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4584U -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4584U
CN220964584U CN202323070153.7U CN202323070153U CN220964584U CN 220964584 U CN220964584 U CN 220964584U CN 202323070153 U CN202323070153 U CN 202323070153U CN 220964584 U CN220964584 U CN 220964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unit
signal receiving
motor
material conveying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701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701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4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4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4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包括机座、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第二物料输送装置和极性调节装置;第一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机座上;第二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机座上;极性调节装置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极性调节装置用于转送经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的输出的信号接收单元至位于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的待组装电机上;在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待组装电机之前,极性调节装置将信号接收单元上的磁极朝向调整至预设方向。将信号接收单元的极性朝向按预设方向调整后再组装至电机上,全程通过自动化机械结构作业,避免调节偏差,有效地提高电机组装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

Description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伺服电机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伺服电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控制容易,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和转矩大,方便调速,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电机转子高速运动时偏移,现有的电机一般回采用电机托架用以增加起稳定性,电机托架的端部需要安装信号接收单元,以用于接收外部传输信号,来实现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之间相互切换。
由于信号接收单元的体积较小,现有技术中的组装工序大多由人工作业组装成型,然而,信号接收单元上设置有磁极,其需要以预设朝向的磁极朝向安装在电机上,而人工作业的组装方式中,磁极识别的工序需要由操作人员采用检测工具确定当前磁极所在位置,操作繁琐,影响电机组装效率,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伺服电机中,信号接收单元的组装工序由人工作业完成,而人工作业的组装方式中,磁极识别的工序需要由操作人员采用检测工具确定当前磁极所在位置,操作繁琐,影响电机组装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包括机座、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第二物料输送装置和极性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用于输入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用于输入待组装电机;所述极性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极性调节装置用于转送经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的输出的信号接收单元至位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的待组装电机上;其中,在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待组装电机之前,所述极性调节装置将信号接收单元上的磁极朝向调整至预设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直线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直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装载信号接收单元的限位治具,所述出料机构用于推送所述限位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所述极性调节装置上。
可选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和所述旋转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当所述限位治具移动至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推料组件之间时,所述推料组件驱动位于所述限位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旋转路径经过所述极性调节装置。
可选地,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架、伸缩部件和推块,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伸缩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上,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件的输出端,所述伸缩部件将驱动所述推块往位于所述限位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治具上设置有用于装载信号接收单元的容纳槽,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机构的输出端移动路径和所述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伸缩部件的伸缩端移动路径与所述容纳槽的方向互相平行,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旋转路径所述容纳槽的端部,所述推块的端部移动路径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可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座、第二连接架和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旋转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座的周向边沿设置有用于容纳信号接收单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经所述第一旋转座旋转带动能够经过所述推料组件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极性调节装置包括移料机械手、极性检测机构、第三输送机构、移动座、第二旋转座、第二驱动源和夹持治具,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之间,所述极性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端,第二旋转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旋转座驱动连接,所述夹持治具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座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座带动所述夹持治具经过所述极性检测机构,所述极性检测机构检测位于所述夹持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的极性朝向,所述第二驱动源根据所述极性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座带动所述夹持治具旋转,使所述夹持治具带动信号接收单元旋转至预设朝向,所述移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将所述夹持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转送至位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上的待组装电机。
可选地,所述移料机械手包括第二安装架、第四直线机构和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架呈龙门架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横跨在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四直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直线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第一物料输送装置将信号接收单元输送至极性调节装置上,极性调节装置将信号接收单元上的极性调节至预设朝向,极性调节装置驱动信号接收单元往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物料输送装置驱动待组装电机往极性调节装置的方向移动,极性调节装置将信号接收单元组装至待组装电机的预设安装位;相较于信号接收单元的组装工序由人工作业完成,而人工作业的组装方式中,磁极识别的工序需要由操作人员采用检测工具确定当前磁极所在位置,操作繁琐,影响电机组装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将信号接收单元的极性朝向按预设方向调整后再组装至电机上,全程通过自动化机械结构作业,避免调节偏差,有效地提高电机组装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性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机座 200—第一物料输送装置 400—极性调节装置
