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0887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0887A
TW201300887A TW100145943A TW100145943A TW201300887A TW 201300887 A TW201300887 A TW 201300887A TW 100145943 A TW100145943 A TW 100145943A TW 100145943 A TW100145943 A TW 100145943A TW 201300887 A TW201300887 A TW 2013008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panel
camera
upper substrate
seal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5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3219B (zh
Inventor
Jae-Woo Park
Seung-Jae Baek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0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0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3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32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顯示裝置,其在大氣壓力狀態中可以將下基板與其內形成有透射孔的上基板的一部份之間維持一空間。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單元和引導框架。顯示單元包括密封的面板和填充在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的液晶。引導框架支撐顯示單元。引導框架包括:引導面板的一側表面的引導側壁、以及支撐面板的面板支撐部。容納照相機的照相機收容部形成在面板支撐部的第一面板支撐部上。在上基板中,將光線透射至照相機的透射孔形成在形成於第一面板支撐部的第一無效區內的黑色矩陣上。在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的空間中,透射孔的邊緣曝露在大氣壓力狀態中。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內建照相機的無邊框式顯示裝置。
近年來,正在開發平板顯示裝置,該平板顯示裝置可因降低陰極射線管(CRTs)的侷限性,從而減少重量和體積。作為平板顯示裝置,液晶顯示(LCD)裝置、電漿顯示面板(PDPs)、場致發射顯示(FED)裝置、以及發光顯示裝置等正在積極地被研發。然而,在這些平板顯示裝置中,LCD裝置很容易製造、具有良好的驅動器操縱性能、並且可實現高品質影像,因此備受關注。
近年來,在吸引消費者的技術和設計方面,平板顯示裝置的研究和開發的需求正在不斷地增加。因此,降低(變薄)顯示裝置的厚度和增加增強美感的設計以至於通過可吸引消費者的美感來引誘消費者購買之研究的各種努力正在持續地進行。
然而,目前在增強美感或使顯示裝置變薄的設計開發中,配置現有技術中的顯示裝置的元件已被使用,並且該元件的結構已被改變。由於這些原因,在降低顯示裝置的厚度和開發顯示裝置的新設計方面具有侷限性。
例如,在現有技術的LCD裝置中,底部殼和正面殼必然要用於接收液晶顯示面板和背光單元,此外,獨立的前部套蓋和後部套蓋又要用於將LCD裝置應用於筆記型電腦、顯示器、移動裝置和電視等。
如上述,現有技術中的顯示裝置必然使用前部套蓋和後部套蓋,以及底部殼和正面殼,因此,在降低LCD裝置的厚度或改變其設計方面具有侷限性。尤其是,前部套蓋和後部套蓋必然覆蓋液晶顯示面板的上邊緣。由於這個原因,顯示裝置的厚度不可避免地變厚,此外,顯示裝置的邊框寬度擴大。此外,由於邊框部分的階梯高度,因此很難實現各種創新的設計。
近年來,具有內建照相機的筆記型電腦已被生產為用於視訊聊天或視訊會議的產品,因此,筆記型電腦中需要用於放置內建照相機的額外空間。由於這個原因,筆記型電腦中螢幕的邊框寬度進一步增加,此外,由於該邊框部分的階梯高度,因此很難開發各種創新的設計。
為了解決這種侷限,對各種無邊框式顯示裝置的研究正在進行著,其中,階梯高度不形成在顯示裝置的平面上或者曝露於該平面的上部殼或前部套蓋具有非常狹窄的寬度。
尤其是,當照相機安裝在無邊框式顯示裝置上時,形成在對應於該照相機位置的黑色矩陣從形成在顯示面板的上基板上的複數個黑色矩陣中被移開,此後,一透射孔形成在對應的位置上。因此,顯示裝置外部的光線單獨地從黑色矩陣入射至照相機。
然而,在現有技術中,由於真空區域形成在下基板與上基板的一部分之間,並且貫穿孔形成於該上基板一部分中,當上基板被外部壓力擠壓時,透射孔的邊緣是凹陷的,因此繞射圖案水波紋(mura)產生在與透射孔相鄰的有效區中。
此外,在現有技術中,由於真空區域形成在下基板與上基板的一部分之間,並且貫穿孔形成於該上基板一部分中,穿過透射孔和由玻璃材料製成的上基板的光線會被被照相機透鏡繞射和反射,因此,同心圓狀光譜mura(繞射圖案)產生在已被照相機擷取的影像上。
即,在具有內建照相機的無邊框式顯示裝置中,由於用於透射光線至照相機的透射孔形成在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的真空區中,與照相機孔相鄰的上基板的一部分是凹陷的,同時,可見光被玻璃基板、上層玻璃基板、下層玻璃基板、內部真空狀態中折射率的變化、以及內部反射的彎曲分割。由於這個原因,同心圓狀光譜(mura繞射圖案)產生在透射孔附近以及已被照相機擷取的影像上。
因此,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可以顯著地避免由於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造成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旨在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能在下基板與上基板的一部分之間的空間保持在大氣壓力狀態中,並有一透射孔形成於該上基板的一部份中。
本發明額外的特點和優點將在以下的說明書中闡述,這部份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說明中明確,或可通過實踐本發明而瞭解。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他優點通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以及所附說明書附圖中特定所指的結構獲得和瞭解。
為了獲得這些和其他優點並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這裏具體而廣泛地描述,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單元,包含密封的一面板,和填充於一上基板與一下基板之間的液晶;以及支撐該顯示單元的一引導框架,其中,該引導框架包括:引導該面板的一側表面的一引導側壁;以及支撐該面板的一面板支撐部;容納照相機的一照相機收容部形成在該面板支撐部的第一面板支撐部上;在該上基板中,將光透射至該照相機的一透射孔形成在形成於該第一面板支撐部的第一無效區中的黑色矩陣上;以及在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的空間中,該透射孔的邊緣被曝露在大氣壓力狀態中。
