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7513U -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47513U CN220947513U CN202322905103.XU CN202322905103U CN220947513U CN 220947513 U CN220947513 U CN 220947513U CN 202322905103 U CN202322905103 U CN 202322905103U CN 220947513 U CN220947513 U CN 2209475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fixing structure
- protective shell
- support frame
- electric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其中,该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撑组件和防护壳,支撑组件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与车体连接;护壳与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防护壳设有内腔和接电口,内腔与接电口连通内腔用于置入电池主体;接电口用于供电池主体与外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组件与车体连接,再将电池主体安装在防护壳的内腔,通过使防护壳与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利用支撑组件为防护壳提供支撑;需要更换电池主体时,可直接将防护壳拆下,更换装有满电或新的电池主体的防护壳;该电池固定结构具有方便拆装、便于更换电池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由于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而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为电力驱动,需要装载大量的电池以供汽车使用,而电池一般通过电池托架安装在汽车底盘处。
由于电池所需的充电时间较长,当用户需要赶路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因此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相较于充电,换电模式能有效解决充电车位稀缺、电池容量大、充电时间长等痛点,充分提升车辆利用率;因此设置快速换电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种趋势;但目前的电池固定结构采用普通的电池托架将电池固定在汽车底盘处,电池托架与汽车底盘之间为刚性连接,难以进行安装和拆卸,不便于对其中的电池进行更换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池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固定结构具有不便于拆装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固定结构,包括:
支撑组件,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车体连接;
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壳设有内腔和接电口,所述内腔与所述接电口连通;所述内腔用于置入电池主体;所述接电口用于供所述电池主体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述防护壳的两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防护壳的底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相抵,所述垂直部上设有所述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垂直部与所述防护壳的端部相抵,且所述垂直部至少与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壁相抵。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车体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主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或,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主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可选地,所述若干散热孔位于所述防护壳的两端,所述垂直部至少与所述防护壳的两端相抵的一侧设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防护壳包括底座和保护罩,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罩的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电池主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保护罩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组件与车体连接,再将电池主体安装在防护壳的内腔,通过使防护壳与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利用支撑组件为防护壳提供支撑;其中电池主体通过防护壳的接电口与车体的设备电性连接;需要更换电池主体时,可直接将防护壳拆下,更换装有满电或新的电池主体的防护壳;该电池固定结构具有方便拆装、便于更换电池的优点,使车体方便不断换电实现长时间使用,节省等待电池充电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支撑组件 | 11 | 固定部 |
12 | 第一支撑架 | 121 | 水平部 |
122 | 垂直部 | 1221 | 通孔 |
123 | 第二电连接部 | 13 | 第二支撑架 |
2 | 防护壳 | 21 | 内腔 |
22 | 接电口 | 23 | 散热孔 |
24 | 底座 | 25 | 保护罩 |
23 | 电池主体 | 231 | 第一电连接部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固定结构。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和防护壳2;支撑组件1设有固定部11,固定部11用于与车体连接;防护壳2与支撑组件1可拆卸连接;防护壳2设有内腔21和接电口22,内腔21与接电口22连通;电池主体23设于内腔21内部;内腔21用于置入电池主体23;接电口22用于供电池主体23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支撑组件1与车体连接,再将电池主体23安装在防护壳2的内腔21,通过使防护壳2与支撑组件1可拆卸连接,利用支撑组件1为防护壳2提供支撑;其中电池主体23通过防护壳2的接电口22与车体的电子设备和电子器件电性连接;需要更换电池主体23时,可直接将防护壳2拆下,更换装有满电或新的电池主体23的防护壳2;该电池固定结构具有方便拆装、便于更换电池的优点,使车体方便不断换电实现长时间使用,节省等待电池充电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换下来的防护壳2和电池主体23中,电池主体23通过防护壳2的接电口22,使第一电连接部231能直接与外部充电设备进行连接,具有方便充电的优点。
可选地,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均设有固定部11,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分别与防护壳2的两端连接。
上述结构中,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均用于与车体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分别与防护壳2的两端连接,利用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为防护壳2的两端提供支撑力,使得防护壳2被固定在车体上。
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均包括水平部121和垂直部122,水平部121位于防护壳2的底部,垂直部122与防护壳2的外表面相抵,垂直部122上设有固定部11。
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均包括水平部121和垂直部122,水平部121为防护壳2的底部提供支撑力,垂直部122与防护壳2的外表面相抵,垂直部122具有限制防护壳2产生位移的作用;可以使得水平部121与防护壳2的底部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提高防护壳2与第一支撑架12或第二支撑架13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垂直部122与防护壳2的端部相抵,且垂直部122至少与防护壳的一侧壁相抵。
垂直部122形成L型结构,垂直部122的一侧与防护壳2的端部相抵,垂直部122的另一侧与防护壳2的一侧壁相抵,保证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度对防护壳2具有足够的支撑性。
