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24611A - Portable work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Portable work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4611A
TW201124611A TW099135625A TW99135625A TW201124611A TW 201124611 A TW201124611 A TW 201124611A TW 099135625 A TW099135625 A TW 099135625A TW 99135625 A TW99135625 A TW 99135625A TW 201124611 A TW201124611 A TW 2011246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portable
generator
acceleration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5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10558B (zh
Inventor
Jun Fukano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24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4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0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05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1/00Hand carts having only one axis carry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 wheels; Equipment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6Hand moving equipment, e.g. handle bars
    • B62B5/067Stowable or retractable handle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Description

20112461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種 ^ 瑕配—燃燒氣體發動機之可攜 式工作機械,且更特定令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偵測 此可攜式工作機械之傾倒的傾倒偵測技術。 【先前技術】 工作機械包含可被自由轉 轉移至一場地之可攜式工作機 械,且此等可攜式工作機姑 機蛾之某些類型具有由一燃燒氣體 發動機(下文中簡稱為「揪 _ …礼發動機」)驅動之一工作單 元。此工作單元之一實例係 負1 j係(例如)日本專利特許公開公告 案(JP-Α)第2006-97584號中所姐- 所揭不之一燃氣發動機發電機 組合單元。 所揭示之燃氣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包含:一燃氣發動 機〃可由自|丁氣筒供應之—燃料驅動;一發電機,其 由該燃氣發動機驅動;及一批在丨 汉&制15 ’其用於控制該燃氣發 動機及該發電機。該P宁符、q VAL γ 0 茨財轧疴该燃氣發動機、該發電機及 該控制器係容置在一可芦式交哭+ μ山 1 』4用式今為或箱中。在使用時,燃氣 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被放置在地板上且經操作使得該發 電機係由該燃氣發動機驅動以產生可供應至一外部設備之 電力。 燃氣發動機具有一潤滑系統,其在許多情況下利用一所 謂之「油槽系統」,其中將收容在—曲軸箱中之—潤滑油 分配給發動機之滑動部件。僅將可攜式燃氣發動機發電機 組合單元放置於地板上而不錯定,且因此可發生由取決 15I628.doc 201124611 於女農狀況之某些原因引起的燃氣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 之傾倒。若此傾倒發生在燃氣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之操 作期間’則期望立即停止燃氣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相 同情況適用於其他類型之可攜式工作機械。 【發明内容】 本心明之一目的為提供一種可攜式工作機械,其 "b夠保護自身免受由可攜式工作機械之傾倒引起之損壞。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工作機械,其包括:一燃 j孔體發動機,—卫作單元,其由該發動機驅動;—控制 =,其用於控制該發動機及該工作單元;及一加速度感 測裔,其能夠偵測由該可攜式工作機械引發之沿相對於一 垂直線之兩個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之加速度。該控制單元 糸經組態以基於由該加速度感測器偵測之該等水平加速度 2疋該可攜式卫作機械之__頂錐角,且當其判定該頂錐 角超過-預設參考㈣發出—停止指令給該發動機。 機;;::ίΓ,由加速度感測器谓測由可攜式工作發動 之水平加速度’且當控制單元判定基於所伯測水平
加速度而判定的可德彳丁 IU 嵩弋工作機械之一頂錐角超過一參 止控:早π停止發動機。發電機將隨發動機被停止而停 / :制单元能夠在可揭式工作機械已傾倒之前作出判定 疋否條止發動機。可繁於可攜式工作機械之重心、重量、 其他物理屬性以及使用狀況而將該參考角設定為一 t::。因此’當可攜式工作機械在操作期間傾倒時,在 發動機’藉此保護可攜式工作機械免受 151628.doc 201124611 損壞。 較佳地’控制單元係經組態以當其判定頂錐角超過參考 角之一狀況持續超過一預設持續時間時發出停止指令’且 其中該持續時間被設定為隨頂錐角的增大而變小。可發生 可攜式工作機械沿一方向傾斜一特定程度並在該預設持續 時間已逝去之前恢復其正常直立位置。在此情況下,允’ 發動機繼續其操作使得卫作單元可以—穩定方式繼續其操 作此外,因為該持續時間被設定為隨可攜式工作機械= 頂錐角之増大而變小,所以控制單元能夠根據可攜式工作 機械之傾斜狀況而在適當時間停止發動機。 較佳地,控制單元係經組態以當其判定頂錐角超過參考 角時,以使得發動機之一旋轉速度被減至一預設參考速度 之一方式執行控制。該預設參考速度係(例如)一空轉^ 度。當可攜式工作機械在稍微傾斜後恢復其直立姿勢時,' 此配置尤其有利。雖然可攜式工作機械係處於一傾斜或傾 倒狀態,但發動機仍以空轉速度運行。當恢復可攜式工作 機械之賢立姿勢時,使發動機恢復至—先前運行狀^。就 此配置而言’可攜式工作機械可以一穩定方式繼續其; 作。 ’、 較佳地’加速度感測器係一三軸加速度感測器且以使 得該三軸加速度感測器除可偵測水平加速度外亦 可攜式工作機械引發之沿—重力方向之加速度的—方式將 該三軸加ϋ度感測器安裝在可攜式工作機械i。控制單元 係經組態以基於沿該重力方向之加速度而判冑可攜式工作 151628.doc 201124611 機械是否已使其迄執 當其判定可攜气工!常姿勢改變至-翻倒姿勢,且 疋』揭式工作機械已改 停止指令給發動機與卫作單元兩者r勢時立即發出 控制單元基於沿由三軸加速度感 的加速度而判定可攜式、j之重力之方向 勢改變至翻倒姿勢。:給:機::否,使其姿勢自正常姿 停止發動機與工作單 二:判疋’則控制單元立即 一緊急停止狀態。兩者’藉此使可攜式卫作機械處於 【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僅以舉例方式參考附圖而詳細描述本發明 之一較佳結構實施例。 圖1顯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可攜式工作機械的一燃氣 發動機驅動之可攜式發電機…該可攜式發電機H)係顯示 為處於1:立位置或姿勢。該燃氣發動機驅動之可攜式發 電機10係-種工作機械,其可由-人體操作者攜帶且可被 自由轉移至一期望工作場地。 如圖1中所示,可攜式發電機10大體包含一長形的大致 為長方體之容器或箱n及容置在該箱u中之一發動機發電 機組合單元12。該箱11具有:一正面板丨la,其經調適以 位於可攜式發電機1 〇之一前側上同時可攜式發電機丨〇係在 使用中’及一控制區段11 b ’其設置於該正面板11 a上。可 攜式發電機10之部件係經定向使得包含該正面板Ua之一 平面形成可攜式發電機ίο之一正面。該箱η裝有左右移動 輪13、左右支腳I4、一握把15及一攜帶手柄16。 151628.doc 201124611 在箱11之一側(後側)11 e處將左右輪13可旋轉地安裝至箱 11之一底部1 lc。