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6417U - 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6417U
CN220966417U CN202322391180.8U CN202322391180U CN220966417U CN 220966417 U CN220966417 U CN 220966417U CN 202322391180 U CN202322391180 U CN 202322391180U CN 220966417 U CN220966417 U CN 220966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oil guide
cavity
atomizing
batter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11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可
邹志安
翟公高
左季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11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6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6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6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内置有储油体的雾化器和与雾化器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杆;其中,雾化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储油体流体联通的导油体,电池杆顶部凹设形成插接腔,插接腔内设置有发热体,当雾化器与电池杆插接时,发热体和导油体相接,插接腔的至少一部分与雾化器的底端共同形成雾化空间,雾化空间开设与外部空气流体联通的通气孔,雾化器内开设有联通外部空气与雾化空间的气流通道;更大的雾化空间也缩小了雾化器的体积,减少了所需的耗材成本;当电池杆与雾化器拆卸时,发热体与导油体分离但仍位于电池杆的插接腔内;发热体设置在电池杆,在雾化液消耗完需要更换雾化器时,发热体可做到重复利用,提高了发热体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设备中通过发热体对雾化腔内的雾化液进行加热,从而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相关技术中的雾化器内开设有雾化腔,雾化腔内安装有用于加热雾化液的发热体和储液棉,但为提高雾化装置的雾化液续航能力,雾化器内的储液棉的体积需增大,则雾化腔的空间变小。
空间小的雾化腔的空气进气量小,加热后的雾化液与空气的混合效率低,可能导致用户吸入的气溶胶口感差。并且随着雾化装置的使用,发热体不断加热雾化液,储液棉的雾化液消耗完后,需要更换新的雾化器,雾化器内的发热体也需要进行更换,无法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旨在解决雾化装置雾化空间小、发热体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内置有储油体的雾化器和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杆;其中,所述雾化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油体流体联通的导油体,所述电池杆顶部凹设形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设置有发热体,当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油体相接,所述插接腔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雾化器的底端共同形成雾化空间,所述雾化空间开设与外部空气流体联通的通气孔,所述雾化器内开设有联通外部空气与所述雾化空间的气流通道;当所述电池杆与所述雾化器拆卸时,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导油体分离但仍位于所述电池杆的插接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平面发热体,所述导油体为平面导油体,当所述雾化器和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导油体的一侧与所述发热体抵接,另一侧与所述储油体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含至少一个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为金属网状片,所述导油体为柔性导油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油体沿所述雾化器的底部平面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周侧,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导油体相接,并与所述气流通道入口的所在平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联通的避让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空间内安装有密封件,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密封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杆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密封件内且延伸至所述雾化空间内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发热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空间的底部还设有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将雾化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成联通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通气孔的分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上,并与所述密封件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底面朝向所述储油体的方向凹设形成有空腔,所述插接腔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空腔的至少一部分共同形成所述雾化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外周壁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接腔的周壁顶面抵接配合构成插接行程的极限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限位部以下为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插接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插接部的外壁和所述插接腔的内壁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内置有储油体的雾化器和与雾化器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杆;其中,雾化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储油体流体联通的导油体,电池杆顶部凹设形成插接腔,插接腔内设置有发热体,当雾化器与电池杆插接时,发热体和导油体相接,插接腔的至少一部分与雾化器的底端共同形成雾化空间,雾化空间开设与外部空气流体联通的通气孔,雾化器内开设有联通外部空气与雾化空间的气流通道;雾化空间不在气流通道内,雾化空间更大,雾化器的体积可设置得更小,节省耗材成本;当电池杆与雾化器拆卸时,发热体与导油体分离但仍位于电池杆的插接腔内;发热体设置在电池杆,在雾化液消耗完需要更换雾化器时,发热体可做到重复利用,与新的雾化器的导油体贴合装配,缩减了雾化器的耗材成本,提高了发热体的利用率,符合ESG的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雾化装置的电池杆的顶端