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52131A - Process of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of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52131A
TW200952131A TW097120997A TW97120997A TW200952131A TW 200952131 A TW200952131 A TW 200952131A TW 097120997 A TW097120997 A TW 097120997A TW 97120997 A TW97120997 A TW 97120997A TW 200952131 A TW200952131 A TW 2009521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layer
dielectric layer
forming
buri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0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84594B (zh
Inventor
Yi-Chun Liu
Original Assignee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TW097120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4594B/zh
Priority to US12/211,637 priority patent/US818747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095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52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4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45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by filling grooves in the support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precipitation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 H05K3/181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precipitation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by electroless plating
    • H05K3/18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precipitation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by electroless 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atterning method
    • H05K3/18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precipitation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by electroless 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atterning method using mas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44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building the multilayer layer by layer, i.e. build-up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5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building the multilayer layer by layer, i.e. build-up multilayer circuits by applying an insulating layer having channels for the next circuit lay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44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building the multilayer layer by layer, i.e. build-up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61Adding a circuit layer by direct wet plating, e.g. electroless plat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adapted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2Fillers; Particles; Fiber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 H05K2201/0203Fillers and particles
    • H05K2201/0206Materials
    • H05K2201/0236Plating catalyst as filler in insulat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1Treat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ffect, e.g. heating, cooling, roughening
    • H05K2203/1173Differences in wettability, e.g. hydrophilic or hydrophobic are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3Moulding and encapsulation; Deposition techniques; Protective layers
    • H05K2203/1333Deposition techniques, e.g. coating
    • H05K2203/1338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and is thereafter removed from such areas of the surface which are not intended for current conducting or shielding
    • H05K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and is thereafter removed from such areas of the surface which are not intended for current conducting or shielding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removed mechanically, e.g. by punching
