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4174A - Drill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rill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4174A
TW200914174A TW096147040A TW96147040A TW200914174A TW 200914174 A TW200914174 A TW 200914174A TW 096147040 A TW096147040 A TW 096147040A TW 96147040 A TW96147040 A TW 96147040A TW 200914174 A TW200914174 A TW 2009141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dust collecting
printed circuit
drilling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7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eshi Tokairin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Precisi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Precision Kk filed Critical Seiko Precision Kk
Publication of TW200914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417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9/00General-purpose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ets of boring and/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39/003Drilling machine situated underneath the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46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by su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9Work-clamping means for pressing workpieces against a work-ta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44Mechanical working of the substrate, e.g. drilling or punching
    • H05K3/0047Drilling of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70/00Details of turning,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processes or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2270/62Use of suc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8Treatments involving gases
    • H05K2203/082Suction, e.g. for holding solder balls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Description

20091417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印刷電路板鑽孔用的鑽孔裝置。 【先前技術】 在對印刷電路板進行鑽孔時,已知有爲了防止鑽孔毛 刺而將抵接板抵接壓在印刷電路板,利用電鑽加工進行鑽 孔的方法。於此,在鑽孔加工時,會產多量的切屑(切屑 粉)。該切屑有時會附著在鑽頭導致印刷電路板損傷。此 外,旋轉的鑽頭離心力會造成飛散在鑽頭周邊的切屑堵塞 機械的活動部份成爲鑽孔裝置故障的原因。 於是,在對鑽孔時產生的切屑進行集塵時,需要防止 切屑附著在鑽頭及防止切屑飛散。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 的鑽孔裝置,具備有:加工部覆蓋用的集塵罩;在鑽孔時 抵接印刷電路板用的抵接板;設置在該抵接板的鑽頭通過 用孔;通過該孔進行鑽孔的鑽頭;及從鑽頭通過用孔吸入 切屑的集塵機構,構成爲利用該集麈機構防止切屑飛散。 