範圍內。又,與PVA系薄膜的接觸時間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5~100秒鐘範圍內、更佳係10~80秒鐘範圍內、特佳係20~70秒鐘範圍內。
偏光件之製造方法,在施行上述步驟之後便施行洗淨步驟E。洗淨步驟E係可利用含有碘化物的水溶液(處理液)實施。上述含有碘化物的水溶液中之碘化物,係可使用前述物,其中較佳係例如碘化鉀、碘化鈉等。藉由該含有碘化物的水溶液,便可將上述交聯步驟中所使用的殘存硼酸,從PVA系薄膜上沖洗掉。當上述水溶液係碘化鉀水溶液的情況,其濃度例如較佳係0.5~20重量%範圍內、更佳係1~15重量%範圍內、特佳係1.5~7重量%範圍內。
上述含有碘化物的水溶液之溫度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15~40℃範圍內、更佳係20~35℃範圍內。又,與PVA系薄膜的接觸時間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2~30秒鐘範圍內、更佳係3~20秒鐘範圍內。
另外,偏光件之製造方法,當膨潤步驟A、染色步驟B、交聯步驟C、延伸步驟D、及洗淨步驟E,非適用本發明處理步驟時,PVA系薄膜與處理液便利用各種接觸方法施行處理。其他的接觸方法係例如:浸漬於處理液中的方法、或施行塗佈的方法、施行噴霧的方法等。依照該等方法施行時,浸漬時間及浴液溫度係可適當地視需要進行設定。
在施行上述各步驟之後,最後施行乾燥步驟而製造偏光件。上述乾燥步驟係可使用諸如:自然乾燥、風乾、加熱乾燥等適當方法,通常較佳係使用加熱乾燥。施行加熱乾燥時,加熱溫度並無特別的限定,通常較佳係25~80℃範圍內、更佳係30~70℃範圍內、特佳係30~60℃範圍內。 又,乾燥時間較佳係1~10分鐘程度。
所獲得偏光件係可依照常法,形成在其至少單面上設有透明保護薄膜的偏光板。構成透明保護薄膜的材料係可使用例如透明性、機械強度、熱安定性、水分阻斷性、等向性等優異的熱塑性樹脂。此種熱塑性樹脂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三醋酸纖維素等纖維素樹脂;聚酯樹脂、聚醚碸樹脂、聚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烯烴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降莰烯系樹脂)、聚芳香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及該等的混合物。
實施例
以下,例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並進行詳細說明。但,本實施例所記載的材料、摻合量等在無特別限定記載之前提下,本發明並不僅侷限於該等。
實施例1 <PVA系薄膜之準備>
準備捲筒PVA系薄膜(KURARAY(股)製、商品名:VF-PS750)。該PVA系薄膜係寬3100mm、厚度75μm。
<偏光件之製作>
使用上述圖3所示本發明製造裝置,依序施行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步驟、延伸步驟、洗淨步驟、乾燥步驟。更詳細係如下述。另外,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延伸步驟及洗淨步驟等各步驟中所使用的各處理槽,係呈水平設置。PVA系薄膜的搬送速度係設為12m/min。在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步驟、延伸步驟的各處理槽後部之 上方部,如圖2所示,夾輥R1、R2與上方導輥G配置呈由假想垂線v2與假想搬送線v3所形成角度A為0°狀態。又,從各處理槽Y的最終導輥g所搬出之處理薄膜,係依朝向夾輥R1、R2呈垂直方向進行搬送的方式,配置最終導輥g。又,各上方導輥G中的液供應手段係設置受液皿。
《膨潤步驟》
在處理槽中充滿膨潤液(水、液溫30℃)。又,膨潤液與PVA系薄膜的接觸時間係設為30秒,一邊朝縱向延伸一邊施行膨潤。相對於未延伸狀態的PVA系薄膜,縱向延伸倍率係設為2.4倍。
《染色步驟》
在處理槽中充滿染色液(0.035重量%的碘水溶液(含0.07重量%碘化鉀)、液溫25℃)。又,染色液與PVA系薄膜的接觸時間係設為30秒,一邊朝縱向延伸一邊施行染色。相對於未延伸狀態PVA系薄膜,縱向延伸倍率係設為3.3倍。
《交聯步驟》
在處理槽中充滿交聯液(含有2.5重量%硼酸與2重量%碘化鉀的水溶液、液溫35℃)。又,交聯液與PVA系薄膜的接觸時間係設為60秒,一邊朝縱向延伸一邊施行染色。相對於未延伸狀態的PVA系薄膜,縱向延伸倍率係設為3.5倍。
《延伸步驟》
在處理槽中充滿交聯液(含有2.5重量%硼酸與2重量%碘化鉀的水溶液、液溫60℃)。又,交聯液與PVA系薄膜的接觸時間係設為60秒,一邊朝縱向延伸一邊施行染色。相對 於未延伸狀態的PVA系薄膜,縱向延伸倍率係設為6.55倍。
《洗淨步驟》
在處理槽中充滿調整液(2.5重量%的碘化氫水溶液、液溫30℃)。又,調整液與PVA系薄膜的接觸時間係設為15秒。
《乾燥步驟》
對經洗淨步驟後的PVA系薄膜,依乾燥溫度40℃施行乾燥時間200秒。然後,切斷PVA系薄膜的二端部,並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襯紙進行捲取。藉此便製得捲筒狀偏光件。所獲得偏光件的厚度係30μm。
<偏光板之製作>
偏光板係使用層壓機,在上述偏光件的雙面上,經由PVA系接著(日本合成化學(股)製、商品名:NH18)貼合著三乙醯纖維素薄膜(FUJIFILM(股)製、商品名:TD80UL)。貼合溫度係設為25℃。其次,將經貼合後的積層體使用空氣循環式恆溫烤箱,在55℃、300秒鐘的條件下施行乾燥。藉此便製得偏光板。
比較例1 <偏光件之製作>
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捲筒PVA系薄膜。使用上述圖4所示製造裝置,依序施行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延伸步驟、洗淨步驟、及乾燥步驟。PVA系薄膜的搬送速度係設為12m/min。
<偏光板之製作>
比較例1的偏光板係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的進行製作。
從實施例與比較例所獲得偏光板中切取30m,並施行下述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異物確認)