在箱11之一相對側(前側)處將左右支腳14 安裝至柏11之該底部11c。由於輪子13及支腳丨4,可攜式 發電機10具有一自撐式結構且通常可保持處於圖1中所示 之其直立位置。 握把15係一桿狀部件,其設置於箱丨丨之一上端部nd 處。握把15係大致直接佈置在輪子13之旋轉軸上方且平 行於該旋轉軸CL而延伸。 攜帶手柄16係可枢轉地安裝至箱丨丨之上端部ud以圍繞 桿狀握把15之一縱向軸而經歷樞轉運動。攜帶手柄“具有 一大體為U形之組態(如自正視圖所觀看)及—反向l形組態 (如自側視圖所觀看)。該1;形攜帶手柄16具有自枢軸式基 座端部16a延伸之—對平行間隔臂,料樞軸式基座端部 :二首先沿順著箱u之左右上緣的一向前方向、接著沿順 著箱之左右前緣的—向下方向且最終於其等之下端部處-起連接。 巧合種模式使用可攜式燃氣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 文中簡稱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如下文參考圖 圖5所述。圖2係-第—使用模式,其中發動機驅動之赛 機1 0係垂直佈置在_地板 ^ 一# 收L上以呈現一直立姿勢。在驾 果工’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係憑藉 腳14而自支揮在地飢上。雖然保持該直立姿勢,㈣ ==電機〗。可操作發動機發電機組合 圖; 折疊攜帶手柄16以便位於箱U上且順著箱u,w J51628.doc 201124611 時將攜帶手柄16設定為以圖2中之虛線指示之一豎起位 置。 圖3顯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一第二使用模式。在 該第二使用模式中,藉由用一人體操作者之手Ha拉攜帶手 柄16而使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自一位置轉移至另一位 置’同時使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向後側u e傾斜且將攜 帶手柄16設定為豎起位置。在該第二使用模式中,停止發 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12(圖1)。 圖4顯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一第三使用模式。在 s亥第二使用模式中’由人體操作者手提發動機驅動之發電 機10同時用其手Ha抓緊握把15。在該第三使用模式中停 止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12(圖1)。 圖5顯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一第四使用模式。在 該第四使用模式中,將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放置在地板 FL上以呈現一平躺姿勢。箱11亦具有設置於箱11之後側 lie上之左右輔助支腳17。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平躺 在地板FL上且其前側面向上時,輪子13及輔助支腳17係與 地板FL接觸並支撐處於一躺著位置之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 10。在該第四使用模式中,停止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 12(圖1)。該第四使用模式可提供一高姿勢穩定性給發動機 驅動之發電機10且因此尤其適合於一應用,其中由一車輛 轉移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同時將其收容在該車輛之—行 李艙中》 如圖1及圖6中所示,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12(圖丨)係 151628.doc •10· 201124611 由燃燒乳體之發動機(燃氣發動機)2〇及由該燃氣發動機 20驅動之-發電機31組成。㈣氣發動機包括:—四衝 程單虹發動機,其具有—大致為水平之曲軸化及—潤滑 系統,其中分配收容在—曲軸箱22中之一潤滑油Lu以用於 满滑該發動機之各種滑動部件。該燃氣發動機2G之汽紅Μ 係垂直佈置在-直立位置中。該燃氣發動機係所謂之一多 用途發動機且裝配一反沖起動器24。 反冲起動1§ 24係一起動裝置,其用於實現燃氣發動機2〇 之手動起動且設置於曲軸或一飛輪25上。當用手拉一起動 按知24a時,反冲起動器24能夠運行或旋轉。該起動按鈕 24a係佈置在箱η之正面板lla上。 發電機3 1係經組態以當其由燃氣發動機2〇驅動時產生電 力。發電機3 1包含:一永久磁鐵32,其設置於直接連接至 曲軸21之飛輪25上;及一線圈33,其佈置在飛輪乃附近。 經由一整流電路34、一電力輸出電路35及一雜訊濾波器 (圖中未顯示)或類似輔助電組件而將由發電機3丨產生之電 力供應至電源插座36(圖中未顯示),可將電力自電源插座 36供應至一外部設備。發電機31、該整流電路34及該電力 輸出電路35之一組合形成一電力產生工作區段或單元3〇, 其構成一種由燃氣發動機20驅動之工作單元。 整流電路34將AC(交流)電力整流及轉換為DC(直流)電 力。電力輸出電路3 5係佈置於整流電路3 4與電源插座3 6之 各者之間且(例如)由一 FET(場效應電晶體)電橋形成。僅當 電力輸出電路3 5係處於一接通操作狀態時,可將藉由整流 I51628.doc 201124611 電路34之整流而產生之DC電力供應至外側。亦將整流dc 電力供應至電組件,諸如一點火裝置62及一控制單元65。 電源插座36係設置於箱11之一右側面板1丨[上。 如圖6中所示,用於將一氣體燃料供應至燃氣發動機2〇 之氣體燃料供應單元4〇係經組態以使源自一對燃料供應源 G1及G2之一液體燃料汽化並將汽化燃料供應至燃氣發動 機20之一燃燒室26。氣體燃料供應單元4〇包含一環式保持 器單元4 1、一燃料供應通道42 ' —手動閥43、一汽化器 44 截止閥45、一初級調節器46、一次級調節器47及一 混合器48。 燃料供應源G1及G2包括商業上可購之可攜式緊湊型貯 氣筒。貯氣筒Gl、G2填充有一液化燃料,諸如主要由丁 烷組成之液化丁烷。 環式保持器單元41係經組態以通過一次觸碰操作而單— 接觉貯軋琦Gl、G2之各自連接環(包含氣嘴)之附接。環式 保持器單元41包含兩個止回閥5 1、52及一單一壓力偵測閱 5 3。h供s玄等止回閥5 1、5 2以防止液化燃料回流向貯氣筒 G1、G2。當一次級側上之壓力減至一預定值時,關閉該 壓力偵測閥53。 燃料供應通道42係用於將來自環式保持器單元41之燃料 供應至混合器48之一通道。手動閥43係(例如)由一旋塞形 成之一主閥’其用於手動切換供應及切斷來自貯氣筒Gl、 G2之燃料。汽化器44將液化燃料(氣體燃料)轉化為一汽化 燃料。例如,當偵測到曲軸箱22内側之壓力係一負壓時, 151628.doc -12- 201124611 提供截止閥45以切斷燃料供應通道42。初級調節器46係一 壓力調節構件,其用於將氣體燃料之壓力減至(或調節至) 一預定壓力。次級調節器(零壓閥)47係一壓力調節構件, 其用於在由初級調節器46減壓後將氣體燃料之壓力進—步 減至幾乎等於大氣壓之一值。 閉一發動機進氣系統58之 操作該節流閥5 5。該控制 混合器48將已由次級調節器47減壓之氣體燃料與助燃空 氣混合以產生-燃料空氣混合物並將該燃#空氣混合物供 應至燃氣發動機20之燃燒室26。混合器48裝有一節流閥 55、一控制馬達56及—燃料噴嘴57。該節流閥55打開及關 玩58之一進氣通道59。由該控制馬達% 該控制馬達56包括一步進馬達。該燃料 噴嘴57將氣體燃料供應至該節流閥55之—上游側。 如圖6中所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裝有一控制器 一主開關6 1、點火裝置62之一
