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9573A - Oil emulsion - Google Patents

Oil emuls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9573A
TW200909573A TW097116263A TW97116263A TW200909573A TW 200909573 A TW200909573 A TW 200909573A TW 097116263 A TW097116263 A TW 097116263A TW 97116263 A TW97116263 A TW 97116263A TW 200909573 A TW200909573 A TW 2009095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ter
weight
rock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6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1417B (zh
Inventor
Toshiharu Fukai
Original Assignee
Toshiharu Fuk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haru Fukai filed Critical Toshiharu Fukai
Publication of TW200909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9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1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14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32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consisting of coal-oil suspensions or aqueous emulsions or oil emul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32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consisting of coal-oil suspensions or aqueous emulsions or oil emulsions
    • C10L1/328Oil emulsions containing water or any other hydrophilic ph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1/0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L1/10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containing additives
    • C10L1/14Organic compounds
    • C10L1/30Organic compounds compounds not mentioned before (complex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Description

20090957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令廢油、廢食用 之混合物、重油、重油與燈油之混 油系乾溶劑、煤焦油、瀝青(已熔 化而成的油份乳化物。 【先前技術】 自以往,已知油與水乳化而成 燃料的先前技術已於專利文獻1中 廢油中除去混雜物,其後,將廢油 裝置內,令廢油和水和界面活性劑 拌,作成乳液燃料。 乳液燃料之混合物比率之一例 活性劑=7 : 2 : 1爲加水界限。水 的分離提早,並且蒸發潛熱增大, 實際上,水比率爲1 0〜1 5 %爲止之 低的乳液燃料)爲於常溫的空氣中 ’將油和水和界面活性劑混合作成 常溫下著火的狀況。 爲了令乳液燃料可良好著火, 良燃燒方法。燃燒器的改良,可爲 器。所謂二流體管嘴,係具備噴射 噴射乳液燃料之管嘴的二個管嘴, 油、輕油、輕油與燈油 合物、燈油、汽油及石 融者)等之油份與水乳 的乳液燃料。作成乳液 提案。此先前技術爲由 和水和界面活性劑裝入 於磁場中以局速混合擾 ,宣導以油:水:界面 比率增加超過,則乳化 因此宣導不適於實用。 間的乳液燃料(水比例 ,難經燃燒器著火。即 的乳液燃料,發生難於 乃考慮改良燃燒器和改 具備二流體管嘴的燃燒 著火用燃料之管嘴,和 其係於著火用燃料管嘴 -4- 200909573 安裝火種,並且根據此火種令乳液燃料著火者。但,即使 使用具備二流體管嘴的燃燒器’亦無法完全克服乳液燃料 難著火的缺點。另一方面,燃燒方法的改良,係將燃燒部 預先作成8 0 0 °C,並於此燃燒部噴射乳液燃料的方法,和 令燃燒環境的溫度爲約1 600 °C,並於此燃燒環境中噴射乳 液燃料的方法。但,此等方法必須有高溫燃燒部和燃燒環 境的設備,具有設備費用高之缺點。 [專利文獻1]專利第3513062號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專利文獻1之技術中,爲了令廢油和水和界面活性劑 以廢油與水乳化,且爲了形成磁場和進行高速攪拌,具有 必須有數千萬元昂貴設備的缺點。又,先前的乳液燃料中 ,水和混合比率爲低至20%左右,即使製造成乳液燃料, 與燃料1 00%相比較無法達成如其程度的費用大爲降低。 更且,乳液燃料若與燃料1 00%者相比較,則具有含水部 分之卡路里變少的缺點。因爲乳液燃料卡路里比燃料 1 00%更少,故燃燒時間比燃料1 00%更爲冗長,具有燃燒 效率差的缺點。 先前的乳液燃料,無法以市售的燃燒器輕易地著火, 且無法進行完全燃燒,並於燃燒後之燃燒氣體中混入燃料 的氣味。因此,令先前的乳液燃料燃燒之情形中,必須使 用特殊且昂貴的燃燒器,並且必須使用特別的燃燒方法不 200909573 可,具有令燃燒耗費變高’並且無法削減C Ο 2的缺點 使用令生成乳液燃料之水中含有氯離子的自來水的情 ’含氯的油發生戴奧辛和N〇x,恐進行污染環境。 自以往’生成乳液燃料的乳化劑,係使用昂貴的 活性劑,而使用界面活性劑的乳液燃料並無法減低費 又’將使用化學品界面活性劑的乳液燃料予以燃燒之 中’發生戴奧辛’成爲污染環境的原因。因此,追求 活性劑以外的物質作爲乳化劑。 本發明之第1目的係在於提供不需要特殊的設備 先前市售的燃燒器可就其原樣輕易地著火,相對於油 水的使用比率高的廉價油份乳化物。本發明之第2目 在於提供使用作爲乳液燃料之情形中,不遜於燃料 物質的發熱量和取得其以上之發熱量的油份乳化物。 明之第3目的係在於提供不使用昂貴之界面活性劑作 化劑的廉價物質,且與先前物質相比較可削減C Ο 2和 的油份乳化物。本發明之第4目的係在於提供防止凍 同時可長期保持乳化狀態的油份乳化物。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其特徵係將油份、乳化劑 最初令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且其後先通過電石和含有 火成岩中之二氧化砂的岩石中任一者並於其後通過另 的特殊水,予以混合攪拌而成者。本發明爲於前述油 前述乳化劑與前述特殊水之合計1 00%重量比中’令 。於 形中 界面 用。 情形 界面 ,且 份之 的係 1 0 0 % 本發 爲乳 ΝΟχ 結且 、和 許多 一者 份與 目Κ述 200909573 油份之重量比爲1〇%〜75% ’前述乳化劑之重量比爲前述 油份之重量的2 0 %以下’且剩餘爲前述特殊水的重量比爲 其特徵者。本發明爲前述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 岩石,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之至少一者所構成 之岩石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於前述電石中混合存在鋁、 不鏽鋼及銀中之至少一者所構成之金屬爲其特徵者。本發 明爲以廢油、廢食用油、輕油、輕油與燈油之混合物、重 油、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燈油、汽油、石油系乾溶劑、 煤焦油、瀝青(已熔融者)作爲前述油份,且前述乳化劑 爲以蓖麻籽油或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或混合彼等二種 以上者之任一者所構成的植物油,且前述植物油之重量比 爲前述油份之重量的〇 . 3 %〜1 5 %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前 述植物油之重量比爲前述油份之重量的0 · 8 %〜1 5 %爲其特 徵者。本發明爲相對於前述油份和前述植物油和前述特殊 水之合計重量 1 〇 0 %,添加混合0.0 1 %〜3 %重量之甲醇、 乙醇、油醇中之至少一者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令前述特 殊水,於途中具備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之 循環路徑內,以不接觸空氣的狀態下循環移動,並且令前 述循環路徑內循環路移動的前述特殊水,與前述油份和前 述植物油混合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前述循環路徑內所具 備之前述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係由黑曜 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之至少一者所構成之岩石爲其特徵 者。本發明爲相對於前述油份和前述植物油和前述特殊水 之合計重量1 〇 〇 %,添加混合0. 〇 1 %〜3 %重量之甲醇、乙 200909573 醇、油醇中之至少一者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前述 輕油或重油或乾溶劑,且前述乳化劑爲由蓖麻籽油 油或向曰葵油或米油或混合彼等二種以上者之任一 成的植物油,且前述植物油之重量比爲前述油份之 未達0.3%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相對於前述油份 植物油和前述特殊水之合計重量1 00%,添加混合C 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一者爲其特徵 發明爲令前述特殊水,於途中具備火成岩中之含有 氧化矽之岩石的循環路徑內,以不接觸空氣的狀態 移動,並且令前述循環路徑內循環移動的前述特殊 前述油份和前述植物油混合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 環路徑內所具備之前述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 石,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之至少一者所 岩石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相對於前述油份和前述 和前述特殊水之合計重量1 〇 〇 %,添加混合〇. 