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11539U - 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11539U CN222611539U CN202421186287.7U CN202421186287U CN222611539U CN 222611539 U CN222611539 U CN 222611539U CN 202421186287 U CN202421186287 U CN 202421186287U CN 222611539 U CN222611539 U CN 222611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plate
- cylinder
- plates
-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包括包装袋输送线与料包输送线,包装袋输送线包括供袋输送机构,并沿供袋输送机构的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对接有送袋纠偏机构,送袋纠偏机构输出端对接有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并经该机构分别对接有横向对称设置的两组推包装袋机构;所述料包输送线包括料包筛选机构,该料包筛选机构经升降台将料包抬升至推包装袋机构与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之间进行推包装袋,并沿推包装袋方向依次设置有热封理袋机构与出料换向机构,该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各组件配合稳定且高效,利于二次装袋包装工作的高效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
背景技术
二次装袋机用以对一次灌装抽真空后的形状规则物料的二次包装,二次包装能有效降低真空包装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破损概率,以保证粮食的卫生和品质。目前国内二次套袋环节依然多以人工套袋并封口的方式进行,操作较为麻烦,对工人而言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卫生方面也良莠不齐,同时企业的用人成本也久高不下。
常见的送袋机构为手动调节以适应包装袋的尺寸,保证对中气缸的顺利对中,但手动调节较为繁琐且误差较大;还有目前在包装袋输送到对中工位时前端无限位机构对其移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制,常导致对中无法保证在合适的位置,即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包装的位置摆正,且对中后与张袋工位的配合还需完善,效率不足。
在二次装袋中一般张袋机构需要张开袋口并直接对接到装料入袋工位,然后松开袋口复位并重复且需等待装料入袋工位完成输送后再进行下一次装料入袋,工效较低且在张袋工位并无撑袋组件配合对袋口进行稳定张开,张袋及送袋稳定性不足。
传统的递送推包工序繁复,且推包导向不足,且在推包入袋后即收回将存在在输送到热封工位时出现压到料包的风险,即导致热封包装失败,亟待改善。
真空二次包装对真空物料的硬度筛选是必要的,且主流的实现方式可大致分为两种,在此暂称为“按压式”和“限宽式”。按压式即对物料(料包)施加一定压强,观察是否形变,以此区分软硬。施压方式多样,但考虑到过大压力将给物料留痕,因此常有软硬特性不明显的物料未被筛除。按压式包含筛除机构后体积普遍偏大。限宽式通过一段左右两侧以输送带夹紧物料提供动力,底部无支撑的输送线实现筛选。但凡物料宽度小于预设宽度,两侧输送带未能有效夹紧物料提供摩檫力时,物料自然掉落。但常因物料宽度的自然误差导致剔除率虚高。
从目前的市场看,真空二次套袋设备所用的真空物料对中机构不同之处多为基准不同,但几乎有着共同的缺陷:1、六面真空物料进入包装袋多依赖固定形状的模具,模具形状与物料移动方向的垂直切面形状基本一致,一旦物料旋转九十度,势必导致干涉,而对中机构无法有效检测;2、对中机构多设置在软包检测机构之后,成功通过的硬包存在慢漏气等原因重新变为软包的可能,一旦设备暂停时间较长,便存在软包试图穿过模具的危险事件发生,而对中机构无法有效检测。
从目前市场来看,真空二次包袋对美观度的需求还在提升,包装设备对风琴包装袋口的整理是一大重点。纵观理袋的发展史,从最初的侧边吹气,到简单的弹簧拨杆,再到由伺服电机和气动手指联合完成的仿生动作,都是对理袋方式的不同探索。与此同时,设备包装速度需求的大幅提升也决定了理袋动作必须简单快捷有效。更有甚者,包装袋样式愈发多样,其主要材质和次要材质的特性及其分布情况各异也对理袋机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目前已有的公开申请[CN]一种理袋热封机构 - CN216035522U,其通过辅助理袋杆对包装袋进行理袋配合热封能够满足对风琴袋类型的包装袋进行热封和折合,但仅是顶接中缝,且尺寸不足,位置单一,对袋口形变的控制力及适用性均不足。
随着真空二次包装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二次真空包装袋采用了带有较长预封边且嵌上塑料手提扣的款式,且包装材质软硬兼而有之。常见的包装设备由于物料走向的原因,其成品出料时手提扣多在前方,经常有手提扣顶靠过渡段或较硬预封边卡入缝隙的现象,造成了不少输送难题。为此,产线上经常额外加设首尾换向机构,需要成品在此启停,严重限制了输送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不仅结构合理,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包括包装袋输送线与料包输送线,所述包装袋输送线包括供袋输送机构,并沿供袋输送机构的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对接有送袋纠偏机构,所述送袋纠偏机构输出端对接有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并经该机构分别对接有横向对称设置的两组推包装袋机构;所述料包输送线包括料包筛选机构,该料包筛选机构经升降台将料包抬升至推包装袋机构与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之间进行推包装袋,并沿推包装袋方向依次设置有热封理袋机构与出料换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于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上方架设有纠偏组件,该纠偏组件包括横向延伸的纠偏板,所述纠偏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与其滑动连接的纠偏气缸安装板,两纠偏气缸安装板分别连接在正反牙一体的丝杆的两组丝杆螺母上以经其驱动相向或相背滑移,两纠偏气缸安装板下端均设置有纠偏气缸,两纠偏气缸的活塞端均相向设置且于端部均固连有呈倒Z型的毛刷固定板,毛刷固定板底端均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固设有纠偏毛刷;所述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外架设有用以限制包装袋端部的限位组件;所述毛刷固定板底部固设有纵向延长段,该纵向延长段朝限位组件侧延伸并于端部竖向下延伸形成竖向拨段。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横向延伸且从中区别为旋向相反的两段以对接两纠偏气缸安装板,丝杆经轴承座安装在纠偏板上,所述丝杆其中一端经纠偏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送袋输送带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其的输送带支架,所述纠偏板横向两侧均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支撑竖板与输送带支架固连,所述纠偏电机固定在支撑竖板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顶端下方固设有一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顶部活塞端固连有限位连板,所述限位连板纵向端延伸出限位架并沿其横向长度方向间隔固连有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均竖向上延伸以顶接在包装袋端部;所述限位架顶端表面固设有导向滑板,该导向滑板近送袋输送带一侧朝下斜向延伸有用于限位架与送袋输送架之间导向的斜板,该斜板与送袋输送带横向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限位架顶部远离送袋输送带一侧与限位连板上同位开设有供后续张袋工位吸附包装袋上下层进行张拉的让位口,所述让位口至少设置一组且与限位板错位设置,所述限位架上固设有一朝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方向水平延伸的托袋杆。
