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3599A - Film for flip chip type semiconductor back surface - Google Patents

Film for flip chip type semiconductor back surfa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3599A
TW201133599A TW099145905A TW99145905A TW201133599A TW 201133599 A TW201133599 A TW 201133599A TW 099145905 A TW099145905 A TW 099145905A TW 99145905 A TW99145905 A TW 99145905A TW 201133599 A TW201133599 A TW 2011335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back surface
wafer
semiconducto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5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9557B (zh
Inventor
Naohide Takamoto
Takeshi Matsumura
Goji Shiga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33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3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5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1/6836Wafer tapes, e.g. grinding or dicing support 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01L21/561Batch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01L23/3157Partial encapsulation or coating
    • H01L23/3164Partial encapsulation or coating the coating being a f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e.g. registration marks, alignment structures, wafer m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2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used during dicing or gri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7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with parts of the auxiliary support remaining in the finished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01Core members of the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99Material
    • H01L2224/13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1310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400°C
    • H01L2224/13111Tin [Sn]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01Core members of the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99Material
    • H01L2224/13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13138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950°C and less than 1550°C
    • H01L2224/13144Gold [Au]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01Core members of the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3099Material
    • H01L2224/13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13138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950°C and less than 1550°C
    • H01L2224/13147Copper [Cu]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0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the same surface
    • H01L2224/73203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73204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the bump connector being embedded into the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009Pre-treat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 or the bonding area
    • H01L2224/8101Cleaning the bump connector, e.g. oxide removal step, desmea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19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 H01L2224/81193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wherein the bump connectors are disposed on both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other item or body to be connected to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2Applying energy for connecting
    • H01L2224/81201Compression bonding
    • H01L2224/81203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e.g. diffusion bonding, pressure joining, thermocompression welding or solid-state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38Bonding interfaces outside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01L2224/81399Material
    • H01L2224/814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the layer connector being supplied to the parts to be connected in the bond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04Beryllium [B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19Potassium [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2Calcium [C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25Manganese [M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46Palladium [P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79Gold [Au]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30Technical effects
    • H01L2924/301Electrical effects
    • H01L2924/3025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icing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Description

20113359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將—覆晶裂 半導體背面用膜用於保護一晶片成形工件(諸如,一半導 體晶片)之-背面且增強強度。此外,本發明係關於—種 使用具有該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 一體膜之半導體器件及一種用於生產該器件之程序。 【先前技術】 近來,已日益需要半導體器件及其封裝之薄化及小型 化。因此,作為半導體器件及其封裝,已廣泛地利用如下 半導體益件及其封裝:其中按半導體晶片(晶片成形工件) 之電路面與基板之電極形成面相對置的形式將半導體晶片 固疋至基板(亦即,藉由覆晶接合生產之半導體晶片,或 覆晶安裝式半導體器件)。在此半導體器件或其類似者 中’在一些狀況下’用保護膜來保護半導體晶片(晶片成 形工件)之背面以阻止半導體晶片之損壞(見(例如)專利文 件1至10)。 專利文件 1 : JP_A_2008_166451 專利文件 2 : JP-A-2008-006386 專利文件3 : JP-A-2007-261035 專利文件4 : JP-A-2007-250970 專利文件 5 : JP-A-2007-158026 專利文件 6 : JP-A-2004-221169 專利文件7 : JP-A-2004-214288 153174.doc 201133599 專利文件 8 : JP-A-2004-142430 專利文件 9: JP_A-2004-072108 專利文件 10 : JP-A-2004-063 551 【發明内容】 然而,在半導體器件之生產中,在半導體晶片之背面上 執行雷射標記。在此時,需要一種用於保護半導體晶片之 背面之背面保護膜,其能夠以極佳雷射標記屬性執行雷射 標記,同時幾乎不或決不損壞晶片成形工件自身。 此外,用於保護半導體晶片之背面之背面保護膜至藉由 在切晶步驟中對半導體晶圓進行切晶獲得之半導體晶片之 背面的附著導致添加用於該附著之步驟,使得步驟Z數目 增加,且成本及其類似者增加。此外,歸因於近年來之薄 化,在-些狀況下,在切晶步驟之後的半導體晶片之拾取 步驟中,半導體晶片可能會受到損壞。因此,需要在拾取 步驟以前加強半導體晶圓或半導體晶片。 已考慮到前述問題而設計出本發明,且本發明之一目桿 係提供-種覆晶型半導體背面賴,其能夠以極佳雷射標 記屬性執行雷射標記’同時幾乎不或決不損壞晶片成形: 件自身。此外,本發明之另__目標係提供—種半導體背面 用切晶帶-體膜,其能夠自半導體晶圓之切晶步驟至半導 體晶片之覆晶接合步驟加以利用。此外,本發明之再一目 標係提供一種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其能夠在半導 體晶圓之切晶步驟中展現極佳固持力,且能夠在半導體晶 片之覆晶接合步驟之後展現極佳雷射標記屬性及外觀屬 I53174.doc
S 201133599 性0 作為用於解決上述習知 ., 0 , π題之冰入研究的結果,本發明 禺夕夕“ 括各自具有特定光透射率之 二及構的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層壓於具有基底材 '敏性黏者層之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上以按一體方 2成切晶帶及半導體背面用膜時…半導體晶圓之切 曰曰/驟至半導體晶片之覆晶接合步驟利用切晶帶及覆晶型 "導體背面用膜係、按—體方式形成之層壓物(半導體背面 用切曰曰帶-體膜)’以及可在半導體晶圓之切晶步驟令展 現極佳固持力,且可在半導體晶片之覆晶接合步驟之後展 現極佳雷射標記心及極佳外觀輕,藉此實現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種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其待形成 於一連接於一黏著物上之半導體元件覆晶之一背面上, 其中該膜包含一晶圓黏著層及一雷射標記層,且 其中該晶圓黏著層就一具有532 nm波長的光而言具有 40%或40%以上之光透射率,且該雷射標記層就一具有532 nm波長的光而言具有小於4〇%之光透射率。 又,本發明k供一種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其待形成 於一連接於一黏著物上之半導體元件覆晶之一背面上, 其中6亥膜包含一晶圓黏著層及一雷射標記層,且 其中該晶圓黏著層就一具有1064 nm波長的光而言具有 40%或40°/。以上之光透射率,且該雷射標記層就一具有 1064 nm波長的光而言具有小於40%之光透射率。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其 153174.doc 201133599 包含: 一切晶帶’其包含一基底材料及一形成於該基底材料上 之壓敏性黏著層;及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其具有上述構造及屬性,其係 按雷射標記層層壓於該切晶帶之該壓敏性黏著層上的方式 形成於該切晶帶之該壓敏性黏著層上。 如上’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係按如下形 式形成: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與具有基底材料及壓敏性 黏著層之切晶帶成一體,且該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具有 一包括一晶圓黏著層及一雷射標記層之多層結構。因此, 藉由在對晶圓(半導體晶圓)進行切晶時利用晶圓黏著層以 極佳緊密黏著性將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附著至工件 (半導體Ba圓)上,可在固持工件的同時有效地對工件進行 切晶。又,在工件經切晶以形成晶片成形工件(半導體晶 片)之後,藉由自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連同覆晶型半導 體背面用膜一起剝落晶片成形工件,可容易獲得背面受保 護晶片成形工件。此外,歸因於擁有具有特定光透射率 (光之波長:532 nm或1〇64 nm)之晶圓黏著層及具有特定 光透射率(光之波長.532 nm或1064 nm)之雷射標記層, 可以極佳雷射標§己屬性在晶片成形工件之背面(亦即,雷 射標記層)上執行雷射標記,同時幾乎不或決不損壞晶片 成形工件自身。此外,可有效地增強外觀屬性及其類似 者。 此外在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因為 153174.doc 201133599 按如上文所提到之一體方式形成切晶帶及覆晶型半導體背 面用膜,所以亦可在切晶步驟之前將切晶帶附著至半導體 晶圓之背面時附著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且因此,單獨 地附著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步驟(覆晶型半導體背面 用膜附著步驟)並非必要。此外,在後續切晶步驟及拾取 步驟中,因為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附著於半導體晶圓之 背面或藉由切晶形成之半導體晶片之背面上,所以可有效 地保護半導體晶圓或半導體晶片,且因此,可在切晶步驟 或後續步驟(拾取步驟,等等)中抑制或防止半導體晶片之 損壞。 在本發明中’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較佳地皆著色。 當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著色時,不僅會改良雷射標記屬 性,而且可谷易將切晶帶與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相互區 分,使得可增強可加工性及其類似者。 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可合適地用於覆晶 安裝式半導體器件。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生產一半導體器件之程序,該程 序包含: 將一工件附著至上述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覆晶 型半導體背面用膜中之一晶圓黏著層上; 對該工件進行切晶以形成一晶片成形工件; 自切帶之壓敏性黏著層連同該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一起剝落該晶片成形工件,·及 藉由覆晶接合將該晶片成形工件固定至一黏著物。 153174.doc 201133599 此外,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覆晶安裝式半導體器件, 其係使用上述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加以製造,該半 導體器件包含一晶片成形工件,且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附著至該晶片成形工件之一背面。 根據本發明之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可展現極佳雷射標 記屬性及極佳外觀屬性。此外,因為按一體方式形成切晶 帶及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以及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具有含有具有特定光透射率之晶圓黏著層及具有特定光透 射率之雷射標記層的多層結構,所以可自半導體晶圓之切 日日步驟至半導體日日片之覆晶接合步驟利用根據本發明之半 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具體言之’根據本發明之半導 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可在半導體晶圓之切晶步驟中展現 極佳固持力,且亦可在半導體晶片之覆晶接合步驟期間及 之後展現極佳雷射標記屬性及極佳外觀屬性。此外,在覆 晶接合步驟及其類似者中,因為用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來保護半導體晶片之背面,所以可有效地抑制或防止半導 體晶片之破損、破裂、翹曲及其類似者。不言而喻,根據 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可在除了自切晶步驟 至半導體晶片之覆晶接合步驟之步驟以外的步驟中有效地 展現其功能。 【實施方式】 參看圖1描述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實 施例。圖1為展示根據本發明的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 膜之一實施例的橫戴面示意圖,該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 153174.doc 201133599 體膜使用根據本發明之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在圖i 中,1為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在下文中有時亦被稱 作「切晶帶一體半導體背面保護膜」、「具有切晶帶之半 導體背面用膜」或「具有切晶帶之半導體背面保護 膜」),2為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在下文中有時亦被稱作 「半導體背面用膜」或r半導體背面保護膜」),21為雷 射標記層,22為晶圓黏著層,3為切晶帶,3丨為基底材 料’且32為壓敏性黏著層。 附帶言之’在本說明書之圖中,未給出對於描述不必要 之部分’且存在為了使描述容易而藉由放大、縮小等等展 不之部分。 如圖1所示,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1具有如下構 造:具有包括雷射標記層21及晶圓黏著層22之多層結構的 半導體背面用膜2係按壓敏性黏著層32與雷射標記層2 1接 觸的方式形成於具有基底材料31及形成於基底材料31上之 壓敏性黏著層32之切晶帶3之壓敏性黏著層32上。雷射標 記層21具有如下屬性:在532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小於 40<5/°,或在1064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小於40%。此外, 晶圓黏著層22具有如下屬性:在532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 率為40%或40%以上,或在1064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為 40°/。或40%以上。附帶言之’可在將半導體背面用膜2之表 面(待附著至晶圓之背面的表面;亦即,晶圓黏著層22之 表面)附著至晶圓之背面以前的時期期間用分離器或其類 似者保護該表面。 153174.doc 201133599 止附帶言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可具有如下構 造:半導體背面用膜形成於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上的整 個表面上;或可具有如下構造:半導體背面用膜被部分地 形成。舉例而言’如圖!所示,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 膜可具有如下構造:半導體背面用膜在切晶帶之壓敏性黏 著層上僅形成於半導體晶圓待附著至之部分上。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半導體背面用媒具有膜形狀。因為半導體背面用膜具有 3有如上文所乂到之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之多層結 構,所以在將附著於半導體背面用膜上(亦即,晶圓黏著 層上)之件(半導體晶圓)切割成晶片形狀之切割處理步驟 (切晶步驟)中,半導體背面用膜具有藉由緊密黏著至工件 來支撐工件之功能,且因此可展現緊密黏著性,使得切割 件不會散開。又,在切晶步驟之後的拾取步驟中可容易 自切晶帶連同半導體背面用膜一起剝落藉由切晶個別化之 晶片成形工件。此外,在拾取步驟之後(在自切晶帶連同 半導體背面用膜一起剝落藉由切晶個別化之晶片成形工件 之後)’半導體背面用膜可具有保護晶片成形工件(半導體 晶片)之背面的功能。此外,因為雷射標記層變為在晶片 成形工件之背面側處的最外層,且又,作為最外層之雷射 標s己層之光透射率(532 nm或1064 nm之波長)小於40%且作 為内層之晶圓黏著層之光透射率(532 nm或1064 nm之波 長)為40%或40%以上,所以可以極佳雷射標記屬性執行雷 射標記’同時幾乎不或決不損壞晶片成形工件◦此外,因 •10· 153l74.doc
