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811U -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9811U
CN221049811U CN202322550359.3U CN202322550359U CN221049811U CN 221049811 U CN221049811 U CN 221049811U CN 202322550359 U CN202322550359 U CN 202322550359U CN 221049811 U CN221049811 U CN 221049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dge
main body
mounting bracket
fender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03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松
张椿聆
许杰
周建
李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03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9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9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9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包括:主体部分、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多个子部分,多个所述子部分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与主体部分的各个子部分互相垂直,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主体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可以提高主体部分在Z轴上的高度,增加主体部分的惯性矩从而提高强度,且设置有与主体部分垂直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可以为主体部分分担部分压力,提高安装支架的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逐渐普遍起来,人们在购买汽车时不再只以价格为主要选择方向,对于汽车的性能及外观也更加看重起来。
在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通常翼子板采用装配的形式固定于白车身骨架上,由于翼子板属于外观部件,其显眼的位置被消费者所感知;其中,翼子板连接的好坏作为消费者评判汽车制造工艺水平高低的要素之一,其中翼子板安装支架强度的高低,对翼子板安装之后的变形及外观质量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过于复杂,且自身强度也存在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不能保证批量产品的一致性,还严重影响产品可靠性和汽车总装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复杂且强度不够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
主体部分、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多个子部分,多个所述子部分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与主体部分的各个子部分互相垂直,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凸起结构朝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凹陷结构朝向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子部分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凹陷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部分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起结构;所述第三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部分连接,所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第四部分的远离第三部分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上设置有加强筋。
第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远离主体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侧边远离主体部分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三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三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三部分上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的位置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上开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分与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的半径的大小为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申请提出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申请通过将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主体部分设置成多个子部分连接组成,且任意两个子部分相邻的连接处设置为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所述主体部分上包括多个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所述多个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可以改变主体部分的截面形状,使得主体部分产生Z轴高度,所述Z轴高度可以提高各个子部分的惯性矩,使得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主体部分的惯性矩增加,惯性矩的增加使得主体部分的强度增加,不易发生形变;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还包括与主体部分各个子部分垂直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分两侧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与主体部分之间形成容纳空间,通过增加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所述主体部分在受力时分担部分压力,实现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强度的增加;且本申请提出的翼子板安装支架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避免了翼子板安装支架因为零部件过多导致的安装支架局部强度不够的问题。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翼子板安装支架零部件过多或者自身原因导致的强度不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所述车辆与上述翼子板安装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其中,1—主体部分;11—第一部分;111—第二定位孔;112—第二安装孔;12—第二部分;13—第三部分;131—第一安装孔;132—第一定位孔;14—第四部分;15—焊接部;151—加强筋;2—第一侧边;21—第一连接部;22—减重孔;3—第二侧边;31—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显然,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相关技术中,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过于复杂,且自身强度也存在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无法避免的变形问题,产生变形了的翼子板安装支架与翼子板安装在一起时,会影响翼子板区域外观导致车身外观受到影响。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通过将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与主体部分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侧边2与第二侧边3与所述主体部分1垂直连接,为所述主体部分1分担部分受到的压力。所述安装支架具体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安装支架;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分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