    • H05K3/04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and is thereafter removed from such areas of the surface which are not intended for current conducting or shielding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removed mechanically, e.g. by punching by making a conductive layer having a relief pattern, followed by abrading of the raised por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55Manufacturing circuit on or in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0952131 υδυ 1 υυ^/υ801010 27306twf.doc/n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線路結構的製程,且特別是有關 於一種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 【先前技術】 現今的線路板科技已發展出内埋式線路板(embedded ❹ circuit board) ’而這種線路板在其表面的線路結構是埋入 於介電層中,並非突出於介電層的表面。圖1A至圖1C是 根據習知一種内埋式線路板的製造方法所繪示的流程示意 圖。 首先,請參照圖1A ’提供一基板11〇 ’並在基板110 上形成一圖案化介電層120,圖案化介電層no具有一凹 槽圖案122。凹槽圖案122具有貫孔122a與溝槽122b。接 著,請參照圖1B,在圖案化介電層12〇上形成一種子層(未 繪示)。然後,再進行無電電鍍製程與電鍍製程以形成銅 ❹ 層130,以填滿凹槽圖案122。之後,請參照圖ic,蝕刻 銅層130,形成導電通道(conductive via) 130a與線路 (circuit) 130b。 由於以習知技術形成的銅層130需同時填滿深度較深 的貫孔122a與深度較淺的溝槽122b且銅層13〇的表面需 達到平坦,因此銅層130的厚度較大(約2〇微米)。也因 此,蝕刻銅層130需耗費較長的時間且易於蝕刻的過程中 損壞導電通道13〇a與線路130b,尤其是當線路13%為細 5 200952131 υδυιυυ^801〇ΐ〇 27306twf.doc/n · 線路(fine circuit)時,線路13〇b更容易於侧的過程中 損壞。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出—種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其適於形成 細線路結構。 為具體描述本發明之内容’在此提出一種内埋式 ❹祕結翻製程如下所述。首先,提供—基板,其具有〆 上表面與-下表面’且上表面相對於下表面。接著,形成 -第-介電層於基板的上表面上。_,形成—第一⑽ 層於第一介電層上。之後,圖案化第一阻鍍層與第一介電 層,以於第一介電層上形成一第一凹槽圖案。接著,以一 化學方法形成一第一底導電層於第一凹槽圖案内,且第一 底導電層暴露出第一阻鏡層。然後,移除第一阻鑛層。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阻鍍層的材質包括一疏 水性南分子材料。 ®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疏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材質包 括碳與氫。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疏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材質包 括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型樹脂、乙烯苯基(vinyi phenyl)型樹脂、烯丙基(aiiyi)型樹脂、聚丙烯酸酿 (polyacrylate)型樹脂、聚醚(polyether)型樹脂、聚歸 烴(polyolefin)型樹脂、聚胺(polyamine)型樹脂或聚石夕 氧炫(polysiloxane)型樹脂。 200952131 osuiuuy/usoioio 27306twf.doc/n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第一阻鍍層的方法包括 液相沉積(Liquid Phase Deposition,LPD)或分子氣相沉積 (Molecular Vapor Deposition,MVD )。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移除第一阻鍍層方法包括乾 式钮刻、分子氣相沉積法之逆向程序、研磨或刮除。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一阻鑛層與第一介 電層的方法包括雷射燒蝕、電漿蝕刻或機械切割製程。 ❹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機械切割製程包括水刀切 割、喷砂或外型切割。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化學方法包括化學金屬沈積 或化學氣相沈積。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形成第一底導電層之後, 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更包括以無電電鑛法形成一第一厚 導電層於®—底導電層上’且第-料電層的厚度大於第 底導電層的厚度。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更包 表面工所述的製程。首先,形第二介電層於基板的下 圖幸务笛接著’形成—第二阻鎮層於第二介電層上。然後’ -第-顿層與第二介電層,以於第二介電層上形成 於第I凹^圖案。之後,以化學方法形成—第二底導電層 然後,移2案内,且第二底導電層暴露出第二阻鐘層。 咏第二阻鍍層。 内埋之—實施射’在形絲二底導電層之後, 、…構的製程更包括以無電電鍍法形成一第二厚 7 200952131 ^801010 27306twf.doc/n 導二底導電層上,且第二厚導電層的厚度大於第 二底導電層的厚度。 于又入及弟 ^本發明之—實施射,在形成第—阻鍍層之前,内 =式線路結構的製程更包括形成—第―初始導電声於第一 7初始導電層的方法包括化學金屬沈 成第-凹槽圖案的同時,内埋式線路 ❹ 化並裸露部分__粒,且化學方^ 更包括活 觸:顆粒為多個奈米顆粒’觸媒顆粒的材質:括屬 ==過渡金屬錯合物的材f選自於由猛 二 鉑所組成的群組。 紛犯Μ汉 另外,在形成第-底導電層之後 製程更包括以電鍍法形成—第 2線路:構的 土。在移除第一阻链層之後, :::第;:;導電:Ϊ第-厚導電二=層 包二=:初始尊電層與部分第-厚導電層的方法 程。=,:式第線,製程更包括如下所述的製 不百无,形成-第二介電層於基 形成-第二初始導電層於第二 :上=者第 二介電層,以於第“4上之二=化第二阻鍵層與第 『學方法形成一第二广:二= = 後,以電鎪法形成—第二厚導電層 8 200952131 ν/〇υ jlw w v301010 273〇6twf.doc/n 後,移除第二阻鍍層。之後,移除第二初始導電声一 厚導電層突出於第二介電層的部分。 3/、弟— 為具體描述本發明之内容,在此提出一種内 線路結構的S程包括如下所述的製程。首先,提供 ' 基板具有-上表面與一下表面’且上表面相對於下表土二’ 接著’形成-第-介電層於基板的上表社,第 包括多顆第-觸媒顆粒。然、後,形成—第—親水性薄膜ς 第-介電層上。之後’圖案化第—親水性薄膜與第—介電 層’以於第-介電層上形成一第—凹槽圖案並使其中一此 第-觸媒齡活化轉露於第—簡随内。接著除 =-親水性薄膜。之後,利用_化學方法,在第一凹圖 案内形成一第一圖案化導電層。 句圑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第—親水性薄 親水性高分子材料。 