〇 1 % 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一者爲其特徵者。 爲前述油份爲燈油或汽油,且前述乳化劑爲於蓖麻 菜籽油之一者中加入蓖麻籽油或菜籽油之另一者或 油或米油之至少一者作成的植物油,且前述植物油 比爲前述油份之重量的0.3%〜15%爲其特徵。本發 對於前述油份和前述植物油和前述特殊水之合 1 0 0 %,添加混合〇 · 〇 1 %〜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 至少一者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令前述特殊水,於 備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的循環路徑 油份爲 或菜好 者所構 重量的 和前述 丨.0 1 %〜 者。本 許多二 下循環 水,與 前述循 矽的岩 構成之 植物油 〜3 %重 本發明 籽油或 向日葵 之重量 明爲相 計重量 醇中之 途中具 內,以 200909573 不接觸空氣的狀態下循環移動,並且令前述循環路徑內循 環移動的前述特殊水,與前述油份和前述植物油混合爲其 特徵者。本發明爲前述循環路徑內所具備之前述火成岩中 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 岩中之至少一者所構成之岩石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相對 於前述油份和前述植物油和前述特殊水之合計重量1 00% ,添加混合0.0 1 %〜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 一者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令前述特殊水,於途中具備火 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的循環路徑內,以不接 觸空氣的狀態下循環移動,並且令前述循環路徑內循環移 動的前述特殊水,與前述油份和前述乳化劑混合爲其特徵 者。本發明爲前述循環路徑內所具備之前述火成岩中之含 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 之至少一者所構成之岩石爲其特徵者。本發明爲相對於前 述油份和前述乳化劑和前述特殊水之合計重量1 〇〇%,添 加混合0.01%〜3%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一者 爲其特徵者。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所使用之特殊水爲具有負的氧化還原電位’且 含有氫離子(H+ )和氫(H2 )和羥基(OH·)和活性氫和 溶存氧。使用此特殊水的乳液燃料,藉由氫離子(Η+ )和 氫(Η 2 )和羥基(Ο fT )和活性氫和溶存氧等之作用則可 促進燃燒,可經市售的燃燒器輕易著火。因此,未使用如 -9- 200909573 先前特殊且昂貴的燃燒器’並且未使用特別的燃燒方法, 爲非吊經濟的。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由於可經市售的燃燒 器輕易著火,故可接近完全燃燒地燃燒,可大幅減少先前 難者火之乳液燃料所排出之不完全燃燒所發生的C 0 2和 Ν Ο x排出量。本發明中’僅將油份和乳化劑和特殊水單純 混合攪拌則可作成油份乳化物,故不必要具備形成乳化用 之磁場和高速攪拌裝置之特殊且昂貴的設備,可廉價製造 油份乳化物。更且,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中,水(特殊水 )於全重量比中佔有大比例,故若使用油份乳化物作爲乳 液燃料,則比使用燃料1 〇 〇 %和先前之水比率低的乳液燃 料,可大幅減低燃料費用。 特殊水爲大量含有氫離子(H+ )和氫(H2 )和羥基( OH·)和溶存氧和活性氫,故以乳液燃料型式燃燒之情形 中,藉由氫離子(H+ )和氫(H2 )和羥基(〇H_ )和溶存 氧和活性氫的作用,可發生與燃料1 00%大約相同的發熱 量,且可提高燃燒效率。將此特殊水’導入途中具備火成 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砂之岩石的循環路徑內’且於途中 不接觸空氣般’於循環路徑內循環數次。如此’可令特殊 水中,含有超過飽和溶存氧濃度(雖根據溫度變化’但一 般DO爲8〜8.45m g/Ι)之高濃度的溶存氧(DO爲10·7〜 1 1 . 3 mg/ι ),且亦可再含有大量活性氫。將此含有高溶存 氧濃度之溶存氧和大量活性氫的水’使用作爲生成油份乳 化物的水’且可作成更高發熱量之乳液燃料’並且根據油 份之種類(例如輕油和重油)’取得比燃料1 0 0 %之發熱 -10- 200909573 量更高的發熱量。 特殊水爲含有具有界面活性效果的水合氫離子(h304 )及羥基離子(η302·)。因此,於生成本發明油份乳化 物之乳化劑中,不一定使用界面活性劑亦可,且可使用乳 化劑和植物油(混合蓖麻籽油或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 或其二種以上之任一者所構成的植物油),即使使用此植 物油亦可於室溫下長期(1週至1個月以上)保持乳化安 定狀態,且以乳液燃料型式經過流通路徑販售。又,若使 用植物油代替界面活性劑作爲乳液燃料的乳化劑,則不會 經由燃燒發生戴奧辛,可使用作爲無污染環境的燃料。 於乳化劑爲植物油之情形,且油份爲燈油或汽油之情 形中,於蓖麻籽油或菜籽油之一者中加入蓖麻籽油或菜籽 油之另一者或向日葵油或米油之至少一者作成植物油,則 比植物油爲單獨之蓖麻籽油或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之 情形(乳化安定期間爲數小時至數日),令乳化狀態的安 定期間大幅長期化至1個月左右。於乳化劑爲植物油之情 形,且油份爲輕油或重油或乾溶劑之情形中,即使植物油 相對於油份之重量比爲未達油份重量的0.3 %,亦可保持 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之安定的乳化狀態。 油份爲乾溶劑時的油份乳化物,主要含有水和乾溶劑 。因此,油份爲乾溶劑時的油份乳化物,於洗滌物的污染 物爲水溶性污染物之情形及油性污染物之情形均可應用, 且任何種類的清洗均可使用。 -11 - 200909573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爲將廢油、廢食用油、輕油、輕 油與燈油之混合物、重油、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燈油、 汽油(包含石腦油者)、石油系乾溶劑、煤焦油、瀝青( 已熔融者)等之油份、與特殊水、與乳化劑(亦包含蓖麻 籽油或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或混合其二種以上者之任 一者所構成的植物油)混合攪拌所作成者。本發明中,將 「廢油、廢食用油、輕油、輕油與燈油之混合物、重油、 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燈油、汽油、石油系乾溶劑、煤焦 油、瀝青(已熔融者)等」總稱爲「油份」。 說明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前,首先,關於生成本發明 之油份乳化物之「特殊水」(以下,稱爲「活性水」), 根據圖1至圖3予以說明。圖1爲示出活性水之製造裝置 之一實施例的構成圖。將第1軟水生成器10和第2軟水 生成器1 2和離子生成器1 4和岩石收納器1 6,透過連絡管 18a、18b、18c,依序直列連結。於第1軟水生成器10中 ,例如具有自來水管般壓力之水爲由水供給管2 0透過連 絡管22供給至第1軟水生成器1 0。於水供給管20與連絡 管22之間,具備如龍頭般的入口用開關閥24,並於連絡 管22的途中具備逆止閥26。於岩石收納器16的出口側安 裝吐出管28,並且於吐出管28的尖端或途中具備出口用 開關閥3 0。 自來水之情況,由水供給管2 0所送出的水’依序經 過第1軟水生成器10和第2軟水生成器12和離子生成器 -12 - 200909573 1 4和岩石收納器1 6 ’經由打開出口用開關閥3 0 ’由吐出 管2 8中取出。自來水以外之情況雖未圖示’但將水槽中 停留的水經由泵,經由水供給管20導入第1軟水生成器 1 〇。此時,於泵和第1軟水生成器10之間具備送出閥2 6 〇 第1軟水生成器10與第2軟水生成器12爲其內部收 納大量的粒狀離子交換樹脂3 2 ’其剖面圖示於圖2。軟水 生成器1 0、1 2的本體3 4爲呈筒狀,且於此筒狀的上下端 面具有水的出入口 36a、36b。於筒狀之本體34的內部, 於稍微偏離上下端面之位置的內壁’具備中央分別開孔的 密封構材3 8 a、3 8 b。於此一對密封構材3 8 a、3 8 b之間, 離子交換樹脂3 2爲以進入細網4 0的狀態收納。於稍微偏 離上下出入口 36a、36b位置的內壁’具備中央開孔的密 封構材3 8,係用於將放入離子交換樹脂3 2的網4 0配置於 一對密封構材38之間’並於出入口 36a、36b附近形成空 間4 2 a、4 2 b。又,由密封構材3 8 a、3 8 b之中央孔令水出 入,係爲了令水必定接觸離子交換樹脂3 2。將離子交換樹 脂32放入網40,係令粒狀的離子交換樹脂32於取出洗淨 時,取出各網40的粒狀離子交換樹脂32。 第1軟水生成器1〇與第2軟水生成器12,其高度例 如爲8 0公分,內徑爲10公分。例如離子交換樹脂3 2的 收納高度爲70公分(上下存在空間42a、42b )。此時, 離子交換樹脂3 2的收納高度,必須令水充分進行離子交 換的高度。另一方面,若離子交換樹脂32的收納高度過 -13- 200909573 高(例如若離子交換樹脂32的收納高度爲約200 上),則離子交換樹脂32變成水的阻礙且令通過 成器內部的流量減少,故離子交換樹脂3 2的收納 不會減少流量的高度。將收納離子交換樹脂3 2的 成二個,係因若將第1軟水生成器10和第2軟水 1 2的高度壓低至離子生成器1 4和岩石收納器1 6相 的高度,可避免通過此處的水壓損失造成流量減少 將2個軟水生成器10、1 2纏成1個,作成1個軟 器亦可。 離子交換樹脂32爲用以除去水中所含的Ca2 + : 和Fe2 +等之金屬離子,將水作成軟水,特別令水的 低至接近零的程度。離子交換樹脂32爲例如使用 烯-二乙烯苯之球狀共聚物,均勻磺化的強酸性陽 換樹脂(RzS03Na)。此離子交換樹脂32爲與水中 Ca2 +和Mg2 +和Fe2 +等之金屬離子,產生以下的離子 應。 2RzS03Na + Ca2 + — ( RzS03 ) 2Ca + 2Na + 2RzS03Na + Mg2 + — ( RzS03 ) 2Mg + 2Na + 2RzS03Na + Fe2 + — ( RzS03 ) 2Fe + 2Na + 即,經由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 2,則可除去水中 Ca2 +和Mg2 +和Fe2 +等。經由使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 RzS03Na)作爲離子交換樹脂32,則發生鈉離子( 。離子交換樹脂32即使發生Na +以外之物質亦無妨 發生N a +者爲佳。若水爲自來水,則於自來水中除· 公分以 軟水生 高度爲 容器分 生成器 同程度 。