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7402A - Filter for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Filter for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7402A
TW200907402A TW097123897A TW97123897A TW200907402A TW 200907402 A TW200907402 A TW 200907402A TW 097123897 A TW097123897 A TW 097123897A TW 97123897 A TW97123897 A TW 97123897A TW 200907402 A TW200907402 A TW 2009074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sin layer
convex portion
light
fil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3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buyasu Kai
Tatsuro Tsuchimoto
Kiyoshige Maeda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0907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74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4Shielding materials being light-transmitting, e.g. transparent, translucent
    • H05K9/0096Shielding materials being light-transmitting, e.g. transparent, translucent for television displays, e.g. plasma display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7/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turning-machines with a single working-spindle, e.g. controlled by cams; Equipment therefor; Features common to automatic and semi-automatic turning-machines with one or more working-spindles
    • B23B7/02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machines for turning of stock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black matrices, light reflecting means 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01J29/89Optical or photographic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the vesse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207/00Coding scheme for general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of subclass G02B, but not including elements and systems which would be classified in G02B6/00 and subgroups
    • G02B2207/121Antistatic or EM shield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4Mean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or colour purity, e.g. black matrix or light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6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ans; Antista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29/00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e.g. field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 H01J2329/86Vessels
    • H01J2329/89Optical compon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the vessel
    • H01J2329/892Anti-reflection, anti-glare, viewing angle and contrast improv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5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grain, strips, or filamentary elements in respective layers or components in angular relation
    • Y10T428/24074Strand or strand-portions
    • Y10T428/24091Strand or strand-portions with additional layer[s]
    • Y10T428/24099On each side of strands or strand-por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21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with component conforming to contour of nonplanar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21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with component conforming to contour of nonplanar surface
    • Y10T428/2452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with component conforming to contour of nonplanar surface and conforming component on an opposite nonplanar surf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20090740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CRT、有機EL顯示器、液晶顯示器及電 漿顯示器等的顯示器裝置之畫面上所安裝的顯示器用濾波 片。詳細地,關於映入防止性優異的顯示器用濾波片,尤 其適合於電漿顯示器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先前技術】 於顯示面板中’爲了提高顯示面板的機能,光學濾波 片係安裝於前面。 例如,作爲安裝於電漿顯示面板之前面的電漿顯示器 用濾波片所必要的機能,可舉出(1)對於薄膜玻璃製的電漿 顯示器本體(面板),賦予機械強度,(2)遮蔽從電漿顯示面 板所發射出的電磁波,(3 )遮蔽從電漿顯示面板所發射出的 紅外線,(4)防止外光的反射,(5)色調修正等。 搭載於目前市場所出現的電漿顯示器之電漿顯示器用 濾波片’係由層合各具有上述(1)〜(5)機能的數層來形成。 具體地,由用於對電漿顯示面板賦予機械強度的玻璃等透 明基板、用於遮蔽電磁波的導電層、用於遮蔽紅外線的近 紅外線遮斷層 '用於遮斷紫外線的紫外線遮斷層、用於防 止外光反射的防反射層、及用於修正色調的含有在可見光 區域中有吸收的色素之色調修正層等來形成。 顯示器所要求的性能係年年變嚴格,對於顯示器用濾 波片的要求亦變得更高。其中,爲了更提高畫質特性,而 強烈要求高對比化、抑制千涉條紋、減輕螢光燈等對顯示 -5 - 200907402 器表面的映入等。 作爲減低映入的方法,一般係藉由在基材上形成具有 凹凸形狀的防反射層來實現。又,此凹凸形狀的形成係藉 由塗佈含有微粒子的透明塗料,在表面上形成微細凹凸來 實現(專利文獻1、2)。 另一方面,隨著電漿顯示器的低價格化,濾波片亦年 年低價格化,成本降低的要求亦變嚴格。一般的濾波片係 由具有防反射層、色調修正層、近紅外線遮斷層等的光學 機能性薄膜與形成有導電層的塑膠薄膜,經由黏著層來層 合而形成,對於此由2片薄膜所成的濾波片而言,由僅一 片的塑膠來形成濾波片係可能低價格化。例如,有提案在 塑膠薄膜的一面上具有防反射層,且在另一面上具有導電 層的濾波片,或在塑膠薄膜上形成導電層,且在其上層合 有防反射層的濾波片(專利文獻3、4)。 專利文獻1 :特開2005 -3 1 645 0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2 0 0 6 - 1 9 5 3 0 5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2007-96049號公報 專利文獻4 :特開2 00 6- 54 3 77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1、2的技術中,雖然映入防止性優 異,但光擴散性大,透過影像鮮明性不充分’而且在成本 方面亦因爲在顯示器用濾波片的形成中使用複數的薄膜而 不充分。 -6 - 200907402 又,於專利文獻3、4的技術中,雖然由於 膜來形成顯示器用濾波片’在成本方面有改善 視覺辨識側的最表面上沒有形成用於光擴散的 入防止性不充分。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爲鑒於上述先前技術的 低成本提供具有充分的映入防止性能,透過影 異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解決問顆的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顯示器用濾 以下的構成。 (1) 一種顯示器用濾波片,其特徵爲: 在透明基材上具有遮光性凸部, 由在前述遮光性凸部之上、及前述遮光性 遮光性凸部之間的非凸部區域中,層合有樹脂 所構成, 且在前述非凸部區域中具有前述樹脂層的 前述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爲在 的範圍內。 (2) 如前述(1)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 的凹處之深度(D)爲在0.5〜5 μιη的範圍內。 (3) 如前述(1)或(2)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遮光性凸部的高度爲0.5〜8μιη,且爲網目狀凸 點狀凸部。 (4) 如前述(3)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 以1片的薄 ,但由於在 凹凸,故映 問題點,以 像鮮明性優 波片係採取 凸部與前述 層的積層體 凹處, 50〜500nm ^述樹脂層 ’其中前述 $或複數的 1述所定義 200907402 的樹脂層佔有率(R)爲20〜ι〇〇%, (樹脂層佔有率(R)的定義) R = (β/α)χ100 α :三角形ABC的面積 β_二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 惟’於透明基材的面方向中,以通過網目狀凸部所包 圍的相鄰非凸部區域之相鄰2個重心(G 1、G 2 )的方式,在 與透明基材正交的方向中觀看樹脂層的截面時, 以網目狀凸部上的樹脂層之頂點當作C,以通過前述2 個重心中的一個重心(G 1 )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與 樹脂層的表面之交點當作A,以通過前述2個重心中的另 一個重心(G2)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與樹脂層的表 面之交點當作B。 (5) 如前述(1)〜(4)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中前述遮光性凸部係導電性網目。 (6) 如前述(5)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前述導電性 網目的間距爲在5 0〜5 0 0 μιη的範圍內。 (7) 如前述(5)或(6)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下述 所定義的樹脂層佔有率(R)爲20〜100% ’ (樹脂層佔有率(R)的定義) R = (β/α)χ100 α:三角形ABC的面積 β:三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 惟’於透明基材的面方向中’以通過網目狀凸部所包 200907402 圍的相鄰非凸部區域(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之相鄰2個重 心(Gl、G2)的方式,在與透明基材正交的方向中觀看樹脂 層的截面時, 以導電性網目上的樹脂層之頂點當作C,以通過前述2 個重心中的一個重心(G 1)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與 樹脂層的表面之交點當作A,以通過前述2個重心中的另 一個重心(G2)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與樹脂層的表 面之交點當作B。 (8) 如前述(1)〜(4)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中前述遮光性凸部含有樹脂成分及遮光性物質。 (9) 如前述(1)〜(8)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中前述樹脂層(在樹脂層爲積層構成時係前述遮光性凸 部側的1層)的重量塗佈量爲!〜丨6g/m2。 (10) 如前述(1)〜(9)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中前述樹脂層係透明樹脂層。 (1 1)如前述(1)〜(10)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中前述樹脂層係硬被覆層。 (12)如前述(1)〜(10)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中前述樹脂層係在硬被覆層之上層合有防反射層的積 層構成。 U3)如前述(1)〜(12)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中更具有含有由近紅外線遮斷機能、色調修正機能、 紫外線遮斷機能及N e阻隔機能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1 個機能之機能層。 -9 - 200907402 (1 4)如前述(1)〜(丨3 )中任一項記載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其係電漿顯示器用。 發明的效果 依照本發明’可低成本地提供具有充分映入防止性能 ,透過影像鮮明性優異的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方式】 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就以往的映入防止而言,爲了在如塑膠薄膜的平滑基 材上形成凹凸構造’雖然藉由塗佈含粒子的透明塗料,在 樹脂層形成粒子的凹凸’但於此方法中,無法不降低透過 影像鮮明性,而實現充分的映入防止。 相對於此’本發明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之特徵爲在透明 基材上具有遮光性凸部,由在前述遮光性凸部之上、及前 述遮光性凸部與前述遮光性凸部之間的非凸部區域中,層 合有樹脂層的積層體所構成,且在前述非凸部區域中具有 前述樹脂層的凹處,前述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 爲在50〜500nm的範圍內。作爲在前述遮光性凸部之上及 非凸部區域中層合有樹脂層的積層體,較佳爲以被覆前述 遮光性凸部及非凸部區域的方式,層合有透明樹脂層的態 樣。藉由本發明之構成的顯示器用濾波片,發現不會降低 透過影像鮮明性,而實現充分的映入防止。 若不利用遮光性凸部,而僅在樹脂層上形成凹凸構造 ,則由於樹脂層的凸部而導致透過影像的紊亂,降低透過 影像鮮明性,但發現若如本發明地,利用遮光性凸部在樹 -10 - 200907402 脂層上形成凹凸構造,則可抑制由於樹脂層的凸 的透過影像鮮明性之降低。茲推測此係因爲對透 明性之劣化有大幅影響的樹脂層之凸構造的特別 之光(來自顯示器的發光),係被遮光性凸部所遮 制樹脂層的凸部之透過影像鮮明性的劣化。 因此,本發明中的樹脂層,即使不含有用於 上形成凹凸構造的比較大尺寸的粒子,也可充分 ’同時亦可確保高的透過影像鮮明性。 如上述地,本發明即使在樹脂層中不含有粒 充分防止映入,但爲了更提高映入防止效果,可 中含有粒子。但是,取決於所含有的粒子之種類 樹脂層中含有粒子,透過影像鮮明性的降低。因 脂層中含有粒子,以提高映入防止效果時,爲了 過影像鮮明性,重要的是慎重選擇粒子的平均粒 。關於樹脂層中含有粒子的態樣之詳細係於後述 本發明中的遮光性凸部之平面形狀(從上面 狀)’較佳爲網目狀或複數的點狀(即作爲遮光性 佳爲網目狀凸部或複數的點狀凸部)。又,遮光性 爲導電層’遮光性凸部更佳爲網目狀的導電層, 網目。 &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較佳態樣之使用導電 作遮光性凸部’在導電性網目上層合有樹脂層的 器用濾'波片。再者’適用於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網目’係由金屬所構成,因此具有遮光性。 部所導致 過影像鮮 陡峭部分 光,故抑 在樹脂層 防止映入 子,也可 在樹脂層 ,由於在 此,於樹 不降低透 徑及含量 〇 來看的形 凸部,較 凸部較佳 即導電性 性網目當 電漿顯示 的導電性 -11 - 200907402 如前述地’本發明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係在透明基材上 具有遮光性凸部’由在前述遮光性凸部之上、及前述遮光 性凸部與前述遮光性凸部之間的非凸部區域中,層合有樹 脂層的積層體所構成,且在前述非凸部區域中具有前述樹 脂層的凹處’前述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 a爲在5 0 〜5 OOnm的範圍內。而且,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之較佳態樣爲使用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的態樣(因 此,遮光性凸部與遮光性凸部之間的非凸部區域係成爲導 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即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更詳細 地,特徵爲在透明基材上具有由導電性網目所成的導電層 ,由在該導電層上層合有樹脂層的積層體所構成,在該導 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即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非凸部區 域)具有該樹脂層的凹處,該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 Ra爲在50〜500nm的範圍內。 藉由使層合在由導電性網目所成的導電層上之樹脂層 的表面構造成爲如上述,發現可不降低透過影像的鮮明性 ,而防止映入。再者,導電層上所層合的樹脂層,藉由成 爲具有硬被覆機能或防反射機能的機能層’可謀求電漿顯 示器用濾波片的低成本化。 (樹脂層的凹處構造) 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所用的樹脂層’較佳爲 使用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配置在導電性網目與導 電性網目的開口部。如後述地,在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 分(非凸部區域)具有樹脂層的凹處’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 -12 - 200907402 粗糙度Ra只要在50〜500nm的範圍內,本發明的電漿 示器用濾波片之樹脂層的樹脂種類或該樹脂層的特性係 有特別的限定。又’作爲樹脂層,可爲單層,也可爲2 以上的積層構成。再者,於樹脂層爲積層構成時,在導 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遮光性凸部與遮光性凸部之間的 凸部區域)具有樹脂層的凹處,樹脂層的最表面層(與遮 性凸部或非凸部區域的相反側之表面)的中心線平均粗 度Ra爲在50〜5 00nm的範圍內。 本發明的樹脂層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 a較佳爲在 〜4 00nm的範圍內,更佳爲在1〇〇〜3 0 0nm的範圍內,特 爲15〇〜25〇nm的範圍內。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 若低於5 Onm,則映入影像的輪廓變明顯,容易見到映入 像,而若超過5 00nm,則透過影像會變差。因此,於本 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中,重要的是樹脂層的中心線 均粗糙度Ra爲在50〜500nm的範圍內。而且如前述地 於樹脂層成爲2層以上的積層構成時,重要的是樹脂層 最表面層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 a爲在5 0〜5 0 0 n m的範 內。 於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中,重要的是在導 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非凸部區域)具有樹脂層的凹處。第 圖、第2圖、第3圖中例示樹脂層的凹處之構造。於第 〜3圖中,在透明基材1上形成有導電性網目2,而且在 電性網目2上層合有樹脂層3。 如上述地,重要的是在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非 顯 沒 層 電 非 光 糙 75 佳 Ra 影 發 平 > 的 圍 電 導 凸 -13 - 200907402 部區域)具有樹脂層的凹處,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從有 效地防止映入的觀點來看,較佳爲在〇·5〜5μιη的範圍內, 更佳爲在0.5〜4μιη的範圍內,特佳爲在1〜3(1111的範圍內 〇 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係爲從凹處的山頂4到谷底5爲 止的垂直距離。山頂4係位於導電性網目上的樹脂層(樹脂 層的凸部),爲樹脂層的最高位置。而且,谷底5係位於導 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即位於導電性網目與導電性網目 之間(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的樹脂層(樹脂層的凹部),爲樹 脂層的凹處中最低的位置。 藉由使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成爲0.5〜5μιη,貝IJ映入 影像的輪廓可成爲不明顯,不易見到映入影像,而且可抑 制透過影像的變差,故較宜。 於本發明中,在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遮光性凸部 與遮光性凸部之間的非凸部區域)具有樹脂層的凹處,此凹 處的形成係可藉由控制導電性網目的厚度或間距的方法, 或控制用於設置樹脂層的塗液之黏度的方法等來達成。詳 細如後述。 以往的映入防止,係藉由在如塑膠薄膜的平滑基材上 ,塗佈含有平均粒徑爲〇·5〜ΙΟμπι左右的粒子之透明塗料 ,在表面上形成微細的凹凸而完成’但在此方法中’無法 不降低透過影像鮮明性,而實現充分的映入防止。 與其相對地,本發明的較佳態樣係爲具有由當作遮光 性凸部的導電性網目所成的導電層’在該導電層上層合樹 -14 - 200907402 脂層’利用導電性網目的凹凸(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與網目 部分)’在樹脂層上形成凹處(在樹脂層上凹凸構造),再藉 由使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成爲50〜5 OOnm,則即 使在樹脂層中不含有粒子,也可得到充分的映入防止效果 ,同時亦可確保高的透過影像鮮明性。 若不利用遮光性凸部(導電性網目),而僅在樹脂層上 形成凹凸構造,則由於樹脂層的凸部導致透過影像的紊亂 ,而降低透過影像鮮明性,但發現若如本發明地,利用遮 光性凸部(導電性網目)的凹凸,在樹脂層上形成凹凸構造 ’則可抑制由於樹脂層的凸部所導致的透過影像鮮明性之 降低。茲推測此係因爲對透過影像鮮明性之劣化有大幅影 響的樹脂層之凸部的特別陡峭部分之光(來自電漿顯示器 的發光)係被導電性網目所遮光,故抑制樹脂層的凸部之透 過影像鮮明性的劣化。再者,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中所用 的導電性網目,由於通常由金屬來形成,故具有充分的遮 光性。 以下說明本發明的顯示器用濾波片所具有的樹脂層之 凹凸構造的較佳構造。 於本發明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中,樹脂層係從遮光性凸 部與非凸部區域所構成的凹凸構造而來,較佳爲具有樹脂 層的凹凸構造。即,於使用網目狀凸部當作遮光性凸部時 ,較佳爲在網目狀凸部上形成樹脂層的凸部,在網目狀凸 部所包圍的非凸部區域中形成樹脂層的凹部。如此的樹脂 層之凹凸構造,從映入防止的觀點來看,係較佳的凹凸構 -15 - 200907402 造存在 ° 即’於樹脂層的凹凸構造中,樹脂層的凹部中的平坦 部分之比例小者係有效於抑制螢光燈等的映入。 關於上述內容,以使用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的網目 狀凸部之態樣來詳細說明。 於使用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時,較佳爲在構成 導電性網目的細線上形成樹脂層的凸部,在導電性網目的 細線所包圍的遮光性凸部與遮光性凸部之問的非凸部區域 (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以下稱爲開口部)中形成凹部 ,而且樹脂層的凹部中的平坦部分之比例小者爲佳。 上述樹脂層的凹部中的平坦部分之比例,可如下述地 替代表示。即,在透明基材的面方向中,以通過網目狀凸 部(導電性網目)所包圍的相鄰非凸部區域(遮光性凸部若爲 導電性網目,則非凸部區域爲開口部)之相鄰2個重心(G 1 、G 2)的方式,在與透明基材正交的方向中觀看樹脂層的截 面時,以網目狀凸部(導電性網目)上的樹脂層之頂點當作C ,以通過前述2個重心中的一個重心(G 1)的垂線(對於透明 基材的垂線)與樹脂層的表面之交點當作A,以通過前述2 個重心中的另一個重心(G2)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 與樹脂層的表面之交點當作B。以三角形ABC的面積當作 α,以三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當作β。此時 ,對於三角形ABC的面積α而言,三角形ABC之中所存 在的樹脂層之面積 β的比例,係指樹脂層佔有率 R(R = (p/c〇xl00)。使用圖面來說明樹脂層佔有率(R)。 -16 - 200907402 第5圖顯示使用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的本發明 之顯示器用濾波片的截面圖,以通過相鄰開口部的相鄰2 個重心(Gl、G2)之方式,在與透明基材正交的方向中觀看 樹脂層的截面之圖。於第5圖中,樹脂層佔有率(R)係指對 於樹脂層的凸部之頂點C、通過有導電性網目的1個開口 部之重心G 1的垂線7 a與樹脂層表面的交點A、通過鄰接 於前述開口部的開口部之重心G2的垂線7b與樹脂層表面 的交點B所連接成的三角形ABC之面積(α ;以點表示)而 言,該三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凹凸構造的面積 (β ;以斜線表示)的比例。 此處,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之重心係指如第4圖所示 地,在透明基材的面方向中俯視導電性網目時,導電性網 目的開口部8之重心6。又,交點Α及Β係如第5圖所示 地,在通過2個重心,與透明基材正交的方向中觀看樹脂 層的截面時,通過開口部的重心6之垂線7a、7b與樹脂層 3的表面之交點。 樹脂層佔有率(R)係由上述三角形ABC的面積(〇〇與上 述三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β)來算出,以下 式表不。 (R)=(p/a)x1〇〇 爲了算出樹脂層佔有率(R),樹脂層凹凸構造的面積即 三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β)及三角形ABC 的面積(a) ’係以雷射顯微鏡(例如(股)KEYENCE製的 V K - 9 7 0 〇)來測定、算出。藉由雷射顯微鏡來觀察、測定樣 -17 - 200907402 品,再於垂直方向中對所得到的樹脂層之三次元影像數據 進行二次元的解析,以求得二次元輪廓,由此二次元輪廓 可算出三角形 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β)與三角 形ABC的面積(〇〇。此時’預先在樣品的樹脂層表面上,藉 由濺鍍等來形成鈾或鈀等的極薄膜(厚度爲50〜lOOnm左 右的均一膜),可得到不受樹脂層下方的導電性網目或基材 的影響之影像數據。具體的測定方法係顯示於實施例中。 於本發明中,上述樹脂層佔有率(R)較佳爲在 20〜 1 0 0 %的範圍內,更佳爲在2 0〜8 0 %的範圍內,特佳爲在3 0 〜7 0 °/〇的範圍內。藉由使上述樹脂層佔有率(R)在2 0〜1 0 0 % 的範圍內,可不降低透過影像鮮明性,而有效地防止螢光 燈等的映入。 於樹脂層中含有比較大量(例如對於樹脂層的全部成 分而言,比6重量%大)的粒子時,由於粒子所致的樹脂層 之凹凸構造,上述樹脂層佔有率(R)會超過100%,若超過 1 00%則透過影像鮮明性會降低。 如上述地,樹脂層佔有率(R)係表示樹脂層的凹凸構造 之凹部中的平坦部分之比例,此數値愈大,則表示平坦部 分的比例愈小之樹脂層凹凸構造,此數値愈小則表示平坦 部分的比例愈大之樹脂層凹凸構造。 若比較第5a圖與第5b圖,則與第5b圖相比下,第5a 圖係成爲樹脂層3的凹部中之平坦部分的比例小之構造。 第5a圖與第5b圖中的樹脂層佔有率(R),如由圖面所可明 知,第5a圖係大者。實際上,確認第5a圖者係有映入防 -18 - 200907402 止效果。 於樹脂層的凹凸構造中’當凹部中的平坦部分之比例 大時’由於提咼表面的正反射率,故映入防止性惡化,相 反地於平坦部分的比例小時’正反射率變低,故映入防止 性佳。 如則述地’本發明即使在樹脂層中不含有粒子,也可 充分防止映入’但爲了更提高映入防止效果,可在樹脂層 中含有粒子。然而’由於在樹脂層中含有粒子,透過影像 鮮明性會降低。因此,於樹脂層中含有粒子以提高映入防 止效果時’爲了不降低透過影像鮮明性,必須慎重選擇粒 子的平均粒徑及含量。 再者’於樹脂層中含有粒子時,也必須調整粒子的平 均粒徑及含量’以使由在導電性網目等的遮光性凸部上及 開口部等的非凸部區域中層合樹脂層而得之樹脂層的中心 線平均粗糙度Ra的範圍,即Ra成爲在50〜500nm的範圍 內。 於樹脂層中含有粒子時,較佳爲使用平均粒徑爲〇 . 5 〜5 μιη的粒子,特佳爲使用平均粒徑爲i〜3 μιη的粒子。 此處所謂的粒子之平均粒徑,例如係指藉由電阻試驗 方法(庫爾特計數法)所測定的球相當値來表示的粒徑的平 均値。 又,於樹脂層中含有粒子時,粒子的平均粒徑較佳爲 使用0.5〜5 μηι的範圍內且具有與導電性網目等的遮光性 凸部之厚度相同程度以下的平均粒徑之粒子,尤佳爲使用 -19 - 200907402 具有對於導電性網目等的遮光性凸部之厚度而言,9 0 %以 下的平均粒徑之粒子,更佳爲具有對於導電性網目等的遮 光性凸部之厚度而言,80%以下的平均粒徑之粒子。再者 ,此時所用的粒子之平均粒徑只要爲0.5 μιη以上,則對於 導電性網目等的遮光性凸部之厚度而言,粒徑的比例係沒 有特別的下限。 於樹脂層中含有粒子時,對於1 0 0重量%的樹脂層之 全部成分而言,粒子的含量。/。較佳爲6重量%以下,尤佳爲 4重量%以下,更佳爲3重量%以下,特佳爲2.5重量以下 。於樹脂層中含有粒子時的下限含量,對於1 0 0重量%的 樹脂層之全部成分而言,係0.1重量%左右。 作爲樹脂層中所含有的粒子,可舉出無機系、有機系 者,但較佳爲由有機系材料所形成者。又,亦可爲透明性 優異者。作爲粒子的具體例,若爲無機系,可舉出砍石珠 ,若爲有機系,可舉出塑膠珠。再者,於該塑膠珠之中, 較佳可舉出透明性優異者。作爲具體例,可舉出丙烯酸系 、苯乙烯系、蜜胺系等。於本發明中,較佳爲使用透明性 優異的丙烯酸系。 又,其形狀較佳爲球狀(真球狀、橢圓狀等)’更佳爲 真球狀。 於本發明的樹脂層含有硬被覆層當作構成要素時’可 在硬被覆層含有上述含量(對於100重量%的樹脂層之全部 成分而言爲6重量%以下)的上述平均粒徑(0.5〜5μιη)之粒 子。 -20- 200907402 電漿顯示面板的映入影像係由來自電漿顯示器用濾波 片的反射光與來自電漿顯示面板的反射光所構成。來自電 漿顯示面板的反射光,爲了被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所吸收 ,可藉由降低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透過率而改善映入性 能。但是,於過度降低電槳顯示器用濾波片的透過率時, 透過影像的亮度亦會降低,影像變暗,於如此的情況下爲 了維持亮度,必須對電漿顯示面板加亮所放映的影像,結 果的消耗電力變多,而不能說是較佳的態樣。因此’本發 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之全光線透過率較佳爲2 0〜6 0 % ,尤佳爲2 5〜5 0 %,更佳爲3 0〜4 5 %,藉由成爲如此的透 過率,可使映入的低減及透過影像亮度的平衡成爲合適。 (導電層) 電漿顯示面板在其構造或動作原理上’從面板產生強 度的洩漏電磁波。近年來,關於來自電子機器的洩漏電磁 波對人體或其它機器的影響之議論’例如日本要求抑制在 VCCI(voluntary control council for interference by processing equipment electronic office machine)的基準値 內。具體地於V C C I中,在顯示業務用途的管制値之c 1 a s s A 中,輻射電場強度係低於5 0 d B μ V / m,在民生用途的管制値 的class B中係低於40dBgV/m,由於電漿顯示面板的輻射 電場強度在20〜90MHz頻帶內超過50Βμν/ιη(對角40吋型 的情況),照原樣的狀態係無法使用於家庭用途。因此’於 電漿顯示面板中,必須配置有電磁波屏蔽層(導電層)的電 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21 - 200907402 爲了發揮電磁波屏蔽性能,電磁波屏蔽層必須具有導 電性’電漿顯示面板的電磁波屏蔽所需要的導電性以面電 阻計爲3Ω/□以下,較佳爲1Ω/□以下,更佳爲〇.5Ω/□以下 。因此’於具有導電層的本發明之顯示器用濾波片,該導 電層的導電性以面電阻計較佳爲3Ω/□以下,尤佳爲1Ω/口 以下’更佳爲0.5Ω/□以下。又,爲了提高電磁波屏蔽性, 面電阻係愈低愈佳,但現實的下限爲0.0 1 Ω / □左右。 於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中,較佳爲使用導電 性網目當作導電層。藉由使用導電性網目,利用導電性網 目所配置的凸部分與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凹部分(表示導 電性網目的開口部,遮光性凸部與遮光性凸部之間的非凸 部區域),可在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形成樹脂層的凹處 〇 本發明之由導電性網目所成的導電層,除了具有遮蔽 電磁波的機能,還具有如此上述地在樹脂層上形成凹處(樹 脂層的凹凸構造)的任務。 爲了在樹脂層上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凹處,導電性網 目的厚度必須大到某一程度’然而相反地若厚度過大,則 透過影像鮮明性有降低的傾向’而且會降低樹脂層的塗佈 性,有發生塗佈條紋或不均的情況。 根據上述觀點,導電性網目的厚度較佳爲在〇·5〜8|^m 的範圍,更佳爲在1〜7^m的範圍內’特佳爲在1〜“⑺的 範圍內。導電性網目的厚度若低於0 _ 5 μ m ’則無法充分得 到樹脂層之凹處深度’映入的輪廓變明顯’有容易看到映 -22 - 200907402 入影像的傾向,而且會無法到所需要的電磁波屏蔽性。又 ’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超過8μιη時,樹脂層的凹處深度變 過大’透過影像有變差的傾向,而且由於與成本上升有關 聯,故不宜。 又,從樹脂層的塗佈性之觀點來看,導電性網目的厚 度係小者爲佳。因此,藉由使導電性網目的厚度成爲8 μΐη 以下,則不會發生塗佈條紋或塗佈不均等,可得到良好的 塗佈面。導電性網目的厚度若超過8 μηι,則由於樹脂層的 塗佈性降低’難以在樹脂層上安定地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 凹處。 另外’於以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時,就導電性 網目的間距而言,從在樹脂層上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凹處 之觀點來看’亦有較佳的間距之範圍存在。此處,導電性 網I目的間距’係指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導電性網目的 細線所包圍的開口部分)之間隔,具體地爲丨個開口部的重 心、與該開口部共用丨邊的相鄰開口部之重心的重心間之 距離。 於本發明中,樹脂層所形成的凹處之間距係大幅依賴 於導電性網目的間距。因此,藉由控制導電性網目的間距 ’可在樹脂層上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凹處。此處所謂的凹 處之間距’係指相鄰凹處的谷底問之距離,詳細地爲在上 述第1〜3圖中,某1個凹處的谷底5與該凹處相鄰之凹處 的谷底5之距離。 根據上述觀點,導電性網目的間距較佳爲在5 〇〜 -23 - 200907402 500μιη的範圍內,尤佳爲在75〜450nm的範圍內,更佳 在100〜350μιη的範圍內。 又’以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成爲在50 500nm的範圍內之方式,於樹脂層上形成凹處時,導電 網目的厚度與間距之間有較佳的關係存在。即,於導電 網目的厚度爲〇·5μιη以上且低於4μπι時,間距較佳爲在 〜3 0 0 μ m的範圍內’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爲4 μ m以上且 於6μιη時,間距較佳爲在1〇〇〜400μιη的範圍內,於導 性網目的厚度爲6 μ m以上且8 μ m以下時,間距較佳爲 150〜500μηι的範圍內。 另外’於導電性網目的間距與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 關係中,從映入防止的觀點來看,兩者之間存在較佳的 係。於導電性網目的間距爲5 0 μ m以上且2 0 0 μ m以下時 凹處深度D較佳爲在0.5〜4μιη的範圍內,更佳爲在0.5 3μηι的範圍內。又,於導電性網目的間距大於2〇〇μιη且 500μιη以下時’凹處深度D較佳爲在〇.7〜5μιη的範圍 ,更佳爲在1〜4μπι的範圍內。 本發明的導電性網目之線寬較佳爲在3〜3 0 μ m的範 內,更佳爲在5〜2 0 μ m的範圍內。導電性網目的線寬若 3 μ m小’則電磁波屏蔽性有降低的傾向,另—方面,線 若比3 0 μ m大’則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透過率有降低 傾向。上述電磁波屏蔽性與透過率,由於亦被導電性網 的間距所影響,故較佳爲在上述範圍內調整線寬及間距 對於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透過率,導電性網目的 爲 性 性 50 低 電 在 之 關 > 爲 內 圍 比 寬 的 巨 Ο 開 -24 - 200907402 口率係有大的影響。導電性網目的開口率係指對於網目部( 細線部)之俯視上的總面積與開口部的俯視上之總面積的 和而言’開口部的總面積之比率,導電性網目的開口率係 由線寬與間距來決定。於本發明中,導電性網目的開口率 較佳爲60%以上,更佳爲70%以上,特佳爲8〇%以上。開 口率的上限較佳爲9 5 %以下,較佳爲9 3 %以下。 導電性網目的開口率例如可如以下地進行測定。 使用(股)KEYENCE製數位顯微鏡(VHX-200),以200 倍的倍率進行表面觀察,使用其亮度抽取樣機能(直方圖抽 取,売度fe圍設疋0-170),2値化成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 部分(開口部)及導電性網目存在的部分,接著使用面積計 測機能’算出全體的面積及開口部的面積,將開口部面積 除以全體的面積而求得開口率。 具體地,較佳爲從20cm X 20cm尺寸的1片樣品’算出 任意2 0個地方的開口率,當作其平均値。 導電性網目的網目圖案形狀(開口部的形狀)’例如可 舉出正方形、長方形、菱形等的4角形所成的格子狀網目 圖案、三角形、5角形、6角形、8角形、1 2角形般的多角 形所成的網目圖案 '圓形、橢圓形所成的網目'前述 之複合形狀所成的網目圖案、及任意網目圖案°於上述之 中,較佳爲使用4角形所成的格子狀網目圖案、6角形所 成的網目圖案,更佳爲使用規則的網目圖案。 於網目圖案例如爲格子狀網目圖案時’爲了不會發生 縱橫排列配置的顯示器之畫素的相互作用所致的莫阿干涉 -25 - 200907402 條紋’對於畫素的排列線而言 某一程度的角度(偏角)。不會 由於係隨著畫素的間距、或網巨 故可按照此等條件來適宜設定 於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 成的導電層係形成在透明基材 爲使用由溶液製膜法或熔融製 基材的詳細係如後述。 於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 上形成導電性網目層之方法, 例如,(1)於透明基材上以圖案 (2)以鍍敷之含觸媒核的油墨進 方法,(3)使用導電性纖維的方 來貼合金屬箔後,進行圖案化 相製膜法或鍍敷法來形成金屬 ,(6)使用感光性銀鹽的方法, 蝕的方法等,惟不受此等所限 茲詳細說明上述導電性網 (1)於透明基材上以圖案狀 藉由網版印刷、凹版印刷等眾 材上以圖案狀印刷導電性油墨 (2 )以鍍敷之含觸媒核的油 敷的方法,例如使用由含鈀膠 圖案狀印刷,將其浸漬在無電 ,網目圖案的線較佳爲具有 發生莫阿干涉條紋的偏角, _圖案的間距·線寬而變化, 〇 濾波片中,由導電性網目所 上。作爲該透明基材,較佳 膜法所得之各種薄膜,透明 濾波片中,在透明基材等之 係可使用眾所周知的方法。 狀印刷導電性油墨的方法。 行圖案印刷後,施予鍍敷的 法,(4)在基材上經由接著劑 的方法,(5)在基材上藉由氣 薄膜後,進行圖案化的方法 及(7)對金屬薄膜進行雷射燒 定。 目的製造方法。 :印刷導電性油墨的方法,係 所周知的印刷法,在透明基 的方法。 墨進行圖案印刷後,施予鍍 體的糊所成的觸媒油墨進行 解鍍銅液中中,施予無電解 -26 - 200907402 鍍銅’接著施予電解鍍銅,再施予Ni_Sn合金的電解鍍敷 ,以形成導電性網目圖案的方法。 (3 )使用導電性纖維的方法,係經由接著劑或黏著材來 貼合導電性纖維所成的編織布之方法。 (4)在透明基材上經由接著劑來貼合金屬箱後,進行圖 案化的方法’係在透明基材上經由接著劑或黏著材來貼合 金屬箔(銅、鋁或鎳等)後’利用微影法或網版印刷法等對 此金屬箔利用製作光阻圖案後,將金屬箔蝕刻的方法。作 爲上述形成光阻圖案的方法,較佳爲微影法,微影法係在 金屬箔上塗佈感光性光阻或層合感光性光阻薄膜,使密接 圖案光罩進行曝光後,以顯像液來進行顯像,形成蝕刻光 阻圖案,再藉由適當的蝕刻液來溶出圖案部以外的金屬, 形成所欲的導電性網目之方法。 (5 )在透明基材上藉由氣相製膜法或鍍敷法來形成金 屬薄膜後,進行圖案化的方法,係藉由蒸鍍、濺鍍、離子 鍍等的氣相製膜法或鍍敷法,在透明基材上形成金屬薄膜( 銅、鋁、銀、金、鈀、銦、錫、或銀及其以外的金屬之合 金等所成的金屬),利用微影法或網版印刷法等對該金屬薄 膜製作光阻圖案後,將金屬薄膜蝕刻的方法。上述形成光 阻圖案的方法’較佳爲微影法’微影法係在金屬薄膜上塗 佈感光性光阻或層合感光性光阻薄膜’使密接圖案光罩進 行曝光後’以顯像液來進行顯像’形成蝕刻光阻圖案’再 藉由適當的餽刻液來溶出圖案部以外的金屬’形成所欲的 導電性網目之方法。於此方法中,較佳爲不經由接著劑或 -27 - 200907402 黏著劑,而在透明基材上形成金屬薄膜。 (6) 使用感光性銀鹽的方法,係有在透明基材上塗覆鹵 化銀等的銀鹽乳劑層,進行光罩曝光或雷射曝光之後、進 行顯像處理以形成銀的網目之方法。所形成的銀網目較佳 爲更以銅、鎳等的金屬進行鍍敷。此方法在W02004/7810 號公報、特開2 004 -22 1 5 64號公報、特開2 00 6 - 1 293 5號公 報等中有記載,可參照。 (7) 對金屬薄膜進行雷射燒蝕的方法,係對與上述 同樣的方法在透明基材上形成的金屬薄膜,以雷射燒蝕方 式製作金屬薄膜的網目圖案之方法。 所謂的雷射燒蝕,於在對吸收雷射光的固體表面照射 能量密度高的雷射光時,藉由切斷所照射的部分之分子間 的鍵結’使蒸發’而削掉所照射的部分之固體表面的現象 。可利用此現象對固體表面進行加工。雷射光由於直進性 、集光性高’故可選擇燒蝕所用的雷射光之波長約3倍左 右的微細面積進行加工’可藉由雷射燒蝕法來得到高的加 1 工精度。 該燒蝕所用的雷射係可使用能吸收金屬的波長之一切 雷射。例如’可使用氣體雷射、半導體雷射、準分子雷射 、或用半導體雷射於激發光源的固體雷射。或者,藉由組 合此等固體雷射與非線形光學結晶,可使用第二高次諧波 光源(SHG)、桌二局次諧波光源(THG)、第四高次諧波光源 (FHG)。 於該固體雷射之中,從不加工塑膠薄膜的觀點來看, -28 - 200907402 較佳爲使用波長爲254nm至533nm的紫外線雷射。其中 較佳爲使用Nd:YAG(鈸:釔·鋁.石榴石)等的固體雷射之 SHG(波長5 3 3 nm),更佳爲使用Nd:YAG等的固體雷射之 THG(波長3 5 5nm)的紫外線雷射。 作爲該雷射的振盪方式,可以使用一切方式的雷射, 但從加工精度之點來看,較佳爲使用脈衝雷射,更佳爲使 用脈衝寬度爲ns以下的Q開關方式之脈衝雷射。 於金屬薄膜之上(視覺辨識側)更形成0.0 1〜〇」μ m的 金屬氧化物層後,較佳爲對金屬薄膜與金屬氧化物層進行 雷射燒蝕。作爲金屬氧化物,可使用銅、鋁、鎳、鐵、金 、銀' 不銹鋼、鉻、鈦、錫等的金屬氧化物,但從價格或 膜的安定性等之點來看’較佳爲銅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 形成方法係可使用真空蒸鍍法、濺鍍法、離子鍍法、化學 蒸鍍法、無電解及電解鍍敷法等。 於上述導電性網目的製造方法之中,從可容易地製造 厚度比較小的導電性網目(例如厚度爲8 μ m以下的導電性 網目)’且可確保高的電磁波屏蔽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爲使 用上述(2)、(5)、(6)及(7)的製造方法。 又’從樹脂層的塗佈性、及樹脂層與導電層的密接性 之觀點來看,較佳爲使用以上述(2)、(5)及(7)的製造方法 所製造的導電性網目。尤其,特佳爲使用上述(5)的製造方 法,因爲樹脂層的塗佈性良好,且導電性網目的製造成本 低。 茲更詳細說明上述(5)的製造方法。 -29 - 200907402 作爲於透明基材上形成金屬薄膜的方法,較佳爲氣相 製膜法。作爲上述氣相製膜法,可舉出濺鍍、離子鍍、電 子束蒸鍍、真空蒸鍍、化學蒸鍍等,於此等之中,較佳爲 濺鍍及真空蒸鍍。作爲用於形成金屬薄膜的金屬,可使用 銅、鋁、鎳、鐵、金、銀、不銹鋼、鉻'鈦等的金屬內之 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成的合金或多層者。於此等之中, 從得到良好的電磁波屏蔽性,網目圖案加工容易,且低價 格等之點來看,較佳爲使用銅。 又’於使用銅當作金屬薄膜的金屬時,在基材與銅薄 膜之間,較佳爲使用5〜1 0 0 n m的厚度之鎳薄膜。藉此,可 提高基材與銅薄膜的接著性。再者,於如此的態樣中,導 電性網目的厚度係意味鎳薄膜層與銅薄膜層之和的厚度。 作爲在金屬薄膜上形成光阻圖案的方法,較佳爲使用 微影法。該微影法係在金屬薄膜上層合感光性光阻層,對 該光阻層作網目圖案狀曝光’進行顯像以形成光阻圖案, 接著將金屬薄膜蝕刻以網目圖案化,剝離去除網目上的光 阻層之方法。 作爲感光性光阻層,可使用曝光部分會硬化的負光阻 ,或相反地,使用曝光部分經由顯像而溶解的正光阻。感 光性光阻層係可直接塗佈在金屬薄膜上而層合,或亦可貼 合由光阻所成的薄膜。作爲將光阻層曝光的方法,可使用 通過光罩以紫外線等進行曝光的方法,或使用雷射進行直 接掃描曝光的方法。 作爲蝕刻方法,有化學鈾刻法等。化學齡刻係指藉由 -30 - 200907402 貪虫刻液來溶解、去除光阻圖案所保護的金屬部分以外之金 屬的方法。作爲蝕刻液,有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銅水溶液 、鹼蝕刻液等。 本發明的導電性網目較佳爲施有黑化處理。藉由施予 黑化處理’亦可減低導電性網目的金屬光澤所致的視聽者 側之反射或顯示器側之反射,更可減低影像視覺辨識性的 降低’得到對比視學辨識性優異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於導電性網目設置在顯示器時,透光部的部分以外, 即非顯示部的部分或隱藏於框緣印刷的部分,係未必要具 有網目圖案’此等部分不經圖案化,例如可爲金屬箔整面 。此外’未圖案化的整面部分若爲黑色,則可照原樣地適 用於作爲顯不器用滤波片的框緣印刷。 (樹脂層的積層) 於本發明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中,雖然由在遮光性凸部 之上及非凸部區域中層合有樹脂層的積層體所構成,但特 別地在本發明中,較佳爲在由導電性網目所成的導電層上 層合樹脂層,較佳爲在導電層上直接層合樹脂層。作爲樹 脂層的積層方法,較佳爲塗佈用於成爲樹脂層的塗液(以下 僅稱爲塗液)。 塗佈時’較佳爲使塗液的粒度(2 3。(:)在1〜5 0 m P a · s的 範圍內。藉由將塗液的黏度控制在上述範圍內,可在樹脂 層上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凹處。於樹脂層上形成凹處時, 使塗液的黏度成爲50mPa.s以下係有效。又,塗液的黏度 若超過50mPa.s ’則塗佈性降低,會發生塗佈條紋或塗佈 -31 - 200907402 不均。 塗液的黏度若低於lmPa.s,則反而使塗佈面容易變平 滑,會無法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樹脂層之凹處。 較佳的塗液之黏度係在1〜4 0 m P a · s的範圍內,更佳爲 在1〜30mPa.s的範圍內,特佳爲在1〜20mPa.s的範圍內 〇 又,就塗液中的固體成分濃度、塗液的濕塗佈量而言 ’亦較佳爲調整在以下的範圍內。 塗液中的固體成分濃度較佳爲在1 0〜8 0重量%的範圍 ’更佳爲在20〜70重量%的範圍內,特佳爲在30〜70重 量%的範圍內。此處,作爲塗液中的固體成分,包含樹脂 成分及視需要的其它固體成分(例如聚合引發劑、塗佈性改 良劑等)。樹脂成分包含聚合物、單體、寡聚物,較佳爲對 於塗液中的全部固體成分而言,含有5 0重量%以上的樹脂 成分,更佳爲含有60重量%以上。上限爲100重量%。 塗液的濕塗佈量較佳爲在1〜50g/m2的範圍內,更佳 爲在3〜40g/m2的範圍內,特佳爲在5〜30g/m2的範圍內 〇 作爲樹脂層用塗液的塗佈方法,可使用各種的塗佈方 法’例如逆塗覆法、凹槽輥塗覆法、棒塗覆法、桿塗覆法 、口模式塗覆法或噴霧塗覆法等。於此等之中,較佳爲使 用凹槽輥塗覆法、口模式塗覆法。 於本發明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中,較佳爲對應於網目狀 凸部或複數的點狀凸部等之遮光性凸部的高度,控制樹脂 -32 - 200907402 層的乾燥狀態之體積塗佈量’尤其在本發明中,較佳爲對 應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控制樹脂層的乾燥狀態之體積塗 佈量。藉此,於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導電性網目的開 口部),可在樹脂層上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凹處。 若以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當作(Α) μπι,則僅在導電性網目 的開口部均勻埋置到與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相同高度爲止的 樹脂層時,樹脂層的理論體積塗佈量(B)Cm3/m2係由下式所 表示。但於下式中,C表示-電性網目的開口率。又, ηι2=1012μιη2 1 μ m3 = 10-12cm3。
Β = (Αχ 1 0 12)xCx 1 0'12 = AxC 對應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之樹脂層的體積塗佈量的較 佳範圍,可以上述理論體積塗佈量(B)爲基準來求得。 即,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低於4μπι時,樹脂層的體積 塗佈量,對於1〇〇 %的理論體積塗佈量(Β)而言,較佳爲在 3 0〜2 2 0 %的範圍內,更佳爲在4 0〜2 0 0 %的範圍內,特佳爲 在5 0〜1 8 0 %的範圍內。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低於4 μιη時 ,樹脂層的體積塗佈量,對於100%的理論體積塗佈量(Β) 而言,若比3 0 %小,則塗佈性降低,而若比2 2 0 %大,則難 以在樹脂層上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凹處。 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爲4 μιη以上且8 μπι以下時,樹脂 層的體積塗佈量,對於1 〇 〇 %的理論體積塗佈量(Β )而言, 較佳爲在4 0〜2 5 0 %的範圍內,更佳爲在5 0〜2 2 0 %的範圍 內,特佳爲在55〜200%的範圍內。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爲 4μπι以上且8μιη以下時,樹脂層的體積塗佈量,對於1〇〇% -33 - 200907402 的理論體積塗佈量(B )而言,若比4 0 %小,則塗佈性降低, 而若比2 5 0 %大,則難以在樹脂層上形成有效防止映入的凹 處。 上述樹脂層的體積塗佈量係乾燥後的體積塗佈量,但 於樹脂層爲硬被覆層時,則係硬化後的體積塗佈量。 於本發明中,樹脂層較佳爲含有硬被覆層。硬被覆層 係具有防止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傷痕等之作用,此意味 硬度較佳爲充分高者。 爲了得到高硬度,作爲硬被覆層的樹脂成分,較佳爲 使用多官能聚合性單體,由此所形成的硬被覆層之硬化後 的比重較佳爲1 . 2以上,尤佳爲1 . 3以上,更佳爲1 .4以上 。由於硬被覆層的硬化後之比重愈高,則有硬度愈高的傾 向,故硬被覆層的硬化後之比重較佳爲高者。硬被覆層的 比重上限係1 . 7左右。 若將上述樹脂層的體積塗佈量乘以上述比重,則成爲 重量塗佈量。由於樹脂層的重量塗佈量係可藉由測定塗佈 前後的每單位面積之樣品重量來簡單求得,在控制、管理 製程方面係較宜。 例如,若導電性網目的厚度(Α)爲5 μηι,導電性網目的 開口率(C)爲85%,硬被覆層之硬化後比重爲1.4,則樹脂 層的理論體積塗佈量(Β)爲B = AxC = 5x〇.85 = 4.25cm3/m2。 如上述地,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爲4 μιη以上且8 μηι以 下時,由於樹脂層的體積塗佈量,對於理論體積塗佈量(Β) 而言,較佳爲在40〜2 5 0%的範圍內,故於導電性網目的厚 -34 - 200907402 度爲5μπ\時’樹脂層的體積塗佈量較佳爲]l.7〜l〇.6cm3/rn2 〇 若將上述體積塗佈量乘以硬被覆層的比重1.4,則在厚 度爲5 μπι的導電性網目時,樹脂層的重量塗佈量之較佳範 圍爲2.4〜i4.9g/m2。更佳範圍(對於理論體積塗佈量而言 爲在50〜220%的範圍內)的重量塗佈量爲3.〇〜丨3」g/m2, 特佳範圍(對於理論體積塗佈量而言爲在5 5〜2 0 0 %的範圍 內)的重量塗佈量爲3.3〜;!〗.^/^。 於本發明中,導電性網目的厚度較佳爲8 μιη以下,係 如前述。導電性網目的厚度若比8 μιη大,則在實際的生產 步驟中’當在導電性網目上塗佈樹脂層時,塗佈性會大幅 降低’成爲在樹脂層的塗佈面發生條紋或不均的原因。特 別地’爲了在樹脂層上形成凹處,若樹脂層的乾燥塗佈量 成爲比較小’則上述塗佈性的降低變得顯著。於樹脂層上 若發生塗佈條紋或不均,則對於電漿顯示器用而言係致命 的。 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比8μπι大時,爲了確保樹脂層的 良好塗佈性’樹脂層的重量塗佈量(乾燥後)必須爲17g/m2 以上,尤其20g/m2以上,塗佈後的乾燥時間或硬化時間的 增大係會大幅降低生產性。再者,於樹脂層含有硬被覆層 時’如上述地,重量塗佈量(硬被覆層時爲硬化後的重量塗 佈量)若變大,則由於硬化時的聚合收縮而在電漿顯示器用 濾波片發生捲曲的問題,及在硬被覆層發生龜裂的問題。 因此’於本發明中,樹脂層的重量塗佈量較佳爲16g/m2 -35 - 200907402 以下,尤佳爲14g/m2以下’更佳爲10g/m2以下,耗 符隹爲 9 g/m2以下。樹脂層的重量塗佈量之下限,從確保樹炉 阳滕的 硬度之觀點來看,較佳爲lg/m2以上,更佳爲1.5g/m2 以上 。再者,於樹脂層爲積層構成時,樹脂層的最遮光悔 丨2凸部 側的1層之重量塗佈量較佳爲在上述範圍(1〜16g/m2>@ 因此,於本發明中,硬被覆層的重量塗佈量較< 、 16g/m2以下,尤佳爲14g/m2以下,更佳爲l〇g/m2_^y 特佳爲9g/m2以下。硬被覆層的重量塗佈量之下限,& _ 化確 保硬被覆層的硬度之觀點來看,較佳爲1 g / m2以上,μ佳 爲1 _5g/m2以上。 又,於使用硬被覆層當作樹脂層時,樹脂層的中心線 平均粗糙度Ra若比5 00nm大,則硬被覆層的耐擦傷性會 降低。 (樹脂層的構成) 於將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安裝在電漿顯示器時,本發 明的樹脂層較佳係配置成爲視聽者側(觀賞側)的最表面。 又’本發明的樹脂層較佳爲透明樹脂層。此處的透明 樹脂層’若爲通常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中所使用的硬被覆層 或防反射層、其它機能層(具有從近紅外線遮斷機能、色調 修正機能、紫外線遮斷機能、及Ne阻隔機能所組成族群所 出的至少1個機能之層)等所要求程度的透明性即爲充分 。更具體地’關於具有樹脂層的顯示器用濾波片,若可見 光波長區域的視覺透過率爲2 0 %以上且1 〇 0 %以下,樹脂層 係意味透明樹脂層。 -36 - 200907402 本發明中的樹脂層可爲單層,也可爲2層以上的積層 構成。於樹脂層爲單層時,較佳爲硬被覆層。於樹脂層爲 2層以上的積層構成時,較佳爲硬被覆層與防反射層的積 層構成。