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9519A -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d articl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d articl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9519A
TW200909519A TW097132481A TW97132481A TW200909519A TW 200909519 A TW200909519 A TW 200909519A TW 097132481 A TW097132481 A TW 097132481A TW 97132481 A TW97132481 A TW 97132481A TW 200909519 A TW200909519 A TW 2009095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epoxy resin
thermosetting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2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geru Moteki
Makoto Uchida
Koichi Kawai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Kayak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Kayaku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Kayaku Kk
Publication of TW200909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951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02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 C08G59/04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of polyhydroxy compounds with epihalohydrins or precursors thereof
    • C08G59/06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of polyhydroxy compounds with epihalohydrins or precursors thereof of polyhydric phenols
    • C08G59/08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of polyhydroxy compounds with epihalohydrins or precursors thereof of polyhydric phenols from phenol-aldehyde condens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4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uring agents used
    • C08G59/44Amides
    • C08G59/46Amides together with other cur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9/00Compositions of polyacetal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acet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5Permanent coating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Description

20090951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適於電、電子材料中所使用之半導體资 封材、撓性線路基板(flexibIe ^ 山 续佴嗜从鐾m cuit board)、積層板、絕 緣保護材相途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由適㈣等 之該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形成薄 、 := 接著劑、及該等之硬化物,該熱硬化性樹脂 :成:二:由其形成之薄膜或接著劑可提供耐熱性、接著 / 生及7丨電特性優良之硬化物。 【先前技術】 線路二來_::、電子領域之發展極為顯著,而在撓性 =路^和積層板等領域中正尋求耐熱性、可靠性、薄型 化、精密加工性、可撓性等之提高。目前,為了因應此 =路而大量使用聚醯亞胺樹脂、或聚酿胺樹做挽 :(fleXiMe CirCUit b-^^^(-inated :之構成材料。—般而言聚gi亞胺㈣ 1 曰之耐熱性高且也具有可撓性,但當適合應用於上述用途 Γ接著劑或薄膜等時,在硬化時需要在左右之 心中進行熱處理。為了容易直接應用於電器、電子愛件 二:期望能降低該熱處理溫度。此外,也尋求此等樹脂 、、且成1 勿之硬化物之阻燃性、高耐熱性、高接著性、加埶時 :可靠性、低介電係數、破㈣性等各種特性進-步提高: 2、Hf4課題已有大量之提案。例如在專利文獻!及 中’係揭示含有聚醯亞胺樹脂與環氧樹脂'環氧樹脂硬 320552 5 200909519 化劑之耐熱性薄膜、接著劑、樹脂組成物等。在該文獻中 f揭示者雖已達成降低似溫度之目標,但尚未解決硬化 物之耐熱性下降之問題。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 2743〇號公報 〔專利文獻丨〕日本特開2006— 348086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係提供:硬化時之熱處理溫度低,而且可得到 =高耐熱性、及在室溫至高溫之廣闊溫度範圍内具有高 接者強度之硬化物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 (解決課題的手段) 、又化卿 本發明人等對於前述之㈣經反覆研究後,結果發現 3有聚酸胺樹腊、具有特定骨架之環氧樹脂及環氧樹脂硬 化劑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在低熱處理溫度下硬化,且 其硬化物具有高耐熱性、與在廣泛溫度範圍中具有高接著 強度’遂而完成本發明。 換§之,本發明係有關下列者。 0)—種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含有:使3,4,_二胺基二 基_與間駄酸(is〇phihaiic响及5_經基間駄酸 祕㈣id)進行脫水縮合反應而所得之含有反應㈣ 基之聚釀胺樹脂、選自由下述式⑺、式⑺或式⑷所示之 化合物所成之群,財之至少】種之環氧樹腊、及選自由下 述式⑺、式⑹或式⑺所示之化合物所成之群財之至少】 種之環氧樹脂硬化劑, 320552 6 200909519
(式中,η為平均值,表示超過0且在10以下之數;G表 示縮水甘油基)