又, 水生成 Ώ Mg24 硬度減 將苯乙 離子交 所含之 交換反 所含的 樹脂( Na2+ ) ,但以 r Ca2' -14 - 200909573 和Mg2 +和Fe2 +等之金屬離子以外含有氯,將自來水通過 離子交換樹脂3 2,則於此氯上不會產生任何變化。 另一方面,水(H2 0 )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 2,則變化 如下。 H20-> H + + OH- ......... ( 1 ) H20 + H + 4 H30+ ......... ( 2 ) 即,如(1 ) 、( 2 )所示般,經由通過離子交換樹脂 32,由水發生氫氧化離子(〇Η·)和水合氫離子(H3〇+) 〇 如此,水爲硬化之情形中,經由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 2 ,由水中除去Ca2 +和Mg2 +和Fe2 +等之金屬離子且變成軟 水。又,經由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2 ’於水中發生Na+和 OH_和水合氫離子(H30+)。但,自來水中所含之氯(Cl )爲未離子化且就其原樣通過。另外,根據離子交換樹脂 32的種類,亦有未發生Na+。 其次,圖3示出前述離子生成器14的部分剖面圖。 離子生成器14爲將數個藥筒44相同配置且以上下相連直 到連結。於各藥筒44的內部’僅收納粒狀的電石4 6 ’或 者收納粒狀之電石46和板狀之金屬48的混合物之任一者 。電石爲具有正電極和負電極,經由此正電極和負電極’ 令水具有4〜14微米波長的電磁波’且切斷水的群簇並發 生水合氫離子(H30+)。此4〜14微米波長之電磁波所具 有的能量爲0.004watt/cm2。此處,所謂電石46 ’可爲將 電石予以微細粉碎者,且亦可將電石和陶瓷和氧化鋁(亦 -15- 200909573 包含銀者)之重量比爲約10: 80: 10之市售所謂之電石 粒狀物的電石混合物。此電石粒狀物所含之陶瓷爲作用於 分離出正電極和負電極。此處,將電石4 6相對於陶瓷以 重量比10%以上的比例混合並且於800°C以上加熱,經由 水的攪拌於指定期間(例如直徑4mm且約3個月)消失 ,作成電石46。電石46爲經由加熱增加強度,並且可增 長摩擦期間。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2將水作成硬度接近零 的軟水’且此軟水中電石4 6彼此間磨合。硬度接近零的 軟水’可防止電石46的負電極附著鎂和鈣,且可防止電 石46之正和負電極的作用降低。 前述金屬4 8可使用鋁、不鏽鋼、銀之至少一種金屬 。此金屬4 8期望不會於水中生鏽並且不會溶於水的金屬 。此金屬48中,鋁爲具有殺菌作用和抗菌作用且同時具 有漂白作用,不鏽鋼爲具有殺菌作用和抗菌作用且同時具 有提闻洗淨作用,銀爲具有殺菌作用和抗菌作用。因爲銅 和鉛具有毒性,故無法採用作爲金屬4 8。又,金等之昂貴 素材亦因費用上而無法採用。前述電石46與金屬48的重 量比’期望爲1 0 : 1〜1 : 1 〇。若超過此範圍,則一者素材 變得過多,無法同時發揮兩者素材的效果。 藥筒4 4爲一端開放的筒狀’於其底面5 0設置許多孔 52。於藥筒44的內部放入電石46和金屬48之情形中, 將底面50的孔52,以電石46和金屬48不會通過般設定 孔52的大小。如圖3所示般,各藥筒44爲以設置許多孔 5 2的底面5 0爲下側,並於此底面5 0上放置電石4 6和金 -16- 200909573 屬48。其次,將各藥筒44之內部以下方朝向上方流動般 設定。即,於各藥筒4 4中,通過底面5 0的許多孔5 2的 水,設定成由下往上噴射至電石46和金屬48。此處,因 爲自來水具有高水壓,故具有此水壓的水爲以良好攻勢衝 擊藥筒44內的電石46和金屬48,且以此水勢令電石46 與金屬48於藥筒44內攪拌般,設定孔52的大小以及個 數。將水噴射至電石將電石攪拌,係因經由此攪拌令電石 與水產生摩擦,且電極將水中溶出的水群簇切斷’大量發 生水合氫離子(H30+ )。 實際的設置例爲將具有內徑5公分且深度7公分之收 容容積的藥筒44重疊4段,並於此藥筒44內充分收納電 石46和金屬48,但爲令電石46與金屬48於藥筒44內可 自由移動的份量。藥筒44的段數增減亦無妨’且亦可作 成增大收容容積的1個藥筒44。如此,於減小收容容積之 複數藥筒44中令電石46與金屬48分散,並且將此複數 藥筒44接續,經由水勢即可提高電石46與金屬48的攪 拌效率。收納於藥筒44內的電石46爲溶於水中並於數個 月消失,故各藥筒44爲例如以螺合等之手段則可輕易脫 出,且可輕易補充各藥筒44內的電石46。另外’因爲金 屬48不溶於水,故不必要補充,但亦可更換裝入電石46 和金屬48的藥筒44全體。藥筒44爲根據使用流量的大 小改變其收容容積亦可。 另外,於藥筒44內,僅收容電石46、或收容電石46 與金屬48之混合物。爲了增加通過藥筒44之水的負離子 -17- 200909573 ’可藉由磨合電石46彼此而達成。因此,亦可於藥筒44 內僅收容電石46。但,經由令金屬48與電石46混合,則 可更加增加其接觸而於電石46發生的負離子。 於電石46具有正電極和負電極,故若以水攪拌電石 ,則水(H20 )解離成氫離子(H+ )和氫氧化離子(〇H_ )0 H2〇4 H + + OH· ......... ( 1 ) 更且,經由氫離子(H + )和水(H 2 〇 ),則發生具有 界面活性作用的水合氫離子(Η 3 0 +)。此水合氫離子( Η30+)的發生量爲遠比前述離子交換樹脂32所發生的量 更爲多量。 Η20 + Η + ^ Η3〇 +......... ( 2 ) 此水合氫離子(H30+ )的一部分爲與水(H20 )連結 成爲羥基離子(H3〇2_)和氫離子(H+)。 H30 + + H20一 Η3〇2· + 2Η+......... (3) 將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2的水,通過離子生成器14, 則於水的內部發生水合氫離子(Η30+ )和羥基離子( Η302·)和Η +和〇Η_。另外,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2的氯( C1 )、和離子交換樹脂32所發生的Na+,未反應且就其原 樣通過離子生成器14。 將通過離子生成器1 4的水,其次,於收納火成岩中 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含有二氧化矽約6 5〜76°/。的 岩石)5 4的岩石收納器1 6內部。含火成岩(分成火山岩 和深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5 4,於火山岩具 -18- 200909573 有黒曜石和真珠岩和松脂岩等之流紋岩,於深成岩 岗石。於岩石收納器16的內部,收納此些岩石中 一種以上的岩石。黑曜石和真珠岩和松脂岩等之流 或花崗岩爲帶負電子。 這些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黑 真珠岩和松脂岩等之流紋岩、或花崗岩)爲以原石 具有_2〇〜-24〇mV的氧化還原電位。但,岩石54 水者除外。岩石收納器1 6爲例如內徑爲1 〇公分且 80公分的筒,並於其內部例如將5mm〜50mm粒徑 小的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5 4,以不 水通過流量程度的份量收容。 於此岩石收納器1 6的內部,若通過已通過離 器14的水,則於水中加入e_ (負電子)。其結果 水中所含之氯(C 1 )經由負電子,變成氯離子。
Cl + e ^ CT......... ( 4 ) 此Cl_與前述Na+爲以離子型式之安定狀態。 定狀態爲意指不會蒸發且長期保持離子狀態。又’ 基離子(Η3〇2·)亦以離子型式的安定狀態。水經 岩石54,比通過離子生成器14的水’更加發生水 子(Η30+),且更加發生羥基離子(只3〇2·)和氫 Η+ )。 Η2ο + Η + - η30 +......... ( 2 ) H3〇 + + H2〇 — H3O2 +2H ......... ( 3) 水通過岩石5 4 ’此外’亦發生下列反應。 具有花 之至少 紋岩、 曜石和 之狀態 爲溶於 高度爲 左右大 會降低 子生成 ,自來 所謂安 前述羥 由通過 合氯離 離子( -19- 200909573 OH' + H + -^ H2〇 ......... ( 5 ) 2H + + 2e'-^ 2H2......... ( 6 ) 更且,若水通過岩石收納器1 6 ’則經由岩石54的負 電子,令水的氧化還原電位由+340mV變成_2〇〜_240mV。 若使用熱水代替水,則負的氧化還原電位更爲安定。更且 ,通過岩石54的水爲含有大量溶存氧和活性氫。 如圖1所示般,水最初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其次通過 電石46 (或混合電石46和金屬48者)’其後通過岩石收 納器1 6者爲特殊水(活性水)。活性水中含有許多Na+、 Cl.、H+、OH.、H2、水合氫離子(H3〇+ )、經基離子( H3〇2_)、活性氫、和溶存氧。此水的能量爲〇』04%^/ cm2,具有4〜14微米波長的電磁波,且具有_20〜_24〇mV 的氧化還原電位。 生成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時所使用的水’係使用水依 序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2、電石46 (或混合電石46和金屬 48者),岩石54的活性水。圖1中’水依序通過離子父 換樹脂32、電石46 (或混合電石46和金屬48者)’岩 石54,但水亦可依序離子交換樹脂32、岩石54、電石46 (或混合電石46和金屬48者)。良卩,如圖4所示者’亦 可令水依序通過第1軟水生成器和第2軟水生成器12 和岩石收納器1 6和離子生成器1 4。 於此圖4中,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 2的水’其次通過 岩石54。經由此岩石54,於水內部發生e·(負電子)。 其結果,自來水所含之氯爲經由負電子,變成氯離子° -20- 200909573