S 201133599 為晶圓黏著層已以極佳緊密黏著性附著至晶片成形工件之 背面,所以不會觀察到歸因於不充分黏著之起皺(ufting) 或其類似者,使知晶片成形工件可展現極佳外觀屬性。因 此,因為半導體背面用膜具有極佳雷射標記屬性所以可 藉由利用通過半導體背面用膜(亦即,半導體背面用膜之 雷射標記層)之雷射標記方法來執行雷射標記,以將諸如 文字資訊及圖形資訊的各種種類之資訊賦予至晶片成形工 件或使用晶片成形工件之半導體器件之非電路側上的面。 附帶言之,在本發明中,雷射標記層較佳地在半導體背 用膜中著色,且此外,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兩個層 適地著色。因此,當雷射標記層(較佳地,晶圓黏著 層及雷射標記層)在半導體背面用膜中著色時,可展現較 極佳雷射標記屬性。藉由控制著色之色彩,有可能以極佳 可見性觀察到藉由標記賦予之資訊(諸如,文字資訊及圖 形資訊)。 詳=之,因為半導體背面用膜具有至半導體晶圓或半導 體日曰片之極佳緊密黏著性,所以不會觀察到起皺或其類似 者。又,因為半導體背面用膜可展現極佳外觀屬性,所以 可獲得具有極佳附加價值外觀屬性之半導體器件。舉例而 °作為半導體器件,有可能藉由使用不同色彩而對半導 體器件之產品進行分類。 此外,藉由將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著色,可容易將 刀曰曰帶與半導體背面用膜相互區A,使得可增強可加工性 及其類似者。 153174.doc 201133599 如上,半導體背面用膜不用於 ^ ⑺於將+導體晶片晶粒接合至 诸如基板之黏著物,而是用 曰—# λ 1 、保護待覆晶安裝(或已經覆 曰日女裝)之半導體晶片之 db (非電路面),且具有最適於該 功能及構造。在此方面,在將半導體晶片強固地黏 者至諸如基板之黏著物之❹應用中待使料晶粒接合膜 為黏著層且係用囊封材料予以囊封,使得該膜不具有雷射 標記層且亦不具有雷射標記屬性。因&,本發明中之半導 體背面用膜具有不同於晶粒接合膜之功能或構造的功能或 構造,且因此,不合適的是將該膜用作晶粒接合膜。 (晶圓黏著層) 晶圓黏著層為展現至晶圓(半導體晶圓)之極佳緊密黏著 性的層及與晶圓之背面接觸的層。作為晶圓黏著層至晶圓 之緊密黏著力(黏著力),較佳的是,在藉由利用熱層壓方 法以晶圓黏著層與晶圓表面接觸之形式在5(rc下將半導體 背面用膜附著至具有0.6 mm之厚度的半導體晶圓之後,當 允許在23C之氛圍下停頓達20分鐘時’在23下晶圓黏著 層至晶圓之黏著力(剝落角度:18〇。;拉伸速率:3〇〇 mm/min)為1 N/10 mm寬度或1 N/10 mm寬度以上(例如,1 N/10 mm寬度至10 N/10 mm寬度),更佳地為2 N/10 mm寬 度或2 N/10 mm寬度以上(例如,2 N/10 mm寬度至1〇 N/10 mm寬度)’且再更佳地為4 N/10 mm寬度或4 N/10 mm寬度 以上(例如,4 N/10 mm寬度至10 N/10 mm寬度)。當晶圓 黏著層至晶圓之黏著力(剝落角度:1 80° ;拉伸速率:300 mm/min)為1 N/10 mm寬度或1 N/10 mm寬度以上時,展現 153174.doc 201133599 作為晶圓黏著層之極佳黏著性。 在此方面’按以下方式量測晶圓黏著層至晶圓之黏著 力。具體言之,將壓敏性黏著帶(商標名「BT3 」 田
Nitto Denko Corporation製造)附著至含有晶圓黏著層及雷 射標記層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雷射標記層侧上的面,藉此 加強背面。接著,藉由在5〇。(:下使2 kg之輥往復一次而將 具有0.6 mm之厚度的晶圓(半導體晶圓)附著至具有15〇爪爪 之長度及10 mm之寬度的半導體背面用背面加強膜之前表 面。其後’允許層壓物在熱板(50。(:)上停頓達2分鐘,且接 著允許在常溫(約23°C)下停頓達20分鐘。在停頓之後,藉 由使用剝落測定器(商標名「AUTOGRAPH AGS-J」,由 Shimadzu Corporation製造)在180。之剝落角度及3〇〇 mm/mirx之拉伸速率的條件下在23°c之溫度下剝落半導體 背面用背面加強膜。此時,藉由在晶圓黏著層與晶圓之間 的界面處剝落來量測剝落力(N/1 〇 mm寬度)。本發明中之 黏著力包括壓敏性黏著力及剝落力。 可藉由構成樹脂組分之種類及含量、交聯劑之種類及含 量、填充劑之種類及含量以及其類似者控制晶圓黏著層至 晶圓之黏著力。 此外,晶圓黏著層具有如下屬性:在532 nm之波長下的 光透射率為40%或40%以上’或在1064 nm之波長下的光透 射率為40%或40%以上。因此,因為晶圓黏著層具有如下 屬性:在532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為40%或40%以上, 或在1064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為40%或40%以上,所以 153174.doc 13 201133599 可有效地抑制或防止晶圓黏著層經受在雷射標記時之雷射 標記。因此’可增強雷射標記之對比率,且亦可抑制或防 止在雷射標記時對晶圓之損壞。在此方面,晶圓黏著層可 具有如下屬性中之任一者:在532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 為40%或40%以上,及在1064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為 4〇°/〇或40°/。以上,且可具有該兩個屬性。 在本發明中’晶圓黏著層之光透射率(波長:532 1064 nm)不受特定限制,只要其為4〇%或4〇%以上即可, 但較佳地為50%或50%以上(更佳地為70%或70%以上),且 進一步合適地為70%或70%以上(進一步為80%或80%以 上)。在此方面’在晶圓黏著層(厚度:10 μηι)之光透射率 中,在532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與在1064 nm之波長下 的光透射率可彼此相同或不同。在晶圓黏著層之光透射率 中’在532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與在1064 nm之波長下 的光透射率不同的狀況下,任一光透射率皆可大(或可 小)。 可如下確定晶圓點著層之光透射率(%) 〇在不層壓至雷 射標記層之情況下製造具有1〇 μηι之厚度(平均厚度)的晶 圓黏著層’且使用商標名「UV-2550」(由Shimadzu Corporation製造)而用具有400 nm至1100 nm之波長的可見 光來輻照晶圓黏著層(厚度:1 〇 μιη)。可根據以下表達式 計算已藉由此輻照而透射通過晶圓黏著層之可見光之光強 度。 可見光透射率(%)=[(在透射通過晶圓黏著層之後可見光 • 14 · I53174.doc
S 201133599 之光強度)/(可見光之初始光強度)]X1〇〇 光透射率(%)之前述計算方法亦可適用於厚度不為〗0 μιη 之晶圓黏著層之光透射率(%)的計算。具體言之,根據蘭 伯特-比爾(Lambert-Beer)定律,可如下計算在1〇 μιη之厚 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Α10。 Αι〇 = axL10xC (i) (在该公式中,Li〇為光路長度’ a為吸收率指數,c為樣 本濃度。) 此外’可如下計算在χ(μιη)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 Αχ。
Ax = axLxxc (2) 此外可如下計算在1 0 μηι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 Α10。 A10 = -l〇g10T1〇 (3) (在該么式中,Τι〇為在1〇 μπι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光透射 率。) 自以上公式(1)至(3),可藉由以下公式表示吸收率Αχ。 X Al〇x(Lx/L10) = -[log10(T,〇)]x(Lx/Li〇) 因此可如下計算在X μηι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光透射率 Τχ(%): Τχ = 10·Αχ 其中 Αχ = '[1〇gi〇(T10)]x(Lx/L10)。 在本發明Φ ... ’在確疋晶圓黏著層之光透射率(0/。)時晶圓 厚度(平均厚度)為1〇 μιη ’但晶圓黏著層之此厚 153174.doc -15- 201133599 度僅僅為在確定晶圓㈣^㈣㈣ 可與半導體背面用士刀曰性•丄 町厚度且 用切日日帶一體膜令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晶 圓黏著層的厚度不同或相同。 附帶σ之τ藉由構成樹腊組分之種類及含量、著色劑 (諸如,顏料及染料)之種類及含量、填充劑之種類及含量 以及其類似者控制晶圓毒占著層之光透射率(%)。 通常用为離益保護晶圓黏著層,但當剝落分離器時,該 層變為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一面上的最外層,且 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膜附著至晶圓時加以使用。 Β日圓黏著層可由樹脂組合物形成。作為用於形成晶圓黏 著層之樹脂組合物(有時被稱作「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 物」)’可合適地使用含有熱塑性樹脂組分及熱固性樹脂 組分之樹脂組合物。在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中,作為 熱塑性樹脂組分,可使用在以下(熱塑性樹脂組分)之章節 中所描述(或例示)的熱塑性樹脂及其類似者。另一方面, 作為熱固性樹脂組分,可使用在以下(熱固性樹脂組分)之 章節中所描述(或例示)的熱固性樹脂及其類似者。 附帶言之,在本發明中,如下文所展示,作為晶圓黏著 層用樹脂組合物中之熱塑性樹脂組分,丙烯酸系樹脂係合 適的。另一方面,作為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中之熱固 性樹脂組分’環氧樹脂及酚樹脂係合適的。因此,作為晶 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含有環氧樹脂、酚樹脂及丙烯酸 系樹脂之樹脂組合物係合適的。因為此等樹脂組分僅含有 少量離子雜質且具有高耐熱性’所以可保證半導體元件之 153174.doc -16- 201133599 可靠性。 在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中,自至半導體晶圓之緊密 黏著性的觀點而言,熱塑性樹脂組分對樹脂組分之總量的 比率較佳地小於30重量%(例如,0重量%或〇重量%以上且 小於30重量%),且更佳地為28重量。/〇或28重量%以下(進一 步較佳地為25重量%或25重量%以下)。在此方面,在晶圓 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中,當熱塑性樹脂組分之比率過小 時’膜形成屬性降低。自膜形成屬性之觀點而言,晶圓黏 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之熱塑性樹脂組分對樹脂組分之總量的 比率的下限較佳地為5重量%或5重量❶/〇以上,且更佳地為 1〇重量%或10重量%以上(進一步較佳地為15重量%或15重 1 /〇以上)。因此,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中熱塑性樹脂 組分之比率可(例如)選自5重量%且小於3〇重量%(較佳地為 1〇重量%且小於30重量。/。,更佳地為15重量%且小於3〇重 量%)之範圍。 當然,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中熱固性樹脂組分之比 率為藉由自100重量%(其為樹脂組分之總量的比率)減去熱 塑性樹脂組分之比率獲得的殘餘部分。在熱塑性樹脂組: 對樹脂組分之總量的比率為0重量%的狀況下,晶圓黏著 層用樹脂組合物變為僅含有熱固性樹脂組分作為樹脂組分 (不含有熱塑性樹脂組分)之樹脂組合物(熱固性樹脂组I 物)。 ° 除了交聯劑及著色劑以外,晶_著層用樹脂組合物亦 可含有除了樹脂組分以外之添加劑,諸如,填充劑、阻燃 I53174.doc -17· 201133599 劑、石夕烧偶合劑、離子捕獲劑、增量劑、抗老化劑、 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作為交聯劑,例如,可使用在以下 (交聯劑)之章節中所描述(或例示)的交聯劑及其類似者。 作為著色劑,例如’可使用在以下(著色劑)之章節中叶 述(或例示)的著色劑及其類似者。 田 “在此方面’藉由使用交聯劑’可增強在高溫下之緊密點 ^ 且可改良耐熱性。在本發明中,為了使用交聯劑來 交聯樹脂組分,較佳的是,已將能夠與交聯劑反應之官能 基引入至樹脂組分之聚合物中(在其分子鍵端或其類 處)。 可(例如)藉由利用常用方法來形成晶圓黏著層,該方法 包括混合諸如環氧樹脂之熱固性樹脂組分及/或諸如丙烯 酸系樹脂之熱塑性樹脂組分與可選溶劑及其他添加劑來製 備樹脂組合物,及將樹脂組合物形成為膜成形層。具體言 2可(例如)藉由以下方法來形成作為膜成形層之晶圓黏 ^層:包括將樹脂組合物塗覆於形成於切晶帶之壓敏性黏 著層上之雷射標記層上的方法;包括將樹脂組合物塗覆於 適當分離器(諸如,剝離型紙)上以形成樹脂層且接著將樹 脂層轉印(轉錄)至雷射標記層上的方法;或其類似者。 晶圓黏著層之厚度不受特定限制,但較佳地為(例如” 叫至〗〇〇㈣,更佳地為2叩至80帅,進一步較佳地為3 叫至5〇叫’且甚至更佳地為5㈣至仂㈣。當晶圓黏著 層之厚度過小時’存在在雷射標記時曝露半導體晶圓之表 面的可能性。另-方面’當厚度過大時,存在在熱固化之 153174.doc
S -18· 201133599 後半導體晶圓麵曲之可能性◊在此方面,晶圓黏著層可具 有單層形式及層壓層形式中之任一形式。 (雷射標記層) 雷射標記層為展現極佳雷射標記屬性的層及待在半導體 • 曰曰曰片之背面上之雷射標記時利用的層。即,雷射標記層為 . 具有良好雷射可處理性之層。關於雷射標記層之雷射可處 理性,重要的是,在1.0 W之強度的條件下用雷射[波長: 532 nm,雷射產生裝置(商標名rMD_S99〇〇」,由Keyence
Corporation製造)]來輻照雷射標記層時之處理深度(深度) 為2 μπι或2 μπι以上。其上限不受特定限制,且可為與雷射 標記層之厚度相同的值》具體言之,雷射標記層之雷射處 理深度可(例如)選自2 μπι至25 μιη之範圍,且較佳地為3 μιη或3 μιη以上(3 μπι至20 μπι) ’且更佳地為5 μιη或5 μιη以 上(5 μπι至15 μιη)。當為雷射標記層之雷射可處理性之量 測的處理深度[波長:532 nm,雷射產生裝置(商標名 「MD-S9900」,由 Keyence Corporation 製造”在】〇 貿之 強度的條件下為2 μιη或2 μιη以上時,展現極佳雷射標記屬 .性。在此方面,當雷射標記層之雷射處理深度為與雷射標 圮層之厚度相同的值時,藉由用雷射之輻照,雷射亦到達 -層壓至雷射標記層之晶圓黏著層,且因此,在一些狀況下 亦處理晶圓黏著層。此外,藉由用雷射之輻照來處理雷射 標記層,且該處理之實例包括燃燒有機組分及其類似者以 改變組合物之處理。 附帶言之,為雷射標記層之雷射可處理性之量測的處理 153174.doc -19· 201133599 深度為藉由在i.o w之強度的條件下用雷射[波長:532 ⑽,雷射產生裝置(商標名「Mds99〇〇」,由
Corporation製造)]來㈣'雷射標記層(其可為具有晶圓黏著 層之層壓物)且量測藉由用雷射之輻照獲得之處理深度確 定的值》 可藉由樹脂組分之種類及含量、交聯劑之種類及含量、 填充劑之種類及含量以及其類似者控制雷射標記層之雷射 可處理性。 此外,雷射標記層具有如下屬性:在532 nm之波長下的 光透射率小於40%,或在1〇64 nmi波長下的光透射率小 於40 /〇。因此,因為雷射標記層具有如下屬性:在2打爪 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小於40%,或在1〇64 nm之波長下的 光透射率小於40%,所以雷射標記層可有效地抑制或防止 晶圓黏著層及半導體晶圓之處理(或損壞),且可以極佳雷 射標5己屬性在雷射標記層上執行雷射標記。在此方面雷 射標記層可具有如下屬性中之任一者:在532 nrn之波長下 的光透射率小於40%,及在1064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 小於4〇。/。,且可具有該兩個屬性。 在本發明中’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波長:532 nm或 1064 nm)不受特定限制,只要其小於4〇%即可,但較佳地 小於30%(更佳地小於10%) ’進一步合適地小於5%(進一步 小於3°/。)’且最合適地小於1^在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 中’在532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與在1〇64 nm之波長下 的光透射率可彼此相同或不同。在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
153m.d〇c 2〇 S 201133599 中’在雷射標記層(厚度:10 μιη)之光透射率中在532 nm 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與在1064 nm之波長下的光透射率不 同的狀況下’任一光透射率皆可小(或可大)。 可如下確定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在不層壓至切 晶帶或晶圓黏著層之情況下製造具有丨〇 μιη之厚度(平均厚 度)的雷射標記層’且使用商標名「UV-2550」(由
Shimadzu Corporation製造)而用具有 400 nm至 1100 nm之波 長的可見光來輻照雷射標記層(厚度:1〇 μιη)。可根據以 下表達式计舁已藉由此輻照而透射通過雷射標記層之可見 光之光強度。 可見光透射率(%)=[(在透射通過雷射標記層之後可見光 之光強度)/(可見光之初始光強度)]χ100 光透射率(%)之前述計算方法亦可適用於厚度不為1〇 μιη 之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的計算。具體言之,根據蘭 伯特-比爾(Lambert-Beer)定律,可如下計算在10 μηι之厚 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Αι〇。 A10 = axL10xC (1) (在遠公式中’ L1()為光路長度,a為吸收率指數,c為樣 本濃度。) 此外,可如下計算在Χ(μιη)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 Αχ » Αχ = axLxxC (2) 此外,可如下計算在10 μπι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 Αι〇 0 153174.doc •21 - 201133599 Αιο = -l〇g10T10 (3) (在该公式中,T1()為在10 μπι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光透射 率。) 自以上公式(1)至(3),可藉由以下公式表示吸收率Αχ。