針對各樣品的偏光板,依目視確認裂痕(亮點)200μm以上的有無及個數。
(裂痕缺陷)
將各樣品的偏光板放置於螢光燈下。在樣品的偏光板靠光源側依正交於各自吸收軸的方式設置另一偏光板,在此狀態下,計數光洩漏地方(裂痕缺陷)的個數。
由表1中得知,實施例的偏光件確認到薄膜裂痕較少、且亦可降低裂痕。
A‧‧‧角度
a‧‧‧第2輥R2之頂部
b‧‧‧上方導輥G的頂部
c‧‧‧導輥G的底部
G,G1,G2,G3,G4‧‧‧上方導輥
g‧‧‧導輥
Q‧‧‧液供應手段
R‧‧‧饋送輥
R'‧‧‧捲取輥
R1‧‧‧第1輥
R2‧‧‧第2輥
s1、s2‧‧‧中心點
v1‧‧‧假想線
v2‧‧‧假想垂線
v3‧‧‧假想搬送線
W‧‧‧樹脂薄膜
W'‧‧‧處理薄膜
X‧‧‧處理液
Y‧‧‧處理槽
圖1係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處理步驟的實施一形態概念圖。
圖2係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相關處理步驟的夾輥與上方導輥的配置角度一形態概念圖。
圖3係本發明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偏光件之製造方法的實施一形態概念圖。
圖4係習知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中,偏光件之製造方法概念圖。
a‧‧‧第2輥R2之頂部
b‧‧‧上方導輥G的頂部
c‧‧‧導輥G的底部
G‧‧‧上方導輥
g‧‧‧導輥
Q‧‧‧液供應手段
R1‧‧‧第1輥
R2‧‧‧第2輥
W‧‧‧樹脂薄膜
W'‧‧‧處理薄膜
X‧‧‧處理液
Y‧‧‧處理槽

Claims (10)

  1. 一種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係至少包括有使長條狀樹脂薄膜接觸到處理槽內的處理液,一邊施行處理一邊進行搬送的處理步驟,而從上述樹脂薄膜製造該樹脂薄膜之處理薄膜者;其特徵在於:至少1個上述處理步驟係包括有從上述處理槽內搬出經該處理步驟獲得的上述處理薄膜之後,利用由第1輥與第2輥(以處理薄膜的搬送方向為基準,將上游側設為第1輥、將下游側設為第2輥)所構成夾輥、及接續於上述夾輥而配置的導輥進行搬送之步驟;且上述導輥係該導輥的頂部配置於較上述夾輥中的第2輥頂部更靠上方處的上方導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上述上方導輥設有朝該上方導輥表面的液供應手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夾輥與上述上方導輥係配置成:設相對於連結上述夾輥之第1輥與第2輥各中心點的假想線之假想垂線方向為0°時,由該假想垂線、上述夾輥及表示以上述上方導輥搬送的處理薄膜方向之假想搬送線所形成的角度係未滿0~9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搬出上述處理薄膜的夾輥,在上述處理槽中配置有將上述樹脂薄膜搬入上述處理槽中的其他夾輥;利用該等夾輥的圓周速率差,將長條狀樹脂薄膜一邊朝長邊 方向延伸一邊進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對上述樹脂薄膜施行處理步驟而獲得的處理薄膜係光學薄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處理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樹脂薄膜係聚乙烯醇系薄膜;且上述處理步驟係至少包括有: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步驟、延伸步驟及洗淨步驟,且膨潤步驟、染色步驟、交聯步驟、延伸步驟及洗淨步驟中至少任一步驟中,係包括有:將獲得之處理薄膜從處理槽內搬出之後,經由上述夾輥與接續於上述夾輥而配置的上方導輥進行搬送之步驟;製造屬於處理薄膜的偏光件。
  7. 一種處理薄膜之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具備有一個處理槽,該處理槽係充滿供用以對樹脂薄膜施行任意處理用的處理液;在上述處理槽中設有供用以在該處理槽中,將經處理過的處理薄膜從該處理槽內搬出後進行搬送用,由第1輥與第2輥(以處理薄膜搬送方向為基準,將上游側設為第1輥、將下游側設為第2輥)構成的夾輥、及接續於該夾輥而配置的導輥,且上述導輥係該導輥頂部配置於較上述夾輥的第2輥頂部更靠上方的上方導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製造裝置,其係在上述上方導輥中設有朝該上方導輥表面的液供應手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夾輥與上述上方導輥係配置成:設相對於連結上述夾輥之第1輥與第2輥各中心點連結的假想線之假想垂線方向為0°時,由該假想垂線、上述夾輥及表示以上述上方導輥搬送的處理薄膜方向之假想搬送線所形成的角度係未滿0~9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製造裝置,其中相對於搬出上述處理薄膜的夾輥,在上述處理槽中配置有將上述樹脂薄膜搬入上述處理槽中的其他夾輥。
TW101127775A 2011-08-02 2012-08-01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80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9468A JP5969180B2 (ja) 2011-08-02 2011-08-02 処理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5668A true TW201315668A (zh) 2013-04-16
TWI580626B TWI580626B (zh) 2017-05-01

Family

ID=4762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7775A TWI580626B (zh) 2011-08-02 2012-08-01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969180B2 (zh)