可以理解地是,前述的概括說明及接下來的詳細描述為示例性及解釋性,並意在為申請專利範圍所要保護的發明提供進一步解釋說明。
現在參考本發明的典型實施例,並參考所附圖式作出詳細說明。進可能的,使用相似的附圖標記代表附圖式中相同或相似的組成部分。
下面,將參考所附圖式對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進行詳細描述。
第1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應用於筆記型電腦的實施例示意圖。
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10安裝在小型終端機例如筆記型電腦且被使用。尤其是,用於收集使用者使用小型終端機的影像的照相機400設置於顯示裝置10的面板的下面。
此外,在顯示裝置10中,構成外部表面的平面形成為不具有階梯高度,用於實現無邊框式顯示裝置。
如第1圖所示,用於執行上述功能的顯示裝置10可用作為筆記型電腦,即小型終端機的顯示器。該顯示器被提供在一種套蓋100圍繞顯示裝置10,且套蓋100和顯示裝置10的平面均不具有階梯高度的類型中。
第2圖為示意性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剖視圖,以及說明沿第1圖A-A’線的截面的剖視圖。
顯示裝置10配置有安裝在小型終端機上的顯示器並且顯示影像。如第2圖所示,顯示裝置10包括:引導框架200和顯示單元300,並且顯示裝置10被安裝在且固定於套蓋100上。同時,照相機400設置在套蓋100與引導框架200之間,或者設置在引導框架200與顯示單元300的面板301之間。即,顯示裝置10可配置有小型終端機的顯示器,並且顯示裝置10被套蓋100覆蓋。顯示裝置10可包括套蓋100,但本實施例不限於此。下面,將以不具有套蓋的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作為例子進行描述。套蓋100覆蓋顯示裝置10的外表面,且基本上構成作為筆記型電腦的顯示器中的終端機的外表面。
套蓋100以四角形框架形狀形成,支撐引導框架200,且圍繞引導框架200的側表面,從而覆蓋顯示裝置10。
這裏,套蓋100可由塑膠材料或金屬材料構成,且包括套板101和套側壁102。
套板101作為以扁平狀產生的顯示裝置10的底部殼。
套側壁102自套板101垂直地彎曲,以形成接收空間。套側壁102圍繞下述引導框架200的側表面而形成,並且作為顯示裝置10的側蓋。
引導框架200支撐顯示單元300。引導框架200配備在套蓋100上,且置於接收空間中。引導框架200包括:引導側壁202、面板支撐部204、以及下端支撐部206。尤其是,照相機孔208形成在面板支撐部204的一部分中,並且照相機400安裝於其上。
引導側壁202以平行於套蓋100的套側壁102的四角形框架形狀垂直地形成,且圍繞顯示單元300的側表面。這裏,引導側壁202的上層表面圍繞顯示單元300的側表面,其中引導側壁202的上表面曝露於外部,不與顯示單元300的上邊緣部分重疊,從而形成顯示單元300的邊框。
面板支撐部204在與套側壁102相反的方向上自引導側壁202延伸,並且支撐顯示單元300,尤其是其面板301。即,面板支撐部204形成在具有四角形框架形狀的引導側壁202的四個角上,並且支撐面板301。
面板支撐部204可再次分為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第二面板支撐部204b、第三面板支撐部(圖未示)、以及第四面板支撐部(圖未示)。
這裏,如第2圖所示,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表示放置照相機400的面板支撐部204的一部分。同時,第二面板支撐部204b表示與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相反的側表面。第一和第二面板支撐部204a和204b分別地形成在具有四角形框架形狀的引導側壁202的四個側壁的相互相反的側壁。同時,第三和第四面板支撐部(圖未示)分別地形成在具有四角形框架形狀的引導側壁202的四個側壁的其餘側壁。
在面板支撐部204中,照相機孔208形成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中,並且照相機400裝置於其中,以使照相機400的透鏡通過面板301曝露於外部。
在第2圖中,說明照相機400設置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的下端,但本實施例不限於此。作為另一實施例,照相機400可設置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與面板301之間,其中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可以∪狀形成。即,在第2圖中,由於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以∩狀形成,照相機400設置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的下端,並且照相機孔208形成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上。然而,當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以∪狀形成時,照相機400設置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與面板301之間,並且獨立的照相機孔不形成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中。
照相機收容部500為形成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的上面或下面的空間,以使照相機400設置於其中。即,如第2圖所示,照相機收容部500可形成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與套板101之間,或者形成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與面板301之間。
面板支撐部204可以各種形狀形成,以從引導側壁202延伸出來,用於支撐面板301並容納照相機400。
下端支撐部206在與套側壁102相反的方向上從面板支撐部204的下端或引導側壁202的下端延伸出來,並且形成在面板支撐部204的下面。下端支撐部206支撐反射器307、導光板308、光學薄膜部309、以及光源350。
下端支撐部206形成在面板支撐部204的下面,並且支撐上述的元件。當下端支撐部206從容納照相機400的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延伸出來時,如第2圖所示,下端支撐部206在與套側壁102相反的方向上從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的末端的下面延伸出來。然而,當下端支撐部206不從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延伸出來時,下端支撐部206在與套側壁102相反的方向上可從引導側壁202延伸出來,在面板支撐部204的下面。
此外,雖然圖未示,具有與照相機收容部500的空間相似的形狀的空間可進一步形成在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的左側和右側,並且照相機400設置於其中。天線或者用於筆記型電腦的類似物可設置在該空間中。
顯示單元300可包括:面板301、多個偏光器310至312、光學薄膜部309、導光板308、反射器307、以及光源350。
