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5625U - 一种曲轴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轴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15625U CN221115625U CN202322890440.6U CN202322890440U CN221115625U CN 221115625 U CN221115625 U CN 221115625U CN 202322890440 U CN202322890440 U CN 202322890440U CN 221115625 U CN221115625 U CN 2211156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ankshaft
- pushing
- discharging
- assembly
- fee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包括有放料齿条组,所述放料齿条组上设置有若干曲轴卡槽,所述曲轴卡槽内放置有曲轴,所述放料齿条下方设置有推动齿条组,所述推动齿条组上连接有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带动推动齿条相对放料齿条做循环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上料装置,能够同时推动放料齿条组上放置曲轴前进至下一工位,从而可以源源不断地留出空位,使得曲轴能够不间断地进行输送,提高了输送效率,避免前后两工位的出现传输断层,保证生产线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生产线中一些机械化的重复循环作业逐渐采用自动化机械来代替人工操作,可以保证操作的精度,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能够保证生产效率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上料这一工序中,由于动作的单一性,以及上料线都位于两个相邻工序之间,有一段距离,因此采用自动化的上料装置能够保证传输的稳定性以及效率。
例如公开号“CN106347991B”,公开了“压缩机曲轴铆压设备的曲轴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曲轴上料固定架,曲轴上料固定架内安装有相互平行的齿条安装板和第一曲轴上料直线导轨,齿条安装板的上平面安装有两条与第一曲轴上料直线导轨平行的齿条,第一曲轴上料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安装有第一曲轴上料直线导轨连接板,曲轴上料固定架上位于齿条安装板上方的位置安装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曲轴上料直线导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类生产线只能在同一批次的产品全部放置完成后才能进行输送,不能做到不间断输送。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无法不间断输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上料装置,能够同时推动放料齿条组上放置曲轴前进至下一工位,从而可以源源不断地留出空位,使得曲轴能够不间断地进行输送,提高了输送效率,避免前后两工位的出现传输断层,保证生产线的连续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包括有放料齿条组,所述放料齿条组上设置有若干曲轴卡槽,所述曲轴卡槽内放置有曲轴,所述放料齿条组下方设置有推动齿条组,所述推动齿条组上连接有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带动推动齿条组相对放料齿条组做循环往复运动。在本申请中的曲轴上料装置包括有放料齿条组和推动齿条组,其中放料齿条组能够通过曲轴卡槽放置曲轴,由于放料齿条组为齿条状,因此曲轴能够沿着放料齿条组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而推动齿条组设置在放料齿条组的下方,并且连接有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因此能够实现升降与平移动作,而推动齿条组在升降组件与平移组件的带动下能够进行循环往复动作,其中升降组件带动放料齿条组上升时,推动齿条组能够向上带动曲轴脱离放料齿条组,随后平移组件带动前进,全部的曲轴相对于原有位置前进一格曲轴卡槽的距离,在通过升降组件下降后,曲轴重新放置在曲轴卡槽中,随后推动齿条组在平移组件的带动下回退至原来位置上,完成循环往复动作,此时最前端的曲轴进入了下一工序或是过渡工序,最后端的曲轴卡槽则空缺出来,方便上一工序的曲轴能够顺利进入到放料齿条组上,本申请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了对于曲轴的不间断输送,逐个递进传输,保证了生产线的流畅性并减少各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
