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6406U -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6406U
CN220966406U CN202322389350.9U CN202322389350U CN220966406U CN 220966406 U CN220966406 U CN 220966406U CN 202322389350 U CN202322389350 U CN 202322389350U CN 220966406 U CN220966406 U CN 220966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oil guide
battery rod
oi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93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可
邹志安
翟公高
左季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93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6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6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6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器和雾化装置,其中,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雾化器,雾化器与电池杆可拆卸连接且围合形成雾化空间,电池杆的发热体安装于电池杆的顶端;雾化器包括储油体、导油体以及沿轴向贯通所述雾化器两端的气流通道,储油体安装于气流通道的周侧,导油体一侧与储油体相接,导油体为柔性导油体,导油体背离储油体的一侧用于与电池杆上的发热体相接。如此设置,雾化器通过与电池杆插接即可通过发热体与导油体相接实现对雾化液进行加热,发热体无需安装在雾化器上,使得雾化器内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对雾化器的拆装更换,提升雾化器的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中的雾化器包括气流通道、油仓以及发热体,发热体加热油仓内的雾化液且与气流通道内的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现有换弹式雾化器,在烟油消耗完毕后,通常将雾化器整体丢弃,一方面成本较高,再一方面丢弃的雾化器对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雾化器内的发热元件和电极等元件也作为一次性元件丢弃,是资源的浪费,迫切需要减少雾化器中一次性元器件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旨在解决雾化器的发热体和电极柱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雾化器,与电池杆装配使用,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油体、导油体以及沿轴向贯通所述雾化器两端的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储油体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周侧,所述导油体一侧与所述储油体相接,所述导油体为柔性导油体,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储油体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电池杆上的发热体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一端设置有吸嘴口,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自所述吸嘴口向远离所述吸嘴口延伸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构成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外壳体与所述通气管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内围绕所述通气管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油体的放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内径自设定位置至吸嘴口逐渐扩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油体安装于所述雾化器的底端,或所述雾化器的底端面向所述吸嘴口方向凹设形成空腔,所述导油体安装于所述空腔的顶部并与所述储油体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用于封堵所述雾化器的底端开口,所述密封套脱离所述外壳体时,所述雾化器可与所述电池杆装配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外壁凸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限定所述雾化器插接进入所述电池杆中的插接行程中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杆的顶部凹设形成插接槽,所述发热体安装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插接槽的至少部分空间与所述雾化器形成雾化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平面发热体且开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避让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杆安装有位于所述雾化空间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插接槽的槽底,所述密封件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空间和外部空气的透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杆设置有穿设于所述密封件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的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杆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空间内的导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流件两侧的两所述透气孔,所述导流件将所述雾化空间分隔成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和一所述透气孔的两分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器和雾化装置,其中,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雾化器,雾化器与电池杆可拆卸连接且围合形成雾化空间,电池杆的发热体安装于电池杆的顶端;雾化器包括储油体、导油体以及沿轴向贯通所述雾化器两端的气流通道,储油体安装于气流通道的周侧,导油体一侧与储油体相接,导油体为柔性导油体,导油体背离储油体的一侧与电池杆上的发热体相接。