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9410A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semiconductor wafer - Google Patent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semiconductor waf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9410A
TW201019410A TW098137998A TW98137998A TW201019410A TW 201019410 A TW201019410 A TW 201019410A TW 098137998 A TW098137998 A TW 098137998A TW 98137998 A TW98137998 A TW 98137998A TW 201019410 A TW201019410 A TW 2010194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miconductor wafer
target
stag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aki Takechi
Norio Takahashi
Wataru Kiyosawa
Shigenao Maruyama
Atsuki Komiya
Original Assignee
Kelk Ltd
Univ Tohok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k Ltd, Univ Tohoku filed Critical Kelk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19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941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48Temperature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9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v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Description

201019410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裝置及溫度 控制方法,特別是關於乾製程等、將裝載於載台上之半導 體晶圓之溫度控制在目標溫度且將半導體晶圓之面内之加 度分布控制在所欲溫度分布時所使狀純裝【及方法二 【先前技術】 在對石夕晶圓等之半導體晶圓施加處理之步驟,有必須 將石夕晶圓之溫度控财目標溫度且將♦晶圓(切晶圓上之 沉積物)之面内之溫度分布控制在所欲溫度分布之步驟。例 如進行乾製程時’必須在真空室内均勾地以電衆對石夕晶圓 (或石夕晶圓之沉積層)之面進行姓刻。田+ %仃蝕剡因此,必須控制成矽晶 圓之面内之溫度分布成為均勻。 Λ. j Ί 然而會有蚀刻處理中之 反應生成物再次附著於蝕釗而 7茶仏蝕刻面而使蝕刻率降低之情形。反 應生成物之分布容易成為太 合勿风為在矽晶圓面之内周部多於 部。因此’電漿蝕刻中之 〈夕曰日圓之溫度雖控制成在面内 為均勻,但謀求以矽晶圓 圓之面内之外周部與内周部溫度不 同之方式調整溫度分布,據 C *丄上此、丄 ^汉應生成物之生成抵銷 反應生成物之分布。亦即级士 ^ 謀求鬲精度調整矽晶圓之面内 溫度分布以抵鎖干擾。又 成 又使矽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高精 度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使面 門均勻、或使面内溫度分布在各 部分不同^在使半導體元件。 合 口口質成為间α口質之點上,暑 必須謀求的。 疋 201019410 又爲了對石夕晶圓钱刻材質不同之m 各自溫度之室進行蝕刻 、,目則以控制在 仁為了在相同室钱刿π円+时 必須進行使石夕晶圓整體之基本溫度c之膜, 度、或下降至目標溫度之控制。 各m之目標溫 是以,執行上述製程時 上升至目样、唐 _L, 之基本溫度高速地 上幵至目I皿度、或下降至目標溫度 導體元件製造時間,是必須謀求的。 ’爲了縮短半 關於將矽晶圓等之半導體晶圓裝栽 春裝置,列舉以下之習知技術。 '載口上並調溫之 (專利文獻1記載之習知技術) 專利文獻1記載之發明如τg 電元件作動,以使裝載於載台 ^於載口内之熱 均勺、4而由、田由 之夕日日圓之面内溫度分布 W或面内溫度在内周部與外 進行控制。 又刀布不同之方式 (專利文獻2記載之習知技術) 專利文獻2記載之發明& ❿供庫不η、田# * 下’即’對載台内之各流路 仏應不同溫度之循環液, 内㈤_八女μ β 便裝载於載台上之矽晶圓之面 ^ , 又在内周部與外周部溫度分布 不问之方式進行控制。 (專利文獻3記載之習知技術) 專利文獻3記載之發明如丁 搵Η“ 戰之發明如下,即,對載台内之流路選 ^ 展及次円酿之循環液,將矽晶圓之基本 -度控制在低溫之目標溫度或高溫之目標溫度。 (習知實施技術) 5 201019410 在載台内設置加熱用之加熱器與流路,且在載a外执 置儲存冷卻用之循環液之低溫槽,進行如下控制,:載台又 上之石夕晶圓進行加熱時,—邊從低溫槽對流路供應低溫: 環液-邊對加熱器供應電力,對載台上之矽晶圓進行冷卻 時’關閉供應至域^電力並從低溫槽職路供應低溫 循環液*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0- 508 1 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〇〇3 — 24337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〇7—24〇486號公報 【發明内容】 根據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之發明,至少能以使裝載於 載台上之矽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均勻、或面内溫度在内周 部與外周部溫度分布不同之方式進行控制。然而,僅以設 於載台内之熱電元件,無法使矽晶圓之基本溫度高速地上 升至目標溫度、或下降至目標温度。 同樣地,根據專利文獻2記載之發明,至少能以使裝 載於載台上之石夕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均自、或面内溫度在 内周部與外周部溫度分布不同之方式進行控制。然而,僅 對載〇内之各流路供應不同溫度之循環液,無法高精度調 整所欲之溫度分布。又’無法使矽晶圓之基本溫度高速地 上升至目標溫度、或下降至目標溫度。 又,根據專利文獻3記載之發明,至少能將矽晶圓之 现度控制在低溫之目標溫度或高溫之目標溫度。然 201019410 而,僅對載台内之流路選擇性供應低溫之循環液或高溫之 循環液,無法高速地調整至任意目標溫度。又,無法使矽 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高精度成為所欲之溫度分布。 - 根據上述習知實施技術,至少能將矽晶圓之基本溫度 控制在低溫之目標溫度或高溫之目標溫度。然而,以加熱 器之加熱與低溫之循環液之組合,無法高速地變更至任意 目標溫度。又,無法使矽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高精度成為 所欲之溫度分布。再者,為了 一邊對流路供應低溫循環液 〇 一邊以加熱器進行加熱,必須增加加熱器及低溫槽(急冷器) 之容量,導致裝置成本增加,且無端消耗熱能量,能量效 率不佳。