6〇。該控制器60本質上由一 火電路62a、一發動機旋轉 64、控制星分以》_ 土„ & 00 點火塞62b,且為此其 點火電路62a點燃點火裝置62之一 151628.doc -13. 201124611 包含一點火線圈。該點火塞62b係佈置在燃燒室26中。點 火裝置62係(例如)由將由發電機31產生之電力直接用作為 該點火線圈之主要電力且無需將電力儲存在一電池中的一 飛輪磁致點火裝置形成。 發動機旋轉感測器63偵測燃氣發動機2〇之一旋轉速度Ne 並發出指示燃氣發動機2〇之所偵測旋轉速度的一偵測信 號。 加速度感測器64包括一三軸或三維加速度感測器,其能 夠偵测沿三個相互垂直方向(即:χ軸方向、γ軸方向及z 軸方向)之加速度αΐ、α2及α3(圖中未顯示)。該三維加速度 感測器可為 般感測器,諸如所謂之「半導體加速度感 測器」。半導體加速度感測器具有各種類型,包含一壓電 電阻型、電容型及一熱偵測型。 以使得感測器64可同時偵測由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引 發之沿三個相互垂直方向之加速度α1、心及α3的一方式將 加速度感測器64安裝在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上。例如, 如圖1中所示,沿一 X軸方向之加速度α1表示由可攜式工作 機械10自身引發之沿一垂直線SL方向之加速度(即:沿一 重力方向之重力加速度)。類似地,沿一 γ軸方向之加速度 α2表示由可攜式工作機械1〇自身引發之沿一左右水平方向 之加速度,且沿一 Ζ軸方向之加速度α3表示由可攜式工作 機械10自身引發之沿一前後水平方向之加速度。沿該Υ轴 方向之加速度α2及沿s亥Ζ轴方向之加速度α3表示沿相對於 該垂直線SL之兩個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之加速度。沿該χ 151628.doc 14 201124611 軸方向之加速度(Xl、沿該Y轴方向之加速度α2及沿該乙軸 方向之加速度α3有時將分別被簡稱為「縱向加速度α1」、 「第一橫向加速度α2」及「第二橫向加速度α3」。 提供控制單元65以用於(例如)藉由一微電腦而控制所形 成之燃氣發動機20及電力產生工作單元3〇。更特定言之, 控制單元65係經組態以自主開關6丨及各種感測器(包含發 動機旋轉感測器63及加速度感測器64)接收信號並根據一 預定控制模式而控制點火電路62a、用於節流閥55之控制 馬達56、電力輸出電路35及報警單元66。 例如,控制單元65基於針對燃氣發動機2〇之旋轉速度Ne 的資料以及針對節流閥55之打開的資料經由控制馬達“以 -預定控制模式而控制節流閥55之打開,使得燃氣發動機 2〇之旋轉速度Ne與一目標旋轉速度對應。此外,控制單元 65亦控制整流電路及電力輸出電路3$。 當控制單元65自加速度感測器64接收—❹^信號時,控 制單7L 65執订一預定控制模式以斷開電力輸出電路μ以停 將电力i、應至可攜式工作機械〗〇之外側,且同時停止點 火電路62a以藉此停止燃氣發動機2〇。 報警單元66包括-指示器,其設置於圖i中所示之箱U 之控制區段1 lt)上。 μ :抓電路34、電力輸出電路35、加速度感測器64及控制 :7065係安裴或封裝在一單一電路板68上且因此被合併在 一單Γ單元69令。該單一單元69被稱為一電子單元的。該 電子單心今係容置在箱以’如圖”所示^箱”可具有 I51628.doc -15· 201124611 佈置在箱11之一内部空間中的一單元安裝部件(圖中未顯 示)’且該電子單元69係安裝至該單元安裝部件。作為一 替代,該電子單元69可安裝至燃氣發動機2〇或發電機31 ^ 電子單元69係經配置以確保可由加速度感測器64同時準 確偵測由可攜式工作機械10自身引發之沿三個相互垂直方 向之加速度αΐ、α2及α3。至此,順著垂直線SL延伸之一參 考面被設定在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一預定部件上,且 電子單元69係安裝至該參考面。因此,如圖1中所示,發 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係經佈置以呈現順著垂直線S]L豎立之 一直立姿勢,且加速度感測器64係經安裝以順著垂直線SL 延伸。就此配置而言,可以說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i 〇係 順著垂直線SL而直立時,由加速度感測器64偵測之沿χ軸 方向之加速度αΐ表示沿垂直線SL方向之加速度,且由加速 度感測器64偵測之分別沿γ軸及z軸方向之加速度“及α3 表不沿相對於垂直線SL(亦相對於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j 〇 之垂直軸)之兩個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之加速度。 因為加速度感測器64及其他電組件係一起緊湊且集中地 女裝在單—電路板68上’所以此配置可在箱11内之一小空 間中有效容納許多電組件。此外,無需電線以使整流電路 34、電力輸出電路35、加速度感測器64及控制單元65互 連。 接著’將參考圖7及圖8而描述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 自直立姿勢傾倒時所建立的參考頂錐角之概念。圖7顯示 發生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左傾及右傾時的參考角之概 151628.doc •16· 201124611 圖8 不發生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前傾及後傾時 的參考角之概念。在下文中,垂直線SL(其係、垂直於水平 地板FL)將被稱為—「中性參考線SL」。水平地訊與該 中〖生 > 考線SL之交又點係一中心〇s,且以一 〇。角位置表示 6玄中性線SL相對於該中心〇8之位置。 圖中所不,當自正面觀看處於直立姿勢之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時,沿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寬度方向之 中。係位於中性參考線SL±。此外,冑自側面觀看發動機 驅動之發電機丨叫,沿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⑺之前後方向 之中心係位於中心參考線SL上。此處,假定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1 0具有位於中性參考線SL上之一重心。 考$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左傾或右傾,如圖7中所 示自中性參考線SL稍微左傾及右傾之兩條直線Ls丨丨被稱 為左傾及右傾第一參考線LsU。該等左傾及右傾第一參考 線Ls 11之各者具有相對於中性參考線SL之一頂錐角(第一 參考角)esii,且該第一參考角0311被設定為(例如)3〇。。 類似地’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進一步左傾或右傾至 以直線Ls 12指示之一位置時,該直線Ls丨2被稱為一左傾 或右傾第二參考線Ls 12。該等左傾及右傾第二參考線Lsl2 相對於中性參考線SL之一頂錐角(第二參考角)0sl2被設定 為大於第一參考角〇sl 1之一值,諸如(例如)6〇。。 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進一步左傾或右傾至以一直線 Lsl3指示之一位置時,該直線Lsl3被稱為一左傾或右傾第 二參考線Lsl3。該等左傾及右傾第三參考線Lsl3相對於中 151628.doc -17- 201124611 性參考線SL之一頂錐角(第三參考角)θ5ΐ3被設定為9〇。,其 大於第二參考角esi2。 當沿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 〇之左右方向之頂錐角0 1係在 自0°至第一參考角11之範圍内時,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 1 〇被分類為具有一「直立姿勢」。類似地,當發動機驅動 之發電機ίο之頂錐角θι係在自大於第一參考角0sii至第二 參考角0s 12之範圍内時,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被分類為 一「稍微傾斜姿勢」。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頂錐角 Θ1係在自大於第二參考角仏12至第三參考角esl3之範圍内 時’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被分類為具有一「大傾斜姿 勢」。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頂錐角0丨等於第三參考 角0s 13時’此意謂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已側向傾倒在地 板FL上且此時處於一翻倒狀態。 考量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 〇前傾或後傾,如圖8甲所 示,自中性參考線SL稍微向前側及後側傾斜之兩條直線
