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5045U - 电连接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5045U
CN220985045U CN202322580159.2U CN202322580159U CN220985045U CN 220985045 U CN220985045 U CN 220985045U CN 202322580159 U CN202322580159 U CN 202322580159U CN 220985045 U CN220985045 U CN 220985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connecting wire
fuse
power supply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801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晨
刘明
李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801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5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5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5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以及车辆,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熔断器,设置于容置腔内,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供电正极线束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线束,第一端与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线束与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第一连接线束与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辅助用电器连接。因此,电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池包与辅助用电器的连接,可以省去电池包的设置并减少相应连接器的设置,由于熔断器设置在电连接器中,便于对熔断器的拆解。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中,常规的四驱高压架构的前仓部分由前驱、电暖风、电空调、分线盒、电池包等构件组成。
在此种设置方式中,需要通过分线盒来实现电池包与前驱、电暖风以及电空调的连接,分线盒体积大、成本高,且需要通过多个连接器才能够实现与电暖风、电空调、前驱等的连接。并且,熔断器集成在前仓分线盒中,不利于熔断器的拆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车辆,可以省去电池包的设置并减少相应连接器的设置,由于熔断器设置在电连接器中,便于对熔断器的拆解。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置腔;供电正极线束以及供电负极线束,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置腔内,供电正极线束与供电负极线束用于分别与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第一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且与供电负极线束连接;第一熔断器,设置于容置腔内,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供电正极线束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线束,第一端与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线束与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第一连接线束与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辅助用电器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三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与供电负极线束连接;第四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与供电正极线束连接,第三连接线束与第四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用于与车辆驱动器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五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且与供电负极线束连接;第二熔断器,设置于容置腔内,第二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供电正极线束连接;第六连接线束,第一端与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五连接线束与第六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第五连接线束与第六连接线束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辅助用电器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供电负极线束包括负极铜排,负极铜排设置于容置腔内,负极铜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连接线束的第一端与负极铜排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线束的第一端与负极铜排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供电正极线束包括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正极铜排,正极铜排与负极铜排沿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正极铜排的一端与与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连接,正极铜排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接线束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套,绝缘套设置于容置腔内,绝缘套形成有容置槽,绝缘套设置有隔板以将容置槽分隔为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正极铜排设置于第一容置槽内,负极铜排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束与第三连接线束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层叠排布,第二连接线束与第四连接线束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层叠排布。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供电正极线束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一端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以连接固定第一熔断器与供电正极线束,第二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以固定第一熔断器与第二连接线束。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主体、盖体以及密封圈,盖体盖设在主体上以围合形成容置腔,密封圈设置于主体与盖体之间,以密封主体与盖体之间的连接缝。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电连接器。
本申请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基于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器以及车辆,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置腔;供电正极线束以及供电负极线束,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置腔内,供电正极线束与供电负极线束用于分别与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第一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且与供电负极线束连接;第一熔断器,设置于容置腔内,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供电正极线束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线束,第一端与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线束与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第一连接线束与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辅助用电器连接。因此,电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池包与辅助用电器的连接,可以省去电池包的设置并减少相应连接器的设置,由于熔断器设置在电连接器中,便于对熔断器的拆解。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四驱高压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去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安装第一熔断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电池包通过电连接器实现与第一辅助用电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的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标记说明:电连接器10、壳体11、主体111、盖体112、密封圈113、供电正极线束121、供电负极线束122、第一连接线束131、第一连接线束的第一端1311、第一连接线束的第二端1312、第二连接线束132、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一端1321、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1322、第一熔断器14、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141、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142、第三连接线束151、第三连接线束的第一端1511、第三连接线束的第二端1512、第四连接线束152、第四连接线束的第一端1521、第四连接线束的第二端1522、绝缘套16、容置槽161、第一容置槽1611、第二容置槽1612、隔板162、插座17、密封套18;
