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09448A - PMBDCM and two-phase SRM motor, two-phase SRM rotor and stator, and coil wrap for PMBDCM and SRM motors - Google Patents

PMBDCM and two-phase SRM motor, two-phase SRM rotor and stator, and coil wrap for PMBDCM and SRM moto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9448A
TW200409448A TW092114196A TW92114196A TW200409448A TW 200409448 A TW200409448 A TW 200409448A TW 092114196 A TW092114196 A TW 092114196A TW 92114196 A TW92114196 A TW 92114196A TW 200409448 A TW200409448 A TW 2004094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oles
stator
pole
ph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4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amu Krishnan
Staley Amanda Martin
Original Assignee
Virginia Tech Intell Pro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rginia Tech Intell Prop filed Critical Virginia Tech Intell Prop
Publication of TW200409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944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9/00Synchronous motors or generators
    • H02K19/02Synchronous motors
    • H02K19/10Synchronous motors for multi-phase current
    • H02K19/103Motors having windings on the stator and a variable reluctance soft-iron rotor without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1/00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1/16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1/163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an individual reluctance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1/00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1/16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1/18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arting an individual dc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32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 H02P25/034Voice coi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8Reluctance motors
    • H02P25/086Commutation
    • H02P25/089Sensorless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8Reluctance motors
    • H02P25/092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reluctance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20Arrangements for starting
    • H02P6/21Open loop star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4Machines with one rotor and two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7/00Asynchronous induction motors; Asynchronous induction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9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with magnetic bea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83Conver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or output configuration
    • H02M1/009Conver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or output configuration having two or more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outpu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52Boost converters exploiting the leakage inductance of a transformer or of an alternator as boost i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for the generation of a regulated current to a load whose impedance is substantially inductiv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verter used
    • H02P2201/09Boost converter, i.e. DC-DC step up converter increasing the voltag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the inverter driving the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200409448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月係有關於多相交換磁阻機械(M u 1七丨p 1 e — p h a s e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SRMs),及更特別係有 關於雙相自起動交換磁阻機械(3龍3)。此外,本發明係關 係父換磁阻機械(SRM)及永久磁鐵無刷直流機械 (PMBDCMs),且更特別關於在交換磁阻機械(SRMs)及永久 磁鐵無刷直流機械(PMBDCMs)降低震動和噪音。 【先前技術】
先W技術之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Ms)在某一轉子位置 不會產生電磁轉矩(electromagnetic torque),即是當 子極恰好在定子極的中間時。在此轉子位置,對於雙相 (both phases)產生的電磁轉矩為零。因此,激能一個 兩個相線圈並不會助於轉子由靜止位置產生轉動。因為 此,這些機械也不會由靜止而自起動。 特 ) 〃、有大於一個相線圈之交換磁阻機械 機= 相線圈之交換磁阻 上之機械相比較時,它的動力轉換哭需、有一小相或二相以 件,諸如可控制動力開關及動要元 :用=之動力元件,*助於大幅降低動力轉器 ΐ;動力轉換器成本的節省帶來整體馬達驅動系二i的
200409448
一此外,動力元件數量的減少提供其他的優點。舉例而 言i使用較少元件的動力轉換器,對於動力元件熱量管理 而a可以使用較小的熱量槽、較少閘驅動電路、較少閘動 力供應,且較少零件於驅動電路及閘動力供應。此外,該 動力轉換器可以運用較少之脈寬調變(pwM)頻道,係由於 減少動力元件及具有較低之控制負擔,因為相對於控制三 或更多相其僅需要控制雙相。以上全部因素均助於減低元 件數I及簡化控制動力轉換器之微控制器,結果使得馬達 驅動系統之成本大幅降低。交換磁阻機械(SRM )之原理及 操作已詳述於許多出版物及於2〇〇1年6月crc Press出版, 作者R· Krishnan書名為”交換磁阻馬達驅動”(a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es) —書,其在此併入本案參考。 為了間便起見,在此不提供所有之描述,但可參照書籍以 取得相關資料。
第1圖係說明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之先前技術,雙 相交換磁阻機械lOO(TPSRM)包括一定子101其具有四個突 出定子極102及一轉子103其具有六個突出轉子極1〇4。轉 子1 〇 3安裝在軸心1 0 5上以環繞軸心1 〇 5之軸在定子1 〇 1内旋 轉。定子極1 0 2纏繞著同心的定子線圈1 〇 6 - 1 0 9。分別纏繞 於正相對定子極102之定子線圈106、107及108、109通常 串聯連結於一起,雖然有時會並聯連接,並且二個連續連 結線圈則構成一相線圈,一般稱之為定子相。因此,一四 極定子1 0 1將有二個相線圈或二個定子相。 一轉子通常具有兩極於一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00729. ptd 第6頁 200409448
雖…本况月之又相父換磁阻機械J 〇〇 (τρ 子103。此結合稱之A4/fi嫵ρ W具有/、極轉 口僻 < 馬4/ Μ幾械,第一個數目表 102的數目及帛二個數目表示轉子極1〇4的數t 用ΓΛ係围1V月針對第1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τρ则,利 :固定定子激磁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之磁 換磁阻機械(T m M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十= =隨轉子位子而變之電磁轉矩圖…鏈被定義為;通 綠(Lines 〇f f 2 ηy λ ^ ^ λ» , ^ m m u ^ ^ )之產物,该磁通線與一相線圈之全部 ’ 並且運用一個二惟(tw〇-di_sional)有 / 析/法來被運算。電磁轉矩是-種在機械之氣隙 =二#ρ) ,機械内之磁通及電流所產生的轉矩,並且 :罢 矩係由在相線圈一特定激磁電流下磁通鏈對轉子 位置特性而計算得知。 ^為轉子極1 0 4對稱相對於一組定子極1 〇2,磁通鏈2 〇工 mi /也對稱’因此轉矩特性(t〇rque characteristics) 初FI H2也為對稱’結果在此情況下雙相之轉矩301和302 交二^ ^ :若靜止或起動之轉子位置相對於它們,則在 7 矩之^況下彳艮難起動雙相交換磁阻機械1 0 0。因此,隹 假設未做準備丰、、* Μ ,Μ 、 古/肖除這個同時零轉矩之情況,雙相交換磁 且L械100本質上無法在正反兩方向自行啟動。 ^1 9 69年起已經開始研究雙相交換磁 M 大 分之雔相六搞 、 又4又姨磁阻機械(TPSRMs)具有四定子極及兩個轉 子極。為了呈右t 7 任何方向之啟動能力,這些機械都將其轉
第7頁 200409448
子整形。Byrne等人中請之美國 子極之整形情形。 專利第3,9 5 6,6 7 8號描述轉 示,子極ί形係採用非常延伸電極弧其角 又k對於一父換磁阻機械(SRM)而言是非常不 寻承,且在文獻上稱為一種拱型極(arcuate
㈧le) dyrne亦揭示聚集部分具有梯形槽之轉子極末端梢 (populating half of the distal end portion of the Ntor poles with trapez〇idal sl〇ts),以產生盥角位 置成一直線性關係之磁通。該特徵使磁通斜率相對於轉子 位置^ 一定數,結果產生一定的轉矩。當轉子被開槽的部 位與疋子極成一直線時,與轉子未被開槽部分對準定子極 的情況相比,僅有一半的磁通流過。這就是為什麼轉子極 具有一弧角超過100度。 美國專利第 5,74 7,962、5,844,343 及6,005,32 1 號揭示
其他方法以提供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s)具有一種自行 起動能力。該方法使轉子極具有稱為階梯轉子極表面之二 階’因此該轉子極組之低或高氣隙部分係接近一個或其他 相之定子極。此方法可確保磁阻變化存在以產生電磁轉 矩。此方法之缺點為當使用較寬之轉子極時,會犧牲低轉 矩密度及磁通與轉子位置間之一非線性關係。由於磁通與 轉子位置間之非線性關係,該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s) 具有很大轉矩波及一變化轉矩常數,因此使得機械之控制 變得困難。 美國專利第4, 69 8, 537號係揭示另一方法以在雙相交換
00729. ptd 第8頁 200409448
磁二機,讓2產生重疊轉矩,此方法牵涉使 (pole shoes ) 0 當等 i曰从 士、^ 上丄 rfr. . f 1 、又相破同日放磁時,極靴提供邊緣磁通 二蠢;通路(Ρ—。當轉子極與一組定子極 相磁涌二所吝法认磁通則產生啟動轉矩。這可視為由於互 、二 、、轉矩。極靴加重相互磁通鏈,因為極靴
田:,定子極做成拱形且依據其作用範圍接近其他極組, :使經由磁通通路加速一互相耦纟。轉子開槽係用以 :、線性磁通與轉子位置㈣,而非增加啟動轉矩。此技 杯糸供具有疋子極和轉子極為2 :丨比率之機械所使用。 一美國專利第 5,74 7,962,5,844,34 3 及 6,〇〇 5 3 2 1 號亦揭 =二他各種方法以&供一種自行起動能力,該方法採用具 有二相或甚至三相交換磁阻機械(SRMs)之一階梯氣隙 (air gap)轉子。第二或第三定子線圈被稱為輔助線圈。 其主要係用於增大正常轉矩,或在啟動時使用。 美國專利第5, 74 7, 962號揭示一種雙相同時激磁,在啟 動和運轉時產生增強轉矩。達成此同時激磁之控制系統已 被提供’但此控制系統由於其認知之複雜性無法提供電流 外型。 美國專利第5,8 4 4,3 4 3號揭示一種輔助線圈被選擇性地jp 用來作為啟動或增大轉矩。定子極移位亦被用於起動目 的。 美國專利第6, 0 0 5, 32 1號揭示一種二個輔助線圈用以產 ’ 生起動轉矩。在這些全部方法,需要三個或更多可控制開 -關以實現交換磁阻機械(S R Μ )之可變速度操作。然而,這
第9頁 200409448
些梯階氣隙(air gap)方法並沒有顯著改變一浐雔 磁阻機械之需求。 又又父換 美國專利第6, 02 8, 385號揭示另外的方法,交換磁 械(SRM )具有八個定子極和四個轉子極,並且有一組钱 極較其他為寬。當雙相被用來產生轉矩時,這種'形^轉子_ 一個可能轉子位置提供非零轉矩。這種方法似乎利用大^: 提到較寬轉子極的方法,但此方法僅針對一組&別 全部轉子極皆如此。 °而非 頒與Pengov之 類似的方法,藉 揭示二個極組對 轉子極組連通第 轉矩產生形狀給 三和四相的交換 轉子極必需比其 轉子鐵體積很大 功率密度(power 之磁通的各種不 568及6, 051,903號揭示 他轉子極為寬。PengQv 子極的形狀,同時較寬 些形狀係提供一有利之 這個觀念已經被延伸至 此方法的缺點係為—組 或更多倍寬,結果造成 ’這些方法降低機械之 ’這些方法由於機械相 系統變為複雜。
美國專利第6,0 4 6, 由一組轉子極較其 準第一相之個別定 二相之定子極。這 下一個或接續相。 磁阻機械(SRMs)。 他轉子極組之二倍 、重量很重。因此 density) ° 而且 同模態,使得控制