进一步的,所述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包括张袋组件与一横向滑移并以双工位对接在张袋组件输送端部的撑袋机构,所述张袋组件包括张袋固定架以及经张袋滑轨在张袋固定架上纵向滑移的张袋支架,所述张袋支架内竖向相对设置有上张袋电缸与下张袋气缸,所述上张袋电缸与下张袋气缸的伸缩端均设置有张袋吸盘,所述张袋固定架上固设有开袋移动气缸并经其与张袋支架连接以驱动纵向滑移;所述撑袋机构包括两组撑袋组件,该撑袋组件均包括两平行设置以顶接在包装袋开口横向两侧的撑袋板;所述撑袋板均经其侧端固连的撑袋曲柄转动连接在撑袋底板上,所述撑袋曲柄远离撑袋板一端均与撑袋气缸的活塞端铰接以经其驱动撑袋板联动摆转;所述撑袋底板上于撑袋板侧端均设置有用以将包装袋顶接在撑袋板上的夹袋气缸;所述撑袋底板下端经若干滑块滑动连接在一横向延伸的切换滑轨上,所述撑袋底板下端还设置有驱动其横向滑移以切换工位的切换气缸;所述撑袋底板于撑袋移送工位下方均设置有套袋检测开关,所述撑袋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两组供套袋检测开关检测的凹口;所述张袋支架上设置有用以驱动张袋吸盘吸放的真空发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推包装袋机构均包括将升降台上的料包推送到经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撑开包装袋内的推包组件,所述推包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纵向架,该纵向架上固设有纵向延伸的推包滑轨并经驱动件驱动纵推板在推包滑轨上滑移,所述纵推板上竖向滑动连接有呈L型的推包板,所述纵推板上设置有驱动推包板竖向滑移的复位气缸,所述推包组件推送末端下方设置有用以支撑料包及包装袋推送至热封理袋机构工位的推包通道托板;所述推包通道托板上表面在推包组件推送末端开设有方形助推口,该方形助推口内设置有助推板,该助推板端部经助推气缸驱动纵滑移以拖送料包及包装袋至下一工位;所述撑袋组件包括伸入包装袋并支撑于袋口横向两侧的撑袋板,所述撑袋板靠近抬包组件一侧顶部与侧部均固连有便于导向的推包导板,所述推包导板均朝外展开呈敞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料包筛选机构包括进料输送皮带,所述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以衔接出料的升降台与直通输送皮带,所述直通输送皮带上设置有用以控制其上下摆转的驱动组件;所述进料输送皮带上设置有软包检测组件,所述软包检测组件包括物料夹板,所述物料夹板上设置有伸缩顶柱,用以顶压料包;所述升降台设置在直通输送皮带的上方,且升降台经第一气缸驱动升降,用以升降台的进料侧与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衔接或脱离;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升降台的两端侧,第一气缸的双活塞杆朝上固连升降台,第一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外部机架上;所述直通输送皮带安装在输送带架体上,所述输送带架体远离进料输送皮带的端侧铰接在外部机架上,所述输送带架体靠近进料输送皮带的端侧经作为驱动组件的第二气缸驱动摆转,用以直通输送皮带的进料侧与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衔接或脱离;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输送带架体上,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在外部机架上;所述进料输送皮带水平传动设置;所述软包检测组件包括位于进料输送皮带上方的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上固连有开口夹气缸,所述物料夹板具有两块并分别固连在开口夹气缸的两端活塞杆上;所述物料夹板具有两块并位于进料输送皮带的上方,两块物料夹板相对设置;所述伸缩顶柱设置在其中一块物料夹板上,该物料夹板上开设有顶柱的让位通孔,并在物料的非夹紧面侧固连有检测用伸缩气缸,顶柱固连在检测用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该升降台上在物料输送方向的两相对侧部分别设置有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所述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经驱动组件驱动进行联动靠拢或联动远离,所述从动夹板上还连接有电阻尺,所述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安装让位通口;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板底面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传动方向为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所述传动皮带的其中一侧带体上固连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穿过安装让位通口后与从动夹板底部相固连;所述传动皮带的其中另一侧带体上固连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穿过安装让位通口后与主动夹板底部相固连;所述主动夹板与安装板之间、从动夹板与安装板之间均连接有滑块滑轨移动副,所述滑块滑轨移动副的导向方向为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连在安装板底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主动夹板底部固连;所述电阻尺的缸体固连在安装板底部,所述电阻尺的伸缩杆与从动夹板底部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热封理袋机构包括经电机组件驱动沿横向相向靠拢或相背远离的两组随动板,所述随动板下端均固连有理袋爪,所述理袋爪包括与随动板连接的横向调位板,所述横向调位板下端连接有竖向调位板,竖向调位板侧边连接有纵向调位板,所述纵向调位板成倒L型,所述纵向调位板端部均为圆弧倒角以顶接在包装袋中缝两侧的折边上;沿包装袋纵向输送方向于热封输出端设置有对中组件;所述纵向调位板纵向端、横向调位板横向端以及竖向延伸的竖向调位板均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利于调节的条形孔,并均经螺栓以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理袋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以及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背侧固连有热封组件,所述热封组件包括有固定框架连接的主板,所述主板上经联动组件驱动上热封板与下热封板竖向靠近或远离滑移,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横向对称设置在主板上的联动柄,所述联动柄中心均与主板转动连接,联动柄内外侧分别铰接有上联动杆与下联动杆,所述上联动杆下端均与上热封板连接,下联动杆均与下热封板连接,位于两联动柄之间的主板上固设有联动气缸,该联动气缸活塞端底部连接在上热封板上;所述对中组件包括出料输送带,所述出料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经均经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有顶板,所述顶板下端固连有开口夹气缸,所述开口夹气缸横向两端均经活塞杆连接有经其驱动相向或相背横移的夹板,所述夹板底端均固连有对中方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换向机构包括出料输出机,所述出料输出机的输出端上对接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翻转板,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翻转板翻转的动力机构,所述翻转板上对应出料输出机的输送方向滑接有接料槽;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转动座,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左右两侧上固连有与同侧的转动座配合的转动轴,其一转动轴伸出转动座,伸出端上与动力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铰接有翻转气缸,所述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上安装有翻转摆臂,所述翻转摆臂的一端固定于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上并与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同步转动,所述翻转摆臂的另一端与翻转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所述接料槽的槽口朝向翻转板上与出料输出机对接的一端,所述翻转板的下板面中部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接料槽滑移的无杆气缸,所述翻转板的下板面上滑接有滑移支架,所述滑移支架与无杆气缸上的滑块固连,所述滑移支架与接料槽固连;所述滑移支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平行于翻转板,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连接翼板,所述连接翼板垂直于连接板,所述翻转板上于接料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供连接翼板穿过与滑移的滑移导孔,所述无杆气缸上的滑块与连接板的中部固连,所述连接翼板的端部穿过滑移导孔并与接料槽的同侧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槽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固定挡板,两个固定挡板的其中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挡