电池包21、第一辅助用电器221、第二辅助用电器222、车辆驱动器23。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四驱高压架构的示意图。
结合图1,在用电的新能源车中,通过电池包为前驱结构以及后驱结构进行供电,电池包还用于为车上的辅助用电器供电,例如电暖风、电空调等。在此四驱高压架构中,其前仓部分通过分线盒实现与前驱以及辅助供电器的连接。
其中,分线盒的体积大、成本高,并且需要设置多个连接器才能实现与辅助供电器、前驱以及电池包的连接。并且,现有技术将熔断器集成设置在分线盒中,导致在更换熔断器的时,需要对集成的零部件进行拆解,复杂程度较高。
基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可以省去电池包的设置并减少相应连接器的设置,由于熔断器设置在电连接器10中,便于对熔断器的拆解。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器10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10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10去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结构安装第一熔断器14后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图4,电连接器10包括壳体11、供电正极线束121、供电负极线束122、第一连接线束131、第一熔断器14以及第二连接线束132,壳体11设置有容置腔,供电正极线束121以及供电负极线束12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腔内,第一连接线束131与第二连接线束132的部分设置于容置腔内,另一部分伸出容置腔外,第一熔断器14的整体位于容置腔内。
具体地,供电正极线束121与供电负极线束122用于分别与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供电正极线束121与供电负极线束122可以部分位于容置腔外,进而与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实现电连接器10与电池包之间的电连接。
第一连接线束131的第一端1311位于容置腔内且与供电负极线束122连接,第一连接线束131的第二端1312伸出容置腔。第一熔断器14的第一端141与供电正极线束121的一端连接,第一熔断器14的第二端142与第二连接线束13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线束132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此时,第一连接线束131间接实现了与电池包负极的连接,第二连接线束132间接地实现了与电池包正极的连接,第一连接线束131与第二连接线束132的第二端1322用于与第一辅助用电器连接。
图6是电池包通过电连接器10实现与第一辅助用电器连接的示意图。
结合图6,电池包21通过电连接器10实现与第一辅助用电器221的连接,进而实现电池包21为第一辅助用电器221的供电。结合上述内容,第一辅助用电器221为电暖风、空调等车载用电器。
综上,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10,通过第一连接线束131与第二连接线束132实现了电池包21的正负极的连接,进而在连接到第一辅助用电器221时能够实现对第一辅助用电器221的供电。并且,第二连接线束132通过第一熔断器14连接到供电正极线束121,第一熔断器14在电流过大时断开实现对第一辅助用电器221的保护。并且,电连接器10中的结构简单,第一熔断器14与其他结构间的配合较少,在需要拆解电连接器10时,只需要将壳体11打开就能够简单地将第一熔断器14拆下。
结合图3-图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还包括第三连接线束151以及第四连接线束152。第三连接线束151的第一端1511位于容置腔内与供电负极线束122连接,第四连接线束152的第一端1521位于容置腔内与供电正极线束121连接,第三连接线束151的第二端1512与第四连接线束152的第二端1522伸出容置腔用于与车辆驱动器23连接。此时,第三连接线束151与第四连接线束152实现与电池包21的间接连接。
结合图6,电池包21通过电连接器10实现与车辆驱动器23之间的连接,此时,电池包21为车辆驱动器23供电,进而通过车辆驱动器23实现对车辆行驶的驱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还包括第五连接线束(图未示)、第二熔断器(图未示)以及第六连接线束(图未示)。第五连接线束的第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且与供电负极线束122连接,第二熔断器设置于容置腔内,第二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供电正极线束121连接,第六连接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五连接线束与第六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容置腔,第五连接线束与第六连接线束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辅助用电器222连接。对于第五连接线束与第六连接线束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见上述第一连接线束131与第二连接线束132的实施例内容,不再赘述。
在此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线束131以及第二连接线束132实现对第一辅助用电器221的供电,并通过第五连接线束以及第六连接线束实现对第二辅助用电器222的连接。
结合图6,此时电池包21通过电连接器10实现与第一辅助用电器221与第二辅助用电器222的连接,此时第一辅助用电器221可以是空调,第二辅助用电器222可以是电暖风。
结合图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供电负极线束122包括负极铜排,负极铜排设置于容置腔内,负极供电线的其他部分能够实现负极铜牌与电池包21之间的连接。其中,壳体11呈现条状设置,负极铜排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连接线束131的第一端1311与负极铜排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线束的第一端1511与负极铜排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接线束131131与第三连接线束151分别设置在负极铜排的两端,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线束131131与第二连接线束132连接处的干扰,并便于合理排布以及充分地利用容置腔的空间。
对应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供电正极线束121包括沿壳体11长度方向延伸的正极铜排,正极铜排与负极铜排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正极铜排的一端与与第一熔断器14的第一端141连接,正极铜排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接线束的第一端1521连接。此时,正极铜排与负极铜排之间间隔设置,能够减少二者之间的干扰。
图7是图3中的绝缘套16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3以及图7,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包括绝缘套16,绝缘套16设置于容置腔内,绝缘套16可以固定于壳体11内。绝缘套16形成有容置槽161,绝缘套16设置有隔板162以将容置槽161分隔为第一容置槽1611与第二容置槽1612,正极铜排设置于第一容置槽1611内,负极铜排设置于第二容置槽1612内。此时,通过隔板162将容置槽161分隔为第一容置槽1611与第二容置槽1612,能够良好地将正极铜排与负极铜排分隔开来,减少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结合图4以及图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束131131与第三连接线束151沿壳体11的高度方向层叠排布,第二连接线束132与第四连接线束152沿壳体11的高度方向层叠排布。通过此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一连接线束131与第三连接线束151能够充分地利用壳体11高度方向上的排布空间,第二连接线束132与第四连接线束152也能够充分地利用壳体11高度方向上的排布空间,使得电连接器10的结构更加紧凑。
对于结构件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包括第一螺栓(图未示)以及第二螺栓(图未示),第一熔断器14的第一端141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熔断器14的第二端142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供电正极线束121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二连接线束132的第一端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以连接固定第一熔断器14与供电正极线束121,第二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以固定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连接线束132。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螺栓实现了第一熔断器14与供电正极线束121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螺栓实现了第一熔断器14与第二连接线束132之间的连接。在实现对第一熔断器14的拆解时,只需要将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拆卸就能够轻松地实现第一熔断器114的拆卸,使得第一熔断器14的拆卸简单。