KR (1) KR102000306B1 (zh)
CN (1) CN103718071B (zh)
TW (1) TWI580626B (zh)
WO (1) WO20130187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7848B (zh) * 2013-11-22 2018-10-1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膜之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1197B2 (ja) * 2013-03-29 2017-09-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234601B1 (ko) * 2013-11-26 2021-03-31 주식회사 쿠라레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102163046B1 (ko) 2014-10-15 2020-10-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칩 부품
JP6027214B1 (ja) * 2015-06-11 2016-1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製造方法
TWI553046B (zh) * 2015-08-28 2016-10-1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膜之製造方法
TWI790207B (zh) * 2016-07-20 2023-01-21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膜之製造方法
KR102535102B1 (ko) * 2016-08-18 2023-05-19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TWI782046B (zh) * 2017-07-03 2022-11-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膜的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JP7107316B2 (ja) * 2017-07-25 2022-07-27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09896B2 (ja) 2017-10-02 2022-08-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CN107805833A (zh) * 2017-12-14 2018-03-16 安徽展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挠性覆铜板电镀装置
JP6893292B1 (ja) * 2020-12-15 2021-06-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2141A (en) * 1972-11-21 1976-11-16 Foster Grant Co.,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lastic film
JPH10153709A (ja) * 1996-11-22 1998-06-09 Tokai Rubber Ind Ltd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3973311B2 (ja) * 1999-01-08 2007-09-12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4326635B2 (ja) * 1999-09-29 2009-09-09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ガラスフィルムの取扱い方法及びガラス積層体
JP3957700B2 (ja) * 2003-04-25 2007-08-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323269B2 (ja) * 2003-09-10 2009-09-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5266326A (ja) * 2004-03-18 2005-09-29 Nitto Denko Corp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4086197B2 (ja) * 2004-11-01 2008-05-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2006282918A (ja) * 2005-04-04 2006-10-19 Masahiko Nose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フィルムの染色方法と装置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と装置並びに偏光フィルムと偏光板
JP4594804B2 (ja) * 2005-06-17 2010-12-08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167812B2 (ja) * 2005-07-15 2013-03-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処理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の処理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0706575A (en) * 2005-08-01 2007-02-16 Yukari Nos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elling polyvinyl alcohol fil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olarizing film, polarizing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JPWO2007018012A1 (ja) * 2005-08-09 2009-0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処理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処理装置