面板301藉由連接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而形成,並且被劃分為有效區和無效區,其中有效區具有形成於其中的各種元件,無效區形成在有效區的外部。這裏,無效區可再次被劃分為第一至第四無效區。第一無效區為位於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上的一部分,第二無效區為位於第二面板支撐部204b上的一部分,第三無效區為位於第三面板支撐部上的一部分,以及第四無效區為位於第四面板支撐部上的一部分。
藉由驅動在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注入的液晶以及施加於下基板301b的電壓,面板301根據從光源350發射的光的透射率顯示影像。面板301可形成為各種類型。
光源350向面板301提供光,且可使用各種光發射元件。然而,近年來,光源350使用發光二極體(LEDs)。
導光板308散射和反射從光源350發射的光,以向面板301引導光。如第2圖和第3圖所示,導光板308包含在邊緣式顯示裝置中,其中光源350設置在其一側,並且反射從光源350發射的光至面板301。
光學薄膜部309散射通過導光板308透射的光,或者允許通過導光板308透射的光被入射在液晶面板上。光學薄膜部309可包括擴散器薄片、稜鏡薄片等,並且可以各種類型形成。
反射板307設置在導光板308的底部,並且反射從光源350發射的光至面板301。從光源350發射並且入射在導光板308上的光被在導光板308上形成的圖案折射且反射至面板301。然而,也可有一些不被導光板308反射並且通過導光板308的底部洩露於外部的光。因此,反射板307再次反射洩露的光,以將洩露的光引導至面板301。
偏光器(偏光膜)310至312黏接於包含液晶的面板301的平面或底部,並且根據施加於面板301的電壓的開啟/關閉僅透射所需方向的光。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顯示單元300的面板結構。因此,下面將參考第3圖至第9圖描述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詳細配置。
第3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詳細剖視圖,以及詳細說明第2圖所示的部分D。第4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第3圖所示之顯示裝置的平面的實施例示意圖,以及說明形成在有效區A/A邊緣上的有效區密封劑301f以及形成在第一無效區上的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
即,第3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詳細剖視圖,以及具體地說明面板301的截面的實施例示意圖。
面板301包括上基板301a、下基板301b、以及形成在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液晶層。
下基板301b為驅動元件陣列基板。雖然說明書附圖中沒有具體地顯示,複數個像素形成在下基板301b,並且薄膜電晶體和驅動元件均形成在每一個像素中。
上基板301a為彩色濾片基板,用於實現顯色的彩色濾片層形成在上基板301a上。
此外,在下基板301b和上基板301a中,形成複數個像素電極和公共電極,並且塗上用於配向液晶層的液晶分子的配向層。
下基板301b與上基板301a用密封劑連接,該密封劑形成在下基板301b與上基板301a的外部,並且細胞間隙用間隔物來保持,該間隔物形成在下基板301b與上基板301a之間。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面板301中,藉由驅動液晶分子以及形成在下基板301b上的複數個驅動元件控制通過液晶層透射的光的數量,從而顯示資訊。
在面板301中,藉由構成驅動元件的驅動元件陣列基板製程形成下基板301b,通過構成彩色濾片的彩色濾片基板製程形成上基板301a。
該驅動元件陣列基板製程形成複數個排列在下基板301b上的閘極線和資料線,以定義複數個像素區域,形成複數個分別與閘極線和資料線連接的薄膜電晶體(驅動元件),然後形成複數個分別與薄膜電晶體連接的像素電極,並且根據通過薄膜電晶體施加之各自的信號來驅動液晶層。
彩色濾片基板製程在上基板301a上形成複數個黑色矩陣301k,在各自的黑色矩陣301k上形成複數個彩色濾片301c,然後形成複數個公共電極(圖未示)。這種製程以扭曲向列(TN)模式執行。在平面切換(IPS)模式中,公共電極形成在下基板301b上。即,本發明可應用TN模式和IPS模式。
如第3圖所示,黑色矩陣301k被塗敷在適用於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的面板301的上基板301a上。一些黑色矩陣301k甚至形成在面板301的第一無效區301d中。在對應於照相機400的位置,透射孔301g形成在形成於第一無效區301d中的黑色矩陣301k中。透射孔可通過彩色濾片基板製程的蝕刻製程而形成。即,黑色矩陣301k、彩色濾片301c、以及公共電極(圖未示)均被沉積在上基板301a上,然後透射孔301g通過蝕刻製程以及蝕刻遮罩而形成。在這種情況下,透射孔301g藉由同時蝕刻黑色矩陣301k和彩色濾片301c或公共電極而形成。
此外,用於保持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恆定細胞間隙的間隔物形成在上基板301a的公共電極或平坦化層。柱狀間隔物301s可用作為間隔物。柱狀間隔物301s在整個面板301中可以相同的密度形成在所需的位置上。即,由於柱狀間隔物301s形成在所需的位置上,保持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恆定細胞間隙,從而防止孔徑比的降低。柱狀間隔物301s可由基於樹脂的透明材料構成。同時,由於很難準確地使柱狀間隔物301s與細胞間隙相匹配,如第3圖所示,如顏料或金屬的材料可添加於柱狀間隔物301s的下端。這裏,顏料或金屬形成在下基板301b上,柱狀間隔物301s形成在上基板301a上,然後通過連接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將兩種材料結合,從而保持細胞間隙。對應於柱狀間隔物301s的突起(該突起由顏料或金屬構成)可形成在下基板301b上,並且當柱狀間隔物301s與下基板301b接觸時,防止柱狀間隔物301s受到擠壓。因此,柱狀間隔物301a保持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細胞間隙,且可僅表示柱狀間隔物。然而,柱狀間隔物301s可包括顏料或金屬。
如上述,沉積在上基板301a上的柱狀間隔物301s可直接與下基板301b接觸,並且可保持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細胞間隙。或者,柱狀間隔物301s可與突起接觸且保持細胞間隙。
即,面板301藉由連接下基板301b與上基板301a而形成,並且柱狀間隔物301s形成於其中。
在最後的製程中,面板301的有效區A/A的邊緣用有效區密封劑301f密封,當有效區A/A的邊緣已被密封時,通過密封注入口將液晶注入至液晶層,接著密封注入口被完全地密封,從而完成面板301的形成。
有效區密封劑301f用的液晶注入製程與密封形成製程均在真空狀態中進行。
面板301的無效區的第一無效區301d以及第一無效區301d的邊緣用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密封,從而可以保持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細胞間隙。