刊貝〇括 t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親水性高分子材料包括碳盘 ❹ 氫。 〆、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親水性高分子材料包括與— 親水性官能基繼的聚〔騎(PGlyvinylaleGhG1)、聚氧 乙烯(polyoxyethylene)、聚丙烯酸(p〇ly(acrylic acid)), f中親水性官錄減氧基(OH)、醯絲(α)ΝΗ2)、 磺酸基(SO3)或羧酸基(c〇〇H)。 在本發明之-實施财’形成第—親水性薄膜的方法 包括液相沉積或分子氣相沉積。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移除第一親水性薄膜的方法 9 200952131 υΛυχυυ^/υ^ΟΙΟΙΟ 27306twf.doc/n 包括水洗製程。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第-觸媒顆粒為多個奈米顆 粒0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觸媒 渡金屬錯合物。 材質包括過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過渡金屬錯合物的 於由錳、鉻、鈀以及鉑所組成的群組。 、 ❹ ❷ -入ίί發明之—實關巾,圖案化第-親水性薄膜盡第 一 m方法包括雷射燒餘、電漿餘刻或機械切割製程 在本發明之—實_巾,顧 割、喷砂或外型切割。 η匕栝水刀切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化學方法 學氣相沈積。 υ電鍍或化 第-’知案化第—親水性薄膜與 凹 ί圖=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更包括對第 槽圖案進仃一除膠渣處理。 >查處理包括化學氧化還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除膠 原法或電漿處理法。 後,之—實_巾’在移除第―ί卩性薄膜之 播闽电式線路結構的製程更包括鈍化第一介電芦的筮 凹槽圖案的内壁上緣。 』丨€層的弟一 > f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在形成第—圖案化 刖’埋式線路結構的雜更包括於第 曰 -第-導電材料。 U僧圖案内配置 200952131 usuiuuy/udOlOlO 27306twf.doc/n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導電材料包括銅膏、銅 膠、碳膠、碳膏、銀膏或銀膠。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更包 括下列步驟。首先’形成一第二介電層於基板的下表面上, 第二介電層包括多顆第二觸媒顆粒。接著,形成一第二親 水性薄膜於第二介電層上。然後,圖案化第二親水性&膜 與第二介電層,以於第二介電層上形成一第二凹槽圖案並 使其中一些第二觸媒顆粒活化且裸露於第二凹槽^案内了 之後,移除第二親水性薄膜。然後,利用化學方法^ 凹槽圖案内形成一第二圖案化導電層。 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形成第二圖案化導電層之 前,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更包括於第二凹槽圖案曰 一弟 導電材料。 —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導電材料包括鋼喜、 膠、碳膠、碳膏、銀膏或銀膠。 网 承上所述,本發明的介電層上覆蓋有阻鍍層,因 實施例可以化學方法選擇性地形成底導於介電 ^ 定的區域。因此,本實施例不需如習知技術一般需二〜丄 蝕刻步驟以移除多餘的導電層,當然,也不會 仃一 過程中損壞導電通道與線路的問題產生。由二可知,刻的 明適於應用在細線路的製程中。 〇,本發 。Γ,尽發明之化學方法可直接在介電層上升 電層,而不需如習知技術一般需先在介電層丄形^-才能進行無電電鍍製程,故本發明之製程4為^易$ 11 200952131 uoui^^/udOlOlo 27306twf.doc/n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 下。 【實施方式】 篇一實施例 圖2A〜圖2E與圖3A〜圖3D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 ❹ 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的剖面圖。 ^首先’請參照圖2Α ’提供一基板210,基板210可以 疋介電基板也可以是單層或多層線路基板。於本實施例 中,基板210是以雙層線路板做說明,但並非用以限定本 發明。基板210具有一上表面2丨2與一下表面214,且上 表面212相對於下表面214。於本實施例圖示中,基板21〇 可具有兩接墊216、218分別位於基板210的上表面212 與下表面214。接著,形成一第一介電層220a於基板21〇 〇 的上表面212上,並形成—第二介電層鳩於基板21〇 =下表面214上。第一介電層2施與第二介電層2勘的 材料可以是«亞胺、聚二?基魏誠娜膜。 然後,請參照圖2B,形成一第一阻鍍層23〇a於第一 二電層22Ga上,並形成—第二崎層2遞於第二介電層 ,上此外’第一阻鑛層23〇a與第二阻鍛層細匕的材 列如疋疏水性n分子材料或是其他適合的疏水性材料, 疏水性高分子材_材質包括碳與氳。此外,疏水性 ^刀子材料的材質還包括甲基丙烯酸醋型樹脂、乙烯苯基 12 200952131, vfuv i\jy/yi wOIOIO 27306twf.doc/n 型樹脂、烯丙基型樹脂、聚丙烯酸酯型樹脂、聚醚型樹脂、 聚烯烴型樹脂、聚胺型樹脂或聚矽氧烷型樹脂、或是其他 適合的疏水性高分子材料。疏水性高分子材料可具有良好 的疏水性(hydrophobicity) ’也就是說水或水溶液不易沾 附在疏水性尚分子材料的表面。形成第一阻鍵層23〇a與第 二阻鍍層230b (例如疏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方法例如是液 相沉積或分子氣相沉積。 之後’請參照圖2C,圖案化第一阻鍍層23〇a、第一 介電層220a、第一阻鑛層230b與第二介電層220b,以於 苐一"電層220a與第二介電層220b上分別形成一第一凹 槽圖案II與一第二凹槽圖案12。圖案化第一阻鑛層23〇a、 第一介電層220a、第二阻鍍層23〇b與第二介電層22〇b的 方法例如是雷射燒蝕、電漿蝕刻或機械切割製程,其中機 械切割製程包括水刀切割、噴砂或外型切割。 第凹槽圖案II可具有至少一第一溝槽222a與至少 一第一貝孔224a,且第二凹槽圖案12可具有至少一第二 瘳雜222b與至少一第二貫孔224b。第一貫孔224a與第二 貫孔224b分別暴露出兩接墊216、218。第一貫孔224a與 第=貫孔224b的剖面形狀例如為τ字形(如圖%所示)、 梯形(未繪示)或錐形。第一溝槽222a與第二溝槽22处 的深度Dl、D2分別小於第一介電層2施與第二介電層 220b 的厚度 ΤΙ、T2。 接著,請參照圖2D,於第一凹槽圖案n與第二凹槽 圖案12 N以一化學方法分別形成一第一底導電層240a與 13 200952131 υ»υιυυν/υ801010 27306twf.doc/n 一苐一底導電層240b。而且,第一底導電層24〇a與第二 底導電層240b分別暴露出第一阻鐘層23〇a與第二阻鍵層 230b。於本實施例中,化學方法包括化學金屬沈積或化學 氣相沈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其中化學 金屬沈積例如是化學銅沈積(例如薄化銅製程)。此外, 於本實施例中,在形成第一底導電層240a與第二底導電層 240b之前,可先行對第一介電層22〇a與第二介電層22〇b ❹ 的進行表面處理(例如表面粗糙化)以利於之後形成的第 一底導電層240a與第二底導電層240b有較佳的附著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習知,本實施例之第一介電層22〇a 上覆蓋有第一阻鍍層230a’因此當以化學方法形成第一底 導電層240a時,第一底導電層24〇a只會形成在未被第一 阻鍍層230a覆盍的第一介電層22〇a (即第一凹槽圖案η) 上,而不會形成在第一阻鍍層23〇a上。同理,第二底導電 層240b只形成在第二凹槽圖案12内,而不會形成在第二 阻鍍層230b上。 由前述可知,本實施例可以化學方法選擇性地形成第 一底導電層240a與第二底導電層24〇b於第一介電層22〇& 與第二介電層220b上特定的區域(例如第一凹槽圖案n 及第二凹槽圖案12)。因此,本實施例不需如習知技術一 般需進行一蝕刻步驟以移除多餘的導電層,也不會有於蝕 刻的過程中損壞導電通道13〇a與線路13〇b的問題產生(請 參照圖1A〜圖iC)。也因此,本實施例適於用在細線路 的製程中。 200952131 υου ιυυ^/υ801010 27306twf.doc/n 之後,請再次參照圖2D,在形成第一底導電層24〇a 與第二底導電層240b之後,於第一底導電層240a與第二 底導電層240b上以無電電鍍法分別形成一第一厚導電層 250a與一第一厚導電層250b。而且,第一厚導電層25〇a 的厚度大於第一底導電層240a的厚度。第二厚導電層25〇b 的厚度大於第二底導電層240b的厚度。 然後,請參照圖2E,移除第一阻鍵層230a與第二阻