所述主体部分1包括多个子部分,多个所述子部分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侧边2和所述第二侧边3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分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边2和所述第二侧边3与主体部分1的各个子部分互相垂直,所述主体部分1、所述第一侧边2与所述第二侧边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凸起结构朝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凹陷结构朝向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安装支架通过将主体部分1为多个子部分,且相邻两个子部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为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是指相邻的两个子部分之间形成的一个非平坦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相邻的两个子部分处于同一平面,那么相邻的两个子部分之间形成的就是一个平坦结构,非平坦结构则代表着相邻的两个子部分处于不同的平面。如果将相邻的两个子部分形成的平坦结构所在的面作为基准平面,那么凸起结构则是相对于这个基准平面外凸的,而凹陷结构则是相对于这个基准平面内凹的。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空间位干这个基准平面的一侧,因此也可以认为凸起结构是朝向远离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的,凹陷结构是朝向靠近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的。
通过在主体部分1上设置多个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改变主体部分1的截面形状,使得所述主体部分1各个子部分之间在Z轴上产生高度,可以提高主体部分1各个子部分之间的惯性矩,从而增加所述主体部分1的强度;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安装支架设置为平整的平面从而导致的安装支架强度不够,以及安装支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安装支架还包括分别位于主体部分1两侧,且与主体部分1垂直连接的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本申请通过增加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与主体部分1连接,使得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为主体部分1分担部分压力,通过增加侧边的方式可以提高所述安装支架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子部分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及第四部分14;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1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11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凹陷结构;所述第二部分1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部分13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三部分13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起结构;所述第三部分1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部分14连接,所述第三部分13和第四部分14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起结构。
具体地,通过各个子部分连接处的凹陷结构和凸起结构可以改变主体部分1的截面形状,让面积向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的两边分散,使得所述主体部分1各个子部分之间在Z轴上产生高度,所述主体部分1在Z轴上产生高度后,所述各个子部分之间的惯性矩增加,所述惯性矩增加后,所述主体部分1的强度和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焊接部15,所述焊接部15与第四部分14的远离第三部分13的一侧连接。
具体地,所述焊接部15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分1与车体连接,所述焊接部15与车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所述焊接连接的方式稳定性强且安全可靠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15上设置有加强筋151。
具体地,所述焊接部15主要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车体连接,因此,所述焊接部15需要较大的强度和刚度用于抵抗各种应力,本申请通过在所述焊接部15上增加一加强筋151,增加所述焊接部15的强度和刚度。所述加强筋151位于所述焊接部15沿主体部分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加强筋151可以增加所述焊接部15的强度,也增加主体部分1与车体连接的强度,还能使得所述安装支架后期安装在车体上的时候所述焊接部15不会变形。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边2远离主体部分1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侧边3远离主体部分1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1。
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主要通过所述焊接部15与车体连接,仅仅依靠所述焊接部15与车体连接,会导致所述安装支架与车体之间连接强度不够,因此在所述第一侧边2与第二侧边3上设置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31,所述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31用于所述第一侧边2与第二侧边3与车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31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侧边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1与第二侧边3垂直连接,所述垂直连接的方式便于加强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与车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通过增加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与车体连接可以提高所述安装支架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分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32和第二定位孔111,所述第一定位孔132位于所述第三部分13上且贯穿所述第三部分13,所述第二定位孔111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上且贯穿所述第一部分11。
具体地,所述定位孔是指焊接过程中,与夹具定位销配合将工件的自由度进行限制,以达到有效固定零件为目的,保证零件装配制造精度的工艺孔。本申请提出的第一定位孔132和第二定位孔111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车体连接时,确保安装支架位于车体的正确位置上;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32和第二定位孔111通过连接部件与车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定位孔132作为基准孔,所述第一定位孔132的连接部件与第二定位孔111的连接部件各自都存在生产公差,所述生产公差是指第一定位孔132连接部件与第二定位孔111连接部件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量,因此,为了减小两个定位孔连接部件之间的生产公差,所述第一定位孔132设置为圆孔,所述第二定位孔111设置为条形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111的长度方向对准所述第一定位孔132的方向,以消除两个连接部件之间的公差影响;以上仅为便于本申请实施提出的实施方式,不视为对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分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1和第二安装孔112,所述第一安装孔131位于所述第三部分13上且贯穿所述第三部分13;所述第二安装孔112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上且贯穿所述第一部分11;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31和所述第一定位孔132在所述第三部分13上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二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11在所述第一部分11上的位置不同。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31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翼子板连接,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翼子板与安装支架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安装孔131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1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31之间,所述两个第二定位孔1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部分13的两侧,增加所述安装支架与翼子板连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安装支架与翼子板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安装孔112设计为大灯支架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112与大灯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112集成大灯支架安装功能,可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整车成本,且能够更好的控制所述安装支架的外观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侧边2上开设有减重孔22。
