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204097U - 高能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能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204097U
CN85204097U CN 85204097 CN85204097U CN85204097U CN 85204097 U CN85204097 U CN 85204097U CN 85204097 CN85204097 CN 85204097 CN 85204097 U CN85204097 U CN 85204097U CN 85204097 U CN85204097 U CN 85204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ransistor
triode
ignition
tern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852040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852040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5204097U/zh
Publication of CN85204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204097U/zh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的蓄电池电子点火装置,它提供了一种改进简化的单个三极管的晶体管线路以及配套的高能点火线圈。流过晶体管和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流可以达到18安培,对增大容量的点火线圈采取了有效的散热措施。使用高能点火装置的发动机,在供给低浓度混合气时,可以正常工作而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本实用新型高能点火装置的节约燃料效果较高,结构简单而成本低,也可以用于和汽车类似的交通运输工具或者动力设备。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能点火装置,可以用于汽车及与其类似的设备上,其实质是通过发动机气缸火花塞的电火花,使燃料点火燃烧的一种蓄电池电子点火装置。
汽车上的点火系统的用途是在化油器式发动机起动和工作时,点燃燃料混合气。使用最为普遍的是传统的蓄电池点火系统,它包括蓄电池电源、点火线圈和断电器等部件,其基本的工作方式是在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凸轮旋转,断电器触点依次地闭合和断开,当触点闭合时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和蓄电池接通,电流通过它并产生磁场;当断电器触点断开时,就切断初级绕组和蓄电池的连接,这时初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加上点火线圈的变压作用,在次级线圈产生高压,火花塞电极跳火。现在国内广泛使用的解放牌汽车等都采用上述蓄电池点火装置。现代汽车发动机工业发展的同时,对点火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高可靠性、耐久性并且增加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这样必须提高断电器的断开电流,而断开电流增加超过一定值,将可能引起断电器触点工作不可靠和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发展并且普遍应用了蓄电池电子点火系统。
蓄电池电子点火系统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初级线圈的断开电流、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例如一种采用断电器触点的蓄电池电子点火系统(参见《汽车拖拉机电气设备》第213页,图130,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姜绍信、张筑琼译,苏联费先柯主编),这种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是点火线圈、带有断电器的分电盘、附加电阻,以及起动时使其短路的开关,晶体管转换器包括大功率的晶体管和二极管,其基本的工作方式是,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沿着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流过电流,这时,流过断电器触点的电流是晶体管基极电流,它的数值比初级线圈的小得多;当断电器触点断开以后,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与晶体管并联的二极管,保护晶体管防止在初级线圈电路振荡过程中逆向接入,由于晶体管截止而切断了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与蓄电池的连接,在次级电路产生高电压,使火花塞电极出现电火花。
上述电子点火系统的优点在于减小了断电路器触点的断开电流,提高了点火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工作状态时,初级线圈电流只达到6-8安培,电路中还需要设置保护二极管以及附加电阻。因此,它没有采用配合有可以通过大电流晶体管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电子点火系统应用方面的改进设计方案,采用承受大电流高反压晶体管装置的线路,增大点火线圈的线圈组件导线的直径,提高点火线圈的容量和散热性能,从而提高电火花的能量,达到点燃低浓度混合气、节约燃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方式实现的。
根据增大初级线圈电流,提高电火花能量实现节约燃料的方案:
(1)改进点火线圈的设计,提高容量,加强散热,采用加大线圈组件的尺寸和导线直径的措施和采用改进的散热材料。
(2)应用承受大电流高反压晶体管线路。
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对晶体管的利用和线路进行了改进和简化如下:其一,只采用一个三极管,并将其集电极接地,使它通过大电流,同时由连接外壳的晶体管散热片散发热量。其二,简化了晶体管的二级管保护元件,只采用电阻电容器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承受大电流高反压的晶体管通过大电流而开关性能不变。