结合图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1包括主体111、盖体112以及密封圈113,盖体112盖设在主体111上以围合形成容置腔,密封圈113设置于主体111与盖体112之间,以密封主体111与盖体112之间的连接缝。此时,在需要拆卸第一熔断器14时,将盖体112打开就能够实现对第一熔断器14的拆卸,使得拆卸简单。
继续结合图3,电连接器10还包括插座17以及密封套18,插座17设置在壳体11的一侧,密封套18实现插座17与壳体11之间的连接密封。插座17与供电正极线束121以及供电负极线束122连接,插座17进一步实现与电池包21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供电正极线束121与供电负极线束122之间的间接连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10,具体介绍参见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方案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容置腔;
供电正极线束以及供电负极线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供电正极线束与所述供电负极线束用于分别与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
第一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供电负极线束连接;
第一熔断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正极线束的一端连接;
第二连接线束,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束与所述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线束与所述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辅助用电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第三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与所述供电负极线束连接;
第四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与所述供电正极线束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束与所述第四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置腔用于与车辆驱动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第五连接线束,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供电负极线束连接;
第二熔断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熔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正极线束连接;
第六连接线束,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五连接线束与所述第六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五连接线束与所述第六连接线束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辅助用电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负极线束包括负极铜排,所述负极铜排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负极铜排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铜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铜排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正极线束包括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正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与所述负极铜排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正极铜排的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极铜排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线束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绝缘套形成有容置槽,所述绝缘套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容置槽分隔为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所述正极铜排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负极铜排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束与所述第三连接线束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层叠排布,所述第二连接线束与所述第四连接线束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层叠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供电正极线束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线束的第一端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熔断器与所述供电正极线束,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以固定所述第一熔断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主体、盖体以及密封圈,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主体上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主体与所述盖体之间,以密封所述主体与所述盖体之间的连接缝。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电连接器。
CN202322580159.2U 2023-09-21 2023-09-21 电连接器及车辆 Active CN220985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0159.2U CN220985045U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连接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0159.2U CN220985045U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连接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5045U true CN220985045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80159.2U Active CN220985045U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连接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5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149213A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212148434U (zh) 配电组件及车载配电装置
CN215771395U (zh) 动力电池bdu结构及车辆
CN216389663U (zh) 一种电池包、电池包箱体组、用电装置及储电柜
CN220985045U (zh) 电连接器及车辆
CN211295436U (zh) 三相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000169U (zh) 集成控制装置及电动车
CN212257481U (zh) 电池包壳体和动力电池及便携式换电电动车
CN211879450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以及车辆
CN214625275U (zh) 可拆卸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3028822U (zh) 域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WO2022068422A1 (zh) 电气盒、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4152989U (zh) 动力电池用高压分线装置
CN212257480U (zh) 电池模块及动力电池包和便携式换电电动车
CN211701869U (zh) 一种车载逆变器
CN212625952U (zh) 电池连接头的防尘结构及便携式换电电动车
CN220947513U (zh)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CN111660843A (zh) 汽车cdu系统及汽车
CN214378707U (zh) 一种房车用储能电池箱
CN212209686U (zh) 一种用于48v系统的车载电池
CN217823080U (zh) 一种稳固装配的车箱电池
CN220934316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1024037U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可快速拆装的蓄电池
CN219321290U (zh) 一种通用型高压分断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