此外,專利文獻2、3中揭示的鑽孔裝置,具備有:加工 部覆蓋用的加壓罩;於該加壓罩側面朝鑽頭鑽孔方向的垂 直方向延伸的通道;及從該通道吸引切屑的集塵機構’構 成爲利用該集塵機構防止切屑飛散。 但是,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鑽孔裝置’由於是將抵接 板抵接於印刷電路板,因此於抵接板只能設置1個和鑽頭 直徑大致同徑的鑽頭通過用小孔’無法獲得足夠流量。若 -4- 200914174 因如此而加大鑽頭通過用孔時則又無法獲得防止鑽孔毛刺 用的抵接板效果’因此鑽頭通過用孔是不能加大。 接著’專利文獻2、3所揭示的鑽孔裝置,其旋轉的 鑽頭離心力會造成切屑從設置在加壓罩的通道飛出。爲了 防止切屑飛出需要強大的吸引力,因此效率差。 因此’專利文獻1〜3的裝置會有難以有效率對切屑 進行集塵的問題。 [專利文獻Π 日本特開平10-1571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7-20491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曰本特開2006-28141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問題點而硏創的發明,目的在於 實現一種能夠有效率對切削屑進行集塵的鑽孔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1觀點相關的鑽孔裝 置, 其特徵爲,具備: 鑽孔對象被加工物支撐用的支撐手段; 對上述支撐手段所支撐的被加工物進行穿孔的鑽頭; 具備上述鑽頭插通用的貫通孔,於鑽孔時抵接被加工 物的抵接板; -5- 200914174 一面突出設有上述抵接板,於該一面具備吸氣口的支 撐體;及 可將上述鑽頭鑽孔時產生的切屑吸引至支撐體內的吸 引手段。 上述吸氣口,也可於上述支撐體的一面複數配置成包 圍著上述抵接板。 上述吸引手段,也可從上述吸氣口及形成在上述抵接 板的鑽頭貫通用貫通孔吸引上述切屑。 上述支撐體,也可具備有: 框體;及 於上述一面配置有上述抵接板,形成有可連通上述抵 接板貫通孔的開口和上述吸氣口的柱狀部。 上述鑽孔裝置,又可具備有: 夾著上述被加工物成相向於上述抵接板,具備有和上 述抵接板貫通孔成相向的吸引孔,和上述抵接板一起夾著 上述被處理物形成抵接的第2抵接板;及 可從上述第2抵接板的吸引孔吸入切屑的第2吸入手 段。 上述吸氣口也可於上述支撐體的一面設置成和上述鑽 頭的旋轉軸平行。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時,可實現一種能夠有效率對切削屑進行 集塵的鑽孔裝置。 -6- 200914174 【實施方式】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相關的鑽孔裝置進行詳細 說明。第1 ( a )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的鑽孔裝置透視圖 。該鑽孔裝置是印刷電路板鑽孔用的鑽孔裝置,除了具備 有該印刷電路1 1 1板載置用的未圖示工作台U 2以外,是 由集塵部1 0 '箝位器2 0、集塵部用導件3 0、集塵部移動 機構40、心軸用導件50、心軸移動機構60、心軸70、集 麈部•心軸移動用軌道80、切屑粉處理部90及控制部 1〇〇構成。 以下,將對鑽孔裝置工作台1 1 2的印刷電路板1 1 1載 置用面(以下是將該面稱爲主面)成垂直的軸爲Z軸,對 主面成平行的軸稱爲Y軸,對Z軸和Y軸成垂直的軸稱 爲X軸。接著,將從工作台1 1 2的主面朝向鑽孔裝置底 部的方向稱爲下方,其相反的方向稱爲上方。 集塵部1 0是印刷電路板1 1 1鑽孔時產生的切屑粉吸 入用的裝置。如第2圖所示,集塵部1〇,具備:於其一 面突出設置成圓筒狀的圓筒部U;設置在和圓筒部11設 置面成垂直面的切屑粉排出口 13;及設置在圓筒部丨丨設 置面相反側平面的開口部,構成內部爲中空長方體的框體 。集麈部10是由集麈部用導件30固定在可使其圓筒部 11朝向Z軸上方及可使其切屑粉排出口 13朝向γ軸的位 置。於圓筒部1 1的上面1 1 a中心部設有圓形的鑽頭孔 200914174 1 7a,鑽頭73是構成爲插通該鑽頭孔沿著Z軸移動。接著 ,形成中空圓筒形狀的鑽頭側抵接板1 7是以包圍著鑽頭 孔1 7 A安裝在圓筒部1 1的上面1 1 a。鑽頭側抵接板1 7的 Z軸方向長度是形成爲當鑽頭73沿著Z軸方向移動時可 使鑽頭73的前端部附近從鑽頭抵接板17的上面突出的長 度。此外,在平行於X軸及Y軸的圓筒部11的上面11a 配設有複數吸氣口 1 5排列成包圍著鑽頭側抵接板1 7。另 ,爲了方便說明是將鑽頭孔圖示成比鑽頭還若干大的口徑 ,但實際上是和鑽頭大致相同直徑。 本實施例中,吸氣口 1 5是和鑽頭的旋轉軸成平行開 孔。即於本實施例中,吸氣口 1 5是垂直開口在圓筒部1 1 的上面1 1 a。