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远离连接挡板一侧滑接于翻转板上板面上,两个固定挡板、连接挡板、支撑板、翻转板围成一个接料空间;所述支撑板上于接料空间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承载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的活动端与缓冲承载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与缓冲承载板之间于缓冲气缸周侧设置有辅助弹簧;所述连接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垂直于翻转板板面的导向孔,所述连接翼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导向孔配合的螺钉;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的下板面上安装有摆转支架,所述摆转支架包括摆转底板,所述摆转底板平行于翻转板,所述摆转底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摆转翼板,所述转动轴固定于摆转翼板外侧,所述连接板与翻转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摆转底板与翻转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出料输出机输出口位于转动座之间侧上方,所述出料输出机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的一端伸出传送带输出口并向着同侧的转动座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端,两个延伸端之间连接有与传送带输出口对接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翻转板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双工位的设计,即在当第一工位在对接撑袋机构的工位时,第二工位即对接在其中一推料装袋工位,而后横移切换,往复循环便于增加工作效率,且张袋组件与撑袋组件配合高效,夹袋稳定,该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各组件配合稳定且高效,利于二次装袋包装工作的高效进行。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纠偏机构与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纠偏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纠偏组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限位组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7为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的张袋组件与纠偏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中撑袋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9为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中撑袋底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包装袋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X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Y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料包筛选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14为料包筛选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15为料包筛选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图16为软包检测组件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17为软包检测组件的构造示意图二;
图18为软包检测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9为开口夹气缸与检测用伸缩气缸的气路连接简图;
图20为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21为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的构造示意图二;
图22为热封理袋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3为热封理袋机构中理袋组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24为热封理袋机构中热封组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25为热封理袋机构中对中组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26为热封理袋机构中工作状态的动作顺序示意图;
图27为热封理袋机构中包装袋的折痕状态示意图;
图28为出料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9为出料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0为出料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1为出料换向机构的中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出料换向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出料换向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成品下落);
图34为出料换向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翻转板翻转)。
图中:A-出料换向机构,B-热封理袋机构,C-纠偏机构,D-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E-推包装袋机构,15-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27-料包筛选机构,28-供袋输送机构,29-主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4所示,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包括经由主机架支撑安装的包装袋输送线与料包输送线,所述包装袋输送线包括供袋输送机构,并沿供袋输送机构的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对接有送袋纠偏机构,所述送袋纠偏机构输出端对接有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并经该机构分别对接有横向对称设置的两组推包装袋机构;所述料包输送线包括料包筛选机构,该料包筛选机构经升降台将料包抬升至推包装袋机构与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之间进行推包装袋,并沿推包装袋方向依次设置有热封理袋机构与出料换向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袋输送机构主要由挂袋部分和推袋部分组成。挂袋部分由气动分度转盘驱动,转动四个挂袋杆,通过取袋工位的检测信号检测该挂袋杆是否有包装袋来控制气动分度盘的启停。且挂袋转盘设置两个,可以交替进行供袋作业。当取袋工位的挂袋杆上有包装袋时,推袋升降气缸下降令推袋拨叉就绪,通过推袋气缸将包装袋往吸盘方向推动。当挂袋杆上方的推袋检测开关检测到前端的包装袋时,推袋气缸停下,取袋吸盘伸出取袋。包装袋取出后,通过链条上的拨袋杆使包装袋平铺到送袋输送带上,再由输送机构将包装袋送至张袋工位并对中定位。当挂袋工位上的挂袋杆包装袋取完之后推袋升降气缸上升,气动分度盘转动一个工位。