Ax = A10x(Lx/L10) = -[l〇gi〇(T10)]x(Lx/L10) 因此’可如下計算在χ 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光透射率 Τχ(%): Τχ = ι〇-Αχ 其中 Αχ = -[i〇g1〇(Tl〇)]x(Lx/Li〇)。 在本發明中,在確定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時雷射 標s己層之厚度(平均厚度)為1〇 μιη,但雷射標記層之此厚 度僅僅為在確定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時的厚度,且 可與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雷 射標記層的厚度不同或相同。 在本發明中’可藉由樹脂組分之種類及含量、著色劑 (諸如,顏料及染料)之種類及含量、填充劑之種類及含量 以及其類似者控制雷射標記層之光透射率(%)。 附帶言之,雷射標記層附著至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 膜中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但在切晶步驟之後所拾取之 半導體晶片中,其變為半導體晶片之背面側處的最外層。 雷射標記層可由樹脂組合物形成。作為用於形成雷射標 5己層之樹脂組合物(有時被稱作「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 物J ),可合適地使用含有熱塑性樹脂組分及熱固性樹脂 組分之樹脂組合物。在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中,作為 153174.doc •22· 201133599 熱塑性樹脂組分,可使用在以下(熱塑性樹脂組分)之章節 中所描述(或例示)的熱塑性樹脂及其類似者。另一方面即 作為熱固性樹脂組分,可使用在以下(熱固性樹脂組分)之 章節中所描述(或例示)的熱固性樹脂及其類似者。 附帶言之,在本發明中,如·_ >下文所展不,作為雷射標記 層用樹脂組合物中之熱塑性樹脂組分,丙料系樹脂係合 適的。另-方面,作為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中之熱: 性樹脂組分,環氧樹脂及酚樹脂係合適的。因&,作為雷 蜉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含有環氧樹脂、酚樹脂及丙烯酸 系樹脂之樹脂組合物係合適的。因為此等樹脂組分僅含有 y量離子雜質且具有高耐熱性,所以可保證半導體元件之 可靠性。 在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中,自雷射標記屬性之觀點 而言’熱塑性樹脂組分對樹脂組分之總量的比率較佳地為 30重量。/〇或30重量%以上(例如,3〇重量%或3〇重量。以上 及1〇〇重量%或100重量%以下)。在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 物中,當熱塑性樹脂組分之比率過大時,耐熱性效能降 低因此’自耐熱性之觀點而言,在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 合物中熱塑性樹脂對樹脂組分之總量的比率的上限較佳地 為90重里%或90重量%以下,更佳地為8〇重量%或8〇重量% 以下,且進一步較佳地為6〇重量❶或重量%以下(甚至更 佳地為50重#%或50重量%以下)。因此,在雷射標記層用 樹脂組合物中熱塑性樹脂之比率可(例如)選自3〇重量%或 30重里/〇以上及9〇重量%或9〇重量%以下(較佳地為3〇重量 153174.doc -23- 201133599 %或30重量%以上及80重量%或80重量%以下,更佳地為30 重量%或30重量%以上及60重量%或60重量%以下,且進一 步較佳地為3 0重量%或3 0重量%以上及5 0重量%或5 0重量% 以下)之範圍。 當然’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中熱固性樹脂組分之比 率為藉由自100重量%(其為樹脂組分之總量的比率)減去熱 塑性樹脂組分之比率獲得的殘餘部分。在熱塑性樹脂組分 對樹脂組分之總量的比率為100重量%的狀況下,雷射標 記層用樹脂組合物變為僅含有熱塑性樹脂組分作為樹脂組 分(不含有熱固性樹脂組分)之樹脂組合物(熱塑性樹脂組合 除了交聯劑及著色劑以外,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亦 可含有除了樹脂組分以外之添加劑作為組分,諸如,填充 劑、阻燃劑、矽烷偶合劑、離子捕獲劑、增量劑、抗老化 劑、抗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作為交聯劑,例如,可使用 在以下(交聯劑)之章節中所描述(或例示)的交聯劑及其類 似者。作為著色劑,例如,可使用在以下(著色劑)之章節 中所描述(或例示)的著色劑及其類似者。 著性’且可改良耐熱性。名 交聯樹脂組分,重要的是, —在此方面’藉由使用交聯劑,可增強在高溫下之緊密黏 °在本發明中,
可(例如)藉由利用常用方法來形成雷射標 記層,該方法 153174.doc •24· 201133599 包括混合諸如環氧樹脂之熱固性樹脂組分及/或諸如丙烯 酸系樹脂之熱塑性樹脂組分與可選溶劑及其他添加劑來製 備樹脂組合物,及將樹脂組合物形成至膜成形層。具體令 之,可(例如)藉由以下方法來形成作為膜成形層之雷射^ 記層:包括將樹脂組合物塗覆於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上 的方法;包括將樹脂組合物塗覆於適當分離器(諸如,剝 離型紙)上以形成樹脂層且接著將樹脂層轉印(轉錄)至切晶 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上或至晶圓黏著層上的方法;或其類似 者。 雷射標記層之厚度不受特定限制,但較佳地為(例如U μπι至100 μιη,更佳地為2 4111至8〇 ,進一步較佳地為3 μιη至50 μπι,且甚至更佳地為5 ^^至4〇 μιη。當雷射標記 層之厚度過小時,存在在雷射標記時曝露半導體晶圓表面 之可能性。另一方面,當厚度過大時,存在在熱固化之後 半導體晶圓翹曲之可能性。在此方面,雷射標記層可具有 單層形式及層壓層形式中之任一形式。 (熱塑性樹脂組分) 在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及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 中’熱塑性樹脂之實例包括天然像膠、丁基橡膠、異戊二 烯橡膠、氯丁二烯橡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_ 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丁二烯樹脂、 聚碳酸醋樹脂、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諸如6_耐綸及6,6-对綸之聚醯胺樹脂、苯氧基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諸如 PET(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及ρΒ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之 153174.doc -25· 201133599 飽和聚酯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或碳氟化合物樹脂。可 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熱塑性樹脂組 刀。在此荨熱塑性樹脂組分當中,僅含有少量離子雜質、 具有高耐熱性且能夠保證半導體元件之可靠性的丙烯酸系 樹脂係較佳的。 丙烯酸系樹脂不受特定限制,且其實例包括含有一種種 類或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酯作為 組分的聚合物’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 具有30個或30個以下碳原子,較佳地為4個至丨8個碳原 子。即’在本發明中,丙烯酸系樹脂具有亦包括甲基丙烯 酸系樹脂之寬泛意義。烧基之實例包括曱基、乙基、丙 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 基、己基、庚基、2-乙基己基、辛基、異辛基、壬基、異 壬基、癸基、異癸基、十一基、十二基(月桂基)、十三 基、十四基、十八烷醯基及十八基。 此外’用於形成丙烯酸系樹脂之其他單體(除了烷基具 有3 0個或3 0個以下碳原子之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 以外的單體)不受特定限制,且其實例包括:含羧基單 體,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乙酯、丙烯酸 羧戊酯、衣康酸、順丁烯二酸、富馬酸及丁烯酸;酸酐單 體,諸如,順丁烯二酸酐及衣康酸酐;含羥基單體,諸 如,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4-羥丁基(曱基)丙烯酸酯、6-羥乙基(曱基)丙烯酸酯、8-羥 辛基(曱基)丙烯酸酯、10-羥癸基(曱基)丙烯酸酯、12-羥月
153174.doc -26- S 201133599 桂基(曱基)丙烯酸酯及(4_羥甲基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 含磺酸單體,諸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_(甲基) 丙烯酿胺基-2-曱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醯胺基丙烷磺 酸、續丙基(曱基)丙烯酸酯及(曱基)丙烯醯基氧萘磺酸; 及含磷酸基單體,諸如,磷酸2_羥乙基丙烯醯酯。 可根據已知方法合成此等樹脂,或可使用市售產品。 (熱固性樹脂組分) 在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及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 中,熱固性樹脂之實例包括環氧樹脂及酚樹脂,以及胺基 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矽氧樹脂 及熱固性聚醢亞胺樹脂。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 類之組合使用熱固性樹脂組分。作為熱固性樹脂組分,僅 含有腐姓半導體元件之少量離子雜f之環氧樹脂係合適 的。另外,酚樹脂較佳地用作環氧樹脂之固化劑。 環氧樹脂不受特定限制,且舉例而言,可使用雙官能環 氧树脂或多官能環氧樹脂,諸如,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 酚?型裱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溴化雙酚八型環氧樹 舳、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AF型環氧樹脂、聯苯型 ^氧树知、萘型環氧樹脂、第型環氧樹脂、酚清漆型酚醛 樹知型環氧樹脂' 鄰曱酚清漆型酚醛樹脂型環氧樹脂、三 羥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或四苯酚乙烷型環氧樹脂,或諸如 乙内酿腺型環氧樹脂、三縮水甘油異氣尿酸g旨型環氧樹脂 或縮水甘油胺型環氧樹脂之環氧樹脂。 作為%氧樹脂,在上文所例示之環氧樹脂當中,清漆型 153174.doc •27· 201133599 酚醛樹脂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三羥苯基甲烷型 環氧樹脂及四苯酚乙烷型環氧樹脂係較佳的。此係因為此 等環氧樹脂富有與作為固化劑之酚樹脂的反應性,且在耐 熱性及其類似者方面優越。 可根據已知方法合成環氧樹脂,或可使用市售產品。 此外,酚樹脂充當環氧樹脂之固化劑,且其實例包括: 清漆型酚醛樹脂型酚樹脂,諸如,酚清漆型酚醛樹脂、酚 芳烧基樹脂、甲酚清漆型酚醛樹脂、第三丁基酚清漆型酚 路樹脂及壬基酚清漆型酚醛樹脂;甲階酚醛樹脂型酚樹 月日,及聚氧苯乙稀,諸如,聚對氧苯乙婦。可單獨地或按 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酚樹脂。在此等酚樹脂當 中’酴清漆型酚醛樹脂及酚芳烷基樹脂係較佳的。此係因 為可增強半導體器件之連接可靠性。 可根據已知方法合成酚樹脂,或可使用市售產品。 較佳地進行環氧樹脂對酚樹脂之混合比率,例如,使得 酚樹脂中之羥基變為在環氧樹脂組分中每當量之環氧基 〇.5至2.〇當量。其更佳地為至1.2當量。亦即,當混合比 率變得在該範圍外時,固化反應不會充分地進行,且^氧 樹脂固化產物之特性傾向於惡化。 用於環氧樹脂及盼樹脂之熱固化加速催化劑不受特定限 制:。且可合適地選自已知熱固化加速催化劑且加以使用。 可I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熱固化加速 催化劑。作為熱固化加速催化劑,舉例而言,可使用基於 胺之固化加速催化劑、基於填之固化加速催化劑、基^咪 153174.doc
S -28- 201133599 唑之固化加速催化劑、基於硼之固化加速催化劑或基於 磷-硼之固化加速催化劑。 (交聯劑) 待在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及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 物中使用之交聯劑不受特定限制,且可適當地選自已知交 聯劑。具體言之,交聯劑之實例不僅包括基於異氰酸酯之 交聯劑、基於環氧樹脂之交聯劑、基於三聚氰胺之交聯劑 及基於過氧化物之交聯劑,而且包括基於脲之交聯劑、基 於金屬醇鹽之交聯劑、基於金屬螯合劑之交聯劑、基於金 屬鹽之交聯劑、基於碳化二亞胺之交聯劑、基於呃唑啉之 交聯劑、基於氮丙啶之交聯劑及基於胺之交聯劑。作為交 聯劑,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或基於環氧樹脂之交聯劑係 合適的。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交 聯劑。 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之實例包括··低碳脂族聚異氰酸 S曰’諸如’ 1,2-乙烯二異氰酸酯、丨,4_ 丁稀二異氰酸酯及 1,6-環己烷二異氰酸酯;脂環聚異氰酸酯,諸如,二異氰 酸伸環戊酯、二異氰酸伸環戊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 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及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及芳族聚 異氰酸酯,諸如,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_罕苯二異氰 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二曱苯二異氰酸酯。 此外,亦使用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三聚體加合 物[商‘名 COLONATE L」’由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製造]、三羥甲基丙烷/環己烷二異氰酸酯 153174.doc -29- 201133599 二聚體加合物[商標名「COLONATE HL」,由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製造]及其類似者。此外, 基於環氧樹脂之交聯劑之實例包括N,N,N,,N,-四縮水甘油 間二曱苯二胺、二縮水甘油笨胺、1,3_雙(N,N_縮水甘油胺 曱基)環己胺、1,6 -己·一 S?·.一縮水甘油驗、新戊二醇二縮水 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驗、丙二醇二縮水甘油崎、聚 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 聚縮水甘油驗、甘油聚縮水甘油喊、異戊四醇聚縮水甘油 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脫水山梨糖醇聚縮水甘油醚、 三羥曱基丙烷聚縮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縮水甘油酯、鄰苯 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三縮水甘油_三(2_羥乙基)異氰尿酸 酯、間笨二酚二縮水甘油酯及雙酚_s_二縮水甘油酯,以 及在分子中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之基於環氧樹脂之 樹脂。 待使用之父聯劑之量不爻特定限制,且可視交聯之程度 而定加以適當地選擇。具體言之,較佳的是使待使用之交 聯劑之量(例如)以樹脂組分(聚合物組分)(特定言之,在分 子鍵4處具有g能基之聚合物)之⑽重量份計為〜^重量 至重:!:伤。當交聯劑之量以聚合物組分之1 〇 〇重量份計 為0.05重量份至7重量份時,可在高等級下展現緊密黏著 性及内聚屬性。 在本發明中,代替交聯劑之使用或連同交聯劑之使用一 亦有可月包藉由用電子纟、紫外光或其類似者之輕照來 執行交聯處理。 153174.doc 201133599 (著色劑) 在本發明中,半導體背面用膜較佳地著色。具體言之, B曰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中之至少一者較佳地著色。特定 言之,更佳的是,至少雷射標記層著色,且此外,較佳的 是’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兩個層皆著色。 在本發明中’在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兩個層皆著色 之狀況下’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可用相同色彩著色, 或可用不同色彩著色。 如上,在半導體背面用膜著色之狀況(膜既不無色亦不 透明之狀況)下,藉由著色展示之色彩不受特定限制,但 (例如)較佳地為暗色,諸如,黑色、藍色或紅色,且黑色 係更佳的。 在本發明中,暗色基本上意謂具有在yyb*色彩空間中 所疋義之L*的暗色,以為⑽或仙以下(〇至6〇),較佳地為 50或50以下(〇至5〇),且更佳地為4〇或4〇以下(〇至4〇)。 此外黑色基本上意謂具有在L*a*b*色彩空間中所定義 之L的基於黑之色彩,L*為3 5或35以下⑺至μ),較佳地 為3〇或3〇以下(〇至30),且更佳地為25或25以下(0至25)。 在此方面’在黑色中’可根據L*之值合適地選擇在L*a*b* 色彩空間中所定義之a*及b*中之每一者。舉例而言,a*及 b*兩者皆處於較佳地為,錢、更钱為⑴且進一步 較佳地為-3至3之範圍内(特定地為〇或約〇)。 在本發明中,可藉由用色差計(商標名「CR-200」,由 Ltd製造;色差計)之量測來確定在州*色彩空 153174.doc •31 · 201133599 間中所疋義之L*、a*及b*。L*a*b*色彩空簡泛丄
Ci i二间马由國際照明 委員會(CIE)在1976年推薦之色彩空間,且 u思明被稱作 CIE1976(L*a*b*)色彩空間之色彩空間。 9本工業標 準中以JIS Z8729定義L*a*b*色彩空間。 在晶圓黏著層或雷射標記層之著色時,根據目標色彩, 可使用著色劑。作為此著色劑,可合適地使用諸如累色著 色劑、藍色著色劑及紅色著色劑之各種暗色著色劑,且黑 色著色劑係更合適的。著色劑可為顏料及染料中之任一 者。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著色 劑。在此方面,作為染料,有可能使用任何形式之染料, 諸如,酸染料、反應性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及陽離 子染料。此外,亦關於顏料,其形式不受特定限制,且可 在已知顏料當中加以合適地選擇及使用。 詳言之,當將染料用作著色劑時,染料變得處於其藉由 在半導體背面用膜中之溶解而均質地或幾乎均質地分散之 狀態下,使得可容易生產具有均質或幾乎均質色彩密度之 半導體背面用膜(結果’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膜)。因 此,當將染料用作著色劑時,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中之半導體背面用膜可具有均質或幾乎均質色彩密度,且 可增強標記屬性及外觀屬性。 黑色著色劑不受特定限制’且可(例如)合適地選自無機 黑色顏料及黑色染料。此外’黑色著色劑可為經混合有青 色著色劑(藍綠著色劑)、洋紅色著色劑(紅紫著色劑)及黃 色著色劑(黃著色劑)之著色劑混合物。可單獨地或按兩種 •32- 153174.doc
S 201133599 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黑色著色劑。當然,可與除了 黑以外之色彩的著色劑組合使用黑色著色劑。 黑色著色劑之特定實例包括碳黑(諸如,爐法碳黑、槽 法碳黑、乙炔碳黑、熱碳黑或燈碳黑)、石墨(黑鉛)、氧化 銅、一氧化猛、偶氮*型顏料(諸如,曱亞胺偶氮黑)、笨胺 黑、茈黑、鈦黑、花青黑、活性炭、鐵氧體(諸如,非磁 性鐵氧體或磁性鐵氧體)、磁鐵、氧化絡、氧化鐵、二硫 化鉬、鉻錯合物、複合氧化物型黑顏料及蒽醌型有機黑顏 料。 作為黑色著色劑,可利用:黑色染料,諸如,C I.