Cl + e-— Cl· ......... 經由此cr與離子交換樹脂32所發生序 型式,變成安定的狀態。另外,即使通過離 的水,亦有時不含有N a 。 通過離子交換樹脂32的水中,如前述 示般,存在H +和〇Η·和水合氯離子(^3〇+) 換樹脂3 2的水’其後’經由通過岩石5 4 ’ 應。 OH- + H + — H2〇......... ( 5 ) H20 + H + — Η3〇+......... ( 2 ) 2H + + 2e·— 2H2......... ( 6 ) 於此反應中,水合氫離子(H30+)爲發 樹脂32所發生量更多之份量。 如上述,於離子交換樹脂32後通過岩 中存在原來存在的Na +和〇h_,和新發生的 子(H3〇+)。又,通過岩石54的水,氧化 〜-24〇mV。若使用熱水代替水,則負的氧化 安定。更且,通過岩石54的水,含有大量 氫。 令通過此岩石54的水,其次通過內藏, 48的離子生成器1 4內部。如此,產生下列丨 H20— H + + OH. ......... ( 1 ) Η2〇 + Η + ^ Η3Ο' ......... (2) 此水合氫離子(Η3〇+)爲大量發生。又 丨Na +爲以離子 子交換樹脂3 2 (1 ) ( 2 )所 。通過離子交 亦發生以下反 f生比離子交換 石5 4,則於水 C Γ和水合氫離 還原電位爲-2 0 ,還原電位更加 溶存氧和活性 g石4 6和金屬 反應。 .,水合氫離子 -21 - 200909573 (H30+)的一部分變成羥基離子(H3〇2_)。 H3〇 + + H2〇-^ H3〇2' + 2H+......... ( 3) 其結果,通過電石46與金屬48的水中’水合氫離子 (H30+)、羥基離子(Η3〇2·) 、〇H_和H +增加。 如圖4所示般,水依序通過離子父換樹脂32、岩石 54、電石46(或混合電石46和金屬48者)者’含有Na + 、Cl-、OH·、水合氮離子(H3O )、經基離子(H3O2 ) 、:H+、溶存氧、和活性氫,且含有與圖1所創出之活性水 相同成分。更且,具有〇.〇〇4watt/cm2能量之4〜14微米 電磁波,和-20〜-240mV的氧化還原電位。其結果,圖4 所創出之水與圖1所創出之水具有相同效果。以圖4裝置 所生成的水爲與含有圖1所生成之活性水、和水者爲結果 上相同,故圖4裝置所生成的水亦爲活性水。 以下示出此活性水的水質檢查結果。與此活性水比較 之自來水値示於括號內。但,於自來水中與活性水相同之 値視爲「相同」。亞硝酸性氮及硝酸性氮:1 .8mg/l (相同 )、氯離子:6.8mg/l(9.〇mg/l)、一 般細菌:0 個 /ml( 相同)、氰胺離子未達〇.〇lmg/l (相同)、汞:未達 〇.〇〇〇5mg/i (相同)、有機磷:未達〇.lmg/l (相同)、銅 :未達0.01mg/l (相同)、鐵:未達〇,〇5mg/l (未達 0_08mg/l )、錳:未達 0_01mg/l (相同)、鋅:未達 〇_〇〇5mg/l (未達 〇_〇54mg/l)、鉛:未達 〇.〇lmg/l (相同 )、六價鉻:未達 0.02mg/l (相同) '鎘:未達 0.005mg/i (相同)、砷:未達 0.00 5mg/l (相同)、氟: -22 - 200909573 未達0.15mg/l (相同)、鈣-鎂等(硬度):1.2mg/l ( 49.0mg/l )、酚類:未達0.〇〇5mg/l (相同)、陰離子界面 活性劑未達〇.2mg/l (相同)、pH値:6.9 (相同)、臭氧 :無臭氧(相同)、味:無異味(相同)色度·2度( 相同)、混濁度:0度(1度)。 活性水爲具有下列所列舉的許多特徵。 (a )具有界面活性作用。 活性水爲含有水合氫離子(H3〇+ )及羥基離子( Η3 02·),具有界面活性作用(〇W型乳液乳化作用)。 (b )具有微弱能量(育成光線)作用。 電石爲放出微弱能量(4〜1 4微米波長的電磁波)° 此微弱能量爲切斷水的大群簇’並將群簇內所圍住的有毒 氣體和重金屬類由水中釋放至外部。 (c) 含有氫離子(H+)、氫氣、和羥基(〇H_)。 (d) 具有-20〜-240mV之氧化還原電位。 (e )含有溶存氧和活性氫。 其次,說明關於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本發明之油份 乳化物爲將廢油、廢食用油、輕油、輕油與燈油之混合物 、重油、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燈油、汽油、石油系乾溶 劑、煤焦油、瀝青(已熔融者)等之油份、與活性水、與 乳化劑混合攪拌所作出之0 W型乳液及〇 W Ο型乳液。本 發明中之「乳化劑」,若令油份與水乳化者,則任何物質 均可’例如爲界面活性劑亦可。界面活性劑以外之乳化劑 ’期望使用「蓖麻籽油或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或混合 -23- 200909573 其二者以上之任一者所構成的植物油」。此植物油 蓖麻好油、菜好油、向日葵油、米油之任何一種, 混合箆麻籽油、菜籽油、向日葵油、米油中之二種 亦可。混合數種植物油者,以至少含有蓖麻籽油或 者因可長期保持乳化狀態,故爲佳。將使用此植物 乳化劑之油份乳化物使用作爲乳液燃料時,因爲不 戴奧辛,故可防止環境污染。 油份與活性水與乳化劑的混合,期望於油份中 同順序放入活性水與乳化劑後,將三者混合攪拌以 持乳化狀態。即使於油份中,放入活性水、或乳化 一者並混合攪拌,其後,放入另一者並混合攪拌, 化,則乳化狀態亦於短期間分離。又,即使作成最 活性水與乳化劑者,並將此攪拌者與油份混合攪拌 乳化,則乳化狀態亦於短期間分離。以下,說明使 油作爲乳化劑者。 其次,油份爲「輕油」、植物油爲蓖麻籽油、 活性水的實驗結果示於圖5。於圖5所示之實驗結 蓖麻籽油之重量爲輕油重量的5 %,且輕油與箆麻 活性水的合計重量爲1 0 0 %。圖5爲輕油與箆麻籽 性水8種不同之重量比(Ν 〇 . 1〜N 〇 . 8 )的實驗結果 圖5說明此些實驗結果。於圖5之No.l中,若將 重量比視爲全體重量的1 0 %,則蓖麻籽油之重量比j (輕油重量比之5 % ),活性水之重量比爲8 9 · 5 % ( 1 0 % - 0.5 % )。此外,於N 〇 · 5中,若輕油之重量 可僅爲 或者, 〜四種 菜籽油 油作爲 會發生 ,以不 長期維 劑之任 暫時乳 初攪拌 ,暫時 用植物 且水爲 果中, 籽油與 油與活 ’根據 輕油之 i 0.5% ;10 0%-比視爲 -24- 200909573 5 0 %,則蔑麻好油之重量比爲2 · 5 % (輕油重量比之5 % ) ,活性水之重量比爲4 7 · 5 % ( 1 0 0 % - 5 0 % - 2.5 % )。於N 〇 · 7 中,若將輕油之重量比視爲70%,則箆麻籽油之重量比爲 3.5% (輕油重量比之5%),活性水之重量比爲26.5% ( 1 0 0 % - 7 0 % - 3.5 % )。隨著N 〇 . 1至N 〇 . 8,輕油的重量比爲 以1 0 %逐漸增加,且活性水的重量比爲逐漸減少。 示出將期間分成4種(1日、7曰、1 5日、3 0日)的 實驗結果。於No.l〜No.5中’於乳化安定(1日/室溫) 、乳化安定(7日/室溫)、乳化安定(1 5日/室溫)、乳 化安定(3 0日/室溫)之全部項目加以Ο符號’〇符號爲 表示此期間,乳化狀態爲安定。雖未進行3 0日以上之實 驗,但由於直到3 0日爲止之乳化狀態爲安定’故認爲3 0 曰以上的乳化狀態(輕油與水未分離)爲繼續。由以上情 事,可知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經由流通路徑販售之乳液燃 料型式,實用性爲充分。另一方面’於No·8中’乳化安 定(1日/室溫)、乳化安定(7曰/室溫)、乳化安定(1 5 日/室溫)、乳化安定(3 0日/室溫)全部加以x符號’ x符 號爲表示未乳化(分離)° 於N 〇 . 6 (輕油之重量比6 0 %、蔑麻好油之重量比3 % 、活性水之重量比3 7 % )及N 0.7 (輕油之重量比7 0 %、蔑 麻籽油之重量比3.5%、活性水之重量比26 ·5% )中’相對 於乳化安定(1日/室溫)、乳化安定(7日/室溫)加以〇 符號’於乳化安定(15日/室溫)、乳化安定(3 0日/室溫 )加以△符號。△符號爲表示經由比重差而發生分離。即 -25- 200909573 ,△符號爲表示幾乎保持乳化狀態’但一部分 上方分離之一部分油份爲滯留的狀態。於本發 化物中,△符號之比重差所造成的分離狀態, 可再度確保7日以上安定的乳化狀態。即, No. 7之情形中,7日爲乳化狀態安定’但於1 示出經由比重差而發生分離。如實驗結果所得 至少7日(其以上至15日爲止)爲乳化安定 定期間爲7曰,則可例如乳液燃料型式通過流 ,認爲適於實用。另外,即使△符號之經由比 離狀態,亦可經由攪拌確保至少7日的乳化狀 適於實用。 若根據圖5,相對於輕油重量混合5 %重量 油時,輕油的重量比爲1 〇%至70%爲止,活性 爲8 9.5 %至2 6.5 %爲止之間,將輕油與活性水 混合攪拌而成的油份乳化物,可至少保持7曰 期間。其後,即使△符號之經由比重差而呈分 可經由攪拌保持至少7日安定的乳化狀態。7 間的一個目的,係因假設購入油份乳化物之乳 至購入後使用爲止有某程度適於實用的期間。
圖5中,示出蓖麻籽油相對於輕油之重量 實驗。其後,令蓖麻籽油相對於輕油之重量比 各種實驗。若蓖麻籽油相對於輕油之重量比爲 (包含兩端之數値),則可取得與圖5相同之 蓖麻籽油相對於輕油之重量比若爲0.3%以上I 油份分離且 明之油份乳 在攪拌下, 於Νο·6及 5曰以上則 知般,可知 。若乳化安 通路徑販售 重差而呈分 態,故充分 比之蓖麻籽 水的重量比 與蓖麻籽油 的乳化安定 離狀態,亦 曰的乳化期 液燃料者, :爲 5 %時的 變化,進行 〇 · 8 % 〜1 5 % 結果。又, L未達 0.8 % -26 - 200909573 ,則圖5之No.1及No.5之〇符號之15曰和30曰中,亦 有時爲△符號之比重差所造成的分離狀態。即’若蓖麻籽 油相對於輕油之重量比爲0.3%以上且未達0.8% ’則取得 1曰以上7日左右的乳化安定期間’且認爲此期間爲可經 由流通路徑販售的期間。另外,即使爲△符號之經由比重 差而呈分離狀態的情形,亦可經由攪拌令乳化狀態更加確 保7日左右。此處,將蓖麻籽油相對於輕油之重量比爲 1 5 %以上除外,但若爲1 5 %以上,則油份乳化物全體的黏 度變高且無法被燃燒器吸入,無法經由燃燒器而著火。另 外,關於輕油,即使蓖麻籽油相對於輕油的重量比爲未達 0.3 %,亦判知可保持數小時左右的乳化狀態。因此,使用 輕油生成油份乳化物立即使用之部分中,即使蓖麻籽油相 對於輕油的重量比爲未達〇 . 3 %,亦可有效利用。 圖5之N 〇 . 1中,輕油的重量比爲1 〇 %。輕油的重量 比爲1 0%以下亦可乳化,但因1 0%以下之輕油無法取得所 欲的發熱量,故令輕油的下限爲10%。圖5之No.7之輕 油的重量比爲7 0 %,圖5之N 〇 · 8之輕油的重量比爲8 0 % 。輕油之重量比7 0 %,保持7日左右的乳化狀態’但輕油 之重量比80%則不乳化。於實驗輕油之重量比爲何種程度 可保持乳化狀態時,於輕油之重量比75 %可取得數十分鐘 至數小時的乳化狀態。因此,輕油重量比的上限爲75%。 其次,油份爲重油、植物油爲蓖麻籽油、水爲活性水 的實驗結果示於圖6。於圖6所示之重油的實驗結果中, 亦令箆麻籽油之重量爲重油重量的5 %,重油與蓖麻籽油 -27 - 200909573 與活性水的合計重量爲1 〇 ο %。圖6爲示出重油與蓖麻好 油與活性水8種不同之重量比(Ν 〇· 1〜Ν 〇 _ 8 )的實驗結果 。圖6中之No.1〜Νο.8之油份重量比與茵麻籽油之重量 比與活性水之重量比,與圖5中之No. 1〜Νο·8之油份重 量比與蓖麻籽油之重量比與活性水之重量比相同。圖6之 實驗結果與圖5之實驗結果不同處’僅爲No .6。圖5之輕 油Νο·6中,於乳化安定(1日/室溫)、乳化安定(7日/ 室溫)加以◦符號,但於乳化安定(1 5曰/室溫)、乳化 安定(3 0日/室溫)加以△符號。相對地,於圖6之重油 Ν 〇 · 6 (重油之重量比 60%)、蓖麻籽油之重量比3 %、活 性水之重量比3 7% )中,於乳化安定(1日/室溫)、乳化 安定(7日/室溫)、乳化安定(1 5日/室溫)、乳化安定 (30曰/室溫)全部加以◦符號。即,於圖6之Νο·6 (重 油之重量比6 0 %、蓖麻籽油之重量比3 %、活性水之重量 比3 7% )中,於30日間可保持乳化狀態。 圖6之Νο.7與圖5之Νο·7的乳化狀態和一部分分離 狀態爲相同,圖6之Νο.8與圖5之Νο·8爲相同。於圖6 之No. 7中,相對於乳化安定(1個/室溫)、乳化安定(7 日/室溫)加以◦符號,於乳化安定(1 5日/室溫)、乳化 安定(30曰/室溫)加以△符號。於No_8中,於乳化安定 (1個/室溫)、乳化安定(7日/室溫)、乳化安定(1 5 曰/室溫)、乳化安定(3 0日/室溫)之全部加以x符號。 於重油中,於Νο·7 (重油之重量比70%、蓖麻籽油之重量 比3.5%、活性水之重量比26.5% )之情形中,至少7日爲 -28- 200909573 乳化安定,但於15日因比重差而發生分離。即’ 8曰至 1 4日之間因比重差而發生分離。因此’即使於重油’亦與 輕油同樣’於N 〇 . 7之情形中’至少7曰保持乳化安定期 間。但,其後,因比重差而呈現分離狀態,但經由攪拌可 令安定的乳化狀態至少保持7日’故充分適於實用。 圖6中,示出蓖麻籽油相對於重油之重量爲5 %時的 實驗。其後,令蓖麻籽油相對於重油之重量比變化’進行 各種實驗。若蓖麻籽油相對於重油之重量比爲0.8 %〜1 5 % (包含兩端之數値),則可取得與圖6相同之結果。又’ 蓖麻籽油相對於重油之重量比若爲0.3%以上且未達0.8% ,則圖6之No.1〜及No.6之〇符號之15日和30日中’ 亦有時爲△符號之比重差所造成的分離狀態。