(式中,η為平均值,表示超過0且在10以下之數)。 320552 200909519 (2)如上述(〗)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選自由式(2)、 ff)及式(4)所示之環氧樹脂所成之群組中之至少1種之 之Ϊ量,相對於含有反應性經基之聚醯胺樹脂、 衣虱、月:及裱氧樹脂硬化劑之總質量,為2至%質量%。 — 膜係3有上述(1)或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性線路純,錢訂邱)或⑺之熱硬化性樹 脂組成物而成。 1)而^積層板’係使用上述⑴或⑺之熱硬化性樹腊組成
Sir::保護材,係使用上述⑴或(2)之熱硬化性樹脂 組成物而成。 物。接著^ ’係含有上述⑴或(2)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硬化物’係上述⑴或⑺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 硬化物。 ,去 S ^或式(5)所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至少任 何一 f 〇 (10)如上述(1)、(2)戋 其係含有叫鄉==:咖議旨組成物, (a) 式(2)所示之環氧始 硬化劑之至少任何合式τ式⑺所示之環氧樹脂 (b) 式(5)所示之環氣樹脂硬干产 氧樹月旨之至少任何-者的級合。()()所之衣 320552 8 200909519 ()如上ic(l) (2)、(9)或(10)中任一項之熱硬化性樹腊組 成物,其中含有反應性羥基之聚醯胺樹脂之兩末端為胺基。 (12)如上述⑴、(2)、⑼至(11)中任—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 成物,其中,⑴含有反應性羥基之聚醯胺樹脂、(ii)選自由 式(2)、式(3)或式(4)所示之化合物所成之群組中之至少】 種之環氧樹脂、及㈣選自由式(5)、式⑹或式⑺所示之化 s物所成群、纟且中之至少丨種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總量係, 相對於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相關樹脂成分之總量 85至1〇〇質量%者。 冲 (、)如上述(1)、⑺、(9)至(12)中任一項之熱硬化性樹月旨組 成物’其復含有硬化促進劑。 (14) 如上述(13)之熱硬化性樹月旨組成物,纟中,硬化促進 為咪°坐化合物者。 ^ (15) 種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溶液,係含有上述(丨)、(2)、 (9)至(14)中任一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與溶劑。 (一16)如上述(丨5)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溶液,其中,溶劑係 —甲基亞楓(dimethylsulfoxide)。 、 (Π)如上述(1)、(2)、(9)至(16)中任一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 、物,其中’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相對於選自由式 (2)、,(3)或式(4)所示之環氧樹脂所成之群組中之至少\ 裒氧樹脂中’環氧基i當量、或當併用其他環氧樹脂 可貝I相對於兩者之總量中之環氧基i當量,選自由式(5)、 2(f)或式(7)所示之化合物所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丨種之枣 氧樹脂硬化劑及含有反應性經基之聚隨胺樹脂之總量中^ 320552 200909519 平均活性氫量、或當併用其他環氧樹脂硬化劑時則為包含 其他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總量與含有反應 性羥基之聚醯胺樹脂之總量中之平均活性氫量係〇·6至! 2 當量。 (18)—種撓性線路基板、積層板或絕緣保護材,係使用上 述(9)至(16)中任一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所得、或含有 上述(9)至(16)中任一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接著劑。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由該樹脂組成物形成 之薄膜,可在160至200它左右之低熱處理溫度下硬化, 而且其硬化物具有高耐熱性、與在廣泛溫度範圍内具有高 接,強度。因此,該樹脂組成物、或由該樹脂組成物形成 之薄膜係適於做為撓性線路基板、積層板等電、電子材料 中所使用之接著劑、絕緣保護材料等。 【實施方式】 砰細5兄明關於本發明 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含有:使34,-二胺. 二苯基ϋ⑷與間酖酸⑻及5,基間醜酸(c)進行‘ ' α反應所得之含有反應性羥基之聚酸胺樹 ^ 應性聚醯胺樹脂」)。 、卜稱馮石 在本發财所制之反純㈣胺樹脂的較佳合^ 法係記载於後述之合成例1。 ^ 、二宙。成所得之反應性聚趣 知树月曰之末端構造係與使用於合成 Ώ (f^\ ()之—月女成分、盘(£ 及(C)之間酞酸類成分之合計 失今比卞有關係。具體而 320552 10 200909519 言,將使用於合成之(A)、(B)及(c)成分之莫耳數分別設定 為a、b及c時,若a>b+c,則反應性聚醯胺樹脂之末端 為胺基,若a<b+c,則末端為羧基。此時,a〆卬+c)之 值以在0.5至2之範圍為佳、以在〇 7至丄5之範圍較佳。 由於末端為竣基者在製成組成物後保存安定性不良,故使 用於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脂, 係以末端為胺基者為佳。換言之,a/(b+c)之值以大於】 且在h5以下為佳、以大於1且在1.2以下較佳、以大於! 且在h15以下更佳。再者,關於(B)成分與(C)成分之使用 率由於具有羥基之(C)成分增加時,則有硬化後之耐熱 性會提尚,同時可撓性會有下降之傾向,故從兩特性之平
衡來看c/(b+c)之值為在〇 〇1至ο;之範圍,且以在O N 至〇‘1之範圍較佳,依實際情形,以在〇 〇2至〇. 為佳。 鹎囤 推測反應性聚醯胺樹脂為具有下述式(1)所代表之構 造者。 式⑴
(式中,η與m之比例是相當於當將使用於合成之(B)的間 5_@基間&酸之莫耳數分別設為b及^時之匕 11 320552 200909519 與c的比率,η+m以在10至60之範圍為佳 當n + m之值小於10時’反應性聚醯胺樹脂之分子量 會過小,而會有造成硬化後之耐熱性降低之可能性,當大 於60時,在合成時聚醯胺樹脂之黏度會變得過高,而會有 難以處理之虞。n+m之範圍以4〇至60較佳、以45至55 更佳。 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脂 之使用量,相對於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⑴反應性聚醯 胺樹脂、(ii)環氧樹脂、及(iii)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總質量, 係以40至95質量%為佳、以40至70質量%較佳、以4〇 至65質量%更佳。 、本么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含有選自式(2)、式(3 及式(4)所示之化合物中之"重以上的環氧樹脂。