本实用新型点火装置配套的点火线圈采用了大直径的导线,绕组铁芯加大加长,并采用导磁片;同时加大了绕组线圈的直径和长度。采用低熔点低热胀的散热材料,使得点火线圈通过的电流和储存的电磁能量大为增加,而散热性能同时得到加强。
与国外同类型的高能点火装置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具有以下特点:采用大大简化了晶体管线路以及能承受大电流高反压三极管,配套的点火线圈是初级线圈电流增加为18安培的特大开磁路点火线圈。由于使用国产三极管和简化的晶体管线路,在质量和价格上为产品的技术经济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高能点火装置与传统的点火装置对比,具有显著的节约燃料的良好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已有的一种硅晶体管发射极和蓄电池负极接地的点火系统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晶体管集电极和蓄电池正极接地的点火装置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锗晶体管集电极和蓄电池负极接地的点火装置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组件示意图。
图5是采用图4组件的点火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外特性曲线比较图。
参照图1,已有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是点火线圈T10、带断电器触点S3的分电盘、晶体管转换器、附加电阻R20和R30,短路开关S5,以及点火开关S4和蓄电池E0。晶体管转换器包括大功率的晶体管V3、稳压管V1、二极管V2及V4、电阻R10、和电容C10、C20。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接在晶体管V3的发射极电路,断电器的触点S3接在晶体管V3的基极电路,实行对晶体管的控制,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路和蓄电池E0的负极都接地。
这个电路在点火开关S4和断电器触点S3闭合时,晶体管V3处于饱和状态,沿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流过的电流,比较流过触点S3的晶体管基极电流,其数值要大若干倍。断电器触点S3断开后,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点火线圈与蓄电池之间的电流被切断,次级电路产生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
这个电路的特点是:晶体管V3的发射极接地,采用二极管V1、V2和V4,作为电路稳压和保护晶体管V3的元件;配套使用常规点火线圈T10,因而需要附加电阻和起动时用的短路开关。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的主要元件包括点火线圈T1、带断电器触点S1的分电盘,大功率的硅晶体管T1、电阻R1、R2和电容C1以及正极接地的蓄电池E1。晶体管集电极接地,发射极接点火线圈低压接线柱,基极电路上串联了电阻R2和断电器触点S1,然后接地。晶体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接入电容器C1,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接入电阻R1,点火线圈T1的一个低压接线柱接发射极,另一个接线柱接蓄电池E1的负极。
上述电路中元件的参数是晶体管的额定电流18安培左右,电容器C1为0.1微法,电阻R1为0.2欧姆、电阻R2为0.5欧姆。
这个电路的特点是仅采用一个晶体管,它的集电极接地,同时只用电容器和电阻对晶体管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电路和元件大大地简化了。电路中的晶体管可以用国产可以通过大电流高反压晶体管,在使用过程中,它的开关性能不变。
参照图3,对于负极接地的蓄电池E,本发明的点火装置采用锗晶体管Tr2,将其集电极接地,发射极接点火线圈T1低压接线柱,基极电路串接R4和断电器触点S1,然后接地。晶体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接入电容器C2,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接入电阻R3,点火线圈T1的一个低压接线柱接发射极,另一个接线柱接蓄电池E2的正极。
参照图4,点火线圈的线圈组件包括低压的初级线圈[11]、高压的次级线圈[12],铁芯[13]以及绝缘套。初级线圈[11]的线径为1.2~1.4毫米、可取为1.35毫米,匝数为260~300、可取为280,次级线圈[12]的线径0.09~0.1毫米,匝数28000~30000,线圈的外径为55毫米左右,长度为110毫米左右,铁芯[13]的外形尺寸增大为长140毫米、宽和高均为10毫米,采用这样设计的线圈组件,次级线圈[12]与初级线圈[11]的线径比提高到1:13.5,匝数比为100:1,其初级线圈[11]的电流和组件的容量大为增加。
参照图5,采用图4组件的点火线圈包括以下部件:陶瓷瓷托[1]、线圈组件[2]、金属支架[3]、金属壳体[4]、塑料盖[5]、低压接线柱[6]、橡胶密封垫[7]、锥形弹簧[8]、支架固定螺钉[9]、和两片导磁片[10]等。
上述点火线圈的特点是与晶体管装置相配套,它不设附加电阻,低压的初级线圈[11],经过接线柱[6]直接与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高压的次级线圈提供给火花塞充分的能量。对于点火线圈的散热方面的措施,首先采用加大外壳[4]的直径、增加散热面,其直径可以取为80毫米左右,另外采用低熔点和低热胀系数的油蜡材料,即包括油脂和石蜡的混合物,作为散热材料,注入点火线圈壳体。注入油蜡时,在壳体[4]内部留有15%的空间,并采用真空工艺,封装点火线圈的塑料盖[5],妥善地解决了点火线圈的散热问题。
参照图6,图中的曲线P1、M1、G1、和曲线P2、M2、G2分别是使用普通点火线圈与高能点火线圈的发动机功率Ps、扭矩Me、燃料消耗Ge和转速n的变化曲线。台架试验的发动机,采用解放CA-10B型改造成解放CA-10C型的发动机,没有经过大修,其运行时数相当于汽车行驶1万公里,试验时使用的化油器型号为231AZG型,未带空气滤清器。