所述放料齿条组包括有第一放料侧齿和第二放料侧齿,所述曲轴包括有扇叶,所述扇叶与第一放料侧齿抵接。曲轴上设置有扇叶,由于曲轴放置在曲轴卡槽上时会先后移动,因此将扇叶抵接在第一放料侧齿上,能够对曲轴进行位置约束,从而保证各个曲轴的定位标准统一性,提高传输质量。
所述扇叶抵接第一放料侧齿靠近第二放料侧齿一侧,所述第二放料侧齿远离第一放料侧齿一侧设置有轴向顶升定位件,所述轴向顶升定位件沿曲轴轴线方向推动曲轴带动扇叶贴合第一放料侧齿。将扇叶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靠近第二放料侧齿的一侧,而在第二放料侧齿远离第一放料侧齿的一侧设置有轴向顶升定位件,轴向顶升定位件能够沿着曲轴的轴向方向上推动曲轴,从而保证曲轴的扇叶能够紧贴第一放料侧齿的侧面,保证曲轴的定位准确性,其中轴向顶升定位件可以在各个曲轴卡槽对应位置上都设置一个,也可以仅设置在送料齿条组的最末端的曲轴卡槽上,保证曲轴传输至下一工序前的定位准确即可,节省生产成本,并且减少额外的动作,保证曲轴在送料齿条组上传输的流畅性。
所述推动齿条组包括有若干推动侧齿,所述推动侧齿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与第二放料侧齿之间。推动侧齿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与第二放料侧齿之间,能够保证稳定支撑曲轴,同时将推动侧齿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与第二放料侧齿之间能够保证整个生产线的横向尺寸不会过宽,充分利用生产空间,提高装置的紧凑性。
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有与底座连接的滑轨件,所述滑轨件远离底座一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端部上连接有平移推动源。通过平移推动源的推动作用将支撑板沿着滑轨件进行平移,其中支撑板用于支撑推动齿条组,其中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之间的放置关系可以是升降组件设置在平移组件上方,或是平移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方,当升降组件设置在平移组件上方时,支撑板支撑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支撑推动齿条组,而当平移组件放置在升降组件上方时,支撑板则直接支撑推动齿条组,其中优选地将平移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下方,从而能够避免将滑轨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与平移组件之间,降低施工难度。
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支撑板远离底座一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若干升降推动源,各个所述升降推动源侧边连接有导向柱。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推动源,在整个输送线距离过长时能够提供更好地支撑效果,保证支撑稳定性,同时设置导向柱,提高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推动齿条组上设置有若干过渡卡槽,在竖向方向上,各个所述过渡卡槽与曲轴卡槽对齐。推动齿条组上设置的过渡卡槽与曲轴卡槽对齐,在推动齿条升降过程中,曲轴能够平滑地从曲轴卡槽上直接过渡到过渡卡槽中,使得曲轴脱离放料齿条组转交到推动齿条组上,随后推动齿条组在前移后过渡卡槽再次与曲轴卡槽对齐,随后推动齿条组下降,曲轴反向地从过渡卡槽中平滑过渡到曲轴卡槽中去,保证了曲轴前移的流畅性。
还包括有设置在曲轴上方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有上下移动组件,所述上下移动组件靠近曲轴一端连接有开口反馈头。在曲轴上设置的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曲轴的偏心检测功能,其中上下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开口反馈头上下移动,从而对途径的各个曲轴进行实时检测,其中开口反馈头的开口呈“Y”字形,能够更好地卡合曲轴从而进行检测。