工 式(2)所示之環氧樹脂可經由使酚與二環戊二烯之聚 合物之紛化合物、與表氣醇進行脫鹽酸反應而合成。雖可 ί mio〇。(曰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等市售物,但只 :為=中之η值超過。且在1〇以下者即可而無特別限 疋均值以!至8左右為佳,以2至5左右較佳。 苯等㈣脂是可經由絲與二絲基甲基 股份有限公司製)等市 yLC3L(二井化學 々普, α物故也可如後述之合成例2中所 纪載,經由此酚芳烷基樹 气 成,但只要為式m Φ > 。表虱知之级氧化反應而合 要為式(3)中之η值超過0且在1〇以下者即可而 320552 12 200909519 無特別限定。ϋ之平均值以i至8左右為佳、以3至8左 右較佳、以4至6左右更佳。 二 -式(4)所不之環氧樹脂可經由酚與雙烷氧基曱基笨等 之反應物的酚芳烷基化合物、與表氯醇進行脫鹽酸反應而 合成。雖可取自NC—30〇〇(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等市 售物,但只要為式(4)中之n值超過Q且在1()以下者即可 而則無特別限定。η之平均值以左右為佳、以 左右較佳、以1至3左右更佳。 本發明之熱硬純樹脂組成物巾之選自如) 及式⑷所示化合物中的1種以上之環氧樹脂的使用量,相 對於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反應性聚酿胺樹脂、環氧 脂、及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總質量,通常為2至5〇質 且:广至靖“佳、以2〇至4〇質量%左右較: 去. 、更侄'、以25至35質量%左右最佳 Μ板猶心,2)式(3)及式⑷中之n值可從以凝谬渗无 儀(C)敎各環氧樹觸求出之數平均分子量之名 及式=明硬化性樹腊組成物係含有選自式(5)、式(6 及式⑺所不化合物之令的j種 … 式(5)所千夕戸与 之展虱树脂硬化劑。 /、之辰氧樹脂硬化劑 所記載,經由龄與二環_如後述之&成例3中 行聚合反應時,增減相二广達灯聚合反應而合成。在進 可控制式(辦之„值,==稀所使用之驗量,即 «下。例如:相對於)_中之n值通常超過〇,且在 戊—烯’使用莫耳比4至6倍莫 320552 13 200909519 ’例如在40至8G°C左右之溫度下,使盆反岸 直到反應結束,诵賫盔ης本〇 又r便〆、反應 式卩彳 ’、. 小時左右,可藉此而得到。 - 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可由輪盘-气宜田宜 苯等反應而合成。雖可取自J由㈣—以基甲基 下者即可而 為式⑹中之礙過0且㈣以 以2至5左古、=限疋。"之平均值《ή左右為佳、 ,甲基可經岐㈣雙坑氧基 為佳、以& 特別限定。n之平均值以1至6左右 4左右較佳、以1至2左右更佳。 式二:^_组成物中,除了上述式⑺、 可併用其他環氧樹r H'月曰以外’在不損害特性之範圍内 可舉例如:_型^^用之環氧樹月旨並無特別限定, 型環氧樹脂、腊環式、酉分芳炫基型環氧樹脂、聚酚 環氧樹脂、縮水甘=二I1 _、雜環式環氧樹脂、齒化紛 樹脂等:此等環氧樹脂可上、%水甘油酯系環氧 性樹氧樹脂之使用量’相對於熱硬化 以下為佳。%顺分之總質量,以在2。質量% 再者,式(5)、式(6) 士 層析法(GPC)測定各譬")之21值可從以凝膠滲透 氧·硬化劑所求出之數平均分子 320552 14 200909519 量之值算出。 在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除 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以外,在不損=)之 車^圍内可併用各種環氧_硬化劑。可併用之硬 =定:可舉例如:綱樹脂、紛芳燒基樹脂或聚紛 树月曰4酚系硬化劑;萘酚改質酚苻思 :㈣,系硬化劑;陶或苯偏三酸酐等酸奸系硬化 w ’ 一私基—苯基甲燒或雙氛胺⑻⑽㈣ 胺 化劑等。此外.,此等硬化劑亦可併用2種以上。)接系硬 j發明之熱硬化性樹频成物中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 干I二成物中之選自由式⑺、式(3)或式(4)所 :之化“勿所成群組中之至少i種的環氧樹脂、及其他可 =用=讀脂時助對於含有該等之總環氧樹脂之環氧 :置,選自由式(5)、式⑹或式⑺所示之化合物所成 抖二:1種之環氧樹脂硬化劑及前述反應性聚醯胺 ^1之平均活性氯量、或當併用其他環氧樹月旨硬 二旦貝ij為包含其他壤氧樹脂硬化劑之環氧樹脂硬化劑 之I置與含有反應性經基之聚酿胺樹脂之總活 Ζ量’以使用達w至Λ5當量之範圍之量為佳、以使 生〇·6幻.2當量之範圍之量為特佳。在此所謂之反應 ^㈣樹脂中之活性氫,係指經基所具有之氫及胺基所 具有之鼠。 此外,記載於前段中之可併用的硬化劑之使用量,是 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環氧樹脂硬化劍成分之總質量 320552 15 200909519 中’以佔20質量%以下之量為佳。 胺樹: = 成物,係以⑴反應性聚醯 雜細由 、 式(3)或式(4)所示之化合物所成 =之至少1種的環氧樹脂、及㈣選自由式(5)、式⑹ =斤物所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的環氧樹脂硬 «脂成分(以下也稱為本樹脂成分)做為必須 脂組成物,如同前述,只要在可達成本發明之效 2之乾圍内’也可含有不包含Μ述本樹脂成分中 树脂或環氧硬化劑等樹脂成分,但通 入旦3 發明中,熱硬化性樹腊組成物中之樹脂成口量"Τ。 至15貝置%左右為佳、以0至10質量%左右較佳、以0 至”㈣左右更佳、以0%最佳,本樹脂成分之含量, 相對於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樹脂成分之 =質,為佳、以㈣咐 質罝%更佳、以100%最佳。 含有反應性經基之聚酿胺樹腊,除了在本發明 用之反應性聚醯胺以外’也已知含有反應性羥基 質聚醯胺樹脂等,但在本發明中以不含此等為佳。, "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腊組成物,係以含有式⑺所示 環氧樹脂或式(5)所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至少— 佳。當含有式⑺所示之環氧獅時,其含量只要為在前= 環我樹月旨之項中所述之含量即可,但以相對於本樹脂 之總量,以20至40質量%左右為佳、以25至 左右較佳、以25至35質晋%产亡承乂土 ' 貝里i左右更佳。此外,當含有式 320552 16 200909519 (:):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時,其含量只要為在前 月曰硬化劑之項中所述之含量即可 树 量’從該總量減去(i)之反應性聚酿胺樹脂:㊁: 之含量的殘留分以1〇至3〇㈣左右為佳、以15 =質量%左右較佳、以15至25質量%左右更佳 際情形,也可併用式(2)所* _只 =硬化劑兩者,此時,使兩者 至4〇質量%左右’並以在本發财做為必須成分之 乳樹脂或其他環氧樹脂硬化劑補充各 ς = 量只要以達…質量%左右,較= 40貝左右、更佳係乃至%質量%左右,環氧樹浐 =劑含量以達1〇至3〇質量%左右為佳,較佳係15至 ;;;;·^ 曰⑴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脂之含量,相對於本樹脂成分之 、〜量為3〇至70質量%左右,且以4〇至7〇質量%左右 較佳、以40至65質量%左右更佳。 在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依需要,可添加 樹脂成分以外之添加劑,例如:硬化促進劑、填充劑、離 子捕捉劑等來使用。 