、部分上述先前技術方法所提供之一種自行啟動雙相交換 磁阻機械(TPSRM)具有轉子機械結構之不勻稱,當定子極 與轉子極對準時,結果造成不勻稱氣隙(air gap)。這些 方去易造成常感應(n〇rmally_inducecJ)力量,且因此可能 ^有偏鬲的噪音。這雖有待證明,但能由電磁結構及機械 之電感曲線斜率而推斷。因此,期望有一種較好且改良方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7) 法以在所有轉子位置產生一電磁轉矩。 本文所揭示之全部參考資料將併入本案供參考。 【發明内容】 本發明針對結合雙相之機械,克服零轉矩轉子位置實 例^由於在一相或其他相,任何瞬間之轉矩係為非零,因 此機械可在任何轉動方向由靜止狀態起動。由於該機械可 從任何方向被起動,其可以像馬達一樣也能在任何方向轉 動。相同地,該機械也能像發電機(generat〇r) 一樣在任 何方向轉動,因此在機械之轉矩對速度間之特性會產生四 象,操作(four-quadrant operation)。在結合任何一種 目前現有之動力轉換器(p〇wer c〇nverter)拓樸,本發明 可獲得一可變速馬達驅動系統。 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係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別: 極外和/或轉子極整形(Shaping)。電子極及轉子 杜外型被修改,徒得斜吉 〜 gap) M. 疋子極及轉子極間的氣隙(air s cl p j具有早一增加或減少 對稱,針對ϋ # μ 2 4 〜又。並非全部極圈之輪廓會相 換 情連_轉子極組,修改外型的順序可以互為交 (2 )轉子極開槽。轉子極被一 uniform)氣隙及磁阻,因此雔曰#、一不均勻(non-現象。對雙相而言,這:二:電磁特性會有相互重疊 形。 寺”、、占可以防止同時發生零轉矩情 (3 )疋子或轉子極相位移。雔 a shifting)可L η 士 中又相而吕,相位移(phase mg) 了以防止同時發生零轉矩情形。
200409448
(4)交換磁阻機械(SRMs)之振動及噪音降低。 5f的安置和交換磁阻機械後鐵蕊整形使 得°呆音減低。除此之外,亦可利用穩 正; (_圈之結構以減少由正常力量產生之二換與磁:二^ 、f i”揭不之特徵可共同使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達成鬲效能。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克服於先前相關技術裝置所遭 遇到的缺點與問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針對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提 供一種自行啟動能力。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針對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提 供一種自行啟動能力,而不需要使用梯階氣隙(air gap) 轉子極。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針對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提 供一種自行啟動能力,而不需要使用各種不同寬之轉子 極0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其在減少轉子鐵的重量和體積時具有低轉矩波 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上述全部之特徵,當使用僅具 有四個定子極之一定子。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其具有相同寬之轉子極。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五、發明說明(9) (TPSRM)其具有自行起叙& 士 ώ 望之轉矩。 起動此力及在所有操作速度下提供期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利用敫 子極之相位移以提供上述的特徵 、轉子極整形或轉 極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藉由造型或開槽以整形轉子或定子 噪ΐ發二】= = = = =阻:械 往風置在疋子薄層之角落。 本卷月之另一目的係減低震動及改善 (TPSRM)之可靠度,μ ώ缅嫩镳4 1 々又換磁阻械械 —工綠閣六—工肌9由、、、困、、邦又相父換磁阻機械(TPSRM)之 疋子線圈在疋子鐵,從線圈底部塞入之緊 焊接以穩固線圈對加速度的穩定。 ,、 糸^緊、、、困及 本毛明之另目的係將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之線 圈平放在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定子後鐵蕊(stat〇r back iron)之一光滑内侧,因此能使線圈捆緊以防止由正 常力量產生之震動並且可以降低噪音。 本發明之目的可藉由一轉子全部或部分被完成,雙相交 換磁阻馬達具有複數個突出轉子極,每一轉子極具有非對 稱磁阻在每一轉子極之中心幅向軸附近。每一轉子極具有 相同的寬度,並且在所有轉子位置轉子極可運轉以提供一 旋轉方向之優先轉矩產生(preferential torque generation)。在電磁磁通的影響下形成此優先轉矩產 生,電磁磁通是由複數個突出定子極所提供,這些定子極 的寬度並不比轉子極寬度小很多。
00729. ptd 第13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ίο) 本發明之目的可藉由雙相交 部分被完成,該馬達包括具有 子’這些定子極可運轉以傳遞 括具有複數個突出轉子極之一 這些轉子極會被造形或開槽以 產生。定子極與轉子極之寬度 之寬度比率為0.5。 本發明之目的可藉由雙相交 部分被完成,該馬達包括具有 這些定子極可運轉以傳遞電磁 突出轉子極之一轉子,當接受 被造形或開槽以提供一旋轉方 子極具有相同寬度,且四個轉 子極和定子極的寬度可能有些 換磁阻馬達再進'一步全部 複數個突出定子極之—定或 電磁磁通。此外,該馬達包 轉子’當接受到電磁礤通g 提供一旋轉方向之優先轉去巨 不太相專’定子極與轉; 極 換磁阻馬達再進一步全部戈 四個突出定子極之一定子: 磁通,馬達亦包括具有六個 到電磁磁通時這些轉子极會 向之優先轉矩產生。四個定 子極也有相同寬度,但是轉 不同。
本發明之目的可藉由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再進一步全部戈 部分被完成,該馬達包括具有複數個突出轉子極之一轉# 子’該轉子極係可運轉是根據一電磁磁通而轉動。該馬達 的一定子具有複數個突出定子極,在全部轉子位置於傳遞 電磁磁通時,這些定子極被造形以提供一轉子旋轉方向之 優先轉矩產生。 本發明之目的可藉由雙相交換磁阻馬達或永久磁鐵無刷 直流馬達再進/步全部或部分被完成’該馬達具有界定四 個内角落之定子薄層(stator laminations)。此外,該馬 達包括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之一定子,每一定子極分別置
00729. ptd 第14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1) 放在各定子薄層之内角落。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係針對一雙相交換磁阻機 械(TPSRM)之全部轉子位置提供一電磁轉矩,當定子極和 轉子極杈準%,不會影響定子極和轉子極間之均勻氣隙 Uk gap),且不會增加轉子極弧度。反而,一種磁通鏈 的等量相移置可藉由在轉子極内之一槽(即是孔洞)而達 成。該槽可有各種不同之樣式。 第4圖係說明一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在其轉子極 二有偏〜槽(of f - center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4〇〇 匕括一定子4 01其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4〇2,且包括一轉子 403其具有六個突出轉子極4〇4。每一轉子極具有一轉 子極槽4 0 5,其偏離個別轉子極4 〇 4之中心幅向軸4 〇 7以提 供有利通路使磁通流通於定子4〇1和轉子4〇3之間。使轉子 $ ^轴〜不平均朝一侧’藉由氣隙磁阻增加以減少該侧的 磁通流。另外一側的磁通流增加,係因為該側有較大量的 鐵,同時面對磁通通路淨氣隙(net air gap)減少。結 果,偏置的轉子極槽405傾向提供轉子4〇3 一優先啟動方 向。 鄰接的轉子極40 4具有一相對或鏡像對稱之偏置轉子極 二4 0 5。換句話說’當鄰近轉子極之槽軸心朝其左侧時, 一轉子極之槽軸心朝是較靠近其右側。這樣可以提供快速 1通鏈變化的需要,其中之一在反時鐘方向且接續的為順 蚪鐘方向。高速磁通鏈變化在一特定方向係提供較高轉 00729. ptd 第15頁 五、發明說明(12) 矩,因此,往該方向旋轉。 所:槽I05不僅提供有利影響在所有轉子位置 子極部分的鐵移除。移除八將轉 子慣性降低。、μ ▲Γ 使轉子減輕,因此轉 $率亦使機械轉動加速,且使程序循環的時性 業之主要考量及選擇。 Q為重1輕係航太工 枉ΠΠΐ多轉子極開槽之不同選擇。,定子極與轉子 極直線杈準時,該各種選擇對於提供不相等结果有效 (=gap)皆有相同的影響。因此’所描述之各種選擇γ 性轉動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提供-方向 =5圖係发明針對第4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π ), η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之 广二:一圖二6圖係說明針對第4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繪製出隨复 ,子位子而變之電磁轉矩一圖。由觀察第5圖之第一相^ 弟二相的磁通鏈分別為5〇1及5〇2,及從第6圖觀察到第—
J 相/、第一相之轉矩分別為6 〇 i及6 〇 2,雙相交換磁阻 (TPSRMMOO對於非零轉矩產生(n〇nzer〇 t〇rque A械 production)不會產生必要的相位移。這是因為機械之 子結構亚非真正不對稱。如果轉子極之前導邊緣具有— 槽,則正相對之轉子極的後面邊緣也會有一槽。因此,—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3) 轉子極之磁通通路不對稱則被正相對之 Γ: Ϊ 於第5圖可見最大第-相磁通鏈與最Λ通路 相磁通鍵在同時間發生田卜 ’ 卓— 6圖轉矩特性因此使其轉子合併轉矩為零,第 第7圖係⑨明轉子極#纟正相# #子極之一 置。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7〇〇 =-己 ^ .7Λ1 ^ ^ 釉(U7Uk供有利通路使磁通流通於 = 701和轉子7G3之間。纟轉子極槽軸 ^ ”氣隙磁阻增加以減少該側的磁通流。另外二
::加,係因為該側有較大量的鐵,同時面對磁通通路J 扼供轉子703 —優先啟動方向。 只同 過=7鏟 =轉子極704間的位置相互正相對,轉子極在經 ΐ 一中心幅向線附近具有-相對或鏡像對 :換句話說,每一轉子極7〇4形成轉子極組,且在呈個十 中:附近具有相同對稱。轉子極704六個相鄰組 稱:::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具有-相對或鏡像對 稱。為方便說明,第7圖的轉子極槽較為誇大。 弟8圖係說明轉子極槽在正相對轉子極之另一非對稱配 罝。又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8〇〇包括一 ι 二 =定子讀,且包括一轉爛其具有六個、突、出有 子極804。母一定子極8〇2具有定子線圈8〇6,以同圓心地 m °〇729.ptd
I 第17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4) ””子極。每一轉子極804具有一轉子極槽8〇5,立偏 綠個別轉子極之令心幅向軸807以提供通、 通於定子801和轉子803之間。 塔便磁通机 過極8 04間的位置相互正相對,•子極在經 k對向轉子極組的一中心幅向後附诉曼女 , 箍。μ 4 门踝附近具有一相對或鏡像對 % 換句活5兄,母一轉子極804形成轉子極組,且 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具有相同對稱。雙 〃 (tPSRM)8gg與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⑽=== =簡4六個相鄰組中都沒有在其個別中心幅向轴附近具 有一相對或鏡像對稱。反而轉子極8 〇4全部相鄰组在1 ; 別中心幅向軸80 7附近具有相同對稱。同時 ^ =械(tPSRM)8 00之轉子極槽80 5與其個別轉子極8〇|矣尺磁 成比例而較為實際說明。 寸 轉子鐵極(rotor iron 低於定早朽而并P U)面積可此至少等於或稍微 =子極面冑,並且對於磁通流,轉子極槽通常都 2子鐵面積小(例如<35%)。這是平常 應用而變化。#轉子8_順時鐘方向 1夺,轉子迴路提供較高的磁阻,I至開槽 磁阻If I Μ 曰4刀(即疋鐵面積)通過定子極80 2時 ^疋取小的。磁阻的不均勻是由此配置而產生。 用Γ相圖Λ說明針對第8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利 2 :定定子激磁,,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之 鏈一圖。苐10圖係說明針對第8 之 (TPSRM),利用在相線圈之一 又換磁阻機械 ^ 固疋疋子激磁,繪製出隨其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5) 轉子位子而變之電磁轉矩一圖。於第9圖可觀察到第一相 及苐一相之磁通鍵901和902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800之磁通鏈具有一相當程度的相位移。這個相位移提供 正和負週期一種不相等轉矩外型,如第1〇圖所觀察之第一 相及第二相轉矩1 〇 〇 1和1 〇 〇 2。負週期期間較正週期期間為 短’這表示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80為起動轉矩產生 提供一方向性優先。 如第10圖所示,在轉子節距(rot〇r phch)6〇度時,負 轉矩有一處空區(deadzones),這個空區造成起動雙相交 換磁阻機械(TPSRM)8〇〇在反時鐘方向有二段暫停,夂假設依 照慣例反時鐘方向旋轉需要負轉矩,而順時鐘方向旋轉需 要一正轉矩。 第^圖較第7圖較實際說明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雙相父換磁阻機械(TPSRM)llOO包括一定子hoi其具有四 個突出定子極11〇2,且包括一轉子11〇3其具有六個突出轉 子極1104。每一定子極1102具有定子線圈11〇6,以同圓心 地纏繞著定子極。每一轉子極11〇4具有一轉子極槽ιι〇5, 其偏離個別轉子極之中心幅向軸11〇7以提供有利通路使磁 通流通於定子11 〇 1和轉子!丨〇 3之間。 一轉子11 03之轉子極“ 04間的位置相互正相對,轉子極在 經j對向轉子極組的一中心幅向線附近具有一相對或鏡像 對柄。換句話說,每一轉子極丨丨〇4形成轉子極組,且在其 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具有相同對稱。冑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llOO與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7〇〇之差異在於 麵 00729. ptd 第19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6)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llOO之轉子極槽11〇5與其個別 轉子極1 1 〇 4尺寸成比例而較為實際說明。 由於轉子極1104之六個相鄰組,對於偏置轉子極槽11〇5 具有一鏡像對稱’並且因為各轉子極槽i丨0 5增加轉子極 11 〇 4之磁阻於轉子極槽1 1 0 5附近,當一組轉子極槽丨丨〇 5依 順時鐘方向轉朝轉子極1 1 04之一時,磁通鏈體驗到磁阻增 加。 第1 2圖係說明針對第1 1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 之磁通鏈一圖。第1 3圖係說明針對第丨i圖雙相交換磁阻機 械(T P S R Μ)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繪製出隨 其轉子位子而變之電磁轉矩一圖。於第12圖可觀察到第一 相及第二相之磁通鏈1201和1 202,轉子極U 04之相鄰組產 生類似但位置上偏移的磁通鏈1201、1 202。位置上偏移的 磁通鏈1201、1202造成電磁轉矩的相位移,如第13圖所觀 察之第一相及第二相轉矩1301和1302。 雙相之定子磁通鏈1201及1 202彼此之間並不對稱,因為 其尖峰值與極小值發生在不規則的時間間隔,而非在轉子 位置之相專時間間隔。這樣不規則是由於雙相交換磁阻機 械(TPSRM) 11 00相鄰轉子極組之鏡像開槽對稱而產生的。 再請參考第12圖,看見磁通鏈1201及1202並非是直線 的。參照第1 1圖可見轉子極弧寬11 〇 8並不比定子極弧寬 1109寬太多。轉子極弧寬11〇8是僅有一些稍寬以需確保轉 子極11 04不要過度飽和,在當其未開槽區域面對定子極