所述放料齿条组沿曲轴运输方向的端部上连接有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有取料台,所述取料台沿曲轴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取料抓手,所述取料台沿曲轴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角度定位组件。在放料齿条组的端部,靠近下一工序的一端上设置有取料组件,将传输过来的曲轴输送至下一工序中,其中取料组件包括有取料台,用于放置曲轴,起到过渡中转作用,还设置有取料抓手和角度定位组件,其中取料抓手可以为任意一种常规机械抓手,能够夹取曲轴端部即可,其中的角度定位给组件能够对曲轴的角度进行定位,保证取料抓手抓取时曲轴不会产生晃动。
所述曲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包括有半环端面,所述角度定位组件包括有正对半环端面设置可升降的下压柱,所述角度定位组件包括有远离扇叶设置随下压柱一同运动的防翘压块。曲轴上设置有扇叶,曲轴上的扇叶包括有半环端面,可以理解为曲轴的扇叶由大半圆和小半圆组成,由于大半圆半径较大,因此在两侧产生不会小半圆重叠的区域,此处为半环端面,由于大半圆的重量较大,因此自然放置时大半圆都位于小半圆的下方,即半环端面朝上设置,因此通过下压柱的下压运动抵接半环端面从而保证对于曲轴的角度定位,其中半环端面分别在曲轴两侧均有设置,因此下压柱也对应两侧的半环端面设置有两个,其中在角度定位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防翘压块,随下压柱一同运动,当下压柱抵接半环端面的时候,防翘压块能够抵接曲轴的轴身,在曲轴轴线方向上,形成了两点定位,避免扇叶被压后曲轴翘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上下设置放料齿条组和推动齿条组,并且通过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来带动推动齿条组来进行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推动齿条组不间断地向前推动放料齿条组上的曲轴前进,保证了生产线上的流通性,提高生产效率;
(2)将曲轴上的扇叶抵接在第一放料侧齿上,同时还设置有轴向顶升定位件,帮助曲轴的扇叶更好地贴合抵接第一放料侧齿上,从而保证曲轴的轴向定位准确定;
(3)通过开口反馈头以及上下移动组件来对经过的各个曲轴进行偏心检测,保证曲轴的传输平稳性;
(4)在取料台上放置有角度定位组件能够与扇叶上的半环端面配合,能够实现曲轴的角度定位,帮助取料抓手抓取住稳定不偏移的曲轴,同时配合防翘压块能够保证在角度定位时曲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轴向顶升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第一轴测图。
图7是实施例3的第二轴测图。
图中:
1放料齿条组,101第一放料侧齿,102第二放料侧齿,11曲轴卡槽;
2推动齿条组,201推动侧齿,21过渡卡槽,22升降组件,221升降推动源,222导向柱,23平移组件,231滑轨件,232支撑板,233平移推动源;
3曲轴,31扇叶,32半环端面;
4轴向顶升定位件;
5位移传感器,51上下移动组件,52开口反馈头;
6取料组件,61取料台,62取料抓手,63角度定位组件,631下压柱,632防翘压块;
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包括有放料齿条组1,放料齿条组1上设置有若干曲轴卡槽11,曲轴卡槽11内放置有曲轴3,放料齿条组1下方设置有推动齿条组2,推动齿条组2上连接有升降组件22和平移组件23,升降组件22和平移组件23带动推动齿条组相对放料齿条组做循环往复运动,推动齿条组2上设置有若干过渡卡槽21,在竖向方向上,各个过渡卡槽21与曲轴卡槽11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的曲轴3上料装置包括有放料齿条组1和推动齿条组2,其中放料齿条组1能够通过曲轴卡槽11放置曲轴3,由于放料齿条组1为齿条状,因此曲轴3能够沿着放料齿条组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而推动齿条组2设置在放料齿条组1的下方,并且连接有升降组件22和平移组件23,因此能够实现升降与平移动作,而推动齿条组2在升降组件22与平移组件23的带动下能够进行循环往复动作,其中升降组件22带动放料齿条组1上升时,推动齿条组2能够向上带动曲轴3脱离放料齿条组1,随后平移组件23带动前进,全部的曲轴3相对于原有位置前进一格曲轴卡槽11的距离,在通过升降组件22下降后,曲轴3重新放置在曲轴卡槽11中,随后推动齿条组2在平移组件23的带动下回退至原来位置上,完成循环往复动作,此时最前端的曲轴3进入了下一工序或是过渡工序,最后端的曲轴卡槽11则空缺出来,方便上一工序的曲轴3能够顺利进入到放料齿条组1上,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了对于曲轴3的不间断输送,逐个递进传输,保证了生产线的流畅性并减少各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推动齿条组2上设置的过渡卡槽21与曲轴卡槽11对齐,在推动齿条升降过程中,曲轴3能够平滑地从曲轴卡槽11上直接过渡到过渡卡槽21中,使得曲轴3脱离放料齿条组1转交到推动齿条组2上,随后推动齿条组2在前移后过渡卡槽21再次与曲轴卡槽11对齐,随后推动齿条组2下降,曲轴3反向地从过渡卡槽21中平滑过渡到曲轴卡槽11中去,保证了曲轴3前移的流畅性。