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構成,其解決課題在於: 使矽晶圓等之半導體晶圓之基本溫度高速地上升至目標溫 度、或下降至目標溫度,據以縮短半導體元件製造時間, 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高精度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使面内均勻、或使面内溫度分布在各部分不同),藉此能高 ® 品質地製造半導體元件,再者能量效率優異,裝置構成簡 單。 因此,第1發明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裝置,係將 裝載於載台上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在目標溫度且將半 導體晶圓之面内之溫度分布控制在所欲溫度分布,其特徵 在於,具備: 低溫槽,係儲存循環液並將其維持在低於目標溫度之 溫度; 7 201019410 高溫槽,係儲存循環液並將其維持在高於目標溫度之 溫度 ; 複數個區域,係形成於載台内之各部分,可獨立調整 溫度並分別配置有熱電元件; 載台内流路,係形成於載台内供循環液流動; 切換手段,選擇性切換低溫槽内乏低澧循環液與高溫 槽内之高溫循環液並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以及 控制手段,在使半導鱧晶圓之溫度上升以控制於目標 溫度時,切換成將高溫槽内之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 路,並控制熱電元件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 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且在 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換成將 低溫槽内之低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並控制熱電元 件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 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第2發明,於第丨發明中,在各複數個區域進一步配 置加熱器; 控制手段’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上升以控制於目標 溫度時,切換成將高溫槽内之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 路’並控制熱電元件及加熱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 孤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 布’且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 切換成將低溫槽内之低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並控 制熱電元件及加熱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 201019410 且使,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第3發月’於第1發明或第2發明中,在各區域配置 溫度感測器,根據溫度感測器之檢測溫度控制區域之溫度。 第4發明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方法,係將裝載於 載口上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在目標溫度且將半導體晶 圓之面内之溫度分布控制在所欲溫度分布,其特徵在於:
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上升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 換成將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並控制熱電元件使 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 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且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下 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換成將低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 内流路,並控制熱電元件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 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第5發明,於第4發明中,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上 升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換成將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 内流路,並控制熱電元件及加熱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 目標溫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 度分布,且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 時,切換成將低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並控制熱電 元件及加熱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且使半 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第6發明,於第i發明中,複數個區域係由以同心圓 狀之線將半導體晶圓分割成4個區域所構成。 第7發明,於第6發明中,控制手段,使4個區域之 9 201019410 最:二口之。域之熱電7°件動作以產生散熱作用,使” 相鄰之區域之埶電元件動你、, 匕硃進步在内側 a ”、、電兀件動作以產生吸熱作用。 第8發明’於第6發明中,控制手段 中最外周之區域、及與該最外 吏4個£域之 埶電n 联卜周Q域在内側相鄰之區域之 …電疋件動作以產生吸熱作 ^ 侧相鄰之區域進一步在内側相鄰==周區域在内 產生散熱作用…相鄰之區域之熱電元件動作以 第9發明,於第4發明中 狀之線將半導體㈣八心 *數個區域係由以同心圓 導體晶圓刀割成4個區域所構成。 第10發明’於第9發明中’使4個區域之中最 區域之熱電元件動作以產生 周之 在内側相鄰之區域、及使與該最外周區域 之…J 域進一步在内側相鄰之區域 之·',、電兀件動作以產生吸熱作用。 區域第明’於第9發明十’使4個區域之中最外周之 域及與該最外周區域在内側相鄰之區域之熱電 ^產:吸熱作用,使和與該最外周區域在内側相鄰之區 :進-步在内側相鄰之區域之熱電元件動作以產生散熱作 如上述,於第1發明、第4發明中,除了對載台内供 應向溫循環液、低溫循環液之外,併用熱電元件之加熱:、 吸熱’據以進行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致之控 制、及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之 控制。 