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2742A -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2742A
TW201112742A TW099123975A TW99123975A TW201112742A TW 201112742 A TW201112742 A TW 201112742A TW 099123975 A TW099123975 A TW 099123975A TW 99123975 A TW99123975 A TW 99123975A TW 201112742 A TW201112742 A TW 2011127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ovement
state
machine
im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3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iichi Kurod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2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274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1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2Locking means
    • F16M2200/021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 F16M2200/024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by positive interaction, e.g. male-female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8Docking-station, cradl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Description

201112742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電子機器和其控制方法。又,是有關 於讓上記電子機器的電腦所執行的程式》 甚至是有關於,攝像系統,其係具備有:進行攝像而 獲得攝像影像的具備攝像部的攝像裝置、和使上記攝像部 所拍攝之視野藉由可動機構之驅動而加以變化的雲台裝置 【先前技術】 在下記專利文獻1中係揭露,藉由具備數位靜態相機 、和以電動來改變該數位靜態相機之橫搖/縱搖方向之朝 向的雲台的攝像系統,而進行自動構圖調整,及進行該自 動構圖調整所得之攝像影像的自動記錄之技術。 在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中,例如係使用臉部偵 測技術,來進行人物之被攝體的探索。具體而言,是一面 以上記雲台使數位靜態相機在橫搖方向上旋轉,一面進行 畫框內所映照出來的被攝體(人物之臉部)的偵測。 然後,此種被攝體探索的結果,若在畫框內有偵測出 被攝體時,則停止往橫搖方向之旋轉,並隨著此時點上的 畫框內的被攝體的偵測態樣(例如被攝體之數目或位置或 大小等)而進行最佳構圖判定。亦即,是求出最佳的橫搖 •縱搖•變焦之各角度。 再者,隨著如此藉由最佳構圖判定而求出最佳的橫搖 -5- 201112742 •縱搖·變焦之各個角度,將這些角度當作目標角度而分 別進行橫搖•縱搖•變焦角的調整(構圖調整)。 在此種構圖調整完成後,進行攝像影像的自動記錄。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0030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此處’上記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攝像系統,係至少 由數位靜態相機和雲台所構成,系統全體的尺寸而言是具 有可搬性程度而可充分小型化。 若爲如此充分小型,則使用者就可採取自由移動攝像 系統之設置位置的使用法。 然而’在先前技術中,並未想定動作中的攝像系統的 設定位置會被移動之事態’攝像系統被設置在某個位置以 後’直到攝像停止指示被下達爲止,都必須在該位置上持 續自動攝像動作,只有這種使用法是被容許。 此處,如上述’未想定攝像系統在動作中被移動這件 事情,可以視作身爲攝像系統所能提供的機能狹隘,可以 想成這就是意味著,系統的有用性低落。 本發明係針對例如上述的進行自動攝像動作的攝影系 統,在動作中被使用者移動其設置位置時(被推定爲被置 -6 - 201112742 於新的狀況下時),可進行適切的對應動作,謀求比先前 更爲聰明、對使用者來說是有用的攝像系統的實現化。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解決上記課題,本發明中作爲電子機器是如以下 構成。 亦即,具備控制部,係基於隨著具有可搬性之機器的 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而輸出相應之訊號的靜置/移動偵測 部所輸入過來的訊號,判別是否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 之移動,基於其判別結果而進行所定之控制。 若依據上記本發明,則可基於是否發生上記從靜置狀 態起之移動的判別結果,亦即基於是否被推定爲機器是被 置於新的狀況下的判別結果,來執行對應的所定動作。 [發明的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則可對應於上記機器被置於新的狀況 下時而進行適切的對應動作。亦即,在此點上,可謀求比 先前更爲聰明、對使用者來說是有用的攝像系統的實現化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用以實施本案發明所需之形態(以下稱作 實施形態),以下記順序加以說明。 <1.攝像系統之構成> 201112742 〔1 -1 ·系統全體構成〕 〔1-2.數位靜態相機〕 〔1-3.雲台〕 〔1-4.關於自動構圖調整所進行之自動攝像動作〕 < 2.第1實施形態(隨著移動而執行被攝體探索)> 〔2-1.具體的動作例〕 〔2-2.處理程序〕 <3.第2實施形態(隨著移動而進行橫搖角度的原點 重新設定)> 〔3-1.具體的動作例〕 〔3-2.處理程序〕 <4.第3實施形態(隨著垂直移動方向而控制被攝體 探索開始範圍)> 〔4-1.系統構成及具體的動作例〕 〔4-2·處理程序〕 < 5.第4實施形態(隨著移動量的變焦角控制)> 〔5-1.具體的動作例〕 〔5-2.處理程序〕 < 6.第5實施形態(隨著移動後狀況的攝像模式設定 控制)> 〔6-1.具體的動作例〕 〔6-2.處理程序〕 < 7 ·變形例> 此外,以下說明中使用了「畫框」、「攝角」、「攝 -8- 201112742 像視野」、「攝像視野選擇角」、「構圖」等用語,各用 語的定義說明如下。 「畫框」係指例如看起來影像像是被嵌入的相當於一 畫面的領域範圍,一般是縱長或是橫長的具有長方形的框 形狀。 「攝角」係亦稱作變焦角等,是攝像光學系中的變焦 透鏡之位置所決定的被收錄於畫框之範圍的角度所表示而 成。嚴謹來說,是由攝像光學系的焦距、和像面(影像感 測器、底片)之尺寸所決定,但此處像面尺寸係固定,因 此將對應於焦距而變化的要素,稱作攝角。以下,關於攝 角的値,有時候會以焦距(例如35mm換算)來表示。 「攝像視野」係表示攝像光學系所拍攝之視野,是相 當於被上記的畫框所切取之範圍。 「攝像視野選擇角」係將用來決定要從攝像裝置的周 圍風景中切取出哪個部分之要素,以角度加以表示而成者 ,此處’除了由上記的攝角外,還藉由橫搖(水平)方向 上的擺動角度 '縱搖(垂直)方向上的擺動角度(仰角、 俯角)所決定。 「構圖」,亦稱作取景(framing),是由上記的攝像 視野選擇角之設定、此情況下亦即由橫搖·縱搖角度與攝 角(變焦)之設定,而被決定。 此處,在本實施形態中,本發明的攜帶型電子機器, 係舉例是被構成爲,具備數位靜態相機、和可裝卸而保持 數位靜態相機的雲台所成的攝像系統的情形爲例子。 -9 - 201112742 <1.攝像系統之構成> 〔1 -1 .系統全體構成〕 實施形態的攝像系統,係具備數位靜態相機1、和可 裝卸地安裝該數位靜態相機1的雲台1 0所成。 首先在圖1中圖示數位靜態相機1的外觀例。圖1的(a )、圖1的(b )係分別爲數位靜態相機1的正面圖、背面 圖。 該圖所示的數位靜態相機1,首先係如圖1的(a )所 示,於本體部2的前面側,具備鏡頭部21a。該鏡頭部21a ,係作爲攝像所需之光學系而朝本體部2外側突出的部位 〇 又,在本體部2的上面部,係設有快門釋放鈕31a。於 攝像模式下,被鏡頭部2 1 a所拍攝到的影像(攝像影像) 會被生成爲影像訊號。然後,於該攝像模式下若對快門釋 放鈕3 1 a進行操作,則該時序上的攝像影像,會以靜止影 像之影像資料方式而被記錄在記錄媒體中。亦即進行了照 片攝影。 又,數位靜態相機1,係如圖1的(b )所示,在其背 面側具有顯示畫面部3 3 a。 該顯示畫面部3 3 a中,係於攝像模式時,稱作透視檢 視影像等,是顯示著此時被鏡頭部2 1 a所拍攝中的影丨象。 又,於再生模式時,則將記錄媒體中所記錄之影像資料予 以再生顯示。然後,隨應於使用者對數位靜態相機〗進行 -10- 201112742 的操作,而會顯示出作爲GUI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的操作影像。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數位靜態相機1,係爲對顯示畫 面部3 3 a組合有觸控面板。藉此,使用者係藉由對顯示畫 面部3 3 a以手指觸壓,就能進行所欲之操作。 圖2係表示雲台10之外觀的斜視圖。又,圖3〜圖5係 作爲本實施形態的自動攝像系統之外觀,圖示了對雲台1〇 以適切狀態載置數位靜態相機1之狀態。圖3係正面圖,圖 4係平面圖,圖5係側面圖(尤其在圖5的(b )中是以側面 圖來圖示縱搖機構的可動範圍)。 如圖2、及圖3、圖4、圖5所示雲台1〇係大致上可說 是在接地平台部15之上組合有本體部11,然後對本體部n 安裝有相機台座部12而成之構造。 當欲將數位靜態相機1安裝在雲台10時,是將數位靜 態相機1的底面側,對相機台座部1 2的上面側而放置。如 圖2所示,在相機台座部12的上面部,設有凸起部13和連 接器1 4。此時雖然省略圖示’但數位靜態相機1的本體部2 的下面部,係形成有與凸起部13卡合用的孔部。在數位靜 態相機1對相機台座部1 2適切地放置之狀態下,該孔部與 凸起部13會呈卡合狀態。若爲此狀態,則只要是通常的雲 台1 〇的橫搖•縱搖的動作’數位靜態相機1就不會從雲台 10偏移、脫落等。 又,於數位靜態相機1 ’在其下面部的所定位置也設 有連接器。如上述’在對相機台座部12適切地安裝數位靜 -11 - 201112742 態相機1的狀態下,數位靜態相機1的連接器與雲台1 0的連 接器1 4會連接,呈現至少彼此可通訊之狀態。 此外’例如連接器1 4與凸起部1 3,實際上係於相機台 座部12中設計成,可將其位置在某種範圍內作變更(移動 )。因此’例如’藉由倂用吻合數位靜態相機1之底面部 的適配器等’就可將不同種類的數位靜態相機,以可和雲 台10通訊之狀態,安裝至相機台座部12。 又,數位靜態相機1與相機台座部1 2的通訊係亦可藉 由無線來進行。 