硬化促進劑只要為可促進環氧樹腊與含有活性氫基之 聚醯胺樹脂或硬化劑之反應者就可以而無特別限定。例如 可使用.有機磷化合物、咪唑化合物、三級胺、毓(suif〇nium) 鹽、四級銨鹽等。此等硬化促進劑係依所使用之環氧樹脂 320552 17 200909519 和硬化劑之種類、或成形條件和要求特性等而適當 在本發明中,以咪唑化合物為佳。可舉例如··孓甲基咪 2-乙基咪唑、2_乙基_4_甲基咪唑、2_苯基_4,5_二‘甲'、 唾(2PHZ)、2_苯基-4-甲基_5,甲基咪唾等麵化合物^而、 以2-苯基-4,5-二羥T基咪唑較佳。 在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以含有硬化 劑為佳。當使用硬化促進劑時,其使用量係相對 脂削質量份,以在15質量份以下為佳、以在1〇 = 以下較佳,通常為0.5至5質量份左右。 填充劑可舉例如:氧化石夕、氧化铭、滑石、碳_、 碎_、氫氧储、碳賴、碳酸鋇、硫酸鋇、氮化石夕、 氮化蝴、碳、碳纖維、玻璃纖維、氧化銘纖維、氧化 化銘纖維、㈣f酸酯纖無⑽填充劑;聚醋、纖维、 纖維素纖維、絲胺纖維、此外各種聚合物小料有 填充劑。 y' 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馳成物係以不添加填充劑即直 接使用、或添加填充劑後使用之任何—者皆可。當添加填 充劑時’其添加量只要在可發揮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内即 可而無特別限疋,相對於含有填充劑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物之總量(質量),最多可添加至95質量% 。 除了硬化促進劑及填充劑以外,可摻配料偶合劑、 阻燃性賦予劑、氧化安定劑、離型劑、或顏料等添加劑。 此等添加劑也同樣可不添加,但可依需要添加。此等添加 劑之使时R要在不損害本發明之熱硬化性㈣組成物之 320552 18 200909519 特性範圍内就可以而無特別限定,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中可使用0至20質量%之範圍。 離子捕捉劑(ion traps)只要為可使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物中之不純物離子,特別是會降低電子電路之可靠植之各 種離子被吸附固著,則無特別限定,可使用水滑石系、鱗 酸錯系、碟酸敛系、氧化録系、氧化叙系等離子捕捉劑等。 此等離子捕捉财市售的:DHT—4A(協和化學工業股份 有限公司製)、Ky0wad0 KW— 2〇〇〇(協和化學卫業股份有限 △司製)、IXE - 1〇〇(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以e — 3〇〇(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ΙχΕ—4〇〇(東亞合成股份 有限公司製)、ΙΧΕ-_(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㈣)、ιχΕ —_(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㈣)#。此㈣子捕捉劑可單 蜀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離子捕捉劑之使用量,通常 係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可使们至ig質量%之範圍。 由以上’本發明之較佳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如下述。 較佳之本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一係由下列組成: (I) 上述本樹脂成分(前述⑴、⑼及(出)之成分)85至⑽質 量% (較佳係90至1〇〇質量% ;及 、 (II) 上述本樹脂成分以外之樹脂成分有〇至Μ質量%,較 佳係〇至10質量% 3有⑴)之成分之式(2)所示之環氧樹脂或⑽之成分之 ^,不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至少任何-者之熱硬化性 知t月曰組成物。 此時,上述本樹脂成分以下述情形較佳。 320552 19 200909519 (Ο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前述(i)、 (ii)及(iii)之成分)之總質量,以4〇至95質量%為佳、以 40至70質量%較佳、以4〇至65質量%更佳; (π)之ί辰氧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之總質量,為15 至50質1%,且以2〇至40質量%較佳、以25至40質量 %更佳、以25至35質量%最佳;及 (111)之環氧樹脂硬化劑:殘留部,以1〇至3〇質量%為佳、 ,以15至質量%較佳、以15至25質量%更隹。 此外’上述(i)、(ii)及(iii)成分之較佳之組成比例之組 合可舉例如下述情形。 (0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腊: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之總質 量,為40至95質量% ; (ii)之環氧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之總質量,為15 至5〇質量% ’且以20至40質量%較佳、以25至40質量 %更佳、以25至35質量%最佳;及 K (iii)之環氧樹脂硬化劑:殘部 ;或 (0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之總質 量,為40至70質量%; (η)之環氧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之總質量,為15 至50質量% ’且以20至40質量%較佳、以25至40質量 %更佳、以25至35質量%最佳;及 (111)之環氧樹脂硬化劑:殘部。 此外’其他上述⑴、(ii)及(iii)成分之較佳組成比例的 20 320552 200909519 組合可舉例如下述情形。 ⑴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t (ii)及(iii)之成分)之總質量,以4〇至分(前述⑴、 40至70質量%較佳、以40至65質景。/貝蕙%為佳、以 里/〇更佳. (ii)之環氧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之编’ 至50質量% ;及 〜質量’為15 (iii)之環氧樹脂硬化劑:殘部 ;或 ⑴之反應性聚醯胺樹脂^相對於上述本 以 (ii)及(iii)之成分)之總質量,以4〇至95 ^互了(别,(1)、 40至7〇質量%較佳、以4〇至65質量%更佳°為俭、