00729. ptd 第20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7) 1 1 0 2於轉子極和定子極校準時。在應用方面,過度的飽和 是不會發生的,轉子極及定子極弧寬11 〇 8和11 〇 9分別有相 同寬度。 非直線磁通鏈1201、1 202對轉子位置特性產生一轉矩,. 此轉矩相對於轉子位置是非直線性。因此,如果激磁保持 一定,如第13圖所示轉矩在轉子位置之範圍並不保持一 - 定。如果讓其存在無控制狀態,則此一轉矩產生(t〇rque generation)在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11〇〇會出現問 4 °此問題可以利用控制電流隨定子電流而變加以克服。 這種控制電流方式僅於高效率應用及很低速的定位應用上| 有品要。所有其他需要高速度(例如>3〇〇 rpm)的應用,可 以不需要低轉矩波動或脈動,因他們不會出現重大問題。 關於在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丨1〇〇啟動轉矩產生 時,對於二個定子相沒有同時零轉矩例証。在所有時間,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11 00不是正轉矩就是負轉矩的 存在。如果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11〇〇停在一轉子位 置,而其轉矩是正值且期望一順時鐘方向旋轉,只要激能 定子相即可足以使得機械啟動。對於雙相而言,若在某此 轉子位置轉矩恰好為負時,一個或二個定子相可被激能以 提供負轉矩並且產生反時鐘方向的旋轉。 $ ,當轉子轉到能產生正轉矩的位置時,能夠提供正轉矩之 對應定子相則被激能,使機械可以依順時鐘方向運轉。當· 轉矩,小,幾乎接近其零交又點(cr〇ss〇ver p〇int)(例田 如·最高轉矩的2 5 %左右),此時電流可被增加以加強雙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8) _ 相交換磁阻機啟動之轉矩。者, 相可被激能以產生一種合併轉矩以符合1疋子 當定子相轉矩1301和1302皆在而之啟動轉矩。 此種方法。 302白在♦父叉‘點例證附近時才需要 依轉子在停止位置而有暫停:啟 在啟動時利用複雜的控制,可一 3現象。 此種控制可藉由煞車該機械停在以象。 此該啟動轉矩可達到-最高值並且在方= 而啟動。可選擇地,這籀批也丨★ — 朝^望方向 械(TPSRM) 11 〇〇的起始運轉"而達 進錐行雙相交換磁阻機 (TPsRM)11。。與其負載(load)結合之前二二機= 位在一有利轉子位置朝一特定方向啟動及運轉轉 疋 制係為基本的控制方法,所以不在此詳述。 ’、控 i雙相機械(TPSRM)U°〇提供下列各項優點: 時鐘方向增加或減少有效氣隙(effectiv二向或反 :視轉子極槽11 °5是偏移朝幅向軸之右側或左側而 生2,、且二:Ϊ1:二之:f開槽在-方向提供優先轉矩產 、又相口併不會有零轉矩的情形。 3、當對應於轉動方向之相具有零轉矩時,順時鐘方向 1 00729.ptd 第22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19) 啟動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l 100可依下述方法完成。 當一相之轉矩為負且另一相是零時,具有負轉矩之機械相 被激磁,因此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1 1〇〇開始朝反時 鐘方向轉動。對於一四極定子和六極轉子,只要將轉子極 移動30度’藉由激磁另一相,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11 0 0的轉動方向改變為順時鐘方向。這個方法提供節省機 械及動力轉換器的成本,其主要因素是因相的數目較少。 4、 利用一雙相動力轉換器,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 11 00固有容許四象限操作。此種四象限操作能力 使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1100在多方面設備應用上具 有優點。 / 5、 轉子極11 〇 4及定子極11 〇 2具有對稱結構,所以不會 有機械上不平衡的現象。因此,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llOO 不會有幅向拉力(ra(jiai pUii forces)。這 使得機械軸承的壽命得以延長且機械運轉較為安靜。 6、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llOO也可當作一單相交 換磁阻機械(SRM) ’ 一相作為主相(main phase)且另一相 當作補助相(aux i 1 i ary phase),如此就與單相電感馬達 相似。 7、 開槽之轉子極11 〇 4從轉子1 1 0 3移出鐵蕊並減輕其重 量。此有利於降低轉子1 1 〇 3的慣性效果且提昇其加速能 力’這兩項在航太和國防應用上與機械工具伺服機構和鍵 子馬達驅動上係為所期望的品質。 8、 於雙相中,轉子極槽1 105被置鄰接轉子極1 1 04之方
00729. ptd 第23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0) 式係決定轉矩之非對稱或對稱本質及相對於轉子位 矩的總量。 ' n 9、轉子極槽11 〇5不僅可以應用在單相及雙相機械,而 且可應用在多相機械以成形其轉矩、降低聲噪音及辦加 力密度。 -”曰曰口動 I 〇、轉子極槽1 1 0 5也能被充填永久磁鐵,形成一種新 形式的内部永久磁鐵機械,這種機械對高速運轉是很理 想,且可藉由同步轉矩增大磁阻轉矩產生一種轉矩。 II 轉子極槽11 〇 5也可安裝永久磁鐵以作為量測轉子 位置的感知器(sensor),此感知器係為控制雙相交換磁 機械(TPSRM)llOO之所需。因此,轉子極槽有二項不同功 能,分別為轉矩成形及放置感知器。 ,12、如同於一些先前技術裝置,轉子極槽11〇5的目的 並不是在磁通鏈對轉子位置之間形成一直線關係,而是 不需要不當地延伸轉子極弧下獲得重疊非零轉矩特性。具 有較小轉子極弧之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u〇〇亦供、 一種自行啟動能力。 〃 第1 4圖係說明一種具有修改造形轉子極之雙相交換磁阻 機械(TPSRM)。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l4〇〇包括一定子 1401其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14〇2,且包括—轉子“”盆且 有六個突出轉子極1 404。每一定子極14〇2具有定子線圈八 1406,以同圓心地纏繞著定子極。每一轉子極14〇4且有逐 漸斜削的末端以提供有利通路使磁通流通於定子14〇^和轉 子1 403之間。當轉子極及定子極直線校準時,轉子極14〇4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1) 之斜削末端增加轉子極1 404和定子極1 402之間的氣隙(air gap) °增加之氣隙(a丨r gap )形成增加磁阻,因而降低流 通於定子極1 402與轉子極1404斜削部分之間的磁通。結果 斜削轉子極1 404末端係提供轉子14〇3 —優先啟動方向。 斜削轉子極1 4 04末端亦針對磁通鏈提供必要之高速變化 在反時鐘方向及順時鐘方向。對於順時鐘及反時鐘旋轉方 向磁通鏈之雨速變化率在個別旋轉方向產生很大的轉 矩,因而往個別方向旋轉。 第1 5圖係較詳細說明第1 4圖之轉子極形狀。如第丨5圖所 示丄當轉子極和定子極直線較直時,轉子極14〇4末端將面 、子疋子極1 4 0 2,轉子極末端逐漸被改變形狀,從末端弧的 一端至另一端單調地增加氣隙(air gap)。 其他=狀可藉由開槽轉子極具有一狹窄增加氣隙(a i ^ H i相同的效果,其轉子鐵之薄凸出部分係面對定 子極=種形狀將使得轉子極均句平順且與定子極的相 似。雖然如此,這種形式客 在輩此i A ^ 式使付轉子之薄凸出部分飽和, 在某些角度導致非期望之震動。 利:在:m:4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之磁通鏈1 θ。二〗固7定定子激磁’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 ^鏈 圖。弟1 7圖係說明料楚1 /1闰雜上 械(TPSRM),利用在相螅κ ,’, 圖又相交換磁阻機 直轉子位子而Λ Λ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繪製出隨 八将卞彳ϋ于而艾之電磁韓 一 1601及1 602之特性俜有利# : 一才及第二相磁通鏈 及第二相轉矩二= 計轉子1 403之位置。第-相 及1702之特性比那些開槽雙相交換磁阻 00729. ptd 第25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2) 機械(T P S R Μ )具有較尘勒夕异古 ±#/軚大銳之最尚值,但一般而言具有相同 、―同 *寺性的尖銳性可由修正輪廓而加以修改。 二18圖:明第14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之另一造 t輪廊1子極U04被整形使具有—連續減少氣隙(仏 gap),如末端弧從轉子極一側橫過沿該弧朝另一侧之某一 點。以本例而言,該點係位在遠離轉子極1 404 -侧大約 匕3二長度的位置如此達成最小的氣隙uir㈣)。當弧 攸這個點延其長橫越更遠往另一彳$ · Μ續增加一直到達到最大氣隙(air gap),此最大氣隙 Uk gap)完成在末端弧的另一側。這種外型修正係提供 很好凸極性,目此在二個方向有很好的啟動轉矩。再者, 一組轉子極的對稱性可以結構方式完成。 第1 9圖係說明針對第丨4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⑽里 具有第18圖之修改轉子極輪廓,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之 磁通鏈一圖。第20圖係說明針對第14圖雙相交換磁阻機 (TPSRM)其具有第18圖之修改轉子極輪廓,繪製出隨轉子 位子而變之轉矩特性一圖。第一相及第二相磁通鏈ΐ9〇ι 1 902具有比第1 5圖之較不尖銳變化。然而,第一相與 相轉矩特性2 00 1及2002,各具有較尖銳轉矩變化。磁通 1901及1902與轉矩特性2001及2〇〇2均為造型變數的函數 諸如轉子極最高值之位置、及該極尖端之各侧的傾斜度等 等。不論是否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14〇〇運用整形"· 轉子極1404,或1 40 4",二種均勻在二個方向提供 啟 能力。 订敬動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3) 第21圖係說明一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具有二分之 一轉子極外型修改。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21〇〇包括 一定子2101其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21〇2,且包括一轉子 2103其具有六個突出轉子極21〇4。每一定子極2102具有定 子線圈2 1 0 6,以同圓心地纏繞著定子極。每一轉子極2 1 〇 4 在末端弧之一半具有一逐漸斜削末端,以提供有利通路使 磁通流通於定子21 01和轉子21 03之間。每一轉子極21〇4末 端弧之另一半並沒有被斜削,但具有一習用弧之定氣隙 (constant air gap),諸如一圓圈的弧,在轉子極21〇4與 定子極2 1 0 2係直線校準時。 第22圖係說明針對第2 1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f>SRM), 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之磁通鏈一圖。第23圖係說明針對 第21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繪製出隨盆轉子位子 而變之電磁轉矩一圖。第一相及第二相磁通鏈22〇1及22〇2 均為較輕微的變化。因此,第一相與第二相轉矩特性23〇1 及2302與第20圖造形轉子極1 404 "之轉矩特性相比較則 得較不尖銳。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本身也 雔
方向自行啟動。 X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M 400及21 00提供下列的 1、 轉子極之整形…《時鐘方向或反時財二加或 減少有效氣隙(effective air gap),這要視較大氣s〆 (a i r gap )是在右侧或左側而定。 〃糸 2、 轉子極整形係在一方向提供優先轉矩產生, 相合併不會有零轉矩的情形。 ' ;又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4) 3、 當對應於轉動方向之相具有零轉矩時,順時鐘方向 啟動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可依下述方法完成。當一 相之轉矩為負且另一相是零時,具有負轉矩之機械相被激 磁,因此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開始朝反時鐘方向轉 動。對於一四極定子和六極轉子,只要將轉子極移動3 〇 度,藉由激磁另一相,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的轉動 方向改變為順時鐘方向。這個方法提供節省機械及動力轉 換器的成本,其主要因素是因相的數目較少。
4、 利用一雙相動力轉換器,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固有容許四象限操作。此種四象限操作能力使雙 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在多方面設備應用上具有優點。 5、 只有一對轉子極對稱則轉子就稱,所以不會有機械 上不平衡的現象。因此,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不會 有幅向拉力(radial pull forces)。 6、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也可當作一單相交換磁 阻機械(SRM),一相作為主相(main phase)且另一相當作 補助相(auxiliary phase)。
,第24圖係說明一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其定子極外 型修改。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240 0包括一定子24 0 1 其2有四個突出定子極2402,且包括一轉子2403其具有六 個突出轉子極2404。每一定子極240 2具有定子線圈240 6, 以同圓心地纏繞著定子極。每一定子極24〇2具有逐漸斜削 的末端以提供有利通路使磁通流通於定子24〇1和轉子24〇3 之間。當轉子極及定子極直線校準時,定子極2 4 0 2之斜削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5) 通於定子極2 402斜削部分與轉子極2 404之間的磁通。結果 斜削定子極2 402末端係提供轉子240 3 一優先啟動方向。 末端增加轉子極24 04和定子極24 02之間的氣隙(air gap)。增加之氣隙(air gap)形成增加磁阻,因而降低流 如上述有關轉子極整形之各項優點,亦可以透過定子極之 整形而獲得,並且該定子極可藉由上述轉子極之相同方式 而給予整形。因此,從簡起見而不再重複討論及說明此種 構造的各項優點。