201019410 於第2發明、第5發明中,除了對載台内供應高溫循 環液、低溫循環液之外’併用熱電元件之吸熱(或熱電元件 之吸熱及加熱)與加熱器之加熱,據以進行使半導體晶圓之 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之控制、及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 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之控制。 於第6發明〜第1 1發明中,複數個區域係由以同心圓 狀之線將半導體晶圓分割成4個區域所構成,獨立控制該 等4個區域之熱電元件,據以進行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 〇 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之控制。 根據本發明’由於將高溫循環液、低溫循環液供應至 載台内以控制半導體晶圓之溫度’因此能使半導體晶圓之 基本溫度高速地上升或下降’能縮短半導體元件製造時間。 根據本發明,除了對載台内供應高溫循環液、低溫循 5衷液之外’併用熱電元件之加熱、吸熱(第2發明、第5發 明之情开>,進一步併用加熱器之加熱),據以進行使半導體 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之控制、及使半導體晶圓之面 ® 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之控制,因此能將載台之區 域各部分精密且高速地微調至任意之溫度。因此,能使半 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高精度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使面内 均勻、或使面内溫度分布在各部分不同)。藉此能高品質地 製造半導體元件。 又,由於將熱電元件之加熱能力及冷卻能力(第2發 明、第5發明之情形,進一步加上加熱器之加熱能力)附加 於急冷器之加熱能力及冷卻能力來進行加熱及冷卻,因此 11 201019410 能縮小急冷器之容量,裝置構成簡單。 又’由於以同心圓狀之線將半導體晶圓分割成4個區 域’獨立控制該等4個區域之熱電元件,因此能非常高精 度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面内溫度分布(第 6發明〜第11發明)。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半導體晶圓之調溫裝置 之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調溫裝置1 〇〇之構成。 實施形態之調溫裝置100’係將裝載於載台上之与 晶圓1之溫度控制在目標溫度且將矽晶圓i之面内之溫肩 分布控制在所欲溫度分布的裝置。此 w 此凋/皿裝置1 〇 〇例如使 用於乾製程。 調溫裝置Η)0大致由載台30與急冷器裝置3構成。
在載台3〇與急冷器裝置3之間連接有流路51,52。 載台30係配置於真空室4内。 在載台30上裝載半導體晶圓
Λ〆如 贷如梦晶圓1。石夕晶I 】係藉由靜電保持於載台30上。然 α „ a 马了使載台30輿 s日圓1之間之熱傳遞之效率提高 、 晶圓1之間亦可。 使氣氣流過載台3。與; 當進行乾製程時,真空宮4由a 低屢。 真…内破抽真空,維持如 在載台 3〇内配置可調整裝載於栽台 30上之矽晶圓 1 12 201019410 之面内溫度分布的複數個熱電元件32及加熱器33。 圖4(a)、(b)係載台30的截面圖,顯示載台3〇之截面 上熱電元件32及加熱器33的2種實施例。 圖4⑷中,在熱電元件32之上方配置加熱器33,進一 步在其上方配置裝載矽晶圓1 Λ @ 1〈板件。在板件内配置溫度 感測器230。 圖4(b)中,在載台30之周方而西?里為带_ μ 71万句配置熱電兀件32,且在 魯 鲁 周方向配置加熱器33。埶電亓杜u & ”、、¥7G件32及加熱器33係排列成 >口者載台3 0之半徑方南姑,士 4。如 。 干仨万向被此相鄰。在熱電元件32及加熱 器3 3之上方配置裝黹矽总圓,> , 圓之板件。在板件内配置溫度 感測器230。 此等2個實施例中,在葡A 1Λ + 在載D 30内之各部分形成可獨立 调整溫度之複數個區域。在夂 任各複數個區域配置熱電元件 W、加熱器33、及溫度感測器23〇。 圖4(c)、(d)係從上面觀窣恭 y 规祭載台3〇的圖。圖4(c)係顯示 將栽台30分割成3部分,在久 -^ 在各£域U1,1 32, 133配置熱電 兀件32、加熱器33、及溫度 Λ利态23〇之情形。圖4(d)係 顯示將載台30分割成5部分, ,7C 刀在各&域 131,132, 133, 134, 135配置熱電元件32、加埶哭u V …器33、及溫度感測器23〇之情 形。此外,圖4(c)、(d)中,龙# ‘ 的園 )中雀略斜線部以外之熱電元件32 的圖不。 使熱電元件32通電時,依 ^ ^ 恨據其通電方向在對應該熱電 牛32之載台面進行吸熱 、,、作用或散熱作用^亦即各熱電元 件32能個別調整載台3〇 义谷&域之溫度。因此,調整對 13 201019410 各”、、電元件32之通電以控制各熱電元件32之吸熱作用及 散熱作用,據以使載台3〇上之矽晶圓】之面内成為所欲溫 度梯度,能使矽晶圓1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在各區域131,132,133…設置加熱用加熱器33, 以加熱器33進行加熱亦可。進行加熱時,使加熱器33單 獨動作亦可’除了使加熱器33動作之外、使熱電元件32 動作以產生散熱作用亦可。 回到圖1進行說明。 ^在載台3〇内形成後述高溫循環液12、低溫循環液22 机過/之載台内流路3 i。此處,高溫循環液12、低溫循環液 22係使用作為溫度調整用之熱傳遞介質之流體,例如乙烯 乙—醇與水之混合物。例如能使用商品名稱為卡爾登 (GALDEN)、氟落利那德⑺⑽如⑽)者。 急冷器裝置3係由高溫急冷器1〇、低溫急冷器2〇、作 為切換手段之切換閥61,62、主果70、及各流路51,52 53 2溫急冷器10之構成包含高溫槽11、熱交換器13、 ί熱父換用泵14。泵14使高溫循環液12在熱交換器13岁 3槽m循I熱交換器13錢14係藉由作為㈣ t之控制器40控制。控制器40以高溫槽n内之高 成為既定一定之高溫度,3、例如贼二: 之目、二!:13與果14。此溫度T3係設定成高於矽晶圓 軚/皿度Τ2之溫度(Τ3 > τ2)。藉此, 、田 維持在高於目標唐 ㈨皿㈢1儲名 〜皿度T2之〉皿度T3之高溫循環液12。 201019410 、,匕處石夕曰曰圓1之目標溫度T2具有面内分布時顯示 纟平均溫度。例如矽晶圓之外周部分之區域之溫度之目標 值T2—OUT與中參邮八+ j 刀之£域之溫度之目標值T2_Center 存在時,其平均值成為目標溫度T2。 。另方面,低溫急冷器20之構成包含低溫槽21、熱交 換。„ 23及熱交換用泵24。果24使低溫循環液η在熱交 換器23與低/皿槽21之間循環。熱交換器υ與果μ係藉 由作為控制手段之控制器4〇控制。控制器40以低溫槽21 ❿ Θ之低溫循玉衣液22惶成為既定-定之低溫度Τ1 ( < Τ3)、例 士 1 〇 C之方式控制熱交換器23與泵24。此溫度T1係設 定成低於矽晶圓i之目標溫度T2之溫度(τι<τ2)。藉此, 在低溫槽2 1儲存維持在低於目標溫度Τ2之溫度丁丨之低溫 循環液22。 局溫急冷器1 〇之加熱能力與低溫急冷器2〇之冷卻能 力’係設定成高於埋入載台30之熱電元件32之加熱能力(或 加熱器33之加熱能力)及冷卻能力。 ® 作為切換手段之切換閥61,62,選擇性切換低溫槽2 1 内之低溫循環液22與高溫槽11内之高溫循環液12並供應 至載台内流路3 1。 亦即,主泵70之噴出口 70a係透過流路53連通於切換 閥61之入口 61a。切換閥61之各出口 61b,61c係分別連通 於面溫槽11之入口 lla、低溫槽21之入口 21a。高溫槽11 之出口 1 lb、低溫槽21之出口 21b係分別連通於切換閥62 之各入口 62a,62b。切換閥62之出口 62c係透過流路5 1連 15 201019410 通於載α内流路3 1。載台内流路3 i係、透過流路52連通於 主泵70之吸入〇 7〇b。 選擇咼溫槽11内之高溫循環液12並使其循環時,以 產生從切換閥61之入口 61a至一出口 61b之流動、產生從 切換閥62之一入口 62a至出口 62c之流動之方式切換各切 換閥61,62。