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6139U - 运输线 - Google Patents

运输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6139U
CN220906139U CN202322394009.2U CN202322394009U CN220906139U CN 220906139 U CN220906139 U CN 220906139U CN 202322394009 U CN202322394009 U CN 202322394009U CN 220906139 U CN220906139 U CN 220906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aterials
conveying belt
piec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40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建康
李广涛
耿明
徐蓉
庞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40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6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6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6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输线。运输线包括输送件,用于输送物料,输送件上设有输送带,输送带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凸起部的截面面积从靠近输送带的一端向远离输送带的一端逐渐减小,凸起部的顶部用于承载物料,凸起部用于与物料点接触或线接触以承载物料;移载组件,设于输送件的一侧,用于将物料移载至输送件或将物料从输送件上移走。上述运输线能够减小物料与输送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物料上残余的铁砂对物料造成碰刮伤。

Description

运输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输线。
背景技术
当物料经过喷砂加工后,通常会继续放在传输带上进行输送,由于刚经过喷砂处理后的物料表面存有残余的砂,在物料输送过程中,残余的砂会造成物料表面产生损伤。在现有的防护物料的方式中,需要作业人员手动将物料放置在泡沫垫上,以避免物料喷刮伤,然而,该方式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运输线,能够避免物料碰刮伤,且能减小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线,所述运输线包括输送件,用于输送物料,所述输送件上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凸起部的顶部用于承载所述物料,所述凸起部用于与所述物料点接触或线接触以承载所述物料;移载组件,设于所述输送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物料移载至所述输送件或将所述物料从所述输送件上移走。
由于物料经过喷砂后表面会残余铁砂,使用普通的皮带对物料进行运输时,残余的铁砂会对物料的表面造成碰刮伤,在使用上述运输线运输物料时,物料直接放置于输送带上的凸起部上,通过在凸起部的支撑下,物料和输送带由面接触变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物料和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此时,便可以避免残余的铁砂对物料造成碰刮伤,从而提高了物料加工良率。
此外,通过使用上述运输线运输物料后,作业人员无需再将物料放置在泡沫垫上,由于避免使用泡沫垫,因此降低了成本。在上述运输线工作过程中,由于在物料直接通过移载组件进行移载,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从而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块状,多个凸起部均匀设置于所述输送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条状,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件包括机架,所述输送带连接于所述机架,且所述输送带可绕所述机架转动;张紧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张紧件与所述输送带抵接,以对所述输送带进行张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紧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环槽,多个所述环槽与多个所述凸起部一一对应,所述环槽用于收纳对应的所述凸起部并对所述输送带进行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线还包括料架,所述料架包括支架,设于所述输送件的一侧;定位件,设于所述料架,所述定位件用于定位经过喷砂的所述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底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底板用于承载所述物料;多个定位销,间隔设于所述底板,多个所述定位销用于抵接所述物料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逐渐减小,多个所述支撑部的顶部用于支撑所述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载组件包括上料机械手,设于所述料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物料放置于所述输送件;下料机械手,设于所述输送件远离所述上料机械手的一端,用于将所述物料移载至加工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载组件还包括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上料机械手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物料,以使所述上料机械手抓取所述定位件上的物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运输线中输送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运输线中输送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输送件中张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运输线中料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料架中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运输线 100