然而,如第4圖所示,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形成為不覆蓋透射孔301g。即,形成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以圍繞透射孔301g的邊緣,並且形成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的製程也在真空狀態中進行。
因此,被有效區密封劑301f圍繞的有效區A/A以及被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圍繞的第一無效區的一部分均保持在真空狀態中,但是第一無效區301d中的透射孔301g的邊緣(其不被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圍繞)保持在大氣壓力狀態。透射孔301g的邊緣表示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上層空間和下層空間,其中,上基板301a具有形成於其中的透射孔301g,下基板301b與照相機孔208或照相機透鏡相鄰,並且表示周遭空間,其包括柱形空間,具有大於或等於透射孔301g直徑的直徑。
即,藉由在大氣壓力狀態中保持第一無效區301d中的透射孔301g的邊緣,本發明防止設置在透射孔301g或照相機孔208附近的基板的彎曲,從而降低在透射孔301g或照相機孔208附近的光譜水波紋(mura)。
為了提供額外的描述,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由於透射孔301g與照相機孔208之間的空間保持在大氣壓力狀態中,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均不被擠壓於其間,從而使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不彎曲。因此,在透射孔301g或照相機孔208附近不產生光譜mura。
雖然第4圖未顯示,如第3圖所示,第一無效區柱狀間隔物301h甚至可形成在大氣壓力狀態中透射孔301g的附近,用於保持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細胞間隙。
第5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詳細的剖視圖,並詳細地說明第2圖所示的部分D。第6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第5圖所示之顯示裝置的平面的實施例示意圖,並說明形成在有效區A/A的邊緣上的有效區密封劑301f以及形成在第一無效區上的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
除了透明材料被添加於第一無效區中的照相機孔208與透射孔301g之間之外,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相同的結構,因此,下面將不提供或簡要地描述與第一實施例重複的說明。
面板301包括上基板301a、下基板301b、以及形成在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液晶層。
下基板301b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與第一實施例的下基板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相同。
上基板301a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也與第一實施例的上基板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相同。
此外,圍繞除了透射孔301g的邊緣及形成在有效區A/A的邊緣上的有效區密封劑301f以外的第一無效區的一部分的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無效區密封劑相同的形狀。
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在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空間中,固體透射材料301t形成在維持在大氣壓力狀態中照相機孔208與透射孔301g之間的空間中。
複數個柱狀間隔物301s和301h形成在有效區或第一無效區中,然後可形成透射材料301t。或者,透射材料301t可與柱狀間隔物301s和301h一同形成。
這裏,透射材料301t可由具有與玻璃相似的折射率的材料構成,該玻璃為構成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並且藉由降低由透射孔301g透射的光的繞射消除同心圓型光譜。
然而,只有玻璃不被用作透射材料301t。例如,具有與玻璃相似的折射率的透射材料可被用作透射材料301t,其中玻璃為形成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因此,透射材料301t可由基於樹脂的透明材料構成,該基於樹脂的透明材料形成柱狀間隔物301s,其中透射材料301t可與柱狀間隔物301s一同形成。
透射材料301t可通過沉積製程形成。然而,在形狀上相當於透射孔301g並且考慮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空隙由獨立的製程製造的透射材料可設置在透射孔301g中。即,由於透射孔301g的邊緣在大氣壓力狀態中曝露於外部,由獨立的製程製造的透射材料可設置在透射孔301g與照相機孔208之間,然後用獨立的黏合劑固定。
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具有與玻璃相似的折射率的透射材料最小化通過透射孔301g透射的光的折射,從而使光的繞射達到最低。因此,可降低在面板301的表面上顯示的光譜mura,從而可提高可見度,同心圓狀繞射圖案可從拍攝的影像中消除。
當考慮繞射性質時,透射材料301t的折射率的值可從約1.3至約1.7。
透射材料301t為構成柱狀間隔物的材料,並且可通過與柱狀間隔物相似的方法製造。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詳細剖視圖,並且詳細地說明了第2圖所示的部分D。第8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第7圖所示的顯示裝置之平面的實施例示意圖,並且說明了形成在有效區A/A的邊緣上的有效區密封劑301f與形成在第一無效區上的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
除了在第一無效區中形成的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的形狀之外,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具有與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相同的結構,因此,下面將不提供或簡要地描述與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重複的說明。
第2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透射材料301t形成在透射孔與照相機孔之間,同樣,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也具有形成在透射孔與照相機孔之間的透射材料301t。然而,不同於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其中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圍繞除了透射孔的邊緣以外的第一無效區的外部,如第8圖所示,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僅形成在側表面,該側表面在效區A/A的背面,並在第一無效區之中間具有透射孔301g,作為邊界。