即,若蓖麻 籽油相對於重油之重量比爲0.3%以上且未達0.8%,則取 得1日以上7日左右的乳化安定期間,且認爲此期間爲可 經由流通路徑販售的期間。此處,將蓖麻籽油相對於重油 之重量比爲1 5 %以上除外,但若爲1 5 %以上,則油份乳化 物全體的黏度變高且無法被燃燒器吸入,並且因蓖麻籽油 爲昂貴的,故重量比以1 5%左右爲上限。另外,關於重油 ,即使蓖麻籽油相對於重油之重量比爲未達0.3%,亦判 知可保持數小時左右的乳化狀態。因此,使用重油生成油 份乳化物立即使用之部分中,即使蓖麻籽油相對於重油的 重量比爲未達〇 · 3 %,亦可有效利用。 圖6之N 〇· 1中,重油的重量比爲1 〇 %。重油的重量 比爲1 0%以下亦可乳化,但因1 0%以下之重油無法取得所 -29- 200909573 欲的發熱量,故令重油的下限爲1 0 %。圖6之Ν ο . 7之重 油的重量比爲7 0 %,圖6之N 〇 · 8之重油的重量比爲8 0 % 。重油之重量比70%,保持7日左右的乳化狀態,但重油 之重量比80%則不乳化。於實驗重油之重量比爲何種程度 可保持乳化狀態時,於重油之重量比7 5 %可取得數十分鐘 至數小時的乳化狀態。因此,重油重量比的上限爲7 5 %。 圖5爲示出對於輕油混合箆麻籽油作爲植物油之實驗 ,圖6爲示出對於重油混合蓖麻籽油作爲植物油之實驗, 此處’使用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或箆麻籽油和 菜籽油和蓖麻籽油和向日葵油中之二種以上的混合物,或 任一者代替蓖麻籽油,對於輕油和重油進行實驗。其結果 ,取得與使用蓖麻籽油之圖5及圖6相同結果。即,使用 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或混合蓖麻籽油和菜籽油 和蓖麻籽油和向日葵油中之二種以上者、或任一者之植物 油者,於圖5及圖6中之乳化安定之〇符號位置、和比重 差造成分離之△符號位置、和分離之X符號位置爲相同。 圖5中,示出使用輕油之實驗例,對於輕油中混合燈 油者亦進行實驗。實際上’由於具有易燃之優點和廉價之 優點’故比僅使用輕油之情形,混合燈油的情形多。輕油 與燈油混合物中之燈油的重量比比例,一般爲1 〇 %〜5 0 % 左右。於此輕油與燈油之混合物中,混合植物油與活性水 ’亦取得安定的乳化狀態。於此輕油與燈油之混合物中, 亦與圖5之輕油相同,乳化安定之〇符號位置、比重差造 成分離之△符號位置、分離之X符號位置爲相同。 •30- 200909573 圖6中,示出使用重油之實驗例,對於重油中混合燈 油者亦進行實驗。實際上,由於重油於冬季場所凍結’故 爲了防止冬季場所之重油凍結,多於重油中混合燈油。重 油中混合燈油之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中之燈油重量比比例 ,一般爲2 0 %〜5 0 %左右。於此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中, 混合植物油與活性水,亦取得不會凍結之安定的乳化狀態 。於此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中,亦與圖6之重油相同,乳 化安定之◦符號位置、比重差造成分離之△符號位置、分 離之X符號位置爲相同。 另外,圖5中示出輕油與蓖麻籽油之實驗例,圖6中 示出重油與箆麻籽油之實驗例,使用廢油和廢食用油和石 油系乾溶劑和煤焦油和瀝青(已熔融者)作爲油份之情形 (混合植物油與活性水),亦示出與圖5及圖6所示結果 相同之結果。即,使用廢油和廢食用油和石油系乾溶劑和 煤焦油和瀝青(已熔融者)作爲油份者,其乳化安定之〇 符號位置、比重差造成分離之△符號位置、分離之X符號 位置爲與圖5及圖6相同。 使用燈油和汽油作爲油份之情形,若使用蓖麻籽油或 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之一種作爲植物油,於燈油和汽 油之重量比例如爲1 0 %〜70 %之情形中,乳化狀態之安定 期間爲數小時至數日。但,使用於蓖麻籽油或菜籽油之一 者中加入蓖麻籽油或菜籽油之另一者或向日葵油或米油之 至少一者作爲植物油,則可令乳化狀態之安定期間大幅延 長至1個月左右。 -31 - 200909573 乳化狀態安定之油份乳化物恐於寒冷地帶凍結。於是 ,相對於油份和乳化劑(亦包含植物油之情形)和活性水 所生成之油份乳化物合計重量1 0 0 %,加入〇 · 0 1 %〜3 %重 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之至少一者並混合攪拌,則可防止 於寒冷地帶凍結,並且可長期保持3日至7日左右乳化狀 能〇 先前的乳液燃料中,若水比率達到1 0 %〜1 5 %左右, 則難以先前市售的燃燒器予以著火。先前乳液燃料之著火 不良度,認爲係因氧化還原電位爲+ 600mV〜+ 800mV之正 的氧化還原電位水(氧化水)。相對地,本發明之油份乳 化物爲活性水具有-20〜-240mV的氧化還原電位(負的氧 化還原電位),更且由於含有氫離子(H+)和氫(h2)和 羥基(Ο IT )和溶存氧和活性氫,故活性水的重量比若爲 約2 5 °/。至超過8 0 %左右爲止之間’則即使使用市售的燃燒 器亦可令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輕易著火。即,若爲本發明 之油份乳化物,則不必使用如先前之特別的燃燒器即可完 成著火。由於活性水爲含有氫離子(Η+ )和氫(η 2 )和(經 基(◦ Η _)和溶存氧和活性氫’故於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 燃燒時,經由活性水所含之氫離子(Η+ )和氫(η2 )和經 基(ΟΗ )而發生大量的氫氣’且此氫氣與活性氫和溶存 氧發生爆發性燃燒,故可取得不遜於燃料1 00%的發熱量 〇 本^ Μ η月;^ '油份乳化物J ώ &可* Μ由市售的燃燒器而輕易 著火’故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可完全燃燒。其結果,燃燒 -32- 200909573 時發生的C02和NOx爲經由完全燃燒而令其排出量極端 減少。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的燃燒爲完全燃燒,係由燃燒 後之廢氣中完全無輕油和重油等之燃料臭味而得知。 生成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所使用的活性水,因爲含有 大量的水合氫離子(H30+)和羥基離子(η3ο2·),故具 有界面活性作用(OW型乳液乳化作用)。即,本發明之 油份乳化物中,不僅具有乳化劑之界面活性作用,並且具 有活性水的界面活性作用,故如圖5及圖6所得知般,乳 化安定期間例可保持3 0日左右的長期間,可經過流通路 徑販售之燃料型式實質使用。又,由於活性水爲具有界面 活性作用,故亦可未使用界面活性劑作爲乳化劑。即,可 使用少重量比之植物油作爲乳化劑,可比先前的乳液燃料 更爲昂貴之同時,可防止戴奧辛的發生。 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使用植物油作爲乳化劑時,因 爲未使用如先前般的界面活性劑,故不會經由燃燒而發生 戴奧辛’且可防止環境污染。又,先前一般使用含氯的自 來水,故發生更大量的戴奧辛。相對地,本發明所使用的 活性水因爲不含界面活性劑和氯,故不會發生如先前般的 戴奧辛,可以安全且安心的燃料等型式供使用。 使用輕油(或輕油與燈油之混合物)作爲油份之本發 明的油份乳化物,可使用作爲發電機和農具機和飛機用燃 料和柴油機用燃料。又,使用重油(或重油與燈油之混合 物)作爲油份之本發明的油份乳化物,可使用作爲船舶用 燃料和火力發電用燃料。使用廢油和廢食用油作爲油份之 -33- 200909573 本發明的油份乳化物,可使用作爲一般的燃燒用燃料。 先前的乳液燃料中,水的混合比大約爲2 0 %左右,故 即使使用乳液燃料其費用降低有限。相對地,本發明之油 份乳化物中,活性水因佔全重量比之約2 0 %〜約9 0 %比例 ,故若將油份乳化物例如使用作爲乳液燃料,與燃料 1 〇〇%之情形和先前之乳液燃料之情形相比較,可大幅減低 燃料費用。 另外,使用石油系乾溶劑作爲油份之情形,亦顯示出 與圖5所示輕油之結果相同之結果。β卩,使用石油系乾溶 劑作爲油份者,於乳化安定之〇符號位置,比重差造成分 離之△符號位置、和分離之X符號位置爲與圖5相同。使 用乾溶劑作爲油份之情形,使用乾溶劑作成之本發明的油 份乳化物,於成分一者爲水,且殘餘的另一者爲乾溶劑。 即,經由使用乾溶劑爲油份的油份乳化物,於水溶性污染 物和油性污染物兩者均可適用。因此,可在1個洗滌槽中 同時洗滌帶有水溶性污染物之衣類和帶有油性污染物之衣 類。 圖5和圖6中,示出使用植物油作爲乳化劑的實驗結 果。此處,於「乳化劑」,使用植物油以外之已知物質( 例如界面活性劑等)進行實驗。根據乳化劑之種類,即使 乳化劑之重量比爲油份重量的2 0 %以下,亦可取得與圖5 和圖6相同結果。另外,於使用植物油作爲乳化劑之情形 中,於植物油之重量比爲油份重量之1 5 %以下可達成乳化 ,且使用作爲乳液燃料之情形中,可防止燃燒發生戴奧辛 -34- 200909573 植物油以外之乳化劑,若相對於油份之重量比爲 0.3 %〜0.8%,則於圖 5之No.l〜No.7及圖 6之No.1〜
No. 7相同之重量比中,可同植物油取得1日以上7日左右 爲止的乳化安定期間。更且,「僅輕油」和「僅重油」混 合乳化之情形中,植物油以外之乳化劑,即使相對於油份 之重量比爲未達〇 . 3 %,亦可保持數十分鐘至數小時的乳 化狀態。因此,根據輕油和重油生成油份乳化物且立即使 用之部分中,即使植物油以外之乳化劑相對於輕油和重油 的重量比爲未達〇 . 3 %,亦可有效利用。 其次,根據圖7說明於活性水中,進一步追加令發熱 量增加的溶存氧和活性氫。於槽60內收藏活性水。於此 槽60,接續循環連絡管62的一端。循環連絡管62爲一端 連絡至槽60的下方,且途中經由槽60的外部,另一端配 置於槽60的水面下。於循環連絡管62的途中,由上游側 (槽60側)朝向下游側,依序具備開關閥64、移送水的 泵66、岩石收容器68、和過濾器70。循環連絡管62下游 側之另一端的開口部72,爲配置比槽6 0內之液面74更充 分低位。 於岩石收容器6 8的內部,收容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 二氧化矽的岩石76 (二氧化矽含約65〜76%之岩石)。火 成岩(分成火山岩和深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 石76,於火山岩有黑曜石和真珠岩和松脂岩等之流紋岩等 ’於深成岩有花崗岩等。火成岩中,由價格之廉價度和取 -35- 200909573 得之容易度而言’期望使用黑曜石。爲了令水中含有大量 的溶存氧,期望長接觸岩石76。因此,必須增長岩石收容 器68的長度,但將岩石收容器68分成數個短筒(例如80 公分左右長度之筒),令水循環通過數個岩石收容器68, 可令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7 6長時間接觸特殊水或活 性水。 此處,說明關於令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7 6循環 接觸特殊水或活性水的方法。於槽6 0內裝入水,將液面 74的高度設定成充分高於循環連絡管62之開口部72的位 置。於槽6 0內加入的水爲放入活性水。其後,打開開關 閥64,令泵66運作。此處,將栗66吸引運作,則可將槽 60內的水導入循環連絡管62內,並且接觸岩石收容器68 內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76。令水長期接觸岩石76 ,將水的群簇細切。