若分度盘旋转一周均检测无袋,则袋库切换气缸动作,切换另一个挂杆转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纠偏机构包括于送袋输送带C1输送末端上方架设有纠偏组件,该纠偏组件包括横向延伸的纠偏板C3,所述纠偏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与其滑动连接的纠偏气缸安装板C4,两纠偏气缸安装板分别连接在正反牙一体的丝杆C5两组丝杆螺母上以经其驱动相向或相背滑移,两纠偏气缸安装板下端均设置有纠偏气缸C6,两纠偏气缸的活塞端均相向设置且于端部均固连有呈倒Z型的毛刷固定板C7,毛刷固定板底端均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固设有纠偏毛刷C8;所述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外架设有用以限制包装袋端部的限位组件C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偏气缸安装板上均固连有滑块,并通过滑块与固设在纠偏板上的横向滑轨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毛刷固定板底部固设有纵向延长段C10,该纵向延长段朝限位组件侧延伸并于端部竖向下延伸形成竖向拨段C11,由于一般用以承接输送带输出端的承接台的水平面均低于输送带上端面以便接收,而通过竖向拨段的设置可使得包装袋在经送袋输送带送至限位架上时,通过纠偏毛刷进行调位过程中由竖向拨段进行配合对包装带前端进行限位摆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丝杆横向延伸且从中区别为旋向相反的两段以对接两纠偏气缸安装板,丝杆经轴承座安装在纠偏板上,所述丝杆其中一端经纠偏电机C12驱动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送袋输送带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其的输送带支架C13,所述纠偏板横向两侧均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支撑竖板C14与输送带支架固连,所述纠偏电机固定在支撑竖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呈工字型的限位架C15,所述限位架顶端下方固设有一限位气缸C16,所述限位气缸顶部活塞端固连有限位连板C17,所述限位连板纵向端延伸出限位架并沿其横向长度方向间隔固连有若干限位板C18,所述限位板均竖向上延伸以通过其纵向端面顶接在包装袋端部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架顶端表面固设有导向滑板C19,该导向滑板近送袋输送带一侧朝下斜向延伸有用于限位架与送袋输送架之间导向的斜板C20,该斜板与送袋输送带横向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斜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输送带卡在限位架与送袋输送架之间或于该空挡处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架顶部远离送袋输送带一侧与限位连板上同位开设有供后续张袋工位吸附包装袋上下层进行张拉的让位口C21,所述让位口至少设置一组且与限位板错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纠偏机构的工作原理:首先根据包装袋的宽度尺寸进行纠偏气缸安装板的位置设定,即通过丝杆转动进而同步缩小或增加两纠偏气缸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宽度的包装袋,包装带在经送袋输送带输送后部分到达限位架上并经限位板顶接限位,后送袋输送带停止,两纠偏气缸启动并将纠偏毛刷进行相向移动对包装袋进行摆正位置并保持居中,由竖向拨段进行配合对包装带前端进行限位摆正,纠偏后限位气缸回缩将限位板下移,且同时张袋工位的吸盘在让位口出进行吸附包装袋上下层,并进行移送以及后续张袋动作,且纵向移送穿出限位架,由于与限位板错位设置不会相互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包括张袋组件D1与一横向滑移并以双工位对接在张袋组件输送端部的撑袋机构D2,所述张袋组件包括张袋固定架D3以及经张袋滑轨D4在张袋固定架上纵向滑移的张袋支架D5,所述张袋支架内竖向相对设置有上张袋电缸D6与下张袋气缸D7,所述上张袋电缸与下张袋气缸的伸缩端均设置有张袋吸盘D8,所述张袋固定架上固设有开袋移动气缸D9并经其与张袋支架连接以驱动纵向滑移;所述撑袋机构包括两组撑袋组件D10,该撑袋组件均包括两平行设置以顶接在包装袋开口横向两侧的撑袋板D11,双工位的撑袋机构即对应了两组的出料装袋机构,即在当第一工位在对接撑袋机构的工位时,第二工位即对接在其中一出料装袋工位,而后横移切换,往复循环便于增加装袋效率,针对不同规格包装袋,只需更换撑袋板即可适应不同规格的包装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板均经其侧端固连的撑袋曲柄D12转动连接在撑袋底板D13上,所述撑袋曲柄中部转动连接在撑袋底板上,所述撑袋曲柄远离撑袋板一端均与撑袋气缸D14的活塞端铰接以经其驱动撑袋板联动摆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底板上于撑袋板侧端均设置有用以将包装袋顶接在撑袋板上的夹袋气缸D15,所述夹袋气缸活塞端均固设有以利于夹固的夹袋硅胶D1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底板上表面均开设有限制撑袋板摆转的限位槽D1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底板下端经若干滑块滑动连接在一横向延伸的切换滑轨D18上,所述撑袋底板下端还设置有驱动其横向滑移以切换工位的切换气缸D1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底板于撑袋移送工位下方均设置有套袋检测开关D20,所述撑袋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两组供套袋检测开关检测的凹口D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张袋支架上设置有用以驱动张袋吸盘吸放的真空发生器D22,该真空发生器通过管路与张袋吸盘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张袋组件的进料端对接送料纠偏机构,该送料纠偏机构与张袋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以托接包装袋的托袋杆D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的工作原理:首先包装袋经上张袋电缸与下张袋气缸的相向伸出对压并夹持,同时开启真空发生器,令张袋吸盘及相应的真空管路内及时形成负压环境,在张袋吸盘接触外袋后抓取一侧的包装袋表面。张袋吸盘抓取包装袋表面之后,下张袋气缸完全缩回,上张袋电缸根据需要提升到对应高度,实现张袋。在张袋后经开袋移动气缸收缩将包装袋横移并经拖袋杆托接,到位后即对接到撑袋组件,此时该工位的撑袋气缸收缩将撑袋板展开以撑接在袋口内横向两侧,同时夹袋气缸伸出将包装袋夹固在撑袋板上以便横向移送,夹固后切换气缸启动将该工位的撑袋组件横移对接该侧的推包装袋机构,并将另一侧完成装袋出料的空闲撑袋组件同步横移至对接撑袋组件的工位,并以此循环,高效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包装袋机构均包括将升降台上的料包推送到经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撑开包装袋内的推包组件E6,所述推包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纵向架E7,该纵向架上固设有纵向延伸的推包滑轨E8并经驱动件驱动纵推板E9在推包滑轨上滑移,所述纵推板上竖向滑动连接有呈L型的推包板E10,所述纵推板上设置有驱动推包板竖向滑移的复位气缸E11,所述推包组件推送末端下方设置有用以支撑料包及包装袋并推送至下一工位的推包通道托板E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包通道托板上表面在推包组件推送末端开设有方形助推口E13,该方形助推口内设置有助推板E14,该助推板端部经助推气缸E15驱动纵滑移以拖送料包及包装袋至热封工位,该助推气缸固连在助推板下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由同步带E16、推包电机E17以及两带轮E18组成,所述纵推板固连在同步带上并经推包电机驱动同步带传动进行纵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包板水平段端部固设有利于推包的推包橡胶块E1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组件包括伸入包装袋并支撑于袋口横向两侧的撑袋板E20,所述撑袋板靠近抬包组件一侧顶部与侧部均固连有便于导向的推包导板E21,所述推包导板均朝外展开呈敞口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抬包组件包括抬包板E22,该抬包板横向两侧下端均设置有驱动其升降的抬包气缸E2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撑袋组件正上方的纵向架上设置有感应下方是否撑袋的检测开关E2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撑袋板侧端用以将包装带横向压接在撑袋板上的夹袋气缸E2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袋板均经其侧端固连的撑袋曲柄D12转动连接在撑袋底板D13上,所述撑袋曲柄中部转动连接在撑袋底板上,所述撑袋曲柄远离撑袋板一端均与撑袋气缸D14的活塞端铰接以经其驱动撑袋板联动摆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包装袋机构的工作原理:首先当料包输送到抬包板上,包装袋经张袋板撑开袋口并横移到入袋工位后,抬包气缸伸出将料包推送至与包装袋同水位置,复位气缸伸出将推包板下移至与料包同水平,接着推包电机旋转带动纵推板在纵向架上平移,进而由推包板将位于抬包板上的料包顺着推包导板以及撑袋板进入包装袋,进入后夹袋气缸收缩,并任由推包板持续将入袋的料包推送至末端,使其位于助推板上,再由助推气缸驱动其纵向移动至后续的热封工位进行封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料包输送线上,所述料包筛选机构包括进料输送皮带1,所述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以衔接出料的升降台2与直通输送皮带3,所述直通输送皮带上设置有用以控制其上下摆转的驱动组件;所述进料输送皮带上设置有软包检测组件4,所述软包检测组件包括物料夹板5,所述物料夹板上设置有伸缩顶柱6,用以顶压物料(料包)。