面板301包括:上基板301a、下基板301b、以及在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形成的液晶層。
下基板301b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與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的下基板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相同。
上基板301a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也與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的上基板的配置及其製造方法相同。
此外,形成在有效區A/A邊緣的有效區密封劑301f與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的相同。
再者,第三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相同之處在於,形成在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之間的空間中,固體透射材料301t形成在於大氣壓力狀態中保持的照相機孔208與透射孔301g之間的空間中。
在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中,具有與玻璃相似的折射率的透射材料301t最小化通過透射孔301g透射的光的折射,從而使光的繞射達到最低。因此,可降低在面板301的表面上顯示的光譜mura,從而可提高可見度,同心圓狀繞射圖案可從拍攝的影像中消除。
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形成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以僅圍繞第一無效區的一部分。
在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中,當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正與有效區密封劑301f的一部分連接時,密封區域圍繞第一無效區的一部分形成,而不是圍繞透射孔的邊緣形成。然而,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單獨地形成,以完全地與有效區密封劑301f分離。
為了提供額外的描述,在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第一無效區301d的一部分而不是透射孔301g被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和有效區密封劑301f包圍,以保持真空狀態,並且僅有透射孔的邊緣曝露在大氣壓力狀態中。然而,在第三實施例中,如第8圖所示,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僅形成在側表面,該側表面在有效區A/A的背面,並在中間具有透射孔301g作為邊界。因此,整個第一無效區301d曝露在大氣壓力狀態中。
在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由於包括透射孔的整個第一無效區301d曝露在大氣壓力狀態中,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在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可為凹陷狀。此外,由於具有與構成上基板301a與下基板301b的玻璃相似的折射率的透射材料301t形成在透射孔與照相機孔之間,可防止在透射孔周圍產生光譜mura。因此,在拍攝的影像上不會產生同心圓狀光譜mura。
在第7圖和第8圖中,說明了包括透射材料301t的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但第三實施例不限於此。例如,在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如第7圖和第8圖所示,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甚至可形成為不具有透射材料301t。
即,第3圖和第4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無效區密封劑301e可如第8圖所示而形成。
第9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另一詳細的剖視圖。與已參考第3圖描述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相比較,僅是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的結構與第9圖所示的顯示裝置不同,而其餘元件均相同。因此,下面將不提供或簡要地描述重複的說明。
與第3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相比較,除了在其中形成照相機收容部500的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的結構與第9圖的顯示裝置不同之外,第9圖的顯示裝置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和功能。
上面已參考第2圖進行描述,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可形成為∩狀或∪狀。第2圖、第3圖、第5圖以及第7圖說明第一面板支撐部204a形成為∩狀,而第9圖說明第一面板支撐部形成為∪狀。
除了第一面板支撐部之外,第9圖所示的顯示裝置在結構上與第3圖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相同。
雖然圖未示,第5圖和第6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面板支撐部可以與第9圖所示之第一面板支撐部相同的形狀而形成。同時,第7圖和第8圖所示之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面板支撐部可以與第9圖所示之第一面板支撐部相同的形狀而形成。
在無邊框式顯示裝置中,當照相機設置於下基板的下面時,本發明降低了在透射孔301g或照相機孔208周圍產生的光譜mura。
在現有技術的無邊框式顯示裝置中,藉由消除一些黑色矩陣形成透射孔,並且照相機設置在下基板的下面。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透射孔設置在真空區域中,在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形成彎曲,折射率在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的內部真空狀態中發生變化,並且可見光被內部反射分割。由於這些原因,與照相機透鏡相似的光譜mura突然出現在面板的表面以及由照相機拍攝的影像上。
因此,藉由在大氣壓力狀態中保持透射孔的邊緣,本發明消除了由於玻璃基板的彎曲產生的光譜mura,此外,藉由將透射材料設置在透射孔與照相機孔之間,本發明消除了由於折射率的變化產生的光譜mura。