可选地,固定部11包括若干螺纹孔,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栓与车体连接。若干螺纹孔设置在第一支撑座架12的垂直部122或第二支撑架13的垂直部,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车体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具有拆装方便、连接稳定的优点。
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2或第二支撑架13中任意一个设有第二电连接部123,第二电连接部123与电池主体23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部123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第一电连接部231包括若干接电端子,也就是电池主体23上设置若干接电端子,接电端子的一端与电池主体23电性连接,接电端子的另一端伸出接电口22与第二电连接部123电性连接,可利用第二电连接部123直接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该外部电路可以包括车体内的电子设备和电子器件;防护壳2被拆下后,可利用接电端子直接与充电设备进行电性连接,而无需将电池主体23从防护壳2内拆出。
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均设有第二电连接部123,第二电连接部123与电池主体23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部123用于连接外部电路,可增加电池主体与外部电路的连接路径。
可选地,防护壳2上设有若干散热孔23。电池主体2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孔23排出,从而能够起到对电池主体23散热效果,防止电池主体23高温自燃,进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在散热孔23的表面设置防尘网,从而能够防止外界灰尘进入防护壳2的内部,提高了防护壳2内的卫生安全性。
可选地,若干散热孔23位于防护壳2的两端,垂直部122至少与防护壳2的两端相抵的一侧设有通孔1221。由于垂直部122的部分结构与防护壳2的两端相抵,为避免影响防护壳2上散热孔23的散热效果,在垂直部122与散热孔2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通孔1221,以确保电池主体23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防护壳2包括底座24和保护罩25,底座24与保护罩25的开口可拆卸连接,底座24与保护罩25的内部形成内腔21,电池主体23与底座24可拆卸连接;散热孔23设于保护罩25上。
防护壳2具有保护电池主体23的作用,其中底座24与保护罩25之间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可先将电池主体23安装于底座24上,再将保护罩25与底座24通过螺纹连接,使电池主体23固定在底座24与保护罩25之间形成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组件1与车体连接,再将电池主体23安装在防护壳2的内腔21,通过使防护壳2与支撑组件1可拆卸连接,利用支撑组件1为防护壳2提供支撑;其中电池主通过防护壳2的接电口22与车体电性连接;需要更换电池主体23时,可直接将防护壳2拆下,更换装有满电或新的电池主体23的防护壳2;该电池固定结构具有方便拆装、便于更换电池的优点,使车体方便不断换电实现长时间使用,节省等待电池充电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电池固定结构,该电池固定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车体连接;
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壳设有内腔和接电口,所述内腔与所述接电口连通;所述内腔用于置入电池主体,所述接电口用于供所述电池主体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述防护壳的两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防护壳的底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相抵,所述垂直部上设有所述固定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部与所述防护壳的端部相抵,且所述垂直部至少与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壁相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车体连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主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或,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主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7.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散热孔位于所述防护壳的两端,所述垂直部至少与所述防护壳的两端相抵的一侧设有通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包括底座和保护罩,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罩的开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电池主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保护罩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固定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05103.XU CN220947513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05103.XU CN220947513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47513U true CN220947513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102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05103.XU Active CN220947513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47513U (zh) |
-
2023
- 2023-10-27 CN CN202322905103.XU patent/CN2209475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46022B (zh) |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 |
WO2014206204A1 (zh) |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 |
CN214706028U (zh) | 一种储能电池装置 | |
CN220947513U (zh) |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汽车 | |
CN210629971U (zh) | 用于车载充电机和电压变换器的pcb板的安装结构 | |
CN109017361B (zh) | 便携式充电机 | |
CN216698479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系统 | |
CN213973612U (zh) | 大功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车载充电器 | |
CN109760498B (zh) | 新能源汽车的紧急备用电源装置 | |
CN220985045U (zh) | 电连接器及车辆 | |
CN219042087U (zh) | 连接结构及集成产品 | |
CN213734628U (zh) | 车载充电机的继电器安装结构、车载充电机及车载配电单元 | |
CN213150936U (zh) | 一种运输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用蓄能装置 | |
CN220340381U (zh) | 一种便携式充电机校准设备 | |
CN214378707U (zh) | 一种房车用储能电池箱 | |
CN221041241U (zh) | 具有电量指示结构的电池 | |
CN210016833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电器的emc保护固定结构 | |
CN213342986U (zh) | 汽车电机控制器 | |
CN219477163U (zh) | 一种集成电源的插座结构 | |
CN217822946U (zh) | 一种锂铁副电池管理系统 | |
CN219954700U (zh) | 移动式燃料电池充电装置 | |
CN212513542U (zh) | 一种振动仪 | |
CN216056857U (zh) | 电机控制器 | |
CN216872130U (zh) | 一种异形紧凑型电池包结构 | |
CN211351814U (zh) | 一种可快充的ups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