防反射層可僅爲低折射率層,也可局折射率層與 低折射率層的積層構成。於硬被覆層與防反射層的積層構 成時,防反射層較佳係成爲視聽者側的最表面。 於上述積層構成時,藉由硬被覆層的塗佈,在硬被覆 層上形成凹處,將硬被覆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控制在 50〜500nm係重要。硬被覆層上所積層的防反射層,由於 係極薄膜,故通常追隨硬被覆層的表面形狀。 以下詳細說明硬被覆層、防反射層。 (硬被覆層) 硬被覆層係爲了防止傷痕而設置的層。硬被覆層較佳 爲硬度局者,以JIS K5600-5-4(1999年)所定義的錯筆硬度 較佳爲1 Η以上’更佳爲2 Η以上。上限爲9 Η左右。 又’爲了簡易地評價耐擦傷性’使用鋼絲棉的耐擦傷 性試驗。此試驗方法係對硬被覆層表面,以# 〇〇〇〇的鋼絲 棉施加25〇克荷重’以衝程寬度10cm、速度3〇mm/sec進 ίΐ 10次往復摩擦後,目視觀察表面,依以下5級對傷痕者 進行評價。 5級:完全沒有傷痕。 4級.傷痕爲1條以上、5條以下。 3級·傷痕爲6條以上、1〇條以下。 2級:傷痕爲1 1條以上。 -37 - 200907402 1級:全面有無數的傷痕。 於上述試驗方法中,本發明的硬被覆層較佳爲3級以 上,更佳爲4級以上。 作爲本發明的硬被覆層成分,可舉出丙烯酸系樹脂、 矽系樹脂、蜜胺系樹脂、胺甲酸酯系樹脂、醇酸系樹脂、 氟系樹脂等的熱硬化型或光硬化型樹脂等,但若考慮性能 、成本、生產性等的平衡,較佳爲採用丙烯酸酯系。 丙烯酸酯系硬被覆膜係由以多官能丙烯酸酯當作主成 分的硬化組成物所成者。多官能丙烯酸酯較佳爲1分子中 具有3個(較佳爲4個,更佳爲四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氧 基的單體或寡聚物、預聚物;作爲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 的(甲基)丙烯醯氧基(但是於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醯 基…」係簡略表示「…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 的單體、寡聚物、預聚物,可舉出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 的醇性羥基之多元醇的該羥基成爲3個以上的(甲基)丙烯 酸之酯化物的化合物等。 ' 作爲具體例,可使用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 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 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 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Ε Ο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 四醇三丙烯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胺甲酸酯預聚物、季 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胺甲酸酯預聚物、季戊 四醇三丙烯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胺甲酸酯預聚物等。 -38 - 200907402 此等可爲1種或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 此等的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氧基之 單體 '寡聚物、預聚物的使用比例’對於構成總量1〇〇重 量%的硬被覆層構成成分而言,較佳爲50〜90重量%,更 佳爲5 0〜8 0重量%。 於上述化合物以外,爲了緩和硬被覆層的剛直性,或 以緩和硬化時的收縮爲目的,較佳倂用1〜2個官能的丙烯 酸酯。作爲1分子中具有1〜2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的單體 ,只要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通常單體,則沒有特別的限 定而可使用。 作爲分子內具有2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可 使用下述(a)〜(f)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即,可使用: (a) 碳數2〜12的烷二醇之(甲基)丙烯酸二酯類:乙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b) 聚氧化烯二醇的(甲基)丙烯酸酯酸二酯類:二乙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c) 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類··季戊四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等, (d) 雙酚A或雙酚A的氫化物之環氧乙烷及環氧乙烷加 成物的(甲基)丙烯酸二酯類:2,2’-雙(4-丙烯醯氧基乙氧基 -39 - 200907402 苯基)丙烷、2,2’-雙(4_丙烯醯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等, (e) 使由二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含有2個以上的醇性羥基 之化合物經預先反應而得之含有末端異氰酸酯基的合物, 更與含有醇性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進行反應而得之分子 內具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氧基之胺甲酸酯(甲基)丙 烯酸酯類等,及 (f) 使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的環氧基之化合物,與丙烯 酸或甲基丙烯酸反應而得之在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的(甲基 )丙烯醯氧基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類等; 作爲分子內具有1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可 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 正-及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第二-及第三-丁酯、(甲 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 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 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 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N-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烯 吡咯啶酮、N -乙烯基-3-甲基吡咯啶酮、N -乙烯基-5 -甲基吡 咯啶酮等。此等單體可爲1種或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 此等1分子中具有I〜2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的單體之 使用比例,對於總量1 〇〇重量%的硬被覆層構成成分而言 ,較佳爲10〜40重量%,更佳爲20〜40重量%。 又,於本發明中,作爲硬被覆層的改質劑,可使用塗 佈性改良劑、消泡劑、增黏劑、抗靜電劑、有機系潤滑劑 -40- 200907402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紫外線吸收劑、光安定劑、染料、 顏料或安定劑等,此等在不損害活性線或熱所致的反應之 範圍內,可當作構成硬被覆層的塗佈層之組成物成分來使 用’可按照用途來改良硬被覆層的特性。 於本發明中’作爲使上述硬被覆組成物硬化的方法, 例如可使用照射活性線的紫外線等之方法或高溫加熱法等 ’使用此等方法時,較佳爲於前述硬被覆組成物中加入光 聚合引發劑或熱聚合引發劑等。 作爲光聚合引發劑的具體例,可使用苯乙酮、2,2 -二 乙氧基苯乙酮、對二甲基苯乙酮、對二甲基胺基苯丙酮、 二苯甲酮、2-氯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4’-雙二 乙基胺基二苯甲酮、米蚩酮、苯偶醯、苯偶姻、苯偶姻甲 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異丙基醚、甲酸甲基苯甲醯 酯、對異丙基-α_羥基異丁基苯酮、α_羥基異丁基苯酮、2,2_ 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的羰基化 合物、四甲基秋蘭姆硫化物、四甲基秋蘭姆二硫化物、噻 噸酮、2 -氯噻噸酮、2 -甲基噻噸酮等的硫化合物等。此等 光聚合引發劑可單獨使用,也可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又 ’作爲熱聚合引發劑,可使用苯甲醯基過氧化物或二第三 丁基過氧化物等的過氧化合物等。 光聚合引發劑或熱聚合引發劑的使用量,對於總量1 00 重量份的硬被覆層構成成分而言,0_01〜10重量份係適當 。於以電子線或加馬射線當作硬化手段時,未必定要添加 聚合引發劑。又,於2 0 0 °C以上的高溫使熱硬化時,未必 -41 - 200907402 定要添加熱聚合引發劑。 於本發明所用的硬被覆層形成組成物中,爲了防止製 造時的熱聚合或儲藏中的暗反應,較宜添加氫醌、氫醌單 甲基醚或2,5 -第三丁基氫醌等的熱聚合防止劑。熱聚合防 止劑的添加量,對於總量1 0 0重量%的硬被覆層構成成分 而言,較佳爲0.005〜0.05重量%。 本發明所用的硬被覆層形成組成物,較佳爲含有聚矽 氧系均平劑。藉此,可容易安定地形成硬被覆層的凹處。 作爲聚矽氧系均平劑,可舉出以聚二甲基矽氧烷當作基本 骨架而附加聚環氧烷基者、二甲基聚矽氧烷-聚環氧烷共聚 物(例如東麗道康寧(股)公司製的SH 190)。聚矽氧系均平劑 的含量,對於總量1 00重量%的硬被覆層構成成分而言, 較佳爲含有0.0 1〜5重量%的範圍。 又,於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之樹脂層成爲在 硬被覆層上更設置積層膜的積層構成時,必須不妨礙硬被 覆層上所形成的樹脂層之塗佈性、接著性,此情況中較佳 爲在硬被覆層中使用丙烯酸系均平劑。作爲如此的均平劑 ,較佳爲使用「ARUFON-UP1000 系歹、UH2000 系歹!J、UC3000 系列(商品名):東亞合成化學(股)製」等。均平劑的添加量 ,對於總量1 〇〇重量%的硬被覆層構成成分而言,較佳爲 以0.01〜5重量%含有。如此地,藉由在硬被覆層中添加均 平劑,例如於使用硬被覆層與防反射層的積層膜當作樹脂 層時,可提高硬被覆層上所形成的防反射層之塗佈性、接 著性。 -42 - 200907402 作爲本發明中按需要使用的活性線,可舉出紫 電子線及輻射線(α線、β線、γ線等)等用於使丙烯 乙烯基進行聚合的電磁波,實用上紫外線係簡便而 作爲紫外線源,可使用紫外線螢光燈、低壓水銀燈 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氙燈或碳弧燈等。又,於 性線時’若在低氧濃度下進行照射,則可高效率地 。再者’電子線方式雖然必須在裝置高價的惰性氣 作’但在塗佈層中不含有光聚合引發劑或光增感劑 係有利。 作爲本發明使用的熱硬化所必要的熱,可舉出 型噴嘴’將用蒸汽加熱器、電熱器、紅外線加熱器 外線加熱器等使溫度加熱到至少丨4 (Tc以上的空氣 氣體’噴吹到基材、塗膜上而給予的熱,其中較佳 熱到2 0 0 °C以上的空氣之熱,更佳爲經加熱到2 〇 〇。(: 氮氣之熱,由於硬化速度快而較宜。 作爲硬被覆層的硬化方法,從賦予硬被覆層高 之觀點、生產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爲照射活性線的 特佳爲照射紫外線的方法。因此,本發明的硬被覆 爲紫外線硬化型的硬被覆層。 又’硬被覆層可如前述地含有粒子。詳細係如 (防反射層) 本發明中的防反射層係具有防反射膜,具體地 範圍的折射率爲1 .5以下,較佳爲低到1 .4以下,例 透明高分子樹脂或氟化鎂、矽系樹脂或氧化矽的薄 外線、 酸系的 較宜。 、闻壓 照射活 使硬化 體下操 等之點 使用縫 或遠紅 、惰性 爲經加 以上的 的高度 方法, 層較佳 刖述。 在可見 如氟系 膜等以 -43 - 200907402 1/4波長的光學膜厚形成單層者,折射率不同的金屬氧化物 、氟化物、矽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的無機化合物或石夕 系樹脂或丙烯酸樹脂、氟系樹脂等的有機化合物之薄膜以 2層以上的多層積層者;作爲取得性能與成本的平衡之構 成,較佳爲從最表層起層合有低折射率層與高折射率層白勺 構成;於本發明中,防反射層可以不是積層構成,而僅由 低折射率層所構成,亦可由低折射率層與高折射率層兩者 所層合而構成。此防反射層通常係層合在硬被覆層之上。 防反射層的形成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若考慮成 本與性能的平衡,則較佳爲藉由濕塗覆方式來塗佈塗料的 方法。作爲塗料的塗佈方法,較佳爲可使用微凹槽輥塗覆 、施塗、浸塗、簾幕塗覆、輥塗、噴塗、流塗法等,但從 塗佈厚度的均一性之點來看,較佳爲採用微凹槽輥塗覆。 接著,在塗佈後藉由加熱、乾燥及熱或紫外線等的活性線 使硬化,而形成各個被膜。 本發明的防反射層’例如於使用由硬被覆層與防反射 層所成的積層體當作樹脂層時’係設置在電漿顯示器用濾 波片的最表面。因此,以布來擦拭防反射層表面上所附著 粉塵等時,有刮傷的困擾’故以上述鋼絲棉所測定的耐擦 傷性較佳爲3級以上,更佳爲4級以上。 本發明中的防反射層只要具有防反射性能,則沒有特 別的限定,以下顯示特佳防反射層之態樣、特佳高折射率 層之態樣、特佳低折射率層之態樣。 本發明中的特佳防反射層,在波長400〜700nm的5。 -44 - 200907402 之絕對反射光譜中’滿足以下3個條件:(1 )最低反射率爲 0.6%以下,(2)最高反射率爲2.5%以下,及(3)最高反射率 與最低反射率的差爲小於2.5%。最低反射率若超過0.6% ,則防反射機能變不足而不宜。又,最高反射率若超過2.5 % ,則在450nm附近或700nm附近的反射率變高,反射光的 色調帶藍色或紅色,故不宜。更佳地,藉由完全滿足最低 反射率爲0 · 5 %以下,尤佳爲0.3 %以下,最高反射率爲2.0 % 以下,最高反射率與最低反射率的差爲小於2.0 %,尤其小 於1 . 5 %,由於可成爲平坦的反射光譜,色調亦成爲中性, 故較宜。 於特佳的防反射層中,爲了使波長4 0 0〜7 0 0 n m的絕 對反射光譜之最低反射率及最高反射率以及其反射率差在 前述範圍內,可如以下地調整低折射率層與高折射率層的 折射率。 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nL)較佳爲1.23〜1.42,更佳爲 1.34〜1.38。再者,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nH)較佳爲1.55 〜1.80,更佳爲 1.60〜1.75。又,低折射率層與高折射率 層的折射率差較佳爲0.15以上。 又,較佳爲亦調整硬被覆層的折射率。硬被覆層的折 射率(n G )較佳爲1 . 4 5〜1 _ 5 5。此處,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 (nL)及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nH),滿足下述式(1)及式(2)者 ,由於可更減低最低反射率而較宜。 .(nH)= {(nL)x(nG)} 2 ± 〇.〇2 (1) • (nL) = {(nH)/ (nG)} 1κ 2 ± 0.02 (2) -45 - 200907402 爲了防反射層得到更平坦的反射光譜,前述範圍內的 高折射率層之折射率(nH)與高折射率層的厚度(dH)之積( 相當於光學厚度),較佳係成爲欲防止反射的可見光之波長 (λ)的1/4之1.0〜1.7倍的厚度(dH),更佳爲1.3〜1.6倍。 若低於1 . 0倍,由於則最高反射率與最低反射率的差亦超 過2.5 %而不宜。另一方面,若超過1 · 7倍,則由最低反射 率變成比0.6%還高,防反射性能變不足,故不宜。此處, 欲防止反射的可見光之波長(λ),若在可見光範圍內,則可 任意選擇,但一般較佳爲在4 5 0〜65 Onm的範圍內。 若考慮上述較佳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nH)之範圍或欲 防止反射的波長(λ),爲了防反射層得到更平坦的反射光譜 ,高折射率層的厚度(dH)係在100〜300nm的範圍內,較佳 爲在100〜200nm的範圍內。 另一方面,就本發明的低折射率層之厚度(dL)的較佳 範圍而言,前述範圍內的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UL)與低折 射率層的厚度(dL)之積,較佳係成爲欲防止反射的可見光 之波長(λ)的1/4之0.7〜1.0倍的厚度(dL),更佳爲0.75〜 0.95倍。若考慮此等,則於本發明中,爲了防反射層得到 更平坦的反射光譜,低折射率層的厚度(dL)係在70〜160nm 的範圍內。低折射率層的厚度(dL)較佳爲 80〜140nm,更 佳爲在85〜l〇5nm的範圍內。 又,爲了得到平坦的反射光譜,較佳爲使高折射率層 的厚度(dH)與低折射率層的厚度(dL)之比(dH/dL)成爲1.0 〜1 .9。若低於1 ·〇,則最高反射率變成比2.5%還高,最高 -46 - 200907402 反射率與最低反射率的差亦超過2.5 %,反射光譜成爲V型 ,出現紅色或藍色的千渉色。另一方面,若超過1.9,雖然 得到扁平的反射光譜,但最低反射率變成比0.6%還高,防 反射性能變成不足。若(d H / d L )更佳爲1 . 1〜1 . 8,尤佳爲1 . 2 〜1 · 7,則可爲扁平的反射光譜,且最低反射率亦低。 於本發明的特佳防反射層中,作爲高折射率層的構成 成分,爲了賦予防反射層表面抗靜電性,較佳爲使金屬化 合物粒子分散於樹脂組成物中。於樹脂成分中,使用(甲基 )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由於藉由活性光 線照射而進行自由基聚合,提高所形成的膜之耐溶劑性或 硬度’故較宜,再者,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 醯基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由於提高耐溶劑性 等’故在本發明中爲特佳。例如,可舉出季戊四醇三(甲基 )丙烯酸酯、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 曱基)丙烯酸酯、乙烯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三(2-羥乙基)異氰尿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等的3官能( 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 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的4官 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等。 爲了提局金屬化合物粒子的分散性,樹脂成分可使用 含有羧基、磷酸基或磺酸基等之具有酸性官能基的(甲基) 丙烯酸酯化合物。具體地,作爲含有酸性官能基的單體, 可舉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2 -甲基丙烯醯氧基 乙基琥珀酸、2_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二甲酸等的不飽和 -47 - 200907402 竣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二苯基_2_( 甲基)丙嫌醯氧基乙基磷酸酯等的磷酸(甲基)丙烯酸酯、2_ 磺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此外,可使用具有醯胺鍵、胺 甲酸醋鍵、醚鍵等之具有極性的鍵之(甲基)丙烯酸酯化合 物。 作爲此處所用的金屬化合物粒子,較佳爲使用導電性 的各種金屬化合物粒子,特佳爲使用含有錫的氧化銻粒子 (A T 0 )、含有鋅的氧化鍊粒子、含有錫的氧化銦粒子(〗τ 〇) 、氧化鋅/氧化鋁粒子、氧化銻粒子等。更佳爲含有錫的氧 化銦粒子(I T 0 )。 關於構成導電性的導電性金屬化合物粒子,可合適地 使用平均1次粒徑爲0·005〜0.05μιη的粒子。該平均1次 粒徑若超過0 · 0 5 μ m,則會降低所生成的被膜(高折射率層) 之透明性。又,該平均1次粒徑若低於0.0 〇 5 μ m,則該金 屬化合物粒子容易凝聚,所生成的被膜(高折射率層)之霧 度値會增大。在任一情況中,皆難以得到所欲的霧度値。 又,作爲樹脂層,於成爲硬被覆層及防反射層之積層構成 時(硬被覆層成爲導電層側),且藉由控制硬被覆層的Ra, 而欲亦控制樹脂層的Ra時,若在防反射層的高折射率層中 添加平均1次粒徑超過〇 . 〇 5 μπι的粒徑之大粒子,則樹脂層 最表面的Ra不追隨硬被覆層的Ra,防反射層的粒子對樹 脂層最表面的Ra會造成影響。1次粒徑係指在靜置狀態下 ,藉由電子顯微鏡或氣體或溶質的吸附法、空氣流通法、X 射線小角散射法等所測定的粒徑° -48 - 200907402 於高折射率層的構成成分中,以更提高導電性的效果 爲目的,亦可更含有聚吡咯、聚噻吩及聚苯胺等的導電性 聚合物、金屬醇鹽及螯合化合物等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於形成高折射率層時,爲了增進所塗佈的樹脂成分之 硬化’亦可使用引發劑。作爲該引發劑,係爲藉由自由基 反應、陰離子反應、陽離子反應等來開始或促進所塗佈的 黏結劑成分之聚合及/或交聯反應,可使用迄今眾所周知的 噻噸酮衍生物、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 '芳香族羰基化 合物、二院基胺基苯甲酸酯、過氧化物、吖陡衍生物、啡 畊衍生物、喹噚啉衍生物等的各種光聚合引發劑。此光聚 合引發劑的量,對於總量1 〇〇重量份的高折射率層的構成 成分而言’通常以0.1〜20重量份範圍添加,更佳以丨〜15 重量份的範圍添加。若爲該較佳範圍,由於光聚合十分快 ’滿足硬度及耐摩擦性,可短時間的光照射,另一方面, 塗膜的導電性、耐摩耗性、耐候性等的機能不會降低。 又’於形成高折射率層時,爲了防止上述引發劑之由 於氧阻礙所致的感度降低,可使光聚合引發劑與胺化合物 共存。再者’視需要地,例如亦可含有聚合抑制劑、硬化 觸媒、抗氧化劑、分散劑、均平劑、矽烷偶合劑等的各種 添加劑。又’以提高表面硬度爲目的,亦可更含有矽酸烷 醋類及其水解物、膠態矽石、乾式矽石、濕式矽石、氧化 鈦等的無機粒子、分散成膠體狀的矽石微粒子等。 就高折射率層的構成成分之配合比例而言,樹脂成分 與金屬化合物粒子的重量比例[(a)/(B)]較佳爲10/90〜 -49 - 200907402 30/70,更佳爲15/85〜25/75。金屬化合物粒子若在該較佳 範圍,則所得到膜之透明性充分,導電性亦良好,另一方 面,所得到的膜之各種物理、化學強度亦不會變差。 電漿顯示面板用濾波片,由於帶靜電而容易附著灰塵 ,而且人體接觸時進行放電而受到電擊,故較佳爲經抗靜 電處理。爲了藉由高折射率層來賦予所欲水準的抗靜電性 ,較佳爲以該層的表面電阻値成爲1χ10ΜΩ/□以下的方式來 控制添加量,更佳爲以成爲1χ101()Ω/□以下的方式來控制添 加量。 從鮮明性、透明性之點來看,高折射率層的全光線透 過率較佳爲4 0 %以上之層,更佳爲5 0 %以上之層。 高折射率層較佳係可藉由調整溶劑所分散的塗佈液’ 將此塗佈液塗佈在硬被覆層上後,使乾燥、硬化而形成。 高折射率層形成時所使用的溶劑,係爲了改善塗佈或 印刷作業性,且改善金屬化合物粒子的分散性而配合者’ 如果爲溶解樹脂成分者,則可使用迄今眾所周知的各種有 機溶劑。特別地,於本發明中,從組成物的黏度安定性、 乾燥性的觀點來看,較佳係沸點爲60〜1 80°C的有機溶劑 ,而且其中較佳爲具有氧原子的有機溶劑’因爲與金屬化 合物粒子的親和性良好。作爲有機溶劑,具體地例如可合 適地舉出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第三丁醇、乙二 醇單甲基醚、卜甲氧基-2-丙醇、丙二醇單甲基醚、環己酮 、醋酸丁酯、異丙基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 二乙醯基丙酮、或乙醯丙酮等。此等可單一使用’也可混 -50 - 200907402 合2種類以上來使用。 又,有機溶劑的量係可按照塗佈手段或印, 操業性良好的狀態之黏度成爲組成物的方式,| 量,通常以使組成物的固體成分濃度成爲60重 較佳成爲5 0重量%以下的程度係適當。本發明 導電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調製,係可採用任意的 常於有機溶劑溶解有樹脂成分的溶液中,添加 粒子,藉由油漆搖動機、球磨機、砂磨機、三 磨機、均質混合機等的分散機使分散,然後添 發劑,使均勻溶解的方法係適當。 於本發明的特佳防反射層之態樣中,低折 塗覆塗料組成物而得,該塗料組成物係由內部 矽石微粒子、矽氧烷化合物、硬化劑及溶劑所 減低折射率,減低表面反射率,故較宜。 低折射率層,爲了提高表面硬度,成爲耐 者,較佳爲基質材料的矽氧烷化合物與矽石微 結合,因此於塗覆前的塗料組成物之階段,較 矽氧烷化合物與矽石微粒子表面反應而結合。 因此,塗料組成物係可藉由在矽石微粒子 使矽烷化合物在溶劑中,經由酸觸媒進行水解 醇化合物後,使該矽烷醇化合物進行縮合反應 矽烷醇化合物,較佳爲從下述通式(1 )〜(5 )所示 物所選出的1種以上之矽烷化合物。 所得到塗料含有此等矽烷化合物的縮合物 刷手段,以 配合任意的 量%以下、 的光硬化性 方法,但通 金屬化合物 輥、立式球 加光聚合引 射率層係由 具有空洞的 成,由於可 擦傷性優異 粒子係強固 佳爲預先使 的存在下, ,形成矽烷 而得。作爲 的矽烷化合 ,即砂氧院 -51 - 200907402 化合物。又’亦可含有此等矽烷化合物經水解而不縮合的 矽烷醇化合物。 R'Si(OR6)3 (1) R1表示氟爲3至17個的氟烷基。R1的氟數較佳爲6 〜8。每1分子的氟原子若多,則所得到的被膜之硬度有降 低的傾向。R 1的碳數較佳爲3〜1 〇,因爲可提高所得到的 被膜之耐擦傷性。特佳爲碳數3。R6表示甲基、乙基、丙 基、異丙基或乙醯基,各自可爲相同或不同。R6更佳爲甲 基或乙基。若使用通式(1 )所示的3官能性矽烷化合物,由 於可降低所得到的被膜之折射率,故較宜。 R2Si(〇R7)3 (2) R2表示由乙烯基、芳基、烯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 醯基、甲基丙烯醯氧基、氰基、環氧基、縮水甘油氧基、 胺基及彼等的取代物所選出的基。R2的碳數較佳爲2〜i 0 ,因爲可提高所得到的被膜之耐擦傷性。R7表示甲基、乙 基、丙基、異丙基、甲氧基乙基或乙醯基,各自可爲相同 或不同。R7更佳爲甲基或乙基。若使用通式(2)所示的3官 能性砂院化合物’由於可提高所得到的被膜之硬度,故較 宜。 R3Si(〇R*)3 (3) R3表示由氫、烷基、芳基彼等的取代物所選出的基。 R3的碳數較佳爲丨〜6 ’因爲可提高所得到的被膜之耐擦傷 性。R3若超過碳數6 ’則所得到被膜之硬度有降低的傾向 。R8表示甲基、乙基 '丙基或丁基’各自可爲相同或不同 -52 - 200907402 。R8更佳爲甲基或乙基。若使用通式(3)所示的3官能性砂 烷化合物,由於可提高所得到的被膜之硬度,故較宜。 R4R5Si(OR9)2 (4) R4及R5各自表示由氫、烷基、氟烷基、芳基、烯基、 甲基丙烯醯氧基、環氧基、縮水甘油氧基、胺基及彼等的 取代物所選出的基,各自可爲相同或不同。R4、R5的碳數 較佳爲1〜6,因爲可提高所得到的被膜之耐擦傷性。R9表 不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或乙醯基,各自可爲相同或 不同。R9更佳爲甲基或乙基。若使用通式(4)所示的2官能 性矽烷化合物,由於可提高所得到的被膜之可撓性,故較 宜。