本实用新型的软包检测组件基本采用按压式。与常见的按压式不同,其施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物料夹板的大面积施压,不求压强,更多为确定基准和定位物料;第二部分为伸缩顶柱按压,较大压强,伸缩顶柱采用橡胶头,对物料的伤害不大。另外,本机构加设升降台与直通输送皮带作为筛除方式,让物料的流向多出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台设置在直通输送皮带的上方,且升降台经第一气缸7驱动升降,用以升降台的进料侧与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衔接或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升降台的两端侧,第一气缸的双活塞杆朝上固连升降台,第一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外部机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直通输送皮带安装在输送带架体8上,所述输送带架体远离进料输送皮带的端侧铰接在外部机架上,所述输送带架体靠近进料输送皮带的端侧经作为驱动组件的第二气缸9驱动摆转,用以直通输送皮带的进料侧与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衔接或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输送带架体上,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在外部机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料输送皮带水平传动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软包检测组件包括位于进料输送皮带上方的固定架体10,所述固定架体上固连有开口夹气缸11,所述物料夹板具有两块并分别固连在开口夹气缸的两端活塞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夹板具有两块并位于进料输送皮带的上方,两块物料夹板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顶柱设置在其中一块物料夹板上,该物料夹板上开设有顶柱的让位通孔12,并在物料的非夹紧面侧固连有检测用伸缩气缸13,顶柱固连在检测用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多通道的物料筛选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1、由图13-图15可见,图13-图15分别为机构的三种工作模式。图13的一般工作模式时,检测完毕的物料进入升降台,去往上层进行包装作业。图14的剔除模式为筛除物料所需,此时不合格物料落入直通输送皮带,直通输送皮带短暂反转(逆时针)将物料送至进料输送皮带下方。图15的直通输送模式时,直通输送皮带衔接进料输送皮带,直通输送皮带正转(顺时针),物料直接穿过设备,为无需二次套袋的产品跳过该工序,直接进入产线下个工序,此时物料无需进行筛选,也不存在筛除功能被占用的问题。
2、软包检测组件原理: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缩回和张开两个状态。如图19所示,气路上开口夹气缸与检测用伸缩气缸并联,同步动作。开口夹夹紧时顶柱一同伸出,此时若无阻挡,顶柱将超出物料夹紧面。开口夹张开时顶柱一同缩回,此时顶柱缩回到物料夹紧面以内。当有物料(料包)14且物料硬度足够时,顶柱将与物料夹紧面齐平,检测用伸缩气缸行至固定行程位置,有且仅有此刻判定物料合格。
3、如图19可见,开口夹气缸与检测用伸缩气缸同步调压,开口夹气缸缸径略大于检测用伸缩气缸,即可保证顶柱不会反向顶开开口夹气缸。且根据物料硬度检测标准,调整调压表,即可适应不用硬度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15,该升降台上在物料输送方向的两相对侧部分别设置有主动夹板16与从动夹板17,所述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经驱动组件驱动进行联动靠拢或联动远离,所述从动夹板上还连接有电阻尺18,实时检测其位置。
该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可判断到来的六面真空物料其停放的姿态是否符合要求,能在设备暂停时检测出意外变软的真空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停放板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的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安装让位通口2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板底面的传动皮带21,所述传动皮带的传动方向为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皮带的其中一侧带体上固连有第一转接板22,所述第一转接板穿过安装让位通口后与从动夹板底部相固连;所述传动皮带的其中另一侧带体上固连有第二转接板23,所述第二转接板穿过安装让位通口后与主动夹板底部相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夹板与安装板之间、从动夹板与安装板之间均连接有滑块滑轨移动副24,所述滑块滑轨移动副的导向方向为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气缸25,所述气缸的缸体固连在安装板底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主动夹板底部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尺的缸体固连在安装板底部,所述电阻尺的伸缩杆与从动夹板底部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沿物料输送方向的中线位置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尺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该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由气缸提供动力,由传动皮带传动,以滑块滑轨移动副支撑和导向,配上电阻尺,以检测物料状态。具体为:
机构就绪时,气缸伸出,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相互联动远离,打开至最大,将物料停放板上的物料停放通道完全让出,等待物料的到来。六面真空物料来到机构上的物料停放板的物料停放通道后,气缸缩回,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两侧主、从动夹板同步向中间对称线移动,并推动物料矫正姿态。两侧主、从动夹板将六面真空物料完全夹住后,主、从动夹板间距L便取决于所夹六面真空物料两平行面的距离。此时电阻尺读出从动夹板位置,便可换算出实际间距L。
对于由固定模具成型而出的六面真空物料,其长宽高尺寸波动一般在正负3mm以内,而大多规格的成型物料长和宽相差30mm以上,若是变软后的物料其受压变形量通常也不小于30mm,区分特征十分明显。因此,通过对比实际间距L和预先设定的理论间距L0,算出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即可判定物料状态是否正常。能有效避免严重的物料与模具干涉事件,也能起到包装规格与物料对应性的自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封理袋机构包括经电机组件驱动沿横向相向靠拢或相背远离的两组随动板B1,所述随动板下端均固连有理袋爪B2,所述理袋爪包括与随动板连接的横向调位板B3,所述横向调位板下端连接有竖向调位板B4,竖向调位板侧边连接有纵向调位板B5,所述纵向调位板成倒L型,所述纵向调位板端部均为圆弧倒角B6以顶接在包装袋中缝两侧的折边上;沿包装袋纵向输送方向于热封输出端设置有对中组件B7,电机组件与理袋爪组合形成理袋组件B3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调位板纵向端、横向调位板横向端以及竖向延伸的竖向调位板均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利于调节的条形孔B8,并均经螺栓以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理袋电机B9、主动带轮B10、从动带轮B11、同步带B12以及固定框架B13,所述同步带绕设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电机驱动主动带轮旋转,所述随动板顶端固连在同步带两侧,理袋电机固连在固定框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背侧固连有热封组件B14,所述热封组件包括有固定框架连接的主板B15,所述主板上经联动组件B16驱动上热封板B38与下热封板B39竖向靠近或远离滑移,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横向对称设置在主板上的联动柄B17,所述联动柄中心均与主板转动连接,联动柄内外侧分别铰接有上联动杆B18与下联动杆B19,所述上联动杆下端均与上热封板连接,下联动杆均与下热封板连接,位于两联动柄之间的主板上固设有联动气缸B20,该联动气缸活塞端底部连接在上热封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板背侧经滑块B21与一调节板上的竖向滑轨B22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上固设有滚珠丝杆副B23并经丝杆螺母与主板连接以升级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沿其横向延伸方向固设有横向滑轨B24,所述横向调位板上均固连有横向滑块B25并经横向滑块与横向滑轨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沿其横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感应开关26,所述感应开关字内而外分别为内极限开关B27、原点开关B28以及外极限开关B29,其中一理袋爪上端固连有对接该感应开关的位置感应条B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对中组件包括出料输送带B31,所述出料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经均经竖向的支撑杆B32支撑有顶板B33,所述顶板下端固连有开口夹气缸B34,所述开口夹气缸横向两端均经活塞杆连接有经其驱动相向或相背横移的夹板B35,所述夹板底端均固连有对中方管B36。