第25(3)圖係說明一雙相交換磁阻機械(1^5{^),在每一 個轉子極有一偏置弧形楔型槽。第25(b)圖係說明第25(a) 圖轉子極開槽形狀之較詳細圖。一具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 ) 2500包括一定子2501其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 2502 ’且包括一轉子2503其具有六個突出轉子極2504。每 一轉子極槽2 505之頂緣最接近轉子極2504之末端,且具有 與轉子極2504末端弧相同之形狀。每一轉子極槽25〇5之底 緣被斜削’因此每個轉子極槽2 5 〇 5之頂緣與底緣間的高度 以離個別轉子極25 04之中心幅向軸一距離方式而增加。此 有效地增加轉子極2504氣隙(air gap)在具有轉子極槽 2 5 0 5之轉子極2 5 0 4的一側。 再者’有效氣隙(air gap)係沿著轉子極2 504末端弧其 與自中心幅向軸沿弧通過的距離相一致而增加。更進一 步’轉子極槽2 5 0 5係偏離個別轉子極2 5 0 4之中心幅向軸, 以致相對於定子相A與B形成不對稱關係。偏置轉子極槽 2 5 0 5之有效氣隙不對稱係提供所需轉矩不對稱,以確保每
00729. ptd 第29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6) 一個轉子位置有非零轉矩。 轉子2503之轉子極250 4間的位置相 對向轉子極組的一中心幅向線附近具正相對,以在經過 稱。換句話說,每一轉子極2504形^ :相對或鏡像對 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具有相同對稱。此::極組,且在其個 子極25 04的重量。轉子極25〇4六個相鄰f係對稱地分佈轉 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具有一相對或鏡=中的四個亦在其 明,第25圖的轉子極槽較為誇大。 對稱。為方便說 第26圖係說明第25圖之雙相交換磁阻 轉子極開槽是依個別轉子極大小尺寸比:(SRM),八 亦說明定子線圈26 06以同心圓纏繞著每不。第26圖 第27圖係說明針對第26圖雙相交;:::=子卿2。 Ψ p左絲工A 2 . 口又仲乂谀磁阻機械(TPSRM),繪 1出ik轉子位子而變之磁通鏈一圖。第28圖係 26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复鏟 、', 分別為27〇U27Q2,轉子極2504之相鄰組產^ 位置偏移之磁通鏈27〇1、27〇2。位置偏移的磁通鏈27〇ι、一 270j形成電磁轉矩的相位移,此現象可由第“圖之第一相 及第二相轉矩28 0 1、280 2看出來。第一相及第二相磁通鏈 270 1、2702特性以及第一相及第二相轉矩28〇1、28〇2與第 1 2, 1 3圖所說明之雙相交換磁阻機械丨丨〇〇的非常相似。對 於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11 00及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 25 00,磁通鏈和轉矩特性係非常平順,並未有急 劇的變化。在轉子極250 4選擇性安置轉子極槽2 505 (即是 00729. ptd 第30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7) 孔洞)係可達成很良好的轉矩整形以極大化啟動轉矩,且 ==5置:△”内有定轉矩’使在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 2500產生表小紋波轉矩。
第2 9圖係…兒明-種轉子㉟具有|方形及曲形開槽形狀。 轉子極2904之開槽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外切弧29〇5,及一個 或多個長方形29 0 5 " ’或其他規則或不規則的形狀。然 而,這種合併開槽必須偏移轉子極之中心幅向軸以形成一 不對稱的氣隙Uir gap)。對於轉子位置而言,這種不對 稱氣隙產生一種不對稱之磁通鏈分布。氣隙(air gap)及 磁通鏈分布之不對稱會產生不對稱之轉矩,因此當考慮到 雙相影響之總和時,對於任何轉子位置會產生一非突轉 矩。這種獨特之特性,使得機械能在任何轉子位置^任何 方向都能啟動及運轉。由啟動轉矩的需求及應用物件的本 質來決定放置於轉子極2 904内之轉子極槽29〇5,及29〇5"的 方式、形狀及大小。
第30圖係說明一種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其具有 第29圖所示之轉子極開槽形狀。一具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 30 00包括一定子300 1其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 3002,且包括一轉子3003其具有六個突出轉子極3〇〇4。每 一定子極30 0 2具有定子線圈30 0 6以同圓心地纏繞著定子 極。每一轉子極槽300 5之頂緣最接近轉子極3〇()4之末端, 且具有與轉子極30 04末端弧相同之曲率。每一轉子極槽 30 0 5之底緣被斜削,因此每個轉子極槽3〇〇5之頂緣與底緣 間的高度以離個別轉子極30 04之中心幅向軸一距離方式而
00729. ptd 第31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28) 增加。在轉子極30 〇4之中心幅向軸之另一侧,形成三個長 方形轉子極槽3 0 0 5 ”。相對於轉子極3 〇 〇 4之中心幅向軸, 合併2子極槽30 05,及30 05 ”之不對稱配置,確保有不對稱 有效氣隙(air gap)及在所有轉子位置均有一非零轉矩特 性,當考慮到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3〇〇()時。 轉子3 0 03之轉子極3 00 4間的位置相互正相對,以在經過 對向轉子極組的一中心幅向線附近具有一相對或鏡像對、 稱。換句話說,每一轉子極30〇4形成轉子極組,且在其個 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具有相同對稱。此形狀係對稱地分j布轉 子極30 04的重量。轉子極30 04六個相鄰組中的四個亦在其 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具有一相對或鏡像對稱。 第31圖係說明針對第30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之磁通鏈一圖。第32圖係說明針對 第30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繪製出隨其轉子位子 而變之電磁轉矩一圖。如第31圖得知第一相及第二相磁通 鏈分別為31 0 1及3102,轉子極31 04之相鄰組產生有些相= 但位置偏移之磁通鏈3101、3102。位置偏移的磁通鍵 l 3 1 0 1、3 1 0 2形成電磁轉矩的相位移,此現象可由第3 2圖之 第一相及第二相轉矩32〇 !、32 〇2看出來。第一相及第二 磁通鏈3101、31〇2特性以及第一相及第二相轉矩32〇1、目 3202與第12, 13圖所示之雙相交換磁阻機械11〇〇及第2了 28 圖所示之雙相交換磁阻機械250 0的非常相似。對於各雙 交換磁阻機械(TPSRM)ll 00、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f)目 250 0及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3㈣〇,磁通鏈和轉矩特 00729.ptd 第32頁 200409448
f係非常平順,並未有急劇的變化。在轉子極3 0 04選擇性 女置轉子極槽3 〇 〇 5係可達成很良好的轉矩整形以極大化啟 動轉矩’且在轉子位置較大範圍内有定轉矩,使在雙相交 換磁阻機械(TPSRM)3()00產生最小紋波轉矩。這些磁通鍵 及轉矩特性僅代表某一種設計,但可藉由改變轉子極槽 3〇〇5,及3005 "的數目及尺寸,其特性可符合各種不同^ 之不同需求。 〜 弟33圖係說明一種轉子極具有長方形或弧形底鋼條散裝 在其曲形開槽。一轉子極槽3305之頂緣最接近轉子極33〇4
之末端,且具有與轉子極33 04末端弧相同之曲率。每一轉 子極槽3 3 0 5之底緣被斜削,因此每個轉子極槽3 3 〇 5之頂緣 與底緣間的高度以離轉子極33〇4之中心幅向軸一距方放 而增加。 、 轉子極槽3 3 0 5之有效氣隙(a丨r gap )以離中心幅向軸一 距離而增加。此外,轉子極槽33 05内散置著轉子薄層材料 3317以提供轉子極槽33〇5之槽部分更多樣性。這種形狀係 在轉,極内的一部份合併曲形及長方形槽。根據許多種的 因素諸如應用物件、啟動轉矩及噪音來選擇特殊之開槽形 狀。對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而言,轉子極槽的排置 與第3 0圖所示的極為相似。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s)11〇〇、14〇〇、21〇〇、24〇〇、 250 0及30 00具有下列特性及優點: 1、在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s)内應用轉手極槽以產 生非零轉矩的特性。
00729. ptd 第33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30) 2 轉子極槽可採用許多種不同形狀,其形狀不限於本 文描述或圖示之大小、形狀、位置或數目。 轉子極槽之跨距可小於轉子極弧的二分之一,一般 而言係小於總轉子極弧的3 5 %。 / 4、轉子極槽配置在每一組正相對轉子極,可在前緣或 後緣上,以使磁阻對轉子位置關係產生不對稱,以及磁通 鍵亦相同。 5、 連續轉子極的轉子極槽可能會彼此相對,即是轉子 極槽之配置順序彼此相反的。對於具有六個轉子極之雙相 交換磁阻機械(TPSRM),至少會發生在一組正相對轉子 極0 6、 在轉子内的轉子極槽的形狀及大小,係隨自行啟動 之期望轉矩特性而變。 7、 轉子極槽可以配置在接近轉子極的一侧,因此相對 於轉子極軸是不對稱。一般而言,槽軸和轉子極軸或其有 效氣隙(air gap)是不會一致。 8、 定子極或轉子極的整形同樣是不對稱的,以產生磁 阻的不對稱。 9、 對轉矩形狀而言,在此描述的轉子極槽及創新的概 念可應用於較高相交換磁阻機械上。 10、 、對轉矩形狀而言,造形轉子極或定子極的概念及 創新可被直接應用於較高相交換磁阻機械上。 11、 對力量形成(force shaping)而言,於此所描述的 概念及創新可應用及可延伸於線性運動交換磁阻機械 00729. ptd 第34頁 200409448
(SRMs)。 12、 僅應用一轉子極槽且不需在轉子極内有一大極弧 係可達成自行啟動。在機械裡,轉子極弧能等於定子極 弧^如果有需要可稍微大一些,其中具有很多複雜的牽連 ^係,結果係產生低轉子鐵重量、低轉子慣性、以及轉子 高加速度,及高動力密度(一般以W/Kg或¥/11)表示)。 13、 轉子内之轉子極槽與定子極或轉子極之整形,均 為使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產生非零轉矩特性,而非 為使磁通鏈對轉子位置關係成為線性為目的。此事實可由 磁通鏈對轉子位置之圖形明顯看出。 14、 如上述,即使會有負轉矩間隔(negative intervals) ’其能適當地利用在啟動上但不適用在有控制 的正常運轉。 1 5、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s)不論在順時鐘或反時 鐘方向都能自行啟動。
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被應用於解決有關交換磁阻及永 久磁鐵無刷直流機械(PMBDCM)的製造及噪音問題。雖然此 具體實施例對於交換磁阻機械(S R M s )及雙相永久磁鐵無刷 直流機械(PMBDCM)特別有用。但也可應用在具有大於一相 之任何這類型機械。 此具體實施例的創新包括: 1、降低噪音的設計方法,及 2、緊固同心圓定子線圈以進一步降低噪音的設計方 法0
00729.ptd 第35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32) 降低交,磁阻機械(SRMs)噪音之挑戰已被許多先前技術 $表過。沒些技術包括電子交換控制及採用加大後鐵蕊厚 又方法a又5十機械’如同2 0 0 1年六月刊登於crc Press由 R-Krishnan所發表的交換磁阻馬達驅動(A switched m01101' Drives@)。這些方法都會使交換磁阻 毺=產^比其他種機械具有噪音,仍然有其他方法可降低 機械的噪音。 幅1 ^量(radial forces)或稱為一般力量係主要產生 ,j械之。呆音。因此唯—降低噪音的方法就是要將該幅 三1里減到最小,這可藉由在機械設計階段予以完成。雖 w如此,幅向力量與切線力量之比率僅可一, 度則有用切線力量就會惡化。那麼就需 要抹用其他的方法。 上的谷許,減低噪音的方法就是將交換磁阻機 ,(SRM)的幅向力量減低到不可避免的水準。雖然可藉由 I :: Ϊ Π極内的鐵蕊通路(卜⑽Path)及其後鐵蕊來降 =向力讀定子結構的衝擊。這種方法可應用於雙相交 換磁阻機械(S R Μ )或於同心圓纏结v々 ^ L N纏繞水久磁鐵無刷直流機械 : ,對於永久磁鐵無刷直流機械 呈古仏丄+ \ 為與父換磁阻機械(SRM)相比其 具有一較大有效氣隙(air gaD),士认、Α 、 、 士、 機械(PMBDCM)之永久磁鐵表現彳曰彳^水磁鐵無刷直流 用。 我衣現仵仿彿氣隙(air gap)作 第34圖係說明一種四極定子,其極位於定子薄層之内角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33) 落。一定子3401具有四個定子極34〇2,每_定子極配置於 定子薄層3412的各角落。每一定子極34〇2具有定子線圈 340 6以同心圓纏繞在定子極四周。 、 第35圖係說明一種先前技術之四極定子,其極位於定子 薄層内角落間之中間。一定子35〇1具有四個定子極35〇2, 每一定子極配置於定子薄層35 12的各角落。每一定子極 350 2具有相線圈35 0 6以同心圓纏繞在定子極四周。 第36(3)圖係比較定子極與第24及35圖所示之定子24〇1 及35(Π的後鐵蕊長度。與定子極配置於四角落的中間如圖 35所示相比,放置定子極35〇2在定子34〇1的角落係相當增 加疋子極及其後鐵游長度。更明確地,這種定子極W 2的 特殊配置增加定子極的長度從長度卜1^3到1.414 , 表示於方形定子薄層之内圓半徑,ris於定子極端的定子 薄層之内半徑,如第36(a)圖所示。 定義1^為1^8與]:的比值,定子極長度之增加可表示為{ 1.44 k)/ (Ι-k)。第36(b)圖係說明一種圖形,隨 第34及35圖定子極間内圓半徑之比率而變之定子極長产之 二;=方法,曲柳 廷種方法無法降低幅向力量,但能提供加強聲阻抗以降 低在機械產生噪音之定子震動至最小。如第34圖所示定子 螺栓孔3413並不會干擾定子内的磁通通路。與這個形式相 反的,在定子35 0 1的圓形定子薄層3512的定子螺栓孔3413 則對定子磁通通路會有不利影響,雖然沒有額外定子後鐵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34) 蕊厚度增加。 第3 7圖係說明一線圈捲以緊固定子線圈在定子。請參照 第34及37圖,一鋼線圈捲3710被置入定子薄層孔3711之前 側3 7 11,和後側3 7 1 1π間,該定子薄層孔被衝壓在定子薄層 3412。線圈捲3710穿越過定子線圈3 40 6且焊接在線圈34〇6 之外部3714。可選擇地,線圈捲371 0可焊接在定子薄層孔 3711之一側3711’/3711” ,然後再纏繞於定子線圈3 406並 予以拉緊。而後,線圈捲3710塞入定子薄層孔3711之另一
側3711,,/3711’並予以焊接以定位定子線圈340 6。這種纏 繞過程可進行於定子線圈3406部分其延伸在定子極3402之 每一端及於四個定子極。利用線圈捲3 7 1 0纏繞定子線圈 3 4 0 6可徹底消除其他先前技術元件所需使用之楔形物。 可選擇地,工業級的麻線或尼龍麻線可以用作為線圈捲 3 7 1 0以取使用鋼線。如果使用麻線,線圈捲3 7 1 0可以用來 將每一個定子線圈3 4 0 6綑綁於定子薄層3 4 1 2上。為助於緊 固過程,可於定子每側二個洞而非一個洞以便將定子線圈 綑綁紮實。使用麻線之好處是其可燒性而且不像鋼線需要 焊接。
當與一種具有懸垂部分(overhang)、一凸緣(lip)或像 鞋樣結構的定子極一起使用以提供支撐以緊固楔形物,先 前技術元件之楔形物有時會比安裝線圈捲容易。雖然如 此,楔形物與其一緊固結構一起使用的缺點係為線圈的塞 入是較為困難’除非是使用機械繞線而且一次塞入完成操 作,但此作法會導致製造成本上升。