又’亦可構成爲,例如,對雲台1 0載置有數位靜態相 機1的狀態下,可從雲台1 0對數位靜態相機1進行充電。甚 至’亦可考慮構成爲,於數位靜態相機1上所再生之影像 等之映像訊號也傳輸給雲台1 0側,從雲台1 〇再透過纜線或 無線通訊等,輸出至外部監視器裝置等。亦即,雲台1 〇並 非單純的只是用來改變數位靜態相機1之攝像視野選擇角 ,也可賦予其所謂擴充台座之機能。 接著說明,雲台1 0所致之數位靜態相機1的橫搖•縱 搖方向之基本運動。 首先,橫搖方向的基本運動係如以下。 再將雲台1 0放置在例如桌子上或地面上等的狀態下, 接地平台部1 5的底面係接地。在此狀態下,如圖4所示, 以旋轉軸II a爲旋轉中心,可使本體部1 1側往順時鐘方向 、及反時鐘方向旋轉。亦即,藉此,可以改變被安裝在雲 台10上的數位靜態相機1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的攝 -12- 201112742 像視野選擇角(所謂的橫搖)。 此外,此時的雲台1 〇的橫搖機構’係具有針對順時鐘 方向及反時鐘方向之任一者均能無限制地進行自由旋轉 360°以上之構造。 又,在該雲台10的橫搖機構中’橫搖方向上的基準位 置係被決定。 此處,如圖4所示,先把橫搖基準位置設成〇° ( 3 60° ),將沿著橫搖方向的本體部11之旋轉位置 '亦即橫搖位 置(橫搖角度),以0°〜360°來表示。 又,雲台10的縱搖方向的基本運動係如以下。 縱搖方向的運動,係如圖5的(a ) ( b )所示,相機 台座部12是以旋轉軸12a爲旋轉中心,可在仰角、俯角之 兩方向上擺動角度而爲之。 此處,圖5的(a)係圖不了 ’相機台座部12是處於縱 搖基準位置Y0 ( 0。)的狀態。在此狀態下,與鏡頭部2 1 a (光學系部)的攝像光軸一致的攝像方向F1、和接地平台 部1 5所接地之接地面G R,是呈平行。 因此,如圖5的(b)所示,首先,於仰角方向上,相 機台座部1 2,係以旋轉軸1 2a爲旋轉中心,從縱搖基準位 置Y〇(〇。)起,可在所定之最大旋轉角度+ f。的範圍內活 動。又,於俯角方向上也是,以旋轉軸12a爲旋轉中心, 從縱搖基準位置Y0(0。)起,可在所定之最大旋轉角度 •g°的範圍內活動。如此一來,相機台座部12是以縱搖基 準位置Y0 ( 0。)爲基點,在最大旋轉角度+ f。〜最大旋轉 -13- 201112742 角度-g°之範圍內活動,就可改變被安裝在雲台ι〇(相機 台座部12)上的數位靜態相機1的縱搖方向(上下方向) 上的攝像視野選擇角。亦即,可進行縱搖之動作。 〔1-2.數位靜態相機〕 圖6係數位靜態相機1的實際之內部構成例的區塊圖。 於此圖6中,首先,光學系部21,係具備例如包含變 焦透鏡、聚焦透鏡等的所定片數的攝像用透鏡群、光圈等 所構成,可使入射的光成爲攝像光而在影像感測器22的受 光面上成像。 又,於光學系部21中,也還具備用來驅動上記變焦透 鏡、聚焦透鏡、光圈等的驅動機構部。這些驅動機構部, 係例如藉由控制部27所執行的變焦(攝角)控制、自動焦 點調整控制、自動曝光控制等所謂相機控制,而控制著其 動作。 影像感測器22,係將上記光學系部2 1所得之攝像光轉 換成電子訊號,亦即進行所謂光電轉換》因此,影像感測 器22,係將來自光學系部21的攝像光,以光電轉換元件的 受光面進行受光,隨應於被受光的光之強度而累積的訊號 電荷,會以所定的時序依序輸出。藉此,對應於攝像光的 電子訊號(攝像訊號)就會被輸出。 此外,作爲影像感測器22而被採用的光電轉換元件( 攝像元件),雖無特別限定,但就現況而言,係可舉例如 CMOS (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感測 -14- 201112742
器或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等。又,採用 CMOS 感測器時,作爲相當於影像感測器22的裝置(零件),係 可爲亦包含相當於下面所述之A/D轉換器23的類比-數位轉 換器之構造。 從上記影像感測器22所輸出的攝像訊號,係被輸入至 A/D轉換器23,而被轉換成數位訊號,輸入至訊號處理部 24 ° 訊號處理部 24,係由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所構成,針對從上記A/D轉換器23所輸出的數位攝像訊號 ,依照程式而實施所定之訊號處理。 例如,訊號處理部24,係針對從A/D轉換器23所輸出 的數位之攝像訊號,以相當於1個靜止影像(畫格影像) 之單位進行擷取,針對如此擷取到的靜止影像單位的攝像 訊號施以所定之訊號處理,就可生成相當於1張靜止影像 的影像訊號資料亦即攝像影像資料(攝像靜止影像資料) 〇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下,訊號處理部24係被構成 爲可利用如此取得的攝像影像資料,如後述般地執行作爲 被攝體偵測處理的影像處理,但關於這點將在後面說明。 此處,使如上記以訊號處理部24所生成之攝像影像資 料以影像資訊之方式而被記錄至記憶媒體的記憶卡40時, 例如是將對應於1個靜止影像的攝像影像資料,從訊號處 理部24對編碼/解碼部25進行輸出。 編碼/解碼部25,係針對從訊號處理部24所輸出過來 -15- 201112742 的靜止影像單位的攝像影像資料,以所定之靜止影像壓縮 編碼方式執行壓縮編碼後,例如,隨應於控制部27之控制 而附加上標頭等’轉換成被壓縮成所定格式的影像資料之 格式。然後’將如此生成之影像資料,傳送至媒體控制器 26。媒體控制器26 ’係依照控制部27的控制,對記憶卡40 ,令被傳送過來的影像資料進行寫入而記錄。此情況的記 憶卡4 0,係例如爲具有依照所定規格之卡片形式的外形形 狀,內部係爲具備快閃記憶體等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元件 ,是採取如此構成的記錄媒體。此外,將影像資料加以記 憶的記錄媒體,亦可爲除了上記記憶卡以外的種別、形式 等。 又,數位靜態相機1係利用上記訊號處理部24所獲得 之攝像影像資料來令顯示部3 3執行影像顯示,就可使得目 前拍攝中的影像也就是所謂的透視檢視影像,被顯示出來 。例如於訊號處理部24中,係將如之前說明從A/D轉換器 23所輸出之攝像訊號加以擷取而生成相當1張靜止影像的 攝像影像資料,但藉由持續該動作,就可逐次生成相當於 動畫的畫格影像的攝像影像資料。然後,如此依序生成之 攝像影像資料,會遵照控制部2 7的控制而對顯示驅動器3 2 進行傳送。藉此,就會進行透視檢視影像的顯示。 顯示驅動器3 2,係基於如上記所述而從訊號處理部24 所輸入過來的攝像影像資料,生成用來驅動顯示部33的驅 動訊號,對顯示部33逐一進行輸出。藉此,於顯示部33上 ,基於靜止影像單位之攝像影像資料的影像,就會被依序 -16- 201112742 顯示出來。使用者只要觀看其,就會看成將此時正在拍攝 之影像,於顯示部33上以動畫方式被顯示出來。亦即,會 顯示出透視檢視影像。 又’數位靜態相機1,係亦可使記憶卡4 0中所記錄的 影像資料進行再生,然後將該影像對顯示部33進行顯示。 因此,控制部27係指定影像資料,對媒體控制器26命 令從記億卡40中讀出資料。回應於該命令,媒體控制器26 係對所被指定之影像資料所被記錄之記億卡40上的位址進 行存取,以執行資料讀出,並將所讀出的資料,對編碼/ 解碼部25進行傳送。 編碼/解碼部25係例如依照控制部27的控制,從媒體 控制器26所傳送過來的攝像影像資料中取出壓縮靜止影像 資料的實體資料,針對該壓縮靜止影像資料,執行對其壓 縮編碼的解碼處理,獲得對應於1個靜止影像的攝像影像 資料。然後,將該攝像影像資料對顯示驅動器32進行傳送 。藉此,於顯示部3 3上,記億卡40中所記錄之攝像影像資 料之畫面,就會被再生顯示出來。 又,對顯示部3 3,除了上記透視檢視影像或影像資料 的再生影像,還可使使用者介面影像(操作影像)也被顯 示出來。此情況下係例如,隨應於此時的動作狀態等,控 制部27會生成必要的使用者介面影像的顯示用影像資料, 將其對顯示驅動器32輸出而爲之。藉此,於顯示部33上, 就會顯示出使用者介面影像。此外,該使用者介面影像, 係也可例如特定的選單畫面等,監視器影像或攝像影像資 -17- 201112742 料之再生影像係個別地被顯示在顯示部3 3的顯示畫面中, 也可在監視器影像或攝像影像資料之再生影像上的一部分 進行重疊、合成的方式來加以顯示。 控制部 27 係具備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所構 成,是與ROM28、RAM29—起構成了微電腦。ROM28係記 憶著’例如’作爲控制部2 7的C P U所需執行的程式,還有 關連於數位靜態相機1之動作的各種設定資訊等。RAM 2 9 係爲CPU所用的主記憶裝置。 又,此時的快閃記憶體3 0,係作爲隨應著例如使用者 操作或動作履歷等而將有必要變更(改寫)之各種設定資 訊等加以記憶所使用的非揮發性記憶領域而加以設置。此 外關於ROM28,例如在採用快閃記憶體等爲主的非揮發性 記憶體的情況下,則亦可不需要快閃記憶體30,改爲使用 該ROM28中的一部分記憶領域來爲之。 此處,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下,控制部2 7係爲了實現 一面改變攝像視野一面執行上記訊號處理部24所致之被攝 體探索而進行探索數位靜態相機1周圍之被攝體的被攝體 探索、隨著該被攝體探索所偵測出來之被攝體樣態而依照 所定演算法來判定最佳構圖的最佳構圖判定、將該最佳構 圖判定所求出之最佳構圖當作目標構圖的構圖調整、及該 構圖調整後的攝像影像之自動記錄,而進行控制、處理, 但這些將於後述。 操作部3 1係爲總括代表了:數位靜態相機1所具備的 各種操作件、隨應於對這些操作件進行之操作而生成操作 -18- 201112742 資訊訊號並輸出至上記控制部27的操作資訊訊號輸出部位 。控制部27,係隨應於從操作部3 1所輸入之操作資訊訊號 ,來執行所定之處理。藉此,數位靜態相機1就會執行相 應於使用者操作之動作。 雲台對應通訊部34,係在雲台1 0側與數位靜態相機1 側之間執行依照所定通訊方式之通訊用的部位,例如係具 有:在數位靜態相機1對雲台1 〇安裝的狀態下,可與雲台 1 〇側的通訊部之間收送通訊訊號所需的實體層構成、和用 來實現對應於更上位之所定層的通訊處理所需之構成而成 。作爲上記實體層構成,在與圖2的對應上,是包含有與 連接器14連接的連接器之部位。 〔1-3.雲台〕 圖7的區塊圖係圖示了雲台10的內部構成例。 如之前所述,雲台1 〇係具備橫搖•縱搖機構,作爲對 應於其之部位,係具備圖中的橫搖機構部5 3、橫搖用馬達 54、縱搖機構部56、縱搖用馬達57。 橫搖機構部5 3 ’係針對被安裝在雲台1 〇的數位靜態相 機1,用來給予如圖4所示之橫搖(橫、左右)方向之運動 所需之機能而構成’該機構的運動,係藉由橫搖用馬達54 往正反方向旋轉而獲得。同樣地,縱搖機構部56,係針對 被安裝在雲台1 0的數位靜態相機1,用來給予如圖5所示之 縱搖(縱、上下)方向之運動所需之機能而構成,該機構 的運動’係藉由縱搖用馬達57往正反方向旋轉而獲得。 -19- 201112742 控制部51,例如係具有由CPU、ROM、RAM等所組合 而形成的微電腦,控制著上記橫搖機構部5 3、縱搖機構部 56之運動。例如,當控制部51在控制橫搖機構部53的運動 時,係將用來指示所應移動之方向與移動速度的訊號,對 橫搖用驅動部5 5進行輸出。橫搖用驅動部5 5,係生成對應 於所輸入之訊號的馬達驅動訊號,輸出至橫搖用馬達54。 該馬達驅動訊號,係例如若馬達是步進馬達,則爲對應於 PWM控制的脈衝訊號。 藉由該馬達驅動訊號,橫搖用馬達54係例如以所要的 旋轉方向、旋轉速度進行旋轉,其結果爲,橫搖機構部53 也會以對應於其的移動方向與移動速度而被驅動運動。 