(ϋ)之環氧樹脂:相對於上述本樹脂成分之^拼曰 至40質量% ;及 里马2C (iii)之環氧樹脂硬化劑:殘部。 上述本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進—步以含有硬化促進巧 Γ〇〇 ° Γ5 ^ 100貝置份,為0.5至5質量份左右。硬化促進劑 化合物為佳。 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通常以溶解或分散於容 劑中而成之樹脂液,較佳係以溶解而成之樹脂溶液之形2 使用(或應用)於各種電器、電子材料中。 " 在本發明中,例如通常以按照下述,將本發明之熱硬 化性樹脂組成物成形於薄膜後而使用為佳。 將含有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上述樹脂液 320552 21 200909519 係树知/合液)塗布於金屬箔或樹脂薄膜(以下稱為基 岸膜)上’接著乾㈣,直接做為具有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之塗,層之基膜來使用、或於離型薄膜(經施予離型 处里之薄膜)上’與上述同樣進行而形成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物之乾燥塗布層後直接使用,並且,也可從該離型薄膜將 上述乾燥塗布層剝離後,做為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薄膜來 使用。、同時’大多數的情形,前述樹脂液係以不含填充劑 之形式利用’但依需要,也可配合前述填充劑等來使用。 卜也可如後述,使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含浸於薄膜狀 土材中並乾知4麦,做為預潰物(_㈣幻等之後使用。 ,本發月中’备提到含有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物之薄膜% ’係包括上述任何之薄膜成型品。該薄膜成型 品之情形,可為含填充劑者、亦可為不含填充劑者。 對基材薄膜之塗布可使用輕匕塗布@或多塗布哭 (mUltiC〇ater)等、,依一般之方法進行。此外,基材薄膜例如 可使用.銅岛或紹箱等金屬箱;或聚酸亞胺膜、芳酸胺薄 膜、聚對酞酸乙二醋薄膜、聚醋薄膜、聚賴亞胺薄膜、 聚醚酮薄膜或聚苯硫_(pps)薄膜等電絕緣性樹脂薄膜等。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塗布層之乾燥係使用線上 乾燥器#乾縣置,並在該樹脂組成物之硬化反岸 不會進行、切使進行硬化反應也不會對接著財之使用 k成阻礙之私度内’硬化反應藉由受抑制之溫度(例如: 至14〇t:左右之溫度)進行1至30分鐘左右(較佳係!至15 分鐘左右)’可得到具有經去除溶劑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320552 22 200909519 所形成之層(以下有時也僅稱為該樹脂層)的薄膜。 此外’所使用之基材薄膜係以配合用途而施予離型處 理或為了賦予接著性而實施電漿處理或電暈放電處理等為 宜。 …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也可直接做為接著劑使用,但通 常如同上述,製作成具有該樹脂層之薄膜、或後述之從剝 離薄膜剝下該樹脂層而成之該樹脂組成物薄膜後,做為接 著劑使用。 、 應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所得之撓性線路基板、積層 板、絕緣材或保護材(例如:絕緣保護材等),可按照下述 進行而得到。例如:在經施予離型處理之基材薄膜上具有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層的薄膜時,在壓著於電子基板等 士之後除去薄膜’需要時可進—步積層其他薄膜或金屬笛 等並加壓加熱使其硬化,即可得到將該樹脂層做為接著劑 或保護膜等來使用,而可得撓性線路基板、積層板 材、保護材等。 ^ 此外,也可將從已施予離型處理之基材薄膜剝下敎硬 脂組成物薄膜而應用於各種電子零件上,並使用轉 H墨成型等成型機予以成形,再硬 而可以將各種電子零件封Π及/或密封。 认U 7J、 、, 玎钿欣(較仏係樹脂溶液)含浸於玻3 斗 為來S日纖維、聚醯胺纖維、鋁纖維或紙等j 中之後加熱乾燥而得到 ' 形及硬化,]之預/貝物,將此預潰物以熱壓, 办及吏化即可得到積層板等。 320552 23 200909519 在上述中所使用之含有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Μ /合劍之樹脂液,係可以藉由使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 成物溶解或分散於㈣巾而制。較佳者㈣解本發明之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而成之樹脂溶液。 溶劑可舉例如:二甲基亞碉(DMS0)、Nm料 唆鲷、二甲基甲醯胺_)、N,N二甲基甲醯胺、n算二 甲基乙醯胺、甲苯、二甲苯、丙_、甲基乙基酮或甲基異 丁基酮等溶劑。此等溶劑可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劑:使用量’相對於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谷狀m,通常是佔1()至8G質量% 至7〇質量%之量為佳。 乂佔15 該樹脂溶液係調製成乾燥固形分 ^ 質量"以含有2〇至7。質量%為佳、較為至2二9( %、更佳係30至50質量%),且殘部為•匈至60貝量 此外,依實際情形,也可調製成固形分二之容:。 %且殘部為溶劑之樹脂溶液。 85質量 在該樹月旨溶液中,做為該溶液中所 本發明的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為 〇固形分之 任何-者,㈣含有式⑺料之環氧樹赌:二=成物之 氧樹脂硬化劑之至少任何—者之本發日/(5)所示之環 成物為佳、以含有下述⑷或(b)之任何一=化性樹脂組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較佳: 、、、5之本發明的 ⑷:式(2)所示之環氧樹脂、與式⑹ 脂硬化劑之至少任何一者之組合,·或工)所不之環氧樹 320552 24 200909519 (b):式(5)所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與式(3)或式(4)所示之 環氧樹脂之至少任何一者之組合。 此等樹脂組成物中之環氧樹脂及環氧樹脂硬化劑之含量比 率可直接應用前述之環氧樹脂與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組成比 例。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此等實 施例所限定。再者,記載於實施例中之物性值係依下述方 法求得者。 聚醯胺樹脂之活性氫當量:每1個經基所具有之氫及 胺基所具有之氫的化合物之平均質量數,為從原料化合物 之準備量算出之理論值。 環氧當量:每1個環氧基之環氧樹脂之平均質量數, 為依照JIS K— 7236測得之值。 羥基當量:每1個羥基(OH基)化合物之平均質量數, 為依JIS K— 0070之乙醯化法測得之值。 ICI黏度:使用ICI黏度計(股份有限公司Codix製)在 150°C測得之值。 玻璃轉移溫度:使用DMA測定裝置(東洋精機股份有 限公司製 RHEOLOGRAPH—SOLID),以2〇C/分昇溫速 度進行測定後在tan 5最大值時之溫度(註:DMA :動態黏 彈性測定: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接著強度:使用萬能張力測試機(東洋Baldwin製)依 照JIS C— 6481在25°C及180°C測得之值。 25 320552 200909519 彈性率降低點溫度:在以DMA測定之動態彈性率曲 線中,在動態彈性率降低之前的基線切線、與在降低後斜 率呈一定之線之切線的交點溫度。 (合成例1)(反應性聚醯胺樹脂之合成) 在安裝有溫度計、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擾拌裝置之 2L4 口燒瓶中’裝入N-甲基-2 -°比洛咬酮650質量份,一面 導入氮氣同時放入3,4'-二胺基二苯基醚120質量份、間酜 酸96質量份.