Ls21被稱為前傾及後傾第一參考線Ls2丨。該等前傾及後傾 第一參考線Ls21之各者具有相對於中性參考線乩之一頂錐 角(第一參考角)es21,且該第一參考角“21被設定為(例 如)30〇。 類似地,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進一步前傾或後傾至 以一直線Ls22指示之一位置時,該直線Ls22被稱為一前傾 或後傾第二參考線Ls22。該等前傾及後傾第二參考線Ls22 相對於中性參考線SL之一頂錐角(第二參考角)0s22被設定 為大於第一參考角0s21之一值,諸如(例如)60。。 151628.doc -18· 201124611 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進一步前傾或後傾至以一直線 Ls23指示之一位置時,該直線!^23被稱為一前傾及後傾第 二參考線Ls23。該等前傾及後傾參考線Ls23相對於中性參 考線SL之一頂錐角(第三參考角)0s23被設定為90。,其大於 第二參考角es22。 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頂錐角Θ2係在自0。至第—參 考角0s21之範圍内時,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 〇被分類為具 有「直立姿勢」。類似地’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頂 錐角Θ2係在自大於第一參考角θδ21至第二參考角es22之範 圍内時’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 〇被分類為具有「稍微傾斜 姿勢」。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頂錐角Θ2係在自大於 第一參考角9s22至第三參考角0s23之範圍内時,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被分類為具有「大傾斜姿勢」。當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之頂錐角Θ2等於第三參考角0s23時,此意謂 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已前向或後向傾倒在地板FL上且此 時處於翻倒狀態。 將參考圖9至圖11中所示之流程圖而描述由一微電腦構 成之控制單元65(圖6)所執行的一控制流程或程序。 圖9係顯示在燃氣發動機20起動之後、在控制單元65執 行一控制程序之前所執行之一系列操作的一流程圖。一人 體操作者操作以打開手動閥43並接著接通主開關61 (步驟 SO 1)。隨後,該操作者拉反沖起動器24之起動按鈕24a, 藉此起動反沖起動器24(步驟S02)。就此起動操作而言, 燃氣發動機20之曲軸2 1開始旋轉以導致曲軸箱22中產生一 151628.doc •19- 201124611 負壓。由截止閥45偵測如此產生之負壓,在偵測到該負壓 後,截止閥4 5打開燃料供應通道4 2。因此,將一氣化燃料 供應至燃氣發動機20之燃燒室26中。另一方面,由曲軸21 驅動發電機31,藉此開始產生電力(步驟S03)。 控制單元65及點火電路62a當自發電機31接收電力時自 動被啟動(步驟S04)。因此,控制單元65自動執行一預定 發動機起動程序(步驟S05)。此意謂控制單元65發出一點 火開始命令給點火電路62a,而後,將高壓電自點火電路 62a之點火線圈施加至點火塞62b,藉此點燃燃燒室%中所 供應之氣化燃料。因此’燃氣發動機2〇開始運行。 此後’執行一預定控制模式以電控發動機速度,使得燃 氣發動機20之一旋轉速度與一目標旋轉速度對應。當燃氣 發動機之β亥旋轉速度係處於一穩定狀態時,控制單元6 $發 出一電力輸出開始命令給電力產生工作單元3〇(步驟 S06)。此意謂接通或啟動電力輸出電路35。如此所啟動之 電力輸出電路35開始供應自發電機31產生之電力。接著, 控制單元65執行一預定發動機操作繼續程序(步驟s〇7)。 將參考圖10及圖U中所示之流程圖而描述用於執行發動機 操作繼續程序之一控制流程。 圖10及圖11顯示子程序,控制單元65根據該等子程序而 執行在圖9所示之步驟S07中之發動機操作繼續程序。如圖 10中所示,控制單元65首先在步驟S101中執行初始化。更 特定言之,用於一第一計時器之開始/停止判定的一第一 標誌F1被設定為「〇」(停止該第一計時器),用於一第二 151628.doc •20· 201124611 計時器之開始/停止判定的一第二標誌、F2被設定為「0」(停 止該第二計時器)’該第一計時器之一計時Τ1被設定為 「0」,該第二計時器之一計時Τ2被設定為「〇」。 隨後,控制單元65同時讀取由加速度感測器64偵測之沿 X軸、Υ軸及Ζ軸之加速度αΐ、α2及α3(步驟S102)。接著, 基於二維加速度α 1、α2及α3而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 〇 之頂錐角Θ1、Θ2及Θ3(步驟S103)。更特定言之,基於縱向 加速度α 1而判定沿重力方向之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之一 頂錐角θ 1。類似地’第一橫向加速度α2係用以判定沿發動 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左右水平方向的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 之頂錐角θ2。基於第二橫向加速度α3而判定沿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之前後水平方向的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之 —頂錐角Θ3。 在此例子中,一適當算術運算式或一映射係用以判定頂 錐角Θ1至Θ3係基於加速度心至心而判定。當使用該映射 時’預先設定與頂錐㈣至θ3及加速有關之相關 資t,並將資料儲存在控制單元65之一記憶體中。 隨後’控制單元65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是否已使 勢自圖7中所不之正常姿勢(直立姿勢)改變至翻倒姿勢 (步驟SUM)。在此例子中,若沿重力方向之頂錐角㈣
為_180。’則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H)之姿勢已改變至 翻倒姿勢。當判定為 U ’ ’ ’、月疋(即.翻倒已發生)時,控制單元 立即毛出-停止指令給燃氣發動機2G與電力產生工作單 兀30兩者(步驟81〇5至81〇6)。 151628.doc *21 - 201124611 更特定言之,在步驟8105中,控制單元65發出—電力輸 出停止指令(斷開指令)給電力輸出電路35。因此,斷開電 力輸出電路35,藉此停止供應由發電機31產生之電力。 此外,在步驟S106中,控制單元65藉由發出一停止指令 給(例如)點火電路62a而停止燃氣發動機2〇。由於發出該停 止^ 自點火電路62a之點火線圈至點火塞62b所供應之 高壓電消失且燃氣發動機2〇停止操作。此導致曲軸21停止 旋轉’且曲軸箱22之内壓恢復至常壓。截止閥牦偵測曲軸 箱22内側之常壓並關閉燃料供應通道42。 隨後,在步驟S107中,控制單元65啟動報警單元66,且 此後終止控制程序。報警單元66可具有一閃光指示器其 可閃爍以報告由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翻倒引起的發動 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一停止。 若在步驟S104中判定指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維持正 常姿勢(直立姿勢),則控制程序進行至圖丨丨中所示之步驟 S108。步驟S108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當前姿勢是 否對應於豎立姿勢、稍微傾斜姿勢及大傾斜姿勢之任一 者。 在此例子中,若滿足第一及第二條件,則判定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當前具有一「豎立姿勢」。第一條件為沿發 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左右方向之頂錐角Θ1係在自〇。至第 一參考角esii之範圍内((^θ1$θ8ΐ1),如圖7中所示;且第 二條件為沿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前後方向之頂錐角θ2 係在自0。至第一參考角0S21之範圍内(〇;^02$0s2 J),如圖8 151628.doc •22· 201124611 中所示。 替代地’若滿足第三及第四條件,則判定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ίο當前具有一「稍微傾斜姿勢」。第三條件為沿發 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左右方向之頂錐角Θ1係在自大於第 一參考角esll至第二參考角0S12之範圍内 (0S 11 <θ 1 12) ’如圖7中所示;且第四條件為沿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之前後方向之頂錐角Θ2係在自大於第一參考 角0s21至第二參考角0s22之範圍内(0s2l<02$0s22),如圖g 中所示。 替代地,若滿足第五及第六條件,則判定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10當前具有一「大傾斜姿勢」。