由所绘的曲线可以看出:安装了高能点火装置的发动机,其输出功率由原来P1的110马力变为P2的104马力,数值略低但是非常接近;同时燃油消耗由原来2200转/分时g1的243.4克/马力·小时,降为g2的219克/马力·小时,数值降低很大,这表明高能点火装置有很好的节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高能点火装置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上,可以提高汽车运输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节油经济速度。例如解放牌载重汽车的节油经济速度为35~40公里/小时,若速度为45~50公里/小时,油耗将增加10%;使用高能点火装置,可以把速度提高为45~50公里/小时,同时节油12%。由于稀薄的混合气比较完全地燃烧,不仅可以减轻爆震,延长发动机寿命,而且相应减少废气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汽车道路试验的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点火装置,它可以点燃较稀的混合气而使发动机正常运行,在确保发动机有较高功率的情况下,有很好的节油效果。发动机台架试验节油率达8%,汽车道路试验平均节油率为11.9%。若高能点火装置同时与发动机的其他部分,例如化油器、燃烧室、火花分电盘和点火装置绝缘器件的结构和有关技术参数,共同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将有更好的节油效果。

Claims (5)

1、一种包括点火线圈、晶体管装置和断电器的发动机蓄电池点火装置,晶体管装置中采用一个三极管和附属的电容器、电阻,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接点火线圈的低压接线柱,基极电路接断电器触点,其特征在于配套的点火线圈的一个低压接线柱接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个接线柱接电源,点火线圈组件[2]的初级线圈[11]线径为1.2~1.4毫米、壳体[4]内注入油蜡散热材料并留有一个真空空间,散热材料为包括油脂和石蜡的混合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蓄电池E1正极接地时,负极接点火线圈低压接线柱,晶体管装置采用硅三极管Ty1,当蓄电池E2负极接地时,正极接点火线圈低压接线柱,晶体管装置采用锗三极管Ty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11]的线径是1.35毫米匝数为280~300,次级线圈[12]的线径为0.09~0.1毫米、匝数为28000~30000。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2]的直径为55毫米左右、长度为110毫米左右,壳体[4]的直径为80毫米左右,壳体内设导磁片[10]两片。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空间为壳体[4]与塑料盖[5]所限定的空间的15%。
CN 85204097 1985-09-30 1985-09-30 高能点火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85204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204097 CN85204097U (zh) 1985-09-30 1985-09-30 高能点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204097 CN85204097U (zh) 1985-09-30 1985-09-30 高能点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204097U true CN85204097U (zh) 1986-12-10

Family

ID=479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5204097 Expired - Lifetime CN85204097U (zh) 1985-09-30 1985-09-30 高能点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52040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41C (zh) * 1995-10-06 2000-02-02 李凤纲 发动机高能点火器
CN112038061A (zh) * 2020-09-08 2020-12-04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高过载能力配电变压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41C (zh) * 1995-10-06 2000-02-02 李凤纲 发动机高能点火器
CN112038061A (zh) * 2020-09-08 2020-12-04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高过载能力配电变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2944U (zh) 一种火花塞间隙可调的点火装置
CN85204097U (zh) 高能点火装置
CN1009296B (zh) 高能点火装置
CN2151268Y (zh) 汽车恒流高能电子点火器
CN2185330Y (zh) 汽车用节油净化器
CN2132844Y (zh) 汽车高能电子点火器
CN2155442Y (zh) 汽车电子点火器
CN2148189Y (zh) 汽车节能瞬间加速器
CN2237123Y (zh) 双功能汽车电子点火器
CN2224931Y (zh) 火花稳定不变的点火装置
CN1026348C (zh) 汽车双向中频点火器
CN2305494Y (zh) 具有增强装置的点火器
CN2157994Y (zh) 高频连续点火器
CN2174573Y (zh) 汽油机双级点火装置
CN2238921Y (zh) 汽车电磁振荡点火装置
CN2455943Y (zh) 提高汽车点火电源电压装置
CN2665391Y (zh) 高效汽车电子点火系统
CN2207642Y (zh) 单极火花塞
CN2182277Y (zh) 有触点双功能汽车点火装置
CN2054490U (zh) 汽油发动机引气式电子节油器
CN2197474Y (zh) 磁感式点火电子装置
CN2150353Y (zh) 汽车点火用白金触点保护器
CN2196189Y (zh) 汽车点火辅助装置
CN2283134Y (zh) 电子分缸分电器
CN2150349Y (zh) 磁感应无触点晶体管点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