如此一來,即使切屑粉因旋轉的鑽頭離心力 造成朝圓周方向飛散,還是能夠透過吸氣口 15防止切屑 粉飛出外部。 第3圖爲箝位器20及集塵部10從X軸方向看時的 剖面圖。如第3圖所示,於工作台1 1 2載置有印刷電路板 1 1 1。接著,朝Z軸方向延伸的圓筒形狀心軸70是於一端 具備有旋轉部7 1。心軸70是於朝Z軸下方形成設置的集 塵部1 〇開口部,固定成插通在該開口部。接著,鑽頭7 3 是固定在旋轉部7 1。心軸70是和旋轉部7 1、鑽頭73 — 起利用心軸移動機構60朝Z軸方向移動。當心軸70朝Z 軸上方移動時,鑽頭73會插通圓筒部1 1中心部設置的鑽 頭孔和鑽頭抵接板1 7。此外,旋轉部7 1是由內藏在心軸 70的馬達等驅動機構驅動成和鑽頭73 —起朝垂直於Z軸 -8- 200914174 的方向旋轉。不過,即使旋轉部71旋轉但心軸70的本體 是不旋轉。接著’集塵部1 〇是利用集塵部移動機構4 0使 其和心軸7 0形成獨立朝Z軸方向移動。 另外,於集塵部1 〇的開口部,在集塵部和心軸70之 間裝設有塡縫材1 9。該塡縫材1 9是構成即使心軸70和 集塵部1 0沿著Z軸分別獨立移動,還是能夠堵塞著間隙 使集塵過來的切屑粉不會飛散至集麈部1〇的外部。 鑽頭7 3是一種從Z軸下方對印刷電路板1 1 1進行鑽 孔用的零件。鑽頭抵接板1 7,如第3圖所示當鑽頭73對 印刷電路板進行鑽孔時,抵接在印刷電路板1 1 1鑽孔位置 的周圍或推壓周圍,防止印刷電路板1 1 1變形或產生切削 毛刺。此外,鑽頭抵接板1 7,又具有可防止圓筒部1 1和 印刷電路板1 1 1抵接的空間功能。如此一來,在圓筒部 1 1和印刷電路板1 1 1之間形成著一定空間,就能夠容易 地從吸氣口 1 5對切屑粉進行集塵。 吸氣口 1 5是可使印刷電路板1 1 1鑽孔時產生的切屑 粉吸入至集塵部1 0內的吸入用孔。另外,切屑粉排出口 13是可使從吸氣口 15吸入的切屑粉送出至第1圖所示的 切屑粉處理部90的送出用孔。從吸氣口 1 5的切屑粉吸入 和從切屑粉排出口 13的切屑粉送出是由未圖示送風機的 吸氣執行。 如第1圖所示,箝位器20是於2處具備有圓形開口 部的長方體,具備有一個開口部的平面是和具備有另一個 開口部的面成正交。接著,於一方的開口部安裝著和開口 -9- 200914174 部形成面成平行的中央部設有吸氣口 1 5的箝位器側抵接 板2 1。箝位器20是固定成裝設有箝位器側抵接板2 1的 開口部朝向Z軸下方,另一開口部朝向沿著X軸的方向 〇 第4圖是箝位器20及集塵部10從Y軸方向看時的 剖面圖。如第4圖所示,於箝位器20內設有從一開口部 通至另一開口部的通道。箝位器20是由未圖示的馬達驅 動成沿著Z軸方向移動,當鑽頭73鑽孔時,從Z軸上方 的初期位置移動至可使箝位器側抵接板2 1抵接(推壓) 在工作台1 1 2主面上所配置的印刷電路板1 1 1上面的位置 ,和鑽頭側抵接板1 7 —起夾著印刷電路板1 1 1進行箝位 ,防止印刷電路板1 1 1變形等。於箝位器側抵接板2 1成 爲抵接在(推壓)印刷電路板1 1 1的狀態,箝位器20是 從設置在箝位器側抵接板21中央部的吸氣口 1 5對鑽頭 73進行鑽孔時產生的切屑粉進行吸引。接著,所吸引的 切屑粉被送出至第1圖所示的切屑粉處理部90。 此外,集塵部1 〇和箝位器20和心軸70是由未圖示 的馬達等移動機構驅動成沿著X軸或γ軸移動。 如第1 ( a )圖所示,集塵部•心軸移動用軌道80 是朝Z軸方向延伸的軌道’於該軌道上’集塵部用導件 3 〇及心軸用導件5 0是固定成能夠朝Z軸移動。接著,於 集塵部用導件3 0固定著集塵部1 〇 ’心軸用導件5 0是由 心軸保持構件5 1固定著心軸7 0。由於心軸7 0爲圓筒形 ,在原狀下是難以穩定安裝在心軸用導件50,因此需要 -10- 200914174 以複數構件(心軸保持構件5 1 )加以支撐。 集塵部移動機構4 0是可使集塵部用導件3 0朝Z軸方 向移動的機構,例如是由紅筒或凸輪等零件構成。另外, 心軸移動機構60是可使心軸用導件50朝z軸方向移動的 機構’例如使用脈衝馬達。利用該等機構使集麈部1 〇及 心軸7 0可分別獨立沿著Z軸方向移動。 切屑粉處理部9 0是可對集塵部丨〇和箝位器2 0所集 塵的切屑粉進行處理的裝置,例如可將含有切屑粉的空氣 透過濾器加以集塵’對所集塵的切屑粉進行壓縮處理。從 集塵部10及箝位器20朝切屑粉處理部90形成有未圖示 的風管’透過該風管由送風機將含有切屑粉的空氣從集麈 部10及箝位器2〇送出至切屑粉處理部90。 第1 ( a )圖的控制部1 〇 〇是鑽孔裝置控制用的控制 裝置’如第 1(b)圖所示,是由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01 和 R〇M (Read Only Memory) 103 和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105 構成。該控制部 1 〇〇是設置在鑽孔裝置的內部,可對集塵部1 0、箝位器 2〇、集塵部移動機構40、心軸移動機構60、心軸70及其 他的馬達或送風機等機器進行控制。 CPU 101是可讀取並重覆執行ROM 1 03所容納的程式 〇 ROM 1 03是容納有包括下述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及鑽 孔處理的鑽孔裝置控制執行用程式及鑽頭初期位置Pa、 集塵部初期位置Pb '箝位器初期位置Pc。鑽頭初期位置 -11 - 200914174