输送件 10
机架 11
转动辊 111
输送带 12
凸起部 121、 122
张紧件 13
环槽 131
移载组件 20
上料机械手 21
下料机械手 22
传感器 23
料架 30
支架 31
定位件 32
底板 321
定位销 322
支撑部 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线100。运输线100用于对经过喷砂后的物料进行运输。
请参阅图1和图2,运输线100包括输送件10、移载组件20和料架30。输送件10包括机架11、输送带12和张紧件13。机架1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有转动辊111,输送带12为环状,且绕设在转动辊111上,转动辊111可以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转动,并同时带着输送带12发生转动,此时,输送件10便可以对物料进行运输。
由于经过喷砂处理后的物料表面会残余铁砂,当物料在输送带12上运输时,铁砂会对物料表面造成碰刮伤,从而影响物料的良率。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物料表面残余的铁砂对物料造成损伤,输送带12上的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部121,凸起部121的截面面积从靠近输送带12的一端向远离输送带12的一端逐渐减小。
例如,每个凸起部121可以为条状,且沿输送带12的传输方向延伸设置,由于输送带12为封闭的结构,因此,每个凸起部121为封闭环状结构。为了减小物料与凸起部121的接触面积,凸起部121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弧形,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2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当物料放置在输送带12上时,凸起部121的顶部直接与物料接触以对物料进行支撑,当凸起部121与物料上的弧面接触时,凸起部121对物料为点接触,当凸起部121与物料上的平面接触时,凸起部121对物料为线接触。
由于输送的物料尺寸不同,凸起部121的厚度会有所不同,并且相邻两个凸起部121之间的距离也会不同,因此,凸起部121的厚度和相邻两个凸起部12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物料的尺寸进行设计。为了使得物料放置平稳,至少有两个凸起部121同时对物料进行支撑。
请参阅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凸起部122还可以为块状,凸起部12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多个凸起部122均匀排布在输送带12的表面,例如,多个凸起部122呈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当物料放置在凸起部122上时,凸起部122与物料为点接触。
在传统方式中,将物料放置在输送带12上,物料与输送带12的接触形式为面接触,此时,物料与输送带12接触面积大,容易造成物料碰刮伤。通过在输送带12上设置凸起部121后,相较于物料直接与输送带12接触的方式,凸起部121与物料的接触形式为点接触,此时,物料与输送带12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小,从而避免了在输送过程中输送带12对物料造成碰刮伤,进而提高了物料的加工良率。
此外,在传统输送方式中,由于使用普通的皮带易对物料造成碰刮伤,因此,通常作业人员会手动将物料放置在泡沫垫上,然后将泡沫垫放置在皮带,从而解决物料碰刮伤的问题。由于泡沫垫为消耗品,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因此成本较高。并且该方式需要人工上料,不仅人力投入大,且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高。通过使用带有凸起部121的输送带12后,物料可以直接放置在输送带12上,且无需使用泡沫垫,从而减少了泡沫垫的消耗,降低了成本,由于无需使用泡沫垫,物料可以直接通过移载组件20放置在输送带12上,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运输线100自动化程度,由于提高了运输线100自动化程度,从而节约了工时。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张紧件13的数量为两个,张紧件13为细长轴,两个张紧件13设于机架11的一端,且两个张紧件13间隔设置,两个张紧件13抵接于输送带12,可以对输送带12起到张紧的作用。
每个张紧件1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环槽131,多个环槽131沿张紧件13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环槽131与多个凸起部121一一对应,环槽131用于收纳对应的凸起部121。当输送带12输送物料时,输送带12上的凸起部121会穿过对应的环槽131,环槽131对凸起部121起到导向的作用,能够避免输送带12发生偏斜。
请参阅图1,移载组件20包括上料机械手21和下料机械手22,上料机械手21设于料架30一侧,上料机械手21用于将料架30的物料放置在输送件10上,以使输送件10将物料输送至下一加工设备。下料机械手22设于输送件10远离上料机械手21的一端,下料机械手22用于将输送件10上的物料放置在下一加工设备。由于物料的移载无需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运输线100的自动化程度,而且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料架30用于暂时放置经过喷砂后的物料,料架30包括支架31和定位件32。定位件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件32间隔设于支架31上,定位件32用于对物料进行定位,以待被上料机械手21抓取。定位件32包括底板321和多个定位销322,本实施例中,定位销3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销322间隔设于底板321上,当物料放置在定位件32上时,底板321用于承载物料,四个定位销322抵接于物料上的相邻的两个侧面,物料在多个定位销322的作用下被定位于底板321上。
为了避免底板321对物料造成碰刮伤,底板321上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323,支撑部323的截面面积从靠近底板321的一端向远离底板321的一端逐渐减小,例如,支撑部323为长条状,且支撑部323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多个支撑部323用于对物料进行支撑,由于支撑部323为半圆形,当物料放置在支撑部323上时,支撑部323与物料之间为点接触,此时物料与底板321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小,通过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物料上残余的铁砂对物料造成碰刮伤。