Solvent Black 3、7、22、27、29、34、43、70、C I Direct Black 17、19、22、32、38、51、71、C.I. Acid Black 1、2、24、26、31、48、52、l〇7、l〇9、no、 119、154 及 C.I. Disperse Black 1、3、l〇、24 ; f 色顏 料’諸如,C.I. Pigment Black 1、7 ;及其類似者。 作為此等黑色著色劑,例如’商標名r Oii Black BY」、商標名「Oil Black BS」、商標名「0il Black HBB」、商標名「Oil Black 803」、商標名「0il Black 860」、商標名「Oil Black 5970」、商標名 r〇il Black 5906」、商標名「Oil Black 5905」(由 〇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製造)及其類似者係市售的e 除了黑色著色劑以外之著色劑之實例包括青色著色劑、 洋紅色著色劑及黃色著色劑。 月色者色劑之貫例包括.青色染料,諸如,C.I. Solvent 153174.doc -33- 201133599
Blue 25、36、60、70、93、95 ; C.I. Acid Blue 6及 45 ;青 色顏料,諸如,C.I. Pigment Blue 1、2、3、15、15:1、 15:2、15:3、15:4、15:5、15:6、16、17、17:1、18、22、 25、56、60、63、65、66 ; C.I. Vat Blue 4、60 ;及 C.I. Pigment Green 7。 此外,在洋紅著色劑當中,洋紅色染料之實例包括: C.I. Solvent Red 1、3、8、23、24、25、27、30、49、 52、58、63、81、82、83、84、100、109、111、121、 122 ; C.I. Disperse Red 9 ; C.I. Solvent Violet 8、13 ' 14 ' 21 ' 27 ; C.I. Disperse Violet 1 ; C.I. Basic Red 1、 2 、 9 、 12 、 13 、 14 、 15 、 17 、 18 、 22 ' 23 、 24 、 27 、 29 、 32、34、35、36、37、38、39、40 ; C.I. Basic Violet 1、 3 、 7 、 10 、 14 、 15 、 21 、 25 、 26 、 27及28 ° 在洋紅色著色劑當中,洋紅色顏料之實例包括:C.I. Pigment Red 1、2、3、4、5、6、7、8、9、10、11、12、 13、14 ' 15、16、17、18、19、21、22、23、30、31、 32、37、38、39、40、41、42、48:1、48:2、48:3、 48:4、49、49:1、50、51、52、52:2、53:1、54、55、 56、57:1、58、60、60:1、63、63:1、63:2、64、64:1 ' 67、68、81、83、87、88、89、90、92、101、104、 105 、 106 ' 108 、 112 、 114 、 122 、 123 、 139 、 144 、 146 、 147 、 149 、 150 、 151 、 163 、 166 、 168 、 170 、 171 、 172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4 、 185 、 187 、 190 、 193 、 202、206、207、209、219、222、224、238、245 ; C.I. -34- 153174.doc s 201133599
Pigment Violet 3、9、19、23、31、32、33、36、38、 43、50 ; C.I. Vat Red 1、2、10、13、15、23、29及 35。 此外’黃色著色劑之實例包括:黃色染料,諸如,(:.1· Solvent Yellow 19、44、77、79、81、82、93、98、103 ' 104、112及 162 ;黃色顏料,諸如,c.I. Pigment Orange 31、43 ; C.I. Pigment Yellow 1、2、3、4、5、6、7、 10、11、12、13、14、15、16、17、23、24、34、35、 37、42、53、55、65、73、74、75、81、83、93、94、 95、97、98、100、ιοί、i〇4、1〇8、1〇9、、ii3、 114 、 116 、 117 ' 120 ' 128 、 129 、 133 、 138 、 139 、 147 、 150 、 151 、 153 、 154 、 155 、 156 、 167 、 172 、 173 、 180 、 185、195 ; C.I. Vat Yellow 1、3及 20。 可分別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諸如 青色著色劑、洋紅色著色劑及黃色著色劑之各種著色劑。 在此方面,在使用諸如青色著色劑、洋紅色著色劑及黃色 著色劑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各種著色劑的狀況下,此 等著色劑之混合比率(或摻合比率)不受特定限制,且可根 據每-著色劑之種類、目標色彩及其類似者加以合適地選 擇0 附帶言之,在使用藉由混合青色著色劑、洋紅色著色劑 及黃色著色劑形成之著色劑混合物作為黑色著色劑的狀況 下,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此等著 色劑。在混合墨水組合物中青色著色劑、洋紅色著色劑及 黃色著色劑之混合比率(或摻合比率)不受特定限制,只要 153l74.doc -35· 201133599 可展現基於黑之色彩(例如,在L*a*b*色彩空間中所定義 之L*、a*及b*係在以上範圍内的基於黑之色彩)且可根據 每一著色劑之類型及其類似者來合適地選擇基於黑之色彩 即可。舉例而言,可在青色著色劑/洋紅色著色劑/黃色著 色劑=10重量。/。至5〇重量❶/。/10重量。至5〇重量%/1〇重量❶/〇至 50重量°/。(較佳地為2〇重量。/。至4〇重量%/2〇重量%至4〇重量 %/20重量%至40重量。/。)之範圍(相對於著色劑之總量)内合 適地選擇在混合墨水組合物中青色著色劑、洋紅色著色劑 及K色者色劑之含量。 在形成晶圓黏著層或雷射標記層之樹脂組合物(排除溶 劑)中著色劑之含量可合適地選自〇·〗重量%至1〇重量%之範 圍,且較佳地係選自0.5重量%至8重量%,且更佳地係選 自1重量%至5重量%。 (其他添加劑) 在本發明中,如上文所提到,在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 物及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中’可根據必要性適當地摻 合其他添加劑。作為其他添加劑,&了填充劑 '阻燃劑、 矽烷偶合劑及離子捕獲劑以外,亦可使用諸如增量劑、抗 老化劑、抗氧化劑及界面活性劑之添加劑。 填充劑可為無機i真充劑及有機填充劑中之任一者,但無 機填充劑係合適的。藉由摻合諸如無機填充劑之填充劑’:、 可達成電導率至半導體背面用膜之職予、半導體背面用膜 之熱導率之改良、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彈性模數之控制,及 其類似者。在此方面,半導體背㈣膜可為導電或非導電 153174.doc
S -36· 201133599 二。無機填充劑之實例包括由以下各者構成之各種無機粉 .矽石’黏土,·石膏;碳酸鈣;硫酸鋇;氧化鋁;氧化 鍵,諸如碳化石夕及氮化石夕之陶究;諸如紹、銅、銀、金、 錄、絡、錯、錫、鋅、把及焊料之金屬或合金;碳;及其 類似者°可單獨地❹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填 特疋έ之,填充劑合適地為矽石,且更合適地為熔 融石夕石。無冑填充劑之平均粒徑較佳土也處於0.1 μιη至80 綷之範圍内。可藉由雷射繞射型粒度分佈量測裝置來量 測無機填充劑之平均粒徑。 填充劑(例如,無機填充劑)之掺合量以有機樹脂組分之 總量之100重量份計較佳地為80重量份或80重量份以下(0 重量份至80重量份),且更佳地為〇重量份至70重量份。 阻燃劑之實例包括三氧化二銻、五氧化二銻及溴化環氧 樹脂。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阻燃 劑。矽烷偶合劑之實例包括β_(3,4_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 氧基矽烷、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曱氧基矽烷及γ_縮水甘 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 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矽烷偶合劑。離子捕獲劑之實例包括 水滑石及氫氧化鉍。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 組合使用離子捕獲劑。 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包括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 之整個膜之厚度)不受特定限制,但可(例如)適當地選自約 2 μηι至200 μπι之範圍。在本發明中,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 度較佳地為約4 μιη至160 μηι,更佳地為約6 μιη至100 μιη, 153174.doc •37· 201133599 且進一步較佳地為10 0!^至8〇μηι。附帶言之,半導體背面 用膜可具有其他層作為晶圓黏著層與雷射標記層之間的 層。 在此方面’在半導體背面用膜中,在晶圓黏著層及/或 雷射標記層係由含有諸如環氧樹脂之熱固性樹脂之樹脂組 合物形成的狀況下,半導體背面用膜處於在將膜塗覆至半 導體ΒΘ圓之前的階段時熱固性樹脂未固化或部分地固化之 狀態下。在此狀況下,在將半導體背面用膜中晶圓黏著層 及/或雷射標記層中之熱固性樹脂塗覆至半導體晶圓(具體 έ之’通常在覆晶接合步驟中使囊封材料固化之時間)之 後’熱固性樹脂完全地或幾乎完全地固化。 如上’因為半導體背面用膜中之晶圓黏著層及/或雷射 標S己層處於甚至當層含有熱固性樹脂時熱固性樹脂仍未固 化或部分地固化之狀態下,所以半導體背面用膜中晶圓黏 著層之凝膠分率及/或雷射標記層之凝膠分率不受特定限 制但可(例如)合適地選自50重量%或50重量%以下(〇重量 %至50重量%)之範圍,且較佳地為3〇重量%或3〇重量%以 下(0重量%至3〇重量%),且更佳地為丨〇重量%或丨〇重量% 以下(0重里%至1 〇重量%)。可藉由以下量測方法來量測半 導體背面用膜中晶圓黏著層之凝膠分率及雷射標記層之凝 膠分率。 <凝膠分率量測方法> 自半導體背面用膜中之晶圓黏著層或雷射標記層取樣約 0·1 g樣本且對樣本精確地稱重(樣本重量),且在將樣本包 153174.doc
S •38- 201133599
封於網格型薄片中之後,將樣本在室溫下浸沒於約5 〇 mL 甲苯中達1週。其後,自甲苯中取出溶劑不溶物質(網格型 薄片中之内含物)且將溶劑不溶物質在13〇艺下乾燥達約2 小時,對在乾燥之後的溶劑不溶物質稱重(浸沒及乾燥後 重置),且接著,根據以下等式(a)來計算凝膠分率(重量 〇/〇)。 凝膠分率(重量%)=[(浸沒及乾燥後重量)/(樣本重 量)]χ1〇〇 (a) 附帶言之,可藉由樹脂組分之種類及含量、交聯劑之種 類及含量、加熱溫度及加熱時間以及其類似者來控制半導 體背面用膜中晶圓黏著層之凝膠分率或雷射標記層之凝膠 分率。 作马根據本發 . . .,,„、、穴力日日圆鄉有層及 雷射標記層之半導體背面用膜,特定地為雷射標記層), 在23t下之彈性模數(拉伸儲存彈性模數Ε·)較佳地為】Gpa 或1 GPa以上,更佳地為2 GPut2 Gpa以上,且進一步較 佳地為3 GPa〇 GPa以上。#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彈性模數 (特定地為雷射標記層之彈性模數)為i Gpa*i Gpa以上 時’在自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連同半導體背面用膜一起 剝落晶片成形工件且接著將半導體f面用冑置放於支撐件 (例如,載體帶(carder 一))上以執行輸送及其類似者 時,可抑制或防止半導體背面用膜至支撐件(例 帶中之頂部帶或底部帶)之附著。在此方面,I半 面用膜中之晶圓黏著層及/或雷射標記層係由含有如 153174.doc -39- 201133599 ^提到之熱固性樹脂之樹脂組合物形成的狀況下,熱固性 樹脂通常處於未固化或部分固化狀態下’使得在23t下半 導體背面用膜之彈性模數(具有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 半導體#面用膜之彈性模數,特定地為雷射標記層之彈 ί·生模數)為在熱固性樹脂固化或部分地固化之狀態下的在 23 C下之彈性模數。 藉由如下方式來確定在231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彈性模 數(拉伸儲存彈性模數E'):製備由晶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 層形成之半導體背面用膜而不層壓至切晶帶上,且使用由 〇metnCS C〇. Ltd.製造之動態黏彈性量測裝置「Solid y er RS A2」在規定溫度(23°c)下在氮氛圍下在樣本 寬度為10 mm、樣本長度為22 5 mm、樣本厚度為〇 2 mm、頻率為1 Hz且溫度升高速率為l〇°C/分鐘之條件下在 拉伸模式下量測彈性模數;且所量測之彈性模數被視為所 獲得的拉伸儲存彈性模數E,之值。 可藉由B曰圓黏著層之樹脂組分(熱塑性樹脂及/或熱固性 樹脂)及雷射標記層之樹脂組分之種類及含量、諸如矽石 填充劑之填充劑之種類及含量以及其類似者來控制半導體 背面用膜之彈性模數。 在可見光區域(波長:400 nm至800. nm)中半導體背面用 膜之光透射率(可見光透射率)不受特定限制,但(例如)較 佳地處於不大於20%(0%至20%)之範圍内,更佳地處於不 大於10%(0%至10%)之範圍内,且尤其較佳地處於不大於 5%(0〇/〇至5%)之範圍内。當在可見光區域中半導體背面用 1 麵.doc ,40.