第五條件為沿發動 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左右方向之頂錐角耵係在自大於第二 參考角0S12至第三參考角esl3之範圍内(0sl2<eiysl3), 如圖7中所示;且第六條件為沿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 前後方向之頂錐角Θ2係在自大於第二參考角以22至第三參 考角0s23之範圍内(eS22<e2gS23),如圖8中所示。 如上所述’用以界定參考角之第—至第六條件涉及各自 角範圍。 若在步驟S108中判定指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ι〇具有一 「直立姿勢」’則此意謂滿足第一條件㈣㈣⑴及第二 條件(0撕0s21),且控制程序進行至步驟si〇9。在步驟 S109中’第-及第二計時器被停止或保持處於一停止狀 態。隨後’第-計時器之計時T1及第二計時器之計時丁磁 重新設定為「〇」(步驟suo)。接著,第-標諸F1及第二 151628.doc •23· 201124611 標s志F2被重新設定為「〇」(步驟gin)。 隨後,執行準備用於具有一「直立姿勢」之發動機驅動 之發電機10的正常發動機電力輸出控制(步驟S112)。更特 定言之,在一預定控制模式中,執行控制使得燃氣發動機 20之旋轉速度Ne與一第一目標旋轉速度Nsl對應。該第— 目標旋轉速度Nsl被設定為約5〇〇〇轉/分鐘至約6〇〇〇轉/分 鐘。特定言之,控制控制馬達56以調節節流閥55之打開, 藉此控制燃氣發動機20之旋轉速度Ne。 接著,執行用於具有一「直立姿勢」之一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ίο的正常電力輸出控制(步驟S113)。更特定言之, 將一接通操作指令發給電力輸出電路35以接通或啟動後 者。因此,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丨〇係處於該「直立姿 勢」時,可將由發電機31產生之電力自電源插座36供應至 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 〇之外側。 隨後,讀取主開關61之一開關信號(步驟SU4)。接著, 判疋主開關61之該開關信號是否為斷開(步驟S115”若在 步驟S115中判定指示主開關61之該開關信號仍處於接通狀 態,則控制程序返回至圖10中所示之步驟sl〇2且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之操作進一步繼續。 替代地,若在步驟S115中判定為肯定,則此意謂判定主 開關61之開關信號處於斷開狀態,且將—斷開指令發給電 力輸出電路35(步驟S116)。因此,斷開或不啟動電力輸出 電路35,由此不再將由發電機31產生之電力供應至外側。 隨後,在步驟SU7中,停止燃氣發動機2〇,且終止控制 151628.doc -24· 201124611 程序。在步驟S117中,批在,丨s - a a i 控制早疋65發出一停止指令级 如)點火電路62a,而接白科b + A 、·,。(例 後自點火電路62a之點火線圈至 塞62b所供應之高壓雷消 " s電4失且停止燃氣發動機2〇。此 曲軸2 1停止旋轉,且曲查 且曲軸相22之内壓恢復至常壓。 45偵測曲軸箱22内你丨恥;$ a Λ a γ 叫 鬥側所產生之常壓並關閉燃料供應 42。 、 右在步驟S1G8中判定指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具有一 稍微傾斜姿勢」,則此意謂滿足第三條件(0sii<01qsl2 及第四條件d冰22)之至少一者,且控制程序 至步驟S118。 ▲在步驟S118中’第二計時器被停止或保持處於_停止狀 態。隨後’第二計時器之計時T2被重新設定為「〇」(步驟 5119) 。接著,第二標誌F2被重新設定為「〇」 5120) 。 隨後,判定用於第一計時器之開始/停止判定的第一標 °。F 1是否為「〇」(步驟S 121)。若給出一肯定判定(F 1 =〇), 則第一計時器之計時T1被重新設定為「〇」且隨後開始第 十π器(步驟s 122)。接著,第一標誌F i被倒相或被設定 為1」(步驟S123)且控制程序推進至步驟S124。替代 地,右在步驟S121中判定為否定(F1 = 1),則此意謂已開始 第计時器,且控制程序跳至步驟s 124。 步驟S124判定第一計時器之計時丁丨是否等於或大於一預 6又第一參考時間1^11。若給出一否定判定(TKTsll),則控 制耘序返回至步驟81〇2且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操作進 151628.doc •25- 201124611 一步繼續。 替代地,若在步驟S124中判定為肯定(T1^Tsll),則將 一斷開指令發給電力輸出電路35(步驟S125)»因此,斷開 或不啟動電力輸出電路35,由此不再將由發電機31產生之 電力供應至外側。 隨後,控制燃氣發動機20使得燃氣發動機2〇之旋轉速度
Ne被減至一第二目標旋轉速度(第二參考速度)Ns2(步驟 S126)»較佳地,該第二目標旋轉速度Ns2被設定為等於無 負載條件下之一速度(即:一空轉速度),其為約2〇〇〇轉/分 鐘至約4000轉/分鐘。更特定言之,控制控制馬達%以使 節流閥55之打開減慢,藉此減小燃氣發動機2〇之旋轉速度 Ne。 接著,判定第一計時器之計時口是否等於或大於一預設 第一參考時間Tsl2(步驟S127)。該第二參考時間丁312被設 定為大於第一參考時間Tsll之一值的一值。若在步驟si27 中判定為否定(Tl<Tsl2),則控制程序返回至步驟31〇2且 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操作進一步繼續。 替代地,若在步驟S127中給出一肯定判定(TbTsl2), 則停止燃氣發動機20(步驟S128)e>更特定言之,將一停止 指令發給(例如)點火電路62a,而後自點火電路62&之點火 線圈至點火塞62b所供應之高壓電消失且停止燃氣發動機 20。此導致曲軸21停止旋轉,且曲軸箱22之内壓恢復至常 壓。截止閥45偵測曲軸箱22内側所產生之常壓並關閉燃料 供應通道42。隨後’操作報警單元66(步驟si29),且此後 151628.doc • 26 - 201124611 終止控制程序。報警單元66可具有另—閃光指示器盆可 閃燦以報告由傾斜至-稱微傾斜位置引起的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1 〇之一停止。 如上所述,根據步驟5108至8128,當控制單元65判定頂 錐角ΘΚΘ2超過-參考角esn_21之—條件(當滿足第三 條件(esll<eiasl2)及第四條件(es21<e2ys22)之至少一者 時其被實現)持續超過第—參考時間(第—持續時間)丁川 時,控制單元65發出一斷開指令給電力輸出電路35;且當 控帝I單元65判定相同條件持續超過第二參考時間(第二二 續時間)TS12時,_單元65進—步發出—停止 氣發動機20。 … ^步驟中判定指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具有— 大傾斜姿勢」,則此意謂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G之頂錐 角或Θ2超過—第二參考角㊀…或Gs22(如當滿足第五條件 (^12<θ1%13)及第六條件咖22<02池23)之至少一者時所 實現),且控制程序進行至步驟S130。 △在步驟S130中’第_計時器被停止或保持處於一停止狀 悲。隨後’第—計時器之計時τι被重新 S131)。接荽 卜 J Ky ^ sl32)o者’第一標誌F1被重新設定為「〇」(步驟 隨後,判定田+人& :第二計時器之開始/停止判定的第二標 5忘2疋否兔「Λ 」驟S133)。若給出一肯定判定(F2 = 〇), 則第二計時$ > ϋ + 二計時。》 時丁2被重新設定為「〇」且隨後開始第 一 、益(步驟S134)。接著,第二標誌以被倒相或被設定 151628.doc -27- 201124611 荷 丨」(步驟S135)且控制程序推進至步驟si36。替代 地,4在步驟S133中判定為否定(F2=1),則此意謂已開始 第二計時器’且控制程序跳至步驟S136。 步驟S136判定第二計時器之計時丁2是否等於或大於一預 6又第一參考時間Ts2i。若給出一否定判定(T2<Ts21),則 控制程序返回至步驟S102且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操作 進一步繼續。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具有一「大傾斜姿 勢」時所利用之第一參考時間Ts21被設定為小於當發動機 驅動之發電機10具有一「稍微傾斜姿勢」時所利用之第一 參考時間Ts 11之一值的一值(Ts21 <ts 11)。 替代地’若在步驟S136中判定為肯定(T2^Ts21),則將 一斷開指令發給電力輸出電路35(步驟S137)。因此,斷開 或不啟動電力輸出電路35,由此不再將由發電機31產生之 電力供應至外側。 隨後,控制燃氣發動機2〇使得燃氣發動機2〇之旋轉速度 Ne被減至第二目標旋轉速度(第三參考速度)ns3(步驟 S138) ^較佳地,該第三目標旋轉速度Ns3被設定為等於空 轉速度,其為約2000轉/分鐘至約4〇〇〇轉/分鐘。更特定言 之,控制控制馬達56以使節流閥55之打開減慢,藉此減小 燃氣發動機20之旋轉速度Ne。 