该机构实现的功能为热封高度调整、袋口整理收束和封口热合。高度调整由滚珠丝杆副顶端的升降电机提供动力,导轨滑块导向,丝杆螺母传动。袋口收束需要上热封板和下热封板相对预期的水平面对称动作,因此采用一对联动柄保证其动作的对称性和动作速度的一致性。由气缸提供动力,导轨滑块导向。
对中组件主要实现对物料包装袋的对中定位和固定,且有助于物料准确停入预定的处理位置,起到类似阻尼器的作用。物料停于物料处理平台的位置,直接影响了热合部分落在包装袋的位置,也直接决定了理袋爪是否能对两侧风琴边施以相同的形变。本机构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部分为光滑不锈钢方管,较细的方管能够适应于不同的物料厚度。对中动作由开口夹气缸提供动力。
理袋部分连接在热封组件的主板上,与热封组件同步升降,保证其同步对应于热合水平。理袋爪需要以相同的程度对包装袋两侧施以影响,为此采用同步带作为传动,由导轨滑块导向来实现其动作。动力选用伺服电机,灵活的理袋爪动作能充分配合袋口收束,适应不同特性的包装袋。
理袋动作是在理袋爪与上下热封板配合动作下完成的,如图26所示。理袋爪令风琴边出现初始形变后,热封板开始接触包装袋上下边,此时理袋爪视情况选择停留或立刻退出。一般情况下,较硬质的袋子在初始形变的引导下能保证风琴边整齐折叠地完成收束,而较软袋子则需要理袋爪停留以作支撑。
如图27所示,为风琴袋袋口折叠的变形情况示意,可见形变时除了一开始就有的中缝外,还额外形成了两条新的(斜向)折痕(加粗处)。常见理袋机构都是按压中缝来引发初始形变,这样的方式不能有效控制形变塌角的形状,最终导致封口效果不可控。而对称作用于中缝两侧的点配合纵向调位板,既能控制(斜向)折痕形成的位置,也依然能控制中缝的折入深度。对袋口形变的控制力大幅加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换向机构包括出料输出机A1,所述出料输出机的输出端上对接有换向机构A2,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翻转板A3,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翻转板翻转的动力机构A4,所述翻转板上对应出料输出机的输送方向滑接有接料槽A5,使用时,出料输出机的下方设置有与出料输出机输出方向不同的输出传送带A28,换向机构的翻转板可以在出料输出机与输出传送带之间摆转对接,换向机构位于输出传送带的侧部,翻转板水平时,翻转板与输出传送带对接,翻转板上翘时,翻转板与出料输出机对接,使用时,首先,翻转板与出料输出机对接,翻转板出料输出机输出的成品A30会落于翻转板的接料槽上,然后翻转板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翻转至水平,翻转板与输出传送带对接,接料槽将成品推入输出传送带,实现换向。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换向机构的摆转,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转动座A6,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左右两侧上对称固连有与同侧的转动座配合的转动轴A7,其一转动轴伸出转动座,伸出端上与动力机构活动连接,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其一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整体的翻转板摆转;动力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缸支架A8,所述气缸支架上铰接有翻转气缸A9,所述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上安装有翻转摆臂A10,所述翻转摆臂的一端固定于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上并与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同步转动,所述翻转摆臂的另一端与翻转气缸的伸缩端铰接,即翻转摆臂起到了一个曲柄的作用,通过翻转气缸带动翻转摆臂摆转,进而带动翻转板摆转,同时,气缸支架、转动座均固定于包装机的机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接料槽的滑移,所述接料槽的槽口朝向翻转板上与出料输出机对接的一端,所述翻转板的下板面中部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接料槽滑移的现有的无杆气缸A11,无杆气缸的滑块滑移方向对应出料输出机的输出方向,所述翻转板的下板面上滑接有滑移支架A12,所述滑移支架与无杆气缸上的滑块A13固连,所述滑移支架与接料槽固连,通过无杆气缸的滑块滑移,实现滑移支架的运动,进而带动接料槽的运动,更具体的:所述滑移支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A14平行于翻转板,连接板位于翻转板下,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连接翼板A15,所述连接翼板垂直于连接板,所述翻转板上于接料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供连接翼板穿过与滑移的滑移导孔A16,滑移导孔的长度方向与无杆气缸的滑块滑移方向平行,所述无杆气缸上的滑块与连接板的中部固连,且滑块位于两个连接翼板之间,所述连接翼板的端部穿过滑移导孔并与接料槽的同侧端部连接,即通过无杆气缸的滑块滑移带动连接板滑移,进而带动连接翼板滑移,实现驱动接料槽的滑移。
在本实施例中,接料槽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接料槽包括支撑板A17,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固定挡板A18,两个固定挡板的其中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挡板A29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远离连接挡板一侧滑接于翻转板上板面上,两个固定挡板、连接挡板、支撑板、翻转板围成一个接料空间,即支撑板的板身是与翻转板上表面垂直,接料空间的开口朝向翻转板上与出料输出机对接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接料槽对成品的缓冲,避免成品下落受损,所述支撑板上于接料空间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承载板A19,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现有的缓冲气缸A20,所述缓冲气缸的活动端与缓冲承载板连接,使用时,成品下落后,沿着翻转板送入接料槽上,之后与缓冲承载板碰撞,其碰撞的冲击力带动缓冲气缸回缩,实现缓冲,同时无杆气缸也可以同步下移,进一步实现缓冲,所述支撑板与缓冲承载板之间于缓冲气缸周侧设置有辅助弹簧A21,辅助弹簧用于缓冲气缸的复位,同时缓冲承载板朝向成品一侧上可以安装有橡胶垫等缓冲垫,进一步避免成品下落受损。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的接料槽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规格的成品,所述连接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垂直于翻转板板面的导向孔A22,所述连接翼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导向孔配合的螺钉,即通过螺钉在导向孔上的滑移与锁紧,可以调整接料空间的大小,实现适应多种不同的规格的成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的下板面上安装有摆转支架A23,所述摆转支架包括摆转底板A24,所述摆转底板平行于翻转板,所述摆转底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摆转翼板A25,所述转动轴固定于摆转翼板外侧,通过摆转支架是实现转动轴带动翻转板旋转,同时,为了避免干涉,所述连接板与翻转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摆转底板与翻转板之间的间距,两个连接翼板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摆转翼板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出料输出机与翻转板的对接,所述出料输出机输出口位于转动座之间侧上方,所述出料输出机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导向挡板A26,所述导向挡板的一端伸出传送带输出口并向着同侧的转动座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端,两个延伸端之间连接有与传送带输出口对接的过渡板A27,所述过渡板与翻转板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初始时翻转板上翘,接料槽停于翻转板中部,等待成品被输送机送出。