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16880A -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generating metho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device using these methods - Google Patents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generating metho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device using these metho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16880A
TW200816880A TW096117991A TW96117991A TW200816880A TW 200816880 A TW200816880 A TW 200816880A TW 096117991 A TW096117991 A TW 096117991A TW 96117991 A TW96117991 A TW 96117991A TW 200816880 A TW200816880 A TW 2008168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gas
inert gas
mixed gas
h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7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yuki Tsuji
Kazuhiro Inoue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490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829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015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829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227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6060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16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688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26Plasma torches
    • H05H1/32Plasma torches using an arc
    • H05H1/42Plasma torches using an arc with provisions for introducing materials into the plasma, e.g. powder, liq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366Localised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16Pressure
    • H01J37/32825Working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or hig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26Plasma torches
    • H05H1/30Plasma torches using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g. high 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46Generating plasma using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g. high 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46Generating plasma using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g. high 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 H05H1/4645Radiofrequency discharges
    • H05H1/4652Radiofrequency discharges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means, e.g.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Description

20081688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电明關於以小輸入電力而產生可進行廣範圍之電漿 處理的大氣壓電漿之方法、所產生的大氣壓電漿之處理方 法及零件安裝方法、以及適用該等方法之裝置。 【先前技術】 習知有如下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其於大氣壓附近 ^ (壓力為500〜1500 ramHg之範圍)使惰性氣體電漿化,藉 由所產生的惰性氣體之自由基使反應性氣體電漿化,而進 行表面改質、蝕刻、成膜等電漿處理。該大氣壓電漿產生 裝置中,通常最初以特定之比例混合惰性氣體與反應性氣 體,並將混合後之氣體供給至筒狀反應容器之一端,向該 反應容器内施加高頻電場,藉此使混合氣體電漿化,且自 反應容器之另一端喷出所產生之電漿,照射被處理物而進 行處理。 ( 參照圖21,就使用氬氣作為惰性氣體、使用氧氣作為 反應性氣體之情形下的電漿產生原理加以說明。施加有高 頻電場且產生有放電電漿之反應空間中的Ar原子(Ar)了 藉由放電電漿中之電子(e)激發或者電離,而成為氬自由 ,(/〆)、氬離子(Ar+)或電子(e)。氬自由基(Ar*)成為能 里南之準穩悲(Metastable state) ’且與位於周邊之同種 或者異種原子反應,使該等原子激發或者電離並回到穩定 狀態,因此,該反應如雪崩現象般地發生。 —二 Η寸’右周逯 存在有氧氣’則使氧原子(〇 )激發或者電離,成為氧自由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00816880 基(〇 )、乳離子(〇+)或電子(e)。進行如下之有機物電漿處 里即冑π亥氧自由基(〇*)與被處理物表面之材料反應而 進行表錢質’或者與位於表面之有機物反應而除去有機 =再者’ ‘If性氣體之自由基相較於反應性氣體之自由 基,具有長時間維持於準穩態之優點,因此,一般使用惰 性氣體產生電漿。又,作為反應性氣體,若使用可成膜之 C體則可成膜’若使用氫氣則可期待還原作用。 f 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之習知例卜如圖22所示般,具 ^反應4 ☆ 1G1 ’其形成反應空間;—對電極l〇3a、 b,其等以於“方向上空開間隔之方式配設於反應容 1 /卜周;以及高頻電源104 ’其在-對電極l〇3a、 間施加交流或者脈衝狀之高頻電壓。自反應容器ι〇ι =給以料比率混合有惰性氣體與反應性氣體之 二:之」Γ’在一對電極103a’103b間施加交流或者 脈衝狀之两頻電壓,藉此於反應空間内產生電 (Γ〇Γ日T之另一端喷出所產生之電請。藉由將電裝 被處理物106之表面而進靖處理(參照曰 本專利锊開2002 — 1253號公報)。 又’利用圖22所示之構成,為了使混合 反應性氣體之混合氣體激發並使反應性氣體電裝化1僅 .激發惰性氣體之情形相比,輸入電力必須為數1〇/,、= 而存在褒置大型化之問題。作為解決上述問題之電漿產生 原理,提出有如下:如圖23所示,以對利用高頻電源112 而施加有高頻電場之反應容器⑴僅供給惰性氣體㈤中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_〇8觸口撕 7 200816880 為Ar) 113的方式而構成,對自反應容! 111喷出之電浆 11 ^,自反應性氣體供給管丨丨5供給反應性氣體(圖中為 〇2氣)116。於將該電漿產生原理具體化之習知例2中,如 圖24所示,自被處料m之一方喷出自反應容器⑴ =出的114’自被處理物m之另—方通過反應性氣 體供給管115而喷出反應性氣體116(參照日本專利特開 平9一 59777號公報)。 進而’作為習知例3,眾所周知有如下··如圖25所示, 於中央配置有反應性氣體之供給空間m,於其兩側配設 有一對反應空間122、123,該一對反應空間122、123受 供給有惰性氣體且自高頻電源124施加有高頻電場,於已 被,放發之惰性氣體間流通有反應性氣體,且將該反應性氣 體與惰性氣體相混合,利用已錢化之反應性氣體而對被 處理物125進行電聚處理(參照日本專利特肖2〇〇3一 49272號公報)。 又,作為利用大氣壓電漿進行電漿處理之裝置,眾所周 知有如下裝置,即,含有產生大氣壓電漿並自噴口喷出電 漿噴流之電漿頭,以及在使該電漿頭對向於被處理物之特 定處理部位下使被處理物與電漿頭相對移動之移動手 段,且藉由向被處理物之特定處理部位喷出電漿喷流,而 進行電漿處理(參照日本專利特開平u_2513〇4妒八 報)。 “ 又,作為在基板上安裝零件的方法及裝置之習知例4, 眾所周知有圖26A、圖26B所示者。該習知例4中,使用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00816880 電漿頭131,其具有圓筒狀之反應空間132、及配置於反 應空間132内外的—對電極133、134。電聚頭自反 應空間132之上端供給惰性氣體135,並藉由在電極133、 134間施加高頻電i ’而於反應空μ 132產生電聚且自反 應空間132之下端132a喷出電褒喷流136。藉由使該電 浆頭131 f箭頭a所示般,相對於定位平板顯示器用面板 137之平臺138而相對移動’而對連接電極部位139進行 電漿處理’該連接電極部位139由在面板137的側端部以 亚聯方式形成之透明電# 139a所構成(參照日本專利特 開2002— 28597號公報)。 又、,眾所周知有使用圖22所示構成之電漿頭,以同樣 。方式進行電漿處理者(參照日本專利特開觸—167526 號公報)。又,亦摇ψ古 ^ 雨游+、 丌挺出有一種於大氣壓下生成微感應耦合 电水貧机之小型微電漿喷流產生裝置(參照日本專利第 3 616 0 8 8號說明書)。