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76大小爲 5 m m〜5 0 m m,將水的群族細切。水爲氧原子與氫原子的結 合電子對,水爲分子間多間隙的物質。若愈細切水的群簇 ,則分子間的間隙愈寬。於細切群簇而變寬的間隙中’接 觸岩石76並且可令水所含的溶存氧和活性氫大量進入。 更且,經由細切斷水的群簇,則可增廣其他物質進入的間 隙,並於此間隙可令乳化劑和油份等進入。 通過岩石收容器6 8的水,由循環連絡管62的開口部 72導入至低於槽60內之液面74下方,並且混合至槽6〇 內的水。經由連續運作栗6 6 ’則可將槽6 0內的水’經由 循環連絡管62(途中具備岩石收容器68)再返回槽60重 -36- 200909573 和 內 容 管 連 管 液 密 閉 環 於 氣 未 未 76 壞 溶 絡 此 8.0 氣 過 性 複循環。通過岩石收容器68的水中,含有大量溶存氧 活性氫,且此含有大量溶存氧和活性氫的水爲與槽6 0 之水混合。即’經由重複水的循環’特別令槽6 0內收 之水的溶存氧濃度依序變高。與槽60連絡之循環連絡 62之上游側的連絡位置’對於大氣保持密閉狀態。循環 絡管62的途中亦對於大氣保持密閉狀態。於循環連絡 6 2之下游側的開口部7 2位置’亦因開口部7 2爲配置於 面74的下方,故循環連絡管62的循環水對於大氣保持 閉狀態。如此,圖1所示之水的循環路徑中,水爲在密 狀態中循環,且於循環途中水中未混合空氣。即,於循 途中水未被曝氣。於圖7中,槽60之液面74的上方爲 空氣中露出,但於循環途中水中未混合空氣且水未被曝 。另外,於圖7中,於循環路徑途中設置槽60,但亦可 設置槽6 0,令循環路徑爲全部封閉的管路。 如上述,於水的循環路徑途中令水中不混合空氣( 令水曝氣),則在水循環接觸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 下,可令活性水中含有大量溶存氧和活性氫。若愈令循 連絡管62循環,則愈可令活性水中含有大量活性氫和 存氧(特別爲溶存氧)。例如,經由5〜1 0次於循環連 管62循環,則溶存氧濃度(DO )爲約1 1毫克/升。因 ,雖然飽和溶存氧濃度(DO )爲依據溫度而異,但約 〜8.4毫克/升。如此,令循環活性水於途中不接觸空 ,則可格外提高活性水中所含之溶存氧濃度(DO )( 飽和溶存氧濃度)。若使用作成過飽和溶存氧濃度之活 -37- 200909573 水作爲生成乳液燃料用之水,則在燃料燃燒時,在大量溶 存氧濃度(DO )與活性氫的作用下,助長乳液燃料的燃 燒,且根據油份的種類,可發生比燃料1 〇 〇 %更大量的能 量(發熱量)。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示出作成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所使用特殊水之 製造裝置之一例的構成圖。 圖2爲圖1所示製造裝置中所用之軟水生成器的剖面 圖。 圖3爲圖1所示製造裝置中所用之離子生成器的主要 部分剖面圖。 圖4爲示出作成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所使用特殊水之 製造裝置之另一例的構成圖。 圖5爲示出相對於輕油重量混合5 %重量比蓖麻籽油 之情形,令輕油之重量比和蓖麻籽油之重量比和特殊水之 重量比,於8種不同數値下可否乳化之表。 圖6爲示出相對於重油重量混合5%重量比蓖麻籽油 之情形,令重油之重量比和蓖麻籽油之重量比和特殊水之 重量比,於8種不同數値下可否乳化之表。 圖7爲於本發明之油份乳化物所使用之水中加入溶存 氧之製造裝置的構成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38- 200909573 1 〇 :第1軟水生成器 1 2 :第2軟水生成器 14 :離子生成器 1 6 :岩石收納器 18a、 18c、 18c:連絡管 20 __水供給管 22 :連絡管 24 :入口用開關閥 2 6 :逆止閥 2 8 :吐出管 3 0 :出口用開關閥 3 2 :離子交換樹脂 34 :本體 36a、36b :出入口 3 8 a、3 8 b :密封構材 40 :網 42a、4 2b ··空間 44 :藥筒 46 :電石混合體 48 :金屬 50 :底面 52 :穴 54 :岩石 60 :槽 -39 200909573 62 :循環連絡管 64 :開關閥 6 6 :杲 6 8 :岩石收容器 72 :開口部 7 4 :液面 76 :岩石 -40 -

Claims (1)

  1. 20090957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油份乳化物,其特徵爲將油份、乳化劑、和 特殊水混合攪拌而成,特殊水係令水最初通過離子交換樹 脂,其後先通過電石和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砂的岩 石中任一者,並於其後通過另一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中該油 份與該乳化劑與該特殊水之合計1 00%重量比中,該油份 之重量比爲1 〇%〜75%,該乳化劑之重量比爲該油份重量 的20 %以下,且剩餘爲該特殊水的重量比。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中該火 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的岩石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 松脂岩中至少一者所構成的岩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係於該 電石中混合著鋁、不鏽鋼及銀中之至少一者所構成的金屬 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之油份乳化物, 其中,以廢油、廢食用油、輕油、輕油與燈油之混合物、 重油' 重油與燈油之混合物、燈油、汽油、石油系乾溶劑 、煤焦油、瀝青(已熔融者)作爲該油份,該乳化劑爲將 蓖麻籽油或菜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或混合彼等二種以上 者之任一者所構成的植物油,該植物油之重量比爲該油份 重量之0.3 %〜1 5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中該植 物油之重量比爲該油份重量之0.8%〜15%。 -41 - 20090957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之油份乳化物, 其中相對於該油份與該植物油與該特殊水之合計重量 1 0 0 %,添加0 · 0 1 °/。〜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 一予以混合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之油份乳化物, 其中令説特殊水於途中具備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砂 之岩石的循環路徑內’以不接觸空氣的狀態循環移動,並 將該循環路徑內循環移動的該特殊水,與該油份和該植物 油混合。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中該循 環路徑內具備之該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係 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至少一者所構成的岩石。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之油份乳化物, 其中相對於該油份與該植物油與該特殊水之合計重量 100%,添加0_01%〜3%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 一予以混合者。 1 1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之油份乳化物, # Φ該》由份爲輕油或重油或乾溶劑,該乳化劑爲將蓖麻籽 油或菜好油或向日葵油或米油或混合彼等二種以上者之任 一m it @植物油’該植物油之重量比爲該油份重量之 未達0.3 %。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中相 對於該油份與該植物油與該特殊水之合計重量1 〇 〇 %,添 加0.0 1°/。〜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予以混 -42- 200909573 合者。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油份乳化 該特殊水於途中具備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 的循環路徑內,以不接觸空氣的狀態循環移動 環路徑內循環移動的該特殊水,與該油份和該 〇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油份乳化 循環路徑內具備之該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 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至少一者所構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或第1 4項之 ’其中相對於該油份與該植物油與該特殊水 1 0 0 %,添加0 _ 0 1 %〜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 一予以混合者。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之油 其中該油份爲燈油或汽油,該乳化劑於箆麻籽 之一者中加入蔑麻好油或菜好油之另一者或者 者米油之至少一者的植物油,該植物油之重量 重量之0.3 %〜1 5 %。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油份乳化 對於該油份與該植物油與該特殊水之合計重量 加0.01 %〜3%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 合者。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油份乳化 該特殊水於途中具備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 物,其中令 化矽之岩石 ,並將該循 植物油混合 物,其中該 化矽之岩石 成的岩石。 油份乳化物 之合計重量 醇中之至少 份乳化物, 油或菜籽油 向日葵油或 比爲該油份 物,其中相 [1 0 0 %,添 少一予以混 物,其中令 化矽之岩石 -43- 200909573 的循環路徑內’以不接觸空氣的狀態循環移動,並將該循 環路徑內循環移動的該特殊水,與該油份和該植物油混合 〇 1 9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中該 循環路徑內具備之該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之岩石 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之至少一者所構成的岩石 〇 2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或第丨9項之油份乳化物 ,其中相對於該油份與該植物油與該特殊水之合計重量 1 0 0 %,添加0 · 01 %〜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 一予以混合者。 