接著,判定第二計時器之計時T2是否等於或大於一預設 第二參考時間Ts22(步驟Si39)。若給出一否定判定 (T2<Ts22),則控制程序返回至步驟§1〇2且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ίο之操作進—步繼續。該第二參考時間Ts22被設定 151628.doc -28· 201124611 為大於第參考時間Ts21之一值的一值。當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ίο具有一「大傾斜姿勢」時所利用的該第二參考時 間Ts22之該值大於當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具有一「稍微 傾斜姿勢」時在步驟8124中所使用的第一參考時間丁311之 值(Ts21<Ts22<Tsll<Tsl2)。 替代地,若在步驟S139中判定為肯定(T2^Ts22),則控 制程序進行至步驟S128,其中停止燃氣發動機2〇。隨後, 操作報警單元66(步驟S129),且此後終止控制程序。報警 早兀66可具有又一閃光指示器,其可閃爍以報告由傾斜至 一大傾斜位置引起的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一停止。 如上所述,根據步驟S108、Sl;30至SIM、S1M及 S 129田控制單元65判定頂錐角θ丨或θ2超過一參考角0s i 2 或s22之條件(當滿足第五條件(esl2<0 13s 13)及第六條 件(Θ322<Θ2$Θ323)之至少—者時其被實現)持續超過第一參 ^時間(第一持續時間阳1時,控制單元65發出一斷開指 7電力輸出電路3 5,且當控制單元65判定相同條件持續 超過第 > 考時間(第二持續時間)Ts22時,控制單元Μ進 V發出一停止指令給燃氣發動機20。 ;自⑴幻田述瞭解,在所繪示實施例中,由加速度感 測器64偵測由可㈣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可攜式工作機 械)1〇引發之沿兩個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之加速度心及 α3(1^ΐ〇中所不之步驟siQ2)。當控制單⑽判定基於所伯 J資α3而判定的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頂錐角 Θ1或Θ2超過—第—參考角0311或0⑴(在圖u所示之步驟 151628.doc •29- 201124611 S108中之「小傾斜」判定)或一第二參考角^21或^22(在 步驟S108中之「大傾斜」判定)時控制單元停止姆氣 發動機20之操作。 因此竹止由燃氣發動機20驅動之發電機3丨(電力產生 工作單το 30)。因此’在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傾倒之 月J控制單元65此夠判定是否將停止燃氣發動機2〇。可根 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重心、重量、大小及其他物理 屬性以及服務狀況而將參考角設定為最佳值。當發動機驅 動之發電機10在操作期間傾倒時,迅速且適當地停止燃氣 發動機20 ’藉此給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⑺提供免受損壞之 充足保護。 、此外’控制單元65係經組態以當其判定頂錐角㈣们超 過一預設參考角之一條件(在步驟sl〇8中之「小傾斜」判 定或「大傾斜」判定)持續超過持續時間τ“2、丁⑵(步驟 S127或8139)時知·止燃氣發動機2〇(步驟s12g)。可發生發動 機驅動之發電機10傾斜一定程度且在持續時間Tsl2、。22 已逝去之前恢復其正常直立姿勢。在此例子中,繼續燃氣 發動機20之操作(步㈣12及川3),由此以一穩定方式繼 續驅動發電機31(電力產生工作單元3〇)。 持續時間Ts 12、Ts22被設定為隨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丄〇 之頂錐角Θ1、Θ2的增加而變小。更特定言之,若在步驟 S108中判定指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具有一「稍微傾斜 姿勢」,則執行步驟S139。替代地,若在步驟s丨〇8中判定 指示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具有一「大傾斜姿勢」,則執 151628.doc •30· 201124611 仃步驟S139。就此控制程序而言,可根據發動機驅動之發 電=1〇之當前傾斜狀態而在正確時間停止燃氣發動機2〇。 田控制單7L65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頂錐角θι、 θ2超過一參考值(在步驟S108中之「小傾斜」判定或「大 傾斜」判定)時,控制單元65執行控制使得燃氣發動機20 之一旋轉速度Ne被減至一參考速度Nsl、Ns2(步驟8126及 S 138)。可發生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首先傾斜一定程度 且接著在持續時間Tsl2、Ts22已逝去之前恢復其正常直: 位置。若發生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此傾斜(在步驟 S 1 08中之「小傾斜」判定或「大傾斜」判定),則控制燃 氣發動機20而以減小之旋轉速度運行。此後,控制單元μ 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恢復其正常直立姿勢(在步驟 s 108中之「直立」判定),而後使燃氣發動機恢復至其 先前操作狀態(步驟S109或S112)。此配置使發動機驅動之 發電機1 0能夠以一穩定方式繼續其運行。 此外,基於由加速度感測器64(由一三軸或三維加速度 感測器組成)偵測之沿重力方向之加速度α1 (步驟S102),控 制單元65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是否已使其姿勢自直 立姿勢改變至一翻倒姿勢(步驟81〇3至51〇4)。在使用時, 未將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錨定至地板FL,且因此,可發 生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由於取決於安裝狀況及周圍環境 之某些原因而傾倒或翻倒。為避免發生此問題,控制單元 65在其已判定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〇之姿勢已改變至該翻 倒姿勢(步驟S 104)之後立即發出一停止指令給燃氣發動機 I51628.doc 31 201124611 2〇與電力產生工作單元3〇兩者(步驟81〇5至81〇6)。因此可 執行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一緊急停止。 此外,因為加速度感測器64係由一三軸或三維加速度感 測盗形成,所以可藉由使用此單—三維加速度計而偵測沿 所有方向之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頂錐角。另外,藉由 組合使用該單一加速度感測器64與其他電組件34、35及 65 ’可同時執订複數個程序,諸如停止發動機⑼及控制發 動機旋轉速度Ne。 用於界定參考角所提供之以上所提及之第―至第六條件 各涉及某-角範圍,可在該角範圍内變動參考角。對於發 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小頂錐角θ1、θ2,發動機停止前之 持續時間被設;t為比設^用於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1〇之大 頂錐角θ1、θ2的-較短持續時間長m兄適用於燃氣 發動機20之旋轉速度Ne之設定。根據工作機械1〇之類型、 用途及服務狀⑽以各種方式使用可攜式王作機械當 本發明具體化為在許多情況下與小頂錐角一起使用之二 可攜式工作機械時,本發明能夠提供高可售性。 例中之發動機驅動之可攜式發電機 根據本發明’可攜式工作機械應絕非限於如所繪示實施 工作機械’諸如轉動手把、灌木切 式鼓風機。 ,且可包含各種可攜式 割機、可攜式泵及可攜 以使得加速度感測器64可偵m直於垂直视之兩個 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之加速⑽及叫—方式將由一 加速度感測器形成之加速度感測器64安裝在發動機驅:之 151628.doc •32· 201124611 發電機10上。如圖1中所示,可使γ軸及z軸沿一水平方向 移位一預定角度β ,使得γ軸及z軸呈現分別以Ya及Za表示 之位置。 假定所偵測水平加速度心及…之一者涉及由加速度感測 益64之故障引起之一錯誤,接著修改控制單元“使得其首 先判疋那個加速度α2或α3涉及—錯誤且隨後使用被判定為 與錯誤無關之加速度心及…之唯一者藉由計算而判定發動 機驅動之發電機10之頂錐㈣及们。