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以而’圖22所示之構成中,如上所述,$ 了產生電漿 而需要大輸人電力,從而不僅帶來裝置大型化之問題,且 电水化之反應性氣體的壽命短,故自反應容器1 〇 1之 喷出時’電t105會迅速消*,因此,若不縮短反 101之另一端與被處理物106間的距離L,則存在 有效地使已電衆化之反應性氣體發揮作用,且可進行 电水處理的距離範圍被限定得較小之問題。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00816880 又’圖24所示之構成中,已被激發之惰性氣體的壽命 短自反應谷為111出來後會迅速消失,從而,僅可於反 應容器111之出口附近使反應性氣體116電漿化,因此, 存在無法充分使反應性氣體i丨6電漿化之問題。又,圖 25所示之構成中,在已被激發之惰性氣體間流通有反應 性氣體並使該反應性氣體與惰性氣體混合,藉此與圖24 之構成相比,具有容易混合且使反應性氣體電漿化之範圍 變得均勻的優點,然而惰性氣體之壽命幾乎未變化,仍然 極紐,從而亦存在可進行電漿處理的距離範圍被限定得較 小之問題。 又 干 上述日本專利特開平1 1 — 251304號公報所記載之 電漿處理方法令,不僅於對被處理物之處理部位照射電漿 喷流時,更於在處理部位間移動之期間,亦必須持續供給 惰性氣體與反應性氣體之混合氣體或者至少惰性氣體,以 連續產生電漿喷流。其原因在於,一旦停止產生電裝喷 G流,則會為了再次點燃電漿並產生穩定之電漿喷流,需要 花費時間而使生產性明顯降低,並且直至電漿噴流穩:為 止之期間所供給之氣體無助於電漿處理,從而造成^費二 因此,若氣體消耗量例如為數公升/分鐘〜數百公升/分 鐘’與真空電聚處理之情形相比則非常大,且若^氣壓= 聚所使用之氣體純度低,則電漿變得不穩定,因此必 用而成本之高純度氣體,其結果,存在電渡處韓 本變得非常高之問題。 幻建轉成 又,因電漿喷流係連續性喷出,故存在如下問題,即,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0 200816880 難以穩定地對被處理物之處理部位照射電漿喷流,且難以 不對處理部位以外照射電漿喷流。即,為了獲致穩定地對 處理部位照射電漿喷流、且完全不會照射至處理部位以 外’而必須複雜地控制電漿頭與被處理物之相對移動,從 而存在。又備及控制機構的構成變得複雜之問題。 進而,以如上所述方式而產生之電漿中,已電漿化的反 應性氣體之壽命短,因此,自電漿頭之喷出口噴出後,電 漿喷流會迅速消失,因此,若不縮短電漿頭之喷出口與被 處理物間的距離,則無法使已電漿化之反應性氣體有效地 發揮作用,電漿處理之效率降低,且可進行電漿處理之距 離範圍被限定知較小,從而存在處理時的移動控制變得複 雜之問題。 又,上述曰本專利特開平 狐y冬專 利特開2002- 2859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3— 167526 號公報中所記載之電襞產味太、、么 护進夕一#垂/ 水屋生方法,係使用以平行平板型為 n 、亟,產生電容耦合型電漿(非平衡電漿)之方 〆,所產生電漿之電漿密度的極限在於1〇11〜1〇12/^3。— 使用上述低電漿密度之電容耦合型電 右 接合部位的電漿處理,财理時耗’ ^板之零件 件安裝步驟以外的步驟之作筆、0 ”、、法配合零 夺々步驟不同之其他步驟中進行電聚處理 令件女 裝的生產性大幅降低之問題。 子在零件安 編,則存在如下問題即又於:於其他步驟中進行電 安裝步驟而搬運基板之期;電漿處理步驟至零件 期間’經㈣處理之部位會再次受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n 200816880 污染。進而,在平板顯示器尺寸為數英吋之情形時尚可對 應’但近年來出現了尺寸大型化、超過40英吋之尺寸的 平板顯示器,因此,於零件安裝線上編入電漿處理實際上 為不可能。再者,電容耦合型電漿之電漿溫度為數百^左 右’對平板顯示器造成熱損傷之可能性小。 工 另一方面,日本專利第3616088號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感 應耦合型電漿(熱電漿),其電漿密度為1〇u〜1〇17/咖3,; 電容耦合型電漿之1〇5倍左右的高密度,因此可提高反應 性且可提高處理能力,熱電漿之電漿溫度達到數千〜i萬 =,因此,當照射有電漿之基板具有對熱較薄弱之部分 時,存在會對該基板造成熱損傷之問題。例如,近年液晶 ,板之製造步驟中,於已貼附有偏光板之狀態下向零件: 裝線供給且安裝液晶驅動用之電子零件,在該安裝線上編 入電漿處理步驟,偏光板受到高溫電漿之熱影響‘產生損 傷,從而無法適用。 、 C 因此,本發明鑒於上述習知問題開發而成,其目的在於 提供以小輸入電力可產生大氣壓電漿之大氣壓電漿產生 方法及裝置,上述大氣壓電漿可於產生電漿之反應空間内 於遠近方向、且於平面上之廣範圍内進行電漿處理。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如下之電漿處理方法及裝 置’其可僅對被處理物之處理部位進行穩定且有效的處 理’且利用簡單之構成及控制進行生產性優良、且 之處理。 -〜+ 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如下在基板上安裝零件之方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2 200816880 其對基板之零件接合部位的電漿處理,不會造 可有效地進行,且可於零件安裝步驟中編二該 (%決問題之手段) 有為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方法含 古頻:;步驟’向反應空間供給第1惰性氣體並施加 :1Γ’且自反應空間喷出由已電製化之第1惰性氣體 2的—次電襞;以及電漿展開步驟,以-次電漿碰撞之 =形成混合氣體區域,該混合氣體區域以第2情性氣體 二:混合有適量之反應性氣體,且產生由已電毅化的混 δ氣體所成之二次電漿。
法及裝置, 成熱損傷而 電漿處理。 广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其係具備電漿產生 部、與電漿展開部之大氣壓t漿產生裝^,電聚產生部含 有反應工間、向反應空間供給第1惰性氣體之第1惰性氣 體供給手段、以及向反應空間施加高頻電場之高頻電源〃, 且自反應空間喷出由已電漿化㈣1惰性氣體所成之一 漿,電漿展開部以使經喷出的一次電漿碰撞之方式配 設混合氣體區域而成,且產生由已電漿化的混合氣體所成 之二次電漿,上述混合氣體區域以第2惰性氣體為主並混 合有適量之反應性氣體。 本發明係於本發明者對大氣壓電漿產生方法進行經營 研九期間,基於如下發現而成者:向自反應空間喷出之電 漿供給惰性氣體並使該惰性氣體與電漿碰撞,使所供給之 惰性氣體如雪崩現象般激烈地電漿化從而使電漿較廣地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3 200816880 汗 1且’根據本發明 發揮如下效果:於反p門水產生方法及裝置,可 場並使之電嘴化:=:1惰性氣體施加高頻電 將命… 化 作為一次電漿而噴出,且在該一次雷 水人弟2惰性氣體及反應性 ltL , 巩體之此合氣體區域碰撞,藉 此,一次電漿所碰撞之第2惰性 山 猎 , 月旺乳體如雪朋現象般激烈地 =:?,合氣體區域中展開,利用該已電锻化的 之自ώ純反應性氣體《«化,目此,可於 反應空間内之请讲女A T J ^
開並進一+ 、 Π平面上較廣之範圍内使電漿展 =丁笔漿處理。且,因僅向產生一次電漿之反應空間 吝士沾一 L 电刀即可’又’因輸入電力小故所 、一人電聚之電漿溫度亦較低,從而發揮如下等效 對於搭載有耐熱性低之零件的基板等、耐熱性低 之基板專,亦可簡單地進行電漿處理。 弟1惰性氣體與第2惰性氣體而言,可使用異種之 乳體,但若使用同種之惰性氣體,則可穩定地展開二 次電«’且氣體供給手段變得簡單,故較佳。帛i惰性氣 體,第2惰性氣體以自氬氣、氦氣、氣氣、氛氣、氮氣、 乳乳或者該等1種或者複數種之混合氣體選擇者為佳。 再者,氮氣依字面理解雖並非惰性氣體,但於產生大氣 壓電漿時’呈現出相當於本來之惰性氣體之舉動,可大致 相同地加以使用,因此本發明所稱惰性氣體包含氮氣。 設置混合氣體供給手段,其將預先混合第2惰性氣體與 反應性氣體而成之混合氣體供給至混合氣體區域,並向混 合氣體區域供給㈣混合U 2惰性氣體與反應性氣體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4 200816880 而成的混合氣體,從而形成該混合氣體區域,則相較於分 別供給兩氣體之情形,氣體供給手段變得簡單,且可均等 地混合第2惰性氣體與反應性氣體,因此,可於廣區域中 穩定地形成二次電漿,且穩定地實現廣範圍中均勻之電漿 — 處理。 反應性氣體含有氳氣,作為以相對於第2惰性氣體之混 合濃度為4%以下的混合氣體而供給,濃度若超過4%則會 爆炸,因此使用具有危險性之氳氣進行電漿還原處理時, ( 可供給無爆炸之虞的混合氣體而進行電漿還原處理,從而 可安全地處理,且可於廣範圍内有效地進行處理。 另外設置向混合氣體區域供給第2惰性氣體之第2惰性 氣體供給手段、向混合氣體區域供給反應性氣體之反應性 氣體供給手段,亦可向混合氣體區域分別供給第2惰性氣 體與反應性氣體而形成該混合氣體區域。此時,可將反應 性氣體調整為任意之濃度而混合,且可進行所需之電漿處 理0 於自電漿產生部喷出的一次電漿之外側配設第2惰性 氣體供給手段,於第2惰性氣體供給手段之外侧配設惰性 氣體供給手段,向經噴出的一次電漿之外侧供給第2惰性 氣體,並向第2惰性氣體供給區域之外侧供給惰性氣體, 則一次電漿與僅含第2惰性氣體之環境氣體碰撞,藉此使 ^ 電漿化向整個第2惰性氣體之供給區域有效地地展開,使 ^ 該較廣地展開之二次電漿與反應性氣體混合並電漿化,從 而可於更廣範圍内進行電漿處理。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5 200816880 又,於形成自一端受供給有混合氣體而具特定剖面形狀 的电漿展開空間之電漿筒體的周壁,配設有i .個電聚產生部,以向電聚展開空間内喷出一次電 漿展開空間之另一端噴出二次電漿。如此,可自與電 漿Λ體之剖面形狀·大小相對應的區域噴出二次電漿,且 可一次性地進行更大範圍之電漿處理。又,例如,使用細 長剖面形狀之電漿筒體,使被處理物於與其長度方向正交 f:之方向上相對移動,藉此可均勻而有效地進行大面積之電 裝處理。 <又,若具備有:電漿產生部,其夾著反應空間而對向配 設有一對電極,自設置於配設有其中一個電極之一面的複 數個開口喷出一次電漿;以及電漿展 相鄰接而配設,使一次電裝喷向内部,且自一侧二: 或者周圍供給有混合氣體,自設置於電漿產生部相反侧之 對向側面的複數個開口噴出二次電漿;則可利用大氣壓電 (漿對大面積之平面一併均勻地進行電漿處理。 又,本發明之電漿處理方法包括:向設置於電漿頭之反 應,間供給第1惰性氣體且施加高頻電場,並自反應空間 連:喷出一次電漿的步驟;於電漿頭内或者其附近形成混 合氣,區域,該混合氣體區域以第2惰性氣體為主並混合 2適里之反應性氣體,且使一次電漿與該混合氣體區域碰 撞亚產生二次電漿的步驟;以及於使電漿頭與被處理物相 對移動而對處理部位進行處理時,僅於處理部位形成混合 氣體區域並產生二次電漿,且將所產生之二次電漿喷至被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 200816880 處理物之處理部位以進行處理的步驟。 又,本發明之電漿處理裝置含 產生部,嗔出由已電將介夕外 電浆頭’其具有電衆 浆’及一欠二,雜所成的-次電 氣體之混應性 所成的-吹雷將·鲎1 电水化之混合氣體 :成的一人電桌,弟卜隋性氣體供 部供給第卜隋性氣體;高頻電 又-向電聚產生 頻電場;混合氣體供給手:久曰向電襞產生部施加高 惰性气俨盥痛 又,、向此合氣體區域供給第2 _ = 應;移料段,其使被處理物與電聚 二、二:多動:識別手段,其識別電漿頭對向於被處理物之 : = 間點;以及控制手段’其控制高頻電源、各 於二、°又、及移動手段;且控制手段僅於電t頭對向 於被處理物之處理部位時使混合氣體供給手段動作。