如此设置,雾化器通过与电池杆插接即可通过发热体与导油体相接实现对雾化液进行加热,发热体无需安装在雾化器上,使得雾化器内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对雾化器的拆装更换,提升雾化器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雾化装置的电池杆的顶端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雾化装置的导油体和发热体贴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00、雾化装置;10、雾化器;101、气流通道;102、储油体;103、导油体;104、外壳体;1041、限位部;1042、支撑部;1043、吸嘴;1044、通气管;105、空腔;11、电池杆;111、发热体;1111、避让孔;112、电极;113、密封件;1131、透气孔;1132、分流通道;114、导流件;115、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装置100和雾化器10,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装配使用,雾化器10包括储油体102、导油体103以及沿轴向贯通雾化器10两端的气流通道101;其中,储油体102安装于气流通道101的周侧,导油体103一侧与储油体102相接,导油体103为柔性导油体103,导油体103背离储油体102的一侧用于与电池杆11上的发热体111相接。
雾化器10中的储油体102用于储存雾化液,储油体102可由棉、聚乙烯、聚丙烯或其他具有孔洞结构的材料制成,储油体102内的孔洞结构更有利于储油体102储存更多的雾化液,有效增大雾化器10中雾化液的容量,提高雾化器10的续航能力。
雾化器10设有用于吸取储油体102内雾化液的导油体103,导油体103可为多孔陶瓷、多孔柔性导油体(如耐热棉)等材料制成,导油体103内部具有多孔结构,导油体103一侧抵接储油体102,另一侧抵接发热体111,则导油体103起到将储油体102内的雾化液传递到发热体111的作用。导油体103传递雾化液的原理在于,导油体103的内部多孔结构具有毛细吸引力,在毛细作用下,雾化液进入导油体103内部孔隙内,从而导流至发热体111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导油体103为平面的柔性导油体103。
雾化器10内还可设有与储油体102相接的油仓,油仓内放置有雾化液,经由储油体102的毛细作用吸取油仓内的雾化液,储油体102起到暂时存储雾化液和缓冲的作用,在提高雾化器10雾化液容量的同时,还使得雾化液的流出更加匀速,有利于均匀地进行加热生成气溶胶。
基于以上雾化器10的结构,表明雾化器10的作用为容纳雾化液,将用于加热的发热体111设置在雾化装置100电池杆11内,使得雾化器10的内部组件少且结构简单,有利于雾化器10的拆卸和更换。同时,随着发热体111对雾化液的不断加热,储油体102的雾化液消耗完成,可通过更换雾化器10实现继续使用雾化装置100吸入气溶胶,雾化器10内不设有发热体111和电极112,发热体111和电极112一般由金属制成,发热体111和电极112的重复利用极大节约了雾化装置100的使用成本。同时,雾化液在雾化空间内接触到温度较低的部件会发生冷凝现象,冷凝的雾化液会累积在雾化空间的壁面上,可拆卸的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有利于对雾化空间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雾化装置100的雾化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0包括外壳体104,外壳体104一端设置有吸嘴口1043,外壳体104内设置有自所述吸嘴口1043向远离吸嘴口1043延伸的通气管1044,通气管1044构成气流通道101的至少一部分,外壳体104与通气管1044一体成型。外壳体104内围绕通气管1044设置有用于容纳导油体103的放置腔。
雾化器10的外壳体104可起到保护储油体102和导油体103的作用,出于轻量化和使用强度的考虑,外壳体104可由塑料材料、铝合金等耐腐蚀、质量较轻的材料制成。气流通道101一端连通雾化空间,另一端为通过通气管1044连通外部空气的吸嘴口1043,用户从吸嘴口1043对气溶胶进行抽吸动作,为便于用户的口腔与吸嘴口1043配合,将吸嘴口1043的形状设置成横截面积不断减小的梯形柱,特别的是,吸嘴口1043的整体形状还可设为扁平状,贴合口腔的形状,也可利于用户通过吸嘴口1043对气溶胶进行抽吸。吸嘴口1043的顶面的周缘还可进行倒角设置,过渡表面更加光滑,消除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通气管1044内径自设定位置至吸嘴口1043逐渐扩大。气溶胶自气流通道101流通至通气管1044,内径扩大,通气管1044的内部体积也对应扩大,更大的体积空间分散了气溶胶,有利于降低吸嘴口1043的气流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的气流烫伤用户,提高了安全性。