Si(OR10)4 (5) R1()表示甲基或乙基,各自可爲相同或不同。若使用通 式(5)所示的4官能性矽烷化合物,由於可提高所得到的被 膜之硬度,故較宜。 此等通式(1)〜(5)所示的矽烷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也可 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 矽氧烷化合物的含量,於形成被膜時,對於被膜的全 量而言,較佳爲2 0重量%〜7 〇重量%,特佳爲3 0重量%〜 6 0重量%。含有此範圍的矽氧烷化合物,由於可降低被膜 的折射率,且可提高被膜的硬度,故較宜。因此,塗料中 的矽氧烷化合物之含量,對於溶劑以外的全部成分而言’ 較佳爲在前述範圍內。 於此等之中’爲了低折射率化,較佳爲使用通式(1 )所 -53 - 200907402 示的含氟之矽烷化合物當作必要成分,組合從通式(2)〜(5) 所示的矽烷化合物中所選出的1種以上之矽烷化合物來使 用。通式(1 )所示的矽烷化合物之量,對於全部矽烷化合物 量而言,較佳爲2 0重量%〜8 0重量%,特佳爲3 0重量%〜 6 〇重量%。矽烷化合物的量若低於2 0重量%,低折射率化 會變不充分。另一方面’矽烷化合物的量若超過80重量% ,則被膜的硬度會降低。 以下顯示通式(1)〜(5)所示的矽烷化合物之具體例。 作爲通式(1 )所示的3官能性矽烷化合物,例如可舉出 三氟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三氟甲基三乙氧基矽烷' 三氟甲 基三乙醯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三 乙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三乙醯氧基矽烷、三氟乙醯氧基乙 基三甲氧基矽烷、三氟乙醯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三氟 乙酿氧基乙基二乙醯氧基砂院、全氟丙基乙基三甲氧基砂 太兀、全氟丙基乙基一乙氧基砂院、全氟丙基乙基三乙醯氧 基矽烷、全氟戊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全氟戊基乙基三乙 氧基矽烷、全氟戊基乙基三乙醯氧基矽烷、十二氟辛基三 甲氧基矽烷、十二氟辛基三乙氧基矽烷、十二氟辛基三丙 氧基矽烷、十二氟辛基三異丙氧基矽烷、十七氟癸基三甲 氧基矽烷、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矽烷等。於此等之中,從 所得到的被膜之硬度的觀點來看,三氟甲基三甲氧基矽烷 、三氟甲基三乙氧基砂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三 氟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作爲通式(2)所示的3官能性矽烷化合物,例如可舉出 ** 54 - 200907402 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 醯氧基矽烷、γ -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_甲 基丙嫌釀氧基丙基二乙氧基砂院、γ -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砂 院、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Ν-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 基三甲氧基矽烷、β -氰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縮水甘油氧 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縮水甘油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α_ 縮水甘油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α_縮水甘油氧基乙基三 乙氧基砂烷、β -縮水甘油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β_縮水 甘油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α•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 基砂院、(X-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_縮水甘油 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β_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 院、γ -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_縮水甘油氧基 丙基三乙氧基砂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丙氧基矽烷、γ_ 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丁氧基矽烷、γ_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 甲氧基乙氧基矽烷、(X -縮水甘油氧基丁基三甲氧基矽烷、α-縮水甘油氧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β_縮水甘油氧基丁基三 甲氧基砂院、β_縮水甘油氧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γ_縮水 甘油氧基丁基二甲氧基矽烷、γ_縮水甘油氧基丁基三乙氧 基矽烷、δ -縮水甘油氧基丁基三甲氧基矽烷、δ _縮水甘油 氧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3,4 -環氧基環己基)甲基三甲氧基 矽烷、(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ρ_(3,4_環氧 基環己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3_(3,4_環氧基環己基)甲基 三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丙氧基矽烷、 β-(3,4 -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丁氧基矽烷、0_(3,4_環氧基環 -55 - 200907402 己基)乙基二甲氧基乙氧基矽烷、β-(3,4 -環氧基環己基)乙 基二苯氧基砂院、β-(3,4-環氧基環己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β-(3,4-環氧基環己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δ_(3,4_環氧基 環己基)Τ基三甲氧基矽烷、δ-(3,4-環氧基環己基)丁基三 乙氧基砂院等。於此等之中,從所得到的被膜之硬度的觀 點來看’較佳爲乙烯基三烷氧基矽烷、及3_甲基丙烯醯氧 基丙基三烷氧基砂纟完。 作爲通式(3)所示的3官能性矽烷化合物,例如可舉出 甲基三甲氧基较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乙 氧基政院、甲基三乙醯氧基矽烷、甲基三丙氧基矽烷、甲 基三丁氧基矽烷、乙基三甲氧基矽烷、乙基三乙氧基矽烷 、己基三甲氧基矽烷 '十八基三甲氧基矽烷、十八基三乙 氧基矽烷、苯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3_胺基 丙基二乙氧基砂院、Ν-(2 -胺基乙基)-3 -胺基丙基二甲氧基砂 烷、3 -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丙 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於 此等之中,從所得到的被膜之硬度的觀點來看,較佳爲甲 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苯基三甲氧基矽烷 及苯基三乙氧基矽烷。 作爲通式(4)所示的2官能性矽烷化合物’例如可舉出 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 醯氧基矽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矽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矽烷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砂院、甲基乙嫌基一甲氧基砂院、甲 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56 - 200907402 矽烷、γ-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甲基二乙 氧基矽烷、Ν-(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 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 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縮水甘油氧基甲基二甲氧基矽 烷、縮水甘油氧基甲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α-縮水甘油氧基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α-縮水甘油氧基乙基甲基二乙氧基 矽烷、β-縮水甘油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β-縮水甘油 氧基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α-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 氧基矽烷、α-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β-縮水 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 二乙氧基砂院、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院、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 -縮水甘油氧基丙基 甲基二丙氧基矽烷、β-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丁氧基矽烷 、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乙氧基矽烷' γ-縮水甘 油氧基丙基甲基二苯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 乙酸氧基砂院、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砂院、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砂烷' 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 乙稀基二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乙烯基二乙氧基 矽院、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三氟丙基甲基二乙氧 基石夕院、三氟丙基甲基二乙醯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乙基二 甲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乙基 二乙醯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乙嫌基二甲氧基砂烷' 三氟丙 基乙燒基二乙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乙烯基二乙醯氧基矽烷 、十七氟癸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 -57 - 200907402 烷、3-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環己基甲基二甲 、3 -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矽烷、十八基甲 基矽烷等。於此等之中,以賦予所得到的被膜可 的,較佳爲使用二甲基二烷氧基矽烷。 作爲通式(5)所示的4官能性矽烷化合物,例 四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等。 低折射率層所用的矽石微粒子,較宜使用數 爲lnm〜50nm的粒子。數平均粒徑若低於lnm, 材料的結合變不充分,被膜的硬度會降低。另一 平均粒徑若超過5 Onm,則導入許多粒子而所產生 的空隙之發生變少,會無法充分展現低折射率化 此處,矽石微粒子的平均粒徑係可使用各種的粒 ’測定數平均的粒徑。較佳爲在添加於塗料之前 石微粒子的粒徑。又,被膜形成後,較佳爲使用 型顯微鏡或透射型電子顯微鏡,測定被膜中的矽 之粒徑的方法。若例示使用透射型電子顯微鏡當 粒徑測定法者,則可藉由透射型電子顯微鏡 H-7100FA型)’以l〇〇kV的加速電壓來觀察(倍率 右)以超薄切片法所製作的樣品,由所得到的影像 粒徑。 又,作爲樹脂層,於成爲硬被覆層及防反射 構成時(硬被覆層成爲導電層側),且藉由控制硬 Ra,而欲亦控制樹脂層的Ra時,若在防反射層的 層中添加數平均粒徑超過5 0 nm的粒徑之大粒子, 氧基矽烷 基二甲氧 撓性爲目 如可舉出 平均粒徑 則與基質 方面,數 的粒子間 的效果。 子計數器 ,測定矽 電子掃描 石微粒子 作數平均 (日立製 1 0萬倍左 求出平均 層之積層 被覆層的 低折射率 則樹脂層 -58 - 200907402 最表面的Ra不追隨硬被覆層的Ra,防反射層的粒子對樹脂 層最表面的Ra會造成影響。 低折射率層所用的矽石微粒子之數平均粒徑’較佳爲 比所形成的被膜之膜厚還小。若大於被膜的膜厚’則砂石 微粒子露出被膜表面,不僅損害防反射性’而且被膜的表 面硬度及耐汚染性亦降低。 作爲低折射率層所用的矽石微粒子,爲了容易與基質 的矽氧烷化合物反應,較佳爲在表面上具有矽烷醇基的砂 石微粒子。又,爲了被膜的低折射率化,較佳爲在內部具 有空洞的矽石微粒子。內部不具有空洞的矽石微粒子’一 般由於粒子本身的折射率爲1 .4 5〜1 · 5 0,故折射率降低效果 少。另一方面,內部具有空洞的矽石微粒子,由於粒子本 身的折射率爲1 . 2 0〜1.4 0,故導入所致的折射率降低效果大 。作爲內部具有空洞的矽石微粒子,可舉出具有被外殻所 包圍的空洞部之矽石微粒子,具有多數空洞部的多孔質之 矽石微粒子等。於此等之中,當考慮被膜的硬度時,較佳 ' 爲粒子本身的強度高之多孔質的矽石微粒子。該微粒子的 折射率爲1.20〜1.40,更佳爲1.20〜1.35。又,內部具有空 洞的矽石微粒子之數平均粒徑較佳爲1 nm〜5 〇nm。矽石微 粒子的折射率係可藉由特開2001-233611公報[0034]段落中 所揭示的方法來測定。內部具有空洞的矽石微粒子,例如 可藉由特開2001-233611號公報的[0033]〜[〇〇46]段落中記 載的方法、或日本發明專利第3272111號公報的[0043]段落 中記載的方法來製造。一般地,亦可使用市售者。 -59 - 200907402 低折射率層所用的矽石微粒子之含量,於 ,對於被膜的全量而言,較佳爲30重量%〜80 佳爲4 0重量%〜7 0重量%。因此,塗料中的矽 含量,較佳爲對於溶劑以外的全部成分而言, 內。若於被膜中含有此範圍的矽石微粒子,則 折射率,而且可提高被膜的硬度。矽石微粒子 於3 0重量%,則粒子間的空隙所致的折射率降 。又,矽石微粒子的含量若超過80重量%,則 生多數的海島現象,被膜硬度降低,折射率會 變不均勻,故不宜。 又,用於如前述地形成低折射率層的塗料 可藉由在矽石微粒子的存在下,於溶劑中,藉 對矽烷化合物進行分解,形成矽烷醇化合物後 醇化合物進行縮合反應而得到,但於此水解反 爲在溶劑中,費1〜1 80分鐘添加酸觸媒及水後 8 (TC使反應1〜1 8 0分鐘。藉由在如此的條件下 應,可抑制急劇的反應。反應溫度更佳爲40〜 較佳爲藉由水解反應得到矽烷醇化合物後,照 應液在50 °C以上、溶劑的沸點以下加熱1〜1 〇〇 縮合反應。又,爲了提高矽氧烷化合物的聚合 行再加熱或鹼觸媒的添加。 作爲水解反應所用的酸觸媒,可舉出鹽酸 酸、硝酸、草酸、鹽酸、硫酸、磷酸、聚磷酸 或其酐、離子交換樹脂等的酸觸媒。特佳爲使 形成被膜時 重量%,特 石微粒子之 在前述範圍 不僅可降低 的含量若低 低效果變少 在塗膜中發 隨著場所而 組成物,係 由酸觸媒, ,使與砂院 應中,較佳 ,在室溫〜 進行水解反 7or ° 又, 原樣地將反 小時,進行 度,亦可進 、醋酸、甲 、多元羧酸 用甲酸、醋 -60 - 200907402 酸或磷酸的酸性水溶液。此等酸觸媒的較佳添加量,對於 水解反應時所使用的全部矽烷化合物量而言,較佳爲0.0 5 重量%〜1 0重量% ’特佳爲〇 . 1重量。/。〜5重量%。酸觸媒的 量若低於〇 _ 〇 5重量% ’則水解反應會無法充分進行。又’ 酸觸媒的量若超過1 〇重量%,則水解反應有失控之虞。 溶劑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可考慮塗料組成物的安定性 、潤濕性、揮發性等來決定。溶劑可使用僅一種,亦可使 用2種類以上的混合物。作爲溶劑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 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 戊醇'、4 -甲基-2-戊醇、3 -甲基-2-丁醇、3 -甲基-3-甲氧基-1-丁醇、二丙酮醇等的醇類;乙二醇、丙二醇等的二醇類; 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 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丙基醚、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 醇單第三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 二醇二丁基醚、二乙基醚等的醚類;甲基乙基酮、乙醯丙 酮、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二異丁基 酮、環戊酮、2 -庚酮等的酮類;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 胺等的醯胺類;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丁酯、醋酸異 丁酯、乙二醇單乙基醚醋酸酯、丙二醇單甲基醚醋酸酯、 3 -甲氧基丁基醋酸酯、3 -甲基-3-甲氧基丁基醋酸酯、乳酸 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的醋酸酯類;甲苯、二甲苯 、己烷、環己烷等的芳香族或脂肪族烴,以及γ-丁丙酯、 Ν -甲基-2-吡略啶酮、二甲亞颯等。 水解反應時所使用的溶劑量,對於全部矽烷化合物量 -61 - 200907402 而言,較佳爲在50重量%〜500重量%的範圍內,特佳爲在 80重量%〜200重量%的範圍內。溶劑量若低於50重量%, 則反應會失控,膠化。另一方面’溶劑量若超過5 0 0重量% ,則不會進行水解。 又,作爲水解反應所用的水’較佳爲離子交換水。水 量係可任意選擇’對於1莫耳的矽烷化合物而言,較佳爲 以1 . 0〜4.0莫耳的範圍來使用。 另外,以使塗劑硬化而形成低折射率層爲目的,作爲 所添加的硬化劑,可舉出能促進塗料組成物的硬化或使容 易硬化的各種硬化劑或三次元交聯劑。作爲硬化劑的具體 例’有含氮有機物、矽樹脂硬化劑、各種金屬醇鹽、各種 金屬螯合化合物、異氰酸酯化合物及其聚合物、蜜胺樹脂 、多官能丙;酸樹脂、尿素樹脂等,此等可添加1種或2 種以上。其中,從硬化劑的安定性、所得到的被膜之加工 性等來看,較佳爲使用金屬螯合化合物。作爲所用的金屬 螯合化合物,鈦螯合化合物、锆螯合化合物、鋁螯合化合 物及鎂螯合化合物。於此等之中,以低折射率化爲目的, 較佳爲折射率低的鋁螯合化合物及/或鎂螯合化合物。此等 金屬螯合化合物係可藉由使金屬醇鹽與螯合化劑反應而容 易獲得。作爲螯合化劑之例,可使用乙醯丙酮、苯甲醯基 丙酮、二苯甲醯基甲烷等的β_二酮;乙醯醋酸乙酯、苯甲 醯基醋酸乙酯等的β_酮酸酯等。作爲金屬螯合化合物的較 佳具體例,可舉出乙基乙醯醋酸酯二異丙酸鋁、鋁三(乙基 乙醯醋酸酯)、烷基乙醯醋酸酯二異丙酸鋁、鋁單乙醯基醋 -62 - 200907402 酸醋雙(乙基乙醯醋酸酯)、鋁三(乙醯基乙酸酯)等的鋁螯合 化合物、乙基乙醯醋酸酯單異丙酸鎂、鎂雙(乙基乙醯醋酸 酯)、烷基乙醯醋酸酯單異丙酸鎂、鎂雙(乙醯基乙酸酯)等 的鎂螯合化合物。於此等之中,較佳爲鋁三(乙醯基乙酸酯) 、鋁三(乙基乙醯醋酸酯)、鎂雙(乙醯基乙酸酯)、及鎂雙( 乙基乙醯醋酸酯)。若考慮保存安定性及取得容易性,則特 佳爲鋁三(乙醯基乙酸酯)及鋁三(乙基乙醯醋酸酯)。所添加 的硬化劑之量,對於塗料組成物中的全部矽烷化合物量而 言’較佳爲0 _ 1重量%〜1 0重量%,特佳爲1重量%〜6重 量%。此處,全部矽烷化合物量係指含有矽烷化合物、其水 解物及其縮合物全部的量。含量若低於〇. 1重量%,則所得 到的被膜之硬度會降低。另一方面,含量若超過1 〇重量% ’雖然硬化變充分,所得到的被膜之硬度會上升,但折射 率亦變高,而不宜。 再者’於塗料組成物中,較佳爲混合大氣壓下沸點1 00 〜1 8 0 °c的溶劑與大氣壓下沸點低於1 〇 〇 〇c的溶劑來使用。 藉由曰有大氣壓下沸點1 〇 〇〜1 8 0 °C的溶劑,塗液的塗佈性 變良好,可得到表面平坦的被膜。又,藉由含有大氣壓下 沸點低於1 0 0 °c的溶劑’於被膜形成時,有效揮發溶劑,可 得到硬度高的被膜。即,可得到表面平坦且硬度高的被膜 〇 作爲大氣壓下沸點1 〇 〇〜1 8 〇t的溶劑,具體地可舉出 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 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丙基醚、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 -63 - 200907402 醇單第三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 二醇二丁基醚等的醚類、乙二醇單乙基醚醋酸酯、丙二醇 單甲基醚醋酸酯、醋酸丙酯、醋酸丁酯、醋酸異丁酯、3-甲氧基丁基醋酸酯、3-甲基-3-甲氧基丁基醋酸酯' 乳酸甲 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的醋酸酯類、乙醯丙酮、甲基 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戊酮、2 -庚酮等的 酮類、丁醇、異丁醇、戊醇、4-甲基-2-戊醇、3-甲基-2-丁 醇、3-甲基-3-甲氧基-1-丁醇、二丙酮醇等的醇類、甲苯、 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此等可爲單獨或混合使用。於此 等之中,特佳的溶劑之例爲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 基醚、丙二醇單丙基醚、二丙酮醇等。 作爲大氣壓下沸點低於1 〇 〇 °c的溶劑,可舉出甲醇、乙 醇、異丙醇、第三丁醇、甲基乙基酮等。此等可爲單獨或 混合使用。 塗料組成物中的全部溶劑含量,對於全部矽烷化合物含 量而言,較佳爲在1 3 0 0重量%〜9 9 0 0重量%的範圍內,特 佳爲在1 5 0 0重量%〜6 0 0 0重量%的範圍內。全部溶劑的含 量若低於1 3 00重量%或超過9900重量%,則難以形成指定 膜厚的被膜。此處,全部矽烷化合物量係指含有矽烷化合 物、其水解物及其縮合物全部的量。 再者,於本發明中,藉由在防反射層中含有適當粒徑 的粒子,亦可控制當樹脂層中含有防反射層時的樹脂層最 表面之Ra。然而如上述地,防反射層中所含有的粒子,由 於在高折射率層係用於提高表面硬度、耐擦傷性,在低折 -64 - 200907402 射率層係用於提高抗靜電性而添加,故防反射層中所用的 各種粒子較佳爲粒徑非常小者。如此地,於防反射層中使 用非常小粒徑的粒子時,以硬被覆層與防反射層的積層構 成當作樹脂層(硬被覆層成爲導電層側),且藉由控制被覆層 的Ra而欲亦控制樹脂層最表面的Ra時,防反射層中所用 的粒子係不會影響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 (其它機能層) 本發明的電槳顯示器用濾波片較佳爲具有含有由近紅 外線遮斷機能、色調修正機能、紫外線遮斷機能及Ne阻隔 機能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1個機能之機能層。此等機 能層亦可成爲在1個層中具有複數機能的機能層。又,機 能層亦可層合複數層。 以下說明構成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之機能層 〇 (色調修正層) 機能層的一種,即具有色調修正機能的色調修正層, 係含有色調修正能的色素之層,進行所透過的見光之色調 修正、謀求電漿顯示面板的影像特性之提高,更具體地高 對比化及高鮮明色化。又,藉由色調修正層係可調整電漿 顯示器用濾波片全體的透過率調,亦擔任映入性能之調整 的任務。 色調修正係藉由在穿透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可見光 之內’選擇吸收特定波長的可見光來達成。因此,色調修 正層中所含有的色素,係選擇吸收特定波長的可見光者, -65 - 200907402 色素係可使用染料及顏料中任一者。「選擇吸收特定波長 的可見光」係指在可見光的波長區域(波長 380〜780 nm)的 光之中’專門吸收特定波長區域的光。此處,色素所專門 吸收的波長區域係可爲單一波長區域或複數的波長區域。 作爲如此吸收特定波長的色素,具體地例如可舉出偶 氮系、縮合偶氮系、酞花青系、蒽醌系、靛藍系、吡酮系 、茈系、二噚系、喹吖啶酮系、甲川系、異吲哚啉酮系、 奎酞酮系、吡咯系、硫靛藍系、金屬錯合物系等周知的有 機顏料及有機染料、無機顏料。於此等之中,從耐候性良 好來看’特佳爲酞花青系、蒽醌系色素。再者,於色調修 正層中可含有含有上述色素中任1種類,也可含有2種類 以上。 又’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透過色被要求爲中(neutra丨) 灰或藍灰。此係因爲於必須維持或提高電漿顯示面板的發 光特性及對比時,較佳的情況爲比標準白色若干高的色溫 度之白色。於達成如此的要求時,亦可採用上述的色素。 色調修正層只要含有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則可採 用各式各樣的態樣。色調修正層係可按照其態樣以合適的 方法來形成。例如,於黏著劑中含有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 素之氣樣時’可在黏著劑中添加具有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 虽作染料或顏料’進行塗佈而形成具有所欲厚度的色調修 正層。作爲黏著劑,可使用市售的黏著劑,作爲較佳的具 體例’可舉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氯乙烯、環氧樹脂、聚 胺甲酸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 -66 - 200907402 酯、聚醯胺、聚烯烴、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系橡膠、丁基 橡膠、或矽樹脂等的黏著劑。 於對透明基材、透明基板進行著色加工以形成色調修 正層的態樣時,可以具有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當作染料或 顔料,照原樣地或使溶解在溶劑中,進行塗佈及乾燥,形 成具有所欲厚度的色調修正層。作爲此目的所使用的溶劑 ,可舉出環己酮等的酮系溶劑、醚系溶劑、醋酸丁酯等的 酯系溶劑、乙基溶纖劑等的醚醇系溶劑、二丙酮醇等的酮 醇系溶劑、甲苯等的芳香族系溶劑等。 又’於色調修正層係含有具色調修正能能的色素之透 明基材時,可使透明基材之原料的熱塑性樹脂溶解在所欲 的溶劑中’將加有具有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當作染料或顏 料而得之溶液塗佈’使乾燥而形成具有所欲厚度的色調修 正層。此處所使用的溶劑係爲可溶解原料的樹脂且可溶解 或分散所添加的染料或顏料。作爲此目的所使用的溶劑, 可舉出環己酮等的酮系溶劑、醚系溶劑、醋酸丁酯等的酯 系溶劑、乙基溶纖劑等的醚醇系溶劑、二丙酮醇等的酮醇 系溶劑、甲苯等的芳香族系溶劑等。 於塗佈含有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的溶液、或含有具 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及透明基材的原料樹脂之溶液以形成 色調修正層的方法中’塗佈法係可選擇例如浸塗法、輥塗 法噴塗法、凹槽輥塗覆法 '柯馬(c 〇 m m a)塗覆法、口模式 塗覆法等。此等塗覆法係可連續加工,與分批式的蒸鍍法 等相比’生產性係優異。或者’亦可採用可形成薄的均勻 -67- 200907402 塗膜之旋塗法。 色調修正層的厚度,爲了得到充分的色調修正能力,較 佳爲0 · 5 μπι以上。又’從光透過性來看,更具體地從可見 光線透過性優異來看,較佳爲40μπι以下,特佳爲!〜25μηι 。於色調修正層的厚度爲4 0 μιη以上的情況,因爲當塗佈含 有所欲染料、顏料、透明樹脂的溶液以形成色調修正層時 ,溶劑容易殘留,形成色調修正層時的操作性變困難,故 不宜。 於色調修正層爲含有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之黏著劑 層或含有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之透明基材時,對於黏著 劑或熱塑性樹脂而言,較佳爲含有〇· 1重量%以上的色素, 特佳爲1重量%以上。又’爲了保持黏著劑層或透明基材的 物性’較佳爲將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之量壓制在1 0重量 %以下。 (近紅外線遮斷層) 接著’說明機能層的一種,即具有近紅外線遮斷機能 的近紅外線遮斷層。由於從電漿顯示面板所產生的強度近 紅外線會作用於搖控器、無線電話等周邊電子機器,引起 誤動作’故必須實用上沒有問題地阻隔近紅外區域的光。 問題的波長範圍爲8 0 0〜1 〇 〇 〇 n m,該波長範圍的透過率必須 爲2 0 %以下,較佳爲丨〇 %以下。近紅外線遮斷層,爲了阻隔 近紅外線’一般較佳爲採用具有最大吸收波長爲7 5 〇〜 1 1 0 Onm的近紅外線吸收能力的色素,具體地如聚甲川系、 酞花青系、萘花青系、金屬錯合物系、銨系、亞銨系、二 -68 - 200907402 亞銨系、蒽醌系、二硫醇金屬錯合物系、萘醌系、吲哚酚 系、偶氮系、三烯丙基甲烷系的化合物等,特佳爲金屬錯 合物系、銨系、酞花青系、萘花青系、二亞銨系。再者, 於使用具有近紅外線吸收能力的色素時’可含有任1種類 ,也可含有2種以上。 關於近紅外線吸收層的構造、形成方法、厚度等,係 與上述色調修正層同樣。近紅外線吸收層可爲與色調修正 層相同的層,即在色調修正層中含有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 1 素及具近紅外線吸收能力的色素,亦可設置與色調修正層 不同的近紅外線遮斷層。近紅外線吸收色素的量,對於黏 結劑樹脂而言,較佳爲以〇 · 1重量%以上含有,特佳爲2重 量%以上,但爲了保持含有紅外線吸收劑的黏著劑層或透明 基材之物性,較佳爲將具色調修正能力的色素與近紅外線 吸收劑的合計量壓制在1 〇重量%以下。 (Ne阻隔層) 接著說明機能層的一種,即具有N e阻隔機能力的機能 " 層。於近紅外線遮斷層或色調修正層中,爲了選擇地吸收 •衰減從電漿顯示面板內所封入的放電氣體如氖與氙的二 成分氣體而來的多餘發光色(主要在5 60〜610nm的波長範 圍),較佳爲混合及使含有1種類或數種類的色調修正劑。 藉由如此的色素構成,於於電漿顯示面板的顯示畫面所發 出的可見光之內,可吸收·衰減由放電氣體之發光所造成 的多餘光,結果使由電漿顯示面板所發出的可見光之顯示 色接近顯示目標的顯示色,可得到自然的色調。 -69 - 200907402 (紫外線遮斷層) 接著說明機能層的一種,即具有紫外線遮斷機能力的 紫外線遮斷層。於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中,紫外 線遮斷層之位置爲比該層更靠造面板側,具有防止色調修 正層'紅外線遮斷層等中所含有的色素之光劣化的任務。 於紫外線遮斷層中使用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透明基材、黏 著劑層等。 又,含紫外線吸收劑的層之T g較佳爲6 0 t以上,更佳 爲80°C以上。若於Tg低的熱塑性樹脂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 ’則紫外線吸收劑會移動到黏著界面或接著界面,有妨礙 黏著性或接著性之虞。若含紫外線吸收劑的熱塑性樹脂之 T g爲6 0 °C以上’則在透明基材中紫外線吸收劑的移動的可 能性係減低’於經由層間黏著層來接合電漿顯示器用濾波 片的其它構成要素,具體地例如爲透明基板、色調修正層 或防反射層之一部分的其它透明基材時,不會妨礙黏著性 〇 作爲構成透明基材的Tg爲60 t以上的樹脂,可例示聚 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萘二甲酸乙二酯所代表的芳香族 聚酯、耐隆6、耐隆6 6所代表的脂肪族聚醯胺、芳香族聚 醯胺、聚碳酸酯等。此等之中較佳爲芳香族聚酯,特佳爲 可形成耐熱性、機械強度優異的二軸拉伸薄膜之聚對苯二 甲酸乙二酯。 作爲紫外線吸收劑,例如較佳爲可舉出水楊酸系化合 物、一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幷三哩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 -70 - 200907402 醋系化合物、苯幷Df阱酮系化合物、環狀亞胺酯系化合物 等’從在380 nm〜39〇nm的紫外線遮斷性、色調等之點來看 ’最佳爲苯并卩f阱酮系化合物。此等化合物可爲1種,也 可倂用2種以上。又,更佳爲倂用HALS(受阻胺系光安定 劑)或抗氧化劑等的安定劑。 作爲較佳材料的苯并曙畊酮系化合物之例,可例示2 -對硝基苯基-3, 1-苯并噚哄_4 -酮、2-(對苯甲醯基苯基)-3,1-苯并曙畊-4-酮、2-(2 -萘基)-3,1-苯并噚阱-4-酮、2,2’-對伸苯 基雙(3,1-苯并噚畊_4-酮)、2,2’-(2,6-伸萘基)雙(3,1-苯并 噚哄-4-酮)等。此等化合物的添加量較佳爲在基材薄膜中含 有0 · 5〜5重量%。 再者’爲了賦予更優異的耐光性,較佳爲倂用氰基丙 烯酸酯系四聚物化合物。於基材薄膜中較佳爲含有〇.05〜2 重量%的氰基丙烯酸酯系四聚物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四 聚物化合物係指以氰基丙烯酸酯的四聚物爲基本的化合物 ’例如有1,3-雙(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醯氧基)-2,2-雙 -(2’-気基-3, 3_二苯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丙烷)。於與其倂用時 ,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在基材薄膜中較佳爲〇 . 3〜3重量%。 紫外線遮斷層在波長3 8 0 nm的透過率較佳爲5 %以下, 藉此可保護基材或染料色素等防止紫外線。 於紫外線遮斷層中,紫外線吸收劑的含量較佳爲〇 · 1〜5 重量% ’更佳爲0.2〜3重量%。紫外線吸收劑的含量若爲 0.1〜5重量%,則可吸收從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觀察者側 所入射的紫外線,防止色調修正層中所含有的色素之光劣 -71 - 200907402 化的效果優異,且不妨礙透明基材或黏著層的強度。 於紫外線遮斷層尤其透明基材中添加紫外線吸收劑的 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例示在熱塑性樹脂的聚合步驟 、薄膜製膜前之溶融步驟中摻入熱塑性樹脂內,對二軸延 伸薄膜進行含浸等。特別地,若意圖防止熱塑性樹脂的聚 合度降低,較佳爲在薄膜製膜前的熔融步驟中滲入熱塑性 樹脂中。此時紫外線吸收劑的摻入,係可藉由該劑的粉體 之直接添加法、將含有高濃度的該劑之母體聚合物加到製 膜用聚合物中的母料法來進行。 紫外線遮斷層的厚度較佳爲在5〜25〇μηι的範圍內,尤 佳爲50〜2〇〇μπι’更佳爲80〜2〇Ομιη。紫外線吸收層的厚度 若在5〜2 5 0 μ m的範圍內,則吸收從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的 觀察者側所入射的紫外線之效果優異,且光透過性,具體 地可見光線透過性優異。 (接著層) 於本發明中’爲了貼合上述各式各樣的機能層,或爲 了將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貼合於顯示器,亦可使用具有接 著性的接著層。作爲此時所用的黏著劑,只要爲可經由其 黏著作用來接著2個物體的接著劑即可,而沒有特別的限 定,可使用由橡膠系、丙烯酸系、矽系或聚乙烯醚系等所 成的接著劑。 再者,黏著劑係大致區分爲溶劑型黏著劑與無溶劑型 $占著;4兩種。乾燥性' 生產性、加工性優異的溶劑型黏著 劑依然是主流,但近年來從公害、省能源、省資源、安全 -72 - 200907402 性等之點來看,正改變成無溶劑型黏著劑。其中,較佳爲 使用具有藉由照射活性線而以秒單位硬化,可撓性、接著 性、耐藥品性等優異之特性的黏著劑即活性線硬化型黏著 劑。 活性線硬化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的具體例係可參考日本 接著學會編集的「接著劑數據書」、日刊工業新聞社1 990 年發行的第8 3頁至第8 8頁,但不受此等所限定。作爲市 售品的官能丙烯酸系紫外線硬化塗料,可利用日立化成聚 合物株式會社的商品名XY (註冊商標)系列等、東邦化成工 業株式會社的商品名H i r ο X (註冊商標)系列等)、株式會社 THREEBOND ;(商品名Threebond(註冊商標)系歹U等)、東亞 合成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商品名Arontight(註冊商標)系列 等)、CEMEDINE株式會社;(商品名Cemeroxsuper(註冊商 標)系列等)等的製品,惟不受此等所限定。 (透明基材) 本發明中的透明基材通常使用當作用於層合防反射層 、硬被覆層、紅外線遮斷層、導電層等的基材。又,藉由 添加紫外線吸收成分,亦可擔任紫外線遮斷層的任務。 本發明中的透明基材係爲可熔融製膜或溶液製膜的薄 膜。作爲其具體例’可舉出由聚酯、聚烯烴、聚酸胺、聚 苯硫酸、纖維素酯、聚碳酸酯、丙燦酸酯等所成的薄膜。 此等薄膜係較適用作爲本發明的各機能層之基材,但作爲 在形成波浪構造的面上所用的透明基材之材料的較佳者, 要求透明性、機械強度及尺寸安定性等優異的樹脂,具體 -73 - 200907402 地可舉出聚酯、纖維素酯、壓克力(聚丙烯酸酯)等,其中可 例示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三乙 醯纖維素當作合適的材料。又,於聚丙嫌酸醋之中,分子 內具有環狀構造的樹脂係光學各向異性優異的合適材料。 作爲分子內具有環狀構造的樹脂,可例示含有10〜50重量 %的戊二酸酐單位的丙烯酸樹脂等。但是,作爲具有諸特性 皆平衡的性能之可適用於本發明中所有機能層用的基材, 特佳爲聚酯。 作爲如此的聚酯,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萘 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 酯及聚對萘二甲酸丙二酯等,但從性能、成本方面來看, 最佳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又,亦可混合2種以上的聚 酯。又,也可爲此等與其它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共聚合 而成的聚酯,於此情況下,在完成結晶配向的薄膜中,其 結晶化度較佳爲25%以上,尤佳爲30%以上,更佳爲35% 以上的薄膜。結晶化度若低於2 5 %,則尺寸安定性或機械強 度容易變不充分。結晶化度係可藉由拉曼光譜分析法來測 定。 於使用上述聚酯時,其極限黏度(依照JIS K7367,在 25°C的鄰氯酚中測定)較佳爲0·4〜1.2dl/g,更佳爲0.5〜 0_8dl/g。 本發明所用的透明基材可爲2層以上的積層構造之複 合體薄膜。作爲複合體薄膜,例如可舉出在內層部實質上 不含有粒子,而表層部中設置含有粒子的層之複合體薄膜 -74 - 200907402 ,內層部具有粒子而表層部中含有微細粒子的積層體薄膜 等。又,上述複合體薄膜可爲內層部與表層部係化學不同 種類的聚合物,也可爲同種的聚合物。但是於採用粒子等 時’必須限於不會影響透明性的程度。 於本發明的透明基材中使用聚酯時,從薄膜的熱安定 性’尤其尺寸安定性或機械強度成爲充分者,平面性成爲 良好的觀點來看,較佳爲經二軸拉伸所結晶配向的薄膜。 此處’經二軸拉伸所結晶配向係指將未拉伸即結晶配向完 成之前的熱塑性樹脂薄膜,在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各合適 地拉伸2 · 5〜5倍左右,然後經由熱處理而完成結晶配向, 在廣角X射線繞射顯示二軸配向的圖案者。 本發明所用的透明基材之厚度,係可按照所使用的用 途來適宜選擇’從機械的強度或處理性等之點來看,較佳 爲10〜500μηι’更佳爲20〜300μιη。 於本發明的透明基材中,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尤 其光學特性的範圍內,亦可含有各種的添加劑或樹脂組成 物、交聯劑等。例如,可舉出抗氧化劑、耐熱安定劑、紫 外線吸收劑、有機、無機的粒子(例如矽石、膠態矽石、氧 化錦、氧化鋁溶膠、高嶺土、滑石、雲母、碳酸鈣、硫酸 鋇、碳黑 '沸石、氧化鈦、金屬微粉末等)、顏料、染料、 抗靜電劑 '核劑、丙烯酸樹脂、聚酯樹脂、胺甲酸酯樹脂 、聚烯烴樹脂、聚碳酸酯樹脂、醇酸樹脂 '環氧樹脂、尿 素樹脂、苯酚樹脂、矽樹脂、橡膠系樹脂 '蠟組成物、蜜 胺系交聯劑、噚唑啉系交聯劑、羥甲基化、烷醯基化尿素 -75 - 200907402 系交聯劑、丙烯醯胺、聚醯胺'環氧樹脂' 異氰酸酯化合 物、氮雜環丙烷化合物、各種矽烷偶合劑、各種鈦酸酯系 偶合劑等。 本發明中所用的透明基材之全光線透過率較佳爲9 0 % 以上、霧度較佳爲1 . 5 %以下,藉由採用如此者,可提高影 像的視覺辨識性或鮮明度。 再者,本發明中所用的透明基材之透過b値較佳爲1 . 5 以下。透過b値若超過1 . 5,可由於見到透明基材本身稍微 帶黃色影像,會損害鮮明性。 b値係指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所規的定的表色方法,b 値表示彩度,正的符號表示黃色的色相,負的符號表示藍 色的色相。又,絕對値愈大表示其色的彩度愈大,爲鮮明 的色,絕對値愈小表示彩度愈小。於0時,表示無色彩。 表色的調整,例如可藉由含有色素來實現,色素可使用無 機顏料、有機顏料、染料等,但從耐候性優異來看,較佳 爲使用鎘紅、氧化鐵紅、鉬紅、鉻朱紅、氧化鉻、維利迪 安(viridian)、鈦鈷綠、鈷綠、鈷鉻綠、維多利亞綠、群青 、群青藍、紺青、柏林藍、米洛麗藍、鈷藍、賽路里安藍 、鈷矽石藍、鈷鋅藍、錳紫、礦物紫、鈷紫等的有機顏料 〇 本發明中所用的透明基材,較佳爲設有用於強化與導 電層或前述機能層的密著性(接著強度)的底塗層(易黏著層 、底層)。 (透明基板) -76 - 200907402 本發明中的透明基板’係賦予電漿顯示面板本體具有 機械強度者,使用無機化合物成形物或透明的有機高分子 成形物。 作爲無機化合物成形物’較佳可舉出玻璃 '強化或半 強化玻璃等,厚度通常在〇·〗〜l〇mm的範圍內,更佳爲1 〜4 m m 〇 高分子成形物若在可見波長區域中爲透明即可,若將 其種類具體化,則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醚 颯、聚苯乙烯、聚對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芳酯、聚醚醚酮 、聚碳酸酯、聚丙烯、聚醯亞胺、三乙醯纖維素等。此等 透明的高分子成形物’可爲主面平滑的板(片)狀,也可爲薄 膜狀。於使用片狀的高分子成形物當作基材時’由於基材 的尺寸安定性及機械強度優異’可得到尺寸安定性與機械 強度優異的透明積層體’可適用於對其特別要求的情況。 又,透明的高分子薄膜由於具有可撓性’可藉由輥對 輥法來連續地形成機能層’故使用其時’可高效率地且以 長條大面積來生產機能層的積層體。此情況下的薄膜之厚 度通常使用〜250^1111者。薄膜的厚度若低於10μιη’則作 爲基材的機械強度不足,而若厚度超過250μιη ’則可撓性 不足,故不適合於藉由輥來捲繞而利用。 於本發明中,雖然藉由使用透明基板的玻璃’可得到 機械強度,但於不使用玻璃時’由於不會形成與電漿顯示 面板的氣隙,具有消除雙重映射等的優點’故在本發明中 也可不使用透明基板。 -77 - 200907402 (關於濾波片的構成) 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係由上述複數的層所層 合的積層體。茲具體列舉其構成例。 可舉出(1)硬被覆層+導電層+透明基材+紫外線遮斷層+ 色調修正層+近紅外線遮斷層+接著層+透明基板(硬被覆層 爲視覺辨識側,透明基板爲電漿顯示面板側),(2)防反射層 +硬被覆層+導電層+透明基材+紫外線遮斷層+色調修正層+ 近紅外線遮斷層+黏著層+透明基板(防反射層爲視覺辨識側 ,透明基板爲電漿顯示面板側),(3)硬被覆層+導電層+透明 基材+紫外線遮斷層+近紅外線遮斷層+色調修正層+透明基 板(硬被覆層爲視覺辨識側,透明基板爲電漿顯示面板側) ,(4)防反射層+硬被覆層+導電層+透明基材+紫外線遮斷層 +近紅外線遮斷層+色調修正層+透明基板(防反射層爲視覺 辨識側,透明基板爲電漿顯示面板側),(5)硬被覆層+導電 層+透明基材+紫外線遮斷層+色調修正層+近紅外線遮斷層 +黏著層(硬被覆層爲視覺辨識側,黏著層爲電漿顯示面板側 ),(6)防反射層+硬被覆層+導電層+透明基材+紫外線遮斷層 +色調修正層+近紅外線遮斷層+黏著層(防反射層爲視覺辨 識側,黏著層爲電漿顯示面板側),(7)硬被覆層+導電層+透 明基材+紫外線遮斷層+近紅外線遮斷層+色調修正層+黏著 層(硬被覆層爲視覺辨識側,黏著層爲電漿顯示面板側),(8) 防反射層+硬被覆層+導電層+透明基材+紫外線遮斷層+近 紅外線遮斷層+色調修正層+黏著層(防反射層爲視覺辨識側 ,黏著層爲電漿顯示面板側)等,但本發明的電漿顯示器用 -78 - 200907402 濾波片不受此所限定。 (使用其它形態的遮光性凸部之顯示器用濾波片) 上述係關於使用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的電漿顯 示器用濾波片,以下說明使用其它形態的遮光性凸部之顯 示器用濾波片。 該遮光性凸部係可藉由含遮光性物質的樹脂成分來形 成。作爲遮光性物質,可使用各種染料或顏料、金屬等, 但不又此等所限定。即,其它形態的遮光性凸部係含有染 料、顏料、金屬等的遮光性物質之凸部。 方;本發明中’較佳爲使用顏料當作遮光性物皙,可使 用黑顏料、或紅顏料、藍顏料及綠顏料的混合物。 作爲黑顏料,可使用Color Index No.顏料黑7、碳黑 、鈦黑、金屬氧化物等。此等顏料可僅1種使用,也可組 π 2種以上來使用。作爲紅色顏料,可舉出c〇i〇r in(jex No. 顏料紅(以下簡稱 PR)9、97、122、123、149、168、177、 180、192、215、254等,作爲綠色顏料,可舉出color index No.顏料綠(以下簡稱pg)7、36等,作爲藍色顏料,可舉 出 Color Index No.顏料藍(以下簡稱 pb)〗5:3、15:4、15:6 、21、 22、 60、 64^ 〇 於上述顏料之中’較佳爲黑顏料,更佳爲鈦黑、碳黑 〇 作爲遮光性物質的顏料之粒徑,考慮顏料的分散性, 較佳爲平均一次粒徑在5〜400nm的範圍內者,更佳爲在10 〜200nm的範圍內者’特佳爲在1〇〜1〇〇nm的範圍內者。 -79 - 200907402 遮光性物質的顏料之含量,對於1 0 0重量%的用於形成 遮光性凸部的全部成分而言,較佳爲在5〜8 〇重量%的範圍 內’更佳爲在10〜70重量%的範圍內。顏料的含量若過少 ,則得到不充分的遮光性,另一方面,顏料的含量若過多 ’則遮光性凸部的強度(硬度)會降低或成型加工性會降低。 作爲構成遮光性凸部的樹脂成分,可舉出熱硬化性、 光硬化性等的硬化性樹脂,惟不受此等所限定。作爲構成 遮光性凸部的樹脂,較佳爲藉由如紫外線或電子線等的活 性光線可硬化的光硬化性樹脂,特佳爲使用紫外線硬化樹 脂。 作爲紫外線硬化樹脂,例如可舉出丙烯酸胺甲酸酯系 樹脂、環氧丙烯酸酯系樹脂、聚酯丙烯酸酯系樹脂、多元 醇丙烯酸酯系樹脂等的丙烯酸系樹脂、或環氧系樹脂等。 作爲光硬化性的樹脂成分之例,茲詳述丙烯酸系樹脂 。作爲該丙烯酸系樹脂,爲了具有感光性,可成爲至少含 有丙烯酸系聚合物、丙烯酸系多官能單體或寡聚物、光聚 合引發劑的構成。再者,除了環氧樹脂,亦可使用所謂的 丙烯酸環氧樹脂。 作爲所可使用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並沒有特別的限定 ’較佳可使用不飽和羧酸與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的共聚物 。作爲不飽和羧酸之例,例如可舉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伊康酸、巴豆酸、馬來酸、富馬酸、醋酸乙烯酯、或酸 酐等。 作爲可共聚合的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具體地可舉出 -80 - 200907402 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 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 、甲基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丙烯酸異丁酯 、甲基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 丁酯、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2 -羥乙 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 等的不飽和羧酸烷基酯、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鄰甲基 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的芳香族乙烯基化 合物、丙烯酸胺乙酯等的不飽和羧酸胺基烷基酯、丙烯酸 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的不飽和羧酸縮水 甘油基酯、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的羧酸乙烯酯、丙 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等的丙烯腈化合物、1,3-丁 二烯、異戊二烯等的脂肪族共軛二烯、各末端具有丙烯醯 基或甲基丙烯醯基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矽氧 等的巨單體等,惟不受此等所限定。 又,若使用側鏈附加有乙烯性不飽和基的丙烯酸系聚 合物,則加工時的感度變佳,故可較宜使用。作爲乙烯性 不飽和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 基。作爲將如此的側鏈附加於丙烯酸系(共)聚合物的方法, 於具有丙烯酸系(共)聚合物的羧基或羥基等時,一般係於此 等與具有縮水甘油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或丙烯酸或甲 基丙烯酸氯化物進行加成反應的方法。此外,亦可利用異 -81- 200907402 氰酸酯附加具有乙燃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作爲此處所言胃 的具有縮水甘油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或丙嫌《酸或甲基 丙烯酸氯化物,可舉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稀酸縮 水甘油酯、α-乙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巴豆基縮水甘油基醱 、巴豆酸縮水甘油基醚、異巴豆酸縮水甘油基醚、丙烯醯 氯、甲基丙烯醯氯等。 作爲多官能單體,例如可舉出雙酚Α二縮水甘油基醚( 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胺甲酸酯、改性雙酚A 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酸1 , 6 -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苯二甲酸酐環氧丙烷(甲基)丙烯酸酯、偏苯三酸二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酯、松香改性環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醇酸 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般的寡聚物、或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 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α二縮水甘油基 醚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 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甲縮醛、季戊四醇四( 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 ' 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可單獨或混合使用。又,亦可 倂用如以下所舉出的單官能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 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等,可使用此 等的2種以上之混合物,或與其它化合物的混合物等。藉 由此等的多官能及單官能單體或寡聚物之選擇及組合,可 控制光阻的感度或加工性的特性。特別地,爲了提高硬度 -82 - 200907402 ’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係優於丙烯酸酯化合物,而且爲了 提高感度,較佳係官能基爲3以上的化合物。又,亦可較 佳地使用蜜胺類、胍胺類等來代替丙烯酸系單體。 作爲光聚合引發劑,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使用眾所 周知者,例如可舉出二苯甲酮、Ν,Ν’-四乙基-4,4’-二胺基二 苯甲酮、4 -甲氧基- 4’-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2,2 -二乙氧基 苯乙酮、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異丁基醚、苄基 二甲基縮酮、α-羥基異丁基苯酮、噻噸酮、2-氯噻噸酮、1-經基壤己基苯基嗣、2 -甲基-1-[4-(甲硫基)苯基]-2 -嗎琳基 -1-丙烷、第三丁基蒽醌、1-氯蒽醌、2,3-二氯蒽醌、3-氯- 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1,4-萘醌、9,10-菲醌、ι,2-苯并蒽 醌、1,4-二甲基蒽醌' 2-苯基蒽醌、2-(鄰氯苯基)-4,5-二苯 基咪唑二聚物等。又,亦可較佳地使用其它苯乙酮系化合 物、咪唑系化合物、六芳基雙咪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 化合物、噻噸酮系化合物、磷系化合物、三阱系化合物、 鹵化烴衍生物、有機硼酸鹽化合物或鈦酸酯等的無機系光 聚合引發劑等。另外,若添加對二甲基胺基苯甲酸酯等的 增感助劑,則可更提高感度而較宜。又,此等光聚合引發 劑亦可倂用2種類以上來使用。 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對於1 0 0重量%的遮光性凸部之 全部成分而言,1〜25重量%的範圍係適當。 作爲構成本發明的遮先性凸部之樹脂成分,可使用熱 硬化性樹脂。作爲該熱硬化性樹脂,可舉出不飽和聚酯樹 脂、環氧樹脂、乙烯基酯樹脂、苯酚樹脂、熱硬化性聚醯 -83 - 200907402 亞胺樹脂、熱硬化性聚醯胺醯亞胺樹脂等。 作爲不飽和聚酯樹脂,例如有鄰苯二甲酸系樹脂、間 苯二甲酸系樹脂、對苯二甲酸系樹脂、雙酚系樹脂、丙二 醇-馬來酸系樹脂、將二環戊二烯或其衍生物導入不飽和聚 酯組成中而低分子量化、或加有被膜形成性的的蠟複合物 之低苯乙烯揮發性樹脂、加有熱塑性樹脂(聚醋酸乙烯酯樹 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飽和聚酯等)的低收 縮性樹脂、或使用不飽和聚酯經Br2所直接溴化、或氯橋酸 、二溴新戊二醇經共聚合等的反應性型、氯化石蠟、四溴 雙酚等的鹵化物與三氧化銻、磷化合物的組合或氫氧化鋁 等當作添加劑得添加型難燃性樹脂、聚胺甲酸酯或聚矽氧 與混成化、或IPN化的強韌性(高強度、高彈性模數、高伸 長率)的強初性樹脂等。 作爲環氧樹脂,例如可舉出含雙酚A型、酚醛清漆苯 酣型、雙酌F型、溴化雙酚a型的縮水甘油基醚系環氧樹 脂’含縮水甘油基胺系、縮水甘油基酯系、環式脂肪系、 雜環式環氧基系的特殊環氧樹脂等。 ί乍S i m S S旨樹脂,例如是將由普通環氧樹脂與甲基 丙烧酸等的不飽和一元酸進行開環加成反應而得之寡聚物 溶解在苯乙嫌等的單體中之物。又,亦有含有在分子末端 或側鏈具乙稀基的乙烯基單體等之特殊型。作爲縮水甘油 基酸系環氧樹脂的乙烯基酯樹脂,例如有雙酚系、酚醛清 漆系、溴化雙酣系等’作爲特殊乙烯基酯樹脂,有乙烯基 酯胺甲酸酯系、異氰尿酸乙烯酯系、側鏈乙烯酯系。 -84 - 200907402 苯酚樹脂係有由以苯酚類與甲醛類當作原料進行聚縮 合而得之甲階酚醛型與酚醛清漆型。 作爲熱硬化性聚醯亞胺樹脂,例如有馬來酸系聚醯亞 胺,如聚馬來醯亞胺胺、聚胺基雙馬來醯亞胺、雙馬來醯 亞胺·0,0’-二烯丙基雙酚A樹脂、雙馬來醯亞胺·三畊樹脂 等、或納狄克(nadic)酸改性聚醯亞胺、及乙炔末端聚醯亞 胺等。 構成遮光性凸部的樹脂成分之含量,對於1 〇 0重量%的 遮光性凸部之全部成分而言,較佳爲在20〜90重量%的範 圍內,更佳爲在30〜80重量%的範圍內。樹脂成分的含量 若過少,則遮光性凸部的硬化性會降低,而若樹脂成分的 量過多,則遮光性凸部的遮光性會降低。 遮光性凸部的形成方法,例如將含有上述遮光性物質 及樹脂成分的組成物以適當的有機溶劑來分散 '溶解或稀 釋,以製作用於遮光性凸部的液狀組成物,用噴墨方式或 印刷方式將此液狀組成物印刷成所欲的遮光性凸部形犬, 使硬化之方式,或使用微影方式進行加工形成的方$。$ 而,本發明不受上述形成方法所限定。 作爲上述印刷方式’可舉出網版印刷、凹版印刷、g 版印刷、平版印刷等。 上述微影方式係使用適當的塗佈方式,例如逆塗覆法、 凹槽輥塗覆法、棒塗法、桿塗法、口模式塗覆法、噴塗、法 等,將用於上述遮光性凸部的液狀組成物塗佈在透明s # 上,塗佈在透明基材的大致前面,將其塗佈面以紫外f泉胃 -85 - 200907402 的活性光線曝光成點狀或網目狀的圖案後,進行顯像,溶 解去除相當於非凸部區域的部分之樹脂。作爲前述曝光方 法,可舉出通過光罩進行曝光的方法,或以雷射直接掃描 曝光的方法。 以含上述遮光性物質的樹脂成分所形成的遮光性凸部 之平面形狀(從上面來看的形狀),較佳係網目狀或複數的點 狀。 以下詳細說明網目狀凸部。 作爲構成網目狀凸部的網目圖案之形狀(非凸部區域的 形狀,即光透過區域的形狀),例如可舉出由正方形、長方 形、菱形等的4角形所成的格子狀網目圖案,由三角形、5 角形、6角形、8角形、1 2角形般的多角形所成的網目圖案 ’由圓形、橢圓形所成的網目圖案,由前述複合形狀所成 的網目圖案,及任意網目圖案。 網目狀凸部的高度,從在透明樹脂層形成中心線平均 粗糙度Ra爲50〜500nm的表面形狀之觀點來看,較佳爲在 0_5〜8μηι的範圍內,特佳爲在1〜5μιη的範圍內。構成網 目狀凸部的細線之寬度,較佳爲在3〜3 Ομιη的範圍內,更 佳爲在5〜20 μιη的範圍內。於網目狀凸部的情況,從確保 透明樹脂層的良好塗佈性之觀點來看,遮光性凸部的高度 更佳爲8μιη以下。 網目圖案所成的網目狀凸部之間距,較佳爲在5 0〜 500μηι的範圍內,尤佳爲在75〜450nm的範圍內,更佳爲 在100〜350μηι的範圍內。 -86 - 200907402 上述間距係指網目圖案的1個光透過區域、與和該光 透過區域共用至少1邊的鄰接光透過區域之重心間的距離 〇 網目圖案通常指全部細線所相連的狀態’本發明的網 目狀凸部亦可爲網目圖案的細線被部分切斷者。 以下詳細說明點狀凸部。 作爲點狀凸部的凸構造,點的長徑較佳爲在2〜3 0 μπι 的範圍內,更佳爲在3〜20μιη的範圍內,特佳爲在4〜15μπι 的範圍內。又,複數的點狀凸部較佳爲具有大致一定的長 徑。 點狀凸部的高度,從在透明樹脂層形成中心線平均粗 糙度Ra爲50〜5 00nm的表面形狀之觀點來看,較佳爲在 0.5〜8μιη的範圍內,特佳爲在1〜5μιη的範圍內。又,複 數的點狀凸部較佳爲具有大致一定的高度。 點狀凸部的平面形狀可採用圓形、橢圓形、三角形、 四角形、五角形等的多角形、或不定形等。此處所謂的點 狀凸部之長徑,在點爲圓形時係表示直徑,在點爲橢圓形 、多角形、不定形時係表示換算成同一面積的圓形之直徑 〇 點狀凸部與點狀凸部的間隔,較佳爲在20〜3 ΟΟμιη的 範圍內’尤佳爲在 30〜200nm的範圍內,更佳爲在 40〜 1 5 0 n m的範圍內。 上述點狀凸部與點狀凸部的間隔,係指點狀凸部的項 部與頂部的平均間隔。較佳爲間隔皆大致一定。 -87 - 4〜 200907402 點狀凸部的每單位面積之個數較佳爲每lmm2在 1 0 0 0個的範圍。 點狀凸部的配置可成爲具有規則性的配置,或可 意配置。於任意配置中,可使用FM網點法。 FM網點法亦稱爲任意·網點法或隨機.網點法, 變點與點的間隔即周期性之方法。具體地,已知有晶! 柵·網點法(Agfa-Gevaert公司)、鑽石.網點法(Linotype 公司)、等級·網點法及全色調.網點法(S y te c公司)、) 網點法(Ugla-Kohan 公司)、Accutone·網點法(Dunnery )、Megadot網點法(美國彩色公司)、清晰.