如上所述,在下基板與形成有透射孔的上基板的一部份之間的空間被保持在大氣壓力狀態下。因此,透射孔的邊緣不是凹陷的,從而可防止光譜mura(繞射圖案),因而改善了由照相機拍攝的影像。
可以理解地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下,可以對本發明作出各種修改及變換。因此,可以意識到,本發明涵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的範圍內所提供的本發明的修改及變換。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1年6月24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1-0061711號的權益,該專利申請在此全部引用作為參考。
10...顯示裝置
100...套蓋
101...套板
102...套側壁
200...引導框架
202...引導側壁
204...面板支撐部
204a...第一面板支撐部
204b...第二面板支撐部
206...下端支撐部
208...照相機孔
300...顯示單元
301...面板
301a...上基板
301b...下基板
301c...彩色濾片
301d...第一無效區
301e...第一無效區密封劑
301f...有效區密封劑
301g...透射孔
301h...第一無效區柱狀間隔物
301k...黑色矩陣
301s...柱狀間隔物
301t...固體透射材料
307...反射器
308...導光板
309...光學薄膜部
310、311、312...偏光器
350...光源
400...照相機
500...照相機收容部
A/A...有效區
所附圖式,其中提供關於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結合與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份,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描述一同提供對於本發明的原則的解釋。
圖式中:
第1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被應用於筆記型電腦的實施例示意圖;
第2圖為示意性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第3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詳細的剖視圖;
第4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第3圖所示的顯示裝置的平面的實施例示意圖;
第5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詳細的剖視圖;
第6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第5圖所示的顯示裝置的平面的實施例示意圖;
第7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詳細的剖視圖;
第8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第7圖所示的顯示裝置的平面的實施例示意圖;以及
第9圖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另一詳細的剖視圖。
10...顯示裝置
100...套蓋
101...套板
102...套側壁
200...引導框架
202...引導側壁
204a...第一面板支撐部
204b...第二面板支撐部
206...下端支撐部
208...照相機孔
300...顯示單元
301...面板
301a...上基板
301b...下基板
307...反射器
308...導光板
309...光學薄膜部
310、311、312...偏光器
350...光源
400...照相機
500...照相機收容部

Claims (13)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單元,包括密封的一面板,和填充在一上基板及一下基板之間的液晶;以及支撐該顯示單元的一引導框架,其中,該引導框架包括:引導該面板的一側表面的一引導側壁、以及支撐該面板的一面板支撐部,容納一照相機的一照相機收容部形成在該面板支撐部的一第一面板支撐部上,在該上基板中,將光線透射至該照相機的一透射孔形成在形成於該第一面板支撐部的一第一無效區內的一黑色矩陣上,以及在該上基板與該下基板之間的一空間中,該透射孔的邊緣曝露在一大氣壓力狀態中。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透射孔藉由蝕刻該黑色矩陣而形成。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第一無效區密封劑形成在除該透射孔的邊緣以外的該第一無效區的一部分上,該第一無效區密封劑密封該上基板與該下基板之間的該空間。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對應於該透射孔的一照相機孔形成在該第一面板支撐部上。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該上基板與該下基板之間的該空間中,具有折射率約為1.3至約為1.7的透射材料形成在其內形成有該透射孔的該空間的一部分上。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透射材料以一柱狀間隔物形式形成。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該第一無效區中,一第一無效區柱狀間隔物形成在該透射孔的周圍。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有效區密封劑形成在該面板的一有效區外部;一第一無效區密封劑形成在該第一無效區中;該第一無效區密封劑連接該有效區密封劑;除了該透射孔的邊緣以外的該第一無效區的一部分被保持在一密封狀態中;以及該透射孔的邊緣曝露在一大氣壓力狀態中。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有效區密封劑形成在該面板的一有效區外部;一第一無效區密封劑形成在該第一無效區中;該第一無效區密封劑形成在該有效區的背面上,並且以該透射孔作為邊界,從而使整個該第一無效區曝露在一大氣壓力狀態中。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該上基板與該下基板之間的該空間中,具有折射率約為1.3至約為1.7的透射材料形成在其內形成有該透射孔的該空間的一部分上。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該上基板與該下基板之間的該空間中,具有折射率約為1.3至約為1.7的透射材料形成在其內形成有該透射孔的該空間的一部分上。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面板支撐部形成為一∪狀。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面板支撐部形成為一∩狀;以及對應於該透射孔的一照相機孔形成在該第一面板支撐部上。
TW100145943A 2011-06-24 2011-12-13 顯示裝置 TWI463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61711A KR101813459B1 (ko) 2011-06-24 2011-06-24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0887A true TW201300887A (zh) 2013-01-01
