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45472Y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45472Y
CN2745472Y CN 200420074078 CN200420074078U CN2745472Y CN 2745472 Y CN2745472 Y CN 2745472Y CN 200420074078 CN200420074078 CN 200420074078 CN 200420074078 U CN200420074078 U CN 200420074078U CN 2745472 Y CN2745472 Y CN 274547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top board
main body
operating portion
bod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740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沼田正人
松尾胜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4547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4547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烹调器,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实现这样的加热烹调器,即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使用者没有手碰到顶板上的烹调器具的危险,而且能够在操作时不受烹调器具的影响,同时从烹调器具中喷洒或飞散出来的烹调材料不会溅在操作部上。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手段是,将顶板(2)的宽度(W2)做得比主体机壳(3)的宽度(W3)要大,使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的各中心(O14、O15)位于左右平分主体机壳(3)的两侧部的各中心(RO3、LO3)外侧,而且在左右平分顶板(2)的两侧部的各中心(RO2、LO2)内侧,同时将控制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的动作的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设置于顶板(2)上。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板上有操作部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的已有的加热烹调器具有例如两个感应加热线圈,控制这些感应加热线圈的动作的操作部设置于顶板上。
上述感应加热线圈分别设置于主体机壳内的左右边,顶板设置于该主体机壳的上表面。该顶板由耐热玻璃构成的板主体和设置于该板主体周围的板框构成。上述操作部设置于该板主体或板框上。
上述主体机壳和顶板的宽度大致相同。上述两个感应线圈分别配置于主体机壳内的左右平分的两侧部的中央。这些设置位置也与顶板的左右平分的两侧部的中央相一致。
还有,日本特开平10-214677号公报以及特开平11-87033号公报公开了具有类似于上述已有的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加热烹调器。
发明内容
现有的加热烹调器,如上所述其操作部位于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器)的附近。因此,操作操作部时,使用者的手有碰到放置于顶板上的对着感应加热线圈的位置的锅等的烹调器具而被烫伤的危险。还有,烹调器具具有碍手碍脚难操作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的缺点。还有,从烹调器具中喷洒或飞散出来的烹调材料会弄脏操作部,产生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即操作操作部时,使用者的手不会碰到放置于顶板的加热器位置上的锅等烹调器具,而且,能够不受烹调器具的影响地进行操作,同时从烹调器具中喷洒或飞散出来的烹调材料不会溅在操作部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1种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以下特征,即具备在左右内设第1以及第2加热器的主体机壳、设置于该主体机壳上表面的顶板、以及控制所述第1以及第2加热器的动作的操作部,所述顶板的宽度比所述主体机壳的宽度要宽,所述第1以及第2加热器分别被配置于左右平分所述主体机壳得到的两侧部的偏外侧的位置上,而且是左右平分所述顶板得到的两侧部的各偏内侧的位置,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由触摸开关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触摸开关的触摸检测电极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上,而该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上装有其他的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4种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在主体机壳内具有烧烤烹调器(grill cooking device),控制该烧烤烹调器的动作的操作部设在主体机壳的前表面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1种方式的加热烹调器,顶板的宽度做得比所述主体机壳宽度要宽,所述第1以及第2加热器分别配置于左右平分所述主体机壳得到的两侧部的偏外侧位置,而且是左右平分所述顶板得到的两侧部的偏内侧的位置。因此,顶板的左右的偏外侧的部位形成不对着加热器的宽敞的空间,这些空间的任何一处或者是分成两处设置有操作部。如此设置的操作部位于加热器外侧远离加热器的部位。因而,操作操作部时,使用者没有手碰到顶板上的烹调器具的危险,而且,能够不受烹调器具的影响地进行烹饪操作。还能够避免从烹调器具中喷洒或飞散出来的烹调材料溅在操作部上,因而弄脏操作部,或产生误动作。
而且,操作部的设置空间很宽敞,因而能够使操作部本身或者是操作部上的接触部大型化,从而更加便于操作。