網點法(c彩 司)、Monette ·網點法(Parco公司)等。此等方法雖然點 生之算法不同’但皆爲藉由點密度的變來表現濃淡的 ,爲FM網點法的各種態樣。 於F Μ網點中,印墨所附著的點之大小係固定,按 像的濃度,點的出現頻率發生變化。F Μ網點中的各點 小’由於比一般所謂的網點小,故可能以高解析能力 所必須的圖案。F Μ網點中的點,係與一般所謂的網點 ’點的排配列係非周期的。於FM網點中,由於點的排 非周期的’故具有不會發生莫阿干涉條紋的特徴。 第6〜9圖中顯示本發明中的遮光性凸部的平面形 例。第6圖係顯示網目狀凸部之一例的示意平面圖。 明基材1 3之上,形成有正四角形的格子狀之網目狀凸 。網目狀凸部1 1係以細線來形成。由細線所成的網目 部11所包圍的非凸部區域(光透過區域)12係正四角形 爲任 指調 豊·光 -Hell 冻絨· 公司 色公 的發 方法 照影 之大 再現 不同 列係 狀之 於透 部1 1 狀凸 .。非 -88 - 200907402 凸部區域1 2的形狀係如前述地亦可爲其它的多角形或圓形 等的形狀。 第7圖、第8圖係顯示第6圖的格子狀網目圖案經部 分切斷的形狀之一例的示意平面圖。第7圖係網目的交點 部分經切斷的形狀,第8圖係網目圖案的交點部分以外的 細線經切斷的形狀。 第9圖係顯示點狀凸部的一例之示意平面圖。複數的 點狀凸部1 1係形成在透明基材1 3之上。此點爲圓形,但 如前述地,點的平面形狀亦可爲橢圓、多角形、不定形。 第10圖係第6圖的A-A示意截面圖。符號(W)係形成 網目狀凸部1 1的細線之線寬,符號(P)係間距。於網目狀凸 部爲正方形的格子狀網目圖案時,細線所成的網目狀凸部 11與相鄰網目狀凸部11的間隔係成爲間距。符號(T)係凸 部的高度。 第11圖係第9圖的B—B示意截面圖。符號(L)係點狀 凸部1 1的長徑,符號(M)係點狀凸部與點狀凸部的間隔, 符號(T)係凸部的高度。於第11圖中,雖然例示截面形狀爲 山形的點,但亦可爲圓柱狀。 於本發明中,遮光性凸部與遮光性凸部之間的非凸部 區域(光透過區域)對全部面積的比率,從確保某一程度高的 透過率之觀點來看,較佳爲60%以上,更佳爲70%以上,特 佳爲8 0 %以上。上限較佳爲9 5 %以下,更佳爲9 3 %以下。 上述非凸部區域的比率,例如可用顯微鏡來拍攝形成 有遮光性凸部的面之平面映像’藉由亮度分布將此平面映 -89 - 200907402 像2階調化,以非凸部區域(光透過區域)的面積除以全體的 面積而求得。 遮光性凸部係具有遮住來自顯示器的發光之任務,此 處所言的遮住最佳爲大致完全遮住來自顯示器的發光,但 若遮住80 %以上的光則能展現作爲遮光性凸部的效果。尤佳 爲遮住90%以上的光,更佳爲遮住95 %以上的光。 又,遮光對象的光的波長,較佳爲遮住可見光的全部 區域,但藉由以上述遮光率至少遮住人類的視覺感度高之 5 00〜600nm波長之光,可得到遮光性凸部的效果。 (遮光性的網目狀凸部之其它形成方法) 茲說明用於形成遮光性凸部的其它方法。於如電漿顯 示器之發出強度電磁波的顯示器用之濾波片中,通常使用 電磁波遮蔽用的導電性網目。詳細說明如前述地,導電性 網目本身爲遮光性凸部,利用該導電性網目,再形成遮光 性的網目狀凸部的方法。 具體地,於透明基材的一面上形成遮光性凸部的導電 性網目,於另一面上,在與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中投影時, 再形成與該導電性網目重疊的網目狀凸部之方法。由此方 法所得到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係在透明基材的一面上具有 遮光性凸部的導電性網目,在透明基材的另一面上,亦具 有與前述導電性網目成投影重疊的網目狀凸部。 上述網目狀凸部,例如可藉由對含有感光性樹脂的層 進行曝光、顯像而製作。透明基材的導電性網目,係可藉 由在相反面上設置感光性樹脂層,以導電性網目當作光罩 -90 - 200907402 ,從導電性網目側對感光性樹脂層進行曝光及顯像’可形 成與導電性網目成投影的網目狀凸部。 用於以上述方法形成的網目狀凸部的感光性樹脂係正 型。即,將於透明基材的一面上所預先形成的導電性網目 當作光罩,對設置在透明基材之相反面上的感光性樹脂層 進行曝光時,導電性網目的細線部分由於遮斷光而不使透 過,故該部分的感光性樹脂層係成爲未曝光,另一方面, 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由於光的透過,故該部分的感光性樹 脂層係被曝光。爲了與導電性網目成投影重疊的網目圖案 ,在感光性樹脂層的未曝光部必須形成網目圖案,因此使 用正型感光性樹脂。正型感光性樹脂之經光照射的部分係 由於顯像而被溶解去除,未曝光部分係殘留。爲了前述曝 光,較佳爲使用紫外線。 正型感光性樹脂係用於彩色濾波片、黑色矩陣、印刷 電路板、平版印刷板等的領域,本發明中亦可使用目前眾 所周知的感光性樹脂。顯像液、顯像方法亦可使用眾所周 知者。 作爲正型感光性樹脂,例如可舉出萘醌二疊氮、苯醌
3-重氮_2,4-二酮等的重氮化合物,或鄰硝基苄基酯、鍚鹽 、鐵鹽及聚酞醛、膽鹼酸第三丁基的混合物般的光分解劑( 溶解抑制劑)’及具有〇 Η基的鹼可溶之氫醌、均苯三酚、 2,3,4-三羥基二苯甲酮等的單體,或苯酚酚醛清漆樹脂、甲 階酚醛酚醛清漆樹脂等的酚醛清漆樹脂、苯乙烯與馬來酸 -91 - 200907402 、馬來醯亞胺的共聚物、苯酚系與甲基丙烯酸、苯乙烯、 丙烯腈的共聚物等的聚合物之混合物或縮合物,或聚甲基 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 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四氟丙酯、聚甲基丙烯酸三氯乙 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聚甲基異丙烯基酮、 聚α-氰基丙烯酸酯、聚三氟乙基-α-氯丙烯酸酯等。其中從 通用性的方面來看’較宜使用酚醛清漆樹脂的混合縮合物 。更佳爲使用酚醛清漆樹脂與醌二疊氮的混合.縮合物。 感光性樹脂層係如前述地含有遮光性物質。遮光性物 質的種類或含量等係如前述。 第1 2圖中顯示如上述所形成的網目狀凸部與導電性網 目之關係。於第1 2圖中’形成與導電性網目1 7投影地重 疊之網目狀凸部1 1。 上述態樣係適合於如電漿顯示器的需要電磁波遮蔽機 能之顯示器用濾波片。藉由形成與遮光性凸部的導電性網 目投影地重疊的網目狀凸部,可防止具有導電性網目與遮 光性網目狀凸部的顯示器用濾波片之透過率的降低。又, 藉由設有夾持透明基材的導電性網目與遮光性網目狀凸部 ’可提高外光的遮蔽效果,抑制由於外光所致的影像對比 之降低。再者,上述態樣係可由僅1片的透明基材來形成 顯示器用濾波片,可謀求低成本化。 作爲上述態樣中的導電性網目,可使用前述的導電性 網目。 於上述在與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中投影時,形成與遮光 -92 - 200907402 性凸部的該導電性網目成重疊的網目狀凸部之態樣中,網 目狀凸部即使不具有遮光性’也可得到本發明目的之效果 〇 即’於將顯不器用爐波片女裝於顯示器時,藉由相對 於網目狀凸部’將導電性網目配置在顯示器側,由於遮光 性凸部的導電性網目與網目狀凸部,對於顯示器所發出的 光而言’係在垂直方向中重疊’故成爲可利用導電性網目 的遮光性。藉由利用導電性網目的遮光性,網目狀凸部即 使不具有遮光性,也可得到與具有遮光性的網目狀凸部同 樣的效果。 又’如上述地,以被覆透明基材上所形成的遮光性凸 部與非凸部區域的方式’層合樹脂層。而且,所層合的樹 脂層之中心線平均粗糖度R a在5 0〜5 0 0 n m的範圍內係重要 〇 於本發明中,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較佳爲在 75〜400nm的範圍內,更佳爲在1〇〇〜300nm的範圍內,特 佳爲在1 5 0〜2 5 Οηιη的範圍內。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 R a若低於5 0 n m,則無法得到映入防止效果。即,樹脂層的 中心線平均粗糖度R a若低於5 0 n m,映入影像的輪廊變明 顯,容易見到映入影像。另一方面,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 粗糙度Ra若超過50 nm,則透過影像的鮮明性變差。 又,樹脂層係在對應於非凸部區域的位置形成有凹處 ,前述凹處的深度(D)較佳爲在0.5〜5μιη的範圍內’更佳 爲在0.5〜4μηι的範圍內,特佳爲在1〜3μιη的範圍內。藉 -93 - 200907402 此,更展現映入防止效果。 上述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系遮光性凸部上所形成的 樹脂層之頂部山頂、與非凸部區域上所形成的樹脂層之谷 底的垂直距離。 第13圖顯不網目狀凸部之上層合有樹脂層的態樣之一 例的示思截面圖,第1 4圖顯示於點狀凸部之上層合有樹脂 層的態樣之一例的不思截面圖。符號丨4係樹脂層。此處, 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係爲山頂15與谷底μ的垂直距離。 於本發明中’如則述地’將樹脂層中的心線平均粗糙 度Ra控制在50〜5 00nm的範圍內,或在樹脂層上形成對應 於非凸部區域的凹處’係藉由調整遮光性凸部的高度、遮 光性凸部的間隔(間距)、樹脂層的塗佈量、樹脂層的塗液黏 度而成爲可能。 於到此爲止所說明的使用其它形態的遮光性凸部之顯 示器用濾波片中,樹脂層的積層方法、樹脂層的構成、樹 脂層的組成、樹脂層的塗佈量、樹脂層的凹凸構造等,係 可採用與前述使用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的電漿顯示 器用濾波片之中所說明的內容同樣的態樣。 又,於到此爲止所說明的使用其它形態的遮光性凸部 之顯示器用濾波片中用的透明基材、視需要設置的其它機 能層(具有由近紅外線遮斷機能、色調修正機能、紫外線遮 斷機能、及Ne阻隔機能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1個機能 之機能層)、及視需要設置的黏著層,亦可使用與前述使用 導電性網目當作遮光性凸部的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之中所 -94 - 200907402 說明的內容同樣的態樣。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完全 不受此所限制。 (評價方法) (1)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之測定 使用表面粗糙度測定器SE-3 400((股)小坂硏究所製)來 '測€ _示器用濾波片樣品的樹脂層側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 R a 〇 對各貫施例、比較例,計測2 0 c m X 2 0 c m大小的1片據 波片之任意5個地方以上,以其平均値當作顯示器用濾波 片樣品的樹脂層之R a値。 而且於測定時,使用顯示器用濾波片樣品的黏著層側 黏貼在厚度2.5 m m的玻璃板上者。 又,於上述計測時,在導電性網目及網目狀遮光性凸 部的情況,測定針的移動方向,係以平行於導電性網目及 網目狀遮光性凸部之細線,且通過導電性網目及網目狀遮 光性凸部的非凸都區域(開口部)之大約中心的方式來固定 ,測定所得到的波形之間距,係採用5個與導電性網目或 網目狀遮光性凸部的間距大致相同的方式所表示的計測値 及作平均。 另一方面,於遮光性凸部爲點狀凸部的情況,係測定 任意位置的5個地方及作平均。 •測定條件: -95 - 200907402 輸送速率;0.5nm/s 截止値λ c ;
Ra 爲 20nm 以下時,Xc = 0.〇8mm
Ra比20nm大且爲lOOnm以下時,Xc = 〇_25mm Ra 比 lOOnm 大且爲 2000nm 以下時,ic = 0.8mm 評價長度:8mm 又’於上述測定條件下測定時,首先以截止値k = 0.8mrn 來測定’結果爲R a比1 0 0 n m大時,採用其r &。另一方面 ,上述測定結果爲R a在1 0 0 n m以下時,以c = 〇 · 2 5 m m再測 定’結果爲Ra比20nm大時’採用其Ra。另一方面,上述 再測定結果爲R a在2 0 n m以下時,以λ c = 〇 . 0 8 m m進行測定 ,採用其Ra。 .Ra :表面粗糙度測定器S E _ 3 4 〇 〇 ((股)小坂硏究所製)所定 義的Ra之參數。根據jIS b〇6〇1_ 1 9 8 2的方法來測定。 (2)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之測定 使用雷射顯微鏡V K - 9 7 0 0 ((股)K E Y E N C E )來測定樹脂 層的凹處深度(D)。 對各實施例、比較例,計測2 0 c m X 2 0 c m大小的1片濾 波片之任意1 0個地方,以其平均値當作顯示器用濾波片樣 品的凹處深度D °再者’測定係使用顯示器用濾波片樣品的 黏著層側黏貼在厚度2.5 m m的玻璃板上者。 測定方法係使用觀察.測定軟體 V K - Η 1 V 1,首先將 5 cm X 5 cm大小的樣品,以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之上邊及下 邊與畫面成平行的方式作設置。倍率係以能容納導電性網 -96 - 200907402 目的至少1個開口部之方式來設定。對準焦點,設定測定 高度範圍後,開始測定。 接著,使解析軟體VK-H1A1來分析所測定的數據。首 先,自動去除測定數據的影像雜訊,修正測定時對象物有 微少傾斜情況等的斜度。然後,測定線粗糙度。此時’對 至少含有1個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之畫面,以平行直線來 解析。 進行各種修正(高度校平-± 1 2單純平均,斜度修正— 直線(自動)),截止値Kc = 0.08mm,沒有Xs、λί,算出波形曲 線,以根據ns Β 06 3 3 -200 1的規格所算出的最大高度Wz 當作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 (3) 遮光性凸部的高度及導電性網目的厚度之測定 藉由切片機來切出樣品截面,以電解輻射型掃描電子 顯微鏡((股)日立製S-800,加速電壓26kV,觀察倍率3 000 倍)來觀察該截面,計測遮光性凸部的高度及導電性網目的 厚度。 對各實施例' 比較例,計測20cmx20cm大小的1片濾 波片之任意5個地方,以其平均値當作導電性網目的厚度 〇 (4) 遮光性凸部的寬度(長徑)、間距(間隔)、及導電性網目的 線寬、間距的測定 使用(股)KEYENCE製數位顯微鏡(VHX-200),以 450 倍的倍率進行表面觀察。使用其測長機能,測量格子狀導 電性網目的間距。對各實施例、比較例,計測20cmx2〇Cm -97 - 200907402 大小的1片樣品之任意2 5個地方’以其平均値當作導電性 網目的線寬、間距。再者’導電性網目的間距,係指具有 網目構造的開口部、與和該開口部共用1邊的相鄰開口部 之重心間的距離。又,使用顯示器用濾波片樣品的黏著層 側黏貼在厚度2.5 mm的玻璃板上者當作樣品。 又,藉由與上述同樣的方法,計測點狀凸部的長徑、 凸部與凸部的間隔、及每1 mm2的點狀凸部之個數。 (5) 黏度的測定 使用布魯克菲爾德製的數位流變計(DV-E),轉子爲LV1 ,將轉數設定在lOOrpm,進行23°C的黏度之測定。對各樣 品進行1 〇次測定,以其平均値當作硬被覆層塗料的黏度。 (6) 折射率的測定 乾燥膜厚成爲Ο.ίμιη的方式,使用旋塗機,將成爲測 定對象之層的原料塗劑塗佈在矽晶圓上。接著,使用惰性 烘箱INH-21CD(光洋熱系統(股)公司製),藉由在130°C進行 1分鐘的加熱硬化(低折射率層的硬化條件),得到被膜。對 所形成的被膜,以相位差測定裝置(Nikon(股)製: N P D Μ - 1 0 0 0)來測定6 3 3 n m的折射率。 (7) 積層的厚度測定 以透射型電子顯微鏡(日立製H-7100FA型),在l〇〇kV 的加速電壓,觀察顯示器用濾波片樣品的截面。於使用玻 璃基板的瀘波片之情況,從玻璃剝離而進行評價。試料調 整係使用超薄切片法。以1 〇萬倍的倍率來觀察,測定各層 的厚度。 -98 - 200907402 (8 )視覺透過率的測定 對顯示器用濾波片樣品’使用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 製的U V 3 1 5 0 P C ),對來自觀察者側(樹脂層側)的入射光’測 定波長300〜1300nm的範圍之透過率’求得可見光波長區 域(380〜780nm)的視覺透過率。此處’視覺透過率(τ)係將 透過濾波片的光束與入射於物體的光束①丨之比(®t/(ii ’ 依〗IS Z8105的規定)以百分率所表示之値,即XYZ表色系 中透過所致的物體色之三刺激値γ(依JIS Z8701規定)。 再者,使用顯示器用濾波片樣品的黏著層側黏貼在厚度 2.5 m m的玻璃板上者當作樣品。 (9 )映入的評價 以視覺辨識面側(樹脂層側)成爲在上的方式,將顯示器 用濾波片樣品黏貼於黑紙(王子特殊紙(股)製AC card #3 00) 之上(將黏著層側黏貼於黑紙)。將所得到的樣品,在暗室中 ,於濾波片樣品的樹脂層最表面起之正上方5 0cm處設置3 波長螢光燈(National Parku 3 波長形晝白色(F,L 15EX-N15W))。自正面30(^的距離以肉眼觀察濾波片樣品 的視覺辨識面’對在濾波片樣品視覺辨識面所映入的螢光 燈影像之輪廓的鮮明性進行評價。 •映入影像的輪廓不鮮明: 〇(良) .映入影像的輪廓稍微不鮮明:△(可) •看到映入影像的輪廓鮮明: X (不可) 評價係由5名就各水準而言,對1片濾波片進行評價 ’採用最高頻率的判斷結果。於最高頻率的判斷結果爲2 -99 - 200907402 個時,採用差的一方之評價結果(最高頻率的判斷結果若爲 「〇」與「△」兩個,則判斷爲「△」,若爲「△」與「X 」兩個,則判斷爲「X」;若爲「〇」與「x」兩個’則判 斷爲「X」)。 (10)透過影像的評價 將顯示器用濾波片樣品的黏著層側黏貼在厚度2.5 mm 之玻璃板上。以濾波片樣品的玻璃側成爲面向電漿顯示面 板的方式,以在電漿自顯示面板表面到濾波片樣品的視覺 辨識側最表面(樹脂層最表面)爲止的距離成爲20mm的位置 使面板表面與爐波片樣品視覺辨視面(樹脂層)成爲平行的 方式,將該樣品設置在電漿電視(TH-42PX5 00,松下電器產 業(股)公司製,但使用已拆掉正牌的濾波片者),顯示面板 顯示白底黑色的格子狀之圖案影像。隔著濾波片樣品來目 視評價圖案影像,判斷透過影像的鮮明度。觀察係由濾波 片的視覺辨視面之正面3 0cm的距離來進行。 •清楚地看到透過影像: 〇(良) •透過影像稍微不鮮明: △(可) •透過影像模糊: x(不可) 評價係由5名就各水準而言,對1片濾波片進行評價 ’採用最局頻率的判斷結果。於最高頻率的判斷結果爲2 個時’採用差的一方之評價結果(最高頻率的判斷結果若爲 「〇」與「△」兩倜,則判斷爲「△」;若爲「△」與「X 」兩個,則判斷爲「X」;若爲「〇」與「X」兩個,則判 斷爲「X」)。 -100 - 200907402 (1 1)樹脂層佔有率(R)之測定 對各實施例、比較例,使用雷射顯微鏡 νΚ·-9700((股 )KEYENCE),計測計測20cmx20cm大小的1片濾波片之任 意10個地方,求其平均値。 首先將樣品切割成爲1 C m X 1 c m大小,使用離子鍍敷器 ,以鉑來濺鍍濾波片樣品的樹脂層側之表面。濺鍍的條件 係真空度爲13.3 Pa,電流値爲2mA,濺鍍時間爲15分鐘。 其次,使用軟體V K - Η 1 V 1 (觀察·測定軟體)來測定濾波 片樣品的樹脂層側之三次元影像數據。此時,取得導電性 網目的1個開口部(遮光性網目狀凸部的非凸部區域)的重 心與相鄰開口部的重心之間的樹脂層之3次元影像數據。 接著,使用解析軟體VK-H1 Α1,在垂直方向中對上述 所得之3次元影像數據進行二次元解析,求得二次元輪廓 。首先,自動去除3次元影像數據的影像雜訊,修正測定 時對象物有微少傾斜時的斜度。然後,以通過點A、點Β、 點C的直線來表示輪廓。由此輪廓來測定從直線AB起到點 C的高度,算出三角形ABC的面積(α)(直線AB的長度係等 於導電性網目的間距)。又,若選擇點Α與點Β間當作區分 ’則算出三角形ABC之中所存的樹脂層之面積(β)。 由所得到的三角形ABC之面積(〇〇及三角形ABC之中 所存的樹脂層之面積(β),藉由下式算出樹脂層佔有率(R)。 R = (β/α)X1〇〇 [實施例1] 藉由以下要領來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200907402 <導電層的製作> 使用光學用聚酯薄膜(東麗製Lumirror(註冊商標)IM6 ,厚度ΙΟΟμιη)當作透明基材,經由接著劑在易接著面上貼 合兩面經黑化處理的銅箔。留下銅箔的周邊部,藉由微影 法,以導電性網目的線寬成爲1 2 μιη,間距成爲1 0 〇 μιη的方 式,圖案化成格子狀,以製作具有導電性網目的導電層。 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爲3 μιη,開口率爲7 5 %。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5 0%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Ζ7 5 3 4;固 體成分濃度60重量% )而成爲塗料,再添加1重量%的平均 粒徑3μιη的丙燒酸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hemisnow(註冊商 標)MX系列),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料的黏度爲 5mPa· s。又,上述丙烯酸系粒子的濃度係對於100重量%的 硬被覆層之有機溶劑以外的全部成分而言之濃度,以下實 施例亦同義。 藉由微凹槽輕塗覆機,將此塗料塗佈在上述所得的導 電層之導電性網目上及開口部上,在8 0 °C乾燥1分鐘後, 照射l.O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覆層 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3.5g/m2。 <防反射層的製作> 將市售的高折射率.抗靜電塗料(JSR製0pstar(註冊商 標)TU4005)以異两醇稀釋成固體成分濃度8%後,藉由微凹 槽輥塗覆機’塗佈在上述硬被覆層形成面上,在12〇 乾燥 -102 - 200907402 1分鐘後’照射1 . 0 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而在硬被覆層上 形成折射率爲1 · 6 5、厚度爲1 3 5 nm的高折射率層。 其次’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在上述高折射率層形成面 上’塗佈下述的低折射率層之塗料。接著,藉由在1 3 〇 t乾 燥及硬化1分鐘,在高折射率層上上形成折射率1.36、厚 度9 0 n m的低折射率層,以製作防反射層。 <低折射率層用塗料的製作> 將95_2重量份的甲基三甲氧基矽烷、65.4重量份的三 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溶解在300重量份的丙二醇單甲基醚 、100重量份的異丙醇中。 於此溶液中’以邊攪拌邊使反應溫度不超過3 〇 r的方 式’滴下29 7_9重量份的數平均粒徑50nm的外殻之內部具 有空洞的矽石微粒子分散液(異丙醇分散型,固體成分濃度 2 0.5 %,觸媒化成工業社製)、5 4重量份的水及1 . 8重量份 的甲酸。 滴下後’以4 0 °C的浴溫加熱所得到的溶液2小時,然 後以8 5 °C的浴溫加熱溶液2小時,將內溫提高到8 0 °C爲止 ,加熱1 · 5小時後,冷卻到室溫爲止,得到聚合物溶液。 於所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添加作爲鋁系硬化劑的由 4_8重量份的鋁三(乙醯基醋酸酯)(商品名 Alumichelate A(W),川硏精密化學(股)公司製)溶解在125重量份的甲醇 中者,再添加1500重量份的異丙醇及250重量份的丙二醇 單甲基醚,在室溫攪拌2小時,製作低折射率塗料。 <具有N e阻隔機能的近紅外線遮斷層之製作> -103 - 200907402 將作爲近紅外線吸收色素之1 4.5重量份的日本化藥( 股)製KAYASORB(註冊商標)IRG-050、8重量份的日本觸媒 (股)製Excolor(註冊商標)IR-10A、以及作爲在5 9 3 nm具有 主吸收峰的有機色素之2.9重量份的山田化學工業(股)製 TAP-2在20 0 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攪拌混合及溶解。以 此溶液當作透明高分子樹脂黏結劑溶液,與2000重量份的 日本觸媒(股)製Halshybrid(註冊商標)IR-G205(固體成分濃 度2 9%溶液)進行攪拌混合而製作塗料。 於形成硬被覆層側的相反側之光學用聚酯薄膜面上, 使用口模式塗覆機來塗佈上述塗料,在1 2 ot進行乾燥,以 製作厚度1 〇 μιη的近紅外線遮斷層。 <色修正層的製作> 使丙烯酸系透明黏著劑中含有有機系色補正色素。各 水準的色素添加量,係以最終的的濾波片之視覺透過率成 爲4 0%的方式作調整。將此黏著劑以厚度25 μπι層合在上述 近紅外線遮斷層之上。 [實施例2 ] 除了使用下述導電層與硬被覆層之點、及在硬被覆層 上不層合防反射層之點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電漿 顯示器用濾波片。 <導電層的製作> 使用光學用聚酯薄膜(東麗製Lumirror (註冊商標)U46, 厚度ΙΟΟμιη)當作透明基材,於易接著面上貼合兩面經黑化 處理的銅箔。留下銅箔的周邊部,藉由微影法,以導電性 -104 - 200907402 網目的寬成爲12μιη,間距成爲300μηι的方式,圖案化成格 子狀,以製作具有導電性網目的導電層。導電性網目的厚 度爲5μπι,開口率爲88%。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50 %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 (註冊商標)Ζ7534;固 體成分濃度6 0重量%)’再添加1重量%的平均粒徑3 μ m的 丙烯酸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 h e m i s η 〇 w (註冊商標)μ X系歹IJ ) ’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料的黏度爲6mPa.s。藉由 微凹槽輥塗覆機,將此塗料塗佈在上述所得的導電層之導 電性網目上及開口部上’在8 0 °C乾燥1分鐘後,照射 1 · 0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覆層的重量 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8g/m2。 [實施例3 ] 與實施例2同樣地,在光學用聚酯薄膜上形成導電層 ,再層合硬被覆層。接著,在硬被覆層上,與實施例1同 樣地形成低折射率層,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比較例1 ] 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作導電層。除了在導電層的導電 性網目上,塗佈下述的硬被覆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 ,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5 0%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 5 3 4;固 -105 - 200907402 體成分濃度6 0重量%),再添加2 0重量%的平均粒徑5 μιη 的丙烯酸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hemisnow(註冊商標)MX系 列),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液的黏度爲6 m P a · s。藉 由微凹槽輥塗覆機,將此塗料塗佈在上述所得的導電層之 導電性網目上及開口部上,在8 0 °C乾燥1分鐘後,照射 1 .O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覆層的重量 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8g/m2。 [比較例2 ] 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作具有厚度爲9μιη、線寬爲12μιη 、間距爲3 00 μιη的導電性網目之導電層。導電性網目的開 口率爲87%。於導電性網目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7g/m2 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2同樣的硬被覆層用塗液,結果塗 佈面發生條紋或不均,無法得到可評價的樣品。 (評價) 對上述所製作的各樣品’評價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 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映入、及透過影像鮮明性 。表1中顯示其結果。 -106 - 200907402 透過影 像評價 〇 〇 〇 X I J 映入 評價 〇 〇 〇 〇 I 樹脂層佔 有率(R) i 1 x<— ΙΟ l〇 S s 120 I 中心線平 均粗糙度 (Ra) 1 (nm) 220 240 240 700 I 凹處深 度(D) (μτι) 1_ C\J τ— l〇 τ— LO τ— 〇 c\i I 硬被覆層 重量塗佈 量 "s. CM E 、 σ> '•w- LO CO CO 00 00 卜 硬被覆層 塗液黏度 (mPa · s) in CO CD CO CD 樹脂層的構成 ii ® ί M ^ ^ S ^ ^ m ^ ^ ^岖趙 o " 工 α: a 工 一1 HC/HR/LR o 工 HC/LR 〇 工 〇 工 導電性網目的 構造 間距 (μηη) 100 300 300 I 300 300 厚度 (μηι) CO in ΙΩ LO σ>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比較例1 比較例2 。el , ΉΗ ,ΟΗ耻哋此璺埕龆1}镝亞纽、来_芻嵌«筚「^1 \ΉΗ\υΗ」< dm。ili Η 撇«載 ili 构 i 插¾ti宋顆脈 iiiw味>「链 _ SSSSM」旮嗽· 。M} ii伥锫*ng· s ®紘1?M蝤班壊-州饀s¾_疟剡辉驭&埂剝迄杻靶迭「—」昏嗽. -ΖΟΐ - 200907402 由表1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映入防止及透過影像 鮮明性優異。 