Pa、集塵部初期位置Pb、箝位器初期位置Pc ’分別是鑽 頭73、集塵部10、箝位器20於事先設定的X-Y-Z座標 系的初期座標。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105 是發揮 CPU101 的工作區域功能。 根據上述的構成,本實施形態相關的鑽孔裝置,首先 是由機器人等將印刷電路板載置在工作台1 1 2上。接著, 對印刷電路板Η 1決定應鑽孔的位置後,由未圖示的X-Y 移動機構將集塵部1 0、箝位器20、集塵部用導件3 0、集 塵部移動機構40、心軸用導件50、心軸移動機構60、心 軸70、集塵部•心軸移動用軌道80及該等的附隨物移動 至鑽孔位置,利用心軸移動機構60使鑽頭73從Z軸方向 下方對印刷電路板1 1 1進行鑽孔。此時產生的切屑粉是由 集塵部1〇及箝位器20進行集塵,使含有該切屑粉的空氣 送出至切屑粉處理部90。 其次,針對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 。當鑽孔裝置的電源ON時,控制部100是從ROM 103讀 取鑽孔裝置控制程式後加以執行。 首先,控制部100是從ROM 103讀取印刷電路板載置 程式執行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該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的 流程圖如第5圖所示。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是將印刷電路 板1 Π於工作台上配置初期位置用的處理。 控制部1 0 0是將切屑粉處理部9 0的電源控制成ON, 將可使空氣從集塵部1 〇及箝位器20吸氣至切屑粉處理部 -12- 200914174 9 0的送風機的電源控制成〇 n (步驟s 1 0 )。 接著控制部1 00是透過可使心軸70的旋轉部7丨旋轉 的旋轉指令送訊使配備在旋轉軸71的鑽頭73旋轉(步驟 S 1 5 )。鑽頭7 3是於鑽孔裝置電源on期間持續旋轉。 控制部1 0 0是從R Ο Μ 1 0 3讀取鑽頭初期位置p a、集 塵部初期位置Pb、箝位器初期位置pc,使鑽頭73、集塵 部10、箝位器20移動至該等座標(步驟S20)。初期位 置是指各Z座標爲鑽頭73和集麈部1 〇和箝位器20離開 印刷電路板1 1 1的距離値,並且,鑽頭7 3和集麈部1 〇和 箝位器20其中心的X-Y座標是設定成同値的座標。 控制部1 〇 0是對未圖示的機器人進行控制,使印刷電 路板1 1 1載置在工作台1 12主面的指定位置(步驟S25 ) 。其次,控制部1 〇 〇,例如是利用真空泵浦的真空吸引將 印刷電路板111假固定在工作台112的主面。步驟S25之 後,控制部1 〇〇是轉變成控制其他的處理。 第6圖是圖示著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執行後立即從X 軸方向看鑽孔裝置時的鑽孔裝置剖面圖。圖中省略工作台 1 1 2的圖示。如第6圖所示,鑽頭7 3和集塵部1 0和箝位 器20,於初期位置都不接觸印刷電路板Π 1。此外,鑽頭 7 3和集塵部1 〇和箝位器2 0的各中心X - Y座標是相同’ 於此狀態下完成印刷電路板1 1 1鑽孔前的準備。 透過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的執行’使印刷電路板ill 載置在工作台112上後’由使用者按下按鈕等輸出鑽孔處 理開始的指示。於該狀況’控制部100是從鑽孔裝置的控 -13- 200914174 制程式當中讀取鑽孔程式開始鑽孔處理。 第7圖爲表示鑽孔處理的流程圖。該鑽孔處理是構成 在對印刷電路板111決定應鑽孔的位置之後’由未圖示的 X-Y移動機構將集塵部10、箝位器20、集塵部用導件30 、集塵部移動機構40、心軸用導件50、心軸移動機構60 、心軸70、集塵部•心軸移動用軌道80及該等的附隨物 移動至鑽孔位置,一邊進行集塵使切屑粉不飛散在周圍的 同時,對印刷電路板進行鑽孔。 另,印刷電路板11 1爲了因應高密度化的需求,大多 數通常是由做爲內層板形成不露出的複數兩面印刷基板和 露出在外部的導體層所構成。於兩面印刷基板設有定位記 號,例如是以該定位記號爲基準進行鑽孔,由另外的作業 進行外形壓製加工等。不過,該定位記號是設置在內層板 所以無法以目視直接看到記號。於是,例如:用X光對 定位記號進行攝影,對其影像進行計測,以習知手段決定 鑽孔位置(步驟S95 )。 因此’於本實施例中,除了鑽孔執行用機構以外,另 外還具備有可對定位記號進行X光攝影的未圖示X光攝 影部。