就此修改而言,總是 可快速獲得精確加速度似心,不管加速度感測器64是否 出故障。 10上 較佳地’根據可攜式工作機械之類型 '用途及服務狀況 而將參數之各者(包含參考時間(持續時間)Ts丨i、丁s 1 2、 灿及㈣、參考角esn至esl3A0s2i至_、目標旋轉 速度(參考速度)NsliNs3)設定為一最佳值。在判定該最 佳值時,—適合的手動調整構件可設置於可攜式卫作機械 用以杇止燃氣發動機2〇之操作的配置不限於停止點火穿 置62之一配置,且可包含另-配W中關閉截止間45。、 在後:情況中,用-電動閥(諸如—電磁閥,《可藉由自 控制早%65發出之一信號而打開及關閉)取代截止閥45。 二上:配置而言’本發明可有利地用作為一可攜式工作 堵如包含由—多用途燃氣發動機驅動之-發電機的 一燃氣發動機驅動之可攜式發電機。 機的 【圖式簡單說明】 J51628.doc •33· 201124611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可攜式工作 圖2係處於一直立位置之可攜式工作二透視圖’ 圖3係轉移可攜式工作機械所用械之―側視圖; 圖; 式之一側視說明 圖4係用手攜帶可攜式工作機械 明圖; 万式之一透視說 圖5係處於一躺著位置 攜式作機械之一側視H · 圖6係顯示包含一燃燒氣體發動機、 側視圖, 燃料供應單元及一控制器之可 务電機、一氣體 的一簡圖丨 ^ 機械之--般組態 圖7係當可攜式工作機械左傾及 說明圖; 丁 >亏角之一正視 ㈣係當可攜式工作機械前傾及 說明圖; 〃号角之一側視 圖9係顯㈣—控制單元之控制執行之 流程圖; 主要釦序的一 圖10係顯示由控制單元執行之 圖1!係顯示由控制單元^序的—流程圖;及 而抽- 據可攜式工作機械之不同姿墊 而執行之子程序的一流程圖。 个U妥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可攜式工作機械 11 箱 11a 正面板 lib 控制區段 151628.doc •34· 201124611 lie 底部 lid 上端部 lie 後側 Ilf 右側面板 12 發動機發電機組合單元 13 輪子 14 支腳 15 握把 16 攜帶手柄 16a 樞軸式基座端部 17 支腳 20 燃氣發動機 21 曲轴 22 曲軸箱 23 汽缸 24 反沖起動器 24a 起動按紐 25 飛輪 26 燃燒室 30 電力產生工作單元 31 發電機 32 永久磁鐵 33 線圈 34 整流電路 151628.doc -35- 201124611 35 36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51 52 53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2a 62b 電力輸出電路 電源插座 氣體燃料供應單元 環式保持器單元 燃料供應通道 手動閥 汽化器 截止閥 初級調節器 次級調節器 混合器 止回閥 止回閥 壓力偵測閥 節流閥 控制馬達 燃料喷嘴 發動機進氣系統 進氣通道 控制器 主開關 點火裝置 點火電路 點火塞 151628.doc -36- 201124611 63 發動機旋轉感測器 64 加速度感測器 65 控制單元 66 報警單元 68 電路板 69 電子單元 151628.doc -37-

Claims (1)

  1. 20112461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可攜式工作機械,其包括: 一燃燒氣體發動機(20); 一工作單元(30),其㈣發動機⑽) 一控制單元(65),其用於控制 單元(3〇);及 動機(20)及該工作 一加速度感測器(64),装能热 m劃^ ) 貞心該可攜式工作機 械(1〇)引發之沿相對於一垂直 方向之加速度, 直線之兩個相互垂直的水平 其中該控制單元(65)係經組能 -^ 'BI ^ λλ 〜、乂基於由該加速度感測 窃偵測之S亥4水平加速度 頂錐角,且當其判定遠可攜式工作機械之- 〃頁錐角超過—預設參考角時便發 出一停止指令給該發動機(20)。 2.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祚 機械’其中該控制單元(65)係經 組態以當其判定該頂錐角超過該參考角之一狀況持續超 過-預設持續時間時便發出該停止指令,且其中該持續 時間被設定為隨該頂錐角的增加而變小。 3‘ Μ㈣2^式1作機械’其中該控制單元(65)係經 組態以當其判定該頂錐角超過該參考角時,以使得該發 動機⑽之-旋轉速度被減至—預設參考速度之一方式 執行控制8 4.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工作機械,其中該加速度感測器(64) 係一三軸加速度感測器,且以使得該三軸加速度感測器 (64)除可偵測汶等水平加速度外亦可偵測由該可攜式工 151628.doc 201124611 作機械(10)弓!發之沿-重力方向之加速度的—方式將該 三軸加速度感測器(64)安裝在該可攜式工作機二(; 广’且其t該控制單元係經組態以基於沿該重力方向之 =加速度而判定該可攜式I作機械(1G)是否已使其姿勢 :正常姿勢改變至—翻倒姿勢,且當其判定該可揭式 ::已改變至該翻倒姿勢時便立即發出該停止指令 …玄發動機(20)與該工作單元⑽)兩者。 151628.doc
TW099135625A 2009-10-19 2010-10-19 可攜式工作機械 TWI410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0881A JP5279678B2 (ja) 2009-10-19 2009-10-19 可搬式作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4611A true TW201124611A (en) 2011-07-16
TWI410558B TWI410558B (zh) 2013-10-01

Family

ID=4355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5625A TWI410558B (zh) 2009-10-19 2010-10-19 可攜式工作機械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528517B2 (zh)
EP (1) EP2314843B1 (zh)
JP (1) JP5279678B2 (zh)
KR (1) KR101172610B1 (zh)
CN (1) CN102042097B (zh)
AT (1) ATE544942T1 (zh)
ES (1) ES2379453T3 (zh)
TW (1) TWI410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4650U (zh) * 2012-05-16 2013-01-01 Tuton Technology Co Ltd 具有感測元件的連接器
GB2502834A (en) * 2012-06-08 2013-12-11 Amir Golad A generator assembly suitable for being carried on the back of a human
JP5840577B2 (ja) * 2012-07-30 2016-0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型エンジン発電機
CN104541139B (zh) 2012-08-03 2017-09-05 世美特株式会社 用于量高温接触型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热设备及排气系统
JP6017929B2 (ja) * 2012-11-14 2016-11-02 エア・ウォーター株式会社 移動電源車
JP6144711B2 (ja) * 2015-03-31 2017-06-07 株式会社Subaru ポータブル発電機
KR101852592B1 (ko) * 2016-07-21 2018-04-27 에이치엘비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엔진의 해수유입 방지장치
JP6857838B2 (ja) * 2016-09-08 2021-04-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感震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分電盤
US20180284817A1 (en) * 2017-04-03 2018-10-04 Fmc Technologies, Inc. Universal frac manifold power and control system
CN111417522A (zh) 2017-09-29 2020-07-14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结构着色的物品以及用于制造和使用结构着色的物品的方法