为保护储油体102内的雾化液受到污染和防止雾化液泄漏,外壳体104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套,密封套用于封堵雾化器10的底端开口,密封套脱离外壳体104时,雾化器10可与电池杆11装配连接。雾化器10为与电池杆11装配,在底端设有开口,雾化器10的底端开口设有密封套,密封套在雾化器10未装配到电池杆11时,连接在雾化器10上,需要更换雾化装置100内的雾化器10时,拆卸雾化器10上的密封套,即雾化器10可与电池杆11进行装配,从而对雾化器10内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导油体103安装于雾化器10的底端。导油体103与储油体102相接,雾化器10在使用和放置过程中,一般沿轴向竖直放置,由于储油体102内的雾化液的重力作用,部分雾化液会积聚在储油体102的底端,导油体103设置在雾化器10的底端且与储油体102相接,即导油体103可导出积聚在储油体102的雾化液,进一步提高储油体102内雾化液的利用率,避免残留部分雾化液在储油体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0的底端面向吸嘴口1043凹设形成空腔106,导油体103安装于空腔106的顶部并与储油体102相接,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2插接时,该空腔构成雾化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装置100,包括电池杆11和雾化器10,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可拆卸连接,电池杆11的顶部凹设形成插接槽115,发热体111安装于插接槽115内,插接槽115的至少部分空间与雾化器10形成雾化空间。电池杆11的内部设有控制主板和放置电池的充电仓,控制主板上设有充电口,用于为电池供电,充电口显露于电池杆11的底端,还可设有硅胶件用于封堵充电口,实现对充电口的防水保护,避免充电口进液影响使用。电池杆11上还可设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用于调控发热体111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用户可依据需求对雾化功率调控。
电池杆11上的控制主板还电连接有咪头,咪头为气流感应元件且设置在电池杆11与外界大气连接的气道内,当用户从雾化器10的顶端吸气时,带动气流通道101和电池杆11内的气道的气体流动,咪头受到感应传送信号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控制发热体111开始加热,如此设置,雾化装置100在待机状态下,基于用户的吸气动作来判断是否进行雾化,在用户无需吸食的间隔时间内,发热体111不工作,避免了用户间隔时间内仍继续加热雾化,提高了雾化液的利用率。
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相接时,位于电池杆11顶端的发热体111可进入雾化器10内与导油体103接触,电池杆11内的电源组件与发热体111电连接且用于为发热体111进行供电,发热体111可为金属丝,金属材料内部的自由电子的移动提高了热量传递的效率,金属丝之间呈网格状交织,网格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圆形、菱形或者方形等形式。平面的网状的金属单元兼具韧性和刚性,从而可以与平面的柔性导油体贴合更紧密,从而雾化效果更好。金属丝可呈直线形、波浪形或折线形,较佳采用波浪线或折线形,相比于直线形的设计,增加了发热体111的长度,进一步提升了发热体111的发热效率,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设置。
发热体111可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发热体111的金属丝可设置为长度不同的形式。不同长度的金属丝具有的阻值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发热功率,通过调整电池杆11与不同发热体111的电连接,从而来调控雾化器10的雾化量,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在其它实施例中,发热体111还可设为相同的长度,但多个发热体111所采用的金属材质不同,不同的金属材质具有不同的电阻率,因此多个发热体111之间的电阻不同,所产生的雾化量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发热体111之间的弯折形式不同,也具有不同的电阻,所起到的效果相同,在此不做展开。
安装在电池杆11内的发热体111可进入雾化器10内部且具有多种设置方式,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器10的导油体103可设在气流通道101内,电池杆11的电极112可伸入气流通道101内与导油体103相接,即电池杆11的电极112可沿雾化装置100的轴向设置,加热后的雾化液与气流通道101内的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气溶胶沿气流通道101流动至用户口腔。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发热体111为平面发热体111且开设有连通气流通道101的避让孔1111。在导油体103设置在雾化器10的底端的情况下,发热体111为贴合导油体103则为平面设置,如此设置,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相接后,即两者的连接位置围合形成雾化空间,与导油体103相接的发热体111在雾化空间内对雾化液进行加热,增大了发热体111与导油体103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导油体103导出的雾化液含量越高,接触面积与发热面积相同,发热面积增大,雾化液的挥发速率加快,混合成的气溶胶含量更大,有效提高了雾化装置100的雾化效率。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插接过程中,发热体111在电池杆11顶端的安装位置对应气流通道101设置,发热体111会遮挡气流通道101在雾化器10底端的开口,为便于气流通道101连通雾化空间,故在发热体111上对应气流通道的位置开设避让孔1111,避让孔1111的直径大小可与气流通道101直径大小相同,且避让孔1111的横截面中心与气流通道101的横截面中心相对应,便于形成的气溶胶通过避让孔1111进入气流通道101内,有利于用户使用雾化装置100吸取气溶胶。
具体地,雾化器10的外壳体104的底端沿轴向凸设有支撑部1042,支撑部1042围合形成空腔116,雾化器10部分插接进入插接槽115内,支撑部1042与插接槽115的槽底围合形成雾化空间,气流通道101连通雾化空间和外部空气,插接槽115的槽底连通雾化空间和外部空气。