300—第二物料输送装置 210—第一安装架 220—第一直线机构
230—出料机构 240—限位治具 250—旋转组件
260—推料组件 261—第一连接架 262—伸缩部件
263—推块 251—第一旋转座 252—第二连接架
253—第一驱动源 254—限位槽 410—移料机械手
420—极性检测机构 470—第三输送机构 430—移动座
440—第二旋转座 450—第二驱动源 460—夹持治具
411—第二安装架 412—第四直线机构 413—吸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7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一种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包括机座100、第一物料输送装置200、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和极性调节装置400;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20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且用于输入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且用于输入待组装电机;所述极性调节装置40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200的输出端,所述极性调节装置400用于转送经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200的输出的信号接收单元至位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的待组装电机上;其中,在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待组装电机之前,所述极性调节装置400将信号接收单元上的磁极朝向调整至预设方向。
第一物料输送装置200将信号接收单元输送至极性调节装置400上,极性调节装置400将信号接收单元上的极性调节至预设朝向,极性调节装置400驱动信号接收单元往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驱动待组装电机往极性调节装置400的方向移动,极性调节装置400将信号接收单元组装至待组装电机的预设安装位;相较于信号接收单元的组装工序由人工作业完成,而人工作业的组装方式中,磁极识别的工序需要由操作人员采用检测工具确定当前磁极所在位置,操作繁琐,影响电机组装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将信号接收单元的极性朝向按预设方向调整后再组装至电机上,全程通过自动化机械结构作业,避免调节偏差,有效地提高电机组装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200包括第一安装架210、第一直线机构220和出料机构230,所述第一安装架21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2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210上,所述出料机构23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2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20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20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装载信号接收单元的限位治具240,所述出料机构230用于推送所述限位治具240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所述极性调节装置4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20为直线滑台,所述限位治具240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限位治具240沿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20的输送路径并列设置,采用多组限位治具240有利于提高信号接收单元的物料承载量。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机构230包括旋转组件250和推料组件260,所述推料组件260和所述旋转组件25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210上,当所述限位治具240移动至所述旋转组件250和所述推料组件260之间时,所述推料组件260驱动位于所述限位治具240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所述旋转组件250上,所述旋转组件250的输出端旋转路径经过所述极性调节装置400,采用旋转组件250有利于实现步进式信号接收单元上料作业,进一步提高信号接收单元的输送效率。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推料组件260包括第一连接架261、伸缩部件262和推块263,所述第一连接架26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210上,所述伸缩部件26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261上,所述推块263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件262的输出端,所述伸缩部件262将驱动所述推块263往位于所述限位治具240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的方向移动。所述伸缩部件262为无杆气缸。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治具240上设置有用于装载信号接收单元的容纳槽,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20的输出端移动路径和所述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伸缩部件262的伸缩端移动路径与所述容纳槽的方向互相平行,所述旋转组件250的输出端旋转路径所述容纳槽的端部,所述推块263的端部移动路径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250包括第一旋转座251、第二连接架252和第一驱动源253,所述第二连接架25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210上,所述第一旋转座25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架252上,所述第一驱动源25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旋转座25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座251的周向边沿设置有用于容纳信号接收单元的限位槽254,所述限位槽254经所述第一旋转座251旋转带动能够经过所述推料组件260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座251呈圆盘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源253为伺服电机,所述限位槽254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限位槽254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旋转座251的周向边沿。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极性调节装置400包括移料机械手410、极性检测机构420、第三输送机构470、移动座430、第二旋转座440、第二驱动源450和夹持治具460,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70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200和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之间,所述极性检测机构420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70的一侧,所述移动座430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70的输送端,第二旋转座440设置在所述移动座430上,所述第二驱动源450设置在所述移动座430上,所述第二驱动源45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旋转座440驱动连接,所述夹持治具460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座440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70驱动所述移动座430带动所述夹持治具460经过所述极性检测机构420,所述极性检测机构420检测位于所述夹持治具460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的极性朝向,所述第二驱动源450根据所述极性检测机构420的检测结果,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座440带动所述夹持治具460旋转,使所述夹持治具460带动信号接收单元旋转至预设朝向,所述移料机械手41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且用于将所述夹持治具460上的信号接收单元转送至位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上的待组装电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性检测机构420包括定位架和磁极识别传感器,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70的一侧,所述磁极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定位架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70为直线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源450为伺服电机,所述夹持治具460为气动夹指。