还有,顶板有不对着加热器的宽敞的空间,因而能够使用大型的烹调器具。并且,并排放置使用的烹调器具彼此之间的间隔很宽,因而能够防止感应加热烹调器因电磁振动而产生共鸣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方式的加热器,顶板上表面的操作部是扁平的很薄的且不要手指的水平操作的触摸开关,因而在顶板上很容易操作,并且能维持顶板上表面的平坦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方式的加热器,构成操作部的触摸开关的触摸检测电极设置于一块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上,另一面上设置其他零部件,因而在顶板上能够紧凑地设置触摸开关的对应的触摸检测电路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式的加热器,与顶板上分开设置的控制烧烤烹调器的动作的操作器不设在顶板上,因而能够避免在顶板上的烹调用的操作控制与烧烤的操作控制的混同。并且能够避免顶板上表面的部件排列的复杂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的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热烹调器组装于系统厨房的正面剖面图。
图3是第2的操作部29的详细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装有触摸开关的对应电路的电路基板34的正面图。
图5是详细表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热烹调器中装有电路基板34的部分的正面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热烹调器的电路结构的概略方框图。
图中,2是顶板,W2是顶板的宽度,RO2、LO2是左右平分的顶板的两侧部的各中心,3是主体机壳,W3是主体机壳的宽度,RO3、LO3是左右平分主体机壳的两侧部的各中心,9是操作器(操作部),11是烧烤烹调器,14是第1加热器,O14是第1加热器的中心,15是第2加热器,O15是第2加热器的中心,28是第1操作部,29是第2操作部,34是电路基板,35是触摸检测电极,47是其他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的一实施例。
首先,本实施例的加热烹调器大致上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由烹调器本体1和顶板2构成。烹调器本体1的外壳由主体机壳3构成。该主体机壳3为金属制品,形成为长方体箱体状。该主体机壳3内收纳有控制加热器全部动作的控制装置,前表面部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操作部4和烧烤烹调器门5。
操作部4具有开关加热烹调器电源的跷跷板式操作器6、后述的加热器以及烧烤加热器的开关,以及调整其火势的按压·旋转式操作器6~10。其操作信息提供给上述控制装置。
烧烤烹调器门5是烧烤烹调器(该情况下是烘烤器)11的前表面部,其后方(主体机壳3内)有可与烧烤烹调器门5一起抽出的烧烤容器(未图示),而且有对其进行加热的例如铠装线构成的上述烧烤加热器(亦未图示)。烧烤烹调器11收容于主体机壳3内。
装配有控制装置和操作部4以及烧烤烹调器11的主体机壳3构成下部单元12。
主体机壳3内的上部设置有内箱13。该内箱13是呈现出强磁性的金属制品,成比主体机壳3小的长方体箱体状。该内箱13内收容有第1加热器14和第2加热器15,以及如图1所示的第3加热器16。第1加热器14和第2加热器15由各自的加热器支架14a、15a支撑于内箱13内。还有,图2中未图示的第3加热器16也同样由加热器支架支撑于内箱13内。
第1加热器14和第2加热器15由呈螺旋状卷绕的感应加热线圈构成。这些加热器14、15如图1所示装配在内箱13内的稍微前侧的左右两侧部。第3加热器16是进行辐射加热的辐射加热器,由卷成螺旋状的镍铬丝构成,装配在上述内箱13内的后侧的中央部。
构成顶板2的板主体(后述)上装有显示上述第1至第3加热器14~16的火势用的,例如由发光二极管阵列构成的第1至第3的火势显示部17、18、19。
顶板2由例如长方形板状的耐热玻璃制的板主体20和设置于其周围的例如金属制的板框21构成。板主体20的宽度W2比主体机壳3的宽度W3要宽,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的各中心O14、O15位于左右平分(W3/2)上述主体机壳3得到的两侧部的各中心RO3、LO3(W3/4)的偏外侧,而且是左右平分(W2/2)板主体20,即大致上是平分顶板2得到的两侧部的各中心RO2、LO2(W2/4)的偏内侧的位置上。
在板主体20的上表面,对着第1至第3加热器14~16的部位上标着第1至第3加热区导盘(guide)22、23、24。而且,所述第1至第3火势显示部17~19上形成有透过构成这些火势显示部的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出的光的光透过部25、26、27。还可用在各个部分25、26、27开孔,以代替光透过部的方法。
而且在板主体20上,在上述第1及第2加热区导盘22、23偏外侧处,邻接第1以及第2火势显示部17、18设置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与所述的操作部4一样,能够开关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及调整火势。
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由触摸开关构成。图3至图6表示第2操作部29的详细结构。还有,第1操作部28也具有与第2操作部29同样的结构(未图示)。第2操作部29上,如图3所示排列有触摸开关接触部30、31、32、33。接触部30使第2加热器15为导通(接入)状态,接触部31使其为断开(切断)状态。接触部32加大火势,接触部33减小火势。
与接触部30~33相对,顶板2的下表面上如图4以及图5所示,设置表里两面都有电路图案(印刷电路)的电路基板34。该电路基板34的上表面分别与接触部30~33相对设置有检测这些部件被操作的情况的触摸检测电极35。
图6表示加热烹调器的概略电路结构以及触摸开关的详细电路结构。图6中,输出规定频率的振荡信号的振荡电路36的输出端子上分别并联连接与上述接触部30~33对应的触摸开关。各触摸开关由上述触摸检测电极35、耦合电容37、二极管38、电阻40以及充电电容41构成。二极管38的阳极通过耦合电容37连接于振荡电路36的输出端,在该二极管38的阳极与耦合电容的连接点上连接着上述触摸检测电极35。而且,二极管38的阴极与接地点(ground)之间并联连接着电阻40以及充电电容41。如此构成的各触摸开关将上述二极管38的阴极侧连接于微机42的A/D输入端口。
微机42控制所有加热烹调器的全部动作。