TWI463219B TWI463219B (zh) 2014-12-01

Family

ID=47321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5943A TWI463219B (zh) 2011-06-24 2011-12-13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17513B2 (zh)
KR (1) KR101813459B1 (zh)
CN (1) CN102841457B (zh)
DE (1) DE102011088057B4 (zh)
TW (1) TWI463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2229B1 (ko) * 2010-12-15 2017-04-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평판 표시 장치
KR101945890B1 (ko) * 2011-12-30 2019-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406129B1 (ko) * 2012-03-28 2014-06-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806219B2 (en) 2013-02-14 2017-10-31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camera window openings
KR102032477B1 (ko) * 2013-04-11 2019-10-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160338188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ing device bonding assemblies
KR102546135B1 (ko) 2015-09-28 2023-06-20 애플 인크. 연장된 활성 영역을 갖는 전자 디바이스 디스플레이
KR102388846B1 (ko) * 2015-10-05 2022-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717655B1 (ko) * 2015-11-30 2017-03-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홀을 구비한 이형 디스플레이
US10108222B2 (en) * 2015-12-04 2018-10-2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s with holes to accommodate components
KR102501111B1 (ko) 2015-12-28 2023-02-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419231B1 (en) 2016-09-22 2022-08-16 Apple Inc. Forming glass cov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1565506B2 (en) 2016-09-23 2023-01-31 Apple Inc. Thermoformed cover glas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800141B2 (en) 2016-09-23 2020-10-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glass component with crack hindering internal stress regions
US11535551B2 (en) 2016-09-23 2022-12-27 Apple Inc. Thermoformed cover glas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167928B1 (ko) * 2017-03-14 2020-10-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WO2018196149A1 (zh) 2017-04-25 2018-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cd显示屏、电子设备及lc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07132705A (zh) * 2017-07-18 2017-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隔垫物、隔垫物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511474B1 (ko) * 2017-09-13 2023-03-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599035B (zh) * 2017-09-30 2020-1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产品
KR102443229B1 (ko) * 2018-01-23 2022-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센서를 장착하기 위한 개구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TWI659253B (zh) * 2018-02-13 2019-05-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WO2020014821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957838B (zh) * 2018-07-27 2021-10-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983468A (zh) * 2018-07-27 2018-12-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JP2020024288A (ja) * 2018-08-07 2020-0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9001933A (zh) * 2018-08-10 2018-12-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420900B2 (en) 2018-09-26 2022-08-23 Apple Inc. Localized control of bulk material properties