S 201133599 膜之光透射率不大於20%時,可見光透射通過半導體背面 用膜且到達半導體晶片,藉以可減小對半導體晶片之不利 影響。 可藉由構成半導體背面用膜之樹脂組分之種類及含量、 著色劑(例如’顏料及染料)之種類及含量、填充劑之種類 及含量以及其類似者來控制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可見光透射 率(%)。 舉例而言,可按以下方式來計算可見光透射率(%)。亦 即,製備具有20 μηι之厚度(平均厚度)的半導體背面用 膜,而不層壓於切晶帶上。接下來,使用「ABS〇RpTI〇N SPECTRO PHOTOMETER」(Shimadzu c〇rp〇rati〇n之商標 名)而用可見光來輻照半導體背面用膜。可見光具有4〇〇 nm至800 nrn之波長。可根據以下表達式來計算已藉由此輻 照而透射通過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可見光之光強度。 可見光透射率(%)=[(在透射通過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後可 見光之光強度)/(可見光之初始光強度)]χ 光透射率(%)之前述計算方法亦可適用於厚度不為2〇 μπι 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光透射率(%)的計算。具體言之,根 據蘭伯特-比爾(Lambert-Beer)定律,可如下計算在2〇 μιη 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Α20。 Α2〇 = axL2〇xC (1) (在該公式中’ L2G為光路長度’《為吸收率指數,C為樣 本濃度。) 此外,可如下計算在χ(μιη)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 153174.doc -41 · 201133599
Ax。 Αχ = axLxxc (2) 可如下sf算在20 μηι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吸收率 Α20。 Α2〇 = -l〇g,〇T20(3) (在該么式中,Tz〇為在2〇 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光透射 率。) 自以上公式(1)至(3),可藉由以下公式表示吸收率Αχ。 Αχ - A2〇x(Lx/l20) = -[log10(T2〇)]x(Lx/L2〇) 因此可如下計算在X μηι之厚度之狀況下的光透射率 Τχ(%): Τχ = ι〇·Αχ 其中 Αχ = -[1〇gi〇(T20)]x(Lx/L20)。 又,在光透射率(〇/〇)之前述計算方法中半導體背面用膜 之厚度經調節至20 μιη的事實不會特定限制本發明之半導 體背面用膜之厚度。「2〇 μηι」之值為出於在量測時方便 起見而使用之厚度。 在本發明中,半導體背面用膜較佳地具有低水分吸收 率。具體§之,作為半導體背面用膜,當允許膜在85<>c之 溫度及85% RH之濕度的氛圍下停頓達168小時時之水分吸 收率較佳地為1重量%或丨重量%以下,且更佳地為〇 8重量 %或0.8重量%以下。藉由將半導體背面用膜之水分吸收率 (在85°C之溫度及85% RH之濕度的氛圍下停頓達168小時之 後)調命至1重量❶/。或1重量%以下’可增強雷射標記屬性。 153174.doc •42· 201133599 此外,舉例而言’可在回焊步驟中抑制或防止空隙之產 生。可(例如)藉由改變待添加之無機填充劑之量來調節半 導體背面用膜之水分吸收率。半導體背面用膜之水分吸收 重量叫為自當允許膜在阶之溫度及抓仙之濕度的 氛圍下停頓達16 8小時時的重量改變所計算的值(見以下表 達式)。在半導體背面用膜中之晶圓黏著層及/或雷射標記 層係由含有熱固性樹脂之樹脂組合物形㈣狀況下,半導 體背面用膜之水分吸收率為自當在熱固化之後允許膜在 饥之溫度及85%四之濕度的氛圍下停頓達168小時時的 重量改變所計算的值。 X刀吸收率(重量%)=[{(在允許半導體背面用著色膜停 ^之後的重量Η在允許半導时㈣著色膜停頓之前的重 置)}/(在允許半導體背面用著色膜停頓之前的重量)]χΐ〇〇 此外’在本發明中’半導體背面用膜較佳地具有小比率 之揮發I·生物質。具體言t,作為半導體背面用膜,在 C之度下加熱達丨小時之後的重量減少比率較佳地為 2重里%或2重量%以下’更佳地為!重量重量%以下, 且再更佳地為0.8重量%或〇.8重量%以下。#由將半導體背 面用膜之重量減少比率(在25(rc之溫度下加熱達丨小時之 後)調節至2重1 %或2重量。/。以下,可增強雷射標記屬性。 此外,舉例而言,可在回焊步驟中抑制或防止封裝中裂縫 之產生。可(例如)藉由添加能夠減少在無鉛焊料回焊時之 裂縫產生的無機物質(例如,諸如矽石或氧化鋁之無機填 充劑)來調節半導體背面用膜之重量減少比率。半導體背 153174.doc -43- 201133599 面用膜之重量減少比率(重量%)為自當在250eC下加熱膜達 1小時時之重量改變所計算的值(見以下表達式在半導體 背面用膜中之晶圓黏著層及/或雷射標記層係由含有熱固 性樹脂之樹脂組合物形成的狀況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重 量減少比率為自當在熱固化之後在25(rc之溫度下加熱膜 達1小時時之重量改變所計算的值。 重量減少比率(重量。/◦)=[{(在允許半導體背面用膜停頓 之前的重量)-(在允許半導體背面用膜停頓之後的重 量)}/(在允許半導體背面用膜停頓之前的重量)]χ1〇〇 半導體背面用膜(較佳地為晶圓黏著層)較佳地受分離器 (剝離型襯墊,圖中未展示)保護。分離器具有作為用於在 實務上使用半導體背面用膜(較佳地為晶圓黏著層)以前保 護半導體背面用膜(較佳地為晶圓黏著層)之保護材料的功 能。此外,在將半導體背面用膜轉印至切晶帶之基底材料 上之壓敏性黏著層時,可進一步將分離器用作支撐基底材 料。當將工件附著至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半導體 背面用膜上時,剝落分離器。作為分離器,亦可使用聚乙 烯或聚丙烯膜,以及塑膠膜(諸如,聚對苯二曱酸伸乙 酯)、紙或表面經塗佈有釋放劑(諸如,基於氟之釋放劑或 基於長鏈丙烯酸烷酯之釋放劑)之類似者。可藉由習知方 法形成分離器。此外,分離器之厚度或其類似者不受特定 限制。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膜具有包括晶圓黏著 層及雷射標記層之多層結構,但在晶圓黏著層與#射標記 -44- 153174.doc
S 201133599 層之間可含有其他層(例如,中間層、光屏蔽層、加強 層、著色層、基底材料層、電磁波屏蔽層、導熱層、壓敏 性黏著層,等等),只要晶圓黏著層與晶圓之背面接觸且 雷射標記層附著至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切晶帶之 壓敏性黏著層且亦變為在切晶步驟之後所拾取之半導體晶 片中半導體晶片之背面側處之最外層即可。 切晶帶 切晶帶包括基底材料及形成於基底材料上之壓敏性黏著 層。因此,切晶帶充分地具有基底材料與壓敏性黏著層被 層壓之構造。基底材料(支撐基底材料)可用作壓敏性黏著 層及其類似者之支撐材料。作為基底材料,舉例而言,可 使用合適薄材料,例如,基於紙之基底材料,諸如,紙; 基於纖維之基底材料,諸如,織物、非編織織物、毛氈及 網狀物;基於金屬之基底材料,諸如,金屬羯及金屬板; 塑膠基底材料,諸如,塑膠膜及薄片;基於橡膠之基底材 料,諸如,橡膠薄片;發泡本體’諸如,發泡薄片;及其 層壓物[基於塑膠之材料與其他基底材料之層壓物、塑膠 膜(或薄片)相互層壓之層壓物,等等在本發明中,作^ 基底材料,可合適地使用諸如塑膠膜及薄片之塑膠美 料。用於此等塑膠材料之原料之實例包括:烯烴樹^旨[諸 如’聚乙晞(PE)、聚丙烤(PP)及乙稀_丙料聚物;使用乙 烯作為單體組分之共聚物,諸如’乙烯·乙酸乙稀^聚 物(EVA)、離子鍵共聚物樹脂、乙烯_(甲基)丙料共聚物 及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無規、交替)共聚物;聚酯,諸 153174.doc -45· 201133599 如,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ET)、聚萘二甲酸伸乙酯(pen) 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丙烯酸系樹脂;聚氣乙稀 (PVC);聚胺基曱酸酯;聚碳酸酯;聚苯硫j^(PPS);基於 酿胺之樹脂,諸如,聚醯胺(耐綸)及全部芳族聚醯胺;聚 謎喊酮(PEEK);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聚(二)氣亞乙 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基於纖維素之 樹脂;聚矽氧樹脂;及氟化樹脂。此外’作為基底材料之 材料’亦可使用諸如以上樹脂中之每一者之交聯本體的聚 合物。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此等 原料。 在將塑膠基底材料用作基底材料之狀況下,可藉由伸展 處理或其類似者來控制諸如伸長程度之變形屬性。 基底材料之厚度不受特定限制,且可視強度、可撓性、 所欲使用目的及其類似者而定加以適當地選擇。舉例而 °厚度通常為1000 μπι或1000 μιη以下(例如,丄μιη至 1000 μιη),較佳地為1〇 0111至5〇〇 μιη,進一步較佳地為 μιη至3 00 μιη ’且進一步較佳地為約叫至細㈣但不 限於此情形。在此方面’基底材料可具有單層形式及層壓 層形式中之任一形式。 可將常用表面處理(例如,藉由化學或物理處理之氧 處理,諸如,鉻酸鹽處理、臭氧曝露、火焰曝露、至高 壓電震之曝露或離子化輻射處理;或用底塗劑之塗佈 )應用於基底材料之表面上,以便增強與鄰近層之緊 黏著性、固持屬性,等等。 153174.doc
S •46- 201133599 附帶言之,在本發明之優勢及其類似者不受損害之範圍 内,基底材料可含有各種添加劑(著色劑、填充劑、增塑 劑、抗老化劑、抗氧化劑、界面活性劑、阻燃劑,等 等)。 壓敏性黏著層係由壓敏性黏著劑形成且具有壓敏性黏著 性。此壓敏性黏著劑不受特定限制,且可在已知壓敏性黏 著劑當中加以合適地選擇。具體言之,作為壓敏性黏著 劑,可在諸如以下各者之已知壓敏性黏著劑當中合適地選 擇及使用具有上述特性之壓敏性黏著劑:丙烯酸壓敏性黏 著劑;基於橡膠之壓敏性黏著劑;基於乙烯基烷基醚之壓 敏性黏著劑;基於聚矽氧之壓敏性黏著劑;基於聚醋之壓 敏性黏著劑;基於聚酿胺之M敏性黏著劑;基於胺基甲酸 醋之壓敏性黏著劑;基於氟之Μ敏性黏著劑;基於苯乙 烯·二烯嵌段共聚物之壓敏性黏著劑;及潛變特性改良壓 敏性黏著劑,其令具有約200。。或200。。以下之熔點的可熱 熔樹脂經混合至此等壓敏性黏著劑中(見β〗*)ΐρ·Α_56_ 61468 ^ JP-A-61-174857 ^ JP-A-63-17981 ^ JP-A-56-13040 等等,其中之每一者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此外, 作為壓敏性黏著劑’亦可使用輻射可固化壓敏性黏著劑 (或此里射線可固化壓敏性黏著劑)或熱可膨脹壓敏性黏著 d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壓敏性 黏著劑。 在本毛明中,作為壓敏性黏著劑,可合適地使用丙烯酸 壓敏性黏著劑及基於橡膠之壓敏性黏著劑,且特定言之, 153174.doc •47- 201133599 丙烯酸壓敏性黏著劑係合適的《作為丙烯酸壓敏性黏著 劑,可提到如下丙烯酸壓敏性黏著劑:其中將使用一種或 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作為單體組分 的丙烯酸聚合物(均聚物或共聚物)用作基底聚合物。 在丙烯酸壓敏性黏著劑中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之實例包 括諸如以下各者之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乙基(甲基)丙烯 酸酯、丙基(曱基)丙烯酸酯、異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丁 基(甲基)丙烯酸酯、異丁基(曱基)丙烯酸酯、第二丁基(曱 基)丙烯酸酯、第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酯、戊基(甲基)丙烯 酸酯、己基(曱基)丙烯酸酯、庚基(甲基)丙烯酸酯、辛基 (曱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曱基)丙烯酸酯、異辛基(甲 基)丙烯酸酯、壬基(甲基)丙烯酸酯、異壬基(曱基)丙烯酸 酯、癸基(甲基)丙烯酸酯、異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一 基(曱基)丙烯酸酯、十二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三基(甲基) 丙烯酸酯、十四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五基(甲基)丙烯酸 酯、十六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七基(曱基)丙烯酸酯、十 八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九基(曱基)丙烯酸酯及二十基(曱 基)丙烯酸酯。作為烷基(曱基)丙烯酸酯,烷基具有4個至 1 8個碳原子之烷基(曱基)丙烯酸酯係合適的。附帶言之, 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之烷基可為直鏈或分支鏈的。 上述丙烯酸聚合物可含有對應於為了修改内聚力、耐熱 性、交聯能力及其類似者之目的而可與烷基(甲基)丙烯酸 酯聚合之其他單體組分(可共聚單體組分)的單元。此等可 共聚單體組分之實例包括:含羧基單體,諸如,(甲基)丙 •48- 153174.doc
S 201133599 烯酸(丙烯酸或曱基丙烯酸)、羧乙基丙烯酸酯、羧戍基丙 烯酸酯、衣康酸、順丁烯二酸、富馬酸及丁烯酸;含酸酐 基單體,諸如,順丁烯二酸酐及衣康酸酐;含羥基單體, 諸如,羥乙基(曱基)丙烯酸酯、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經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羥己基(曱基)丙烯酸酯、羥辛基 (甲基)丙烯酸酯、羥癸基(曱基)丙烯酸酯、羥月桂基(曱基) 丙烯酸酯及(4-羥曱基環己基)_曱基丙烯酸酯;含磺酸基單 體’諸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曱基)丙烯醯胺 基-2-甲基丙烷磺酸、(曱基)丙烯醯胺基丙烷磺酸、磺丙基 (甲基)丙烯酸酯及(曱基)丙烯醯基氧萘磺酸;含磷酸基單 體,諸如,磷酸2-羥乙基丙烯醯酯;基於(N-經取代)醯胺 之單體’諸如,(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曱基)丙烯 醯胺、N-丁基(曱基)丙烯醯胺、N-羥曱基(曱基)丙烯醯胺 及N-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醯胺;基於胺基烷基(曱基)丙 烯酸酯之單體’諸如,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 曱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第三丁基胺基乙基(曱基) 丙烯酸酯;基於烷氧基烷基(曱基)丙烯酸酯之單體,諸 如’甲氧基乙基(曱基)丙烯酸酯及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 酸酯;氰基丙烯酸酯單體,諸如,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 含環氧基丙烯酸單體,諸如,縮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 酯;基於苯乙烯之單體,諸如,苯乙烯及α-曱基苯乙烯; 基於乙烯酯之單體,諸如,乙酸乙烯酯及丙酸乙烯酯;基 於烯烴之單體’諸如’異戊二烯、丁二烯及異丁二烯;基 於乙烯醚之單體’諸如,乙烯醚;含氮單體,諸如,Ν-乙 153174.doc •49- 201133599 烯吡咯啶酮、甲基乙烯吡咯啶酮、乙烯吡啶、乙烯哌啶 明、乙稀0f咬、乙婦u底嗪、乙稀D比嗓、乙烯η比略、乙稀咪 唾、乙烯D惡嗤、乙烯嗎啉、Ν_乙烯羧酸醯胺及Ν_乙烯己内 醯胺;基於順丁烯二醯亞胺之單體,諸如,Ν_環己基順丁 烯二醯亞胺、Ν-異丙烷順丁烯二醯亞胺、Ν_月桂基順丁烯 二醯亞胺及Ν-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基於衣康醯亞胺之單 體’諸如’Ν-甲基衣康醯亞胺、Ν_乙基衣康醯亞胺、Ν_τ 基衣康醯亞胺、Ν-辛基衣康醯亞胺、;^_2_乙基己基衣康醯 亞胺、Ν-環己基衣康醯亞胺及Ν_月桂基衣康醯亞胺;基於 丁二醯亞胺之單體,諸如,Ν_(曱基)丙烯醯氧基亞曱基丁 二醯亞胺、Ν-(曱基)丙烯醢基_6_氧基六亞甲基丁二醯亞胺 及Ν-(曱基)丙烯醯基·8-氧基八亞甲基丁二醯亞胺;基於乙 二醇之丙烯酸酯單體’諸如,聚乙二醇(曱基)丙烯酸酯、 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乙二醇(曱基)丙烯酸酯 及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稀酸酯;基於丙稀酸酯之單 體,其具有雜環、齒素原子、矽原子或其類似者,諸如, 四氫糠(曱基)丙烯酸酯、氟(甲基)丙烯酸酯及聚矽氧(曱基) 丙烯酸酯;多官能單體,諸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 酯、(聚)乙一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 烯酸S曰、新戊一醇一(曱基)丙稀酸@旨、異戊四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三羥曱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異戊四醇三 (甲基)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 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二乙烯笨、 丁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及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及其類 •50- 153174.doc