藉此,高溫槽u内之高溢循環液12透遍流路 51供應至載台内流路31,經過流路52、主泵7〇、流路 再-人返回尚溫槽11 ’在各流路51,31,52, 53内循環。 相對於此,選擇低溫槽2丨内之低溫循環液22並使其 循環時,以產生從切換閥61之入口 61a至另一出口 6ic之 流動、產生從切換閥62之另一入口 62b至出口 62c之流動 之方式切換各切換閥61, 02。藉此,低溫槽21内之低溫循 環液22透過流路5 1供應至載台内流路3 1,經過流路52 ' 主系70、流路53再次返回低溫槽2卜在各流路51,31, 52, 53内循環。 作為控制手段之控制器40,在使矽晶圓1之溫度上升 以控制於目標溫度T2時’切換成將高溫槽11内之高溫循 環液12供應至載台30内之流路31,並控制各熱電元件 32(或各熱電元件32及各加熱器33)使矽晶圓1之溫度與目 標溫度T2 —致且使矽晶圓1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 分布。又,在使矽晶圓1之溫度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T2 時’切換成將低溫槽21内之低溫循環液22供應至載台30 内之流路31,並控制各熱電元件32(或各熱電元件32及各 加熱器3 3)使矽晶圓1之溫度與目標溫度T2 —致且使矽晶 201019410 圓1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以下,說明熱電元件32進行之冷 進行之加熱或加熱器33進行之加熱。 兀•件32 首先’先說明不使加熱器33動作、僅 之冷卻與加熱進行控制之情形。 …电凡仵 以下,參照圖2所示之流程圖進行說明。以下,關於 /皿度之㈣’以T1<T2<T3之㈣成立來進行說明。 ❹ 、如同圖2所示,在控制器4〇設定石夕晶圓i之高溫之目 標溫度T2或低溫之目押、,田许,. 目U Τ2。此處’目標溫度Τ2,當 複數個區域!31,132, 133…存在 r你守馬所有區域131 132 7…之平均值(步驟1〇1)。接著,檢測配置於現在之各區 域⑶,132,133...之各溫度感測器230之平均溫度T〇eT〇 係顯示矽晶圓1之溫度之平均值。 比較檢測溫度το與目;、、®许上 興目皿度Τ2(當複數個區域131 132, 133…存在時為所有區域131 , 斷使石夕晶圓i之溫度上升^半 之平均值判 厌上升或下降(步驟102)。 其結果’當判斷使矽晶圓 曰既i/皿度上升以控制高溫之 目標溫度T2時(步驟1〇2 J 升/皿」),以產生從切換 閥 61 之入口 61a 至一 ψη ^ b之流動、產生從切換閥62
之一入口 62a至出口 62c之流動夕古斗+A ;侃動之方式切換各切換閥6 02。藉此,焉溫槽11内之古、、田诚:里+ ^之阿,皿循環液12供應至載台30内 之流路31。與此同時,徒掠 埋入載》30内之各部分之複數個 熱電元件32通電以在載二 執σ 30之上面進行散熱作用(步驟 103)。藉此,迅速加敎載二 取Q 3〇之上面,使矽晶圓1迅速升 17 201019410 溫,升溫至穩;t值(步驟!〇5)。目標溫度T2與現在溫度τ〇 之差Τ2-Τ0在穩定範圍(例如内時(τ2_τ〇<穩定範圍 U°C))(步驟105之判斷「是」),切換成熱電元件^進行吸 熱作用以防止超越量(oversho〇t)(步驟1〇7)。亦即,載台% 之上面為一定溫度以上時,以矽晶圓丨之溫度不超過目標 溫康T2之方式’對複數個熱電元件3r"通電反向電流。藉 此,在載台30之上面進行散熱作用,冷卻載台3〇之上面, 以矽晶圓1之溫度不超過目標溫度T2之方式進行溫度調整 (步驟107)。 以後,以矽晶圓1之溫度與目標溫度Τ2 —致之方式, 對複數個熱電元件32通電以在載台3〇之上面進行吸熱作 用或散熱作用。藉此’冷卻或加熱載台3〇之上面,將矽晶 圓1之溫度維持在目標溫度Τ2。 由於穩定時能量消耗少’因此對設定溫度Τ2接近τ 1 或Τ3之何者進行判斷(Τ2_ Τ1 > Τ3 — Τ2)(步驟1〇9),對應 此開閉閥’進行加熱(步驟1 1 〇)或冷卻(步驟丨丨丨)。 控制器40 ’當對複數個區域13 1, 1 32, 1 33…之熱電元 Q 件32通電電流時,比較目標溫度T2與中央部分之區域之 目標溫度T2__Center(步驟112),適當調整對各熱電元件32 通電之電流方向及大小,使載台3 0上之矽晶圓1之面内為 所欲溫度梯度’使矽晶圓1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 分布。 亦即’判斷中央部分之區域之目標溫度T2_Center是否 低於目標平均溫度T2(步騾112),較低時,對中央之區域(圖 18 201019410 4(c)之情形為區域133,圖 件32進行冷卻W為&域135)以熱電元 進仃冷部,對外周之區域(圖4⑷之情形為區域⑶, 32進之情形為區域131,132, 133, 134)以熱電元件 32進仃加熱(步驟113)。 又’判斷中央部分之區域 於目標平均” ⑽度TW是否低 電 凰& (步驟112),較高時,對中央之區域以熱 卻(步驟ιμ)Γ加熱’對外周之區域以熱1元件32進行冷 參 馨 、、田产^❹式’❹晶圓1之基本溫度迅速上升至目標 ::Τ2,使妙晶圓i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J欲溫度分布,係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低於外周 口P刀之區域之溫度的溫度分布。 之目::::此’當判斷使矽晶圓1之溫度下降以控制低溫 =…2時(步驟102之判斷「降溫」),以產生從切 62 :入口…至另-出口 61c之流動、產生從切換閥 6"2。:入口㈣至出。62〇之流動之方式切換各切換間 ^ ’低溫槽21 β之低溫循環液22供應至載台3〇 個埶^路31 °與此同時,使埋人載台3G内之各部分之複數 驟104)= Μ ·.通電以在載台3G之上面進行吸熱作用(步 :二藉此,迅速冷卻載台川之上面,使石夕晶圓^迅速 ^皿之降^穩定值(步㈣6)。目標溫度η與現在溫度 範在穩定範圍(例如⑺)内時(Τ2一丁0〈穩定 1 Μ 106之判斷「是」),切換成熱電元件32進 仃“’、用Μ防止超越量(步驟108)。亦即,載台30之上 19 201019410 面為一疋溫度以下時,以石々曰面Ί 、、牙以矽曰曰圓1之溫度不低於目標溫产 Τ2之方式,對複數個熱電元 ^ ^ ^ ^ ^ 又 通電反向電流。藉此, 在載Q 30之上面進行散熱作用,加熱載台Μ之上面,以 =〇:。之溫度不低於目標溫度T2之方式進行溫度調整(步 以後,在步驟109至步驟114,進行與上述相同之處理。 以上,說明不使加熱器33動作、僅以熱電元件Μ之 冷卻與加熱進行控制之情形。然而,替代使熱電元件32產 ◎ 生散熱作用而使加熱器33動作亦可。此時,在圖2之步驟 ⑻、m'n3、m,替代使熱電元件32產生散熱作用而 使加熱器3 3動作,以加熱對應區域。 又,併用熱電元件32之加熱與加熱器33之加熱亦可。 此時,在圖2之步驟1()3、⑽、113、114,使熱電元件μ 產生散熱作用’且使加熱器33動作,以加熱對應區域。 此外,在上述控制,不使加熱器33動作、僅以熱電元 件32進行加熱及冷卻之情形,可省略在各區域η〗, ❹ 13 3…應配置之加熱器3 3之配置。 接著’參照圖5、圖6 ’說明將載台3〇分割成4個區 域之構成之裝置的實施例。 圖5(a)係從上面觀察載台3〇的圖,圖5(b)係顯示栽台 3〇之截面的圖。又,冑5⑷中,省略石夕晶圓(半導體晶圓二 之圖示。 如同圖5所示,載台30係由裝載石夕晶圓i之頂板, 形成高溫循環液12、低溫循環液22流過之載台内流路Η 20 201019410 之水冷板35 ’及挾持於頂板34與水冷板35之熱電元件^ 群構成。此外’商溫循環液12、低溫循環液2 2可使用例 布萊(BRUIN)(商品名)。 熱電元件32群,係以同心圓狀之線將矽晶圓1分割成 4個區域131,132, 133, 134。區域131係相當於矽晶圓i之 最外周之最外周區域,區域132係與最外周區域ι31在内 侧相鄰之區域’區域133係與區域132進一步在内側相鄰 之區域。區域134係與區域133在内側相鄰之區域且為相 _ 當於矽晶圓1之最内側(中央部分)之區域。區域丨34係形成 為同心圓狀,區域131,132, 133係形成為圓環狀。 