2 1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4項之油份乳化物, 其中令該特殊水於途中具備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矽 之岩石的循環路徑內,以不接觸空氣的狀態循環移動,並 將該循環路徑內循環移動的該特殊水,與該油份和該乳化 劑混合。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油份乳化物,其中該 循環路徑內具備之該火成岩中之含有許多二氧化砂之岩石 係由黑曜石、真珠岩及松脂岩中至少一者所構成的岩石。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或第2 2項之油份乳化物 ,其中相對於該油份與該乳化劑與該特殊水之合計重量 100%,添加0.01%〜3%重重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 一予以混合者。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之油份乳化物,其 -44- 200909573 中相對於該油份與該乳化劑與該特殊水之合計重量1 00%, 添加0.0 1 %〜3 %重量之甲醇、乙醇、油醇中之至少一予以 混合者。 -45-
TW097116263A 2007-05-15 2008-05-02 Oil emulsion TW20090957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8752 2007-05-15
JP2007214988 2007-08-21
JP2008029955 2008-02-12
JP2008085317A JP4551944B2 (ja) 2007-05-15 2008-03-28 油分乳化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9573A true TW200909573A (en) 2009-03-01
TWI471417B TWI471417B (zh) 2015-02-01

Family

ID=40002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6263A TW200909573A (en) 2007-05-15 2008-05-02 Oil emulsion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22488A1 (zh)
JP (1) JP4551944B2 (zh)
KR (1) KR20100033959A (zh)
CN (1) CN101688138B (zh)
TW (1) TW200909573A (zh)
WO (1) WO20081397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8108A1 (ja) * 2007-09-21 2009-03-26 Toshiharu Fukai 石油製品乳化物
JP2009165940A (ja) * 2008-01-15 2009-07-30 Toshiharu Fukai 過飽和溶存酸素を含む水の製造方法
CN102272038A (zh) * 2009-01-08 2011-12-07 深井利春 燃料气体的制造方法
JP2010248354A (ja) * 2009-04-15 2010-11-04 Kenji Suzuki ボイラー用エマルジョン燃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100129210A (ko) * 2009-05-28 2010-12-08 후카이도시하루 수소의 제조방법
WO2011046111A1 (ja) * 2009-10-13 2011-04-21 Fukai Toshiharu 水素の製造方法及び水素の製造装置
CN102869605B (zh) * 2010-04-27 2016-07-06 深井利春 氢的制造方法
PL406629A1 (pl) 2011-03-29 2014-07-21 Fuelina, Inc. Paliwo hybrydowe i sposób jego wytwarzania
GB2496092A (en) * 2011-07-07 2013-05-08 John Montgomery Water treatment
KR20140101532A (ko) * 2013-02-12 2014-08-2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클라이막스 쟈판 연료유에 물을 가하면서 개질연료를 제조하는 제조방법과 그 제조장치
JP5963171B2 (ja) * 2013-03-29 2016-08-03 年明 恒松 液体燃料処理方法
JP2014196388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深井 利春 不完全エマルジョン燃料の製造方法及び不完全エマルジョン燃料の製造装置
KR101328151B1 (ko) * 2013-04-11 2013-11-13 고천일 개질연료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KR101463543B1 (ko) * 2014-02-13 2014-11-19 고천일 개선된 개질연료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WO2015199075A1 (ja) * 2014-06-24 2015-12-30 深井 利春 エマルジョン燃料供給装置及びその供給方法
BR112017011857B1 (pt) 2014-12-03 2022-05-17 Drexel University Método para incorporação de um hidrocarboneto gasoso em um hidrocarboneto líquido
US10541070B2 (en) 2016-04-25 2020-01-21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bed of stabilized magneto-caloric material
US10274231B2 (en) 2016-07-19 2019-04-30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aloric heat pump system
US10295227B2 (en) * 2016-07-19 2019-05-21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aloric heat pump system
US10281177B2 (en) 2016-07-19 2019-05-0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aloric heat pump system
US10443585B2 (en) 2016-08-26 2019-10-1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Pump for a heat pump system
US10386096B2 (en) 2016-12-06 2019-08-20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 assembly for a magneto-caloric heat pump
US10527325B2 (en) 2017-03-28 2020-01-0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US11009282B2 (en) 2017-03-28 2021-05-18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a caloric heat pump
CN106967464B (zh) * 2017-04-24 2019-02-26 青岛百事德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炉油及其制备方法
US10451320B2 (en) 2017-05-25 2019-10-2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water condensing features
US10451322B2 (en) 2017-07-19 2019-10-2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a caloric heat pump
US10422555B2 (en) 2017-07-19 2019-09-24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a caloric heat pump
US10520229B2 (en) 2017-11-14 2019-12-31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aloric heat pump for an appliance
US11022348B2 (en) 2017-12-12 2021-06-01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aloric heat pump for an appliance
US10876770B2 (en) 2018-04-18 2020-12-29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asto-caloric heat pump with variable pre-strain
US10782051B2 (en) 2018-04-18 2020-09-2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US10830506B2 (en) 2018-04-18 2020-11-10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Variable speed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US10648704B2 (en) 2018-04-18 2020-05-1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US10641539B2 (en) 2018-04-18 2020-05-0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US10648705B2 (en) 2018-04-18 2020-05-1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US10557649B2 (en) 2018-04-18 2020-02-11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US10648706B2 (en) 2018-04-18 2020-05-1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with an axially pinned magneto-caloric cylinder