接著’鑽孔機構在X光攝影部對定位記號進行攝 影的期間’是以不妨礙攝影爲前提迴避在X _ γ座標上的 任一位置’在鑽孔位置決定後,由控制部〗〇 〇控制未圖示 的XY移動機構移動集麈部10、箝位器20、心軸70及該 等的附隨物使所取得的中心位置(Χ_γ座標)及鑽頭73 、集塵部1 0的圓筒部1 1和箝位器側抵接板2 1的中心位 -14- 200914174 置(Χ-Υ座標)成爲一致(步驟S100)。 其次,控制部1 〇〇是透過對馬達等的控制,使箝位器 20沿著Z軸方向往下方移動。接著,當回應到箝位器側 抵接板2 1已抵接到印刷電路板1 1 1時就停止箝位器20的 移動(步驟S 1 0 5 )。 控制部1 〇〇是透過對集塵部移動機構40的控制使集 塵部1 0沿著Z軸方向往上方移動。.接著,當回應到鑽頭 側抵接板1 7已抵接到印刷電路板1π時就停止集塵部的 移動(步驟S 1 1 0 )。於該狀態下,印刷電路板1 1 1的鑽 孔位置是由鑽頭側抵接板1 7和箝位器側抵接板2 1從上下 將其夾入著。 第8圖是圖示著控制部1 〇 〇執行步驟S 1 1 0後立即從 X軸方向看鑽孔裝置時的鑽孔裝置剖面圖。圖中省略工作 台1 1 2的圖示。如第8圖所示,透過步驟S 1 0 0的執行, 箝位器20是沿著Z軸下降直到箝位器側抵接板2 1抵接印 刷電路板1 1 1爲止。此外’透過步驟s 1 0 5的執行’集塵 部1 〇是沿著z軸下降直到鑽頭側抵接板7 1抵接印刷電路 板1 1 1爲止。但是,鑽頭7 3的前端並未到達印刷電路板 111» 如第7圖所示,控制部1 〇 〇是透過對心軸移動機構 6 〇的控制,使鑽頭7 3沿著z軸方向只上昇指定量(步驟 115)。於此,所上昇的量是足夠讓鑽頭73貫通印刷電路 板111,上昇指定量的値是根據印刷電路板111的厚度加 以設定。該量的値,可由使用者透過鍵盤操作等加以輸出 -15- 200914174 。事先設定的値也可先納入ROM 1 03,然後讀取該値加以 使用。 控制部100是從ROM 103讀取鑽頭初期位置Pa、集 塵部初期位置Pb、箝位器初期位置Pc,使鑽頭73、集塵 部1 0、箝位器20移動至該等座標(步驟S 120 )。步驟 s 1 20之後,控制部1 0就轉變成控制其他的處理。 上述處理結束後,控制部1 〇 〇是解除印刷電路板1 1 1 的假固定,由機器人等搬出印刷電路板1 1 1。 透過上述的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的執行,控制部1 00 是將印刷電路板1 1 1載置在工作台1 1 2 (步驟S25 )。然 後,根據使用者的鑽孔開始指示,控制部1 00就開始鑽孔 處理。鑽孔處理是控制箝位器20下降,控制集塵部1 0上 昇,直到箝位器側抵接板2 1、鑽頭側抵接板1 7和印刷電 路板1 1 1抵接爲止(步驟s 1 05、S 1 1 0 )。接著’控制鑽 頭73上昇開始進行印刷電路板1 1 1的鑽孔(步驟S 1 1 5 ) 〇 步驟S115執行中,如第3圖或第4圖所示’形成爲 箝位器側抵接板2 1和鑽頭側抵接板1 7抵接於印刷電路板 1 1 1,鑽頭7 3貫通印刷電路板η 1的狀態。此時’鑽頭 73對印刷電路板1 1 1的鑽孔切削會產生多量的切屑粉。 該切屑粉的飛散,如以上所述是會成爲鑽孔裝置故障的原 因。但是,於本實施形態相關的鑽孔裝置’如第3圖或第 4圖所示,是由箝位器20從上方對印刷電路板1 1 1進行 切屑粉集塵,由集塵部1 〇從下方對印刷電路板1 1 1進行 -16- 200914174 切屑粉集塵,因此切屑粉就難以飛散。 特別是,本實施例中’吸氣口 1 5是於圓筒部1 1上的 上面11a成垂直鑿設,即是鏊設成平行於Z軸方向。如此 一來,即使切屑粉因旋轉的鑽頭離心力而朝圓周方向飛散 ,但透過吸氣口 1 5還是能夠防止切屑粉飛出外部。此外 ,這和在印刷電路板抵接用的抵接板鑿設孔進行吸引的方 式(專利文獻1 )相比是能夠確保較大的流量,其結果, 能夠有效率吸引切屑粉。 另,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是可加以各種變形 及應用。例如:圓筒部11,只要能夠突出設有鑽頭抵接 板1 7,並且於其周圍形成有吸氣口 1 5,則其形狀也可以 是任意形狀,例如四角形、六角形等。此外,第2圖是圖 示著吸氣口 1 5以圓周狀1列配置在鑽頭抵接板1 7周圍的 例子,但列數也可以是2列以上。另外,吸氣口 15並非 要配置成圓周狀,也可縱橫隔著指定間隔配置成格子狀等 。此外,吸氣口 1 5的形狀也並非要圓形,可以是矩形等 〇 鑽頭抵接板1 7,並非要圓筒狀,也可以是平板狀或 矩形。不過,只要鑽頭7 3能夠插通在其內部,於印刷電 路板1 1 1和形成在圓筒部1 1上面1 1 a的吸氣口 1 5之間能 夠確保有容易吸引切屑粉的空間即可。 另,吸氣口 15,並非要設置在集塵部10不可。只要 能夠從鑽頭73鑽孔方向的平行方向進行吸引,設置在不 和印刷電路板1 1 1抵接的構件,則吸氣口 1 5的位置是不 -17- 200914174 加以限制。此外,吸氣口 1 5的數量或口徑大小是不限定 ,可加以適當變更。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鑽孔的對象是以印刷電路板爲 例示’但本發明是可應用在對任何被處理物進行鑽孔的鑽 孔裝置。 