JP2007105662A (ja) * 2005-10-14 2007-04-26 Nippon Paper Chemicals Co Ltd 光学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洗浄方法、光学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洗浄装置並びに塗工装置
JP4697964B2 (ja) * 2006-02-24 2011-06-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洗浄装置
JP2007246849A (ja) * 2006-03-18 2007-09-27 Nippon Paper Chemicals Co Ltd 光学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洗浄方法、光学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洗浄装置並びに塗工装置
JP2009015277A (ja) * 2007-06-05 2009-01-22 Nitto Denko Corp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9015314A (ja) * 2007-06-05 2009-01-22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09237124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9258193A (ja) * 2008-04-14 2009-11-05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7848B (zh) * 2013-11-22 2018-10-1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膜之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69180B2 (ja) 2016-08-17
TWI580626B (zh) 2017-05-01
WO2013018798A1 (ja) 2013-02-07
CN103718071B (zh) 2016-09-28
JP2013033154A (ja) 2013-02-14
KR20140067010A (ko) 2014-06-03
CN103718071A (zh) 2014-04-09
KR102000306B1 (ko) 2019-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0626B (zh)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617415B (zh) 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
KR20150111946A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5826540B2 (ja) 処理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5438581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746615B (zh) 偏光膜的製造方法、製造裝置及偏光膜
JP5970117B1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2003173A (ja)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703552B1 (ko)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17003834A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802722B1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TW201344258A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TW201339664A (zh) 偏光元件之製造系統及其製造方法
JP2021009203A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子の製造装置
JP5956037B1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7419929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489867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2021189387A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6022690A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202237380A (zh) 偏光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JP2021157156A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