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雾化装置的导油体和发热体贴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00、雾化装置;10、雾化器;101、气流通道;102、储油体;103、导油体;104、限位部;105、空腔;106、插接部;11、电池杆;111、发热体;1111、发热单元;1112、避让孔;112、电极;113、密封件;1131、通气孔;114、分流件;115、插接腔;12、雾化空间;121、分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装置100,包括内置有储油体102的雾化器10和与雾化器10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杆11;其中,雾化器10的底部设置有与储油体102流体联通的导油体103,电池杆11顶部凹设形成插接腔115,插接腔115内设置有发热体111,当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插接时,发热体111和导油体103相接,插接腔115的至少一部分与雾化器10的底端共同形成雾化空间12,雾化空间12开设与外部空气流体联通的通气孔1131,雾化器10内开设有联通外部空气与雾化空间12的气流通道101;当电池杆11与雾化器10拆卸时,发热体111与导油体103分离但仍位于电池杆11的插接腔115内。防止更换雾化器10时,发热体111过热烫伤使用者,且发热体111可重复利用,在电池杆11内形成雾化空间12的部分或全部,可以节省雾化器10的空间,使得一次性丢弃的雾化器10尽可能小型化且所用耗材更少,符合ESG的方向。
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可拆卸连接,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方式可为插接、卡接、螺纹连接等形式,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可拆卸连接为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更换提供了便利,雾化器10内设置储油体102,储油体102内含有雾化液,储油体102可由棉、聚乙烯、聚丙烯或其他具有孔洞结构的材料制成,储油体102内的孔洞结构更有利于储油体102储存更多的雾化液,有效提高雾化装置100的续航能力。
雾化器10的底端还设有用于吸取储油体102内雾化液的导油体103,导油体103可为多孔陶瓷、耐热柔性多孔等材料制成,导油体103传递雾化液的原理在于,导油体103的多孔结构对雾化液具有毛细吸引力,在毛细作用下,雾化液进入导油体103内部孔隙内,从而导流至发热体111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导油体103为柔性导油体103,如片状导油棉。
进一步的,当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插接时,发热体111为平面发热体111,导油体103为平面导油体103,导油体103的一侧与发热体111抵接,另一侧与储油体103抵接,则导油体103起到将储油体102内的雾化液传递到发热体111的作用。平面贴合设置的发热体111和导油体103增大了发热体111与导油体103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导油体103导出的雾化液含量越高,接触面积与发热面积相同,发热面积增大,雾化液的蒸发速率加快,混合气体中的气溶胶含量更大,有效提高了雾化装置100的雾化效率。
电池杆11内还设有电池等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发热体111电连接且用于为发热体111进行供电,发热体111为平面发热体,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相接时,发热体111与平面导油体103接触更紧密,发热体111包含至少一个发热单元1111,发热单元1111为金属网状片,金属材料内部的自由电子的移动提高了热量传递的效率,金属丝之间呈网格状交织,网格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圆形、菱形或者方形等形式。网状金属发热单元兼具刚性和韧性,能进一步保证雾化器10插入电池杆11后,导油体和发热体的接触均匀性。当然,金属丝可呈直线形、波浪形或折线形,较佳采用波浪线或折线形,相比于直线形的设计,增加了发热体111的长度,进一步提升了发热体111的发热效率,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设置。
发热单元1111可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发热单元1111的金属丝可设置为长度不同的形式。不同长度的金属丝具有的阻值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发热功率,通过调整电池杆11与不同发热体111的电连接,从而来调控雾化器10的雾化量,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在其它实施例中,发热体111还可设为相同的长度,但多个发热单元1111所采用的金属材质不同,不同的金属材质具有不同的电阻率,因此多个发热单元1111之间的电阻不同,所产生的雾化量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发热单元1111之间的弯折形式不同,也具有不同的电阻,所起到的效果相同,在此不做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杆11的内部设有控制主板和放置电池的充电仓,控制主板上设有充电口,用于为电池供电,充电口显露于电池杆11的底端,还可设有硅胶件用于封堵充电口,实现对充电口的防水保护,避免充电口进液影响使用。电池杆11上还可设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用于调控发热体111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用户可依据需求对雾化功率调控。电池杆11上还设置有进气孔(图中未示出),抽吸时,外部空气从进气孔进入电池杆,经过通气孔1131进入雾化空间12。
电池杆11上的控制主板还电连接有咪头,咪头为气流感应元件且设置在电池杆11与外界大气连接的气道内,当用户从雾化器10的顶端吸气时,带动气流通道101和电池杆11内的气道的气体流动,咪头受到感应传送信号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控制发热体111开始加热,如此设置,雾化装置100在待机状态下,基于用户的吸气动作来判断是否进行雾化,在用户无需吸食的间隔时间内,发热体111不工作,避免了用户间隔时间内仍继续加热雾化,提高了雾化液的利用率。
具体地,导油体103与发热体111接触连接后,发热体111对雾化液进行加热,加热产生的气溶胶与通过气流通道101进入雾化空间12内的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气溶胶,气流通道101可沿雾化器10轴向设置,贯穿雾化器10的两端。气流通道101的一端开设在雾化器10的顶端形成供用户吸气的吸嘴,气流通道101的另一端联通雾化空间12,雾化空间12中的气溶胶经由气流通道101从吸嘴进入用户口中。由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相接围合形成的雾化空间12,雾化空间12可由雾化器10底端和电池杆11顶端均凹设围合形成,也可由电池杆11单方面凹设且与雾化器10的底端围合形成。在电池杆内形成雾化空间12的部分或全部,可以节省雾化器的空间,使得一次性丢弃的雾化器尽可能小型化且所用耗材更少。