、5-羥基間酞酸2.1質量份、氯化鋰6·3質量 份、吼啶139質量份後,在35°C攪拌使該等溶解。接著將 液溫升咼至90 C ’並在其中費時2小時滴入亞磷酸三苯酯 301質量份,再進行反應5小時。反應結束後,在反應液 中費時2小時滴入離子交換水39〇質量份,將所得之溶液 靜置。在溶液分離成2層後,捨棄上層部。在剩餘之下層 漿體狀樹脂份中加入DMF 510質量份並在6〇t中使其溶 解後,升溫至70 C,並費時1小時添加離子交換水4〇〇質 里份。添加完後’將所得之溶液冷卻及靜置。在溶液分離 成2層後,捨棄上層部,在剩餘之下層之漿體狀樹脂份中 加入使樹脂濃度達30質量%之量之DMF並使其溶解後, 得到含有反應性羥基之聚醯胺樹脂溶液。所得之含有反應 性羥基之聚醯胺樹脂的活性氫當量之理論值係5〇〇g; eq,式⑴中之n&m之值係,n之平均值為左右、瓜 之平均值為1左右,且111+11為51左右。 (合成例2)(式(3)所示之環氧樹脂之合成) 在安裝有溫度計、冷卻管、攪拌裝置之几4 口燒瓶中 320552 26 200909519 裝入做為酚芳烷基化合物(樹脂)之XLC 3L(三井化學股份 有限公司製,羥基當量173g/eq) 173質量份、表氯醇463 質量份、二曱基亞楓(DMs〇)n6質量份後,在5(rc溶解樹 月曰。接著,在擾拌下一面導入氮氣同時在所得之溶液中費 時2小時添加薄片狀氫氧化鈉(純度99% )42質量份。添加 元後在60 C使其反應1小時、在7〇下反應1小時、在 80 C下反應30分鐘。反應結束後’在所得之反應液中加入 水300質畺份及3〇質量%磷酸氳二鈉水溶液3〇質量份進 仃水洗。將所得之溶液靜置而分離成2層後,捨棄水層。 在加熱減壓下將過量之表氯醇從殘留之油層中餾去。接著 在其中加入6〇〇質量份之甲基異丁基酮(MIBK)使油層之殘 留物溶解。將此甲基異丁基酮之溶液加熱至70°C,並在攪 拌下外、加30貝量%之氫氧化鈉水溶液7質量份,接著使其 反應1小犄。將所得之反應液水洗直到水洗後之水層的pH 成,中j·生為止,反覆將溶液分離及捨棄水層。經由在加熱 減屋下將甲基異丁基_從所得之樹脂溶液中㈣,而得到 = 所示之ί衣氧樹脂(A)23〇質量份(淡黃色液狀)。所得之 裒氧树知之%氧當量係24〇g/eq,在時之ic〗黏产 係〇.〇4Pa.S。式(3)之η平均值為5.2。 (口成例3)(式(5)所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合成) 在安裝有溫度計、冷卻管、攪拌裝置之2L 4 口燒瓶中 著入^ 462.5質量份,並導人氮氣充分沖洗反應系内。接 內在:中添加二氟化硼酚複合物〇.5質量份後,將反應系 度升π至50 C。接著一面注意發熱,一面在其中費 320552 27 200909519 時1小時滴入二環戊二烯132.5質量份,進行反應。滴入 凡後’將反應系内之温度升高至7(TC,進一步進行反應1 小時。反應結束後,在反應液中加入甲基異丁基酮300質 里知’再加入去離子水2〇〇質量份進行水洗。將該混合液 月F置,在分離成油層與水層後,捨棄水層。接著,在加熱 減壓下將過量之較甲基異T基酮從㈣之㈣中顧去, 而侍到式(5)所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E)301質量份(淡黃色 透明液狀)。所得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羥基當量係170g/ 在15〇t時之ICI黏度係〇〇5Pa.s。式(5)之^值為丨8。 (實施例1至4、比較例丨) 以表1所示之組成(質量份)調配各成分而得到熱硬化 ,枒月曰組成物溶液。使用刮刀塗布器(c〇mma 將此 等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塗布於離型pET(聚酯)薄膜(以价^ 股伤有限公司製,pET—38AL5)上使乾燥後之厚度達 m後,藉由在設定於13〇t:之流動乾燥爐中費時15分 vrr '。 本而侍到具有做為硬化物前驅物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之層的離型PET薄膜。將此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從離型 PE丁薄膜剝離後,製作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薄膜。使此薄 膜在乾燥爐中在之硬化條件下硬 化’而侍到薄膜狀硬化物(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 物)^攸此薄膜狀硬化物之DMA測定所得之玻璃轉移溫度 及彈丨生率降低點溫度如表1所示。 、_ b外將别述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薄膜夾在電解銅箔 (祸田金屬箔紛股份有限公司製,CF—T9_18)之粗面與聚 320552 28 200909519 酿亞胺膜(宇部興產股份有限公司製,UPILEX 25 — SGA) 之處理面之間,在30kg/cm2之加壓條件下,在180°c加 熱硬化1小時,而得到以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薄膜之硬化 物接著複合化之有撓性的接著測試用樣品。此接著測試用 樣品之電解銅箔與薄辉狀硬化物之界面的接著強度之測定 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熱石更化料嫩臨知士:私7 » .知η Π .....
表1記載之各成分如下述。 聚醯胺樹脂溶液:由合成例丨所得 之聚醯胺格h Γ,丄 3有反應性經 咖=:,(活性A當量5_g/eq)之固形们。重量 環氧樹脂⑷:由合成例2所得之式(3)所示之環氧 320552 29 200909519 脂(環氧當量240g/eq) 環氧樹脂:式(2)所示 限公司製,XD — 1 〇〇〇,環氧當量245月曰(曰本化藥股份肩 環氧樹脂(C):式(4)所示之二叫) 限公司製,Nc—3〇〇〇,環 旦/曰(日本化藥股份有 κ ^ 乳田里 28〇g/eq) 之 井化=:=?===樹脂硬化· J編硬化_”由合成例 %氧树脂硬化劑(羥基當量17%/叫) 丁 ,旨硬化劑(F):式⑺所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 本化樂股份有限公司製,GPH—65,經基當量17 ) ^讀脂硬化劑⑹:驗㈣樹脂(日本有 公司製’PN—80,羥基當量1〇5g/eq) 刀有限
硬化促進劑:2PHZ-PW(四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溶劑:DMF 本發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在較一般的聚酿胺樹 財低之200。(:以下之溫度條件下使其硬化,其硬化物儘 官=表1之結果來看硬化溫度低,但仍具有高耐熱性。此 外彈性率降低點溫度高,而在低溫至高溫之廣範溫度範圍 内物性安定,特別是在高溫之接著特性為相當優良者。 口此本备明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係 有用於在製造過程或使用環境中預料會有熱應力之半導體 裝置和電子設備、汽車機器等廣範的領域中。 【圖式簡單說明】 320552 30 200909519 益 Ό、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1)

  1. 200909519 _、申請專利範圍: 種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含有:使二胺基二苯 基醚與⑽酸及5_M基間酞酸進行脫水縮合反^所得 之含有反應性羥基之聚醯胺樹脂、選自由下述式(⑴、式 =ί(4)所示之化合物所成之群組中之至少1種之環 物所二或式⑺所示之化合 吁、且τ之至乂 1種之裱氧樹脂硬化劑·· 0G OG