移载组件20还包括传感器23,传感器23设于支架31上,且与上料机械手21电连接,传感器23用于检测定位件32上的物料,当传感器23检测到物料后,传感器23会向上料机械手21传递电信号,此时,上料机械手21抓取定位件32上的物料,并将物料放置在输送件10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线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
经过喷砂后的物料被暂时放置在定位件32上,此时,底板321上的支撑部323对物料进行支撑,以防止底板321对物料造成碰刮伤,而多个定位销322抵接于物料,以对物料进行定位。当传感器23检测到定位件32上的物料时,上料机械手21抓取定位件32上的物料,并将物料放置在输送件10上。输送件10对物料进行输送,以将物料输送至下一加工设备,此时,下料机械手22抓取输送件10上的物料并将物料放置在下一加工设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件,用于输送物料,所述输送件上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凸起部的顶部用于承载所述物料,所述凸起部用于与所述物料点接触或线接触以承载所述物料;
移载组件,设于所述输送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物料移载至所述输送件或将所述物料从所述输送件上移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为块状,多个凸起部均匀设置于所述输送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为条状,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件包括:
机架,所述输送带连接于所述机架,且所述输送带可绕所述机架转动;
张紧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张紧件与所述输送带抵接,以对所述输送带进行张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环槽,多个所述环槽与多个所述凸起部一一对应,所述环槽用于收纳对应的所述凸起部并对所述输送带进行导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线还包括料架,所述料架包括:
支架,设于所述输送件的一侧;
定位件,设于所述料架,所述定位件用于定位经过喷砂的所述物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
底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底板用于承载所述物料;
多个定位销,间隔设于所述底板,多个所述定位销用于抵接所述物料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逐渐减小,多个所述支撑部的顶部用于支撑所述物料。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载组件包括:
上料机械手,设于所述料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物料放置于所述输送件;
下料机械手,设于所述输送件远离所述上料机械手的一端,用于将所述物料移载至加工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载组件还包括:
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上料机械手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物料,以使所述上料机械手抓取所述定位件上的物料。
CN202322394009.2U 2023-09-04 2023-09-04 运输线 Active CN220906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4009.2U CN220906139U (zh) 2023-09-04 2023-09-04 运输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4009.2U CN220906139U (zh) 2023-09-04 2023-09-04 运输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6139U true CN220906139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4009.2U Active CN220906139U (zh) 2023-09-04 2023-09-04 运输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6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06139U (zh) 运输线
CN108023115A (zh) 电芯配对设备
KR100962362B1 (ko) 기판세정장치
CN205507021U (zh) 一种用于板件检测设备的收放板装置
CN212284929U (zh) 一种物流分拣台
CN209505242U (zh) 一种电池喷码机
CN212668266U (zh) 一种基于自动上下板机的传输调节底座
CN219347194U (zh) 料框和电池的烘烤线
JPH1054782A (ja)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測定におけるリム交換装置
CN111942861A (zh) 传输装置及分拣设备
CN113387151A (zh) 一种用于物流的转运装置
CN114226264A (zh) 物料检测设备
CN113231320A (zh) 一种全自动多契带滚筒分拣输送设备
JPH10185766A (ja) タイヤ搬送種分け装置
JP2000053228A (ja) パレットチェンジャー
CN216154975U (zh) 液晶显示屏移载设备的自动移载装置
CN212607895U (zh) 传输装置及分拣设备
KR20100035518A (ko) 기판처리장치
CN218114203U (zh) 一种双层物流输送设备
CN218878560U (zh) 盒体上下料装置
CN215656456U (zh) 一种物流出库智能分拣打包系统
CN215207260U (zh) Pcb收板机
CN216971155U (zh) 汽车辅助刹车部件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CN110817401B (zh) 电芯输送装置及其电芯中转系统
CN220011044U (zh) 一种加工用移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