圖6係說明使矽晶圓丨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 分布之控制的圖。圖6(a)、(b)係說明將矽晶圓1之中央部 分之區域之溫度之目標值T2_Center設定較低、外周溫度 丁2—OUT設定較高,使矽晶圓i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 低、外周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高之溫度分布之控制的圖。 φ 圖6(a)係頂板34之表面溫度(矽晶圓丨之溫度)之分布的影 像圖’圖6(b)係與圖5(b)對應之載台側面圖。 圖6(c)、(d)係說明將梦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 度之目私值T2—Center設定較高、外周部分之區域之溫度 __OUT。又疋較低,使石夕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 ^外周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低之溫度分布之控制的圖。 圖6(c)、(d)係分別與圖6(a)、對應之溫度分布影像圖及 载台側面圖。 圖6所示之矽晶圓面内分布控制,能與圖2說明之處 21 201019410 理步驟同樣地進行。圖2之中步驟101〜1U之處理與上述 說明相同,因此省略。以下,說明與圖2之步驟112〜114 對應之處理。本實施例中,取代圖2之步驟113、114進行 以下步驟113、114的處理。 (使矽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低、外周部分 之區域之溫度較高之溫度分布之控制;爾6(a)、(b)) 說明使碎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低、外周 邛分之區域之溫度較高之溫度分布之情形之控制b此時, 判斷矽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之目標值T2—Center ❹ 是否低於目標平均溫度Τ2(各區域131,132,133,134之平 均溫度)(步驟112)’較低時,亦即如圖6(a)所示欲獲得溫度 分布之情形,使最外周區域13丨之熱電元件32動作以產生 散熱作用,使與最外周區域131在内側相鄰之區域132、及 與該區域132進一步在内側相鄰之區域133之熱電元件32 動作以產生吸熱作用。又,目標平均溫度T2與實際平均溫 度το之間具有溫度差△ τ,溫度差△ Τ(Τ2_ τ〇)為正、為了 成為目標平均溫度Τ2必須加熱之情形,使最内側(中央部分)❹ 之區域134之熱電元件32動作以產生散熱作用。另—方 面’溫度差△ Τ(Τ2 — Τ0)為負、為了成為目標平均溫度丁2 必須冷卻之情形,使最内側(中央部分)之區域134之熱電元 件32動作以產生吸熱作用(步驟丨13)。 (使石夕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高、外周部分 之區域之溫度較低之溫度分布之控制;圖6(c)、(d)) 說明使矽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高、外周 22 201019410 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較低之溫度分布之情形之控制。此 判斷碎晶圓1之中麥音 ; Y呎〇丨刀之&域之溫度之目標值T2〜Center 是否低於目標平均溫度T2(各區域131,132, i33,⑶之平 均孤度X步驟U2"較高時,亦即如圖6(c)所示欲獲得溫度 刀布之祆形,使最外周區域13卜及與該最外周區域I”在 内側相鄰之區域132之熱電元件32動作以產生吸熱作用, 使和與該最外周區域131在内側相鄰之區域132進—步在 内側相鄰之區域133之熱電元件32動作以產生散熱作用。 ⑩又’目標平均溫度T2與實際平均溫度TG之間具有溫度差 △T,溫度差ΔΤ(Τ2—T0)為正、為了成為目標平均溫度又丁2 必須加熱之情形’使最内側(中央部分)之區域134之熱電元 件32動作以產生散熱作用。另一方面,溫度差八τ(τ2 — το) 為負、為了成為目標平均溫度T2必須冷卻之情形,使最内 侧(中央部分)之區域丨34之熱電元件32動作以產生吸熱作 用(步驟114)。 如上述’根據與目標溫度T2之溫度差△ τ對4個區域 131,132,133,134之中最内側(中央部分)之區域進行加熱 或冷卻’對其餘外周侧之3個區域131,132,133之中1個 區域進行加熱、2個區域進行冷卻’可獲得在矽晶圓1之中 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與外周部分之區域之溫度之間具有溫 度梯度之面内溫度分布。此係利用一般而言熱電元件3 2(帕 爾帖元件)加熱能力高於冷卻能力之特性。藉由分割成4個 區域’可進行符合特性之區域控制(加熱、冷卻),可高精度 獲得所欲面内溫度分布。 23 201019410 此外’根據實驗得到下述結果,較佳為,設矽晶圓i 之直徑為X時,4個分割區域之最内侧之區域i 34之直徑為 〇·7Χ〜L95X之範圍,最外周區域131之直徑(區域整體之 直徑)為0·9Χ〜1.2Χ之範圍(圖5(b))。 根據以上說明之各實施例,可獲得下述效果。 a) 根據本實施例,將高於目楳溫度Τ2之溫度Τ3之高 溫急冷器10内之高溫循環液12供應至載台3〇内且同時使 熱電元件32(或加熱器33 '或熱電元件32及加熱器33)產 生散熱作用,以加熱載台30上之矽晶圓1。又’將低於目 _ 標溫度Τ2之溫度Τ1之低溫急冷器20内之低溫循環液22 供應至載台30内且同時使熱電元件32產生吸熱作用,以 冷卻載台30上之矽晶圓丨。因此,能使矽晶圓1之基本溫 度高速地上升至目標溫度T2、或下降至目標溫度T2,能縮 短半導體元件製造時間。 b) 根據本實施例,將載台30分割成複數個區域丨3丨,丨32, 133··.,個別控制配置在各區域131,132, Π3…之熱電元件 32(或熱電元件32及加熱器33),因此能更精密且高速地將 ❹ 載台30之上面各部分調整成任意溫度。因此,能使矽晶圓 1之面内溫度分布高精度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使面内均勻' 或使面内溫度分布在各部分不同)。藉此能高品質地製造半 導體元件。 C)根據本實施例,使矽晶圓1之溫度上升時,高溫急冷 器10動作且熱電元件32(或加熱器33、或熱電元件32及加 熱器33)動作成散熱侧,僅當微調溫度時熱電元件32視需 24 201019410 要動作成吸熱側。同樣地,使矽晶圓i之溫度下降時,低 溫急冷器20動作且熱電元件32動作成吸熱側,僅當微調 ㈣度時熱電元件32(或加熱器33、或熱電元件32及加熱器 3 3)視需要動作成散熱側。因此,加熱時及冷卻時可抑制無 端消耗熱能量’能量效率優異。又,由於將熱電元件32(或 加熱器33)之加熱能力及熱電元件32之冷卻能力附加於急 冷器之加熱能力及冷卻能力來進行加熱及冷卻,因此能縮 小急冷器之容量,裝置構成簡單。 I d)特別是,根據以同心圓狀之線將載台3〇之熱電元件 32(矽晶圓1)分割成4個區域131,132, 133, 134,獨立控制 該=4個區域131,132, 133, 134之熱電元件32之實施:, 可尚精度獲得在矽晶圓1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與外周 部分之區域之溫度之間具有溫度梯度之面内〉益度分布。可 將石夕晶圓i之中央部分之區域之溫度T2—與外周部分 之區域之溫度T2_0UT之溫度差設定在i(rc〜3〇c>c。 此外,本實施例中,說明根㈣晶圓丨之溫度之檢測 值控制石夕晶圓1之溫度之情形,但—般而言,無法直接測 定矽晶圓i之溫度。因此,—般之情形,以載台3〇之接近 矽晶圓i部分之溫度為代替特性進行測定、控制。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調溫裝置之構成的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處理步驟的流程圖。 圖3係顯示矽晶圓之溫度分布的圖。 25 201019410 圖4(a)、圖4(b)係昼 +似Λ .、、貝不從截面方向觀察之埋入載台執 電元件及加熱器的圖。圖心 … 團4(c)、圖4(d)係顯示從載台上方顴 察之區域配置的圖。 圖5係顯示將載△八φ丨上、 σ刀。〗成4個區域之構成之裝置之實 施例的圖,圖5(a)係從上& & & 攸上面觀察载台的圖,圖5(b)係顯示載 台之截-的圖、 圖6(a)、(b) ' (c)、(d)係說明使矽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 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之控制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矽晶圓 3 急冷器裝置 4 真空室 10 高溫急冷器 11 同溫槽 11a 入口 lib 出〇 12 尚溫循環液 13 熱交換器 14 熱交換用泵 20 低溫急冷器 21 低溫槽 21a 入口 21b .出〇