C 根據本發明之錢處理方法及裝置,藉由將以如上所述 之方式而形成的二次電聚噴至被處理物之處理部位,可對 處理部位有效地進行電製處理。又,於處理部位以外仍產 生一次電浆之情形下僅停止混合氣體區域之形成,可瞬時 地停止二次電漿之電衆處理,並再次形成處理部位,藉由 形成混合氣體區域,因維持一次電漿而可瞬時地產生穩定 之二次電漿,並可有效地進行電漿處理,且可僅對被處理 物之處理部位進行穩定且有效的電漿處理。又,藉由混合 氣體區域之形成及其停止而進行處理與非處理之切換,因 此非處理時不會消耗混合氣體,且根據情況亦可縮小第工 惰性氣體之流量,藉此可減少高價氣體之消耗量,且於非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7 200816880 ^理二亦單 ==電漿頭進行自被處理物退避移動等移 且低成ί的電=控=可對處理部位進行生產性良好 處 進而,高頻電場僅施加於產生一次 :=應!間’故以小電力即可,又,因輸入電力小: 性低之⑽的電裝溫度亦較低,具有對搭載有耐熱 簡便地進行等^專、耐熱性低之基板等的電聚處理亦可 嘴頭,手段具備機m置,且於可動頭上搭載電 二二 該機器人裂置之X、Y、Z方向上可移動, Ρ 了以極咼之通用性進行電漿處理。 間二ΪΤ月:、向基板安装零件之方法含有:向反應空 加H “生乳體且向配設於反應空間附近之天線施 加-頻❿而自反應空間喷出由感應, :次電浆的步驟;使該一次電聚與混合氣體區域碰撞而產 漿的步驟,該混合氣體區域以第2惰性氣體為主 =己有適量之反應性氣體;將所產生之二次電聚照射至 j之零件接合部位而進行電漿處理的步驟;以及將零件 接曰於電漿處理後之接合部位的步驟。 又甘本發明中’向基板安裝零件之襄置,其含有:電裝 頭:、具有感應耦合型電襞產生部,噴出由第i惰性氣體 之感應輕合型電聚所成的一次電漿’以及電衆展開部,使 電漿與第2惰性氣體及反應性氣體之混合氣體區域 =,而產生由已電衆化的混合氣體所成之二次電敷;電 水處理部’其設置有移動手段,該移動手段以使電漿頭沿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8 200816880 著基板之令件接合部位相對移動的方式,使基板與電漿頭 、寸移動,以及令件接合部,其將零件接合於基板之零件 接合部位。 將=據本發明中向基板安裝零件之方法及裝置,使由高電 =在度之感應耦合型電漿所成的一次電漿與第2惰性氣 2及反應性氣體之混合氣體區域碰撞,藉此受一次電漿碰 ,之第2惰性氣體如雪崩現象般激烈地電漿化並於整個 〇混合^體區域中展開,利用已電裝化的第2惰性氣體之自 等產生由反應性氣體在已電漿化之狀態所成的二次 包:。其結果,可產生電漿密度高於習知電容耦合型電漿 且電漿溫度低於習知電容耦合型電漿的二次電漿。藉由將 該二次電漿照射至基板之零件接合部位而進行電漿處 理,不會對基板造成熱損傷,即可於短時間内有效地進行 所需之電漿處理。藉由使零件接合於該電漿處理後之零件 接合部位,可以高接合強度與可靠性而接合零件,於零件 υ安裝步驟中編入電漿處理,從而可以良好的生產性將零 安裝於基板上。 ^ 又,基板係平板顯示器用之面板,接合部位係設置於面 板之端部的連接電極,零件係平板顯示器驅動用之電子交 件’該零件預壓接及本壓接於貼附於該連接電極上之異^ 性導電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Membrane)及其上 零件安裝步驟含有電漿處理步驟、異向性導電膜貼附+ 驟、預壓接步驟、以及本壓接步驟,可於單一零件安带^ 上’以良好的生產性製造介隔異向性導電膜而安農有=動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19 200816880 =子零件之平板顯示器。又,平板顯 央对以上時,尤可發揮上述效果之作用。X寸為1〇 又,若電漿處理步驟中,、、曰人β 有氧氣之教俨,目m 士 /吧5軋體中的反應性氣體係含 • ί ΓίΓΐΠ ;之Λ Γ:膜之貼附強度成為未進行電裝處理 • 4,從而可確保高接合強度盥安 性,故較佳。 又/、女衣之可罪 又’若使電漿處理部之虚f本 ,部,接部、以及本愿接;=4向:導電膜貼附 器,:較佳…時相同的作業時間來製造平板顯示 又’若使電漿處理部與異向性導電膜貼附部作為同 =使其處理時間在_部、本覆接部之處理時間中、 取短處理時間以下’則貼附異向性導電膜之處理時 及本壓接之處理時間,此時可利用該剩餘時間進 =水處理,且可以良好的生產性製造平板顯示器,故較 又,若移動手段具備機器人裳置,於可於該機器人裝置 之f、Y、Z方向上移動之可動頭上搭载電聚頭,則可將基 板疋位於特定位置並使電裝頭沿著零件接合部位而移 動’藉=可對零件接合部位進行適當且有效的電漿處理, 且可以咼通用性對任意基板進行電漿處理。 【實施方式】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8/96117991 20 200816880 以下’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實施形態1) 首先’ I照圖1〜圖4,就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 置的實施形態1加以說明。 百先’參照圖1就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方法的原理 加以U兒明。圖1表示將氬氣用作第1惰性氣體、氦氣用作 第2惰性氣體、氧氣用作反應性氣體,並供給第2惰性氣 體與氧氣之混合氣體的例子。藉由向反應空間丨供給氬氣 ^施加高頻電場,反應空間丨中之氬原子(Ar)藉由放電電 漿中之電子(e)而被激發或者電離,成為氬自由基(Ar*)、 ^離子(Ar+)或電子(e)。氬自由基(Ar*)處於能量高之準穩 悲,與位於周邊之同種或者異種原子反應,使該等原子激 發或者電離並回到穩定狀態後,如雪崩現象般激烈地產生 電漿反應。上述所產生之一次電漿自反應空間丨噴出。藉 由,自反應,間1噴出之—次電漿供給氦氣與氧氣之混 合軋體,亚藉由一次電漿之氬自由基(Ar*)而使氣原子(㈣ 激發或者電離後成為氦自由基(He*)、氦離子(He+)或電子 (❻),利用所產生之氣自由基(H〇使上述反應如雪崩現象 般激烈地展開,而產生氦自由基(He*),且利用氨自由基 (He )*使位於周邊之氧原子⑻激發或者電離,成為氧自由 基(〇 )、氧離子(0+)或電子(e)。該氧自由基(〇*)進行如下 電漿處理,即,與被處理物s表面之材料反應而進行表面 改質,或與位於表面之有機物反應而除去有機物。藉此, 即使反應空間與被處理物間之間隔L變大,亦可相對於平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0 200816880 面較大之範圍内,利用氧自由基⑽進行電漿處理。 其-人’參照圖2A〜圖2C ’就本實施形態之大氣壓電漿 產生裝置的具體構成例加以說明。如圖2a、圖Μ所示, 作為電漿產生部,具有反應容器2,其由形成剖面呈圓形 之反應空間1的圓筒狀介電體所成,於該反應容器2之周 圍配設有線圈狀的天線3。自高頻電源4向天線3施加^ 頻電壓而向反應空間i施加高頻電場,自反應容器2之上 =2a供給第!惰性氣體5,藉此自反應容器之之下端訃 B貧出由感應耦合型電漿所成之一次電漿6。於反應容器2 端2b附近之周圍,配設有作為電漿展開部之混:氣 體容器7,其周圍配設有向内部供給混合:個 氣體供給口 9。混合氣體容器7於反應容器2的下^ 之下方延伸,且於反應容器2下端2b之下方的部分,形 成有下端開放之混合氣體區域10,受一次電漿6碰撞^ 產生二次電漿U。再者,作為混合氣體容器7之形狀, 圖2B中表示下端開放的圓筒形之例,但如圖%所示,亦 可為下端開放之正方盒形狀。 ' 另以上之構成中,於自反應容器2的下端2b噴出一次電 漿6之狀態下,向混合氣體容器7内供給混合氣體8,藉 此於混合氣體區域1 〇内使混合氣體8與一次電漿6碰撞 而產生二次電漿u,該二次電漿u於整個混合氣體區域 10中展開,且進而自該混合氣體區域10向下方噴出。將 該二次電漿11照射至被處理物s,藉此進行所需之電漿 處理。以上述方式,二次電漿u較廣地展開,因此,=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8/96ii799i 22 200816880 使反應容器2的下端2b與被處理物s之間的間隔大,亦 可於平面方向上於較反應容器2之剖面積更大的區域進 行電漿處理。 就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則反應容器2之内徑R1 = 〇.8 _此。氣體谷器7之内徑R2 = 5 _、混合氣體容器7 之下端與被處理物S間的間隔L1=1 _、反應容器2之 下端以與混合氣體容器7之下端間的間隔L2= 4 _之裝 置構成,第1惰性氣體5使用氬氣,流量為5〇 sccm,向 混合氣體容器7内供給之氣體,分別使用 貫施例h作為第2惰性氣體之氬氣(流量500 sccm) 與作為反應性氣體之氧氣(流量5〇 sccm)的混合氣體 貫施例2 :作為第2惰性氣體之氦氣(流量500 sccm) 與作為反應性氣體之氧氣(流量5〇 sccm)的混合氣體 比較例1 :僅作為反應性氣體之氧氣(流量500 sccm) 的單獨氣體 比較例2 ·僅作為反應性氣體之氧氣(流量5〇 sccm)的 單獨氣體, 而對被處理物S之表面藉由電漿進行親水化處理。將水 滴至該被處理物S之表面,如圖3所示,測定水滴之接觸 角Θ ’並判定親水性之良否。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3 200816880 [表1] 實驗之判定結果 (接觸角θ :度)Tof W [ Ο 表1表示其結果。根據表1可知 體與反應性氣體混合之實施例 漿處理並獲得親水性,於反應性氣 2中幾乎無法獲得電漿處理之效果 再者’圖2A、圖2B之構成例中 7為圓筒形狀,如圖4A所示 二::… ^ ^ 珉為向下方直徑變小之 倒立接頭圓錐形狀,可藉由與自 自氣體供給口 9供 4益2下、此贺出 浐,…… 與一次電漿6有效地碰 才里’而有效地產生二次雷奬〗〗 似由^ 人电水11又’圖2A、圖2B之構成 例中,自所有複數個氣體供給口 9向混合氣體容哭= 給混合氣體8,亦可如圖4B所示,分 ’、 a、曰入a诚—w 別自各氣體供給口 9 向耽體谷态7内供給第2惰性f轉 13,在混合氣體容器7内混人 〃 _人反應性氣體 域1〇。 