同樣地,當在控制縱搖機構部5 6的運動時,控制部5 1 係將縱搖機構部56所需要的指示移動方向、移動速度之訊 號,對縱搖用驅動部58進行輸出。縱搖用驅動部58,係生 成對應於所輸入之訊號的馬達驅動訊號,輸出至縱搖用馬 達57。藉由該馬達驅動訊號,縱搖用馬達57係例如以所要 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速度進行旋轉,其結果爲,縱搖機構部 5 6也會以對應於其的移動方向、速度而被驅動運動。 此處’橫搖機構部53係具備旋轉編碼器(旋轉偵測器 )53a。旋轉編碼器53a,係隨著橫搖機構部53的旋轉之運 動,而將表示其旋轉角度量的偵測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 1 。同樣地,縱搖機構部56係具備旋轉編碼器56a。該旋轉 編碼器56a也是’係隨著縱搖機構部56的旋轉之運動,而 將表示其旋轉角度量的訊號,輸出至控制部51。 -20- 201112742 藉此’控制部5 1係可即時地取得(監視)驅動中的橫 搖機構部53、縱搖機構部56的旋轉角度量之資訊。 通訊部52,係爲與被安裝在雲台〖〇之數位靜態相機i 內的雲台對應通訊部34之間,執行依照所定通訊方式之通 訊用的部位,與雲台對應通訊部34同樣地,具有可與對方 側通訊部收送通訊訊號所需的實體層構成、和用來實現對 應於更上位之所定層的通訊處理所需之構成所成。作爲上 記實體層構成,在與圖2的對應上,是包含有相機台座部 12的連接器14。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在雲台1 0中係具備靜置/ 拿起偵測部5 9。 該靜置/拿起偵測部59係被構成爲,當對雲台10安裝 數位靜態相機1所成之攝像系統(攜帶型電子機器)是靜 置狀態(接地且不動之狀態)時與被拿起(亦即被移動) 之狀態時,其輸出訊號會有所變化。亦即,藉此就可偵測 出攝像系統是處於靜置狀態,還是處於移動狀態。 圖8係用來說明雲台1 0所具備之靜置/拿起偵測部5 9的 具體構成例的圖,圖8的(a )係模式性圖示處於靜置狀態 時的靜置/拿起偵測部59之樣子,圖8的(b )係模式性圖 示處於拿起狀態時的靜置/拿起偵測部59之樣子。 如該圖8所示,本例中的該靜置/拿起偵測部59,係具 備有,對應於圖8的(a)所示之靜置狀態而爲ON、對應於 圖8的(b)所示之拿起狀態而爲OFF的機械開關所構成。 具體而言,此時的雲台1〇,係當從靜置狀態變化成拿 -21 - 201112742 起狀態時,對本體部1 1透過旋轉軸而連接的接地平台部15 ’係因爲該當接地平台部15本身的重量而朝下方向垂下( 從本體部11離開)的方式所構成(圖8(a)—圖8(b)之 遷移)。 然後,此時的靜置/拿起偵測部59是被設置在本體部 1 1側,而且係被構成爲,其機械開關係隨著棒狀體的頂起 /壓下而呈ΟΝ/OFF。具體而言,在圖8的(a)所示的靜置 狀態(本體部1 1與接地平台部1 5之離間距離較小之狀態) 下,上記棒狀體是被接地平台部1 5所推上而機械開關係呈 ON’另一方面,在圖8的(b)所示之拿起狀態下,隨著 本體部1 1 (靜置/拿起偵測部59 )與接地平台部1 5的間距 變大,接地平台部1 5所致之對上記棒狀體的推上狀態係被 解除,上記棒狀體係至少藉由本身重量而往下方向呈現下 垂狀態,機械開關變成OFF。 此處,爲了對應於拿起狀態而使機械開關確實地變成 OFF狀態,上記棒狀體係藉由彈簧等彈性體而被賦予往下 方向的彈力,較爲理想。 此外,關於利用機械開關而偵測攝像系統之靜置/拿 起所需之具體構成,並不一定限定於圖8所示者,當然亦 可採用其他構成。 例如,在圖8中,雖然例示了採用隨著棒狀體的頂起/ 壓下而會ΟΝ/OFF的機械開關之構成,但亦可採用隨著接 與地平台部15之接觸/非接觸而ΟΝ/OFF的機械開關。 如圖7所示,上記靜置/拿起偵測部59所作的偵測訊號 -22- 201112742 ,係對控制部5 1進行供給。 〔1-4.關於自動構圖調整所進行之自動攝像動作〕 此處,本實施形態的攝像系統,係藉由之前所述的被 攝體探索、最佳構圖判定、構圖調整之各動作,將隨著該 被攝體探索所偵測出來之被攝體樣態而判定的最佳構圖當 作目標構圖而進行自動構圖調整動作。 以下說明,伴隨此種自動構圖調整動作的自動攝像動 作之具體內容。 首先,在進行如上記的自動構圖調整時,係利用圖6 所示的訊號處理部24所作的被攝體偵測結果。 訊號處理部24,係作爲被攝體偵測處理,而執行如以 下之處理。 亦即,訊號處理部24係從如之前所說明而取得的相當 於1張靜止影像的影像訊號資料中,偵測出相當於人物臉 部的影像部分。具體而言,在本例中的被攝體偵測處理中 ,是利用所謂的臉部偵測技術,對從影像內所偵測出來的 每一被攝體,對應於其臉部的影像部分之領域而設定臉框 。然後,根據該當臉框的數目、尺寸、位置等資訊,獲得 畫框內的被攝體數、各被攝體的尺寸或各個畫框內的位置 之資訊。 此外,關於臉部偵測之手法已知係有數種,但於本實 施形態中,關於採用哪種偵測手法係沒有特別限定,只要 考慮偵測精度或設計難易度等而適宜採用適切的方式即可 -23- 201112742 又’訊號處理部24,係將如上記的被攝體偵測處理, 對相當於1張靜止影像的每一影像訊號資料(亦即每1畫格 )等,預定的每所定之畫格數,加以執行。 此處,如之前所述,本例的訊號處理部24係由DSP所 構成,如上記的被攝體偵測處理,係藉由對該當作爲DSP 的訊號處理部24進行程式化而實現。 圖9係圖示了,藉由對此種訊號處理部24之程式化所 實現之機能動作予以區塊化。如該圖9所示,作爲此時的 訊號處理部24係可表示成,具有執行上記所說明的作爲被 攝體偵測處理之動作的被攝體偵測機能部24A。 圖1 〇係圖示了,使用如上記的被攝體偵測處理的結果 所進行的’自動構圖調整所作的自動攝像動作之大致流程 的流程圖。 在進行自動構圖調整時,係利用如上記的被攝體偵測 處理所作的測出資訊,首先係進行數位靜態相機1之周圍 所存在的被攝體之探索(圖中的步驟S1)。 具體而言,作爲該被攝體探索,係藉由數位靜態相機 1中的控制部27,進行對雲台1 〇的橫搖•縱搖控制或對光 學系部2 1的變焦控制,而一面改變攝像視野選擇角,—面 執行訊號處理部2 4所致之被攝體探索,而進行之。 此種被攝體探索處理,係隨著藉由訊號處理部24所致 之被攝體偵測處理而獲得畫框內之被攝體已被偵測出來之 狀態而結束。 -24- 201112742 被攝體探索處理結束後,控制部27係進行最佳構圖判 定處理(S2)。具體而言,基於訊號處理部24所作之被攝 體偵測結果而進行畫面構造之判定(此時係爲畫框內的被 攝體數、被攝體尺寸、被攝體位置之判定等),然後基於 該畫面構造判定所判定出來的畫面構造之資訊,依照所定 演算法而判定最佳的構圖。此處,由之前的說明亦可理解 ,此時的構成,係由橫搖•縱搖•變焦之各攝像視野選擇 角所決定,因此藉由該當最佳構成判定處理,作爲其判定 結果係會獲得,相應於上記被攝體偵測結果(畫框內的被 攝體之態樣)的最佳之橫搖•縱搖•變焦的各攝像視野選 擇角之資訊。 在執行了如上記的最佳構圖判定處理之後,控制部2 7 係進行構圖調整控制(S 3 )。亦即,進行以最佳構圖爲目 標構圖的橫搖•縱搖•變焦控制。 具體而言,控制部27,係作爲該當構成調整控制,而 將以上記最佳構圖判定處理所求出的橫搖•縱搖的各攝像 視野選擇角的資訊,對雲台1 0側的控制部5 1進行指示。 相應於此,上記控制部5 1係爲了能夠求出爲了使數位 靜態相機1朝向能夠獲得所被指示之橫搖·縱搖之各攝像 視野選擇角的攝像方向所需之、關於橫搖機構部53、縱搖 機構部56的移動量,進行該求出之移動量的橫搖驅動、縱 搖驅動,而進行對橫搖用馬達54的橫搖控制訊號之供給、 對縱搖用馬達57的縱搖控制訊號之供給。 又,控制部27,係將上記最佳構圖判定處理所求得的 -25- 201112742 關於變焦之攝像視野選擇角之資訊(亦即攝角之資訊), 對光學系部2 1加以指示’以令光學系部2〗執行變焦動作而 獲得該指示的攝角。 然後’控制部27係基於上記構圖調整控制而完成構圖 調整動作,在得到上記最佳構圖的情況下,進行快門釋放 時序判定處理(S4 )。 此處,於本例中’並不是隨著得到最佳構圖之事實就 立刻進行快門釋放’而是例如以被攝體是處於笑臉等所定 狀態爲最終條件’而進行快門釋放。此種判定最終條件是 否成立’就是上記快門釋放時序判定處理。 當藉由上記快門釋放時序判定處理而上記最終條件( 快門釋放條件)是成立時,則作爲步驟S 5的快門釋放處理 ’而進行攝像影像資料的自動記錄。具體而言,控制部2 7 係對編碼/解碼部25及媒體控制器26進行控制,將此時點 所得的攝像影像資料,對記憶卡40執行記錄。 如以上而在本實施形態的攝像系統中,係基於控制部 2 7所致之控制·處理,來實現自動構圖調整所致之自動攝 像動作。 此外,雖然在圖10中爲了簡化說明而省略圖示,但例 如在構圖調整中因爲沒有偵測出被攝體等理由,步驟S 3的 構圖調整有時候會失敗。此情況下,係從步驟S 1的被攝體 探索起重新開始。 同樣地,步驟S4的快門釋放時序判定處理中有可能快 門釋放時序並不OK,但此時也是從步驟S1的被攝體探索 -26- 201112742 起重新開始。此外,通常,快門釋放時序判定處理係爲, 判定在所定時間內上記笑臉等之快門釋放條件是否成立的 處理。 < 2·第1實施形態(隨著移動而執行被攝體探索)> 〔2-1.具體的動作例〕 此處,於上記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之攝像系統(攜帶型 電子機器)中,使橫搖•縱搖驅動成爲可能所需之構成( 此時係爲雲台1 〇 ),係在具有可搬性的程度下可形成得非 常小型,因此即使是包含數位靜態相機1的整個攝像系統 ,也在具有可搬性的程度下非常小型。 關於此種具有可搬性的攝像系統,可想定使用者可能 會移動其設置位置。具體而言,關於如上記的進行自動攝 像動作的攝像系統,係可考慮採用將其設置位置拉遠而令 其執行所謂拉近之構成所致之自動攝像動作,或令其執行 從不同攝像角度的自動攝像等等之類的使用法。 但是,當攝像系統被使用者移動時,有可能導致畫框 內所映出之被攝體的態樣(例如被攝體數或被攝體尺寸等 )產生變化。 例如’假設之前圖1 0所示之最佳構圖判定(S2 )或構 圖調整(S 3 )中,攝像系統的設置位置發生移動時,則此 情況下’無論畫框內的被攝體的態樣是否變化,都是執行 相應於移動前被攝體之樣態的最佳構圖判定或構圖調整。 由此可知’當攝像系統的設置位置是被使用者移動過 -27- 201112742 的情況下,隨著畫框內所映出之被攝體之 ,應該進行某種對應動作,較爲理想。 然而,在之前舉出的專利文獻1等所丨 像系統中,由於原本就未想定(不容許) 中系統設置位置被使用者移動,因此當系 使用者移動過之際,不能執行適切的對應震 亦即,若具體而言,則使用者係在自 攝像系統的設置位置有所移動而例如希望 執行自動攝像,卻無法對應於此事而執行 如此問題。 如此一來,先前的攝像系統,係當使 動作中進行了設置位置之移動時,無法隨 切的對應動作,因此並不容許在自動攝像 設置位置之使用法,就此層面而言,可說 使用者而言缺乏有用性。 於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如之前所丨 靜置/拿起偵測部59,就可偵測出靜置狀尾 動狀態),然後基於是否有發生從靜置狀 別結果,來執行被攝體探索。 圖11係第1實施形態之具體動作予以模 首先,如圖中的左側所示,由數位靜 1 〇所成的攝像系統是從靜置狀態被拿起間 測部59的偵測訊號從ON變成OFF時),則 之移動已被開始。 態樣有發生變化 記載之先前的攝 在自動攝像動作 統的設置位置被 IH乍。 動攝像動作中使 由不同角度等來 適切動作,存在 用者在自動攝像 應於其而執行適 動作中自由移動 是有欠聰明,對 銳明,藉由設置 I ’拿起狀態(移 態起之移動的判 式化的圖示。 :態相機1與雲台 F (靜置/拿起偵 可視作攝像系統 -28- 201112742 如此,如此偵測出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以後,如圖中 的右側所示,當攝像系統再度返回靜置狀態時(靜置/拿 起偵測部5 9的偵測訊號從OFF變成ON時),則可視作攝像 系統已經處於和移動前不同之狀況下。 因此,隨應於此,如圖示若攝像狀態是與移動前不同 ,則會開始被攝體探索》 如此在第1實施形態中,隨應於有偵測到從靜置狀態 起之移動且之後偵測到再度回到靜置狀態之事實,而執行 被攝體探索。亦即,即使在自動攝像動作的執行中,有偵 測到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且之後偵測到再度回到靜置狀態 的時候(亦即視爲攝像狀況有所不同的時候),則可隨應 於此事,而重新進行被攝體探索。 若依據此種第1實施形態,則隨應於自動攝像動作之 設置位置的移動而可進行適切對應動作的攝像系統,就可 實現。換言之,在自動攝像動作中使用者可自由移動攝像 系統,此種使用法是被容許,可實現較先前更爲聰明且.對 使用者而言是有用的攝像系統。 〔2-2.處理程序〕 圖1 2係實現上記所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動作所需之 具體處理程序的流程圖。 此外,於該圖12的流程圖中,作爲「相機」而表示的 處理,係表示了圖6所示之控制部27依照例如ROM28中所 儲存的程式而執行的處理。又,作爲「雲台」而表示的處 -29- 201112742 理’係表示了圖7所示之控制部5 1依照例如內部的R Ο Μ等 中所儲存的程式而執行的處理。 於圖12中,首先在雲台側,係藉由圖中的步驟S101之 處理而等待偵測訊號變成OFF。亦即,圖7 (及圖8 )所示 的拿起偵測部59所送來的偵測訊號是否變化成OFF的判別 處理,是被一直重複執行直到獲得上記偵測訊號已經變化 成OFF之判別結果爲止。 於該步驟S101中,當獲得了上記偵測訊號已變化成 OFF之肯定結果時,則前進處理至步驟S102。 於步驟S 1 02中,係對相機側(控制部27側)進行拿起 通知。 然後,在後續的步驟s 1 〇 3中’係等待直到偵測訊號變 化成〇 N爲止。亦即,拿起偵測部5 9所送來的偵測訊號是 否變化成ON的判別處理,是被一直重複執行直到獲得上 記偵測訊號已經變化成ON之判別結果爲止。 於上記步驟S 1 0 3中,當獲得了上記偵測訊號已變化成 ON之肯定結果時’則於步驟S 1 04中’對相機側進行靜置 通知。 在雲台側,係在執行了該當步驟S 1 04之處理後’如圖 示般地來到「RETURN」。 在相機側’藉由圖中的步驟S 2 0 1之處理’等待直到上 述步驟S 1 0 2的從雲台側進行拿起通知爲止。 然後,於步驟^❹1中’當有上記拿起通知而獲得了肯 定結果時,則前進至步驟S202 ’藉由之前的步驟S1 04之處 -30- 201112742 理而等待直到有來自雲台側的靜置通知爲止。 於上記步驟S2 02中,當有上記靜置通知而獲得了肯定 結果時,則於步驟S2 03中,執行用來開始被攝體探索的處 理。具體而言,對控制部5 1進行橫搖指示而使橫搖機構部 53開始橫搖動作,並且對訊號處理部24進行被攝體偵測處 理的開始指示。 在相機側,係在執行了該當步驟S203之處理後,如圖 示般地來到「RETURN」。 <3.第2實施形態(隨著移動而進行橫搖角度的原點重新 設定)> 〔3 -1 ·具體的動作例〕 接著,說明第2實施形態。 第2實施形態,係基於是否發生了攝像系統的從靜置 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結果,來進行橫搖角度的原點重新設 定。 此外,於第2實施形態中,攝像系統之構成係和第1實 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另外圖示說明。 此處,關於以驅使橫搖機構之自動構圖調整來進行自 動攝像動作的攝像系統,在專利文獻1等所記載的先前之 攝像系統中,係由於作爲圖7所示之旋轉編碼器53 a而使用 對應於所謂增量方式之旋轉編碼器的緣故,而會進行橫搖 旋轉軸的機械性絕對位置(絕對0°位置)偵測處理。換言 之,在先前的攝像系統中,爲了使機械性定義的某個基準 -31 - 201112742 位置總是在橫搖角度的0°位置(原點),例如電源ON時胃 之初始化時,首先偵測出上記機械性的絕對0。位置(亦即 先將橫搖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定位在上記絕對0°位置)後, 將關於旋轉編碼器53 a之輸出脈衝的計數値進行〇重置,會 執行此種所謂的起始處理。 此外,在進行自動構圖調整所致之自動攝像動作的系 統中,上記絕對0°位置係爲例如被攝體探索時的基準角度 位置。亦即,在被攝體探索時,係以上記絕對0。位置爲基 準而在±x°的範圍內一面改變橫搖角度一面執行被攝體偵 測。 此處,當想定了使動作中之攝像系統的設置位置自由 移動的使用法的情況下,當使用者移動攝像系統而重新設 置在其他位置上時,是意圖以數位靜態相機1的鏡頭部2 1 a 所面向的方向爲正面(0 ° )而執行自動攝像動作,如此思 考比較順理成章。 然而,如上所述,若依照定義機械性絕對0。位置的先 前手法,則對應於系統發生移動時,是會進行上記的起始 處理,伴隨於此,上記鏡頭部2 1 a的面向方向就會被強制 性調整成上記機械性絕對〇 °位置。換言之,若依照上記先 前手法,則鏡頭部21a的面向方向是並不一定與作爲上記 正面之〇 °方向一致,結果而言,無法順從上記使用者之意 圖,因此會變成有欠聰明,對使用者而言缺乏有用性的系 統。 又,使用者移動攝像系統而重新設置時,考慮該當使 -32- 201112742 用者係意圖使鏡頭部21 a的面向方向設成正面而重新執行 自動攝像動作,但如上述若隨著攝像系統的移動而進行了 起始處理(尤其是機械性絕對〇°位置的偵測處理),則不 但無法如上述般地將所意圖之方向設定爲正面,而且還會 插入無謂的橫搖驅動處理,如此一來,反而是讓使用者多 等待了自動攝像動作的重新開始。 於是,在第2實施形態中,係基於是否發生了攝像系 統的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結果,來進行橫搖角度的 原點重新設定處理》 此處,所謂的橫搖角度的原點重新設定處理,係意味 著針對旋轉編碼器53 a所輸出的脈衝,將計數値重置爲0的 處理。 圖13係用來說明,藉由此種針對旋轉編碼器53a的脈 衝計數値的0重置處理以重新設定橫搖角度之原點(0 ° ) 的圖。 首先在圖1 3的(a )中係圖示,數位靜態相機1所具有 的鏡頭部21a的面向方向亦即鏡頭方向(攝像方向)DL, 是對機械性原點位置(機械性絕對〇°位置)PP呈一致的狀 態。 又,在圖13的(b)中係圖示了,與鏡頭方向DL—致 的角度位置亦即攝像角度位置LP,是與機械性原點位置PP 不一致的狀態。之前所說明的自動構圖調整所致之自動攝 像動作開始以後,變成該圖1 3 ( b )所示之狀態的可能性 很高。 -33- 201112742 此處’在增量方式下,是將旋轉編碼器533的輸出脈 衝數予以計數而獲得的脈衝計數値,來表示旋轉角度量( 的絕對値)。亦即’由此可知,若將上記脈衝計數値重置 爲〇 ’則可進行橫搖方向的原點重新設定。具體而言,若 進行此種脈衝計數値的〇重置,則進行該當0重置之時點上 ’就可將鏡頭部21a的面向方向,設定成橫搖角度之原點 (0°位置)。 在第2實施形態中,係基於是否發生了攝像系統的從 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結果,來進行如上記的關於旋轉 編碼器53 a的脈衝計數値的〇重置處理,以重新設定橫搖角 度之原點。 具體而言,在第2實施形態中,係基於靜置/拿起偵測 部5 9所作的偵測訊號,而進行如以下之動作。 亦即,隨應於上記靜置/拿起偵測部59的偵測訊號變 成OFF而有發生了攝像系統的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首先 會進行橫搖驅動的停止處理。 如此進行橫搖驅動的停止處理,對應於在發生上記從 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前還在進行橫搖驅動時,可防止該當 橫搖驅動在移動中被持續進行。 此外,移動發生之前的狀態,係也有可能是正在進行 縱搖驅動的情形。因此,隨應於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 動之事實,實際上也會進行縱搖驅動的停止處理。 無論如何,當攝像系統被拿起而移動中,持續進行橫 搖·縱搖等之可動機構的驅動狀態並非理想,因此隨應於 -34- 201112742 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事實,進行可動機構的驅動 停止指示。 又,與此同時,如上記般地隨應於有發生從靜置狀態 起之移動的事實,也會進行靜置/拿起偵測部59的偵測訊 號是否變化成ON (亦即是否從移動狀態再度返回靜置狀 態)的判別。 然後,隨應於藉由該當判別而由靜置/拿起偵測部5 9 獲得了偵測訊號已經變化成ON之判別結果的事實,作爲 橫搖角度的原點重新設定處理,而進行上記將脈衝計數値 重置爲〇的處理。 藉由設計成如上記之動作,就可隨著系統設置位置的 移動,而在移動後將鏡頭部21a的面向方向當作正面而重 置0°位置。 此處,於本例中,係如上述,隨應於有發生攝像系統 的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事實,首先會進行橫搖驅動停止 處理。亦即,藉此,可謀求在移動中不進行橫搖驅動。 依循這點,可以發現作爲將脈衝計數値進行0重置的 時序,係無論是如上述的攝像系統從移動狀態而再度靜置 的時序,或是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的時序,均可獲 得同樣的結果。亦即,無論是哪個時序,在移動或,鏡頭 部2 1 a所面向方向是正面(0° )這點,並無改變。 如此’作爲第2實施形態的動作,是如上述隨應著有 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事實而進行橫搖驅動停止處理 時則可以採用,在再度靜置之時序上將脈衝計數値進行〇 -35- 201112742 重置之手法、和在有發生移動之時序上將脈衝計數値進行 〇重置之手法之兩者。 若如上記而依據第2實施形態,則對應於攝像系統設 置位置被移動之情況下,可將橫搖角度之原點重新設定以 使鏡頭部21 a的面向方向成爲正面^ 其結果爲,若依據上記第2實施形態,則可符合使用 者移動系統設置位置時之意圖而進行適切的對應動作,又 ’同時,可容許動作中自由移動攝像系統的使用法。 其結果爲,可實現比先前更爲聰明,且對使用者來說 是有用的攝像系統。 〔3-2.處理程序〕 圖1 4、圖1 5的流程圖係圖示了,實現上記所說明的第 2實施形態之動作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 圖1 4係圖示了,在攝像系統再度靜置之時序上執行橫 搖角度原點重新設定處理時的處理程序,又圖15係圖示了 在攝像系統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的時序上執行橫搖 角度原點重新設定處理時的處理程序。 此外,這些圖14、圖15所示的處理,係圖7所示之控 制部5 1依照例如內部的ROM等中所儲存的程式所執行的處 理。 首先,於圖14中,在步驟S301中,係等待直到來自靜 置/拿起偵測部59的偵測訊號變化成OFF。