相對於此,比較例1由於硬被覆層含有許多粒子,故 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超過500nm,結果透過影像 鮮明性降低。 比較例2由於導電性網目的厚度大到9 μιη,故硬被覆 層的塗佈性差,發生塗佈不均或條紋。 [實施例4] <導電層的製作> 於光學用聚酯薄膜(東麗製Lumirror(註冊商標)U36, 厚度100 μιη)的一面上,使用由含有鈀膠體的糊所成的觸媒 油墨,凹版印刷成格子狀網目圖案,將此浸漬在無電解鍍 銅液中,施予無電解鍍銅,接著施予電解鍍銅,再施予Ni-Sn 合金的電解銨敷,以製作導電性網目。 此導電性網目之線寬爲20 μιη,間距爲300μιη,厚度爲 5 μ m,開口率爲8 7 %。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0%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5 3 4;固 體成分濃度60重量%),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液的 黏度爲2.5mPa’s。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將此塗料塗佈在 上述所得之導電性網目上及開口部上,在8 0 °C乾燥1分鐘 後,照射l.〇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 覆層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6.5g/m2。 -108 - 200907402 <防反射層的製作> 於上述硬被覆層上,與實施例1同樣地塗佈形成低折 射率層。 此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5] 與實施例4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8.5g/m2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4 同樣的硬被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 施例4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6] 與實施例4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10.5 g/m2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4 同樣的硬被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 施例4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7] 與實施例4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4.5g/m2的方式’塗佈下述的硬被 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例4同樣 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0 %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 5 3 4;固 體成分濃度6 0重量% ),添加2重量%的平均粒徑1 . 5 μ m的 丙嫌酸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hemisnow(註冊商標)MX系列) -109 - 200907402 ’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液的黏度爲2.5 mPa.s。藉 由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此塗料,在801乾燥丨分鐘後 照射l_(U/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 [實施例8] 與實施例4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7g/m2的方式,塗佈下述的硬被覆 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例4同樣地 ,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製作含有3 0重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8重量 份的N-乙烯吡咯啶酮、2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重 量份的聚矽氧系均平劑(東麗道康寧(股)製的SH 190)、6Q 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之塗液。此塗液的黏度爲4mPa.s。 (評價) 對上述所製作的各樣品’評價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 、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映入、及透過影像鮮明 ' 性。但是,對透過影像鮮明性,係在電漿顯示面板面上直 接黏貼濾波片,依照實施例1的評價基準來進行評價。表 2中顯示其結果。 -110 - 200907402 透過影 像評價 〇 〇 〇 〇 〇 映入 評價 〇 〇 〇 〇 〇 樹脂層佔 有率(R) s m LO 寸 i〇 in l〇 中心線平 均粗糙度 (Ra) (nm) 320 240 140 300 290 凹處深度 (D) (μηη) σ> Τ— CO T- 00 ό 2.4 卜 τ— 硬被覆層 重量塗佈 量 y——s CNJ E '—. σ> Nw*- ΙΟ CO LO 00 10.5 4.5 卜 硬被覆層塗 液黏度 (mPa · s) LO Csj LO c\i LO csi LO Csj 寸 I j J 樹脂層的構成 I _,ϋ m S S ·ΰ^ m ^ ^ 〇 工 K Q: 工 一I HC/LR 〇 工 o 工 〇 工 Ο 工 導電性網目的 構造 間距 (μηι) 300 300 300 300 300 厚度 (μηι) in l〇 l〇 LO LO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βΗ \UH」* 品。ili®撇囀脈 ili 诏 < flils^IiHl、米霞 fliw^「1g«s,s5®」fr^. -Ir—Ιΐ - 200907402 由表2的結果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映入防止及透過 影像鮮明性優異。 [實施例9] <導電層的製作> 於光學用聚酯薄膜(東麗製Lumirror(註冊商標)U426 厚度ΙΟΟμηι)的一面上,在常溫於3xl0_3Pa的真空下,藉由 真空蒸鍍法來形成鎳層(厚度0.02μιη)。再於其上,同樣在 常溫於3x1 (Γ3 Pa的真空下,藉由真空蒸鍍法來形成銅層( 厚度3 μ m)。然後,在此銅層側的表面上塗佈形成光阻層, 通過格子狀網目圖案的光罩,對光阻層進行曝光、顯像, 接著施予鈾刻處理,製作導電性網目。再者,對導電性網 目施予黑化處理(氧化處理)。此導電性網目之線寬爲1 3 μιη ,間距爲3 0 0 μ m,厚度爲3 μιη,開口率爲8 9 %。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0%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Ζ7534;固 體成分濃度60重量%),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液的 黏度爲2 · 5 mP a . s。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將此塗料塗佈在 上述所得之導電性網目上及開口部上,在8 (TC乾燥1分鐘 後,照射1 .O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 覆層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2· 5g/m2。 <防反射層的製作> 於上述硬被覆層上,與實施例1同樣地塗佈形成低折 射率層。 -112 - 200907402 此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0] 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3.6g/m2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9 同樣的硬被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 施例9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 1] 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4.2g/m2的方式,塗佈下述的硬被 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例9同樣 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 0%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534;固 體成分濃度60重量%),添加2重量%的平均粒徑1 .5μιη的 丙烯酸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hemisnow(註冊商標)MX系列) ’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液的黏度爲2.5 m P a . s。藉 由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此塗料,在80。(:乾燥1分鐘後, 照射1 .O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 [實施例12] 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3.6 g/m2的方式,塗佈下述的硬被 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例9同樣 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113 - 200907402 <硬被覆層的製作> 製作含有30重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8重量 份的N -乙烯吡咯啶酮、2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重 量份的聚矽氧系均平劑(東麗道康寧(股)製的SH 190)、60 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之塗液。此塗液的黏度爲4 m P a · s ° [比較例3 ] 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1 7 g/m2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9同 樣的硬被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 例9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3] 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但是’以導電 性網目的線寬成爲7 μ m、間距成爲1 5 0 μ m的方式來製作。 此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爲3 μ m,開口率爲8 8 %。於導電性網 目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3.6g/m2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9 同樣的硬被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 施例9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4] 於與實施例1 3同樣的導電性網目上,以重量塗佈量成 爲2.8g/m2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9同樣的硬被覆層用塗 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電 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5] 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但是’以導電 -114 - 200907402 性網目的線寬成爲4 μηι、間距成爲1 0 0 μιη的方式來製作。 此導電性網目的厚度爲3 μ m,開口率爲9 0 %。於導電性網 目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4.2g/m2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9 同樣的硬被覆層用塗料。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 施例9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 6 ] 與實施例1 3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於此導電性網目 上,以重量塗佈量成爲3.6 g/m2的方式,塗佈形成下述的 闻折射率硬被覆層。再者,於高折射率硬被覆層上塗佈形 成實施例1的低折射率層。 <高折射率硬被覆層的製作> 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東洋油墨(股)製的高折射 率性硬被覆層塗佈液「TYS63-004」(含有平均一次粒徑爲 40nm的氧化錄微粒子;黏度6.5mPa‘s),在80°C乾燥1分 鐘後,照射1.0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此 硬被覆層的折射率爲1 , 6 3。 [實施例17] 於與實施例1 3同樣的導電性網目上,以重量塗佈量成 爲1 0 g/m2的方式,塗佈當作硬被覆層用塗料的市售之硬被 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 5 3 4;固體成分濃度60重 量%;黏度9mPa‘s)。防反射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例 9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 [比較例4 ] 於與實施例1 3同樣的導電性網目上’以重量塗佈量成 -115 - 200907402 爲2.8g/m2的方式,塗佈下述的硬被覆層用塗料。防反射 層係不層合。其它係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電漿顯示器用 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0 %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534;固 體成分濃度6 0重量% ),添加9重量%的平均粒徑3 . 5 μπι的 父聯聚苯乙稀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hemisnow(註冊商標)SX 系列),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液的黏度爲2.5 m P a . s 。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此塗料,在8 0 °C乾燥1分鐘 後,照射1.0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 (評價) 對上述所製作的各樣品,評價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 、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糖度Ra、映入、及透過影像鮮明 性。但是,對透過影像鮮明性,係在電漿顯示面板面上直 接黏貼濾波片’依照實施例1的評價基準來進行評價。表 3中顯示其結果。 -116 - 200907402 【ε嗽】 透過影 像評價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X 映入 評價 〇 〇 〇 〇 X 〇 〇 〇 〇 <] 〇 樹脂層 佔有率 (R) «V s § i〇 LO s S LO LO s o 110 中心線平 均粗糙度 (Ra) _) 360 200 150 250 另 240 190 170 240 § 700 凹處深度 (〇) (μηι) Ο c\i CO r— 卜 Ο 卜 T— τ— 0 Ο τ— 0.8 CD 〇 o τ— CO ό i〇 τ— 硬被覆層 重量塗佈 量 V CM E σ> LO c\i 3.6 4.2 ¢0 CO 卜 3.6 2.8 4.2 CD CO o 00 c\i 硬被覆層塗 液黏度 (mPa · s) m c\i 2.5 in c\i 寸 2.5 2.5 2.5 un c\i 6.5 CD 2.5 1 1 樹脂層的構成 mtt ^ jng ^ O ··.. 工 Q; Οί 工一l HC/LR o 工 〇 工 〇 工 Ο 工 Ο 工 Ο 工 〇 工 HC/LR o 工 o 工 導電性網目的 構造 間距 (μΐη) 300 300 300 300 ! I 里 300 150 150 100 150 150 150 厚度 (μηι)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比較例3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實施例17 比較例4 。ΉΊ , ΉΗ ,υΗ蚺喊tt!Mlll埕龆宸镝ί]±Η、朱羯芻磨«筚「 βκ-1\ΉΗ \UH」< ΓΜ。一}晅撇«噴flf扣*蘗镝亞担米顆_芎切筚「链寒gsss®JA-撇. -ζπ - 200907402 由表3的結果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映入防止及透 過影像鮮明性優異。 比較例3由於硬被覆層的塗佈量爲多到1 7 g / m 2,因此 樹脂層(硬被覆層)的導電性網目不存在的部分無法形成凹 處,而且樹脂層表面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 a亦低於5 0 n m ,完全得不到映入防止性能。再者,比較例3如上述地由 於硬被覆層的塗佈量多,電漿顯示器用濾波片發生捲曲。 比較例4係含有比較大量之比導電性網目的厚度3 μ m 大的粒子(平均粒徑3.5 μιη),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 Ra超過500nm,透過影像鮮明性降低。 (實施例101) 使用光學用聚酯薄膜(東麗製Lumirror(註冊商標)U46 厚度10 Ομηι)當作透明基材,於此薄膜的一面上,以乾燥膜 厚度成爲5 μιη的方式,塗佈下述的遮光性凸部形成用塗料 及使乾燥,以層合遮光性凸部形成用皮膜。 <遮光性凸部形成用塗料> 秤量8.4重量份的三菱材料(股)製鈦黑13Μ-Τ(氮化鈦) 、:12.5重量份的大同化成(股)製的酸性處理碳黑9930CF、 12.5重量份的Degussa(股)製的碳黑PRINTEX25、1.68重 量份的 Soluspass(註冊商標)” 12000(Avecia(股)製)和 56.14 重量份的丙烯酸聚合物(參照下述)的3-甲基-3-甲氧基丁醇 45重量%溶液、24.29重量份的8丫〖<:11£1^^.日本(股)製 "0丨”6^71^註冊商標)”167(分散劑)及884.5重量份的丙二 醇單甲基醚醋酸酯’使用裝塡有氧化鍩珠的硏磨型分散機 -118 - 200907402 ’在2 5 0 0 r p m分散3小時’得到顏料濃度3 . 3 4重里yo的顏 料分散液。 於5 7.74重量份的此顏料分散液中,添加、混合由0·〇 重量份的丙烯酸聚合物(參照下述)的3_甲基_3-甲氧基丁醇 4 5重量%溶液、7 _ 5 6重量份的雙苯氧基乙醇莽系4官能丙 烯酸酯化合物(參照下述)的3-甲基-3-甲氧基-丁基醋酸酯 3 0重量%溶液、3 · 2 4重量份當作多官能單體的二季戊四醇 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藥(股)製DPHA)的3-甲基-3-甲氧基-丁 基醋酸酯3 0重量%溶液、0.2 4重量份當作光聚合引發劑的 “Irgacure(註冊商標)” 379、1.47重量份的旭電化工業(股 )“Adeka(註冊商標)Optomer,’N-1919 及 0.19 重量份的 Ν,Ν’-四乙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〇 . 1 4重量份的當作接著性改 良劑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0.28重量份的聚矽氧系界面 活性劑之丙二醇單甲基醚醋酸酯1 〇重量%溶液溶解在 28.51重量份的3 -甲基-3-甲氧基-丁基醋酸酯中而成的溶液 ,以調製遮光性凸部形成用塗料。上述塗料中的黑色顏料 之含有比率,對於有機溶劑以外的全部成分而言,係1 1重 量%。 <丙烯酸聚合物>
藉由日本發明專利第3丨20476號公報的實施例1記載 的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重量組成比3 3 /3 4/3 3 )後,附加33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縮 水甘油酯’以精製水再沈澱,進行過濾、乾燥,而得到具 有平均分子量(Mw)9,〇〇〇、酸價 7〇(mgKOH/g:依照 JIS -119- 200907402 K-5407)的特性之丙烯酸聚合物(P1)粉末。 <雙苯氧基乙醇荞系4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 首先,於容器內,投入296重量份的雙苯氧基乙醇筅 二縮水甘油基醚(環氧當量296g/eq)、3.4重量份的二甲基 苄基胺、〇_34重量份的對甲氧基苯酚' 72.06重量份(1莫 耳)的丙烯酸,以20ml/分鐘的流速邊吹入空氣邊升溫,以 1 1 0〜1 2 0 °c的溫度使反應。期間,測定酸價,繼續加熱攪 拌直到低於2.0mgKOH/g爲止。酸價達到目標爲止係需要 1 0小時。藉此,得到雙苯氧基乙醇莽型丙稀酸醋。 其次’於容器內,投入184.0重量份(羥基當量3 6 8 g/eq, 計算値)的上述所合成的雙苯氧基乙醇苐型丙稀酸醋、100 重量份的3-甲氧基-3-甲基-丁基醋酸酯、26.6重量份(0.263 莫耳)的三乙胺及使溶解,以水浴來冷卻後,滴τ添加由 2 5.3 8重量份(0.1 25莫耳:一半羥基與醯氯反應的必要量) 間苯二醯氯溶解在100重量份的3-甲氧基_3_甲基_ 丁基醋 酸酯中而成的溶液。再於室溫使反應2小時,& 2 6 7 3胃 量份的3-甲氧基-3-甲基-丁基醋酸酯來稀釋後,對所產生 的白色沈澱物進行加壓過濾,得到雙苯氧基乙$ 4胃 能丙烯酸酯化合物的3 0重量%溶液。 <遮光性凸部的形成> 對如上述地在透明s材·上層合有遮光性凸部形成用皮 膜,通過由正方形格子狀圖案所成的光罩,ΙΜ π t _ w肩外光進行 曝光。接著,使用鹼顯像液來施予顯像處珲,p + π _ _ ^ 形成凸部的 寬度爲20μιη、間距爲3 00 μιη、高度爲5μιη的遮光性網目 -120 - 200907402 狀凸部。此網目狀凸部的開口率爲87%。 <透明樹脂層的塗佈> 以被覆上述所製作的遮光性凸部及非凸區域之方式, 塗佈下述的硬被覆層。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0 %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534;固 體成分濃度6 0重量% ),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液的 黏度爲2.5mPa · s。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此塗料,在 8(TC乾燥1分鐘後,照射l.〇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 硬被覆層。硬被覆層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6.5 g/m 2 〇 <濾波片的製作> 於上述所得之層合有硬被覆層的薄膜之與硬被覆層相 反的面上,以2 5 μιη的厚度層合丙烯酸樹脂系黏著劑,此 黏著劑含有二亞敍系色素和酞花青系色素當作近紅外線吸 收色素,且含有以透過率調整爲目的之有機系色修正色素 。所製作的濾波片之視覺透過率成爲4 0 %的方式’調整有 機系色修正色素的添加量。 (實施例102) 除了將硬被覆層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變更爲 8.5 g/m2以外,與實施例1 0 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03) 除了將硬被覆層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變更爲 -121 - 200907402 1 〇 . 5 g/m2以外,與實施例1 0 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 0 4) 除了如下述地變更硬被覆層的製作以外,與實施例1 〇 1 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0%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Ζ7534;固 體成分濃度6 0重量% ),添加2重量%的平均粒徑1 . 5 μιη的 丙烯酸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hemisnow(註冊商標)MX系列) ’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料的黏度爲2.5 mPa.s。藉 由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此塗料,在8 0 °C乾燥1分鐘後, 照射1 .OJ/c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覆層 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4.5g/m2。 (實施例1 〇 5 ) 除了如下述地變更硬被覆層的製作以外,與實施例1 〇 1 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製作含有30重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8重量 份的N -乙烯吡咯啶酮、2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重 量份的聚矽氧系均平劑(東麗道康寧(股)製的SH 190)、60 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之塗料。此塗料的黏度爲4mpa.s。藉 由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此塗料,在8〇〇c乾燥1分鐘後, 照射1 . 0 J / c m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覆層 -122 - 200907402 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7 g/m2。 (實施例1 06) 於以實施例1 〇 2在遮光性凸部之上所塗佈形成的硬被 覆層之上,更製作下述的防反射層(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 層)。 其它係與實施例1 〇 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防反射層的製作> 將市售的高折射率·抗靜電塗料(JSR製Opstar(註冊商 標)TU4005)以異丙基醇稀釋成8%的固體成分濃度後,藉由 微凹槽輥塗覆機來塗佈在上述硬被覆層形成面上,於120 °C乾燥1分鐘後,照射l.〇〗/cm2的紫外線使硬化,而在硬 被覆層上形成折射率爲1.65、厚度爲135nm的高折射率層 〇 其次,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在上述高折射率層形成 面上塗佈下述的低折射率層之塗料。接著,藉由在130 °C 使乾燥及硬化1分鐘,於高折射率層上形成折射率1 · 3 6、 厚度90nm的低折射率層,而製作防反射層。 <低折射率層用塗料的製作> 將95.2重量份的甲基三甲氧基矽烷、65.4重量份的三 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溶解在300重量份的丙二醇單甲基醚 、100重量份的異丙醇中。 於此溶液中,以邊攪拌邊使反應溫度不超過30°C的方 式,滴下297.9重量份的數平均粒徑50nm的外殼之內部具 有空洞的矽石微粒子分散液(異丙醇分散型,固體成分濃度 -123 - 200907402 2 0 · 5 %,觸媒化成工業社製)、5 4重量份的水及1 · 8重量份 的甲酸。 滴下後,以40 °C的浴溫加熱所得到的溶液2小時’然 後以8 5 °C的浴溫加熱溶液2小時,將內溫提高到8 0。(:爲止 ,加熱1 .5小時後,冷卻到室溫爲止,得到聚合物溶液。 