图6中,微机42通过逆变器控制电路43连接到逆变器44上。逆变器控制电路43在微机42的控制下控制逆变器44,逆变器44向所述第2加热器(感应加热线圈)15供给高频电流。还有,对于第1加热器16,也配备逆变器控制电路及逆变器(未图示),连接于微机42。另外,微机42上连接着所述操作部4和第2火势显示部18。第1火势显示部17也连接于微机42(未图示)。
还有,如图6所示的各电路45分别表示由二极管38、电阻40、充电电容41构成的电路方框图。电路46表示这些电路45的方框图上分别加上耦合电容37和触摸检测电极35而构成的组合综合电路。
图6中,振荡电路36的输出电流分别通过耦合电容37、二极管38向充电电容41充电。充电电容41的充电电压施加于微机42的A/D输入端口。
一旦使用者触到接触部30,就在接触部30与触摸检测电极35之间等价地形成电容,由于振荡电路36的输出电流流入人体,流向充电电容41的电流减少,该充电电压降低。即本实施例的触摸开关是电容方式的,通过用微机42检测由该动作造成的充电电容41的充电电压的降低,微机42检测出第2操作部29的接触部30被人所操作。从而使对应的第2加热器15导通。
其他接触部31、32、33的动作也与之相同,通过各触摸操作分别使第2加热器15断路,加强其火势,或减小其火势。
还有,所述的操作部4中,跷跷板式的操作器6用于加热烹调器电源的开关,按压·旋转式操作器7用于第1加热器14的开关和调整火势,同样的操作器8用于第3加热器6的开关和调整火势,同样的操作器9用于烧烤加热器的开关和调整火势,同样的操作器10用于第2加热器15的开关和调整火势。
于是,如图4以及图5所示,电路基板3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触摸开关的触摸检测电极35,上述耦合电容37乃至于充电电容41以及连接器(connector)48安装在电路基板34的下表面。上述连接器48如图5所示,在所述内箱13内,通过电缆50连接安装有构成所述微机42和所述第1至第3火势显示部17~19的零部件的基板49。
又如图5所示,顶板2内,与组装有加热烹调器的系统厨房(system kitchen)的柜台顶板53相对的部分的后侧装有加强板51,该加强板51覆盖着装入触摸开关的上述电路基板34,具有保护功能。
上述顶板2和收容有上述第1至第3加热器14~16的内箱13组装构成上部单元52。该上部单元52还与所述下部单元12结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加热烹调器中,顶板2的宽度W2比主体机壳宽度W3要宽(W2>W3),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的各中心O14、O15位于左右平分主体机壳3得到的两侧部的各中心RO3、LO3的外侧,而且是在左右平分顶板2得到的两侧部的各中心RO2、LO2的内侧的位置上。因此,顶板2的左右的偏外侧部位形成有不对着加热器的宽敞的空间,这些空间的任何一处或者是分成两处设置有操作部。如此设置的操作部位于从加热器偏向外侧的部位。因而,使用者在操作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时,没有手碰到放置于对着顶板2上的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的加热区导盘22、23上的烹调器具的危险,而且,能够不受烹调器具的妨碍地操作。还有能够避免从烹调器具中喷洒或飞散出来的烹调材料溅在操作部上,因而弄脏操作部,产生误动作。
而且,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本身或者这些操作部上的接触部30~33也能够大型化,因而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性能,也提高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的反应性能。
还有,顶板2有不与加热器14、15相对的宽敞的空间,因而能够使用大型的烹调器具。并且,并排放置使用的烹调器具彼此之间的间隔很宽,因而能够防止感应加热器因电磁振动而产生共鸣音。
而且,采用本实施例,则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是扁平的很薄的且不要手指的水平操作的触摸开关,因而在顶板2上很容易操作,并且,能维持顶板上表面的平坦性。
而且,采用本实施例,电路基板34的上表面设置有构成操作部的触摸开关的触摸检测电极35,该电路基板3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其他零部件47,例如上述耦合电容37乃至充电电容41以及连接器48,因而不需要多块电路基板,在顶板上能够紧凑地设置触摸开关的对应触摸检测电路部。
而且,采用本实施例,与顶板2上分开设置的控制烧烤烹调器11的动作的操作器9不设在顶板上,因而能够避免在顶板2上的烹调用的操作控制与烧烤的操作控制的混同。并且能够避免顶板2上表面的零部件排列的复杂化。
还有,由于邻接火势显示部17、18设置有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便于一边查看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的火势一边操作这些操作部。
而且,由于除了设置于前表面部的操作部4,另外还在顶板2上也设置有操作部28、29,增加了操作的自由度,能随意地使用加热烹调器。
而且,由于使安装于电路基板34上的连接器48位于主体机壳3内,容易实现与该主体机壳3内的设备的连接。
还有,也可以在顶板2上表面的中央部,即第1以及第2加热区导盘22、23之间设置第1以及第2操作部28、29。又可在板框21上设置这些操作部。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不只限于上述及图示的实施例,只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换而后实施。例如,第1以及第2加热器14、15也可以是进行辐射加热的加热器。

Claims (4)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具备
主体机壳、
分别设置于该主体机壳内的左右的第1以及第2加热器、
设置于所述主体机壳上表面的顶板,以及
控制所述第1及第2加热器的动作的操作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宽度比所述主体机壳的宽度要宽,
所述第1及第2加热器分别配置于所述主体机壳左右平分而成的两侧部的偏外侧的位置,而且是分别配置于所述顶板左右平分而成的两侧部的偏内侧的位置,
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操作部由触摸开关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开关的触摸检测电极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上,而该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上装有其他零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主体机壳内有烧烤烹调器,在主体机壳的前表面部具有控制该烧烤烹调器的动作的操作部。