Ο 錢層230b。移除第一阻鍵層230a與第二阻鍍層23〇b的方 法包括乾式蝕刻法、分子氣相沉積法之逆向程序、研磨、 刮除或是其他簡易的機械加工方法。其中,乾式蝕刻法包 括電榮·餘刻法。 此外,請參照圖3A,在本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形 成第一阻鍍層230a與第二阻鍍層230b之前,先在第一介 電層220a與第二介電層220b上分別形成一第一初始導& 層31〇a與一第二初始導電層31〇b。形成第一初始導電屛 3l〇a與第二初始導電層31〇b的方法包括化學金屬沈積: 而化學金屬沈積可以是化學銅沈積(例如薄化鋼製程)’ 第一介電層220a與第二介電層220b可分別具有多個第二 觸媒顆粒(未繪示)與多個第二觸媒顆粒(未續示)。— 第一觸媒顆粒與第二觸媒顆粒可分別包括多個各” 顆粒(未繪示)。而且’這些奈米顆粒的材質可以是=米 金屬錯化物’其中過渡金屬錯合物的材質例如是選自^夜 路、鉑、把或這些金屬的任意組合。此外,第一觸 與第二觸媒顆粒更可以包括多個分別包覆這些奈米顆 15 200952131 ν〇υχυ^/υ<}〇1〇ι〇 27306twf.doc/n 高分子膜層(未緣示),而高分子膜層的材質可以是聚醯 亞胺或其他適當的高分子材料。 之後,請參照圖3B,圖案化第一阻鍍層23〇a、第一 初始導電層31〇a與第一介電層22〇a,以於第一介電層22〇a 上形成一第一凹槽圖案U,並使其中一些第一觸媒顆粒活 化且裸硌於弟一凹槽圖案η内。並且,圖案化第二阻鑛層 230b、第二初始導電層31〇b與第二介電層22〇b,以於第 ❹=介電層22㈨上形成一第二凹槽圖案12,並使其中一些 第一觸媒顆粒活化且裸露於第二凹槽圖案12内。 接著,請參照圖3C,於第一凹槽圖案π與第二凹槽 圖案12内以一化學方法分別形成一第一底導電層240a與 一第二底導電層240b。於本實施例中,化學方法包括無電 電鍍或化學氣相沈積。 ‘ 值得注意的是,當以化學方法形成第一底導電層24〇a 時,第一底導電層240a只會形成在第一介電層22〇a具有 活化的第一觸媒顆粒分布的表面部分(即第一凹槽圖案η ❹ 内)以及第一初始導電層31〇a的開口侧邊。因此,本實施 例可以化學方法選擇性地形成第一底導電層24〇a於第一 介電層220a上特定的區域(例如第一凹槽圖案η内)以 及第一初始導電層310a的開口侧邊。同理,本實施例可以 化學方法選擇性地形成第二底導電層240b於第二介電層 220b上特定的區域(例如第二凹槽圖案12内)以及第二 初始導電層31〇b的開口側邊。 之後,請再次參照圖3C,於第一底導電層240a與第 200952131 U〇wiW^^01〇l〇 27306twf.d〇c/n 二底導電層24〇b上以電鍍法分別形成一第一厚導電層 25〇a與-第二厚導電層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本實^ 例的第-底導電層24〇a與第-初始導電層施電性連 接,且第二底導電層240b與第二初始導電層310b電性連 接二因此本實施例可以電鍍的方式形成第一厚導電層25〇& 與第二厚導電層2通。並且,相較於習知技術多採用無電 電鍍的方式形成導電層,本實施例以電鑛的方式形成導電 ❿ 層將可大幅縮短形成導電層的時間。 然後,請參照圖3D,移除第一阻鍍層23如與第二阻 鍍層230b。之後,移除第一初始導電層驗與第一厚導 電層250a突出於第一介電層22〇a的部分,以及移除第二 初始V電層310b與第二厚導電層25〇b突出於第二介電層 UOb的部分。移除第一初始導電層31〇&、部分第一厚導^ 層25〇a、第二初始導電層31〇b與部分第二厚導電層25此 的f法包括侧或研磨’其中钱刻例如是以驗性蚀刻液來 麕 進行移除,且鹼性蝕刻液包括甲醛及胺水。 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所需移除的第一初始導電層 poa、部分第一厚導電層25〇a、第二初始導電層 310b 與 吾上分第二厚導電層25%的厚度(約〇 8微米〜i 2微米) 运小於習知技術中需移除的銅層的厚度(約微米)。 因此’本實施例的移除速度較快且移除的過程較易控制而 不會如習知-般於移除銅層13Q的過程中損壞線路⑽ 或導電通道130a (請參照圖1B與圖lc)。 17 200952131 υ»υ ιυυν/υδΟΙΟΙ 0 27306twf.doc/n 第二實施例 圖4A〜圖4E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的剖面圖。 首先’請參照圖4A ’提供一基板210,並於基板210 的上表面212與下表面214上分別形成一第一介電層402a 與一第二介電層4〇2b。第一介電層402a與第二介電層4〇2b 分別具有多個第一觸媒顆粒A1與多個第二觸媒顆粒A2, ❹ 且第一及第二觸媒顆粒A1、A2與第一實施例之第一及第 二觸媒顆粒相同。 然後,請參照圖4B,於第一介電層402a與第二介電 層402b上分別形成一第一親水性薄膜41〇a與一第二親水 性薄膜410b,而形成第一親水性薄膜41〇a的方法例如是 塗佈。第一親水性薄膜410a與第二親水性薄膜41〇b的材 ,包括親水性高分子材料’而親水性高分子材料包括碳與 氫。親水性高分子材料包括與一親水性官能基鍵結的聚乙 烯醇、聚氧乙烯、聚丙烯酸,其中親水性官能基為氫氧基、 義基、績酸基、缓酸基或是其他適合的親水性官能 卜之後,請參照圖4C,圖案化第一親水性薄膜41〇t蛊 第一介電層402a,以於第一介電層4〇2a上形成—第—㈤ 槽圖案II並使其巾-些第-觸制粒A1活化且裸露於 -凹槽圖案II内。第-凹槽圖案U具有至少—第一貫 312a與至少-第一溝槽314a,且形成第一凹槽圖案j匕 方法可以是同時或依序形成第—貫孔仙*第 = 314a。圖案化第二親水性薄膜41%與第二介電層孔糟 200952131 υου^υο^^ΟΙΟΙΟ 27306twf.doc/n 以於第二介電層402b上形成一第二凹槽圖案I2並使其中 一些第二觸媒顆粒A2活化且裸露於第二凹槽圖案12内。 第一凹槽圖案12具有至少一第二貫孔3i2b與至少一第二 溝槽314b,且形成第二凹槽圖案n的方法可以是同時或 依序形成第二貫孔312b與第二溝槽314b。 e