00729.ptd 第38頁 200409448 五、發明說明(35) 交換磁阻機械(S RM )定子極一般而言並沒有懸垂部份、 一凸緣(lip)或極靴(pole shoes),最主要是在衝壓薄層 達到低製造成本。再者,如果沒有這些緊固結構則有助於 線圈的安裝,而不需要太多依賴機械製造之操作。
在此所揭示之線圈捲3 7 1 0是比較容易安裝且比較堅固, 並使用定子薄層鐵蕊來固定線圈,不至於影響主磁通通路 及干擾正常磁通路。如第3 4圖可得知,移除鐵蕊形成定子 薄層孔3711以緊固線圈捲3710,並不會影響磁通流通所需 的面積,因此,不至於增加定子鐵蕊的磁通密度。簡而言 之,這些孔洞不致影響機械的電磁特性。如果這些孔洞被 衝壓於先前技術之定子如第3 5圖所示,鐵蕊的損失將使磁 通流通變形,造成增加定子鐵蕊的磁通密度且造成較高鐵 蕊損失。因此,將定子極及線圈置於方形薄層的角落,對 於薄層内之足點孔洞係提供一理想且自然之安排。
第38圖係說明當定子極在定子薄層角落間之中央,緊固 定子線圈之一種結構。定子薄層38 1 2被斜削以具有一平基 部3815以環繞定子極380 2。定子線圈3806被纏繞於定子極 3802四周,以及組成的定子線圈3806之線圈完全鄰接平基 部3815。定子線圈380 6是以線圈捲3 710利用定子薄層孔 3711緊固於定子薄層3812上。 如第3 5圖所示由於斜削定子極基部成平面而取代使用一 弧形基部3 5 1 6,以獲得足夠空間以提供定子孔洞以緊固線 圈。這個空間旅不會干擾主要磁通通路且不會導致較高磁 通密度或較高鐵蕊損失。這種配置係為第34及3 7圖所說明
00729.ptd 第39頁 200409448
之緊固技術的延伸。 第38圖所說明之緊固結構能提供如下之優點, 線圈線圈(stator winding coil)可以直接與定子于弋子 蕊及定子極的側面兩者接觸。這樣的安排提供最大拉後鐵 積有利用機械熱量的散發以及較高熱直承受。έ士果、言觸面 2增加了機械的動力密度,因為以相同的機械g力二,安 吕,其線圈溫度是比較低的。先前技術交換磁阻機^而 (SRM)線圈僅是與定子極側面實質接觸,且少數與定子 鐵蕊相接觸。結果,這些先前技術交換磁阻機械 有較高線圈溫度,係因為由於較差的熱傳導路徑。 /、 第34-38圖所示的定子結構及線圈捲支持及提供下列各 項特徵或優點: 1、一雙相交換磁阻機械(SRM)或永久磁鐵無刷直流機械 (PMBDCM),其四極位於定子薄層的角落以降低噪音。 2 角極(corner poles)係提供加強聲阻抗於定子震 動,此震動係由幅向力量引起,幅向力量係由磁力感應及 由製造容許度惡化。 〜
古3、角極(corner p〇les)並不干擾定子薄層的機械穩 口,且疋子薄層螺栓並不會干擾機械磁通路及力量或磁通 的產生。 〆 4、 定子線圈可不需要楔形物而被固定。 5、 線圈捲用以緊固線圈而不致干擾磁通通路。 6、 用以緊固線圈之線圈捲可被延伸至多相,及交換磁 阻機械(SRMs)和永久磁鐵無刷直流機械(PMBDCM)之同心圓
五、發明說明(37) 纏繞定子線圈。 7、 線圈捲可是非磁性及非導電 8、 線圈捲(coil wr ) 材枓 果杲府綠七尸蚱綠w P )如禾尺金屬線可用點焊接,如 果疋麻線或尼處線則用綑綁或纏结 綠園技r · wraps)的張力可由初始力調 ^方式。線圈捲(Wlre wraps)的長度。 及調整線圈捲(wire 9、 定子線圈可以提供綠 % 相當接觸之方式而被緊固。舍、疋子極及定子後鐵為兩者 助降低定子線圈的溫度。=運轉時’這個特徵能幫 壽命以及增加機械可;产低可以增加機械線圈的 緣較不可能會被破壞 於線圈會比較少故障及其絕 -1 〇杰::線,可以使用工業級聚合麻線或尼龍級麻線固 疋1彳于衣仏私序更為簡單。也可以採用一個以上之孔洞 以麻線緊固定子線圈。 3本發明已於上述被描述及說明,然而於此揭示及描述僅 疋本發明之較仏具體實施例’應了解本發明可運用於其他 合併、修改及環境。同時本發明可在本發明原理之範圍内 作改變或修正,該發明原理與上述教導或熟悉該技藝之技 能或知識相互對應。 在此描述之具體實施例係進一步說明運用本發明之最佳 模態,並且使其他熟悉該技藝者能根據特定應用而作各種 修改或運用本發明,以利用本發明上述或其他具體實施 例。因此,本發明之範圍並不僅限於先前揭示之形式。
00729. ptd 第41頁 200409448
【圖式簡單說明】 U明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之先前技術。 利用在^ 兄明針對第1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之磁通鏈一圖。疋疋子激磁,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 弟3圖·係彡兄明針對第 ^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父換磁阻機械(τρ圃, 變之電磁轉矩一圖。疋疋子激磁,緣製出隨其轉子位子而 第4圖:係說明一替相六掄讲Ro η 極具有偏心槽。 又換磁阻機械(TPSRM),在其轉子 交換磁阻機械(TPSRM), ’緣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 交換磁阻機械(TPSRM), ’繪製出隨其轉子位子而 第5圖.係說明針對第4圖雙相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 之磁通鍵—圖。 第6圖·係說明針對第4圖雙相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 變之電磁轉矩一圖。 第7圖 置。 係說明轉子極槽在正相 對轉子極之一非對稱配 第8圖 配置。 係說明轉I μ μ + 得子極槽在正相對轉子極之另一非對稱 換磁阻機械(TPSRM), 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 第9圖:係說明針對第8圖雙相交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 之磁通鏈一圖。 第1 0圖 久兒月針對第8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00729. ptd 第42頁 200409448 圖式簡單說明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繪製出隨其轉子位子而 變之電磁轉矩一圖。 第11圖:係針對第7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之一種 更實際陳述。 第1 2圖:係說明針對第11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输製出隨轉 子位子而變之磁通鏈一圖。
第1 3圖:係說明針對第丨丨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 P S R Μ ) ’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綠製出隨其 轉子位子而變之電磁轉矩一圖。 第1 4圖:係說明一種具有修改造形轉子極之雙相交換磁 阻機械(TPSRM)。 ' 第1 5圖:係詳細說明第丨4圖轉子極之輪廓。 第16圖:係說明針對第14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TPSRM),利用在相線圈之一固定定子激磁,繪 子位子而變之磁通鏈一圖。
第17圖··係說明針對第14圖雙相交換磁阻 (TPSRM),利用在相線圈之—固^子激磁,=出隨 轉子位子而變之電磁轉矩一圖。 - ί::廊係說明第“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之 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 ’繪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 第1 9圖:係說明針對第1 4圖雙 其具有第1 8圖之修改轉子極輪廓 之磁通鏈一圖。 *
00729. Ptd 第43頁 200409448
第20圖:係說明針對第14圖雙相 其具有第1 8圖之修改轉子極輪廓, 之轉矩特性一^圖。 交換磁阻機械(TPSRM) 緣製出隨轉子位子而變 弟2 1圖:係說明 踅祁父換 佩、irbKM)有 一轉子極外型修改 第22圖:係說明針對第21圖雙相交 (TPSRM),繪製出隨隸羊你;&以 阻機:械 曰表aji通轉子位子而變之磁通鏈一圖。 :係說明針對第21圖雙相交換磁阻機 隨一其轉子,子而變之電磁轉矩-圖。 。’、况日雙相父換磁阻機械(TPSRM)其定子極 第23圖 (TPSRM) 弟2 4圖 外型修改 第25(a)圖 一個轉子極有 第25(b)圖 圖0 一刀 係犮明雙相父換磁阻機械(tpsrm) 一偏置弧形楔型槽。 :係說明第25(a)圖轉子 在每 極開槽形狀之較詳細 第26圖··係說明第25圖之雙相交 其轉子極開槽是依個別轉子極大機械(则) 第2 7 Η ·及 4尺寸比例而圖示。 (TPSRM) 苐2 8圖 (TPSRM) 第29圖 狀0 說屮:針對第26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二ι出隨轉子位子而變之磁通鏈一圖。 上說明針對第26圖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胃4出隨其轉子位子而變 係說明一種轉子極且有/磁轉矩一圖。 褥卞位/、有長方形及曲形開槽形 弟3 0圖:孫% n .. _ , 兄明一種雙相交換磁阻機械(TPSRM),其^ 200409448
1 0 0 雙相交換磁阻機才戒 1 0 2 定子極 104 轉子極 101 定子 103 轉子 105 轴心
200409448 圖式簡單說明 106- 109 定子線圈 201 ,20 2 磁通鏈 301 ,3 0 2 轉矩特性 40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401 定子 402 定子極 403 轉子 404 轉子極 405 轉子極槽 407 中心幅向軸 501 5 5 0 2 磁通鍵 601 ,6 02 轉矩 70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701 定子 702 定子極 703 轉子 704 轉子極 705 轉子極槽 707 中心幅向軸 80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801 定子 802 定子極 803 轉子 804 轉子極 805 轉子極槽 806 定子線圈 807 中心幅向轴 901 ,9 0 2 磁通鏈 1001 ,1 0 0 2轉矩 110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1101 定子 1102 定子極 1103 轉子 1104 轉子極 1105 轉子極槽 1106 定子線圈 1107 中心幅向軸 1108 轉子極弧寬 1109 定子極孤寬 1201 ^ 1 202 磁通鏈 1301 ^ 1 30 2 轉矩 140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1401 一定子 1402 定子極 1403 轉子
I
00729. ptd 第46頁 200409448 圖式簡單說明 1404 轉子極 1406 定子線圈 1601 ,1 60 2 磁通鏈 1701, 1 70 2 轉矩 1901 ,1902 磁通鏈 2 0 0 1, 20 0 2 轉矩 210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2101 定子 2102 定子極 2103 轉子 2104 轉子極 2106 定子線圈 22 0 1 ,220 2 磁通鏈 2 3 0 1, 2302 轉矩 240 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2 40 1 定子 2402 定子極 2 40 3 轉子 2404 轉子極 2 40 6 定子線圈 25 0 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2 5 0 1 定子 250 2 定子極 2 5 0 3 轉子 25 04 轉子極 2 50 5 轉子極槽 250 7 轉子極軸 2 60 6 定子線圈 270 1 ,270 2 磁通鏈 2 8 0 1, 2802 轉矩 2904 轉子極 2 90 5? 外切弧 2 9 0 5,’ 長方形 30 0 0 雙相交換磁阻機械 3 0 0 1 定子 3 0 0 2 定子極 3 0 0 3 轉子 3 0 04 轉子極 3 0 0 5 轉子極槽 30 0 5, 及30 0 5π 轉子極槽 3 0 0 6 定子線圈 3101 9 310 2 磁通鍵 3 20 1, 3202 轉矩 3304 轉子極 3 30 5 轉子極槽 3317 薄層材料 3 40 1 定子 %
00729. ptd 第47頁 200409448 圖式簡單說明 3402 定子極 3 40 6 定子線圈 3412 定子薄層 3413 螺栓孔 3 5 0 1 定子 3 50 2 定子極 3 5 0 6 相線圈 3512 定子薄層 3516 弧形基部 3 60 1 曲線 3710 線圈捲 3711 定子薄層孔 3711, 前側 3 711,’ 後側 3714 外部 3 80 2 定子極 38 0 6 定子線圈 3812 定子薄層 3815 基部
00729. ptd 第48頁

Claims (1)

  1. 2004094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置 複數個突出轉子極,每一該 ’托、包^ : 個別轉子極之一中心幅向軸附:子=有非對稱磁阻在該 每一該轉子極具有相同轉子極面弧,及 具有一節距大於該轉子極面弧 供之一電磁磁通的影響下,對於数们大出疋子極所提 運轉以提供一旋轉方向U憂先轉矩產位置該轉子極可 H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甘 分。 末鸲並不具有一延伸弧形部 中 、·依申清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 其 該複數個轉子極之-鐘4 H — — Μ 7 L β # 相 附近 --轉子極在該轉子上是彼此輻命 對;及 门 该一轉子極之該非對稱磁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 大體具有相同對稱。
    4、依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 中: 具 該複數個轉子極之二轉子極在該轉子上是位置相鄰丨及 該二轉子極之該非對稱磁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 大體具有相對對稱。 ' &
    200409448
    5 中今依韓 ϋ專利範園第4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直 中5亥轉子在-轉軸附近是平衡的。 中: 月 範圍第1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其 該複數個韓qL k I 相對;及 極在該轉子上是成組設置且位置彼此輻向 個 :於母組轉子極,該轉子極組 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大體具有相同對稱非對稱磁阻,在其 7、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雙 中針對至少二組相鄰轉子極,該=之轉子,其 磁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極組之該非對稱 體具有該相對對摇。 S、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雙相 中朴斟$ I 又換磁阻馬達之轉子,置 中針對至少另外二組相鄰轉子極 =轉千其 對稱磁阻,在其個別中:::轉子極組之該非 摇。 罕附近大體具有該相同對 3、依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雙相 中該轉子極被開槽以提供該非對稱磁阻阻馬達之轉子,其 1 0、依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雙相交 換磁阻馬達之轉子,
    2004094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其中每一該轉子極在其中心幅向軸之兩側都被開槽。 11、依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 其中一個或多個該槽是部分被充填一永久磁鐵。 1 2、依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 另包含一轉子位置感知器安置於該槽中之一。 1 3、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之轉子 其中該轉子極周邊被整形以提供該不對稱磁阻。