【圖式簡單說明】 第1 ( a )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的外觀透視 圖。 第1 ( b )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的控制部構 成圖。 第2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的集塵部外觀透視 圖。 第3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的集塵部及箝位器 從X軸方向看時的剖面圖。 第4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的集塵部及箝位器 從Y軸方向看時的剖面圖。 第5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的印刷電路板載置處理流程 圖。 第ό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從X軸方向看時 的剖面圖。 第7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的鑽孔處理流程圖。 第8圖爲本實施形態相關鑽孔裝置從χ軸方向看時 的剖面圖。 -18- 200914174 【主要元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11: 112: 件符號說明】 集塵部 箝位器 集塵部用導件 集塵部移動機構 心軸用導件 心軸移動機構 心軸 集塵部•心軸移動用軌道 切屑粉處理部 控制部 印刷電路板 工作台 -19-

Claims (1)

  1. 20091417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鑽孔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鑽孔對象被加工物支撐用的支撐手段; 對上述支撐手段所支撐的被加工物進行穿孔的鑽頭; 具備上述鑽頭插通用的貫通孔,於鑽孔時抵接被加工 物的抵接板; 一面突出設有上述抵接板,於該一面具備吸氣口的支 撐體;及 可將上述鑽頭鑽孔時產生的切屑吸引至支撐體內的吸 引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鑽孔裝置,其中 ,上述吸氣口是於上述支撐體的一面複數配置成包圍著上 述抵接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的鑽孔裝 置,其中,上述吸引手段是從上述吸氣口及形成在上述抵 接板的鑽頭貫通用貫通孔吸引上述切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任一項所記載的 鑽孔裝置,其中,上述支撐體,具備有: 框體;及 於上述一面配置有上述抵接板’形成有可連通上述抵 接板貫通孔的開口和上述吸氣口的柱狀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至第4項任一項所記載的 鑽孔裝置,其中,又具備有: 夾著上述被加工物成相向於上述抵接板’具備有和上 -20- 200914174 述抵接板貫通孔成相向的吸引孔,和上述抵接板一起夾著 上述被處理物體成抵接的第2抵接板;及 可從上述第2抵接板的吸引孔吸入切屑的第2吸入手 段。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任一項所記載的 鑽孔裝置,其中,上述吸氣口是於上述支撐體的一面設置 成和上述鑽頭的旋轉軸平行。 -21 -
TW096147040A 2007-01-12 2007-12-10 Drilling device TW20091417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05166A JP2008168404A (ja) 2007-01-12 2007-01-12 穴開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174A true TW200914174A (en) 2009-04-01

Family

ID=3960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7040A TW200914174A (en) 2007-01-12 2007-12-10 Drill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68404A (zh)
TW (1) TW200914174A (zh)