进一步地,插接槽115槽壁的横截面内圈直径可与支撑部1042横截面外圈直径相同,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相接时,插接槽115槽壁与支撑部1042的外壁相接触。雾化器10在与电池杆11插接配合的过程中,插接槽115槽壁的横截面的内直径与支撑部1042的外圈直径相同,可保证雾化器10的外表面与插接槽115槽壁紧密贴合,有效增强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气密性和稳固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撑部1042和插接槽115槽壁的贴合,实现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支撑部1042的内壁和密封件113围合形成雾化空间,且电池杆11的发热体111与雾化器10的导油体103抵接,对雾化液加热。雾化器10内储油体102的雾化液加热消耗完后,需要更换雾化器10,通过将支撑部1042与插接槽115的槽壁脱离即可,且设置有多个相同规格的雾化器10,实现在不更换电池杆11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雾化器10的更换,方便快捷地补充雾化液,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雾化装置100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0外壁凸设有阻挡部1041,阻挡部1041用于限定雾化器10插接进入电池杆11中的插接行程中的极限位置。阻挡部1041与插接槽115槽壁的端面相抵接,以使得雾化器10部分伸入插接槽115内。阻挡部1041和插接槽115的槽壁抵接可有效防止雾化器10和插接槽115的过度配合,实现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安装的精准定位。阻挡部1041可与雾化器10的外表面一体成型设置,阻挡部1041朝向电池杆11的方向可设为平面,插接槽115的槽壁朝向雾化器10的顶面也可设为平面,两平面之间紧密贴合,提高了雾化器10和插接槽115的槽壁之间的气密性,有效防止了雾化装置100内部气体的泄露。雾化器10的外表面还可套设有密封圈,阻挡部1041和插接槽115的槽壁夹持密封圈的两侧,密封圈进一步增强了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插接配合的密闭性。
为增强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连接的气密性,请参照图1,电池杆11的顶端安装有位于雾化空间内的密封件113,密封件113设于插接槽115的槽底且与支撑部1042抵接,密封件113开设有连通雾化空间和外部空气的透气孔1131。密封件113可为橡胶、硅胶等具有气密性的材质,封堵插接槽115的槽底且部分设于支撑部1042和槽底之间,雾化空间内的气溶胶不易从缝隙中逸散出来,雾化装置100整体的气密性得到增强。电池杆11的外表面还可开设有连通外部大气的开孔,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装配连接后,用户通过雾化器10的吸嘴口1043做出抽吸动作,外部大气从电池杆11的开孔流通至透气孔1131,外部的空气进入雾化空间内与加热的雾化液混合形成气溶胶,气溶胶进入气流通道101内,再从吸嘴口1043处进入用户口腔内,实现吸取含有雾化液的气溶胶的目的。
具体的,电池杆11设置有穿设于密封件113并与发热体111电连接的电极112。电极112与电池杆11内部的电源组件电连接,电极112与发热体111之间可通过焊接、插接等形式,优选的,为达到发热体111更稳固的连接,电极112与发热体111为焊接形式。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12安装在密封件113内且部分显露出密封件113与发热体111连接,密封件113为电极112起到了支撑作用,电池杆11设有两对称电极112,分别与发热体111的两端相连接,使得发热体111和电极112的电连接更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杆11还包括设于雾化空间内的导流件114,密封件113包括对称设置在导流件114两侧的两透气孔1131,导流件114将雾化空间分隔成连通气流通道101和一透气孔1131的两分流通道1132。密封件113上开设连通外部空间和雾化空间的通气孔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情况下,多个通气孔可对称设置,导流件114的中心点可与两个个通气孔的对称中心重合设置,导流件114可与密封件11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可为插接、螺丝连接、卡接等形式,导流件114可拆卸连接的形式有利于对雾化空间内的组件进行维护和清洁,提高雾化装置100的气溶胶口感和雾化效率。
导流件114可为硅胶、橡胶或者等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和稳定性,长期接触含有雾化液的气体,不易发生变化。导流件114可将雾化空间分隔成两分流通道1132,分流通道1132由导流件114的侧壁和密封件113的表面围合形成,每一分流通道1132均连通通气孔和气流通道101,引导气溶胶从雾化空间进入气流通道101内。
需要说明的是,导流件114部分可通过发热体111的避让孔1111伸入到气流通道101内,如此设置,导流件114引导气溶胶从雾化空间内进入气流通道101内,可有效缩短气溶胶的流动路径,气溶胶能通过分流通道1132的引导直接进入气流通道101内,降低了温度较高的气溶胶在雾化空间内遇冷出现冷凝液的可能性,保障了雾化空间内器件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为增强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稳固性,雾化器10的外周面凸设有卡扣,电池杆11的插接槽115的槽壁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当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插接配合时,卡扣与卡槽卡接配合,从而限制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发生相对运动。卡扣设有导入面,导入面与雾化器10的外周面夹角较小,具有平缓过渡的作用,用户施加应力即可实现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插接固定和分离,利于拆卸的同时还起到了防止误触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雾化器,与电池杆装配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油体、导油体以及沿轴向贯通所述雾化器两端的气流通道;其中,