然後,於步驟S301中,當上記偵測訊號已變化成OFF -36- 201112742 而獲得了肯定結果時,則於步驟s 3 02中,進行橫搖停止指 示。亦即,對圖7所示的橫搖用驅動部5 5 ’進行用來強制 停止橫搖用馬達54之驅動所需的指示。 接著於步驟S 3 03中,係等待直到來自靜置/拿起偵測 部5 9的偵測訊號變化成ON。 然後,於步驟S3 03中,當上記偵測訊號已變化成ON 而獲得了肯定結果時,則於步驟S304中,執行橫搖角度原 點重新設定處理。亦即,進行將關於旋轉編碼器53 a之輸 出脈衝的計數値進行0重置之處理。 在執行了該當步驟S3 04之處理後,係如圖示般地來到 「RETURN」。 又,作爲圖1 5所示,在攝像系統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 之移動的時序上執行橫搖角度原點重新設定處理時的處理 程序,係省略掉圖Μ所示之處理程序中的步驟S 3 03之處理 〇 具體而言,此時,進行了步驟S3 02的橫搖停止指示後 ’於步驟S3 04中,執行橫搖角度原點重新設定處理。 <4.第3實施形態(隨著垂直移動方向而控制被攝體探索 開始範圍)> 〔4-1.系統構成及具體的動作例〕 接著,說明第3實施形態。 第3實施形態,係如第1實施形態般地隨著攝像系統設 置位置之移動而開始被攝體探索的此種對應動作的情況下 -37- 201112742 ,隨應於攝像系統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動方向(垂直移動方 向)而控制上記被攝體探索的開始範圍。 圖1 6係第3實施形態的攝像系統所具備的數位靜態相 機45之內部構成的區塊圖。 由該圖16與之前的圖6比較可知,第3實施形態的數位 靜態相機45,係對於第1實施形態的數位靜態相機丨,追加 了陀螺儀感測器3 5。 上記陀螺儀感測器3 5,係至少爲1軸的陀螺儀感測器 ,調整其設置方向而使其可以偵測出與垂直方向(數位靜 態相機45之縱方向)一致之方向上的加速度,而被設在數 位靜態相機45中。 該當陀螺儀感測器35所作的偵測訊號,係對控制部27 作供給。 此外,於第3實施形態中也是,雲台1 0之構成係和第1 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另外圖示說明。 圖1 7係模式性圖示了第3實施形態之動作。 首先,圖17的(a)係圖示了,對雲台10安裝數位靜 態相機45而成的攝像系統,對某個接地面GR靜置的狀態。 假設從該圖1 7的(a )所示之靜置狀態起將攝像系統 拿起,成爲如圖17的(b)所示被靜置於比上記接地面GR 還高的接地面GR-U。 隨應於如此攝像系統設置位置被移動往較高位置之事 實,就會如圖示般地從下方側起開始探索。 另一方面,隨應於從該圖17的(a)所示之靜置狀態 -38- 201112742 起將攝像系統如圖1 7的(c )所示般地靜置於比上記 面GR還低的接地面GR-L之事實,則如圖示般地從上 起開始探索。 此處,作爲被攝體探索,有時係進行所謂的王字 ,一面進行橫搖驅動一面進行被攝體偵測的搜尋動作 索動作),是一面逐次改變縱搖角而一面進行之。 具體而言,王字搜尋係將關於某個橫搖角度範圍 如以〇°爲起點而爲±90°等)的搜尋動作當作1個搜尋 ,將該搜尋動作,分別設定不同的縱搖角而進行複數 更具體而言,是依序進行第1縱搖角設定狀態下的搜 作、第2縱搖角設定狀態下的搜尋動作、第3縱搖角設 態下的搜尋動作。 於此種王字搜尋所致之被攝體探索進行時,在先 開始搜尋的縱搖角度(上記複數搜尋動作當中初次搜 作時所被設定的縱搖角度)係被固定成某個角度。換 ,係爲總是從下方側或上方側起開始探索動作。 例如,若採用總是從下方側起開始探索動作的王 尋時,則當進行了如圖1 7的(c )所示般地往下方側 動時,就會從映出被攝體可能性較低的下方側起開始 動作。 反之,若採用總是從上方側起開始探索動作的王 尋時,則當進行了如圖1 7的(b )所示般地往上方側 動時,就會從映出被攝體可能性較低的上方側起開始 動作。 接地 方側 搜尋 (探 (例 動作 次。 尋動 定狀 前, 尋動 言之 字搜 之移 探索 字搜 之移 探索 -39- 201112742 如此一來藉由開始搜尋之縱搖角度固定的先前手法’ 則當攝像系統的設置位置是在垂直方向上移動時,可能無 法有效率地探索被攝體,因此有欠聰明,對使用者而言缺 乏有用性。 於是在第3實施形態中,關於上方或下方之任一垂直 移動方向的設置位置之移動,當往上方之設置位置移動發 生時則如圖1 7的(b )所示般地將縱搖角往下方側擺動而 從下方側起開始探索動作,反之當往下方之設置位置移動 發生時則如圖1 7的(c )所示般地將縱搖角往上方側擺動 而從上方側起開始探索動作。 若依據此種第3實施形態的動作,則採用如第1實施形 態所說明的隨著設置位置之移動而執行被攝體探索之手法 時,即使攝像系統的設置位置是在垂直方向上變化化,仍 可有效率地進行被攝體之探索,結果而言,可實現比先前 更爲聰明,且對使用者來說是有用的攝像系統。 〔4-2.處理程序〕 圖1 8係圖示了實現上記所說明的第3實施形態之動作 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 此外,於該圖1 8的流程圖中’作爲「相機」而表示的 處理,係表示了圖1 6所示之控制部2 7依照例如R Ο Μ 2 8中所 儲存的程式而執行的處理;又’作爲「雲台」而表示的處 理,係表示了圖7所示之控制部5 1依照例如內部的R 〇 Μ等 中所儲存的程式而執行的處理。 -40- 201112742 又,於該圖1 8中’關於和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者爲 相冋內容之處理’係標不同一符號。 首先’由該圖1 8與之前的圖1 2比較可知,作爲雲台側 的處理,是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 此情況下,作爲相機側的處理,係在步驟S 2 0 1與S 2 0 2 之間插入步驟S401之處理,且取代了步驟S2 〇3而執行步驟 S4〇2以後之處理,這點是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具體而言,作爲此時的相機側的處理,係於步驟S20 1 中有來自雲台側的拿起通知而獲得肯定結果時,於步驟 S401中,開始垂直移動方向推定處理。 此處,作爲垂直移動方向的推定處理,係例如針對來 自陀螺儀感測器35的偵測訊號的波形模態,將往上方向移 動時的特徵性波形模態、和往下方向移動時的特徵性波形 模態,預先進行實驗而根據結果而定義之,與這些模態進 行比對而進行之。 在採用此種手法時,作爲上記步驟S40 1之處理,具體 而言係爲開始來自陀螺儀感測器3 5之偵測訊號的取樣處理 〇 此外,用來推定垂直移動方向所需之具體處理內容, 係亦可考慮其他各種方式,並不限定於上記的手法。 又,此時的相機側的處理,係於步驟S202中有來自雲 台側的靜置通知而獲得肯定結果時,於步驟S402中執行移 動方向的判別處理。 具體而言,當採用上記所例示的垂直移動方向之推定 -41 - 201112742 處理時,作爲該當步驟S4〇2的判別處理,係判別於步驟 S40 1中開始取樣之來自陀螺儀感測器3 5的偵測訊號的波形 模態,是該當於上記往上方向移動時的特徵性波形模態、 和上記往下方向移動時的特徵性波形模態當中的哪一種的 處理。 於上記步驟S402中,獲得例如於上記步驟S401中開始 取樣之來自陀螺儀感測器3 5的偵測訊號的波形模態是該當 於上記往上方向移動時的特徵性波形模態的此一判別結果 ,而得到移動方向是上方的判別結果時,則前進至步驟 S4 03,執行用以從下方側開始探索所需之處理。 具體而言,縱搖角往下方側擺動之狀態(被設定了比 所定縱搖角還往下方的縱搖角的狀態)下,而對雲台10側 的控制部51進行縱搖指示•橫搖指示、及對訊號處理部24 進行被攝體偵測處理的開始指示,使其執行一面進行橫搖 驅動一面進行被攝體偵測的探索動作。 另一方面,於上記步驟S402中,獲得例如於上記步驟 S40 1中開始取樣之來自陀螺儀感測器3 5的偵測訊號的波形 模態是該當於上記往下方向移動時的特徵性波形模態的此 一判別結果,而得到移動方向是下方的判別結果時,則前 進至步驟S404,執行用以從上方側開始探索所需之處理。 亦即,縱搖角往上方側擺動之狀態(被設定了比所定 縱搖角還往上方的縱搖角的狀態)下,而對雲台10側的控 制部5 1進行縱搖指示•橫搖指示、及對訊號處理部24進行 被攝體偵測處理的開始指示,使其執行上記探索動作。 -42- 201112742 在執行了上記步驟S403或S4〇4之處理後,係如圖示般 地來到「RETURN」。 < 5.第4實施形態(隨著移動量的變焦角控制)> 〔5-1·具體的動作例〕 第4實施形態,係隨應於移動量而進行變焦角控制。 此處,於第4實施形態中,攝像系統之構成係和第1實 施形態相同。但是,第4實施形態的情況下,數位靜態相 機1中的訊號處理部24,係如圖19所示般地,具備有被攝 體偵測機能部24A,還有移動量推定機能部24B。 亦即,此時的訊號處理部24,係作爲上記移動量推定 機能部24B所代表的機能動作,當有發生攝像系統的從靜 置狀態起之移動時,就將其移動量,藉由影像解析而加以 推定。 此處,當攝像系統被拿起移動之際,攝像影像會發生 全體性移動。因此,移動量的推定,就藉由偵測此種攝像 影像中所產生的移動,就可爲之。 具體而言’在本例中係偵測出攝像影像中所發生之移 動的速度、和該移動發生時間長度,而根據這些資訊,來 推定移動量。 此外,藉由影像解析而推定攝像系統之移動量的手法 係不限定於上記手法,當然也可採用其他的手法。 在第4實施形態中,因爲可以如此偵測(推定)出攝 像系統移動之際的移動量,所以可隨著攝像系統從移動狀 -43- 201112742 態返回靜置狀態之事實,而進行符合偵測 控制。 具體而言,作爲此時的變焦角控制, 動量越小則變焦角越放大(焦距越短)之 測出的移動量越大則變焦角越縮小(焦距 而進行之。 此外,移動量-變焦角的控制特性, 線性均可。 此處,先前的攝像系統,係並未想定 置位置自由移動的使用法,因此即使移動 不會特別進行變焦角控制。 可是,如此一來,無論移動量較少還 角都沒有特別的改變,結果,當攝像狀況 對應其而進行適切的動作。亦即,可以說 統有欠聰明,對使用者而言缺乏有用性。 若依據上記所說明的第4實施形態, 設置位置有被移動之際,就可設定相應於 角。亦即,在攝像狀況變化之際可相應於 對應動作,可實現比先前更爲聰明,且對 用的攝像系統。 〔5-2.處理程序〕 圖20的流程圖係圖示了實現上記所| 態之動作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 移動量的變焦角 係所被測出的移 傾向,反之,被 越長)之傾向, ί系可爲線性或非 使用者可將其設 了設置位置,也 是較多時,變焦 改變之際,不能 是先前的攝像系 則當攝像系統的 該移動量的變焦 其而進行適切的 使用者來說是有 明的第4實施形 -44- 201112742 此外,此情況下也是,作爲「相機」而表示的處理, 係表示了圖6所示之控制部2 7依照例如ROM2 8中所儲存的 程式而執行的處理。又,作爲「雲台」而表示的處理,係 表示了圖7所示之控制部51依照例如內部的ROM等中所儲 存的程式而執行的處理。 又’於該圖20中也是,關於和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 者爲相同內容之處理,係標示同一符號。 由該圖20與之前的圖12比較可知,此時雲台側的處理 ,也是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 此情況下’作爲相機側的處理,係在步驟S 2 0 1與S 2 0 2 之間插入步驟S501之處理’且取代了步驟S203而執行步驟 S502以後之處理’這點是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 作爲此時的相機側的處理,係於步驟S2〇〖中有來自雲 台側的拿起通知而獲得肯定結果時,於步驟35〇1中,進行 移動量推定處理的開始指示。亦即,對訊號處理部24進行 開始之前說明過的移動量推定處理的指示。 