当成品来到翻转板并滑落时,接料槽同步下移,令其缓慢制动,防止冲击损伤成品,最后翻转气缸带动翻转摆臂,令翻转板落为水平,接料槽推出成品,完成出料动作,不仅折叠了输送空间,还令物料快速实现换向。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袋输送线与料包输送线,所述包装袋输送线包括供袋输送机构,并沿供袋输送机构的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对接有送袋纠偏机构,所述送袋纠偏机构输出端对接有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并经该机构分别对接有横向对称设置的两组推包装袋机构;所述料包输送线包括料包筛选机构,该料包筛选机构经升降台将料包抬升至推包装袋机构与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之间进行推包装袋,并沿推包装袋方向依次设置有热封理袋机构与出料换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于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上方架设有纠偏组件,该纠偏组件包括横向延伸的纠偏板,所述纠偏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与其滑动连接的纠偏气缸安装板,两纠偏气缸安装板分别连接在正反牙一体的丝杆的两组丝杆螺母上以经其驱动相向或相背滑移,两纠偏气缸安装板下端均设置有纠偏气缸,两纠偏气缸的活塞端均相向设置且于端部均固连有呈倒Z型的毛刷固定板,毛刷固定板底端均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固设有纠偏毛刷;所述送袋输送带输送末端外架设有用以限制包装袋端部的限位组件;所述毛刷固定板底部固设有纵向延长段,该纵向延长段朝限位组件侧延伸并于端部竖向下延伸形成竖向拨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横向延伸且从中区别为旋向相反的两段以对接两纠偏气缸安装板,丝杆经轴承座安装在纠偏板上,所述丝杆其中一端经纠偏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送袋输送带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其的输送带支架,所述纠偏板横向两侧均固设有竖向设置的支撑竖板与输送带支架固连,所述纠偏电机固定在支撑竖板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顶端下方固设有一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顶部活塞端固连有限位连板,所述限位连板纵向端延伸出限位架并沿其横向长度方向间隔固连有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均竖向上延伸以顶接在包装袋端部;所述限位架顶端表面固设有导向滑板,该导向滑板近送袋输送带一侧朝下斜向延伸有用于限位架与送袋输送架之间导向的斜板,该斜板与送袋输送带横向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限位架顶部远离送袋输送带一侧与限位连板上同位开设有供后续张袋工位吸附包装袋上下层进行张拉的让位口,所述让位口至少设置一组且与限位板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包括张袋组件与一横向滑移并以双工位对接在张袋组件输送端部的撑袋机构,所述张袋组件包括张袋固定架以及经张袋滑轨在张袋固定架上纵向滑移的张袋支架,所述张袋支架内竖向相对设置有上张袋电缸与下张袋气缸,所述上张袋电缸与下张袋气缸的伸缩端均设置有张袋吸盘,所述张袋固定架上固设有开袋移动气缸并经其与张袋支架连接以驱动纵向滑移;所述撑袋机构包括两组撑袋组件,该撑袋组件均包括两平行设置以顶接在包装袋开口横向两侧的撑袋板;所述撑袋板均经其侧端固连的撑袋曲柄转动连接在撑袋底板上,所述撑袋曲柄远离撑袋板一端均与撑袋气缸的活塞端铰接以经其驱动撑袋板联动摆转;所述撑袋底板上于撑袋板侧端均设置有用以将包装袋顶接在撑袋板上的夹袋气缸;所述撑袋底板下端经若干滑块滑动连接在一横向延伸的切换滑轨上,所述撑袋底板下端还设置有驱动其横向滑移以切换工位的切换气缸;所述撑袋底板于撑袋移送工位下方均设置有套袋检测开关,所述撑袋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两组供套袋检测开关检测的凹口;所述张袋支架上设置有用以驱动张袋吸盘吸放的真空发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包装袋机构均包括将升降台上的料包推送到经双工位张袋撑袋机构撑开包装袋内的推包组件,所述推包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纵向架,该纵向架上固设有纵向延伸的推包滑轨并经驱动件驱动纵推板在推包滑轨上滑移,所述纵推板上竖向滑动连接有呈L型的推包板,所述纵推板上设置有驱动推包板竖向滑移的复位气缸,所述推包组件推送末端下方设置有用以支撑料包及包装袋推送至热封理袋机构工位的推包通道托板;所述推包通道托板上表面在推包组件推送末端开设有方形助推口,该方形助推口内设置有助推板,该助推板端部经助推气缸驱动纵滑移以拖送料包及包装袋至下一工位;所述撑袋组件包括伸入包装袋并支撑于袋口横向两侧的撑袋板,所述撑袋板靠近抬包组件一侧顶部与侧部均固连有便于导向的推包导板,所述推包导板均朝外展开呈敞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包筛选机构包括进料输送皮带,所述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以衔接出料的升降台与直通输送皮带,所述直通输送皮带上设置有用以控制其上下摆转的驱动组件;所述进料输送皮带上设置有软包检测组件,所述软包检测组件包括物料夹板,所述物料夹板上设置有伸缩顶柱,用以顶压料包;所述升降台设置在直通输送皮带的上方,且升降台经第一气缸驱动升降,用以升降台的进料侧与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衔接或脱离;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升降台的两端侧,第一气缸的双活塞杆朝上固连升降台,第一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外部机架上;所述直通输送皮带安装在输送带架体上,所述输送带架体远离进料输送皮带的端侧铰接在外部机架上,所述输送带架体靠近进料输送皮带的端侧经作为驱动组件的第二气缸驱动摆转,用以直通输送皮带的进料侧与进料输送皮带的出料端衔接或脱离;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输送带架体上,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在外部机架上;所述进料输送皮带水平传动设置;所述软包检测组件包括位于进料输送皮带上方的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上固连有开口夹气缸,所述物料夹板具有两块并分别固连在开口夹气缸的两端活塞杆上;所述物料夹板具有两块并位于进料输送皮带的上方,两块物料夹板相对设置;所述伸缩顶柱设置在其中一块物料夹板上,该物料夹板上开设有顶柱的让位通孔,并在物料的非夹紧面侧固连有检测用伸缩气缸,顶柱固连在检测用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带检测的物料对中机构,该升降台上在物料输送方向的两相对侧部分别设置有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所述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经驱动组件驱动进行联动靠拢或联动远离,所述从动夹板上还连接有电阻尺,所述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安装让位通口;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板底面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传动方向为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所述传动皮带的其中一侧带体上固连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穿过安装让位通口后与从动夹板底部相固连;所述传动皮带的其中另一侧带体上固连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穿过安装让位通口后与主动夹板底部相固连;所述主动夹板与安装板之间、从动夹板与安装板之间均连接有滑块滑轨移动副,所述滑块滑轨移动副的导向方向为主动夹板与从动夹板的平移方向;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连在安装板底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主动夹板底部固连;所述电阻尺的缸体固连在安装板底部,所述电阻尺的伸缩杆与从动夹板底部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理袋机构包括经电机组件驱动沿横向相向靠拢或相背远离的两组随动板,所述随动板下端均固连有理袋爪,所述理袋爪包括与随动板连接的横向调位板,所述横向调位板下端