於本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一親水性薄膜41〇a、第一介 電層402a、第二親水性薄膜41〇b與第二介電層4〇沘的方 法包括雷射燒蝕、電漿蝕刻或機械切割製程,其中機械切 割製程包括水刀切割、噴砂或外型切割。此外,由於前述 圖案化製程易產生多個膠渣’且這些膠料附著於第一介 電層4〇2a與第二介電層仙烈上,因此在圖案化製程之後, 還可對第-凹_案n與第二凹槽圖案12進行一除膠潰 處理=去除這些膠渣。除膠祕理包括化學氧 啻猜虛铒法。 按者,請翏 + 圖4D,移除第一親水性薄膜410a與第 二親水性薄膜41%,而移除第一親水性薄膜41如與第二 f=410b的方法包括水洗製程’且水洗製程所使用 娜可有助於去除前賴膠渣進而1 ί電戶的可電層4〇2a與第二介電層_上的 1〜“方_加人可與紫外光反應的螢光劑, 仰似_是否已完全移除,進而可判定是否已 19 200952131 υουιυυ^/υ301010 27306twf.d〇c/n 清除前述的膠渣。 此外,由於之後形成的導電層易從第一凹槽圖案η 的内壁上緣Ρ1與第二凹槽圖案12的内壁上緣Ρ2向外延伸 至第一凹槽圖案II與第二凹槽圖案之外而影響導電層 的可靠度。因此,本實施例可在移除第一親水性薄膜41此 之後,純化第一介電層402a的第一凹槽圖案η的内壁上 緣Ρ1以及第二介電層402b的第二凹槽圖案ο的内壁上緣 ❹ P2 ’以避免之後形成在第一與第二凹槽圖案II、12内的導 電層由内壁上緣PI、P2延伸至第一與第二凹槽圖案n、 12之外。鈍化第一與第二介電層31〇a、310b的方法包括 對第一與第二介電層310a、310b進行一驗性處理。 之後,請參照圖4E,利用一化學方法,在第一凹槽圖 案II與第二凹槽圖案12内分別形成一第一圖案化導電層 420a與第二圖案化導電層420b’且化學方法包括無電電鍍 或化學氣相沈積。無電電鍍例如是無電電鍍銅。此外,本 實施例在形成第一圖案化導電層420a與第二圖案化導電 ❹ 層420b之前’還可在第一凹槽圖案II的第一貫孔312a内 配置一第一導電材料430a,以及在第二凹槽圖案12的第 二貫孔312b内配置一第二導電材料430b。第一與第二導 電材料430a、430b包括銅膏、銅膠、碳膠、碳膏、銀膏或 銀膠。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介電層上覆蓋有阻 鍍層’因此本實施例可以化學方法選擇性地形成底導電層 於介電層上特定的區域。由此可知,本實施例不需如習知 20 200952131 OHOWUWUSOIOIO 27306twf.doc/n 技術一般需進行一蝕刻步驟以移除多餘的導電層,也因此 本實施例適於應用在細線路的製程中。此外,本實施例之 化學方法可直接在介電層上形成底導電層’而不需如習知 技術一般需先在介電層上形成種子層才能進行無電電鍍製 程’故本實施例之製程較為簡易。 再者,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由於底導電層與初始導電 層電性連接,因此本實施例可以電鍍的方式形成導電層, ❹ 進而大幅縮短形成導電層的時間。另外,本實施例所需糝 除的導電層(初始導電層與部分厚導電層)的厚度遠小於 白知技術中所需移除的導電層厚度,因此本實施例的移除 速度較快且移除的過程較易控制。 〃 除此之外,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是先形成一親水性薄膜於介電層上,之後再圖案化親 水性薄膜及介電層,然後藉由移除親水性薄膜以去除圖案 化介電層時所產生的膠渣,進而提升之後將形成於介電層 上的導電層的可靠度。 ' 此外,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於介電層上形成凹 槽圖案的同時,亦使介電層中的一些觸媒顆粒活化且裸露 於凹槽圖案内。因此’本實施例可以化學方法(例如無電 電鍍法)直接在凹槽圖案内形成底導電層,而不需如習知 技術一般需先形成一種子層之後才能進行之後的無電電鍍 製程。此外’由於底導電層只會形成在介電層具有活化的 觸媒顆粒的部分,因此本實施例可以化學方法選擇性地形 成底導電層於介電層上特定的區域。 21 200952131 U8UlU〇y/u801010 27306twf.doc/n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 本發明’任何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 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 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至圖ic是根據習知〆種内埋式線路板的製造方 法所繪示的流程示意圖。 圖2A〜圖2E與圖3A〜圖3D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 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的剖面圖。 圖4A〜圖4E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16 :第一接墊 218 :第二接墊 220a、402a :第一介電層 220b、402b :第二介電層 222a、314a :第一溝槽 222b、314b :第二溝槽 224a、312a:第一貫孔 224b、312b :第二貫孔 230a :第一阻鍍層 230b :第二阻鍍層 110 ' 210 :基板 120 :圖案化介電層 122 :凹槽圖案 122a :貫孔 122b .溝槽 130 :銅層 130a :導電通道 130b :線路 212 :上表面 214 :下表面 22 200952131 ❹ _ 1 (J09/U8。1 _ 27306twf.doc/n 240a :第一底導電層 240b :第二底導電層 250a :第一厚導電層 250b :第二厚導電層 310a :第一初始導電層 310b :第二初始導電層 410a :第一親水性薄膜 410b :第二親水性薄膜 420a :第一圖案化導電層 420b :第二圖案化導電層 430a :第一導電材料 430b :第二導電材料 A1 :第一觸媒顆粒 A2 :第二觸媒顆粒 Dl、D2 :深度 11 :第一凹槽圖案 12 :第二凹槽圖案 IQ、T2 :厚度
23

Claims (1)

  1. 200952131 ⑽ uiu_801010 27306twfd〇c/n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包括: 提供一基板,該基板具有一上表面與—下表 上表面相對於該下表面; 且U 形成一第一介電層於該基板的該上表面上; 形成一第一阻鍍層於該第一介電層上; 圖案化該第一阻鍍層與該第一介電層, ❹電層上形成一第一凹槽圖案; 於誘第-” 以一化學方法形成一第一底導電層於該第—凹槽圖 案内,且該第一底導電層暴露出該第一阻鍍層;以及曰σ 移除該第一阻鍍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其中該第一阻鍍層的材質包括一疏水性高分子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其中該疏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材質包括碳與氫。 _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其中該疏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材質包括甲基丙烯酸酯 型樹脂、乙烯苯基型樹脂、烯丙基型樹脂、聚丙烯酸酯型 樹脂、聚醚型樹脂、聚烯烴型樹脂、聚胺型樹脂或聚矽氧 烷型樹脂。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其中形成該第一阻鍍層的方法包括液相沉積或分子 氣相沉積。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24 200952131 υ〇υιυυ?/ν801〇1〇 27306twf.doc/n 製程,其中移除該第一阻鍍層方法包括乾式蝕刻、分子氣 相沉積法之逆向程序、研磨或刮除。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其中圖案化該第一阻鍍層與該第一介電層的方法包 括雷射燒飯、電漿蝕刻或機械切割製程。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其中該機械切割製程包括水刀切割、喷砂或外型切 ❹ ❹ 割。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其中該化學方法包括化學金屬沈積或化學氣相沈積。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在形成該第一底導電層之後,更包括以無電電鍍法 形成一第一厚導電層於該第一底導電層上,且該第—厚導 電層的厚度大於該第一底導電層的厚度。 η·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更包括: Α成一第一介電層於該基板的該下表面上; 形成一第二阻鍍層於該第二介電層上; 圖案化該第二阻鍍層與該第二介電層,以於該第二介 電層上形成一第二凹槽圖案; 以該化學方法形成一第二底導電層於該第二凹槽圖 案内,且該第二底導電層暴露出該第二阻鍍層;以及 移除該第二阻鑛層。