又’此時的相機側’係於步驟S 2 0 2中有來自雲台側的 靜置通知而獲得肯定結果時,於步驟35〇2中對訊號處理部 2 4進行移動結束通知。 隨應於該移動結束通知’訊號處理部2 4係可偵測出攝 像影像發生移動的時間長,基於該時間長的資訊和上記移 動速度的資訊,就可進行移動量的推定。 接者’於步驟S503中’執行移動量資訊的取得處理。 亦即,隨應於上記步驟S 5 0 2的移動結束通知,而取得訊號 -45- 201112742 處理部24所推定(偵測)到的移動量之資訊。 然後,於接下來的步驟S504中,執行相應於移動量的 變焦角度指示處理。亦即,將相應於上記步驟S503中所取 得到的移動量的資訊的變焦角,對圖6所示的光學系部21 ,加以指示。 在執行了該當步驟S 504之處理後,係如圖示般地來到 「RETURN」。 此處,在第4實施形態中,係例示了以攝像系統之移 動是從被攝體遠離方向而被進行爲前提,移動量越小則變 焦角越放大傾向、移動量越大則變焦角越縮小傾向的方式 ,進行相應於移動量之變焦角控制的情形,但反之,攝像 系統是對被攝體靠近方向移動時,則相應於移動量之變焦 角控制的特性是只要與上記相反的特性即可。具體而言, 只要移動量越小則變焦角越爲縮小之傾向、移動量越大則 變焦角越放大傾向即可。 此外,此時,攝像系統之移動是對被攝體遠離方向而 進行,還是反之對接近方向而進行的判定,是可例如使用 陀螺儀感測器或方位感測器等就可進行之。此時,被攝體 的方向,係可根據移動前的橫搖角度之資訊來推定,因此 根據該移動前的橫搖角度與上記陀螺儀感測器或方位感測 器等所偵測到的移動方向之資訊,就可以被攝體爲基準來 判定移動方向(遠離方向/靠近方向)。 隨應於如此以被攝體爲基準的移動方向的個別之判定 結果,來切換上記變焦角控制特性。藉此,就可對應於攝 -46- 201112742 像系統之移動是對被攝體遠離方向進行,及對靠近方向進 行之雙方,進行適切的變焦角控制。 < 6·第5實施形態(隨著移動後狀況的攝像模式設定控制 )> 〔6-1.具體的動作例〕 第5實施形態,係隨應於移動後之攝像狀況而進行攝 像模式的設定控制。 此外,於第5實施形態的攝像系統之構成也是,關於 其構成係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另外圖示說明。 具體而言,在第5實施形態中,隨應於攝像系統從移 動狀態再次回到靜置狀態之事實,偵測出畫框內的被攝體 之數目,若其數目超過預定之所定數以上時,則設定集合 照片模式。 此處,上記集合照片模式,係爲適合於畫框內映出許 多被攝體時的攝像模式,具體而言,在本例的情況下,至 少盡量合焦於畫框內的多數被攝體,而爲光圈優先模式且 加大光圈値的設定。 若依據此種第5實施形態’,則攝像系統的設置位置被 移動之際,就可進行符合移動後之攝像狀況的攝像模式之 設定,可實現比先前更爲聰明,且對使用者來說是有用的 攝像系統。 〔6-2.處理程序〕 -47- 201112742 圖2 1的流程圖係圖示了實現上記所說明的第5實施形 態之動作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 此外,此情況下也是,作爲「相機」而表示的處理, 係表示了圖6所示之控制部27依照例如ROM28中所儲存的 程式而執行的處理。又,作爲「雲台」而表示的處理,係 表示了圖7所示之控制部51依照例如內部的ROM等中所儲 存的程式而執行的處理。 又,於該圖2 1中也是,關於和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 者爲相同內容之處理,係標示同一符號。 由該圖21與之前的圖12比較可知,此時雲台側的處理 ,也是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 作爲此時的相機側的處理,係於步驟S 2 0 2中有來自雲 台側的靜置通知而獲得肯定結果時,執行步驟S 6 0 1以後的 處理,這點是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 具體而言,此情況下’上記步驟S202中隨應於有來自 雲台側的靜置通知而獲得肯定結果,而於步驟S 6 0 1中,執 行被攝體偵測資訊的取得處理。亦即,進行來自訊號處理 部24的被攝體偵測資訊之取得。 然後’在接下來的步驟S602中,基於如上記所取得的 被攝體偵測資訊,判定被攝體數是否爲所定以上。 於該步驟S602中’若被攝體數並非預定之數目以上而 得到否定結果時,則如圖示般地來到「RETURN」。 另一方面,於上記步驟S602中,當被攝體數是上記所 定數以上而得到肯定結果時,則前進至步驟S 6 0 3,進行集 -48 - 201112742 合照片模式的設定處理。亦即,在本例的情況下,是至少 進行光圈優先模式且將光圈値加大的設定。 在執行了該當步驟S603之處理後,係如圖示般地來到 「RETURN」。 < 7.變形例> 以上雖然說明了本發明的各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係不 限定於目前爲止所說明過的具體例。 例如,作爲相應於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的對應 動作,並不限定於各實施形態所例示者,例如也可採取如 下的變形例。 亦即,作爲該當變形例,是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 動後,隨應於獲得再次回到靜置狀態之判別結果之事實, 而偵測出攝像影像的亮度(例如攝像影像的平均亮度), 判別該偵測出的亮度是否在所定亮度以下(測出平均亮度 値爲所定値以下)。然後,其結果爲,隨著上記測出亮度 是在上記所定亮度以下之事實,而將攝像系統的電源OFF 〇 該當變形例亦意圖爲,攝像系統例如被收在背包中等 時候,可對應於其而自動將電源OFF。 藉由如此變形例,對應於有發生攝像系統的從靜置狀 態起之移動,攝像系統處於新的狀況下,而可進行符合該 新狀況的適切之對應動作,就此層面來說,可實現比先前 更爲聰明,且對使用者來說是有用的攝像系統。 -49- 201112742 此處,由目前爲止的說明亦可理解,攝像系統至少從 靜置狀態變成移動狀態時,就可視爲系統的設置位置被使 用者所移動,處於新的狀況下。 本發明係如此基於是否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的 判別結果,來進行對應之所定動作即可,藉此,就可實現 比先前更爲聰明,且對使用者來說是有用的攝像系統。 又,在目前爲止的說明中,攝像系統的靜置/拿起偵 測,係藉由使用隨著系統的靜置/拿起而會ον/off的機械 開關來進行,但靜置/拿起偵測係亦可不使用此種機械開 關也能進行。 例如,亦可藉由影像解析來判定攝像影像是否整體往 上方向變動,也能爲之。 或者,使用至少能偵測出縱方向加速度的陀螺儀感測 器,藉由該陀螺儀感測器的偵測訊號之波形模態與被拿起 時所特有之波形模態作比對,也能夠偵測之。 此外,由這點也可理解,作爲本發明中的靜置/移動 偵測手段,係只要構成爲,至少會隨著從靜置狀態起之移 動而其輸出訊號化有所變化者即可。 又,這些利用影像解析或陀螺儀感測器的手法等,不 依賴機械開關而進行靜置/拿起偵測之際,爲了提升偵測 精度,組合複數手法的偵測手法是較爲理想。具體而言, 例如只有在複數手法的偵測結果爲一致時,才獲得靜置、 拿起的最終偵測結果,藉此可謀求偵測精度的提升。 又,針對第3實施形態,垂直移動方向的推定(偵測 -50- 201112742 ),係使用陀螺儀感測器來爲之,但亦可利 爲之。作爲一例,例如基於移動中的攝像影 方流動還是往下方流動之判定結果,而進行, 或者,例如移動前、移動後在畫框內映 也可根據其移動前、移動後的畫框內的位置 垂直移動方向。 又,關於此種垂直移動方向的偵測也是 1種偵測手法,可以組合複數種偵測手法來 的提升。 又,於第4實施形態中,雖然移動量的 像解析來進行,但亦可使用陀螺儀感測器來 例,可舉例如根據靜置—再靜置之間的平均 移動量等之手法。 關於此種移動量的偵測也是,可以不5= 法,可以組合複數種偵測手法來謀求偵測精 體而言,此時係例如將複數手法所偵測到的 値,.當作最終的移動量而加以求出,就可謀 提升。 又,在目前爲止的說明中,雲台側的控 來自靜置/拿起偵測部59的偵測訊號而對相 27進行拿起通知/靜置通知,控制部27係隨 而執行對應的控制、處理,但亦可構成爲 拿起偵測部5 9的偵測訊號輸入至控制部2 7, 於該偵測訊號而執行相應於拿起/靜置的控制 用影像解析來 像整體是往上 之。 出同一物時, 關係’來推定 ’可以不只有 謀求偵測精度 偵測是藉由影 爲之。作爲一 加速度來推定 3有1種偵測手 度的提升。具 移動量的平均 求偵測精度之 制部5 1是基於 機側的控制部 應於這些通知 ,將來自靜置/ 控制部27係基 、處理。 -51 - 201112742 又,在目前爲止的說明中’雖然例示了對數位靜態相 機1之操作輸入是利用觸控面板來爲之的情形’但亦可採 用例如在畫面上顯示小圖示與隨著方向指示操作而移動的 游標,藉由上記游標所作的上記小圖示之指定操作而讓使 用者進行各種操作輸入的此種使用者介面等,亦可採用利 用觸控面板之使用者介面以外的其他使用者介面。 又,於目前爲止的說明中,流程圖所示的相機側處理 的至少一部分,係亦可在雲台側上進行。但是,主要的被 攝體探索、構圖判定、及自動攝像動作所需之控制機能, 是設在數位靜態相機1,藉此,可將多樣機種的數位靜態 相機1與雲台1 〇加以組合,在通用性上可以較爲有利。 又,在目前爲止的說明中,雖然例示了本發明的攜帶 型電子機器是被構成爲攝像裝置與雲台裝置是可裝卸而構 成之情形(亦即可分開成個別裝置),但當然,這些攝像 裝置與雲台裝置亦可一體形成而爲不可裝卸的構成。 又’基於本發明之構成中的至少一部分,係可藉由令 CPU或DSP執行程式而實現之。 此種程式,係例如除了在製造時就對R 〇 Μ等進行寫入 而記憶外,還可考慮使其被記憶在可移除式記憶媒體中, 然後從該記憶媒體進行安裝(亦包含升級)的方式,使其 記憶至DSP對應的非揮發性之記億領域或快閃記憶體3〇等 中。又,還可考慮經由USB ( Universal Serial bus )或 IEEE1394等資料介面’藉由來自其他主機機器的控制,來 進行程式的安裝。甚至亦可構成爲,使其先被網路上的伺 -52- 201112742 服器等之記憶裝置所記憶,而令數位靜態相機1帶有網路 功能,然後可從伺服器下載而加以取得。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實施形態的攜帶型電子機器(攝像系統)的構成 要素亦即數位靜態相機的外觀,以正面圖及背面圖簡單圖 不° [圖2]實施形態的攜帶型電子機器(攝像系統)的構成 要素亦即雲台之外觀例的斜視圖。 [圖3 ]數位靜態相機被安裝在雲台上所形成的實施形態 的攜帶型電子機器(攝像系統)的形態例的正面圖。 [圖4]數位靜態相機被安裝在雲台上所形成的實施形態 的攜帶型電子機器(攝像系統)的形態例,連同橫搖方向 上的運動態樣例圖示的平面圖。 [圖5]數位靜態相機被安裝在雲台上所形成的實施形態 的攜帶型電子機器(攝像系統)的形態例,連同縱搖方向 上的運動態樣例圖示的側面圖。 [圖6]第1實施形態的數位靜態相機之內部構成例的區 塊圖。 [圖7]雲台之內部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8]靜置/拿起偵測部之構成例的說明用圖。 [圖9]將訊號處理部所實現之機能動作予以區塊化的圖 示。 [圖1 0 ]自動構圖調整所進行之自動攝像動作之流程的 -53- 201112742 說明用流程圖。 [圖11]第1實施形態之動作予以模式化的圖示。 [圖1 2 ]實現第1實施形態之動作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的 流程圖。 [圖13]藉由針對旋轉編碼器的脈衝計數値的〇重置處理 以重新設定橫搖角度之原點的說明用圖。 [圖14]作爲第2實施形態之動作,再靜置之時序上執行 橫搖角度原點重新設定處理時之具體處理程序的流程圖。 [圖15]作爲第2實施形態之動作,有發生從靜置狀態起 之移動之時序上執行橫搖角度原點重新設定處理時之具體 處理程序的流程圖。 [圖16]第3實施形態的數位靜態相機之內部構成例的區 塊圖。 [圖17]第3實施形態之動作予以模式化的圖示。 [圖18]實現第3實施形態之動作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的 流程圖。 [圖19]將訊號處理部所實現之機能動作予以區塊化的 圖示。 [圖20]實現第4實施形態之動作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的 流程圖。 [圖2 1]實現第5實施形態之動作所需之具體處理程序的 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54- 201112742 1,45 :數位靜態相機' 2 :本體部、21 3 1 a :快門釋放鈕、! 〇 :雲台、n :本體部、 座部、13 :凸起部、14:連接器、21 :光學男 感測器、23 : A/D轉換器、24:訊號處理部、 碼部、26:媒體控制器、27:控制部、28: RAM、30 :快閃記憶體、31 :操作部、32 :屬 33·顯示部、34:雲台對應通訊部、35:陀賴 4 〇 :記憶卡、5 1 :控制部、5 2 :通訊部、5 3 : ' 54:橫搖用馬達、55:橫搖用驅動部' 56: 、57;縱搖用馬達、58:縱搖用驅動部、59 偵測部 a :透鏡部、 1 2 :相機台 ;、2 2 :影像 25 :編碼/解 ROM ' 29 : 丨示驅動器、 丨儀感測器、 橫搖機構部 縱搖機構部 :靜置/拿起 -55-

Claims (1)

  1. 201112742 七、申請專利範圍: 1.—種電子機器,其特徵爲,具備: 控制部,係基於隨著具有可搬性之機器的從靜置狀態 起之移動而輸出相應之訊號的靜置/移動偵測部所輸入過 來的訊號,判別是否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基 於其判別結果而進行所定之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是否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的判別結果 ,而一面改變進行攝像之攝像部所拍攝之視野,一面基於 上記攝像部所得到之攝像影像,令偵測被攝體之被攝體偵 測部執行被攝體偵測而執行被攝體之探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結果的事實,基於來自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之輸入訊號 而判別上記機器是否已經回到靜置狀態,隨應於藉由該判 別而得到了上記機器已經回到靜置狀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 ,而執行上記被攝體之探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控制部,係 被構成爲,對橫搖驅動部進行控制’其係對上記機器 在靜置狀態時會接地的固定側部、和可在平行於接地面之 面內旋轉而對上記固定側部進行安裝的可動側部’使其中 -56- 201112742 的上記可動側部進行旋轉驅動而令上記可動側部的橫搖角 度作改變;並且 基於是否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的判別結果, 而進行上記橫搖角度的原點重新設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結果的事實,而對上記橫搖驅動部進行橫搖停止指示。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結果的事實,而對上記橫搖驅動部進行橫搖停止指示,並 且還基於來自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之輸入訊號而判別上 記機器是否已經回到靜置狀態,隨應於藉由該判別而得到 了上記機器已經回到靜置狀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而進行 上記橫搖角度的原點重新設定。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結果的事實,而對上記橫搖驅動部進行橫搖停止指示,然 後才進行上記橫搖角度的原點重新設定。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控制部,係 被構成爲,對縱搖驅動部進行控制,其係用來驅動以 -57- 201112742 上記機器的對接地面呈垂直之軸爲基準而可自由傾斜而構 成的縱搖驅動對象部;並且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結果的事實,基於來自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之輸入訊號 而判別上記機器是否已經回到靜置狀態; 隨應於藉由該判別而得到了上記機器已經回到靜置狀 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而控制上記縱搖驅動部,使其基於 用來偵測上記機器之垂直方向上之移動方向的垂直移動方 向偵測部所作的偵測結果,來進行縱搖角之設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還具備: 攝像部,係進行攝像而獲得攝像影像;和 被攝體偵測部,係從上記攝像部所產生之攝像影像中 ,偵測出被攝體; 上記控制部,係 執行被攝體探索控制處理,其係隨應於得到了上記機 器已經返回靜置狀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而一面改變上記 攝像部所拍攝之視野一面令上記被攝體偵測部執行被攝體 偵測而執行被攝體之探索; 且,基於上記垂直移動方向偵測部所作的偵測結果而 進行上記機器之移動方向是上方向還是下方向之判別;並 且 當得到上記機器之移動方向是上方向之判別結果時, 以比所定縱搖角還要往下的縱搖角之設定狀態,開始上記 -58- 201112742 被攝體探索,進行如此控制處理來作爲上記被攝體探索控 制處理; 當得到上記機器之移動方向是下方向之判別結果時, 以比所定縱搖角還要往上的縱搖角之設定狀態,開始上記 被攝體探索,進行如此控制處理來作爲上記被攝體探索控 制處理。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垂直移動方向偵測部,係 使用會進行攝像而獲得攝像影像之攝像部所得的攝像 影像、或陀螺儀感測器所作之偵測訊號之至少一者,來偵 測出上記機器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動方向。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還具備: 攝像部,係進行攝像而獲得攝像影像;和 變焦機構部,係使上記攝像部所拍攝之視野角作改變 :和 移動量偵測部,係偵測出上記機器的移動量;並且,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結果的事實,基於來自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之輸入訊號 而判別上記機器是否已經回到靜置狀態; 隨應於藉由該判別而得到了上記機器已經回到靜置狀 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基於上記移動量偵測部所偵測出來 的移動量,控制上記變焦機構部而使其進行變焦角之設定 -59- 201112742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j 上記移動量偵測部,係 使用上記攝像部所得的攝像影像、或陀螺儀感測器所 作之偵測訊號之至少一者,來偵測出上記機器的移動量。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還具備: 攝像部,係進行攝像而獲得攝像影像;和 被攝體偵測部,係從上記攝像部所產生之攝像影像中 ,偵測出屬於人物的被攝體;並且,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結果的事實,基於上記靜置/移動偵測訊號而判別上記機 器是否已經回到靜置狀態; 隨應於藉由該判別而得到了上記機器已經回到靜置狀 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基於上記被攝體偵測部所作的被攝 體偵測結果,進行控制,以將相應於特定之被攝體數的攝 像參數,對上記攝像部進行設定。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還具備:攝像部,係進行攝像而獲得攝像影像;並且 > 上記控制部,係 隨應於得到了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之判別 -60- 201112742 結果的事實’基於來自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之輸入訊號 而判別上記機器是否已經回到靜置狀態; 隨應於藉由該判別而得到了上記機器已經回到靜置狀 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而判別上記攝像部所拍攝之攝像影 像的亮度是’否在所定亮度以下; 隨應於藉由該判別而得到了上記攝像影像之亮度是上 記所定亮度以下之判別結果的事實,而進行控制,使該當 機器的電源關閉。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係 具有:被構成爲會隨著上記機器是拿起狀態或是靜置 狀態之差異而開啓或關閉的機械開關、或進行攝像而獲得 攝像影像的攝像部、或陀螺儀感測器之任一者所構成。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子機器,其中, 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係 具有會進行攝像而獲得攝像影像的攝像部與陀螺儀感 測器所構成。 1 7 ·—種控制方法,係屬於進行所定之處理的電子機 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徵爲,含有: 移動判別程序’係基於隨著具有可搬性之機器的從靜 置狀態起之移動而輸出相應之訊號的靜置/移動偵測部所 輸入過來的訊號’判別是否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 動;和 控制程序,係基於上記移動判別程序所作的判別結果 -61 - 201112742 ,而進行所定之控制。 1 8 .—種程式,其特徵爲,係用以使電腦執行包含以 下之處理: 移動判別處理,係基於隨著具有可搬性之機器的從靜 置狀態起之移動而輸出相應之訊號的靜置/移動偵測部所 輸入過來的訊號,判別是否有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 動;和 控制處理,係基於上記移動判別處理所作的判別結果 ,而進行所定之控制。 1 9. 一種攝像系統,係屬於具備有:進行攝像而獲得 攝像影像的具備攝像部的攝像裝置、和使上記攝像部所拍 攝之視野藉由可動機構之驅動而加以變化的雲台裝置,該 攝像系統的特徵爲,具備: 靜置/移動偵測部,係隨著該當雲台裝置的從靜置狀 態起之移動而輸出相應之訊號;和 控制部,係基於來自上記靜置/移動偵測部的輸入訊 號,判別是否發生上記從靜置狀態起之移動,並基於其判 別結果而進行所定之控制》 -62-