    (2)
    (式φ a ,η為平均值,表示超過〇且在 又不縮水甘油基) 10 以下之數;G 32〇552 32 200909519
    (式中’ η為平均值,表示超過〇且在⑺以下之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 選自由式(2)、式(3)及式(4)所示之環氧樹脂所成之群組 中之至父1種之環氧樹脂之含量相對於含有反應性經基 之聚醯胺樹脂、環氧樹脂及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總質量而 言為2至50質量% 。 3. 一種薄Μ’係含有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之熱硬化性樹脂 組成物。 4· 一種撓性線路基板,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熱硬 化性樹脂組成物而成。 5. -種積層板,係使Μ請專利丨項之減化性樹 脂組成物而成。 6. 一種絕緣保護材’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 i項之熱硬化 320552 33 200909519 性樹脂組成物而成。 劑’係含有中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熱硬化性樹 8.:Γ=物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 9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頂夕勒成& t,丄 古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含 有式(2)所不之環氧樹脂或 ^ ^ 之至少任何一者。 飞()所不之;衣乳樹腊硬化劑 7.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熱硬化性樹 有下述⑻或(b)之任一種組合: 八係3 斤⑷式(2)所示之環氧樹脂、與式⑹或式⑺所 虱樹脂硬化劑之至少任一者之組合;或衣 ⑻式(5)所示之環氧樹脂硬化劑、與式(3)或式⑷所 示之環氧樹脂之至少任一者之組合。 )戈式⑷所 範圍第9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组成物,其中., 3有反應性絲之聚酿胺樹脂之兩末端為胺基。 12.:==2項或第9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由式⑺式==二胺樹㈣i)選自 卩以式(4)所不之化合物所成群組中之 種之環氧樹脂、及⑽選自由式 之化合物所成群組中之至少i種之所示 ▲二:广更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樹脂成分之 5為85至1〇〇質量% 。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9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320552 34 200909519 物,復含有硬化促進劑。 H.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熱硬化性樹餘成物,其 中,硬化促進劑係咪唑化合物。 15. -種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溶液,係含有中請專利範圍第 2項或第9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與溶劑。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熱硬化性樹腊組成物溶液, 其中,溶劑係二曱基亞楓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弟2項或弟9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中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相對於選自由式 (2)、式(3)或式⑷所示之環氧樹脂所成群組中之至少1 2環氧樹脂中之環氧基1當量、或當併用其他環氧樹 月曰時則相料兩者之總量中之環氧基i當量,選自由式 (5)、或式⑺所示之化合物所成之群組中之至少厂 氧樹脂硬化劑及含有反應性㈣之聚醯胺樹月旨 :置中之平均活性氫量、或當併用其他環氧樹脂硬化 二I則為包含其他環氧樹脂硬化劑之環氧樹脂硬化劑 ^量與含有反應性經基之聚醯胺樹脂之總量中之平 句活性氫量係〇.6至1.2當量。 ㈣板或絕緣保護材,係使用申請 |觀圍第9項之熱硬化性樹纟旨組成物而得u接 係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320552 35 200909519 七、指定代表圖:本案無圖式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4 320552
TW097132481A 2007-08-27 2008-08-26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d article thereof TW20090951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9545 2007-08-27
PCT/JP2008/002306 WO2009028170A1 (ja) 2007-08-27 2008-08-26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9519A true TW200909519A (en) 2009-03-01

Family

ID=4038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2481A TW200909519A (en) 2007-08-27 2008-08-26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d articl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60322B2 (zh)
KR (1) KR20100057777A (zh)
CN (1) CN101784580A (zh)
TW (1) TW200909519A (zh)
WO (1) WO20090281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0154B2 (en) 2005-07-21 2016-10-25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Polyamide resi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s, and cured articles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8725A1 (en) * 2010-03-15 2012-11-15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Heat-Resistant Adhesive