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25 200952131 u〇uiuw^v801010 27306twf.doc/n 的製程,在形成該第二底導電層之後,更包括以無電電鍍 法形成一第二厚導電層於該第二底導電層上,且該第二厚 導電層的厚度大於該第二底導電層的庳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的 製程,在形成該第一阻鍍層之前,更包括形成—第一初始 導電層於該第一介電層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❹ 的製程,其中形成該第一初始導電層的方法包括化學金屬 沈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其中該第一介電層包括多顆觸媒顆粒,而在該第 一介電層上形成該第—凹槽圖案的同時,更包括活化並裸 露部分的該些觸媒顆粒,且該化學方法包括無電電鍍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其中該些觸媒顆粒為多個奈米顆粒。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私’其中該些觸媒顆粒的材質包括過渡金屬錯合物。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其中該些過渡金屬錯合物的材質選自於由錳、鉻、 鈀以及鉑所組成的群組。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耘,在形成該第—底導電層之後,更包括以電鍍法形 成一第一厚導電層於該第一底導電層上。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26 200952131 叫 w 叫力 „801010 27306twf.doc/n 的製程’在移除該第一阻鍍層之後,更包括移除該第一初 始導電層與該第一厚導電層突出於該第一介電層的部分。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其中移除該第一初始導電層與部分該第一厚導電 層的方法包括钱刻或研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更包括: ❹ 形成一第二介電層於該基板的該下表面上; 形成一第二初始導電層於該第二介電層上; 形成一第二阻鍍層於該第二介電層上; 圖案化該第二阻鍍層與該第二介電層,以於該第二介 電層上形成一第二凹槽圖案; 以該化學方法形成一第二底導電層於該第二凹槽圖 案内; 以電鍍法形成一第二厚導電層於該第二底導電層上; _ 移除該第二阻鍍層;以及 移除該第二初始導電層與該第二厚導電層突出於該 第二介電層的部分。 23. —種内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包括: 提供一基板,該基板具有一上表面與一下表面,且該 上表面相對於該下表面; 形成一第一介電層於該基板的該上表面上,該第一介 電層包括多顆第一觸媒顆粒; 形成一第一親水性薄膜於該第一介電層上; 27 200952131 u〇uiv,v,y/U801010 27306twf.d〇c/n 圖 案化該第-親水性賴與該第—介 :介電層上形成-第1槽圖案並使其 一觸= 粒活化且裸露於該第一凹槽圖案内;-弟觸媒顆 以及 移除該第一親水性薄膜 圖 案化S層化學方法,在該第—凹_案内形成一第一 的製:·,ΐΓϊί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材料親水性薄膜的材質包括親水性高分子 的製範圍第24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L 性高分子材料的材f包括碳與氫。 的製程,巧第24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鍵結的聚’乙烯二:聚子==與-親水性官能基 基為氫氧基、酿胺=基=:,親水性官能 Ο 料概圍第23項__埋式線路結構 子氣^沉積第—親水性_方法液相沉積或分 的iHU利範11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巾移除該第-親水性薄朗方法包括水洗製程。 的制2f. *巾專利㈣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私〃中該些第一觸媒顆粒為多個奈米顆粒。 的制3„〇. *中料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程八中該些第一觸媒顆粒的材質包括過渡金屬錯合 28 27306twf.doc/n 200952131 \j\j\j l\j\j ^ > v801010 物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所述 的製程’其中該些過渡金屬錯合物的材里式線路、、、。構 鈀以及鉑所組成的群組。 k自於由錳、鉻、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 的製程,其中圖案化該第一親水性薄„構 方法包括雷射燒餘、·_或機械切割^7電層的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 ^程,其中該機械切割製程包括水刀切割 二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5二d 括無電電鑛或化學氣相沈積。 的製程,在二/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後Μ权圖案化該第一親水性薄膜與該第一介電層之 ’更匕括對該第—凹槽圖案進行-除膠渣處理。 的散u6 "^中⑺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理法程’,、中該除膠渣處理包括化學氧化還原法或電聚處 的制17.如中請專職圍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二八t麵除該第—親水性薄膜之後,更包括鈍化該第 )1電層的該第—凹槽圓案的内壁上緣。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在形成該第—圖案化導電層之前,更包括於該第 四槽圖案内配置—第—導電材料。 29 200952131 sulOlO 27306twf.doc/n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其中該第一導電村料包括鋼膏、銅膠、碳膠、碳 膏、銀膏或銀膠。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更包括: 形成一第二介電層於該基板的該下表面上,該第二介 電層包括多顆第二觸媒顆粒;
    形成一第二親水性薄膜於該第二介電層上; 圖案化該第二親水性薄膜與該第二介電層,以於該第 電層上形成一第二凹槽圖案並使其中一些第二觸媒顆 粒活化且裸露於該第二凹槽圖案内; 移除該第二親水性薄膜;以及 案化化學方法,在該第二叫®翻形成一第二圖
    的製程範=4〇項所述的内埋式線路結構 的製程:3==1 包式線路結構 膏、銀膏或銀膠。 括銅膏、銅膠、碳膠、碳 30
TW097120997A 2008-06-05 2008-06-05 內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 TWI384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20997A TWI384594B (zh) 2008-06-05 2008-06-05 內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
US12/211,637 US8187478B2 (en) 2008-06-05 2008-09-16 Fabricating process of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20997A TWI384594B (zh) 2008-06-05 2008-06-05 內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52131A true TW200952131A (en) 2009-12-16