26 201019410 22 低溫循環液 23 熱交換器 24 熱交換用泵 30 載台 31 載台内流路 32 熱電元件 33 加熱器 34 頂板 3 5 水冷板 40 控制器 51, 52, 53 流路 61,62 切換閥 61a 入口 61b, 61c 出口 62a, 62b 入口 62c 出口 ❿ 70 主泵 70a 噴出口 70b 吸入口 100 調溫裝置 131,132, 133, 134, 135 區域 230 溫度感測器 27

Claims (1)

  1. 201019410 七、申請專利範圍: 種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裝置,係 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在目標溫度且將半 載二 内之溫度分布控制在所欲溫度分布,其特徵在於,且備 低溫槽’係儲存循環液並將其維持在低於目標溫之 溫度 高溫槽存循環液並將其轉在高於目標溫度之 9 複數個區域,係形成於載台内之各部分 溫度並分別配置有熱電元件; 可獨立調整
    載σ内抓路,係形成於載台内供循環液流動; 切換手奴,選擇性切換低溫槽内之低溫循環液與高溫 槽内之高溫循環液並供應至栽台内流路;以及
    田控制手段,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上升以控制於目標 ®度時,切換成將高溫槽内之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 路,並控制熱電元件使半導體晶圓之温度與目標溫度一致 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且在 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換成將 低派槽内之低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並控制熱電元 件以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 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裝 置’其中’在各複數個區域進一步配置加熱器; 控制手段’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上升以控制於目標 28 201019410 溫度時,切換成將高溫槽内之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 路,並控制熱電元件及加熱器以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 '標溫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 - 分布,且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 時,切換成將低溫槽内之低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 並控制熱電元件及加熱器以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 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 布° 〇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 裝置,其中,在各區域配置溫度感測器,根據溫度感測器 之檢測溫度控制區域之溫度。 4. 一種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方法,係將裝載於載台上 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在目標溫度且將半導體晶圓之面 内之溫度分布控制在所欲溫度分布,其特徵在於: 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上升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 換成將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並控制熱電元件以 ❿ 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 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且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 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換成將低溫循環液供應至載 台内流路,並控制熱電元件以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 溫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 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晶圓之温度控制方 法,其中,在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上升以控制於目標溫度 29 201019410 時’切換成將高溫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並控制熱電 元件及加熱器以使半導體晶圓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一致且使 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且在使半 導體晶圓之溫度下降以控制於目標溫度時,切換成將低溫 循環液供應至載台内流路,控制熱電元件及加熱器以使半 導體晶圓之溢度與穿襟遒度一致且使半導體晶圓之面内溫 度分布成為所欲溫度分布。 ^ 6.如申請專利範圍帛【項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裝
    置’其中,複數個區域係由以同心圓狀之線將半導體晶圓 分割成4個區域所構成。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置,其中’控制手段,使4 電元件動作以產生散熱作用 鄰之區域、及與該區域進一 件動作以產生吸熱作用。 項之半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裝 個區域之中最外周之區域之熱 ,使與該最外周區域在内側相 步在内側相鄰之區域之熱電元 '、〜τ Τ祖商圓之溫度控