CN 200420074078 2003-08-08 2004-08-09 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745472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90364 2003-08-08
JP2003290364A JP3895313B2 (ja) 2003-08-08 2003-08-08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45472Y true CN2745472Y (zh) 2005-12-14

Family

ID=3436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74078 Expired - Lifetime CN2745472Y (zh) 2003-08-08 2004-08-09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95313B2 (zh)
CN (1) CN2745472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810A (zh) * 2010-09-28 2012-04-18 姚凌 一种预约煮食机
CN102727065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姚凌 预约蒸煮器
CN103349490A (zh) * 2007-01-15 2013-10-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2674A (ja) 2005-05-19 2006-11-30 Rinnai Corp コンロ
JP4854391B2 (ja) * 2006-06-16 2012-01-18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JP4818017B2 (ja) * 2006-07-31 2011-11-16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JP5002334B2 (ja) * 2007-05-28 2012-08-15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CN102960058A (zh) * 2010-06-21 2013-03-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WO2020016965A1 (ja) * 2018-07-18 2020-0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9490A (zh) * 2007-01-15 2013-10-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3349490B (zh) * 2007-01-15 2016-04-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2415810A (zh) * 2010-09-28 2012-04-18 姚凌 一种预约煮食机
CN102727065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姚凌 预约蒸煮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63747A (ja) 2005-03-10
JP3895313B2 (ja) 200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17409B2 (ja) 加熱調理器
US7851720B2 (en)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circuit configuration for a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and control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domestic appliance with at least one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CN2745472Y (zh) 加热烹调器
CN101484756A (zh) 烹饪用具,尤其是家用烹饪用具
JPH10214677A (ja) 加熱調理器
JP6193201B2 (ja)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CN1130110C (zh) 微波炉食物量检测器、采用该检测器的微波炉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58181U (zh) 遥控器
JP4263220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2339349U (zh) 一种带手势感应的集成灶
CN202183759U (zh) 厨房电器的触控板
CN209003527U (zh) 控制面板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09622871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11984944U (zh) 烹饪器具
CN221098711U (zh)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设备
JP4818017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7696104U (zh) 一种蒸烤设备
JP4910021B2 (ja) 加熱調理器
JP4460899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09203025U (zh) 料理机机座及料理机
CN218500518U (zh) 具有开合盖检测的烹饪器具
CN211432330U (zh) 烹饪锅具以及烹调器
CN212543756U (zh) 一种触摸开关
CN215687000U (zh) 烹饪器具
JP200817711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