S 201133599 似者。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合使用此等 可共聚單體組分。 在將韓射可固化壓敏性黏著劑(或能量射線可固化壓敏 性黏著劑)用作壓敏性黏著劑之狀況下,輻射可固化壓敏 性黏著劑(組合物)之實例包括將在聚合物側鏈或主鏈中具 有自由基反應性碳-碳雙鍵之聚合物用作基底材料之内部 型輻射可固化壓敏性黏著劑、將uv可固化單體組分或寡 聚物組分摻合至壓敏性黏著劑中之輻射可固化壓敏性黏著 劑,及其類似者。此外,在將熱可膨脹壓敏性黏著劑用作 壓敏性黏著劑之狀況下’可提到含有壓敏性黏著劑及發泡 劑(特定言之,熱可膨脹微球)之熱可膨脹壓敏性黏著劑; 及其作為熱可膨脹壓敏性黏著劑之類似者。 在本發明中,在本發明之優勢不受損害之範圍内,壓敏 J·生黏著層可含有各種添加劑(例如,增黏性樹脂、著色 劑、增稍齊j、增量劑、填充劑、增塑劑、抗老化劑、抗氧 化劑、界面活性劑、交聯劑,等等)。 交聯劑不受特定限制,且可使用已知交聯劑。具體言 作為又聯劑,不僅可提到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基 於環氧樹脂之交聯劑、基於三聚氰胺之交聯劑及基於過: 化物,交聯劑,而且可提到基於腺之交聯劑、基於金屬醇 I之乂聯劑、基於金屬螯合劑之交聯劑、基於金屬鹽之交 聯劑、基於碳化二亞胺之交聯劑、基於呢。坐琳之交聯劍、 基於氮丙叙交聯劑、基於胺之交聯劑及其類似者,且其 於異氛酸醋之交聯劑及基於環氧樹脂之交聯劑係合適的: 153I74.doc •51 - 201133599 基於異氰酸a旨之交聯劑及基於環氧樹脂之交聯劑之特定實 例包括在關於半導體背面賴之段落中特定例*之化合物 (特定實例)。可單獨地或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種類之組:使 用交聯劑。附帶言之,交聯劑之量不受特定限制。 在本發明中’代替交聯劑之使用或連同交聯劑之使用— 起,亦有可能藉由用電子束或紫外光之輕照來執行交聯處 理。 可(例如)藉由利用常用方法(包括混合壓敏性黏著劑與可 選溶劑及其他添加劑,且接著使混合物成形為類薄片層) 來形成壓敏性黏著層。具體言之,可(例如)藉由以下方法 來形成壓敏性黏著層:包括將含有壓敏性黏著劑與可選溶 劑及其他添加劑之混合物塗覆於基底材料上的方法;包括 將上述混合物塗覆於適當分離器(諸如,剝離型紙)上以形 成壓敏性黏著層且接著將壓敏性黏著層轉印(轉錄)於基底 材料上的方法;或其類似者。 壓敏性黏著層之厚度不受特定限制,且(例如)較佳地為 約5 μιη至300 μηι,更佳地為5 4111至2〇〇 μϊη,進一步較佳地 為5 μπι至1〇〇 μπι,且甚至更佳地為7 #111至5〇 μπι。當壓敏 性黏著層之厚度處於上述範圍内時,可展現適當壓敏性黏 著力。壓敏性黏著層可為單層或多層。 此外,切晶帶之厚度(包括基底材料及壓敏性黏著層之 整個帶之厚度)可(例如)選自6 μιη至13〇〇 μπι之範圍,且較 佳地為15 μιη至700 μηι,更佳地為25 μιη至400 μιη,且進一 步較佳地為37 μιη至250 μηι。 153174.doc •52- 201133599 附帶$之,在本發明中,可使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 膜具有抗靜電功能。歸因於此構造,可防止電路歸因於在 緊密黏著時(在黏著時)及在其制落時靜電能量之產生或歸 因於工件(半導體晶圓,等等)藉由靜電能量之充電而崩 潰。可藉由諸如以下方法之適當方式來執行抗靜電功能之 賦予·將抗靜電劑或導電物質添加至基底材料、壓敏性黏 著層及半導體背面用膜之方法;或將由電荷轉移錯合物、 金屬膜或其類似者構成之導電層提供至基底材料上之方 法。作為此等方法,難以產生擔心改變半導體晶圓之品質 之雜質離子的方法係較佳的。為了賦予電導率、改良熱導 率及其類似者之目的而待摻合之導電物質(導電填充劑)之 實例包括:銀、鋁、金、銅、鎳、導電合金或其類似者之 球形、針形或片形金屬粉末;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 铭,非Ba形蚊黑;及石墨。然而,自不具有漏電之觀點而 言’半導體背面用膜較佳地為非導電的。 在本發明中’可如上文所提到來製備及使用切晶帶或 可使用市售產品。 此外,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可按其被纏繞為輥之 形式形成’或可按薄片(膜)被層壓之形式形成。舉例而 έ ’在膜具有其被纏繞為輥之形式的狀況下,可根據需要 在膜受分離器保護之狀態下將半導體背面用膜纏繞為輥, 藉以可在膜被纏繞為輥之狀態或形式下將膜製備為半導體 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在此方面,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 一體膜被纏繞為輥之狀態或形式下的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 153174.doc •53· 201133599 一體膜可藉由基底材料、形成於基底材料之一表面上的壓 敏性黏著層、形成於壓敏性黏著層上之半導體背面用膜: 形成於基底材料之另-表面上的可釋放處理層(後表面處 理層)構成》 附帶言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膜之厚度(包括晶 圓黏著層及雷射標記層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與包括基 底材料及壓敏性黏著層之切晶帶之厚度的總厚度)可(例如) 選自8 pm至1500 μιη之範圍,且其較佳地為加叫至85〇 μηι,更佳地為31㈣至5〇〇叫,且進—步較佳地為π㈣ 至 330 μηι。 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 度對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之厚度的比率不受特定限制, 但就(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切晶帶之麼敏性黏著層之 厚度)的比率而言,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對切晶帶之壓 敏性黏著層之厚度的比率可(例如)合適地選自15〇/5至 3/刚之範圍。該比率較佳地為刚/5至3/5〇,且更佳地為 刚至3/40。當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對切晶帶之壓敏性 黏者^之厚度的比率處於上述範圍内時’可展現適當麼敏 性黏著力’且可展現極佳切晶屬性及拾取屬性。 卜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導體背面用 膜之厚度對切晶帶之厚度(基底材料與愿敏性黏著層之崦 厚度)的比率不受特定限制,且就(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 物晶帶之厚度)而言’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對切晶 之厚度(基底材料與麼敏性黏著層之總厚度)的比率可(例 153174.doc
S -54- 201133599 如)適當地選自150/50至3/500之範圍,且較佳地為1〇〇/5〇 至3/300,且更佳地為6〇/5〇至3/15〇。當半導體背面用膜之 厚度對切晶帶之厚度的比率處於15〇/5〇至3/5〇〇之範圍内 時,拾取屬性良好,且可抑制或防止在切晶時側向殘餘物 之產生。 如上’藉由控制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半導體 背面用膜之厚度對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之厚度的比率或 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對切晶帶之厚度(基底材料與壓敏 性黏著層之總厚度)的比率,可改良在切晶步驟時之切晶 屬性、在拾取步驟時之拾取屬性及其類似者,且可自半導 體晶圓之切晶步驟至半導體晶片之覆晶接合步驟有效地利 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生產方法) 描述本發明的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生產方法, 同時將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丨用作一實例。首先, 可藉由習知膜形成方法來形成基底材料31。膜形成方法之 實例包括壓光膜形成方法、在有機溶劑中之鑄造方法、在 緊密密封系統中之脹大擠壓方法、τ字模擠壓方法、共擠 壓方法及乾燥層壓方法。 接下來,藉由將壓敏性黏著組合物塗覆至基底材料31 上接著進行乾燥(根據需要,藉由在加熱下之交聯),形 成壓敏性黏著層32 ^塗覆方法之實例包括滾塗、篩網塗佈 及凹板印刷式塗佈。在此方面,可將壓敏性黏著組合物直 接塗覆至基底材料31上以在基底材料31上形成壓敏性黏著 153174.doc •55· 201133599 層32 ’或可將壓敏性黏著組合物塗覆至剝離型紙或表面已 經受可釋放處理以形成壓敏性黏著層之類似者上,其接著 經轉印至基底材料3 1上以在基底材料3 1上形成壓敏性黏著 層32。因此’藉由在基底材料31上形成壓敏性黏著層32來 製備切晶帶3。 另一方面’藉由將為用於形成晶圓黏著層22之形成材料 的樹脂組合物(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塗覆至剝離型紙 上以在乾燥之後具有規定厚度且在規定條件下進一步乾燥 (在熱固化必要之狀況下,根據需要執行加熱處理及乾燥) 來形成晶圓黏著層22。隨後,藉由將為用於形成雷射標記 層2 1之形成材料的樹脂組合物(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 塗覆至晶圓黏著層22上以在乾燥之後具有規定厚度且在規 定條件下進一步乾燥(在熱固化必要之狀況下,根據需要 執行加熱處理及乾燥)來形成雷射標記層21 ,藉此製造具 有雷射標記層21及晶圓黏著層22之層壓結構的半導體背面 用膜2。藉由按雷射標記層21與壓敏性黏著層32接觸之形 式將半導體背面用膜2轉印至壓敏性黏著層32上而將半導 體背面用膜2形成於壓敏性黏著層32上。在此方面,藉由 將雷射標記層用樹脂組合物塗覆至壓敏性黏著層32上以形 成雷射標記層21且進一步將晶圓黏著層用樹脂組合物塗覆 至雷射標s己層21上以形成晶圓黏著層22,亦可將半導體背 面用膜2形成於Μ敏性黏著層32上。因此,可獲得根據本 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1。附帶言之,在形成 半導體背面用膜2時執行熱固化之狀況下,重要的是在使 -56- 153174.doc
S 201133599 得達成部分固化之程度上執行熱固化,但較佳地,不執行 熱固化。 可在生產半導體器件(包括覆晶接合步驟)時合適地使用 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即,在生產覆晶安 裝式半導體器件時使用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 膜’且因此,在將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半導體背 面用膜附著至半導體晶片之背面的條件或形式下生產覆晶 安裝式半導體器件。因此’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 -體膜可用於覆晶安裝式半導體器件(在藉由覆晶接合方 法將半導體晶片固定至諸如基板之黏著物的狀態或形式下 的半導體器件)。 (半導體晶圓) 工件(半導體晶圓)不受特定限制,只要其為已知或常用 半導體晶圓且可在由各種材料製成之半導體晶圓當中加以 適當地選擇及使用即可。在本發明令,作為半導體晶圓, 可合適地使用矽晶圓。 (半導體器件之生產程序) 據本發明之用於生產半導體器件之程序不受特定限 制,只要其為用於生產使用上述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 膜之半導體ϋ件之程序即可。舉例而言,可提到包括以下 步驟之生產程序及類似程序: 字件附著至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用膜上(亦即,至半導 ^ (安裝步驟),·導體方面用膜之晶圓黏著層上)之步驟 153174.doc •57- 201133599 對工件進行切晶以形成晶片成形工件之步驟(切晶步 驟); 自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連同半導體背面用膜一起剝落 晶片成形工件之步驟(拾取步驟);及 藉由覆晶接合將晶片成形工件固定至黏著物之步驟(覆 晶接合步驟)》 更具體言之’作為用於生產半導體器件之程序,舉例而 言,在適當地剝去視情況提供於半導體背面用膜上之分離 器之後,可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 體模來生產半導體器件’如下。在下文中,參看圖2八至圖 2D’描述該程序’同時將使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1之狀況用作一實例。 圖2A至圖2D為展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生產使用半導體 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半導體器件之程序之一實施例的橫 截面示意圖。在圖2A至圖2D中,4為工件(半導體晶圓),$ 為晶片成形工件(半導體晶片),51為形成於半導體晶片化 電路面側處的凸塊,6為黏著物,61為黏著至㈣物6之連 接墊的結合用導電材料,且如上文所提到,!、2、η、 22、3、31及32分別為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半導 體背面用膜、雷射標記層、晶圓黏著層、切晶帶、基底材 料及壓敏性黏著層。 (安裝步驟) 首先’如圖2Α所示’將半導體晶圓(工件)4附著(麼接)至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臈!中之半導體f面用膜2之晶圓 •58· 153174.doc
201133599 黏著層上以藉由緊密黏著及固持來固定半導體晶圓(安裝 步驟)。通常在用諸如按壓輥之按壓構件進行按壓的同時 執行本步驟。 (切晶步驟) 接下來’如圖2B所示,對半導體晶圓4進行切曰。 日日0 gj 此,將半導體晶圓4切割成規定尺寸且個別化(形成為小件) 以生產半導體晶片(晶片成形工件)5。舉例而言,根據正常 方法自半導體晶圓4之電路面側執行切晶。此外,本步^ 可採用(例如)被稱作充分切割(fuU_cut)之切割方法,其》 成到達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丨之狹縫。在本發明 中,重要的是在切晶步驟中充分地切割(完全地切叫)工 件。在此時,重要的是衫全地切割半導體背㈣膜 時連同半導體背面賴-起對工件進行切晶。#,重要的 是使本步驟為藉由連同半導體背面用膜一起對工件進行切 晶來形成晶片成形工件之步驟。在此方面,在連同半= 背面用膜-起對工件進行切晶時,可在狹縫不形成於切晶 帶上之形式下或在狹縫亦至少部分地形成於切晶 佳地為部分地,使得不切割切晶帶)之形式下執行切曰 在本步驟中所使用之切晶裝置不受特定限制 ::裝置。另外’因為藉由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_ 著及固定半導體晶圓4,所以可抑制a 、 ㈣曰曰片裂縫及飛晶(chip %),以及亦可抑制對半導體晶圓4之損壞。在此方面 半導體背面賴2(雷射標記層及晶圓㈣層)^ 樹脂之樹餘合物形成時,可在切割表面處抑制或防止^ 153174.doc •59- 201133599 半導體f面用膜產生黏著擠I,甚至當藉由切晶來切割半 導體背面用膜時仍是如此。結果,可抑制或防止切 自身之重新附著(阻斷),且因此,我一步方便地執行待 在下文提到之拾取。 在使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膨脹之狀況下,可使用 習知膨脹裝置來執行膨脹。膨脹裝置具有能夠將半導體背 面用切晶帶-體膜向下推動通過切晶環之環形外環,及具 有小於外環之直徑且支撐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 環。歸因於膨脹步驟,有可能在待在下文提到之拾取步驟 t防止經由相互接觸的鄰近半導體晶片之損壞。 (拾取步驟) 為了收集黏著及固定至半導體f面用切晶帶—體膜α 半導體晶片5 ’如圖2C所示來執行半導體晶片$之拾取以自 切晶帶3連同半導體背_膜2—起剝落半導體晶仏拾 取方法不受特定限制,且可採用習知各種方法。舉例而 言’可提到如下方法:其包括用針將每-半導體晶片5自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體膜1之基底材料31側向上推動, 且用拾取裝置拾取所推動之半導體晶片5。在此方面,已 在背面(亦被稱作非電路面、非電極形成面,等等)處用包 括雷射標記層21及晶圓黏著層22之半導體背面用膜2保護 所拾取之半導體晶片5。 (覆晶接合步驟) 如圖2D所不,藉由覆晶接合方法(覆晶安裝方法)將所拾 取之半導體晶片5固定至諸如基板之黏著物。具體言之, I53I74.doc 201133599 按半導體晶片5之電路面(亦被稱作前面、電路圖案形成 面、電極形成面,等等)與黏著物6相對置的形式根據常見 方式將半導體晶片5岐至黏著物6。舉例而言,使形成於 半導體晶片5之電路面處的凸塊51與附著至黏著物6之連接 塾的結合用導電材料61(諸如,焊料)接觸,且在按壓下使 導電材料熔融,藉以可保證半導體晶片5與黏著物6之間的 電連接且可將半導體晶片5固定至黏著物6。在此方面,在 將半導體晶片5固定絲著物6時,重要的是預先洗滌半導 體晶片5與黏著物6之對置面及間隙,且接著將囊封材料 (諸如,囊封樹脂)填充至間隙中。 作為黏著物’可使用諸如引線框及電路板(諸如,佈線 電路板)之各種基板。基板之材料不受特定限制,且可提 到陶竟基板及塑膠基板。塑膠基板之實例包括環氧樹脂基 板、雙順丁埽二醯亞胺三嗓基板及聚酿亞胺基板。 在覆晶接合中’凸塊及導電材料之材料不受特定限制, 且其實例包括焊料(合金),諸如,基於錫叙之金屬材料、 基於錫-銀之金屬材料、基於錫·銀_銅之金屬材料、基於 錫·鋅之金屬材料及基於錫·鋅之金屬材料,以及基於金 之金屬材料及基於銅之金屬材料。 附帶言之,在本步驟中’使導電材料熔融以連接在半導 體晶片5之電路面側處的凸塊與在黏著物6之表面上的導電 材料。在使導電材料炫融時之溫度通常為約26(rc (例如, 25(TC至3000。可藉由㈣氧樹脂或其類似者形成半導 體背面用膜而使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具有 I53174.doc 201133599 3b夠在覆晶接合步驟中承受高溫之耐熱性。 此外,在覆晶接合中待在洗滌半導體晶片5與黏著物6之 間的對置面(電極形成面)及間隙時使用之洗滌液體不受特 定限制,且液體可為有機洗滌液體或可為含水洗滌液體。 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之半導體背面用膜 具有對洗滌液體之耐溶劑性,且實質上不具有至此等洗滌 液體之溶解性。因此,如上文所提到,可將各種洗條液體 用作洗滌液體,且可藉由無需任何特殊洗滌液體之任何習 知方法達成洗滌。 在本發明中,待在半導體晶片5與黏著物6之間的間隙之 囊封時使用之囊封材料不受特定限制,只要該材料為具有 絕緣屬性之樹脂(絕緣樹脂)且可在諸如囊封樹脂之已知囊 封材料^中加以合適地選擇及使用即可。囊封樹脂較佳地 為具有彈性之絕緣樹脂。囊封樹脂之實例包括含有環氧樹 脂之樹脂組合物。作為環氧樹脂,可提到上文所例示之環 氧樹月曰Λ外,除了環氧樹脂以外,由含有環氧樹脂之樹 脂組合物構成的囊封樹脂亦可含有除了環氧樹脂以外之熱 固性樹脂(諸如,酚樹脂)或熱塑性樹脂。附帶言之,可將 酚樹脂用作環氧樹脂之固化劑,且作為此酚樹脂,可提到 上文所例示之酚樹脂。 在用囊封樹脂之囊封步驟中,通常藉由加熱使囊封樹脂 固化以達成囊封。在許多狀況下,通常在175。。下進行囊 封樹脂之固化達60秒至9Q秒H在本發明中不限於 此情形’舉例而言,可尤! Α ς 〇广Ε , ς > 了在165 C至185 C之溫度下執行固化 153174.doc
•62- 201133599 達若干分鐘。在半導體背面用膜(晶圓黏著層及/或雷射標 S己層)係由含有熱固性樹脂之樹脂組合物形成的狀況下, 構成半導體背面用膜之熱固性樹脂可在囊封樹脂之固化時 完全地或幾乎完全地固化。 附帶s之’半導體晶片5與黏著物6之間的間隙的距離通 常為約30 μιη至約3〇〇 。 在使用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所生產 之半導體器件(覆晶安裝式半導體器件)中,因為按雷射標 »己層變為最外面之形式將包括具有特定光透射率之晶圓黏 者層及具有特定光透射率之雷射標記層的半導體背面用膜 附著於晶片成形工件之背面上,所以可以極佳可見性應用 雷射私圯。特定言之,可以極佳對比率應用雷射標記,且 因此’有可能以良好可見性觀察到藉由f射標記應用的各 種種類之資訊(文字資訊、圖形資訊,等等)。在雷射標記 時’可利用已知雷射標記裝置。此外,作為雷身卜有可能 利:諸如氣體雷射、固態雷射及液體雷射之各種雷射。具 ,口之’作為氣體雷射,可不受特定限制地利用任何已知 Λ體雷射’但二氧化碳雷射(C〇2雷射)及準分子雷射(ArF :射、KrF雷射、XeCM雷射、XeF雷射,等等)係合適的。 4為固態雷射’可不受特定限制地利用任何已知固 射,但YAG雷射私 XTJ __ 〜、由 的。 (諸如,耻YAG雷射)及八〇4雷射係合適 因為使用本發明之半導體皆曰 覆晶安m“ 冑體走面用切-帶-體膜所生產之 覆曰曰女裝式+導體器件為藉由覆晶安裝方法安裝之半導體 153174.doc •63- 201133599 器件’所以該器件相較於藉由晶粒接合安裳方法安裝之半 導體器件具有薄化且小型化之形狀。因此,覆晶安裝式半 導體器件可合適地用作各種電子器件及電子零件或其材料 及部件。具體言之,作為利用本發明之覆晶安裝式半導體 器件的電…’可提到所謂的「行動電話」及 「PHS」、小尺寸電腦[例如,所謂的「pDA」(手持型炊 端機)、所謂的「筆記型尺寸個人電腦」、所謂的「Net
Book(商標)」及所謂的「可戴式電腦」,等等]、具有「行 動電話」與電腦成-體之形式的小尺寸電子器件、所謂^ 「Digita丨Camera(商標)」、所謂的「數位視訊相機」、小 尺寸電視機、小尺寸遊戲機、小尺寸數位音訊播放器、所 謂的「電子記事本」、所謂的「電子辭典」、用於所謂的 <電子書」之電子器件終端機、諸如小尺寸數位型手錶之 行動電子器件(攜帶型電子器件)及其類似者。不言而喻, 亦可提到除了行動電子器件以外之電子器件(靜止型電子 盗件,等等),例如’所謂的「桌上型個人電腦」、薄型
電視機、用於記錄及再現之電子器件(硬碟記㈣、DM 播放器,料)、投影儀、微機器及其類似^此外,電 子零件或用於電子器件及電子零件之材料及部件不受特定 限制,且其實例包括用於各種記憶體器件(所謂的「記憶 體」、硬碟,等等)之所謂的rCPU」及部件之零件。〜 實例 ° 下文將詳細地以說明方式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例。缺 而’在此等實例中所描述之材才斗、摻合量及其類似者不,意 I53,74d〇C -64-
201133599 欲將本發明之範疇僅限於彼等,除非另有敍述,且其僅僅 為解釋性實例。此外,在每一實例中之份為重量標準,除 非另有敍述。 (生產實例1) 將以1 00份具有丙烯酸乙酯及曱基丙烯酸曱酯作為主要 組分之基於丙烯酸酯之聚合物(商標名「PARACRON W-197CM」,由 Negami Chemical Industrial Co.,Ltd.製造)計 為21份環氧樹脂(商標名「EPICOAT 1004」,由JER Co., Ltd.製造)、22份酚樹脂(商標名「MILEX XLC-4L」,由 Mitsui Chemicals,Inc.製造)及77份球形矽石(商標名「SO-25R」,由 Admatechs Co·,Ltd.製造,平均粒徑:0.5 μπι) 溶解至曱基乙基酮中,以製備具有23.6重量%之固體濃度 的樹脂組合物溶液(有時被稱作「樹脂組合物溶液A」)。 (生產實例2) 將以100份具有丙烯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酸曱酯作為主要 組分之基於丙烯酸酯之聚合物(商標名「PARACRON W-197CM」,由 Negami Chemical Industrial Co.,Ltd.製造)計 為113份環氧樹脂(商標名「EPICOAT 1004」,由JER Co., Ltd.製造)、121份酚樹脂(商標名「MILEX XLC-4L」,由 Mitsui Chemicals,Inc.製造)、246份球形矽石(商標名 「SO-25R」,由 Admatechs Co·, Ltd.製造,平均粒徑:0.5 μπι)、5份染料 1(商標名「OIL GREEN 502」,由 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製造)及 5 份染料 2(商標名 「OIL BLACK BS」,由 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 153174.doc •65· 201133599