US10551095B2 (en) 2018-04-18 2020-02-04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US10989449B2 (en) 2018-05-10 2021-04-2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with radial supports
US11015842B2 (en) 2018-05-10 2021-05-2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with radial polarity alignment
US11054176B2 (en) 2018-05-10 2021-07-06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with a modular magnet system
US11092364B2 (en) 2018-07-17 2021-08-1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with a heat transfer fluid circuit
US10684044B2 (en) 2018-07-17 2020-06-16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with a rotating heat exchanger
US11274860B2 (en) 2019-01-08 2022-03-1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echano-caloric stage with inner and outer sleeves
US11149994B2 (en) 2019-01-08 2021-10-19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Uneven flow valve for a caloric regenerator
US11168926B2 (en) 2019-01-08 2021-11-09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Leveraged mechano-caloric heat pump
US11193697B2 (en) 2019-01-08 2021-12-0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Fan speed control method for caloric heat pump systems
US11112146B2 (en) 2019-02-12 2021-09-0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Heat pump and cascaded caloric regenerator assembly
US11015843B2 (en) 2019-05-29 2021-05-2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aloric heat pump hydraulic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54437A1 (de) * 1978-12-16 1980-06-26 Bayer Ag Kraftstoff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DE3525124A1 (de) * 1985-07-13 1987-01-15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Kraftstoffe und heizoele und verwendung eines emulgatorsystems zur herstellung dieser kraftstoffe und heizoele
US4943389A (en) * 1988-04-04 1990-07-24 Emulsion Technology, Inc. Emulsifier for water-in-oil emulsions
US5288602A (en) * 1992-08-24 1994-02-22 Agfa-Gevaert Aktiengesellschaft Photographic silver halide element containing silicone oil
US5411558A (en) * 1992-09-08 1995-05-02 Kao Corporation Heavy oil emulsion fuel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3170132B2 (ja) * 1993-02-26 2001-05-28 利春 深井 洗剤を使用しない洗浄水と、その洗浄水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洗浄水を使用して乳化したものを水と油に分離する水と油の分離方法
JP2889903B2 (ja) * 1993-11-09 1999-05-10 利春 深井 浄化活性作用を有する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H11140470A (ja) * 1997-11-11 1999-05-25 Zenshin Denryoku Engineering:Kk 水−化石燃料混合エマルジョン
US7645305B1 (en) * 1998-07-01 2010-01-12 Clean Fuels Technology, Inc. High stability fuel compositions
JP4113964B2 (ja) * 1998-12-16 2008-07-09 利春 深井 活性水素を有する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1348579A (ja) * 2000-06-05 2001-12-18 Komatsu Ltd エマルジョン燃料
JP2003269268A (ja) * 2002-03-11 2003-09-25 Toshiaki Tsunematsu 液体燃料磁気処理装置
AU2004236657A1 (en) * 2003-04-30 2004-11-18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Ethoxylated surfactants for water in oil emulsions
WO2007127059A2 (en) * 2006-04-27 2007-11-08 New Generation Biofuels, Inc. Biofue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biofu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8138A (zh) 2010-03-31
US20100122488A1 (en) 2010-05-20
KR20100033959A (ko) 2010-03-31
TWI471417B (zh) 2015-02-01
WO2008139791A1 (ja) 2008-11-20
JP2009215524A (ja) 2009-09-24
JP4551944B2 (ja) 2010-09-29
CN101688138B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9573A (en) Oil emulsion
AU717273B2 (en) Stabilized water nanocluster-fuel emulsions designed through quantum chemistry
WO2015199075A1 (ja) エマルジョン燃料供給装置及びその供給方法
JPWO2009075317A1 (ja) 含油水を用いて乳化燃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WO2015037678A1 (ja) 相溶性透明含水油の製造方法及び相溶性透明含水油製造装置
JPH1182996A (ja) 油水エマルジョン燃料
JP2012036342A (ja) 不完全エマルジョン燃料及び不完全エマルジョン燃料の高熱量発生方法
CN102187079B (zh) 乳化燃料的制造方法及使用乳化燃料的方法
JP2000144158A (ja) 水−油混合燃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7018279A1 (en) A combustion enhancing fuel additive comprising microscopic water structures
JP2010138362A (ja) エマルジョン燃料油の生成方法
WO2021152905A1 (ja) 燃料生成装置、燃料生成方法、燃料組成物、炭化水素含有地層処理用組成物生成方法、炭化水素含有地層の処理方法、炭化水素の回収方法及びオイルサンド処理用組成物生成方法
KR100336092B1 (ko) 에멀젼 연료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촉매 혼합물
CN103666636A (zh) 可溶性清洁燃料油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96388A (ja) 不完全エマルジョン燃料の製造方法及び不完全エマルジョン燃料の製造装置
TW201033115A (en) Fuel gas production method
CN107655004B (zh) 一种用于四氯化碳处理设备的螺旋式微燃烧器
JP4877532B2 (ja) ゲル状燃料およびo/w/o三重層構造コロイダル燃料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TWI707109B (zh) 環保減排燃料製造方法
TW201907083A (zh) 燃油與水乳化燃燒以提升能源效率的裝置
KR101954068B1 (ko) 축산 폐뇨 혼합 에멀젼 연료유의 제조방법
JP2018109478A (ja) エマルジョン燃料供給装置及びその供給方法
JP2011057954A5 (zh)
WO2001073347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production d'un combustible additionne d'eau
JP2014196859A (ja) 燃料混合物をボイラーで燃焼させるための燃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