随着发热体111对雾化液的不断加热,储油体102的雾化液消耗完成,可通过更换雾化器10实现继续使用雾化装置100吸入气溶胶,雾化器10内不设有发热体111,发热体111一般由金属制成,发热体111的重复利用极大节约了雾化装置100的使用成本。同时,雾化液在雾化空间12内接触到温度较低的部件会发生冷凝现象,冷凝的雾化液会累积在雾化空间12的壁面上,可拆卸的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有利于对雾化空间12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雾化装置100的雾化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导油体103沿雾化器10的底部平面设置于气流通道101的周侧,发热体111与导油体11相接,并与气流通道101入口的所在平面平齐。储油体102可环绕气流通道101设置成一体的环状,也可独立设置为多个环绕气流通道101的弧形分部块,导油体103夹持在储油体102和发热体111之间,且避开气流通道101设置,对应发热体111的形状和位置进行安装,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插接时,导油体103和发热体111能实现平面贴合,从而对雾化液进行导通和雾化。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发热体111开设有与气流通道101联通的避让孔1112。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插接过程中,发热体111在电池杆11顶端的安装位置对应气流通道101设置,发热体111会遮挡气流通道101在雾化器10底端的开口,为便于气流通道101联通雾化空间12,故在发热体111上对应气流通道的位置开设避让孔1112,避让孔1112的直径大小可与气流通道101直径大小相同,且避让孔1112的横截面中心与气流通道101的横截面中心相对应,便于形成的气溶胶通过避让孔1112进入气流通道101内,有利于用户使用雾化装置100吸取气溶胶。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空间12内安装有密封件113,通气孔1131设置在密封件113上。电池杆11的外表面还可开设有联通外部大气的气孔,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装配连接后,雾化器10顶端设置有吸嘴,用户通过吸嘴做出抽吸动作,外部大气从电池杆11的气孔流通至通气孔1131,外部的空气进入雾化空间12内与被发热体111加热的雾化液混合形成气溶胶,气溶胶进入气流通道101内,再从吸嘴处进入用户口腔内,实现吸取含有雾化液的气溶胶的目的。密封件113可为橡胶、硅胶等具有气密性的材质,封堵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缝隙之间,雾化空间12内的气溶胶不易从缝隙中逸散出来,雾化装置100整体的气密性得到增强。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电池杆11还包括穿设于密封件113内且延伸至雾化空间12内的电极112,电极112与发热体111电连接,密封件113设置有支撑面,支撑面用于支撑发热体111。密封件113对发热体111具有支撑作用和定位作用,电极112固定在密封件113上,电极112的位置固定,与电极112连接的发热体111的位置也固定,在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装配过程中,发热体111能对应导油体103的位置进行贴合,从而增强了雾化液的加热效果和雾化效率。电极112的数量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杆11内的电源通过电极112为发热体111提供电能,每一电极112的一端与电池连接电连接,另一端从密封件113伸出显露在电池杆11的顶端且与一发热体111电连接,连接形式可为焊接、插接等固定形式。电极112分别设于密封件113顶端的两侧与发热体111形成完整的回路,电极112与密封件113可为可拆卸配合,在出现发热体111的电连接故障时,便于将电极112拆卸下来进行检修,减少了雾化装置100的故障率,提高了雾化装置100的使用寿命。相较于现有换弹雾化器内,发热体和电极均一次性丢弃,本发明的发热体和电极均可重复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空间12的底部还设有分流件114,分流件114将雾化空间12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成联通气流通道101和通气孔1131的分流通道121。密封件113上开设联通外部空间和雾化空间12的通气孔1131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情况下,多个通气孔1131可对称设置,分流件114的中心点可与多个通气孔1131的对称中心重合设置,分流件114可与密封件11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可为插接、螺丝连接、卡接等形式,分流件114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可对雾化空间12内的组件进行维护和清洁,提高雾化装置100的气溶胶口感和雾化效率。优选地,分流件114设置于密封件113上,并与密封件113一体成型,分流件114稳定性得到提升。
分流件114可为硅胶、橡胶或者等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和稳定性,长期接触含有雾化液的气体,不易发生变化。分流件114可将雾化空间12分隔成两分流通道121,分流通道121由分流件114的侧壁和密封件113的表面围合形成,每一分流通道121均联通通气孔1131和气流通道101,引导气溶胶从雾化空间12进入气流通道101内。
需要说明的是,分流件114部分可通过发热体111的避让孔1112伸入到气流通道101内,如此设置,分流件114引导气溶胶从雾化空间12内进入气流通道101内,可有效缩短气溶胶的流动路径气溶胶能通过分流通道121的引导直接进入气流通道101内,防止两股相向而行的气流在相汇处产生紊流,从而防止产生更多冷凝液,保障了雾化空间12内器件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雾化器10底面朝向储油体102的方向凹设形成有空腔105,插接腔115的至少一部分和空腔105的至少一部分共同形成雾化空间12。空腔105有效增大了雾化空间12的体积,使得雾化液具有更好的雾化效果。空腔105的腔壁还可与密封件113贴合,增强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气密性和稳固性,保证雾化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地,雾化器10的外周壁凸设有限位部104,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插接时,限位部104与插接腔115的周壁顶面抵接配合构成插接行程的极限位置。在拆卸插接的过程中,雾化器10的限位部104可有效防止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过度配合压缩雾化空间12的体积,实现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安装的精准定位。限位部104可与雾化器10的外表面一体成型设置,限位部104朝向电池杆11的方向可设为平面,插接腔115的腔壁朝向雾化器10的顶面也可设为平面,两平面之间紧密贴合,提高了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之间的连接气密性,有效防止了雾化装置100内部气体的泄露。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器10的外表面可套设有密封圈,限位部104和插接腔115的腔壁夹持密封圈的两侧,密封圈进一步增强了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插接配合的密闭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10的限位部104以下为插接部106,插接部106的形状和尺寸与插接腔115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插接时,插接部106的外壁和插接腔115的内壁相接触。雾化器10在与电池杆11插接配合的过程中,插接腔115横截面的内直径与插接部106的外圈直径相同,可保证雾化器10的外表面与插接腔115的内壁紧密贴合,进一步增强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气密性和稳固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插接部106和插接腔115的贴合,实现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插接部106的内壁和密封件113围合形成雾化空间12,且电池杆11的发热体111与雾化器10的导油体103抵接,对雾化液加热。雾化器10内储油体102的雾化液加热消耗完后,需要更换雾化器10,通过将插接部106与插接腔115脱离即可,且设置有多个相同规格的雾化器10,实现在不更换电池杆11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雾化器10的更换,方便快捷地补充雾化液,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雾化装置100的需求。