    ”,控制手段’纟4個區域之中最外周之 與該最外周區域在内側相鄰之區 ^ ,, m ^义热覺疋件動作以 '·、、作用’使和與該最外龍域在内 在内側相鄰之F敁夕也雨 州疋&域進 相鄰之£域之熱電元件動作以產生散。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 、、木,甘山 卞守渡日日圓之溫度控彳 法其中,複數個區域係由以同心11 & 八丄、 u 圓狀之線將丰婁艚 刀割成4個區域所構成。 牛導體£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 卞守趙日日圓之溫度控3 30 201019410 法,其中,使4個區域之中最外 以產4 4I ° 區域之熱電元件動作 以產生政熱作β ’使與該最外周區域在内側相作 ΊΆ血^ f? 1-V ^ 相鄰之區域、 及與《域進—步在内側相鄰 生吸熱作用。 …電凡件動作以產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半 只〈牛導體晶圓之溫度控制方 在,其中,使4個區域之中最外R 联外周之區域、及與該最外周 e 區域在内側相鄰之區域之熱電元件動作以產生吸熱作用, 使和與該最外周區域在内側相鄰之區域進一步在内側相鄰 之區域之熱電元件動作以產生散熱作用。 八、圖式: (如次頁)
    31
TW098137998A 2008-11-10 2009-11-10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semiconductor wafer TW20101941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7812 2008-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9410A true TW201019410A (en) 2010-05-16

Family

ID=42152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7998A TW201019410A (en) 2008-11-10 2009-11-10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semiconductor waf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00543B2 (zh)
JP (1) JPWO2010053173A1 (zh)
KR (1) KR101209503B1 (zh)
CN (1) CN102203905A (zh)
TW (1) TW201019410A (zh)
WO (1) WO20100531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819B (zh) * 2012-01-13 2017-05-11 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電漿處理裝置及加熱器之溫度控制方法
TWI749227B (zh) * 2017-05-18 2021-12-11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檢查系統及檢查系統中之溫度測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7910B2 (ja) * 2010-05-18 2014-03-12 株式会社Kelk 温調装置
JP2012048165A (ja) * 2010-08-30 2012-03-08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露光装置、露光装置のステージ温度制御方法、及び表示用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
US10553463B2 (en) 2011-11-15 2020-02-04 Tokyo Electron Limite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JP5912439B2 (ja) * 2011-11-15 2016-04-2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システム、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温度制御方法
CN102411267A (zh) * 2011-11-30 2012-04-11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刻机曝光方法
JP6034231B2 (ja) * 2012-07-25 2016-11-30 株式会社Kelk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温度調整装置、半導体製造におけるpid定数演算方法、及び半導体製造装置用温度調整装置の運転方法
KR101936348B1 (ko) 2012-09-17 2019-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급속 온도 변환이 가능한 테스트 핸들러 및 그를 이용한 반도체 소자의 테스트 방법
US20140356985A1 (en) 2013-06-03 2014-12-04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ubstrate support assembly
US20160211151A1 (en) * 2013-07-26 2016-07-2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1367086B1 (ko) * 2013-10-17 2014-02-24 (주)테키스트 반도체 제조 설비를 위한 온도제어 시스템
JP6240532B2 (ja) * 2014-02-27 2017-11-2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静電チャックの温度制御方法
JP6307347B2 (ja) * 2014-05-19 2018-04-04 株式会社Kelk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温度制御装置
CA2979299A1 (en) * 2015-10-19 2017-04-27 Novena Tec Inc. Process monitoring device
JP6639193B2 (ja) * 2015-11-06 2020-02-05 伸和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装置
JP6260645B2 (ja) * 2016-05-27 2018-01-1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タユニット
US10157761B2 (en) 2016-08-17 2018-12-18 Kelk Lt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of semiconductor wafer
KR101877667B1 (ko) * 2017-02-28 2018-07-11 세메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 테스트 방법
CN109659244A (zh) * 2017-10-12 2019-04-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晶圆测试温度调节的装置和方法
US10510564B2 (en) * 2018-01-10 2019-12-17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Dynamic coolant mixing manifold