7内…亥“體並形成混合氣體區 氣就士關於改變第2惰性氣體12與反應性 =體13 w比率w作用效果進行實 明。南頻電源4之頻率為1〇〇 mh 以況 田与灰此炎處a 輸出功率為40 Wm吏 作為向反應各器2供給之第1惰性氣體5,流量設 為謂。又,作為向電聚筒體21供給之混合氣體二 如表2、表3所示,使用翕斋弋土— 此口風體8, 使用Μ或者錢作為第2惰性氣體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4 相對於將第2惰性氣 中,可有效地進行電 為單體之比較例1、 例 了混合氣體容器 200816880 12,流量設為500 seem或者1 000 seem,使用氧氣作為 反應性氣體13,使流量於50 seem〜500 seem之間變化, 進行被處理物S表面之電漿親水化處理。並且測定被處理 物S表面與水滴之接觸角,判定親水性之良否。 [表2 ] 項目 第1惰性氣體 第2惰性氣體 反應性氣體 反應性氣體之 混合比率(°/〇) 接觸角 Ar He 〇2 實施例3 50 500 50 9 6 實施例4 50 500 100 17 5 實施例5 50 500 250 33 93 實施例6 50 500 350 41 130 實施例7 50 500 500 50 136 [表3 ] 項目 第1惰性氣體 第2惰性氣體 反應性氣體 混合比率(%) 接觸角 Ar He 〇2 實施例8 50 500 50 9 5 實施例9 50 500 100 17 6 實施例10 50 500 250 33 66 實施例11 50 500 350 41 119 實施例12 50 500 500 50 125 實施例13 50 1000 100 9 5 實施例14 50 1000 200 17 5 實施例15 50 500 25 5 5 表2、表3表示其結果。根據表2、表3可知,第2惰 性氣體12為氦氣或氬氣均可獲得同樣之結果,且若將反 應性氣體13之混合體積比率設為20%以下,則可獲得之 電漿處理效果較佳。 (實施形態2) 其次,參照圖5A〜圖6B,就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 裝置的實施形態2加以說明。再者,以下實施形態之說明 中,對與前述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要素附上相同元件符號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5 200816880 亚省略說明,主要僅就不同點加以說明。 上述貫施形態1中所示的例子,使關筒狀之反應容器 2曰自配叹於其周圍之天線3向反應空間1内施加高頻電 昜i於反應谷态2之下端2b周圍配設有混合氣體容器 7將吝但Λ實施形態中,如圖5A、圖5β所示,具有作為電 二㉛而剖面形狀為細長長方形之角筒狀的反應容器 座^ Γ其彼此對向之長壁配置有一對電極15&、15b。反 ::谷器14之整體由介電體構成,或者於至少電極❿、 白對向面的一方配置有介電體。於電極15a、15b間 二頻電源4施:有高頻電壓’於反應容器14内之反應 二1广f有面頻電場。且,自反應容器14之上端供 :、性氣體5 ’且向反應空間i内施加高頻電場,藉 哭^反應容器14之下端噴出一次電漿6。又,與反應容 二二__而配設有作為電漿展開部之混 體供仏谷°° 16 ’自设置於該混合氣體容器16之上部的氣 U 8 ’:口Π供給第2惰性氣體與反應性氣體之混合氣體 哭1β 下方式而構成,反應容器14及混合氣體容 為i b之外侧壁及兩端辟 混合氣體區域1G,自^二延長而形成有下端開放之 ^ Φ . 此口氣體容器16向混合氣體區域i 〇 抓出^混合氣體與一次電16碰撞。 盘一:::先:中,見合氣體區域10中藉由使混合氣體8 -ία敕 碰撞而產生二次錢11,並使該二次電衆 11於整個區域中展開, 入 κ 向下古# b 〜此口乳體£域10之下端開口 下方贺出二次電聚U,因此,將該二次電衆U照射至 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y η 200816880 被處理物s,藉此進行所需之電漿處理。 再者,圖5A、圖5B所示之構成例中,例示於反應容器 14之一侧配設有混合氣體容器丨6的例子,但亦可如圖μ .所不,為以下構成··於反應容器14之兩側配設混合氣體 谷态16 ’使一次電漿β有效地與自兩側供給之混合氣體8 並才里進而可如圖6Β所示,藉由使兩侧的混合氣體容器 16之外側壁向内傾斜,使一次電漿6有效地與混合氣體8 碰撞,更有效地產生二次電漿1 1。 Ρ (實施形態3) 其次,芩照圖7,就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的實 施形態3加以說明。 上述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中,例示於反應容器2、 14之下端周圍配設有供給混合氣體8之混合氣體容器7、 16的例子,但本實施例中,亦可如圖7所示,於反應容 裔2、14之周圍或者兩側,配設被供給有第2惰性氣體 C 12之惰性氣體容器18,於該惰性氣體容器18之周圍或者 兩側’配設有被供給反應性氣體13之反應性氣體容器 19,使反應性氣體容器19之外侧壁向下方延伸並於其内 部形成混合氣體區域1 〇。 根據該構成,藉由使自反應容器2、14喷出之一次電漿 6 ’首先與自惰性氣體容器18供給而僅含第2惰性氣體 12的環境氣體碰撞而有效地電漿化,使已電漿化之第2 ’ 惰性氣體12於整個混合氣體區域1〇中展開,藉由使反應 性氣體13與該已電漿化之第2惰性氣體12混合而有效地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7 200816880 電聚化,並作為二次電滎1 1而 内進行電漿處理。 而展開,猎此可於更廣範圍 (實施形態4) 其次,參照圖8A、圖8B,就本發 裝置的實施形態4加以說明。 乳i電水產生 上述實施形態1中,例示使反 _ 圓筒狀之例,但本實施形態中2遍及全長形成為 形成為使反應容器2的下端2b::如圖δΑ、圖8B所示, 而擴展之剩叭形狀部20。 …分向下方直徑增大 根據该構成’使一次電漿6 F们η 电水b以自反應容器2向混合氣體 =内擴散之方式而嘴出,因此,相
由基供給至混合氣體區域1〇内的混合氣體J :二,右且S'合氣體"之第2情性氣體12及反應 ^體3有效地電漿化並作為二次電漿11而展開,可更 於廣範圍内進行電聚處理。再者,本實施形態之 構成同樣可適用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 (實施形態5) " 壯署二―目9A、圖9β ’就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 衣置的貫施形態5加以說明。 上述實施形態2中,例示使用剖面形狀為細長之長方形 广反應谷态14 ’其一侧或者兩側配設有混合氣體容器 乂之例,但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如圖9Α所示,設置剖面 ^狀為長方形且内部形成混合氣體區域1〇而作為電聚展 開4的電漿筒體2卜自其上端21a供給第2惰性氣體12 312XP/發明麵書(補件)/96-08/96117991 28 200816880 與反應性氣體13之混合氣體8。又,於該電聚筒體2i 隔開適當間隔配設有複數個作為電聚產生部之反靡 容器2,以向混合氣體區域1()内噴出—次電漿6。向久: _應^器2中供給第1惰性氣體5,且自 配叹於外周之線圈狀天線3施加高頻電壓。電襞筒體?! 内之混合氣體區域1 〇,如圖9B所示,喷出一次電漿6之 反應容器2的配置位置之更下部成為電漿展開空間以, 自電漿筒體21之下端喷出二次電漿丨工。 〇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自與電漿筒體21之剖面形狀.大 相對應的區域喷出二次電t u,因此,可一次性進 大範圍之電黎處理。例如,如圖9A所示,若使用細長剖 面形狀之電漿筒體21 ’則使被處理物s於與電漿筒體2ι 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對移動,藉此可均句且有效地進 行大面積之電漿處理。 以上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5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為 c精ft之構成,因此’可容易地搭載於在機器人裝置中在χ、 Υ Ζ方向上可移動之可動頭上,藉此’可對各種被處理 物之任意部位或區域、尤其係微細之區域進㈣度良好且 有效率的電漿處理,因此可提供極其精簡且通用性高的電 漿處理裝置。 电 (實施形態6) 其次,參照圖Π)就本發明之大氣壓電緑 施形態6加以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0所示,設置有中空平板狀之電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9 200816880 漿產生部23,其夾著扁平狀反應空間24而上下對向配設 有一對電極25a、25b。自設置於上方電極25a之氣體供 給管26向反應空間24内供給第1惰性氣體5,且自高頻 電源4向電極25a、25b間施加高頻電壓,藉此自配設有 下方電極25b之反應空間24之下表面所設置的複數個開 口 27喷出一次電漿6。配設有電漿展開部28,與該電漿 產生部23之下部相鄰接,且向内部之混合氣體區域29内 喷出一次電漿6。混合氣體區域2Θ中,自設置於其周圍 之氣體供給頭30供給有第2惰性氣體12與反應性氣體 13之混合氣體8,並使該混合氣體8與自開口 27喷出之 一次電漿6碰撞,藉此產生二次電漿11,該二次電漿11 自設置於電漿展開部28之電漿產生部23相反側之下表面 的複數個開口 31喷出。 弘桌產生部23下方之電極25b,由具有與開口 27相對 應而開口之多孔金屬板所構成,且至少在其上表面、最好 i在置於電漿中之兩面一體地設置有陶瓷等介電體%,開 口 27貫通該等而形成。又’如上構成之大氣壓電漿產生 裝置配設於處理室32之上部,於處理室32之下部配設有 移動手段33,其將被處理物s搬人並定位於電漿展開部 3之下部所對向的位置,且於電漿處理後將該被處理物$ 出。再者,氣體供給管26經由絕緣構件34貫通處理室 32之=井壁且向外部延伸’氣體供給頭30之外周壁藉由 处理,32之周㈣成’且向氣體供給頭3()供給混合氣體 8之軋體供給口 35設置於處理室32之周壁。 Μ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娜i 1 200816880 根據本實施形態,自電漿產生部23之下表面的複數個 開口 27肖電漿展開部28 Η之混合氣體區域29噴出一次 电漿6 ’使混合氣體8電漿化而產生二次電漿j丨,自電漿 展開部28之下表面的複數個開σ 31以大致遍及整個= 方式均勾地喷出二次電漿η,因此可對利用移動手段33 搬入並定位之被處理物S的整個面—併均勾地進行電繁 處理。