进一步地,为增强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的连接稳固性,雾化器10的插接部106的外周面凸设有卡扣,电池杆11的插接腔115的内壁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当雾化器10和电池杆11插接配合时,卡扣与卡槽卡接配合,从而限制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发生相对运动。卡扣设有导入面,导入面与雾化器10的外周面夹角较小,具有平缓过渡的作用,用户施加应力即可实现雾化器10与电池杆11插接固定和分离,利于拆卸的同时还起到了防止误触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有储油体的雾化器和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的电池杆;其中,所述雾化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油体流体联通的导油体,所述电池杆顶部凹设形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设置有发热体,当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油体相接,所述插接腔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雾化器的底端共同形成雾化空间,所述雾化空间开设与外部空气流体联通的通气孔,所述雾化器内开设有联通外部空气与所述雾化空间的气流通道;当所述电池杆与所述雾化器拆卸时,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导油体分离但仍位于所述电池杆的插接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平面发热体,所述导油体为平面导油体,当所述雾化器和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导油体的一侧与所述发热体抵接,另一侧与所述储油体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含至少一个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为金属网状片,所述导油体为柔性导油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沿所述雾化器的底部平面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周侧,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导油体相接,并与所述气流通道入口的所在平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联通的避让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空间内安装有密封件,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密封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杆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密封件内且延伸至所述雾化空间内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发热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空间的底部还设有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将雾化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成联通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通气孔的分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上,并与所述密封件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底面朝向所述储油体的方向凹设形成有空腔,所述插接腔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空腔的至少一部分共同形成所述雾化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10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外周壁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接腔的周壁顶面抵接配合构成插接行程的极限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限位部以下为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插接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杆插接时,所述插接部的外壁和所述插接腔的内壁相接触。
CN202322391180.8U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966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1180.8U CN220966417U (zh)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1180.8U CN220966417U (zh)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6417U true CN220966417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1180.8U Active CN220966417U (zh) 2023-09-01 2023-09-01 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6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82193U (zh) 雾化器以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JP2019524120A (ja) 使い捨てタバコカートリッジ、霧化器並びに電子タバコ
CN11088169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3281469U (zh) 一次性雾化装置
CN2106720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68190A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CN220966417U (zh) 雾化装置
CN215024229U (zh) 雾化筒、雾化壳体和雾化器
CN220966406U (zh)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CN213215330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841567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20458619U (zh) 雾化器及包含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20966418U (zh) 雾化装置
CN2195937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4586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5860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7129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1082722U (zh) 雾化器、雾化主机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10872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34369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21744U (zh) 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
CN209827851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9500417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271832U (zh) 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