TW099123975A 2009-08-04 2010-07-21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20111274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1679A JP5251779B2 (ja) 2009-08-04 2009-08-04 携帯型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撮像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2742A true TW201112742A (en) 2011-04-01

Family

ID=4354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3975A TW201112742A (en) 2009-08-04 2010-07-21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20267A1 (zh)
EP (1) EP2464095A1 (zh)
JP (1) JP5251779B2 (zh)
KR (1) KR20120065997A (zh)
CN (1) CN102550014A (zh)
BR (1) BR112012001992A2 (zh)
TW (1) TW201112742A (zh)
WO (1) WO2011016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8896B1 (ja) * 2011-09-15 2013-04-10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KR102273027B1 (ko) 2014-06-09 2021-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치정보를 사용하여 설정된 관심영역을 사용하여 영상데이터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6205070B2 (ja) * 2014-09-08 2017-09-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初期位置設定方法、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6131537B (zh) * 2016-08-17 2018-11-20 重庆转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智能拍摄系统和方法
CN110326273B (zh) * 2017-02-24 2020-12-25 夏普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托架、通知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0015295B1 (en) * 2017-05-19 2018-07-03 Conor Penfol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 photographic camera feature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D921702S1 (en) 2019-10-10 2021-06-08 Ironhawk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LLC Curb guard
USD926230S1 (en) 2019-10-10 2021-07-27 Ironhawk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LLC Curb guard
KR102640435B1 (ko) 2023-01-31 2024-02-23 변정훈 염수분사 노즐을 구성한 제설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5472A (ja) * 1990-08-27 1992-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ビデオカメラ
JP3342041B2 (ja) * 1992-06-22 2002-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H07236075A (ja) * 1994-02-25 1995-09-05 Sony Corp パンティルト装置
JP4301493B2 (ja) * 2003-04-09 2009-07-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5184689A (ja) * 2003-12-22 2005-07-07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装置
JP2006270274A (ja) * 2005-03-22 2006-10-05 Olympus Corp 被写体認識装置、および被写体認識方法
CN101390440B (zh) * 2006-02-27 2012-10-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穿戴终端、控制可穿戴终端的处理器及方法
JP2008005158A (ja) * 2006-06-21 2008-01-10 Ricoh Co Ltd 携帯機器
CN1945420A (zh) * 2006-09-20 2007-04-11 上海多丽影像设备有限公司 彩扩机云台自动控制方法
JP4800163B2 (ja) * 2006-09-29 2011-10-2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位置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5115139B2 (ja) * 2007-10-17 2013-0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構図判定装置、構図判定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462329B2 (ja) * 2007-10-31 2010-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16358A1 (ja) 2011-02-10
CN102550014A (zh) 2012-07-04
BR112012001992A2 (pt) 2019-09-24
EP2464095A1 (en) 2012-06-13
JP5251779B2 (ja) 2013-07-31
US20120120267A1 (en) 2012-05-17
JP2011035774A (ja) 2011-02-17
KR20120065997A (ko)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12742A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97127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camera function in portable terminal
US10447874B2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automatic display of an image
US9826154B2 (en)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imag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JP5434338B2 (ja)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120105647A1 (e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control system
US20110181690A1 (e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5434339B2 (ja)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
AU20142215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image area using image sensor location
JP2010147769A (ja) 撮像システム、画像提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TW201134205A (en) Imaging section driving device, rotation angle control method, imag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imaging system
US7305771B2 (en) Rotation sensor
US20150029379A1 (en)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025912A (zh) 图像拍摄系统、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US72657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to an operational mode
JP2021145240A (ja) 撮像装置
JP6221504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180424B1 (ko) 카메라를 구비한 단말기 및 그 단말기에서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JP6686996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06996A (ja) 通信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2009999A (ja) 撮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