US10393519B2 (en) * 2017-09-29 2019-08-27 Mikasa Sangyo Co., Ltd. Fall detection sensor for rammer
JP6489630B1 (ja) * 2018-09-07 2019-03-27 次郎 蔭山 フライホイール付歩行器
WO2022215436A1 (ja) * 2021-04-05 2022-10-13 株式会社クボタ 管理機制御システム
CN114947466B (zh) * 2022-05-23 2023-10-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雕刻用安防监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7152A (ja) * 1986-09-29 1988-04-1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付機器の制御表示装置
JPH0321544U (zh) * 1989-07-14 1991-03-04
JP3308024B2 (ja) * 1993-03-31 2002-07-29 株式会社東海 携帯用加熱器具における転倒消火装置
JP3344898B2 (ja) * 1996-07-04 2002-11-1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エンジンの燃料遮断装置
US5825284A (en) * 1996-12-10 1998-10-20 Rollover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vehicle rollover conditions
JPH11171494A (ja) * 1997-12-11 1999-06-29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産業車両のシリンダ制御装置
US6268794B1 (en) * 2000-01-21 2001-07-3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Integrated security, tip-over, and turn signal system
JP4345948B2 (ja) * 2000-05-19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事故自動通報装置
JP3614096B2 (ja) * 2000-09-07 2005-01-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高圧ガス容器固定装置
US20040181951A1 (en) * 2003-03-17 2004-09-23 Wittke Edward R. Chain saw safety system
JP2005030302A (ja) * 2003-07-14 2005-02-03 Tokyo Gas Co Ltd ガスエンジン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137038B2 (ja) * 2004-09-29 2008-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エンジン装置
JP4475526B2 (ja) * 2005-02-22 2010-06-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傾斜センサの取付け構造
JP4754859B2 (ja) * 2005-04-12 2011-08-24 株式会社ニッカリ 草刈機及び電動草刈機
JP4424615B2 (ja) * 2005-09-28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燃料供給装置
JP5043358B2 (ja) * 2006-04-04 2012-10-10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傾斜角演算方法及び傾斜角演算装置
DK2019772T3 (da) * 2006-04-26 2013-10-07 Vectrix Internat Ltd Køretøj med låsbart tippesystem
JP2008032521A (ja) * 2006-07-28 2008-02-14 Icom Inc 転倒検出装置、転倒検出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0436383C (zh) 2007-03-29 2008-11-26 广州市科伟电气有限公司 热泵式火药烘干方法及装置
JP2008260413A (ja) * 2007-04-12 2008-10-30 Kokusan Denki Co Ltd 船舶用エンジン緊急停止装置及び船舶用事故判定装置
JP2009030492A (ja) * 2007-07-25 2009-02-12 Toho Gas Co Ltd 発電システム
TWM335683U (en) 2008-01-18 2008-07-01 Chao Long Technology Corp Sensing device for motorcycle inclination
TWM360160U (en) 2009-03-09 2009-07-01 Hartford Ind Co Ltd Device for cutting off electric power upon overturn of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88651A1 (en) 2011-04-21
ES2379453T3 (es) 2012-04-26
EP2314843A1 (en) 2011-04-27
JP2011085119A (ja) 2011-04-28
EP2314843B1 (en) 2012-02-08
KR101172610B1 (ko) 2012-08-08
KR20110043486A (ko) 2011-04-27
CN102042097B (zh) 2014-04-30
US8528517B2 (en) 2013-09-10
ATE544942T1 (de) 2012-02-15
JP5279678B2 (ja) 2013-09-04
CN102042097A (zh) 2011-05-04
TWI410558B (zh) 201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24611A (en) Portable working machine
JP3159830U (ja) 霧化装置
WO2006035636A1 (ja) エンジン発電機
US20080245339A1 (en) Auto choke device for an engine
JP2014117761A (ja) 動力工具
JP2009185717A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
US9670837B2 (en) Engine-powered work tool provided with wind governor that performs ignition control
CN104389711A (zh) 用于利用起动装置起动内燃机的方法
US20080245331A1 (en) Engine
CN105673223A (zh) 通过虚拟曲柄信号防止发动机熄火的方法
JPWO2012077248A1 (ja) 自動二輪車
US10590869B2 (en)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afe starting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486519B2 (ja) ガスエンジン作業機
WO2021132513A1 (ja) 作業機
JP2019196758A (ja) 携帯式のエンジン作業機
JP5369070B2 (ja) 汎用エンジンの燃料切れ判定装置
JP2006097584A (ja) ガスエンジン装置
JP7309597B2 (ja) 作業機
JP7258739B2 (ja) 作業機
JP4126190B2 (ja) ガスエンジン作業機
JP2012117442A (ja) エンジ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ンジン作業機
US20150184596A1 (en) Engine-powered work tool provided with wind governor and mechanism for increasing engine output
JP2016063930A (ja) 圧力フライヤー
JP2021179114A (ja) 作業機
JP2016098760A (ja) 電子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