Ltd.製造)溶解至甲基乙基酮中,以製備具有⑽重量%之 固體濃度的樹脂組合物溶液(有時被稱作「樹脂組合物溶 液B」)。 (至晶圓之黏著性的評估) 關於自在生產實例1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及 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藉由黏著力之以下量測 方法量測至晶圓之黏著力,且根據用於黏著性之以下評估 標準評估每一樹脂層是否具有合適黏著力以作為晶圓黏著 層。表1中展示評估或量測之結果。 <黏著力之量測方法> 將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膜(厚度:3 8 μιη ;有時被稱作 「PET膜」)附著至自在生產實例丨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 物溶液A及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中之每一者的 一表面以獲得樹脂層附著PET膜。將作為晶圓之矽晶圓(厚 度.0.6 mm)置放於熱板上,且藉由按樹脂層附著pET膜之 樹脂層與晶圓接觸之形式使2 kg之輥往復一次而在規定溫 度(50C)下將膜附著於晶圓上。其後,允許層壓物在熱板 (50 C)上停頓達2分鐘,且接著允許在常溫(約23它)下停頓 達20分鐘。在停頓之後,藉由使用剝落測定器(商標名 「AUTOGRAPH AGS-J」,由 Shimadzu Corporation製造) 在1 80°之剝落角度及300 mm/min之拉伸速率的條件下在 23°C之溫度下剝落樹脂層附著PET膜(在樹脂層與晶圓之間 的界面處剝落)。量測在剝落時間的負載之最大負載(負載 之最大值’已自其消除在量測開始時之峰頂),且確定樹 -66 - 153174.doc
S 201133599 脂之黏著力(N/l0 mm寬度),同時將此最大負載視為樹脂 層與晶圓之間的黏著力(樹脂層至晶圓之黏著力)。 (用於黏著性之評估標準) 良好:至晶圓之黏著力為1 N/10 mm寬度或1 N/10爪爪寬 度以上; 差·至晶圓之黏著力小於1 N/10 mm寬度。 在黏著力之量測方法中,用PET膜加強樹脂層,但獲得 黏著力之類似值,甚至當使用壓敏性黏著帶(商標名 「BT315」,由 Nitto Denko Corporation製造)來代替 pet膜 時仍是如此。 表1 生產實例 黏著力 1 良好 2 差 自表1,自生產實例1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得到之樹脂層 具有至晶圓之良好黏著力,且因此適合作為晶圓黏著層。 因此,可將樹脂層用作晶圓黏著層。另一方面,自生產實 例2之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具有至晶圓之低黏著 力,且因此不適合作為晶圓黏著層。因此,不能將樹脂層 用作晶圓黏著層。 <用於雷射標記屬性之評估方法> 關於自在生產實例丨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及 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藉由雷射可處理性之以 下評估或量測方法評估或量測雷射標記屬性,且根據用於 153174.doc •67· 201133599 雷射可處理性之以下評估標準評估樹脂層是否具有合適雷 射標記屬性以作為雷射標記層。表2中展示評估或量測之 結果。 <用於雷射可處理性之評估及量測方法> 在1.0 W之強度的條件下用雷射[波長:532 nm,雷射產 生裝置(商標名「MD-S9900」,由 Keyence Corporation製 造)]輻照自在生產實例丨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 及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中之每一者,且用雷射 顯微鏡量測藉由雷射輻照處理之處理深度。 (用於雷射可處理性之評估標準) 良好:雷射處理深度為2 μηι或2 μηι以上; 差:雷射處理深度小於2 μιη。 表2 生產實例 雷射可處理性 1 差 2 良好 自表2 ’自生產實例2之樹脂組合物溶液Β得到之樹脂層 具有良好雷射可處理性,且因此適合作為雷射標記層。因 此’可將樹脂層用作雷射標記層。另一方面,自生產實例 1之樹脂組合物溶液Α得到之樹脂層具有低雷射可處理性, 且因此不適合作為雷射標記層。因此,不能將樹脂層用作 雷射標記層。 (光透射率之量測) 關於自在生產實例1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及 153174.doc
S • 68 - 201133599 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藉由光透射率之以下量 測方法量測在具有532 nm或1〇64 nm之波長的光之情沉下 的光透射率。表3中展示量測之結果。 <光透射率之量測方法> 使用商標名「UV-2550」(由 Shimadzu Corporation製造) 在規定強度下用具有400 nm至1100 nm之波長的可見光來 輻照自在生產實例1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及樹 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平均厚度:1 〇 gm)中之每一 者’且里測所透射之可見光之強度。因此,可自在透射通 過雷射標記層之前及之後具有每一波長之可見光之強度改 變確定光透射率。 表3 生產實例 光透射率(%) 波長:532 nm 波長:1064nm 1 40% 80% 2 1%或1%以下 1%或1%以下 (物理屬性之量測) 關於自在生產實例i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及 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中之每一者,分別按以下 方式量測水分吸收率(重量%)及重量減少比率(重量。以 下表4中展示量測之結果。 〈水分吸收率之量測方法> 允許自在生產實例1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及 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中之每一者在85t之溫度 153174.doc -69· 201133599 及85¼ RH之濕度的恆溫且恆濕之腔室中停頓達ι68小時。 1測在停頓之前及之後的重量,且根據以下表達式計算水 分吸收率(重量。/〇)。 水分吸收率(重量%)=[{(在允許樹脂層停頓之後的重量 (在允許樹脂層停頓之前的重量)}/(在允許樹脂層停頓之前 的重量)]X100 <重量減少比率之量測方法> 允許自在生產實例1及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A及 樹脂組合物溶液B得到之樹脂層中之每一者在25〇。(:之溫度 下的乾燥機器中停頓達1小時。量測在停頓之前及之後的 重量’且根據以下表達式計算重量減少比率(重量%)。 重置減少比率(重量%)==[{(在允許樹脂層停頓之前的重 量)-(在允許樹脂層停頓之後的重量)}/(在允許樹脂層停頓 之前的重量)]χ 1〇〇 表4 水分吸收率 (重量%) 重量減少比率 (重量%) 生產實例1 0.5 1.1 生產實例2 0.3 0.9 實例1 <半導體背面用膜之製造> 將在生產實例1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Α塗覆至可釋 放處理膜上作為由具有50 μηι之厚度之聚對苯二曱酸伸乙 酯膜構成的剝離型襯墊(分離器),其已經受聚矽氧釋玫處 153174.doc -70- 201133599 理,且接著在130 °C下乾燥達2分鐘以形成具有l〇 μηι之厚 度(平均厚度)的晶圓側樹脂層(晶圓黏著層)。其後,將在 生產實例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β塗覆至晶圓側樹脂 層(晶圓黏著層)上,且接著在13〇。〇:下乾燥達2分鐘以形成 具有10 μπι之厚度(平均厚度)的外樹脂層(雷射標記層)’藉 此製造具有20 μιη之厚度(平均厚度)的半導體背面用膜(有 時被稱作「半導體背面用膜A」)。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製造> 使用手墨輟·按外樹脂層與切晶帶(商標名r V-8-T」,由
Nitto Denko Corporation製造;基底材料之平均厚度:65 μπι,壓敏性黏著層之平均厚度:1〇 μιη)之壓敏性黏著層接 觸之形式將以上半導體背面用膜Α附著至切晶帶之壓敏性 黏著層上’以製造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比較實例1 <半導體背面用膜之製造> 將在生產實例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β塗覆至可釋 放處理膜上作為由具有50 μιη之厚度之聚對苯二甲酸伸乙 酯膜構成的剝離型襯墊(分離器),其已經受聚石夕氧釋玫處 理,且接著在13〇t下乾燥達2分鐘以形成具有1〇 μΓΠ之厚 度(平均厚度)的晶圓侧樹脂層(晶圓黏著層)。其後,將在 生產貫例1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Α塗覆至晶圓側樹脂 層(晶圓黏著層)上’且接著在13〇t下乾燥達2分鐘以形成 具有10 μιη之厚度(平均厚度)的外樹脂層(雷射標記層),藉 此製造具有20 μιη之厚度(平均厚度)的半導體背面用骐(有 153174.doc -71 · 201133599 時被稱作「半導體背面用膜B」)。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製造> 使用手墨輥按外樹脂層與切晶帶(商標名r V-8-T」,由 Nitto Denko Corporation製造;基底材料之平均厚度:65 μιη ’壓敏性黏著層之平均厚度:1〇 μιη)之壓敏性黏著層接 觸之形式將以上半導體背面用膜Β附著於切晶帶之壓敏性 黏著層上’以製造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比較實例2 <半導體背面用膜之製造> 將在生產實例1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Α塗覆至可釋 放處理膜上作為由具有50 μιη之厚度之聚對苯二甲酸伸乙 酯膜構成的剝離型襯墊(分離器),其已經受聚矽氧釋放處 理’且接著在13〇。(:下乾燥達2分鐘以形成具有20 μιη之厚 度(平均厚度)的樹脂層,藉此製造具有20 μιη之厚度(平均 厚度)的半導體背面用膜(有時被稱作「半導體背面用膜 C」)。因此,半導體背面用膜c具有單層之構造。亦即, 具有單層構造(亦即,樹脂層)之半導體背面用膜充當晶圓 側樹脂層且亦充當外樹脂層。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製造> 使用手墨輥將以上半導體背面用膜C附著於切晶帶(商標 名「V-8-T」,由 Nitto Denko Corporation製造;基底材料 之平均厚度:65 μιη,壓敏性黏著層之平均厚度:10 μιη) 之壓敏性黏著層上,以製造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比較實例3 153174.doc
S •72· 201133599 <半導體背面用膜之製造> 將在生產實例2中所製備之樹脂組合物溶液B塗覆至可釋 放處理膜上作為由具有50 μιη之厚度之聚對苯二曱酸伸乙 醋膜構成的剝離型襯墊(分離器),其已經受聚矽氧釋放處 理’且接著在130Χ下乾燥達2分鐘以形成具有20 μιη之厚 度(平均厚度)的樹脂層,藉此製造具有20 μιη之厚度(平均 厚度)的半導體背面用膜(有時被稱作「半導體背面用膜 D」)°因此,半導體背面用膜D具有單層之構造。亦即, 具有單層構造(亦即’樹脂層)之半導體背面用膜充當晶圓 側樹脂層且亦充當外樹脂層。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製造> 使用手墨輥將以上半導體背面用膜D附著於切晶帶(商標 名 V-8-T」,由 Nitto Denko Corporation製造;基底材料 之平均厚度:65 μηι,壓敏性黏著層之平均厚度:1〇 μιη) 之壓敏性黏著層上,以製造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附帶言之,在根據實例1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中,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平均厚度)為20 μπ1。此外, 關:切晶帶(商標名「ν·8_τ」’由驗。Denk〇c— 製造)’基底材料之厚度(平均厚度)為65 μηι,壓敏性黏著 層之厚度(平均厚度)為1G叫,且總厚度為75 μιη。因此, 在根據實例1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膜中,半導體背 :用膜之厚度對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之厚度的比率(半 者面用膜之厚度/切晶帶之壓敏性 均厚度之㈣)W,且半導„㈣狀厚=切= I53174.doc •73- 201133599 帶之厚度(基底材料與壓敏性黏著層之總厚 體背面用膜之厚度/切晶帶之厚度;平均厚度之= 20/75 ° (評估) 關於在實例1及比較實例丨至3中所製造之半導體背面用 切晶帶-體膜’藉由以下評估或量測方法評估或量測切晶 屬性、拾取屬性、覆晶接合屬性、晶圓背面之標記屬性及 晶圓背面之外觀屬性。表5中展示評估或量測之結果。 <切晶屬性/拾取屬性之評估方法> 在使用實例1及比較實例丨至3之每一半導體背面用切晶 帶一體膜的情況下,藉由實際上對半導體晶圓進行切晶來 評估切晶屬性,且接著評估剝落能力,因此評估半導體背 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切晶效能或拾取效能。 使半導體晶圓(直徑:8英吋,厚度:〇 6 mm :矽鏡面晶 圓)經受背面拋光處理,且將具有〇 2 mm之厚度的鏡面晶 圓用作工件。在自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剝落分離器 之後,在70°C下藉由輥壓接將鏡面晶圓(工件)附著至半導 體背面用膜上(亦即,至半導體背面用膜之晶圓側樹脂層 上)’且進一步執行切晶。在本文中,按充分切割執行切 晶,以便為10平方毫米之晶片尺寸。在此方面,用於半導 體晶圓研磨之條件、附著條件及切晶條件如下。 (用於半導體晶圓研磨之條件) 研磨裝置:商標名「DFG-8560」,由DISCO Corporation製 造 153174.doc 74· 201133599 半導體晶圓:8英吋直徑(自0.6 mm之厚度研磨背面,以便 直至為0.2 mm之厚度) (附著條件) 附著裝置··商標名「ΜΑ-3000ΠΙ」,由Nitto Seiki Co·, Ltd.製造 附著速度:l〇mm/min 附著壓力:0.15 MPa 在附著時之級溫:70°C (切晶條件) 切晶裝置:商標名「DFD-6361」,由DISCO Corporation 製造 切晶環:「2-8-1」(由 DISCO Corporation製造) 切晶速度:30 mm/sec 切晶刀·
Zl ; 「203O-SE 27HCDD」,由 DISCO Corporation製造 Z2 ; 「203O-SE 27HCBB」,由 DISCO Corporation製造 切晶刀旋轉速度:
Zl ; 40,000 r/min Z2 ; 45,000 r/min 切割方法:步進切割 晶圓晶片尺寸:10.0平方毫米 在切晶中,確認鏡面晶圓(工件)是否牢固地固持於半導 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上而不剝落以實現令人滿意的切 晶。切晶被充分地執行之狀況經分級為「良好」,且切晶 153174.doc -75- 201133599 未被充刀地執行之狀況經分級為「差」,因此評估切晶能 力。 接下來,藉由用針將工件自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之切明▼側向上推動而自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連同半導 體背面用膜一起剝落藉由切晶獲得之晶片成形工件,藉以 拾取在已用半導體背面用膜保護背面之狀態下的晶片成形 工件。確定在此時晶片(總共_件)之拾取比率(%)以評估 才。取屬性。因此,當拾取比率較靠近丨時,拾取屬性 較佳。 此處’拾取條件如下。 (用於半導體晶圓之拾取條件) 拾取裝置:商標名「SPA_300」,由ShinkawaC〇,Ltd製造 拾取針之數目:9根針 針之上推速度:20 mm/s 針之上推距離:500 μπι 拾取時間:1秒 切晶帶膨脹量:3 mm <用於覆晶接合屬性之評估方法> 在使用根據每-實例或比較實例之半導體f面用切晶帶 一體膜的藉由上述<切晶屬性/拾取屬性之評估方法>獲得 的根據每一實例或比較實例之晶片成形工件上,按晶片成 形工件之表面(電路面)與電路板之擁有對應於電路面之佈 線之表面相對置的形式使形成於晶片成形工件之電路面處 的凸塊與附著至電路板之連接墊的結合用導電材料(焊料) 153174.doc
S • 76 · 201133599 一觸且藉由將溫度升高至260。(:使導電材料在壓力下熔 接著冷卻至至溫’藉以將晶片成形工件固定至電路板 以製造半導體H件。根據以下評估標準評估在此時之覆晶 接合屬性。 (用於覆晶接合屬性之評估標準) 良好:可無麻煩地藉由覆晶接合方法達成安裝; 差.不能藉由覆晶接合方法達成安裝。 〈用於晶圓背面之標記屬性之評估方法〉 用YAG雷射將雷射標記應用於藉由上述 < 用於覆晶接合 屬性之評估方法〉獲得之半導體ϋ件中晶片成形工件之背 面(亦即半導體月面用膜之最外層之表面)上。在藉由雷 射標記獲得之資訊(條碼資訊)上,根據以下評估標準評估 使用根據每一實例或比較實例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 膜所獲得之半導體器件之標記屬性(雷射標記屬性)。 (用於標記屬性之評估標準) 良好:判斷藉由雷射標記獲得之資訊令人滿意地可見的人 數為在隨機選定之10個成年人當中的8個人或8個人以上; 差:判斷藉由雷射標記獲得之資訊令人滿意地可見的人數 為在隨機選定之10個成年人當中的7個人或7個人以下。 〈用於晶圓背面之外觀屬性之評估方法> 在使用根據母一貫例及比較實例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 一體膜的藉由上述 < 切晶屬性/拾取屬性之評估方法〉獲得 的根據每一實例或比較實例之晶片成形工件上,根據以下 S平估標準視覺上評估晶片成形工件之背面之外觀屬性。 153174.doc -77· 201133599 <用於外觀屬性之評估標準> 良好:不會觀察到晶圓(矽晶圓)之背面與晶片成形工件中 之半導體背面用膜之間的剝落(起鈹); 差:觀察到晶圓(矽晶圓)之背面與晶片成形工件中之半導 體背面用膜之間的剝落(起皺)。. 表5 晶圓側 樹脂層 晶圓對置側 樹脂層 切晶 屬性 拾取屬性 (%) 覆晶接 合屬性 標記屬性 外觀屬性 實例1 生產實例1 生產實例2 良好 100 良好 良好 良好 比較實例1 生產實例2 生產實例1 良好 100 良好 差 良好 比較實例2 生產實例1 生產實例1 良好 100 良好 差 良好 比較實例3 生產實例2 生產實例2 良好 100 良好 良好 差 附註)在根據比較實例2及3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中之每一者中’半導體背面用膜具有單層構造。 自表5 ’確認根據實例!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擁 有處於極佳專級的作為切晶帶之功能及作為半導體背面用 膜之.功能(諸如,至晶圓之緊密黏著性及雷射標記屬性)。 因為切晶帶及半導體背面用膜係按一體方式形成於根據 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中,以及半導體背面 用膜包括具有特定光透射率(光之波長:532 nm4i〇64 nm)之晶圓黏著層及具有特定光透射率(光之波長:532 nm 或IO64 nm)之雷射標記層,所以可自半導體晶圓之切晶步 驟至半導體晶片之覆晶接合步驟利用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 體膜。即,在藉由覆晶接合方法生產半導體器件時,根 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體膜可合適地用作擁有 I53174.doc