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移料机械手410包括第二安装架411、第四直线机构412和吸附组件413,所述第二安装架411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上,所述第二安装架411呈龙门架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411横跨在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300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四直线机构412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411上,所述吸附组件413设置在所述第四直线机构412上。所述第四直线机构412上设置有下压单元,所述吸附组件413设置在下压单元上,所述第四直线机构412为直线滑台,所述下压单元为气缸,所述吸附组件413为磁吸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
第一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用于输入信号接收单元;
第二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用于输入待组装电机;
极性调节装置,所述极性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极性调节装置用于转送经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的输出的信号接收单元至位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的待组装电机上;
其中,在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待组装电机之前,所述极性调节装置将信号接收单元上的磁极朝向调整至预设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直线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直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装载信号接收单元的限位治具,所述出料机构用于推送所述限位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所述极性调节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和所述旋转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当所述限位治具移动至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推料组件之间时,所述推料组件驱动位于所述限位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移动至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旋转路径经过所述极性调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架、伸缩部件和推块,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伸缩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上,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件的输出端,所述伸缩部件将驱动所述推块往位于所述限位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治具上设置有用于装载信号接收单元的容纳槽,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机构的输出端移动路径和所述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伸缩部件的伸缩端移动路径与所述容纳槽的方向互相平行,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旋转路径所述容纳槽的端部,所述推块的端部移动路径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座、第二连接架和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旋转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座的周向边沿设置有用于容纳信号接收单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经所述第一旋转座旋转带动能够经过所述推料组件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调节装置包括移料机械手、极性检测机构、第三输送机构、移动座、第二旋转座、第二驱动源和夹持治具,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之间,所述极性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端,第二旋转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旋转座驱动连接,所述夹持治具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座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座带动所述夹持治具经过所述极性检测机构,所述极性检测机构检测位于所述夹持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的极性朝向,所述第二驱动源根据所述极性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座带动所述夹持治具旋转,使所述夹持治具带动信号接收单元旋转至预设朝向,所述移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将所述夹持治具上的信号接收单元转送至位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上的待组装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械手包括第二安装架、第四直线机构和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架呈龙门架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横跨在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四直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直线机构上。
CN202323070153.7U 2023-11-14 2023-11-14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Active CN220964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0153.7U CN220964584U (zh) 2023-11-14 2023-11-14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0153.7U CN220964584U (zh) 2023-11-14 2023-11-14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4584U true CN220964584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70153.7U Active CN220964584U (zh) 2023-11-14 2023-11-14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4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0789B (zh) 一种硒鼓齿轮组装机
CN210393097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的纠偏装置
CN112938463A (zh) 一种适应性强的圆柱型工件输送用输送机构
CN109848591B (zh) 一种圆柱形塑料零件激光焊接夹具
CN220964584U (zh) 电机信号托架组装生产线
CN109333026B (zh) 一种电机壳输送定位装置
CN206480707U (zh) 极耳定位装置
CN210500252U (zh) 一种摄像头取放的高精密z轴模组
CN110114930B (zh) 上导针装置及电池机
CN216966687U (zh) 焊接治具及激光焊接装置
CN110562740A (zh) 轴承防尘盖上料装置
CN213351451U (zh) 扇叶与磁铁精确组合装置
CN210704418U (zh) 定位装置
CN214398722U (zh) 一种收料装置及镜头组装设备
CN212355634U (zh) 上料装置
CN211361182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封口焊接工装
CN111889314A (zh) 一种热保护器分步点胶装置
CN214314985U (zh) 高精度自动插纸机
CN218807151U (zh) 用于贴标机的轨道模组和贴标机
CN217240518U (zh) 阻尼片组装机构
CN217643093U (zh) 一体式自动点胶入磁装置
CN216084975U (zh) 换料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6858736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焊接机械手
CN218950312U (zh) 电池角度调整机构及电池旋转机
CN221089022U (zh) 一种多物料夹取的机器人夹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