具体地,为避免所述安装支架在与车体和翼子板连接时,因为安装支架自身重量问题导致的安装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对所述安装支架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在第一侧边2上开设有减重孔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侧边2上开设的减重孔22设计为带圆角的矩形开孔,所述矩形开孔的四个角设置为圆角,所述减重孔22设置为圆角的样式可以去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避免工作人员在安装所述安装支架的过程中被割伤,且设置为圆角的方式可以减少第一侧边2上受到的应力,提升所述安装支架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主体部分1与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和第四部分14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两个结构的连接部分为应力集中部分,倒角的设计可以避免应力集中,提高结构强度;且连接处可能有锋利的边缘,将连接处设置为倒角的样式可以减少潜在的伤害风险,避免工作人员在安装所述安装支架时容易被划伤或割伤;将连接处设置为倒角的样式不仅可以降低应力的集中提高安装支架的整体强度,还可以提高安装支架整体结构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所述倒角的半径的大小为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倒角的半径尺寸会影响结构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本申请提出的安装支架的强度,将倒角的半径设置为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倒角半径的尺寸大小仅为便于本申请实施例所设置的,不视为对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出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分1,以及位于主体部分1两侧与主体部分1垂直连接的第一侧边2与第二侧边3,所述第一侧边2与第二侧边3通过与主体部分1连接可以为主体部分1承担部分压力;所述主体部分1包括多个子部分,所述多个子部分中相邻的两个子部分之间形成由凹陷结构或凸起结构,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翼子板安装支架呈平整长条状,极易发生失稳,本申请通过所述凹陷结构或凸起结构改变主体部分1的截面形状,使得所述主体部分1在Z轴上产生高度,可以提高所述主体部分1各个子部分之间的惯性矩,所述惯性矩越大所述主体部分1的强度和稳定性越强,所述主体部分1越不容易发生变形;且本申请提出的安装支架一体成型,避免了零部件过多导致生产过程中部分零部件变形的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分、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多个子部分,多个所述子部分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与主体部分的各个子部分互相垂直,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凸起结构朝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凹陷结构朝向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部分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凹陷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部分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起结构;所述第三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部分连接,所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第四部分远离第三部分的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上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远离主体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侧边远离主体部分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三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三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且贯穿所述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三部分上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的位置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上开设有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与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的半径的大小为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02322550359.3U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221049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0359.3U CN221049811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0359.3U CN221049811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9811U true CN221049811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2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0359.3U Active CN221049811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9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2318B2 (ja) ハイブリッド構造の組立てサポート
CN221049811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CN110977337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池托盘的生产方法
CN219215189U (zh) 支撑结构、车箱及车辆
CN213354331U (zh)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WO2014136261A1 (ja)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07896157U (zh) 电池组托盘和新能源汽车
CN208010151U (zh) 一种汽车及其车门铰链安装板
JP2015103483A (ja) バッテリ容器
CN217435864U (zh)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20053952U (zh) 前端框架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153908U (zh) 一种拼接铆压成形的异形悬置骨架及悬置总成
CN221137596U (zh) 一种吊耳梁结构、电池包箱体及车辆
CN107867142B (zh) 减震器的安装座以及车辆
CN210723160U (zh)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CN218858543U (zh) 汽车后围总成及汽车
CN218805271U (zh) 车载充电机安装支架及新能源汽车
CN218887433U (zh) 一种电池箱上盖体的装配结构
CN218258372U (zh) 车辆的零部件安装支架以及车辆
CN220973826U (zh) 一种驱动桥桥壳曲型角支架结构
CN210555142U (zh) 顶盖前横梁连接件、侧围内板总成、车身总成及车辆
CN219707139U (zh) 后地板骨架总成和车辆
CN218367367U (zh) 快换支架及电动汽车快换总成
CN219904512U (zh) 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19222057U (zh) 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球笼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