TWI384594B TWI384594B (zh) 2013-02-01

Family

ID=4139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0997A TWI384594B (zh) 2008-06-05 2008-06-05 內埋式線路結構的製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187478B2 (zh)
TW (1) TWI38459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4034B2 (en) 2009-12-17 2012-10-23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Circuit board and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424202B2 (en) 2009-12-31 2013-04-23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a circuit board
TWI399143B (zh) * 2009-12-30 2013-06-1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線路板及其製程
TWI411368B (zh) * 2009-12-22 2013-10-0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線路板的線路結構的製造方法
TWI569699B (zh) * 2010-12-27 2017-02-01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電路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12533357A (zh) * 2020-11-17 2021-03-19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电路板
CN112543550A (zh) * 2020-11-17 2021-03-23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电路板、板体及其加工方法
CN112714547A (zh) * 2020-11-17 2021-04-27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板体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8122B (zh) * 2009-04-20 2013-03-0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形成複合材料電路板結構的方法
KR101267277B1 (ko) * 2011-05-19 2013-05-24 한국기계연구원 유연기판의 금속배선 형성방법
US10573610B2 (en) * 2014-05-19 2020-02-25 Catlam, Llc Method for wafer level packaging
US20160278206A1 (en) * 2014-05-19 2016-09-22 Sierra Circuits,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9380700B2 (en) * 2014-05-19 2016-06-28 Sierra Circuit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traces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9631279B2 (en) * 2014-05-19 2017-04-25 Sierra Circuits,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embedded traces
TWI686115B (zh) * 2014-06-05 2020-02-21 美商凱特聯有限責任公司 嵌入跡線
TWI553807B (zh) * 2014-06-13 2016-10-11 思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裝結構
US10849233B2 (en) 2017-07-10 2020-11-24 Catlam, Llc Process for forming traces on a catalytic laminate
US9706650B1 (en) 2016-08-18 2017-07-11 Sierra Circuits, Inc. Catalytic laminate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8089798A1 (en) * 2016-11-12 2018-05-17 Sierra Circuits, Inc. Integrated circuit wafer integration with catalytic laminate or adhesive
US9922951B1 (en) 2016-11-12 2018-03-20 Sierra Circuits, Inc. Integrated circuit wafer integration with catalytic laminate or adhesive
US10349520B2 (en) 2017-06-28 2019-07-09 Catlam, Llc Multi-layer circuit board using interposer layer and conductive paste
US10765012B2 (en) 2017-07-10 2020-09-01 Catlam, Llc Proces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ing backing foil
US10827624B2 (en) * 2018-03-05 2020-11-03 Catlam, Llc Catalytic laminate with conductive traces formed during lamination
TWI825648B (zh) * 2022-03-31 2023-12-1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路板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7253A (en) 1984-06-06 1986-10-14 Polaroid Corporation Polymeric pyridinium ylides and products prepared from same
JP2944504B2 (ja) 1996-04-03 1999-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絶縁塗料および該塗料の塗膜を有する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DE69827856T2 (de) 1997-03-21 2005-11-03 Canon K.K.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edruckten Substrats
US6174561B1 (en) 1998-01-30 2001-01-16 James M. Taylo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iming substrate materials
TW441002B (en) * 2000-03-02 2001-06-16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metal interconnect