WO (1) WO20080848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907A (zh) * 2014-09-12 2016-03-23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开孔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5805B2 (ja) 2007-08-13 2014-09-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Pm酸化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851984B (zh) * 2016-12-26 2018-12-25 重庆新派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印制电路板打孔装置
CN111136729A (zh) * 2020-01-10 2020-05-12 王海山 一种用于家具制造业的散热型木材钻孔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28781A (ja) * 1992-02-17 1993-09-07 Hitachi Chem Co Ltd 切削粉の集塵装置
JP2591914B2 (ja) * 1994-09-22 1997-03-19 ユーエイチティー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
JPH1015717A (ja) * 1996-07-03 1998-01-20 Hitachi Chem Co Ltd 穴あけ装置
JP2001353608A (ja) * 2000-06-13 2001-12-25 Precision Hasegawa:Kk 穴明機のプレッシャーフット装置
JP2003011033A (ja) * 2001-07-02 2003-01-15 Misawa Homes Co Ltd ドリルカバ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907A (zh) * 2014-09-12 2016-03-23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开孔装置
CN105430907B (zh) * 2014-09-12 2019-01-11 精工计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开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68404A (ja) 2008-07-24
WO2008084814A1 (ja) 200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4316B (zh)
TW200914174A (en) Drilling device
JP5904721B2 (ja) 分割予定ライン検出方法
KR20180033283A (ko) 로봇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138503B2 (ja) チャックテーブル
TWI330676B (zh)
JP4795377B2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
TW460343B (en) Machine tool with dust collecting function
TWI221438B (en) Perfo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late-like works
JP2007061980A (ja) 切削加工装置および切削加工方法
JP3105095B2 (ja) ドリル準備装置
JPH1015717A (ja) 穴あけ装置
JP4498580B2 (ja) 画像彫刻装置
TWI505883B (zh) Drilling device
JP6818028B2 (ja) 部品実装機
TWI235701B (en) Perforating device
JP2017045830A (ja) 粘着テープ剥離装置
JP2011005586A (ja) 基板分割装置
JP2955633B2 (ja) プリント基板穴明機による穴明け方法
JP2000035398A (ja) チューブ溶接品質確認試験装置
JP2010080875A (ja) 打ち抜き装置、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及び実装方法
JP5588232B2 (ja) 穿孔装置
JPWO2014049822A1 (ja) 吸着ノズルおよび部品装着方法
JP4415326B2 (ja) ボールマウント装置
TWI716519B (zh) 抽出裝置及抽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