且,利用大氣壓電漿對大面積之平面一併均句地進 行電漿處理。 〇 (實施形態7) —其次,參照圖11〜圖16B,就本發明之電漿處理裝置的 實施形態7加以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電漿處理裝置41,如圖u所示,具備作 為於3軸方向可移動及定位之移動手段的機器人裝置 42。機器人裝置42’於水平面内正交的2軸方向(χ—γ軸 方向)上可移動及定位之移動體43上,以於垂直方向(ζ 軸方向)上可移動及定位之方式安裝可動頭44而構成,於 :亥可動頭44上設置有電漿頭50。另一方面,被處理物s 猎由搬入.搬出部45而搬入.搬出於電漿頭1〇的可動範圍 之下部位置,且定位並固定於特定位置。 被處理物S上,如® 12A、或者圖12B所示,於複數個 部位分散地配置有應進行電漿處理之處理部位46。作為 上述被處理物S,例如圖12A所示,以電子零件安裝用焊 墊(land)配設區域作為處理部位46之電路基板的例 子,或如圖12B所示,以異向性導電膜之貼附區域作為處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31 200816880 理部位46之液晶面板、或電漿顯示器面板等平板顯示器 48的例子’分別藉由電漿處理進行焊墊表面之表面改質 或貼附面之清洗。 ϋ 迅水頭5 0可使用上述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所示之 ,成者,亦可使用本實施形態中圖2Α〜圖2C所示實施形 L 1之構成者。電漿處理裝置41之控制構成,如圖Η所 利用控制部51,並根據預先記憶於記憶部52之動作 f气或彳:資料’以對如下各部進行動作控制之方式而構 成:作為電漿頭5〇之移動手段的機器人裝置42、高頻電 f 4、及控制自氣體供給部53向電聚頭5〇供給氣體的流 L· fj 54又,藉由控制部51對流量控制部54之控 制以如下方式而構成,即,藉由識別電聚頭別與被處 里物S之處理部位46相對向之位置的時間點,亦即相對 理。卩位46之處理的開始與結束點的處理開始識別手 二二與二理二束識別手段56所輸入之信號,根據處理開 467 Λ 容^ 7供㈣合^ 8朗處理部位 之二…Λ理,根據處理結束使信號停止混合氣體8 貫施形態中,處理開始識別者本 56以弊由比」于奴55及處理結束識別手段 人穿‘42之^己憶部52中之控制資料與來自機器 之目_置資料而識別的方式構成’另外,亦 了叹置識別電漿頭5 〇位於卢柿立 的對向位置之時的手:又處理㈣中㈣ 可為不同者,亦可為統-者制部51與機器人裝置42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侧6117991 32 200816880 氣體供給部5 3盘流景松a丨* 之方式而構成nmt54具雜而言間14所示 體5之第性氣體:4 , 供給第1惰性氣 與反廍、性气辦少、、曰 以及供給第2惰性氣體 气_ /昆合氣體8的混合氣體供給源58,各個
虱體出口上設詈古网上袖^ 口 IU 經由含有大旦法旦& =正閥57a、58a。第1惰性氣體5 Ο
W β ^ *里控制器等之第1流量控制裝i 59而供 \〜合為2 ’混合氣體8經由含有大量流量控制器等 量控制裝⑽與開關控制閥61而供給至氣 月豆谷裔7。該等開關控制闕61與第i、第2流量控制裝置 以上之構成中’電漿頭50向下方喷出與-次電漿6碰 里所產生之二次電漿u,將該二次電漿U照射至被處理 为S之處理部位46,藉此進行所需之電漿處理。因此, 如上所述二次電漿u較廣地展開,因此即使反應容器2 之下端2b與被處理物5間的間隔變大,亦可於短時^内 、;平面方向上且在較反應容器2之剖面積更大的區域内 進行有效且可靠的電漿處理。 其次,就利用如上構成之電漿處理裝置41對被處理物 S的處理部位46進行之電漿處理過程加以說明。 若利用搬入·搬出部45而將被處理物s搬入並定位於特 定位置,則機器人裝置42開始動作,使電漿頭5〇向作為 被處理物S最初處理部位46之處理開始點移動。又,向 2為電漿產生部之反應容器2供給第1惰性氣體5且利用 向頻電源4施加高頻電場,藉由利用電漿點火裝置(未圖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33 200816880 示)瞬間產生高電塵而產生一次電聚6,成為該一次電裝6 喷向混合氣體容器7之狀態,其後連續維持該狀態。 該狀態下,電漿頭50接近處理開始點,如圖15所示, 於t。時點,處理開始識別手段55之檢測信號上升,開關 ^制閥61立即打開,在緊接著的ti時點,向混合氣體容 器7供給混合氣體8,並如上所述產生二次電漿丨丨後開 始處理部位46之電漿處理,其後維持電襞處理狀態並使 電漿頭50向處理部位46上移動,藉此進行處理部位46 之电水處理。其次,於仂時點,處理結束識別手段5 6之
$測信號下降,開關控制閥61立即打開,在緊接著的U 日守點,停止向混合氣體容器7供給混合氣體8並停止二次 电水11之產生,電漿處理立即停止,最初處理部位4 6之 電漿處理結束。 接著,機盗人裝置42繼續動作,使電漿頭5〇向被處理 物S下一處理部位46之處理開始點移動。此期間,即使 (維持向混合氣體容器7喷出一次電漿6之狀態,亦不會產 生一次電漿11,完全不進行電漿處理。並且,若於仂時 點接近處理開始點,則處理開始識別手段55之檢測信號 上^,開關控制閥61立即打開,在緊接著的^時點向混 合氣體容器7供給混合氣體8,如上所述,產生二次電漿 11後開始下一處理部位46之電漿處理。以後,直至結束 被處理物S上所有處理部位46之電漿處理為止,重複以 上之動作。若結束所有處理部位46之電漿處理,則利用 搬入.搬出部45搬出被處理物s,並搬入下一被處理物s,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34 200816880 以同樣方式進行電漿處理。 乂此方式,ϋ由向混合氣體容器、7供給停止混合氣體 每 >可在&一久電漿11之形成與停止間切換,因此,根據本 :施幵y I、如圖16Α所示,使電漿頭50自Α位置下降至 =初處理4位46之處理開始點B為止後,使電漿頭50向 :里、"束2 C( = D)移動,藉此對該最初處理部位46進行 ^裝處理。接著,於將電漿頭5G維持於該高度的狀態下 °下處理邛位46之處理開始點E( = F)移動,並於自該 置向處理、纟σ束點G( = H)移動之期間進行電漿處理,自 才同位置Η向下一處理部位46移動。藉由重複以上之動 作、:可於維持電漿頭50之高度位置的狀態下,穩定地僅 對:复數:處理部位46而進行電漿處理,電漿頭5〇之移動 路仫為筆直、该移動控制簡單,因此可以良好的生產性進 行電漿處理。 $此相對’先前如圖16Β所示,使電漿頭50自Α位置 下(V至可對最初處理部位46之處理開始點B進行電聚處 理的高度位置後,使電漿頭50向處理結束點C移動,藉 此對該最初處理部位46進行電漿處理。其後,使電漿頭 50上升至無法對被處理物s進行電漿處理之高度的d位 置,其次在將電漿頭50維持為該高度的狀態下,向下一 處理部位46之處理開始點F上方的0置移動。其次, 於自遠E位置下降至可進行電漿處理之高度的F位置後, 於向處理結束點G移動之期間進行電漿處理。其後,使電 水頭50上升至Η位置,向下一處理部位46移動。因必須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200816880 ^复上述動作’故電漿頭5G之移動路徑及其移動控制複 雜,從而產生電漿處理之生產性欠佳的問題。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使電聚頭5〇與被處理物s 相對移動之移動手段,例示使用搭载有電裝頭5〇之機哭 人裝置42的例子,但移動手段並不限定於此,例如: 將搬運被處理物S之搬運手段作為移動手段,且電漿頭 5〇為固定設置之構成亦可。又,亦可設置使被處理物$ 吳電漿頭50分別移動之手段。 〇 (實施形態8) 其次,參照圖ΠΑ〜圖19B就實施形態8加以說明,該 貫施形態8中,將向本發明之基板安裝零件之裝置,適用 於向作為平板顯示器之-例的液晶面板安裝其驅動 的零件安裝裝置中。 7 /圖17A、17B巾,71係對液晶面板安裝零件之零件 $置’具備電漿處理部72、異向性導電膜貼附部7 壓接部74、以及本壓接部75。利用搬入手段(未圖示)而 搬入之液晶面板76,首先收容於電漿處理部72中,對設 置於液晶面板76之側端部之零件接合部位”以電漿處: 進仃表面改質。其次,液晶面板76搬運至異向性導 貼附部73,液晶面板76之零件接合部位77定位於、 性導電膜貼附手段73a之正下方,對零件安裝部位、口、進 行異向性導電膜78之貼附。其次,液晶面板7_ 壓接部74,將自該零件供給部74a供給之電子突件79 例如驅動液晶面板76之IC或TAB基板預壓接於^向性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36 200816880 電臈78上。其次,液晶面板76搬運至本壓接部π, ,接之各部分分別藉由賴卫具…被賦予高溫血壓力 本壓接’藉此安裝電子零# 79。然後安裝有上述 电子令件79之液晶面板76自零件安裝裝置71搬出。 Γ 參照圖m〜圖⑽對液晶面板76之組裳步驟加二說 。2片玻璃基板80a、8〇b之間配置有液晶而構成液晶 =板76 ’且使其-方之玻璃基板8()a的側端部突出設= =出部8卜於其内侧表面配設有連接驅動液晶之電“ 連接電極8 2。突出部8!,於液晶面板7 β為小型日夺,如圖 ΠΒ所示之例般’僅設置於i個側端部,為中型時,如圖 ?B所示般,配置於以L字狀連續之2個側端冑,為大型 =’設置於^字狀連續之3個側端部。對於該液晶面板 76之兩面’如圖18A所示,除突出部81之外,預先貼附 有偏光板83a、83b,於圖18B所示之狀態下搬入零件安 裝裝置71。零件安裝裝置71中,以介隔異向性導電膜與 上述設置於突出部81之連接電極82相連接的方式,安裝 有電子零件79 ’搬出圖18C所示狀態之液晶面板76,其 後’如圖18D所示,將印刷基板84與各電子零件”接合、, 並裝進液晶顯示裝置(未圖示)中。 口 上述液晶面板76中,於—方之玻璃基板8()a的突出部 81,如圖19A所示,以特定間距間隔,設置有接合電子零 件79的特定長度L1之零件接合部位77,電漿處理步驟 中,僅對該零件接合部位77進行電漿處理較佳。又,如 圖19B所示,突出部81之寬度尺寸L2,於中型·大型之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3? 200816880 液晶面板76中,尤其將液晶驅動IC安裝於其上時,有盱 會達到數mm〜40 mm,此時應進行電漿處理之面積變大化 因此,電漿處理部72為照射習知電容耦合型電漿而處理 之構成時,其處理時間變長,無法符合後續異向性導=膜 膜貼附,73、預遷接部74、本屢接部75之作業時間电從 而無法實現以生產線構成電漿處理部72、異向性導電 =貼附部73、預壓接部74以及本壓接部75之零件安裝 裝置71。 ( 本實施形態之電漿處理部72,如圖17Α所示,具有作 為於3軸方向上可移動及定位之移動手段的機器人裝置 85’且於其1—丫—2等3軸方向上可移動及定位之可動頭 =5a上搭載有電漿頭5〇。