S •78· 201133599 切曰曰帶及半導體背面用膜之兩個功能的半導體背面用切晶 帶一體膜。 雖然本發明已詳細地且參考其特定實施例予以描述,但 對熟s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 範疇的情況下在其中進行各種改變及修改。 本申凊案係基於2009年12月24曰申請之曰本專利申請案 第2009-292767號及2010年11月i 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 案第2010-253 03 1號,其全部内容在此係以引用的方式併 入0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展示根據本發明的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 一實施例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2A至圖2D為展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生產使用半導體 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之半導體器件之程序之一實施例的橫 截面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2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3 切晶帶 4 半導體晶圓(工件) 5 半導體晶片(晶片成形工件) 6 黏著物 21 雷射標記層 22 晶圓黏著層 153174.doc •79· 201133599 31 基底材料 32 壓敏性黏著層 51 形成於半導體晶片5之電路面處的凸塊 61 黏著至黏著物6之連接墊的結合用導電材料
153174.doc -80- S

Claims (1)

  1. 20113359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其待形成於一連接於一黏 著物上之半導體元件覆晶之一背面上, 其中該膜包含一晶圓黏著層及一雷射標記層,且 其中該晶圓黏著層就一具有532 nm波長的光而言具有 40%或40%以上之光透射率,且該雷射標記層就一具有 532 nm波長的光而言具有小於40%之光透射率。 2. —種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其待形成於一連接於一黏 著物上之半導體元件覆晶之一背面上, 其中該膜包含一晶圓黏著層及一雷射標記層,且 其中該晶圓黏著層就一具有1064 nm波長的光而言具 有40°/。或40°/。以上之光透射率,且該雷射標記層就—具 有1064 nm波長的光而言具有小於4〇%之光透射率。 3·如請求項1或2之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其中該晶圓黏 著層及該雷射標記層皆經著色。 4. 一種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其包含: 一切晶帶,其包含一基底材料及一形成於該基底材料 上之壓敏性黏著層;及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其 係按將雷射標記層層壓於該切晶帶之該壓敏性黏著層上 的方式形成於該切晶帶之該壓敏性黏著層上。 5. 如請求項4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其係用於〜 覆晶安裝式半導體器件。 6. —種用於生產一半導體器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153174.doc 201133599 將一工件附甚s '至如請求項4或5之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 、之覆aa型半導體背面用膜中之一晶圓黏著層上; 對該工件進行切晶以形成一晶片成形工件; 自切晶帶之壓敏性黏著層連同該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 膜一起剝落該晶片成形工件;及 藉由覆晶接合將該晶片成形工件固定至一黏著物。 7. 一種覆晶安裝式半導體器件’其係使用如請求項4或5之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製造,該半導體器件包含一 晶片成形工件,且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係附著至該晶 片成形工件之一背面。 153174.doc 2-
TW099145905A 2009-12-24 2010-12-24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TWI479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2767 2009-12-24
JP2010253031A JP5501938B2 (ja) 2009-12-24 2010-11-11 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3599A true TW201133599A (en) 2011-10-01
TWI479557B TWI479557B (zh) 2015-04-01

Family

ID=44186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5905A TWI479557B (zh) 2009-12-24 2010-12-24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04382B2 (zh)
JP (1) JP5501938B2 (zh)
KR (1) KR101516028B1 (zh)
CN (1) CN102153960B (zh)
TW (1) TWI4795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543B (zh) * 2010-07-29 2014-12-21 Nitto Denko Corp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及其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63675B1 (ko) * 2008-03-14 2010-06-1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징용 복합기능 테이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5249290B2 (ja) * 2010-07-20 2013-07-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半導体装置
JP6144868B2 (ja) * 2010-11-18 2017-06-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及び、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30027358A (ko) * 2011-09-07 2013-03-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드라이버ic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797567B (zh) * 2011-09-30 2018-05-1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具有保护膜形成层的切割膜片和芯片的制造方法
TWI484546B (zh) * 2012-11-19 2015-05-11 Powertech Technology Inc 補償晶粒厚度之覆晶接合製程
KR101590453B1 (ko) 2013-07-31 2016-02-02 앰코 테크놀로지 코리아 주식회사 휨 개선을 위한 반도체 칩 다이 구조 및 방법
SG11201606008WA (en) * 2014-01-22 2016-08-30 Lintec Corp Protective film-forming film, sheet for protective film, complex sheet for forming protective fil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manufactured product
CN106415819A (zh) * 2014-01-22 2017-02-15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膜形成膜、保护膜形成用片、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及检查方法
SG11201607716PA (en) * 2014-03-24 2016-11-29 Lintec Corp Protection membrane forming film, protection membrane forming utilization sheet, production method and inspection method for workpiece or processed product, workpiece determined as adequate product, and processed product determined as adequate product
KR101602782B1 (ko) * 2014-07-03 2016-03-11 주식회사 이오테크닉스 웨이퍼 마킹 방법
JP6078581B2 (ja) * 2015-04-30 2017-02-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一体型フィルム、フィルム、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保護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JP6506118B2 (ja) * 2015-06-25 2019-04-2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保護膜形成用フィルム、保護膜形成用シート、ワーク又は加工物の製造方法、検査方法、良品と判断されたワーク、及び良品と判断された加工物
JP6812212B2 (ja) 2016-11-14 2021-01-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テープ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019468B1 (ko) 2016-11-29 2019-09-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도체용 접착 필름 및 반도체 장치
JP6890050B2 (ja) * 2017-06-23 2021-06-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接着性シート
JP2020102553A (ja) * 2018-12-21 2020-07-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半導体背面密着フィルム
WO2019131854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半導体背面密着フィルム
JP7264593B2 (ja) 2018-01-30 2023-04-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半導体背面密着フィルム及び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半導体背面密着フィルム
KR101936873B1 (ko) * 2018-03-23 2019-01-11 (주)엠티아이 웨이퍼 레벨용 백사이드 점착테이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9197784A (ja) * 2018-05-08 2019-11-14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
US11488841B2 (en) * 2019-02-20 2022-11-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package
JP7160739B2 (ja) 2019-03-25 2022-10-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半導体背面密着フィルム
JPWO2021079955A1 (zh) 2019-10-23 2021-04-29
JP7451150B2 (ja) 2019-11-20 2024-03-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半導体背面密着フィルム
JPWO2022208686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3551A (ja) 2002-07-25 2004-02-26 Hitachi Chem Co Ltd 半導体素子表面保護用フィルム及び半導体素子ユニット
DE10235482B3 (de) 2002-08-02 2004-01-22 Süss Microtec Lithography Gmbh Vorrichtung zum Fixieren dünner und flexibler Substrate
TWI222172B (en) * 2002-08-21 2004-10-11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Semiconductor wafer dividing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chip without edge cracking produced by the method thereof
JP4341343B2 (ja) 2002-10-04 2009-10-07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64508B2 (ja) 2002-12-27 2009-11-1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チップ裏面用保護膜形成用シートおよび保護膜付き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JP2004221169A (ja) 2003-01-10 2004-08-05 Hitachi Chem Co Ltd 半導体素子保護材、及び半導体装置
US20040145060A1 (en) 2003-01-23 2004-07-29 Dominic Christopher J Laser marking passivation film for semiconductor package
KR100737610B1 (ko) * 2005-04-28 2007-07-10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반도체용 다이싱 다이 접착필름
CN100397564C (zh) 2005-08-26 2008-06-25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圆的激光标示方法
JP4865312B2 (ja) 2005-12-05 2012-02-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用保護膜形成用シート
JP2007250970A (ja) 2006-03-17 2007-09-27 Hitachi Chem Co Ltd 半導体素子裏面保護用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法
JP4846406B2 (ja) 2006-03-28 2011-12-2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チップ用保護膜形成用シート
JP4769975B2 (ja) 2006-03-29 2011-09-07 オン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トレーディング・リミテッド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006386A (ja) * 2006-06-29 2008-01-1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チップ用保護膜形成用シートによる保護膜形成方法。
JP2008166451A (ja) 2006-12-27 2008-07-1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チップ保護用フィルム
JP2010129699A (ja) * 2008-11-26 2010-06-10 Nitto Denko Corp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543B (zh) * 2010-07-29 2014-12-21 Nitto Denko Corp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及其用途
US10211083B2 (en) 2010-07-29 2019-02-1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Film for flip chip type semiconductor back surface and its u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01938B2 (ja) 2014-05-28
JP2011151360A (ja) 2011-08-04
KR101516028B1 (ko) 2015-04-29
CN102153960A (zh) 2011-08-17
CN102153960B (zh) 2014-12-10
US8704382B2 (en) 2014-04-22
US20110156279A1 (en) 2011-06-30
TWI479557B (zh) 2015-04-01
KR20110074469A (ko) 201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33599A (en) Film for flip chip type semiconductor back surface
TWI591769B (zh) 切晶帶一體型晶圓背面保護膜
TWI550052B (zh) 使用切晶帶一體型晶圓背面保護膜製造半導體器件之方法
TWI591150B (zh) 切晶帶一體型晶圓背面保護膜、半導體器件之製造方法、覆晶安裝半導體器件
TWI545638B (zh)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TWI534236B (zh) 用於半導體背面之切晶帶一體型薄膜
TWI429034B (zh)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及其應用
TWI527105B (zh) 用於半導體背面之切晶帶一體型薄膜
TWI444451B (zh) 用於半導體背面之切晶帶一體型薄膜
TWI649800B (zh) 半導體裝置製造用膜、半導體裝置製造用膜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445798B (zh)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半導體背面用切割帶一體膜、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及覆晶型半導體元件
TWI444452B (zh) 半導體背面用切割帶一體膜
TWI489536B (zh)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
TWI460778B (zh)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1213487A (en) Film for flip chip type semiconductor back surface and its use
TW201213486A (en) Dicing tape-integrated film for semiconductor back surfa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604003B (zh) 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
TWI444453B (zh) 半導體背面保護用切割帶一體膜
TWI437072B (zh)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半導體背面用切晶帶一體膜、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覆晶型半導體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