JP4727047B2 (ja) 2001-01-31 2011-07-2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多層プリント基板の表面処理方法及び表面処理装置
JP4627373B2 (ja) 2001-02-06 2011-02-09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基板の表面処理装置
JP4526716B2 (ja) 2001-02-06 2010-08-18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基板の表面処理装置
JP2004335807A (ja) * 2003-05-08 2004-11-25 Nitto Denko Corp 配線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0558002B1 (ko) 2003-09-26 2006-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선택적 전기도금 공정을 이용한 금속패턴 형성방법
JP4557620B2 (ja) 2004-07-27 2010-10-06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複合基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4034B2 (en) 2009-12-17 2012-10-23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Circuit board and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93508B (zh) * 2009-12-17 2013-04-1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線路板及其製程
TWI411368B (zh) * 2009-12-22 2013-10-0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線路板的線路結構的製造方法
TWI399143B (zh) * 2009-12-30 2013-06-1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線路板及其製程
US8578600B2 (en) 2009-12-30 2013-11-12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circuit board
US8424202B2 (en) 2009-12-31 2013-04-23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a circuit board
TWI399150B (zh) * 2009-12-31 2013-06-1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線路板及其製程
TWI569699B (zh) * 2010-12-27 2017-02-01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電路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12533357A (zh) * 2020-11-17 2021-03-19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电路板
CN112543550A (zh) * 2020-11-17 2021-03-23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电路板、板体及其加工方法
CN112714547A (zh) * 2020-11-17 2021-04-27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板体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87478B2 (en) 2012-05-29
US20090301997A1 (en) 2009-12-10
TWI384594B (zh) 201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52131A (en) Process of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circuit
TWI242259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275149B (en) Surface roughing method for embedded semiconductor chip structure
TWI324191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TWI304716B (en) Double-sided wiring board fabrication method, double-sided wiring board, and base material therefor
TW200408048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841781A (en)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039704A (en) Trench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278264B (en) Wiring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399150B (zh) 線路板及其製程
KR20010107786A (ko) 반도체 장치 제조 방법
TW200421541A (en) Method forming metal filled semiconductor features to improve structural stability
JP2018157051A (ja) バンプ付き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424767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309873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TWI308777B (en)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wo dielectric layers
TWI321819B (en) Metal line damascene structur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764087B (zh) 一种铜与低介电常数材料集成的方法
CN101600300B (zh) 内埋式线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TWI271801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272677B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Cu contamination and oxidation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CN101764085A (zh) 一种刻蚀铜的方法
JP2010226104A (ja) セラミック基板の金属化方法
CN101308829B (zh) 半导体器件和用于制造boac/coa的方法
JP2007329325A (ja) 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