又,液晶面板76藉由搬入搬出 部(未圖示)而搬入.搬出於電漿頭5〇之可動範圍的下部 位置’且定位並固定於特定位置。 電漿頭50使用實施形態!之圖2A與圖%所示構成者。 L/ ^电水處理部72之控制構成及其中的氣體供給部與流 量控制部之構成’亦使用實施形態7之圖13、圖10斤示 =成者。進而’電漿處理部72之液晶面板76的零件接 σ 立77之電漿處理過程,亦基本上與參照圖工5而說明 的上述實化形怨7之情形相同’故援用該說明。根據該處 =過如上所述電漿頭50之移動路徑係筆直,其移動 控制簡單,因此可以良好的生產性進行電漿處理。 例示處理作業時間之具體例,若為10〜20英吋之液晶 板7 6日守,異向性導電膜貼附部7 3為5〜7秒,預壓接 3_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38 200816880 邛74為8 15秒,本壓接部75為8〜15秒,將電漿處理 之處理作業時間設^得較異向性導電膜貼附部η短 為較佳,本實施形態中可實現。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作為使電漿頭50與液晶面 板P相對移動之移動手段,使用搭載有電漿頭50之機器 人裝置85的例+,移動手段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將搬運 液晶面板76之搬運手段作為移動手段,電漿頭5〇亦可為 固定設置之構成。又,可設置分別使液晶面板6與電聚頭 I 2 0移動之手段。 (實施形態9) 其次,參照圖20A、20B,就本發明之零件安裝裝置的 實施形態9加以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0A、20B所示,在異向性導電膜 貼附部73,為了不與其異向性導電膜貼附手段7如相干 涉,於搬入.搬出部(未圖示)之上部配設有搭載電漿頭5〇 I,之機器人裝置85,藉此,併設電漿處理部72與異向性導 電膜貼附部73。 '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電漿處理步驟之處理作業時間設 定為3〜8秒,電漿處理部及異向性導電膜貼附部72、7= 預壓接部74、本壓接部75之處理作業時間均可統一為8 〜15秒,從而以精簡之設備構成,以良好的生產性將電 子零件9安裝於液晶面板6上。 % 以上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僅以將用以驅動液晶面板76 等平板顯示器之電子零件79安裝於液晶面板76等平板顯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39 200816880 示器的例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可適用於如 情形’即’於將電子零件安裝於任意之各種基板時, 電裝處理對該基板之零件接合部位進行清洗或者表^改 質後,可安裝零件。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如以上所說明之本發明,在反應空間内使第 氣體電漿化並作為-次電漿而噴出,使該—次電漿盘第^ 惰性氣體及反應性氣體之混合氣體區域碰撞,藉此使宜如 雪崩現象般激烈地電漿化,且作為二次電漿於整個混ς 體區域較廣地展開’因此可於反應m内於遠近方向、且 平面上廣之範圍内進行電漿處理,利用以小輸入電力所產 生之大氣壓電漿可進行廣範圍之㈣處理,適用於大氣壓 电水產生叙置,尤其適用於搭載於三維機器人裝置之小 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中之電漿產 理之說明圖。 j 2A至圖2C表示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之實施 形恧1之構成’圖2A係縱剖面圖,_ 2B係立體圖,圖 2C係部分形狀之不同例之立體圖。 圖3係進行電漿親水化處理後之水滴之接觸角之說明 圖4 A、 4A係第1 θ B表示上述μ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構成,圖 變形例之縱剖面圖,圖4Β係第2變形例之立體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8/96117991 40 200816880 圖。 圖5A、圖5BS示本發明之大氣塵 H之構成’圖5“系縱剖面圖,圖讣係立體圖。’苑 ㈣第;===形態2之變形例之構成,圖 布1夂形例之縱剖面圖,圖6B係笙9料m 面圖。 口 0β係弟2變形例之縱剖 圖7係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 剖面圖。 置之實施形態 之縱
上8Α、圖8β表示本發明之大氣壓電聚產生裝置之實施 八悲4之構成,圖8“系縱剖面圖,圖8β係立體圖。 圖9Α、圖9Β表示本發明之大氣壓電聚產生裝置之實施 形態5之構成,圖^係立體圖,圖9Β係縱剖面圖。 圖10係本發明之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之實施形態6之 縱剖面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電漿處理裝置之實施形態7之全 體構成之立體圖。 圖12Α、圖12Β表示被處理物之例,圖12Α係表示被處 理物之一例之平面圖,圖12β係表示被處理物之其他例之 平面圖。 圖13係上述實施形態7中之控制構成之方塊圖。 圖14係上述實施形態7中之氣體供給部與流量控制部 之構成圖。 圖15係上述實施形態7中之動作說明圖。 圖16Α、圖16Β係實施形態與習知例之動作說明圖,圖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8/96117991 41 200816880 16A係上述實施形態7之動作狀態之說明圖,圖16β係習 知例之動作狀態之說明圖。 圖17A、圖17B表示本發明之零件安裝裝置之實施形態 8,圖17A係全體構成之立體圖,圖17β係處理步驟之說 明圖。 圖18A至圖 圖19A 、圖 18D係說明液晶面板之製造步驟之立體圖。 圖A、圖19B表不液晶面板之電漿處理部位,圖丄9A 、係配置狀態之平面圖,圖19B係部分剖面圖。 f 圖20A、圖20B表示本發明之零件安裝裝置之實施形態 9,圖20A係全體立體圖,圖2〇β係處理步驟之說明圖。 圖21係電漿產生原理之說明圖。 圖22係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之習知例i之正面圖。 圖23係其他電漿產生原理之說明圖。 圖24係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之習知例2之正面圖。 理方法的習知例4,圖26A係立體圖, 圖0 圖25係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之習知例3之立體圖。 u 圖26A、圖26B表示液晶面板之連接電極部位之電漿處 圖26B係縱剖正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反應空間 電漿產生部 反應容器 自反應容器之上端 自反應容器之下端 1 、 24 、 122 、 123 、 132 2、14、2:1、23 2、14、101、in 2a 2b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42 200816880 3 天線 4 、 104 、 112 、 124 南頻電源 5 第1惰性氣體 6 一次電漿 7 、 16 、 22 、 28 電漿展開部 7 ^ 16 混合氣體容器 8、102 混合氣體 9 、 17 、 35 氣體供給口 〇 10 > 29 混合氣體區域 11 二次電漿 12 第2惰性氣體 13 、 116 反應性氣體 15a 、 15b 、 25a 、 25b 、 103a 、 103b 、 133 、 134 電極 18 惰性氣體容器 19 反應性氣體容器 20 喇队形狀部 20 > 50 電漿頭 21 電漿筒體 22 電漿展開空間 26 氣體供給管 27 、 311 開口 ,30 氣體供給頭 32 處理室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43 200816880 33 移動手段 34 絕緣構件 36 介電體 41 電漿處理裝置 42、85 移動手段、機器人裝置 43 移動體 44 、 85a 可動頭 45 搬入·搬出部 46 處理部位 47 電路基板 48 平板顯不 51 控制手段 52 記憶部 53 氣體供給部 54 流®控制部 55、56 識別手段 57、59 第1惰性氣體供給手段 57a 、 58a 壓力調整閥 58 混合氣體供給源 58、60 氣體供給手段 59 第1流量控制裝置 60 第2流量控制裝置 61 開關控制閥 71 零件安裝裝置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44 200816880 72 電漿處理部 73 異向性導電膜貼附部 73a 異向性導電膜貼附手段 74 預壓接部 75 本壓接部 76 基板 77 零件接合部位 78 異向性導電膜 〇 79 電子零件 80a 、 80b 玻璃基板 81 突出部 82 連接電極 83a 、 83b 偏光板 84 印刷基板 105 、 114 電漿 106 、 117 、 125 、 S ϋ 被處理物 113 、 135 惰性氣體 115 反應性氣體供給管 121 供給空間 131 電漿頭 132a 反應空間之下端 136 電漿喷流 i 137 面板 138 平臺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45 200816880 139 連接電極部位 139a 透明電極 位置 A、E、Η 開始點
D 結束點 高度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46

Claims (1)