於所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添加作爲鋁系硬化劑的由 4.8重量份的鋁三(乙醯基醋酸酯)(商品名 Alumichelate A(W) ’川硏精密化學(股)公司製)溶解在125重量份的甲醇 中者,再添加1500重量份的異丙醇及250重量份的丙二醇 單甲基醚,在室溫攪拌2小時,製作低折射率塗料。 (實施例107) 於以實施例1 02在遮光性凸部之上所塗佈形成的硬被 覆層之上,更與實施例1 06同樣地,僅塗佈實施例1 06的 低折射率層用塗料。 其它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比較例1 0 1) 除了如下述地變更硬被覆層的製作以外,與實施例1 0 1 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爲40 %重量的方式,用甲基乙基酮 來稀釋市售的硬被覆劑(JSR製Opstar(註冊商標)Z7534;固 體成分濃度6 0重量%),再添加2 0重量%的平均粒徑.5 μηι 的丙烯酸系粒子(綜硏化學製Chemisnow(註冊商標)MX系 列),以製作硬被覆層用的塗料。塗料的黏度爲2 · 5 m P a . s -124 - 200907402 。藉由微凹槽輥塗覆機’將此塗料塗佈於上述所 性凸部上及非凸部區域’在8 0 °C乾燥1分鐘 1 . 0】/ c m 2的紫外線使硬化’形成硬被覆層。硬被 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爲8.5 g/m2。 (比較例102) 除了將硬被覆層的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 2 3 g/m2以外,與實施例1 〇 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 (比較例1 〇 3 ) 除了不添加黑色顏料以外,與實施例1 〇 1同 網目狀凸部。與實施例1 04同樣地,在此網目狀 塗佈與實施例1 〇 4的同樣的硬被覆層。 其它係與實施例1 0 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 (評價) 表4中顯示對如上述所製作的顯示器用濾波 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 a、 、及透過影像評價的結果。但是,對透過影像鮮 在電漿顯示面板面上直接黏貼濾波片,依照實施 價基準來進行評價。 得之遮光 後,照射 覆層的重 菱)變更爲 濾波片。 樣地形成 凸部之上 波片。 片,透明 映入評價 明性,係 例1的評 -125 - 200907402 【寸概J 透過影 像評價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X 〇 X 映入 評價 _______1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X 〇 樹脂層 佔有率 (R) _1 V s to 寸 in in m m m to 120 m 中心線平 均粗糙度 (Ra) _) I _1 320 _1 240 140 300 290 240 240 700 沄 300 凹處深度 (D) (μηη) <J) τ— CO T— 00 ό I 2.4 i_ 卜 τ— CO CO τ— 2.0 τ- Ο 2.4 1 硬被覆層 重量塗佈 量 CM E •—. σ) s—-- LO CD 8.5 10.5 4.5 N 8.5 _ to 〇6 8.5 i_ CO (N 4.5 硬被覆層塗 液黏度 _ 1 (mPa · s) LO oi 2.5 2.5 i 25 寸 to csi LO csi ΙΩ 04 to CN tn CM 樹脂層的構成 wS5 〇 " 工 工一i 〇 工 o X o 工 o 工 o X 丨 HC/HR/LR HC/LR 〇 工 〇 工 〇 工 導電性網目的 構造 間距 (μηη)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高度 (μηΐ) in LO l〇 in LO LO ΙΩ l〇 l〇 LO 實施例101 實施例102 實施例103 實施例104 實施例105 實施例106 實施例107 比較例101 比較例102 比較例103 。ΉΊ , ΉΗ ,υΗ蚺4此璺埕題^镝亞#1米顆芻迤«逢「 ΉΊ\ΉΗ \οΗ」< ds。Β&®撇«祗 ill 诏 * iligs^11' 朱MfliliwJf「链馨 Si5amg 」€-撇. #i朱擬蚺_^雄插亞盔皿靈^21匡鎰丑· 丨SI - 200907402 由表4的結果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映入防止及透 過影像鮮明性優異。 相對於此,比較例1 0 1由於硬被覆層含有許多粒子, 透明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超過500nm,結果透過 影像鮮明性降低。 比較例102由於硬被覆層的塗佈量多到23 g/m2,透明 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比5 0nm小,且透明樹脂層 的凹處深度(D)小到0 . 1 μ m,結果無法防止映入。又,比較 例1 02由於硬被覆層的塗佈量多到2 3 g/m2,顯示器用濾波 片會大幅捲曲。 比較例103由於網目狀凸部不含有黑色顏料,不具有遮 光性,故透過影像鮮明性降低。 (實施例108) 使用光學用聚酯薄膜(東麗製Lumirror(註冊商標)U46 ’厚度ΙΟΟμιη)當作透明基材,於此薄膜的一面上,以乾燥 膜厚度成爲3 μ m的方式,塗佈與實施例1同樣的遮光性凸 部形成用塗料及進行乾燥,而層合遮光性凸部形成用皮膜 〇 <遮光性凸部的形成> 對如上述地在透明基材上層合有遮光性凸部形成用皮 膜,通過由圓形圖案所成的光罩,以紫外光進行曝光。接 著’使用鹼顯像液來施予顯像處理,形成凸部的長徑爲 2 0μπι、間隔爲40μιη、高度爲3μιη的遮光性點狀凸部。點 狀凸部的每1mm2之個數爲625個,開口率爲80%。 -127 - 200907402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成爲3 g/m2的方式’塗佈 與實施例1 0 1同樣的硬被覆層。 其它係與實施例1 0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實施例1 0 9) <遮光性凸部的形成> 與實施例1 〇 8同樣地形成點狀凸部。但是’將點狀凸 部的高度變更爲5μηι。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成爲7g/m2的方式’塗 佈與實施例1 〇 1同樣的硬被覆層。 其它係與實施例1 0 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比較例1 〇 4 ) 除了不含黑色顏料,不具有遮光性以外,與實施例1 09 同樣地形成點狀凸部,以重量塗佈量成爲7 g/m2的方式’ 塗佈與實施例1 〇 1同樣的硬被覆層。 其它係與實施例1 〇 1同樣地製作顯示器用濾波片。 (評價) 關於如上述所製作的顯示器用濾波片,表5中顯示透 明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映入的 評價、及透過影像評價之結果。對透過影像鮮明性,係在 電漿顯示面板面上直接黏貼濾波片,依照實施例1的評價 基準來進行評價。 -128 - 200907402 【In® 透過影像 評價 〇 〇 X 映入 評價 〇 〇 〇 中心線平 均粗糙度 (Ra) (nm) 260 450 450 凹處深 度(D) (μηι) 0.8 CM τ— CM τ— 硬被覆層重 量塗佈量 «s CNJ E O) 'w- CO 卜 卜 硬被覆層塗 液黏度 (mPa. s) 2.5 25 Γ 25 樹脂層的 構成 HC :硬被 覆層 Ο 工 Ο 工 ο 工 X—V ho. tf]伽 5装 ^ΓΝ J-Π 顆5 個數 (個/mm2) 625 625 625 間隔 (μηι) Ο 寸 Ο 寸 Ο 寸 厚度 (μίΠ) CO CO CO 實施例108 實施例109 比較例104 -SI - 200907402 由表5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映入防止及透過影像 鮮明性優異。 比較例1 0 4由於點狀凸部不含有黑色顏料,不具有遮 光性,故透過影像鮮明性降低。 (實施例1 1 0) <導電性網目的製作> 於光學用聚酯薄膜(東麗製Lumirror(註冊商標)U426, 厚度ΙΟΟμιη)的一面上,在常溫於3xl(T3Pa的真空下,藉由 真空蒸鍍法來形成鎳層(厚度0·02μιη)。再於其上,同樣在 常溫於3xl(T3Pa的真空下’藉由真空蒸鍍法來形成銅層( 厚度3 μιη)。然後,在此銅層側的表面上塗佈形成光阻層, 通過格子狀網目圖案的光罩,對光阻層進行曝光、顯像, 接著施予蝕刻處理,製作導電性網目。再者,對導電性網 目施予黑化處理(氧化處理)。此導電性網目之線寬爲1 3 μιη ,間距爲3 0 0 μ m,厚度爲3 μ m,開口率爲8 9 %。 <網目狀凸部的形成> 於正型感光性樹脂(酚醛清漆樹脂/醌二疊氮系樹脂溶 液;ShipleyFinest(股)製)中,以對於樹脂成分而言黑色顏 料成爲8重量%的方式,混合實施例1的遮光性凸部形成 用塗料之顏料分散液,以調製遮光性凸部形成用塗料。以 乾燥厚度成爲3μιη的方式,將此塗料塗佈在前述光學聚酯 薄膜之與導電性網目的相反面上,而層合遮光性凸部形成 用皮膜。 接著’對導電性網目,從當作光罩的導電性網目側來 -130 - 200907402 照射紫外線,以將上述遮光性凸部形成用皮膜曝光後,用 鹼水溶液進行顯像,形成由與導電性網目投影地重疊之網 目圖案所成的遮光性網目狀凸部。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成爲3.6g/m2的方式,將 與實施例1 0 1同樣的硬被覆層塗佈在網目狀凸部之上。 <濾波片的製作> 接著,於導電性網目的形成面上,以2 5 μηι的厚度層 合丙烯酸樹脂系黏著劑,此黏著劑含有二亞銨系色素和酞 花青系色素當作近紅外線吸收色素,且含有以透過率調整 爲目的之有機系色修正色素。以所製作的瀘波片之視覺透 過率成爲4 0 %的方式,調整有機系色修正色素的添加量。 (實施例1 1 1) <導電性網目的製作> 與實施例1 1 0同樣地製作導電性網目。 <網目狀凸部的形成> 其次’於與導電性網目相反的面上,以乾燥厚度成爲 3 μιη的方式’塗佈正型感光性樹脂(酚醛清漆樹脂/醌二疊 氮系樹脂溶液;Shipley . Fine st(股)製),而層合凸部形成用 皮膜。但是’此凸部形成用皮膜係不具有遮光性。 接著’對導電性網目’從當作光罩的導電性網目側來 照射紫外線’以將上述遮光性凸部形成用皮膜曝光後,用 鹼水溶液進行顯像,形成由與導電性網目投影地重疊之網 目圖案所成的不具有遮光性之網目狀凸部。 200907402 <硬被覆層的製作> 以重量塗佈量(乾燥、硬化後)成爲: 與實施例101同樣的硬被覆層塗佈在網 <濾波片的製作> 接著,於導電性網目的形成面上, 合丙烯酸樹脂系黏著劑,此黏著劑含有 花青系色素當作近紅外線吸收色素,且 爲目的之有機系色修正色素。以所製作 過率成爲40%的方式,調整有機系色修 (評價) 關於如上述所製作的顯示器用濾波 明樹脂層的凹處深度(D )、中心線平均米 評價、及透過影像評價之結果。但是, ,係在電漿顯示面板面上直接黏貼濾波 的評價基準來進行評價。 3_6g/m2的方式,將 目狀凸部之上。 以25μιη的厚度層 二亞銨系色素和酞 含有以透過率調整 的濾波片之視覺透 正色素的添加量。 片’表6中顯不透 巨糙度 Ra、映入的 對透過影像鮮明性 片,依照實施例1 -132 - 200907402 【9巡 透過影像 評價 〇 〇 映入 評價 〇 〇 中心線平 均粗糙度 _ (nm) 200 200 凹處深 度(D) (μηι) CO τ— CO τ— 硬被覆層重 量塗佈量 CN E D) 3.6 3.6 硬被覆層塗 液黏度 (mPa · s) 2.5 2.5 樹脂層的 構成 HC :硬被 覆層 Ο 工 Ο 工 遮光性凸部 (點狀凸部) 間距 _) 300 300 高度 (μΓΠ) CO CO 實施例110 實施例111 -εει—I丨 200907402 由表6可知,實施例1 1 〇雖然係爲形成有由與導電性 網目投影地重疊之網目圖案所成的遮光性網目狀凸部之態 樣,但映入防止及透過影像鮮明性優異。 又,實施例1 1 1雖然係爲形成在由與導電性網目投影 地重疊之網目圖案所成的不具有遮光性的網目狀凸部之態 樣,但由於在網目狀凸部的垂直下方配置有遮光性的導電 性網目,結果網目狀凸部遮蔽來自顯示器的發光,透過影 像鮮明性爲良好,且映入防止亦優異。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的樹脂層之凹處構造的一例之示意截 面圖。 第2圖係本發明的樹脂層之凹處構造的一例之示意截 面圖。 第3圖係本發明的樹脂層之凹處構造的一例之示意截 面圖。 第4圖係本發明中所用的導電性網目之平面圖。 第5 a圖係說明樹脂層佔有率(R)的示意截面圖。 第5b圖係說明樹脂層佔有率(11)的示意截面圖。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網目狀凸部之一例的示意平面 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網目狀凸部之一例的示意平面 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網目狀凸部之一例的示意平面 圖。 -134 - 200907402 第9圖係顯示本發明的點狀凸部之一例的示意平面圖 〇 第10圖係第6圖的A— A示意截面圖。 第11圖係第9圖的B—B示意截面圖。 第12圖係顯示於本發明的網目狀凸部之上層合樹脂 層的態樣之一例的示意截面圖。 第1 3圖係顯示於本發明的點狀凸部之上層合樹脂層 的態樣之一例的示意截面圖。 第1 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與導電性網目投影地重疊的 網目狀凸部之一例的示意截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透明基材 2 導電性網目 3 樹脂層 4 山頂 5 谷底 6 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之俯視上的重心 7a、7b 通過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之重心6的垂線 8 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 11 遮光性凸部 12 非凸部區域 1 3 透明基材 14 樹脂層 15 山頂 -135 - 200907402 16 谷底 17 導電性網目 D 樹脂層的凹處深度 -136 -

Claims (1)

  1. 20090740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顯示器用濾波片,其特徵爲: 在透明基材上具有遮光性凸部, 由在該遮光性凸部之上、及該遮光性凸部與該遮光性 凸部之間的非凸部區域中’層合有樹脂層的積層體所構 成, 且在該非凸部區域中具有該樹脂層的凹處, 該樹脂層的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爲在50〜5 00nm的範 圍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該樹脂 層的凹處之深度(D)爲在0.5〜5 μπι的範圍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該遮光 性凸部的高度爲0 · 5〜8 μηι,且爲網目狀凸部或複數的點 狀凸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下述所 定義的樹脂層佔有率(R)爲20〜100%, \ (樹脂層佔有率(R)的定義) R = (β/α)χ100 α:三角形ABC的面積 β:三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 惟,於透明基材的面方向中’以通過網目狀凸部所包 圍的相鄰非凸部區域之相鄰2個重心(G1、〇2)的方式, 在與透明基材正交的方向中觀看樹脂層的截面時’ 以網目狀凸部上的樹脂層之頂點當作C,以通過該2 -137 - 200907402 個重心中的一個重心(G 1)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 與樹脂層的表面之交點當作A,以通過該2個重心中的 另一個重心(G 2 )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與樹脂層 的表面之交點當作B。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該遮光 性凸部係導電性網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該導電 性網目的間距爲在5 0〜5 0 0 μ m的範圍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下述所 定義的樹脂層佔有率(R)爲2 0〜1 〇 0 %, (樹脂層佔有率(R)的定義) R = (β/α)χ100 α :三角形ABC的面積 β :三角形ABC之中所存在的樹脂層之面積 惟,於透明基材的面方向中,以通過網目狀凸部所包 圍的相鄰非凸部區域(導電性網目的開口部)之相鄰2個 重心(Gl、G2)的方式,在與透明基材正交的方向中觀看 樹脂層的截面時’ 以導電性網目上的樹脂層之頂點當作C ’以通過該2 個重心中的一個重心(G 1)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 與樹脂層的表面之交點當作A ’以通過該2個重心中的 另一個重心(G2)的垂線(對於透明基材的垂線)與樹脂層 的表面之交點當作B。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該遮光 -138 - 200907402 性凸部含有樹脂成分及遮光性物質。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該樹脂 層(在樹脂層爲積層構成時係該遮光性凸部側的1層)的 重量塗佈量爲1〜16g/m2。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該樹脂 層係透明樹脂層。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瀘波片,其中該樹脂 層係硬被覆層。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瀘波片,其中該樹脂 層係在硬被覆層之上層合有防反射層的積層構成。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中更具有 含有由近紅外線遮斷機能、色調修正機能、紫外線遮斷 機能及Ne阻隔機能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1個機能之 機能層。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用濾波片,其係電漿顯 示器用。 -139 -
TW097123897A 2007-06-29 2008-06-26 Filter for display TW20090740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1609 2007-06-29
JP2008054473 2008-03-05
JP2008054474 2008-03-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7402A true TW200907402A (en) 2009-02-16

Family

ID=4022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3897A TW200907402A (en) 2007-06-29 2008-06-26 Filter for display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96655A1 (zh)
JP (1) JP2009237523A (zh)
KR (1) KR20100038310A (zh)
TW (1) TW200907402A (zh)
WO (1) WO200900495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7704B (zh) * 2010-09-01 2014-10-21 Shinetsu Chemical Co 含矽膜形成用之組成物、含矽膜形成基板及使用此之圖型形成方法
CN107075324A (zh) * 2014-11-11 2017-08-18 三星Sdi株式会社 显示器窗膜以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6024A1 (en) * 2008-07-17 2011-05-19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Filter for display
JP5321151B2 (ja) * 2009-03-05 2013-10-23 東レ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US8314986B2 (en) * 2009-03-25 2012-11-20 Fujifilm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electromagnetic wave-shielding filt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reof, and conductive film
JP5548428B2 (ja) * 2009-11-02 2014-07-16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JP5340252B2 (ja) * 2010-11-17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57172A (zh) * 2012-12-06 2014-06-11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透明印刷电路板
WO2014088798A1 (en) 2012-12-07 2014-06-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rticles
US20140254002A1 (en) * 2013-03-08 2014-09-11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Substrate for Controlling Light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DE102014211239A1 (de) * 2014-06-12 2015-12-17 Benecke-Kaliko Ag Folie mit integrierter Sensorik
US20170324040A1 (en) * 2014-12-09 2017-11-09 Mitsui Chemicals, Inc. Surface sealing material for organic el elements and cured product of same
US10921860B2 (en) * 2017-11-21 2021-02-16 Corning Incorporated Articles with textured surfa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N109068044B (zh) * 2018-09-28 2023-11-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US11772370B2 (en) 2019-03-08 2023-10-03 Teijin Limited Laminated body, method of producing metal mem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resin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6003C (zh) * 2002-07-12 2007-10-31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波屏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161199A (ja) * 2003-12-02 2005-06-23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10573A (ja) * 2005-01-27 2006-08-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電磁波遮蔽部材
JP4867172B2 (ja) * 2005-01-27 2012-02-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磁波遮蔽部材
JP2005277438A (ja) * 2005-05-24 2005-10-06 Mitsui Chemicals Inc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339433A (ja) * 2005-06-02 2006-12-1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JP2007121605A (ja) * 2005-10-27 2007-05-1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製造方法、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7704B (zh) * 2010-09-01 2014-10-21 Shinetsu Chemical Co 含矽膜形成用之組成物、含矽膜形成基板及使用此之圖型形成方法
CN107075324A (zh) * 2014-11-11 2017-08-18 三星Sdi株式会社 显示器窗膜以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US10613260B2 (en) 2014-11-11 2020-04-07 Samsung Sdi Co., Ltd. Window film for displa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7075324B (zh) * 2014-11-11 2020-10-23 三星Sdi株式会社 显示器窗膜以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04957A1 (ja) 2009-01-08
US20100196655A1 (en) 2010-08-05
KR20100038310A (ko) 2010-04-14
JP2009237523A (ja) 200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7402A (en) Filter for display
JP5418121B2 (ja) 透明導電材
JP4887442B2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35236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フィル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TW201013234A (en) Filter for displayer
TW200534198A (en) Transparent laminate
JP2008147356A (ja) 金属黒化処理方法、電磁波遮蔽フィルタ及び複合フィルタ、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
JPWO2007123138A1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134002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109231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2009115882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
JP2007148383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58023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2006272588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264579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JP5181652B2 (ja) 光透過性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2169353A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シート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フィルタ
JP2010197847A (ja) 複合光学フィルタ
JP2010044128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5169340B2 (ja) 表示装置用前面フィルター
JP5641686B2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041003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18423A (ja) 表示装置用前面フィルター
JP2010139591A (ja) 防眩層、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181601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