如图2、4所示,放料齿条组1包括有第一放料侧齿101和第二放料侧齿102,曲轴3包括有扇叶31,扇叶31与第一放料侧齿101抵接,扇叶31抵接第一放料侧齿101靠近第二放料侧齿102一侧,第二放料侧齿102远离第一放料侧齿101一侧设置有轴向顶升定位件4,轴向顶升定位件4沿曲轴3轴线方向推动曲轴3带动扇叶31贴合第一放料侧齿101,推动齿条组2包括有若干推动侧齿201,推动侧齿201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101与第二放料侧齿102之间。
曲轴3上设置有扇叶31,由于曲轴3放置在曲轴卡槽11上时会先后移动,因此将扇叶31抵接在第一放料侧齿101上,能够对曲轴3进行位置约束,从而保证各个曲轴3的定位标准统一性,提高传输质量;将扇叶31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101靠近第二放料侧齿102的一侧,而在第二放料侧齿102远离第一放料侧齿101的一侧设置有轴向顶升定位件4,轴向顶升定位件4能够沿着曲轴3的轴向方向上推动曲轴3,从而保证曲轴3的扇叶31能够紧贴第一放料侧齿101的侧面,保证曲轴3的定位准确性,其中轴向顶升定位件4可以在各个曲轴卡槽11对应位置上都设置一个,也可以仅设置在送料齿条组的最末端的曲轴卡槽11上,保证曲轴3传输至下一工序前的定位准确即可,节省生产成本,并且减少额外的动作,保证曲轴3在送料齿条组上传输的流畅性;推动侧齿201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101与第二放料侧齿102之间,能够保证稳定支撑曲轴3,同时将推动侧齿201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101与第二放料侧齿102之间能够保证整个生产线的横向尺寸不会过宽,充分利用生产空间,提高装置的紧凑性。
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底座7,平移组件23包括有与底座7连接的滑轨件231,滑轨件231远离底座7一侧连接有支撑板232,支撑板232端部上连接有平移推动源233,升降组件22设置在支撑板232远离底座7一侧,升降组件22包括有若干升降推动源221,各个升降推动源221侧边连接有导向柱222。
通过平移推动源233的推动作用将支撑板232沿着滑轨件231进行平移,其中支撑板232用于支撑推动齿条组2,其中升降组件22和平移组件23之间的放置关系可以是升降组件22设置在平移组件23上方,或是平移组件23设置在升降组件22上方,当升降组件22设置在平移组件23上方时,支撑板232支撑升降组件22,升降组件22支撑推动齿条组2,而当平移组件23放置在升降组件22上方时,支撑板232则直接支撑推动齿条组2,其中优选地将平移组件23设置在升降组件22下方,从而能够避免将滑轨件231设置在升降组件22与平移组件23之间,降低施工难度,在支撑板232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推动源221,在整个输送线距离过长时能够提供更好地支撑效果,保证支撑稳定性,同时设置导向柱222,提高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曲轴上料装置的装配和工作过程如下: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放料齿条组1和推动齿条组2,其中放料齿条组1包括有第一放料侧齿101与第二放料侧齿102,推动齿条组2包括有两个推动侧齿201,两个推动侧齿201均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101与第二放料侧齿102之间,其中推动齿条组2连接有升降组件22和平移组件23,升降组件22设置在平移组件23上方,升降组件22直接与推动齿条组2连接,放料齿条组1上设置有多个曲轴卡槽11,推动齿条组2上也设置有相应的过渡卡槽21,在初始状态下,过渡卡槽21与曲轴卡槽11竖向对应设置,在放料齿条组1的最前端的曲轴卡槽11侧边设置有轴向顶升定位件4,在工作过程中,放料齿条组1上的多个曲轴卡槽11上均放置有曲轴3,随后升降组件22在升降推动源221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过渡卡槽21对准曲轴3,将曲轴3向上抬升脱离曲轴卡槽11,随后平移组件23带动推动齿条组2前进,将原本的过渡卡槽21与前一个曲轴卡槽11对齐后,平移组件23停止移动,升降组件22下降,曲轴3重新回到曲轴卡槽11中,随后平移组件23回退,带动推动齿条组2回位到初始位置上,完成一个动作循环,此时放料齿条组1最末端的曲轴卡槽11空余,最前端的曲轴3传输至下一工位中,前移工位中的曲轴3传输至空余的曲轴卡槽11中,推动齿条组2继续循环运动,实现了曲轴3的不间断前移。