    1 4、依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相交換磁阻 其中: 〜咬 < 得于 極在其末端被周邊整形以提供該不對稱磁阻; 對母一轉子極,在該轉子極中央軸之每一 部分被整形成不同於一圓形弧的一弧形 λ u、一種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包括. 一定子具有複數個突出定子極,定 一電磁磁通;及 μ疋子極可運轉以傳遞 時 轉 轉子具有複數個突出轉子極
    該轉子極會被整形或開 *筏受到該電磁磁 方向之優先轉矩產生,其^ 所有轉子位置提供 每—轉子極之一末端是 弋小於该定子極之一節距。
    200409448
    1 6、依申請專利範圍第j 5 整形或開槽給每一轉子極 極之一中心幅向軸附近。 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 提供一不對稱磁阻在該個 其中該 別轉子 1 7 :,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发 該複數個轉子極之二轉子極在該轉子 ^ : 對;及 〜’人^輛向相 子極之該非對稱磁阻,#其個別十心 I 大體具有該相同對稱。 J袖附近 18依申凊專利範圍第1 6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且· 該複數個轉子極之二轉子極在該轉子上是位置相^ ;乃 4 一轉子極之該非對稱磁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 大體具有該相對對稱。 寸近 19: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 該複數個轉子極在該轉子上是成組設置且位置二· 相對;及 b輪向 對於每組轉子極,該轉子極組之該非對稱磁阻,在复 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大體具有該相同對稱。 一固 2 〇、依申請專利範圍第丨9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 對至少二組相鄰轉子極,該相鄰轉子極組之該非對稱磁
    00729.ptd 第52頁 2004094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大體具有該相對對稱。 2 1、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每 一該轉子極在其中心幅向軸之每側設有至少一槽。 2 2、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該 定子具有四極且該轉子具有六極。 2 3、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該 定子極與轉子極具有相當對稱周邊寬度。 24、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 該轉子極被開槽,且該槽至少被部分充填永久磁鐵;及 該永久磁鐵可運轉以提供同步轉矩以增大由該轉子極提 供之一磁阻轉矩。 2 5、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 該轉子極被開槽,且該槽至少被部分充填永久磁鐵;及 該永久磁鐵可運轉如同感知器以提供轉子位置資訊。 2 6、一種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包括: 一定子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該定子極可運轉以傳遞一 電磁磁通;及 一轉子具有六個突出轉子極,當接受到該電磁磁通時,
    00729. ptd 第53頁 200409448
    一旋轉方 該轉子極會被整形或開槽以在所有轉子位置提供 向之優先轉矩產生,其中 該四個定子極具有相蓉的古# π w寺的末知面弧,並且該四個轉子極 具有相等末端面弧。 27、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 6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該 整形或開槽給每一轉子極提供一不對稱磁阻在該個別轉子 極之一中心幅向軸附近。 28: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 該轉子極之二轉子極在該轉子上是彼此輻向相對;及 該二轉子極之該非對稱磁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 大體具有該相同對稱。 2 9、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 該轉子極之二轉子極在該轉子上是位置相鄰;及 w亥一轉子極之该非對稱磁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 大體具有該相對對稱。 3 0、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 該轉子極在該轉子上是成組設置且位置彼此輻向相對; 及 對於每組轉子極,該轉子極組之該非對稱磁阻,在其個 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大體具有該相同對稱。
    Z004094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1、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針 對至少二組相鄰轉子極,該相鄰轉子極組之該非對稱磁 阻,在其個別中心幅向軸附近大體具有該相對對稱。 3 2、一種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包括: 一轉子具有複數個突出轉子極,該轉子極可運轉以根據 一電磁磁通而轉動;及 一定子具有複數個突出定子極,當傳遞該電磁磁通時,
    該定子極會被整形以在所有轉子位置提供一轉子旋轉方向 之優先轉矩產生。 33、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該 疋子極具有相等的末端面弧,且該轉子極具有相等的末端 面弧。 34、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該 轉子極面弧是小於該定子極之一節距。
    35、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其中該 整形給每一定子極提供一非對稱#效氣隙,在該個別定子 極之一中心幅向轴附近。
    00729. ptd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定子極之二個定子極是彼此正相對;及 該二個定子極之該非對稱有效氣隙,在其個別中心幅向 軸附近大體具有該相同對稱。 3 7、一種雙相交換磁阻馬達或永久磁鐵無刷直流馬達,其 包括: 定子薄層,界定四個内角落;及 % 一定子具有四個突出定子極,該定子極各置放在該定子 薄層之一個別内角落。 38、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或永久磁 鐵無刷直流馬達,另包含: 一線圈纏繞在一個或多個該定子極上;及 一線圈捲將該線圈固定在該定子薄層上。 3 9、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或永久磁 鐵無刷直流馬達,其中該線圈捲是一金屬線,且該金屬線 之兩端以一點焊接固定在一起。 4 0、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或永久磁 鐵無刷直流馬達,其中該線圈捲是塑膠製品,且該塑膠捲 之兩端被綑綁以緊固該線圈。 4 1、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或永久磁
    00729.ptd 第56頁 2004094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鐵無刷直流馬達,其中該線圈捲是一麻線或一非磁性鋼 線。 4 2、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雙相交換磁阻馬達或永久磁 鐵無刷直流馬達,另包括: 一定子後鐵蕊,該鐵蕊具有一平坦内周邊表面圍繞在該 定子極之其一, 其中該纏繞線圈之一邊緣是鄰接該定子後鐵蕊之該平坦 表面,因此界定該纏繞線圈之一最大表面的一平面是平行
    00729.ptd 第57頁
TW092114196A 2002-05-24 2003-05-26 PMBDCM and two-phase SRM motor, two-phase SRM rotor and stator, and coil wrap for PMBDCM and SRM motors TW20040944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260902P 2002-05-24 2002-05-24
US38260802P 2002-05-24 2002-05-24
US38261002P 2002-05-24 2002-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9448A true TW200409448A (en) 2004-06-01

Family

ID=2958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4194A TW200405646A (en) 2002-05-24 2003-05-26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rive control, power conversion, and start-up control in an SRM or PMBDCM drive system
TW092114195A TW200404402A (en) 2002-05-24 2003-05-26 Apparatus for drive control, power conversion, and start-up control in a PMBDCM or two-phase SRM drive system
TW092114198A TW200406974A (en) 2002-05-24 2003-05-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 operational phase of a motor phase winding and controlling energization of the phase winding
TW092114196A TW200409448A (en) 2002-05-24 2003-05-26 PMBDCM and two-phase SRM motor, two-phase SRM rotor and stator, and coil wrap for PMBDCM and SRM motors
TW092114197A TW200405638A (en) 2002-05-24 2003-05-26 Radial-axial electromagnetic flux electric motor, coaxial electromagnetic flux electric motor, and rotor for same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4194A TW200405646A (en) 2002-05-24 2003-05-26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rive control, power conversion, and start-up control in an SRM or PMBDCM drive system
TW092114195A TW200404402A (en) 2002-05-24 2003-05-26 Apparatus for drive control, power conversion, and start-up control in a PMBDCM or two-phase SRM drive system
TW092114198A TW200406974A (en) 2002-05-24 2003-05-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 operational phase of a motor phase winding and controlling energization of the phase winding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4197A TW200405638A (en) 2002-05-24 2003-05-26 Radial-axial electromagnetic flux electric motor, coaxial electromagnetic flux electric motor, and rotor for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271564B2 (zh)
EP (5) EP1532724A4 (zh)
JP (5) JP2005528077A (zh)
AU (5) AU2003243314A1 (zh)
TW (5) TW200405646A (zh)
WO (5) WO20031009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1668B (zh) * 2011-11-29 2014-09-01 Univ Nat Kaohsiung Applied Sci Two - phase axial magnetoresistive motor and its rotor
TWI452803B (zh) * 2011-06-21 2014-09-11 Ind Tech Res Inst 電磁變速馬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02800B1 (ko) 2003-12-10 2006-07-20 안진우 아날로그 엔코더장치에 의한 에스알엠의 정밀 각도 제어방법
JP4622248B2 (ja) * 2004-01-16 2011-0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7135947B2 (en) 2004-01-29 2006-11-14 Com Dev Ltd. Hybrid microwave T-switch actuator
JP4581640B2 (ja) * 2004-11-17 2010-1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
KR100704482B1 (ko) * 2005-04-01 2007-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저속 영역과 고속 영역에서의 발전 효율이 개선된 에스알발전기
JP5125506B2 (ja) * 2005-05-17 2013-01-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とその制御装置
CN101199103B (zh) 2005-06-10 2012-08-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US7679256B2 (en) 2005-06-10 2010-03-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7400071B2 (en) * 2005-09-29 2008-07-15 Caterpillar Inc. Selectively configurable electric motor
KR100713776B1 (ko) 2005-10-04 2007-05-02 에스알텍 주식회사 검출 전류의 비교를 통한 에스알엠의 여자 위치 검출 방법및 장치
US8134329B2 (en) * 2006-04-13 2012-03-13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Buck converter with improved filter design