  1. 20081688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大氣壓電漿產生方法,其含有: 電漿產生步驟,其對反應空間(1、24)供給第i惰性氣 ,(5)並施加高頻電場,而自反應空間噴出由已電漿化之 •第1惰性氣體所成的一次電漿(6);以及 電漿展開步驟,其形成以第2惰性氣體(12)為主並混合 有適量反應性氣體(13)之混合氣體區域(1〇、29),以一次 電漿碰撞之,而產生由已電漿化之混合氣體(8)所成的二 p 次電漿(11)。 2·—種電漿處理方法,其含有: 對設置於電漿頭(50)之反應空間(1、24)供給第丨惰性 氣體(5)且施加高頻電場,並自反應空間連續喷出一次電 漿(6)的步驟; 於包漿頭内或者其附近形成以第2惰性氣體(丨2)為主 並’吧a有適里反應性氣體(1 3 )之混合氣體區域(1 〇、2 9 ), (;且使一次電漿與該混合氣體區域碰撞而產生二次電漿(1】) 的步驟,以及 於使電漿頭與被處理物(s)相對移動而對處理部位(46) 進行處理時,僅於處理部位形成混合氣體區域而產生二次 電漿,且將所產生之二次電漿喷至被處理物之處理部位以 進行處理的步驟。 3· —種對基板安裝零件之方法,其含有·· 對反應空間(1、24)供給第1惰性氣體(5),且對配設於 反應空間附近之天線(3)施加高頻電壓,而自反應空間喷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47 200816880 出由感應輕合型雷崎辦 使該一次電漿;?_(6)的步驟; 量反應性氣體(13)之、3入/乳體(12)為主並混合有適 、二次電漿⑴)的步驟Γσ讀區域(1G、29)碰撞,而產生 板⑽之零件接合部位 ,零::79)接合於電漿處理後之接合部位的步驟。 〇中,.口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對基板安裝零件之方法,其 ^=6)係平板顯示器用之面板,零件接合部位⑽ ^田;面板之端部之連接電極(82) ’零件係平板顯示器 =用之電子零件⑽,該零件預壓接及本壓接於貼附在 連接電極上之異向性導電膜(78)及其上, 零件安裝步驟含有電漿處理步驟、異向性導電膜貼附步 驟、預壓接步驟、以及本壓接步驟。 ϋ 5·種大氣壓電漿產生裝置,其係具備電漿產生部(2、 14、21、23)、與電漿展開部(7、16、22、28)之大氣壓電 漿產生裝置; 電漿產生部含有反應空間(1、24)、對反應空間供給第 1惰性氣體(5)之第1惰性氣體供給手段(57、59)、以及 向反應空間施加高頻電場之高頻電源(4),且自反應空間 喷出由已電漿化之第丨惰性氣體所成的一次電漿; 電漿展開部配設以第2惰性氣體(12)為主並混合有適 量反應性氣體(13)之混合氣體區域(1〇、29)而成,使經喷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8/96117991 48 200816880 出之一次電漿碰撞之,而產生由已電漿化之混合氣體所成 的二次電漿(11)。 6· 一種電漿處理裝置,其含有: 電漿頭(50),其具有電漿產生部(2、14、η、23),喷 出由已電漿化之第1惰性氣體(5 )所成的一次電漿(6 ),及 電漿展開部(7、16、22、28),使一次電漿與第2惰性氣 體(12)及反應性氣體(13)之混合氣體區域(1〇、29)碰撞, '而產生由已電漿化之混合氣體(8)所成的二次電漿(11); 第1惰性氣體供給手段(57、59),其對電漿產生部供給 第1惰性氣體; α 高頻電源(4),其對電漿產生部施加高頻電場; 混合氣體供給手段(58、60),其對混合氣體區域供給第 2惰性氣體與反應性氣體; 移動手段(42),其使被處理物(s)與電漿頭相對移動; 識別手段(55、56),其識別電漿頭對向於被處理物之處 理部位(46)的時間點;以及 控制手段(51),其控制高頻電源、各氣體供給手段(57、 59、58、60)、及移動手段;且 控制手段僅於電漿頭對向於被處理物之處理部位時,使 混合氣體供給手段動作。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電漿處理裝置,其中, 移動手段(42)具備機器人裝置(42),且於可動頭(44) 上搭載電漿頭(50) ’該可動頭(44)於該機器人裝置之χ、 Y、Z方向上可移動。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8/96117991 49 200816880 8·—種對基板安裝零件之裝置,其含有·· :7:頁(50) ’其具有感應•馬合型電漿產生部(2、, a #出由第1惰性氣體⑸之感應輕合型電藥所成的— ::電裝⑻,以及電漿展開部(7、16、22),使一次電漿與 ^惰性氣體(12)及反應性氣體(13)之混合氣體區域 碰撞,而產生由已電毁化之混合氣體所成的二次 Ο 電裝處理部⑽,其設置有移動手段⑽,該移動手段 ⑹以使電漿頭沿著基板(76)之零件接合部位(77) 私動的方式,使基板與電漿頭相對移動;以及 零件接合部(73、74、75),其將零件(78,79)接合 板之零件接合部位(77)。 σ ; 土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8/96117991
TW096117991A 2006-05-30 2007-05-21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generating metho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device using these methods TW20081688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49084A JP4682917B2 (ja) 2006-05-30 2006-05-30 大気圧プラズマ発生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201562A JP4682946B2 (ja) 2006-07-25 2006-07-25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222741A JP4760609B2 (ja) 2006-08-17 2006-08-17 基板への部品実装方法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6880A true TW200816880A (en) 2008-04-01

Family

ID=3857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7991A TW200816880A (en) 2006-05-30 2007-05-21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generating metho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device using these method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99794B2 (zh)
KR (1) KR20090014151A (zh)
DE (1) DE112007000977T5 (zh)
TW (1) TW200816880A (zh)
WO (1) WO200714216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9052B2 (en) * 2007-09-06 2011-10-18 Intermolecular, Inc. Multi-reg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heads
JP5145076B2 (ja) * 2008-02-22 2013-02-13 Nuエ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CN102388680B (zh) * 2009-02-05 2015-07-08 苏舍美特科公司 等离子体涂覆设备和基材表面的涂覆或处理方法
US9111729B2 (en) * 2009-12-03 2015-08-18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Small plasma chamber systems and methods
JP5818176B2 (ja) * 2012-01-13 2015-11-18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活性種照射装置、活性種照射方法
KR101411821B1 (ko) * 2012-10-18 2014-06-24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플랙서블 패턴 형성 방법
KR101963401B1 (ko) * 2013-01-04 2019-03-28 주식회사 원익아이피에스 플라즈마 공급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ITBO20130444A1 (it) 2013-08-06 2015-02-07 Univ Bologna Alma Mater Dispositivo e metodo di generazione di specie reattive mediante plasma a pressione atmosferica
EP3054032B1 (en) * 2015-02-09 2017-08-23 Coating Plasma Industrie Installation for film deposition onto and/or mod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of a moving substrate
KR102400863B1 (ko) * 2015-07-27 2022-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기판을 플라즈마 처리하는 방법
EP3163983B1 (en) * 2015-10-28 2020-08-05 Vito NV Apparatus for indirect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processing
CN109308987A (zh) * 2017-07-26 2019-02-05 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US10722925B2 (en) 2017-12-04 2020-07-28 Suss Micro Tec Photomask Equipment Gmbh & Co Kg Treatment head,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 local surface area of a substrate
TWI691237B (zh) * 2018-02-13 2020-04-11 國立交通大學 常壓電漿束產生裝置
TWI776026B (zh) * 2018-06-04 2022-09-01 美商帕斯馬舍門有限責任公司 切割晶粒附接膜的方法
JP7142481B2 (ja) * 2018-06-19 2022-09-27 株式会社Fuji プラズマ供給装置、プラズマ生成方法
JP7304067B2 (ja) * 2019-09-03 2023-07-06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ノズルプラズマ装置