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设置在曲轴3上方的位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5包括有上下移动组件51,上下移动组件51靠近曲轴3一端连接有开口反馈头52。在曲轴3上设置的位移传感器5能够实现对曲轴3的偏心检测功能,其中上下移动组件51能够带动开口反馈头52上下移动,从而对途径的各个曲轴3进行实时检测,其中开口反馈头52的开口呈“Y”字形,能够更好地卡合曲轴3从而进行检测。
实施例3:
如图6、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放料齿条组1沿曲轴3运输方向的端部上连接有取料组件6,取料组件6包括有取料台61,取料台61沿曲轴3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取料抓手62,取料台61沿曲轴3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角度定位组件63,曲轴3上设置有扇叶31,扇叶31包括有半环端面32,角度定位组件63包括有正对半环端面32设置可升降的下压柱631,角度定位组件63包括有远离扇叶31设置随下压柱631一同运动的防翘压块632。
在放料齿条组1的端部,靠近下一工序的一端上设置有取料组件6,将传输过来的曲轴3输送至下一工序中,其中取料组件6包括有取料台61,用于放置曲轴3,起到过渡中转作用,还设置有取料抓手62和角度定位组件63,其中取料抓手62可以为任意一种常规机械抓手,能够夹取曲轴3端部即可,其中的角度定位给组件能够对曲轴3的角度进行定位,保证取料抓手62抓取时曲轴3不会产生晃动;曲轴3上设置有扇叶31,曲轴3上的扇叶31包括有半环端面32,可以理解为曲轴3的扇叶31由大半圆和小半圆组成,由于大半圆半径较大,因此在两侧产生不会小半圆重叠的区域,此处为半环端面32,由于大半圆的重量较大,因此自然放置时大半圆都位于小半圆的下方,即半环端面32朝上设置,因此通过下压柱631的下压运动抵接半环端面32从而保证对于曲轴3的角度定位,其中半环端面32分别在曲轴3两侧均有设置,因此下压柱631也对应两侧的半环端面32设置有两个,其中在角度定位组件63的另一侧设置有防翘压块632,随下压柱631一同运动,当下压柱631抵接半环端面32的时候,防翘压块632能够抵接曲轴3的轴身,在曲轴3轴线方向上,形成了两点定位,避免扇叶31被压后曲轴3翘起。
Claims (10)
1.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放料齿条组(1),所述放料齿条组(1)上设置有若干曲轴卡槽(11),所述曲轴卡槽(11)内放置有曲轴(3),所述放料齿条组(1)下方设置有推动齿条组(2),所述推动齿条组(2)上连接有升降组件(22)和平移组件(23),所述升降组件(22)和平移组件(23)带动推动齿条组(2)相对放料齿条组(1)做循环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齿条组(1)包括有第一放料侧齿(101)和第二放料侧齿(102),所述曲轴(3)包括有扇叶(31),所述扇叶(31)与第一放料侧齿(10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1)抵接第一放料侧齿(101)靠近第二放料侧齿(102)一侧,所述第二放料侧齿(102)远离第一放料侧齿(101)一侧设置有轴向顶升定位件(4),所述轴向顶升定位件(4)沿曲轴(3)轴线方向推动曲轴(3)带动扇叶(31)贴合第一放料侧齿(101)。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齿条组(2)包括有若干推动侧齿(201),所述推动侧齿(201)设置在第一放料侧齿(101)与第二放料侧齿(1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7),所述平移组件(23)包括有与底座(7)连接的滑轨件(231),所述滑轨件(231)远离底座(7)一侧连接有支撑板(232),所述支撑板(232)端部上连接有平移推动源(233)。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2)设置在支撑板(232)远离底座(7)一侧,所述升降组件(22)包括有若干升降推动源(221),各个所述升降推动源(221)侧边连接有导向柱(222)。