US7781943B1 (en) * 2007-01-24 2010-08-24 Micro Strain, Inc. Capacitive discharge energy harvesting converter
JP5188723B2 (ja) * 2007-02-02 2013-04-24 株式会社ミツバ 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08153832A2 (en) * 2007-05-31 2008-12-18 Krishnan Ramu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with minimum stator core
WO2009023206A1 (en) * 2007-08-14 2009-02-19 Ramu, Inc. Method, controller, and power converter for controlling a single-switch based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US7852038B2 (en) * 2007-08-14 2010-12-14 Ramu Inc. Single switch controlled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WO2009055709A1 (en) * 2007-10-24 2009-04-30 Gerald Givens Power line sensor
JP4433047B2 (ja) * 2007-12-27 2010-03-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5643991B2 (ja) 2008-04-17 2014-12-24 シンクロ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Synchrony, Inc. 高速永久磁石モータおよび低損失メタルロータ付発電機
AU2009246773A1 (en) 2008-04-18 2009-11-19 Synchrony, Inc. Magnetic thrust bearing with integrated electronics
TWI383574B (zh) * 2008-10-03 2013-01-21 Yen Shin Lai 交流馬達驅動器的弱磁控制方法及裝置
US8030788B2 (en) * 2008-12-31 2011-10-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s for an engine starter/generator
JP5088584B2 (ja) * 2009-01-23 2012-12-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KR100991923B1 (ko) * 2009-04-17 2010-11-04 경성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위치드 릴럭턴스 모터의 구동장치를 위한 패시브 컨버터
US9583991B2 (en) 2009-06-24 2017-02-28 Synchrony, Inc. Systems, devices, and/or methods for managing magnetic bearings
US8004133B2 (en) * 2009-06-27 2011-08-23 Fw2 International, Inc. Epitrochoidal electric motor
TWI383578B (zh) * 2009-08-20 2013-01-21 Inergy Technology Inc 控制無感馬達之系統及方法
GB201003456D0 (en) * 2010-03-02 2010-04-14 Trw Ltd Current sensor error compensation
WO2011126836A1 (en) * 2010-03-29 2011-10-13 Ramu, In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drive circuit topologies and control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US8525450B2 (en) * 2010-03-29 2013-09-03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drive circuit topologies and control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US8987959B2 (en) 2010-06-23 2015-03-24 Dresser-Rand Company Split magnetic thrust bearing
US8006789B2 (en) * 2010-09-02 2011-08-30 Everette Energy, LLC Electric vehicle with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power plant
US8436572B2 (en) * 2010-09-02 2013-05-07 Everette Energy, LLC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US8952591B2 (en) 2010-11-03 2015-02-10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Rotor lamination shaping for minimum core loss in SRMs
US9379659B2 (en) 2010-11-08 2016-06-28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Lossless snubber drive for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JP5167330B2 (ja) * 2010-12-01 2013-03-2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424550B (zh) 2010-12-30 2014-01-21 Ind Tech Res Inst 功率元件封裝結構
TWI439010B (zh) 2011-11-11 2014-05-21 Ind Tech Res Inst 運用於旋轉電機裝置之分段式導磁結構
DE102012003698A1 (de) * 2012-02-28 2013-08-29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chloss
GB2503671B (en) * 2012-07-03 2014-12-17 Dyson Technology Ltd Control of a brushless motor
KR101366914B1 (ko) * 2012-08-22 2014-02-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2상 srm의 스위칭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6000960A (ja) * 2012-09-07 2016-01-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機械用の電動圧縮機
CN102857162B (zh) * 2012-09-11 2015-04-15 宜昌清江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无刷直流电机的主电路及控制方法
US20140084816A1 (en) * 2012-09-25 2014-03-27 Krishnan Ramu Power converte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machine
US9106122B2 (en) 2013-01-25 2015-08-11 Everette Energy, LLC Single phase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with short flux path
JP2014165927A (ja) * 2013-02-21 2014-09-08 Kenji Narita 永久磁石型同期電動機
DE102013113204A1 (de) * 2013-11-28 2015-05-28 Pierburg Gmbh Stellantrieb für Aggregate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104716766A (zh) * 2013-12-13 2015-06-17 博立码杰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电机
US9479090B2 (en) * 2013-12-20 2016-10-25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KR20150091660A (ko) 2014-02-03 2015-08-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스위치드 릴럭턴스 모터의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6427927B2 (ja) * 2014-04-11 2018-11-28 株式会社Ihi インバータ装置
KR101628525B1 (ko) * 2014-11-13 2016-06-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배터리 충전기
JP2016178801A (ja) * 2015-03-20 2016-10-06 株式会社Ihi スイッチトリラクタンス回転機、及び回転装置
CN104953902B (zh) * 2015-06-11 2018-06-19 南京普天大唐信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功率控制电路
RU2627688C2 (ru) * 2015-07-02 2017-08-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Управляющая компания "Татбурнефть" (ООО "УК "Татбурнефть")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обмотки возбуждения и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й обмотки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я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независимого возбуждения
US20170255864A1 (en) * 2016-03-05 2017-09-07 Panoramic Power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Determination of a Device State Based on Current Consumption Monitor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Thereof
US10312845B2 (en) * 2016-06-14 2019-06-04 Arm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motor
US10135377B2 (en) * 2016-06-14 2018-11-20 Arm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motor
JP6401222B2 (ja) * 2016-10-31 2018-10-10 油研工業株式会社 誘導負荷駆動回路
CN110089018B (zh) * 2016-12-28 2020-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换器装置、马达驱动装置、冰箱、空调装置及热泵热水供给装置
CN111448750B (zh) * 2017-11-29 2024-03-12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容错永磁直流马达驱动器
US11201540B2 (en) 2019-02-07 2021-12-14 F'real! Foods, Llc Motor control circuit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FR3092710A1 (fr) * 2019-02-11 2020-08-14 Bahram AMIN Système d’entraînement électrique alimenté à partir d’une source de tension continue, et procédé de commande associé, moteur et équipement d’alimentation électrique mis en oeuvre dans ce système
KR102401637B1 (ko) * 2019-07-19 2022-05-25 주식회사 아이에이 센서리스 bldc 모터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11131491B1 (en) 2020-08-07 2021-09-2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stage operation of a compressor
CN112152521B (zh) * 2020-09-23 2022-03-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升压集成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436704B (zh) * 2020-11-30 2021-11-23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用径向双绕组开关磁阻电机及其功率变换器
TWI829176B (zh) * 2022-05-25 2024-01-11 茂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啟動調控機制的馬達驅動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79A (en) * 1871-07-04 Improvement in window-blinds
US293A (en) * 1837-07-22 Mode of
US3467845A (en) * 1966-10-12 1969-09-16 Garrett Corp Alternating current generator
US3753062A (en) * 1971-05-19 1973-08-14 Lear Motors Corp Polyphase motor system with dc motor characteristics
US3956678A (en) * 1972-03-01 1976-05-11 John Byrne Electrodynamic system comprising a variable reluctance machine
US3780324A (en) * 1972-06-05 1973-12-18 Lear Motors Corp Adjustable speed induction motor system
SE365666B (zh) * 1972-08-11 1974-03-25 Asea Ab
NL7502759A (nl) * 1974-05-20 1975-11-24 Siemens Ag Gelijkstroomvormer.