JP7340396B2 (ja) * 2019-09-24 2023-09-0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2377B2 (ja) 1993-12-09 2002-08-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ろう材による接合方法及び装置
JPH0959777A (ja) 1995-06-16 1997-03-04 Sekisui Chem Co Ltd 放電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放電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5788868A (en) * 1995-09-04 1998-08-04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Substrate transfer method and interface apparatus
JP3180092B2 (ja) 1997-12-03 2001-06-2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
US6429400B1 (en) * 1997-12-03 2002-08-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0921713A3 (en) 1997-12-03 1999-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2001253A (ja) 2000-06-27 2002-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プラズマ洗浄装置及びプラズマ洗浄方法並びに半田付けシステム及び半田付け方法
JP2002028597A (ja) 2000-07-13 2002-01-29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気物品の洗浄方法
JP2002110613A (ja) 2000-09-26 2002-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プラズマ洗浄装置及びプラズマ洗浄方法
JP5010781B2 (ja) 2001-03-28 2012-08-29 忠弘 大見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PT1253216E (pt) 2001-04-27 2004-04-30 Europ Economic Community Metodo e aparelhagem para tratamento sequencial por plasma
JP2003049272A (ja) 2001-08-07 2003-02-21 Konica Corp 大気圧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大気圧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大気圧プラズマ処理装置用の電極システム
JP4027072B2 (ja) 2001-10-18 2007-12-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減圧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3133717A (ja) 2001-10-29 2003-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実装システム
US20030098367A1 (en) 2001-11-27 2003-05-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cesse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the identity of metal alloys
JP3922003B2 (ja) 2001-11-29 2007-05-3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パネルへの回路体の接合方法
US6841201B2 (en) 2001-12-21 2005-01-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 workpiece using plasma generated from microwave radiation
JP4506070B2 (ja) * 2002-11-01 2010-07-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防眩層の形成方法、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防眩層形成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US7022615B2 (en) 2002-11-26 2006-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JP3616088B1 (ja) 2004-03-17 2005-02-02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マイクロプラズマジェット発生装置
JP4549735B2 (ja) 2004-05-21 2010-09-22 フィーサ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7375039B2 (en) 2005-05-24 2008-05-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cal plasma proces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14151A (ko) 2009-02-06
WO2007142166A3 (en) 2008-04-03
WO2007142166A2 (en) 2007-12-13
DE112007000977T5 (de) 2009-05-28
US20090186167A1 (en) 2009-07-23
US8399794B2 (en) 201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6880A (e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generating metho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device using these methods
EP2297377B1 (en) Plasma-based chemical sourc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TWI267562B (en) Pulse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693441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atmospheric plasma jet and atmospheric plasma minitorch device
US8444924B2 (en) Gliding arc electrical discharge reactors with improved nozzle configuration
CN203912302U (zh) 等离子体系统
CN106414345B (zh) 水处理装置以及水处理方法
TW200407455A (en) Oxide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oxide film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503781A (ja)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タイプの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20070272543A1 (en) Pulsed gliding arc electrical discharge reactors
CN107293470A (zh) 用于蚀刻的快速气体切换
JP2008227108A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05235448A (ja)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6711005B (zh) 半导体加工设备及等离子体产生方法
JP2008027830A (ja)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5088667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CN112154528A (zh) 含有等离子体的自由基源
JP4182213B2 (ja) 液面プラズマ反応による気相−液相混合装置および気相−液相反応方法並びにアンモニアおよび水素の生成と、有機溶媒への窒素固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263202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CN116964007A (zh) 活性粒子供给装置及使用其的水处理系统
JP2008098059A (ja) 大気圧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と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Osawa et al. Progresses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townsend discharge
TWI355866B (zh)
JP4365595B2 (ja) オゾン発生方法およびオゾン発生装置
JP4161056B2 (ja) 有機あるいは無機化合物合成装置およ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