KR20200036137A (ko) 2018-09-27 2020-04-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046222A (ko) 2018-10-23 2020-05-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11180477U (zh) * 2018-12-07 2020-08-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07958B (zh) * 2018-12-14 2021-06-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45171B (zh) * 2018-12-29 2021-07-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9856849B (zh) * 2019-03-28 2021-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866464B2 (en) * 2019-04-17 2020-12-1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00136548A (ko) 2019-05-27 2020-1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10003990A (ko) * 2019-07-02 2021-0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680010B2 (en) 2019-07-09 2023-06-20 Apple Inc. Evaluation of transparent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488542A (zh) * 2019-08-27 2019-11-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KR20210028302A (ko) 2019-09-03 2021-03-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928016B (zh) * 2019-12-13 2022-0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KR102652821B1 (ko) * 2019-12-31 2024-04-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5955798A (zh) 2020-03-28 2023-04-11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玻璃覆盖构件
US11460892B2 (en) * 2020-03-28 2022-10-04 Apple Inc. Glass cover memb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CN113467121A (zh) * 2020-03-31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1666273B2 (en) 2020-05-20 2023-06-0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including a glass ceramic region
WO2022140541A1 (en) 2020-12-23 2022-06-30 Apple Inc. Laser-based cutting of transparent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TWI775606B (zh) * 2021-09-16 2022-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8393B2 (ja) * 1997-09-02 2006-10-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イメージセンサを内蔵した表示装置
TW200538861A (en) * 2004-05-26 2005-12-01 Shou-An Yang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with picturing function
KR101407357B1 (ko) * 2007-12-07 2014-06-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5275653B2 (ja) * 2008-03-18 2013-08-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456586B2 (en) * 2009-06-11 2013-06-04 Apple Inc. Portable computer display structures
CN102109698A (zh) * 2009-12-23 2011-06-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液晶显示器及该相机模组的封装方法
TWI462067B (zh) * 2010-04-27 2014-11-21 Lg Display Co Ltd 顯示設備
CN101980079B (zh) * 2010-09-28 2012-05-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88057B4 (de) 2018-04-05
CN102841457B (zh) 2015-04-29
KR101813459B1 (ko) 2018-01-02
US8717513B2 (en) 2014-05-06
TWI463219B (zh) 2014-12-01
CN102841457A (zh) 2012-12-26
DE102011088057A1 (de) 2012-12-27
KR20130000901A (ko) 2013-01-03
US20120327325A1 (en)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3219B (zh) 顯示裝置
US8970804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01004B (zh) 顯示設備
TWI633364B (zh) 顯示設備
US8896800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1029570B2 (en) Reflective LCD panel by disposing a white sub-pixel unit in the pixel unit and using the while sub-pixel unit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ixel electrode to increase brightness of the pixel unit
US937765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2009300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36359B1 (ko) 반투과형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102522531B1 (ko) 미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859626B2 (en) Semi-transmissive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10096854A (ko) 액정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