所述储油体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周侧,所述导油体一侧与所述储油体相接,所述导油体为柔性导油体,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储油体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电池杆上的发热体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一端设置有吸嘴口,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自所述吸嘴口向远离所述吸嘴口延伸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构成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外壳体与所述通气管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围绕所述通气管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油体的放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内径自设定位置至所述吸嘴口逐渐扩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安装于所述雾化器的底端,或所述雾化器的底端面向所述吸嘴口方向凹设形成空腔,所述导油体安装于所述空腔的顶部并与所述储油体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用于封堵所述雾化器的底端开口,所述密封套脱离所述外壳体时,所述雾化器可与所述电池杆装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外壁凸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限定所述雾化器插接进入所述电池杆中的插接行程中的极限位置。
8.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杆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杆的顶部凹设形成插接槽,所述发热体安装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插接槽的至少部分空间与所述雾化器形成雾化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平面发热体且开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避让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杆安装有位于所述雾化空间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插接槽的槽底,所述密封件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空间和外部空气的透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杆设置有穿设于所述密封件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的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杆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空间内的导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流件两侧的两所述透气孔,所述导流件将所述雾化空间分隔成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和一所述透气孔的两分流通道。
CN202322389350.9U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966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9350.9U CN220966406U (zh)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9350.9U CN220966406U (zh)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6406U true CN220966406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5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9350.9U Active CN220966406U (zh)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6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88874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2237298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27591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6720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160108U (zh) 一种雾化器
CN220966406U (zh)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CN21964505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0912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593U (zh)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053999A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20966417U (zh) 雾化装置
CN209827851U (zh) 一种雾化器
CN220458619U (zh) 雾化器及包含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20966418U (zh) 雾化装置
CN21910872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5860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937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7129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36060U (zh) 一种可散热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89778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45538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750990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772269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CN22130726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