连接有竖向调位板,竖向调位板侧边连接有纵向调位板,所述纵向调位板成倒L型,所述纵向调位板端部均为圆弧倒角以顶接在包装袋中缝两侧的折边上;沿包装袋纵向输送方向于热封输出端设置有对中组件;所述纵向调位板纵向端、横向调位板横向端以及竖向延伸的竖向调位板均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利于调节的条形孔,并均经螺栓以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理袋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以及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背侧固连有热封组件,所述热封组件包括有固定框架连接的主板,所述主板上经联动组件驱动上热封板与下热封板竖向靠近或远离滑移,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横向对称设置在主板上的联动柄,所述联动柄中心均与主板转动连接,联动柄内外侧分别铰接有上联动杆与下联动杆,所述上联动杆下端均与上热封板连接,下联动杆均与下热封板连接,位于两联动柄之间的主板上固设有联动气缸,该联动气缸活塞端底部连接在上热封板上;所述对中组件包括出料输送带,所述出料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经均经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有顶板,所述顶板下端固连有开口夹气缸,所述开口夹气缸横向两端均经活塞杆连接有经其驱动相向或相背横移的夹板,所述夹板底端均固连有对中方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换向机构包括出料输出机,所述出料输出机的输出端上对接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翻转板,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翻转板翻转的动力机构,所述翻转板上对应出料输出机的输送方向滑接有接料槽;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转动座,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左右两侧上固连有与同侧的转动座配合的转动轴,其一转动轴伸出转动座,伸出端上与动力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铰接有翻转气缸,所述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上安装有翻转摆臂,所述翻转摆臂的一端固定于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上并与转动轴伸出转动座的端部同步转动,所述翻转摆臂的另一端与翻转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所述接料槽的槽口朝向翻转板上与出料输出机对接的一端,所述翻转板的下板面中部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接料槽滑移的无杆气缸,所述翻转板的下板面上滑接有滑移支架,所述滑移支架与无杆气缸上的滑块固连,所述滑移支架与接料槽固连;所述滑移支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平行于翻转板,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连接翼板,所述连接翼板垂直于连接板,所述翻转板上于接料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供连接翼板穿过与滑移的滑移导孔,所述无杆气缸上的滑块与连接板的中部固连,所述连接翼板的端部穿过滑移导孔并与接料槽的同侧端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槽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固定挡板,两个固定挡板的其中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挡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远离连接挡板一侧滑接于翻转板上板面上,两个固定挡板、连接挡板、支撑板、翻转板围成一个接料空间;所述支撑板上于接料空间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承载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的活动端与缓冲承载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与缓冲承载板之间于缓冲气缸周侧设置有辅助弹簧;所述连接翼板上设置有若干垂直于翻转板板面的导向孔,所述连接翼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导向孔配合的螺钉;所述翻转板远离出料输出机的一端的下板面上安装有摆转支架,所述摆转支架包括摆转底板,所述摆转底板平行于翻转板,所述摆转底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摆转翼板,所述转动轴固定于摆转翼板外侧,所述连接板与翻转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摆转底板与翻转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出料输出机输出口位于转动座之间侧上方,所述出料输出机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的一端伸出传送带输出口并向着同侧的转动座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端,两个延伸端之间连接有与传送带输出口对接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翻转板对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86287.7U CN222611539U (zh) | 2024-05-28 | 2024-05-28 | 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86287.7U CN222611539U (zh) | 2024-05-28 | 2024-05-28 | 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11539U true CN222611539U (zh) | 2025-03-14 |
Family
ID=9488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186287.7U Active CN222611539U (zh) | 2024-05-28 | 2024-05-28 | 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11539U (zh) |
-
2024
- 2024-05-28 CN CN202421186287.7U patent/CN2226115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30772B (zh) | 一种用于不同长度瓦楞纸箱的自动包装机 | |
CN111392154A (zh) | 一种智能叠衣包装线 | |
CN109279083B (zh) | 一种全自动智能机器人装盘装箱装置 | |
CN110065674B (zh) | 一种中速抓取式装箱机 | |
CN111409904A (zh) | 一种包装袋供袋取袋撑袋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7089376B (zh) | 一种纸尿裤自动包装机的包装袋输送机构 | |
CN110092038B (zh) | 一种开箱成型机构 | |
CN102431680A (zh) | 一种自动供袋机 | |
CN107572053B (zh) | 纸箱全自动包装机 | |
CN205470056U (zh) | 一种用于不同长度瓦楞纸箱的自动包装机 | |
CN110498090A (zh) | 一种自动装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1891458A (zh) | 一种新型蜘蛛手装箱机 | |
CN208731331U (zh) | 一种装袋机用理袋装置 | |
CN112389737A (zh) | 一种化妆品包装输送线 | |
CN222611539U (zh) | 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 | |
CN210047690U (zh) | 一种多种类精准打包的全自动颗粒包装机 | |
CN113002824B (zh) | 一种全自动的自立袋输送灌装清洗装置 | |
CN113291538B (zh) | 一种智能立式自动装箱封箱机 | |
CN114590425A (zh) | 一种小麦粉自动装袋机 | |
CN117342070B (zh) | 一种一次性餐具批量套袋撕胶包装机 | |
CN118323569A (zh) | 一种真空包装二次装袋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9455355B (zh) | 一种全自动装箱线 | |
CN113148355A (zh) | 一种自动化毛巾折叠堆摞封装装置 | |
CN111516940A (zh) | 一种纸箱内袋自动化封口设备 | |
CN218022275U (zh) | 六面真空包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