DE2445765A1 (de) * 1974-09-25 1976-04-08 Gesig En Technik Gmbh Elektrischer generator
JPS6010021Y2 (ja) * 1979-08-02 1985-04-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低捻回ケ−ブル
US4404512A (en) * 1980-01-21 1983-09-13 Learavia Motor drive circuit
US4488075A (en) * 1981-10-26 1984-12-11 Decesare Dominic Alternator with rotor axial flux excitation
GB2118785B (en) * 1982-03-10 1986-08-13 Japan Servo Direct-current brushless motor
US4573003A (en) * 1983-09-30 1986-02-25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AC Machine optimized for converter operation
SE442368B (sv) * 1983-12-21 1985-12-16 Ems Electronic Motor Systems Reluktansmotor av kommuteringstyp
JPS60219945A (ja) * 1984-04-13 1985-11-02 Yaskawa Electric Mfg Co Ltd 永久磁石型同期電動機
US4500824A (en) * 1984-05-21 1985-02-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commutation and converter circuit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
US4684867A (en) * 1984-05-31 1987-08-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generative unipolar converter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 using one main switching device per phase
DE3526007C2 (de) * 1984-07-20 1999-11-11 Papst Licensing Gmbh & Co Kg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Ansteuern eines kollektorlosen, an ein Gleichstromnetz angeschlossenen Gleichsstrommotors
US4812695A (en) * 1986-08-15 1989-03-14 Maratho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Annular stator core construction
US4707650A (en) * 1986-10-03 1987-11-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trol system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US5115181A (en) * 1990-10-05 1992-05-19 Emerson Electric Co. Power converter for a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US5223779A (en) * 1990-10-31 1993-06-29 Sundstrand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switching circuit for transferr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snubbing circuit to an electrical load
JP3152405B2 (ja) * 1992-06-10 2001-04-03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H0686596A (ja) * 1992-07-17 1994-03-25 Fuji Electric Co Ltd 交流可変速駆動装置
US5291115A (en) * 1992-09-25 1994-03-01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the rotor position of a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without a shaft position sensor
JP3068968B2 (ja) * 1992-11-18 2000-07-24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変換装置
US5424624A (en) * 1993-02-08 1995-06-13 Dana Corporation Driver circuit for electric actuator
US5548196A (en) * 1993-02-27 1996-08-20 Goldstar Co., Ltd.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ing circuit
US5708337A (en) * 1993-06-14 1998-01-13 Camco International, Inc.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motor for use in remote locations
GB9417523D0 (en) * 1994-08-31 1994-10-19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s
US5642044A (en) * 1994-09-19 1997-06-24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iting a three-phase variable reluctance position sensor
JP3446350B2 (ja) * 1994-11-29 2003-09-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GB9505655D0 (en) * 1995-03-21 1995-05-10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Torque improvements in reluctance motors
GB9507540D0 (en) * 1995-04-11 1995-05-31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Control circuit and system for a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US5847523A (en) * 1995-05-25 1998-12-08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Method of limiting current in a DC motor and DC motor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US5825113A (en) * 1995-07-05 1998-10-20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Doubly salient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with field weakening (or boosting) capability
KR0154848B1 (ko) * 1995-08-03 1998-12-15 김광호 텔레그래프 스타트 회로와 그 제어 방법
US5710699A (en) * 1996-05-28 1998-01-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wer electronic interfac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and ultracapacitors in electric vehicles and battery storage systems
US5783916A (en) * 1996-07-02 1998-07-21 Dan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otor position signals and controlling commutation in a variable reluctance electric motor
GB9615950D0 (en) * 1996-07-30 1996-09-11 Univ Warwick Variable reluctance machines
US6166500A (en) * 1997-07-18 2000-12-26 Siemens Canada Limited Actively controlled regenerative snubber for unipolar brushless DC motors
US5952756A (en) * 1997-09-15 1999-09-14 Lockheed Martin Energy Research Corporation Permanent magnet energy conversion machine with magnet mounting arrangement
JP3593671B2 (ja) * 1998-05-01 2004-11-24 日創電機株式会社 成形機
US6426577B1 (en) * 1998-05-01 2002-07-30 Nisso Electric Corporation Thrust-controllable rotary synchronous machine
GB9810418D0 (en) * 1998-05-14 1998-07-15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A set of laminations for a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US6054819A (en) * 1998-05-15 2000-04-25 Tridelta Industries, Inc. Driving circuit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JP2002523006A (ja) * 1998-07-31 2002-07-2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無ブラシ式多相dcモータの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US5920176A (en) * 1998-08-18 1999-07-06 Dana Corporation C-Dump topology noise reduction
US6060858A (en) * 1998-08-18 2000-05-09 Dana Corporation C-dump switched reluctance hysteresis control
GB9818878D0 (en) * 1998-08-28 1998-10-21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 with high power factor
GB9828186D0 (en) * 1998-12-21 1999-02-17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Control of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US6163472A (en) * 1999-05-12 2000-12-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C motor drive with unity power factor, including regeneration
ATE258342T1 (de) * 1999-08-17 2004-02-15 Black & Decker Inc Ansteuerung einer elektrischen reluktanz maschine
JP3673964B2 (ja) * 2000-03-29 2005-07-20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駆動制御用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
IT1319504B1 (it) * 2000-12-04 2003-10-20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Circuito di pilotaggio di motori commutati elettronicamente
DE10126413A1 (de) * 2001-05-31 2002-12-05 Bosch Gmbh Robert Zweiphasiger, geschalteter Reluktanzmotor
US7042189B2 (en) * 2002-04-30 2006-05-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US7372232B2 (en) * 2002-05-24 2008-05-13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Apparatus for drive control, power conversion, and start-up control in a PMBDCM or two-phase SRM drive system
US7049786B1 (en) * 2002-11-25 2006-05-23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Unipolar drive topology for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s and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2803B (zh) * 2011-06-21 2014-09-11 Ind Tech Res Inst 電磁變速馬達
TWI451668B (zh) * 2011-11-29 2014-09-01 Univ Nat Kaohsiung Applied Sci Two - phase axial magnetoresistive motor and its r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100958A1 (en) 2003-12-04
JP2005528076A (ja) 2005-09-15
EP1552599A1 (en) 2005-07-13
US7271564B2 (en) 2007-09-18
WO2003100957A3 (en) 2004-02-05
AU2003240794A8 (en) 2003-12-12
TW200405638A (en) 2004-04-01
AU2003240792A1 (en) 2003-12-12
AU2003240791A1 (en) 2003-12-12
WO2003100956A9 (en) 2004-05-06
AU2003243314A1 (en) 2003-12-12
US20070273322A1 (en) 2007-11-29
WO2003100957A2 (en) 2003-12-04
EP1552597A1 (en) 2005-07-13
WO2003100948A1 (en) 2003-12-04
EP1552592A1 (en) 2005-07-13
JP2006512881A (ja) 2006-04-13
WO2003100948B1 (en) 2004-02-26
TW200404402A (en) 2004-03-16
AU2003240794A1 (en) 2003-12-12
JP2005528078A (ja) 2005-09-15
WO2003100957A9 (en) 2004-05-06
JP2005528077A (ja) 2005-09-15
TW200406974A (en) 2004-05-01
EP1552598A2 (en) 2005-07-13
JP2005528074A (ja) 2005-09-15
EP1532724A4 (en) 2008-03-19
AU2003240793A1 (en) 2003-12-12
EP1532724A1 (en) 2005-05-25
US20050146304A1 (en) 2005-07-07
WO2003100944A1 (en) 2003-12-04
WO2003100956A1 (en) 2003-12-04
TW200405646A (en) 200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09448A (en) PMBDCM and two-phase SRM motor, two-phase SRM rotor and stator, and coil wrap for PMBDCM and SRM motors
US7420308B2 (en) PMBDCM and two phase SRM motor, two phase SRM rotor and stator, and coil wrap for PMBDCM and SRM motors
JP3983423B2 (ja) 電動機
US7911107B2 (en) AC electric motor
US8901798B2 (en)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 with minimum stator core
JP2594781B2 (ja) 可変速−可変リラクタンス電気モータを含む駆動システム
US4698537A (en) Electrical drive systems incorporating variable reluctance motors
US8294322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110181135A1 (en) Micro-stepping reluctance motor
JPH06508975A (ja) 多相切換型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H11513876A (ja) スタガー極切換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KR20130031006A (ko) 스위치드 릴럭턴스 모터
JP2013116034A (ja) 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3885732B2 (ja) 永久磁石埋め込み同期モータ
CN104795952B (zh) 开关磁阻电机
JP4626906B2 (ja) リラクタンス型電動機
Tanujaya et al. Design a novel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for neighborhoods electric vehicle
JP2005124335A (ja) 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795208B1 (ko) 영구자석 계자와 돌극이 있는 전기자를 갖는 선형 모터 및그 제조방법
JP2002010597A (ja) モータ
JP3740282B2 (ja)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Zhiqing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Novel Two Phase Doubly Salient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JP2004112865A (ja) 同期モータ
JP2006109675A (ja) 永久磁石式3相回転電機
JP2001352724A (ja) リラクタンス型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