JP5323780B2 (ja) * 2010-07-28 2013-10-23 ナン ヤ プラスティクス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積層基板用低誘導電率樹脂ワニス組成物及びその製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9082A (ja) * 1999-06-04 2001-02-20 Nippon Kayaku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そのワニス、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及びその硬化物
JP2001106769A (ja) * 1999-10-06 2001-04-17 Nippon Kayaku Co Ltd 半導体封止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半導体装置
JP4095381B2 (ja) * 2002-09-03 2008-06-04 群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アミド樹脂、これ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電子部品用被覆材料及び電子部品用接着剤
TWI306867B (en) * 2002-11-28 2009-03-01 Nippon Kayaku Kk Flame-retardant epoxy resin and its cured product
JP2004269615A (ja) * 2003-03-06 2004-09-30 Nippon Kayaku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2007204598A (ja) * 2006-02-01 2007-08-16 Nippon Kayaku Co Ltd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2008138191A (ja) * 2006-11-07 2008-06-19 Nippon Kayaku Co Ltd ポリアミド樹脂ワニス、その硬化物、および物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0154B2 (en) 2005-07-21 2016-10-25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Polyamide resi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s, and cured article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28170A1 (ja) 2009-03-05
JP5460322B2 (ja) 2014-04-02
JPWO2009028170A1 (ja) 2010-11-25
KR20100057777A (ko) 2010-06-01
CN101784580A (zh)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1100B2 (ja) 無溶剤型ポリイミドシリコー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US8476379B2 (en) Silphenylene skeleton-containing silicone type polym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7061037A1 (ja) 電子部品用液状樹脂組成物及び電子部品装置
TW201104738A (en) Semiconductor chip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190027729A (ko) 수지 조성물, 수지 필름, 반도체 적층체, 반도체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TWI391459B (zh)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 epoxy resin molding materials for sealing semiconductor
JP6856037B2 (ja) シリコーン変性ポリベンゾオキサゾール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226474A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epreg and laminate using same
JP5405959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による接着フィルム
JP5428950B2 (ja) 半導体素子用絶縁膜
JP6747440B2 (ja) フィルム形成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封止フィルム、支持体付き封止フィルム、半導体装置
TWI332961B (zh)
CN110894339A (zh)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热固性树脂膜以及半导体装置
TW200909519A (en)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d article thereof
JP4022851B2 (ja) 金属付き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当該製造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金属付き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TWI432487B (zh) Flammable polyimide silicone resin composition
JP2019048905A (ja) 樹脂組成物、樹脂フィルム、半導体積層体、半導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374565B2 (ja) 熱硬化性環状イミド樹脂組成物
Boga et al. New triepoxy monomer and composites for thermal and corrosion management
JP5176071B2 (ja) 耐熱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塗料
JP4509539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シート
JP2004269615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2004269793A (ja) シラン変性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膜
JP2007177017A (ja) ポリイミドシリコーン系樹脂組成物
JP4487507B2 (ja) 複合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