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齿条组(2)上设置有若干过渡卡槽(21),在竖向方向上,各个所述过渡卡槽(21)与曲轴卡槽(11)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曲轴(3)上方的位移传感器(5),所述位移传感器(5)包括有上下移动组件(51),所述上下移动组件(51)靠近曲轴(3)一端连接有开口反馈头(52)。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齿条组(1)沿曲轴(3)运输方向的端部上连接有取料组件(6),所述取料组件(6)包括有取料台(61),所述取料台(61)沿曲轴(3)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取料抓手(62),所述取料台(61)沿曲轴(3)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角度定位组件(63)。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曲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3)上设置有扇叶(31),所述扇叶(31)包括有半环端面(32),所述角度定位组件(63)包括有正对半环端面(32)设置可升降的下压柱(631),所述角度定位组件(63)包括有远离扇叶(31)设置随下压柱(631)一同运动的防翘压块(6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90440.6U CN221115625U (zh) | 2023-10-26 | 2023-10-26 | 一种曲轴上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90440.6U CN221115625U (zh) | 2023-10-26 | 2023-10-26 | 一种曲轴上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15625U true CN221115625U (zh) | 2024-06-11 |
Family
ID=9134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90440.6U Active CN221115625U (zh) | 2023-10-26 | 2023-10-26 | 一种曲轴上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15625U (zh) |
-
2023
- 2023-10-26 CN CN202322890440.6U patent/CN2211156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66162B (zh) | 一种贴片二极管一体化封装装置 | |
CN112719854B (zh) | 一种发光器件的压装机 | |
CN202571586U (zh) | 一种金刚石圆锯片自动焊台 | |
CN117858377B (zh) | 一种pcb板dip芯片焊接用定位装置 | |
CN112276553A (zh) | 自动化工件装配流水线 | |
CN112207580A (zh) | 一种自动化电阻整料上料机构 | |
CN212230544U (zh) | 一种锂电池前段自动生产线 | |
CN209550842U (zh) | 一种治具循环式焊锡机 | |
CN216085670U (zh) | 一种载具自动插针设备 | |
CN221115625U (zh) | 一种曲轴上料装置 | |
CN220055234U (zh) | 一种上料输送装置 | |
CN217512701U (zh) | 一种自动化铆接设备 | |
CN111628374A (zh) | 排插焊接设备 | |
CN218144409U (zh) | 一种端子抓取转运装置 | |
CN108326977B (zh) | 一种板料加工设备的进料装置 | |
CN216126139U (zh) | 一种转盘式拆装设备 | |
CN212162301U (zh) | 排插焊接设备 | |
CN111846818B (zh) | 一种具有自动夹持上料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047769U (zh) | 直排头贴片机 | |
CN110492706B (zh) | 一种微型电机端盖组装装置 | |
CN112475886A (zh) | 移动电源自动化装配系统 | |
CN222176326U (zh) | 一种激光打标设备 | |
CN117116655B (zh) | 一种磁环缠脚切线一体机 | |
CN112207870A (zh) | 一种橡胶密封条裁切设备和裁切方法 | |
CN219358376U (zh) | Usb摆线移位装夹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