KR20200034854A (ko) 2018-09-21 2020-04-01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온도 제어 장치 및 온도 제어 방법
GB201815815D0 (en) * 2018-09-28 2018-11-14 Metryx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semiconductor wafer
US20220075395A1 (en) * 2018-12-27 2022-03-10 Shinwa Controls Co., Ltd Valve uni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CN110181391A (zh) * 2019-06-03 2019-08-30 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 研磨液供给装置、研磨设备和研磨液的温度控制方法
US20210135231A1 (en) 2019-11-04 2021-05-06 Xnrgi, Inc. Porous two-wafer battery
CN112345119B (zh) * 2020-09-25 2023-07-21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一种半导体晶圆温度标定系统
KR102242122B1 (ko) 2020-12-15 2021-04-20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온도 제어 장치 및 온도 제어 방법
WO2023239585A1 (en) * 2022-06-07 2023-12-14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Substrate temperature control with integrated thermoelectric cool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2150B2 (ja) 1994-03-01 2003-09-29 小松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装置
US5740016A (en) * 1996-03-29 1998-04-14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Solid stat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ubstrate holder
JPH11184538A (ja) * 1997-12-18 1999-07-09 Komatsu Ltd 温度制御装置
JP2000180071A (ja) * 1998-12-16 2000-06-3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熱処理装置
JP2001255944A (ja) * 2000-03-08 2001-09-21 Omron Corp 温度調節器用多点出力器と、この温度調節器用多点出力器を用いた温度制御装置と、この温度制御装置を用いた熱処理装置
JP3742349B2 (ja) 2002-02-15 2006-02-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8226769B2 (en) * 2006-04-27 2012-07-24 Applied Materials, Inc. Substrate support with electrostatic chuck having dual temperature zon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819B (zh) * 2012-01-13 2017-05-11 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電漿處理裝置及加熱器之溫度控制方法
TWI749227B (zh) * 2017-05-18 2021-12-11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檢查系統及檢查系統中之溫度測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53173A1 (ja) 2010-05-14
US20110066294A1 (en) 2011-03-17
KR101209503B1 (ko) 2012-12-07
JPWO2010053173A1 (ja) 2012-04-05
US8600543B2 (en) 2013-12-03
CN102203905A (zh) 2011-09-28
KR20110048547A (ko)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1941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semiconductor wafer
TWI796292B (zh) 用於電漿處理腔室中晶圓載體的先進溫度控制
US10163666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system
US84103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of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support
JP5546552B2 (ja) 液体を制御された複数領域基板支持体による改良基板温度制御
US6018616A (en) Thermal cycling module and process using radiant heat
KR100676203B1 (ko) 반도체 설비용 정전 척의 냉각 장치
JP4815295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6076246B2 (ja) ゾーン依存熱効率性を備えた温度制御されたプラズマ処理チャンバ部品
US20080093057A1 (en) Cooling apparatus having an auxiliary chiller, an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017087A (en) Thermal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O2006022997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trate temperature profile control
CN107533999A (zh) 用于晶片处理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KR101575505B1 (ko) 공정온도 조절 장치
CN115362542A (zh) 具有热调谐腔特征的晶片卡盘
JP2001313328A (ja) 基板熱処理装置
JP2022178121A (ja) 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KR20120020025A (ko) 캐니스터 온도 조절 장치
WO1999018602A1 (en) Foam-based heat exchanger with heating element
JP2022507367A (ja) 半導体製造における二相冷却
JP3413791B2 (ja) 温度制御装置および温度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